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语文课程设计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语文课程设计总结范文1
【关键词】课程设计 小学语文 模式
1 前言
课程设计模式是指教师为了完成预定教学目标,遵循教学规律和原则,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过程的一般思路。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课程设计理论指导,因此课程设计基本靠教师个人教学实践总结,而个人教学经验由于个体特性强又无法推广,课程设计经验不系统,缺乏理论指导的局面亟需改变,对能有效指导语文教学课程设计的统一的课程设计模式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2 目标模式课程设计
目标模式一般指的是教师对学生行为变化的预期而设定的教学目标并依此进行课程设计的思路。该模式的课程设计最早源于教育家博比特的课“课堂活动分析”理念,而被系统化成理论则是由教育家泰勒完成,泰勒认为课程设计应该遵循首先确定教学目标、再选择教学内容、实施教学过程、最后反思教学效果的顺序。随后教育家塔巴进一步把目标模式发展为塔巴模式,塔巴模式将目标模式的四个步骤具体化为八个阶段:了解学情需求,设定具体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组织教学内容,依据内容设置活动,组织教学活动,评估教学效果,反思教学过程。塔巴模式将原则的泰勒模式变得更有操作性。而学者惠勒则进一步发展了前人的课程设计模式,他认为教学过程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强调了教学反馈对原有课程设计的调整和完善。
小学语文教师可以依据目标模式的思路进行课程设计。第一,首先明确该课要完成的教学目标,而教学目标的确定必须结合学情,包括学生的兴趣爱好、思维能力、认知水平等来设置教学目标。第二,教学目标要具体化和可操作化,教学目标设置不可笼统为抽象的能力、情感、价值观三维目标,而是要每一个维度目标有测量标准,例如能力目标可通过是否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能具体认识多少汉字等可操作观测的目标。第三,目标之间有内在联系。设置教学目标可以按照从近期到远期,从简单到复杂,从思想到行为目标等循序渐进地逐步完成。第四,目标的价值引导原则。在具体的语文教学设计上,需要引导学生从非理性、肤浅、表面、片面的感性认识,向辩证、理性、有逻辑的认识引导,注重对学生的思维价值的引导。
3 过程模式课程设计
过程模式课程设计指的是课程设计不再按照明确具体某一教学目标去设计教学内容,而是尽可能地展现教学内容的原理和逻辑的设计思路。过程模式理念源于西方的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包括结构主义教育家代表皮亚杰和布鲁纳等人,他们认为人的学习过程是认知能力逐步加深的过程,而不是我们预先设置了某一目标然后他们就能达到。这个教学过程更多地培养学生的认知知识的能力,是否达到某一目标完全取决于他们自身的认知结构。英国教育家斯坦豪斯明确提出,过程模式课程设计比目标模式更适合于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教学。例如数理化等学科知识。依据过程模式课程设计原理,小学语文教学可采用开放式原理设计语文教学。第一,设置一般性的教学目标,这里的一般性教学目标主要针对的是培养学生思维和认知能力的目标,而不是侧重知识性的目标。第二,设置创造性的开放的教学活动。在具体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游戏,情境设置等动态教学的方式,加强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与合作,让学生在体验过程中获得知识,并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第三,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堂知识,完成课堂教学。第四,在最后教师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应该更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认知过程的评价。
4 自然模式课程设计
自然模式课程设计是建立在对目标模式和过程模式的综合折中的基础上的。最早有美国教育家瓦克提出,通过既借鉴目标模式的规律有序可检测的优点,又借鉴过程模式的过程开放发散有创新的优点,建构一种实用性的新课程设计模式。自然模式课程设计既反对单一传统的目标模式设计,又对过程模式的脱离课程目标的怀疑,主张课程设计应该综合考量各种教学因素。自然设计模式包括三个元素:教育立场、教学思考、教学具体设计。其中教育立场是课程设计者的主观意志和思想,是整个自然设计的引导;教学思考主要指的是教学过程课程设计的进度把握方案,要求要灵活开放;教学具体设计是在前两个环节的基础上,依据设计者的意志设计具体的教学过程。
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根据自然模式课程设计的折中原理进行课程设计。第一,设置开放性而不是标准化的教学目标,目标起着对教学的引导作用而非具体的规范。第二,主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属于参与角色,例如在一堂语文课中,对某个句子的修辞改用何种修辞手法,教师可提出不同的方案,由学生来选择,而教师则引导学生具体认知修辞手法是否与该句子合适,经过分析与选择后得出最优的答案。
5 情境模式课程设计
情境模式课程设计最早是由美国教育家史密斯提出的,并由斯基尔贝克和斯考特等人发展。情境模式课程设计试图通过对某一情境分析来解决和回答教学问题,在情境分析中运用和掌握知识。情境模式与课程设计的结合会涉及到多方面内容,例如某一情境的社会因素、学科因素、代入感等方面问题,通过情境分析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认知事物的能力。
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利用情境模式进行课程设计。第一,情境分析。首选设计好带有若干能获取学情信息某一情境,然后让学生分析情境,通过分析情况明确基本学情,如他们的认知能力和方式。第二,依据基本学情来设置教学目标。第三,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建立学程。第四,对学生的情境分析运用目标知识进行引导,完善他们的思维和认知能力。第五,最后反思教学过程,总结经验。
参考文献:
语文课程设计总结范文2
关键词: 课程评价策略
一、关于语文课程评价
(一)课程评价在语文课程发展中的地位
语文课程评价是语文课程实施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切实抓好语文课程的评价工作,对如何正确把握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科学的评价能对语文教学的改革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在我国,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为评价而教,为评价而学”的文化氛围十分浓厚,评价什么以及怎样评价,将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评价内容的变革,对语文教学的改革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
(二)目前我国语文课程评价的现状
长期以来,在语文课程评价方面存在着诸多不足,这些问题已成为阻碍当今语文课程改革与发展的瓶颈。
第一,过分强调学生的学业成绩在评价中的作用,把学生的学业成绩作为衡量学习结果,评价具体的课程方案优劣的惟一指标,把考试与评价等同起来。
第二,过多地强调量化的评价手段,而忽视对定性评价的研究。
第三,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被排斥在评价过程之外,他们只能充当被评价的对象,而无法参与评价过程。
(三)对语文课程评价的多层面解读
基于以上认识,对语文课程评价可作多层面解读:关于课堂教学的评价;关于日常活动的评价;关于学生作业的评价;关于终结性评价。
1.关于课堂教学的评价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渠道,对促进学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多年来语文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主体的评价,关注的是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而忽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不利于学生整体人格的形成。现在我们认识到课堂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激励主体意识和培养创新精神。
2.关于日常活动的评价
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是来自多方面的,日常活动对学生学习语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对学生日常活动的表现进行评价是必要的,这也是改变过去以作业和考试作为评价标准的做法。
3.关于学生作业的评价
作业是考核学生学业成绩的基本方式。但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把考核知识和能力作为重点,刻意地加重学生负担,教材有什么学生就做什么作业,忽视了创造性的作业,忽视了语文资源的开发,忽视了学生学习态度、习惯、情感的培养。这些问题不解决,就难以全面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新的课程改革,给我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必须客观地分析现实,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来指导我们的工作,敢于破旧立新,探索作业改革的新内容、新方法、新形式。
4.关于终结性评价
课程改革不是取消考试,而是把考试作为评价学生语文素养的手段之一。不要以“分数”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不要做“严肃”的统一的命题,不要以“一把尺子”来衡量学生。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情感、态度、习惯,关注学生的获取知识的过程,关注学生学习语文的生命意义。考试的目的不是“甄别”,而是促进自我激励。
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评价建议”的评析
第一,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改进师生的教与学,改善课程设计,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第二,在课程评价的取向上摒弃片面的评价观念,尽可能全面真实地反映课程的全貌。从近年来课程评价方法的发展来看,大多是针对以往的评价方法过分重视“科学”的定量分析,从而使评价的范围狭窄,造成一种片面的评价而提出来的。因此,《语文课程标准》坚持全面评价的取向,突出了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第三,在课程评价手段上,注重多样化和灵活性。“评价建议”强调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注意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其中,“加强形成性评价”和“更应重视定性评价”被置于非常突出的地位。而这些评价中的诸如“成长记录的方式”、“语文学习的档案资料”等评价手段,正是以往的传统评价中所没有的。
第四,在实施评价的过程中,注意将教师的评价与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及家长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这就改变了以往的评价只有教师参与的倾向,确立了学生也是课程评价主体的地位。这种评价的实质,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学生是学习主体的现代教学观。
三、语文课程评价的新策略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建议,我们总结出,语文课程评价新的策略主要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评价的目的:从甄别选拔走向促进学生的发展
传统的语文课程评价,在评价目的上,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在评价的标准上,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软化“班级参照”,强化“自我参照”,对学习水平高一点的学生,让他们永不满足;对学习水平低一点的学生可以松一点,让他们不感到自卑。这种因人而异的评价,具有个体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它能促使学生在对自己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认识中增强自信,发挥创造潜能。
(二)评价的重心:从过分关注学习的结果走向注重关注学习的过程
由于传统的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在于甄别和选拔,因而导致了语文课程评价的重心只能侧重于过分关注学习的结果,忽视对学生学习过程中认知、情感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方面的发展变化的评价。为此,《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强调:“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是必要的,但应加强形成性评价。提倡采用成长记录的方式,收集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过程的结果的资料,如,关于学生平时表现和兴趣潜能的记录、学生的自我反思和小结、教师和同学的评价、来自家长的信息等。”
(三)评价的内容:从狭窄和片面走向全面和综合
语文课程评价的三个维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以往评价实施过程中的弊端:评价目的片面、评价范围狭窄、评价手段单一、评价主体局限。针对这个问题,《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对评价的内容提出了这样的要求:“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个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这就要求我们在评价的内容上,必须从狭窄和片面走向全面和综合。
(四)评价的主体:从教师的单一主体走向多元主体
传统的语文课程评价,在评价的主体上,教师是单一的主体,师生之间的关系是评价和被评价的关系。在评价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纠错”“挑毛病”,教师是至高无上的主宰者,学生是接受评价的被判者。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强调“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还应该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
(五)评价应根据不同的情况综合采用不同的方式
课程评价有多种方式,每一种方式都有其优势和局限,都有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学生发展的不同侧面有不同特点和表现形式,对评价也有不同的要求。要努力探寻适合于不同目的的评价手段和方法,提高评价效率。
教育评价是教育科学研究的三大领域之一,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各方面素养的全面提高。作为现代教育管理与指导的主要手段,它的应用与研究直接关系着教育的发展。作为未来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密切关注教育领域的新动态,认真思考如何进行积极的教育评价,推动我们的教育健康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前进。
参考文献:
[1]李雁冰.课程评价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语文课程设计总结范文3
关键词: 《语文课程标准》;新理念;新策略;新评价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1-0080-01
一、新理念
(一)初中语文“课标”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性情。”这是贯穿于《标准》的一个基本理念,它在整个标准中处于核心的地位。 “总目标”是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要求,“阶段目标”是各个学段应该达到的要求。“实施建议从教材编写、教学实践、评价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原则性建议,目的就在于落实”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目标。之所以要突出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因为长期以来在语文教学中先后存在两种倾向:一是抹杀语文课程的特点,人为地强化语文的政治因素,用所谓的”政治思想教育“取代语文能力的培养。二是过份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否定语文学科内在的人文性,用僵化的标准答案限制学生阅读的多元感受,扼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发挥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加强实践性,遵循汉学、汉语自身规律上。
1、人文性:语文课程人文内涵十分丰富,它对一个人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因此,要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和发挥语文课程对学生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既要学语文,又要学做人。
2、实践性:语文实践就是听、说、读、写的实践,实践是语文教学法的核心环节。新课标把多读多写提到重要位置,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要求通过朗读、诵读、背诵等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丰富语言材料,增加文化底蕴。
3、关于汉语文的规律: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还体现在遵循汉字、汉语的规律上。如:利用汉字感彩强烈的优势,重视语感的培养,加强感悟和情感体验。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即授之以“渔”而非“鱼”。这就要求我们改革课堂的组织形式:
1、预习时完成五个问题:①我弄清课题的意思了吗?②从题目中我能猜出课文要写什么吗?③我读了两遍课文能概括出主要内容吗?④我扫清了字词障碍了吗?⑤理解此文我需要查找有关背景资料及有关知识吗?
2、理解课文时完成八个问题:①我能发现文中的问题吗?②我能清楚地把问题表述出来吗?③我能通过与他人研究后解答问题吗?④我能有感情地朗读文章吗?⑤我理清本文的思路了吗?⑥我喜欢此文的什么地方?原因是什么?⑦我能勾划出文章中我不懂的地方吗?
3、总结时完成三问题:①学了本文我还有疑问吗?②我从本文还学了点什么?③我悟出了点什么?④延伸时完成三个问题:第一,学本文我需要记住什么?第二,我能模仿本文写点什么?第三,围绕本文内容我还需探究点什么?
二、新策略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因此,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
1、初中阶段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法,通过书法练习,体会其审美价值。
2、口语交际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教师要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不必过多传授口语交际知识。
3、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4、《标准》很少提写作知识方面的要求,而是把注意力放在写作的实践上,主张多写多改,在实践中提高写作能力。
三、新评价方式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评价方面有了显著突破,明确提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核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要把语文教育长远的隐性的效果放到重要位置考虑。
比如:①对识字与写字的评价,要求从音、形、义的结合上,全面评价学生的识字能力,重视评价学生识字和写字的兴趣与习惯。
②对阅读的评价,要求阅读评价要综合考查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考查其阅读的兴趣、方法与习惯以及阅读材料的选择和阅读量。重视对学生多角度、与创意阅读的评价。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
语文课程设计总结范文4
关键词 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和态度
“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及实施方面首次提出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要求。可以说这三个维度的要求是支撑“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核心目标的三根支柱,学生的身心是一个和谐发展的整体,语文学习的每一个活动都会引起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等诸多方面的变化,正是基于这点,“课标”将知识和能力、情感和态度、过程和方法三方面交融整合,构建为立体的框架,确定为课程的目标,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在语文课程的具体实施中我们可以这样对三个维度进行适当的评价:在“知识与能力”维度的评价方面,我们过去是非常重视的,但《语文课程标准》对“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与传统的教学并不完全一样。《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言和文化的量的积累,既重视“是什么”“为什么”的显性知识,更重视“怎么样”和“如何做”的隐性知识。“是什么”“为什么”的知识通过相关媒体可以获得,“怎么样”和“如何做”的知识要靠社会实践获得——这与学习的过程又是难以分开的。因此,评价语文学习的“知识和能力”,要评价积累和运用。“过程和方法”这个维度是我们过去在学习评价中很少涉及的领域。传统的语文教育模型是“知识——传授”、“能力——训练”。新课改建构了新的语文教育模型“素养——养成”。素养是目标,养成是途径,这个途径就是过程和方法。知识在学习过程中掌握,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情感态度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价值观在学习的过程中变化。在评价中,不仅要看语文学习的成果,还应将语文学习视为一个过程,它是过程与结果的统一。离开了语言活动,交往和实践,知识就很难内化为能力,也不可能养成良好的语文行为习惯。同时,语文的学习方法还是语文素质教育的几点,因为探索知识的方法,比掌握知识更重要,比获得现成的知识更重要更具有价值。素质教育的基础就是方法的教育,素质教育的内容就是实践的过程。“过程和方法”建构了听说与读写、观察与积累、联想与想象、自学与互学、综合与创新等语文学习的诸多环节。比如“读”的过程可描述为“整体把握——思考理解——鉴赏评价——发现创造”。“写”的过程可描述为“生活积累——情感体验——联想想象——综合创造”。因而在语文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评价上,我们应综合考查学习习惯的养成,获取信息的能力、学习操作的流程、科学思维的方法等体现于过程的因素。具体操作时刻参照下列情况:课堂参与(注意听讲、主动参与、发表见解、质疑讨论);阅读习惯(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会默读、能边读边想、会做批注);表达习惯(用心观察生活、想象生活、认真倾听、主动交际);学习方法(会查字词典和其他工具书、会预习、复习、能利用网络资源);课外学习(有摘录、剪贴和做笔记的习惯,有一定得知识面)。
“情感和态度”这一维度的评价也是全新的,知识能力可以习得,过程方法要经实践,情感态度要靠养成。《语文课程标准》中有十多处明确规定了情感和态度方面的要求,如“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喜爱图书、爱护图书”,“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有表达的自信心”,“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在交际中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等。对学生语文学习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学生的潜能,了解学生的需求,帮助他们确立健康的情感、积极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因此,评价“情感和态度”应关注和引导学生:热爱语文、热爱生活、关心科学、关心人文、接触社会、学会交流、学会合作、共享成果、认识自我、珍爱人生。
(一)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评价要注意整体性。语文评价要适应语文课程从重视语文知识到重视语文能力,再到重视语文素养的发展,注意从多方面考查学生学习情况。无论是从空间还是从时间的角度都要考虑评价的整体性。从时间上说,语文素养形成的过程是一个养成的过程,学习的进步不一定能立竿见影,因此要关注学生一段时期内的发展。从空间上说,学习兴趣、态度、习惯、方法、获取知识掌握知识的情况,沟通交流合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外学习的情况,都应该纳入语文评价的视野。因此,应注意收集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过程和结果的原料,如:关于学生的平时表现和兴趣潜能的记录,最能反映学习进步的成果,学生的作品等,学生的自我反思和小结,教师同学的评价,家长的反应等等。
(二)提倡积极的评价,防止消极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鼓励成功。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力,爱护每一个学生的自尊心,激发每一个学生的上进心。可以设计出不同项目,不同程度的达成目标,让每一个学生都找到自己的亮点。承认学生发展的差异,考虑学生不同的起点,注意分析每一个学生的进步。力避考试排名次的负效应,不要因评价而刺伤学生的自尊。 (三)既重视终结性评价,更重视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亦称“过程评价”,是在课程编制或实施尚处于发展或完善阶段时所进行的评价,其主要目的在于改进课程与教学的效果,在于搜集课程编制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优缺点的资料,作为进一步修订和完善的依据。重视学习语文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及时校正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而不能只是看结果,更不能以最后一张试卷来评判学生学习的情况。可通过观察、测验、作业分析等方法进行评价。
(四)不仅重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要重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甚至可以让学生家长参与评价。
语文课程设计总结范文5
语文课程,有“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种,本文仅涉及“语文校本课程”,即由学校依据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自主开发的适合学校特点和条件的旨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课程。语文立体化课程体系的构建不仅要围绕办学目标、课程目标,还要充分考虑学校实际和学生个性。
探讨语文校本课程的立体化开发,先得辨清以下三个概念:(1)语文课程目标;(2)语文校本课程目标;(3)校本课程立体化建构。
“语文课程目标”是语文课程标准层面的概念,它回答的是: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和学生个体的发展,国家期望学生具备的语文素养“是什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描述的“语文课程目标”大致包括人文素养和语文能力这两个方面。体现了语文学科人文性和工具性、思想性和审美性、基础性和发展性的统一。
“语文校本课程目标”是学校开发语文校本课程的依据,是对国家“语文课程目标”有益而必要的补充。我校从“较高的阅读理解能力、较高的表达表演能力、较高的交流合作能力和较强的行动实践能力、较优秀的学科思维品质”五个方面“建构”“语文校本课程目标”,蕴涵着“凸显学校办学特色,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诉求”等理念。落实在课程内容上,一是构素养确切所指的文学文化经典作品(定篇)及其对它们的阐释,二是包括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在内的语文知识。
“校本课程立体化建构”,是指从多个维度开发语文校本课程,语文校本课程开发在理论层面可以是多个维度,但在操作层面,我们只在必修与选修(一维)、学科与活动(二维)、分科与综合(三维)三个维度之间寻求平稳点,确切地说,就是以必修与选修这一维度为叙述视角,保持学科与活动、分科与综合的稳定性和整体的平衡性,三维统筹兼顾,使得这三个维度之间的关系得以优化,形成张力。
美国艾奥瓦州大学赫莱伯威茨(PeterHlebowitsh)教授在《学校课程设计》一书中指出:良好课程的开发需要服务于两种目的,即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通识教育指学校所有学生所共有的教育经验,专业教育是指学校中个别化的教育经验。语文课程立体化开发的“通识教育”,就是我们的校本必修课程,语文课程立体化开发的“专业教育”,就是我们的校本选修课程。校本必修课程是面向所有学生的,校本选修课程是供不同个性特长的学生选择的。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充分注意结构的优化,即⑴必修课程适当选修化;⑵学科课程注意活动性(通过活动来体验过程);⑶分科课程注意综合化。它们共同构成我校语文立体化的课程体系。这一体系涵盖了学生听说读写等各个方面,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和保障学生终身发展的必要创新。
二、构建彰显学校人文特色的语文校本必修课程
作为南师附中江宁分校,我们的特色是什么,我们的特色如何表现出来,这取决于校长的教育哲学思想,而校长的教育哲学思想又最终体现在课程上。我们开发语文校本必修课程,除了依据校本课程的政策空间外,还指向学生的实际需要和本校的资源条件,更重要的是描述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办学思路,说明学生的发展导向。
1、语文阅读课程
人致力于三种秩序的建立:社会秩序,自然秩序,心灵秩序。其中,心灵秩序是这三种秩序的灵魂。学生一旦具备了一定的人文素养之后,他们的精神世界就会不断丰富起来,他们的心灵秩序就会变得非常井然。名著阅读课程开设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以构建起他们和谐的心灵秩序。因此,名著阅读作为语文学科课程,我们首先强调它的人文性和开放性。
(1)强调名著阅读的人文性,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文化人格、道德性灵和精神追求,使之养成生命和灵魂的健康品质,具有一定的文化尊严和文化自觉,为其一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不竭的智力支持
(2)强调名著阅读的开放性,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引导学生理解、认识、探索、发现以及想象的欲望,激起学生阅读的活力。让学生在多元解读中张扬个性,完善人格。
从课程开发的维度来讲,语文阅读课程也属于分科课程,我们在强调它的人文性、开放性的同时,更关注它的综合化和活动性。
(1)关注阅读的综合化。阅读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阅读更是一种综合能力,人的思维品质的获得,思维能力的形成,是各学科相互作用的结果。所以,我们编选并出版了《走进经典》。《走进经典》从小说、散文、诗歌、戏剧、传记、科普、艺术、神话、史学等九个方面,向学生推荐了126部著作,让学生全方位了解中外经典作品的大致情况,然后根据自己的兴趣或者需要,选择他们自己要读的作品。
(2)关注阅读的活动性。传统意义上的名著阅读属于学科课程,大多靠学生的兴趣和自觉,缺乏有效的、系列化的活动来激发和检测。因此,我们围绕阅读,开设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启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定期邀请著名作家与学生面对面零距离互动,就名著阅读的各种问题展开交流。写“读书笔记”,要求初中学生就名著的某一章节摘抄或点评;高中学生就一部名著的整体谈感受,更多的是必须有自己的阅读见解,“读书笔记”定期在橱窗展览。另外,读书报告会、阅读手抄报展览、名著故事会、名著经典影视配音、课本剧表演等等,这些活动的定期、有序的开展,使学生对阅读兴趣盎然。
经过四年多的阅读实践,我们欣喜的发现:学生的阅读兴趣越来越浓厚了,读书品位越来越高了,阅读思考越来越深刻了,阅读方法也越来越科学了。夕阳下、晨曦中,学生捧着书,在校园内静静阅读的身影随处可见。
2、语文活动课程
作为南师附中江宁分校,我们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表达表演能力,反映在语文课程上,就是活动课。语文活动课程的开发,能够帮助学生扩大和加深已有的生活经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机会和舞台,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成长。
(1)强调语文活动课程的自主性。我们语文活动课程设计为每学期每年级安排两次,面向全体学生。活动课的特点是学生自己设计、安排,学生自我活动,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教师在这种课程中的作用为活动前的活动方案的设计,活动中的组织、引导、点拨和活动后的总结、点评。
(2)强调语文活动课程的序列性。我校学生从初一到高三年龄跨度较大,知识背景和能力结构也各不相同,因此,活动课程在具体操作时,我们有针对性、有层次地把各年级的目标转化为一次次具体的活动。以高中为例:
高一上:(一)与父母共读“十八岁和其他”书信展。主题为“青春在关爱中成长,生命在奋进中闪光”(二)中华经典诗文朗读会。主题为“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
高一下:(一)语文课本剧创作、表演大赛。主题为“感受名著魅力,演绎戏剧人生”。(二)名著阅读知识竞赛。主题为“积累名著知识,提升人文素养”。
高二上:(一)“红色经典”影视配音大赛。主题为“重温红色经典,感受爱国情怀”。(二)原创诗歌朗诵会。主题为“展示诗情才情,抒发青想”。
高二下:(一)中学生校园辩论赛。主题为“发扬五四精神,展示青春风采”。
高三上:(一)作文竞赛。现场作文,激发写作兴趣,并与专家讲座结合。
高三下:(一)岁月如歌,我的高中生活。三年高中生活的回顾和美好的回忆。
课前三分钟演讲,也是语文活动课程之一,同样是培养学生表达表演能力的重要途径。我们采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即兴与准备相结合,单项与综合相结合。从方法上说,起始年级,我们让学生 “收集故事、新闻等演讲”及“教师拟题学生演讲”,第二学年,让“学生自主命题演讲”及“学生命题学生演讲”,到毕业年级,则要求学生“即兴演讲”“命题、半命题、话题演讲”等,每学期一种形式。从内容上说,课前三分钟演讲与文化、时事以及家庭、生活、班级等结合。
三、构建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语文校本选修课程
哈佛大学前校长陆登庭说过:哈佛大学最值得自豪的是给每个学生以充分的选择机会和发展空间。目前,基础教育开设的必修课与必选课(选修Ⅰ)总是强调满足社会宏观的一般需要,而很少考虑个人微观的特殊需要。我校开发与设置选修Ⅱ课程,就是增加课程的丰富性和选择性。开发与设置选修III课程,就是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并给予不同的指导,以进行个别化教育,力求让学生各取所需、殊途同归。
1、语文选修Ⅱ课程
我们分校一直重视在同一课程体系下的因材施教,反映在语文课程上,就是开设非常丰富的校本选修Ⅱ课程。给学生创造选择的机会和条件,学生只有在选择中才能学会选择,只要在选择中才能标新立异、学有创见。
(1)语文选修Ⅱ课程的层次性与多样性。设计语文选修Ⅱ课程,是关注学生差异,主动适应不同潜质的学生学习语文的需要。有利于学生从青少年时期就能鉴别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能力倾向,规划自己人生的发展。目前,我校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结构,由浅入深的开设了42门语文选修Ⅱ课程供选择。初中有文学欣赏类和语言实践类,高中有文学鉴赏类和语言创新类。
(2)语文选修Ⅱ课程的活动性和综合性。语文选修Ⅱ课程尽管属于学科和分科课程,但我们特别关注它的活动性和综合性。如《旅游文学》课程,主要介绍古今旅游文学发展演变及其规律,了解古今中外著名旅游家及其文学作品,提高文学趣味和鉴赏能力。但同时又组织学生走进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真切表达自己丰富的实地旅游感受。《中国饮食文化》课程,主要简介中国人的饮食风尚,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但同时又组织学生走进学校食堂,自己制作面点和烹饪菜肴,真切感受饮食制作的乐趣。《咬文嚼字》关联到文、史、哲,《影视鉴赏》关联到文、音、图等,都是综合性很强的语文选修课。
2、语文选修Ⅲ课程
选修Ⅲ课程是必修必选课程的加深、拓展和补充。它一般包含三个层面①国家课程标准的最低要求;②参照国家必修与选修的综合要求,适当增加和补充内容;③重新编写课程标准,对原教材进行改编和新编。这种分层是将要求分层和内容难度分层结合起来从而使课程体现出难度梯级,使每一层次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学习。
我校现将语文选修III课程分为专题研究、专家讲座、专业培训和衔接课程四类。
①专题研究类――针对由语―言语智力、自知―自省智力、交流―交往智力较强的学生而设。将中学必修、必选阶段可以拓宽加深的内容梳理成若干专题,由学生自主合作进行探究式学习,以弥补部分学生吃不饱的现象。如:我们重构教学内容,把高中古诗文分成四个大的专题:第一专题为“思想星空,智慧源头”;第二专题为“战争风云,时代精神”;第三专题为“人间亲情,传统人伦”;第四专题“文人性情,雅士高趣”。
②专家讲座类――针对必修、必选课程学习中的相关问题,请专家、学者或大学教授,开设高层次讲座。如请王栋生老师讲“写作”,请著名作家沈石溪来讲“文学中的人性美”,请南师大教授讲“古典诗词中的雅韵”等等。
③专业培训类――针对语言智能较强的学生开设,并照顾到学生职业发展的需求,主要科目有《影视编导》《播音主持》等。
④衔接课程――针对语文必修、必选课程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开设,采用提前补充学习新课需要的知识衔接点,将这部分学生在这节课拉到与其他同学同一起跑线上。
由于在必修、必选课程中限制拓展和加深的前提下开设选修Ⅲ课程,所以加强了学科的基础性,克服了部分学生陪读的现象,由于选修Ⅲ课程可以反复开设,为部分学生重选、跨选创造了条件,特别适合学习慢热和能倾不明显的学生。
语文课程设计总结范文6
论文关键词:课程目标 高中 语文 课程改革 课程标准 语感
一、树立“多维语文素养”的语文新课程目标理念
2003年新《课程标准》把历年《教学大纲》的“教学目的”发展为“课程目标”。从“教学目的”到“课程目标”的发展演变,自有其内在的理念转向,洞察课程目标理念的嬗变,是理解语文新课程发展走向的基础和根本。纵观20多年来高中语文课程改革,其中语文课程目标理念的演变,经历了“突出语文知识”,到“语文知识与能力并重”,再到“突出多维语文素养”的轨迹。
2003年的新《课程标准》,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确立为高中语文课程目标的基本理念,第一次系统地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课程目标,并使之具体、综合地体现在课程总目标以及必修与选修课程目标的结构之中,构建起多维、立体的新语文课程目标体系,“多维语文素养”取代了以往单一的“语文知识”和“语文知识与能力并重”。
什么是“多维语文素养”?在已有的研究中,人们取得了丰富的认识。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研制专家,对高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要求达成了一定共识,总结这些要求可以概括出高中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内涵包括以下几方面:
1.语文基础知识的培养。这不仅是掌握语言文字文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还要形成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意识,具有较丰富的语言积累、良好的语感和思维品质。
2.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即养成较好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
3.养成自主学习能力。包括:恰当的学习方法,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的独立思考和自主选择能力。
4.形成开放的视野、创新意识和初步的创新能力。
5.养成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
6.形成一定的文化素养。包括:具有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底蕴、较高的文化品位;积极吸收人类先进文化,尊重和理解多样文化。
7.科学素养的形成。包括: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养成;具有基本的信息技术和信息处理能力。
8.社会主义道德以及公民素质的培养。包括以下三方面:爱国主义精神、乐于合作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民主法制意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较强的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9.具有自信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以上九个方面所涵盖的“语文素养”内涵,比较全面地表明了语文课程对学生素质发展的培养目标。前五条尽管仍然属于知识与能力目标,但是从其内涵来看已经丰富了许多。基础知识不再只是字词句篇的掌握,更重视语言的积累和语感的培养,形成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更不再是死记硬背所能达到的,需要学生对知识深入领会并在日常运用中多体悟其内蕴。基本能力则突破了听说读写的狭隘局限,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有利于人格完善的审美能力都备受重视,而且强调能力形成背后的学习方法习惯、创新意识、审美情趣等主观精神因素的养成。后四个方面进一步完善了语文课程的培养目标,文化素养、科学素养、公民素养、人生态度等不仅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全面要求,更是个体全面发展、谋求健康幸福人生所必需的。归根到底,高中语文课程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是着眼于学生个体素质的全面、终身发展的。尽管如此,以上九个方面语文素养的内涵也只是现阶段社会发展要求的体现和语文课程改革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语文素养”是一个多元、开放的体系,将继续不断地得到完善和发展。
二、语文新课程总目标的改革走向
语文新《课程标准》总目标最突出的特点是:对语文知识、能力、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要素加以融会整合,系统地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课程目标,并贯穿于“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方面。总目标内在地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语文课程价值取向。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关注学生语文学习的需要、兴趣,鼓励自主学习,确立主体地位
众所周知,语文教学近年来出现了一个令人堪忧的状况——学生对学习语文缺乏热情。鉴于此,新《课程标准》明确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地位,力求满足学生学习语文的需要和兴趣,在总目标中多处体现了对学生自主选择、自我体验学习的重视。提出“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补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在语文应用中开阔视野,初步认识自己学习语文的潜能和倾向,根据需要和可能,在自己喜爱的方面有所发展”等目标,鼓励学生主动开发个性化的语文学习新天地。因此,在教学中应努力营造学生自主体验的学习环境,并加以引导,既满足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需要,又实现语文素养的培养目标。
2.关注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养成
学生要具有终身学习的动力,需怀有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因此,总目标提出要让学生“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以利于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性”。另外,在学生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能力培养方面,总目标也要求高中学生要“了解学习方法的多样性,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能根据需要,采用适当的方法解决阅读、交流中的问题”。
三、语文新课程在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上的改革走向
1.必修课程目标的改革
(1)在表述方式上,从比较单一的说明性行为目标转向多样的既具有说明性行为目标,又具有描述性的展开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
以往的《教学大纲》基本上属于行为目标取向,具有精确性和较强的可操作性,有利于教师有效地控制教学过程,并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教学行为目标来判断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但学生的整体感受、情感体验、态度、审美意向等丰富的内心活动,因无法全部用行为表现出来,不能转化为行为内容而在课程中丢失了。因此,对于注重审美、情感态度等隐性学习过程的语文课程来说,行为目标的表述方式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容易使课程“趋向于强调那些可以明确识别的要素,而那些很难测评、很难被转化为行为的内容就会从课程中消失”。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课程目标,用行为目标表述比较有效,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要求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塑造学生应有的语文素养却无法用行为目标表现出来。
因此,新语文课程目标在强调行为目标的基础上,注重了用展开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来描述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展开性目标注重过程,主张目标要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而展开;而表现性目标则关注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某种程度上首创性的反应的形式。这两者相整合,就符合了重视学生学习过程,关注学生创造性学习的语文新课程理念。例如,“阅读与鉴赏”目标中采用了一系列不同程度和不同侧重的过程性动词“不断充实、完善、提升、逐步加深”等,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形成美好的人格精神和人生境界。另外,还有更多表现过程和发展的目标,从“努力探索、调动、发展、养成、丰富、感受、品味、领悟、体会、思考、展示……”一系列描述性动词就可以感受到新课程目标赋予了学生更多学习空间和机会,增强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创造性。
(2)在话语方式上,突出体现了新必修课程目标重视学生语文学习的自主性和个性化。
在课程目标的句式变化上,以往《教学大纲》的句式一般采用“能……”,体现的只是对教学结果的重视。而新必修课程目标则更多采用了“学会……”的句式,以强调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主动性。另外,新必修课程目标用“自己、独立、主动、独特、个性化”这些词强调自主性、个性化学习就多达18处。
在“阅读与鉴赏”目标中,进一步提倡学习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的独立自主性,并首次强调阅读的个性化。2003年新《课程标准》倡导学习者独立自主地阅读,朗读要“恰当地表达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课外阅读要“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在学生获得独立自主性前提下,为培养学生的个性,使学习更贴近个人日常生活,提高阅读兴趣,还首次提出了“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在“表达与交流”目标中,不仅在写作方面倡导学生“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口语交际方面也突出了“有个性和风度”的要求。对“个性”的张扬,使学生在表现自我、与人交际上更有自信心,是学生主体地位实现的标志。
(3)新必修课程目标包含了许多新概念,这些新概念集中体现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中。
高中语文新课程目标,引进了许多新概念,比如,“精神生活、人生境界、鉴赏态度、民族心理、时代精神、阅读兴趣、科学理性精神”等。而以往的《教学大纲》,在阅读目标中甚少涉及这方面的目标。这些新概念,体现的是语文素养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如,“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的情感态度目标,更突出强调对中华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的体悟,增强学生的民族情感。在“表达与交流”目标中,更重视丰富学生个人的精神生活和情感体验,“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想法,表达真情实感,培养科学理性精神”。从这些新概念的表述中,可以看出学生的态度和情感成了写作的灵魂。而在口语交际中,“树立自信”、“力求有个性和风度”等新要求,极有利于增强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和魅力。这些富有情感性的新概念使得新必修课程目标,处处洋溢着关注学生人格健康与全面发展的光辉。
2.选修课程目标的创新
(1)加强语文课程与学生生活的衔接,注重丰富学生对生活、对人生的体验。
选修课程体现了语文作为母语课程最大的特点,即“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因此选修课程目标特别注意加强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这表现在每一个系列中。比如,小说和戏剧系列目标规定“丰富、深化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认识”;新闻与传记系列目标提倡“阅读古今中外的人物传记、回忆录等作品……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等。这些选修课程目标,要求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丰富生活和人生的体验。
(2)注重不同文体系列的学习方法,给予学生恰当的指导。
选修课程分为五个系列,是因为不同文体具有各自独特的特征,学生学习不同的文学体裁,也应该选择不同的学习方法。因此,五个系列目标中都包含了学习方法的要求和指导。如:诗歌和散文目标提出“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这里就指出了学习古诗文的两个最重要的方法:查阅工具书和资料帮助阅读理解,以及背诵领悟。又如,“广泛搜集资料,根据表达需要和体裁要求,对资料进行核实、筛选、提炼,尝试新闻、通讯的写作”,这里在提出写作要求之前,也向学生提供了写作准备的基本方法。新《课程标准)对于学习方法的重视,依然渗透进选修课程目标之中。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有利于举一反三,为后继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3)鼓励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形式不拘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