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师个人业务提升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师个人业务提升总结范文1
【关键词】校本培训 教师 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7-0180-02
1.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战略主题的重点内容,对实施素质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师是关键性因素。但是,当前我区的师资素质还整体不高,教育教学质量还相对较低。因此,如何提高广大教师适应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成为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主要从校本培训方面对如何提升教师综合素质作了初浅的探讨。
2.把确定教师的发展目标作为校本培训的先导
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障。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处事、学会发展,必然要求教师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要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首先应该确定教师的发展目标,因为目标是教师成长的方向和动力。笔者以为,教师发展目标的确定要全面、科学、具有可操作性。全面就是要涵盖教师发展的各个方面,包括师德修养、理论学习、学科修养、教育教学水平、教育教学研究等;科学就是所设定的发展目标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符合教育发展的形势,符合学校提出的目标要求,符合教师自身实际,且这些目标经过个人的努力是能够实现的,而不是空中花园;可操作性就是设定的目标通过具体的评价标准能够测试可测量,也就是通过一个阶段,教师个人或学校能够陈述目标的达成度。
3.把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作为校本培训的重点
教师是教育教学的执行者,教师的综合能力决定着教学质量的高低,其业务能力无疑影响深远。我们应该把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作为教学大计,作为校本培训的重点,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教师采取多样化的方式培养和培训。
3.1师生帮教
“三人行必有我师”。教师在教学中并不是完美的,教师对于本专业之外的知识也有局限,即使是本专业的知识有时也存在认识上的不足。而学生需要教师传授知识才能不断的进步,因而师生帮教的方式可以增强师生的互动性,互相提高。在教学阶段,有评议,有检查,有总结,可以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为改善教学做出贡献。师生帮教的形式可以帮助教师发现自身教学能力中的不足,进而有针对性的提高,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
3.2群体教研
加强校本培训工作,以群体教研为突破点,结合平时的教研活动,组织教师参加群体培训活动。如在寒暑假进行微机、课件制作和多媒体使用等课程培训,以提升教师的综合能力。在开学之后组织教师参加培训活动,学校要留出比较充足的时间。群体教研可落实到“五课”活动中,即备课、说课、听课、上课、评课等研究性活动,可以分为四步进行:其一,组织全体教师参与教研组演练课,进行组内的交流,大面积培训;其二,由业务负责人带头上课,示范引路,运用教育理论进行综合性的评课;其三,组织竞赛,教师在参与到竞赛中时会提高积极性,自觉提升业务水平,以应对教学任务;其四,引导教师不断的总结和提炼经验,把教研活动引向深入,开展优秀课的汇报总结活动。在“五课”活动中,教师之间可以加强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进而形成群体的教研模式。
3.3全员达标
教师的素质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因而必须保证教师的教学能力完全达标,才能保证教学质量。校本培训的本质是提升本校教师的专业素养,立足于全员达标,以之为追求,实现二者的对接。全员达标与校本培训是有着一致的追求的,初衷都是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而要实现全员达标的目的,必须从几个方面着手:其一,探索培训的模式,引导教师不断的自我提升,形成自我知识结构更新的意识;其二,进行评估,以提升教师的积极性,奋勇争先,不断完善自我;其三,全员达标还要组织教师相互学习,积累先进的经验。
4.建立教师管理的激励制度
建立教师管理的激励制度,最终的目标是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我们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激励:其一,从精神层面进行激励,以便教师在提升的过程中有成就感,可以不断的学习提高,形成一种良好的氛围,相互学习;其二,从物质方面进行激励,物质激励可以以教学奖惩、职称评聘体现出来,让教师感受到提升的乐趣,形成动力。此外,在激励的同时,还要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对于那些教学中没有提升,或业务下降的教师需要进行谈话,或适度降低职称级别,对教师形成压力。建立教师的管理激励制度与校本培训的内容相契合,校本培训在于立足学校,培养本校教师,提升其综合素质;而教师的管理激励制度的制定可以以学校为单位,激励制度有充分的灵活性,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管理和激励,其根本的目标都是服务于培训教师,提升学校的教学水平,因而校本培训可以与教师管理激励制度相互融合,具有天然的优势。
5.结束语
校本培训是提升教师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会直接改善教学质量,对于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具有积极的意义。教师素质的提高任重道远,措施多样,见仁见智,希望笔者的抛砖引玉之作能为相关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肖明英. 坚持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J]. 教育探索. 2009-03-15.
[2]冯家贵; 蒙家庆. 关于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模式的探讨[J]. 教育探索. 2005-04-05.
教师个人业务提升总结范文2
教学教研工作计划
2017年XX区中小学教学教研工作,将围绕落实业务常规、加强基础建设、突出改革重点、全面提升质量四大板块全面展开。
一、落实业务常规
业务常规包括课程常规、教学常规、教研常规、管理常规四个方面,常规中所包含的内容都是政策的规定、传统的积淀和先进的经验,必须在教学过程中严格落实。
学校对课程常规的每一项内容,即课程、课表、教材、教师、活动等,都要按国家课程方案的总体要求,结合省市区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规划设计,真正做到开全开好学科课程、普及创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严格实施省市地方课程、积极开发学校校本课程,形成特色鲜明的学校课程体系。
学校对教学常规的每一个环节,即备课、讲课、批改、辅导、评价、总结,都要在榆次区教学常规质量要求的指导下,面向全校教师提出明确具体的操作要求,并指导教师真正落实在教学的实际过程中。
学校对教研常规的每一个平台,即校本教研、联合体教研、网络教研,都要按市区教育局的相关要求,策划、组织、指导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其中。其中,校本教研必须与学校的日常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有组织、有计划、有成效地搞好教学反思、集体备课和说教评活动。对于联合体教研,牵头校必须担起重任,按区教研室的总体要求,具体策划、设计、组织好每一次活动,同时各成员校都要积极参与到所属联合体教研活动当中,把榆次教研的品牌示范学校作示范行动计划,从小学延伸到初中,并在此基础上把展示基础上的研讨这种活动模式做成榆次教研的又一个品牌。此外,高中学校要结合榆次区的实际情况,在市区教育局教研室的统筹下,进一步搞好以学校轮流举办为主要形式的学科联片教研活动。关于网络教研,学校一定要认识到信息技术在现代学校办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引导全体教师围绕教学业务建设好自己的网络空间,并通过网络真正实现教师在教研教改中的资源共享、时空开放和时效真实。这里,学校和教师必须正确认识个人网络空间多样化的现实,在榆次区中小学范围内,新浪博客教师工作室、晋中网络教研互动平台、山西省教师继续教育研修平台将正式纳入学校和教师的业务考核。其中,新浪博客教师工作室以课题研究为主、晋中网络教研互动平台以集体备课为主、山西省教师继续教育研修平台以继续教育为主,在网络教研活动中有着互补共进的积极效应。
学校对管理常规的每一项要求,即各项工作的组织、检查、评价、反馈、总结,都要从及时、简化、真实、有效的角度考虑,真正做到日日有检查、周周有反馈、月月有分析。没有组织就没有秩序,没有检查就没有落实,没有评价就没有甄别,没有反馈就没有改进,没有总结就没有提炼。
区教研室要坚持周二、三、四下乡调研制度,对全区各校教学业务进行巡视调研,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并做好分析反馈和经验推广工作。
二、加强基础建设
基础建设包括教研室自身建设、学科中心组建设、课改实验基地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四个方面,对促进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具有奠基作用。
教研室是全区教学业务的策划部、指挥部和服务部,加强教研室自身建设有利于学校和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加强教研室建设,要以提高教研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能力为主要内容,深入一线调研、参加高级研修、组织学科研讨、完成科研项目、指导教学业务等为主要渠道,完善教研工作机制和各项教研制度为主要手段。
学科中心是全区学科教学的指导中心,学科中心的建设水平决定着学科教学的水平,支撑着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科中心由区教研室学科教研员负责,要选拔全区最好的教师成为学科中心的骨干力量,结合自身的教学工作实际,积极探索新思路、积累新经验、研发新成果,不断优化学科课程标准、教材的学习和研讨,从而促进全区学科教师专业素养的有效提升和教学能力的大幅提高。
课改实验基地是推进全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型平台,全区每一个学科中心和每一个大型改革项目,要选出有条件、有能力、有积极性的学校,建立相应的改革实验基地。在基地校建设过程中,区教研室要给予学校和教师更多的指导、更多的机会和更多的发展,要认真总结基地校的先进经验和成果,并做好面向全区进行成果展示和经验推广工作。
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力军,培养、选拔一批优秀的中小学教师,可以在全区起到积极的示范引领作用。为此,区教研室要根据改革的实际需要和教师的实际表现,建立全区中小学领军教师人才库。领军教师的培养和选拔,由区教研室具体负责,各学科中心组和大型改革项目组,要注重在实际工作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要与教学能手的评选、优质课选手的评选、课改成果的展示等活动结合起来。同时,领军教师在引领全区教学业务的同时,在促进个人专业发展的业务培训、观摩示范、成果鉴定等方面,将获得更多的实惠。
在基础建设中,区教研室要根据实际,分阶段提出各项建设的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分批次推出各学段各学科的领军教师和经验成果。
三、突出改革重点
深化改革重点在课程改革、课堂教学、学业评价和课题研究四个方面,对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课程改革要以落实国家课程方案为基础,学习、借鉴、推广各地课程改革的经验成果,结合本地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际需要,整合、创新、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建立特色鲜明的学校课程体系。其中,开全开足国家学科课程、有效组织综合实践活动、积极开发校本课程资源,已经或正在提升为课程改革的底线要求,各中小学必须予以贯彻落实。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改革的主要渠道、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内涵发展的重要内容。课堂教学改革要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系统学习和研究我区主推三步导学的理论体系和操作要领,依托三步导学建立以问题设计为关键、自主学习为基础、探究合作为核心、展示交流为特征的学生课堂模式,有力推动班级授课制教学模式向小组探究学习模式的转变,全面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学校要组织指导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师赛课、专题研讨和成果展示活动,评选出各学科课堂教学改革的领头教师,达到以比赛促教研、以教研促教改、以教改促发展的目的。
学业评价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一环,对教学内容和方式的变化具有直接的导向作用,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区教研室要对学业成绩评价进行专项研究,进一步规范考试管理、提高试题质量、优化测试内容、转变测评方式,充分发挥学业成绩评价在教学中的正面导向作用。在区教研室的指导下,各小学要积极探索笔试、面试和考查的具体办法,搞好学科知识水平、实践操作能力和平时行为表现的科学测评,逐步适应学业评价改革的新常态,进而达到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目的。初中和高中学校,要在中考、高考的引领下,按照课程改革的实际需要,对学生学业成绩评价进行尝试性的改革。另外,全区各小学、初中、高中,要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创造性地用好学生成长档案,进一步做好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工作。
课题研究是专业化要求比较高的一种研究方式,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学校对教师的课题研究,不仅要给予大力支持,而且要进行科学合理的组织指导。其中,最有效的指导方式就是构建学校校本化课题系统,把各级各类研究课题全部纳入校本化统筹系列。教师参加课题研究,必须在与学校签订协议的基础上,按要求进行研究项目的申报、课题内容的研讨和经验成果的鉴定等,并在组织实施过程中,注意利用各种公共媒体(报纸、杂志、网络等)积累各种研究和实证资料。区教研室鼓励和支持教师进行课题研究,但在课题管理上将实行严格的底线管理,要求所有教师进行的课题研究,过程必须是规范的,资料必须是真实的,成果必须是首创的。否则,申报的课题不予立项,提交的资料不予承认,申请的成果不予鉴定。
区教研室对重点改革领域,所取得的经验和成果,要及时进行收集、整理和鉴定,并采取恰当措施在全区范围内,进行宣传、交流和推广。
四、全面提升质量
提升质量是学校教学业务的核心目标,包括专业水平、学业成绩和中高考质量,对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积极的引领作用。
学校的专业水平,突出地表现为课题研究成果多、教师作课优质多、学校办学特色多,可通过各级各类成果汇报、教学观摩和特色交流等活动,及时发现、总结和推广。
学生的学业成绩,包括学科知识、操作实践和行为表现,学校要通过改革学业成绩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能力提升。同时,学校要重视学生综合素质测评,
教师个人业务提升总结范文3
一、指导思想
通过省级骨干教师培训,促进我的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对基础教育课程教研向纵深发展,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充分发挥省级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努力提高我校数学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
二、研修目标
1、提升我的教师职业道德水准,形成健康的教师心理,培养团队合作、沟通、交流、与分享的意识与能力,提升自己的教师职业幸福感。
2、规范数学课堂教学,优化教学教研活动,使自己由学习型向研究型转变,进而使自己成为新课程实施及推广的引领者,配合全市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活动,逐步提高我校数学教学的教学质量及水平。
3、不断进行教学研究,努力探索和研究适合学生特点、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方法,推动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4、积极开展新教材的研究工作,充分发挥自己“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迅速提高新任教师和青年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学研究水平。
5、迅速解决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困难和问题,总结和推广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推进我校课改工作向纵深发展。
三、研修要求:
以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以课程改革实验研究为重点,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目的,以改革课堂教学为突破口。把立足点放在解决教学改革和实验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上;着眼点放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切入点放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增长点放在促进学校、师生的共同发展上,使教育从传统教学的“三个中心”(即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向新课程标准要求的“三个为本”(即以学生为本,以能力发展为本,以自主学习为本)的转变,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服务,使自己及老师们转变成素质优良、能适应社会需求、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教师。
四、研修形式:
第一阶段 理论培训。集中在广东第二师范学院进行理论学习,理论更新和专业技能训练。
第二阶段 跟岗学习。进入小学数学“教师工作室”跟岗学习,采用师带徒模式由工作室主持人进行传、帮、带。与主持人一同备课、上课、评课,一同开展课题研究。
第三阶段 岗位实践和行动研究。回任职单位进行岗位实践,进行教学改革,提炼个人教学风格,结合个人教学风格完成教学课题的研究。
教师个人业务提升总结范文4
一、加强校本培训,提高理论水平
我校把对教师的校本培训工作纳入到重要常规工作中,力求培训做到实效和规范。每周三下午是我校教师校本研修、培训学习的时间,培训的内容十分丰富,有课题研究、课堂教学、课程改革、新课标学习、业务学习、教师基本功训练等;培训的形式多种多样,有集体学习、个人自学研修、论坛研讨、经验交流、问卷测试等。我校每次寒暑假都会布置教师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阅读教育理论书籍,手写学习笔记,学期初上交读书心得体会等。扎实、有效、针对性强的校本培训使广大教师增强了终身学习的意识,更新了教育观念,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
二、改革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
我校确立了“三段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即“导学发现—探究形成—拓展应用”,制定了“三阶段六步骤”的课堂教学环节:课前预习、明确目标、探究学习、交流展示、反馈练习、思维拓展,力求通过这一模式的实践,进一步落实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完善学习方式,拓展学习时空,优化课堂教学过程。这一模式实践以来,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初步养成了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课堂能给学生以最大的发展空间,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做到自主探究、感知体验、合作交流、充分展示、分享成功,学会学习的方法,实现思维拓展和能力提升,达到培养学生“会学习、会实践、会创新”的目的,获得情感、智力、能力、知识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实现精细化的教学和有效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打造高效课堂。
三、做到精细化备课,夯实业务素质
1.个人备课。我校每位教师都要进行三次备课:第一次是教师利用网络资源形成最初教案,我校教师的初次教案是教师利用寒暑假进行的;第二次是新学期教师走进课堂之前的二次备课,教师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案的二次备课一栏对最初教案进行修改,使教案进一步完善,为走进课堂做好准备;第三次是课后的反思性备课,教师在教研组集体备课中对课堂的教学情况及时进行反馈和交流,积累经验、分享成功、改进不足,再次完善教案,使教案更加精细,实用性更强,最终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的最佳方案。
2.集体备课。我校的集体备课以各教研组为单位,各学科每周按时进行一次集体备课,每次集体备课都有一个主备人(即中心发言人)作为主讲。备课时,主备教师在认真学习课标、钻研教材、读懂学生的基础上,对自己的教学设想及课堂实施向组内教师介绍,阐述重难点确立的依据,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困惑,组内其他教师就主备人的教学设计及教学中的困惑进行研讨,发表各自的观点,共同商讨解决的办法。
四、注重教学实效,提高教学水平
每学期学校领导都要进行推门听课、随机听课、预约听课及个别教师的跟踪听课。校领导经常走进课堂,了解教师的课堂实践,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时指出不足,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导和帮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个人专业成长。教学研讨课活动是我校教学工作的常规教研活动,每学期每位任课教师都要上一节学科研讨课,各位教师在备课、上课、评课的一系列活动中互相帮助、互相切磋、互相交流、共同进步、共同发展。我校每学期都会发挥示范课的引领作用,通过学科骨干教师、教学能手上的学科示范课,为青年教师指引课堂改革方向。我校教师进行的校内研讨课、青年教师赛课、骨干教师示范课的活动,为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及教学水平搭建了平台,大家在备课、研课的过程中同伴互助、研讨交流、反思改进,使授课教师和听课教师都有所收获,进而提高教学实效。
五、强化教学反思,促进专业发展
教学反思是开展校本教研的基础和前提,是促进教师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对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我校要求教师在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都要进行反思:在走进课堂前,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了解班级学生的学情,对课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预设;课堂教学中要随时反思,对学生临时出现的情况及时调控,保证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课后更要做到及时反思,对自己教学中的得失、感悟及时记录,总结长处、发现问题、找出原因、改进不足,以便更好地开展今后的课堂教学,提高教师的评价能力及教学水平。
六、定期交流总结,提升科研能力
教师个人业务提升总结范文5
通过校本研修,教师能够更好地发挥学习所获的技能及学习所得,也能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提高自己的教学修养,那么具体的个人工作计划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编带来关于小学教师个人校本研修计划范文的内容,希望能让大家有所收获!
小学教师个人校本研修计划范文(一)为了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更好地为教学工作服务,根据学校的工作实际,自身的发展要求,特制定校本研修个人工作计划。
一、研修目标
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促进自己对新课标的理解。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研修内容
(一)多读对自己有用的书,进行读书研习。
广泛阅读各类书目,不断充实、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领悟生活化、情境化课堂教学的真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同时,注意多钻研、勤思考,将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与理论结合起来,在总结和反思中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二)在实践中进行教学研讨。
目前进行的新课改对我来说是一种挑战,同时也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我将继续积积极参加校内校外的教研活动,平时就当天发生的教学突发事件,教学感悟反思,学生的思想问题及解决方法等与同组教师交流学习。
三、具体实施方案
1、勤于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1) 坚持不懈地学。活到老,学到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2) 多渠道地学。做学习的有心人,在书本中学习,学习政治思想理论、教育教学理论和各种专业知识,增强自己的理论积淀;也要在“无字处”学习,丰富的教学经验,以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通过网络学习新课标,在教学中理解应用新课标。
(3) 广泛地学。广泛地阅读各类有益的书籍,学习各种领域的知识、技能,特别要学习现代信息科技,不断构建、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
2、多听课,坚持做到听好每一堂教研课,做好教研笔记。
取长补短,努力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3、勤于动笔,提高教育科研水平。
(1) 及时积累专题研究的第一手资料。
(2) 尝试进行教学案例的分析,把自己的专题研究从实践层面提升至理论层面。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走进学生心灵,创造多彩人生,学习,再学习,在学习中不断超越自己。
小学教师个人校本研修计划范文(二)新的学期,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现将本学期个人研修计划拟订如下。
一、研修主题
以“提高作文课堂教学实效性”做为本学期个人研修主题。研修重点:以提高自身素质为基础,以课堂教学为重点,以提高学生作文质量为突破口,以新课程标准为指针,为语文教学成绩的全面提高而努力。
二、研修目标:
1、加强理论学习。
通过参加集体学习及自学等方式认真学习新理念,及时把握课改的前沿信息,并努力运用于课堂教学实践之中。
2、立足常规教学。
潜心钻研本学段教材,以上好每一节课为前提,不断总结和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逐渐突显出个人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特色。
3、注重经验积累。
积极撰写教学反思、案例和论文,将教学过程中的点滴感悟记录下来;随时上传到小学语文论坛,以便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效果。
三、研修措施
按照个人工作特点制定一年的发展研修计划,努力结合自己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做到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在工作中思考,在思考中实践;在反思中改进,在改进中提升,使研修、工作、发展同步推进。
1、研读课标
研读《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习作阶段目标要求,交流课标研读体会,以便准确把握各学段习作目标要求。
2、钻研教材
钻研本学段教材中习作内容,整理归类,总结出本学段习作内容的共同特点,找出难点问题并和其他同行交流研讨,以便全面把握小学教材中的习作类型及习作难点。
3、交流互动
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发表自己的看法,与全体教师主动交流研修历程。结合区域内的教研活动,认真上好作文指导课并做好案例分析、总结和再设计,以此锻炼对习作指导课的驾驭能力。
4、撰写经验
在平时的教学中,坚持写教学反思、记录研修过程中的得与失,不断积累经验,学期末形成关于作文教学的经验论文,争取在教学刊物上发表。
小学教师个人校本研修计划范文(三)新的学期又在春暖花开的季节来临了,踏着轻柔的春风,面对着生机无限的校园,心中又充满了无限的期待和斗志。校本研修是新课改以来一直所倡导的一个十分利于教师成长的方式,它的制定和实施理念更加符合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对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能力起到了切实有效的作用。为了使自己的业务水平有更大的提高,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特制定个人校本研修计划。
一、工作理念:
1、坚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原则。
2、把新课改的精神落实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3、建立扎实、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4、积极探索适合学生发展、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5、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
二、学习内容:
1、以《〈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纲要〉及解读》、《〈学科课程标准〉及解读》、学科新教材等为主要培训教材。
2、以典型课例和专题课教学教研为媒介进行“研”“训”,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3、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进一步提高师德。
4、学习《教师反思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反思意识,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教育观念、教学行为,主动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三、学习形式:
以参加学校校本研修活动为主,个人自主研修为辅。在学校安排下,统一内容,统一进度,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学习。根据学习内容,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并进行实践。在自学的同时,要做好重点突出的学习笔记。
(1)专题培训
交流研讨、教学设计、说讲评课等形式,将培训学习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2)专题总结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经验,对以优化教学过程的基本原则、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习惯和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等方面进行探索。对其他教师的专题总结、论文、调查报告、实验报告、教案、观察日记等进行分析与系统整理。
(3)网上学习
充分利用自身信息技术知识的网络资源优势,在网上查找所需学习资料,进行互相学习和交流。
四、研修主要措施:
1、认真参加集体组织的学习培训,作好培训记录。
2、认真参加学校的校本研修活动,吸取其他老师的成功经验。
3、精心准备自己的研修课程,发挥信息技术特长,努力提升使用现代教学设备的能力。
教师个人业务提升总结范文6
关键词: 教学反思 业务素质 教学实效
十多年的教育教学经历,使我深感到,一个教师,要想成为一个好教师、名教师,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素养、扎实的教学功底、较强的教学能力,而且要有较强的教学反思意识、较好的教学实效。然而,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怎样通过教学反思,不断提升自身业务素质,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呢?下面我就自身的实践略谈一二,祈同仁不吝斧正。
一、具有反思意识,确定个人发展目标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质量是教学工作的核心,也是教师获得职业满意感及高认可度的关键,在教师的成长过程中,课堂教学反思意识及能力是至关重要的,被称为教师职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只有在具备了敏锐的课堂教学反思意识和良好的课堂教学反思能力的基础上,教师才能更好地促进自身由新手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过渡,并有利于自身专业的发展和教育素质的提升。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首先要具有强烈的反思意识,积极主动地学习,不断完善自我,确定个人发展目标。就像教师上课,首先要制定教学目标,然后在教学中通过努力实现目标。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是一样的道理,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和能力,进行发展反思,制定个人专业发展的目标。“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他现在的水平有多高,而是在于他是否能在生活中不停顿地前进”。可以肯定,教师有目标,就会有努力的方向和前进的动力。教师的发展目标要分阶段,当一个个阶段目标实现时,专业发展阶段目标也就实现了。需要强调的是,教师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应该进行发展反思,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分析认定目标的切实可行性,及时作出修改,以确保目标的实现。
二、把握时机,适时反思,提高教学实效
新课程改革以后,掀起了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反思的热潮,倡导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反思已经成为当今学校所追求的一个亮点,各学校并将反思视为一种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教学效果的教育途径。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抽身反省与自我观察。教学反思是教师最基本的反思,其目的是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改进教师的教,推进学生的学。进行教学反思的时机主要有两种:一是课前反思,二是课后反思。
(一)课前反思:减少缺憾。
通常许多教师认为,课后再反过来思考上课的过程为反思。实际不然,教师在课前备课时也应该反思,以此避免走弯路,增强上课的针对性,减少教学的缺憾。
经过多年的教学,我在备课时养成了课前反思的习惯,重点反思自己是否吃透教材,重点难点是否清晰,教学目标设定是否合适,是否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学方法是否具有针对性、灵活性等。这就通常需要思考这样两个问题:一是在教学这一内容或相关内容时,会遇到哪些问题?二是采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效果会如何?通过课前反思,预计到了课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并进行准备,就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课后反思:及时提升。
课后反思是教学反思的重点,这时的反思应该具有及时、剖析和提升的特点。及时,就是在课后教师要及时反思,不要拖延。因为教师的反思如同火花,会一闪而逝。如果不及时把反思火花捕捉住,它很可能就此熄灭。及时的另一层含义是要及时动笔,记下反思的心得,哪怕是片言只语也可以。
剖析,则需要勇气和智慧。教师要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同事的议论。实际上,任何一个教师上的每节课都会有成功和失败之处,这就要求我们正视自己教学的成功与失败,尤其是失败,从中得出教训。教师剖析自己是一个不断战胜自己和专业发展的过程。剖析也需要智慧,有智慧的教师善于发现教学中的成功和失败,有能力探究其中的原因,并且在新的教学实践中发扬和修正。这种智慧需要教师在坚持学习中生成和积累,在实践中运用和发展。
提升,是在剖析的基础上,把成功和失败提升为经验或教训,产生指导教学的有效方法。课后反思应是反思教学中的成功和失败,并以此为基点,以点带面。在课后的反思中,我把教学中成功的经验不断总结,提升成自己一种独特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但是也反思了教学的失败点,引以为戒,时刻提醒我要仔细观察,多方位思考,增强教学智慧。
三、确定反思内容,系统总结,理论升华
教学反思活动主要涉及四个方面的内容,即教育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实践、个人经验与理论总结,这四个方面的问题构成了教学反思的基本角度。
(一)反思教育理念,树立新型师生观。
教育理念决定着教学行为。教育理念正确与否是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正确的理念导致正确的行为,错误的理念导致错误的行为。如果一个教师的教育理念陈旧,教育方法等落后的话,那么,他工作越投入,对学生的副作用就越大。为此,教师首先要反思的就是自己的教育理念。教师要反思的教育理念很多,其中教师观和学生观是核心内容。作为一名现代教师,应该树立符合时代要求和新课程标准的现代教师观和学生观。“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要把学生看成发展中的人,看做完整、独特的人,看做具有能动性的人,尊重学生的想法和行为,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
(二)反思教学目标,做到有的放矢。
教学目标是教学所要达到的结果,也是衡量教学效果的一种标准,教师应该反思课堂教学目标明确与否,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自己怎样来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目标中,不仅要注意知识的传授及接受过程,而且要注意把课堂教学视为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注意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培养,做到有的放矢,使每个孩子的潜能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
(三)反思教学实践,提升教学技能。
教师在教学实践历程中,要及时捕捉能够引起反思的事件或现象,通过理性检查与加工,逐渐形成系统的认识,形成更为合理的实践方案,提升教学技能。对教学实践活动的反思包括实践内容、实践技术与实践效果的反思三个方面。实践内容的反思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展开前,需要对活动所关涉的内容本身进行反省,对教学目的、任务和过程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和判断,适度预设,重视生成,使课堂充满动态美。实践技术的反思是指教师对活动展开过程中所使用的工具、方法、时机等的适切程度的总结检讨,其目的在于对自己的行动轨迹进行回溯,发现问题和不足,探寻更佳的方案,提升教学技能。实践效果的反思是指,在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对整个实践所取得的成效的价值判断,包括学生角度的需要满足程度与教师自己角度的价值感受两个方面。在课后的反思中,教师不仅要知道自己的教学效果,而且要对效果及其有关原因进行“为什么”的思考,从而追求课堂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提升教学技能。
(四)反思个人经验,理论总结升华。
教师对个人经验的反思有两个层面,一是对个人日常教学经历进行反思,使之沉淀成为真正的经验;二是对经验进行反思从而获得提升。如果教师不去挖掘和使用教学反思的判断、反省与批判的权限,教师的教龄再长,教学经历再丰富,也不一定与个人的独特经验成正比。如果不对其进行反思,那么这些经历将一直是懵懵懂懂的,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不断地经历着,又不断地忘却这些经历,致使自身的经验系统中缺乏由自己反思所形成的、归属于自己个人所有的独特经验,从而使得自身那些具有极大潜在意义的经历失去了应有意义。可见,教学反思可以帮助教师把自身的经历升华为真正的、富于个人气息的经验,并且不断使自己的经验体系得到拓展。
总之,在对教学进行反思时,应力求从教育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实践活动、个人经验四个角度进行。这也是对教学现象或事件进行反思时的四个层次。如果一个反思对象能够在这样四个层面得到重新认识和理解、解释,那么这样的教学反思就是深刻而周详的,也会获得丰硕而长久的反思效益。
四、养成习惯,贵在坚持
在教学工作中,要不断增强反思意识,养成反思习惯,坚持不懈,久而受益。无论采取怎样的反思方式,教师在教学反思行动中都需要坚持这样两个策略。
第一,教师要经常保持敏感而好奇的心灵。教师经常陷于面对纷繁复杂的教学现象和事件不知道该对哪一个进行反思,自己的心灵活动不知道哪些可以成为反思的话题,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究竟哪一个现象、哪个事件、哪种行为、哪种感受可以反思,应该反思的困境中,这是无法预先确定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保持开放、敏感而好奇的心灵,时刻捕捉可能的反思对象。教师要善于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涌现出来的各种各样的信息,把有价值的新信息、新问题纳入教学过程,使之成为教学的亮点,生成教学智慧和实践经验。
第二,要经常、反复地进行反思。反思的过程就是不断解读,不断获得新答案,产生新感觉,提出新问题的过程。对于教学活动的日常反思绝不能一蹴而就,对于不同的或者同一个反思对象,不同的人进行反思,就会得出不同的答案,产生新的疑问。在不同的时间、环境、心境下,反思也会有不同的结果。与不同的主体共同反思,认识也会有所不同。从不同的视角出发,也会提示出新的答案、新的问题。反思的实质,是教师在不断的反思活动中,通过反思来理解对象、理解自己,让自己与对象对话、与自己对话。完善自我的“教”,提高学生的“学”,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提高教学实效。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牢记“教而不思则罔,教而思之则强”。
参考文献:
[1]张行涛,郭东岐主编.新世纪教师素养.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