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范文1
论文摘要:可持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实践,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本文旨在研究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之间的关系,探索将发展过程中的自然资源耗减和生态环境恶化纳入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时存在的困难及应对策略,以期建立和维护人与自然相对平衡的关系。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提出这一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从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环境安全的功利性目标出发全方位地涵盖了”自然、经济、社会复杂系统的运行规则和“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四位一体的辩证关系。这种科学发展观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之上而又高于可持续发展理念。可持续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实践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本文旨在分析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探索将发展过程中的自然资源耗减和生态环境恶化纳入可持续发展状况的评价体系,建立和维护人与自然相对平衡的关系。
一、可持续发展与当前国民经济核算之间存在的矛盾
根据联合国世界环境发展委员会的定义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一定义的核心思想是:经济社会的发展应当建立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可持续能力的基础之上。而当前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是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即GDP核算。现行的这种GDP核算未能全面反映经济社会活动所付出的代价,其中就包括自然资源耗减的代价和生态环境恶化的代价而这些对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这样势必造成在以片面追求扩大GDP总量为核心的国民经济核算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既然存在可持续发展与当前国民经济核算之间的矛盾人们就要想办法来解决来克服前进中的困难。为此联合国、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联合《环境经济综合核算2003》权威文献。其中对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体系进行了全面阐述详细说明了把资源耗减、环境保护和环境退化等问题纳入国民经济核算的概念、方法和基本准则,构建了环境经济综合核算基本框架可以就环境对经济的贡献和经济对环境的影响进行一致的分析。这样,构建一套包含反映自然资源耗减代价和生态环境恶化代价的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呼之欲出,即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建立和发展。
二、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之间联系紧密交相辉映。可持续发展推动和促进了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建立和发展而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又进一步完善和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然而推动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国民经济核算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障碍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理论不尽完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核
心是包含反映自然资源耗减代价和生态环境恶化代价的GDP总量核算这种绿色核算相当于在现行GDP总量核算中扣减自然资源耗减的代价和生态恶化的代价。因此自然资源耗减代价和生态环境恶化代价的核算成为绿色核算的关键。(1)自然资源耗减代价。若要核算自然资源耗减的代价我们首先遇到的困难是如何对自然资源进行定价。如森林、矿产等自然资源,由于自然资源产权不明晰和实物储量不确定我们无法通过市场交易来获得一个合理的价格。(2)生态环境恶化代价。对其进行核算的困难主要来源于生态恶化代价的时间因素和空间因素。时间因素是指工业发展引起的生态破坏和健康损失,是污染发生之后逐渐呈现的有的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被发现其核算成本难以分摊到哪一年。空间因素是指造成生态环境恶化所包含的污染因子范围。2政府、企业、居民个人的绿色与可持发展的思想意识不足。(1)从政府层面来看。一些地方和部门政府片面追求经济的总量的增长高投入、高耗能、高排放的项目有时候仍不令行禁止。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已对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造成严重后果。(2)从企业层面来看。一些企业追求自身的利润,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并且产生负外部性.造成整个社会的福利下降。(3)从居民个人来看。居民个人的生活与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如生活垃圾的不分类丢、农民化肥农药的过量或不正当使用等都对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能力有着重要影响。
三、对策与建议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我们要正确处理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关系,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这既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实践,也是我们建立绿色国民经济的内涵。面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我们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突破克服:
1.完善资源和环境法律法规。随着资源和环境问题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以及我国未来自身发展的需要我们应当建立一套相应的资源和环境的法律法规,为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顺利推进为可持续发展立下坚实的法律基础。
2.完善统计法规.协调各部门统计。资源环境统计部门协调机制还不完善应成立由统计、矿产、林业等部门参加的资源环境统计协调委员会制定相关统计标准,由各部门分工协作组织实施。
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范文2
【关键词】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旅游资源
湘西自治州属于亚热带山区,气候温和,雨量丰沛,生物资源和气候资源垂直分布差异十分显著,生态旅游资源多种多样,有庞大的植物生态资源和动物资源,整个湘西州可以说是一个初开和尚待开发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宝库。
一、湘西旅游资源状况
(一)自然风光优美
湘西旅游资源独特秀美,境内奇峰独立,山中有山,融秀美与雄奇为一体,这里岩溶地貌分布广泛,石林,石峰拔地而起,如猛洞河、南华山、不二门、坐龙峡、红石林等,光地下溶洞如凤凰的奇良洞、龙山火岩乡,就有地下溶洞200多座,我国著名画家黄永玉游览后曾绘画作诗“龙山二千二百洞,洞洞奇魅不可知”,对地下溶洞作出高度评价。
(二)自然资源丰富
湘西自治州植物资源种类繁多,十分丰富。有维管束植物近4000种,经济林、用材林、药材林、果木林等树种达100余种。仅乔木就有300多种,比整个欧洲的总数还多一倍,裸子植物占世界总量的一半左右。永顺小溪有13公顷的原始次森林,林中保存有大量的古第三纪植物种类,是一座古生物基因库。这些古老珍稀植物是湘西宝贵的旅游资源,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和科研价值。
(三)人文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湘西地区不仅有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还有浓郁纯朴的民族风情,都使湘西人文旅游资源异彩纷呈,内涵丰富,并与自然生态旅游资源相互辉映,赋予了湘西旅游发展的良好基础和巨大的潜力。
1.湘西自古以来就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湘西是独具特色的土家族、苗族文化蕴底深厚的旅游区。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如苗族织锦、蜡染、民族服饰、金银饰品等都是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的丰富遗产。
2.湘西历史文物古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凤凰古城,被誉为中国最美丽的小城,城内有保存完好的元明清古迹。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芙蓉镇”的有两千余年历史的王村古镇。有千年古都老司城,及湘鄂川黔根据地旧址塔卧纪念馆。
3.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土家族民居吊脚楼,土家族跳摆手舞的摆手堂、土家族婚嫁、土家族原始舞蹈毛谷斯舞、打镏子、梯玛神歌、咚咚喹、哭嫁歌等土家族音乐、民间传说和故事、土家族的民族服饰、工艺织锦、刺绣、挑花、竹藤编织、石木雕刻等。泸溪古老的盘瓠文化、目连戏、花垣苗族的傩文化、苗族工艺蜡染、扎染等,有苗族的四月八、六月六、赶秋等节日文化,苗族风情浓郁古朴。
4.民族民俗风情:苗族村寨如国家级民俗文化景区吉首德夯苗族民俗村、凤凰山江苗族民俗村、还有凤凰的石板寨、勾良苗寨等。这些民族村寨体现了民族的居住、建筑风格,风俗、生活、服饰、饮食、礼仪等,是湘西最有优势的人文旅游资源。
二、湘西州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构想
湘西旅游产业发展离不开自然、文化等旅游资源,如何有效的保护这些资源,并合理的开发旅游资源是我们应该大力研究的问题,主要要处理好以下关系:
(一)旅游资源保护与旅游业发展的关系
注意合理有序的开发旅游资源,以自然资源、文化资源的保护为中心,编制旅游开发的长期规划。要注意科学合理地利用旅游资源,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从自然环境的特征入手,组织各部门结构人员做好旅游资源的全面调查,进行科学论证,制定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管理与保护的总体战略规划。
学习发达地区的自然资源保护方面的先进理念,切忌盲目开发与扩大规模。各旅游开发部门组织相关人员到国内外的旅游先进的开发地,学习自然资源保护的先进理念,多批次,全面的考察学习,不要仅仅停留在表面的环境保护的某一个细节,而应该注重其旅游开发与资源保护的整体关系层面。
成立旅游环境监测第三方机构,独立于旅游开发部门和政府部门之外,这样才不会受到旅游开发企业部门的利益驱动,才能够保持旅游环境监测的客观性、公正性,做到严格监督旅游资源开发的各个环境,建立健全快速的旅游信息网络,一旦出现旅游环境监测问题,以四级标志给相应的部门反馈旅游环境告警信息,提供给旅游开发部门和政府部门决策,旅游环境监测机构有权利对反馈的结果给予考核,如果反馈不及时,不充分的,按照相应的地方旅游环境监测条例给予处罚。
(二)有效地利用市场经济手段为了保证湘西州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应当首先充分理解和掌握市场经济的内涵和湘西地区旅游产业特点。市场经济这个概念是为不同社会制度服务的。它首先表现为国家可利用经济的、政治的手段对经济发展进行宏观调控;其次,使市场竞争对价格、生产要素和资源配置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并且产权关系的界限特别明显;再次,各国的经济与国际经济接轨。根据的湘西地区市场经济的特点,制定出适合湘西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因此,我们应当有效地利用市场经济手段促进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这实质上就是利用市场机制的作用。通过合理确定环境和资源的价格,从影响成本和价格,引导经济当事人进行行为选择,促进对资源的有效利用和配置,如何合理的利用环境和资源,那么资源环境和服务就会同其他要素一样.在市场上受到同等对待,并因此确保丁要素配置的经济有效性。在(中国21世纪议程)中,我国政府已明确提出:“将环境成本纳入各项经济分析和决策过程中,改变过去无偿使用环境并将环境成本转嫁给社会的作法,要“有效地利用经济手段和其他面向市场的方法来促进可持续发展”。
(三)多渠道筹集旅游资源开发资金
旅游业是一个高投入、高产出、高创汇的产业。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依靠雄厚的经济基础。目前湘西地区是老、少、边、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发展旅游业的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是缺乏资金。为了解决资金不足,一是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争取国家西部大开发的项目资金和国债的支持。二是组建旅游股份公司,实行资本运营,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加快旅游企业上市的步伐,利用上市增强融资功能,把旅游业做大做强,使旅游业真正成为湘西名副其实的优势支柱产业。三是从现有的旅游收入中提出一定的比例,建立旅游资源开发基金,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促使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采取可持续消费方式:消费问题是环境危机的核心
这是因为不可持续消费方式会引起环境污染、资源枯竭,引起生物多样性和自然景观的玻坏。因此,要想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可持续消费方式。大量事实证明,中国不能重复工业化国家的发展模式和消费模式,绝对不能以资源的高消耗、环境的重污染为代价。来换取高消费的生活方式,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消费方式要有利于环境与资源保护,决不能搞脱离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消费资源的高消费。
湘西州本属于老、少、边、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地区之一。地区消费方式应坚持可持续方式,同时也应注意对到湘西旅游的旅游者传播这种可持续消费方式的观念。鼓励旅游者注意环境保护和文化遗产保护,鼓励健康的消费方式。
(五)提高旅游人才素质,加强旅游人才的培养
湘西要发展旅游业,人才是关键,要提高人才素质,必须培养大量的旅游人才。必须加入更多的旅游投入,建立旅游人才的培养基地,建立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建立多渠道、多层次、
开放型的办学模式。同时对现有旅游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进行强化培训,提高旅游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提升旅游体验的满意度,提高湘西旅游产业的服务水平。
三、结语
旅游业是依托旅游地的旅游资源开发而进行的服务性产业,发展旅游业目的是促进旅游地经济发展,提高旅游地居民生活福利水平。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核心,但旅游资源开发既要限制在生态系统的承载力之内,为后代人保持和增加发展的机会,避免自然环境的破坏性开发和环境污染,又要满足市场需求,实现整体效益最大化。分析旅游产业和旅游资源的各种关系,采用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实现旅游产业发展的最佳途径,是湘西地区旅游资源开发战略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张坤民.可持续发展理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
[2]杨桂华,钟林生,明庆忠.生态旅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范文3
[论文关键词]经济持续发展;社会机制;消费理念;消费结构;消费需求
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尤其是社会发展滞后问题,人们习惯偏至于批判经济发展方式的落后,进而质疑经济发展目标的失当,而人类在反思经济发展的同时,却似乎不太情愿反思自身的消费行为。经济发展饱受垢病,其实经济发展目标的失当根源于社会需求的非理性,而社会非理性需求则根源于社会需求导向机制的缺位,这实质上是社会整体理性的消极不作为,纵容个体非理性需求对经济发展的误导。
一、社会需求导向机制缺位误导经济持续发展的目标
经济活动的根本目标或最终目标是满足社会的消费需求,既包括物质消费需求,也包括精神文化消费需求。只有满足社会需求,经济活动才被证明是合目的性的活动,只有满足了社会消费需求,经济活动才从社会得到价值补偿和实物替换,也才会被证实为合规律性的活动。因此,经济活动必须接受社会需求的规定,否则就不能够持续进行,也不值得持续进行。可见,经济持续发展与社会需求密切相关,这一关联集中体现为社会需求对经济发展的导向作用,即社会需求规定经济发展的合理目标。然而,社会需求对经济发展的导向作用,尤其是社会需求通过规定经济发展目标,从而引导经济持续发展是有条件的,即以人类整体理性为主导的社会需求导向机制的建立。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生产与消费活动是由国家计划安排的,缺少变化,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也被僵化的计划管理阻断,消费需求对生产的引导作用被掩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各种经济关系可以通过市场迅速而有效地联结起来,这就为消费引导生产、需求激励供给创造了条件。不过,目前我国的社会需求导向机制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突出的特征是:第一,社会消费需求仍以个体消费需求为特征,缺少社会整体理性的引导与规范,往往带有非理性特点,厉以宁教授在《经济学的伦理问题》一书中列举了六种有违社会规范的消费行为,包括奢侈性消费、吝音、节俭、早熟消费、炫耀性消费以及消费陋俗等,[1]136-153这些以个体消费意识及行为杂合而成的社会消费需求往往缺乏理性。第二,个体消费意识及行为是分散、互扰的,难以形成明确、一致的社会消费需求信号,对经济发展的指示含混不清,对经济活动产生扰动,引导作用被削弱。在此影响下,经济结构参差不齐,难以形成结构优势、产业优势,制约经济发展质量的提高。第三,个体消费较多关注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较多关注局部利益而忽视整体利益,较多关注自身利益而忽视社会利益,因而个体消费往往以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作为消费动力,较少考虑这一个体消费行为对他人、社会对自身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影响。第四,个体消费需求具有不稳定性,个体消费需求既受到、文化教育、风俗习惯、消费理念等“堕性”因素的影响,使个体消费需求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同时个体消费需求又极易受到消费心理,如攀比心理、炫耀心理、时尚心理等“活性”因素的影响,使个体消费需求变化不拘,难以捉摸。随着现代市场供应的日益丰富以及消费文化、消费心理的日新月异,影响个体消费需求的活性因素的作用超过惰性因素,导致消费需求的不稳定性更趋明显。
经济发展与社会需求导向密切关联。马克思说:“奢侈是自然必要性的对立面。必要的需要就是本身归结为自然主体的那种个人的需要。生产的发展既扬弃这种自然必要性,也扬弃那种奢侈。}.}a7zo因此,社会需求导向机制的缺位误导经济发展的目标,从而对经济持续发展产生严重制约。个体消费的非理性,尤其是过度消费引发经济不断扩张,加剧人口、资源、环境关系的紧张,削弱经济持续发展的能力;个体消费需求的散乱特性,使经济发展目标难以统一、明确,经济活动相互干扰、内耗,降低经济发展的效益;个体消费需求的不稳定性使经济发展面临更大不确定性,承担更多的风险,经济发展缺乏稳定的市场环境。
二、社会需求导向机制的构成要素
社会需求导向机制的缺位致使各种消费需求的影响因素难以形成合力,消费需求难以社会整体理性消费需求的形式出现,取而代之的是个体非理性的消费需求。“消费是国民经济良性循环或不良性循环的枢纽点”,〔’〕”因此,要使消费需求由非理性走向理性,由个体消费需求走向社会消费需求就必须把多种消费因素加以整合,形成社会需求导向机制,以理性因素约束非理性因素,把分散、互扰、不稳定的个体消费行为整合成理性、科学、健康的社会消费行为,从而使经济发展的目标更趋明确、科学、合理,引导经济实现持续发展。
其一,消费理念,即消费观,是人们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持有的对待消费的一些根本原则和观念,如我国人民长期持有的节俭消费是一种传统的消费理念,而近年来从国外引进的超前消费、借贷消费或透支消费是一种新型消费理念。影响消费理念的因素大多是哲学层面的认知科学及认知理念,如生态文明、消费文明、消费伦理等。消费理念应为社会普遍认可并接受的科学、文明、合理的消费原则及观念,更是社会整体消费理性的集中体现。
其二,消费结构。消费结构是指消费对象的组成结构,可用各种消费对象之间的比例关系来表示。根据消费主体的不同,消费结构可以分为个体消费结构和社会消费结构。(a)ioa社会消费结构与个体消费结构的影响因素不尽相同,其形成、演化、变动规律存在一定差异。相对而言,社会消费结构受宏观因素的影响较大,如消费文化、消费理念、生产结构等,呈现出明显的民族性、地域性、稳定性等特点;而个体消费结构往往受消费心理等活性因素的影响,呈现多动性、个性化等特点。
其三,消费需求。消费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购买力条件下的消费欲望。广义的消费需求是指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可以指有购买能力—即能通过购买得到满足的现实的消费欲望,也可以指纯粹的消费倾向或消费想象,但这种消费想象因缺乏购买力支撑,因而是不现实的,只是在购买力条件改善后,消费想象可能转化为现实消费需求。由于受购买力条件的约束,现实消费需求必须有明确消费目标指向及消费数量的限度。消费需求的目标指向性及有限性是其重要特征。
消费理念在社会需求导向机制中居于最高层次,是社会整体消费理性的集中反映,体现一定时期内的消费文明,对社会消费具有重要引导、示范及规制作用,从而在一定时期内形成较为稳定的消费结构。消费结构的形成与稳定是社会消费理念的载体,反应并折射消费理念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的程度。
消费理念对消费者的消费目标选择的影响较为间接,其作用方式及效果也并不稳定。当然,消费理念对个体消费需求也有两种直接影响方式。一是消费理念直接引导与约束个体消费需求,这依赖个体消费者对消费理念的认识和接受程度。
二是国家和社会通过非市场手段将消费理念直接
内化到个体消费需求中,常见的方式是强制性消费,如政府为提高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以教育行政命令的方式统一、强制推行的“早餐奶”消费。
与消费理念的作用方式及效果相比,消费结构对消费需求的影响较为直接,效果更为明显,原因在于消费结构是社会群体消费需求的集中反映,也是经过长期的消费者群体的消费行为形成的客观结果,因而对消费者个人的消费选择有直接指导作用。消费者的个体消费行为往往受到从众消费心理的影响,使得他人的消费行为及习惯对自己的消费选择产生示范作用,一旦从众消费,便会以个体消费习惯的方式对个人的消费行为加以固化。
当然,消费需求也会反过来对消费结构及消费理念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作用,三者之间的互动关联性较强。但从作用机制上看,消费理念体现消费文明,引导社会群体消费行为的理性形成稳定的消费结构,在此基础上通过消费心理等影响个体消费行为的因素作用,进一步引导个体消费选择。这样从理念到集体行动再到个体行动,使得社会消费需求理性得到贯彻,使分散、互扰、不稳定的个体消费,趋于科学、合理、稳定,从而使社会消费需求目标明确而一致,这是社会需求导向机制的整个逻辑体系。这一内在逻辑严密机制的建立目的在于向经济发展发出明确的信号,即经济发展必须以满足理性的社会需求为目标,也从而为经济发展追逐不正当的发展目标划下红线。
三、社会需求导向机制保障经济持续发展的目标理性
社会需求导向机制的目标是确保社会需求理性,以实现对经济持续发展目标的正确引导。因此,社会需求导向机制的作用可以分解为:保证社会消费需求体现社会整体理性,即倡导科学、文明、健康、适度的社会消费需求;尽可能消除个体消费观念及消费行为的分散、互扰,实现社会理性消费需求目标的明确、统一;向经济活动发出明确的社会需求信号,引导经济发展确立科学、合理的目标。
第一,消费理念引导社会消费需求体现社会整体理性,从而保障经济持续发展的目标理性。体现社会整体理性的社会消费理念至少应具备四个特征,即科学、文明、健康、适度。消费理念的科学性是指消费行为要遵循科学规律。科学的消费理念是理性消费理念的基石。消费理念的文明,指消费理念是生态文明观、经济伦理观、经济哲学等科学认识论的重要载体,是关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经济一社会一自然”等重大关系的认知成果的集中反映。文明的消费理念是理性消费理念的最高表现形式。健康的消费理念是指人们的消费行为必须以提高人的生存与发展质量为目标,也就是说,人们要生活得健康且有尊严。健康的消费理念是理性消费理念的根本旨归,是判断消费理念是否理性的根本标准。消费理念的适度是指社会消费行为控制在适当的限度之内。适度消费观念的提出对传统消费观提出了挑战,即人类消费的无度是有害的,人类消费的非理望及行为是应该收敛或禁止的。可以归结为一句话:人类没有无限消费的权利。科学、文明、健康、适度的消费理念将保证社会需求保持理性状态,从而使经济发展确立理性目标。
第二,消费结构引导分散的个体消费倾向统一到社会整体消费倾向,从而向经济发展传达明确、一致的信号,引导经济持续发展确立理性目标。实践证明,消费结构可以通过消费文化、消费时尚、消费潮流等确立消费标准与消费模式,引导消费者的模仿行为;或者通过攀比、从众、炫耀等消费心理,促使消费者进行从众消费;或通过消费反作用生产,引发消费结构—生产结构的调整,从而迫使没有确立消费目标的消费者进行强制性消费选择,即市场供给并不提供和满足消费者其他消费选择。
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范文4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区域可持续发展;知网平台;GOOGLE
中图分类号 X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07)03-0122-07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第一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1994年3月25日,国务院第16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议程》从中国的人口 、环境与发展的总体情况出发,提出了促进中国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1994年7月4日,国务院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发出《国务院关于贯彻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的通知》。通知指出:《议程》是制定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计划的指导性文件,同时也是中国政府认真履行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文件的原则立场和实际行动。此后到目前为止的10多年的时间里,学术界围绕这一战略目标展开了一系列研究。由此本文总结和分析我国近10年来在可持续发展研究方面的进展,并做出分析。
1 资料来源和方法
本研究采用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中国知网网络平台和Google网络搜索引擎检索的资料,包括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博硕士论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见表1)。资料年限从1987~2005年以公开发表为准。实际上知网平台提供的资料年限,除了期刊全文资料是该时段外,学位论文、会议论文是1999-2005年,报纸资料从2000-2005年。以上资料分别以年度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以数据库平台提供的关键词为关键字段,分别以“可持续发展”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为关键词进行搜索统计和分析,得出相应结果。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和实践,最终必然落到具体的地理区域上,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是可持续发展研究中极其重要的内容,因此本文分别以“可持续发展”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作关键词进行搜索。首先利用Google网络搜索引擎工具的高级搜索功能(搜索时间为2006-01-11 10:33-50am),分别得到5 880 000项网页和30 200项网页;进行网页内文的搜索,则分别得到6 200 000项和29 300项。这反映了社会公众及各种媒体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程度。虽然其中多数不涉及可持续发展本身,而只是作为背景术语出现,但也反映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对公众的影响。而进行标题搜索,分别得到80 100项和186项;标题搜索的内容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众对可持续发展本身更为深刻理解。
在四个数据库中进行关键词的精确匹配,分别得到历年的相关文献数量(见表2)。从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的结果可以看出,1993年来文献的数量成逐年递增的趋势。尤以1995年、1996年、1997年增加最为快,分别达到186%、278%和132%。到2000年逐渐稳定,2002年文献增长率仅为0.3%。以可持续发展为关键词检索得到的文献资料数量虽然包括以可持续发展为背景术语的文献,但是总的趋势是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在学术界和部分媒体得到了很大的关注并进行了广泛和深入地研究。
以区域可持续发展为关键词检索得到的文献数量相比之下则少的多,比同期可持续发展为关键词的文献数量最高相差126倍(2005年)。2000-2002年基本上是可持续发展术语被得到广泛关注并进行研讨的高峰。由于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热潮之后,可持续发展逐渐呈现了分散和集中的研究趋势,分散主要是开始分散到全国各地的各研究机构中,而不仅仅集中在像北京等大城市的研究机构;而集中则是指集中在与之相关的几个专业方向上,以下将对此作进一步分析。
3 主要内容
3.1 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
可持续发展是一项涉及到自然、经济、社会三个子系统组成的动态、开放复杂系统,其研究内容涉及到地理学、资源管理、生态学、环境科学、人口学、系统工程、经济学、社会学等许多相关领域。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门年轻学科其理论方法还处于不断成长阶段。从多学科出发,我国研究者对此做出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和探讨:
(1)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从区域与区域之间不同时空尺度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制约关系出发,分析了人地系统的特点、结构和功能,申玉铭等[1,17]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人地关系的协调,人地关系系统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人地关系系统的优化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建立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模式,从理论上把人口增长、经济增长、资源消耗、技术进步、环境变化之间的综合作用过程简化为四个阶段,认为要使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演化,人类就必须自觉地调控自身及系统各要素的发展,使系统总体发展轨迹与资源环境容量的限制作用相适应,最终实现持续发展的目标。
(2) 区域PRED系统理论。该理论认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是由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组成的复合系统(Population Resource Environment Development,PRED)。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都不是完全独立的系统或变量,而是彼此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人口是可持续发展系统的主体和核心;资源是指一定技术条件下能为人类利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环境是指人类周围一切物质、能源和信息要素的总和,是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经济则是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动力。若四者之间相互促进、协调,其失调和障碍因素被控制在最小限度和范围内,系统将呈现良好的循环和可持续性发展,反之则导致恶性循环和不可持续发展。因此,使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四个子系统间协同合作,相互适应,以一种合理的比例关系发展,区域PRED系统才能够保持总体可持续性[4,6,11,19]。典型的工作如“人地关系调控机理与区域发展模式研究”、“地球表层动油机制与人地系统调控研究”等。
(3) 区域可持续发展三维系统理论。该理论认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特征是其三维性和系统性。所谓三维,指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构成要素、时间关系和空间关系;所谓系统,即区域是人地系统。区域可持续发展遵从系统增长、演化的规律。这些特征,全面反映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认为对区域可持续发展不能只研究其构成要素的协调发展,而且还必须研究其时空关系(主要包括区域关系和世代关系)的协调发展,同时还必须研究三者之间的耦合问题。因此,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可以称为三维系统理论[2,25,26]。
(4) 区域发展生态学理论。闵庆文[15]主张利用生态学思想和有关的生态学理论与方法, 研究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发展规律与趋势。认为生态危机是可持续发展产生的基本背景;生态学中许多基本理论, 如协调、适应、稳定、有序、循环再生及生态系统理论等, 是可持续发展不断完善的理论基础; 包括生态规划、生态技术与生态管理在内的广义生态工程, 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5) 环境管理理论―循环经济理论。
当代资源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原因在于工业化运动以来以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所谓两高一低)为特征的线性经济模式,为此提出人类社会的未来应该建立一种以物质闭环流动为特征的经济,即循环经济,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所要求的环境与经济双赢,即在资源环境不退化甚至得到改善的情况下促进经济增长的战略目标实现。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是物质闭环流动型(Closing Materials Cycle)经济、资源循环(Recourses Circulate)经济的简称。廖红[12]提出了循环经济理论为可持续发展的区域环境管理理论,探索了循环经济的表现形式、技术支撑等,并提出了区域发展的环境管理方法体系。
(6) 协同学理论。 协同学中的支配原理认为,系统内部的各种子系统、参量或因素对系统的影响是有差异的,不平衡的。快变量不会左右系统演化的进程,慢变量则主宰着系统演化的命运,支配着快变量的行为。支配原理的贡献在于:系统走向有序,最终出现少数慢变量支配多数快变量的情形。人们用不着注意所有的变量,所有的因素,只要抓住寿命长的变量,逐渐忽略寿命短的变量,就能够一步一步地接近序参量。
对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测度而言,支配原理同样适用[23]。在可持续发展评价中,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某些措施、决策的改变和调整可能会使测度受到较大的影响,从而在表面上造成可持续发展度的下降。而实际上,这种改变和调整可能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因此,要在这种情况下做出理性的判断和决策,就必须从时间序列上对区域及其子系统可持续发展状态的演化规律和演化趋势进行深入的研究,才能逐渐接近系统的序参量,从而指导某一时段的区域发展战略。不从区域演化特征、规律来进行决策研究,必然会降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效果,甚至会有违背可持续发展初衷的危险。
3.2 可持续发展信息分类与指标体系
可持续发展信息的分类是从信息的本体和学科本身特点出发,对可持续发展有关信息进行认识和研究的基础内容,也是可持续发展研究和实际操作的有力手段,与指标体系的构建相辅相成。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设计与评价是当前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核心,是衡量可持续能力高低的基本手段,是对研究对象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依据[13]。从国际、国家、地区(区域)、专题指标等角度,目前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主要有[20,23]:
(1) 国际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是一项世界性的普遍课题。国内的许多研究也借鉴了国际上的研究,因此在这里也略作罗列。国际上相关指标体系有:联合国下属有关组织机构建立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包括有可持续发展委员会(UNCS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统计局(UNSD)、开发计划署人文发展指数(HDI)、统计局的综合环境经济核算体系(SEEA)、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SCOPE));世界银行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欧盟结构性指标,欧洲统计局可持续发展指标;波罗的海21世纪议程可持续发展指标;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IMD)国际竞争力评估指标;世界保护同盟(IUCN)可持续性晴雨表指标体系;英国环境部的英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美国总统可持续发展理事会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加拿大国家环境与经济圆桌会议(NRTEE)的可持续发展监测课题组建立的指标体系;以及芬兰、荷兰国家的指标体系等。
(2) 国内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在国家层次上建立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有2种:一是国家科技部组织国内有关单位在国家统计资料的基础上[27],根据《中国21世纪议程》构建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分为目标层、基准层1、基准层2和指标层。在指标层上分别设置了描述性指标体系和评价性指标体系。描述性指标共计196个,评价性指标100个。这一指标体系突出了可持续整体化的发展思想和指标之间存在着的相互影响、互为条件和互通因果的关系。二是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依据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论内涵、结构内涵和统计内涵,建立了由五大体系组成的指标体系,分为总体层、系统层、状态层、变量层和要素层5个等级,由208个指标组成[28]。该指标体系可以在统一的基础上进行国际对比;层次分明具有严密的等级系统,并在不同层次上进行时间和空间排序。
(3) 地区性/区域性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主要针对区域性特点而设计的。而区域的划分多数依据行政单位进行,如毛汉英[29]针对山东省省情以及山东省实施跨世纪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思想,提出的山东省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框架;乔家君[30]根据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建立原则及河南省实况,从系统功能的角度出发,构建的河南省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杨多贵等人从可持续发展系统学研究方向出发,构建了云南省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等等。同时也有学者以自然区划单元为研究对象建立的指标体系,如黄土高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3]、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18]、淮河流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等等[2,9,22,24]。由于受到研究数据来源的限制,实际上这些以自然区划单元为研究对象构建的指标体系在本质上也是以行政区划为单元而组合成的。
(4) 部门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可持续发展不仅在空间上具有不同层次,在内容上也包括了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等不同的专业/部门领域,因此隶属于不同专业和部门的一些研究机构和学者从各自的角度出发,根据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构建了部门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如国家环保局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联合开展了中国环境指标体系研究。此外研究还有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32]、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16]、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31]、工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等等[1,8]。
目前,总体而言,由于可持续发展对象的复杂性,国内外学者对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问题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
3.3 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模型与方法
对可持续发展的度量至今仍没有公认的衡量方法和体系。换言之,目前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总体上仍处于起始阶段。构造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就是要为人们获取环境和资源变化状况,以及获取自然与社会、经济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结果方面的信息提供一个有效的工具[5,21]。国内外相继提出的综合评价模型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两类:一类为概念模型,一类为线性组合模型[7]。概念模型主要基于从不同角度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如从资源存量、资本存量、可持续收入、国家财富水平、真实储蓄、资源对人口消费的承载力、环境承载力的变化等角度,构造评价指标进而综合判断区域发展的可持续性。线性组合模型是从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出发,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线性组合。目前多在压力―状态―响应体系基础上选择一些指标进行组合。由于目前对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因素还缺乏全面认识,有些因素虽已有所认识却还缺乏监测,而且由于在区域发展过程中还可能出现一些不可预料的新因素影响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至今仍没有一个模型得到公认并被推广。现有模型的应用大多限于具体地区的试验性研究。
从已有的可持续发展模型看,其目的不尽相同,罗守贵等[14]将现有的模型总结为三类。第一类是单纯确定可持续发展指标权重的模型,目前用得较多的是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将专家和决策者的分散意见整理成判断矩阵,再利用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确定下层指标对上层准指标的贡献程度,从而得到基层指标对总体目标或综合评价目标重要性的排列结果。这种指标权重确定的实践意义在于给决策者和一般民众一种新的发展衡量尺度;同时它也是第二类和第三类模型应用的基础。第二类是用于对可持续发展系统的某一子系统状况或趋势的评估模型。如程道平构造的人口压力评估模型,朱庚申的环境资源的量化模型,舒基元的代际财富均衡模型,联合国的人文发展指数等都属于这一类。第三类是对可持续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估模型。这类模型的评估结果一般以“可持续度”、“协调度”等百分值表达出来。我国的牛文元、美国的约纳森和阿伯杜拉共同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度”模型(DSD)。它扩展了重要的附加因素和计算程序,并特别考虑了发展中国家的特点,影响较大。世界银行提出的以“国家财富”或“国家人力资本”为依据度量各国发展可持续性的方法也属这一类。
4 展 望
尽管我们在区域可持续发展基础研究上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在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是相当明显的,主要是:针对重大资源、环境与灾害问题的跨学科研究较弱,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与工程技术的交叉研究不够,资料数据和仪器设备的共享缺乏保证等等。针对区域可持续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需要在以下方面开展进一步研究:
4.1 可持续发展机理与过程研究
可持续发展研究着力探究格局、过程及其驱动力,不仅要回答传统的What和Where的问题,更要回答Why和How的问题,搞清机理并提出解决的办法。目前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多数只是针对社会、经济等子系统与资源、生态环境等子系统相互作用的现状结果的评价和分析;而对于引发这种结果的作用机理及其过程则是当前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可持续发展机理与过程的研究内容,主要是研究社会、经济等子系统与资源和生态环境等自然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机理,这对于更好的把握和预测可持续发展状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机理和过程的研究常针对某一自然要素展开,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对各种因素进行综合研究也将得到加强和深入。
4.2 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尺度问题
尺度是近年来在地理学研究中出现频率极高的一个术语。在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中,时空尺度问题也不容忽视,因为可持续发展总是针对一定时间和空间而言的,不同的时间和空间有不同的问题和状态。例如,对于不同的空间基本单元,即使采用同一测度指标衡量,得到的结果肯定不同。即使基于相同的空间单元,采用相同的测度指标,在不同的时间段内考察,得到的结果也肯定不同。
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尺度问题包括尺度效应和尺度转换两方面。前者主要是由于可持续发展研究对象时空尺度不同而引起的研究结论或成果的差异问题;而后者则是指在不同时空尺度上的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之间是否存在转换的可能及其转换的方法、模型和尺度阈值等问题。可持续发展的兴起源于全球变化研究,经过多年对不同国家以及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之后,在诸多研究的个案成果基础上,建立合理的理论模型和框架,推广应用于另外尺度的区域,是可持续发展研究走向广度和深度研究的必然要求。而这方面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进行尺度转换。另外基于不同时空尺度研究得出的各种结论的时空尺度效应问题也是今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应该关注的问题。
4.3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要素结构与地域结构的整合
目前国内外对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设计普遍存在把区域作为一个均质对象来处理的倾向,从而忽略区域内部的差异。然而地域是有等级划分的,地域结构包括背景地域、次级地域和相关地域三个层次。区域并不是均质体,其内部存在着一个个的“奇点”。针对这种状况,建议应从点位(site)角度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状况[10],借用GIS、RS、GPS等技术,来展示区域内部空间点位的具体差异程度。如果不针对不同区域的具体问题,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制定可持续发展对策,宏观政策或被误用,或落实不到实处,微观技术也难以发挥综合效益。
4.4 可持续发展综合集成研究
集成研究包括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综合集成理论与方法,区域可持续发展涉及区域的地理分布特征、自然系统的资源与环境、社会经济系统及其人类活动影响诸多方面。在单项机制的基础上如何综合集成将成为研究的关键。
4.5 区域资源环境要素变化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关系研究
区域要素是指构成区域系统的各种要素,包括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等。以某一种和几种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入手,研究其变化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或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识别各种资源、环境与灾害问题中人与自然作用的份额以及人与自然共同作用的份额,为可持续性的资源开发、环境改善、减灾过程提供可靠依据。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曹凤中.可持续发展城市判定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软科学.1998,(3):69~73[Cao Fengzhong. Study on Index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ities[J]. Chinese Soft Science. 1998,(3):69~73.]
[2] 曹淑艳,宋豫秦等.淮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状态评价[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12(4):81~84.[Cao Shuyan, Song Yuqin et al. Assessmen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Level in Huaihe River Basin[J]. 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02,12(4):81~84.]
[3] 崔灵周等.黄土高原地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设计[J].水土保持通报,2000, 20(3): 15~19.[Cui Lingzhou, et al. Design on Index System and Evaluation Method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Loess Plateau Region[J]. Bulletin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2000,20(3):15~19.]
[4] 冯玉广,王华东.区城PRED系统协调发展的定量描述[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6,6(2): 42~46.[Feng Yuguan, Wang Huadong. The Quantitative Description of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PopulationResourcesEnvironment Economy Systemf[J]. 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1996,6(2): 42~46.]
[5] 韩增林,刘桂春. 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定量分析[J].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3,22(3):1~4.[Han Zenglin, Liu Guichun.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arine Economy[J].Are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2003, 22(3):1~4.]
[6] 蒋德鹏.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评估理论和模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8,8(专刊):23~26.[Jiang Depeng. Assessment Theory and Models for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J]. 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1998, 8(Specials):23~26.]
[7] 匡耀求,乔玉楼.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方法与理论模型研究述评[J].热带地理,2000,20 (4): 326~330.[Kuang Yaoqiu, Qiao Yulou. Summaries of Evaluation methods and Models for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J]. Tropical Geography, 2000,20(4): 326~330.]
[8] 冷疏影,宋长青.地理学在科学基金支持下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J]. 中国科学基金, 2002: 158~160.[Leng Shuying, Song Changqing. Geography Researches of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unded by NSFC[J]. Bulletin of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2002:158~160.]
[9] 李立辉. 广东省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及评测方法[M]. 成都: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Li Lihui. the Index System and Assessment Methods for Guangdong Provinc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M]. Chengdu: SouthWestern Finance and Economics University Press, 2002.]
[10] 李小建. 区域可持续发展规划的三个新观点[J]. 河南大学学报,2001,31(4):56~58.[Li Xiaojian. Three Viewpoints of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lanning[J]. Journal of Henan University, 2001,31(4):56~58.]
[11] 廖荣华. 区域可持续发展学与区域PRED系统论[J]. 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 23 (5): 75~77.[Liao Ronghua.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Discipline and Region PRED System[J]. Journal of Shaoyang College,2001,23(5):75~77.]
[12] 廖红.环境管理理论与方法体系探索及在区域可持续发展中运用的实例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2.[Liao Hong. Environment Management Theory and Method and its Application in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D]. Tianjin: Nankai University,2002.]
[13] 逯元堂,王金南,李云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在中国的研究与应用[J].环境保护,2003,(11):17~21.[Lu Yuantang, Wang Jinnan, Li Yunsheng. Study on Index System and Applicati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China[J]. Environment Protection, 2003,(11):17~21.]
[14] 罗守贵, 曾尊固. 可持续发展研究述评[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2,39(2):141~148.[Luo Shougu, Zeng Zungu. Summarie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udies[J]. 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Philosoph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2002,39(2):141~148.]
[15] 闵庆文.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思考[J]. 农村生态环境,1998,14(2):40~44.[Min Qingwen. Ecology Ponder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J]. Country Ecology Environment, 1998,14(2):40~44.]
[16] 牛亚菲.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 12 (6):42~45.[Niu Yafei. Study on Index System of Touris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J]. 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2,12(6):42~45.]
[17] 申玉铭,毛汉英.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若干理论问题研究[J]. 地理科学进展,1998,14(4):287~295.[Shen Yuming, Mao Hanying. Some Theories of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J]. Progress of Geography Science, 1998,14(4):287~295.]
[18] 沈镭, 成升魁.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初探[J].资源科学,2000,22(4): 30~37.[Shen Lei, Cheng Shengkui. Study on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dex System for QinghaiTibet Platean[J]. Bulletin of Resource Science, 2000,22(4): 30~37.]
[19] 王道平,梁爱华,李树丞. 区域PRED系统可持续发展状况的综合评价方法[J].管理工程学报, 2002,16(1):8~11.[Wang Daoping, Liang Aihua, Li Shucheng.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of Regioan PRED System[J]. Bulletin of Management Engineering,2002,16(1):8~11.]
[20] 王艳洁,郑小贤.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概述[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23(3):103~106.[Wang Yanjie, Zheng Xiaoxian. Summary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dex[J].Journal of Beijing Forest University, 2001,23(3):103~106.]
Abstract From the time when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WTBZ]was put forward, along with the authorization of “21st Century Agenda” by Chinese govern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to 2005 year, the Chinese researchers have studied the theories, methods and application related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ore than ten year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a dynamic, open and complicated system that consists of natural subsystem, economic subsystem and social subsystem. The subject it studies deals with many relative fields such as Geography, Resource Management, Bionomics, Environmental Science, Demology, System Engineering, Economics, Sociology, and so on. In order to implemen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China increases more emphasis on renewable resource protection, reqional ecology construction and regional Comprehensive damage mitigation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Meanwhile, national departments of resources, environments and damage mitigation, carry out plent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search, and their work have supplied Sufficient and valuable case study materials for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ory and methodology. By utilizing the CNKI and Google search tools, the authors summarized the advancement of studie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China in details. They are theorie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uch as PRED system, HumanNature system, 3dimensions system, regional ecosystem, and circular economy, et al), information classification and index system related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the models of assessment. At last, some advices
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范文5
什么是参考文献呢?我们论文参考文献是指在论文的写作当中参考过的书籍或者是网站等资料,因为这直接关系到我们论文写作的质量,一般来说我们参考额文献越多越有明,代表我们的论文就越好。下面是千里马网站小编整理的关于绿色物流论文参考文献,供大家欣赏借鉴。
绿色物流论文参考文献:
[1]许红莲.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运营的帕累托最优状态分析[J].系统工程.2010(03)
[2]许红莲.现代农产品物流银行业务风险评价[J].中国流通经济.2009(11)
[3]许红莲.现代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运作模式设计[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9(11)
[4]秦蓁.基于绿色物流理念的企业物流流程再造分析[J].改革与战略.2009(05)
[5]郭莹莹.商业银行实施环境责任的问题与对策[J].武汉金融.2009(05)
[6]孙尧.保险在物流金融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与创新[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9(03)
[7]胡愈,许红莲.现代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的发展及其方向选择[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05)
[8]张红凤,杨慧,吕少华.政府规制体制改革整体框架的构建:一个国际经验的视角[J].教学与研究.2008(08)
[9]张瑞怀.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应解决好五个问题[J].中国金融.2008(15)
[10]许红莲,邓超.现代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发展及其制约因素分析[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4)
绿色物流论文参考文献:
[1]范小静.浅议绿色物流当代经理人(中旬刊),2006,(09).
[2]路岷山.绿色物流理论及其发展路径探析科技经济市场,2006,(06).
[3]陈建波.我国绿色物流发展对策分析商业时代,2006,(27).
[4]马新刚.循环物流的理论方法及运行模式研究山东大学,2007.
[5]李华.长丰集团的汽车物流方案研究中南大学,2006.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绿色物流论文参考文献:
[1]杨金梅,霍彩珍.浅析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中国市场,2008,(10)
[2]刘文宇.绿色物流与广州市可持续发展.商品储运与养护,2008,(06)
[3]王雪峰.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分析.商场现代化,2008,(15)
[4]徐金玲.绿色物流的发展现状及我国的对策分析.水路运输文摘,2005,(08)
[5]刘冬艳,胡浩.浅析我国企业绿色物流.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2)
[6]张沈青.我国绿色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当代经济研究,2006,(10)
[7]杨朝红,王立敏.着眼未来推进可持续发展——专访壳牌中国集团主席林浩光.国际石油经济,2008,(07)
[8]曹秀丽,颜会哲,陈媛,张祎恺.我国绿色物流发展完善措施.中国市场,2007,(Z2)
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范文6
本论文首先对基本的组织行为理论进行了重点研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的海尔集团和日本的松下公司应用组织行为理论来管理企业进行了实证分析和对比分析;最后对中国企业如何应用组织行为理论来管理企业提出了建议。
本论文的研究结果表明:
(1)组织行为理论的思想基础是“社会人”,它着眼的基本点是将人作为管理活动的核心。利用组织行为理论来管理企业,可以有效地形成企业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可以充分地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可以极大地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可以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来说,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是基础,组织行为理论与方法是催化剂和助燃剂;二者的合理搭配与波动均衡,可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一个优秀的企业管理者,不但要懂得现代企业制度的有关理论与方法,而且还要懂得组织行为学的有关理论与方法,才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版权所有
(3)全员参与、因势利导、以人为本,是海尔集团运用组织行为理论推动企业管理的集中表现。劳资同权、人力资源核心论、尊重人性,是松下公司运用组织行为理论推动企业管理的集中表现。在组织行为理论的应用方面,中日企业既有共同点、又有差异点。从应用组织行为理论来管理企业的总体效果而言,目前日本企业暂时胜中国企业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