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清明节的传说故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关于清明节的传说故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关于清明节的传说故事

关于清明节的传说故事范文1

风筝起源于中国,在南方被称为“鹞子”,在北方被称为“纸鸢”,因此又有“南鹞北鸢”之说。“风筝”最早出现在五代,《询刍录•风筝》中写道:“五代李邺于宫中作纸鸢,引线乘风戏。后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入竹,如鸣筝,故名风筝。”而关于风筝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有人说因古人崇拜鸟类而发明了风筝,也有人说是因为自然现象的启示使得人类发明了风筝。但无论是哪种说法,它都来源于民间生活,都离不开社会实践活动。由此可见,中国风筝艺术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民间生活,它是劳动人民社会实践的产物。

二、中国风筝艺术与民俗文化

民间艺术与民俗文化紧密相关,民间艺术来源于民俗文化,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风筝作为民间艺术的一种,它的发展与民俗文化紧密相连。风筝艺术与民俗文化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岁时节令民俗、民间信仰民俗、动物崇拜民俗和民间神话民俗等方面。

(一)风筝与岁时节令民俗岁时节令是风筝艺术最显著的民俗文化。风筝有它独特的季节性,适宜春秋两季。因而清明节和重阳节就成了与风筝关系最密切的时节。从唐代开始,寒食节和清明节二者合二为一,形成了一个具有特色的节日,它既有祭扫新坟生死离别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唐朝诗人罗隐在《寒食日早出城东》中描写了他寒食日拂晓出城春游时的所见所感:“不得高飞便,回头望纸鸢。”由此可见,在清明时节放风筝已经和扫墓、踏青、禁火、荡秋千、打马球、插柳条等活动一样成为一种风俗。和清明节相比,重阳节本身就是个值得庆贺的日子。古时人们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为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古人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庆祝重阳节的活动有很多,有登高远眺、出游赏景、吃重阳糕、饮酒、遍插茱萸等活动。而关于重阳节放风筝的习俗的记载出现得晚些,在清代的《广西通志》卷十五中有记载“:登高岭在县西一里,九月九日邑人登岭放风筝为乐。”

(二)风筝与民间信仰民俗风筝作为飞行器物被发明之后,它能够飞上天空的实际效果符合早已存在的人神沟通的巫术观念的需要。风筝自然而然地与民间迷信思想相结合,它作为人们向天倾诉情感、表达愿望的工具,反映着民间信仰观念。风筝与巫术迷信相结合本身就已经体现出远古的信仰习俗对风筝的影响。王健吾、金铁盒在《风筝谱》中得出结论:尽管各地在放风筝的具体仪式上有所差别,但风筝艺术的信仰习俗不外乎就是“敬之如神”和“嫉之如仇”这两个方面。“敬之如神”的意思就是人们认为风筝可以带来福气,所以风筝顺利放飞而不断线就是吉兆。而“嫉之如仇”,就是把风筝看作不祥的东西。既然认为风筝是不祥之物,那么放风筝就是“放郁”、“放晦气”、“放灾”或者是“放病根”,总之风筝被视作一切不好的东西。人们把自己的苦恼和灾难都写在风筝上,放飞风筝后把风筝线剪断让它自行飘走,代表把不好的东西放走。

(三)风筝与民间神话民俗风筝的世界里有各种各样的神话人物和神话故事,神话故事是风筝图案的一个重要题材。如鲤鱼跳龙门、哪吒闹海、牛郎织女、麻姑献寿、嫦娥奔月、女娲补天等等。这些风筝图案有的取材于民间祖灵信仰中的神灵,有的取材于与祖灵信仰有联系的神话,还有的取材于民间传说故事,这些风筝图案无一不和信仰民俗有关。风筝与神话结缘并非偶然,二者有某些共同特质,从某种程度上说,风筝和神话都融合了天与地。神话故事使风筝的世界更加绚丽多彩,它在增加风筝的文化底蕴的同时,还使风筝艺术蒙上一层奇幻色彩,一只只风筝仿佛在用舞动的身躯演绎着一个又一个生动的神话故事。

三、总结

关于清明节的传说故事范文2

关键词:七夕节俗;农耕文化;爱情观;生育观

中华传统节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耕文明的产物,是古代劳动者智慧的载体。由于外来文化的渗透,情人节、圣诞节等洋节受到年轻人的追捧。与此同时,中国传统节日面临尴尬境地。在日新月异的今天,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重新解读传统节日,弘扬传统节日习俗文化,揭示传统节日的内在价值,对于加强民族凝聚力,坚持民族特色,构建和谐社会,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七夕节是中华民族一个比较悠久的节日,七夕节又被称为“女儿节”、“穿针节”、“乞巧节”等。董乃斌在《唐人七夕诗文论略》中说:“在中国古代众多的民俗节日中,就其参与者性别、节日活动内容、活动方式而言,七夕是个名副其实而且独一无二的女儿节。”①七夕节与牛郎织女传说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

七夕节自汉代产生以来,经过不断演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确定七月初七为七夕节,与古代民间观念有关:古人认为七为阳数,七月七日是阳数的重叠之日,与五月初五端午节、九月初九重阳节一样,是值得纪念的特殊日子。农历七月也是农业丰收的季节,织女被作为七月立秋的标准星,因此,人们将七月初七与牛郎织女的传说结合,并定名为“七夕节”。每到农历七月初七,天上有牛郎织女的鹊桥相会,人间有君臣与百姓的庆祝活动。乞巧、乞富、乞寿、乞子等习俗,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这与织女的六大神性有关:主嫁果、生计、财货;主掌生育、庇护儿童;主寿命;主婚配;满足人们的私愿②。

1.农耕文化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文明历史悠久。在农耕生活中凸现着百姓的集体智慧。很多节日庆典活动都与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也是百姓表达心愿的方式。牛郎织女传说与七夕节联系紧密,人们借助七夕节日表达他们对牛郎织女的祝福,对自己幸福生活的期望,对家人的美好祝愿,对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安居乐业的渴望。

牛女传说中,牛郎星和织女星自然而然地被拟人化,牛郎具有质朴、勤劳、坚韧的品性,织女则代表着智慧、忠贞、善良,他们成为劳动人民尊崇的对象。

在重男轻女的古代社会,女性的命运很难预料,女性往往将幸福的赌注押在婚姻上。她们从小学习各种女红,这也是她们能否成为合格的妻子和媳妇的重要资本。《孔雀东南飞》中有“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的诗句,说明刘兰芝是一位聪明能干,多才多艺的女性。

“七夕”是一个以女性参与为主的节日,主要强调“乞巧”,女子希望自己能够心灵手巧。这与以织女为主人公的牛女传说有关。织女智慧与善良兼备,又心灵手巧,是中国古代女性尊崇的偶像。七夕节自然成为妇女寄托情思和美好愿望的载体。当代作家冯骥才说,七夕节不等同于西方的情人节。西方的节日往往主题单一,或表示感恩如母亲节;或表达爱慕之情,如情人节。而中国的节日主题多样而深刻,如寒食节纪念介子推、清明节祭祀祖先,端午节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等,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结合。七夕节习俗,既是对白头偕老、生死不渝的爱情的尊崇,也是女性祈祷心灵手巧和贤惠聪颖的重要节日。

2.忠贞不渝的爱情观

爱情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古代中国重男轻女、等级森严的社会现实,使人们这一基本的情感追求受到束缚,尤其是女性,因为封建礼教的残酷压制,往往成为婚姻的受害者。她们对美满婚姻、家庭幸福尤为渴望。七夕节以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为载体,以爱情为主题,自然而然就成为以女性为主角的节日。七夕节与牛郎织女的故事密不可分,而牛郎织女故事中因西王母的阻挠,有情人不能相见,从而增加了故事的悲剧色彩。牛郎织女的七夕相会,给牛郎织女带来了希望,这也是人们美好愿望的体现。中国人崇尚大团圆,中国古典小说、戏曲等大多以大团圆结局,故事主人公在经过悲欢离合后重新团聚。牛郎织女的鹊桥相会正是这一美好心理的表现。“七夕相会”是牛女传说的精妙之处。两个相爱之人不能朝朝暮暮,是一件残酷的事情,但正因为有每年七月七日的相会,牛郎和织女备受煎熬,仍满怀期待。这非常符合中国传统的爱情观,正如《诗经・蒹葭》中的诗句:“所谓伊人,宛在水中央。”亦虚亦实的情景,一种可遇不可求的状态,表达一种相思之苦,这是中国传统爱情诗歌的主旋律。南宋女词人李清照将这种相思之苦抒写到了极致:“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唐代女诗人李冶有一首充满哲理的六言诗《八至》:

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诗人用“八至”道出了人间的事理,尤其是夫妻之间的微妙关系。男女双方不管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还是自由恋爱,一旦走入婚姻,就是对对方的认可,要对双方及其家庭承担一份责任。夫妻双方耳鬓厮磨,相濡以沫,浓烈的爱情渐渐转化为血浓于水的亲情,这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爱情模式,它不是对爱情的否定,而是对爱情的升华。正如《诗经・邶风・击鼓》所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是两个有情人的至爱之约,是生死不渝的伟大爱情的宣言,也是千百年来一直被传诵的原因,它是中华民族传统爱情观的源头。

3.重生育的观念

古人把生育现象看得非常神秘,最普遍的求子方式就是向神灵祈子。民间有送子观音、碧霞元君这样的神灵形象,而且流传着许多关于送子神仙的神奇故事。多子多福,儿孙满堂一直是古代中国崇尚的观念。由于古代医疗卫生条件低下,婴儿的死亡率很高,为人父母者最大的愿望,就是祈求神灵保佑孩子能够健康长命。没有子女的夫妇更是虔诚地拜送子娘娘,喜得贵子后也认为孩子是神灵所赐,还愿的环节必不可少,因此各地的娘娘庙香火不断。

牛郎织女传说中牛郎织女育有一子一女。在国人的观念中,儿女绕膝,享受天伦之乐,是人生中最幸福和值得骄傲的事情。有些学者在研究牛女传说和七夕习俗文化的过程中,认为二者起源于生殖崇拜,七夕乞子就成为顺理成章的节日习俗。刘彩清《七夕节的文化透视》一文认为:乞巧含有深刻的生殖意蕴;用瓜果来祭拜牛郎织女,是子嗣繁盛的象征;用蜘蛛求巧寄托人们对喜得贵子的期盼;用凤仙花捣汁染指甲的习俗在于体现对老人的“孝”。在七夕乞生活动中,已婚女性有一项重要任务―乞子。按照父系传承的原则,只有儿子才是延续香火的后代。未生养儿子的女性,七夕晚上虔诚地祈祷,即是渴望自己能够如愿。古代社会,女性几乎是传宗接代的工具,能否生养儿子,也决定着她在夫家的地位。《仪礼・丧服》中有:“七出者,无子,一也;,二也;不事姑舅,三也;口舌,四也;盗窃,五也;妒忌,六也;恶疾,七也。”这是为妇女设的“七出”之罪,无子被列为首条,而且是女性独自承担这一罪名,可见封建礼教对妇女要求的苛刻和无理。这一观念可谓根深蒂固,就连鲁迅笔下一无所有的阿Q也明白“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他害怕自己断子绝孙,认为“应该有一个女人”。

小结

牛郎织女传说故事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中华民族是崇尚美好、团圆、幸福、和谐的民族,与牛郎织女故事有着渊源关系的七夕传统节日因此有其存在的土壤,只要结合当下的时代特点和人们的文化心理,营造一种美好的氛围,这样的传统节日依然可以大放光彩,成为人们精神寄托的载体。

七夕是中华传统习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让传统节日重新焕发生机,需要政府的大力倡导和宣传,也应该考虑老百姓的接受心理和文化需求,这样才能真正为弘扬传统节日文化起到推动作用。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热衷于西方的文化和习俗,手捧玫瑰花,口嚼巧克力,跳的是街舞,哼的是Rap、Hip-Hop,对于本民族丰富多样的文化,视而不见,熟视无睹,这让喜欢中国文化的外国人很不理解,也使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失传的境地。我们并不是拒绝外来文化,但不能舍本逐末,厚此薄彼,正如鲁迅“拿来主义”一样,应该洋为中用,古为今用,这不失为抢救和保护传统节日文化的一种选择。

参考文献:

[1]钟敬文等著《名家谈牛郎织女》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1.

[2]张晓华主编《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研究之七夕节》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6.

[3]周媛著《节日长安之七夕节》西北大学出版社2007.9.

[4]刘彩清《七夕节的文化透视》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1.

[5]高丙中《中国民俗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0.

[6]冯骥才《七夕・摩喝乐・仲爷》《今晚报》副刊2010.9.

[7]张勃《压力下的憧憬―七夕节俗中的女性心理和情感分析》,《七夕文化论文集》,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

注 释:

关于清明节的传说故事范文3

一、贯穿天人合一――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思想之一,代表了中国人的宇宙观、世界观。在古人的眼里,天是十分神圣、至高无尚而必须敬畏的。天上的日月星辰都是人们敬畏和崇拜的对象。遇有风雨雷电,人们便认为这是上天的恩赐或惩罚。现在,全国各民族中仍然普遍存在着对太阳、月亮和北斗星等天体的崇拜习俗。在古代神话记述和今天古俗遗留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人心目中的天有两种:一个是有意志的、人格化的天。它就是上帝,是大地和人类的主宰。神话中,伏羲女娲、炎黄、尧舜禹个个尊天敬天。黄帝轩辕氏还被人们看成上天之子,后来历代帝王也把自己看成上天的儿子,代表天帝治理天下。另一个是无意志的、客观存在的、非人格化的天。在现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既有人格化的、神化的天,也有大自然的天,二者有别,也交汇相通,其本质上就是大自然的天,先民把它人格化、神圣化只是给它披上了一件神性的外衣。天的确让人类敬畏,到了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我们仍然要尊重天,爱护天,否则我们就无法生存。与天关系最为密切的神话是女娲故事。现在河北涉县每年有中皇山娲皇宫的大型女娲祭典,在河南淮阳有对太昊陵伏羲女娲的隆重公祭。陕西有黄帝陵国际祭典、浙江绍兴有对大禹的祭祀活动,这些都已经列入国家级保护范围,如果先贤们地下有知,他们自当庆幸。先人创立的二十四节气,是对天体运行规律的认知与遵守。我们每年还要隆重地过大年、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等节日。这些古老节日不但体现了自古以来的时间观念,遵天守时思想,更深的文化作用是让我们不要忽视大自然,而要顺应和利用大自然。黄帝是我们的人文始祖,道家认为他最后没有死去,而是被天上的飞龙接走,重新回到了天庭,这是人们对他的历史贡献的肯定,也给了这位祖宗一个理想的美好的归宿。牛郎织女传说和七夕节的形成,嫦娥奔月神话与中秋节的形成,不也是天人合一观念的产物吗?

夏商周三代以来,中国敬天顺天思想和相关的环保观念便产生了。只是我们自觉地维护生存 环境从上世纪70年代才开始,动手太晚。保护非物质文化,便是今天和将来发展环保事业,让天地人三者和谐相处的必然行动。

民间至今存在着十分古老的“万物有灵”观念,产生过大量人与动植物的传说故事。这是万物有灵观念被微观地具象化、人格化,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比如人救动物、动物救人,人和动物和谐共生共存,多么美妙而诱人。再如人爱山水草木,草木也便回报人类,还有千年板栗王和银杏树的崇拜和保护等,表现了人类对大自然的爱惜和呵护。故事中动植物的神性人性,便是人们对天人合一、万物有灵观念的艺术表达。有些呵护如果没有这种方式,那些巨木珍珠就可能被砍掉了,造成自然和人类的共同损失。神化人格化是手段,人类对大自然的呵护而共存是目的。在全国、河北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评审中,专家学者和高层领导们都看到了这一点。人们还曾给动物修庙以祭祀,像有些地方对蛇、狐、马、蚂蚱以及所谓虫王等祭祀,虽然今天看来是一种愚昧,但在理念上仍然是天人合一的,而且是群众的一种文化心理的满足。这些作为马克思所说的人类童年的一种美好记忆,现代人的一种愿景,也是十分可爱的。我们艺术地、科学地让少年儿童树立环保思想,让孩子们展开想像的翅膀,是有利于将来进行发明创造的。

二、记录着民族大融合的历史,产生着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河北涿鹿合符文化(三祖文化)反映了中华民族最早进行的大融合、大统一、大团结。这既有记载,也有口碑。大约五千年前涿鹿之野、阪泉之野发生了两场氏族部落联盟之间的战争。在这里黄帝首先战胜了炎帝,又打败了九黎的蚩尤,最后在釜山举行了天下各部族首领的合符会盟,确定了统一的图腾为龙,黄帝便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君王。这一次中华民族大融合,是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事件。现在人们对河南太昊陵、陕西黄帝陵和湖南炎帝陵的国际性公祭,在涿鹿釜山与黄帝城的祭礼,表现了我们虽然已经西服革履,却没有数典忘祖。人们每逢来到这里,都是一次人文寻根活动。釜山中华合符坛正在建设,2008年奥运期间将向世界开放,从这里点燃奥运圣火。这必然形成古老民俗传统的又一次弘扬和发展。还有河北易县后山三月十五庙会值得一提。后山也叫洪崖山,在太行东麓北段。据载在先秦时期,这里就是历代帝王祭天、祭祖、封禅的场所。所祭人物首先就是后土,即黄帝,还有后土娘娘应当是黄帝正妃螺祖,以及其他被民众认为曾经大有功德的历代先贤。秦朝之后,封禅改到山东泰山,这里的人们仍然要去祭天祭祖,其庙会十分兴盛,群众来自周围十几个省市,每日都多达数万人,成为河北西北部一个重大的民间节会。这些习俗在“”中都被否定过、禁止过,但我们整个民族已经产生了强烈的“文化的自觉”(语),必然使我们每一位朝拜者内心产生巨大的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还有藏族的《格萨尔》、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和蒙古族的《江格尔》、云南的《阿诗玛》和贵州的苗族古歌,这些民族的史诗,都属于中华文明的重要部分。它们的传承和弘扬,与时代主流文化一起维系着、巩固着我们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大和谐,也必然形成我们这个民族国家的大发展、大繁荣。

三、追求人的心灵和谐

人的自身修养、省悟活动,也是远古时期就开始的事情。在理论形成上则始于儒家。孔子和他的儒家学派,以内省的追求君子境界“修身”为特征。到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才在全社会进行了推行普及。我们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透视出孔孟之道“吾日三省吾身”等思想观念的存在,窃以为孔子和儒生们是观察总结了当时鲁国的优劣习俗加以提炼,而渐渐形成了以仁爱、和合为基本价值观的思想体系。这种思想反过来又与原生的民间自律自悟观念结合才传之千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便是历代儒生们追求心灵和谐、有所作为的极好人生愿景。在历代对孔子世家的封赏和下诏建立文庙的过程中,这句名言曾经是千百万人的人生追求目标。

大量的传说、笑话与文庙一样便是修身思想的载体。首先表现的是书生十年寒窗、苦读儒家经典,如果科考时三篇文章做得好,便一朝及第,全家鸡犬升天。这是树雄心、立大志、自勉自励,最终出人头地。其次是表现主人公自责自悔,包括帝王后妃、将相、文人各色人等一失足成千古恨,或表现他们牢记教训、知错便改。三是表现民间百姓改恶习,走正路,浪子回头金不换,或恶习不改而致穷致命,成为我们人生的形象教训。

关于“善”,是中国民间十分普遍、突出的思想。人要读书、修身、成长就要一向心善、行善积德。各种祭典、敬天敬祖敬神明都属于善行。但故事中更多的是助人为乐的施舍、搭救,舍己为人的礼让、放弃,还有舍生忘死的至善至美。往往是一个人物,一个故事,一种风俗,一座建筑,一个器物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印证,有很强的说服力、征服性。儒家道家人物故事、佛经本生故事和大量寓言,都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劝善之功。在民间歌谣中,有许多如何对待苦难的篇目。比如从河北行唐县发现的民歌《十劝贤》中就唱道:“一劝贤,休使乖,又精巧,莫使赖,休要费心将人害。费心害人如害己,老天不容降下灾,今生受罪没修来……”其中既有仁善思想的内涵,也是民间百姓的生活经验总结。还有不少谚语俗语,也对劝导仁善都很有警策功效。如果说一些新小说、诗歌中掺入了许多外来异质的东西的话,那么传统非物质文化却一直葆有着中国式的价值取向。这种载体一旦失传,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心民心、世风民气将会如何,想来是十分可怕的。

四、和谐――中国式的思维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