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舞蹈发言稿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舞蹈发言稿范文1
这是我们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迎来的第三个“五一”国际劳动节。三年来,世界经济风云变幻,中国引领全球发展,我们公司也走过了一段极不平凡的奋进之路。我们自我加压,逆境图强,赶超一流,掀起了对标挖潜、降本增效,打胜了扭亏增盈攻坚战,实现了各项技术指标的全面进步、企业管理的超越和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企业发展过程中,凝聚了所有职工的辛勤汗水和无私奉献,凝聚了各个专业、各个部门同志们的智慧和创造力。
特别是我们在生产一线的同志们,一马当先,艰苦奋斗、忘我工作,用实际行动为事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五月是生产的黄金季节,公司系统检修安全顺利完成,整个生产链条具备了创高产的条件。全公司上下要鼓足干劲,力争上游,迅速掀起大干的热潮,用高产低耗为红五月增添更多的亮丽。
舞蹈发言稿范文2
大家下午好!
首先我非常的感谢你们对我的关心、培养和帮助,感谢你们给我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使我在人生历程中多了一次挑战,多了一次抉择,这里我真诚地说一声"谢谢大家"。
我叫李,今天,我竞聘的岗位是社会事务科副科长。
按照我们街道办事处的内设机构设置,社会事务科副科长主要是从事宣传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人口与计划生育方面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负责辖区内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负责检查督促人口计划指标的完成等工作,我认为除此以外还有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职责,那就是协助科长开展好民政、残联、文化、社区建设等工作,落实好计生优扶政策,团结好科室工作人员,为科长"减负",发挥好帮手作用。
权衡自已,我有几项优势。
首先,我认为自己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为人正直、处世大方,待人接物端庄得体、细心周到、宗旨意识和责任感强。
二是有吃苦耐劳、适应力强的优势。我从事工作7年以来,服从安排,无论是在中学、小学还是机关工作,我都能以较强的适应能力融入团队,对待每一项工作都充满热情,任劳任怨。
三是热爱岗位的优势。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我早已作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尽管社事办的这份工作很辛苦,可能会经常受到误解和辱骂,我将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并信心百倍地迎接挑战的到来。
四是能熟练操作计算机。在掌握和收集各类信息,文字处理等方面有一些经验,能够快速的熟练掌握计生管理软件,并准确、及时的将辖区计生数据录入微机,能有效的提高社事科的工作效率。
五是我有年纪轻的优势。年富力强,精力旺盛,正是干事业的时候,尽管我目前对社事科的工作还不是很熟悉,但是我想我年纪尚轻,只要用心,只要勤奋好学,只要我把一颗真诚的心融入大竹林这片生我养我的热土,踏实工作,鞠躬尽瘁,孜孜以求,就一定会渐入佳境,取得成效的。
我深信"天道筹勤",我对竞争上岗充满希望,充满信心。
如果大家能给我这个机会,让我通过竞争到社会事务科副科长这个职位上去工作,我将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努力:
第一个方面:不断强化自身素质,提高业务能力与水平。加强业务知识、相关政策、法规的学习,尽快完成角色的转化,丰富自已的实践经验。
第二个方面:凝聚"二个方面力量"。一是在工作思路上与领导拉好"应接",发挥助手作用。二是在实际工作中要与同事拉好"连接",努力创造宽松、和谐、愉快的工作环境。
第三个方面:抓好"四项工作":
一是勤政、廉政,严格依法行政,进一步提高计划生育工作水平
二是抓好业务培训。
三是着力提高群众对计生工作的满意度,狠抓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工作的落实。
四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提高优质服务水平。
舞蹈发言稿范文3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 困境 思路 实现途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高等教育也经过不断改革有了长足的发展与提升,可以说进入了大众化的新的发展阶段。但与其相匹配的辅导员队伍建设,尤其辅导员职业化却相对滞后,出现许多“非职业化”的现象,已经成为制约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关节点。解决好这一问题不仅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要求,而且是高校事业可持续发展和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现实困境
(一)高校各级领导对辅导员职业化的认同感不强。
在以教学、科研为主旋律的大学校园里,人们对辅导员职业化是缺乏认同感的,大多认为它是一个过渡职业,各级领导对其工作的重视仅仅停留于文件和口头上,往往在应急的时候、不稳定的时候辅导员才是前线的“战士”,而辅导员本身作为教师队伍的一分子却享受不到教师的同等待遇。尽管高校为了贯彻落实中央和教育部的文件精神出台了很多的文件,但由于各级领导从思想上就没有从战略的高度去认识,对辅导员工作客观上是轻视的,最终导致辅导员自身缺乏职业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二)我国目前辅导员队伍存在严重的“非职业化”问题。
1.职业化素养和职业化技能上的欠缺。目前高校辅导员主要由专职与兼职人员组成。无论哪部分成员往往是从未从事过学生辅导员工作的,仅接受过短暂的“上岗培训”,甚至没有任何培训经历就加入了辅导员队伍,应该说在职业素养、职业技能等方面与工作要求之间在较大差距。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锻炼,具备了一定的工作技巧和能力,但大多开始离岗,然后又选留一批新辅导员。队伍的不稳定性也造成了辅导员职业的“过渡性”。
2.职业化行为规范的欠缺。辅导员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导致辅导员在教师与管理者之间难以定位;同时角色不明确使辅导员无力拓展职业空间,难以坚定从业方向并明确目标,导致辅导员工作呈现短期性和流动性。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初步思路
对于高校辅导员这一特定职业来说,职业化建设要求对职业本身专业化进行探索和研究,对辅导员的岗位设置、工作内容、权力权限、方法理念等作出科学、合理、有效的规范和指导。可以考虑把高校辅导员职业按照不同类型进行划分,如思想政治、带班辅导员,心理咨询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员和普通事务类辅导员(包括学习、生活和住楼辅导员)等,使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日益专业化,形成一个职能多样化、工作标准化、人员职业化、理论综合化、运行高级性的专业领导机构。
(一)学生社区辅导员。
随着大学后勤的社会化发展,各高校学生宿舍的规划建设、社区环境、功能设施、服务管理等都较之以往有了很大的改进,学生公寓凸显了生活化功能。社区辅导员应当常驻学生宿舍,并以此为主要工作区域,做到与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不仅与宿舍管理员一起做好宿舍各种规章制度的建立、细化、实施和对应的管理与奖惩,而且要做好与学生相关的思想交流、生活指导、健康服务、学习督促和文化营造等工作。
(二)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
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和解决都迫切需要一支专业队伍进行全面、快速、高效的实施和处理。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便承担着这一职责,他们应该更多地贴近学生、了解学生,深入学生社区,宣讲心理健康知识,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并及时介入各种突发事件进行危机干预。
(三)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员。
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员应当将所学专业知识,积极用于实践,为低年级学生提供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与咨询,帮助和指导他们认清自我、确定目标,为专业学习和人格塑造打下基础;同时为高年级学生提供就业指导与服务,例如就业政策法规、就业技巧、就业心态、求职礼仪等方面,帮助大学生摆正位置、扬长避短,顺利走上社会。
(四)学生日常事务管理辅导员。
这与传统的专职辅导员比较接近,但是职责分工更明确,工作内容更具体,易于将相关事务做精做深,主要从事学生的党团建设、活动指导、社会实践、考核奖惩、帮困助学、日常管理等工作。
(五)学风学术辅导员。
吸取美国学生事务管理中最新流行的SLI理论经验,结合我国教育重视学生学业的优良传统,建议设置学风学术辅导员。他们以学风建设和监督、为大学生提供课外学习辅导与咨询、联系任课老师、反馈教学等为主要工作内容。
(六)课程教学辅导员。
对大学生思想素质的培养不仅需要以针对个人为主的一系列日常服务、教育和管理,而且需要在一些重要专项内容上采取集中授课的方式进行教育和培养,例如大学期间的“形势与政策课程、“入学教育”课程、“生命教育”课程、“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等。这些便可以由课程教学辅导员担当,可从相关专业毕业生中选拔。
以上六种辅导员岗位的设置,应当说是对当今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内容、内涵的具体体现。当然随着对我国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研究的不断深化,可能还会赋予其许多新的甚至是不同的特点和内涵。因此,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建设一定是在其专业化不断深入的基础上动态发展着的。①
三、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的实现途径
根据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的基本条件,结合目前高校辅导员的实际工作情况,我们认为,高校应该从提高认识、明确职责、完善机制等几方面入手,推动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发展。
(一)提高认识是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的基本前提。
高校党委行政人员作为学校政策的制定者,首先要高度重视和支持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建设,确立辅导员也是高层次人才的观念。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有关部门文件精神,制定相应配套措施,把好辅导员“入口”关,落实辅导员的编制、职别、级别等问题,配齐所需人员,增加投入,努力培养一批既懂教育又通管理的新型的专业化高校辅导员队伍。
(二)明确职责是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的重要条件。
1.将辅导员的人事、工资关系归属与日常工作的安排、考核划归为一个部门管理。由分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校领导或学生工作部门统一管理,使他们成为名符其实的专职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和学生管理干部。
2.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使辅导员能够专心从事学生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学校各部门、各院系凡涉及辅导员的工作不能分别布置,要总体协调,通过一个渠道来安排。
3.在具体工作的安排上,辅导员既可按现在的模式分别负责某一院系的学生工作,又可由学校总体安排,这样既可提高工作成效,又可适应学分制条件下可能带来的学生流动对工作的要求。
(三)完善机制是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的根本保证。
1.坚持准入机制。即从辅导员岗位的“准入机制”着手,严把“入口关”,以保证专职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各高校应在分析辅导员队伍现状的基础上,明确专职辅导员的数量与录用条件,由学校学工事、组织等部门联合参与,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原则,面向社会公开选拔。
2.强化培养机制。高校要建立分层次、分类别、多形式和重实效的辅导员队伍培训体系,坚持先培训后上岗的持证上岗制度,强化岗前培训、日常培训、在岗培训、骨干培训和脱产培训相结合的培训机制。
3.建立保障机制。从完善辅导员专业职称评聘办法、规范辅导员提拔使用机制、改善辅导员工作和生活条件等方面着手,建立和完善专职辅导员队伍的政策保障机制,大力改善辅导员的待遇和条件,鼓励其向职业化方向发展。
4.健全考评机制。高校应切实加强对辅导员的考核和管理,建立健全符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日常事务工作要求的工作考核评估体系,完善辅导员工作职责的规范和考评制度,将考核结果与职务聘任、奖惩、晋职定级密切挂钩。通过实施科学的考评机制,进一步推动辅导员队伍职业化的进程,进而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5.拓宽发展机制。高校要统筹规划辅导员的发展,采取“专、转、提、派”等措施,广开“优出”渠道。
(四)搭建平台,为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提供发展保障。
1.要构筑四大平台,强化辅导员培养力度。即搭建培训平台、进修平台、交流平台和科研平台,引领辅导员向专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
2.要创造发展机会,激发辅导员的工作热情。培养辅导员带头人,实施名辅导员工程,造就一批留得住、用得上、干得久、有名望的辅导员,闯出一条学术型、专业化的学生工作之路。
3.创新工作组织机构模式,使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有良好的环境保障。实行专业化培养,建立分层次、分类别、多形式的队伍培训体系。不断提高辅导员的管理能力素质、专业知识素质和个人思想政治素质,使其成为具有专门化知识、实践经验和岗位技能的专门人才。
注释:
①马健生.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历史流变[J].比较教育研究,2006,(10):63-69.
参考文献:
[1]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2]张文强.高校政治辅导员职业化研究[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7.
[3]王洪才.高校辅导员职业化探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6).
[4]周先进.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必须强化五项机制[J].湖南社会科学,2006,(3).
[5]赵B.论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的必要性与建设思路[J].商情(科学教育家),2008,(1).
[6]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A].教社政[2005]2号,2005-1-13.
[7]陈靖.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与职业化建设再思考[J].高教高职研究,2008.
[8]詹萍.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学,2008,(9).
[9]陈英弟.浅议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J].科技信息,2007,(16).
舞蹈发言稿范文4
关键词:体育舞蹈;可持续发展
前言:国际标准交谊舞,又称“体育舞蹈”,原名称做“社交舞”,英文为“Ballroom Dancing”,为欧洲贵族在宫廷举行的交谊舞会,法国革命后,Ballroom Dancing流传民间至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人将该舞蹈散播到全球各地,并形成一股跳舞热潮,至今不衰。经历一百多年的发展,“社交舞”从“社交”发展为“竞技”,将单一的舞种发展为摩登舞、拉丁舞两大系列的十个舞种,并在1904年成立了"英国皇家舞蹈教师协会"。这个组织将当时欧美流行的舞姿、舞步、方向等整理成统一标准,制定了有关舞蹈理论、技巧、音乐、服装等竞技的标准,公布为“国际标准交谊舞舞厅舞”,为世界各国所遵循,英国的黑池甚至成了“国际标准舞”的圣地。
目前,世界各国将国际标准舞易名为“体育舞蹈”,欲将舞蹈运动纳入体育运动项目。拥有74个会员国的“国际舞蹈运动总会”(International Dance Sport Federation)于1997年9月4日正式成为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会员。体育舞蹈是融体育与舞蹈为一体的新型体育运动项目,它之所以风靡世界、覆盖全球,必有其独特的功能,除了体育的教育性、锻炼性、竞技性、舞蹈的自娱性及娱乐性等特点外,还可以将任何几种特点进行组合,从而显示出体育舞蹈的多功能特性。因此体育舞蹈以它固有的娱乐和锻炼价值,载入人类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史册。
一、体育舞蹈运动的教育性能给予学生思想净化
体育舞蹈的价值和作用,就在于给人以真善美的教育,不断陶冶情操,吸收美的真谛,提高民族的精神文明水平。真:体育舞蹈的真就是真实、真诚、实事求是。舞蹈表演必须在真实的基础上,才能为人所喜爱,亲切感人。善:体育舞蹈仍然继承交际舞的特点,它是人际交往、感情交流、沟通心灵的工具,而人际关系的特点是它具有感情基础。美:对于舞蹈家来说,它始终是毕生追求的目的。所以,体育舞蹈之功能,就在于真、善、美的教育,它可以教育人们去追求崇高的思想境界,医治人们心灵上的创伤,提高民族的精神素质。
二、体育舞蹈运动的锻炼性能提高学生的气质
体育舞蹈是一向很有锻炼价值的全民健、健身、健心运动。它能健美形体、锻炼体魄。经常参加体育舞蹈锻炼,进行形体训练,可以改善体型体态,对人的形体进行“生物学”改造,使体态丰满、和谐、;使形体符合一定的健美标准。另外长期从事体育舞蹈锻炼,对心血管系统产生很大的影响。它能使人的心脏得到锻炼,使心肌发达,心搏有利,心脏每次收缩时排出的血量增加,每分钟心跳次数逐渐减少,从而使心脏有一定的休息时间,据体育舞班50名男女学生的心率测定表明,在相对静止状态下,平均每人心率为62次/分。这样心脏就具备了一定的储备功能,使之能适应更大的负担,进而提高了人体的活动能力。同时还能增强人的心理活动能力。当代大学生的心理负担过重,往往会引起心理疾病。而跳舞却能使人调整身心,逐步消除情绪障碍,以取得心态平衡,保持乐观的心情,以饱满的情绪再度投入紧张的学习和工作。
三、体育舞蹈运动的竞技性能锻炼学生的坚韧品质
世界冠军对体育舞蹈训练方法的信息反馈表明,体育舞蹈可以作为一种大强度训练法,在美的旋律中进行生物学改造,它能挖掘人的潜力,充分发挥人的本质力量去与“极限”拼搏,大学生参加体育舞蹈的竞技会增强他们的团结协作精神,增进他们对美的追求,另外体育舞蹈仍然继承交谊舞“舞会舞蹈形式”的特征,从而成为社会交际活动的工具,让大学生们发挥舞蹈优势,能够在社会中展示自我,拉近友谊的距离,培养他们谦虚谨慎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四、小结
可持续发展是当代最重要的价值选择之一。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将之阐释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细究起来,它是一种有限制的发展,要求对世界实施“可控的于预”。[1] 可持续发展不是空想,而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相契合:首先,肯定发展是第一位的。其次,肯定人类价值观念系统的能动作用,反映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辩证关系。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中贯穿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如今,世界各国的普通高校的运动项目正共同追求从发展到可持续发展的演进目标。包括竞技体育在内的所有领域,从理论到实践都要发生重大变革。竞技体育发展的根本追求和终极目标,是达到人的可持续发展,进而能动于社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显然,体育舞蹈运动在普通高校迫切需要通过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寻求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所以对体育舞蹈运动在普通高校可持续发展的价值研究是必要的。
参考文献:
[1]袁方等.中国社会结构转型,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9.
[2]阎世铎等.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状况与发展趋势,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2.
舞蹈发言稿范文5
关键词:高职院校;舞蹈教育;特点;发展方向
素质教学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是其中的重点内容,舞蹈教育在高职教育中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上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舞蹈教学因为教学环境以及管理理念的影响,使得其发展中有了以下特点。
1 高职院校舞蹈教育特点
第一,高职院校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主,这一办学理念使得其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尤其注重技术性教学,这种教学的环境和特点,也体现在了高职的舞蹈教育中,更加注重对学生的技术能力培养。而舞蹈教学也体现出了其内在的文化底蕴,因此这也决定了舞蹈教学不能像其他学科那样,只注重技术、技巧的教学。舞蹈技巧只是舞蹈的基础内容,在舞蹈教学与发展中,应该把握好只是教育与能力培养的比重,理论知识、舞蹈技巧、技术欣赏能力以及审美能力同时兼顾,才能更好地表现舞蹈,才能让学生认识到学习舞蹈的价值,并且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第二,在舞蹈教W中一定要以科学作为教学的第一准则,即教授的舞蹈技能一定要是正确的,舞蹈本身是技术和艺术结合的产物,技术性是实现艺术性的前提,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多让学生训练舞蹈技巧。[1]而传授技术的教学过程就是让学生能够把握舞蹈中规律,构建系统的舞蹈理论,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观察学生的接受能力及时调整教学的进展,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选择相适应的舞蹈作品,让学生进行基础内容的训练,经过反复的联系,提高学生对舞蹈的熟悉程度,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于舞蹈文化内涵也会有一个变化的过程,能够更好地理解舞蹈。
第三,高职舞蹈教育发展更加注重实践性,和普通高校对比,高职和市场接触要更多,也更加完善,也更加注重教学中的实践环节,这点在舞蹈教学中也得到了体现。舞蹈教学本身就需要很多的实践,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注重舞蹈动作和技巧之间的关系,把握其中的关联性,还要学会运用舞蹈技能,教师需要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统一。
第四,高职的舞蹈教育要尊重学生,重视他们的个性化特征,学习舞蹈的学生之间基础情况也各不相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在掌握学生舞蹈学习的实际情况后,对进行内容和进度进行相应的调整,进而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
2 高职院校舞蹈教育发展方向
高职院校舞蹈教学方法的改革,可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第一,在舞蹈教育中,可以多利用现代化的工具辅助教学。[2]当前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在舞蹈教学中使用这一技术,可以有效地提升教学的效果,利用多媒体独具的优点,可以将舞蹈动作、技巧等内容通过图像、声音、文学以及食品等形式直观地展示给学生,增强学生的体验,让学生能够置身其中,去感受知识,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的效果。例如在学习藏族舞蹈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喜好,如学生都很喜欢流行音乐,教师就可以先给学生放腾格尔的音乐作为课堂教学的导入内容,在学生听歌曲的时候,教师还可以准确一些有关青藏高原的图片和视频,在歌声以及美景的渲染下,学生就会很容易感兴趣,并且陶醉其中。在学生都陶醉其中的时候,教师再开始引入教学内容,会让学生有更多的体会和感悟。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投入情感,在学习动作的时候,能够把握住其中的内涵,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欣赏美的能力,这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就可以很好的提高教学的效果,培养学生的能力。
第二,教师在教学中需要留给学生一些自主空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给学生留下自主空间让其自己创造美。舞蹈教学还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而在那些采用填鸭式教学的院校中这点也自然得不到体现,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情况下,已经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形成了单一的舞蹈思维。[3]因此高职的舞蹈教育一定要注重对学生创造意识的培养,在教学中,平等的对待学生,给学生留出充分的发展,展示自己的空间,能够鼓励学生多进行提问。在编排舞蹈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先自己编排,在完成之后,可以进行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不断地完善自己的舞蹈,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寻找和创作最能表达自己情感思想的舞蹈动作和词汇,这个过程中,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与创新能力。
第三,高职院校应该培养大学生舞蹈团队,能够加强师资力量建设,组成一支专业的舞蹈教师队伍。那些学生自己组织的舞蹈团队,学校应该鼓励,也可以将他们用作舞蹈教学中一种辅助形式。这样可以有效的培养和挖掘学生的艺术潜能和兴趣,日高团队的凝聚力和责任感。学校应该鼓励学生自己逐渐舞蹈团队,教师可以进行一定的引导,帮助学生实现自己的愿望,满足学生兴趣的同时,还可以很好地宣传舞蹈专业,起到了宣传推广的作用,吸引更多的学生对舞蹈感兴趣。学校可以多给学生一些展示的舞台,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训练和表演,可以让学习自主学习,学生之间可以很好的互帮互助,在这个过程汇总可以锻炼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和交往能力。高职的舞蹈教学中要注重教师的作用,除了要根据院校的实际情况改革教材之外,还要逐渐一支专业的舞蹈教师队伍,对教师进行培训,提高他们舞蹈教学的水平和质量。教师要具备较高的知识素养,创造性思维也是必备的,在舞蹈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能力,促进高职院校舞蹈教育更好的发展。
3 讲究实用、全面的舞蹈教学
舞蹈教学要体现出实用性和全面性,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要传授给学生更多的舞蹈知识和技巧,因此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解决教学内容多和教学时间少之间的矛盾,要不同于学院派的舞蹈教学。[4]例如,在舞蹈艺术专业院校的教学中,学习藏族舞蹈需要规范的进行,从基本体态、屈伸训练、手位、脚位、踢踏、弦子等慢慢练起,要想学好这些,短时间内是不可能的,需要一个至两个学期的时间。而高职的教学则不同,更具有针对性,可以将其舞蹈风格特点及基本的动律、舞步这些内容都放在一个或两个组合进行教学,可以增加对剧目的排练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就会用到这些知识,进而通过不断的运用掌握藏族舞蹈的韵律特征。在学习其他风格的舞蹈时也可以按照这种方式进行,将有限的教学时间,多花在让学生学习多练习上,让学生具备更多的舞蹈专业知识技能,具备舞蹈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实用型师资。
4 结语
高职舞蹈教育,应该根据其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知识的接受能力来进行教学内容和进度的调整,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高职舞蹈教学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庆华.浅谈高校舞蹈教育如何在民间舞蹈艺术传承保护中发挥作用[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09(10):
29-30.
[2] 宋禄霞.高校舞蹈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J].社科纵横,2010(8):214-215.
舞蹈发言稿范文6
关键词:“走廊”物理实验室实验探究能力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实验及其教学是物理课程和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既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基础,又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方法和手段。[1]
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和实验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它在物理教学中能起重要的作用。当下物理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是在当前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和家庭、社会环境因素以及应试教育制度的影响下,学生动手实践机会、观察体验机会极大减少,教师对实验教学热情度不高。这些因素都直接损害了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针对当前存在的学生动手实践机会、观察体验机会极大减少损害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本文从实践的角度谈一谈如何开发“走廊”物理实验室这一渠道对解决存在的问题作一探讨。
1.“走廊”物理实验室
之所以命名为“走廊”物理实验室,是因为此物理实验室非彼物理实验室,是集合了学生、教师、家庭、学校各方面的简易物理实验器材、劳动生活用具、玩具、淘汰下来重组后有利用价值的实验器材等制作而成放置于教室“走廊”方便学生、教师取用的“实验室”。
“走廊”实验室与物理课本中规定的必做学生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相比较,首先,“走廊”实验室设立的目的是增加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和增加物理的感性认识,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降低物理知识的理解难度。如在圆周运动一节内容中,学生对于传送带中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理解一直有困难,如果由学生自己实际组装一个玩具滑轮,理解圆周运动中的线速度与角速度概念、联系,对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是显而易见的。
其次“走廊”实验室的器材主要为学生贡献的放在家里的一些废弃玩具,如:滑轮组、各种电动玩具;学校里淘汰下来的一些旧的演示实验器材和学生实验器材,如旧的电磁打点计时器,测量工具(千分尺、螺旋测微器、机械秒表、万用表)等;针对教科书中“做一做”、“思考与讨论”学校购买的一部分实验器材;教师、学生在业余时间收集的一些废旧材料(如磁砖、木板等)、铜片、铁皮、废电池等;市场上针对学生动手能力提高的实验器材,如电子积木、光学积木等成套设备。“走廊”实验室实验器材有别于其他实验室器材的“破、旧、生活化”这些特征有利于学生敢于用这些器材模仿、创新,这些实验对学生来说感到格外亲切,可以拉近物理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真切地感受科学的真实性,感受科学和社会、科学和日常生活的关系。如学完失重概念后,学生可以很方便的在“走廊”物理实验室器材中找个塑料瓶,装一瓶水,然后在底部用针刺几个洞 ,用简单实验体验失重现象,这种体验对学生物理学习是很重要的。
第三、“走廊”实验室实验时间集中在课余时间。学生实验规定实验时间是非常有限的,一个学期总共不过五六节实验课。学生物理学习有更多动手的机会,需要“走廊”实验室在课余时间提供补充。尤其对于一些物理测量工具的使用,没有经过多次的使用练习是很难熟练掌握的,如游标卡尺,教师在课堂中无论讲解的多仔细都不如学生实际多应用几次效果明显。“走廊”实验室在每一个年级都设有实验小车,并且可以根据需要相互交换、交流,不但为实验提供了方便而且更节约课余时间。
第四、“走廊”实验室实验主体主动性突出。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的聪明才智来源于他的手指头。”明确地点明了动手的重要作用。学生一旦感知到他从未见到或意想不到的物理现象时,一般都会产生一种跃跃欲试的积极和冲动,希望寻求原因,形成探究行为的意向,“走廊”实验室给学生提供了这样的机会和场所。如对于电源,学生的理解是浅薄的,甚至连手电里面干电池连接方式都没有看到过(因为现在的手电基本上是充电式的),很多学生不知道电源的各种参数、用途,而通过对废旧电池、电池板、小发电机的观察、拆卸、组装、测量,就会对电池的各种连接方式和电池本身有深刻的认识,不但理论联系了实际,甚至对于废旧电池对环境的影响也会发生有利的认识,可谓一举三得。
2.“走廊”物理实验室的组织
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从中探索并理解物理规律,比教师枯燥地讲解、学生硬性地记忆好得多,正如“百闻不如一见,一见不如一做”。“走廊”实验室要行之有效,必须要良好组织。即要让这些“平易近人”的实验器材物尽其用,也要让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首先,“走廊”实验室要求对学生有一个建立影响、逐渐开展的过程。利用一些课堂教学时间向学生传递高中物理实验设备和收集到的样板实验器材及实验过程,以激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学生物理实验室走廊里摆设一些物理学史上的著名简单实验、一些吸引力较强的趣味性实验,并开设本校物理实验窗口,介绍“走廊”实验室情况,展示学生作品和实验报告等,以增加“走廊”实验室的氛围和学生对“走廊”实验室的了解。
其次教师参与很重要,全校物理教师对收集起来的“实验器材”按照力学、电磁学、光学、热学分类、整理、组合。简便的实验器材分门别类放置于类似于小平板车上,几个模块一辆车。授课教师也要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走廊”实验室实验的设计、实验报告的制作、实验结果的撰写等方法上的指导以及实验态度的要求。教会学生如何优选实验方法、选择实验器材、分析和控制变量、评价现有的方案;如何用多种方式收集数据、按说明书进行实验操作,如何使用基本的实验仪器、如实记录实验数据。知道重复收集实验数据的意义、具有安全操作的意识、认识科学收集实验数据的重要性。
第三、学生实验操作、实验探究的时间、地点有计划有方案。“走廊”实验室中置于移动小车上的实验器材可以随时提供给学生做实验,只需要按年级划分即可。而固定的实验可以采取定时间、定地点集中开放。如每星期开放一次电学实验室,一学期根据所学内容由教师、课代表共同编制实验计划,公开一些特殊实验室提供的时间、地点。
第四、学生实验操作、实验探究的组织形式灵活多变。学生物理学习的程度不同,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同,“走廊”物理实验室由学生自由组织形成团队参与实验,相互配合、协作。既提高了实验探究能力也提高了合作精神。也可以根据兴趣爱好组织专题研究和探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需要,复习已经学过实验的操作,自主选择实验方法或选择“走廊”实验室的实验材料做各种实验。
第五、“走廊”物理实验室学校也要有相应的配套投入,首先是师资力量的投入,除了专门的实验指导教师,也可以返聘几位退休的物理教师帮助整理、指导。真正形成实验教师、退休的物理教师为主,授课物理教师为辅的教师实验指导团队。
3.“走廊”物理实验室的注意事项
著名物理教育家朱正元教授曾说过“坛坛罐罐当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就是说在物理实验教学中要大力倡导做简单易行的替代性实验。“走廊”实验室是替代性实验的发展和完善,要使“走廊”实验室在教学当中发挥作用,还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走廊”实验室实验器材的选取应以学生经济、能力能够接受了解为前提,尽量是学生身边的可触可得的,同时也要避免一些有危害、危险的实验器材带进“走廊”实验室,如一些易燃、易爆的器件需要甄别应用。
其次、实验过程中也要加强实验的安全性指导,在实验器材车和实验室中张贴安全条例以及一些实验注意事项。
第三、在实验时也应该要求学生对所做小实验做出较完整的实验设计报告,在平时的教学中让学生体会物理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实验设计要遵循科学的实验方法,避免盲目性,提高实验效率。在实验过程中坚持由学生自行提问,设计实验方案,亲手实验操作,亲身体验实验探究;
第四、为了激励更多学生参与实验,要对学生的实验结论和实验报告择优表彰,帮助学生完成一些比较有意义的创新实验在杂志、校报、黑板报上展示、发表。做好学生对“走廊”实验室的思想工作,“走廊”实验室实验器材虽然很简单,但很多简单的实验却揭示了最深刻的物理原理。用一些实例提高学生在“走廊”物理实验中的参与度。
结束语
在教学中,有针对性的对“走廊”实验室组织、结构、内容、模式进行研究,切实给学生提供实践操作、动手观察、模仿创新的机会,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求知欲,萌发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究欲望。 “走廊”实验室器材相对简单成本也较低,实验操作简单易行,实验方法简洁明了,实现人人动手做实验,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快乐地学习,也是新课标提出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新理念。
参考文献:
[1] 阎金铎《物理实验论》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6.12
[2] 王棣生.《中学物理创新教法---实验改革指导》.学苑出版社。2002.8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