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意识形态讲稿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意识形态讲稿范文1
【关键词】批评话语分析 语料库 卡梅伦 公开演讲
以语料库为基础,结合批评话语分析方法,达到定性与定量的相结合,对公共演讲进行话语分析更有说服力和客观性。本文选取卡梅伦就欧盟公投结果发表的讲话,对其英文演讲稿进行分析,所使用的语料库软件为Antconc 3.2.1。本研究通过对词表、搭配、关键词等的检索,从人称代词、情态系统和实词的使用三个角度,并结合定性方法对语篇进行批评分析,旨在推测演讲者在演讲背后的真实意图和意识形态,并且说明语言、权力和意识形态存在复杂的关系。
一、人称代词
本研究利用Antconc的词频统计,可以帮助研究者注意到语言使用的显著特征。该语料总词频为404,选取前20个为研究的高频词。出现频数最高的是冠词the、连词and和介词to,这些词都属于虚词,因此真正具有实际意义的高频词应该为I(我),出现了35次。在演讲中频繁使用I,显然是演讲人更多地想站在自己的立场来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意向,可以看出该演讲人更多地希望听众了解和领会自己的个人想法和真实意图,并不只是为了使听众都倾向于支持他的演讲。除了I,出现最多的人称代词就是we,出现了14次。从这可以看出,演讲者在强烈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愿的同时,也希望把听众与自己放在一个立场上,希望听众可以倾向于支持自己的想法和意向。同时,通过演讲表现出自己的亲民性和亲和力,使演讲得到尽可能普遍的接受度。
在对高频词进行分析之后,研究高频词的词汇搭配也助于分析演讲内容和演讲意向。因此,本文以I为索引词,分析与此索引词所搭配的词汇情况。通过统计,与I搭配的句子和词汇都具有积极意义。I want to thank,I would reassure,I believe,I am grateful to这些以I开头的句子表达,都传递出演讲者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演讲者大量的使用了“我相信”,“我确保”,“我感谢”等的表达,以此来传递出他积极乐观、自信的意识形态,可以看出卡梅伦作为一位英国首相,他给公众树立的形象是积极乐观、自信权威的。
二、情态系统
本研究主要关注的是情态系统中最主要的情态动词的使用情况,分析演讲者的态度以及与听众之间的社会距离和权力关系。根据统计的5个主要高频情态动词能够得出,在此篇演讲中,卡梅伦使用最多的情态动词是will和can,分别为15次和10次。Will代表的是一种主观判断,突显了卡梅伦的决心和意愿。通过对will进行索引,与will搭配最多的表达是I will do everything I can。从这可以看出,演讲者多次使用这个词是为了向听众表达出他强烈的意愿和决心,向听众传达出他即使辞去首相一职也会尽他最大的努力去服务于英国。情态动词can、must、should代表的是一种极其肯定的态度。这类程度很高的情态动词表达了演讲者的一种承诺和强烈的肯定,表现出演讲者相当的自信和权威力。卡梅伦在就欧盟公投结果发表的讲话中,多次使用这类情态动词,代表了他的一种强烈的态度,体现了英国首相话语的权力。除此之外,卡梅伦希望通过此次演讲坚定民众对英国的信心。
三、实词
本研究统计的高频实词为名词,通过分析名~的使用,可以了解语料主要传达的内容。本研究统计了前13个高频实词的使用频数情况。通过对这些名词的分析,可以得知卡梅伦这篇演讲的听众对象主要针对于普通民众,因此语料的内容和词汇等是简单易懂的。此外,European union,Britain这类代表欧盟、英国的词高频使用,可以得出此篇演讲所谈的对象是英国和欧盟。这篇讲话是关于英国民众就是否留在欧盟公投后结果的宣布决定,因此决定decision这个词被频繁使用,来确保它在此篇演讲中的重要地位。而类似于首相prime minister等词的使用,表示的是卡梅伦以英国首相的身份来宣布就公投结果后的种种决定,这代表的是英国政府,这是一种权利的象征。通过对民主democracy的分析,可以看出卡梅伦想传达出英国是一个议会制的国家,英国强调和重视民主。卡梅伦意图以首相的身份传达出民主在英国是受到充分保证的,个人的政治角色和地位是不能撼动民主的。最后,通过leadership、future这类词来表明,英国在未来需要新的领导者带领大家继续发展。
本研究利用语料库所起的重要作用,结合批评话语分析理论,阐释了卡梅伦就欧盟公投结果演讲语篇的产生过程,并说明了语篇与其产生的社会因素之间的关系。基于语料库这一全新的语言分析视角,运用分析软件对语料进行统计分析,使我们对卡梅伦在此次公共演讲中所传达的意识形态、所展示的语言与权力之间的关系及语言与社会身份的构建有了全面的了解。最后,利用语料库的分析手段,可以为研究者提供一个新的分析角度。研究者可以在语料分析中采用语料库的分析方法,利用数据统计软件,辅助定性分析,确保分析结果准确可靠。
参考文献:
[1]Gerlinde Mautner.Time to Get Wired:Using Web-based Corpora in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J].Discourse & Society.2005(6).
意识形态讲稿范文2
十分荣幸参加今天的“2010xx大学生诗会”颁奖晚会,我谨代表xx市作家协会向这次活动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获得“xx高校2010十佳诗人”称号和获得一、二、三等奖以及优秀奖的各位同学
表示衷心的祝贺!
诗歌,在人类进化长河的波光映照下,始终闪耀着璀璨的光芒。即使在今天,当“科学和技术”把人的心域禁锢在钢筋水泥的堡垒之中时,人仍可于郊外小河边的杨柳树下,在流萤如星的茵茵草地上,
倾听到诗国的回声——它来自人心灵不朽的家园。
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改革开放把我们带进一个充满巨变的时代,各种利益与价值都在发生冲撞,各种思考与观念都在发生对抗。我们生活在一个众语喧哗又莫衷一是的语境之中,市场意识形态和滥
觞的消费主义,武断地侵蚀着诗歌的领地,整个诗歌价值判断失衡。招摇于世的“伪诗人们”颠覆了诗歌的庄严,消解了诗歌的神性。他们得意洋洋地一边填满欲望的口袋,一边鸣响文学的丧钟!
我们该怎么办?在境况不利于诗歌的时候。一句话,真正的诗歌写作应该守望人类精神高地,与其在山谷哭泣,不如在山顶放歌。要做的应该是:屏弃时下那些生命价值沦丧、审美趣味低下的伪诗歌,
创建一种关注时代困境,揭示人生问题,抒发生命体验,寻求精神解救的真诗歌,以期解蔽时代、反思文明、关怀人生、丰富心灵,为铸造民族新的良知、新的灵魂,去开拓更加广阔完善的社会文明、
生命时空和精神境界!
各位同学、各位朋友,当人过早地吃掉那只苹果后,mfanwen.com人就脱离了自然存在状态,在这茫茫的世界上,人始终自觉着无家可归,只好在这片陌土上寻找着爱,寻找着生活的意义,寻找着旧
梦和新梦。时间以百年、千年甚至万年计,倏忽间就从身边流逝了。形而上的哲学指出了明净的天空和坚实的大地,然而,缺乏专业训练、生命有限的个体,实难领略到它的瑰丽风景之二、三。宗教描
绘的图景十分可爱,亦是每个个体生命能够领受的,然而,它是虚幻的,始终存在于遥遥的彼岸。人不断地求助于它们,积蓄着智力和能量,一点一点地升华着自身,然而身心的疲惫和孤寂依旧,可人
们仍然那样地眷恋着脚下的这块土地。于是,人只好自我救助,用每个人都具有的原始天启——溶哲学、宗教、音乐和文学与一炉的准自然形式——诗歌,抒发着自身的体验和认知。这大约就是海德格
尔所言“诗并不飞翔凌越大地之上以逃避大地的羁绊而盘旋其上。正是诗,首次将人带回大地,并因此使他安居。”
因此,人在诗歌中祈祷和救赎;人在诗歌中致思于他的无家可归,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人在诗歌中变成自身苦难或欢乐的神明;此时的人哪,正如荷尔德林诗云:
意识形态讲稿范文3
的构建立足于认识论和现代教育理论,把握辩证主义认识规律和现代教育规律,结合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在常见说课形式基础上,我们对其进行拓展和延伸,进而构建出“五课结合”说课模式。其基本程序包括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说课教师对教学大纲、教材及有关资料的内化,对学生的了解,对教育理论的学习及运用,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说课稿的写作。此后进行说课演讲,吸收听课教师、部分听课学生和教研部门的讨论和评议。第二阶段:说课教师在说课评课基础上,吸收他人合理意见,对原教学方案进行重新设计,写出教案,然后再上课,再评课。第三阶段:说课教师在课后信息反馈的基础上,对上课用的设计方案进行修改、加工和进一步完善,即课后备课,目的是为下一轮教学提供准备。“五课结合”说课模式已经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备课,形成了“备课——上课——评课——写课——说课”五个环环相扣的链条。该模式要求教师不是机械的、被动的把教材内容和讲课提纲写在讲稿和备课本上,而是在充分了解大纲和教材的基础上,深挖教材的知识信息量和思想内涵,把教学内容同学生的实际有机结合起来,使教学活动目的明确,心中有效。
二、“五课结合”说课模式的应用策略
把“五课结合”说课模式应用于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践,除了要不折不扣地走程序,还要注意把握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规律,更加突出说课的科学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实用性原则、创新性原则,注重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来评价说课活动,以充分发挥说课活动的最大效能。教学理念方面,着重评价其是否凸显主体性,是否解决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所面临的吸引力不大、实效性不高的问题。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双边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所以应赋予参与教育教学活动的师生双方以同样的主体地位,体现二者的交互主体性的关系,即“主——主”关系。思想政治理论课属于“使人成为人”的课程,其教学过程必须以学生的“修身过程”为基础,即它是教师与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需要和自我意识等全部精神要素共同运作的过程。在这个复杂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有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他们才能具有主动性、独立性、探索性、创造性和超越性,从而调动全部精神要素参与,实现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方面,着重评价其是否把握时代性,是否解决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实践和理论脱节的“两张皮”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有着不同于其他专业课程的特殊性,它要面对的是随时可能改变的环境,它的内容体系是既定的,又是开放的。一方面,时代的变化使得各种社会现象层出不穷,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对变化着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出令人信服的解答;另一方面,社会的变化使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也会做出相应的调整,而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渠道之一,必然要随着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调整来更新和优化相关内容,用鲜活的教学内容赋予思想政治理论课以鲜明的时代气息。具体来说就是要正确处理好观点与材料的关系,合理增减教学内容,确定出教学内容的“纲”和“目”,做到“纲举目张”。教学方法方面,着重评价其是否体现启发性,是否解决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学生实际背离的问题。
意识形态讲稿范文4
亚里士多德用大树做比喻,把人类的知识分为三个部分:树根部分是最基础的第一部分,它是一切知识的奠基,即metaphysics,中译《形而上学》;作为主体的树干部分是第二部分,即物理学;表现为树枝的第三部分是其他自然科学。这个树根,也就是这个基础,即亚里士多德的being as being,就是古典哲学中至高无上的第一哲学。由于一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分化自哲学,所以现在全世界都是显学的经济学,本质上就是一种哲学,是我们认识经济现象或解释经济活动的一种认识论和方法论。
说经济学是一种哲学,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之后经济学的发展趋势非常不符。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之后的主流经济学追求的是向物理学等所谓的“树干”科学的靠拢,表现为去哲学化或去形而上学化的与树根的分离。琼·罗宾逊夫人的《经济哲学》,就是这一过程中这位英国古典经济学传人以卡尔·波普的方法论和科学价值观为基础向“树根”回归的努力。
罗宾逊夫人是古典经济学的最后传人,也是自希克斯之后英国剑桥经济学派的掌门人。在经济学理论发展史上,她有过三次革命性创新,即不完全竞争理论的提出、对有效需求理论的阐释以及对正统资本理论的毁灭性抨击。当然也有人认为这些只是“一种突破”。由于“革命”是指“改变了对基本问题的思考方式”,而“突破”是指“没有颠覆传统的看法或结果,只是从另一个角度重新开始”,因此,尽管罗宾逊夫人在《不完全竞争经济学》中谦虚地认为该书只是“提供了一箱分析工具”,但因为不完全竞争“为置身于荒凉地区的人们提供了旅行指南”并填补了“垄断与竞争之间的中间地带”;而凯恩斯经济学的阐述和资本理论的争论使罗宾逊夫人确立了新剑桥学派分析方法,所以,罗宾逊夫人是“革命”,而非仅仅止步于“突破”。罗宾逊夫人本人也认为她是“对经济学教科书中的理论和模型做了一次春季大扫除。抛弃所有自相矛盾的命题、不可度量的量以及无法定义的概念,并重新建构一个分析基础”。
《经济哲学》是一次更为彻底的“春季大扫除”。
《经济哲学》出版于一九六二年,全书由罗宾逊夫人在英国伯明翰大学的系列讲座的讲稿整理而成。虽说罗宾逊夫人在书中使用了非技术性语言以争取更多的读者,但因为该书是从意识形态角度检讨从斯密到马克思以至新古典经济学的自由放任基本原理(罗宾逊夫人的另一本著作《经济学的异端》则从历史演变角度对相同问题进行了检讨),所以读者必须首先具有古典正统经济学和凯恩斯经济学的知识背景,才能完全读懂该书。
经济哲学是经济学最本质的部分,是经济学构建自身科学大厦的基石。如果理解了维特根斯坦的那句话:上帝准许哲学家洞悉置于每个人眼前的事物(《文化与价值》),那么,经济哲学就是对那些无法用数学公式和统计图表来解决的经济事务和经济制度的性质做的智性思考。由于罗宾逊夫人一直认为“任何一种经济体系都要有一组规则,一种能对经济体系进行评价的形而上学,一个存在于个人心中并迫使他遵循的道德心”,因此罗宾逊夫人的形而上学讨论由来已久,由她挑起的那场两个剑桥资本之争,实质上就是一场形而上学争论。虽然两个剑桥争论的对象是资本,但从那时以来,资本就没有再在经济学理论体系中出现过,并一直是当代经济学理论中最为无用的部分。用形而上学概念解决形而下问题的古典分析方法,也在经济学分析中失去了踪迹。贴近物理学分析的形而下分析成了当今显学。在这一过程中,罗宾逊夫人的身份日渐复杂,主流经济学家的身份逐渐模糊,非正统经济学家的形象日渐显现。
表面上看,两个剑桥之争表现为同是以古典经济学为基础的两个学派对继承和发展凯恩斯理论的争论,究其实质,却是如何进行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在罗宾逊夫人看来,凯恩斯用有效需求不足揭示了经济危机的根源。虽然有效需求不足由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不足组成,但消费需求不足是主因,引致消费需求不足的根本原因则是社会分配不公。因此,罗宾逊夫人主张从分配入手,对价值、效用以及积累和发展等进行概念式分析,以解决现实问题。萨缪尔森对凯恩斯理论的理解与罗宾逊夫人不同。萨缪尔森也认为由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不足构成的有效需求不足是经济危机的根源。但萨缪尔森是根据资本边际效率、流动偏好以及消费倾向等因素来探讨提升有效需求的途径。因此,使用政府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现实进行干预的形而下手段,是美国剑桥学派的凯恩斯主题。
不同的分析方法反映了经济学家基于价值评判的不同经济分析指向。
在罗宾逊夫人眼中,“历史不断产生出新的问题,旧的(经济学)讨论马上就成了问题”。因此,经济学要采用包括过去的论证方法和观察世界的方法在内的各种方法来解释现实问题。经济学借以获得发展的第一个问题是重商主义关于国际贸易的讨论,重商主义关注的是海外贸易商人,斯密的经济学虽然从批判重商主义的国际贸易论调开始,但和李嘉图一样,捍卫的是资本家的利益;马克思则将斯密和李嘉图的论点转过来为工人辩护。到了马歇尔,基于贷款利息收入的食利阶级成了理论的主角。鉴于此,罗宾逊夫人认为古典经济学过去采用的是阶级分析方法。从魁奈开始,经济分析的基本对象就是农民、地主和手工业者,斯密只不过将这幅中世纪图景改成了由工人、资本家和地主组成的社会结构。由于三个阶级有三种不同的收入,所以总产品在他们之间的分配决定了经济的发展。斯密之后的李嘉图指出,“确定这种分配的法则是政治经济学的重要问题”。
罗宾逊夫人认为李嘉图的阶级讨论比斯密纯粹。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商品的价值由劳动的支出时间决定,不过商品要由资本、劳动和土地三者分配。在分配中,劳动者得到相等于满足劳动者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格,即工资;资本家得到利润;地主得到地租。因此,在劳动生产率一定的条件下,如果想提升利润,就必须实行自由贸易,用进口廉价粮食的方式压低满足工人生存所必需的粮食的价格和地租。
很多人据此认为,罗宾逊夫人的分析是回归李嘉图,美国的新古典综合是回归斯密。理由很简单,罗宾逊夫人重视分配,所以她以李嘉图的分配为分析起点;新古典综合则以斯密的分工为分析起点,重点讨论分工以及专业化和自由市场经济交换的均衡。但这里有个矛盾。罗宾逊夫人一直认为“经济学缺少爱”,她的经济学不仅要反映现实问题,还要为社会送去爱。基于这种观念,罗宾逊夫人认为,斯密的经济分析“是以自然规律为依据的道德哲学,他不赞成人们之间的关系缺少人情味”,相反,“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表明他非常重视道德,并且当然希望任何一个社会都有一个伦理基础”;但是,“功利主义者李嘉图认为,三个阶级之间的关系是理所当然的关系”。正统经济学承续李嘉图分析,认为对自己利益的追求必将导致社会的共同利益,因此道德问题被一笔勾销。虽然道德问题与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之间的矛盾冲突密切相关,但是既然正统经济学告诉人们,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之间没有利害冲突,那么,大家
转贴于
就可以心安理得地追求个人利益了。在罗宾逊夫人看来,正统经济学所谓的“看不见的手”,并不是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斯密本人的学说与正统经济学的斯密理论完全不是一回事情。从经济学的人文关怀上看,与其说罗宾逊夫人回归李嘉图,不如说罗宾逊夫人回归到了真正的以道德伦理为基础的斯密理论。
但是罗宾逊夫人又不太看得上斯密对剩余产品在利润和地租之间分配的讨论,尤其不屑于斯密借原始森林中的猎人以鹿交换海狸所做的关于价格与交换的讨论。在罗宾逊看来,斯密的这个“自然价格”不太自然,应该是有了交换才有价格;有了专业化分工才有交换;有了有组织社团才有专业化分工。“自然的”技术成本根本不能脱离组织生产的社会形态而独立地决定价格。因此,斯密根据原始条件下“自然的”劳动耗费(时间)比对而产生的互利交换决定的分工,显然不符合罗宾逊夫人对“价值是一种社会现象”的认识。
价值是一种社会现象的说法充分体现出罗宾逊夫人对经济学的认识,罗宾逊夫人认为,经济学不是中性科学,经济学理论与概念受形而上学意识形态的驱动。从价值观念向效用概念的发展,就不仅仅反映出经济学从古典劳动价值论向边际效用论的演变和发展。
严格地说,新古典经济学的效用是一个循环论证且无懈可击的形而上学概念。众所周知,消费者带着收入进入市场购买效用。他们不会把全部收入都花费在一种商品上。消费者如果有理性(他们当然有理性),就会自觉不自觉地按照经济学的最大化原则,将花费在各种商品上的一元钱的边际效用(预期从购买数量的增加所获得的效用增加)和节省一元钱的预期效用的边际效用均等化,从而使自己获得最大量的总效用。理性人都这么做!
但麻烦来了。因为每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会随着购买量的增加而不断下降,因而从这里推出的逻辑是:我们手中全部收入能给我们带来的边际效用(钱总是用来花费的),一定会因为我们有更多的收入而不断下降。
那么,要那么多钱有什么用?
所以马歇尔就说:“对一个富人而言,一个先令所能度量的愉悦和满足,比一个穷人要小。”按照这个逻辑往下推,平均主义最符合经济学原则,再往下推,富人们都把自己的钱转给穷人好了。正是因为如此,威克塞尔才说:“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本身就意味着‘彻底的革命纲领’。”但是埃奇沃思不同意,他觉得“享受能力是进化的特征,是文明的根本标志”。帕累托则认为,将不同的效用加总计算,从而证明一个富人花费一元钱得到的效用小于穷人的做法没有意义。
不管有没有意义,对效用概念进行逻辑推理的结论是,如果没有更为根本的干预经济体系的手段,放任因商品分配的不公平而使商品的效用凭空消失,就证明了工会和累进税以及福利国家这类公平原则的正确性。但从另一方面看,效用的逻辑也证明了自由放任的正确性。每个人都自由地按自己的意愿花费自己的收入,一旦他将每一先令的边际效用均衡地花费在每种商品上,他就获得了最大的福利。再往下推论,对每个个人来说,唯一需要做的就是为了获取利益而自利的行为。“个人为改善自身境遇自然而然地、不断地所做的努力,就是一种保卫力量。”
于是我们又回到了斯密,但却是“与教授们所解释的斯密学说完全不同”的经济哲学,揭示的是经济学理论的意识形态内容。
虽然以罗宾逊夫人为代表的将科学哲学与经济学研究融为一体的方法成为一时之时髦,并引发了对经济学“理性经济人”研究范式的质疑与批判,但实用主义的美国经济学显然已经不耐烦这种思辨经济学。杰文斯早就说过,经济学如果是一门科学,那么,经济学一定是数理科学。萨缪尔森也认为,在牛顿时代之前,运用数学语言的科学就已经取代了希腊和罗马的经典理论。就像大爆炸之后的宇宙尘埃逐渐分离扩散形成不同的星体那样,经济学逐渐远离思辨传统,走上了唯科学至上之途,以至于很多人甚至认为经济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区别就在于经济学要使用数学方法并依靠数学模型进行“演绎”。威克塞尔针对瓦尔拉斯用数学方法证明“自由竞争能使效用最大化”的做法曾经说过:“仅仅因为使用数学公式表达了他认为当时自由贸易主义拥护者们使用普通语言无法表达的观点,就认为他已经对他们未曾注意的地方进行了严格证明,基本上是一种可悲的看法。”罗宾逊夫人却认为,虽然使用代数非常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因为x与y之间的对称关系稳定而且和谐,但数学轻而易举就完全抹掉了“资本与劳动”的对立关系。
或许这就是罗宾逊夫人从正统变成非正统的原因。
经济学肯定需要数学,数学推理在很多方面都比思辨推理更为清晰和简单。但经济学毕竟不是自然科学。作为社会科学的经济学虽获得了独立,但仍然必须紧紧扎根在哲学基础之上,就像树干只能生长在树根之上。马歇尔曾经说过,数学可以检验我们的直觉,并用来为分析结果进行速记。但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数学应该是个陪衬。但现在很多大学的经济系里,数学不是陪衬而是根本。经济学学生在学术论文中使用数学成了一个硬性要求。比如为求证“中国的外汇储备是否过大”这样一个普通人都知道的问题,学生要动用数种计量方法,寻找出十个变量进行数理推导;比如对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是否是由央企主导”这种没有任何疑义的问题,也可以弄出n个导数求导并且扯上洋洋数万言。统计学和数学将形而上学从经济学中清除得干干净净。
意识形态讲稿范文5
一、激发学生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会有主动参与的意识,因此要实现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教师就应当充分发挥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采取各种教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逐步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创设情境。
新课程理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把新课程模块建立在生活的基础上,因此我们在创设情境时,不仅要考虑到情境在形式上活跃课堂气氛的功能,更应注意情境的内容必须来自生活,这样才能真正调动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讲授高一经济常识《价值规律》一课时,我受《老汉杀鸡》漫画的启示进行了《蛋市》情境创设,我让一名同学扮演养鸡场的老板,部分同学扮演成卖鸡蛋的,另外一些同学扮演成买鸡蛋的,模拟蛋市交易,要求“老板”根据“蛋市”供求关系的变化和鸡蛋价格的变动及时做出是扩大规模多养鸡多生蛋以赚取利润还是杀鸡以减少损失的决策,并要求大家对“老板”的决策进行评价。结果,“老板”的每一次决策都会引起激烈的争论,争议双方都不约而同地使用了书上的知识。由于这种情境贴近生活,并在形式上具有趣味性,因此在浓厚的兴趣支配下,每个同学都不自觉地成了课堂的主体,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无形中得到了提高。
(二)时事简评。
新课程理念坚持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的统一,时政教育不仅与高中思想政治课互相补充,而是也是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我在对高三年级学生进行的一次“我最喜欢的选修课”调查中发现竟有一半以上的同学对“时事点评”这门课感兴趣。我结合高三政治课堂教学特点,在每节政治课开始的前五分钟进行“时事简评”,让同学们对近年来发生的时事进行简要评述。例如,伊拉克战争爆发后,美军很快攻占巴格达,不久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也被捉,这一系列事件引起了不少同学的震惊。于是我便要求大家关注事态的发展,并要求同学们做好准备对伊拉克战争进行简评。
上课了,几位同学拿着事先准备好的讲稿轮流上台发言。使我感到惊喜的是他们能用国际关系的理论来阐述伊拉克战争的必然性,而不是简单的情况通报或情绪发泄,也有同学试着从国家制度、社会意识形态等方面分析美伊冲突的原因,甚至有同学指出了这场战争对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借鉴意义。他们的发言都不长,分析也算不上精辟,但看得出事先都经过了精心准备,这个准备过程必然是一个思考的过程,他们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必然会随着这样的思考而不断得到提高。更为可贵的是他们发言中所流露出来的人文精神和爱国情感,这种精神和情感又岂是仅凭教师的单纯灌输就能培养得起来的呢?这样的课堂教学不正符合了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发展性”原则吗?
(三)组织讨论。
讨论教学方法已被广泛使用,它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合作精神,养成探究学习的习惯,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如果能适当组织学生对一些现实问题进行讨论,将会收到很好的效果。例如在讲授高二哲学《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一课时,我有意识地组织了一次关于价值取向的讨论。我让同学们在课前对社会上流行的一些价值取向进行分析,形成观点,然后拿到课堂上进行讨论。上课了,我让同学们自由交流,分组讨论,很快,持相同或相近观点的同学集聚在了一起,几个讨论小组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他们在小组内通过讨论把各自的思想迅速进行了整合,形成了本小组的鲜明观点。十五分钟后,科代表作为主持人宣布全班讨论开始,各小组分别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陈述了他们各自的观点,然后大家开始对这些观点进行讨论。有趣的是大家讨论的焦点并不是拜金主义或享乐主义价值取向,而是一个小组提出的“利他而无回报的活动是无意义的”这样一个观点。
为什么这个观点会引起大家如此高的讨论热情?我想,正是因为这个观点就来自于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并且在社会上也有一定的代表性,它反映了一些社会现象给学生在价值取向上带来的困惑,因此必然会引起大家的思考。
二、合理组织,及时引导,正确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保障
伴随着学生兴趣的提高和主体意识的增强,课堂教学中也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如课堂气氛过于活跃怎么办?学生的思维方法或思想方向出现偏差怎么办?这些问题不解决,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就很难实现。要解决这些新出现的问题,就需要我们运用自己的智慧,正确发挥政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一)营造氛围要适度。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主张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有利于学生迅速进入课堂教学的主体角色,但如果营造氛围只是一味地迎合学生的兴趣,课堂教学就会形成放任自流,形成一盘散沙甚至失控的局面。因此,我们在营造氛围时要牢记自己“组织者”的身份,我们要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确定合适的教法,结合学生特点对课堂教学做精心的安排和合理的组织,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保留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权威”形象,及时发现“散漫”的苗头并加以制止。
(二)因势利导要及时。
意识形态讲稿范文6
一、创设轻松自由的课堂教学环境促进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课本上的内容,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能引发不同观点或引发更深次思考的话题。许多学生不重视、不想学政治?,主要是他们认为政治不是老生常谈,就是高谈阔论,与己无关。高中政治的哲学部分和经济学部分还略微好些,而政治学部分很多学生就用“假、大、空”来形容。可见我们的政治教学在过去是多么失败的一个结果。政治课的教学,不管是对老师来说,还是对学生来说,都成了一份苦差事。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彻底转变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生硬、平铺直叙式的教学语言,要用彩色的语言、动感的语言融合积极愉快的情感来调动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活动的兴趣和主动参与的动机。教师在上政治课时,充分运用体态语言来传达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对知识点的强调,同时也运用肢体语言和情态语言来表达教师自身对知识、对学生、对课堂的情感。在语气上,通过轻重、缓急、抑扬、快慢等变化进行教学,在语态方面,以平等方式、交谈方式进行情感教学,体现对学生的理解、信任和尊重,达到情感上的共鸣,建立起平等、和谐、融洽的关系,在其乐融融的学习环境下,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就激发出来,主动性自然就发挥出来,也就不再有政治课毫无生趣的结果了。思想政治课的说服力、感召力极大部分来自于教师授课的语言力度、语言技巧、语言风采。
二、精心上好每一堂课,向课堂要效果
素质教育下,我们确实应采取有效措施,在各个环节上切实树立精品意识和高效观念,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精心上好每一节课。
首先,明确上课目的。课前思考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哪些,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必须明确这点。教师必须要把课上好,在这里备课就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备课必须“全方位”,包括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备习题、备教学手段,不照搬教案,不机械套用参考书;备重点、备难点、备特点……总之,这些问题都要在备课中充分考虑到,才能在授课中收到实效。
其次,合理编排教学内容,进一步优化教学流程,增强教学环节和教学活动的实效性,去除无效环节和无效活动,保证当堂完成教育任务,课堂教学中,特别要注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我觉得教学方法应该不拘一格,只有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才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课堂上我们要避免“一言堂”和“满堂灌”现象,为了向45分钟要质量,我采用了“讲、读、练、议”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思考、总结、落实,从而真正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提高课堂效率。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知识点既要全面,同时又要突出对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的讲解,这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解决好学习的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注重时事简评
新课程理念坚持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的统一,时政教育不仅与高中思想政治课互相补充,而是也是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我在对高三年级学生进行的一次“我最喜欢的选修课”调查中发现竟有一半以上的同学对“时事点评”这门课感兴趣,这使我意识到加强时政教育是激发学生学习政治学科兴趣的重要途径,并且在时政教育中学生主体作用应该能够得到很好的发挥。我结合高三政治课堂教学特点,在每节政治课开始的前五分钟进行“时事简评”,让同学们对近年来发生的时事进行简要评述。例如,伊拉克战争爆发后,美军很快攻占巴格达,不久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也被捉,这一系列事件引起了不少同学的震惊。于是我便要求大家关注事态的发展,并要求同学们做好准备对伊拉克战争进行简评。上课了,几位同学拿着事先准备好的讲稿轮流上台发言。使我感到惊喜的是他们能用国际关系的理论来阐述伊拉克战争的必然性,而不是简单的情况通报或情绪发泄,也有同学试着从国家制度、社会意识形态等方面分析美伊冲突的原因,甚至有同学指出了这场战争对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借鉴意义。他们的发言都不长,分析也算不上精辟,但看得出事先都经过了精心准备,这个准备过程必然是一个思考的过程,他们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必然会随着这样的思考而不断得到提高。更为可贵的是他们发言中所流露出来的人文精神和爱国情感,这种精神和情感又岂是仅凭教师的单纯灌输就能培养得起来的呢?这样的课堂教学不正符合了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发展性”原则吗?
四、整合课程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