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德医风教育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医德医风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医德医风教育

医德医风教育范文1

医德医风教育活动学习心得

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上帝刚刚创造了人类之后,由于大地贫瘠,人类缺衣少食,时常遭受病魔的痛苦折磨,呼救的声音从四面八方传来。于是,上帝派下了最优秀、最善良天使去照顾病人,帮助他们解除病苦,守护着人类的安康。从此,有了天使的守护,人类得以健康安宁,代代繁衍,过着无忧无虑的快乐生活。

曾几何时,我们的医生护士用他们的爱心护卫着人们的健康,被人们亲切地称为“白衣天使“!

一个多么圣洁,多么令人向往,多么令人崇敬的字眼!一袭飘然白衣,是一颗纯洁的心灵;一顶别致的燕帽,是一项守护生命的重任。无数个阳光灿烂的早晨,我们倾听治疗碗盘的协奏曲;无数个不眠不休的夜晚,我们感受生存和死亡的交响乐章。都说我们崇高伟大,可是又有谁想得到,在这份崇高伟大的背后,其实是一颗颗普通的天使心!

人们不曾忘记,当非典肆虐横行的时候,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我们的白衣天使,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我们的白衣天使为了群众的健康,毅然挺身而出,与病魔展开殊死的较量。叶欣倒下了,邓练贤也倒下了……然而千千万万的白衣天使不但没有被病魔吓倒,而是更加的奋不顾身,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她们用爱心筑起钢铁长城,终于赢得了这场战斗的伟大胜利。是啊,他们也有父母,也有孩子,也许他们的父母还在期待着他们的搀扶,他们的孩子正在摇篮里揪心地哭喊着“我要爸爸,我要妈妈“!作为医务人员,他们比谁都明白,与“非典“较量,是一件多么危险的事情!

亲爱的朋友们,请你们告诉我,是什么力量使他们置家不顾,甚至把生死置之度外,投入这残酷的斗争?

也许有人会说,这样的事情离我们已经渐渐远去,那么就请你到我们的身边看看吧!

我们皮肤病患者往往是全身皮肤溃烂,表皮脱落,化脓、渗液,身上散发着刺鼻的气味,连病人家属都捂着鼻子敬而远之的病人!我们的医护人员却天天要为他们清洁身体、消毒、湿敷、搽药、输液等近距离的精心护理。由于病情严重,许多病人都已经灰心了,可是我们白衣天使却在坚持不懈地和病人亲切的交谈,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此情此景,连病人家属也为之动容,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每当病人痊愈出院时,医护人员的心里比蜜还甜啊!就是在这平凡的岗位上,我们的医护人员不嫌脏,不怕累,精心医护,乐于奉献,用爱心、青春、才华换来了病人的康复和微笑。

虽然辛劳,虽然劳累,但是我们很充实。就像鲁迅先生所说的:“虽自觉渐渐瘦弱,但觉快乐。“

医疗服务的同时也十分重视医疗服务效益。但是,医疗服务的价值无法用金钱来直接衡量。面对患者,医院有择优治病救人和救死扶伤的道义,同时又有维持医院劳动力再生产的责任,在具体实施中难免使二者产生碰撞,导致医德失调。

由此可见,市场经济不仅体现在以法律为手段的制度约束性上,还体现在以信誉为基础的道德约束性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既担负着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的任务,又要为自身生存和发展参与市场竞争。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建立一套科学、合理、有效可行的管理体制,是医院在激烈的医疗竞争中保持旺盛生命力的重要环节。那么,医院该如何以“诚信“教育入手,抓好医德医风建设呢?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做文章。

1、以“诚“人为本,做好医务人员的思想教育。一是抓好理想信念的教育。这是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也是医德医风建设的核心。要教育职工正确对待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困难、利益调整及一些问题,坚定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决心,为医院的生存和发展贡献力量。二是对职工进行“三观“教育。即对职工进行新型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教育,通过教育使职工正确看待物质利益,正确对待个人、集体与国家的关系,把个人利益融入集体利益之中;教育医务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把治好病人,减轻病人痛苦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最高目标。三是对职工进行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教育。教育职工树立起病人是医院的“客户“,病人是医院职工的衣食父母的理念,正确认识医务工作者和病人的关系,教育职工经常进行换位思考,把病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2、以“信“为本,切实履行对服务对象的承诺。一是要把医德医风建设同各项制度结合起来。要制定和完善医德医风规范,使医德医风同职工的利益紧密挂钩,严格考核落实,建立竞争机制,优胜劣汰,全面提高医护人员的服务水平,提高其医德医风水准,让病人满意。二是要坚持落实好医疗服务和医药收费价格公开制度和住院病人“日清单制“,让患者明明白白消费,把“医不二价“、“童叟无欺“作为行医道德的根本要求。只有心摆正了,才会对病人坚守诚信,才能兑现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诺言。

突出重点,强化措施,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工作再收成效

几年来,在行风建设上我院始终以整治群众反应强烈的

药品采购和销售上的不正之风为重点,以解决收红包、吃请、收礼、生冷、硬、顶等热点为重点,建全制度,强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并以此带动全院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工作全面展开,并取得了成效。

第一,就医环境得到了改善。今年初,为方便患者就医,营造一个舒适整洁的就医环境,医院投资10x万元改造门诊、病房楼老式门窗,统一更换成塑钢窗,病室内外环境一新。新建成的连接门诊-病房楼的走廊已于8月份投入使用,宽敞明亮、环境优雅的长廊已成为我院文化建设的浓缩显示板。

第二,医院成立了专门纠正药品和医疗设备采购、销售中不正之风的领导组织,采取了药品和医疗器械招标采购和与所的药品销售商鉴定协议书及与所有医生鉴定责任状明确了不许在药品销售中拿回扣,明确规定销售商发现一例立即退出医院,医生发现一例立即下岗处理。在我院彻底杜绝了药品促销中的下正之风滋生的土壤,纠正了药品促销中的不正之风。

第四,狠抓吃回扣、收红包等不正之风。我们采取层层鉴定责任状的办法来杜绝开药提成和收红包的问题。责任状中明确规定,任何人不得开药提成,不得收红包,一经发现责任人下岗,科室和科主任不能评先进。稽查科每月都对各科进行全面的检查,使这项规定真正落到了实处,现在我院杜绝了开药提成和收红包现象。截止目前,我院医务人员共拒收红包4x次。

第五,倡导人文服务,树立人性化医疗观念。我们医院在医德医风上严抓严管,医务人员的职业行为得到了有效的规范,杜绝了生、冷、硬、顶、吃、拿、卡、要等不良行为。进一步落实了《首诊医生负责制》、《服务承诺制》、《无偿代办制》、《限时办结制》、《否定报备制》和《责任追究制》等六项。

在繁重的临床工作中除了顺利平稳完成本职技术工作以外,注重医德医风的培养,提升自身道德水准,以关怀服务为荣,主要从医患关系、医护关系、护际关系三个方面入手,踏踏实实步步为营。

医德医风教育活动学习心得

医德规范是医务人员进行医疗活动的思想和行为准则,它就像是一面镜子,让我们在工作中能时刻对照自己的一举一动,谨言慎行.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我有了深刻的体会.

首先,医务人员在医疗卫生服务活动过程中,“为人民服务“是关健.其核心就是要尊重、关心患者,营造出文明、和谐的就医环境,形成平等,相互理解的医患关系.就像曾获得过“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吴孟超医生,他数十年如一日,在医疗服务和医学科研第一线上努力奋斗,无私奉献,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他在说到自己从医五十年的感悟时说道:“作为一名医务人员,敬业精神至关重要.敬业精神就是要忠于职守,热爱本职工作,以病人为中心,全心为病人解除痛苦.对工作精益求精,对患者极端负责.淡泊名利,关爱病人,甘于奉献.“在医疗战线上,这样优秀的医务工作者有很多很多,正是他们组成了医疗卫生服务的“主体“,成为每个医务工作人员的楷模和榜样.

其次,医疗卫生服务行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它是由许许多多“零件“所构建成的一个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的整体.不论哪个“零件“出了毛病,都有可能让病人付出宝贵的生命作为代价.我们医务人员每一个人就是那一个个的“零件“.每个医务人员,不论你是医生、护士、医技人员或是护工,都是医院这个整体的重要一部分.正是我们每个同事的共同配合,团结协作,这个集体才能够正常的运转,才能很好地履行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承诺.

随着人类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民,作为现代科学重要组成部分的医学科学也有了极大的进展.新知识、新观点、新仪器等等层出不穷,都在对我们的工作发出挑战和新的要求.而单凭学校所学到的知识,是无法跟上时代进步的脚步的了.就就要求我们接受继续教育,严谨求实,奋发进取,钻研医术,精益求精.只有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水平,才能更好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

作为一名医务人员,工作是很辛苦的.身上时刻背负着巨大的精神压力,而且还常常受到来自患者及其家属的责难和不理解不配合.但是,当与死神的拔河终于获得胜利;当瘫痪在床的病人能站稳他的脚步;当痛苦的表情被放松的微笑所代替,作为医务工作者,那一份满足和喜悦,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那是找到自己生命的价值,体会到平凡中的快乐.路遇时一句不经意的问候,相逢时一个真诚的微笑都在无形间拉近我们与患者之间的距离.我们带给他们战胜病魔的勇气和能力,他们让我们在凡俗的生中得到自信和升华.

还记得,一百多年前提着马灯的南丁格尔留下的那段誓言:予谨以至诚/于会从及上帝面前宣/终身纯洁,忠贞职守/尽力提高护理专业标准/勿为有损之事/勿取用或故用有害之药/慎守病人及家务之秘密/谒诚协助医师诊治/勿谋病者之福利/谨誓.的确,不论时代怎么变化,医学如何进步,救死扶伤,实行人道主义仍将是医务人员终身奉行的最高准则,也是我们要时刻铭记于心的行为的标杆!

医德医风教育活动学习心得

医疗机构是卫生系统的主要窗口,也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医德、医风的好坏是社会风气好坏的反映,也是全民族整体道德素质的重要表现。因为医疗行为关系到人的健康与生命,所以,医德、医风一直受到社会各界、舆论的经常关注和很高的要求,常常形成一时的热点。由医德、医风恶劣造成的事故尽管不多,但是影响大,格外遭人痛恨和谴责。因此,医德、医风建设是社会道德建设的重点之一。

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医院建设和发展由依赖型向经营服务型转轨。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与人的生命休戚相关,与别类职业道德相比,具有地位突出、对象特殊、责任重大的特点。在市场经济服务竞争中,如何加强医院医德医风教育,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改善服务态度,有效的满足人民群众健康的需求是我们不断追求的目标。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目前市场经济环境下医德存在多面性的特点:

1、受利益驱动,医德出现失衡。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传统医德发生了变化,受利益驱动,部分医务人员的是非观、利弊观、尊卑观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本来,医院的服务宗旨是减少疾病、救死扶伤,不能单纯以营利为目的,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是以自主经营的医疗卫生服务为主体,既求社会效益,又要讲求经济效益,二者处理不当,就导致了有些单位和医务人员见利忘义,医德失衡现象的发生。具体为乱检查、乱收费、乱用药、收红包、从事第二职业搞“创收”等,由此扰乱医疗秩序,败坏了医德医风。

2、价值背向,导致医德失去规范。国家对医院实行差额补贴的同时又使医院物资市场化,价格的涨跌使市场供求关系发生变化,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受市场经济体系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个别医务人员在遇到通过正当途径而利益得不到实现时,就可能寻求非道德补偿。更有甚者认为,为病人看病、做检查、做手术、受病人吃请、收病人红包和礼品是等价交换,合情合理。这反映了市场经济所引发的市场价格和价值的距离,导致了医德失去规范。

3、效益碰撞导致医德失调。在国家补偿不足的情况下,为谋求发展,医院在考虑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必须重视经济效益,由此在重视医疗服务的同时也十分重视医疗服务效益。但是,医疗服务的价值无法用金钱来直接衡量。面对患者,医院有择优治病救人和救死扶伤的道义,同时又有维持医院劳动力再生产的责任,在具体实施中难免使二者产生碰撞,导致医德失调。

由此可见,市场经济不仅体现在以法律为手段的制度约束性上,还体现在以信誉为基础的道德约束性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既担负着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的任务,又要为自身生存和发展参与市场竞争。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建立一套科学、合理、有效可行的管理体制,是医院在激烈的医疗竞争中保持旺盛生命力的重要环节。

医德医风教育范文2

关键词: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医德;医风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2-0042-02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医疗行业获得了长足发展,但各种医疗纠纷问题层出不穷,医德医风问题突出,医患关系紧张。2011年10月份发生在佛山南海区红十字会医院“活婴当死婴处置”事件,引起了社会的轩然大波,把医德、医风问题推向了风口浪尖。医德医风建设不仅关系到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成败,更关系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局。因此,建立高职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实践基地,健全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机制,把医德医风教育融入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课程中,全面提升医学生思想道德素养,这是培养医学生良好的医德医风的有效手段,医德、医风教育应从学生步入医学院校就开始进行。从长远和大局来说,医学生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重要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加强医学生的医德医风教育,培养具有高尚医德医风的医学生才是治病之根、发展之本。

为了增强医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我校在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构建了医德、医风教育教学基地;在市“包公祠”构建了医学生廉洁修身教育教学基地;在市中级人民法院构建了医学生法制教育基地;在“独立团团部旧址”构建了医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组织医学生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医德医风实践教学,提高了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医学生医德医风教育教学的真实性、生动性与实效性。

一、在医学生中开展医德医风教育的必要性

1.医德医风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加强医院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少数医院存在着一些与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相悖的医德行为,医患之间存在一些矛盾,甚至互不信任,影响了医院的形象。中央电视台“调查连线”节目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群众对医院和医护人员最不信任的原因中,医院过分追求经济利益和医师职业道德缺失分别都排在第一位。因此,医德医风建设问题,既是社会议论的热点及人们关注的焦点,又是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的难点。作为一名未来医务人员,应充分认清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将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放在维护学校的形象、医院的形象高度来认识,医学院校和医院都应该在医德、医风的建设上当模范、树榜样,走在全社会的前列。

2.医疗质量的好坏,既取决于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又取决于服务态度。同样的技术与设备,医务人员的医德修养不同,在医疗实践中所发挥的作用和带来的后果也不相同。有的医务人员技术水平虽不是很高,但对患者认真负责,遇到问题,认真钻研,拟定每一项诊疗措施都会深思熟虑,治疗效果较好;相反,有的医务人员虽然水平较高,但缺乏同情心和责任感,工作中粗心大意,敷衍塞责,常常会出现差错事故,诊疗效果也不会好。另外,医务人员服务态度还直接影响着患者的心情,而患者的心情又会影响治疗效果。因此,良好的医德医风,能使患者心情舒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医疗效果自然会好。

3.医患关系成因比较复杂,既有医疗资源不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原因,又有医疗质量不高、服务态度不好的原因,还有思想观念落后和管理监督不力等原因。但医德医风不好,医患之间缺乏信任,是医患关系不和谐的重要因素。因此,医务人员应当主动适应社会变革对医务人员提出的新要求,积极克服“施恩心理、权威心理”,把医德医风建设、密切医患关系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正能量,做促进医患和谐、建设和谐社会的医务工作者。

4.在临床实习过程中,学生把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医疗实践相结合,与医护人员打交道,与病人打交道,这一环节的医德医风教育尤为重要。在学生到医院实习前,要挑选那些医德高尚、医术高明、行医廉洁、工作积极、经验丰富的医师带教。带教老师在课堂教学及临床带教中应以身示教,向学生讲述自身在临床遇到医德医风问题的处理经验,通过自身良好的医德、医风典范来影响学生和教育学生。

5.良好的医德医风对于医学院校来说,是整个教育道德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塑造学生在学校学习活动的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未来的医务工作者要把社会主义医德教育作为必修课,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认真地学好社会主义医德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规范。

6.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医学院校德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特别注重加强对医学生的卫生国情和职业道德教育。作为医学院校,就必须结合医学工作和医学生的特点,重点进行医德医风教育,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最新热点及医院存在的医德、医风问题进行分析教育,从医学生入学第一天起就必须牢固树立救死扶伤的思想意识,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培养他们高尚的医德。

二、实践教学基地在进行医德医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机构不够健全。医学院校实践基地机构建设不健全,除直属附属医院以外,其他教学、实习医院或教学基地与学院隶属于不同的管理部门,由此造成了管理体制不一致,导致其教学工作和投资建设缺乏统一的领导和规划。同时,缺乏完善的教学管理机构和规章制度,教学管理比较松散。

2.教学基地医院的教学意识不够强,带教队伍建设投入不足。教学基地医护人员的教学意识、工作水平和医院的重视情况,都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原因。在基地教学医院,有的带教教师教学意识偏薄弱,缺乏系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论的培训,教学技巧和教学工作经验欠缺,也有个别带教教师缺乏责任感和主动性,带而不教,使得学生的实习、见习成为一种参观形式。在基地教学医院,受到市场经济和分配机制的影响,各级医院的任务较为繁重,医护人员少与工作任务重的矛盾比较明显,直接制约着医院领导、教学管理人员、临床带教老师三者在教学过程中的精力投入。医学院校每年向基地拨的教学管理带教费远远不能支付学生的教育成本,需要教学基地从医疗收入中划出一定比例做教学和生活管理的经费,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教学基地的积极性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加强医德医风教育的建议和措施

1.构建完善的医学生医德医风教育、考核体系。在学校,我们不仅要做好对医学伦理学、职业道德、卫生法规等课程的考试考核,同样,在实习见习医院对医学生的医德医风考核也是必要的。我们在教学基地也要坚持实事求是、公平公正的原则,采取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与学生的学期期末成绩相结合,把它纳入医学生的教育管理体系。在教学基地,我们为每位同学建立医德、医风考核档案,让每个实习的学生在每个科室出科后均要进行医德医风的考评,考评结果归入临床实习的档案中。

2.健全学校与医院机构,专人管理负责。作为医学院校应该加强跟教学基地的管理人员、带教老师的沟通和互相交流,共同促进医教管理机构的发展健全。在医学院校教学基地适当的培养懂医院管理又懂得教育管理的管理干部,同时根据基地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可行的教学管理规则制度,针对带教教师建立质量考评制度和激励制度。

3.加强基地医院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意识,把医德医风教育融入到临床实践教学当中。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与专业特点在教学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4.在学校加强伦理教育、法制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医学生的实习任务是通过实习医院的管理去完成的,而每个医学生的具体实习行为则是在各科室带教老师精心指导下实施的。在医疗实践中展开医德医风教育,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收到良好的效果。医学生职业道德水准的提高与教师的道德风范影响是分不开的。加强临床医学生的法制教育,不仅要使他们了解和掌握相关法律的具体内容,了解病人的合法权益和自己的义务责任,而且要使他们深刻认识到法律的地位和尊严,在法律范围内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自觉履行法律法规所规定的责任义务,培养健全的法律心理。

参考文献:

[1]卢清昌.浅谈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机制[J].青年与社会,2013,(8).

[2]曲宗琴.试对当前医德医风教育难题的客观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4,(2).

[3]白国强.新乡医学院全科医学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研究与实践[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3,(7).

[4]韩霜.医学院校教学基地建设的现状及分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0).

医德医风教育范文3

房产交易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即购房前准备阶段、签订认购协议阶段、签订房屋买卖合同阶段、收房阶段。在房产买卖中由于开发商与普通购房人交易地位极不平等、信息严重不对称以及有关法规的滞后,常常布满陷阱。在不同的阶段里存在不同的法律风险,因此需要有针对性地去防范和规避。

一、 购房前准备阶段

在这一阶段中,主要的风险来自于售房广告中虚假宣传和对于售房主体的审查不严。

1、售房广告中虚假宣传。开发商为了迎合购房者的心理,往往会在售房广告中对楼盘进行一些虚假宣传或对一些敏感内容作模糊说明,例如:“距某某大商场仅3分钟”(隐瞒了时速60公里这一前提)、“周边一公里内有地铁、幼儿园、小学、银行、邮局……”(其实这些设施仅停留在规划图纸上)、“会所、游泳池、网球场”(要到下一期才施工)等。

对于该种风险,最基本的防范措施就是不要片面相信广告中的陈述。对于广告中周围环境的描述亲自进行一下调查、核实。而对于今后才能交付的会所、学校等配套设施则应当在购房合同中约定交付期。这样即使将来开发商不能实际交付,则其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同时在有了明确约定的情况下,即使开发商不愿主动承担责任,而必须进入诉讼程序时,也会因为约定明确而使诉讼变得简单,胜诉的把握也更大。

2、售房主体的审查不严。所购房产的产权瑕疵对于购房者来讲也是致命的风险之一,通常是开发商无开发资格或无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等房屋销售合法手续。一般而言,这样的房产在购房人付了房款之后,一般无法取得预定的房屋,在合同被宣告为无效时只能拿回本金和同期银行贷款利息,但是在取得判决书上的权利之前,缺乏诚信的开发商早已将房款挪做他用或携款潜逃,最后判决书上的权利也无法变成现实,这样购房人很可能血本无归。如果房屋开发手续不全,甚至是非法建筑,就算你可以入住所购的房屋,但是房产所有权证明永远办不下来或者是在入住后随时可能面临房屋由于不合法需要拆除的风险,这时候只能向开发商请求赔偿,但由于开发商的偿付能力有限,购房人可能最终无法得到实质赔偿。

对于上述风险的防范主要是查看相关证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和《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的规定,应查看的证件大致包括"五证",即:《国有土地使用证》、《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商品房销售(预售)许可证》,如上述文件不全,甚至存在作假的情形,即便你非常喜欢这处房产也最好不要买。

其次,主体方面的风险还有所交易的房产产权不完整的问题,如存在共有人,而出售人未征得共有人同意,或所售房产存在抵押或被司法机关查封的情形,这些也需要进行认真审查,如发现存在上述情形,最好不要购买。

二、 签订认购书后阶段

这一阶段的风险来自于认购书中定金条款的约定。

定金是我国《担保法》明确规定的债权担保的一种形式。通常房地产开发商在认购书中都有这样的条款:购房人应当于签订认购书之日起多少日内与出售方签订房屋买卖协议,否则定金不退还。而现实中有不少购房人会在交付定金后反悔,或由于与开发商在关于购房合同的具体条款无法达成一致而不能在约定的时间内与开发商签订购房合同。从法律上讲,如果没有特殊原因,购房人如在签订认购书后确因自身原因不愿购买所认购房屋,则开发商不退定金是合法的。但是对于因双方不能就合同具体条款达成一致而使合同不能订立,则不能算作购房人自身原因,开发商应当退还购房者定金。

购房者在签订认购书前应尽可能多看几处房产,最好不要在签订后再反悔。其次在签订认购书的时候,应当尽可能将将来要签的购房合同中的关键条款如价款、面积、房屋位置等予以约定,以免签订购房合同时产生争议。同时有必要将“买房者应当在签订认购协议之日起多少日之内前来与卖房商谈正式合同,如因对合同条款的分歧导致合同未能签署,所收的定金应予退还。”写入认购书,这样如出现双方不能就购房合同达成一致,则开发商必须将定金退还。

三、合同的签订阶段

这一阶段在房产买卖中非常关键,其中存在的风险是多方面的。

1、开发商通过在合同中的约定,故意规避延期交房的责任。在商品房买卖合同中,延期交房是比较普遍的现象之一,对此开发商理应承担违约责任。但在个别情况下,开发商为了推卸责任,将一些可能造成延期交房的事件约定为不可抗力。按照我国的规定,不可抗力应该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比如说地震、发洪水等等,这种不可抗力才能够免除开发商延期交付房屋的责任。如果不符合这种情况,就不能约定成不可抗力。而开发商通常把不可抗力的范围扩展了,比如施工中遇到异常困难或者重大的事故问题不能解决、签约后政府颁布的法规和原来不同、施工配套的批准和安装的延误,都认定为不可抗力。这样对购房者是不公平的。

2、开发商对房屋设计单方面做出重大调整。这本属开发商的重大违约,但目前使用的格式合同却对违约责任的设计很不合理――仅规定开发商退回房款并给付一定利息。依此,购房人在因设计重大调整不满意而退房时,往往已丧失了找到更好房子的机会或须花费更多的价钱才能找到,而因这种机会成本的损失在文本合同中也无明确规定赔偿,索赔的成功率预计很低。因而购房者应当在房屋买卖合同中对于开发商单方面变更房屋设计的责任进行明确约定,如:购房者在开发商变更设计时可以选择退房或要求开发商赔偿损失,并将损失的计算方式予以明确。

3、购房者不重视补充协议的签订。房屋购买合同里没有约定的事项通常在补充条款里进行约定。有的购房者不重视补充协议的签订,往往是最终发生房屋买卖纠纷的主要原因之一。实际上,补充条款在某种程度上约定的事项比房屋购销合同里约定的还重要。应该明确地把售楼书和其他广告的内容写进补充协议;明确房屋所有权证办理的时间;约定按揭办不下来的话,双方都应承担的责任;明确关于公摊建筑的面积,要和开发商约定清楚,不仅要有一个笼统的公摊面积数字,而且要明确公摊的是哪一部分,确定公摊的位置;装修标准也必须确认,装修标准的规定不要笼统使用进口材料、高级材料等不明确、含糊的表述,一定要明确使用什么品牌,甚至包括颜色等;由于开发商的原因需要退房的情况下,必须写明开发商要负何种责任,写明具体的退房日期,甚至包括银行的利息、罚金等。

四、收房阶段

医德医风教育范文4

亲爱的各位xx教师:

春节的喜庆和热闹已渐行渐远,在这个特殊的抗击疫情只能宅在家里的假期里,我们享受最多的就是一直以来向往的和家人朝夕相处,还有手机、电视等这些电子产品的功能让我们玩个够,但带给我们的只有无聊、憋闷。实际上任何事情都有个度,超越了就会向往曾经让你生厌的生活。我想大家会不约而同地想念虽然紧张忙碌但又充满激情斗志和乐趣的在学校的日子,想念那些让你欢喜让你忧的“熊孩子们”,想念集体研讨争得面红耳赤又达成共识,想念磨课的准备、思考、评课的焦躁、惊喜和收获,想念xx操场上初升的朝阳、绚烂的落日,想念校园里的行色匆匆、书声琅琅…… 老师们,尽管待在家里,我们的使命和责任不能忘,“我是xx学校的重要一员,我热爱我的学校……用人格引领人格,用智慧启迪智慧,为学校的发展贡献出全部的智慧和力量!”首先我们不能把自己的业务丢了,“一日学一日功,一日不学十日空”,充电加油不可放松。孩子们在家里基本失去了我们的监管,我们如果不督促不严抓他们就会更加放松。当然,我也看到了各群里许多学科领导和课长们带领大家读书学习的通知及反馈,也看到了初四教师正月初三就开始让学生打卡、作业检查的提醒,其他年级包括小学教师在家长群里回复学生作业情况,课长们对教师每日作业检查的小结。这些都彰显了xx教师的风范和责任心。但是现在我们面对的形势是开学时间有可能延迟(这不是我们希望的,毕竟我们要上完上好下学期的课);

兄弟学校也都在家里忙活,这个假期是“弯道超车”的关键期,谁能抓住机遇谁就是赢家,尤其是初四级部尤为重要,竞争不仅要靠实力和努力, 还要靠干劲和巧劲,靠机遇和坚持,靠周密掌控和严格落实。为此,给老师们提以下要求:

1.各级部、各班级严格按照学校和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及时上报相关数据和信息,不拖后腿,把这些简单的常规的事及时做好,就是对国家工作的支持,就是为医护人员减轻压力。也不占用我们过多精力。

2.积极响应号召不出门,不聚会,戴好口罩,勤洗手,在家里安心静心学习、工作和生活,既照顾好家里人,又把学校工作做好。不听信谣言,不传播非官方的信息,不参与评论负能量的信息,爱国就要体谅国家的难处,众志成城,共渡难关。

3.强化自身学习,年前学科组要求学习的课程标准和推荐的书籍要有计划的学习。骨干教师团队的教师要知道你们还肩负着引领课堂改革的新使命,你们更需要读懂相关内容,做好相关准备,完成相关内容。各级部和学科还要做好教师学习的督促和成果晾晒,增加新学期刷题和选题的要求。

4.密切关注好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把“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落实到位,假期中暂定完成期中考试以前的所有内容,初四级部要完成第一轮复习和第二轮复习的前三分之一。根据学部、学科、级部的相关要求,提前一天级部将第二天课程表及学习内容传至家长群,提前认真开展网上集体备课(钉钉可以做到即时视频研讨),根据学校推荐的平台选好新课讲授的精品线上授课以便推给学生,再按照平时上课基本要求准备好导学案,学生的练习,检测(统一检测时间、上传时间、反馈时间),跟踪辅导,微课推送讲评,错题整理等。对于优生要给予特殊的要求,特殊的关爱,特殊的任务,更高的 标准,确保优生走得更远! 对学生作业上传情况、作业质量要及时点评反馈,对不及时、态度不端正的学生及家长电话提醒严肃要求,我已经写了《致家长和学生的一封信》,大家可以利用这封信的内容教育家长。确保我们的家庭授课保质保量。此项工作比我们在学校的授课难度要大,既要管好学生还要要求好家长,出了问题我们也鞭长莫及,但我们坚信管总比不管好,抓总比不抓强,持之以恒总比龙头蛇尾效果好,我们要用我们的真诚感动学生和家长,用我们的执着感化学生和家长,用我们的悉心证明我们的决心。

5.初二地理,初三历史、生物、信息技术会考,初三生物、初四物理、初四化学实验技能测试,初四体育测试,初四所有文化学科考试的相关教师都要做好学生在家里的具体的练习和检测,落实方案,确保开学后不手忙脚乱。

医德医风教育范文5

微信称霸移动即时通讯领域

在社交产品的网络交锋中,谁能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最终还是要靠用户体验说话。腾讯就是从用户体验出发,通过优良的用户渠道、微信产品本身功能的不断完善,以及系统清晰的产品营销战略,最终发挥微信的用户优势,迅速占据移动IM的霸主地位。

首先,微信胜在品质差异化。微信的产品功能在用户眼中是“易用、好用”。其“易用、好用”性不仅体现在移动IM软件所具有的最基础的功能,即文字信息及语音信息的廉价传输,更体现在其突出的注册方式和交友的便利性、信息收发功能的多样性及稳定性、不断完善的软件附加功能和美感舒适的排版布局方式等等,以此吸引、发展用户。当用户逐渐熟悉和了解微信的性能,在使用上形成习惯和固定的圈子,用户网络规模就越来越大,微信的交流价值和产品价值也越来越大,用户就逐渐被锁定在该产品上。

其次,微信胜在定位差异化。具有私密性的移动“轻社交”通讯工具——微信的这一产品定位是准确的。微信利用其海量用户的平台优势,极大程度上满足了用户添加大量同学、同事、朋友等熟人的需求,为其赢得了先入为主的差异优势。

再次,微信胜在功能差异化。腾讯不断整合包括腾讯产品在内的各类成熟业务,将摇一摇、朋友圈、腾讯微博分别内置到微信软件中,方便用户进行信息分享;更逐步推出公众账号、QQ邮箱、二维码,以及财付通等业务,使具有多种需求的用户登录微信就够了,不需要在不同应用重复登录。值得注意的是,2013年8月份腾讯的微信5.0版本逐渐整合了腾讯的街景、电商、阅读、游戏、视频、音乐、翻译等服务,使原本定位为移动IM的微信业务已经成为融合应用下载、添加好友、内容分享、LBS位置服务甚至O2O电子购物等功能的应用平台。比如,微信5.0版本引入的微信支付、表情商店、游戏中心功能,把原来只能扫二维码的“扫一扫”功能拓展到了条码、图书、街景、翻译等领域,其中条码扫描可以扫描商品,并进行线上比价和购买。基于此,微信支付推广的速度越来越快,当当网、易迅、唯品会、蘑菇街等等都已接入微信支付,用户只需在结账时选择“微信支付”,并用手机扫描结账时这些网站系统生成的二维码,用微信扫码进行支付即可;在线下,腾讯还通过设立微购物项目将微信支付铺设到了零售商场中,探索打造O2O闭环交易体系。

除此以外,微信还开通了第三方API,通过第三方开发者添加更多第三方应用(App),如美丽说、唱吧、豆果美食、POCO美食等,减少了用户的移动成本,满足了用户多方位需求,而其目前在国内近五亿的庞大用户基数必将给这些服务带去可观的流量和网络效应,实现正反馈的网络外部性,进而刺激更多的潜在用户使用该产品,如此良性循环,微信势必成为移动网络市场的主导和标准,形成“赢家通吃”局面。

最后,微信胜在品牌差异化。品牌的差别来源于消费者关于该品牌知识和偏好的差别。微信是目前中国互联网巨头腾讯旗下的子品牌,腾讯品牌的市场号召力和庞大的QQ用户基数在新产品的推出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所以,腾讯第一时间向市场推广移动即时通讯产品便迅速获得了用户的认知和认可,在极短的时间内跨越产品临界点,率先获得市场正反馈机制带来的收益。在微信产品步入成长期后,腾讯更是加大了微信的宣传力度,在报纸、电视、地铁、公交、餐饮业、互联网等位置投放广告进行大力推广,逐渐形成市场圈定效果,无形中增加了竞争对手的进入成本,而其他移动IM则对此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同时,微信一直以用户体验为中心探索创新商业模式,在赢得用户口碑之时也为品牌赢得了美誉。微信从2011年至今给用户提供的一直是纯净度非常高的信息界面,虽然微信与企业和机构的合作服务空间在不断扩张,但其对用户社交体验的影响则被降到最低。

从目前来看,相比其他移动IM软件,微信在移动IM定位和发挥移动IM用户优势这两大关键性问题上处理得较为得当,所以能够迅速称霸移动即时通讯社交领域也就成为理所当然。

移动IM进入垂直细分时代

在PC互联网发展的不同时期,浏览器、门户、搜索引擎等单一入口先后占据绝对优势,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没有一种入口拥有绝对的优势,而是一种多入口的状态。在这一状况下,互联网大佬们的最佳抉择是多入口布局,产品之间相互支持,进行交叉营销。于是,国内各大互联网商纷纷扩军备战,谋求在移动IM领域抢占一席之地。

迄今为止,由于使用偏好的逐渐养成以及由此带来的转移成本,国内五亿用户已“自愿”被微信锁定,在此基础上,微信也在尝试进一步将品牌价值从最初的通讯和社交拓展提升到游戏、购物及与生活有关的一切,争取在用户时间和金钱争夺战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初步形成强者更强的网络正反馈效应。故新进者或挑战者应该避免和微信在既有路线上争规模之长短,也不应该在开放的网络生态圈中屏蔽打压对方。作为新产品的提供者,挑战者最为明智的决策是推出一个与标准产品相兼容而又有创新的产品。

其一,挑战者可以采用低价格承诺与渗透定价策略。网络运营商公开的长期低价格承诺是使潜在用户确信使用其移动即时通讯产品将会长期获益的一种策略,对于低价格乃至免费的产品,许多用户都愿意尝试使用,随着用户逐渐熟悉和了解该产品的性能,使用形成习惯,用户就逐渐被该产品锁定了。而运营商也通过免费策略,从某种程度上降低用户使用该产品的心理成本和风险,获得了锁定用户的机会,进而加快自己扩张产品市场规模的速度。比如,在推出“两送一免”的流量政策之后,易信最近正式对外宣布了“享聊”计划,全国范围内除了电信用户可继续获得每月300M的免费流量,移动和联通用户也将获得同样的待遇。易信宣布的这一消息符合用户一直以来的期望和需求。同时,用户在电信与易信战略合作打造的“易生活”本地生活服务平台消费时可以累积“易信积分”,该积分可在商场购物时进行消费抵扣。初步看来,易信推出的一系列免费与低价折扣策略在吸引用户和提升使用黏度上是成功的。根据易信给出的官方数据,自2013年8月9日上线以来,易信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内用户量就突破了3000万,且平均活跃用户840万,人均消息3.8条,用户活跃度较好。

其二,挑战者可以基于自身产品标准的优势,展开各种品牌营销手段。碎片化时代, 企业再想通过一次性、集成式的方式来开展营销传播已不太现实。所以,移动IM运营商必须围绕着用户体验进行持续的考察和转变,以不断的创新营销策略让用户认可并留下来,之后才能让海量用户围绕产品所形成的圈子来行动。相对于其他移动IM运营商,腾讯和阿里巴巴基于产品优势所做的品牌营销推广较为突出。比如阿里巴巴的“来往”就刻意强调了功能和用户体验层面相对微信的优势,其颇具特色的阅后即焚、扎堆、涂鸦等功能,迅速成为使用者的话题热点。同时,为了打击微信,阿里巴巴采用的全员营销结合流量免费的组合拳确实为来往积累了初期的人气,已逐渐形成相对活跃的社交生态。2013年9月底,来往已成功登上苹果App Store社交类免费App下载第一名,超过了微信、QQ、微博等同类产品。

医德医风教育范文6

两位异国的作家,两部貌似不同的作品,却为我们营造了神情相系的艺术境界。而在扣动心灵的感动之后,又给人们留下截然不同的情感升华。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两篇作品的创作背景。

《伊豆的》是川端康成历经八年时间精心雕琢的一部小说。他曾在《汤岛的回忆》中写到:“我在伊豆尝到的,首先是旅情,其次是伊豆的乡村风光,第三是正直的好意。”川端写过一系列反映伊豆生活的作品,的形象在他的作品中也是屡见不鲜。这与其难以割舍的伊豆情节有着密切的关系。1924年晚秋到1926年4月,川端康成大学毕业后的头三年,大部分时间是在伊豆半岛的汤岛上度过的。他说:“我认为汤岛是我如今的第二故乡”,“这二、三年,可以说我是伊豆人了。”由此足以窥见川端与伊豆之间深厚且难以割舍的感情。他这次长期潜居伊豆的原因,如他本人所解释的:“我是据此或者说几十次都是抱着生活上的一些痛苦才来到天城山山麓的”在伊豆“我身心洁净得象洗涤过一样”,而一回到东京,“就又觉得厌烦了。”川端在这里所指的“生活上的一些痛苦”,自然更多的是指生活上、恋爱上的失意,也包括他对当时文学论争的“厌倦”。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川端康成来到伊豆的原因是为了远离压抑、烦闷的现实生活。而伊豆的汤岛给予他的正是一份心灵上的宁静和温暖。

川端康成自幼亲人早亡,独自长大的人生体验给他的内心带来无限的孤独和悲凉。虽然在他的作品中通常流露出半甜蜜半苦涩的味道,但这种忧郁、苦恼、烦闷的“孤儿的脾气”

在他的心里始终挥之不去,他渴望人世间的温暖与关心,亲情与爱情,期待有人引领他摆脱孤寂,走出幼年的阴影。这一心情与郁达夫很有着几分相似。

郁达夫幼年丧父,母亲忙于生计,疏于对他的关爱,这种幼稚的悲哀,筑就了他忧郁性的基础。郁达夫擅长“自叙传”小说,他写小说的目的是为了“裸地把我的心境写出来”,以求“世人能够了解我内心的苦闷就对了”。

继《沉沦》时代之后,郁达夫进入了他第二个抒情时代。“性的苦闷因着经济的与社会的苦闷的紧逼,便失却了它的重心地位,而经济苦闷从此变为重心!”

《春风沉醉的晚上》创作于1923年7月,恰恰就处于这一时期。此时的郁达夫正经历着“五四”运动退潮后青年一代普遍存在的精神失落和经济、婚恋的苦痛,这与其在日本留学期间形成的“弱国子民”的深刻烙印共同促成了郁达夫忧郁、苦质的创作风格。回国后,呈现在他眼前的劳动阶级的悲惨生活的实际,使他的忧郁性渐渐扩张到无穷大而不得不在文字上吐露出来,于是便有了《春风沉醉的晚上》的诞生。在这篇作品中,达夫借助文中的“我”抒发心底作为“无用书生”的孤独、压抑、忧愁和彷徨,也通过“我”的心理描写表达出对于关怀、温情的渴望和召唤。

不同的时代和社会背景,造就了两位作家几近相同的心灵感受和情感渴望:孤独、忧郁,饥渴于情感层面的关爱。正因为如此,才使得两部作品在神韵上有着异曲同工的艺术魅力。

一、相同的意境之美

意境是抒情作品的灵魂。在《伊豆的》和《春风沉醉的晚上》中都深深蕴含着东方文学所特有的意境美:温婉、含蓄、回味无穷。所谓意境是指抒情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而在这两部作品中,我们第一感到的就是这样震撼心灵的感动和韵味。

两部作品都围绕着爱情——这一人类永恒的主题展开故事情节。四位男女主人公,两种不同的相遇,却都以同一种态度和方式对待这份懵懂的感情。他们在孤独、苦闷的生活中,从对方得到了温暖,萌生了一种半带甘美半带苦涩之情却不曾直抒胸臆。这种纯真的爱,写的如烟似雾,朦朦胧胧,作品的意境之美就产生在这种若明若暗、似有似无之间,蕴涵着东方文学特有的含蓄和内敛。

《伊豆的》一开始便写到“重叠的山峦,原始的森林,深邃的幽谷,一派秋色,实在让人目不暇接。可是,我的心房却在猛烈跳动,因为一个希望在催促我赶路。”作者把“我”急于见到的心情用剧烈跳动的心和急促的脚步含蓄地展现出来,表现了“我”既害羞又焦急的内心感受。黄昏的暴雨使“我”坐立不安,担心会因为大雨不来演出。直到“远处隐约传来了咚咚的鼓声。我几乎要把挡雨板抓破似的打开它,把身子探了出去。”迫切想要知道们在什么地方,遇到怎样的客人,“我”倾听着对面旅馆、饭店里的种种声响,推测着的情况,“我心情紧张,一直敞开门扉,惘然呆坐着。每次听见鼓声,心胸就豁然开朗。”当意识到今晚可能会被人玷污时,“我”的心“阵阵作痛”。这样的关心和担忧蕴涵着“我”对不尽的情愫,文章透过夜雨和鼓声所引发的心理波动,以层层猜想的方式将其表达出来,使整篇文章的意境沉浸在忧愁、温婉、含蓄的感彩之中,作者创作的良苦用心在这里可以窥见端倪,而读者读到此处,内心情感也会不由自主地随“我”的心绪起伏而变化。

最终“我”乘船而去,与她离别。依然保持着对感情的幽雅和纤细,总是以一种腼腆、羞怯的姿态对待“我”。她专程来岸边送“我”,“我找了许多话题同她攀谈,她却一味低头望着运河入海处,一声不响。每次我还没把话说完,她就一个劲点头”,“想说声再见,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然后再次深深地点了点头。”她极力克制着内心的波澜,只显出一份柔美和天真,以深深的点头和专注的凝视,送“我”起航。只有她手中挥舞的白色手帕,流露着她交错复杂的感情,像是对这份感情的挥别,又像是对“我”的召唤。“我”最终也没有将这份爱说出口,在离别的伤心欲绝之后,艰难地选择了忘记:“我任凭泪泉涌流。我的头脑恍如变成了一池清水,一滴滴溢了出来,后来什么都没有留下,顿时觉得舒畅了”。至此,文章在无限的伤感中结束了全篇。

整篇作品没有用任何只言片语正面直接表露人物之间萌发的爱情火花,而读者在阅读中却无时无刻不沉醉在这份纯真的情感之中,仿佛字里行间就写满了“我”和之间默默的情思,这便是文章意境的绝妙之处。从“我”遇到到“我们”分别,作者共写到了四次“绯红的脸颊”,正所谓如若无意何必含羞,对“我”的爱就随着这四次“绯红”撩拨“我”的心弦。而“我”对的爱随着一路的追随逐渐加深,在离别时达到。中国有诗云:“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作者在“我”与离别之即三次写“我的眼泪扑簌簌地滚落下来”,足以见得“我”对于这份旅行之中的爱情的珍惜和留恋。

《春风沉醉的晚上》中“我”与陈二妹的相交是从“我”搬到贫民窟里一间小小的房间时开始的,生活的窘迫使得“我们”不得不共同分享本来就只有猫额大小的房间,成为了邻居。二妹每天下班必从“我”房间经过,“我们”之间的了解便从这里开始,一切都顺其自然。她看到“我”简陋的家当,感觉“我”是和她一样的可怜人,因此和“我”很快地交熟起来,对“我”抱以真切的关心。而“我”第一眼便觉得二妹是个可怜人,因为从她的身上“我”看到了自己“可怜的”影子,此 时的“我”正承受着经济的苦闷,四处颠沛流离。“她是不想做工而工作要强迫她做,我是想找一点工作,终于找不到”。这样一种“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情在“我”和二妹心中萌生,它不但拉近了“我们”之间心灵沟通的距离,而且促成了“我们”之间情感的进一步萌芽。

虽然“我们”生活在经济重压之下,但是彼此得到的微薄的收入,却不曾忘记为对方买些吃食,一同分享,这份关心和照顾,使得原本压抑、悲凉的生活平添了几分欢乐和惬意,为浓重的“黑暗”绘上了一抹淡淡的亮色。这是他们之间萌动情感的发展和外化。然而,就在“我”不禁想要拥抱她的时候,内心的理性却命令“我”莫在作孽,切莫让如此纯洁的处女毒杀在“我”的手中,更称自己是“恶魔”。于是,“我”和二妹之间的情感始终保持着一种幽微的情思,似有似无,似幻似真。这样的表达手法充分体现了东方文学含蓄、婉约的风格,仿佛在文章外蒙上了一层朦胧的面纱,留给读者以较大的想象空间,达到欲说还休的表现效果。类似的创作手法在现代文学史上广受推崇,这表明中国文学长期以来继承和发展着东方文学美的特质。

全文依如《伊豆的》一般没有直白的爱情表露,有的只是“我”和二妹之间温情的相处。作者反复用二妹“深深的看我一眼”表现对“我”的关心和好奇。眼睛是人心灵的窗口,眼神中流露的情感恰恰是人内心感情的表露。由此,作者一再强调二妹的深邃的目光,其深意不言而喻。

两篇作品在意境描写中都着力表现含蓄、温和、婉约的写作风格,无论是在人物情感的表达,还是在作品的结尾都无一例外的将这份意境恰倒好处地融会到作品中去,使作品呈现出东方文学特有的美。这一意境的构造和两位作家所处的创作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国自古就是东方文学发展的源泉之一,日本的文学发展史并不长,但受到中国文学的影响甚多。两国作家在创作中或多或少都会沾染东方文学的传统创作气息。随着时代的发展,日中两国文学家在不断的实践中将这一特质发扬光大,从而使东方文学含蓄的风格得以长久的保持下来。

没有炙热,没有浓烈,只有恬淡的感动。作品的结局,给文章勾勒出一种忧郁、悲伤的感情基调,牵动着读者的心弦,留下了长久的回味和无限的遐想。正如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所形容的“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二、相同的主题

《伊豆的》和《春风沉醉的晚上》分别塑造了两位地位低微,生活穷苦的女性形象,而作者在她们身上同时又赋予了纯洁、善良、体贴入微的美好品质。在“我”的内心孤独、忧郁、彷徨的时候,她们的关心、真诚和纯洁深深打动了“我”,温暖和慰藉着“我”的心灵。然而她们所生活的社会对于这些“美好”视而不见。她们用真诚的心去关心、体贴别人的时候,自己得到的往往只是欺凌和轻蔑。

《伊豆的》中,一路上对“我”无微不至的照顾不时温暖着“我”的心,帮“我”摆坐垫,为“我”取拐杖,蹲着掸去“我”裤脚的灰尘。特别是当“我”听到对同伴说“是个好人”的时候,“我”本人更加因这份纯真和坦率而感觉到自己是个好人。正如文中所说“我已经二十岁了,再三严格自省,自己的性格被孤儿的气质扭曲了。我忍受不了那种令人窒息的忧郁,才到伊豆来旅行的。因此,有人根据社会上的一般看法,认为我是个好人,我真是感激不尽。”

然而“我”却几次亲眼目睹这品性善良的因为没有社会地位,过着低人一等的生活,处处受人歧视。用茶馆老板娘的话说:“那种人谁知道会住在哪里呢,少爷。什么今天晚上,哪有固定住处的呦。哪儿有客人,就住在哪儿呗”。旅馆的老板娘还告诫“我”请艺人吃饭是“白花钱”,言语中流露出无限的轻蔑和鄙夷的态度。旅途中,每个村庄的入口都竖立着“乞丐、巡回演出艺人禁止入村”的牌子,宣告她们是不受欢迎的人。

在《春风沉醉的晚上》中我们也同样可以感觉到社会人情的淡漠。文中一开始便说明“因为失业的结果,我的寓所迁移了三处”。在原本简陋不堪的房里,忍受着种种逼迫,终于“我”卖掉了所有的器具,只带着一堆书和画架搬到了贫民窟里的一间小小的房间,与女工陈二妹成了邻居。当她看到“我”每日“深夜游行”,担心“我”走上歧途,发不义之财,偶尔相见“她深深地看我一眼,她的黑晶晶,水汪汪的眼睛里,似乎是满含着责备我规劝我的意思。”

陈二妹是N烟厂的女工,每日超时的工作量,却只有微薄的收入,还要防备管理人的戏弄。她父亲刚刚去世,母亲下落不明,独自居住在一间租来的房间里,工作繁重而单调,每月的收入也仅仅够付房租。她每次聊天时想到自己的悲惨命运就禁不住潸然泪下。她多次劝说“我”不要吃烟,特别是不要吃她厂子里做的烟,言语间流露出对烟厂无比的愤恨,这些足够向我们说明烟厂对工人的残酷压榨和欺辱。

两位作家塑造的薰子和陈二妹的形象都属于生活窘迫,地位卑微的社会阶层,在各自所处的社会环境中忍受着别人的蔑视和欺凌。在与薰子和陈二妹的相处中,“我”分别目睹了她们低人一等的生活,联想到自己相似的生活处境,使我们之间架起一道心灵沟通的桥梁,更加激起“我”对她们深切的同情和爱怜。尽管她们承受着生活的种种磨难,却依然保持着最质朴、最富人性的爱。她们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关心、照顾着身边的人,用纯洁真诚的心灵感染着身边的人。两位作家均以“我”为视角,通过对薰子和陈二妹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引领我们去体会她们身上的这种朴素的情感。《伊豆的》和《春风沉醉的晚上》不约而同地歌颂和赞美了劳苦大众的美丽心灵。

我们可以说,两部作品之所以在以上两个方面有着近似的地方,与作家个人的情感需求有着必然的联系。正如前文所说,两位作家在创作之时都处于人生的低潮期,承受着来自社会和自身的巨大压力,对渺茫不可知前途的惶惑、寻觅、苦闷使他们从心底爆发出渴望关怀、渴望爱情的呼声。郁达夫曾经很愤慨的说道:“可怜我自小就受到了社会的虐待,到了今日,还不敢信这尘世里有一个善人。所以我与人相遇的时候,总不忘警戒,因为我被世人欺得太甚了。”我想这句话也不妨借来描述川端康成当时的心境。他们需要生命中出现一缕能够温暖心灵的阳光,期待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特别是人与人之间的美好的感情。薰子和女工陈二妹的形象正是这份美好愿望的化身。她们的温和、善良、纯真、体贴都无一不是对于作者忧郁、烦恼的内心最好的慰藉。她们是作者乃至和作者有相同境遇的人在孤独、压抑之下的感情上的期待和幻想。如是这般,便构成了两部作品优美、恬淡、含蓄的抒情意境,抒发了对穷苦人无限的同情。

《伊豆的》和《春风沉醉的晚上》两部作品不仅有如出一辙之妙,也有各具所长之功。这就是本文下面将要探讨的问题。我们都知道,一部成功的作品必定有它与众不同、独树一帜的一面。然而类似的题材,或者类似的主题,要想推陈出新,与同类作品区别开来,势必要花费作家的一些心思。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写作技巧,却实实在在体现着作家的创作功力。《伊豆的》和《春风沉醉的晚上》就是这样两部作品,尽管它们有着同样凄美的意境,同样的主题思想,但仔细品味之后,你就会发现,在感伤的情调之外它们又各自孕育着属于自己的那份绚烂。

一、不同的叙事结构和人物设置

《伊豆的》显然采用的是游记的叙述方式,故事的发展是依照旅途中时间、空间的变化向前推进的。文章一开始便以“我”赶路的情节作为开篇,并交代“我”与的相识就发生在旅行中:“这一行人至今我已见过两次。初次是在我到汤岛来的途中,她们正去修善寺,是在汤川桥附近遇见的……然后是翌日晚上在汤岛,她们来到旅馆演出。”之后“我”便追随着一行人穿过隧道、翻越山岭,过了荻乘、梨本等寒村小庄,来到汤野。就在当晚那个下着暴雨的深夜,“我”的心随雨声中传来的的阵阵鼓声而起伏难安,原本的些许好感变得愈发强烈。而在今后几天的相处中天真、纯洁的心深深吸引着“我”,“我”对她的爱怜与喜欢在此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随后,“我们”相约同路到下田,旅途中若即若离的态度,无微不至的照顾让“我”心动不已。文章的结局将场景设在送“我”上船的岸边。“我”的欲言又止,的静默不语,使全文笼罩在一种悲凉的气氛中。此时,不但是“我”伊豆之行的终点,也 是“我”与之间情愫的终点。可见,整篇作品的故事情节始终围绕着旅途变化展开,人物的情感的逐层推进也蕴涵在这种变化之中。

此外,《伊豆的》中除了“我”和之外还塑造了其他的人物,这其中包括:的哥哥一家、百合子、茶馆老板娘和她重病的丈夫、旅馆老板娘、各地的旅客以及在码头遇到的矿工的母亲。显然,这样繁多复杂的人物的出现正符合了游记的需要,他们既是旅途中的“点缀”,又是旅途变换的标志。但作者选取这些人物,赋予他们语言和行动,并不是毫无目的的,而是通过他们的言行从侧面烘托出真诚、善良、纯洁的心灵,为“我”对的爱恋的发展作铺垫。

而《春风沉醉的晚上》的叙事结构与其相比要显得更为严谨有序,人物也相对集中。全文始终将故事封闭在一间黑暗狭小的房间里,故事中,正面描写的人物也仅仅限于“我”和陈二妹。这一点与《伊豆的》可谓大相径庭。郁达夫的小说一向不强调情节,只注重抒情,但在这篇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达夫在情节设置上的良苦用心。这也正印证了前文中谈到的,《春风沉醉的晚上》是郁达夫创作风格的变革开端。

小说将故事的发展局限于一定的空间之内,“我”与二妹的相识、了解到相互关心都是从“我”搬到这间小小的房间开始的。它的狭窄为“我们”之间进一步的交流创造了条件,每次二妹下班,“我”总要起身给她让路,一则为她提供了仔细观察“我”的机会,二则她觉得过意不去便买了香蕉叫“我”一同享用。由此,“我们”才有了以后的深谈,才能在朝夕相处之后让“我”感动于她的真切的关心,从而在脑海中生发出种种“邪恶”的念头。可见,小屋这一空间的限定,即为情节的推进“推波助澜”,又成为本文别具一格的构思。

文中的“我”在二妹的面前被衬托得如此渺小,虽然“我”是故事的亲历者,但在作者的创作意图中并不是真正的主角,只是起到推动故事发展的作用。而作者想要表现的真正主角是女工陈二妹。陈二妹是他精心构置的一个人物,目的是想通过她表现工人阶级的生存状况和穷苦人的精神面貌。她一出场就被清寒的意象所笼罩,“她的高高的鼻梁,灰白长圆的面貌,清瘦不高的身体,好像都是表明她是可怜的特征”。她父亲死后一个多月,早晨上工“一路哭了去”,晚上又“一路哭了回来”。生活如此艰苦,还要受工厂管理人的戏弄,这种写法极具悲剧化小说的要素。8这样细致的描写,我们可以看出郁达夫是有意营造出二妹的悲惨,将众多发生在穷苦百姓身上的悲惨的事件,集中到二妹的身上,让她更具有时代的典型性。读者在读到这里的时候会很自然的将自己的感情投入到作品中,从而产生共鸣。如果说《伊豆的》带给人的感觉是旅行的变幻,是流动的节奏,那么《春风沉醉的晚上》则是人生沉闷而又无奈的叹息和宁静。

二、不同的感彩

尽管《伊豆的》和《春风沉醉的晚上》都是以沉默的方式将这份萌芽的情愫斩断,使文章在充满悲凉、忧郁的气氛中结束。但在此之外,我们依稀可以感受到这两者之间存在着的感彩的差异。

从上文中笔者已经谈到,川端康成是为了躲避烦恼和纷乱才来到伊豆的,因为此时的伊豆恰好给予了川端一份宁静、舒适的生活空间,温暖和抚慰着他憔悴的心灵,是他精神的避难所。他长期居住在伊豆其实可以说就是一种“逃避”,一种归隐田园的惬意。因此,在川端眼中,伊豆是美好的,也是美好的。作品中,作者把“我”的孤独和一行人的贫贱生活交织在一起,描绘了“我们”共同的痛苦心声。但整部作品并没有过分将这份痛苦浓墨重彩,而只是浅浅的一笔代过,特别是旅行中沿途浓郁的山野气息和的天真、甜美的表情更为作品增添了欢快、跳跃的音符,抒情的笔调远远大于对他们不幸的描绘。由此可以看出,川端是在追求着一种抒情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感受的美,一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心境。他避而不谈现实的冷酷,正说明他“逃避”的初衷,他只想给作品,给自己,给读者一种单纯透明的美,这实际上是川端康成内心理想的升华,从孤独的生活经历升华到精神层面的满足,从痛苦忧郁的现实升华到理想世界的美好。

而《春风沉醉的晚上》却自始至终弥漫着忧愁、凝重的气氛。作品开篇就写明了“我”窘迫的生存现状:失业、饥饿、居无定所,放翁诗云:“少年远游无百里,一饥能使走天涯”恰是对“我”境况的绝佳描述。于是,“我”才在无奈之下搬进了这间只有“半个猫额”大的小屋。屋内黑沉沉的光线也同样预示着“我”与陈二妹惨淡的生活:一个是穷困潦倒的知识分子,一个是受尽压迫的烟厂女工,构成了“我们”之间“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悲哀。结尾处作者一段病态的环境描写使忧郁的情调升至:“天上罩满了灰白的薄云,同腐烂的尸体似的沉沉的盖在那里。云层也能看得出一点两点星来,但星的近处,黝黝看得出来的天色,好像有无限的哀愁蕴藏着的样子”。夜景的描绘寄寓了作者对现实无限的诅咒。此时的郁达夫沉浸在人生彷徨、忧郁的内心压力之中,他没有选择如川端康成一般去寻找一个“伊豆”那样人生的世外桃源,躲避痛苦,而是敢于通过作品将这种人生苦质表现出来。他将目光投向社会,投向身边的普通劳动者,从他们的身上寻找黑暗中的闪光点,发掘人性最本质的魅力,从而激发更多有着同样感受的民众彼此关爱、彼此理解,正像文中的陈二妹一样,用善良的心呵护周围的人。这既是对和二妹一样劳苦大众的深切同情和真诚的歌颂,也是对当时社会境况的抨击和鞭笞。黎锦明在谈到《春风沉醉的晚上》时说:“我相信无论是安居在繁华生活里的男女,或者和达夫经过同样生活的男女,生活比达夫更不如的男女,《春风沉醉的晚上》给他们灵魂的摧撼是一样的,现代的生活已经麻木了,灵魂麻木了,《春风沉醉的晚上》从这许多麻木中唤醒了不知多少人们!”

形成如此迥异的风格和两位作家本人的性格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川端康成幼年的孤儿生活决定了他抑郁、孤僻的气质和脆弱的性格,从而当他处身于社会或者人生的大动荡、大冲击的时候,往往表现得力不从心。他本人也承认:“归根结底,自己基本上掌握不了人生的长河”,“没有能力感受真正的悲剧和不幸”。于是,他便很容易陷入消沉、迷惘的心境之中,对现实采取回避的态度,只沉醉于自我心灵里的美好世界,去寻求解脱和安慰。在伊豆的时光恰恰是他“躲避、超脱”的阶段,他正迫切的需要包括在内的一切美好事物的温存,因此《伊豆的》中那些明快而又充满温暖感觉的暖色调的存在也就不足为奇了。郁达夫的童年也是在孤寂和压抑中度过的,他的骨子里天然存在着一种忧郁的情节,特别是“五四”运动的到来,大大激励了当时还远在日本的郁达夫,然而当他的热忱和在异国“弱国子民”的痛苦在内心猛烈碰撞的时候,除了用灰冷的色调描写周围的人和事用以宣泄心中的忧郁、苦闷之外没有什么可以让他解脱的了。这使他清醒的认识到只有将个人的情感放逐于社会之中才能激起更多人的共鸣,使人们在黑暗的现实中寻找一丝光明。

文学评论家认为,任何作家的创作风格的形成,除了受其本人的性格影响之外,无一例外的还要受到其所生活的文化环境和文学存在的影响。

从《伊豆的》和《春风沉醉的晚上》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浓重的日中两国传统文化的气息,还可以窥见外来文学对他们创作的影响。如果说,外来文学对他们的影响技巧多于精神,那么传统文化对他们的影响则精神多于技巧。日本和中国是东方文学发展的重要阵地,两国自古以来在文化传统上就有着一脉相承的血缘关系,特别是,在文学方面相互借鉴,相互学习的地方很多,郁达夫先生就曾远赴日本留学。正如笔者在前文中所谈到的,两部作品中同样洋溢着含蓄、清新、淡雅的意境之美,这就是东方文学中所特有的审美的气质——清新脱俗。这便是两部作品的精神所在。

在两国独特的民族文化表现上两部作品也同样各具特色。《伊豆的》处处流露出日本的文化风情,汤岛的美景、温泉的舒爽、艺人的歌舞、的羞涩,都是日本民族风土人情的展现,甚至包括“我”的出游也是日本民众的一 种生活习惯。郁达夫在《日本的文化生活》一文中也曾谈到:“他们的文化生活,不喜铺张,无伤大体;能在清淡中出奇趣,简易里寓深意,春花秋月,近水遥山,得天地自然之气独多,这一半虽则也是奇山异水很多的日本地势使然,但一大半却也可以说是他们那些岛国民族的天性。”《伊豆的》可以当之无愧的称为“日本风情”的缩影。

郁达夫的创作同样受到中国民族文化传统的熏陶与浸润。首先,郁达夫叙写男女之间的关系常常联系着更广阔的社会生活,《春风沉醉的晚上》也亦如此。他没有孤立地写男女之情,而是将它放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让读者感到其中更为深刻的社会意义。其次,郁达夫在大部分小说里描写的都是没有真正的爱情的男女关系。《春风沉醉的晚上》中“我”和二妹之间的关系也是没有发展成爱情的友谊。再次,他的爱情题材中常常着意表现一种自省意识。这一点在文中也有体现:

“我看了她这种单纯的态度,心里忽而起了一种不可思议的感情,我想把两只手伸出去拥抱她一回,但是我的理性却命令我说:

“你莫再作孽了!你可知道你现在处的是什么境遇!你想把这纯洁的处女毒杀了吗?恶魔,恶魔,你现在是没有爱人的资格的呀!’”

由此,可以说《春风沉醉的晚上》是郁达夫文学创作民族性的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