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心理学学习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心理学学习计划范文1
关键词:化学教学;积极心理;渗透;有效
文章编号:1008-0546(2017)04-0023-02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7.04.008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20世纪末西方心理学界兴起的一股新的研究思潮,其本质特点是“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与美德的科学”。它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当前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就是部分学生对学习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甚至一部分有着厌学的情绪。这是一个令社会、学校、家庭都十分担忧和关注的问题。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之下,“积极学习心理”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积极学习的心理,让学生变厌恶为喜欢,变被动为主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的效率,是每一位教学工作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那么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我们该如何有效地渗透积极学习心理,以此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通过演示奇妙实验,渗透积极学习的心理
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积极学习心理创造了一定的优势。而化学作为学生进入初三所接触的一门新兴学科,又有着无穷的魅力。如何在开学之初迅速地让学生进入状态,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呢?实验无疑是最好的“敲门砖”。在“绪言”的教学过程中,哪怕教师精心准备了精致的课件,辅以优美的图片、视频,以此强调化学是多么地重要,化学是多么地有趣,仍然会使课堂显得很空洞,学生甚至嗤之以鼻。但是,如果在教学过程中穿插几个课外实验的话,效果明显就不一样了。“魔棒点灯”“烧不坏的手帕”“吹气生火”“空瓶生烟”等,很容易就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想知道其中包含了哪些奥秘吗?那就跟老师一起进入化学王国吧,这里面有着你们想要的答案”!新奇的实验现象,诱惑的教师语言,让学生有了一睹“化学真容”的决心。“老师不管你们以前基础如何,在老师心中,你们现在都是一张白纸,你们处在同一起跑线,让我们伴随着奇妙的化学实验,一起起航。”更是给了学生学好化学的决心。借助奇妙的化学实验,辅以积极学习心理的渗透,学生渴望学好化学的愿望越来越强烈,无疑给我们的教学开了一个好头。
二、通过良好情绪表现,渗透积极学习的心理
苏联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赞可夫通过心理实验表明:教师的良好情绪,会使学生精神振奋,教师的不良情绪会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因此,课堂教学的效率与教师情绪密不可分。初三阶段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对教师的情绪表现也是极其敏感。教师应该以积极乐观的“教”的心理,不断地影响着学生“学”的心理,用热爱学生的情感来培育平等和谐的课堂环境,激发学生的积极学习的心理。那么,教师该如何表现自己的良好情绪呢?走进课堂,热情的眼神、微笑的表情、亲和的笑容、饱满的情感、高昂的情绪,都会感染学生,让他们全身心投入课堂,成为课堂的主人。举例来说,课堂上遇到困难时,面带笑容的轻声试探:“X同学,你想不想尝试一下呢?”“X同学,你的表现一直很棒,老师期待你有更好的表现哦!”当面对调皮捣蛋的学生时,教师尤其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心平气和、语重心长,并用乐观的心态加以引导,尽力去发现其身上的闪光点以此来转移自己的情绪。三五分钟后,等自己已经平和下来,再与其沟通交流。总之,不管遇到任何问题,教师不应该把自己的情绪表现在脸上,给予学生的永远是积极的、和蔼的、易于沟通的。在这样的课堂,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积极学习的心理。
三、通过教学方式变革,渗透积极学习的心理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教材和课堂讲授为中心,偏重于传授学科中的固有知识,注重课堂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迷信“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提倡“时间+汗水=成绩”的做法。而这样的教学方式,往往会让理科基础不是很好,刚开始接触化学的学生望而却步。比如在传统教学中,老师甚至连教材中要求的演示实验、学生实验都不做,而只是一味地在讲台上讲实验、让学生记实验、背实验,忽略了学生的动手创造能力,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也是“有知识、无能力”的“现代文盲”。又比如,化学方程式是学好化学的一项基本技能,纵观初三化学上下册教材,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不下八十个,如何让学生熟练地掌握并且能够灵活地运用,也一直困扰着老师。传统的“抄―背―默”也许会有短暂的效果,可是时间长了,在灵活的测试语境中,学生又不知所措。长此以往,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也已经消磨殆尽,最终走向了恶性循环。而如果我们能够通过教学方式的变革,向学生慢慢渗透积极学习心理,也许化学的学习也不会那么地枯燥无味。同样是化学方程式的学习,我们可以做以下尝试:比如书写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首先我们在进行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的时候,尤其要让学生关注“产生大量白烟”的实验现象,其次要拓展运动会上计时T看到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军事上的烟幕弹原理等都是与此相关的知识。在潜移默化之中,慢慢渗透让学生积极学习的心理,慢慢地对化学产生兴趣。再次默写该方程式的时候,要注意语境,不能死搬硬套。同样的方程式,如果把“写出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改成“写出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化学方程式”,结合教学时的侧重点,学生会更容易接受后者的方式。
四、通过倾注爱心情感,渗透积极学习的心理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连接师生之间的纽带,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得到教师关怀的学生,感受到周围世界的温暖,感受到教师、学校、社会对自己的肯定,因而爱生活、爱集体,对前途充满信心,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用微笑代替威严,用爱心浇灌学生脆弱的心灵,走进学生的心理,引导积极学习。都说爱的力量是相互的,你对学生付出了爱,必然会收获学生的尊重和信任。曾经我有个学生,初二升到初三门门功课不及格,而且行为习惯较差,是老师心目中的问题学生。在开学第一天报名的时候,一个人坐在角落,没有知心的朋友。我偷偷地观察了他几天,发现其实他并没有真正地自暴自弃。于是,有了我和他第一次心贴心的交流。也是从这次开始,我发现他家庭情况很特殊,只有一位奶奶与其相依为命。他内心真的非常地脆弱,他也很希望能和周围的朋友一起享受学习本应该有的乐趣。可是,他发现那好遥远……看到他这样,我的心都快碎了。于是,在接下来的相处过程,我真的是倾尽了自己的所有爱心,我带着他一起爬山、一起打球、一起看电影,并逐步地向他渗透积极学习、快乐学习的心理,树立永不言弃的信心,基础差的科目,就花更多的时间将它补回来。不仅如此,我也动员班级的其他学生主动与他交朋友,在学习上也主动帮助他。就这样,慢慢地,在他的脸上我看到了笑容;在他的学习上,我看到了进步。最关键的是,他的朋友多了,性格也开朗了,后来也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重点高中。每每和他说起当时的情形,他对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感谢老师,是您的爱心,让我觉得我并没有被社会遗忘;是你的积极引导,让我有了学习的渴望,前进的动力。凡事积极一点,往往事半功倍,学习也一样。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我认为,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受积极的心理暗示,进行积极的心理体验,获得积极学习的能力,练就积极的心理品质,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才能在真正意义上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而如何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给学生渗透积极学习的心理,将是我们不懈追求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张春.学生积极学习心理的研究对策[J].新课程,2011(3)
心理学学习计划范文2
【关键词】小学数学 信息技术 学习情境 数学模型
现代信息技术以开放性、综合性、及时性和高效性等优势进入课堂,突破了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束缚,使教育的内容、手段和方法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强调增强学生参与、合作、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我认为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把握以下几点。
一、用信息技术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小学生因为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多动好动,注意力维持的时间短,怎样才能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到课堂上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为习惯。”对小学生而言,好的听课习惯可以通过训练他对一件事情长久的注意力来培养。利用计算机可以呈现丰富的辅助教学环境,面对众多的信息呈现形式,小学生一定会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理,而这种好奇心一旦发展为认知兴趣,将会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经过长期的这种训练,学生就会自觉养成课堂上认真听讲的良好习惯。如:在教学《平面图形的认识》一课时,为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图形爷爷今天带着他的孩子们到我们的课堂和同学们交朋友,你们想知道他们叫什么名字吗?多媒体呈现各种颜色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手拉手向同学们走来,孩子们的注意力马上被吸引到问题上。“他们叫什么名字啊?”通过对图形的认识,孩子们很愿意帮着他们起名字,不但起名字,还能说为什么叫这个名字。这种情境,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
二、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初步构建数学模型的意识
数学模型是建立在数学一般的基础知识与应用数学知识之间的一座重要的桥梁,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就是指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展开思考,通过新旧知识间的转化过程,归结为一类已经解决或较易解决的问题中去,再综合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来解决这一类问题。如:在教学《替换的策略》一课时,认识到这节课的替换策略,包括倍数关系的等量替换和相差关系的等量替换。在教学中通过先让学生画一画的方式,理解三个小杯可以替换为一个大杯,再通过多媒体的演示观察主题图,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只要抓住把两种量替换成一种量就可以了。学生把直观图形抽象成几何图形的过程,其实就是把生活中的原型上升为数学模式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初步感知了数学中的建模思想。最后提出的问题更让学生进一步思考:是不是解决替换这类问题,都可以采用这种画图的模式来解决。
三、用信息技术激活学生的思维
叶澜教授曾经说过:“我们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小学数学课堂更是迸发着生命活力的课堂。学生的思维随时随地都会迸发智慧的火花。如:在教学《百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时,有位学生说:“百分数的分子只能是整数。”我适时请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举出实例证明或驳斥这一观点。学生通过学习,不仅掌握了百分数分子可以是整数还可以是小数,并运用这些知识理解生活中的百分数。有的学生举例:“今天我们班的出勤率为98.5%,”“在一件毛衣中,羊毛的成分可能为80.5%。”等。通过上网查找资料,学生还得出,百分数的分子可以大于100,可以为0等。在讲《圆的认识》一课时,利用多媒体演示一组画面,圆的车轮、圆的飞碟、圆边的餐具等等,有个学生小声说:“怎么都是圆的?”我抓住这一思维亮点,组织学生讨论,根据学生讨论结果,出示方形或三角形的车轮在颠簸行驶,方边的餐具不方便使用且容量小等。通过学习,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圆的认识。可见,课堂中学生的回答往往会不经意地出现一些亮点,这些亮点是学生学习的顿悟、灵感的萌发、瞬间的创造,稍纵即逝。只有及时捕捉和充分肯定,才能让星星之火燎原,让智慧闪耀光芒。
四、用信息技术让师生在数学学习中体验美
心理学学习计划范文3
一、通过信息化,让机构编制管理实现联动化
机构编制管理处于行政管理的源头位置,但其自身的能力和资源有限,需要组织、人事、财政等相关部门随后拿起管理的接力棒,才能有效完成整个行政管理过程。就当前现状而言,机构编制管理部门与组织、人事、财政等行政部门,在事实上经常处于相对分离的割据状态,虽有业务联系,但联动效果不能有效实现。其主要原因是数出多门,本该在人事、财政等管理环节作为工作依据的编制信息不能实现有效共享,同时也没有相应保障措施来维护编制的法规性尊严。因此,亟需在部门之间构建一个协调配合、资源共享的联动管理机制,而不是相互争权、彼此冲突的耗散机制;同时,就机构编制部门本身来讲,也需要建立并完善一套包含申请、审批、核准、公示、督查、处理、反馈等递进的管理流程,让管理无处不在,才能真正管住、管好并用活有限的执政资源。
随着计算机、网络以及通信技术等信息化手段的广泛应用,尤其是网络的介入,把行政管理的各个工作环节都联结到了一起,就像一个有机体一样,“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管理效应,随着制度的健全,正在逐渐形成,至少已经从技术角度为机构编制信息共享和联动管理提供了平台。目前,中央编办研发的《实名制管理系统》,吉林省编办正在建设并应用的《编制人事财政综合管理系统》,都是为达到联动管理效果,实现管理的协调、配合和制约而开发的。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信息化管理工具,吉林省编办独立设置后才出台了审办分离的管理措施,以及空编使用的管理规定。从事实上,我们已经看到了机构编制管理的联动效果:过去虽然也规定空编进人必须符合相应的结构标准和职数要求,但是没有相应的保障措施,很难实现这一管理目标;现在,有了《编制人事财政综合管理系统》,则可轻松实现这一目标了。随着《编制人事财政综合管理系统》功能的健全和配套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凡与机构编制相关的信息都将逐渐统一由系统来管理,以彻底解决数出多门的问题。凡涉及机构编制管理的业务内容也将统一通过系统来办理,以达到数据共享、根除底数不清的问题。届时,机构编制管理的联动局面自然也就形成了。
二、通过信息化,让机构编制管理趋向质量化
定职能、定机构、定编制是机构编制管理的核心内容。每一名机构编制工作者都知道,要依据职能设定机构,依据机构核定编制,但依据什么来确定职能呢?从编制管理学角度讲:“职能的产生取决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所以,应该依据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来确定职能。但要掌握始终处于变化中的社会发展客观需要,仅靠数量有限的机构编制工作者,无论在人力上,还是在能力上都是不可能的。因此,实际工作中的机构编制管理,只能相对偏重于事前审批,而审批之后的效能管理以及审批之前的职能确定等工作环节必然会受到弱化,导致机构编制管理中出现一些漏洞,造成超编、混编、混岗、吃“空饷”、底数不清等问题也就不可避免了。
今天,电脑代替了人脑可以无限存储并处理我们需要的各种资料,互联网可以随时提供我们需要的各种信息。联网后的《实名制管理系统》和《编制人事财政综合管理系统》可以让管理触角伸到每一个工作环节。基于这样的信息化背景,机构编制工作完全可以由阶段式管理走向全程控制。吉林省编办已经提出,今后不仅要管数量,更要管质量。今年,独立设置后的吉林省编办非常忙,主要原因不是因为工作多了,而是因为新的机构编制管理模式正在形成过程中,目前已经完成的机关基本制度建设、基础资料政策法规的收集整理、机构改革成果的检查验收、机构编制信息的核查以及正在进行的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情况调研,都是为实现“质量化”的管理目标而做的基础性工作和积极的努力。随着信息化手段在机构编制管理领域应用的不断深入,调研工作变得越来越高效和快捷,机构编制管理也越来越客观和科学,单纯的数量审批式管理正在逐步趋向包含职能研究和效果评估的质量化管理。
三、通过信息化,让机构编制管理实现同步化
统计工作是机构编制管理的一项基本业务,也是检查机构、编制执行情况的重要手段。过去,人工的统计方式不仅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误差,有时还会出现为了掩盖管理问题而人为修改统计结果的情况,更为不可避免的是,等到统计结果作为管理者决策依据时候,实际工作中数据已经发生了改变,因此决策依据的只能是相对准确的统计结果。决策的滞后必然会带来管理的滞后。可在今天,网络时间处于一种无始无终的状态。随着《编制人事财政综合管理系统》等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和完善,政府专网的联通,尤其是随着机构编制业务办理与中心数据库的联通,机构编制信息会随着业务的办理,自动同步更新到中心数据库中。目前,吉林省编办正在将各类机构、编制和实有人员等信息录入到数据库中。机构编制网络数据库健全以后,同步动态的机构编制管理模式自然也就形成了。那时,统计将不再是一项基本业务,更不用由专人来管理了,因为机构编制工作基础信息健全后,相关的管理信息时时都会自动更新。可见,在信息化背景下,基础信息的建设工作尤为重要。因此,今后一段时间内,要把信息的建立与完善做为机构编制管理的基础性工作。
《编制人事财政经综合管理系统》的应用,并不意味着机构编制管理范围的扩大,其主要目的在于确保管理的效果,体现机构编制的法规性。因此这套涉及编制、人事和财政等部门的综合管理系统仅限于编制部门使用还不足以达到同步的管理效果。通俗地讲,在《编制人事财政综合管理系统》的使用上,机构编制管理部门的主要任务是确保机构编制相关信息的全面与准确,人事管理部门的主要任务是对号入座,依据机构编制情况来配备人员,只有在此基础上,财政管理部门才能在相关的管理环节上有所依据,并体现出编制的法规性,实现同步化的管理目标。
四、通过信息化,让机构编制管理走向机制化
机制与体制同属制度范畴,但机制不同于体制,体制是形之于外的由不同组织构成的制度体系,它通过组织行为实现其特定目标。例如,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从政府的组织设置上就可以看出是从中央到地方的分级管理体制,这次的大部制改革以及省管县的设想都属于体制层面的调整。而机制是形之于内的由不同要素组成的制度系统,它通过要素间的相互协调来实现其特有的功能。例如,交通路口的摄像头,表面看就是一个摄像装置,但其实是一套交通管理机制,它是由摄像头、网络以及影像处理程序和配套的交通管理规定等要素组成的。在这一机制面前,首先是不敢违反,其次是如果不小心违反了就一定会受到惩罚,这是机制不同于一般制度规定的约束功能。吉林省编办正在逐步完善的《编制人事财政综合管理系统》,是为解决超编、混编、吃空饷、数出多门、底数不清等问题,而建立的包括编制、人事、财政信息的综合管理机制。从理论上讲,人事调整一定要用到编制,财政拨款必须要依据编制,这是编制的法规性体现,但要在实际工作中得到贯彻,仅有规定是不行的,因此在启用《编制人事财政综合管理系统》的同时,除了制定相应的配套管理制度外,还要在管理实施过程中设置相应的管理环节,让管理工作只有通过系统处理才能正常运行,就像车辆必须通过装有监控装置的路口一样,管理的目标自然也就实现了。由于这类机制只有在计算机、信息处理程序和网络等信息化工具的基础上才能建立,所以完全有理由说机构编制管理的机制化建设是信息化时代带给我们的必然选择,它让人力做不到的事情变得可以做到了,让人力不能控制的事情变得可以控制了。
利用信息化工具进行机构编制管理的机制化建设并不仅限于横向的部门之间,纵向的、甚至是纵横交错的管理模式,在网络面前都将不是难事。通过网络,上级可以随时对下级的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和监督,下级也可以及时掌握上级的管理动态。甚至不同部门、不同级别的机构之间,只要存在着共享信息,就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建立相应的机制来保障管理效果的实现。但是信息化手段本身并不是万能的,只有在科学配套的管理制度支撑下,才能真正起到机制的制约与保障作用。
五、通过信息化,让机构编制管理转向服务化
今天,我们正在创建服务型政府。但是,信息不对称意味着的是地位的不平等,地位不平等,服务就无从谈起。因此在政府垄断并控制着各种管理资源的条件下,尤其是机构与编制管理信息被做为一种秘密资源进行管理的背景下,服务是无从体现的。目前,吉林省政府一方面将带有管理性质的审批职能从相关部门逐一剥离,成立了“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的政务大厅,从体制上在转向服务化;另一方面,机构编制管理的信息也正在由政府垄断并控制的封闭状态转为向广大人民群众公开的开放状态,从客观上正在形成地位平等的服务局面。在大家都掌握信息、了解政策的情况下,我们拥有的不再是管理的权力,而是肩负着服务的职责,因此工作实质就是服务,服务意味着要走出去,而不是过去的等着人家找上门来。
心理学学习计划范文4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高校 信息化教学 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2C-0062-02
基于网络技术的信息化教学已成为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各高校纷纷引进信息化教学的理念,开展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传统教育逐渐向现代化教育转变。然而,在新旧交替的过渡期,部分高校在进行信息化教学改革中,存在着重成果数量、轻实践效果的情况;部分教师对于信息化教学理念理解不透,存在盲目使用信息资源和技术手段的情况。信息化教学改革光有形的变革,缺少质的突破。其本质原因是在信息化教学改革过程中,忽略了教学主体的心理体验和人格特质的发展规律,使其偏离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本质。积极心理学理论认为通过营造积极环境和增强个体的积极情绪体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安全地实现自我认同以及成功,从而激发个体潜能和积极力量。因此,可将积极心理学理论和技术应用于信息化教学,以尊重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为目标开展教学活动,营造健康向上的氛围,增进学生积极体验,进而使高校信息化教学改革得以真正的落地实施。
一、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积极心理学”着眼于积极的心理暗示、积极情绪,它重视人的潜能和人本身具有的积极品质和健康人格,尝试用积极、乐观、进取的心态,去完善自我、发展自我,提高人们的创造力和思维的积极性和开放性。把培养人的积极心理品质作为其重要使命,认为人类的发展更依赖于培养、建构人类的优秀品质。
积极心理学有三个核心观点: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的人格特质、积极的组织系统。积极的情绪体验认为个人的发展乃至一个社会的发展主要是靠这个人或这个社会拥有的积极东西的积累,而不仅仅是靠对消极东西的纠正,提倡对个体或社会具有的问题要做出积极的解释,并使个体或社会能从中获得积极的意义。积极的人格主要研究人格中包含的积极力量及美德,以及人的潜能开发。积极的情绪体验有助于形成个体积极人格特质。积极的组织系统分为大系统(包括国家制度、政策等)和小系统(包括学校、社区、家庭等),这些系统的建立要有利于培育和发展人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积极环境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安全地实现自我认同以及成功。
二、积极心理学视阈下高校信息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信息化教学是传统教学走向现代化教学的必经之路,是实现教育教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推手。高校积极推进信息化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这改革的浪潮中,对于信息化教学理念的认知与应用是否一直在正确的轨道中前进,是否能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在积极心理学视阈下,当前高校信息化教学存在的问题确实是值得反思的。
(一)信息化教学中师生积极情绪体验不足。信息化教学中师生积极情绪体验不足表现在:主观认知存在偏差。认为信息化教学重在信息技术的革新与运用,一味地追求新资源、新技术,盲目使用信息化教学资源,生搬硬套信息化教学方法,忽略了学生的情绪体验,从而也影响了师生之间积极的互动情绪体验。学生面对琳琅满目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应接不暇的信息化技术教学手段,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学习,由有系统脉络的书本知识指引转为多途径多类别的信息知识习得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从激发学生积极的心理因素、增强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的角度出发,将会导致学生产生消极的情绪,进而产生抵触和自卑的心理,影响信息化教学的效果。同样,教师在面对从传统走向现代化的信息化教学,教师自身的心理情绪也需要调试。教师的主观臆断和方式方法的偏激必将会影响师生之间的积极情绪体验,使教学效果走向反面。
(二)信息化教学中学生积极人格特质塑造不到位。积极人格特质的塑造是消除和抑制消极的情绪,通过培育积极的力量来达到自我认同和自我实现。信息化教学过程中,积极情绪体验的不足直接影响了积极人格特质的塑造。此外,信息化教学中“重工具理性,轻价值理性”的观念是影响积极人格塑造的关键因素。信息技术革新是实现现代化教育的重要推手,但信息技术的应用一旦忽略了以人为本的价值理性,丧失了个体与整体的和谐共赢,就无法达到自我实现,从而阻碍人格的发展。具体体现在:在教学中没有重视创新思维产生的心理机制和人格实现的特质,一味灌输信息化教学理念,学生被动而盲目地接受信息化教学方式,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力,使学生的人格特质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培养。
(三)信息化教学积极组织系统构建不完善。积极组织系统有利于激发和培养人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信息化教学组织系统从大的方面看,国家政府在制度、政策的建立和推广上成效显著,但在具体实现与操作上各地区良莠不齐,成效不明显;从小的方面看,社区、学校以及课堂环境的构建上,“重成果建设,轻实践效果”的风气直接影响了积极组织系统的构建。具体体现在: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政策在地区和学校落地开花,各部门多举措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信息化教学成果的制作、项目申报等工作成了各高校和教师个人证明业绩的重要举措。在信息化成果不断涌现的过程中,却忽略了成果的实践效果,没有考虑到这些成果是否能真正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是否有利于构建积极的学习环境,是否能达到学生积极人格特质培养的目的。
三、e极心理学理论对高校信息化教学的启示
高校信息化教学要关注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以其积极情绪体验为重点,激发其内在需求动机,培养其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注重发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培养其创造性及积极的人格特质;同时构建积极的组织环境,营造以人为本、个性化的、和谐的校园环境,创建高效、愉悦的课堂环境和积极互动的师生关系,真正实现信息化教学的最终目标。积极的组织环境有利于积极情绪的产生,而积极的情绪体验又是实现积极人格特质的重要途径,三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
(一)以人为本,注重师生积极的情绪体验。首先,教师要吃透信息化教学理念,明确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方式,激发自身积极的心理因素,以正向思维引导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其次,要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以及心理机制反馈。避免盲目地灌输信息化教学资源,随意地使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最后,通过增加师生之间积极的情绪体验来使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
信息化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体验更多的正面情感,形成积极高效的自我评价。第一,对所学课程的情感。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多样化对学生来说会产生选择的盲目性。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人性化特征引导学生根据自我需求和兴趣进行选择,激发其主动学习的热情,并对所学课程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第二,对学习活动的情感。信息技术的使用给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带来了无限的可能性,学生的学习活动也得到拓展和丰富。教师要把握好信息化教学手段使用的尺度,立足于学生的心理体验,让学生乐于学习、主动学习,在学习活动中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第三,对教师的情感。教与学是师生互动的结果,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师生之间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教师应注意时刻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格魅力,通过增加学生的积极体验来培养学生的积极品质。
(二)以建立和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特质为核心。信息化教学倡导新技术、新资源在教学中的大量运用,容易让人产生“重工具理性”的误区。教育的本质应立足于人的全面发展,以建立和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特质为核心。信息化教学中,要重视积极情绪的力量,对学生个体的各种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加以激发和强化,帮助其形成积极心理品质和人格特质。
首先,重视积极情绪的力量。积极情绪能促使个体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从而产生创造性或创新性的思想和行为,有利于个体形成乐观型解释风格,能正确的认知自我,肯定自我,从而形成积极的人格特质。其次,尊重个性发展,培育个体才干优势。在教育过程中,用积极的态度采取赏识式教育,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鼓励学生发现自我,超越自我,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和价值观。最后,使用创造性的教学方法,发掘学生个体潜能和创造性思维,以学生自我发展为中心,合理使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不断启迪学生的思维,创设学生思维相互碰撞的条件,培养其自我探索、自我发现的能力。
(三)以培育积极的组织系统为保障。对于大环境来说,培育积极的组织系统需要重新审视信息化教学的理念和定位,把握好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关键点,将理念落实到实际操作中,在实践效果中找到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方向和途径。对于小环境来说,也就是具体到学校和课堂环境。首先,学校要营造一个宽松积极的氛围,鼓励教师在以学生为本的基础上大胆进行改革,创设积极的教学环境。同时,加强信息化教学设施设备的建设,为培育积极人格品质的创新人才提供一个积极的组织环境。其次,教师要建立一个积极的课堂环境。通过多样化的信息技术手段营造一个轻松、开放、愉悦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能力、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及潜能的开发。同时,教师应重视心理环境建设。在师生的角色定位上应由权威的主导者转变为积极的引导者,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营造人性化的课堂心理氛围,满足学生情绪安全感,从而创建一种情感上互相支、教学上积极参与、师生互动中相互关注的课堂系统。
【参考文献】
[1]方华.积极心理学研究对高校课堂教学的启示[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8(1)
[2]宋颖.积极心理学对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创新的启示[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3(2)
[3]银小兰.基于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高等教育教学模式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09
[4]任俊.积极心理学思想的理论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
[5]林媛媛.民族地区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研究[J].广西教育(高等教育),2016(7)
【基金目】2016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的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KY2016YB706)
心理学学习计划范文5
关键词:信息技术;网络教学;自主学习;情境;教育技术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7-0100
教育信息化的新型教学过程观包括“民主性”“体验性”“互动性”“建构性”等要点。“互动性”强调信息化教学环境中教师与学生的双边互动,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充满生命魅力的、可变化的、动态演化的过程,变一言堂为多言堂。如果没有师生交互的活动,教学过程就缺乏人气。现代信息技术使传统意义上的师生互动发生了新的变化,例如远程教学、虚拟学习、人机学习系统、智能等。“建构性”主张教育信息化环境中的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教育信息化不是把零碎的、不分巨细的内容硬塞给学生,而是让学生主动探究,学习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从而培养一种终身学习的能力。“建构性”观点认为,信息技术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认知工具,信息技术可以作为课程学习内容的获取工具、作为情境探究和发现学习的工具、作为协商学习和交流讨论的通讯工具、作为知识建构和创作的实践工具。
在化学实验探究活动中,学生经历了发现问题、查阅资料、咨询讨论等开放性的主动学习过程,亲历了设计并优化实验方案,表格的设计,实验结果的记录以及分析、相互讨论和交流的合作学习的过程、感受和体验了解决问题的艰辛和喜悦,体会到了书本知识与生产实际之间的紧密联系,感受到身边处处有化学。
通过指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辅助完成一些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实验探究,笔者也深切地体会到,这种实验探究活动突破原有的学科教学的封闭状态,把学生置于一种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实验探究活动,不仅加强了学生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的训练,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能力,而在实验的过程中实验态度、实验合作能力、查阅文献能力等科学素养和信息素养也得到了切实提高;更重要的是它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推动他们去关心现实、了解社会、体验人生,并积累一定的感性知识和实践经验。
一、引导学生在网络环境中自主学习
网络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信息,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利用网络环境,给学生提出学习任务,进行任务驱动,通过上网查询、人机交互等方式,学生在不断克服困难中完成任务。教师的任务将转变为如何引导学生在信息的海洋中筛选、获取有用的信息。教师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开展教学,能冲破课本的束缚,在学生面前展开广阔的学习空间,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带着教师提出的问题,通过动手操作以及必要的信息技术帮助进行自主探究,能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能动性。这样,不仅重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也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二、提升自身素质,加强参与合作
利用网络进行教学,既要改变传统教学的“教师本位”的思想,同时也应认识到网络环境下学生的自主学习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事实上,它对教师的“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广博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专业的网络技术,这就需要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观念等方面进行不断的学习和提高,学生才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自主地从网上搜寻和探究问题,才能被生动、活泼、有个性的学习内容和过程所吸引,感受到一次次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起进一步学习、探索的热情。同时,学生会自觉产生强烈的参与、合作意识,积极投身于其中,乐于互助、交谈,获得相互合作后的快乐,使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
三、多媒体辅助要适可而止
要明确信息技术在整合化学教学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不可盲目地、不加分析地用现代教学手段代替优良的传统教学方法。化学是一门从原子、分子水平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及合成的学科,有些概念、原理、反应历程很抽象、不可见、难理解、难解释,借助计算机可以模拟粒子运动、分子形成、溶解过程等,增强其直观性。化学又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有些有毒、有污染、有危险、常规条件下难反应或无法操作,可用计算机模拟操作。化学还是一门应用很广的学科,如化学与社会、生活联系密切,可用计算机制作的图像、摄像等,使学生贴近社会、贴近生活,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进入社会。这样的教学过程能加强直观性,突破教学难点,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所无法比拟的,它可以快速、逼真地展现事物发展的历程和思维的过程以及反映现实生活的实际场景,为教学提供了新型的学习资源环境和辅助手段,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养成。但多媒体技术只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不能喧宾夺主、哗众取宠,不能用多媒体技术代替授课,更不能代替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有的教师滥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本来在实验室里完成而且现象明显的实验,却用模拟效果代替。一切能够用实验去研究的教学问题就绝不能脱离实验,可以通过微机解决其局部放大模拟或微观变化宏观展现。
四、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要有机结合
心理学学习计划范文6
一、教师要善于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1.利用人机交互,创造自主学习环境。所谓人机交互就是人工和机器相结合,在学习过程中运用计算机技术和设备,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人机交互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自主选择,提高学习积极性。在我国传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是作为主要角色的,学生只是简单的服从和配合,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永远处于被动地位,不会主动学习,不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都是老师提前安排好的,没有灵活性,学生只能被动配合和参与,没有自主性,教学效果甚微。在信息技术新媒体环境下,利用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通过新型的多媒体课件,创造一个交互性的自主学习的环境和氛围,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基础,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来选择自己擅长和感兴趣的内容和方法,选择自己的练习作业和课题。因为作为初中数学老师是完全有能力来制作这种类型的教学课件的,再加上初中数学的课程设置也是适合人机交互的,从课前的知识预习到课中的例题讲解到课后的习题练习都是根据不同层次设置的,学生根据自身情况,有选择性的进行学习和练习,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和条件,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2.老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改进教学方法。老师不仅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设备,而且要根据教学实际情况改变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作为老师,要懂得依据学生的学习现状,协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前预习和课堂学习以及课后联系方面制定适当的学习计划和任务,提出具体的学习方法和要求,与学生一起进行探索和学习,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加以指导,让学生尝试各种各样的方法去学会自主学习。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现实出来的一些问题,老师也要不断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找出原因,寻找答案。例如找一些比较典型的问题和例子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去,让学生自己进行解读,不断发现问题,改正问题;也可以让一些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对落后的学生进行帮助,共同探讨,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自信心。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先让学生自己思考问题,把自己的想法表现出来,然后再与老师的想法相结合,从而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学会知识,促进自己思维的形成,学会自主学习。例如在对“幂的运算”这一章知识点进行总结时,老师可以先让学生根据所学的内容和自己的理解做一个基本的总结和概括,标出自己认为难以理解和需要重点理解的地方,然后老师再做一个较全面的总结,进行相互结合,让学生提出老师不足的地方,加以补充和完善,并且对每一位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讨论,让每一位学生了解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并且加以鼓励和指导,让学生增强自主性,学会自己学习。
二、利用多媒体进行多样化探索学习,提高主动性
1.把无形的知识有形化。初中的数学知识逻辑性是相对比较强的,理性知识比较多,传统的数学教学仅仅是比较片面的强调逻辑思维的培养,但是缺乏充分的图像支持,学生没有可以研究的环境和条件,只能死记硬背书本上的知识和老师的讲解,有的人对许多概念都不理解,无法熟练运用,在正式解题的时候非常吃力,而且正确度也不高,学生的主动性缺少,长期下去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主动学习。所以,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老师要善于运用多媒体设备和软件,把无形的知识变得有形化,让学生在有形中学会学习,学到知识。例如在学习“图形的平移”时,通过师的讲解学生最后可能知道平移后的图形是不变的,但是对于这个过程可能难以想象,所以,在此过程中,老师要运用一些多媒体的软件和技术来展示这一过程,比如运用“几何画板”这一软件,将三角形平移的过程一点点的展示出来,从第一部第一条边到最后一步都能显现出来,非常的清晰和明显。用这样的方法显然要比老师光用语言叙述要直观和有效得多。
2.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初中数学的概念是非常抽象的,也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学生在传统的教学中几乎都是被动的接受知识,接受这些难以理解的概念,只有强化记忆来背熟公式和概念,以此来掌握数学概念的特性和用法,这对于学生的学习是很不利的,他们不能主动地去接受知识,无法主动消化吸收所学到的知识和概念,学习效果很不好。因此,老师要把抽象的公式和概念,通过信息技术媒体的转化和解读,形成比较具体的图像和可感知的物体,让学生在兴趣中接受知识。例如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的时候,对于刚开始接触二元一次方程的学生来说,有时候不太容易理解,比如a=b+3这个方程式,只要是要让学生明白对于b的每一个值,a都有唯一的一个值与之对应,利用多媒体的特性,解析这个方程式,用动画、图像等来表示,如假设b是一堆苹果,3是一个具体的数字不能变,我们可以用3个橘子来代替,在一个篮子里放3个橘子,要不断地往篮子里放苹果,那么a就是苹果和橘子的总数,当往篮子里放3个苹果的时候,篮子里一共有六个水果,那么a就是6;当往进放5个苹果的时候就是8个水果,那a就是8,以此类推,不管b是几,a都会随着它变化,并且变化的值只有一个。这样用具体的物体把这样的方程式表现出来,不仅加深了学生记忆和认识,同时也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欲望,自己去探索学习,学习效果更好。
3.把静态的知识动态化。人类对于动态的物体感知能力显然要比静态的物体感知效果要好,运动的物体能更好地刺激人的大脑,对现象做出反应。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大部分只是都是静止不动的,如果只是光看书本或是黑板,很难想象或理解,这个时候就需要利用新媒体课件或是电脑技术,静态的课本知识用动态的图像或现象表达出来,让学生对看到的东西印象深刻,从而产生学习兴趣,产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图形的对称需要发生许多的位置变化,但是最后的结论是不变的,所以老师可以运用“几何画板”来展示这一变化。通过一些简单的操作,将图形的每一条边,每一个角的运动轨迹都展露无疑,更加立体和动态,学生通过观察这些图形的变化掌握大体的技巧,然后让学生也进行实际操作,自己动手,更加清楚明白的揭示图形的变化和对称,对于许多的类似问题,如旋转、翻折等的一些图形的运动都可以用这类软件来进行教学,学生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自己去研究探索,从而逐渐养成中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三、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资源,督促学生自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