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制度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供给制度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供给制度论文

供给制度论文范文1

    论文提要: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制度是以体制外供给为特征,形成了供给不足和结构扭曲,为此本文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构建新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基本框架,并探讨了实现这一制度创新的路径选择。  

    公共产品是相对于农民“私人产品”而言的具有消费的共同性、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用于满足农村公共需要的产品,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基础。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推进新农村的建设,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认真分析当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现状,采取科学方法促进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变迁,构建科学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 

    1.当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弊端分析 

    现行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制度是在人民公社时期制度框架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无论是人民公社时期,还是农业改革时期,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都陷入了相同的困境,其深层原因从根本上说是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归根结底是由我国多年来形成的“二元化”发展模式和体制所造成的。由于实行的是“以农补工”、“重城轻农”,优先发展城市的倾斜性发展战略和政策,因而形成了城乡有别的重城轻乡的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基本制度。这一制度基本特征有以下三点: 

    (1)农村公共产品的体制外供给是其根本特征 

    从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特殊性来看,由于其所处的地域广阔性(广大农村地区)和分布的分散性,决定着政府必须具备雄厚的财力和完善的决策及监督机制。但是不管是人民公社时期还是改革开放时期,我们在长期的工业化为中心的发展战略中,政府没有雄厚的财力和健全的机制保证农村公共产品的提供。而农村的公共产品供给体制无不体现了一种体制外的特征。 

    第一,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资金筹集的体制外特征。在目前我国公共产品提供的职责划分上,中央政府主要负责全国性公共产品,地方政府负责地方性公共产品。而履行与农民收入增长及农业发展息息相关的农村公共产品所需的费用并不能由地方政府(主要是乡镇政府)的制度内财政收入完全负担。由于农业税的轻税政策,因此以农业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县、乡政府财政力量十分薄弱,财政缺口大。这种情况下乡镇政府处于一种矛盾的地位:既要履行法律的职责,又要提供公共产品,因此通过制度外筹集公共资源便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人民公社时期,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刚刚步、资本原始积累的匮乏时期,农村的公共产品主要由公社内部解决。由于政社高度合一,公社具有很强的统摄农村政治、财政的权力,再加上当时国家很困难,为了支援工业建设,农村就由农民出工出劳,自己想办法满足自己低层次的需要,农村所需的公共产品经费就不进入国这家公共收支系统。人民公社解体后,乡镇政府取代人民公社成为农村基层政权,并承担起本辖区公共产品供给的职责。但是,新的农村公共产品资金筹措制度并没有进行根本的变更,仍然沿用人民公社时期的供给体制,随着公共产品种类的增多、范围的扩大,公共支出的不断增加,乡级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费用远远不能解决供给问题。为了确保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运转,乡镇政府就不得不强行向农民摊派各种费用和劳动,农民以制度外的方式承担着绝大部分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 

    第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的体制外特征。在我国现行的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体制下,提供什么样的公共产品,提供多少农村公共产品,通过什么渠道来提供农村公共产品,都是由上级政府及其部门“为民做主”。农村基层政府作为一级组织具有独立的利益,它所追求的目标可能与农民的要求并不相同。为了达到基层政府的目标,农村公共产品的供求往往不对称,供求矛盾突出。与城市公共产品相比,农村公共产品的分散性、局限性和投资的周期长、见效慢,从而造成地方政府官员决策的短期行为。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外部性使公共产品的提供者和消费者不能统一,缺乏激励机制,最终对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出现数量上严重不足和结构上严重失衡的特征。 

    (2)体制外供给使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足 

    由于县乡政府制度内财政收入有限,制度外资金投入又缺乏相应的监督和有效的激励,导致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严重不足。现阶段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纯公共产品严重不足。农村科技、农业相关信息等“软”公共产品无不能满足农民的需要;农村法律政策供给不足;农村生态环境恶化。二是农村准公共产品严重短缺。农业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农村教育供给严重短缺;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很不完善。比如,由于农村环境问题和医疗状况,使得农民的人均预期寿命大大落后于城市.。据2000年进行的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中国人均期望寿命为71.4岁;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寿命75.21岁,农村居民人均寿命69.55岁,前者比后者高出5岁多,相当于发达国家与中等收入国家之间的差距。 

    (3)体制外供给使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结构严重失衡 

    由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的外部性,供给者和消费者目标并不一致,因此当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结构严重失调。供给结构的失调主要表现为严重的“重硬轻软”和“重准轻纯”。一些地方政府在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中热衷于看得见、摸得着的“硬”公共产品的生产和供给,对上级要求考核的农村电网改造、交通道路建设等公共设施项目,千方百计地组织资金加以实施,而对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应用、农业发展的综合规划和信息系统建设等“软”公共产品的生产,却没有太高的积极性。与此同时,由于准公共产品的范围比纯公共产品的范围大,因而一些地方政府对农村准公共产品的生产比较重视,如对需要达标的乡村公路、自来水设施等,即使没有钱也要从对农村的摊派中收取资金进行建设。而对于涉及战略性的纯公共产品的生产,却并不热心。农民真正需要的公共产品提供不足,而不需要的公共产品却存在供给过剩。这样本来有限的公共产品投入得不到合理利用。当前,由于体制外农村公共产品的长期作用,使得农村纯公共产品严重不足——农村科技、农业相关信息等“软”公共产品不能满足农民的需要,法律政策供给不足,农村生态环境恶化,农村教育供给严重短缺,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农村社会保障很不完善。相反,农村却“政绩”工程过多,政府机构臃肿,人员供给过多,基层政府制订的干预农民生产的政策供给过多。 

    2.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新框架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经济社会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这一背景下的全新发展战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统筹城乡发展在全国全党已经形成共识,因此,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必须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对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进行重构,进行全面的制度创新。在制度创新中必须构建如下的基本框架: 

供给制度论文范文2

在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黑龙江省各级政府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改善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支持,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黑龙江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状况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由于历史原因,目前黑龙江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水平仍旧为低水平供给。

一、主要表现

(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已经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难点所在。这是因为,黑龙江省农村地区地理条件复杂,乡镇政府财政经济实力较弱,虽然近年来中央与省级政府加大了对黑龙江省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但是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仍远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

(二)农村教育方面

黑龙江省大部分县(市)财政困难,上级增加的转移支付有的为增加和补发教师工资,有的贫困县甚至全年的财政收入尚不够为全县的教师开支用,而人员费逐年上升,公用费严重短缺。加之,农村义务教育“欠债太多”,各地区经济发展又极不平衡,很多县财政过于困难,所以“以县为主”的农村教育经费管理体制,无法保证农村义务教育条件的真正改善。

(三)农村卫生事业方面

黑龙江省农村实施税费改革后,村级预防保健经费没有列入县级财政预算,严重影响了村级预防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的开展。虽然每年全省安排2.4亿元,对12万农村五保户基本做到了应保尽保;按照“低标准起步、广覆盖铺开”的原则,全省实行了农村医疗救助制度,但目前乡镇卫生院的经营状况基本为好中差各占三分之一。虽然目前黑龙江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已经覆盖全省,但黑龙江农村医疗卫生事业仍旧存在着投入卫生事业经费不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人员数量不足等问题。黑龙江省各级政府投入的卫生事业经费不足,资金运作效益不高,农村医疗卫生资金投入严重短缺,难以保证广大农民的卫生服务需求

(四)农村社会保障方面

在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随着农村低保工作的展开和逐步推进,农村社会保障显现出向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对接的趋势。由于财力的限制,黑龙江省的许多农村地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几乎没有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全省社会保障工作主要重点放在城镇,农村社会保障与城镇差距较大。目前黑龙江省农村社会保障工作仍是低水平的保障,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比较小。

(五)农村公共文化品方面

目前,黑龙江省乡镇和村一级基本无图书馆也无购书经费,农民喜爱的电影由于投入不足,能够让农民享受的大片、新片、好片电影几乎为零,农民喜闻乐见的戏剧演出也几乎为零,同样由于投入不足,能给农民提供公共文化产品为数太少。农村文化经营场所设施简陋,消费水平不高,决定了农村文化市场重在扶持和引导。与庞大的农村文化市场需求相比,从事文化工作的人员缺乏,特别是专业人才缺乏。原来有一定的影响力、取得一定的艺术成果的老同志现在大部分已退下来,而新毕业的大学文艺毕业生不愿到农村工作,农村文化建设后继乏人,严重制约农村公共供给。

二、主要现象

黑龙江省农村公共产品在供给过程中仍旧存在着总体不足、供给不均衡等现象,而且一些农民急需的公共产品供给偏少,一些对农民益处不大的公共产品却供给过剩,由于城乡二元体制和地域条件差异的制约,公共产品的供给还存在着较大不公平性,这些问题我们都不可忽视。

(一)总体供给不足

主要体现在财政用于农业的资金投入不足。虽然黑龙江省财政性支农支出的绝对量从2003年开始是逐年增加的,但2003年至2006年期间,财政支农支出占黑龙江省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却呈现平稳趋势,基本稳定在3.4%左右,远远低于同期国家财政支农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从2007年开始,黑龙江省财政支农支出统计口径有所变化,财政支农支出所列为农林水事务财政支出,所以与2006年相比有较大幅度的增长。2007年至2009年期间,黑龙江省财政支农支出总量上有大幅度增长,财政支农支出所占比例也稳步增长,可见政府加大了对农业投入,但与同期国家财政支农支出比例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二)结构失衡

现阶段黑龙江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仅总量不足,而且由于黑龙江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采取的是自上而下的决策程序,因此结构失衡,难以提供农民真正需要的农村公共产品。首先,农民急需的公共产品供给不足,涉及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公共产品供给严重短缺。农村的教育、社会保障、医疗生、环境保护等方面对提高农民素质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然而,在这方面黑龙江省农村的目前状况显现出明显的不足。黑龙江省的农村医疗保障普遍缺乏,农民是最大的自费医疗群体。平常的小病,农民们还可以勉强应付,但假如得了大病,许多家庭都因无法承受高昂的医药费而选择放弃治疗或治疗到中途被迫中止。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

(三)供给的不公平性

在黑龙江省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过程中,由于城乡二元体制和各地农村地理条件差异的制约,公共产品的供给存在着较大不公平性。

城乡公共产品的供给有失公平。在黑龙江省内关于公共产品的供给,农村村民与城市居民享受着不同的待遇。一方面,城市居民享受着优越的市政设施条件,发达的交通、整洁的环境、低廉的基础教育、先进的医疗设施以及较健全的社会保障,而农村居民却与此无缘,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供给均低于城市。另一方面,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条件远远低于城市的不平等状况下,农民为享用这些公共产品,除缴纳政府规定的使用费外,往往还需付出更多的代价,而城市居民则不需从税后收入中支付除使用费以外的更多的费用。

(四)供给效率低下

公共产品供给的效率要求是消费者的边际支付意愿之和等于生产单位公共产品的边际成本,否则,即为公共产品过剩或不足。由于信息的不对称、预算的不完整性和行政体制改革的滞后等问题的困扰,对于农村公共资源的使用过程,往往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基层政府有一整套官僚机构来工作,一些部门片面强调部门工作的重要性,不切实际地要求各级政府层层对口设置机构,官僚机构也就越来越庞大,在县乡两级造成严重的机构重叠和人员超编,不仅占用了大量的财政资金,还必然出现人浮于事、互相推诿,办事效率低下。

(五)农村公共资源监督机制缺乏

首先,涉及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部门多、资金投入分散。在生产和提供农村公共产品的过程中,出于各自政绩和利益考虑,政府提供农村公共产品的中间环节较多,公共资金被层层“过滤”,公共产品被层层加价,往往导致农村公共资源和公共产品供给效率低下和增长无序。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短缺增加了对农村公共资源的筹集需求,进一步提高了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成本,农民分摊公共产品成本的负担加重。其次,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主要由政府自上而下提供,农民自身受文化知识以及公共资源信息缺乏等因素的限制,农民的权利意识淡薄,难以参与民主监督,也缺乏民主监督的能力,这使农村公共需求与供给难以实现最佳耦合,在农村公共资源的筹集、使用和管理上的监督作用难以得到充分发挥。再次,乡、村财务管理混乱,资金使用的非透明化使得一些管理人员有机可乘。假公济私,资金被滥用、挪用甚至贪污的现象比较普遍,暗箱操作突出等等,造成极大的浪费。

要改善黑龙江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现状,除了加大财政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力度、增加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外,还需要建立适应社会、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统筹城乡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多元化模式。

参考文献:

[1]谢立群.以需求为导向的农村公共产品

供给模式研究[D]. 南昌:南昌大学硕士

学位论文,2010.

[2]孙永奇.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模式创

新研究[D]. 长春:吉林大学大学硕士学

位论文,2007.

[3]陈定洋.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变

迁研究[D]. 西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

士学位论文,2009.

[4]王波.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及其创新

研究[D]. 泰安:山东农业大学硕士学位

论文,2005.

[5]黄丽华.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变

供给制度论文范文3

农村公共产品按照消费竞争性、收费排他性以及外部性的大小可以分为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纯公共产品是指在消费的过程中具有完全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产品,如农业发展战略研究、农村义务教育、社会保障等。农村准公共产品是指介于纯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之间,在消费的过程中具有不完全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产品。主要包括:一般准公共产品,如农村职高教育、乡村道路建设等;在性质上近乎私人产品的准公共产品,如农村电信、自来水等。

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现状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经历了时期、改革开放后至税费改革前和农村税费改革后的几次制度变迁。税费改革后,农村公共产品数量不断增多、质量也不断提高,但与城市相比,与农村、农民的实际需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总体来看,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

1.税费改革后公共资金出现困境

农村的税费改革在为农民减轻负担,为村民委员会减轻了行政压力的同时,也将农村发展中的深层次的矛盾激发出来。农村的税费改革给基层政府带来了减收的事实,但基层政府承担的事权并没有减少,作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成本的分摊者的身份也没有改变,这些都提前引起了乡村债务危机的发生,使得乡镇政府掌握的公共资金严重不足。

2.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低下

长期以来,我国公共产品的供给机制都是至上而下的,很少顾及到农民的真正需求,加上一些政府工作人员只为追求自身的利益,使得现行的公共供给效率低下。表现在:一是生产性的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包括:(1)保护和稳定农业社会的各种政策以及农业生态环境等;(2)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二是非生产性的公共产品供给过剩,比如,政府热衷于一些见效快,出政绩的短期公共项目,不愿意投资一些见效慢,但是具有战略意义,农民真正需要的纯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的错位根据财政分权理论,中央政府主要负责全国性的公共产品的提供,地方政府负责地方性的提供,跨区域的公共服务由中央和地方公共提供或几个区域联合提供。但是现行的财政体制只规定了中央与地方政府的收支基数及收入分成比例,而对于各级政府的事权划分还不够清晰,导致乡镇政府的事权大于财权,承担了许多应该由上级政府承担的责任。

3.公共产品供给渠道单一

在现行的体制下,私人组织、第三部门等由于受到政府决策、产权界定等因素的影响,难以大规模的进入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领域,政府仍然是单一的供给主体。长期以来,乡镇政府公共产品供给普遍透明度低,经费不足,提供的公共产品的数量有限,质量不高,难以满足农民对公共产品的需要,既影响了农村社会的发展,也造成了农民对政府的不满。

三、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政府职能定位

首先,乡镇政府要积极拓宽农村公共产品的筹资渠道。税费改革后,中央财政预算内支持农村公共产品生产的筹资在下降,而地方预算内的筹资的地位在增强,乡镇政府要充分意识到这一点,要多向省、市、县级政府争取资金投入并积极拓宽筹资渠道,可以通过给予信贷等优惠政策,调动经济组织增加对公共产品生产的投入。总之,不能再抱着坐、等、靠的陈旧思想。

其次,应当重构农村公共产品的决策程序和需求表达机制。一方面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机制应逐步从“自上而下”转变为“自下而上”的供给模式,以满足广大农民对公共产品的实际需求。同时乡镇政府也要处理好公共产品投入的优先权问题,应遵循这样一个“梯度”:保证基本民生需要的农业生产、社会保障和义务教育等优先提供,对于一些发展性的公共产品的提供应该适度,而对于一些享乐性的公共产品的供给要严格控制,使有限的农村公共产品资源最大限度的满足农村居民基本的民生方面的公共需要。另一方面也要建立公共产品的需求表达机制,大力培养农民的民主意识,充分发挥农村社区等第三部门的作用,使一个村或乡范围内多数人的需求意愿得以体现。

再次,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应该明确各自的供给责任。公共产品因为其不同的特性分为不同的层次,不同层次上的供给主体要各尽其职,失位,错位都会带来公共产品供给的低效。科学地划清从中央政府到基层政府的职责十分必要:全国性的纯公共产品完全由中央政府供给,准公共产品由地方政府供给,跨区域公共产品,可以由受益的各方政府供给,由中央政府出面协调。

最后,要改变现行公共产品供给渠道单一的状况,应该坚持“一体与多元相结合,一体为主”的供给主体体系。坚持政府在公共产品供给主体中的主导地位,同时要建立多元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充分发挥农村社区供给、私人组织供给和第三部门供给在供给中的重要作用。明确不同主体的职责划分并建立有效的公共产品供给监督机制,以提高供给效率,是目前构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题中之意。

【论文关键词】农村公共产品政府职能

【论文摘要】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出现的新情况对基层政府提出了新的挑战,通过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现状和原因的分析,乡镇政府应开始思考自身的职能定位:强化公共服务职能,提供优质的农村公共产品。

参考文献

[1]史玲.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5,(5).

供给制度论文范文4

【关键词】流动性过剩 二元经济体系

一、引言

上海,和北京一同作为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前沿阵地,引领着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走势。上海的房价,可以说是长三角乃至中国南方房地产市场的天气预报,研究上海房地产的走势,就能够洞悉全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未来趋势。目前上海的住房现状其实还很严峻,很多中低收入家庭还没有解决基本的住房问题。而房价从2002年起飞后经过几年的爬升,已经到了一个普通大众透支全家甚至几家后30年的收入都无法接受的程度。但单纯的出台打压房价的调控政策又可能会波及到实体经济的资金,导致整体经济向上的大环境的波动和居民收入的整体下降。所以对于政府来说,通过提高保障性住房供应量的间接措施,可能是解决当前高房价大环境之下民生问题的好办法。

二、分析

其实在国外的保障性住房解决民生问题的例子很多。比如德国,在19世纪末的30年中,德国的城市化水平从30%上涨到60%多,城市人口增加了3000多万,虽然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保障,但随之而来的也就是住房极度紧缺和社会治安的问题。为了解决此问题,德国政府出面主导,动员各方面的社会力量,大量兴建住房,为贫困人口提供福利保障性住房。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德国的大部分人都住上了基本能够满足生活需要的住房,加上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措施,为德国工业快速发展成为世界强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了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受惠范围,应该至少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扩大享受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家庭收入标准,扩大能够享受保障性住房的比例;二是制定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面积标准;三是建立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的退出机制。目前上海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准入标准是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小于或等于15平方米,3人及以上申请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低于34800元(含)、人均财产低于90000元(含);2人及以下申请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和人均财产标准,按前述标准上浮10%,即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低于38280元(含)、人均财产低于99000元(含)。廉租家庭的收入准入标准为,申请家庭申请之月前连续6个月人均月可支配收入低于1100元(含1100元)。虽然相对于之前“试点期”经适房和廉租房的标准都已经有所放宽,但是对于很多来沪发展的人才和刚刚工作几年毕业生的这些“夹心层”,既没有足够的收入和存款来支付首付,又不符合经适房合廉租房的准入标准。这类“夹心层”的人要么是处于适婚年龄,由于没有合适的婚房而一拖再拖。要么是来上海发展的人才由于一直没有固定的居所而没有归属感。这直接导致了上海人才资源的流出和很多新婚夫妻去上海周边城市购买婚房。所以,很多人大代表提出研究提高经适房和廉租房的准入标准,能够一定程度上解决“夹心层”的问题,扩大经适房和廉租房的受惠范围。虽然目前各地的地方政府已经纷纷加大保障性住房投入建设的力度,希望以此来遏制房价过快的上涨,从而可以缓解社会矛盾。但是与此同时,保障性住房分配的合理性却正遭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因为从深圳经适房小区车库内惊现多辆豪华车,到山西某州县一限价房小区房屋几乎全部落入官员囊中,保障性住房俨然已经成了一部分权贵阶层中饱私囊的又一沃土。对于保障性住房的准入资格,各地已经设立了较为严格的申请标准和核准制度,但由于审核部门把关不严加之社会诚信力普遍缺失,导致骗朱骗购现象的多次发生。可是在香港,大致有30%的人口租住在政府提供的廉租房里,20%的人从政府手里购买房屋。尽管香港公共住房的所占比例远大于内地,但也并没有因分配不公而成为社会的焦点问题,这主要得益于其科学而有效的事前审查制度和事后处罚制度。香港的公共住房审核机构是独立存在的。香港对于公共住房申请造假的情况,给予十分严厉的处罚。当前,内地很多城市也开始加大了资格核查力度,整理整顿保障性住房市场,但处罚的力度似乎并不够重。

三、结论与建议

所以我们目前不仅要扩大保障性住房的整体供应量、适当定义好申请保障性住房的各项标准和退出机制。同时还要对整个保障性住房资格审查与申购的过程制定相应的供给制度和监督保障制度以防止腐败问题的出现。在供给层面,要加大保障性住房的供给力度,但是也需要政府加大对保障性住房项目的补贴,不能太损害合作开发商的利益。毕竟开发商也是需要获取相应利润才能有动力把项目做好,否则保障性住房项目只能工期不断的延后,最后形成一个又一个的烂尾楼项目。对于保障性住房申购之后的跟踪策略,国内政府也需要向新加坡等国学习。新加坡的经济适用房叫“政府组屋”,超过84%的新加坡人都居住在组屋里,其人均住房面积达到了30平方米。最主要的是,新加坡供给制度体系很严格,政府会经常派人上门检查,如果住户经常不住,或给别人居住,政府就会收回“组屋”。所以,在国外,对于诚信机制的建立,政府和社会都很重视。对于有不良信用记录的人员,社会信贷等各方面都会有限制措施。这就在制度上杜绝了民众钻政策空子和漏洞的想法。中国的人口众多,信用体制政策的实施比较困难,整个社会的诚信机制的建立,也是需要时间一步步来完成的。但是在保障性住房领域,因为目前短时期的受众相对有限,也就是针对的是小部分家庭条件很困难的民众群体。所以我觉得在这部分小范围小群体中,可以效仿新加坡等国的监督制度。对保障性住房能否让真正有需要的民众得到实惠起到监督作用,让政府的税收真正的可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参考文献

[1]闫国平.上海市房地产市场价格影响因素研究(硕士学位论文)[D].同济大学,2007(1).

[2]胡宏军,袁凯.房地产泡沫成因与对策[D].荆门市房地产市场管理处,2007(12).

供给制度论文范文5

论文关键词:公共服务供给,多元化,机制,效率

一、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的机理分析

传统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就是政府单一供给制,而这样的供给模式存在着垄断以及歧视等多种越来越突出的问题,因此公共服务的供给模式正在由政府单一供给模式向多元化供给模式转变。多元化的攻击模式就是指:政府、企业、NGO组织、社区、私人等多元主体,采取一定的运行机制,共同实现公共服务的供给效率。作为一种公共服务供给的新取向,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模式彻底改变了以往单一的供给模式,因而在内容、形式、运作、效果上都呈现出了供给主体多元性、运作形式多样性、服务竞争性、效果监督性等特征。

公共服务供给多元化并不是指公共服务领域中的每一具体服务都必须由这些主体共同供给。其宗旨就是由公共服务的具体特征来决定供给主体,这供给主体可以是政府、企业、NGO组织、社区、私人的一方,也可以是它们的任意组合。总之,要以公共服务能更好的满足公众的需求为准绳,以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和效益为目的。

二、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的必然性与可能性分析

作为一种新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公共服务供给多元化的出现也绝非偶然,它与政府、市场本身的优势、不足以及公共服务的特性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又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体现为:

(一)公共服务政府单一供给存在的弊端要求实行多元化供给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基本上集中了所有的公共资源,提供着几乎所有的公共服务,可以说公共服务几乎全被政府所垄断。这不仅导致政府机构庞杂,政府负担过重,而且还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效率低下,公共服务的成本日益提高等一系列问题。资料显示,2007年,我国社保、救济、教育和卫生等公共服务性支出只占去16.1%;而经济建设高达24%,行政公务费用为17%。同时,单一供给体制也带来较为严重的不平等现象,也就是说存在公共服务歧视现象,突出体现在城乡居民所享受的政府公共服务的不平等现象上,这正是造成城乡二元结构的原因之一。2006年农村人口8亿多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63.78%,但是2006年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仅占当年国家财政支出的7.75%。此外,公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因此由政府单供给公共服务会不断增加政府的财政压力。1994年政府在公共服务领域的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为12%,到2006年上升则到了19.73%。

(二)公共服务市场单一供给存在的弊端要求实行多元化供给

实践证明由单一的市场来提供公共服务,也不能很好的满足公众的要求。首先表现为市场不能满足如灯塔、公共信息、国防等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对一种公共服务未付费的个人不能被阻止享用该公共服务的好处;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些投资金额大、回收周期长、经济效益低,同时对国计民生的具有重大影响的项目,如果只是通过市场来供给,同样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其次,在市场经济中,市场的不稳定性如重复出现的通货膨胀和失业,或消费和投资不平衡,会严重影响服务的供给。1929-1933年资本主义的大萧条正是长期执行自由主义政策,任经济自行发展的恶果。最后,市场主导下社会分配缺乏与效率相适应的公平性。市场失灵,使得市场机制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这不仅会引起效率低下问题,也可能引起分配不公问题。如城乡差别、区域差别、行业差别等。

(三)公共服务的特性为实行多元化供给提供了可能性

公共服务的受益具有层次性说明了不能笼统的讲政府供给,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公共服务的经营范围上要进行划分。公共服务还和特定的集团联系在一起,受益在一定范围内,萨缪尔森最早就是用集体消费品来表述后来的公共服务的。城市住宅小区居民所需要的部分公共服务就是由各个物业管理公司来提供的,而且这种公共服务对小区全体居民间是不排他的,但对非小区居民则是排他的,杜绝了免费搭车。因而,非政府组织也可以承担部分的公共服务供给。

(四)多种因素影响公共服务供给为实现多元化创造了条件

经济制度的差异会造成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不一样;科学技术和管理创新使得一些公共服务的效用可以分割,收费的交易成本大为降低,使收费成为可能,如有线电视的出现替代无线传输;一部分私人无法完成的公共服务又应该由政府供给,比如大型的基础设施建设,但同时也不排除私人介入;个人偏好、收入水平、文化、风俗习惯等多种因素也对公共服务的供给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很多原本由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现在已经由消费者个人拥有了。

三、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的机制设计

公共服务供给的多元化是走出财政危机、管理危机等各种危机的一种治疗方案,其基本理念是在公共服务领域中引入竞争机制,建立相应的法律保障。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系列相应的机制,从而保证公共服务的供给更能满足公众的需求。

(一)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的基本机制保障

1.竞争机制的建立

公共服务效率能否提高的关键在于是否存在多个公共服务提供商,以及公共服务提供商之间是否存在竞争。

对我国这样一个正在推进公共服务改革的国家来说,在行业进入时,可竞争性的市场是非常重要的。要在公共服务供给上形成政府之间、政府与企业之间、企业之间、NGO与政府及企业之间、社区与政府及企业之间的竞争(如图1)。

首先,应当加强绩效管理研究,探讨设立适合我国政府公共服务特点的指标体系和测量方法,为政府实施公共服务提供理论依据和可操作性的方案。其次,绩效指标的设定不易过于复杂,追求指标体系的完备,让人望而生畏,尤其在起步阶段,而应当以简易便行为原则,随着经验的积累再增加量化指标。再次,应当注重绩效导向,强化成本效益核算,使资源配置、权力赋予、奖励报酬与服务绩效挂钩,形成激励机制。

此外,对于人口流动所带来的就业、住房、医疗、城市服务、子女就学等问题;退休人员异地居住带来的社会保障、医疗服务、文化生活等问题;异地流动所带来的公共交通和公共设施使用等异地公共服务问题方面,应建立区域政府之间的协作机制,开发政府间合作公共服务项目,实行互惠互助。

参考文献

1 王勇.公共物品供给的主体多元化[N].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4).35-37.

2 许跃辉,朱道才.欧洲公共服务创新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探索,2004,(4).25-26.

3 徐增辉.论我国公共服务供给现状及市场化改革[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4 刘静波.公共服务的多主体供给分析[D].西北工业大学,2006.16.

5 林万龙.农村公共物品的私人供给--影响因素及政策选择[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7.89.

6 登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86-87.

7 彼得斯.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36-57

8 李军鹏.公共服务型政府[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8,56-57.

供给制度论文范文6

1 我国目前疗养服务行业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经济和社会各领域都在进行着意义深远的改革,发展步伐相当快。这些历史性的发展和变化,深刻影响着疗养工作的方方面面,给疗养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但随着市场机制的日渐成熟,计划经济模式下建立起来的疗养体系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疗养观念的滞后、主观指导思想的偏差、资金不足、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成本效益意识淡漠等问题日渐显露出来,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主观指导思想的偏差及整体疗养观念的滞后,影响疗养服务行业的发展。

1.1.1 指导思想不端正。一些疗养者和疗养提供者从主观上没有充分认识到疗养的深刻内涵,在工作指导上出现较大偏差,出现宾馆化、度假村等,缺少专业内容指导,给疗养事业的发展埋下了非常不利的隐患。

1.1.2 没有树立整体疗养观。几十年来,我国疗养服务行业一直沿用医院的办院模式和方法,以至影响和制约着疗养服务行业的发展。随着社会和医学的快速发展,疗养服务行业应该充分利用其所独有的自然疗养因子疗效优势,积极开展常见病、慢性病及职业病的治疗康复[1]。尤其在伤、病后期和手术后的康复方面,应更好地完善自身系统的治疗机制,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和效果,扩大社会效益。

1.2 经费不足与资源浪费,造成疗养服务行业停滞不前。

1.2.1 经费支持不足,疗养服务行业的收入主要是“供给制”的形式。疗养服务行业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固定资金,它是国家、集体按照政策规定以一定的方式,按节约的原则供给必要数量的资金,一般固定资金由基本建设投资、拨款、专项拨款无偿转帐拨入。而目前固定资金的来源均小于资金的实际支出,造成疗养服务行业经费支持不足,难以为继的局面较为普遍。

1.2.2 有限的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疗养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社会发展及人类进步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国疗养服务行业大都集中设在有代表的海滨、湖畔、山地、矿区、景观等地。这些地方资源丰富,不是依山傍海,就是风景秀丽,但这些疗养地都是多家疗养院并存,疗养服务行业共同利用有限的资源,过多的开采地下资源,盲目的疗养区建设使人口密度增加,空气污染,自然景观破坏,人工景观不协调等,这样就形成了有限的资源得不到合理的配置,致使一些宝贵的疗养资源遭到破坏和浪费。

1.2.3 经济效益意识淡薄。疗养服务性行业由于长期受供给制的影响,在工作人员中成本意识、效益意识淡薄,人们比较重视资金的来源,看中收入,对效益成本重视不够。

1.3缺乏人才,在技术特色上没有突出之处。

1.3.1 人才断层现象严重。疗养事业是在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才建立发展起来的,其技术力量无论从数量和质量上都不及医院雄厚,再加上疗养服务行业的科技人员70年代前多由医院调来,其工作内容及方法等基本上仍沿用医院的一套。从事疗养康复的人员对这门综合性学科既无正确的认识,也不具备系统的理论和技能。现有医学院校虽然有疗养学这门课,也有疗养系,但还处于起步阶段,远远不能解决实际工作需要。

1.3.2 康复疗养手段单一,专科不突出。康复医学事业现处在起步阶段,迄今为止我国的各个物理医学与康复训练班的受训人员是医生多而治疗师少,任何医生转入康复科工作即自动成为康复科医生,医生临床经验丰富,但缺乏专业知识。而要培养一个造诣较深的疗养科技人才最短需要15~20年时间,即高等教育5年、实践5年、能够独立处理疗养中疑难问题5年、成为名副其实的专科人员5年[2]。但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使疗养科技人才的发展受到制约,发展特色、发展专科、改进康复手段的办法还不多,没有形成优势,在医疗保健行业中的作用不突出。

1.3.3 科研工作明显滞后。长期以来,受传统观念即疗养主要是吃好、住好、玩好就行的影响,工作人员钻业务、学技术、搞科研的积极性不高,科研力量薄弱,学术空气不浓,成果少,论文少是疗养服务行业的一大弱点。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对疗养服务行业的需求不断提高。例如:心理、保健、康复等,但疗养服务行业并没有在这方面形成热点,科技发展滞后于需求[3]。虽然做了大量工作,但在技术建设方面缺乏长远的思考和规划,开展的研究多为回顾性总结,前瞻性应用研究较少,没有形成疗养学科优势,技术“含金量”低的问题亟待重组和解决。

2 我国目前疗养服务行业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1 主观认识上不足。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大多数企业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停产、破产或转产,企业没有足够的资金保证其职工疗养,特别是新的医疗保险制度的出台,打破了人们吃大锅饭的思想,一般疗养费用单位又不列入报销范围,私人在经济上是不愿意消费这笔开支,大多数人认为在医院治好病就行了没有必要去疗养院康复疗养,没有从根本上把疗养看作是积极开展预防康复工作的需要。

2.2 财力不足的问题比较普遍。首先,供求矛盾尖锐。疗养服务行业的收入大多是上级下拨,其标准经费只能维持最低限度周转的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而大多数疗养服务行业成立于50年代,设备陈旧,院房老化,硬件设备需要更新[4],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以保证疗养工作的有效运转,满足日益增长的疗养需求。供需矛盾将在一个相当长的阶段存在,并决定和影响着疗养事业的发展进程。其次,资源配置不合理。我国现有的疗养机构多集中在一些风景区或资源丰富的地区,机构重复扎堆经营的问题非常突出,一方面是资金的投入不足造成资源配置不能满足疗养需求,另一方面重复建设又造成有限资源的闲置或利用不足,影响疗养作用的发挥。再次,成本效益意识淡薄。长期的“供给制”,造成经营者普遍的自主意识薄弱,等靠思想严重的现象。对上级下拨的资金利用不合理,效益意识差,成本意识淡薄,只看中收入,轻视效率。

2.3 疗养人才的配置不合理。疗养服务行业的重要特点是多学科的综合,它既有基础医学的一面,又有保健康复的一面。而现在各大医学院校培养出来的本科生、研究生均属于前者,但疗养服务行业正需要后者,加上人们对疗养学的认识不足,不愿到疗养院来工作,认为在个人的事业上没有发展前途。这无形中对疗养服务行业人才的引进方面造成了流通不畅。疗养科技人员知识结构的不合理又是一个不可低估的原因。

3 我国目前疗养服务行业的改革设想

随着改革开放,疗养事业内外环境发生的巨大变化,疗养服务行业也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仅此笔者认为还远远不够,必须实行资源重组、结构调整、提高效能、增强意识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唯有如此,才能在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困扰疗养事业发展的瓶颈问题,走出一条具有我国特色的能够切实起到健康促进作用,达到为广大人民群众利益服务的新路子。如军队疗养单位在近几年实行的整编政策,即同一疗养地军队所属疗养院整编合并,就是资源重组,提高保障效能的良好例证。

3.1 要增强疗养服务意识,改变对康复疗养的看法。疗养学是一个涉及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等多学科的综合学科,疗养服务行业是实践疗养科学的主要场所。因此,走疗养保健治疗康复一体化之路,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必然结果。疗养服务行业应把握自身的发展方向,走疗养康复、保健的路子,抓住自身的特点,把握住自身的特色,发展慢性病、职业病、疾病后期的康复治疗,努力使疗养服务行业成为预防―保健―康复一体化的基地。

3.2 发掘疗养机构自身潜力,增强发展后劲。首先,要立足现有条件,发挥医疗资源优势包括医疗设备和卫生技术,在资源优势中要突出医疗潜力,发挥潜力,一定要积极扩大服务范围,增强服务项目,主动走向市场,想方设法改变坐等计划分配的消极活动方式,积极主动地与社会广泛联系,打破行业界线,在这点上还可采取与大医院建立医疗联合体,设立康复病床,外出体检,送医到单位等方式提高业务量,增加收入,满足社会医疗保健需求。其次,要多途径、多渠道筹措资金,整修疗养房屋,增添设备,改善硬件支撑条件,丰富疗养文化生活,建立高效高质量的服务机制,让疗养服务行业的自身建设走上一个良性循环的道路。

3.3 树立“以人为本”,走培养人才与使用人才相结合的路子。首先,在医学院校设立疗养康复系或建立培养此类人才的基地,确保疗养康复人才的来源[5]。也可以跳出论资排辈的圈子,大胆使用一些年轻有为的优秀人才,充实疗养康复队伍,使康复人才的知识结构配置能够更加完善。其次,管理者对专业人才要知人善任,做到人尽其才,把确属出类拔萃的人才放在关键岗位,以便最佳地发挥人才作用。而且,作为一个管理层、决策层的领导干部必须为骨干人才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既要有一个承上启下的合理交替环境,又要有一个见贤思齐的护才环境,还要有一个使人才有“用武之地”的施展环境。

参考文献

1陈景藻.康复医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曹国英.疗养技术常规.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

3高恩显.现代疗养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

4何勤,崔家英.我国疗养院发展史,现状及发展设想.中国疗养医学,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