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铁教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电磁铁教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电磁铁教案

电磁铁教案范文1

(1)探究活动形式化。一些老师按照科学探究的基本流程施教,不管这一课是不是适合探究,致使探究成为课堂教学的摆设,走过场,毫无意义。

(2)探究活动的无序性。科学课程强调让学生经历过程,老师片面地理解了这一新课程理念。小学生的自制力差,在自由探究时会陷入混乱的状态,材料任意摆弄,对科学现象视而不见。

(3)探究活动的肤浅性。在课堂上,问题刚提出,学生就摩拳擦掌,准备操作,缺乏有根据的猜想,缺乏对研究方案的思考,更缺乏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只是动了手,到底探究了什么,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观察到的现象又说明了什么,学生还是说不上来。

那么如何提高科学探究的含金量?这里的“含金量”指的是让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在科学探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看学生是否有探究的欲望。

如何提高科学探究的含金量是当前小学科学教师普遍关注和需解决的问题。我认为提高科学探究的含金量,让学生真刀真枪地搞科学,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动手之前先动脑

课程标准强调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在小学科学课堂上,我们最常听到的老师的开场白是:“这节课我们来玩一玩……”老师们把探究和玩联系了起来,学生听到“玩”字就异常兴奋。如有位老师上《电磁铁》这一课,一番导入之后,他说这节课我们来玩一玩电磁铁。他话音刚落,学生就开始动手做实验了。这样的课堂,气氛活跃,但是没有组织性,说笑声、打闹声不断,学生是在玩,而不是在探究。这样的探究价值不高,我们应该抛弃。

教师要把握好“度”,让学生在动手之前先动脑。“玩”的出发点是想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轻松地学习,探究时没有压力。课堂上的“玩”和平时的“玩”是两回事。平时的“玩”很随意,课堂上的“玩”应在老师的指导下带着问题玩,在玩中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电磁铁》这一课是典型的探究型课例,有多个对比实验,对学生来说,有效控制变量难度相当大。我来自农村小学,深知自己的学生的探究学习水平,如果按刚才所说的导入方式授课,学生一节课下来也就是摸一摸导线,玩一玩电池和铁钉,学不到什么东西。因此在上这一课时,我没有追形式、赶时髦,而是结合学生的实际探究水平授课。我的思路:和学生一起理清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三个因素,然后和学生一起研究该如何控制变量。这样,让学生带着问题分组实验探究,他们就能在实验中有新的发现。

二、提供适宜学生探究的材料

为了使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能够顺利进行,教师应该事先准备一些典型的、可操作性强的材料供学生使用。这些材料是学生科学探究的物质基础,它往往能产生新的现象、新的问题。进行新的探究,得到新的解释,这是探究的本质。

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和引领者,教师在课前要精心准备,为学生开展实验探究搭建好脚手架。这种特殊的角色定位,要求教师对学生的探究能力有相当准确的把握。我们在备课时不能仅凭自己的教学经验来设计教案,而应该充分考虑自己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准确把握自己班级学生的实际探究水平,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探究更有价值。如《神奇的水》一课中,有一个环节是“能溶解一些物质的水”,我把它单独作为一节课来教学。我列举了六种材料:白砂糖、铁钉、食用碱、木屑、食盐、高锰酸钾。我调查发现,学生对这六种材料的关注度依次为铁钉

三、处理好“扶”与“放”的关系

电磁铁教案范文2

一、树立开放的教学时间观念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不要把上下课铃声当作教学的起点和终点,小学生探究科学的活动往往不是一节课所能完成的”。因此,教师要打破以往的教学观念,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引导学生生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一个个问题来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起点、动力和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另一方面还要注意通过学习过程再生成新问题,以推动学生打破课堂40分钟时间的限制,开展课后的后继性探究活动。

例如,在《种子的发芽》一课教学时,课前要求学生观察:绿豆种子是什么样子的?如何才能让它发芽?上课时,让同学们用放大镜仔细观察绿豆种子的样子,用尺测量种子大小,然后画出简图,标上数据。然后引导学生设计实验,交流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生成了新的问题:绿豆种子多少时间发芽?发芽后怎样变化?每个变化需要多少时间?从哪个地方开始变化等,让学生课后继续研究,并认真做好记录。这个教学环节中,不断生成新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也能保证教学的效果。

二、树立开放的教学空间观念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不要把学生束缚在教室这个太小的空间里,引领他们到校园、家庭、社会、大自然中去,教室外才是孩子们学科学用科学大有作为的更为广阔的天地。”因此,教师要尽一切可能提供,创设条件,充分利用周围的环境设施,引领学生有目的地去接触,使学生懂得知识的获取不仅源于书本,而且大自然本身就是科学学习的重要场所。

三、树立开放的教学过程观念

新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过程是以探究活动为核心的,而不再是教师照本宣科读教科书和刻板地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允许学生根据需要,或独立学习或小组合作或自找学习伙伴共同探究,把选择学习方法的自还给学生。教师不再搞“一言堂”,而是把交流的机会还给学生。

例如,在教学《电磁铁的大小》一课时,当提出“电磁铁磁力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这一问题后,先让学生进行大胆猜测,于是出现了电磁铁磁力大小与串联电池的数量,与缠绕线圈的多少,与铁钉的大小粗细等有关系的种种猜测,这时,教师并没有像分配任务一样,直接指定哪些同学做哪个实验,而是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研究主题,自主选择同学组成小组,然后自己设计一系列活动――验证猜测,最后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了全班性的交流。又如在《一杯水的观察》一课的教学中,当提问“你有什么办法知道水是怎样的?”后,学生提出了有“用嘴尝、用手摸、用鼻子闻、用眼睛看”等方法,然后让学生自主观察,当观察完汇报时,再对“用手摸”这一环节应该放在第几步进行讨论,得出科学结论。通过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分享彼此的研究结果,丰富教学内容,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四、树立开放的教学内容观念

新课程标准倡导“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也说过“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因此,教师不能拘泥于教科书上规定的教学内容,而要打通课本世界与课外世界的联系,放眼于学生眼中的科学世界,把学生的探究活动置于广阔的背景中,让教学内容更具体、更鲜活。

五、树立开放的教学资源观念

当今,是一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仅靠课本教学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对探究科学奥秘的渴望与追求。因此,我们要借助网络、广播、电视、图书馆,拓宽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广泛利用和整合存在于教科书以外的各种资源。

例如,在《恐龙时代》一课教学,教科书上只提供简单的图片和一大段枯燥的文字,这些根本就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我大胆利用网络,构建了一个恐龙时代网页,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使画面更生动,有声有形。教学时,先提问“你们想研究恐龙的什么问题?”然后学生自主组合小组,选择小组最感兴趣的一个问题,在《恐龙时代》网页上浏览自己需要的内容。这样。同学们不仅获取了恐龙的有关知识,同时也锻炼了能力。可见,利用网络这一教学资源,可以大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六、树立开放的教学评价观念

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是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状况,最终是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传统的教学评价――单纯由教师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分等排队的做法,显然是违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要求,而开放的教学评价,应该是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全面化、评价时机的全程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就是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要有学生对学生的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的内容。评价内容的全面化,就是不仅看课堂上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更关注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如:互帮互助情况、课前资料准备情况、课堂发言情况等。具体评价内容见下表:

电磁铁教案范文3

学习

目标知识目标:

1.了解声音的特性。

2.知道声音的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有关,音调跟发声体的频率有关。

3.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

能力目标:

1.通过做“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的实验”和“音调与频率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探究法。

2.了解探究学常用的方法──转换法。

情感目标:

1、通过体会现实世界中物体发出的丰富多彩的声音,欣赏美妙动听的。乐曲,充分享受科学的美感。

2.通过参与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科学探究实践的思想意识和互相配合协作的精神。

学习重点声音的音调和响度学习难点声音的音调

教具与媒体多媒体、音叉、乒乓球、铁架台、钢尺、鼓、橡皮筋、乐器等

内容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

依据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提问几个上节课出现的问题,做好知识的铺垫。

2、[师]我们所能听到的各种各样的声音,你感觉出这些声音有什么不同吗?

3、[师]引导学生观看录像。

师:可见,影响声音的因素有很多,今天我们就学习新课,声音的特征。(板书课题)

二、进入新课,科学探究

(一)声音的音调

1、【提出问题】同样是唱歌,有的高有的低,有的响亮有的不太响亮,我们把声音的高低用音调来描述。单调与什么因素有关系呢?

2、【猜想】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

2、【设计实验】用同样大的力,让物体振动的快慢不同,观察声音的不同。

3、【实验器材】钢锯条(或塑料尺)、发音齿轮、纸片

〖方案1〗按教材的样式,将钢锯条压在桌子边,使钢锯条露出的长度不同,然后用同样的力拨动钢锯条,比较所听声音的不同。

〖方案2〗让发音齿轮按一定的速度转动,用硬纸片在齿轮边靠近齿轮,通过硬纸片在不同齿数齿轮上靠近时,感受所发出声音的不同

4、结论:物体振动越快,其发出声音的调子就越高,我们把这种声音的变化称之为音调的不同。即音调与物体的振动有关,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

5、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单位是赫兹(Hz)。

6、观看不同音调声音的波形图(通过视频播放)

7、认识一般声音的频率范围:

通过看课本上的图1.3-2,引导学生总结出(1)人的发声频率范围;(2)人的听声频率范围;(3)哪种动物听声的频率最低和最高;(4)频率范围最广的是谁。

8、观看多媒体,进一步了解动物之间交流的情景。

9、超声:人们把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

次声:人们把低于20Hz的声音叫做次声波

10、介绍超声和次声的应用。

(二)响度

1、【提出问题】我们平时听到的声音除了有高低的不同外,还有大小的差异,这大小的差异,我们就说它们的响度是不同的,那么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呢?我们该怎样描述它呢?

2、【猜想】响度与所用力的大小有关,根据是敲鼓时,用力越大,鼓就越响。

3、【设计实验】我们怎样才能证明响度与用力的关系呢?

4、【实验器材】钢锯条(或塑料尺)、鼓、碎纸屑、音叉、小用细线悬吊的乒乓球

〖方案1〗取一钢锯条,让其一端压在桌面上,用手拨动其另一端,改变所用力的大小,观察所发出声音的不同。

〖方案2〗在鼓面上放一些碎纸屑,用不同的力敲鼓时,通过鼓所发出声音的不同,观察碎纸屑振动起来的高度。

〖方案3〗课本上图1.3-4所示的实验,用不同的力敲击音叉,然后将发声的音叉靠近小球,观察小球被弹起的距离。

5、消除学生对用力大小是声音大小因素的误区,说明所用力的大小只是外因,物体声音的大小在其内部看来,决定于其振动的幅度。

6、结论:我们把物体振动时的幅度就做振幅,振幅越大,声音就越响。

(三)音色

1、【提出问题】如果声音振动的频率和振幅都相同,这两个声音就是一样的吗?

2、【多媒体展示】

用不同的乐器演奏的同一个曲子,听起来一样吗?

观看声波的录像。

3、音色:有别于其他声音的特殊因素,它因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的不同而不同。

4、举一些振动频率、振幅均相同,但音色却不同的例子。如课本中的图1.3-5可以看出,音叉、钢琴和长笛的基频(振幅最大的振动的频率)相同,但是在基频的基础上还有一些附加的小的振动,这些小的振动和大的振动一同决定了声音的音色。

(四)三种典型的乐器

先播放几种乐器的录像

1、打击乐器

通过打击物体,使之振动而发声的乐器,如鼓、锣等。

2、弦乐器

通过拨动弦,使之振动而发声的乐器,如二胡、琵琶、小提琴等。弦振动的频率与弦的张紧程度有关,弦越紧,音调越高。

3、管乐器

通过管中空气柱的振动而发声的乐器,如笛子等。空气柱越短,发声的音调也就越高。

4、自己动手制作一些乐器。

(五)小结

(六)练习

提问学生,回答问题

该实验学生都可以操作,将钢锯条换成塑料尺也行

学生实验

85~1100Hz

20~2万Hz

最低为狗

最高为海豚

与所用力的大小有关

用不同的力拨动同一个钢锯条

学生实验一样

不一样

不一样

尝试打击乐器

尝试弦乐器

尝试管乐器

做好知识的预备

也可以通过举例的方式体现

超声与次声方面的资料很多,我们可以随时添加

猜想可能是不规范的,但此时教师不必指出

这些实验,要根据情况,进行不同的选取

音色的分辨不容易演示,借助多媒体的波形,比较容易理解

通过尝试和模仿,激发学生对乐器认识

课堂小结这节课分析了声音的三个重要的特征,首先通过录像发现影响声音的因素,然后引入该课的探究环节,得出单调、响度的概念,分别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影响音调和响度的因素,得出音调与频率有关;响度与振幅有关。

在音调和响度都一样也能区分出声音的特征来看,引入了音色的概念,提出影响音色的因素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有关。

教学流程

第三节:声音的特性

一、声音的分类

声音可分为乐音与噪声

二、音调

频率: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单位是赫兹,符号为Hz。

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超声:人们把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

次声:人们把低于20Hz的声音叫做次声波

三、响度

振幅:物体振动时离开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四、音色

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有关

课后反思这节课是本章的重点内容,在设计时我们突出了以学生为主的方法,增加了不少学生的活动,对一些学生不易观察的现象我们进行了录像、放慢等措施,增加了学生对细微变化的观察。

在典型声音的素材搜集上,我们还需要些努力,在声音的对比音效上,在学生不易认识到的特殊声音上,我们还要进一步通过采集利用起来。

返回初中二年级物理教案列表关于初中二年级的更多文章

物理探究性学习教学实录

对三块碑中学供水系统的调查报告

“电磁铁”课堂实录

电和磁

磁场2

电磁铁教案范文4

关键词:初中物理;导学案;设计原则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4-0288-02

导学案作为课堂教学的载体是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航标。教学的过程中,设计出高水平的导学案,在提高教师教学质量的同时,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并提高自我学习的能力,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故怎样编写出适合学生使用的高效导学案,是我们面临的最基本问题。本文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对导学案的设计原则进行具体阐述,与各位同仁共勉。

1.主体性原则

学案与教案不同,是给学生使用的。设计导学案时,首先要站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角度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以充分培养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前提安排学案内容,充分相信学生,留有足够时间给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导学性原则

在实现从"先教后学"到"先学后教"的教学改革过程中,导学案的"导"学作用尤为重要。设计导学案时,无论是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还是课后复习都要环环相扣,起到既能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又能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的作用。

3.计划性原则

导学案具有课时计划性质,设计导学案时要按课时设计学案,做到每节课一案,这样便于控制学案的知识量,加强授课的针对性、计划性,较好地实现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导学案计划要充分体现它的可执行性,落实学科、学期教学计划。比如八年级物理第十章第二节"阿基米德原理"的导学案可设计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的学习目标为:(1)通过实验探究阿基米德原理;(2)能利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第二课时的学习目标为:训练提高课:(1)利用阿基米德原理进行简单的计算;(2)分析比较物体的浮力大小。

4.层次性原则

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个性和认知水平的高低层次,把学生看高了,学生"跳了又跳,还是摘不到果子",把学生看成一张白纸,忽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根本用不着跳,便摘到了果子"都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在编写学案时应该将难易不一、杂乱无序的内容处理成有序的、阶梯性的、符合每阶层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案。导学案所涉及的课堂内容,要分层探究,有序引导,体现知识的逐步生成过程,要由低到高,螺旋状上升。使优秀生从学案的设计中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挑动学生学习的物理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自信心。

5.方法性原则

良好的学习方法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启迪聪明才智,发挥创造力,有利于培养自学能力。设计导学案时要强化学法指导,通过学案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同时注意学法指导的基础性与发展性。在引导学生形成基础性学习方法的同时,让学生能够用已学方法解决新情况、新问题。

初中物理学习中经常使用的学习方法有:

5.1控制变量法。是指为了研究物理量同影响它的多个因素中的一个因素的关系,可将除了这个因素以外的其它因素人为的控制起来,使其保持不变,再比较、研究该物理量与该因素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然后再综合起来得出规律的方法,在初中物理学习中应用很广,如: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探究影响电热功率大小的因素;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等等实验都要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导学案设计举例: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5.1.1看书P29页,想想议议:小小的蚊子能轻而易举地用口器把皮肤刺破,重重的骆驼却不会陷入沙中,这是为什么?

(1)猜想: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与有关。

(2)如何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

5.1.2实验操作

操作示图观察与思考

①将四角小桌正放在沙子上。图甲①观察并记录小桌四

角陷进沙子的深度。

②将砝码轻轻地放在小桌上。图乙②思考:小桌对沙面的压痕深度

不同反映了什么意义?

③将四角小桌反放在沙子上,再将砝码轻轻地放在小桌上。图丙

5.1.3分析与论证

(1)通过比较图与图,可以发现: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有关。

(2)通过比较图与图,可以发现:压力的大小一定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有关。

5.3科学推理法。有一些物理现象,由于受实验条件所限,无法直接验证,需要我们先进行实验,再进行合理推理得出正确结论,这也是一种常用的科学的方法。

如:学习八年级物理第八章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时,导学案设计如下:

1)想一想:维持运动需要力吗?

2)演示实验: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1)毛巾表面(2)棉布表面(3)木板表面

3)实验现象记录:

(1)小车受到阻力,运动时间,路程;

(2)小车受到阻力,运动时间,路程;

(3)小车受到阻力,运动时间,路程。

4)实验分析与实验结论:

(1)实验分析:物体受阻力越小,运动距离越,速度变化越。

(2)推论:如果物体受到的摩擦阻力变为零,物体将:。

5)牛顿第一定律:。

5.3放大法。在进行物理学研究时,一些现象感观不易直接观察,我们可以采取把实验现象放大的方法以利于对问题的分析和研究。例如:

(1)测钢丝的直径时,构思将细钢丝紧密排绕在铅笔上,用测线圈总长度的办法算出细钢丝的直径。

(2)敲响音叉,用悬吊着的泡沫塑料球接触正在发声叉股,泡沫塑料球被叉股弹开,说明发声的叉股在振动。

(3)在研究力的作用效果之一,使物体发生形变,为了观察到物体受力作用后所发生的微小形变,可以采用这样放大实验办法:用一带细玻璃管的软塞塞紧较大的装满水的扁玻璃瓶(为了方便观察可在水中加入红墨水),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挤压玻璃瓶,会发现细玻璃管内水柱上升或下降。说明挤压玻璃瓶时玻璃瓶发生了形变,引起其容积变化,细玻璃管中水柱出现升降现象。运用放大法实验时,应注意不能"失真",不能改变物理现象或物理过程的原来性质。

5.4类比法。类比法也是物理学研究常用的一种方法,它是根据两个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或相同而推论出它们在其它方面也可能相似或相同。在应用类比方法中,根据研究对象,恰当选择类比对象是关键。

例如:(1)在阐述发声体向外传播声波时,将声波类比于水波;

(2)在说明电流的概念时,采用水流相类比。声波、电流等都是比较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研究它们的时候,应用类比法,使问题显得直观、具体。

5.5理想化模型法。理想化模型法就是指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研究对象的一些次要因素舍去,抓住主要因素,对实际问题进行理想化处理去再现原形的本质的东西,构成理想化的物理模型。这是一种重要的物理研究方法,例如:研究光的传播时,引入光线;研究磁场时,引入磁感线。

5.6数学法。所谓数学法就是用数学作为工具来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该法初中物理中有着最为广泛的应用,如各种物理问题中的数学表达式和图形或图象。

6.合作性原则

6.1学生合作学习

6.1.1合作学习的意义。合作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是一种学生之间面对面的促进性的生生互动学习活动。合作学习作为新的教学理念,在近些年的实践中其优势也逐渐显现出来,它一改传统的单调教学方式,在促进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合作意识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更多的小组合作机会,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交流,学会合作,最终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

6.1.2科学组建合作小组。合作学习小组的科学组建对于小组合作的合作至关重要。组建时必须考虑到学生个体的性别、兴趣爱好、成绩、学习能力、性格状况,按"组内异质,组组同质"的原则,通常每小组4-5人,明确组内成员的分工,内设组长、记录员等。总之要让每个小组成员明白自己承担的角色,并定期将组内人员的角色轮换,而组员不必频繁调整,一般一学期调整一次到两次即可。

6.1.3设计合作学习的内容。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把握重点、难点,并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知识、能力的储备,确保合作学习的内容在小组内部多数成员甚至是所有成员不能独立完成,而通过小组成员的集体合作能攻克的内容。

例如:八年级物理第十章第一节浮力,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

(想一想)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和认识进行猜想,并说出各自猜想的理由。)

答案有:①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②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体积有关;③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没入液体中的深度有关;④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然后,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猜想,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验记一个猜想,自己选择器材并设计好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教师则从旁巡视、指导。

6.2教师合作设计。好的导学案应该是学科教师共同劳动的结晶。我们提倡学生合作学习,也要提倡教师合作教学。这样有利于集思广益,拓宽思路。共同设计导学案时,可以分备课组进行,年级备课组长在开学初制定教学计划时就将设计导学案的任务分配给备课组的每一位老师,要求按时认真设计出导学案的初稿,然后由备课组集体讨论,最后再由负责设计的老师结合同备课组教师的意见与教学经验进行修改。一个导学案形成后,同学科教师应该在教学实际中去检验它、丰富它、补充它、修改它,使导学案日臻完善。

参考文献

[1]候艳红.物理导学案的编写原则.《山东教育》,2011年第Z2期

上一篇元宵节作文

下一篇苔丝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