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钢结构考察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钢结构考察报告范文1
关于南湖食堂项目珠海、杭州考察报告
学校领导:
为做好南湖学生食堂工程设计,学校派出了=人考察小组,基建处罗喜昌副处长领队,考察组成员由基建、后勤集团、后勤管理处组成。
我们一行五人于三月九日至十五日先后考察了暨南大学珠海分校和某省大学新校区的食堂。
一、暨南大学珠海分校总务处张主任和食堂江主任接待了我们。该校区面积===亩,现有学生=,===余人,食堂面积==,===m=,目前使用了约=,===m=。食堂共三层,采光较好。因学生公寓内可洗浴(太阳能热水器),饮用水用瓶装水、饮水机和电板煲,所以食堂不用锅炉、不设浴室。水电费由食堂承担。
二、某省大学紫荆校区面积=,===亩,现有学生约=.=万人、教工约=.=万人。原计划做=~=个单体食堂,每个食堂====~====m=。考虑到本校区学生宿舍较集中,为便于管理,饮食公司提出做一个大食堂,取得了基建处和设计院的同意,三方密切配合,动态跟踪控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因该校区是新建校区,由学校统一规划的,因此食堂的建设、装修及设备所用资金由学校解决,饮食部门不向学校上缴任何费用。
现在的大食堂总面积==,===m=,地下一层,所有蔬菜粗加工都在地下层,从而保证地上各处的清洁卫生与洁净;地上三层,一层东面为休闲餐厅(全天营业,最受欢迎),一层西面为风味餐厅,引进各种风味的经营者,统一设施、统一着装,独立核算,由饮食公司统一管理;一层西北面为超市;二层是两个大伙食堂;三层东面是经营性餐厅,三层西面是饮食总公司的办公室。
由于约=万人进餐,该食堂充分考虑了人员疏散问题,三面开门,设有多条楼梯和电梯,有效解决了人员流动和安全疏散问题。
食堂中间为天井式结构,光照非常充分,大量节约了照明电量。
由于学生宿舍有电开水器、蒸汽进入食堂,所以食堂内无澡堂,没有锅炉房,蒸馒头用热电厂的蒸汽。
安装了两套米饭生产线,二分钟生米可以煮成熟饭。蒸饭用煤气炉。一条米饭生产线价值===万元。两米饭生产线一天用水===吨。
人性化管理,实行开敞式服务,没有封闭式隔断,既便于学生选购饭菜,加快了流动速度,有效提高了单位面积食堂的使用率,其一体式台板设计又减少了卫生死角,观感上卫生、简洁、明快。
设备情况:中央空调;
三部扶梯、两部观光电梯(通三楼接待餐厅);
自动蒸饭生产线(每台===万元);
自动洗碗流水线(含传送带、蒸汽消毒等设施)。
食堂大厅的清洁卫生委托给保洁公司做,每天检查评分,其洁净程序可以说一尘不染,是我们所见过的学校中最好的。
食堂内部独立核算,水电用量也是各自装表计量,水电费全额缴纳,自行承担。
由于有五个不同类型和风格的部门,既解决和满足了不同层次和不同口味消费者的需要,又通过竞争提供了良好的服务,获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据介绍,该食堂管理上比别的食堂好,效率较高,月均营业额===万元。
存在的问题:=.由于水电管理设施在地下层,占用了一部分面积,因此仓库不够用;
=.米饭生产线用水量太大,费用较高;
=.仓库和粗加工在地下室,排水和通风用电量较大;
=.中央空调一年使用约==天,电费==多万元,平均一天=,===元,既费电又不方便;
=.风机排风管冷凝水多处渗漏,难以解决;
=.由于上述原因及设施设备维修保养,食堂运行成本较高。
综上所述,浙大新校区食堂诸多方面值得借鉴,屋顶使用彩钢板轻钢结构和采光带,餐厅自然采光良好,整体感觉轻松明快,无一般食堂产生的压抑感。功能分区合理,浙大饮食公司至今未发现任何不合理的设计缺陷。
建议:
>!<=.水电管理方面,要求水电都要安装总表,电表分为照明总表和动力总表。建议食堂内部按各个独立经营体安装分表;
=.食堂屋顶采用透光式轻钢结构,营造良好的进餐气氛,同时也可节约照明能源;
=.考虑到南湖食堂所在地点与湖面高差较小,澡堂如设在地下室,必将采用机械排污方式,考虑到电源和排污设备的可靠性,难以保证澡堂的正常使用,建议澡堂布置于地面标高以上(可与锅炉、开水房一同做为南湖食堂副楼布置);同时因该地区与湖面高差甚小,基建处建设不做地下层或全面架空为=.=m的空间,将配电、板栏自行车停车位置于架空层内。
=.如果考虑建成现代化的新食堂,自动扶梯和空调必不可少,但须充分考虑运行成本。自动扶梯可采用变频节能扶梯(可根据人流量改变运行速度),进餐大厅考虑中央空调,接待餐厅和寒暑假期 局部开设餐厅考虑小型机组,以利节能;
=.澡堂和开水房要安装一表多卡式IC卡水表;
=.米饭生产线比较先进,清洁卫生,安装速度快,但一天===吨水成本太大,如采用则应充分考虑水的二次利用问题,既节约能源,又可降低成本。如水的二次利用问题得不到解决,并考虑我校食堂仅按八千至九千人的用餐规模,是否使用米饭生产线还须认真论证;
自动洗碗流水线,安全可靠是现代化新型食堂必备的设备,建议采用。
钢结构考察报告范文2
杭州市萧山区曾于2005年获得国家发改委“全国民营企业管理示范区”称号。早在2004年,萧山就在工业系统中提出和坚持了“管理创新、管理强企”的工作理念,深入开展管理创新单项模范及示范企业的培育、评选和管理创新成果的评选及推广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2008年初,金德水副省长曾就萧山的管理创新工作做出批示,给予充分的肯定。基于萧山经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启示。
第一,坚持企业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随着民营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许多经营者纷纷开始摈弃传统的管理方法,管理创新的自觉性逐渐增强。在这种形势下,政府和企业主管部门的适时加入,正确定位,创新服务,就显得十分重要。几年来,萧山已先后出台了《萧山区工业企业管理创新基本规范和评价标准》、《萧山区工业企业管理创新成果评价和申报办法(试行)》、《萧山区管理创新示范企业评价和申报办法(试行)》,较全面地构建了以管理十大体系为内涵的基本规范体系和考核标准,包括企业发展战略规划、法人治理结构和组织结构、财务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市场营销与品牌建设、科技进步与信息化建设、企业文化建设、人力资源管理和绩效考核,引导企业努力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和运作体系,并将企业管理创新工作的奖励政策纳入了全区工业经济的基本政策框架和范畴。同时还从2007年开始,与省经贸委(浙江省中小企业局)、杭州市经委一起,联合开展管理创新示范企业三级联评工作,使企业管理创新工作既有政策引导,又有工作抓手,有力地推动了企业管理上台阶。近三年来,区内工业企业已有管理创新示范企业69家,其中省级示范企业22家,市级示范企业47家,每年递增30%以上。同时,已累计申报管理创新成果53项,每年递增10%以上,其中国家级成果9项、省一等奖10项、二等奖15项、三等奖26项。
第二,坚持理论创新与绩效评估相结合。管理创新实际上是创造一种新的或更有效的资源整合范式,它可以是企业的全过程管理,也可是某方面的细节管理。它是一种模式,但更是一种活的理论。不少民营企业早期常常模仿国有企业或国外管理方式,而没有从自身实际和实际效果出发,因此难免会照本照抄、流于形式,制度很多,但效果不明。萧山在大力推行管理创新的同时,明确要求既有创新点又有支撑点,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时期,萧山政府和企业都达成了“练好内功,应对外患”的共识,明确提出:“管理创新是萧山民企危机中的出路”,并在企业战略调整、市场营销、客户管理、风险控制、降本节耗等多方面提出了许多创新成果,且效果明显,从而确保了近几年来全区工业经济继续快速增长和健康发展的势头。据粗略统计,2009年上报的29个管理创新项目已累计产生经济效益273420万元,平均年度效益贡献率为32.56%,光是2008年贡献利润达80717万元。这其中有不少项目已邀请管理咨询机构进行了绩效评估。
第三,坚持思维创新与人才培养相结合。管理创新的关键是思想观念的创新。这就需要有一大批观念超前、思想新颖、懂管理、会管理的专业人才。萧山在这方面已花了大的本钱。首先是努力提高经营者的素质,每年他们都会输送一批管理者去国外或国内著名大专院校培训,经常邀请国内外管理咨询机构到厂现场把脉诊断,并在继续教育、职称评定等方面提供服务。目前,大部分百强企业经营者都已是“ENBA”或有高级职称,“农民理论家”鲁冠球曾荣获中国企业管理科学领域的最高奖――“袁宝华企业管理金奖”,被香港理工大学授予工商管理博士学位;年青一代中,如最红集团老总带着自己撰写的《用“M”效应理论解决企业发展瓶颈的实践研究》的成果走进大学讲堂的,已为数不少。其次是抓好中层专业干部的培养,2009年萧山推荐了一批企业管理人才参加了管理咨询师培训和考试,目前已有12名通过全国管理咨询师执业资格考试。
第四,坚持科技创新与管理变革相结合。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是企业发展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萧山民企中将这两方面有机结合起来的创新成果较多。如亚太机电公司的《面向市场的新产品开发项目制度管理的实施》、东南网架公司的《以打造世界级钢结构企业为目标的持续技术创新》、荣盛控股集团《民营化纤企业打造互利共赢的同业合作新模式》、江宁丝绸公司的《产学研促进服装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等。浙江华欣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源头节能减排的多色系环保纺织新材料自主创新体系建设》介绍了企业自主研发彩色涤纶纤维及有色面料着色新工艺,省去了染前处理、高温高压染色等高耗能高排放的工序,把原来要多个厂家才能完成的工艺流程整合到一家企业完成,实现了化纤纺织品染色废水的“零”排放,填补了国际空白;同时,企业采用连锁“超市”经营模式,兴建了国内技术领先省内最为先进的高智能自动化物流配送中心,专门承担公司新产品和相关单位原辅材料的储存、批发、自动分栋、配送任务,属国内首创,这个“支持多企业业务协同的高智能自动化物流配送与ERP信息集成”项目已被列入国家“863”计划。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曾专题过考察报告,对其技术和管理创新给予高度评价。
第五,坚持制度创新与信息化管理相结合。企业制度是企业产权制度、企业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制度的总和,制度创新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而引入的新的制度安排,新的规范和准则。信息化管理则是将企业运行中的信息流,如资金流、物流、作业流等信息成为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和现代化的管理,具有提高效率、降低误差、节省成本、便于考核等特点,其明显效果已有许多案例实证。从人脑管理向人机管理相结合的方向转变,已是民企管理创新的一大趋势。这几年来萧山已有许多民企开始注重技术与管理的高度融合。传化集团《公路港物流平台的建设与运营》首创了“公路港”物流模式,早在2003年开始,传化物流就实现了公路港物流服务平台的建设与运营,其经济指标每年保持在40%左右的增长,2008年全年实现平台营业总额35亿元,上缴款1.4亿元。浙江荣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信息化建设为平台,建立供应商信用管理体系,完善供应商信用管理机制,提升了供货质量和及时性、有效性,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在制度创新的同时实施信息化管理的还有福恩纺织的《4R+E营销管理模式的形成与应用》、泰欣实业的《基于动态控制的可重构信息化集成管理系统在工业企业的应用》、永翔集团《现代化纺纱厂数据自动化采集系统建设》、汇林食品《基于协同商务模式的企业信息化管理》等成果,同样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第六,坚持精细化管理与人文关怀相结合。精细化管理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其主要特征是精、准、细、严。现代管理学认为科学化管理有三个层次:规范化、精细化和个性化。因此,精细化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与人文关怀相结合。万向钱潮公司在实施《基于价值流的工厂制造流程优化》的管理创新项目时,在大力加强劳动保护、提高职工劳动收入的同时,通过大量而细致的数据分析,运用流程程序分析方法,找出多余的或重复的作业,进一步改善了工作流程。结果,试点班组的工作比以前减少了5次搬运、3次贮存、4次装斗,生产环节由25个减少到13个,物流路线缩短到161m,比原来减少40m,还减少了91万元设备投资,节省551平方厂房面积,节省人员工资及搬运费18.48万元/年,加快了物流速度,减少了在制品库存。3年中万向钱潮公司仅此一项成果就累计产生效益达23114万元。在这方面有创新成果的还有科尔集团《实施精细化管理从容应对危机挑战》、永翔纺织《大型棉纺企业精确量化管理》、柳桥集团《羽绒行业原毛检验的精细化管理》等企业。
第七,坚持硬实力和软实力相结合。毫无疑问,民营企业应当追求上规模上水平,有经济实力,因为“硬实力”是企业的基本骨架,但同样需要“软实力”,有品牌、有企业文化,这是企业的形象和灵魂。只有两者并重和融合,企业才会有核心竞争力,有凝聚力和向心力。几年来,萧山的民企正是按照这一路径,从生产经营管理逐步向企业文化等深层次内涵全面迈进。最红集团的《用“M”效应理论解决企业发展瓶颈的实践研究》一文曾刊登在《包装世界》和省经贸委《浙江连锁》杂志上,受到了业界的好评。“M效应”实际上是一种满意公式、和谐法则,它研究了企业与社会的关系、企业内部的各类关系以及和谐共生的四个必由之路,并用来指导公司的持续发展。2009年,该公司实现利润4090万元,其中此项管理创新成果的贡献率就达57%。类似的案例还有德意控股集团的《民营企业企业廉洁文化建设》、恒逸集团的《战略导向型的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振亚纺织《以管理心理学为内核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红剑集团《以组织再造为基础构建规范管理提升平台》等。
第八,坚持战术创新与战略管理相结合。一般讲,生产、财务、营销等管理是企业局部性的工作,而企业战略管理则是系统性、全局性和长远性的制度安排。只有将日常的经营管理与企业近期和长期的战略目标结合起来,将战术创新与战略创新有机结合起来,民营企业才能持续发展,长盛不衰。萧山在这方面的操作实务较多,但能提升为理论创新成果的还不多。许多民企业已开始从单纯追求利润最大化,逐步向追求企业可持续成长性发展和转变,从单纯追求“500强”向自觉定位“500年”转变,并对企业管理创新进行系统思考、全面变革、整体提升,通过差异化战略和细分市场发现新的商业模式,科学合理地确产企业战略的全球化、多元化或专业化,以此确立企业组织结构的扁平化、人力资源管理的人性化等战术创新。2006年萧山富可达公司曾因“盲目扩张”和中高层的“内部管理”问题而导致破产重组;三弘集团成功收购了富可达公司后,对其确立了新的战略定位,引入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变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2007年三弘集团及时了《企业虚拟利润期股计划的设计与实施》的管理创新成果,其直接效果就是稳定了高层管理团队,吸引了大量人才,改善了公司治理模式,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持续发展的能力。该成果曾荣获第十四届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