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关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海峡两岸关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海峡两岸关系范文1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

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客座教授

中国改革开放论坛理事

近期,海峡两岸就ECFA(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后续协议展开协商,其中最受关注的海峡两岸货物贸易协议与服务贸易协议的签署是最为重要的工作内容,也是最为艰巨的重大任务。目前海峡两岸对此已有不同的主张与思维,可能影响到后续协调的顺利进行。

首先,海峡两岸在货物贸易协议方面的认知差距甚大。在货物贸易协议方面,台湾方面的主张不是签署一揽子的或整体性的两岸货物贸易协议,即在―定时间后完成两岸90%左右的关税减让与零关税目标,而是采取阶段性的“次早期收获计划”模式。台湾经济部门负责人表示,在ECFA货物贸易协议中,仍坚持将农产品贸易开放进口、关税减让与零关税排除在协商之外,不协商,不谈判,仅主张将剩余的5000多项工业产品项目分阶段降税,力争在短期内将5大泛用塑胶、整车及面板等台湾关注的强项产品纳入早收清单,实行“立即”降税。显然这不是大陆所希望与主张的,大陆希望按照国际FTA或类FTA的国际规则,签署整体性的海峡两岸货物贸易协议,即一揽子解决,确立零关税时间表,逐步建立海峡两岸自由贸易区,实现两岸经济的整合或一体化发展。

台湾方面在ECFA协商或处理相关议题上,一直主张遵守国际规则,按WTO规则办事,尤其是在处理两岸签署投资保障协议问题上更是如此,希望纳入国际仲裁机制,但台湾现阶段的主张显然是不符合国际规则的。ECFA的早期收获清单已经与国际上的早期收获清单有很大差别,一般FTA是将部分农产品降税或零关税列为早收清单,但海峡两岸没有,台湾还完全拒绝对大陆开放农产品市场,而且只有大陆单方面对台湾部分农产品实施零关税。同时,早期收获清单中的工业产品比例过大,而且台湾的优惠规模是大陆的数倍之多,在国际上也是很少见的。国际上从来没有所谓的“次早期收获清单”降税或零关税做法,没有在实施早收清单后又提出新的早收清单,而是签署货物贸易协议后采取逐步降税做法与降税时间表。台湾的这种主张与做法存在巨大的政经风险,可能让海峡两岸迟迟无法签署一个整体性的货物贸易协议,无法确定建立两岸自由贸易区的时间表。显然,台湾方面是以“利己主义”与“单边思维”来处理货物贸易协议问题,只强调什么货物开放,什么货物不开放,什么应纳入,什么不应纳入,完全忽视大陆的主张与经济利益,也没有长远的、宏观的两岸经济合作机制建构与两岸经济一体化发展规划,是典型的短期行为,不足取。

海峡两岸关系范文2

关键词:两岸关系;政治认同;台湾青年

中图分类号:D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7—0023—03

一、建构主义理论对认同问题的研究

建构主义认为,“社会世界是施动者在客观环境中建构的世界”。“自我的身份和利益是在与他者的互动过程中得以建构、产生意义并逐步发展起来的”[1]。认同问题是建构主义的核心议程。认同问题又是两岸关系的一个核心问题。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两岸认同出现了折裂,主要表现在台湾民众的中国人认同、统一认同尤其国家认同出现了严重的衰退。这不仅成为岛内分裂势力推行“”活动的心理基础,也是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及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重要制约因素。因此,修复台湾民众的两岸认同撕裂,是当前和未来两岸关系发展中最重要的思想基础工程与核心目标所在。在这方面,建构主义理论对两岸有许多有益的启示。

1.认同概念界定

认同问题由来已久,它涉及的是个体对于自身意义的辨别和个体与他人、群体关系的确认。在当代,认同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生活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各学科都从不同的领域和视角进行了界定和阐释,从认同的角度表达和表现各自关注的相关问题。

作为一个复杂的概念,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认同”有着众多不同的界定与解释。在学习参考各种认同理论的基础上,本文认为,“认同”的涵义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第一,认同是辨识的结果。认同首先意味着以差异为基础的“同一性”,而人的同一性不仅体现为外在物理形态在不同时空中的一致性,更体现为对总体性自我的理解与把握。第二,认同是建构的结果。无论个人还是群体的认同都不是预先给定的,而是社会行动者在复杂的社会语境中,重新安排经验材料的意义而建构起来的。第三,认同是可以多种共存的。人们通过确认自身的意义来回答“我是谁”的问题从而进行自我界定,但是对于个人和群体而言,自身意义的来源可以并且可能不是唯一的。总之,认同是个体对所属身份或群体的一种肯定性的心理判断,是个体对外界人或事的一种认可或一种情感的投入。

总之,认同是个体对所属身份或群体的一种肯定性的心理判断,是个体对外界人或事物的一种认可或一种情感的投入。它是“‘成为’(becoming)以及‘存在’(being)的事情,它属于未来和过去,而不是那些已既存的事物……它并不是永久地固定在某一个本质化的过去,而是处于不断的历史、文化与权力的游戏之中。”[2]

2.政治认同概念界定

政治认同问题的提出,则是认同问题在政治领域的扩展,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是每一个做政治研究的都无法回避的问题。政治认同不仅仅是一种心理情感上的感知与认可,更是有着实体性主客体的政治实践活动,它对人们政治身份的确认、政治价值的判断和政治行为必然有着客观的作用。因此,政治认同与政治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稳定、政治发展等理论和实践密切相关而不断得到学者的关注。正如普遍意义上的认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一样,政治认同也是一种具有可塑性的动态变迁过程。在社会政治生活过程中,基于差异和冲突的各种政治观点、学说、理论的争辩,对各方利益的考量,政治力量的博弈,都可能使特定时期与环境下看似静态、稳定的政治认同发生变迁。人类社会的经济生产、社会结构、交往方式的发展与变化都构成了政治认同变迁的深层次原因。

在有关政治认同问题的众多研究中,产生了许多对政治认同的内涵与外延不尽相同的界定和阐释,归纳起来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界定如美国政治学家罗森堡姆认为政治认同是指一个人对一个政治单位的归属感,表现为强烈效忠、尽义务或责任。《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则将人们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归属感,包括感情和意识上的,界定为政治认同。人们通过形塑自己的身份,并以组织和政治过程的规范来作为行动的指导。

二、台湾青年的政治认同

在两岸关系语境中,政治认同问题包括国家认同、民族认同以及制度认同等三种认同。国家认同指的是对国家体制、国名、国号的认同;民族认同指的是所属民族文化、文明的认同;制度认同指对现行的政治体制的认同。

来自中国大陆的学者张文生指出,台湾民众的国家认同显示出分布的复杂性,反映在上述三类的核心要素。“中华民国”目前在台湾的身份合法性得到承认,的权力在重新上台后得到扩展,被描绘成在台湾社会的政治认同中的最大共识。“中国人”的身份认同在台湾各种政治势力作用下遭受污名化的命运。虽然台湾社会中支持统一的人坚守最后的战壕,但仍然承受来自各方的强烈抵制,受到在台湾社会中的身份认同的阻力。“台湾国”认同是“”势力通过各种政治,文化,法律的话语,企图重新建构身份认同[3]。

在台湾的政治定位、“统、独”议题、两岸关系等问题上,台湾的主流民意关系两岸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本文所指的两岸关系中的台湾政治定位问题,在内涵上泛指台湾对“一个中国”的政治认同、政治情感和政治评价,在外延上则包括对自己究竟“是台湾人还是中国人”、亦或“既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对两岸关系的定位是“同属一个中国”、“一国两区”、“特殊国与国”或“台湾是独立国家”等问题的认知。所谓“统独”议题,是指台湾民众对两岸的最终走向是两岸统一还是台湾“独立”,还是维持现状等的基本想法[4]。

海峡两岸关系范文3

糯米饭

糯米饭是台湾乡村人民最爱吃的主食,占全部食物的70%。台湾做糯米饭的方法是:头天晚上用水浸泡糯米,第二天清晨把米捞在一个竹编漏斗状有盖的容器内,将其套架在盛水的陶锅口上,架火烧蒸。这种糯米蒸饭黏性好,软硬适中,香甜可口。

在台湾许多乡村,当地人将糯米饭盛在一种竹编小饭篓里。吃饭时,把饭篓的盖子打开,抓出一小团糯米饭,用手使劲攥、捏,然后蘸着用鱼露、辣椒等制作的调料一起吃。据说,饭团捏得越紧,吃起来越香。

台湾农村吃糯米饭是用手抓的。我外公是军队里的营长,后来遭胁迫被要挟到了台湾。后来,外公因为对不满,就隐姓埋名,在台湾偏僻的农村当了一名农民。

海峡两岸关系正常化以后,我曾两次到台湾乡村去看望外公。在外公所在的村庄里,我就遇到了手抓糯米饭的问题。开始我不敢用手抓,怕不卫生,只是用勺子舀着吃,但由于糯米饭黏性特别好,舀起来很费劲。

台湾的村民非常友善。为了不让淳朴的台湾亲戚朋友见外,我也就入乡随俗,学着用手抓,但还是不如台湾当地人那样自由,可以毫无顾忌地用手抓来吃。

台湾乡村的竹筒饭也是一种美味食物。把糯米或紫米加上盐,或加上糖、椰蓉等,放进竹筒里,注入水,密封后浸泡一段时间,然后放在炭火上烧熟。把竹筒劈开后,一根长条米饭上粘着一层竹膜,吃起来别有一番香味。

野菜

我在台湾探亲期间,外公村庄里的村民非常热情地招待我,对于中国大陆的发展和变化赞不绝口。在餐桌上,除了当地人通常用来招待客人的煮鸡、蒸鱼、烧猪、烤肉串等食品外,还经常摆上一盘盘新鲜的树叶、野菜、野果等等。

据当地人介绍,在日本鬼子侵占台湾时期,台湾的乡村曾一度陷入水深火热的困境。于是,聪明的台湾人民就利用野外的一些野菜和树叶充饥。近年来,中国政府对台湾的农产品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让台湾人‘民享受到了中国政府的友爱和实惠。

如今,台湾乡村逐渐富裕了。为了激励后人不忘本,台湾乡村人民仍然保持着吃野菜的习惯。与以往不同的是,从前吃野菜是为了活命,而今吃野菜是为了尝鲜。

他们把野菜清洗干净,然后用手抓起野菜,蘸着已调好的酸、甜、辣、香、成适中的鱼露汁,一样一样地品尝,感觉其味道各有不同。

台湾乡村野外有一种紫红色的树叶,味微苦;一种像豌豆粒大小的野果,则比较苦,当地人称为“苦豆”。还有一种树上结的尺把长、寸许宽的大扁豆角,奇苦无比。

台湾朋友介绍说,有苦才有甜。这些野生蔬菜虽然味苦,却有祛病健体的药用功能。吃过几次之后,我还真喜欢上了这些野菜。后来,我认识了生长“苦豆”的野草,便经常到街头巷尾、田间地头去寻觅采摘“苦豆”来吃,有一种苦中作乐的感觉。

腊肠

腊肠是一种颇具台湾民族特色的菜肴。我第一次到台湾探亲时,外公和外婆就做腊肠给我吃。做腊肠的方法是:将新鲜鱼肉或猪肉、鸡肉、牛肉、鹿肉等剁碎,拌以辣椒、香菜、薄荷、柠檬、葱、蒜、盐、鱼露等各种作料制成,分别称为“鱼腊肠”、“猪肉腊肠”等等。

台湾腊肠有生、熟、半生半熟三种。台湾乡村人不仅平常家里喜欢做腊肠吃,而且将腊肠作为招待客人的必备食品。据台湾朋友介绍,吃腊肠还有讲究呢,腊肠一般在招待客人和喜庆的日子里吃,而在丧礼上是不能吃腊肠的。

蚂蚁蛋

海峡两岸关系范文4

徐敬德哲学思想探源

崔南善与其“不咸文化论”考

美国战略重心东移形势下的中韩关系

中韩对朝政策的相似性及其作用

中韩合作交流中的朝鲜问题

中国小说韩文翻译中存在的问题

韩国“HAN”文化与“韩流”关系之考察

简论《朝天录》与李晬光的“朝天”诗

金俊烨先生与浙江大学韩国研究所

20世纪初的东亚局势与中韩关系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在上海的活动述论

韩国独立运动与中国广东关系研究

檀箕认识与朝鲜半岛的国史建构

壬辰战争朝鲜被掳人与战后朝日议和复交

《王会图》:朝鲜后期宫廷绘画中的帝国形象

韩国对中国外交政策的变迁及其存在的问题

中韩关系20年:成就、问题与对策

中韩建交20年:取得的成果与面临的课题

韩中建交20年以来待解决的难题

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时代韩中军事关系的发展方向

韩中社会人文交流和韩中关系20年

中韩建交20年来经贸合作回顾与展望

中韩经贸关系20年:回顾与展望

试论朝鲜王朝后期《大明律》之地位

1897年朝鲜国王李熙称帝史事考

康梁对“日韩合并”的评析

海峡两岸关系的缓和对韩国的启示

韩国—欧盟FTA对海峡两岸ECFA之启示

李明博政府执政后的韩美关系

从虫祭仪式的消亡看文化变迁的内部机制

朝鲜朝时期的朝鲜国语诗歌

韩中某些网民相互厌恶现象的分析

中韩两国发生背景之比较研究

朝鲜的神话、记忆与再创造——檀君神话案例研究

建立和平体制是决定朝鲜半岛长治久安的关键

旅日朝鲜人的特别永久居住权问题考察

把握中韩关系发展特点,增强双方政治互信成果

对韩国学术界关于朴正熙历史评价的再审视

朝鲜半岛在美国安全战略中的地位及美国的对策

中美两国与朝鲜半岛的历史文化关系述论

近10年来台湾学术界的韩国研究状况与发展趋势

关于汉城奥运会与韩国政治转型的关系问题

韩国山台傩戏里所表现的中国铁拐李“步”研究

忆往昔峥嵘岁月——写在金俊烨先生九十华诞之际

中韩青少年交流往来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方向

“韩国魂”:民族精神的话语言说与历史建构(1900—1940)

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构建及其对东北亚国际格局的影响

海峡两岸关系范文5

关键词:两岸制度;经济一体化;可行性分析

一、全球化和区域化对两岸制度的影响

     1、经济经济全球化和经济的区域化是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的深入发展,对我国和我国台湾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面对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在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在东部沿海地区设立经济特区,引进外部资金,发展内部经济,这时期我国逐步开始与世界接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当今世界局势的转变,和平与发展成为了当今世界的主题,为我国德尔经济发展赢得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就在这一时期,大陆对台湾的政策也有了巨大的转变,又原先的两岸对立,逐渐到两岸开展经济互动,特别是中国实行一国两制的政策在收购香港和澳门的成功应用,就更大大的缓解了两岸之间的紧张关系,为两岸的进一步交流和发展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2、两岸经济合作是在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展开的。众所周知两岸的经济贸易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进行开展的,是在大陆实行改革开放的情况下进行的,两岸的合作首先是从民间的经济方式合作开始的,突破了台湾的相关政策的限制,从而迫使台湾方面当局必须正视两岸经贸交流交往现实的重视,最终导致了台湾以默认的方式承认“在一个中国的前提”框架下实现两岸的经济合作。

二、经济一体化在两岸制度中的可行性分析

1、对于两岸制度性经济一体化在建构的过程中应当采取何种组织形式,两岸的学者有不同的意见和分歧,有的学者认为:从大陆方面来看,可以建立起多种层次的自由贸易区的模式,也就是说内地可以港澳实行CEPA的合作机制,而大陆与台湾可以采取FTA的自由贸易区的模式,对于某些相关的从产业可以借鉴新加坡与日本的合作模式,即对某些产业实行新加坡--------日本投资协议自由贸易模式。现在两岸的状况是,经济过于火热,而两岸的政治状况还是不稳定,再加上一些外部力量的干预,两岸在短时间内不会建立和实行共同的市场机制。

2、众所周知,大陆与台湾关系的好转,是基于两岸经济合作实现的,我国自从实行改革开放以来,逐步走上了一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特色道路,大陆对台湾的政策由过去的对立,逐渐走上缓和,在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发展的大背景下,才导致了两岸之间的经济合作。大陆与台湾关系的好转,还基于我国现行的基本国策,我国一国两制国策的成功应用,成功的解决了香港和澳门的历史遗留问题,现行的一国两制的国策今后将在与大陆等方面的问题仍然是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在一国两制的前提下,两岸将会采取各种措施共同推进两岸共同市场的目标,继续推动经济区域化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在这一条件下,即是两岸建立了共同市场,也不会涉及到财政、货币、收入分配等制度性的根本问题,由于没有根本的触动,才会在共同市场的建立有了很大的进步。

     3、但是随着世界大趋势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的进一步深入发展,两岸的经济相互的依赖性就会越来越强,在加上两岸有着共同的文化,以及在相关制度的改善的情况下,两岸的联系将会越来越紧密。根据欧盟的实践经验,双方建立共同市场的一体化模式,需要双方共同作出努力,首先要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尽快取消进出口关税和非关税的限制,实现货物和服务贸易自由化;其次逐步建立起对外关税和共同贸易政策(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两岸的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接近,尤其是产业合作的深化和加强);第三,实现资本,技术,人才和其他生产要素等各方面的充分调动;第四,加强在农业特别是在稳定农业发展领域的合作,从而实现协调农业发展政策的目标,消除可能导致的负面影响;第五,是建设一个统一的,规范的市场机制,以确保公平竞争和有效保护知识产权,鼓励创新;第六,采取切实有效可行的步骤,以实现经济政策的协调,以保障经济的稳定。为了获得经济发展的提供有利条件,以增强其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从而进一步提高经济一体化,共同促进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的总体目标。

总结:

众所周知,两岸有着共同的文化根源,有着共同的生活习惯,在经济上也有很强的互补性,经过二十年的两岸经济的发展表明,两岸在经济的合作上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们相信,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政治体制的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的发展,两岸之间的经济、政治的交流就会不断的加强,政治互信的程度就会进一步的加强,从而进一步推动东亚乃至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两岸在不断合作的基础上,共同提高,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国台办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唐永红.两岸经济一体化未来取决于制度性合作[N].法制日报,2011, (2011-03-15)

[2]记者 黄戎杰.两岸经济一体化 平潭作为实验区[N].福州日报,2009, (2009-03-20)

[3]记者杜军玲.设立合作试验区推动两岸经济一体化[N].人民政协报,2010, (2010-03-05)

[4]张烨、周熙雯福州大学管理学院.海峡两岸经济一体化路径选择的实证分析[N].福建科技报,2008,(2008-12-02)

海峡两岸关系范文6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网络平台;融资模式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7)04-0001-03

2016年以来,台湾政局发生重大变化,两岸关系形势趋于复杂。两岸目前的首要任务就是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果,维护台海地区和平稳定,按照经济先行原则,台商将继续在海峡两岸关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两岸通商以来,经济形势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未来两岸可加强在供应链领域的合作,一方面避免两岸产业的恶性竞争,另一方面促进两岸产业升级互补,结成产业联盟。互联网金融近年在中国大陆迅猛发展,台湾也正在这方面努力,海峡两岸若能将互联网金融嵌入供应链金融,将极大便利两岸供应链领域的经济整合。本文即在两岸金融合作和两岸金融合作先行先试政策基础上,对海峡两岸互联网金融在供应链融资方面的嵌入模式进行设想,希望有助于促进两岸经贸往来。

一、供应链金融业务界定

为方便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展开和相关问题的研究,全球供应链金融论坛[全球供应链金融论坛参加组织:The International Chamber of Commerce(ICC)Banking Commission,BAFT,The Euro BankingAssociation(EBA),Factors Chain International(FCI),The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Foffaiting Association(ITFA),The International Factors Group。](GlobalSupply Chain Finance)制定了“供应链金融技术标准定义(Standard Definitions for Techniques of SupplyChain Finance)”手册,将供应链金融定义为:为最优化管理供应链流程和交易中的营运资本和流动性而使用的融资及缓解风险的实践与技术,主要应用于赊销交易,并由供应链中的采购订单、发票、应收账款、其他权利,以及发货前、后等事件驱动。手册对隶属于供应链金融的业务框架图进行了界定(如图1所示)。

应收账款购买类业务包括一系列业务,特征是商品和服务的卖方通过出售全部或部分应收账款给资金提供者而获得融Y。应收账款购买类项下四类主要业务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分界线,实施中很多操作也是相似的,只是产生于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带有当时的一些特征,但目前都在使用中。

应收账款贴现可以针对单独一笔应收账款,也可以针对卖方的应收账款篮子。资金提供者根据买方的信用状况确定给予购买买方应收账款的价格,到期时可由买方直接支付款项给资金提供方,也可以由卖方收到款项后再支付给资金提供者。应收账款贴现可以是带追索权的也可以是不带追索权的。福费廷中资金提供者贴现购入的则是带有独立于实物交易的支付承诺的可转让票据,如本票和汇票。保理业务的特征则在于保理机构作为资金提供者提供资金后获得应收账款所有权,还要负责从买方收取款项,过程中通常有信用保险机构的介入。应付账款融资这一业务的名称来自于其通常是买方牵头的业务,但实际上,资金一般仍是提供给卖方,买方只是起到介绍的作用。

贷款类业务是另一类供应链金融业务,它通过贷款而不是购买的方式提供资金。以应收账款为基础的贷款,资金提供者可能以预期的应收账款回收作为提供贷款的基础,但却不是购入应收账款;分销商融资是贷款给大型制造商的分销商,以弥合其购入存货和再出售存货时间差内的流动性缺口,资金提供者也没有购入任何资产,同样也是以预期销售的收入作为贷款回收的基础。存货融资中资金提供人以预期存货的未来销售收入为基础提供资金,为保障资金的安全性,虽然不是购入存货,但会对存货实施某种控制。装运前融资通常以某个可信的买方购买订单为基础,资金提供者向卖方提供购买原材料、进行生产或对半成品进行加工的资金。

综上,不管是应收账款购买类还是贷款类业务,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显著特征都是融资由事件(发票、应收账款、票据、发货前后等)驱动的,事件表明其为真实交易,因此融资风险相对较小。

二、基于供应链金融业务的网络融资模式

1990年开始,台湾企业对外投资金额不断攀升,其中对中国大陆投资的增长最为快速,累计自1991年至2016年11月底止,台商对中国大陆核准投资占其对外投资总额的60.1%,位居第一位。在其投资集中的行业中已经形成生产供应链的布局,且其供应链布局已经显著当地化,带动了大陆地区系列产业,解决了大量的劳动力就业问题,其已与投资所在地的经济民生息息相关。2013年的台商撤资大陆就引发了学者对“引发整个产业供应链消失”的忧惧,其撤资的原因之一就是资金流遭遇困境,难以为继。台商作为在两岸关系未来发展中的关键角色,如何将其留在大陆,是值得关注的问题。下文即在前文关于供应链金融业务介绍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网络融资模式并对其可行性进行分析。

(一)模式介绍

1.运作方式

建立为台商供应链金融业务服务的网络融资平台。如前所述,供应链融资是事件(采购订单、应收账款、发票等)促发式的,资金提供者根据融资方的采购订单、应收账款、发票以及存货信息等核实赊销信用,提供资金。在该平台上,资金提供的基础也是事件信息的真实性,因此,要求事件双方分别在平台提交事件相关凭据,双方提交的事件资料匹配,即可在平台上以P2P方式融资。平台在设计时,按行业区分模块,企业需在选定的行业模块内提交注册信息,以便于资金提供者控制行业风险。

建立二级市场的平台融资模式,将资金提供者分为高级资金提供者和一般资金提供者,初级债权市场中,高级会员一次性全额放款,高级会员可以选择持有至到期日,也可以在债权转让市场中将债权卖给多个一般会员。一般会员取得债权后,借款人每月就直接向其还款,一般会员原则上应该持有至到期日。

平台建立之初可以采用政府资助的方式,待运营成熟平台可以自负盈亏时再转为全私有化的平台。这样做,一方面在实施期初可以彰显平台的政策导向作用,另一方面在实施中后期也能够满足市场化运营的要求。

2.风险控制

(1)平台注册环节。供应链融资事件涉及的双方(一方为融资方、另一方为交易对手但是非融资方)都需要在平台注册,提交相关工商登记资料和基本银行账户信息,待平台审核后,才能够通过成为正式会员进行后续融资事宜。

(2)信息匹配环节。不管是采购订单、应收账款、发票、存货或其他权利事件,都在引发事件和完成事件的交易双方,且双方信息资料应是相互匹配一致的。因此,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在平台融资时,不管是供应链的上游企业还是下游企业,都应和交易对手一起在平台提交相关事件材料。

(3)具有信息优势的机构介入环节。应收账款、存货等信息可以要求取得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或资产评估师的价值评估;信用状况可以要求获取信用保险或平台上其他成员的担保以增加融资的可信度;不同行业的业务特点和资金流特征大不相同,银行等金融机构若作为资金提供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具有优势的对象进行资金融通。

(二)可行性分析

1.台资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

融资历来是中小企业的问题,台湾在大陆企业也难免受到这一问题的困扰。台资企业主要采用三种方式进行融资:向台湾本地融资、向大陆所在地融资、向第三地及外资银行融资。

台商在大陆地区企业为大陆法人,其向台湾地区银行进行融资受到《台湾地区银行对大陆地区之授信、投资及资金拆存总额度计算方法说明》的限制。该法规定,台湾地区银行对大陆地区之授信(放款、透支、贴现、保证、承兑)、投资及资金拆存总额度,不得超过其上年度决算后净值(以银行上一会计年度股东会承认的盈余分配后)的一倍。另外,从担保角度来看,借款人也很难通过提供保证人或担保品的方式获得台湾地区银行的授信,因为,该法规定担保人的资质要求和对担保品的要求较高,如,对保证人的要求是:国际清算银行、国际货币基金、欧洲中央银行、欧洲联盟、大陆地区以外债信良好之国家或地区之中央政府或中央银行,台湾地区的信用保证机构及国际合作发展基金,经银行内部评估认定信用品质不低于借款人且其信用不低于银行内部信用评等排序前三分之一的借款人,或者是非属大陆地区法人或其于第三地区设立之分支机构;对担保品的要求是:在贷款银行的现金存款、黄金、台湾地区中央或直辖市政府所发行的国库券或公债、大陆地区以外债信良好的国家或非营利国营事业所发行之债务工具等。

中小企业融资本就是大陆地区的一项资金融通困境,加上大陆地区和台湾地区两地文化制度方面的差异、台商资信难以甄别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台商在大陆就更难获得融资。

台商向第三地或外资银行融资也很难实施。第三地银行主要面向当地金融市场,满足当地市场的融资需求;在大陆的外资银行意在占据市场,其服务对象侧重于跨国公司或大陆的大型企业,向中小企业的融资本就少,分配给台资中小企业的就更少了。

2.互联网金融的政策支持

2015年4月国务院印发《中国(福建)自由贸易区总体方案的通知》,提出“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新形势下推进改革开放和深化砂毒济合作的重要举措”,“福建省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大胆实践、积极探索、统筹谋划、加强协调,支持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推动两岸金融合作先行先试”。2016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印发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发展互联网金融新业态。搭建安全、高效的在线支付平台,支持金融机构和互联网企业依法合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快发展互联网金融服务。推进互联网金融云服务平台建设。”

3.中国大陆互联网P2P平台的发展

截至2016年12月底,网贷行业正常运营平台数量达到2448家,2016年全年网贷行业成交量达到20638.72亿元,相比2015年全年网贷成交量(9823亿元)增长了110%。2016年网贷行业投资人数与借款人数分别约为1375万人和876万人,较2015年分别增加134.64%和207.37%。缺乏规范的P2P网络借贷平台出现了诸如平台失联、提现困难、平台跑路、平台诈骗等很多问题,2015年全年问题平台达到896家,是2014年的3.26倍。鉴于此,2015年开始,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对P2P平台进行规制,使得2016年的P2P平台数量较2015年有一定程度的减少,但是,P2P网络借贷的交易量并未因此下降,反而较2015年有大幅的上升,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网贷成交量月均增速为5.15%,一定程度上表明P2P网贷行业开始进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道。

P2P网络借贷平台的数量和投资人数都表明网络式的资金融通方式在大陆地区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

综上,在大陆台资中小企业面临着融资难问题;福建省作为两岸金融合作先行先试的试验区,可以在解决台商资金方面有所创新;中国大陆的P2P平台近些年的长足发展累积了经验,正在走向规范发展的道路。若能加以利用,解决或缓解台商资金问题,有利于两岸经贸关系的开展,继续发挥台商在两岸关系中的重要作用。

(三)模式运营环节的进一步分析

台资大陆企业难以获得融资的关键有二:一是不同的文化制度背景和信息不对称难以从大陆地区融资;二是受到《台湾地区银行对大陆地区之授信、投资及资金拆存总额度计算方法说明》的限制难以从台湾地区融资。平台模式若能解决或缓解这两个问题,那就有利于台资大陆企业的资金融通活动。从这方面来看,平台设计可以在以下几点上利于解决这些问题。

第一,供应链融资中上下游企业均需要在平台注册,提交工商登记和银行账户信息,并由平台进行线下审核。某企业在平台进行融资时,不仅自己要提交供应链环节事件相关资料,交易对手也需要提交该事件的相关材料,两者相互匹配后,该企业的融资需求才能在平台上出现。因为供应链是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一种联系,任何活动都由对应的双方和对应的记录构成,因此,要求交易双方共同提供事件相关材料,可以印证其真实性,实际上也提供了一种隐形保证,即使未来筹资者违约,原交易另一方由于曾在平台提供过佐证材料,双方利益已经基于“声誉机制”捆绑在一起,减少了违约的可能性。

第二,截至2016年11月,台湾金管会已核准13家台湾银行赴中国大陆设立分行,其中28家分行已开业(土银-上海/天津/武汉、合库-苏州/天津/福州、-银-上海/成都/厦门、华南-深圳/上海/福州、彰银-昆山/东莞/福州、国泰世华-上海/青岛/深圳、中国信托-上海/广州/厦门、兆丰-苏州/宁波、台银-海/广州/福州、台湾企银-上海/武汉),三家银行设有代表人办事处。这些分行可以共享其台湾总部关于台商在其本土的背景信息,其征信信息共享至平台,能够进一步降低信息不对称。

第三,根据《台湾地区银行对大陆地区之授信、投资及资金拆存总额度计算方法说明》,台湾银行向大陆企业(包括台资企业)提供的应收账款购买、票据贴现、保理等供应链融资业务所涉及的金额是不用计入对大陆地区的授信的。在自贸区内的台商网络借贷平台中引人台湾银行,有利于向台商提供资金,也有利于台湾本土P2P行业的发展。

第四,平台二级市场机制的设计有利于资金的流转,高级资金投资者提供大额资金后,在二级市场上将债权分割为若干笔小额资金,能够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并最终提供给供应链更多的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