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体育教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体育教师范文1
关键词:体育教师、教学能力、体育科研、课堂教学、课余体育活动
研究内容
现任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的调查,教学能力分为课堂教学能力、课余体育活动组织能力、体育科研能力、卫生保健知识科普能力。其中课堂教学能力还包括:1、教材搭配2、教法运用3、组织调动,情绪调动。4、课堂调控。通过对228所小学的调查问卷的研究,以便有针对性的进行五年制体育大专班体育专业课程的设置。
研究方法
2.1问卷调查法
2001年,向黑龙江省的228所小学校发出660张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347份。
2.2实地访问法
利用九九体育专业教育见习的机会,用问卷和谈话的方式调查了34所小学。
2.3研究讨论法
与参加调查的同学讨论小学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现状,研究未来学校需要体育教师具有哪些能力,要求每个同学都发言。
3、结果与分析
3.1 课堂教学能力
课堂教学能力是体育教师在完成每堂课时,所表现出的多种能力,包括编写教学文件、组织教学、运用教法、知识更新、教学效果等部分。调查反映,各院校毕业的体育教师大多数基本素质较好,有一技之长,但存在着知识结构不完整;能上课但不会写教案;能够示范但说不出其要领;能够认真工作但不善于总结,致使小学体育课枯燥乏味不适合学生的特点,不能很好的完成《体育与健康课大纲》的要求,宝贵的经验得不到及时总结。出现有热情没水平、理论知识薄弱、实践水平一般的格局。
具体情况见下表:
从表中不难看出,体育教师在编写教学文件和知识更新两方面较差(33%的教师没有教案,30%的教师自工作以来没有参加过各种业务学习)。致使很多学校得体育课内容陈旧,引不起学生的兴趣。更有甚者“一堂课两个球,学生老师都自由”,这说明体育教师理论水平和文化修养还需要加强。
3.2 课余体育活动组织能力
课余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可缺少的。在调查的262所学校中有64所农村小学没有在课程表中安排课外体育活动,有140多所学校课程表中虽有体活课,但不能经常性的组织活动,60多所学校能够较认真的组织课余体育活动,其中只有11所学校有完整的课余活动组织机构和活动计划。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第一是学校领导对升学率抓的很紧,对体育的作用价值认识不足;第二是部分体育教师不能正确认识课余体育活动的重要性,工作热情低,没有奉献精神,拜金思想严重;第三是学校场地小,器材少,经费短缺,专业师资力量不足。
上述情况中,城市的中小学课余活动好于农村,同时体育器材和经费情况城市也好于农村。
3.3 科研能力
科研能力是小学体育教师工作能力中最薄弱环节。科研基础水平差,科研成果少,甚至有的学校根本没有成果。现有的科研成果质量也很低,70%多的成果只是一般性工作经验总结,在省级各种学术会上获奖论文只占24%,只有6%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
3.3.1 最近几年体育院校才开设体育科研课,起步较晚。
3.3.2 有关中小学体育教学的资料、杂志、书籍较少,收集信息、更新知识较难。
3.3.3 体育教师本身认识不足,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工作,缺少科研意识,不能虚心学习他人之长。
3.3.4 小学科研设备少、条件差。
3.3.5 缺少学术交流,各种先进经验和科研成果得不到推广。
综上得出,体育教师在思想品德方面是良好的,为体育教育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由于教师知识结构不完整,理论水平低,教学组织方法单一,科研能力差,教学中体育课与健康课比例失调,重技轻能,基础知识被基本技能、基本技术所代替,脱离不了传统体育观念,适应不了现代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结论
4.1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4.2 尤其是主管学校体育工作的职能部门,4.3 务必从教学战略发展的高度去充分认识加强中小学体育工作的重要意义,4.4 真正把“健康第一”作为工作的指4.5 导思想,4.6 把体育教师的岗位培训、教学文件的编写、科研能力的培养作为工作重点,4.7 力争使中小学体育教学到本世纪末达到《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所提出的目标4.8 。
4.2 加强师范院校体育专业的理论教学,开设科研课和课余训练辅导课,把编写各种体育教学文件作为毕业考试内容,严格把关,注意学生的知识结构,使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4.3 认真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体育是学生毕业、升学考试科目”的规定。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做好“考试体育”工作的组织领导,设立专门考试体育的领导机构实施,并及时检查督促。这样可以促进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认真对待体育课和课余活动,让体育教师有压力,让社会重视,促使教师认真研究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小学体育教师范文2
一个学期即将结束,回顾自己在本学期里所做的工作,虽说能做到热爱本职工作,认真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教学中能充分发扬民主,但为了能进一步总结经验,以谋求更大的进步,有必要对自己本学期的工作进行反思,因此总结如下:
一、努力学习理论知识,紧跟时代步伐
在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注重学习是使自己不被社会所淘汰的最有效的手段。积极参加业务学习。平时,我能积极利用课余时间,认真学习自费订阅的《小学体育教师》、《四川教育》等教育类刊物,从刊物中汲取营养,领略教育改革的趋势和方向,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移植到自己的教学中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认真学习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对课改要求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促使自己彻底改变陈旧和落后的教育观念。
二、尽心尽职,干好本职工作。
我担任年级体育教学工作,深感肩负责任之重大,虽工作繁杂,,但不敢懈怠,唯恐有负家长和学生。为此,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中营造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等。在教学中渗透德育,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好的内容进行思想教育,培养爱祖国、爱社会的情感,力争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第四,教学中能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鼓励,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取知识。
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我还积极做好分管工作。体育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个学校办学水平评估的好坏。因此,要提高办学质量,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就必须努力提高学校的体育比赛成绩。为此,开学初,我就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制订了一份详细的体育工作计划,合理做好体育组的训练分工。通过学习,我充分体会到学校体育工作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督促我上好每一堂体育课,做好运动员的选拔工作,既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又要为运动队选拔后备力量。
同时,积极开展好群众性体育活动。十一月份,体育组认真组织、精心安排,成功举办了本年度冬季田径运动会,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同时也为运动队选拔了一批后备,人才。
第三:狠抓运动队管理,全面提高运动水平。在运动员管理上,既要体现“严”字,又要有爱心。学期初,我就针对各队的实际情况,制订了一套各队考核奖励制度对运动员的出勤、训练情况及比赛情况进行全面考核,每周一进行总结评比,全面提高了训练效率,平时,我能协助各运动队交流,谈心,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教育的机会。针对队员们的学习成绩下降,训练时间不能够保证等现象,积极做好与班主任、任课教师的交流,极力争取他们对训练工作的支持。在我的不懈努力下,训练工作逐渐走上了正轨。
三、严格执行学校常规,做教师的表率。
一学期来,我能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严格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坚持早到校,晚离校,自始至终协助做好工作,坚决服从上级安排,做好各项工作,与教师搞好团结。
小学体育教师范文3
摘要:中小学体育教师在新世纪要进一步提高和完善自身的综合素质。本文浅析了中小学体育教师素质现状,提出中小学体育教师素质要求,以期和体育同仁们共勉,努力为我国培养出更多的适应新世纪的合格人才。
关键词:中小学体育教师;素质
在中国各地中小学正在实施素质教育,学校体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基础体育教育依靠中小学体育教师,他们个人道德修养、专业素质、心理素质和体育教学能力直接关乎着素质教育的实施效果。因此,只有提高体育教师的自我素质才能适应新世纪素质教育的要求。
一、体育教师素质的现实状态
体育教师的有作为思想和心理素质不足,因为职业困难,所以教师心理不平衡,体育教学工作的积极性,长期以来被遗忘。体育教师要更新知识的相当一部分是不够的,备课不认真,课也同样陈旧,教学时间长,知识结构单一的老旧,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教学行为不规范,缺乏技能和科学研究不强,专注于体育技术和轻视体育理论总结与升华,只是想到怎么做到没有想到把好的理论怎么去普及讲的通俗易懂不,只注重学生的体育训练成绩,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素养的养成与好的运动习惯,演变成为了教学而教学的教学模式,教师通常不会有意识地培养自我发展学习进修的意识形态,没有自我探究体育科学发展的研究能力,因此,体育理论水平无法有效提高,学生们对体育的兴趣只是停留在一种课间活动的认识层次。
二、中小学体育教师素质要求
(一)建立崇高的职业道德
建立师德始终是教师的原则。体育教学中,教师的交流是体育学科独特性让的体育老师要做到身体力行,以身作则,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有健康的人格,对学生的意志、信念和性格等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体育教师不能简单理解只需要精湛的专业技能,还要有良好的素养素与个人修为,把人民体育教育事业放在心里,把为学生成长的事业放在肩上,落实到自己为体育教学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行动上,培养实事求是,在专业工作的职业精神,自觉抵制侵蚀,崇拜金钱,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极端个人主义、注重行为文明礼貌,依法行为,为人师表。
(二)建立良好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
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必须首先具有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水平的发展,即速度,力量,耐力,敏捷性,灵活性等质量,步行,跑步,跳跃,摔跤,攀登,身体活动如负荷-承载能力。每个器官系统功能好,具有适应外界环境和抗病能力的能力,精力充沛,可长时间坚持工作,快速消除疲劳,旺盛活力
(三)拥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和精深的教育理论
一方面,拓宽体育教师学习的渠道和内容。为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作为老师,我们必须有丰富的文化知识才能获得学生的欣赏,感情和依赖。由于社会的高速发展,教师必须努力学习,参与再教育学习,不断学习。教师应该打破旧模式,掌握现代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提高教学效率。除了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外,在学习中,老师除了学习其他科目的知识外,还会研究其他科目的知识,但也会继续开拓,分解。另一方面,为提高教师指导实践的理论知识,改进了老师的理论,把实践与实践结合起来。只有在实践中我们才能找到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案。教师应该相互沟通,交流和学习,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色。
(四)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
我们必须具备专业知识,以使自己的专业技能既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又能满足课后培训的需要。当然,没有必要去做和教授等同,不是技术水平越高,教学能力越高。第二,一定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这是可以教的必要条件。掌握系统的知识和智能发展的基础。知识越大,能力越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就越扎实。体育理论科学、体育基础科学和体育应用的科学知识应该是多学科的;体育教师能够与时俱进,学习体育活动知识,丰富和改进体育工作。最后,有能力进取和更新你的知识。在第二十一世纪,知识陈旧,体育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教育方法和手段将不断翻新。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否则就不能适应教育教学的发展,具备更新知识的能力。
三、结束语
体育教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是体育教育改革的关键。体育教师素质不高,体育教学质量不高。体育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是体育教育的基础,必须适应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因此,各级应重视教育部门,加强督导,加强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拓宽多渠道、多层次、多渠道的培训方法,提高中小学体育教育的整体素质和能力。
参考文献:
[1]赵桂银,王正欧.体育人才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
小学体育教师范文4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师;教学方式;改革策略
G623.8
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不少小学体育教师还采用“填鸭式”满堂灌的形式进行体育教学,造成学生学习的兴趣大大降低,慢慢失去了对体育课的兴趣。另外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只重视理论教育不重视课堂实践,教学中没有课外内容的倾向,学生自我实践的形式过于简单,造成学生没有心思学习,这种陈旧的教学方式不但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探讨小学体育教师教学方式的改革是当前最重要的任务。
一、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完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1.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体育新课程改革要求小学体育教师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转变为新课程倡导下的教学方式:教师指导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来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效率。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体育教学方式,并不是对教师的作用进行否定,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主体,两者缺一不可,关键是在体育实践教学中是以教师还是学生作为思维的起始点。如果在实践教学中思维起点是体育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便成了以灌输式为主导的教学,这当然不符合体育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如果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思维起点是学生,那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就必须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情感和意志进行关注,这正是体育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提高学习效果的根本依据。
2.完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体育教学方法有讲解示范法、直观法、分解完整法、情景法、体验法、观察法、合作学习法、自主学习法等,这些方法都可供小学体育教师选择,但选择是有目标的,小学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设计与选择体育教学方法过程中必须介入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因此,小学体育教师的教学思维方式直接影响了教学方法的选择,如果教师的教学思维方式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运动技术,那么可选用讲解示范法、直观法、纠错法,通过讲解示范让学生模仿学习;如果侧重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那么可选用新的探究法、自主合作学习法等,需要学生之间通过观察学习、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合作思考来获得知识和技能;如果侧重于发展学生身体素质,那么可选择各种练习法。
以体育教学行为方式中的教学手段选择为例,常用的体育教学手段有挂图、口哨、录音机、多媒体、各种器材等,教师采用何种教学手段是由教师的思维方式来决定。如果教师的思维方式倾向于传授知识型为主的教学方式,那么他可能选用挂图、多媒体、各种器材等;如果教师的思维方式侧重于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式,那么教师采用的可能是一些未经加工的原始材料,通过课堂学生之间探究合作进行加工组合完成,同时也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
二、充分利用多元化信息手段,灵活、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
1.充分利用多元化信息手段
调研发现,小学体育公开课或示范课时各元化的多媒体教学相对使用比较频繁,即使在条件不完善的农村小学,挂图、录音机也能运用于实践的课堂教学中。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小学体育教师应充分利用科学技术的优势,运用信息手段为体育课堂教学增添新的特色。
在小学体育教学课程中,例如多媒体教学的运用,让学生进行相关专业的比赛视频观看,一方面使学生了解其专业的发展现状,另一方面使学生对技术动作要领有一定的认识。故小学体育教师应充分重视多媒体教学与体育技能课的紧密结合,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新授课和纠正课,教师应该划出一定的课时比例,利用网络或相关课件向学生展示,使学生从主动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2.灵活、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
针对灵活多变的小学体育教学课堂而言,教学方式变革的重点应以实现从教学方式的单一到多样化的转变,为小学生的多样化学习服务。通过教育理论界与来自一线小学体育教师的大量教学实验验证,多样化的体育教学方式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例如根据所学动作的不同情况,选择适宜的教学方式进行一堂完整的体育课堂,不同环节可以运用不同教学方式,在开始部分和准备阶段可以运用情景和体验教学,在基本部分学校技术动作运用自主、合作开展教学,结束部分采用对话与反思方式进行结教学。
总之,小学体育教师应通过情景、体验、自主、探索、对话、反思等多样化方式进行教学,以促进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实现新课堂改革的要求。
三、在全校范围内树立生命安全教育意识
小学生的年龄普遍不是很大,还处于一个爱玩的年龄,格外喜欢体育课,然而这也为安全事故埋下了一定的隐患。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树立生命安全意识。这样,学生才会细心体会自己在游戏中的言行是否符合生命安全教育的要求。学生在心里树立生命安全教育意识,才能真切懂得不安全因素及不适当的行为可能带给自己的不良后果,从而时刻保持清醒的安全意识。
四、严格抓好体育教学课堂的纪律性
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应时刻牢记教育目标,因此培养学生在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的纪律意识显得格外重要。在教学体育游戏时,教师要严格抓好教学纪律,提高学生的纪律性,使学生更好地自我约束,杜绝教学气氛散漫的现象。比如在
体育游戏分组后,各组应当在教师的指令下有秩序有步骤地进行,此外教师要秉持人文理念,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以避免学生之间的不友好行为和身体伤害行为。
五、结语
研究很多小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资料,都反映出由于不重视锻炼,很多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出现逐年降低的趋势。小学生的体育锻炼成为现今社会关注的重点,新课程改革已经确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故我们的小学体育教师必须不断创新和改善教学方式,使小学体育课更加充满活力。
参考文献:
[1]谷世春.创新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J].当代体育科技,2014(13).
[2]金晶.新课程标准下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探讨[J].考试周刊,2013(36).
小学体育教师范文5
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将要结束了,这是我成绩工作三十二年多来,参与体育教学工作的第一个学期,属于从村校走到中心校当体育教师的角色转换阶段,虽然还在过渡期,但是我觉得自己的工作完成的还是不错的。当然,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我在今后工作中积累经验,不断总结和改进。现在我将本学期的工作情况总结
我在教学中担任的教学工作主要是体育课程教学为主。
由于担任的是小学(二、四、五年级部分班)的教学工作,我认真地学习新课标,以新课程改革精神为指导,坚持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贯彻“健康第一”的重要思想,在学期开始就认真制定教学计划,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对课堂活动内容也在课后进行研究、分析。积极主动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把所学所看的灵活运用到平时的教学中去,使自己能够不断的进步。
对于低段的学生体育教学重点就是在教学组织上,体育教学和艺术教学都认真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体育教学工作计划以及教学小结。能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以及教研学习工作,平时能坚持自学并认真做好学习记录,努力提高自己。在教学工作同时,也积极响应学校的读书活动,努力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并根据小学孩子的特点,认真备课、备教材、备学生,教学中仔细钻研新的课改目标,灵活设置课堂教学的几大基本环节,注意讲解示范、明确教学重难点,以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提高为重点,使学生能尽快学会课堂上新学的教材内容。在教学上,我也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爱上体育运动,养成自主锻炼的习惯。
这半年我带领全校学生复习了新的广播体操"七彩阳光"、各个年级学生的队行队列培训、运动会项目的训练,他们都积极学习。这套操作为各个年级体育锻炼的项目之一,虽然我带的是二、四、五年级的小朋友,但是他们同样能积极地练习,努力做好每个动作,并能配合音乐规范完成动作,都想得到老师的肯定。他们的上进心和认真的学习态度感染了我,激励我去做一个更加优秀的老师。
在这学期里,我积极响应学校领导的号召,服从组织决定,积极筹备我校的“小学生趣味运动会”,并在其中认真做好各项资料,按期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运动会开得圆满成功。得到家长和社会的好评。
小学体育教师范文6
摘 要 通过分析当前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运动技能水平的现状,揭示我国当前中小学体育教师运动技能水平下降的原因,并说明提高中小学体育教师运动技能的必要性和如何提高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中小学体育教师 运动技能 现状 提高
目前体育教师养成和成长中始终占主导地位的是运动技能专业化。人们评价以为体育教师是否专业,主要就是看其自身是否具有相对较高的运动技能水平。合格的体育教师首先具备的条件之一就是“运动技能”。以运动技能为核心的基本技术技能,既是中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特色,也是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本体性规定。
2001年高等教材出版社出版的《学校体育学》中把运动技能定义为:“表现在外部的以完善合理方式组织起来并能顺利完成某种活动任务的复杂的肢体动作系统。”
一、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运动技能现状
通过阅读近3年来对不同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师运动技能水平现状调查的文献,基本可以得出:总的来说,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运动技能水平普遍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运动技能水平整体下降的原因:
(一)当前我国的教育体制、教育制度。当前我国的教育制度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应试教育。在应试教育这种大环境下,学校、社会、家长都不重视学校体育教育。这样就造成了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受重视程度相对偏低。对体育教师在运动技能方面的业务能力的要求也就有所降低。同时,也影响了中小学体育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使其对自己在教学能力、运动技能方面的要求有所降低。
(二)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结构上的不足。长期以来,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在结构上存在着先天不足。小学阶段体育教师队伍中,存在较大比例的兼职教师和中等师范毕业生。初中阶段也有相当数量的兼职教师存在。这些教师通常运动技能水平较低。近几年来,中小学虽然补充了一大批大专院校专业毕业生,但是,一九九九年的高等学校大规模扩招以及高校课程设置的改革,使得进入高校的生源专项素质较大幅下降,加上术科学习时间缩水,造成近十年进入教师队伍的年轻教师运动技能水平基础有较大程度下降。
(三)中小学体育教师自身的原因。许多体育教师参加工作后,生活相对安逸,运动锻炼的时间和次数减少,没有大的运动量刺激,使得身体的心肺功能有所下降,年龄也不断增长,影响运动技能。
二、提高中小学体育教师运动技能的必要性
(一)有助于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和运用。体育教师只有对某项运动技能掌握熟练、有比较深刻的理解,才能够准确的把握这项运动技能的主要环节,以及具体各个技术动作的细节与结构,比较容易找到动作技术的重点和难点。实施学校体育教学活动过程的目的之一,就是促进学生掌握和运用运动技能。体育教师需要掌握高水平的运动技能进行正确的运用讲解与示范,使学生更容易理解与加深认识,进而更好的掌握与运用。
(二)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体育教师高超的运动技能、正确优美的动作示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使学生爱上体育运动。
(三)有助于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与发掘。中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起到一个发掘和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作用。体育教师在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中是决定运动训练和运动成绩的主导因素。一个好的体育教师能培养一大批优秀运动员。
三、如何提高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运动技能水平
(一)深入推进教育改革,使体育受到学校和社会的重视。在符合我国现阶段国情的情况下,推进教育改革,使体育在教学中所占的比重适当的增大。考虑把体育成绩计入中高考的成绩体系中。使中小学学校体育受到各级学校和社会各界的重视。这样,就会促使体育教师加强自身运动技能的提高。现在,某些地区已经开始将体育列为中高考考试的科目,体育成绩占总成绩的一小部分。
(二)建立完善的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和办法。当前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制度和办法还不够完善。要制定适合中小学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办法,提供给他们所需要的,所缺乏的。根据不同教师的特点进行培训。对于运动技能方面欠缺的体育教师,要着重培养他们体育教学所需要的各种运动技能,促使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整体的运动技能水平不断提升。
(三)筹措资金,加强对中小学体育教育经费的投入。特别是要加强对农村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体育教育经费的投入,促使体育教师资源分配更加合理,缩小农村地区和城镇地区中小学教师运动技能水平的差距。同时,优秀的体育教师资源也会带动农村地区整个体育教师运动技能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苑盛伟,曹文莉,周圣.大连市中小学体育教师运动技能现状的研究[J].搏击・体育论坛.2013.5(10):75-77.
[2] 刘树海.高碑店市中小学体育教师现状调查与分析[J].学周刊.2013.9:132-133.
[3] 柳新海,申荣芳.关于石家庄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现状的调查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2.16(2):39-40.
[4] 丛冬梅,孙文钰.辽宁省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业技能现状与对策研究[J].科教文汇.2011.12:157-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