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雾天行车注意事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雾天行车注意事项范文1
关键词:雨雾天气;驾驶;能力
随着秋季到来,雨、雾水天气逐渐增多。这样的季节,如何降低事故发生概率、提高驾驶能力成了大家关心的话题。如果驾驶员掌握了一些与之相应的避险措施,就拥有了保障行车安全的法宝。
一、雨、雾天行车易发生交通事故的原因
(一)人的因素
雨雾天气,致使驾驶员视线不良,容易产生急躁、厌烦心理。特别是在时间紧的情况下,这种心理表现更加突出。行车时,驾驶员注意力不集中,分析、判断、处理情况的能力大大降低。
(二)车的因素
遇有雨雾天气,车辆的技术状态也会发生许多变化,如车辆易出现侧滑、发动机散热不良,冷却液容易沸腾,油路易产生气阻,制动摩擦片(鼓)散热不良,制动效能下降等。
(三)环境因素
雨季路面湿滑,柏油路沥青熔化变软等,都会降低路面的附着系数,从而降低车辆的制动效能,延长制动距离。秋季,道路两旁树木成荫,驾驶员视线盲区增多,驾驶员易长生焦躁心理,出现超速行车现象。
二、提高雨雾天气驾驶能力的对策措施
(一)雨天行车
1.控制车速。如果在坑洼路面上行驶速度过快,会使车震动加剧,造成车辆传动系、行走系等机件损坏。特别是雨天在有积水和泥泞的路段行车,更要稳住油门,控制车速,用中低挡通过。还要注意在通过湿滑地段时,不得加减挡位变速和紧急制动,即使须减速也要靠减小油门来控制。谨慎下坡:下坡大家要注意的是,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下坡时都应选择中低速挡位,减小油门缓缓下坡,最好不要用空挡溜坡。一旦遇上途中有急弯的坑洼路面,制动时极易造成车辆跑偏、横甩甚至翻车的重大事故。
2.安全会车。在您行车过程中,不要与前车跟得太近。遇到有会车时,尤其要注意观察路面。交会时不要乱打方向和踩制动,以免车辆侧滑产生碰撞事故。
3.预防侧滑。如果前轮侧滑时,应稳住油门,纠正方向驶出。当后轮侧滑时,应将方向盘朝侧滑方向转动,待后轮摆正后再驶回路中。下坡中遇到后轮侧滑时,可适当点一下油门,提高车速,待侧滑消除后再按原车速行驶。一旦发生了侧滑,切记遵守两大原则:一是不要猛踩制动,以免车轮抱死后仅起支撑作用,而完全丧失克服侧滑的作用,尤其是前轮抱死后,虽然保持着改变角度的功能,但无法保持引导车体转向的功能,处在完全失控的状态。二是不要向侧滑相反的方向转动方向盘,正确的方法是车尾向哪一侧滑动,即向哪一侧适当调整方向盘,转向时动作要敏捷轻盈。
(二)雾天行车
1.加强出车前检查。驾驶员驾车上高速公路之前,应该仔细检查所驾车辆雾灯、雨刮器工作是否正常,同时带好危险报警警告标志(三角警示牌)。
雾天行车注意事项范文2
关键词:高速公路;雾天;交通特性;安全保障
中图分类号:U412.3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 引言
我国每年由雾引发的交通事故所导致的经济损失是十分巨大的。有数据显示我国高速公路发生的交通事故有超过三成的死伤人数和近四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发生在恶劣的大雾气候环境中。随着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的不断增加,交通事故率也随之增加,提高高速公路雾天低能见度条件下的交通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 雾天高速公路上的交通特性
在雾天交通事故中, 追尾事故率最高。主要原因是车头间距过小、超速行驶及灯光的不正确使用。
1.1车距估计错误
由于大雾从产生到消散需要一定的时间,这一过渡过程使驾驶员很难正确判断自己的行车位置而产生距离错觉。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前车紧急制动后车就会由于安全车距过小而导致追尾事故。
1.2超速行驶
车辆行驶速度过快是导致雾天事故产生的重要原因。高速行驶的车辆在进入能见度突然变差的雾区时,驾驶员做出的反映一般是减速。减速过慢,则会与前方在雾区里已减速或停下的车辆相撞;减速过快时,行驶在后面的驾驶员常会因视线不清,刹车不及而发生追尾相撞,尤其是车速过快时这样的事故会加剧。
1.3灯光的使用
发生大雾时,90%左右的驾驶员没有打开机动车灯,特别是雾灯。在大雾刚刚发生时,灯光的使用特别重要。在能见度较大时使用灯光,使驾驶员对当前灯光条件下的车距有更清楚的认识,并能在进入能见度较低的雾区时保持安全车距。此外,在雾中行车,应打开雾灯、近光灯,但应避免使用远光灯。这是因为远光灯的光线被大雾折射后容易射入对向行驶的驾驶员眼中,使其视线模糊。
2 雾天行车安全措施
2.1能见度对行车速度的限制
2.1.1安全行驶条件
在雾天,视线不清,能见距离约束安全行车条件的情况有两种:
1)前方车辆以较慢的速度v0行驶时,行驶安全条件为: L1+L2≤L+ L3
式中:L1为驾驶员在识别前方车辆时间t1内行驶的距离(m);
L2为车辆制动时间t2内行驶的距离(m);
L3为前方车辆在时间(t1+t2)内行驶的距离(m);
L为路段的能见距离(m)。
2)前方已发生交通事故,此时L3=0,则行驶安全条件为:L1+L2≤L
2.1.2L1、L2和L3的确定
1)识别行驶距离L1=ν×t1=0.694ν
式中:v为车辆行驶初速度(km/h);t1为车辆识别时间,对90%的驾驶员而言,t1=2.5 s。
2)制动行驶距离考虑最不利组合情况,即车辆处于下坡路段,并忽略空气阻力。对于高速公路路面,坡度角θ一般很小,故可采用cosθ=1、sinθ=i(坡度)进行近似。根据牛顿第二运动定律,阻力加速度:
式中:f为汽车轮胎与路面的摩阻系数;G为汽车所受重(kg·m/s2);m为汽车质量(kg);g为重力加速度,g=9.8 m/s2。则制动行驶距离
3)前方车辆行驶距离
式中:v0为前方车辆行驶速度(km/h)。
2.1.3安全行车限速
a、行驶安全限制速度
b、事故安全车速
其中,摩阻系数f随车速的增大而减小,依据不同的轮胎类型、路面类型、粗糙度和潮湿程度而变化。
3高速公路雾区安全保障技术与措施
3.1雾区交通组织策略
因为雾的分布具有不均匀性,高速公路各段能见度不同,驾驶员很难根据各段不同的能见度及时调整行车速度与行车间距,需要采取有效的交通组织方式。
1.在收费站入口发放通行卡时,收费员要提示驾驶员;设立警告提醒标志,并标明救援联系方式。
2.利用广播通报路段天气状况,并将有雾路段道路情况和雾区行车的注意事项以及救援联系方式给各汽车驾驶员,确保车辆在进入雾区前开启雾灯,降低车速,保持间距。
3.在雾区前500m处,设立可移动的闪烁式警告标志,按照规范逐渐变窄车道,降低车速,确保进入雾区前形成低速车流。
4.加强巡逻密度:巡逻过程中,开启警灯,并利用车载喇叭向驾驶员提示前方减速,保证行车安全。
5.当能见度小于200m时,可采取主线控制和匝道控制相结合的方式,即开放交通量较大的出入口,关闭交通量小的出入口。
6.低能见度下的交通管理策略。从雾浓度、交通事故、交通流条件等方面来考虑低能见度雾区交通管理策略,限速值参上节的计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制定。
7.事故处理:一旦出现事故,立即运行应急系统,要迅速处理事故现场,避免出现二次事故。
3.2雾区交通安全设施
在雾区交通安全措施中应确保驾驶员进入雾区前获得足够的雾区信息,如强制性减速行驶;获得良好、连续可靠的视线诱导等。结合高速公路的交通、道路条件,设置合理的交通标志标线,加强路侧护栏、路面薄层铺装,路段大小车辆分道行驶等保证道路行驶安全的措施。
1.在收费站配备移动式标志牌,通知减速、有雾及禁止通行等信息。
2.在危险路段设置的警告标志,如大雾常发路段,设置“前方雾区,禁止超车”、“前方雾区,减速慢行”等双柱式固定标志,使驾驶员对前方道路条件有正确的心理预测,可以采取正确的驾驶行为。
3.在高速公路雾区路段中央分隔带和路侧护栏(波形梁护栏)上安装反光轮廓标。
4.在行车道边缘线上加密突起路标,这样既可实现诱导效果外,还可增加车辆在越过时的震动感,提示驾驶员其车辆已偏离行车道。
5.在小半径、急弯路段前方设置减速带,强迫驾驶员降低车速,使车辆安全通过危险路段。如果雾区路段处在山区,其曲线较多,应设置线形诱导标志,从而强化小半径曲线的线形诱导。
4结语
雾天交通事故的发生也是人、车和道路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为了提高雾天高速公路的行车安全, 我们不仅要加大管理力度,还应采取先进的技术措施,使车辆交通完全息息相关的人、车、环境三要素保持相互协调,才能在高速公路上实现交通的安全畅通。
[参考文献]
[1] J Bonneson, K Zimmerman, K Fitzpatrick. Roadway Safety Design Synthesis [J].Texas Transportation Institute,2005.
[2] Hogema,J.H &Horst,A.R.A.van der,Driving behavior in fog:a simulator study,Report IZF 1994,(7):20
[3]裴玉龙,张殿业.道路交通安全[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4]陈伟立.雾对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影响分析与研究[D].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5]齐莹菲,柳本民,郭忠印.高速公路雾天安全管理系统[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5(l):61一63
[6]冯月.高速公路沿线雾的消光系数特性及对交通安全的影响[D].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雾天行车注意事项范文3
关键词:市政道路线形设计问题探析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 A
一、市政道路线形设计简介
市政道路线形包括平面线形和纵断面线形,平面线形是道路线路在平面上的投影,纵断面线形是道路线路空间位置在立面上的投影。根据市政道路所处的地形、水文、地质条件和城市道路发展规划,设计符合各种行车条件的市政道路平面线形和纵断面线形的工作,即为道路线形设计。道路线形设计包括平面线形设计和纵断面线形设计两个方面。市政道路线形对行车速度,以及行车的安全和舒适性的影响极大,因此,市政道路工程技术标准对线形制定了一系列技术指标。这些线形指标,都是根据车辆运动学和力学的原理计算出来的。
一、市政道路线形设计中平面线形设计的问题
(一)平面线形设计的原则
平面线形由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所组成。在设计标准中,相应于道路等级的设计速度、最小半径、超高度和加宽度均有明确规定。从直线进入圆曲线或从圆曲线进入直线时,为使曲率逐渐地过渡,可在直线和圆曲线之间设置一段缓和曲线。平面线形设计应合理地组合线形单元,找出行驶安全、舒适而又经济的路线。优美的市政道路线形,主要取决于路线与地形和周围环境的适应程度,以及路线平、纵面的协调配合,平面线形应与地形地质、水文等结合,并且符合各级道路的技术指标。平原区以直线为主的线形,更易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但不宜过长。山区,特别是沟梁交错的丘陵区,以曲线为主的线形设计是较合适的。道路平面设计应根据道路等级合理设置交叉口,沿线建筑物出入口,停车场出入口,分隔带断口,公共交通停靠站位置等。平面线形设计应少占耕地,少与水系、交通、电力、通讯网交错尽量避免穿过居民区。
(二)小偏角的设计注意事项
道路出现小偏角(≤7°)时,平曲线的长度看上去会比实际的短,驾驶员容易产生急转弯的错觉而急忙操作方向盘,造成行车事故,偏角愈小愈明显。在市政道路上,不可避免地每隔若干距离会有一个交叉口,因此宜尽量利用交叉口使路线作必要的转折。如果路线在交叉口处不作较大的转折时,可不需作专门的弯道设计,仅需在交叉口进行处理,这是避免采用小偏角的一种有效办法。
(三)平曲线半径设计
从汽车行驶稳定性出发,圆曲线半径越大越好。但有时因受地形、地质、地物等因素的限制,圆曲线半径不可能设置得很大。因此,在路线设计中采取设置超高来减轻或消除横向力的影响。圆曲线半径应该尽可能大些,由于地理、地形条件等的限制,曲半径往往不能太大,这就需要研究曲线半径的最小值,以保证行车的安全与舒适必须对曲线行车的横向力的大小加以限制。横向力的大小是和圆曲线的半径成反比的,要想降低车辆弯道行驶时所受的横向力,就应采用较大的圆曲线半径。
(四)长直线与短直线
直线具有最短距离连接两控制点以及线形布设方便、容易施工等优点,但线形呆板,过长的直线会使驾驶员行车单调乏味、分散注意力、增加疲劳感,有时急于加速行驶往往对车距失去判断造成恶通事故,对行车安全不利。一般来说,直线长度不应大于设计速度的20倍,当采用时应采取弥补景观单调缺陷的技术措施。同向曲线之间插入长度不够的直线,称为断背曲线。曲线间直线不够,对于有超高、加宽的反向曲线,将不能实现反向变化的平稳过渡,行车也是不安全的。两同向曲线间应设有足够长度的直线,不得以短直线相连,否则应调整线形使之成为一个单曲线或复曲线或运用回旋线组合成卵形、凸形、复合形等曲线。两反向曲线间夹有直线段时,以设置不小于最小直线长度的直线段为宜。
二、市政道路线形设计中纵断面线形设计的问题
(一)纵断面线形设计的原则
纵面线形设计是适应地形起伏条件的设计。它对工程投资、车辆行驶的舒适与安全性有直接影响。纵断面线形由直线和圆曲线所组成。纵断面线形设计必须综合考虑地形,纵坡的大小、长度和纵坡前后情况,以及同平面线形的组合。在纵面线形设计时应根据地形实际起伏和其它控制因素,合理采用坡度、最小坡长等符合设计规范的要求。在短距离内应避免变坡频繁而形成锯齿状的连续纵坡,在两同向竖曲线之间不宜设置短的直线坡段。要均匀升降坡度,城市道路要防止接长坡或平坡,尽量利用老路面,并考虑便于排水,同时考虑横向土方平衡,避免大填大挖,并在全线上配合平面线形获得连续光滑无大起大落的道路线形。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力求采用缓坡和大半径竖向曲线以保持司机的安全视线。
(二)最小纵坡的设计
小于0.3%的纵坡,将造成路面排水不良,雨天行车溅水成雾,影响行车安全。同时,在路面上积水到一定厚度后,高速行车时,在车轮与路面间产生“水膜”现象,使轮胎与路面间的摩擦阻力大大降低。城市道路纵断面设计时应尽量避免小于0.3%的纵坡,不仅是满足最小排水要求,也是车辆安全行驶的需要。
(三)竖曲线半径和视距设计
过小的竖曲线半径将导致视距的不足。凹型竖曲线过小还会引起离心加速度过大及排水问题;凸形竖曲线太小还会引起跳车,这都是不安全因素。应逐个检查竖曲线半径和长度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对夜间交通量较大、沿线有跨路桥的路段,其半径和曲线长度应进行过验算。
(四)桥隧路段纵坡设计
桥梁及其引道的平、纵、横技术指标应与路线总体布设相协调。桥上纵坡不宜大于4%,桥头引道纵坡不宜大于5%。隧道内的纵坡应小于3%;但短于100m的隧道不受此限。市政公路、一级城市公路的中、短隧道,当条件受限制时,经技术经济论证后最大纵坡可适当放大,但不宜大于4%。桥隧及其两端引线的纵线形尽可能平顺,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使之视眼开阔、视线诱导良好。
四、市政道路线形设计中平纵线形组合设计的问题
(一)平曲线与竖曲线重合
为了保证具有明显的立体曲线形体和排水优势,在设计时应该尽量做到平曲线与竖曲线相重合,平曲线稍长于竖曲线,即所谓的“平包竖”一取凸形竖曲线的半径为平曲线半径的10~20倍。应避免将小半径的竖曲线设在长的直线段上。配合得好的线形是竖曲线的起、讫点最好分别在两个缓和曲线的中间, 其中任一点都不要放在缓和曲线以外的直线上,也不要放在圆弧段之内。若平、竖曲线的半径都很大,则平、竖曲线的位置可不受上述限制。
(二)平曲线和竖曲线的大小保持均衡
平曲线与竖曲线其中一方大而平缓时, 则要注意另一方也要大而平缓,且不能使另一方变化过多。因为这种线形可能出现一个竖曲线中包括两个以上的平曲线或与之相反的情况,并且线形短的一方看上去特别醒目并给人以不愉快的感觉, 失去了视觉上的均衡性。
(三)科学合理的合成坡度
合成坡度不能过大,否则会对安全性产生不利影响;但是也不能过小,否则会对排水造成不利影响,这也会对安全性带来不良影响。
总结:市政道路线形设计就是运用各项技术指标,使设计的市政道路线形既能满足行车要求,又能达到工程造价最低的要求。即在市政道路线形设计过程中,要综合考虑线形指标和工程造价之间的相互关系。线形指标高能够提高市政道路使用质量,增大运输效益,但是工程造价也高。在满足运输要求的前提下,应选择适当的市政道路线形指标。
参考文献:
雾天行车注意事项范文4
【关键词】室外照明;明视照明;饰景照明;电气安全;等电位联结
1、前言
住宅区室外照明可分为以功能性照明为主的照明和起协助造景作用的饰景照明,两种作用互相渗透不可分割;同时,由于环境的严重性,室外照明的电气安全也不容忽视。因此,进行室外照明设计时,应把握整体观念,从照明的功能性,造景性和安全性三方面全面分析,统一规化,才能设计出高水平的室外照明作品。
2、住宅区主干道路照明
住宅区主干道路具有人车混合,车速较低,交通流量大且路面相对较窄等特点,故对眩光的控制较城市交通干线低;街道两侧建筑物很多,需要适当提高道路两侧照度,故常采用半截止型或开敞型配光灯具。根据路边建筑物的高度,灯杆高度宜在4~8m选取,间距20~30m,兼顾配光均匀性和经济性,平均照度取3~5lx;常采用同侧布灯,弯道处可适当加大布灯密度,提高灯杆高度加强诱导性;路灯水平支杆伸出路崖宜为0.6~1.0m,不应照射在路面中间,以避免雨天行车路面出现狭长波动光影。灯具仰角较大时,车行道照度高,利于行车安全,但人行道照度降低,不利于眩光控制综合考虑后,仰角常取5°~15°。此外,道路照明的侧重点虽然在于明视性,但其造景作用也不容忽视,因此,灯具的形式、高度、光色以及照度等应与周围建筑物和室外环境充分协调以免破坏照明的整体效果。
传统路灯光源常选用白炽灯,高压汞灯,高压钠灯等。白炽灯由于效率低,不利于节能而应尽量减少使用;高压汞灯光效较低,寿命较短,光色差,且破损后汞元素泄漏造成环境污染,一般不建议使用;高压钠灯光效和寿命都很高,分辨率高,透雾性强,是最适宜路灯照明的光源之一,但其光色和显色性较差,对往往兼做人行商业街的住宅区道路照明应限制使用;金卤灯光效高、寿命长、光色好,显色指数也很高,综合指标十分优越,但过去由于传统电感式金卤灯镇流器附件多,体积大,功率因数低,工作不稳定,使得光源本身的优越性不能得到充分发挥,降低了灯具整体性能指标。一段时间以来限制了金卤灯在住宅区的应用,尤其是当电压不稳时,易造成触发器、镇流器甚至灯管本身烧毁的事故。而随着金卤灯电子镇流器技术的成熟,配用电子镇流器的金卤灯功率因数高达98%以上,几乎不受市电电压变化的影响,环境适应性大为增强,可在温度为-30℃~+45℃,湿度不超过98%的环境中正常工作;其次是陶瓷型金属卤化物灯的出现,进一步加强了金卤光源光色稳定性,为其成为住宅区室外道路照明首选光源扫清了最后道路。
3、庭园照明
近年来,住宅区多设计为庭园式户外环境,因此,庭园照明在住宅区照明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既起着烘托景观乃至协助造景的作用,是室外照明饰景功能的充分体现,又有消灭照明死角,便于人们活动,减少犯罪的作用,是明视功能的有机组成和延伸。
庭园作为居民室外散步小憩的场所,应力求轻松、舒适、安全的感觉,因此,庭园照明多采用低调处理,总体照度宜低不宜高。
园林小径灯照度一般以5~10lx为宜,行人较多而偏重交通功能的道路取20lx左右。园林小径灯有中国民族,西欧,日本等多种风格,选型时必须注意与周围建筑物风格的和谐统一,造型简洁艺术而不奢华,符合住宅区的特点。应注意控制眩光,光源高度根据路宽以及周边建筑物高度选取,通常为0.6~1.2倍道路宽度,但不宜高于3.5m。小径灯在满足行人安全感的前提下,应尽量降低照度,灯具安装间距较小,常为15~25m,给人以幽静舒适的感觉。以往该类灯具大多采用白炽光源,但由于白炽灯寿命短,光效低,故建议以小功率金属卤化物灯或其他高效显色性的光源代替,南方地区也可采用高显色荧火灯,但不适用于冬季室外温度较低的地区。另外,灯具安装高度低于2.5m时,为尽量避免眩光,宜采用乳白玻璃或磨砂玻璃灯具。植物投光灯通常为草坪灯和树木投光灯两种,在住宅区内适当使用可调节夜间环境气氛,但应注意重点使用,忌过多或过亮,以免破坏静逸的休息环境。为保持草坪宽广的气氛,草坪灯一般离地40~70cm安装,最高不宜超过1m,间距宜为3.5~5.0倍光源高度,安装应注意避免眩光入射人的视野。在草坪边靠近道路处安装时,应注意隐蔽,或者选择富有艺术性的灯具加以装饰,使灯具本身融合到景观之中,应用时还可利用光环形成有韵律的图形,避免均匀平淡的感觉。有些草坪灯上还安装了背景音乐喇叭,使人们在草坪上漫步时更加心旷神怡。另外,还可利用投光灯对树丛投光照明。考虑到白天的美观,投光灯具一般安装在地平面,有条件时可利用树丛隐蔽,但应尽量放在常青树木下。考虑到住宅的特点,一般不对树木较高位置进行投光照明,如因整体环境的需要,必须如此时,宜在树旁设置灯杆来安装灯具,而不应直接在树杈上安装,以免影响树木的生长。年代久远的古树名木,往往成为投光照明的重点,尤其应注意此点。照明设计时应仔细核算灯具的数量、间距;安装时应精心调节灯头角度,既要做到整体照明环境明暗有致,构成丰富的立体感和层次感,又要避免在行人眼中产生入射眩光。植物投光灯常采用汞灯光源,即起到节能的效果,又可使树木,草坪颜色更加碧绿鲜艳;为减少季节性维护工作量,住宅区花坛投光照明较为少见,如有应用时,应注意采用高显色光源,如卤素灯、金卤灯或新型荧光灯等。
可采用单面投射,也可进行多面照明;灯具可置于地面或地下,也可固定在灯杆上,根据具体体形和重点,安排照明点的位置和排列,精心选择光色、光强,调节投射角度、投射面等,以通过阴影和不同的亮度,制造鲜明的轮廓效果和突出重点。由于住宅区整体环境照度不高,小区照明的照度亦不必太高就可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同时还应注意尽量减少眩光影响。简单地说,既要烘托主体,又不能破坏小区整体环境的协调性,这是照明基本的设计原则。
在静水或缓速流动的水边安装投光灯具,采用直射光源照射水面,利用水面反光映照近旁景物,可达到赏心悦目、安逸祥和的效果,风吹水动时,还能取得不同亮度连续变化水景的动态效果。由于住宅区整体环境较幽暗,灯具照度不应过高,以30~75lx为宜,同时,灯具应注意合理布局,避免在人员活动区产生较强的水面眩光。喷水池,瀑布等较强烈的动态水景在住宅区应用较少,但有时在中心广场等处也可见到。对喷泉照明,可在喷口后面或水流落点下安装投光灯具,由于空气和水的不同折射率,使灯光在进出水柱时产生二次折射,而显现瑰丽的色彩,也可使散落的水珠产生闪闪发光的效果。对于瀑布,灯具宜安装在水流下部,根据瀑布落差,流量和水深等因素选择合适功率的投光灯。对于阶梯式水流,则宜在每个阶梯底部安装线状光源。
水景灯一般可选用卤钨灯光源,利用其连续性光谱,灯光经过水体的反射或折射,产生绚丽多彩的效果。灯具选用则应注意防水性能。
如建筑物泛光照明、灯串照明、霓虹灯、广告照明等,此类灯具热烈明快,色彩斑澜而富情绪化,不易使人获得宁静舒适的感觉,因此,住宅区内不宜大量使用。确有必要时,也应对使用时间、使用场所、照度等有所限制,如灯串照明,通常在节假日期间使用;又如泛光照明,一般只宜在小区娱乐、商业中心少量使用,以免喧宾夺主,破坏整体气氛,影响居民休息。
4、室外照明供电和控制方式
主要道路照明和安全照明宜由邻近的两台变压器引入两路低压电源,在控制室末端切换,以加强供电可靠性,方便居民,减少罪案发生;道路照明可采用三相电缆供电,隔盏换相方式,以免因一个回路故障而导致较大范围道路照明完全中断。
室外照明控制设备常设在物管中心或门房,大型住宅区也可分区露天设置。道路照明宜采用时光控制器自动开关,节约电能。庭园照明可采用同一方式控制,也可由管理人员手动控制。室外照明应能在深夜自动或手动关闭部分非重要灯光,以节约电能。
5、室外照明电气安全
室外照明装置受风、雨、日、尘的侵蚀,暴露于公众前,易遭儿童等无关人员或动物的破坏,通常要求设备防护等级有要求。室外灯具覆盖范围大,灯具基础小,通常不具备作等电位联结的有利条件,故除喷水池,游泳池等特殊危险场所外,一般不做等电位联结。此时,若发生接地故障,危险性较大;采用TN接地系统的,自电源引来的PE线还可能将别处的故障电压传导至室外照明装置外壳而造成危险。因此,室外照明系统不宜采用TN接地系统,而建议采用TT接地系统,回路首端安装漏电保护器,动作电流不大于30mA。对于投光灯,小区灯,广告灯,水景灯等以饰景功能为主的室外照明,一时断电不至于引起危险,漏电保护器可动作于切断回路电源开关;而对于大型住宅区内的交通主环道路照明,或者具有预防犯罪功能的室外照明灯具,应避免全回路停电,回路漏电保护器则只应动作于报警,此时,建议在每一路灯接线盒内装设一个小容量熔断器,兼做过流和接地故障保护,对TT系统而言,其中Ia为熔体额定熔断电流,通常取3~5A,RA为照明器外壳接地电阻,一般要求不大于10Ω。当然,对于少数高档住宅区,也可每灯安装漏电保护开关,效果很好,但经济性较差,对物业管理要求较高,设计时应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