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诗歌现代诗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植物的诗歌现代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植物的诗歌现代诗

植物的诗歌现代诗范文1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克拉玛依石油分行新疆克拉玛依834000)

摘要 大约从20 年前开始,我国的个人信贷业务市场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城镇居民的消费热情也在随着我国的经济改革的深入而逐渐地上涨。在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中,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在其业务中占有一个非常大的比重。虽然信贷业务的不断扩展让人们对这个行业前景看好,但是其中所存在的众多风险和隐患也不得不防。此外,由于全球层面的金融危机的影响持续不断,所以对此我国采取的是增大内需作为相应的处理措施,而众多商业银行也都大力促进贷款,针对种情况,需要加强对于信贷业务的风险控制。

关键词 个人信贷 风险控制 信贷风险

自从七年前由于美国爆发了次贷危机,其形成的金融海啸就在全球范围内持续的对全球的经济产生影响,其中中国的经济发展也受到了很严重的干扰。宏观层面我国的经济压力很大。所以我国的中央银行针对这种情形采取了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政策,出台了中国扩大内需的政策,所以我国的众多商业银行也都在紧跟央行的脚步。我国的个人信贷金额由于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的改变,在扩大内需的带动下,金额在飞速上升,并且,主要的信贷业务都集中在工商、农业、建设、中国四大国有的银行,并且信贷金额的分布也是东部经济发达地带占据较大的部分。

此外,与个人信贷相关的产品也越来越多,这也间接地导致个人信贷的管理难度越来越高。当前我国的商业银行基本存在诸如个人住房贷款、个人质押贷款等等,众多贷款加起来大约百余种,并且每种贷款产品的管理办法、针对客户、功能设计和操作方式都不尽相同。所以让信贷的管理难度在的不断地加大。

在个人信贷业务的办理过程中存在着个人信贷业务的风险,由于借款人的违约、央行对于利率的调整、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和银行中个人信贷业务的操作人员的错误操作所导致的个人信贷资产收益的不确定性或者发生损失的可能性。本文中我们主要研究的是对于银行而言破坏性最强的风险。

一、个人信贷业务风险的来源

1.来自借款人信用的风险。对于信用风险而言,实质上就是一个无法对冲的小概率但是可以产生很大影响的时间。个人信贷风险主要集中在借款人本身,借款人自己的个人收入、就业前景的稳定性、经营情况的发展好坏、个人身体状况以及个人道德的变化都会对银行的信贷资金能否安全和及时的收入产生明显的影响。倘若借款人经济能力变动,那么银行就面临着资金无法收回的风险,作为风险之源,信用风险是个人信贷风险中最为基本的一种风险。

2.借款用途方面存在的风险。贷款安全是与借款用途的真实与否和前景密切相关的。借款人在借款之前,需要保证借款用合法、前景要足够客观、预期的收益良好、并且个人贷款的用途是和合法和真实的。此外,银行还需要深入分析贷款的投资方向和用途,对市场风险进行全面的衡量。

此外,我国很多地方都还存在着“私贷公款”的情况,也就是组织或企业凭借其个人的名义在金融机构进行贷款,然后所贷款的资金交由企业或者组织使用。我国目前对该类问题的处理方式是,无论金融机构之情与否,都要求实际的用款单位负责全额的还款;另外一种是借款人和用款单位共同进行借款的还贷;还有一种是,对金融机构对借款的实际用途是否知情,倘若不知情则要求借款人承担借款责任,而实际用款人则不承认还款责任,如果金融机构在借款时候就很清楚这笔资金真正的使用用途,那么就判决用款人还款针对以上的情形,商业银行需要对此类贷款进行特别的处理。

3.市场经营所存在的风险。市场经营风险主要存在两个时间段,第一个时间段是在市场营销拓展的时期,需要慎重选择目标市场。如果将目标市场定位为低收入的人员,那么入门需求就会很低,就会很难控制相关的风险;如果将目标市场定位在了高收入群体,而忽略了市场细分,那么就会对业务的进一步发展产生很严重的影响;第二个时间段是经济下行周期阶段,尤其是房地产市场在进行深幅调整的时候,贷款金额高于所抵押的房产的市价,依照利益最大化的标准,借款人会自动地进行理性的违约,这无疑就提高了个人住房贷款的风险。

4.来自内部人的风险。来自内部人的风险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由于银行的从业人员自身存在道德问题,与外部人员进行勾结采取填写虚假资料以及违规操作、跳过相关规定等方式来进行贷款,导致信贷资产没有足够的信用保证,从而形成了信贷风险,造成了信贷损失;另外就是银行的从业人员自身并不存在道德问题,但是其在进行贷款的处理过程中没有做到每个环节都细致、认真、仔细的操作,从而造成了调查情况不够完整、关键环节处理不够彻底等情况,例如借款合同中的内容不够详细、相关的调查工作不够完整,造成银行未能及时落实其债权;第三类是在款项贷出之后,相关的管理人员对于借款人耳朵经济状况不闻不问,让贷后管理无法做到真正落实,未能及时发现贷款所存在的重大风险问题,造成贷款损失。

5.政策和法律方面的风险。我国在个人信用贷款方面的法律依然是空白,仅有的信贷法律适用对象都是生产型的企业,而不是个人信贷。现有的都是管理办法,并非成文的法律,没有达到全国人民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立法层次。倘若个人信贷出现问题,相关保证的履行、抵押物的处理以及质押物的变现都会因为没有足够的法律支持而很难进行司法操作。

二、个人信贷业务风险控制的措施

次贷危机之所以会诞生,就是因为审慎原则未能在美国的所有银行的经营管理中得到应用。面对央行扩大内需的政策,需要借助审慎原则对个人信贷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帮助我国的银行管理人员寻找出一个真正适合我国目前银行个人信贷的风险控制的方法。

1.构架一个完善和科学的个人信用评级体系。根据商业银行自身的业务特点和发展战略,商业银行应该构建自己的个人信用评价体系。具体评价体系可以由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基本情况的评分,这个评分主要是个人的工作经历、工作单位以及家庭状况等;第二部分则是业务状况的评分,也就是在存在信用记录的情况下,所进行的每一笔业务对应的相应的信用积分;第三部分是有关特殊业务奖惩的积分,例如,在使用信用卡进行透支消费之后,如果在一定期限内可以将透支金额全部还回的,可以进行额外的信用分数的奖励,如果有恶意透支拒不还款的行为,可以进行信用分数的扣分,有情节较为恶劣的人,可以将其加入黑名单;第四部分是综合上述三部分进行个人信用评价的整体汇总。

2.针对贷款环节进行严格把关。贷款安全是与借款用途的真实与否和前景密切相关的。借款人在借款之前,需要保证借款用合法、前景要足够客观、预期的收益良好、并且个人借款的货款使用方向要不能够违背国家的法律法规,放贷的前提是明确贷款的用途是合法和真实的。此外,银行还需要深入分析贷款的投资方向和用途,对市场风险进行全面的衡量。

3.加强对于贷款控制。(1)加强准入控制。准入控制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产品的准入控制,商业银行的产品需要结合当前的市场需求、客户群体以及风险特征等特点进行研究开发,保证产品的功能完整和抗风险能力强。第二类是客户准入,商业银行需要制定一个主要客户群体,包含优质客户、高信用客户、高学历客户、高质及客户和高成长客户等等。有针对性制定不同的准入标准。第三种则是机构准入,针对那些风险管理能力强和经营规范的机构,可以为其授予优先贷款的权限,并且要对这些具备优先贷款权限的机构进行定期的审查,同时对于管理混乱、人员配备不齐的机构贷款进行严格控制。

(2)控制贷款额度。额度控制主要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针对个人的总体额度的控制,如果某个个人贷款的总结达到了一定的额度,那么将停止对其的贷款,这样可以有效的抑制多头贷款的风险;第二种是针对单笔贷款额度的控制,在贷款之前,对客户的自身经营规模、承受能力和综合还款能力以及客户的担保能力进行测算,深入评估客户的资产总成本,另外还需要综合控制客户的其他方式耳朵融资能力。

(3)进行担保控制。将客户的核心资产作为担保,采用实地调查、间接调查的方式,将客户的核心资产作为抵押物,这些抵押物可以是客户的房产或者贵重物品等。

针对担保控制,需要严格对抵押物的选择进行把关。商业银行在进行贷款之前,需要将抵押物进行严格的分类。优先选择高价值的房产,或者借助优质评估机构的帮助,对抵押物的价值进行公允,此外,不可忽略某些法律上明令禁止作为抵押物的资产。

(4)通过现代的金融工具和政府力量来减少风险。对于银行的影响采用购买商业保险的方式来对借款人个人财产量和收入水平的有限而造成的风险吸收能力的不足进行弥补,这样也可以很好的弥补因为个人行为的不确定性所造成的风险。采用担保的方式也可以很好的削弱风险的影响,以政府和中介机构作为担保,从而让很多原本处于中低收入的居民也有了个人信用贷款的资格,倘若这些贷款无法按期进行偿还,那么政府和中介机构就会代替这些借款者进行还贷,从而让个人信贷的风险得到降低。

三、结束语

只有健全、完善银行内部的信用贷款的管理机制,并且加强对于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的培养,构建科学的个人信用等级评价体系,才可以让银行的利益得到更好的保障,才可以更好的规避因为个人信贷业务所产生的风险。

参考文献

[1]涂志云,汪涛.国外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管理的经验及借鉴[J].华北金融.2006,(5).

[2]吴亚,刘成起.我国个人消费信贷的风险分析与对策研究[J].未来与发展.2006,(7).

植物的诗歌现代诗范文2

摘 要:台湾女作家张晓风的散文之所以能保持长久的魅力,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她兼备精深的古典文学造诣和广博的西方艺术素养。这使她的散文既漾动着传统渊源的温润之光,更激荡着现代诗艺创造的前卫意识。她将诗的想象逻辑和诗的情感结构运用于散文创作,在散文中借鉴诗歌的复沓、联想等手法,借鉴现代诗的语言和节奏,追求散文的色彩美和建筑美,在时空上给读者以无穷的想象和思绪。

在台湾地区的文学天地间,散文以其代有人才,名家众多,阵容齐整,佳篇绚烂而占有重要的位置。众多散文家因对传统的承继光昌以及大胆革新与锐意创新而形成了重峦叠嶂、万壑争流的散文景观。在这群活跃的散文作家群中,张晓风无疑是一位令人瞩目的散文大家。浓厚的古典文学涵养,使张晓风的散文散发出古典文化的芬芳,尤其是长期受古典诗词的浸润,使她具有诗人气质。她以诗人的眼光和感觉去观察生活,感受人生。她的散文具有诗的激情,诗的联想,诗的感应,诗的风采,诗的气质。她把诗与散文糅合在一起,跨越了诗与散文的界限,字里行间透露出浓郁的诗情和诗的意蕴,造就了一种既有意象,又有蕴含,既清新又朦胧,既现实又浪漫的风格。古典诗词中“雨荷”“圆月”“松树”“杜鹃”“梧桐”“垂柳”“红枫”等意象的大量应用,直接体现了张晓风与古典文学传统之间深厚的渊源关系。但是,对中国古典文化有着几近痴迷的她,并没有在古典里迷失自己。如果说,张晓风早期作品充满着古典诗词的阴柔之美,趋于婉约的话,那么,她后来的一些散文,便明显地借鉴了现代诗的意境和语言策略,无论从其内涵或艺术表现技法看,都显现着现代诗的品格,而别具艺术魅力。

一、诗的联想与感应。张晓风在她的散文《地泉》中写到:“有人以为诗是题在题诗的壁上,扇上,搜纳奇句的古锦囊里,或是一部毛诗,一卷杜子美里。其实,不是的,诗是地泉,掘地数寻,它便翻涌而出,只要一截长如思绪的绠,便可汲出一挑挑一担担透明的诗。”作为一个至情至性的作家,她说过,她不是书写分行押韵那种职业意义上的诗人,而是以诗为事业,以追求和创造诗意为人生终极目的意义上的诗人。她的散文洋溢着浓郁的诗情和诗意。她的许多作品实际上是一首具有鲜明的意象、浓烈的感情和动人的旋律的散文诗。不少散文采用了诗的结构和节奏,句子跳跃性强,意象密集,有些则类似意识流作品。张晓风常常采用诗歌那种直抒胸臆的方式表现情感,她的散文也因此通篇涌动着强烈的感情激流,这感情经过诗化的提炼,具有令人陶醉的诗的韵味,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境界。从她的散文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诗一般的情怀和语言所带来的审美愉悦。

首先,张晓风将诗的想象逻辑和诗的情感结构运用于散文创作。她挥动着诗笔写了大量的诗性散文。她的许多散文,有明显的诗化倾向,淡化对日常生活过程的记述,代之以阐释自然,解读社会人生的奇思玄想和瀑布流泻般的感情抒发。如《母亲的羽衣》中的“羽衣”就是诗意化的形象比喻,羽衣是一件梦的衣裳,是每一个女性的青想,青春岁月的标志,也是每一位母亲深情回顾中的往昔时光。有些散文则注重通过对自然景物,作者心理感受的描写以形成作品的诗意情调。如写景记游《常常,我想起那座山》,展现在读者跟前的是自然景观的描写和一路上对自然所寓含的神谕的参悟,是宽远的联想和作者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全文没有一条贯穿始终的叙事线索,内容随作者的思绪和感情而自然流转,极富诗歌的跳跃性。作者按诗的想象逻辑,将人与物合一,抒写深切的人生体验,有着诗一般细腻而炽热的热情和瑰丽宽远的想象。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她写的是散文,但把握世界的方式却是诗性的,即以感悟代替对生活历史性的考察,而这本质上与诗是一致的。其散文体现诗的精神:自由、抒情和想象。“临场感”甚为饱满的感性,经灵性和知性的提升之后,体现了一种高妙之境。

诗的构思离不开想象和联想。张晓风基于对生活的独特感受,驾起感情的马车,张开想象的翅膀,在散文王国里纵横驰骋。她的散文想象大胆而新奇别致,天上地下万事万物都可信手拈来,在清风明月、山松野草之间驰骋想象,营造物我一体、情景交融的意境,令人耳目一新。不着痕迹的比喻在散文中俯拾即是。她把春天想象成一个“美丽的、多层的大蛋糕”,而地上的野花是“蛋糕的底层”。在山水中徜徉了一天,临走时她说:“山风跟我说了一天,野水跟我聊了一天,我累了。”她想做“旷野上的一只野鹤”、“深山里一缕宛转的气流”,赤足在石块与石块之间跳跃着,“恍惚以为自己就是山上的一块石头,溪边的一棵树”,一切世俗的烦恼消失了。

天空的蓝笺已平铺在我的头上,我却苦于没有云样的笔。(《画晴》)

这是何等的气魄!

阳光的酒调得很淡,却很醇,浅浅地斟在每一个杯形的小野花里。(《魔季》)

阳光为酒花为杯,让人感到春天暖洋洋的太阳,照耀宁静悠远的深色原野,到处满含着无边的甜美的醉意,令人备感生命的美好。

我此刻也卧看大树在风中梳着那满头青丝……我也有华发绿鬓,跟巨木相向苍翠。

花蕾是蛹,是一种未经展示未经破茧的浓缩的美。花蕾是正月的灯谜,未猜中前可以有一千个谜底。花蕾是胎儿,似乎混沌无知,却有时喜欢用强烈的胎动来证实自己。(《咏物篇》)

历史或者是由一个一个的英雄豪杰叠成的,但岁月——岁月对我而言是花和花的禅让缔造的。(《花朝手记》)

这种想象简直要直追盛唐诗人了。她深入体察事物,从中寻找美的所在,捕捉思想的火花,只用淡墨淡笔,简单勾勒,便使寻常的花木,都别有一番生趣。

张晓风在散文中还借鉴诗歌的表现形式。她的许多散文是用诗一样的结构组合而成的。如《一个女人的爱情观》全文几乎都是由一种句式写成,反复吟诵爱一个人就是怎样怎样。这种跳动的节奏,一咏三叹的旋律,分明就是诗。《如果你是天使》通篇围绕标题这句假设句行文,每段以此句起始,来表现母子深情。她将诗中的“复沓”借鉴到散文中,一来使所抒之情有波澜起伏的层次感,二来也造成一种回环的美,颇具音乐性。再如《雨之调》分别由“雨荷”“清明上河图”“秋声赋”“青楼集”“油伞”等五个独立小文编缀而成。这样的结构,很容易让人想起诗歌中的“组诗”这一形式。张晓风对这样类似组诗的“组散文”情有独钟,《春俎》《常常,我想起那座山》《爱情篇》《矛盾篇》《眼神四则》《魂梦三则》《林木篇》《花朝手记》《衣履篇》《初绽的诗篇》《玉想》等等,它们或写景、或抒情、或叙事、或咏物,都是围绕总标题,运用现代诗组诗的形式来营造散文集锦式的艺术,从日常生活中的人、物出发勾起一串串萦思,处处散发出诗一样的象征意象,各显奇颖,各呈异彩。这类散文如书法中的狂草,有着最自由随意的布局,读这样的散文就像跟作者做一次天马行空的精神漫游。

二、诗的语言与节奏。丰富的历史知识,精深的古典文学造诣,以及广博的西方艺术素养,使张晓风的散文艺术殿堂建筑在坚实的中西文化交融的基础上。她的散文自由活泼,挥洒自如,文字意象繁复,节奏感强,语言复沓跳跃,具有音乐美和意境美。她极力注重语言的加工提炼,善于将文言、现代人的口语和欧化语熔为一炉,精心铸造,巧妙地加以剪裁衔接,另创新意,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她的语言,既有如“爱是火炽的,恨是死冰的,同情是深渊的,哀愁是层叠的”(《雨天的书》)的古典的清新典雅的排比句,也有现代诗的快节奏语言。

我愿我的朋友也在生命中最美好的片刻想起我来。在一切天清地廓之时,在叶嫩花初之际,在霜之始凝,夜之始静,果之初熟,菜之方馨,在船之启碇,鸟之迥翼,在婴儿第一次微笑的刹那,想及我。(《初心》)

这段文字速度快,笔力强健,气势充沛,一气呵成,运用现代诗的节奏和律动,有最好的现代诗那样苍苍莽莽的感性。

我愿我是那春泥年经上生活过的众生的记录,我是圆我是方我是点我是线我是横我是直我是交叉我是平行我是蹄痕我是爪痕我是鳞痕我是深我是浅我是凝聚我是散。我是即使被一场春雨洗刷掉也平静不觉伤悲、被仓颉领悟模仿也不觉可喜的一枚留痕。(《你要做什么》)

这些语言运用现代诗常用的语言反常搭配的技法,似翻滚的大海,滔滔不绝地喷涌。有时她的语言又似山间的溪流,轻快热烈、幽默诙谐;在她笔下阳光是可以嗅出来的,芳草可以绿得冒出水来,白色的天光可以乱扑扑地压下来,桥因超载月光而成为危桥。有时又似纯净的潮水,恬静温柔,充满诗意。《眼神四则》中,当她听说明治年间,为了把极重的木材拖到工地,有个村里的女子把头发剪了,搓成百尺大绳时,不觉神思飞扬:

美丽是什么?是古往今来一切坚持的悲愿吧?是一女子在落发之际的凛然一笑吧?是将黑丝般的青发,委弃尘泥的甘心捐舍吧?是一世一世的后人站在柜前的心惊神驰吧?

所有明治年间的美丽青丝岂不早成为飘飞的暮雪,所有的暮雪岂不都早已随着苍然的枯骨化为滓泥?独有这利剪刀切截的愿心仍然千回百绕,盘桓如曲折的心事。信仰是什么?那古雅的木造结构说不完的,让沉沉的黑瓦去说,黑瓦说不尽的,让飞檐去说,飞檐说不清的让梁燕去说,至于梁燕诉不尽的、廓然的石板前庭形容不来的、贮水池里的一方暮云描摹不出的以及黄昏梵唱所勾勒不成的,却让万千女子青丝编成的巨索一语道破。

这些语言刚健不失柔美,豪气中犹存雅韵,显示出特有的情调和色彩。这些语言奇俏精炼,字字珠玑,为了适应文章整体风格和表达至情至性的审美激动,打破呆板的句法框架,形成一种迫不及待的气势,作者的感情和才情避开任何既定的结构和组织,无拘无束地显现出来。难怪王文兴评价:“张晓风的文字,其运用之灵活,在当今的我国作家中几乎不作第二人来想。”

张晓风的语言有绮丽婉约的一面,柔肠千曲,情思逶迤,但婉约中有昂扬和洒脱,是婀娜寓阳刚,常用比喻和意象,情思郁勃,自藏豪气,将古典诗文的典雅整饬精练与适合表达浓情烈意的欧化句式很好地熔铸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语言风格。她充分发挥了中国古典散文汉语言文字那种立体化和感性化的美学效果,但对于中国古典散文的不足之处,她也有清醒的认识。传统中国画对色彩和光影对比关注不够,因此在中国古典文学中色感都很淡,崇尚的是冲淡清远。见之于游记,描写山水,往往在清淡中见韵味,不是在瑰丽奇伟中见生命。张晓风在散文创作时,既汲取了中国古典散文重视韵味的优点,以凝练文字和意象传达出盎然的天趣和无尽的哲思;又取法西方现代文学,追求一种在浓墨重彩尽情挥洒中凸现强劲生命力的美学风格。这使她的记游散文恣肆而细腻,远看有气势,近看有细节,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开创了中国现代山水游记的新局面。为了营造诗的意境,给读者视觉的愉悦和色彩的象征意义,张晓风的散文文句力求整齐对称,错落有致,色彩感强,具有绘画美和建筑美。

首先,张晓风通过对色彩的捕捉和描绘,去进行散文意象的创造。《雨之调·雨荷》就在短短的篇章中,描绘了一株雨中挺立的红莲。冷暖色调的对比,不同颜色的叠合、互映,使这篇散文的色彩达到了和谐美和层次美。同时还用象征意义,演绎其思想内容。雨中半开的红莲“像一堆即将燃起的火”,红色象征热情、勇敢、炽烈的生命之火。

初春的嫩叶照例不是浅碧而是嫩红,状如星雨的芒萁蕨如此,尖苞如纺锤的雀榕如此,柔枝纷披的菩提如此,想来植物年年也要育出一批“赤子”,红彤彤的,血色充沛的元胎(《我在》)。

用嫩红的元胎来描绘芒萁蕨、雀榕、菩提等植物的初生嫩叶,惟妙惟肖。

其次,张晓风的色彩描绘是服从于自我心灵表达的需要的,她已抛开了意象的浅表描写,而趋向内在和心灵,更具有艺术感染力。她的散文往往运用华美的辞藻绘画造型,写意与写实相结合,具有色彩斑斓、意蕴深远的绘画美,这显示她散文语言方面的精深造诣。

从来没有偏爱过红色,只是在冷冷清清的落叶季节里,心中不免渴望地向往那一片有着热度的红。当满山红叶诗意地悬挂着,这是多么美丽的忧愁啊!那一树枫叶,在晨风中舒开我纯洁的浅碧,在夕阳中燃烧我殷红的灿红。(《林木篇·枫》)

小草莓包括多少神迹啊!如何棕黑色的泥土竟长出灰褐色的枝子,如何灰褐色的枝子会溢出深绿色的叶子,如何深绿色的叶间会沁出珠白的花朵,又如何珠白的花朵已锤炼为一块碧涩的祖母绿,而那颗祖母绿又如何终于兑换成浑圆甜蜜的红宝石。(《咏物篇》)

作者把创造诗的意境作为营构篇章的美学理想。“花”经过情感的过滤和哲思的包孕,已带上了某些理念的色彩;花只是作者表情达意的中介,而表现作者对生活的理解,对人生的体悟才是作品的灵魂。作者借助于丰富的联想,借助富有动感和质感的语言,经过精心的架构,理念从酣畅的描述中不露斤斧之痕地流露出来,艺术的魅力由此而生。在这里,“你会惊悟到原来颜色也是有欲望,有性格,甚至有语言、有欢呼的!”(《矛盾篇之三》)色彩的描绘成了张晓风作品表情达意的重要手段之一。

张晓风散文节奏明快简洁,文气顺畅多变,体现了“英伟之气”的又一侧面。她选择富有表现力的文字或者赋予旧词新的生命,并通过长短句的搭配产生抑扬顿挫、疾徐快慢的效果,形成跌宕起伏、自然优美的节奏。

秋山寂寥,秋容空寥,秋天也正自搭着一条围巾吧,从山巅绕到低谷,从低谷拖到水湄,一条古旧温婉的围巾啊!(《衣履篇》)

我若能挥鞭纵马,直攀峰头;我若能逐草而居,驱羊到溪涧中去痛饮甘拳;我若能手拨马头琴,讲述悠古的战史;我若能身肩绫罗绸缎去卖给四方好颜色和女子,是的,我若是草原上的战士、牧人、行吟诗人或商贾,则阿尔泰山便如沙地的长枕,可以狎昵亲密。但我不是,我是必须离去的过客。(《戈壁行脚》)

寥寥几句,随着情绪的起伏形成了自然优美的节奏,状写出自己生命的感动,给人以诗的清新和柔丽,具有诗的节奏。她常常根据感情的跌宕起伏而安排节奏,自她的散文中,读者可领略现代诗的感觉,现代诗的意象,现代诗的节奏。这些蕴含现代诗的诗质散文语言,与传统美文比,感觉敏锐,意象繁复,节奏灵活,弹性十足,密度加大,富于表现力,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抒情小品所能概括得了的。

参考文献

[1] 楼肇明:《星约·情冢·诗课》,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2] 《张晓风散文系列》1-7卷,湖南文艺出版社,1996年3月版。

植物的诗歌现代诗范文3

李商隐(约813―约858)是中国中、晚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他的诗作构思新颖奇巧,特别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所传达的感情婉转凄凉,感人至深。但有些诗作内容过于深奥难解,以致于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金・元好问)之说。约翰・邓恩(1572-1631)是英国玄学派的奠基人,19世纪末20世纪初,他的作品重新引起读者的研究兴趣,并对现代诗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T・S・艾略特、庞德都是深受邓恩影响的现代诗坛代表人物。诸多文艺评论家在充分肯定邓恩的艺术造诣的同时,又都不约而同地认为他的诗歌晦涩难懂。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的两位诗人为何会得到如此相似的评价?

一、“陌生化”手法

“陌生化”是由俄国形式主义评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的,指创作者在文学创作中采取的手法与常规表现手法相异,以便更好地到达审美效果。它在内容与形式上违反人们习见的常情、常理、常事,同时在艺术上超越常境,打破形式辑却又合乎情感逻辑,使读者不但不觉得别扭,反而感到新颖别致,于不经意中把人引入一个奇美的艺术之境(申玮;79)。陌生化是化熟悉为新奇,化腐朽为神奇的利器。李商隐和邓恩在诗歌创作中都非常擅长运用“陌生化”手法。

以“无题”作为诗歌题目是李商隐的独创,无题诗也成了李商隐诗歌中最惹人注目的作品。其诗作中以“无题”作为题目的共15首,以句首二字为题目的“准无题”诗近30首。李商隐设置“无题”的诗歌题目具有很强的陌生化手法特征。从传统的诗歌创作来看,诗歌题目是诗歌内容展开的关键,通过诗歌题目读者也可以把握诗歌的主要思想内容,所以一般的创作中都强调创作必须围绕题目展开,诗歌题目中传达了许多重要的信息(沙振坤;93)。比如杜甫的《春夜喜雨》,一看题目便知诗人要写何时(春夜)、何事(雨)以及创作时的心情(喜),不难看出诗人以极大的喜悦之情,赞美了来得及时、滋润万物的春雨。但是李商隐却以“无题”为题,这种陌生化手法的运用使得诗歌题目所能传达的信息量最小化,也拒绝或者说阻碍了读者通过题目进行解读的意图。以“无题”为题也说明李商隐的情感体验已经不能也不必通过具体的题目来表达,这又使得李商隐诗歌题目所传达的内容最大化。因此,“无题”是一个外延极小而内涵极大,似乎毫无意义而又意味无穷的题目。

陌生化手法在邓恩的诗作中更是随处可见。如在《跳蚤》一诗中,以“跳蚤”作为题目,毋庸置疑,它就是整首诗的核心意象,诗人一共七次提到它。跳蚤是一种深褐色、小型、无翅、善跳跃、寄生在人或哺乳动物身体上的昆虫,吸血液,是传染鼠疫等的媒介。从人们的审美偏好来说,跳蚤这一意象也难以让人喜欢,但是邓恩却把这种丑陋的昆虫和纯洁美好的爱情联系在一起,这无疑是对人们一贯的审美观点的挑战。纵观中西,不乏用红豆、鸳鸯、玫瑰比喻爱情的例子,但聪明的邓恩却通过陌生化手法的加工,把“跳蚤”和爱情这两个在认知领域相距甚远,词语本义毫不相干的概念巧妙的联系在一起,让读者经历了从扑朔迷离―渐入佳境―意犹未尽的情感递进过程,延长了读者的审美过程。

二、使事用典

所谓“使事用典”,即在诗文中引用典故。李商隐和邓恩都能十分娴熟的驾驭典故,故常能推陈出新,赋予典故新的色彩和新的意义,使典故在诗歌中的使用恰当得体又新颖别致。邓恩在《歌》的第一节连续用了四个典故:去,抓住一颗流星/ 使曼德拉草根怀胎/ 告诉我,过去的岁月何处追寻/ 或者谁能够把魔鬼的蹄子劈开/ 教我如何倾听美人鱼歌唱(笔者自译)。“曼德拉草根”这一典故出自《圣经》,是一种开有黄绿色花朵并生分叉的根的植物。因为它的根与人体形似,所以传说女子服用后可以怀孕。“告诉我过去的岁月何处寻”典出中古法国诗人Villon的名句:“去年的学到哪里去了”(孙谨,137)。“魔鬼的蹄子”也出自《圣经》,传说中魔鬼的脚像牛羊的蹄子。而“美人鱼”的典故出自希腊罗马神话,此处指海妖塞壬,据传,塞壬用自己天籁般的歌喉诱惑过往的水手,使他们倾听失神,从而导致航船触礁沉没。

李商隐在《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的颔联中所提到的“凤”和“犀”也都是出自典故,但被李商隐赋予了新的意义。“彩凤”,顾名思义,就是长着彩色羽毛的凤凰。凤凰是传说中的神鸟。《山海经・南山经》云:“丹穴之山……有鸟焉,其状如鸟,五采而文,名曰凤凰。首文曰德,翼文曰义,背文曰礼,膺文曰仁,腹文曰义。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转引自沙振坤;93)而李商隐用“彩凤”就更加突出了凤凰“五采而文”的特征。而“犀”是指犀角。在《抱朴子・登涉》中的记载为“通天犀”、“骇鸡犀”。犀角经过李商隐的艺术加工变成了具有神奇灵通特征的“灵犀”。在《锦瑟》中,李商隐借用庄生梦蝶、杜鹃啼血、沧海珠泪、良田生烟等典故,通过想象与联想,把听觉感受转化为视觉形象,把片段意象组合起来,创造出朦胧的境界,从而借助可视、可感的诗歌形象来传达其真挚、浓烈而又难以捉摸的情感。

三、意识流手法

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家先驱詹姆斯创造出“意识流”这个词,用来表示意识的流动特性。意识的内容是从来不会静止不动的,是流动的。意识流作为一种现在常见的叙事方式,用以表达人物思想过程的波动和流行。在此过程中,感性知觉和意识、半意识,记忆、期待、感觉及随意联系混合在一起(李乃坤;247)。

首先以李商隐的《锦瑟》为例。该诗作所描写的意境打破了时空界限,月光与日光,沧海与陆地,现实的情感与往日的经历,实际发生的与想象中的事等。意识流手法的运用使得这些不可能同时并存的事物被溶为一体,诗人把它们与个人的生平相交织,还溶进了历史与神话。人类与自然、超自然融为一体。诗人打破了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的界限。

植物的诗歌现代诗范文4

关键词:春;形式;词汇;语法;对比

中图分类号:I20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8-0000-02

俄国形式主义对文学的形式做出了新的界定,对传统的内容和形式的二分法予以修正,认为在审美活动中不能将其完全对立,内容必须存在于借以表达的具体形式之中,一切内容都是一定形式中的内容。什克洛夫斯基说:“形式方法并不排斥思想和艺术内容,而是将所谓的‘内容’视为形式的一个方面。”诗歌通过音韵、节律、语法、结构、意象等独特形式来表达内容和思想是一种常见的方式。

《春》创作于1942年2月,是穆旦早期的代表作,无论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充分体现了穆旦诗歌的独创性和艺术魅力。全诗共两小节,第一节写大自然的春天,第二节写生命的青春时期。既描绘了自然之春的迷人,也流露出人生之春的焦虑和迷茫,是一首天人合一的“春之歌”。这首诗不仅意蕴深刻,在形式上也有很强的诗性色彩。

一、光、影、声、色的完美融合

受现代派的影响,穆旦在诗歌创作中常常刻意摒弃传统的因素,可是“毕竟,他的身子骨里有悠长的中国古典文学传统。即使他竭力避开它的影响,它还是通过各种渠道――读物、家庭、朋友等等――渗透了过来。他对于形式的注意就是一种古典品质。明显地表露于他诗段结构的完整,格律的严谨,语言的精粹。”[1]在穆旦的诗里,我们可以找到很多富含象征意味的,极具画面感的诗句:“走不尽的山峦的起伏,河流和草原/数不尽的密密的村庄,鸡鸣和狗吠/接连在原是荒凉的亚洲的土地上/在野草的茫茫中呼啸着干燥的风/在低压的暗云下唱着单调的东流的水/在忧郁的森林里有无数埋藏的年代。”(《赞美》);“在荒山里有一条公路/……/在谷外的小平原上,有树/有树荫下的茶摊。”(《小镇一日》);“在古老的路上,在田野的纵横里闪着一盏灯光/一副厚重的,多纹的脸。”(《在寒冷的腊月的夜里》)。其视野的开阔,意境的悠远,都隐隐有着中国古代山水画的神韵,但在色彩的搭配上又体现出与传统画面截然不同的特色。在《春》中,“绿色的火焰”,“花朵”,“满园的欲望”,“蓝天”,这些春天的景致中或显或隐地包含了丰富而鲜明的色彩,将春天的生机盎然描摹得淋漓尽致。用语言堆砌出一幅五彩缤纷的油画,突显的是现代的张扬而非古典的含蓄。

不仅如此,这首诗还突破了二维平面艺术的局限。“如果你醒了,推开窗子”,这里的“窗子”不仅是画面的有机构成,还是沟通内在个体和外部世界的媒介,用上动词“推开”,很自然地将两个世界联系在一起,使整个画面立刻呈现三维立体的空间感,较之平面的呆板多了几分生动与活泼。

《春》共分二节,诗的上一节共六行,每二行为一句,结构上比较齐整和均匀。诗人满怀热情地歌颂了满园美丽的春色,这种情绪是饱满而略带欣喜的。万物按照自然规律生长和繁衍,表现在诗歌的节奏上是和谐的音乐美,犹如一首流畅的行板,一气呵成。第一行和第六行相对应,中间每一行分别有一次停顿,好比音乐中的强拍和弱拍的交替和循环往复。

下节也是六行,从整体上看与上节无异,但却由整齐的二行一句变换为四行一句和二行一句。苦于年轻的生命体的欲望之火已燃起,对人生有无限的渴望与冲动,灵魂深处却感到迷惘、痛苦,两者构成了一种不协调的张力和冲突。对应在诗的节律上也是起伏跌宕,迂回曲折,时紧时松,显得不那么顺畅,甚至出现了“光,影,声,色”这样一字一顿的跳跃式节奏,每一拍都伴随一个休止符,如同心脏跳动时的一张一缩,蕴含着情感的波动,是音乐中的最部分。结尾处又渐渐趋于平缓。

从总体上看,整首诗就是一曲精彩的乐章,曲调有起伏,节奏有强弱,速度有急缓,在一张一弛中配合内心情感的流动。再搭配色泽鲜明的画面,便是光影声色的巧妙融合。

二、变化多端的句式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后,穆旦的诗歌中现代性的特点逐渐显露,这从他在创作中娴熟地运用西化语法这点已可见端倪。在其众多的作品中,《春》是篇幅较短的,但在这短短十二行诗中,诗人已使用了不少欧化的句式。“反抗着土地,花朵伸出来/当暖风吹来烦恼,或者欢乐。”这句诗应用英语语法中when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并将状语部分后置。而在主句部分,又使用了倒装的句式,将“反抗者土地”这一伴随状语前置,形成独立主格结构。同样属于独立主格结构的还有最后一行“痛苦着,等待伸入新的组合。”第五行中,“如果……”的句式,对应的是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的句型。另外,按照汉语的语法,“如果你是醒了”这样的说法是有语病的,但诗人却在其中加了一个“是”字,正好可以直接翻译成英语中最简单的系表结构而不存在语法问题。

“蓝天下,为永远的谜所迷惑着的/是我们二十岁的紧闭的肉体/一如那泥土做成的鸟的歌/你们被点燃,却无处归依。”这一句更是符合英语的语法规范并且是一句较为复杂的从句。仔细分析句子的成分,可以发现这是在一个主语从句中使用了两个被动结构,分别是“为……所迷惑”和“被点燃”,而这两个被动结构又被灵活地置于句子的首尾两端从而显得不那么累赘。与此同时,“一如那泥土做成的鸟的歌”又作为插入语成分修饰“二十岁的紧闭的肉体”,使句子结构更加丰满。同时这一句的形式又恰好对应英语中as if的句型。

三、个性化的词汇

词汇是文学作品直接可感的部分,它是语言的符号,通过对语言的感知可以更加深刻地体验作品的内涵和意蕴。词汇的选择、更换和组织也对文学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穆旦诗歌在词汇的选用上富有鲜明的个性特色,强烈的生命体验和个体意识。“诗的材料不是形象,也不是激情,而是词。”[2]这并不是说任何诗歌都不需要带有感彩,但也足见词汇的重要性。平凡的词汇,因为配合的不寻常,便显示出惊人的艺术魅力。

首先,穆旦为许多传统的词汇和意象赋予了新的意义。“春”的主题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出现的概率之高,数量之多,使其几乎没有任何新意可言。古人用“春”或是来形容万物的生机,或是感慨春光之短暂,或是抒发春闺之怨。人们对春的认识也形成了一个固定的思维模式。

“春”在穆旦笔下也十分常见,不仅在1942年2月和1976年5月各有一首以《春》为题的诗,在其他作品中,也不乏对春的描写。但穆旦诗中的“春”,虽然作为语言符号和指称没有发生改变,但已拥有了新的面貌和现代性情绪。

穆旦用新的感觉方式,新的诗学观念和新的词汇建构了一个不同寻常的“春”,最明显的就是“陌生化”手法的运用。“陌生化”即“反常化”,是俄国形式主义文艺理论的一个核心观点。什克洛夫斯基认为:“艺术的手法是事物的‘反常化’手法,是复杂化形式的手法,它增加了感觉的难度和时延,既然艺术中的领悟过程是以自身为目的的,它就理应延长。”[3]也就是要将对象从正常的感觉领域中移出,通过施展创造性手段,重新构造对对象的感觉,从而扩大认知的难度和广度,将不能引起我们新鲜感和美感的东西陌生化为奇异的东西,不断给读者以新鲜感。

首句“绿色的火焰在草上摇曳”,没有什么比此更形象而恰到好处地描绘大自然春天的蓬勃和旺盛的生命力了,这是其一。其二,火焰在常识中应该是红色的,用来形容春草看似有些不妥,但诗人取其形而弃其色,用火焰的熊熊燃烧之势和跃动的姿态来比喻春草在风中成长之状。“反抗着土地,花朵伸出来”,写的是花朵的破土开放。土地是花朵赖以生存和获得养分的必要来源,没有了土地,花朵将失去基本的生存权。但这里诗人却用了“反抗”一词,似乎土地成了花朵的束缚和羁绊,将两者相互依存的亲密关系处理成彼此的对立,着实令人耳目一新。在第二节中,“蓝天下,为永远的谜所迷惑着的/是我们二十岁的紧闭的肉体/一如那泥土做成的鸟的歌。”二十岁,是人生最美好的时期,应该像诗歌第一节中的春草一样火焰般地燃烧,像花朵一样挣脱土地的束缚而绽放青春的光彩,可是诗人却将年轻的生命写成紧闭的。不仅如此,春天里鸟儿的歌声本来是欢快、轻盈、婉转的,但诗人却用“泥土做成”来形容,使原本的明快意外地变成了灰暗和沉重。这里诗人似乎有意模糊了一个隐含条件,在蓝天下自由飞翔的鸟儿,如何会唱出泥土般苦涩乏味的歌?只有被囚禁在笼中的鸟儿,空有新长的羽翼,空有满腔的热情与冲动,却只能对着笼子外的天空叹息,才无法唱出欢快的歌。这一点需要读者在反复阅读和体会中才能有所感悟。泥土作为一种视觉意象,与作为听觉对象的歌声联系在一起,加强了修辞的艺术效果。而所有这些陌生化手法的运用,延长了审美的时间和难度,极大地挑战了读者的常规思维,使陈旧的主题历久弥新。

其次,穆旦热衷对身体的描写,注重身体器官的直观感觉和体验,这也是他的诗作现代性特征明显的一个重要方面。王佐良在评价穆旦时说:“他总给人那么一点肉体的感觉,这感觉所以存在是因为他不仅用头脑思想,他还‘用身体思想’。”用具体可感的形象,表现抽象的思维和情感,这不仅需要丰富的想象,细致的体验,巧妙的联系,还需要大胆的创新和突破。在穆旦的诗里,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描写身体和身体感觉的词句,如“你的怀里”,“少女的热情”,“死的子宫”,“你把我轻轻地打开,一如春天,一瓣一瓣地打开花朵”,以及反复出现的“拥抱”一词。这些在传统的诗中极少出现甚至被认为是不文明、粗俗而该禁用或避讳的词,在穆旦的诗中自然而自如地出现。

在《春》这首诗里也是如此,不仅是人,连植物也是有感觉的。诗人用了“渴求着拥抱”,“被点燃”,“”,“满园的欲望”来表现春天万物蓬勃的生机,来象征年轻的身体因欲望而燃烧的生命冲动。又用“迷惑”,“紧闭的肉体”,“痛苦着”来表现内心的不安、迷茫、挣扎,使这种感受既出人意料,又让人产生切身的体会。

四、强烈的对比和反差

诗歌的语言贵在凝练、精妙,词不显而意无穷。《春》表达了生命之春在自然之春的环境中感到的苦闷和压抑,这种痛苦若是直抒胸臆般地流露,不仅无技巧可言,也会使诗性色彩褪色不少。诗人有意建构了多组对立的意象和语言符号,通过形式的对比彰显内在情感的张力,使读者在感受语言的冲击的同时深切体会到内心的强烈冲突。

我们可以把诗中的生命体分成两类:一类是作为植物的草和花,另一类是具有动物特性的人。草和花的生长是受限制的,无论长得多茂盛,永远都无法离开泥土,获得自由自主的行为。而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具有主观能动性,其行为受自我意识的控制和支配。根据诗歌的意思,我们可以制出下表:

预设相同点相异点

草和花不自由

人自由有生命

欲望渴求着拥抱推开反抗伸出美丽欢乐

谜被点燃紧闭无处归依等待伸入痛苦烦恼

诗歌中的花和草显然是已经拟人化了的,那么我们可以假设花草与人具有同等的感知能力和行为能力。面对春天来临时欣欣向荣的外部世界,他们有着共同的特征,那就是都受到春天光影声色的诱惑,都有着年轻而旺盛的生命力,都有一种喷薄欲出的生命冲动。不同的是对于花草而言,这种欲望已经表露无遗;对于人而言,外面的世界却还是一个谜。由于这种不同的感受,两者表现出的态度也完全不一样。草是“渴求着拥抱”花,而肉体却是“被点燃”,一个是主动进取,一个是被动接受。不同的态度催生不同的行为。尽管像花朵经过反抗挣脱土地的束缚而获得自由那样,二十岁的生命在“被点燃”以后,也极度渴望突破紧闭的肉体,却又为灵魂无处归依而犹豫不决。结果自然是“花朵伸出来”,绽放出“美丽”,而人却只能“痛苦着,等待伸入新的组合”。因此,当温暖和煦的春风吹来时,对花和草而言是“欢乐”的,对年轻的生命来说却只是千头万绪的“烦恼”。

这样的对比手法在诗中可说是无处不在,为了加强内在的张力,诗人在描绘摇曳的绿草,盛开的鲜花,温暖的春风,醒来的人时,使用的都是“摇曳”、“拥抱”、“反抗”、“伸出”、“推开”这些富有力量与热情的动态词。与此相反,对于年轻的生命体,却使用了“迷惑”、“紧闭”、“归依”、“等待”等这些缺乏活力的静态词。

通过以上的对比分析,我们明显可以发现,在诗人的笔下,花和草这些植物是自由的,而人恰恰是不自由的,这与之前的预设以及人们的日常观念截然相反,这就足以引起人们对于生命的深层反思和重新认识。从这些显性的对照中可以看到,穆旦以及和他同时代的那一群年轻人所向往的理想人生状态是诗歌上一节中的“你”,像“推开窗子”那样融入无限春光之中――他充分肯定身体内激起的蠢蠢欲动的力量并对这种力量感到自豪,而非下一节中的“我们二十岁的紧闭的肉体”,空有一具年轻的躯壳而缺乏生气。一组动词“推开”和“紧闭”的强烈反差,也很好的体现了这种既渴望实现人生价值,张扬年轻的个性和风采,又对世界的未知感到迷惑甚至恐惧的矛盾心理。

艾略特说:“诗歌在尚未被理解之时就会传达自身意识。”一首优秀的诗,第一次读到时,即使还不能准确理解内中深意,甚至不知其作者,创作背景,想要表现的主题等,但其独特的形式已足以吸引读者。从这一点上看来,《春》这首诗所要表现的主题和情感,因为借助其独具匠心的形式和结构,而显得成功和具有感染力。这也是内容和形式高度结合的典型之作。

参考文献:

[1] 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2] 王岳川:《当代西方最新文论教程》[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

[3] 何庆机等编著:《大学英语语法教程》[M],东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4] [俄]维克托・什克洛夫斯基等:《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C],方姗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

[5] [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

[6] [德]胡戈・弗里德里希:《现代诗歌的结构――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的抒情诗》[M],李双志译,译林出版社2010年。

[7] 毕研韬,周永秀:《解读什克洛夫斯基的批评理论》[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

[8] 赵志:《论穆旦诗歌语言的陌生化技巧――以为例》[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9年第1期。

[9] 王佐良:《谈穆旦的诗》[J],《读书》1995年第4期。

注解

植物的诗歌现代诗范文5

关键词:传达;比喻;拟人;对比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8-0060-02

新近获得了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的特朗斯特罗姆(Tomas Transtromer,1931- )是瑞典影响最大的现代诗人,在国际诗坛上也享有重要的诗歌威望,被誉为当代欧洲诗坛最杰出的象征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大师。其作品虽然不多,自1954年发表处女诗集《十七首诗》至今,不过二百余首诗歌,但正如第一位将其作品引入中国的诗人北岛所说,“几乎首首都好,那是奇迹。”他的作品被译为多种语言在各国传播,对欧美、对我国都产生了重大影响,“研究他作品的专著也已超过他作品页数的千倍”。因此,在多次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后,他终于获此殊荣,因为“通过凝练、通透的意象,他为我们提供了通往真实的新途径”。

“诗是对事物的感受,不是再认识,而是幻想。一首诗是我让它醒着的梦。诗最重要的任务是塑造精神生活,揭示神秘。”这是特朗斯特罗姆对诗的认识。感受、幻想、精神、神秘是其诗歌的核心。而如何将这些内在的核心传达给读者,除了对意象的独特处理外,众多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对比等的纯熟运用也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意象的排列组合是与这些修辞手法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冰雪消融》收录于特朗斯特罗姆1962年出版的诗集《半完成的天空》。藉着冰雪、阳光、蓝天、大地等意象,诗歌传达了诗人在冰雪消融之际重归自然的欢欣,以及诗人内心所感受到的世间万事万物的奇妙联系、互动作用以及由此产生的世界的神秘感。在这首诗中,修辞手法的运用对诗歌内在核心即诗人内心感受的传达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比喻、拟人、对比三个方面加以分析。

一、多样的比喻

比喻一般包括明喻、暗喻、借喻和博喻,这几种比喻方式在《冰雪消融》这首诗中得到了充分运用。

“衣帽上的阳光像黄蜂身上的花粉”,此句是明喻,将阳光比喻为花粉,因为它们在颜色——金黄色和质地——轻柔、不可触摸上有着相似性,因此这一比喻就显得贴切生动而又新奇可爱。但细读之下,我们会发现,二者的相似不仅仅是外在的,更在于价值上的等同——美好与温暖。黄蜂在花丛中穿梭,会让人联想到一个万物生机勃勃的季节,而将阳光比喻为花粉,则暗示着这样一个季节的即将来临。“冰雪融化”的主题就隐藏在词句里。

“雪中的圆木静物画使我深思”,是雪中真有一幅画吗?不是,而是“雪中的圆木”就像一幅静物画,作者运用暗喻将现实存在的自然物直接转化为一幅画,然后作为一幅画进入读者的脑海。这样比喻的效果就是凸显了自然景物的静寂、美好,如画一般。那么,“深思”什么呢?“我问,‘你们想跟我去童年吗?’它们说,‘去’”,且不管诗人笔下的童年仿佛一个可以随意进出的时空,我们可以猜测,“雪中的圆木静物画”使作者回忆起了童年。至于为什么会回忆起,是怎样的回忆,就是诗人为我们留下的巨大的自由想象空间了。

“全家倾巢而出,看久违的蓝天/我们置身在传奇故事的第一章里”。置身于冰雪消融的户外的“我们”又何以置身在“传奇故事的第一章”呢?显然,诗人运用借喻使得“我们”从现实来到了书本中。冰雪在阳光下闪耀,逐渐消融,暖风吹彻蓝天,经过了漫长寒冬的“我们”终于回到回暖的大自然中,这种良辰美景不是在传奇故事中才有的吗?诗人不直接言说此情此景有多么美好多么欢乐,而是运用一个借喻让读者明了,这种美好和欢乐达到了极致——现实中甚至没有。而“第一章”又意味着,这样的美妙经历还有着无限延展的可能性,因为传奇故事才刚刚开始。借喻在这里不仅实现了现实与幻想之间毫无痕迹的联合,而且将诗人的心理感受以一种无可比拟的方式表达出来并升华加强。

由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对多种比喻的纯熟运用不仅使诗歌的语句显得新奇有趣,而且实现了物与物之间的自然转换、幻想与现实的自由联合等;不仅使诗人的内心感受得到了贴切的表达,而且让读者获得了充分的自由联想。

二、广泛的拟人

在特朗斯特罗姆的诗歌中,拟人几乎是无处不在的,万事万物都可以交谈、行动、甚至思考、作出决定。拟人的广泛运用使得特朗斯特罗姆的诗歌生动而丰富,各种意象都具有主体性,事物与人之间、事物彼此之间都有联系、影响,由此加深了诗歌的神秘性。除此之外,特朗斯特罗姆的诗歌中,拟人常常和比喻通过联觉意象的运用等方式自然而奇妙地融合在一起,使得诗歌语句凝练而内涵深广。

“阳光在‘冬天’的名字上坐着,坐到冬天消隐”,我们可以明白作者的意思是说阳光晒在冰雪上,将冰雪融化,然后冬天消隐。这里首先有一个借代,用冬天代指冰雪。“冬天”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冰雪”是实物,“冬天”意指的范围大,“冰雪”只是“冬天”的一小部分,我们通常是用实物来指代概念,用部分来指代整体,但在特朗斯特罗姆这里,一切被颠倒过来。这样做的效果是将“冬天”具化了,缩成一块小小的、被阳光“坐着”的冰,很快就会消隐。多么奇妙!而“阳光”呢?它成了一个壮大的、充满热量的壮汉,大无畏地坐在“冬天”上,直到它消隐。这种借代和拟人自然融合造成的语言效果是多么新奇有趣,而且生动形象。

“雪中的圆木静物画使我深思,我问/‘你们想跟我去童年吗?’它们说:‘去’”,上面已经谈到,“圆木静物画”是一种暗喻;而不管下文的“它们”指的是自然物,还是一幅画,诗人都是将其拟人化了。诗人对它们发问,它们作出了回答。一切都自然而然,仿佛这些树木是能分享诗人心理经验的精灵似的。近似中国的天人合一,诗人与自然万物也达成了分享与和谐,这就是拟人的功效。而且前后两句也是比喻和拟人的自然联合。

“灌木中词在用新的语言嘀咕/‘元音是蓝天,辅音是枝杈,它们在雪中漫谈’”。这一句是比喻和拟人的多重叠加。灌木中在嘀咕的“词”是什么呢?是风声,冰雪融化的声音,动植物的声音,还是并不实际存在、由诗人想象出来的声音呢?这种“新的语言”是怎样的呢?“元音是蓝天,辅音是枝杈,它们在雪中漫谈”是这些“词”嘀咕的内容,就是在这幻想的“嘀咕”中,比喻也与拟人融合。“蓝天”和“枝杈”分别是“元音”和“辅音”,它们作为语音也在自动交谈。在这句诗里,比喻和拟人的高度融合给读者创造了奇妙的想象空间。

其他如“风像推着童车在慢慢地走着”,“穿轰鸣之裙鞠躬的飞机”,将风的吹动拟人化为行走,飞机起航拟人化为鞠躬,与上文所分析的其他拟人状况一样,赋予了诗人周边的事物以主体性,使得万事万物都能互相发生联系、产生影响,进而揭示诗人所感受到的世界的神秘。

三、奇特的对比

植物的诗歌现代诗范文6

关键词:标点;揣摩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0)12-0128-0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语文教学十分重要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读,作为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是与母语教学的特点相吻合的,是经过课堂实践验证的宝贵经验。内容靠读领会,道理靠读明了,感情靠读体验。读要读得有感情,读得有滋味,读得美妙。叶圣陶先生说:“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这无非如孟子所说的‘以意逆志’,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课文中的标点符号恰恰能给学生的朗读增添一双有力的翅膀。”怎样利用标点指导学生的朗读呢?

一、自然呼吸式读标点

1.自然呼吸式读逗号、顿号、句号和分号。文章中最常见的标点符号便是逗号和句号了。能正确把握这两种标点符号的朗读方法,便为读好全文打下了基础。

“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这样的句段在课文中比比皆是。我觉得,这两种标点就好像是文字的呼吸,朗读时,凭借自然的呼吸,把握节奏,就能正确地读准逗号和句号。句号停顿后,我们可以回看一下前面的内容,迅速想想句子的意思,脑海中会浮现出画面。之后“窥视”一下后面的内容,便可开始下一个句子的朗读了。

读顿号时要干脆利索,如:“我画了个绿色的太阳,挂在夏天的天空。高山、田野、街道、校园,到处一片清凉。”一句,读起来朗朗上口。顿号停顿的时间要均衡,听过相声演员报菜名,一定会有深刻的印象吧。我认为这正是正确、巧妙地读准顿号的效果。

2.揣摩文意,读准省略号、破折号、感叹号、问号和引号。《秋天的怀念》中母亲临终前的话让我们刻骨铭心。“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那个未成年的……女儿……”母亲临终前的话语断断续续。朗读时要读出声音的微软和断续背后,母亲想用尽最后的力气说出自己的牵挂的感情。几个省略号气断神不断、音断情不断。

读引号要让人感受到人物的真实存在,像两个人在面对面谈话一样。如:“爸爸!为什么?”我急切地问道。“你还会钓到别的鱼的。”父亲平静地说。“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我大声争辩着,哭出了声。儿子的着急、恳求,爸爸的坦然、耐心让我们真切感受到父子之间的心理活动和变化。朗读时,要把握人物品格特点、年龄特点和人物心理活动,模仿爸爸和儿子说话时的语调、神态,读出文章。

引号的另一作用是引起人们注意。如:一群“红领巾”,一片欢笑。红领巾用了引号,是为了引起人们的注意,捕捉真实的内涵。朗读时要读实、读重,字字掷地有声,给人留下清晰的印象。

二、读出心中的标点

有的文章或句子中没有标点符号,多见于现代诗歌。如:狄金森的“《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也没有一匹骏马能像/一页跳跃着的诗行那样――把人带往远方。”读这样的诗歌,我们除了正确把握诗歌的停顿外,心中的标点也要读出来。可以这样读:“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也没有一匹骏马,能像一页跳跃着的诗行那样――把人带往远方。”把心中的标点符号读出来。正确停顿会让我们充分感受诗的语言魅力。

正确读准长句子也需要在心中加上标点。如:《钓鱼的启示》一文中作者点明中心的一句话表达出这样几个意思:受到像放大鲈鱼这样类似教育的话,会获得道德的、实践的勇气和力量。读这个句子显然要在心中加上标点,合理断句,才能把多层意思表达清晰。可以这样读: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这样读,句子的层次会更清晰,更让人直接感受到这个长句展现出的因果关系和深刻的哲理。

加重语气,引发思考时也可以在心中加上标点。如:这就是爬山虎的脚。朗读时在“这”的后面加上破折号或逗号,既是对爬山虎的肯定,又会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可以视而不见的标点

有的句子根据写作的需要适时加上了标点,在朗读时有时也可以视而不见。如:“有一次,父亲带着我,爬上了教堂高高的塔顶。”(《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句子中有两个逗号,如果去掉后一个逗号读一读,发现意思不但没有改变,而且更能突出父亲和我共同爬上高高的塔顶时自豪愉快的心情。此时对标点的视而不见无疑是为了准确表达心中的所见。

四、可以变脸的标点

标点符号的添加往往是作者表达的需要。但朗读时却不一定完全按既定的标点来展现。有时为了个性化地表达文意,有时为了抒感,标点符号的处理可以作一些改变。

逗号变句号。如:《新型玻璃》中一句:“这种玻璃叫‘夹丝网防盗玻璃’,博物馆可以采用,银行可以采用,珠宝店可以采用,存放图纸、文件的建筑物也可以采用。”“夹丝网防盗玻璃”后面的逗号有两个作用:一是可以省略下句的主语,直接引起下文;二是引出这种玻璃的作用。朗读时当作句号读,一是准确定位“这种玻璃叫‘夹丝网防盗玻璃’”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二是引起人们注意,让人明白这种玻璃的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