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故事作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亲情故事作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亲情故事作文

亲情故事作文范文1

期末考试刚结束,我就拖着爸妈去看望奶奶。一进门,奶奶便迈着蹒跚的步子来到我的跟前,笑眯眯的说:“小旎呀,今天难得来,奶奶给你烧几道你爱吃的菜。”我想,奶奶已经七十多岁了,腰和脚都不好,还是清淡、普通一点好。我正想说,奶奶已经走进厨房。

她缓缓的拿起锅子,在我看来,那锅子已经不是原来的了,上面仿佛放着几块沉重而又透明的石头,让奶奶这么吃力。

坐在里屋沙发上,望着厨房内忙碌的奶奶,我心里一紧,不由得走进厨房。

突然,一股热气扑面而来,本来这三伏天坐着都浑身冒汗,更何况在厨房呢?闷热得简直像个大蒸笼,叫人喘不过气。

奶奶扭头一看,便说:“小旎啊,出去吧,这而热得很。”我抬头看那奶奶苍老的脸上,已渗出许多汗珠,白布衫也早已被汗水浸透了。我无可奈何,只得退出厨房,透过玻璃望着奶奶的身影,我说不出什么滋味。

突然听见“砰”的一声,走进厨房,只见奶奶滑倒在地,我心里一惊,马上扶起奶奶,但奶奶却说:“没事,刚才不小心滑了一跤……”就这样,奶奶的脚受了伤,也许在别人眼里,摔跤是微不足道的,但在我眼里,摔跤却是给我奶奶一个重大的打击!

亲情故事作文范文2

一、从仿起步,引导写作

我们首先可以通过让学生仿照课文中精彩的句子、段落来练习写作,在课内给予点拨,课外阅读中给予引导,并鼓励学生进行仿写,使学生掌握句子修辞手法的运用、开头结尾的呼应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刻画、环境描写的衬托等知识;其次我们根据学生的思维发展,逐步引导从机械仿写过渡到变通仿写,最后发展成创造性仿写,在“仿”中求“创”,“仿”中求“活”,“仿”中求“新”,以提高写作能力。

二 、激发兴趣,加强练习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们只有对写作感兴趣,他们才愿写、乐写。如何培养孩子的写作兴趣呢?一是读写结合,训练形式要多样,可以指导学生写一些想象作文、活动作文,编童话、续写、扩写、改写、写读书笔记等。如学习了《窃读记》这篇课文,把人物怀着急切的心情跨进书店那一系列动作描写,充分刻画出主人公对书的渴望。也可以让学生自拟题目写自己最愿意写的内容,从中发现写作亮点。二是多给孩子的作文写上一些激励性的评语,给孩子们创造一些自我表现的机会。如鼓励孩子向少儿杂志社投投稿,把刊登的作文拿到班上当众读一读,使他们感受到原来自己离成功是那么近,切实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三是作文贵在有新意,对于孩子在写作中写得好的地方,哪怕是一句话一个词,教师都要注意将其拣出来,大加赞扬,说说它妙在何处。久而久之,孩子们的作文将会更有创意。其次注重课外练笔,由于课外练笔不受命题作文和写作方式的限制,因而比较灵活,学生只要有了需要、有了材料、有了写作动机,就可以提起笔来自由写作。

三、予设活动内容,做好习作铺垫

学生通过广泛阅读,积累了大量素材,但是我们还必须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否则,学生还会如何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情感体验以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点燃学生心中创新写作的火种呢?那就要在写作前设计一些巧妙的活动,为创新写作做好铺垫。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活动设计来进行写作前的情感铺垫:

情感铺垫一:家庭亲情活动

家是人的情感归宿,亲情是永远也说不完的话题,却也最容易被人忽略。因此,设计恰当的亲情活动能巧妙地触及学生的心灵,调动学生心灵深处的情感,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点燃学生创新写作的“火种”。如:写有关《父亲》《母亲》的文章之前,布置“细小行为,感恩父母”或“母亲节(父亲节)献礼”的活动,可以“帮母亲洗一次脚”“为母亲梳梳头”或“帮父亲刮一次胡子”等,还可以“制作亲情卡” “为父母做一顿饭”等。在活动中学生通过抚摩父母粗糙的手脚、母亲的发丝等这些与父母的亲密接触,才真切感受到“岁月催人老”的无情,父母为生活奔波的劳累,同时感受到以微小行动报答父母时的一家人的温馨。为写作做了厚实的情感铺垫。

情感铺垫二:课堂视听活动

利用多彩的活动可以全方位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带给学生立体的感受,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如以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为契机如:假日小队、我为国旗争光彩、我为班级更美出把力等,教室里都静悄悄的,但在学生心里却已返起了爱的涟漪。还有歌曲《我爱我家》学生情不自禁地跟唱起来,尤其是周杰伦的一曲《听妈妈的话》中“好想快快长大,才能保护她”令人的心中涌起阵阵暖流。此时写有关家与父母或亲情的文章,已不再是老师的要求,而是学生的情感需求了。正可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再如:写《童年趣事》之前听歌曲《童年》,那优美的旋律、形象又充满童真童趣的歌词,欣赏丰子恺的漫画,那诙谐有趣的图画,天真无邪的童年语言,把学生很快就带入到了烂漫的童年时代,尘封的童年记忆瞬间就被打开,从而调动了写作的欲望。

情感铺垫三:诗文吟诵活动

“生活和阅读都是写作的基础”。如果说上面的亲情活动、视听活动主要是通过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来进行情感铺垫的话,那么诗文背诵活动就是通过调动学生的阅读积累来进行情感铺垫。学生丰富的阅读已经内化为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的理解,怎样才能把这些内心的积淀调动起来丰富他们的写作呢?背诵。这是连接阅读与作文的桥梁。如写作亲情的文章之前,背诵写母爱、思乡之情的诗歌《游子吟》《天净沙·秋思》《七步诗》等,写《童年趣事》之前诵读一下沈复的《童趣》等。还可以朗读一下读书笔记中的相关优美句段,甚至是名言警句……背诵这些形象生动的优美诗文,打开了学生记忆的闸门,调动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写作的思路自然会汩汩流淌。

情感铺垫四:故事收集活动

亲情故事作文范文3

一、析词审题,理解内涵

由于题目的一致性,命题作文不存在“自拟题目”的劳神,但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审题变得异常重要。题目没有审好,容易出现“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结局。那么怎样才能快速、准确地审好命题作文的题目呢?

“析词法”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所谓“析词法”,就是将题目以词语为单位进行划分,然后对每个词逐一分析。分析的过程,就是一个全面深入思考的审题过程,包括词语的轻重范围、题目的体裁方向以及分析所产生的一些联想。

例如2007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命题作文是《带着微笑出发》,我们用“析词法”来分析一下题目。“微笑”比较平和自然,不同于“大笑”。“带着微笑出发”不完全等同于“笑对人生”“笑傲江湖”中的“笑”。“微笑”不仅是人的面部表情,更是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微笑”对人,能使人与人之间温馨和谐;“微笑”对己,优雅的仪容表现出自信、乐观积极面对生活的心态。“出发”的本义是前往某地去做某事,引申为去实现某个目的,去夺取某项胜利。内容可以写自己满怀信心的出发,也可以写得到他人的鼓励出发;既可以写去争取胜利,也可以写遭受挫折之后重新开始。当然,还可以实写从某地到某地,等等。还如:2007年安徽省中考命题作文命题是《我们的心近了》。我们也用“析词法”来分析一下题目。题目的关键词是:心近了。范围是:我们。也就是说我们写的人必须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写的主要内容是两颗或两颗以上的心近了。题目明显是要考生写自己,写考生所熟悉的生活。

二、整合选材,精巧构思

命题作文由于限制过“死”,它的写作内容容易出现雷同,因此,如何在考场中选好材,是每一个考生应该重视的问题,同时在一定的考试时间内,自己的文章构思要尽量求精巧。

要选好材,可以运用整合法。考生面对题目时,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选材,综合地讲,有“时间跨越”和“空间跨越”两个角度,然后把自己所能想到的材料进行整合,整合的基本原则就是“取新不取旧、取小不取大、取实不取空、取深不取浅”。严格选材之后,还要花心思考虑文章的构思,开头结尾、过渡照应、起承转合等等,要做到心中有数,使文章的结构精巧而富有美感。例如2007年河北省中考考生写的满分作文《听“上帝”讲故事》的选材就很新颖别致。小作者本着选材“取新不取旧”的原则,以独特的视角审视生活,创造性地选取了“上帝”给“凡人”讲故事的鲜活题材,材料新颖生动、妙趣横生,把“反省”这一话题诠释得淋漓尽致。

三、美化语言,力求出彩

考场作文很注重考查语言的功底,在很大程度上,语言表达水平直接影响到作文的评分优劣。命题作文是同题竞赛,由于内容的基本一致性,语言的差别就显得非常明显,因此,要写好命题作文,还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水平。

在文从字顺、准确流畅的基础上,考生要学会美化自己的作文语言,力求表达生动形象,亮丽出彩。如何使自己的语言精美起来呢?

第一,要在句式上下功夫。语言表达要善于变换多种句式,如长句短句结合、整句散句结合等等。例如2007年江苏省南通市考生写的《带着微笑出发》文中的一段语言:清风,穿过花香,掠过竹林,渐行,渐远;骄阳,漫过青山,跨过沧海、隐约流逝;岁月,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转瞬,即逝。既然世事沧桑难料,何必事事苛求完美、尽遂人意?只须带着微笑出发,相信:做最好的自己,我能。小作者以长句短句结合、整句散句结合,以诗化的语言向读者娓娓道出了初三学生面临中考之前挣扎的心路历程,既渲染出一种无奈,同时也表达了个人“做好自己”的决心。

第二,要在修辞上下功夫。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这些常用的修辞手法,是增加文采、提高文章品位的重要手段。例如2007年北京市中考考生写的《动力来自亲情》的段落:亲情像雨,能帮助你洗掉烦躁,留下清凉;亲情像风,能帮助你扬起风帆,走向成功;亲情像太阳,能够在寒冷的冬天让你感受到春天的温暖,能够让蒙上岁月风尘的情感也散发出生命的清辉。

亲情故事作文范文4

关键词:综合性学习活化作文教学观察思维语言感情

一、综合实践活动对写作、对人生的长远意义

很多活动能够让学生生成很多好的作品,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应充分重视学生写作前的作文准备工作,让学生充分地体验生活,感受教师创设的作文情境,教师要全面高效地引导学生,让学生理解生活,感受生活,回味生活,让生活更加多彩,充实学生的作文素材。教师要高度融合综合性学习和作文教学的统一。教师的教学心理,和学生的心理体验要能实现巧妙地融合和统一,这样学生就能更好更准确更深刻地表达生活,提炼生活。通过综合性学习活动,学生的脑海中可以呈现写作的材料,并且有真实可感的写作亮点。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能够启发学生思考,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开拓学生的写作思路,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并积极思考活动的意义和价值,感受和启迪,这样实践活动就能起到陶冶身心,提升境界的作用,学生就能写出细腻丰富深厚的文章。学生从观察到感受到思考,经历了深刻地蜕变,学生的思路得以打宽,学生的视野得以开阔,学生更能接近生活的本质,领悟人生的真谛,让学生的作文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实现真实地写作,真实地做人的人生状态。

二、综合实践活动为美文写作创造了动力源泉

美文发自作者的内心,教师要带领学生学会观察,善于观察,并在大自然中徜徉,体验美景,并学会表达美,抒发美。学生学会从内心流淌出自己对美的自然的感受,表达出写作的趣味和兴致,充分运用美的词语,句子,形象,并生发联想和想象,实现思维和语言的高度统一,展现美的统一。在综合实践活动情境中,学生学会了获取作文的素材,会表达美,会展现美。学生学会表达感受,抒发个性化的见解,理解了写作的本质,萌发出生命的强音,抒发着美的气息,学生的整体面貌也在趋于美的集合体。当学生再次走进课堂时,学生就会感受丰富,记忆深刻,表达愿望强烈,学生学会了谋篇布局,构思成文,修饰语句,一切都会比过往更加热爱。

三、综合实践活动让人物更丰满,让事情饱含情感

新课标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实际,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实情感,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教师带着学生写作,关键要让学生体验生活,感受生活,领悟生活。充分丰富的生活感受,能让学生的作文更加充盈,更加丰富,更加深刻,所以综合实践活动是生活的缩影和凝聚,标本。学生如果能够全心投入到综合实践活动中去,写作文的时候就如行云流水,更好地展示生活。教师指导学生掌握综合实践活动高效率的方法,就能够实现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和品味,就能够掌握生活的意义。在综合实践活动期间,学生就能够增强艺术敏感性。教师要教会学生充分挖掘综合实践活动的意义和作用,让学生自我教育,理解生命,感受教育,发展个性,追求独特,实现生长,呵护成长。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感受生命之美,震撼学生的灵魂,焕发出对生命内在的美的冲动与追求,这样学生的人生境界提高了,更能展现真、善、美了。

例如组织学生举行“理解父母,孝敬父母“的主题班会,为了活动更好地开展,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亲情视频,阅读亲情书籍,朗诵亲情的诗歌,吟唱亲情的歌曲,讨论亲情的话题。进入到“理解父母,孝敬父母”的活动现场的时候,学生又通过画出父母的手、脸,歌颂父母的品德,挖掘记忆中的感人的故事,回忆亲情感人的点滴细节,乃至对父母心事和烦恼的调查和交流,再用座谈会的形式来进行汇报整理。通过这样的主题班会,学生能够更加深切地理解父母的爱,理解叮咛,理解问候,理解唠叨,学生的感情得到了升腾,学生的情感得到了积淀,学生的素质得到了提高,学生的作文素材也得到了积累,学生学会表达,更在无声中走进了色彩斑斓的写作新视野,写作新境界。

综上所述,综合实践活动和作文教学可以实现高度融合,学生的写作也已经远远地超过了写作的格式化和程式化的范本。学生通过口语交际等综合实践活动,能更好地理解思想感情,掌握心理信宿,抓住好的生活内容和形式,理解真、善、美,并且感受到对生命的赞美,对爱的执着,对生命的敬畏,实现了语文课堂和生活体验的高度融合,实现了完善自我的形式和本质的集合,教师要和学生一起追求教与学的高境界。

亲情故事作文范文5

针对这种现状,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必须在强化积累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多看、多借鉴、多写作,同时教师应加强必要的技法指导。具体适用教学策略如下:

一、“以小见大”,突破瓶颈

初一学生的作文题材多以亲情、友情、师生情,同学交往、童年趣事等为主,学生以现在的经历只有写这些,因此只能教会学生学会转化,从而化腐朽为神奇。

具体做法有:结合课文及片段材料,先让学生理解什么是“以小见大”;启发学生结合材料反思自己有没有类似的经历,思考可否如法炮制;钻研中心句、主旨句,尤其是学习结尾段如何画龙点睛,提升立意高度的写法;教给学生必要的方法,如从展现同学、玩伴友谊的事中加入“理解、尊重、信任”等关键词;从童年趣事、难忘经历事件中加入“教训、收获、体验、启发、财富、珍惜”等关键词;从理想愿望题材中加入“实干、勤勉、做人”等关键词;从亲情、师爱等题材中加入“感恩、铭记”等关键词并予以突破等。

二、反弹琵琶,出奇制胜

多数学生由于基础积累不够,对语言的驾驭能力不足,用惯用思维写作很难实现质的突破,因此,教给这些学生用逆向思维来作文的方法可以使学生在立意上先人一招,以立意的新奇来掩饰自己在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等方面的不足。如写“行”这类作文,可让学生尝试写作“感谢对手”、“感谢我还年轻”、“感谢挫折”等;对以“保护环境”为话题的作文,可以让学生尝试写“1+1=绿色”、“眼泪——最后的一滴水”等;当然,这样的构思和拟题往往不是一般学生能做到的,教师需要点拨引导,帮助学生理解题意,指导学生怎样构思行文,最好是帮助学生修正好写作提纲,这样才能确保学生不至于跑题、偏题。长久坚持下去,学生定能不断进步。

三、改变形式,优化结构

1.学写“总分”式写法。

文章采用“总分”、“分总”或“总分总”式,在构思时先拟好本文主体部分的几个基本点,然后在写作时将每个基本点以中心句的方式放在段首,这样可以做到思路清晰,一目了然。当然还应注意课文首尾的呼应和行文中的过渡。

2.尝试写“题记”“后记”式作文。

首先让学生认识题记语和后记语的特点:题记语或是全文“引子”,或是总领全文,文句优美,蕴含哲理,多引用名句;而后记往往总结全文,深化主旨,呼应文首或设置悬念。这其实就是常规作文结尾的写法,不过是语句更精炼、优美而已。

其次教给他们具体的方法:(1)坚持独立写题记和后记。学生刚开始写时会有“画虎不成反类犬”的尴尬,但必须要迈出这一步。因此,平时可以多让学生练习仿写,多写暗喻句、排比句、排比段,不断锤炼自己的语言。(2)学会“借”和“引”。当独立写很难让自己满意或很难出彩时,建议学生恰当引用自己平时积累的名言、格言、警句、诗词、歌曲等素材。如何才能引得准,用得当?这就要启发学生扬长避短,做到因人而异。如满腹诗书的可多引用古诗词及名篇名句;爱唱歌的可以恰当引用歌词;爱看小说、故事书的可以让其学会套用故事、创设情境、或是借鉴小说设悬念的方法等。

3.尝试写“小标题”式作文。

初一学生写作重叙事,往往会出现这样两种情况:一是全文写几件事,但过于平均用墨,详略不当;二是只写一件事,故事讲完就结尾,犯了“以偏概全”“以点带面”的毛病。小标题式作文恰好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叙事能力差的可以通过多写一两件事来解决,叙事单一的同学也可以通过增设小标题式来增加“点”,做到“多点开花”。但教师应把握好两个关键:一是教会学生处理好概写和详写的关系;二是教学生拟好小标题,并处理好各小标题的内在逻辑联系。

四、凸显亮点,扬长避短

亲情故事作文范文6

这时,一个念头出现在我的脑海里:如果泽来写这个题目,他会怎么写呢?

下午一回到家,我就兴致勃勃地给泽出了这个题目。我问他:“你觉得,大部分人会怎么写?”

“还是写环境污染吧?”

“是啊,好多人都写了这些,但特等奖作文写的却是亲情。”

“的确很新颖。嗯,我们是不是不能光从人的角度写,也可以从物的角度写,比如植物和动物,写地球的最后一日,它们都干了些什么?”

“这个角度也很与众不同。看来,这个题目难不倒你呀。那我再给你出一个题目吧:‘最美的 ’,请你发散一下思维。”

“一般都会写最美的人、最美的物品……我要放弃这些素材,写比较新颖的。”泽边想边分析。

“ 你分析得对。”

“哦!我想起来了!今天放学的时候,我发现一只大蚂蚁叼着几只抱在一起的小蚂蚁。我想跟它们开个玩笑,就把钥匙拿到大蚂蚁上方用力晃了一下。大蚂蚁吓得一愣,几只小蚂蚁掉了下来,惊慌逃窜中,它们居然还能抱成团。当大蚂蚁回过神来,发现小蚂蚁不见了,它便焦急地到处寻找。我想帮它的忙,就把那团小蚂蚁放到了它跟前,它竟然没看见,还是在不停地寻找。我生气了,把大蚂蚁抓起来放到小蚂蚁中间。大蚂蚁开始吓得缩成一团,后来它认出了小蚂蚁,就紧紧地抱住了小蚂蚁,好像怕小蚂蚁再受到伤害。”

“这个故事不错!如果不是你亲眼看到的,你可能编不出来吧?题目就叫‘最美的蚂蚁’吗?”

“好像很普通,不好!”

“那,在大蚂蚁找小蚂蚁的过程中,你觉得它的心情是怎样的?”

“焦急!对啦,可以写‘最美的焦急’!”

“我觉得不错,题目设置了悬念,让人不禁想往下看。”

“妈妈,你再出一个题目吧!”泽好像上了瘾。

“我和 。”

“嗯,最常见的会写我和爸爸妈妈、老师朋友,我不能写这些,我想写――我和方便面。”

“这个不错呀!你会煮方便面,你一定有故事。”

“妈妈,如果你是我,你会写什么呀?”

“我可能会写‘我和粗心’,哈哈!”

“还有‘我和拖拉’。”泽开心地补充。

“我们分析了半天,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写作文时,选材要选新颖的和自己熟悉的,这样才能既写出新意,又写得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