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学习计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汉语学习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汉语学习计划

汉语学习计划范文1

(一)、主动回想,重温昔日。

主动回想,简单地说,就是独立地把老师课上所讲的内容回忆一遍。这样做实际上就是自己考自己,是逼上梁山着自己专心致志去动脑筋进行思考的一种方法。经过这样的回想,仿佛自己又上了课,重难点会清晰地印在脑中。

(二)、细读课本,步步为营。

复习时若不认真钻研课本,则难以达到课本的基本要求,也难以系统地掌握中学阶段所学的知识,因为课本是教与学的唯一凭据。课本实际上是我们学习用书中最重要、最精粹的读物,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三)、整理笔记,注重感悟。

整理笔记的任务有:

1、补。补上该记而没记的内容,使知识系统化。

2、正。更正课堂记录不太准确,用词不当,深度不够的地方。

3、添。添上个人学习的心得、见解、评价等。整理笔记的时候,还可顺带将自己的感悟写下来,这些感悟,是你最可宝贵的一笔财富。

(四)、精心挑选,参考书籍

市场上的参考书很多,所以大家一定要精心挑选,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阅读参考书应注意的几点事项:

1、要围绕课本的内容和教师讲课的中心去阅读。

2、要千万仔细阅读课本内容,后看参考书。读时,心里要有个目的:要么加深理解;要么解疑;要么加宽知识面;要么了解知识间的联系。

3、读有所得,适当记录。在听课笔记的相应章节或记参考书的书名、页码,或记参考要点,或记个人的有关思路等。

(五)、高质课堂,聆听名师。

听名师的讲解,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北京四中网校的网络面授班课程是寒假很好的选择,需要注意的问题是:

1.让自己的耳朵始终站立着

最有效的一个学习方法就是要牢牢抓住课堂。力求通过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来减轻课下的负担。因此,上课要做到全神贯注,全力以赴。相反,如果本末倒置,不是寄希望于课上解决问题,而是专靠课下加班加点,自然就很难做到集中注意,专心听讲了。

2、让自己的大脑始终飞跑着

对教师所讲的知识要多瓿几个为什么,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去分析和理解,将问题进行加深和拓宽。只有这样,才能将知识真正把握,从而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对老师的提问要勇于回答,积极参加课堂讲座和争论,以阐明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以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让自己的思路始终欢畅流动着

不要中断听讲而去死钻“牛角尖”,而应先将暂时不懂的问题记下来,留到课后去解决,以保持听课的连续性。否则,如果中断听讲而去死抠某个问题,就会使课堂的整体性遭到破坏。待到你从“牛角尖”中醒悟过来时,老师已经又讲到其它问题上去了。这样就会因一步掉队而步步被动,甚至造成整堂课都听不懂的严重后果。所以,上课时一定要紧跟老师的思路,不走神,不掉队,不钻“牛角尖”,始终保持思维的灵活性和听课的连续性。

4.让自己的笔端不断飞扬着

第一,做笔记时要记下老师的思维方法、思维过程和思维结果,以便课后复习和指导作业。

第二,笔记要尽量完整而简洁。重点、难点、疑点要记全,但不必照抄老师的原话,否则会因忙于笔记而顾不上听下面的内容。记录最好能用自己的话或“关键词”概括老师讲授内容。这样可迫使自己集中精力,边听边积极思考,抓住重点,重新归纳,既省时,又省力,还能提高听课效果。

汉语学习计划范文2

(菏泽学院外国语系,山东菏泽274015)

摘要:语言与文化相辅相成,共同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发展。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基于文化渗透下的语言教学有助于使语言教育更加“丰满”,实现有效语言教学。本文首先阐述了文化与语言的关系以及在韩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渗透教育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在韩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渗透教育的若干策略,旨在强化对韩语教学现状的认识,并为今后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进一步推动韩语教学改革的发展。

关键词 :文化渗透;韩语教学;文化教育;有效语言教学

DOI:10.16083/j.cnki.22-1296/g4.2015.04.034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4—0072—02

收稿日期:2014—11—28

作者简介:闫海静(1983— ),女,山东菏泽人。菏泽学院外国语系,助教,硕士,研究方向:韩国现代文学,中韩翻译对比。

一、文化与语言的关系

语言作为人类信息的基本载体,是人类交际的重要工具。从本质而言,语言就是社会约定俗成的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所以,语言往往被看作是特殊的社会现象,依托社会而产生和发展。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文化”这一元素不可忽视。语言学习一旦离开对语言所在的民族文化的了解,那就相当于行尸走肉,难以实现有效的语言学习。文化是一个民族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产物,是人类精神财富的总和。脱离文化的语言是不完善的、不健康的。因此,语言是文化的一种重要载体,而文化则展现出语言的独特性,两者有着密切的关系。

此外,语言教学是一个系统,仅仅强调语言中的词汇或语法教学是空洞而乏味的,不仅无法构建有效的语言教学,而且逐渐弱化了学生对语言学习的兴趣。所以,在实际的韩语教学中,要充分重视文化渗透教育的重要性,让韩语教学更加“丰满”,让学生在韩语学习中感受到韩国的文化,提高其学习韩语的兴趣与积极性。

二、在韩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渗透教育的必要性

中国与韩国有着很深的历史情结,同属于东方文化圈,都深受儒家传统文化的重要影响。所以,中国与韩国的文化在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两国在礼仪习俗、文化背景等方面都表现出较多的相似性。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由于民族文化环境不同,两国的语言文化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也就是说,两国在信仰、生活习俗、思想等方面存在差异。在交际过程中,如果忽视了这些差异元素的存在,则极易造成语言上的误解。例如:在韩国,韩国学生考前忌讳吃海带,因为海带很“滑溜”,如果考前吃了海带就预示着考试可能会“滑”下来;当韩国人问你“什么时候可以请客吃面条”时,其实不是让你请他吃面条,其本意是“你什么时候结婚”。如果不了解这些语言文化上的差异,极易产生语言上的尴尬。因此,在韩语教学的过程中,应强化对韩国文化的了解,消除两国语言交流中的文化障碍。

此外,高校韩语专业学生的韩语基础几乎都是零。在零基础的教学情形之下,韩语专业的学生对韩语学习势必一片空白,缺乏对韩语的了解。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文化渗透教育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一方面,教师应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在构建有效韩语教学的同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韩语的兴趣;另一方面,教师应通过文化渗透教学不断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增强学生对韩国文化的了解。这样,在有效的激发与引导之下,学生更能学习好韩语,这对学生而言,显得非常必要。

三、在韩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渗透教育的策略

随着中韩两国经济贸易往来的日益频繁,文化交流也逐渐增多。近年来,我国高校越来越重视韩语专业的开设与教学。当前,高校韩语教学整体良好,但在诸多方面仍存在不足,尤其是实际应用能力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在韩语教学中出现了“学难以致用”的尴尬现象。究其缘由,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文化渗透教育不足,对文化与语言的关系缺乏深刻的认识。这样一来,韩语教学成为了硬性的语言教学,学生对韩语缺乏文化上的情感。对此,高校在韩语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文化渗透教育的重要性,并切实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文化渗透教育的有效落实。

(一)依托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韩语的兴趣。在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下,韩语教学注重“灌输式”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的应用。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使韩语教学变得僵化,也不利于文化渗透教育的有效开展。对此,教师要转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兴趣。一方面,教师在单词授课的过程中,应适当地拓展单词背后的民族文化、生活方式,强化学生对韩国文化的认识。例如:在韩语单词“糕”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讲授“糕”在韩国人生活中的角色以及历史地位,对韩国人爱吃“糕”的原因进行阐述,并对与此词有关联的一些韩国俗语进行适当介绍。这样,不仅强化了学生对韩语“糕”的认识,而且使学生通过其背后的文化以及相关的俗语,强化了对韩国文化内涵的了解,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韩语的兴趣。另一方面,在文章或对话教学中,教师可以收集相关的民俗风情、历史文化,将其渗透到实际的教学之中。同时,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开展韩语歌曲比赛、韩餐制作等活动,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更多地接触与了解韩国文化,真正实现寓教于乐。

(二)优化与调整韩语教材,丰富教材的文化内容。当前,高校韩语教材更多的是强调韩语的教学,教学内容陈旧、模式僵化,对于韩语文化内容缺乏系统的展现。所以,基于当前的教材现状,应优化和调整韩语教材内容,丰富教材的文化内容,让文化渗透教育在教材中落地生根,从而推动韩语教学的发展。首先,对现有教材中的文化内容进行重新组合,并添加文化内容丰富且富有时代气息的课文作为教学内容。这样,通过教学内容的调整与优化,让丰富的教学内容推动教学方法的转变,使文化渗透教育得以有效落实。其次,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韩语的积极性,指导学生对韩语文字及相关材料进行收集,不断地丰富教学内容。再次,立足于实际教学的需要,教材文化内容应积极向上,突显韩国文化的精神面貌。

(三)充分利用网络等资源,收集各种形式的韩语素材。当前,学生对于韩国文化的了解已不再仅仅局限于教材,也可以通过韩剧、电影等途径了解韩国的文化及生活。所以,教师应鼓励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收集、观看有关韩国文化的真实素材,丰富当前的教学信息。一方面,通过一些韩国的电视剧、电影,让学生感受韩国生活中的诸多要素,拉近其与韩国文化及语言的距离;另一方面,在拓展学生视野的同时,也要积极引导学生对韩语素材中所包含的语言及文化进行思考与总结,提高韩语教学的有效性。例如: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看电视剧《大长今》、《来自星星的你》,使其通过经典电视剧了解韩国的传统文化,并在娱乐休闲的状态下强化对韩国语言及文化的认识与思考。这样一来,学生的视野不再拘囿于教材,并且通过这种途径,也逐渐培养了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对于优化韩语教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四)提高韩语教师的综合素养,重视外教的作用。文化渗透是一个输出的过程,教师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提高韩语教师的综合素质,这是提高韩语教学水平的重要基础。一方面,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深厚的韩语功底,而且要对韩国的文化背景有较好的了解;另一方面,教师应具备良好的中韩文化交际能力水平,这有助于各教学环节的有效落实。对此,教师要强化自我学习,不断地提高专业水平,并加强对韩国文化的研究与了解,满足实际教学的需求。与此同时,外教在其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外教是学生接触和了解韩语及文化的重要窗口。也就是说,在外教的韩语课堂上,学生应用韩语与外教进行交流,并通过课外辅导的方式,强化对韩国文化的了解。

参考文献]

[1]冯佳琳.浅析韩国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3(1).

[2]赵永涛.浅谈高校韩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J].现代企业教育,2014(5).

[3]王立群.高校韩语专业文化教学探讨[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3(8).

汉语学习计划范文3

关键词:病句分析;中西语言文化对比;母语负迁移;对外汉语教学建议

一、引言

鉴于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外国学生在汉语学习时常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干扰,而导致汉语词汇、语法在运用上犯了不少错误,本文以笔者在暑期项目中搜集到的所带学生在学习汉语过程中所犯的错误句子为例,说明在汉语学习中母语的负迁移对学习者的影响,进而强调进行中西语言文化对比的重要性,并结合自身实践情况来探讨如何在对外汉语中有效教学。

二、研究对象及范围

本文是针对来自美国两个暑期项目中的近20名汉语学习者所作的研究,本文搜集的病句,皆来自于这20名汉语学习者在汉语学习过程中所犯的错误。在这20名美国学生中,华裔学生有4人,占%20,非华裔学生有16人,占%80本文的研究测试,皆来自书面作业、师生之间的对话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

三、语料整理分析

和中国学生学习英文一样,美国学生在初学汉语时都认为每一个英文单词都能找到相对应的汉语单词,以为汉语词汇在概念意义、内涵意义及词的搭配上完全等同英语,从而机械地引用英语的语义和结构套在汉语身上,以致造成不当的汉语表达效果,笔者将所搜集的语误实例归纳为五项进行分析。

(一)搭配不当

“词语在具体语境中所产生出来的意义,是词与词搭配习惯或词在固定的组合中所具有的意义。”例:

英语: this T-shirt is very beautiful。

汉语直接翻译 (这) (T恤) (是) (很) (漂亮)。

汉语的正确意思为“这件T恤很漂亮”,但如果学生直接从英语翻译过来,就会变成“这T恤是很漂亮”,不但忽略了量词“件”的存在,而且把“是”也直接用在汉语句子里。

因此,如果汉语学习者平时不注意汉字固定的搭配,而仅仅记得汉英词汇的单一性,那他们在英语母语的负迁移影响下,就容易出现搭配不当的问题。

(二)用词不当

由于历史背景和文化习惯的差异,汉语和英语的词汇及词义在具体使用上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我们知道,英汉两种语言都具有一词多义的表达现象。有时英语的一个词可以表达汉语的多个意思,反之亦然,这些都是极为普遍的现象。有些学生在学习和运用汉语时不正确理解词的概念意义而仅仅局限于汉英之间单一对应的词义,因此造成较多的表达错误,以下是笔者搜集到的一些用词不当的例子:

英语:It’s starting,you must go.

快开始了,你赶忙走吧。(赶忙-赶紧)

This box is very heavy,I can’t move it。

这个箱子很重,我们两个拿不动。(拿-搬)要是明天下雨,就没打乒乓球。(“没”不能用于否定将要发生的动作,没-不)

(三)语序不当

英语与汉语在语序上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笔者所了解的项目学生在学习汉语时常犯的语序不当的错误例子主要有:

英语:They went on a trip to Qingchengshan yesterday.

他们去青城山旅游了昨天。(“昨天”是时间状语,应该放在动词“去”之前)

I study in Sichuan university。我学习在四川大学。(“四川大学”是地点状语,应放在动词“学习”之前,“我在四川大学学习”)

As long as do well in Chinese,I can find a job in china.只要汉语学得好,就我能在中国找到工作。(副词“就”不能放在主语前,要放在动词前面,应该是“……我就能找到工作)

(四)成分残缺或多余

He has been gone for two days.他已经走两天。(应该在“走”后加“了”)

I send you.我送送你们一下。(应该改成“我送送你们”,去掉“一下”,因为“一下”与“送送”意思重复。)

We will have a meeting tomorrow afternoon.明天下午我们有开会。(“有”“开”只取一个)

句式杂糅,关联不当

1、Today Jim bought apples,bananas,grapes and many fruits.今天吉姆买了苹果、香蕉、葡萄和很多水果。(苹果、香蕉包含在水果里面,但很明显水果和具体的苹果、香蕉不是并列关系,因此不能用连词“和”)

He not only learned Chinese,but also met many Chinese friends.他不但学中文,而且认识了很多中国朋友。(“学中文”和“认识中国朋友”不是递进关系,应该改为“不但学会了中文,而且认识了很多中国朋友”)

此外,诸如“我要去见面我的辅导老师”“我下周就要回去美国”之类的错误表达方式在留学生当中屡见不鲜。

四、总结与反思

在笔者看来,汉语学习者之所以会犯以上的错误,究其原因,首先是外国学生在语义、结构、使用场合方面没能很好地掌握汉语的规律,尤其是汉语中各种特有的形式、各类补语等语法现象,学生掌握起来困难较多,容易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病句。其次则是受母语或媒介语的负迁移影响,在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中,由于学习者的母语与外语的相异成分而对外语习得产生不利的、消极的影响,这是学习者掌握和运用外语的障碍。笔者认为,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让学生意识到中西语言文化差异的重要性,找出中西语言文化的相同点和相似之处,进而减少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将不失为一个事半功倍的有效方法。

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由于汉语语言知识的缺乏,因此他们在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时,难免喜欢套用母语的思维定式和规律,但这在汉语学习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要减少或排除学生在汉语词汇学习中受母语负迁移的干扰,就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外语思维习惯。以下是笔者结合自身实践情况对如何提高对外汉语教学效果所做的一些思考。

(一)、加强母语和目的语文化思维背景的对比教学

中西文化差异是造成干扰汉语学习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对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从另外一方面来看,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通过语言不仅可以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背景,同时还包括其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民族特点和思维模式。所以语言和文化是相互影响,彼此不分开的。要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要了解文化则需要了解语言。在不了解对方文化的前提下使用对方的语言,很容易造成失误,形成交际上的障碍。

在进行对外汉语教学时,教师要注意中西语言中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词汇,如动植物、颜色、地名等相应词汇通过对比分析中西部分词汇的文化内涵,展示中西方文化差异。西方人重理性和逻辑思维,汉民族重悟性和辩证思维,通过让学生了解这种思维习惯上的文化差异,体会其对语言表达方式的影响进而学习汉语语法,减少母语的负迁移影响。另外,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学生广泛收集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如各类报刊,文摘杂志等,通过大量的阅读,学生可以借此开阔眼界,有助于在深层次上对异域文化有所了解,教师还可以借助幻灯片,娱乐电影等,增加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

(二)、加强母语和目的语词汇的对比教学

汉语学习过程中母语的负迁移不仅体现在文化上,同时也大量存在于语言层面上。在进行词汇教学的同时,教师应明确任何两种语言的词汇都不可能一一对应。母语负迁移使得学生因对汉语词汇一知半解的理解而犯错。因此在汉语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学生对词汇的解释和理解。词汇教学就是要学生掌握两种语言词汇所代表的共同概念体系和不同的概念体系,使学生明白不是所有的汉语词义都可以用英语解释。在实践教学中,如果教师能有意识地比较母语和外语的差别,就能更清楚地掌握学生在汉语学习中的真正障碍,从而更好地实施教学。

(三)、创造良好的中文学习环境

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尽量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汉语学习环境,以便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机会更多地使用目的语来交谈。教学的重点也应该多考虑创造真实的交际氛围、角色、话题,使学生在相应的环境下如何使用目的语进行良好的沟通。教师除了在课堂上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境外,也应该时常鼓励学生到课外自行创造更多的汉语学习语境,多与汉语母语者进行汉语沟通,达到双管齐下的作用。语言只有在语境的实践中才能学得更深刻,只有在运用中才能更好地把握。

总之,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加强中西语言文化对比研究,让学生了解双方文化的差异,创造有利于外国学生学习汉语的环境。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文化的载体,同时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理解不同的语言文化内涵,对于外语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语言差异反映着本质上的文化差异,通过让学习者对中西语言文化差异进行对比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高度重视语言交际中的文化倾向,适时导入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帮助学生认识中西方语言文化差异的本质,使学生正确地理解语言,灵活运用汉语进行交际,提高对外汉语教学效果。(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参考文献:

[1] 李翠霞,第二语言习得中母语负迁移现象及对策,继续教育研究2008年第2期

[2] 张灿灿,二语习得中的母语迁移现象,吉首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汉语学习计划范文4

信息时代汉语言教学问题对策现代多媒体教学能够让汉语言教学更加地有趣,但是也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老师上课过于依赖多媒体课件,现在基本上很多老师都把一堂课的时间拿来看课件,一堂课的主体是学生,老师应该将学习的中心放在学生上面,而不是将一堂的课中心完全放在放PPT。学生在学习知识并不是完全填鸭式,而是要让学生学会思考问题,这才是教育学生的方法。

一、信息化下的教学弊端

1.禁锢学生的思想

在传统教学的模式下,一首古诗的描述很多都是需要靠学生自己的思维去想象,这样可以让学生发散自己思维,让学生自由地遨游在自己的想象中。但是,现在有了多媒体课件,学生可以看到以前靠幻想的情景呈现在眼前,把散的思维具体起来,反而禁锢了学生的思想,老师可以适当的创作一些情景,让他们发散自己的思维,不要一味依靠多媒体课件。发散式思维,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对于学校,大部分是居于中等及以下的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差,思维能力、运算能力较低,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实践和创新意识能力更无须谈说。因此教师需多花时间了解学生具体情况、学习状态,对学生数学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力求做到转变思想与传授方法结合,课上与课下结合,学法与教法结合,统一指导与个别指导结合,促进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只有凭借着良好的学习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2.过于单一式的教学方法

现在的教室都有电子白板,都是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技术取代了学生了的课堂主体地位,汉语言学习需要学生自己积累,需要自己去学习,老师只是一个指引,并不是完全靠老师去学习。一直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过于单调,开始多媒体的教学方式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但是过于一直使用一种学习方式,很容易产生审美疲劳,学习疲劳是学习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如果老师一直用一种方式教学,学生很容易对老师所教的内容出现厌烦,学习本身就是很枯燥的一件事,如果老师在教学方法上能够起到激发学生的兴趣,那么是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的。

二、解决存在问题的方法

1.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相结合

传统教学有它的优点和缺点,缺点是不能让学生了解世界的美妙,只有见多识广,才会开拓自己的视野。传统教育没有多媒体教学的优点,多媒体教学可以让学生的更好地开拓自己的眼界,让学生可以充实自己的思想,丰富自己的内涵。只有将这两个教学方式的优点结合起来才是最理想的教学方式,既可以让学生激发自己的灵感,还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外面世界的美妙,学生对于外面的世界都很惊奇,多媒体教学可以让学生激发学习的兴趣,汉语言文学特别要地枯燥,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使课堂更加地丰富。

2.富于变化的教学形式

一直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过于单调,开始多媒体的教学方式,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但是,过于一直使用一种学习方式,很容易产生审美疲劳,学习疲劳是学习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如果老师一直用一种方式教学,学生很容易对老师所教的内容出现厌烦,学习本身就是很枯燥的一件事,如果老师在教学方法上能够起到激发学生的兴趣,那么是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的。在教学形式上可以让学生表演趣味小品,组织与课程相关的活动,使学生通过表演,更好地掌握知识。

3.汉语言学习需要积累

多媒体技术取代了学生了的课堂主体地位,汉语言学习需要学生自己积累,需要自己去学习,老师只是一个指引,并不是完全靠老师去学习。提高学生的汉语言水平,培养学生的汉语言应用能力,老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任重而道远。在语文学习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丰富生活中知识、事情的积累,要为学生创设一些学习情境,让他们能够充分理解,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体会到快乐和成就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自觉自愿地学习,在不断的训练中提高语文水平。

三、结语

总之,在教学上不能完全依赖于多媒体课件,要将传统和现代教学方式相结合,要富于变化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并且汉语言教学只是一种手段,真正要提高学生的成绩,还是要落实到学生自己的身上。因此,老师应该在学生方面多下功夫,学生需要有扎实的基础、正确的写作手段和大量实践经验,大量的写作训练。学生想要学好语文,就必须要在平时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大量的词汇量,要多读书、多看报纸、期刊,要不断地练习。

参考文献:

[1]袁立新.汉语言教学中的信息技术[J].教学与管理,2014,(30).

[2]刘D.论信息技术与汉语言课程整合的实践策略[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4,(04).

[3]张宝臣.高等师范教育改革与中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02).

汉语学习计划范文5

摘要:学习动机是影响第二语言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问卷调查基础上,分析了哈萨克斯坦留学生汉语学习动机和态度在年龄、性别方面的差异,讨论了语言水平与汉语学习动机、学习态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哈萨克斯坦留学生汉语学习动机较倾向于工具型动机,外在压力动机表现很弱,但不同年龄、性别之间存在一定差异。

关键词:学习动机 哈萨克斯坦

学习动机是影响第二语言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学习态度影响学习动机,二者与语言水平关系密切。国际上对第二语言学习动机和态度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Gardner和Lambert提出两种不同的语言学习动机,即融入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1]。中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取得了不少成果,其中不乏针对来华留学生汉语学习动机的研究 ,亦有不少针对中亚留学生汉语学习动机的研究[2,3],但目前尚未见到对哈萨克斯坦留学生汉语学习动机和态度进行研究。

1、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方式,抽取了40名兰州大学的哈萨克斯坦留学生(男15人,女25人)年龄从17岁到32岁;学习汉语时间从1个月到8年不等;有HSK成绩的占87.5%。

问卷的设计采用7级利克特量表的形式[1],每个问题的选项都采用七级计分;问卷包括工具型动机、融入型动机、外在压力动机和汉语学习态度等调查内容,共计27道题目。

2、数据收集与整理

在数据的收集过程中,实际发给受访者的问卷中,没有对问题进行分类,只是将全部问题列出,以随机方式排列。在数据的处理过程中,首先,对收集的有效问卷进行编号,然后按照问卷编号逐项统计,最后运用Microsoft Excel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结果与讨论

3.1哈萨克斯坦来华留学生汉语学习动机差异性分析

(一)汉语学习动机的年龄差异性

本次受访的哈萨克斯坦留学生年龄集中在23~24岁(20人),占50%;21~22岁(9人)占22.5%;25岁以上(8人)占8%;20岁以下(3人)占7.5%。由于20岁以下的人数较少,不具有代表性,不做统计,只统计21~22岁、23~24岁、25岁以上三个年龄段。

21~22岁的不同学习动机统计得分平均值存在一定差距,融入型动机得分要高于工具型动机得分,说明该年龄段哈萨克斯坦来华留学生学习动机主要表现为“融入型动机”;23~24岁的留学生不同学习动机问题平均得分则较为接近,该年龄段的留学生学习动机表现为“均衡型动机”;25岁以上留学生不同学习动机得分均值具有明显差距,该年龄段的留学生更多的是表现为“工具型动机”。外在压力动机在各年龄段表现的并不明显,不具有区分度。

(二)汉语学习动机的性别差异性

从统计得分可知,男生的工具型学习动机要比融入型学习动机的影响强,他们的学习目的明确,对语言学习也很感兴趣,希望能多掌握一门语言,期望将来可以更好地为哈萨克斯坦的富强尽力。

Harris(1998)认为女性在第二语言学习中通常表现出更强的学习动机和更积极的态度,她们对目标语言及文化表现出更高的兴趣[4]。哈萨克斯坦留学生中女生的汉语学习动机倾向于融入型动机,希望能用汉语与说汉语的人交流,让自己更加博学,从而提升自己的成就感。

(三)学习动机与语言水平的关系

本次调查用哈萨克斯坦留学生的HSK成绩来代表语言水平。本文分四类统计不同语言水平下哈萨克斯坦留学生汉语学习动机,即HSK-0(无成绩者)、HSK-4、HSK-5、HSK-6,三级由于人数较少,不予统计。

总之,没有通过或参加HSK考试的哈萨克斯坦留学生汉语学习动机更倾向于工具型动机,而且外在压力动机表现的更明显;对于有HSK成绩的留学生,汉语学习动机工具型动机和融入型动机基本相当,外在压力动机表现的并不明显,其中通过HSK四级的留学生工具型动机相对较强,通过五级的表现为均衡型动机,通过六级的则融入型动机相对较强。

3.2 哈萨克斯坦来华留学生汉语学习态度差异性分析

(一)汉语学习态度的年龄差异性

学习态度在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较明显的差异,本文考察了哈萨克斯坦留学生不同年龄段的汉语学习态度。不同年龄段的哈萨克斯坦留学生在汉语学习态度方面明显不同,年轻者课堂表现更专注、更主动,年长者课后表现更积极、更认真。23岁以上的留学生,21~22岁留学生的课堂表现更积极、主动,而他们的课后表现则落后于23岁以上的留学生。

(二)汉语学习态度的性别差异性

整体而言,哈萨克斯坦男学生的汉语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明显高于女生。哈萨克斯坦留学生男生的汉语学习动机主要表现为“工具型动机”,因为他们目标明确,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就表现的更专注、更认真。而女生的汉语学习动机主要表现为“融入型动机”,她们更注重实际的社会交流互动,课堂上的表现并不是她们最佳的社会“融入”选择。

(三)学习态度与语言水平的关系

语言学习水平高低与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存在一定的关系。没有HSK成绩的哈萨克斯坦留学生课堂内外学习态度均不及有HSK成绩的学生,这与初学者汉语学习相对吃力有关。对于通过HSK四级的留学生而言,其汉语学习态度得分均值普遍较高,这与HSK四级考察的目标是一致的,即可以用汉语就较广泛领域的话题进行谈论,比较流利地与汉语为母语者进行交流,可以说他们的汉语应用水平已“上得厅堂”,因而学习起来就表现的更为主动、积极、认真。

4、结论

总之,哈萨克斯坦留学生汉语学习动机较倾向于工具型动机,外在压力动机则很弱。21~22岁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表现为融入型动机;23~24岁学生的学习动机表现为均衡型动机;25岁以上学生则更多的是表现为工具型动机。男生的汉语学习动机表现为工具型动机,女生则更加倾向于融入型动机。

不同年龄段的哈萨克斯坦留学生汉语学习态度存在差异,年轻者课堂表现更专注、更主动,年长者课后表现则更积极、认真;在性别方面,男生的汉语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明显高于女生。

囿于研究条件的限制,本研究只调查了兰州大学哈萨克斯坦留学生,仅获得了40份问卷样本,这使得研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研究所采用的定量分析方法对数据的挖掘尚不够深入,这也有待在今后的研究中加以改进。

参考文献:

[1]Gardner, R. C. & Lambert, W. E. Attitudes and Motivation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Rowley, Mass: Newbury House, 1972.

[2]周殿生,二语选择背景与发展型语言学习动机——以中亚留学生汉语学习为例[J].新疆.

大学学报,2010,(6):28-29.

汉语学习计划范文6

关键词:关于;技校;数学函数;多元化;解题思路;分析

一、当前技校数学函数多元化解题思路的现状

(一)对于技校数学函数学习存在误区

技校学校学生所学的数学函数相比较于初中数学函数深入了很多,可以说技校学校学生所学的数学函数就是初中数学函数的深入扩展和延伸,是更高一级的数学函数。学生们如果想要彻底的了解和掌握数学函数,就必须要对数学函数的概念和定义有个正确的、清楚的认识,将数学函数的关系理清,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举一反三,才能更好的应用数学函数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但现如今很多的技工学校的学生对于数学函数的认识不清楚,没有很好的理解数学函数的概念,从而使得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思维混乱,无法正确解出答案。

(二)对于技校数学函数认识不全面

技工学校数学函数的关系相对初中数学函数比较复杂,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并深刻理解数学函数的定义及概念,遇到数学函数可以及时理清各函数直接的关系,只有理清了函数关系,才能找到解题头绪,从而解出正确答案。技工学校的数学函数相比较于初中数学函数的不同之处就是学生要学会解题思路,而不是仅仅记住公式就行的,但现如今的技工学校的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正确认识数学函数知识,往往是只记住了数学函数公式,却没有很好的理解数学函数的相关概念,这样很不利于学生学好数学函数。

二、技校数学函数解题思路多元化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数学学习的精髓就是解题思维,只有掌握了解题思维,才能更加高效的解题。技工学校的数学学习主要是为了锻炼学生的解题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学习数学函数的同时锻炼出一种好的解题思维,当学生遇到数学函数题时能够有一个全面的、创新的解题思维方式。在数学函数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想办法让学生深刻理解并熟练掌握数学函数知识点,领悟到数学函数的解题方法并能熟练运用,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这样学生再遇到同类型的问题时,都可以得心应手的运用所学知识来解答。

(二)有利于增强数学的应用能力

学生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学生学到的解题思路、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这是学生学习的精髓所在,学生只有掌握了正确的解题思路,并能熟练应用,这样学生就可以举一反三,以后再遇到类似问题也可以得心应手的解决。而学生在学校学到的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技工学校数学函数学习的目的就是要教会学生好的解题思路,从而提高学生们解决数学函数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利用解题思路能解决一类题目,达到一题多解的目的。

三、技校数学函数解题思路多元化的具体表现

(一)函数解题需要发散性思维

在数学学习中,数量问题是学生经常遇到的问题,几乎所有的数学习题都与数量有关系,解决数学问题其实就是解决数量问题。在数学学习中学生要认真的观察题目的内容,找出题目的关键所在,理清题目中的数量关系,从而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来解题。通常情况下学生一旦想到一种解题方法时就不会再去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寻找其他解题方式,这样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长期以往学生的思维能力就会收到限制,非常不利于学生对数学函数知识网络体系的构建,不利于数学函数的学习。

(二)函数解题需要逆向思维

学生的思想不同,因此面对习题时思维方式也各不相同,一般情况下思维过程主要是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这两种思维方式都非常重要,不过在技工学校的数学知识中学生一般用不到逆向思维,所以学生也不会过多的去锻炼逆向思维能力,这样就限制了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发展,一旦遇到比较特殊的问题需要用到逆向思维能力时,学生处理起来就会非常麻烦。

(三)函数解题需要创新思维

学生在对数学函数进行学习、研究时,一定要尝试一题多解,这样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就会更加深刻的掌握数学函数知识点,从而提高学生们的解题思维能力,扩宽学生们的思维方式。学生在课堂学习数学函数知识时,要学会创新,在解题过程中不断的研究新方法,这样对于学生们提高解题能力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张澍.高中数学函数解题思路多元化方法探究[J].祖国,2016(18):204.

[2]刘文章.高中数学函数解题思路的多元化分析[J].好家长,2016(38):143.

[3]汤逸凡.高中数学函数解题思路多元化的方法举例探索[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