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调查报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中调查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中调查报告

高中调查报告范文1

一、基本情况

高中学校基本现状

我县现有高中阶段学校3所(即县一中、二中和县职教中心),共有75个教学班,其中普通高中教学班54个。有学生4634名(县一中1399人、二中1584人、县职教中心1651人),在职教职工294人(一中113人、二中126人、职中55人),其中专任教师225人,行政、教辅、工勤等人员69人。专任教师中,中学高级教师占25%,合格学历教师比例为84.5%,平均年龄38.2岁。普通高中教学骨干105人,占专任教师的52.5%。普高缺乏生物、历史、地理、体育等学科骨干教师;职业教育的数控、物理、电工电子、茶艺专业教师紧缺。

普通高中学校生均校园面积25㎡、校舍面积10.4㎡,其中生均实验室面积1.5㎡(县一中为生均0.8㎡,省标为生均≥1.8㎡);生均图书7册(省标为生均40册),计算机与学生比例为1:16(兴山县高中学生计算机比例为1:8)。近四年,我县高考专本科录取率分别为72.7%、66.62%、48.36%、47.47%,呈逐年下降趋势。

㈡我县未来十年学生状况

据至年我县学生情况统计分析,我县今年一年级学生总数为1195人,二年级1222人,三年级1280人,四年级1376人,五年级1601人,六年级1727人,七年级1734人,八年级2116人,九年级1899人。通过这个数字,可以清楚地看到,九年内,我县学生的最高峰在明年,超过2000人,往后的几年将会呈持续、急速下降趋势,尤其是在2017年,全县高一新生不足1200人(还不包括六年之内正常转出人数),按照普职招生1:1的严格要求,每年高中招生也就只有600人左右。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来,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不断增长,特别是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义务教育都在不同时段、不同程度地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扶持和优先保障,但普通高中教育却很遗憾地出现了投入增长“空白”,呈现显而易见的政策“断层”和“盲点”。像五峰这种贫困少数民族边远山区,由于县级财政自给率极低,离开了上级财政投入体系的支撑,单靠微薄的本级财政,对高中阶段的教育投入就显得相对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五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其主要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㈠基础设施薄弱。学校硬件设施建设相对落后,“软环境”亦不够优化。主要是教师办公条件简陋、教学功能用房缺乏、教学仪器装备不达标,校园文化氛围不浓、教科研水平不高。

㈡教育债务沉重。目前,两所高中总债务达到1133万元,其中县一中负债487万元,县二中负债646万元。由于债务沉重,高中阶段教育长期负重运行,发展后劲明显不足。

㈢高考质量堪忧。近几年来,我县高考专本科录取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年仅达到47.47%。教育质量令人堪忧,学生家长对五峰教育失去信心,不惜花高昂学费纷纷将学生转至外县。

㈣师资队伍缺乏。一是有限的师资分散配置,整体水平不高,后发劣势明显,缺乏专业对口(如高中生物、历史、地理、体育等学科)的骨干教师;二是优秀教师外流严重,教育人才引进难;三是由于教师数量不足,平时维持正常教学已属不易,谋划发展更是力不从心,导致教师培训提高不够,加之受优质生源外流、高考质量下滑影响,教师信心受挫,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够。

三、产生问题的原因

㈠投入严重不足。由于县级财力有限,同时在三所高中学校平行投入只能是“蜻蜓点水”,导致三所高中目前的硬件设施都相对落后,成为全市唯一没有实现高中达标的县,教育发展已远远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要求。

㈡教师待遇偏低。由于我县经济基础较差,发展相对滞后,财政收入十分有限,因此,教师待遇偏低,年,全县教师平均工资仅为1282元,远远低于周边县市,导致本来就为数不多的优秀教师外流现象严重,更不用说引进外地优秀人才到五峰从事教育工作。

㈢生源萎缩严重。多年来,由于两所高中平行招生形成内耗,加上县外拥有优质教育资源的学校以免费、升学率高等优厚条件吸引,致使优质生源大量外流,如2007年,中考成绩前60名的学生无一在五峰就读。内忧外患造成我县高考质量逐年下降,形成恶性循环,致使本土百姓对五峰教育失去信心,外县百姓也对当地学校不满(认为挤占了其他地方孩子享受优质教育的机会)。

四、对策及建议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县高中阶段教育实际,综合各方面因素,我认为,对三所高中进行重新布局,通过资源整合,实现普通高中与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逐步建立起发展规模适度、布局结构合理、内部运行规范、质量效益较高、基本满足社会需求的高中阶段教育格局,已是势在必行。

㈠科学规划布局

远景规划:集中全县优势教育资源,集中力量办好一所普通高中和一所职业教育中学。

近期过渡:当前,仍然保持三所学校并存的格局,县二中加挂职教中心的牌子,在保证现有学生正常求学的前提下,充分利用以职业教育名目争取到的项目资金,按照既定规划,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将二中建设成功能齐全、设施齐备、能够适应五峰未来教育发展的标准化高中。县一中围绕建设“小而精”的五峰最高学府的目标,集中精力向内挖潜,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稳定师资队伍,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教育质量,力争通过两到三年的努力,使五峰的高中教育质量有一个大的飞跃,重塑人们对五峰教育的信心。教育局尽快研究高中教育总体布局,一旦格局大定,再将两校资源进行整合重组。县职教中心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围绕县域经济搞好职业教育的基础上,认真做好我县未来职业教育发展规划,牢牢抓住千载难逢的政策机遇,加大对上争取力度,为全县教育改革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㈡理顺招生政策

要严格执行省、市教育部门招生政策的有关规定,规范招生秩序,理顺我县初升高招生的混乱局面。从今年秋季学期起,实行划线招生,批次录取。优先县一中招生,然后依次为二中、职教中心招生,招生计划由县教育局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㈢整合教师资源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目前我县高中阶段教师队伍还存在数量不足、整体素质不高、年龄结构老化、学科教师不配套以及骨干教师流失严重等问题。随着高中教育的发展,高中专任教师短缺的现象势必与日俱增,尤其是高素质教师的短缺,必然会影响高中阶段教育质量。从近期考虑,要充分整合现有优质教育资源,充分考虑优秀教师与优质生源的有效对接,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实现效益最大化。从长远看,要加强高中教师队伍建设,应当围绕“培训、提高、充实、调整”的,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和完善高中阶段教师继续教育和培训提高制度,设立教师培训学习专项经费,鼓励和支持在职教师参加各种培训。二是实施“名师”培养计划。坚持和完善高中阶段的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和教育教学专家评选制度,努力建立一支“名师”队伍。三是制定人才引进计划,根据需要每年引进一批优秀高中教师和中职教师来我县任教。建立健全奖励机制,制定教育质量考核奖励办法,设立奖励基金,重奖有功之臣,最大限度地稳定和引进教育人才。四是进一步制定完善高中教师竞争上岗、择优聘任制度,优化教师队伍,增强教师的竞争意识、危机意识,带动教师整体队伍素质的提高。

㈣加大经费投入

高中调查报告范文2

(1)本次问卷调查了教师对素质教育的看法,如上图。可以看出我省素质教育的整体形势不容乐观。调查中发现,在市区、县城、农村教师对自己的学校是否为教育现代化工程示范学校的问题上,市区地区13.9%的教师表示不清楚,县城23.6%的教师不清楚,农村地区22.8%的教师不清楚。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农村地区教师在教育现代化工程的认识上明显弱于市区地区教师。

(2)教师对班里学生的关注情况:市区地区11.2%的教师对成绩好的学生重点关注多一些,对成绩差的学生相对少一些,县城和农村地区本选项的比例分别为11.4%和13.3%。24.7%的市区教师,17%的县城教师和30.4%的农村教师表示对成绩差的学生重点关注多一些。多数教师认为应该尽力对每位学生给予同等关注,从南到北比例依次为59.5%,70.4%和66.7%。市区4.5%的教师、县城0.9%的教师和农村3.7%的教师则认为人确实生来就是有差异的,确实有“朽木不可雕”的学生,对此情况持偏激态度。在能力培养方面,不同地区教师对学生不同能力的认可情况不太一致:市区地区9.8%的教师将考纲要求的知识点作为学生最重要的培养目标,县城地区占到24.7%,农村地区仅占14.9%。对思维能力的重视方面,县城教师认可率达到50%以上,其次是农村和市区。75%左右的市区和农村教师较为认可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相比而言,县城地区本指标参数较低。

(二)教育内容的现代化比较

(三)教师队伍的现代化比较

(1)教师学历

本问卷调查了教师学历层次,在愿意留下学历情况的455名教师中,教师的学历和职称差异较为明显。市区地区中专学历的教师占到1.1%,硕士学历的教师占11.6%,县城地区有2.8%的教师是中专学历,5.6%的教师有大专学历。农村地区中专学历的教师占3.4%,只有1.5%的教师是硕士学历。

(3)多媒体使用能力

对课件制作的熟练程度进行调查发现,市区地区63%的教师可以自己制作课件,完全能满足自己上课的需要,县城64.2%的教师也能自己制作,而农村地区只有35.6%的教师可以自己制作课件。教师中暂时还不能自己制作课件的从南到北百分比依次为4.4%,3.6%和11.6%。市区教师没有人认为当前教学用不着制作课件,县城地区有5.5%的教师认为用不着,农村则有8.4%的教师认为用不着课件。

(4)教师学习能力

对教师学习能力的考查,我们从教师去图书馆的情况和是否关心自身专业发展两方面来进行调查。市区地区有37%的教师表示常去图书馆,县城地区和农村地区常去图书馆的教师比例占到48.1%和45.1%。可见市区地区教师利用图书馆学习的积极性比不上农村教师和县城教师。市区地区有70.3%的教师认为比较了解教师专业发展情况,县城的教师占到79.5%,而农村则相对较低,仅有62.3%的教师认为了解教师专业发展情况。市区和县城教师对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了解程度要高于农村地区的教师。

(2)在校领导和教师之间是否民主方面,我们调查了校领导在分配任务时,是否征求教师的意见。三个地区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在偶尔会征求意见和形式上征求意见上选择较多,从来没有征求意见的选择较少,都在百分之十以内。看来领导与教师的民主程度三个地区均有待提高。当教师向领导(如校长)提出建议和意见时,对领导的反应情况进行调查,市区和农村都有50%以上的教师表示领导会听取,并思考及征求他人看法,县城地区比例达到63.8%,市区地区17.3%,农村地区21.5%的教师表示提建议基本没有用,而县城地区仅有8.3%的教师持这种态度。

三﹑对连云港地区教育现代化发展状况的思考

在各地区大力发展教育现代化的契机下,在连云港市人民和政府的帮助下,农村地区的教育现代化程度取得了可喜的进展,总体发展趋势良好。具体表现在:农村地区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现代化基础设施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农村地区各级各类领导的管理水平有了一定提高;最重要的是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比以前有了很大转变。这一切转变都为教育现代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将会引起教学的变革,带领农村地区教育事业迈向更高的台阶。然而从连云港市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整体情况出发,农村地区的教育现代化水平相对滞后,同市区、县城的教育现代化程度相比有一定的差距。当前我国正在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和基础教育改革的历史变革。实现教育观念的转变,培养高素质的现代化教师,开发符合地区特色的教育资源,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工作。农村地区教师只有提高认识,重视实践,抓住重点,将现代化工作真正落实到行动上,才能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本文只是从几方面进行了论证,对于提出的策略在具体运作过程中的情况,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关于在市区地区组织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试点的意见[Z].江苏省教委,1993.

[2]江苏确保201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N].中国教育报,2007(2).

[3]江苏省县(市、区)教育现代化建设主要指标[Z].省教育厅,2007(5).

[4]邬志辉.学校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的建构设想[J].小学教学参考,2005(23/27).

[5]江苏将素质教育作为区县教育评估独立指标[N].中国教育报,2007(10).

高中调查报告范文3

中南地区的民航事务原由民航广州管理局统一进行管理和经营。该局成立于1959年1月1日,管理范围即为中南五省(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河南)。改革开放以前,民航实行军事化、半军事化的管理体制。在一切由国家统收统支的政策下,民航的经营根本不讲求经济效益,不计生产盈亏,因而发展缓慢。一九八年以后,广州民航逐步实行企业经营管理体制。不过,中国南方航空公司是1992年2月1日才成立的,也只是民航广州管理局在进行业务经营活动时对外使用的名称。1992年12月,中国南方航空公司更名为中国南方航空(集团)公司,它与白云国际机场一样,脱离民航广州管理局,成为独立自主、自负盈亏的企业实体。原民航广州管理局改为民航中南管理局,不再进行民航的经营业务活动,仅从政策上对其进行监督与管理。1993年10月10日,南航(集团)公司正式挂牌的同时,以其为核心的中国南方航空集团也宣告成立。

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促使了经济的繁荣,同时也就推动了民航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广东,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得侨乡之利,又利用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的有利条件,经济迅速发展,南方地区的民航事业也得到空前的发展。下面从几个方面叙述南航(原民航广州管理局)1985年以来的发展。

①职工人数:从1985年的9174人增至1990年的15370人,增长67%多。

②运输总周转量:从1985年的18663.47万吨公里增至1990年的40659.07万吨公里,每年平均递增16.9%,从占全国总数的13.7%上升到16.3%。1992年更增至72000.00万吨公里,比1990年增长约77%。

③旅客运输量:从1985年的233.41万人,上升到1990年470.21万人,从约占全国总额的31.3%下降到28.3%。1992年达804万人,在全国的比重又上升到33%。

④货物运输量:从1985年的39758吨,上升到1990年的79914吨,从占全国总量的约20.4%上升到21.6%。

⑤固定资产总值、净值:总值从1985年的126182.0万元,上升到1990年的602849.3万元,增长近3.8倍;其中净值从1985年的55943.0万元,上升到1990年的287391.7万元,每年平均递增38.8%。

⑥业务收入:从1985年的28226.0万元,上升到1990年的168311.5万元,每年平均递增42.9%。

⑦利润:从1985年的6186.0万元,上升到1990年的50626.0万元,每年平均递增52.3%,增长速度非常之快。

⑧劳动生产率:从1985年的32988元/人,上升到1990年的109506元/人,提高约3.3倍。

⑨航线。

国内航线:1977—1990年,全国民航开辟了从广州始发或通往广州的航线共92条,占这一时期全国新航线总数的20%;其中由广州民航开辟的有47条,约占一半。

国际航线:到1990年底,民航广州管理局共经营9条国际航线,其中从广州始发的1条,经广州的3条。

⑩飞机:飞机是航空公司实力的重要衡量标志之一。广州民航使用的飞机经历了从活塞螺旋桨式到涡轮风扇式、从单机载客4人至单机载客200人的发展过程。八十年代初以前,民航广州管理局使用的飞机先后有活塞螺旋桨式的立-2型飞机3架,伊尔-14型飞机9架;涡轮螺旋桨式的安-24型飞机8架;涡轮风扇式的三叉戟型飞机7架;以上飞机均是由民航局调拔所得。1983年以后,民航广州管理局开始自己购买和租赁飞机。1983年购买了波音-737-200型涡轮风扇式客机5架。1985年购买了运-7基本型飞机1架,1988年又购买了运-7-100型飞机1架。1985年向国外租赁了波音-737-200型飞机共5架(租期15年)。1987-1990年,又先后从国外租赁了波音-757-200型涡轮风扇式客机10架(租期10年)。至此,飞机的运力大大提高,飞行时速从原来的二、三百公里提高到八、九百公里,最大商务运载量从原来的二、三吨提高到十几、二十几吨,最大航程也提高了二倍多,其他装置和设备也先进得多了。

1991年,南航卖给爱尔兰GPA飞机租赁公司10架老旧B737-200型飞机,又向它租入5架B737-300型及10架B737-500型新机,以及2架B757-200型飞机。

至1993年10月,南航共有50架先进的波音系列飞机,即4架B767-300ER、17架B757-200、10架B737-500、12架B737-300、7架B737-200。南航已建成了一支以波音系列机型为主的现代化机队,而且还将继续扩大,今年将再增加10架波音飞机,最新型的6架B777大型宽体客机也将于1995年到货。

全国的改革开放只是民航事业发展的外部条件,南航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还必须依靠民航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这个内部条件。几十年来,广州民航经历了军队—企业—军队—企业的发展过程。1980年实行完全企业化的管理体制后,独立经济核算,并通过推行经济承包责任制和全面质量管理等经营管理手段,使生产迅速发展。

1979年民航广州管理局已实行独立经济核算。1980年3月,民航由军队建制改为国务院直属局,广州管理局正式实行企业经营管理体制,开始实行“利润包干上交,超收分成,亏损不补”的核算办法。1983年,民航局取消利润包干制,执行国家统一的“利改税”制度。

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政企职责分开,简政放权,实行企业化。实行企业化,最实质的问题是要强化经济核算,强调经济效益,使企业盈利。

1985年,企业自主权下放。民航广州管理局除了自己购买飞机外,又大胆决策,首次采用国际融资方式,租赁了几架波音飞机。南航成立后,在国内率先使用经营租赁方式引进先进机型代替老旧机型。租机比贷款购机,一架飞机大概可节约现值1250万美元。到八十年代,租赁飞机已成为世界性飞机融资手段之一,许多国际性的大航空公司,飞机更新或增加运力,大多数都是采取租赁方式解决的。

民航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完善各项管理制度,革除弊病,防止意外事故以及****现象的发生。同时,充分估计未来的经营风险,并采取措施作好相应的准备,对于高层决策领导层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方面。

高中调查报告范文4

一、我县调解工作的情况分析

近年来,我县基层调解组织和法院在实践中,根据自愿合法的原则,用调解方式解决了大量的民事纠纷案件,为社会矛盾的及时解决化解、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据不完全统计,在2009年至2011年6月期间,我县求和人民调解委员会共收理各种民事纠纷1539件,调解成功1279件,调解成功率达83%左右。其中收理交通事故民事纠纷1144件,调解成功885件,调解成功率达77%;收理的群体性民事纠纷208件,调解成功159件,调解成功率达76%;收理法院移送调解的民事纠纷229件,调解成功106件,调解成功率46%。我县法院收理民商事案件4460件,调解1012件,撤诉756件,调撤率39%;其中姻婚家庭纠纷815件,调撤415件,调撤率达50%;劳动报酬纠纷142件,调撤126件,调撤率达88%;交通事故和人身损害赔偿纠纷358件,调撤141件,调撤率39%;民间借贷纠纷1782件,调撤率33%;卖买合同纠纷349件,调撤率41%。另对调撤处理案件的结案时间统计,其中一个月内结案的占调撤案件总数的40%左右。

从上述统计数据分析,我县的大量交通事故和群体性民事纠纷,在矛盾的初始阶段,就在人民调解组织中得到有效的解决。而进入诉讼程序的民事纠纷,大部份以姻婚家庭、劳动报酬、人身损害赔偿、民间借贷、卖买合同纠纷为主,法院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通过审理,在查明事实、分清责任的基础上进行了调解,许多又以调解撤诉的方式得到合理解决,而其中近40%左右案件又是在一个月内以调撤方式结案。同时,对于许多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群体性案件、以及当事人之间情绪严重对立的案件,法院立案受理时,经合理地引导到人民调解组织进行调解,也取得了显著效果。

二、各地法院主要做法和分析

近年来,各级人民法院在围绕服务大局、为民司法的主题下,以实现案结事了维护社会稳定为目标,对法院民事调解工作非常的重视。2007年3月7日,最高人民法院在其的《关于进一步发挥诉讼调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积极作用的若干意见》中,就确立“能调则调,当判则判,调判结合,案结事了”的民事审判工作指导方针。为充分发挥法院诉讼调解所具有的双方当事人对抗性小和案结事了的效果,在认真总结调解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最高人民法院又于2010年6月7日在其的《关于进一步贯彻“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工作原则的若干意见》中,确立“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工作原则,要求各级法院要牢固树立调解优先理念,自觉主动地运用调解方式处理矛盾纠纷,尽可能把握一切调解结案的机会做到“案结事了”的目标。为此,全国各地人民法院在积累许多有益的调解经验之后,很多基层法院在法院内部设立了法院调解中心或称诉前调解中心。

从各地法院设立的法院调解中心效果来看,其在化解纠纷、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等方面发辉了重要作用,综合各地的作法,其处理案件的工作方式可分为以下几种模式:

1、审前调解前置型:就是人民法院在立案受理后,在移送判业务部门审理前,由立案法官积极主动地将全部案件引入法院调解中心,由调解中心法官对每件案件,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自愿平等协商,力争将纠纷化解在诉讼的初始阶段。如调解不成再移送致审判业务部门进行审理。

2、暂缓立案分流型:就是人民法院在立案时,对部份可能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群体性案件、以及当事人之间情绪严重对立矛盾激化的案由调解中心对当事人的案件材料进行审查后,进行暂缓立案受理,引导其到人民调解组织先行调解,经调解未能达成协议的,法院再予以立案受理,进入诉讼程序审理。

3、诉前调解分流型:就是人民法院在立案受理后,通过对案件材料审查,根据案件的性质和难易程度,在证得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将部分案件先引入法院调解中心,由调解中心法官召集双方当事人前来进行调解,经过调解中心调解未果的,再移送审判业务部门进入诉讼程序审理。

4、诉前调裁合一型:就是人民法院在立案受理后,通过案件材料审查,根据案件的性质和难易程度,将部分案件先引入法院调解中心,组织调解,由调解中心法官召集双方当事人调解,经过调解中心调解未果的,在证得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不再移送审判业务部门审理,由调解中心及时审理进行裁决。

法院设立的调解中心能有效地将部份民事案件得到及时的解决,但上述各种形式均有其利弊,其中审前调解前置的方式能有效及时地解决许多民事纠纷,但是所有案件都要求调解前置,有违调解的自愿原则,同时目前普遍存在送达难问题,也使许多案件久拖难调,影响案件审理期限;暂缓立案分流的方式能使法院和人民调解形成双联互动的关系,但在符合立案条件时,而当事人又不愿意到人民调解组织先行调解,暂缓立案无法律依据,也易引起当事人对法院的对立情绪发生矛盾;诉前调裁合一的方式无凝对民事纠纷及时解决最快的方式,但法院调解中心不是审判业务部门,在调解未果时,由其进行审理判决是否存在法律问题,涉及到其法律地位和性质;本文认为四种方式中以诉前调解分流最合理合法,它符合民诉法的调解合法自愿的原则,同时又能高效快捷地解民事纠纷,但其也存在案件如何确定案件分流和分流范围的问题。

三、法院调解中心的功能定位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和社会事业快速发展的阶段,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不断发生变化,导致各种社会矛盾增加,民事权益之争日益复杂化和多样化,表现在人民法院受理的商事案件数量逐年增加,如何高效公处理,成为人民法院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各地法院成立法院调解中心,本文认为其功能定应体现如下方面:

1、过滤分流功能:随着人民群众的法制意识增强,人民法院特别是基层法院的民商案件受理量呈逐年攀增的趋势,使法院存在的案多人少矛盾进一步加剧,所有民事纠纷进入诉讼程序,不仅浪费了有限的司法资源,也不符合民事纠纷应高效及时处理的要求。同时,诉讼并非是矛盾解决的唯一途径。对立案受理的民事纠纷,由成立的调解中心及时进行调解处理,能够起到过滤分流案件的功能,使大量民事案件不进入真正意义上的诉讼程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法院案多人少的矛盾,从而减少司法资源的消耗和当事人的讼累。

2、缓冲矛盾功能:在社会经济发展同时,许多因社会变革、姻婚家庭、邻里关系等原因所引发的民事纠纷,往往双方当事人存在情绪严重对立,矛盾易于激化,严重地影响了社会的稳定。这类纠纷进入法院进行诉讼,在处理上仅凭判决往往难以实现当事人内在的利益诉求和矛盾纠纷的化解。对于此类案件,无论是立案时、还是审理后,将其引入法院调解中心进行调解,缓冲双方矛盾,发挥调解的服务和调节功能,有利于实现司法的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的统一。

3、诉讼疏导功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发展的过程中,各种利益关系不断的调整,造成社会矛盾纠纷的主体和内容的多样化和复杂化。一些纠纷在得不到及时地疏导化解,很容易引发,从而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和经济发展。有些纠纷虽形式上表现为法律问题,但并不是通过诉讼所能解决的,往往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配合或解决。在解决民事纠纷的渠道上,诉讼虽是化解社会矛盾和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手段,但并不是万能的。法院调解中心可以引导当事人理性对待矛盾纠纷、合理表达诉求、合理选择解决手段和方式,从而妥善地尽快解决矛盾纠纷。

4、高效及时功能:人民法院针对日益繁重的审判的压力和有限的审判资源之间矛盾,为提高司法效率,节约诉讼成本和审判资源,根据自愿合法的原则,对立案受理的案件,由调解中心进行调解,促使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从而及时有效地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高效及时地处理民事纠纷是法院调解中心应有的功能定位。

四、法院调解中心的运行设想

法院设立调解中心的目的如上所述应具有过滤分流、缓冲矛盾、诉讼疏导和高效及时的功能,故其运行应适应其功能的定位,其运行可设想如下:

1、中心的工作职能:中心的工作职能应包括立案调解、委托调解和协助调解,推进诉调对接工作,对诉外调解达成的协议进行审查和司法确认,并积极参与司法行政部门、人民调解组织、行业协会等部门、团体和组织的联合调解。

2、中心的受案范围:针对法院调解中心的功能定位,可以将以下案纳入其调解受案范围:1、姻婚家庭继承扶养等民事纠纷案件;2、民间债务和劳务合同等民事纠纷案件;3、相邻纠纷案件;4、权利义务关系较为明确的损害赔偿民事纠纷案件;5、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配合的案件;5、可能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群体性案件;6、案情复杂难以形成证据优势的案件;7、当事人之间情绪严重对立的案件;8、相关法律法规没有规定或者规定不明确、适用法律有一定困难的案件;9、判决后难以执行的案件;10、社会普遍关注的敏感性案件;11、当事人情绪激烈、矛盾激化的再审、案件。

3、中心的人员配置:法院调解虽是民事诉讼的一项制度,但同时更是一门集法学、心理学、博弈学以及文化底蕴、表达艺术等于一身艺术,对法官的综合能力有着严格的要求。调解与考验法官法学功底的判决不同,它需要法官在精通法律前提下,去揣摩透当事人的心理,分析其所思所想、所惧所求,从而对症下药,而这些经验都来自于日积月累和长期的庭审经验,故为了更好地发辉法院调解中心的功能,调解中心应由审判经验丰富、调解能力突出的资深审判员组成,并可聘请退休法官参与调解。

4、中心的工作机制:

(1)建立立案调解评价机制:立案是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桥头,在立案开始时,应根据立案材料的相关反映,预估案件的审理难易,从而决定是进入法院调解中心进行调解处理,并在在立案过程中对当事人提供详细的相关咨询,使当事人对案件处理回归至合理的心理预期,从而为案件的调解打下良好的基础。

(2)建立立案调解通知机制:根据立案材料的相关反映,立案部门在征得原告同意后,将案件引入法院调解中心,调解中心收到案件后,应以简便灵活的方法向被告送达状副本和应诉通知书,并通知当事人到庭或到当事人住所,在被告自愿放弃答辩期的前提下进行调解,调解不成或不愿调解的,及时向其送达法院庭开传票。

(3)建立案件调解流转机制:为避免案件进入调解中心的案件,因调解不果可能导致诉讼时间和成本增加的现象,应针对不同类型案件建立案件合理流转机制:(1)对于立案后进入法院调解中心的案件,如姻婚家庭继承扶养、民间债务、劳务合同、相邻纠纷、损害赔偿等民事纠纷案件,在双方当事人均有调解意愿时,在双方均到场的情况下,且应半日内办结。如果需要进一步沟通协调促进继续调解的,也应在7个工作日内完成。对于不能调解的案件,将在移至调解中心的2个工作内移出,以保证案件流转的速度。(2)对于审判部门转入调解中心的案件,如案情复杂难以形成证据优势的案件、当事人之间情绪严重对立的案件、适用法律有困难的案件、判决后难以执行的案件、社会普遍关注的敏感性案件等案件。调解中心收到案件后,应向及时通知当事人到庭或到当事人住所进行调解,经多次组织协商,确实不能达成协议的应及时转回审判部门及时裁判。

(4)建立推进诉调对接机制:在推进诉讼调解同时,应与目前社会开展的大调解工作机制做好衔接与配合。调解中心可将有关案件委托人民调解委员会或相关组织进行调解,对达成调解协议的及时予以确认,在调解过程中,为弥补专业知识方面的不足,也可请专业人员提供专业意见和建议。

(5)建立人民调解确认机制:人民调解协议具有民事合同性质,但不具有强制执行力,如果都要通过诉讼程序而获得强制执行力,不利于节约司法资源。故对于人民调解组织调解的民商案件,当事人要求确认其达成协议效力的,调解中心应对人民调解协议及时的确认。

五、法院调解中心调解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一)法院调解中心调解存在的问题

法院设立调解中心开展调解工作属于实践先行。最高人民法院的《关于进一步贯彻“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工作原则的若干意见》作为指导性文件,虽确立有条件的人民法院可以设立专门的调解机构开展调解工作,但其仍存在以下问题:1、调解中心机构的性质问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院组织法》中并未规定法院专门调解机设立,实践中,如何协调其与立案部门和审判部门的关系和职责分工;2、与法律规定的调解条件冲突问题,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法院应在“事实清楚,分清是非”的基础上进行调解。调解中心对未经庭审的案件径行调解是否违反了法定调解的条件,并损害了当事人的诉权。3、与法院内部管理体制冲突问题,表现在法院调解中心的受案形式、受案范围、调解程序期限、以及调解文书案号形式均无明确的规定,如何与目前法院内部有关案件流程管理体制相衔接。

(二)完善法院设立调解机构的建议

在实践中,法院设立专门的调解机构开展调解工作,为民商事案件的高效及时的解决,缓解法院案多人少的矛盾和节约有限的审判资源,发辉了重要作用,针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1、尽快起草相关司法解释,对法院专门设立调解机构进行规定:在规定中应明确调解机构的性质,其与法院其他立案审判部门的关系,以及开展调解工作的规程、调解文书的制作和形式等。

高中调查报告范文5

关键词: 高中生 厌学 语文教学

一、调查的目的与意义

近十年来,苏北地区的教育层次得到了巨大提升。城镇高中办学数量增多、规模变大,到了二九年,沭阳的高中多达17所,其中部分学校的规模超过了三十轨。70%以上的初中生进入高中继续读书,一些高中生由原来的学优生变为中等生,甚至是后进生。这些学生多有厌学情绪或厌学行为。可以说,厌学已成为制约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成为高中教学效率提高的瓶颈。为此,我们于二九年十月成立了“克服高中生厌学,提高教学效率策略的研究”课题研究小组,对高中生厌学现象展开调查,探索高中生厌学心理、行为的成因,为研究克服对策提供依据,实现让学生消除厌学心理、行为,变厌学为乐学,并提高教学效率的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二、调查的过程与方法

课题组于二一年二月至二一年五月随机对本校高中三个年级的两千多名学生进行调查。调查材料表明,大部分高中生对学习较感兴趣,但为数不少的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厌学问题。

方法一:问卷。

问卷分“学习现状自我认定”和“探寻厌学原因”两部分。调查对象覆盖实验班、普通班、体艺特色班;其中男生1019人、女生989人。在总量上保持男女性别比例平衡,年级比例平衡,确保调查及统计结果有较高的价值含量与可参考性。

方法二:谈话。

班主任及任课老师与实验对象交流、谈心,了解其心理需求,分析其厌学的内在原因。

方法三:家访。

选取部分实验对象,家访,深入了解其家庭情况,个性特点;全面考查其成长环境,综合分析影响其学习心理与学习行为的各种因素;确保调查结果客观真实有较高的可参考性。

三、简述调查的结果与反馈

四、对调查的结果分析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我们认为高中生厌学主要由以下几个因素造成。

(一)外因。

1.社会大环境是造成高中生产生厌学心理的重要原因。随高等教育的普及,人们已经很难通过考大学来改变命运、提高生活质量;大学生就业率偏低、待遇较差,导致高中生学习动力不足甚至动机缺失。另外,学校周边游戏室、网吧、台球室让部分学生流连忘返,进而对学习丧失兴趣。

2.教师教学观念、方法、手段落后,不能依据学生现状科学组织课堂教学,只顾完成授课任务,不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3.学习内容比较艰深枯燥,缺乏实用性。当前高中阶段的学习内容多有学院化倾向,让不少学生产生畏难情绪,甚至形成愈畏惧愈学不好、愈学不好愈畏惧的恶性循环,严重制约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4.家长期望过高。多数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孩子的其他需求,给孩子带来过重的心理负担。

(二)内因。

部分学生基础差,上课听不懂,既缺乏学习兴趣,又缺乏学习目标,更没有人生奋斗的理想。

五、对策

作为教师,我们很难改变社会环境,但我们能针对学生个性心理采取有效对策,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提全面健康发展。为实现这个目标,我们提出下面几点浅见。

(一)激发动机。

动机的激发,可采取内部动机开启与外部动机诱导相结合的方法,刺激学生的求知欲,强化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对知识价值的认识。动机的发展要靠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自我发展感、争取社会地位感来推动,靠期望、竞争、评价来保证,其中远大的理想则起决定作用。

(二)成功强化。

成功可起到正强化作用,经常给学生呈现愉快的刺激,有助于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防止习得性失助感与失尊感的产生。

1.创设成功机会,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表现的机会,扬其所长,补其所短。

2.降低学习目标。低起点、慢步子、分层次是使不同类型的学生获得成功的重要途经。低目标,学生易达到,就能察觉到自身的进步,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3.帮助学生确立自我参照标准,促使学生从自身变化中认同自己的成功。

4.及时奖励。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奖励是愉快的刺激,能增加个体积极反应发生的概率。

(三)改进教法,激发兴趣。

引起学生注意的事物,往往体现新奇性、形象性、矛盾性、变化性、对比性等特点,它们刺激人的感官,会引起人的兴趣与关注,进而接近、了解未知事物,解决新问题。因此,教学时,我们要采取丰富多样的方法,设置各种巧妙的情境,不断呈现事物的这些特性,努力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吸引住。

以上做法,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心得,有待在以后的实践中补充完善,在此提出,恳请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高中调查报告范文6

一、

问题的提出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学习所有学科的基本能力。身为师范类中文专业的学生,我们需要调查研究新课标下中小学语文教学现状,这有助于我们将所学的知识与时俱进地与现实接轨,也有助于日后我们更好地从事语文教师的教学工作。为准确把握中小学语文教学现状,深化教学改革,找出并解决中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探索教学的新方式,遂进行进行关于中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的调查。

二、

调查目标及意义

1、了解泉州市区的中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2、找出影响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因素,有助于教师从根本去解决问题,提升教学质量。

3、针对目前中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探索如何解决问题并提高中小学生教师的语文教学能力。

4、为改善中小学语文教学现状以及如何提升教学质量提供可行性的建议。

5、通过调研,明确课题的意义、特点及功能问题。

三、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为泉州市区各中小学的部分教师及学生。

四、调查方法及主要内容

1、

实地考察法

利用见习机会到市区部分中小学去进行听课交流,实地调查中小学语文教学情况,将自己的听课心得整理出来。在听课过程中和中小学的语文任课老师探讨教学现状。

2、

问卷调查法

向中小学师生分发问卷进行填写,学生问卷包括对学习方式、学习理念、学习情感趋向、能力现状等方面的调查,教师问卷包括对教学理念、教学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教学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调查。本次问卷共计收回30份。

3、

文献研究法

查阅与本课题相关的专业书籍、学术论文和新闻报道,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研究分析课题,和具体实际相结合,得出提升中小学生语文教学能力的策略。

五、实践过程记录

1、前期研究阶段(2017年7月15至7月20日)

首先确定了本次课题的题目和课题研究的方向和目标,接着选择调研的方式方法,利用课余时间收集信息和查阅了相关资料,着手准备调研中所需的问卷材料,并开始了课题研究方案的撰写。

2、

中期研究阶段(2017年7月21日至7月31日)

开展实践调查研究,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查阅文献的方式,得到课题研究所需的相关材料,系统地记录和整理了这些材料,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课题方案。中期研究阶段主要开展了以下调研活动:

(1)

实地考察活动

考察过程中选取了来自不同学校、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教师作为调查研究对象,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中小学生语文教学现状进行调查。一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个人魅力,即教学风格和教学方式,二是课堂和课后所取得的教学成效,三是教师和学生对本次教学的评价。考察过程中进行详细地记录,考察结束后对所得资料进行分析总结。

(2)

问卷调查活动

以网上问卷调查的形式开展本次活动,共计收回28份问卷。问卷调查的问题主要有:你喜欢什么样的语文老师上课?语文课的主要教授方式有哪些?对语文教学有哪些意见及建议?等等。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3)

查阅文献活动

除了实际的调查结果外,还需要科学理论的支撑,查阅与课题内容相关的理论报告能够帮助我们更加客观科学地分析总结调研成果。我们查阅了有关新课标下对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新要求和如何准确判断分析中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的文章及报道。

3、

后期研究阶段(2017年8月1日至8月10日)

准备结束调研过程中的实践阶段。整理前一研究阶段收集到的调研结果,结合所找到的文献资料,进行科学的分析、反馈、总结,思考课题问题的解决方案,撰写课题调研总结报告。

六、调研结果及分析

通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的结果显示,发现大部分的泉州市区的中小学的语文教学情况基本良好,大部分教师掌握了基础的语文教学能力,少部分具有较高的语文教学能力,还有部分教学能力不佳,没有取得成效等等。这些现象在全国各地的中小学中都是十分常见的,调研结果具有典型性。下面将从几个方面对新课标下中小学语文教学现状进行分析:

1、

中小学生还没有认识到语文的重要性,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数对语文课程没有太大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中小学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些同学认为理科类的课程更为重要,他们往往花费一大部分的学习时间在做数学习题等等。“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思想深深地影响了他们,在他们的眼中,语文课被认为是“学了没用”的课程。在“你喜欢上语文课吗?”这个问题中,31.58%的学生选择了“一般”这个选项,5.26%的学生选择了“不喜欢”这个选项。在当今科学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现状下,比起传统的学习方式,大部分学生都认为看电视、上网、看录像显得更加直观且活泼,更有意思,这就要求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运用多种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调研所得出的数据如下图所示。

2、

中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方法也存在部分问题,有些学生觉得语文课的教授方式太过于老套,让人提不起兴趣听讲。调研过程中的中小学任课老师也觉得语文的教学方式需要改革,我们需要摆脱以往程式化、封闭式、静态的教学模式。比如说可以借助结合如今高速发展的多媒体技术等等,新颖有趣的授课方式往往更加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听课质量也就有了保证。但现实中,现代化教学媒体和手段在现代教学过程中的应有作用未能够充分发挥。几种新型教学模式方式的情况如下表所示。

多媒体结合运用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多涉及与现实紧密联系的课外知识

教师循循善诱,幽默风趣的教学风格

3、

教师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某种程度上也对教学情况产生影响。调查结果中,96%的教师能“经常批改作业”,90%的教师能做到“每节上课前都充分备课”,93%的教师对待所谓“差生”能够“视其情况,耐心引导”,这反映出教师们具有崇高的敬业精神。

4、

中小学教师的学历基本符合国家对教师资格的要求和规定,但高学历(硕士、博士等)所占比重较小。另外从实际知识结构、教育教学能力来看,教师实际水平和学历基本合格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比如,知识结构不合理,观念陈旧落伍,信息摄入量不足等。教师们感觉到面对教改后的新教材,教学参考资料有限,处理教程力不从心。如果教师综合素质不高,会限制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从而影响教育教学的质量。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不高,师资培训存在一定问题。

5、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仅有68%的学生能够坚持朗读和背诵课文,75%的学生能够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当,将会直接影响语文学习效率。教师倡导正确的学习方式,适当督促学生的学习情况对语文教学成效是有益处的,教师要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实践中发挥积极主动性和学习潜力。50%的学生表示“遇到学习困难时不会主动询问老师”,这也需要教师重视师生之间的互动关系的建立,这也是语文教学的一部分。

七、对改善中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的建议

首先,要加强新课程标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强化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实践中的指导地位。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培养和造就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为适应和满足社会进步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其次,教师要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欲望。《新课程标准》指出:“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文课程的变革和发展。”教师要积极探索、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手段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发学生智力、提高课堂效率、优化课堂结构等方面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现在的孩子较早接触网络,他们能体会到网络带给他们的乐趣,所以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引人网络上的多媒体,更能让学生愉快的学习,也为教师减轻了一定的教学负担。教学方法有很多,教师要熟练掌握各种方法的作用、特点、使用条件,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对象和内容的不同灵活变通,扬长避短,发挥最佳综合效应。教学方法的改革,也要求教师从自身做起,加强教学科研,多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

再次,要在师生间建立和谐、平等的互动关系。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都需要与时俱进,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和培养学生提问的意识,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尊重和爱护每一位学生,鼓励他们踊跃提问和表达自己的思想。只有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积极、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全方位投入语文的教学当中,才能真正提高语文教学成效。

八、课题调研总结

本次课题调研得出的结论是:大部分中小学教师具备了良好的语文教学能力,教学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需要提高。中小学语文课程的教授过程中存在着些许问题。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除了老师孜孜不倦的耐心教导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外,还需要国家和地方对于语文教育的重视,目前社会对国学等语文教学的关注度有所上升,这也有助于促进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应以和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成败得失,借鉴国外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应为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