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汇报材料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学前教育汇报材料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学前教育汇报材料

学前教育汇报材料范文1

【关键词】学前教育 质量 路径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214-02

一、引言

学前教育是终生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在幼儿成长过程中扮演着无可替代的重要角色。优质的学前教育对促进幼儿早期全面健康发展,夯实全面提升国民素质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教育需求的不断提高,如何给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学前教育公共服务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民生问题。本文以天河区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为例,对提高学前教育质量路径进行初探,旨在为有效开展区域性学前教育实践提供初步经验。

二、天河区学前教育发展基本情况

广州市天河区1985年建区,下辖21条街道,现有常住人口约150万。天河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学前教育,把学前教育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予以推进,加强对学前教育的科学规划、统筹协调和指导监督,全面提升学前教育保教质量,初步构建了覆盖较广、质量较好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截至2013年底《天河区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年)》完成时,天河区共有各类幼儿园181所,其中公办幼儿园58所,占32%;民办幼儿园123所,占比68%;省、市、区一级幼儿园占14.3%,达到规范化幼儿园标准的幼儿园占80%以上。全区幼儿园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99.98%,学前三年幼儿毛入学率达到100%,基本普及学前教育。

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中心城区和广州市第一经济大区,天河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对区学前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自2014年至今,天河区学前教育紧紧抓住第二期三年行动计划契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等文件精神,通过多种方法措施,积极探索全面提高天河学前教育质量的有效路径,使区域学前教育公共服务整体呈现出质量优良、示范引领、特色鲜明的良好发展格局。

三、天河区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的有效路径

1.打造专业管理团队

打造区域专业管理团队。为适应天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更好地为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和优化提升服务,2014年4月,天河区成立了区学前教育指导中心,组建由幼教专业为主、计算机、英语专业为辅的高素质管理队伍,打造区域学前教育专业管理团队。学前教育指导中心发挥自身优势和职能,以建立专家指导库为切入口,以着力规范管理、提高质量、内涵发展、创建特色、打造品牌为抓手,为区内学前教育发展提供专业化、特质化、且具指导性和前瞻性的服务,全面提升区域学前教育整体水平。

打造园长队伍管理团队。领导保育教育工作是园长的中心工作,也是园长专业能力的核心体现。学前教育指导中心紧紧抓住园长在幼儿园建设发展中的“领头羊”作用,积极打造高素质的园长管理团队。根据全区不同层次幼儿园园长专业水平差异,制定差异化提升培训方案,对园长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训培训。开设园长培训班,聘请国内外专家讲座,组建研修小组,建立新老帮带体系,组织到园所跟岗学习,参加北京、上海、杭州、长春等地组织的高级园长班,等等,多途径、多形式推动园长培训工作,全面提高园长的专业水平和管理能力。实践证明,各种形式的培训使园长迅速成为幼儿园教育管理的行家里手、优质发展的促进者和引领者,有的快速成长为省、市、区名园长,有的甚至还拥有了自己的名园长工作室。

2.狠抓基础常规管理

加强制度建设。规范管理,制度先行。完善的制度是管理工作有效实施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证。为进一步加强幼儿园规范管理,提高保育教育质量,天河区学前教育不断加强制度建设,且着力在“细化”上下功夫, 以增强制度的可操作性。制定《天河区幼儿园一日活动细则》,规范幼儿园日常管理,提高保育保教质量;制定《天河区区属公办幼儿园编外人员绩效工资分配方案》,落实优劳优酬机制,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制定《广州市天河区教育局关于进一步明确区属公办幼儿园管理职责的意见》,理顺区属公办幼儿园管理关系;制定《天河区民办幼儿园管理细则》,进一步规范民办幼儿园办园行为。

加强动态监管。通过实地调研、视导检查等形式,对区内不同办学主体和办学层次的幼儿园进行全面了解,分类指导,切实解决制约幼儿园发展的实际问题,形成《天河区学前教育指导中心关于区内集体办园和民办园现存问题的汇报》及《天河区临时学前儿童看护点汇报材料》等汇报材料,为幼儿园向区委区政府争取政策及财政支持。同时,通过开展法律法规、食品卫生、消防安全等专题讲座和现场培训,进一步强化幼儿园常规管理的主体责任,增强幼儿园依法治园意识,提升幼儿园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管理能力和水平。

3.多措并举提升质量

开展保教质量量化考核。根据《天河区幼儿园保教质量分级量化考核实施方案(试行)》指导思想和工作要求,对全区188所幼儿园进行分级量化考核,对考核获得优秀的幼儿园在职教职工进行奖励,对不合格的幼儿园在全区通报,督促整改。保教质量分级量化考核的全面开展,使幼儿园进一步转变了办园理念,规范了办园行为,形成了科学的质量观。

启动新一轮结对帮扶。出台《天河区幼儿园结对帮扶工作方案》,指导公办园与民办园、优质园与薄弱园签订结对帮扶协议,以强带弱,公民互助。公办园和优质园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帮助被帮扶园优化课程设置、深化教学科研、帮助教师成长、提升保教质量,扎实推进帮扶工作,使薄弱幼儿园在规范办园、优质保教、提升质量等方面取得较大进步。

发挥教育科研引领作用。以中心教研组为载体,积极推动园际联盟主题式研究,构建幼儿园教师教学研究共同体,形成“结网互动,优势拉动,整体推动”科研运作模式,达到了“科研兴园、科研兴教”的发展目的。邀请区科研办老师对区内幼儿园开展申报课题专项培训,切实提高幼儿园课题研究水平。大力推广已结题的10多项省、市、区级课题研究成果,及时跟进区内幼儿园12个在研省、市、区级课题开展情况,积极指导13个区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课题。

还原“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以推动广东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实验区项目为契机,还原游戏在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基本地位。聘请国内外专家和省级园名园长,开展“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系列专题讲座。通过50多场、8000人次参加的专题培训学习,幼儿园及广大教师更新了教育观念,予教育目标与游戏活动之中,区域性“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教育教学模式全面推动,促进了学前教育质量的整体提高。

4.切实开展督导评估

开展规范化幼儿园评估。以学前教育均衡化、办学条件标准化、教师队伍专业化为目标,通过检查幼儿园办园设施、行政管理、教育教学、卫生安全等指标,对全区未达标的40多间幼儿园进行分类指导,进一步推动幼儿园规范化、标准化建设。要求新建园按照省规范化幼儿园标准建设;指导10多间达到规范化办园条件的幼儿园通过了规范化评估,督促30多间未达到规范化办园条件的幼儿园积极整改,规范办园行为,尽快申请规范化评估,2016年实现全区规范化幼儿园达95%以上目标。

开展等级幼儿园评估。聘请学前教育专家对区内幼儿园进行视导,积极开展幼儿园等级评估及指导工作。3所省级幼儿园通过省级复评;2所符合市级评估基本要求的区级幼儿园上市级;28所符合区级评估基本要求的区级幼儿园上区级。指导30多所拟申报区级评估的幼儿园进行评估申报;指导暂不符合评估要求、办园条件较好的10所幼儿园走特色发展之路。

5.着力打造特色品牌。

生存教育特色。天河区金穗幼儿园以幼儿生存教育为发展特色,建构特色课程,建设生存挑战教育环境,打造消防应急体验场所。2015年6月,该园生存教育特色课程获得广东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实验园立项。2015年12月30日,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召开广州市应急与安全学前教育现场经验交流会,在全市推广金穗应急与安全学前教育经验,CCTV12和广州电视台均予以报道。

混龄教育特色。天河区新陶幼儿园于2002年开始混龄特色教育,混龄特色教育模式逐步成熟。积极推广新陶幼儿园混龄特色教育经验,在天河区荟雅幼儿园等6所小规模公办园开展混龄特色教育,联合进行“小规模幼儿园混龄教育研究”课题研究,为儿童构建更为全面的混龄交往社会生活环境。

艺术教育特色。天河区东方路一条街人口密集,聚集有4所公办幼儿园。该地段幼儿家长收入较高,让孩子接受艺术熏陶愿望强烈。2015年,天河区少年宫在这4所幼儿园开设分教点,协助幼儿园开展艺术特色教育。天府幼儿园“音乐舞蹈”、天晖幼儿园“双语教育”、东方熹园幼儿园“自然美术”、华港幼儿园“琴棋书画”等特色教育互为补充,组团发展,共同打造东方路小片区艺术特色。

篮球教育特色。天河区盈溪幼儿园以篮球为发展特色,创设篮球特色园环境,编制篮球训练园本课程,聘请专业篮球老师对师生开展幼儿小篮球技能培训和训练。通过对中、大班小篮球项目开展3个月前后测查数据进行对比,幼儿30秒单手拍球次数提高39%,15米往返运球时间降低12%,30秒双手交替拍球提高24%,幼儿体质体能得到大幅度提高。

四、结语

打造专业管理团队,狠抓基础常规管理, 多措并举提升质量, 切实开展督导评估,着力打造特色品牌,是天河对全面提升学前教育质量路径的初步尝试和有益探索。实践证明,上述提高学前教育质量路径的积极探索,有效地促进了区域学前教育整体质量稳步提升:2014―2015年期间,3所幼儿园通过省一级幼儿园复评, 2所幼儿园通过市一级幼儿园评估,38所幼儿园通过市一级幼儿园评估,成功申报广东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实验区, 8所幼儿成为广东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实验园,被广东省教育厅推荐申报国家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实验区。

参考文献:

学前教育汇报材料范文2

为客观、准确地反映民族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水平,在建立测评指标体系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科学性原则。了解学前教育的定义,结合民族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依据教育的有关理论,确定反映学前发展水平的相关指标,科学反映学前教育发展的整体水平。

(2)系统性原则。从衡量整个民族地区学前教育水平的角度出发,考虑各个方面的建设因素,包括定性和定量指标,客观全面地反映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民族信息化水平。

(3)可操作性原则。评价要素的设置要与国家、省、州、市学前教育发展规划相统一, 指标的含义应该是明确的。

(4)可比性原则。是指所选取的指标既能够纵向测算整体学前教育水平的历史进程,又能够横向比较不同区域、不同类型发展水平的差异。可比性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测评结果的可信度,需要尽量科学地选择指标,并采用科学实用的计算方法。

二、学前教育均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方法

设计指标体系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因素分析法、环境分析法、综合分类法、等级量表法和个案分析法,在实际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时,应多种方法相结合,取长补短,以便客观真实地评价学前教育水平。

本文主要采取的方法是综合分类法,即先通过文献综述,参考国家关于学前教育的各种指导性文件,借鉴国内外评价标准及实践经验,在充分分析影响民族学前教育发展水平因素的基础上,深入各级各类幼儿园进行考察,根据实际把学前教育分为各个评价指标,然后用分层分析法,借助Yaahp分析软件进行权重分配。

三、学前教育均衡发展评价指标的筛选

学前教育均衡发展指标体系是否符合实际情况,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必须通过实际应用才能找到答案,也必须通过实际应用对这一指标体系加以调整、改进、完善,才能使它体现实际价值,为促进学前教育的发展做出贡献。

1.学前教育均衡发展调查方法的确定

本研究主要采取现场调研方式,部分学校由于特殊原因采取QQ在线调研方式和材料调研方式。其中,为了保证材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材料主要以教育统计数据为主。现场调研的工作包括:听取幼儿园班子成员有关学前教育发展工作的汇报,了解均衡发展方面存在的困难及问题;组织幼儿园教师代表和领导班子座谈会,深入掌握学校老师对今后学前教育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实地查看幼儿园的硬软件建设、管理和运行情况;从不同年级、班级抽样50名学生家长接受问卷调查,了解相关情况。

2.学前教育化均衡发展调查样本容量的确定

样本调查中合理确定颖敬笮∈且桓龇浅V匾的问题。样本容量太小时,不能反映调查对象的整体性;样本容量太大时,数据难以统计,失误会增大。本文根据统计学原理和实际情况将样本容量定为30。

3.学前教育均衡发展调查问卷的设计

为了全面掌握各幼儿园的现状,本研究设计了以下4类问卷。

(1)学前教育整体情况调查表。了解关于学前教育的投入、管理、建设和应用的具体数据。该表由教育主管部门负责填写。

(2)教师调查表。用于了解幼儿园管理、建设和应用的整体认知和评估以及教师个人在教学中的应用情况。该表由学校教师负责填写。

(3)幼儿家长调查表。用于了解家长对幼儿园的意见建议。该表由调查学生家长负责填写。

(4)专家问卷表。用于对均衡发展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该表由合作市学前教育专家库中的教师负责填写。

4.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在多个指标体系中,由于各个指标的重要程度不同,需对所有指标进行权重分配。为了提高评估结果的可信度,采用层次分析法,将定性和定量方法相结合,对评价指标进行优劣排序、筛选。

(1)层次结构模型的建立。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思想构造如下图。

(2)建立判断矩阵。需要对第一级评价指标的五个影响要素相互进行比较,根据五大要素相互之间的重要性建立以下判断矩阵:

B11 B12 B13 B14 B15

B21 B22 B23 B24 B25

B31 B32 B33 B34 B35

B41 B42 B43 B44 B45

B51 B52 B53 B54 B55

(3)权重计算。依据AHP的相关理论原理,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方法 有很多种,在本文中使用和法的计算公式:

5.学前教育均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根据现场调查和专家的评估, 利用Yaahp分层分析软件,可克服人为因素和主管臆断的干扰,更加科学、准确地确定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的权重,构造的评价模型为A=B1×0.3885+B2×0.3261+B3× 0.0722+B4×0.0817+B5×0.1315。

四、结语

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运用已有的科学原理,观察所研究现象的各种情况,提出初步的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客观情况和社会调查的原理确定调查方法,对具体的调查方法进行说明,应用数学分布特征确定样本容量,分析人为因素导致的误差,并进行无关变量的控制,最后对确定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优化评价体系,确定评价体系的权重。

参考文献:

[1]张 瑾.美国发展适宜性实践理论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 2011.

学前教育汇报材料范文3

一、贯彻落实新学期工作会议精神

(一)安全。按《区中小学(园)安全专项治理考核标准》检查安全工作并附有各项自查工作小结报各科室。幼儿园配备专业保安1人(传达室2人)幼儿园已按上级要求配备保安警械及报警系统

(二)稳定。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学习传达落实新学期工作会议精神及下达实验幼儿园园务计划和教学计划。

二、假期及新学期开学工作情况

假期工作汇报:

1假期亮点。幼儿园有部分孩子留园,园领导和教师轮流值班。园长应市教育局学前教育处之约为市园长培训班100多名园长进行了“幼儿园的保育工作”主题讲座交流,主任为市幼儿园课程标准培训班十县区讲学交流12次,教师6人参加了市幼儿园课程标准培训班学习并获合格证。主任和党员冒着酷暑高温在园值班。

2假期成果。7月,园长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合作,为实验幼儿园在“中国幼儿在线”开通终身免费网站。通过google,百度等搜索能快速的找到我们的幼儿园,在这个平台内,有一个从园长到老师的自上而下的oa办公系统,加入这个平台等于幼儿园免费购买了一套基于互联网的办公管理系统。通过此平台,了解其他幼儿园的相关教学特色、教学理念、管理制度、教学方案等等,并且与她们进行互相沟通与交流,进行自我学习和提升,从而真正的达到幼儿资源的大共享;

3假期荣誉。实验幼儿园参加语言文字报全国特色语文示范学校评选,区实验幼儿园入围全国200家特色语文示范学校!园长起草撰写的“浅谈国际象棋教学与幼儿潜能的开发”一文入编由中国教育学刊、中国教育学会主编的教育奠基中国“百家校长倡言求是”182页。7月4日,日报记者撰写的人物__“为孩子们编织五彩的天空.”——记区实验幼儿园园长、“中国教育精英人物”

开学工作汇报:

1.8月20日幼儿园领导召开园领导会议。8月25日全体教职工上班,8月26日幼儿体检92人。8月30日召开新生家长会。9月1日幼儿园开学,全园师生精神面貌非常好。

2幼儿园在开学前对全园环境卫生进行了清扫,更换了家长园地专栏,自制了各班活动区域材料。

3.新学期教职工报到27名(正式教职工10人,临聘人员17人)。小班新生报到56名。全园幼儿5个班156名(还有一个小小班现有6名幼儿,其他将准备分批入园)3,、新学期召开行政会议3次

学前教育汇报材料范文4

一、学前教育专业概况

目前我国学前教育已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幼儿教师需求量大,就业前景好且就业质量高。我院学前教育专业2012年开始招生,在校生规模已达1280人,是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重点建设专业。

二、主要培养对象和学制

1、五年制大专。:初中毕业生

2、三年制大专。:高中毕业生、对口中职生

三、人才培养目标

学前教育专业围绕 培养“合格+特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办学定位,培养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良好职业道德,系统掌握幼儿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拥有幼儿教师资格,能在幼儿园从事保教和教学研究工作的“合格”幼师。同时加强“文艺”、“双语”和“管理”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培养拥有文艺创编、双语教学和行政管理“特长”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四、主要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

1、五年制大专

(1)中专阶段:声乐、琴法、舞蹈、形体、美术、手工、学前卫生与保育、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学前教育学、五领域(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游戏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

(2)大专阶段:儿童文学、儿童动漫影视欣赏、幼儿歌曲演唱与表演、儿童舞蹈创编、儿童歌曲创编、键盘即兴伴奏、环境创设与教玩具制作、英语口语、幼儿英语活动设计与指导、幼儿园管理、会务管理、考证培训。

2、三年制大专:声乐、琴法、舞蹈、形体、美术、手工、学前卫生与保育、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学前教育学、五领域(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幼儿园班级管理、环境创设与教玩具制作、儿童歌曲创编、考证培训。

3、实践教学环节:保育见实习、教育见习、试教、保教综合实习、顶岗实习和论文写作。

五、就业岗位群

幼儿园、早教机构和少儿活动中心教师、科研和行政管理人员、少儿特长培训班的音乐、舞蹈和英语教师、企事业单位办公室文员、小学教师等。

幼儿园教师工作计划【2】

很高兴又迎来了一个新学期,在这个新学期里,为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教学素质,保质保量地做好各项工作,提高幼儿学习和参加各项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幼儿身心各方面的健康发展,根据幼儿园工作计划,做到一切以幼儿为主,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这学期,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教育教学方面:

本学期我主要承担中三班语言、艺术、社会和奥福音乐的教学工作。本班小朋友经过小班一年的学习,在各个方面都有了较大地提高,对园内开展的各种活动充满兴趣,有较为明显地求知欲望;对一日生活中的各环节常规,内容,形成了一定的行为习惯;具有初步的责任感。为了使孩子在本学期获得更好地发展,根据我班孩子的年龄特征和实际情况,特制定计划如下:

认真备好每一节活动,钻研学习有关的资料,力争为孩子们创设发现与探索的环境和情境,精心做好材料的准备,使幼儿在轻松、愉快、互动的环境中学到知识,做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引导幼儿逐步学习主动地观察和探索,最终养成探究的习惯。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方式激发幼儿主动地表现、积极地参与,提高幼儿的语言等能力。重视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培养幼儿有一个积极向上、健康活泼的良好心理状态;捕捉幼儿生活中的教学契机,细致观察每位幼儿能力特点及表现,随时调整自己的教育策略,注意幼儿之间存在的个别差异,集体、小组、个别教学灵活进行,保证全班孩子的全面发展。

语言领域:学习有条理地叙述,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学习“有……还有……”的句式。培养幼儿在特定场合下的语言应用能力,扮演角色朗诵诗歌,感受语言形式美,了解节日文化,发展语言联想能力,提高语言的创造力和表现力。本领域共有八个主题,计划每月学习两个主题分四个月完成。

艺术领域:能够有表情地演唱三拍子和切分节奏的歌曲,根据音乐节奏进行歌词替换游戏,并根据歌词大胆地表现自己。体验、感受秋天的美,并大胆尝试用艺术的方式表达。感知音的高低、强弱,并能用动作和绘画的形式表现。学习感知折纸的方法,感受动手制作的快乐,并大胆尝试重新组合的乐趣,会运用多种材料进行制作,感受节日的快乐气氛。本领域共有七个主题,第二个和第三个主题计划各用三周完成,其他的主题各用两周完成,计划四个月完成。

社会领域:了解家,热爱家,培养对家的责任感。认识社区,热爱社区,培养社会服务意识。做勇敢、诚实的好孩子,培养良好品质。学习与人交往,共同分享快乐,懂得互相谦让,学会与同伴合作,培养理解、关心、爱护他人,为他人着想的品质。本书共有七个主题,前三个主题各用一个月时间学习,后三个主题用一个月时间学习,计划四个月完成。

奥福音乐活动:奥福音乐活动是我园最新引进的一门课程,在学期初,我会认真参加课前培训,钻研教材,根据四季变化和时令节日的到来,力争为孩子创设良好的情境,以丰富的体验、深度的探索为孩子提供全面的艺术视野。从一首首歌曲、童谣及音乐欣赏游戏中,挥洒孩子自由的创造力和鉴赏力。从生动的图画书和动手做的活动中,孕育孩子的审美观及生活的操作能力。藉由律动舞蹈教学,灵活孩子的肢体及心灵,为孩子提供一个多元、快乐、精致的艺术体验。

本学期计划教幼儿认识五线谱音符位置,听辨高低旋律变化,感应节奏长短变化。认识木质乐器、皮质乐器和木管乐器:长笛和双簧管,学习用乐器演奏各种音色,并进行合奏练习。感应一些固定的曲式,认识连音线、小节线、终止线,学习角色扮演,并根据音乐进行舞龙舞狮的表演。本课程共有四个主题,每月学习一个主题分四个月完成。

二、保育工作方面:

1.根据幼儿园“一月一个好习惯”活动计划,配合班主任和保育老师培养幼儿良好的常规,会使用礼貌用语,主动和老师打招呼。学会饭前便后和手脏时洗手,并学会正确洗手的方法。培养幼儿的良好进餐习惯,做到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浪费、不掉饭粒等.午餐后组织幼儿散步或做安静游戏,并且保证幼儿的户外活动量,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2.与班主任和保育老师团结合作,积极主动创设健康卫生的班级环境,严格根据一日消毒制度执行,做好室内通风、做到教室无杂物,厕所无异味,休息室整洁干净,透气。

3.户外活动中配合保育员做好护理工作,及时给幼儿更换衣物.秋天的天气变化较大,为幼儿及时增减衣物,同时教会幼儿简单的穿脱衣物、整理自己的床铺等。

三、安全工作方面:

1.认真做好晨(午)检工作:首先要清点幼儿人数,然后检查幼儿手脸是否干净,指甲是否剪短,精神状况是否良好,有无携带危险品入园。是否有人带药,把药妥善收好,最后做好晨(午)检记录。

2.教给幼儿一些安全知识,强化了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能力。不吞食异物,不玩火、水、电,不从高处往下跳,不乱爬高处,不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发生危险时,会大声呼救。

3.加强一日活动各个环节的管理,必须做到四勤:“眼勤、嘴勤、脚勤、手勤”,发现不安全的隐患及时处理,杜绝事故的发生,确保幼儿的人身安全,并且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并做好交接班工作,认真填写交班内容,发现问题汇报,妥善处理。

四、家长工作方面:

1.在学期初召开“家长座谈会”,向家长介绍本学期的计划、大型活动的安排,使家长对本学期的工作做到心中有数。本学期举行两次“主题汇报会”邀请家长参加,观摩孩子的活动,让家长充分感受到孩子的进步。元旦前举行“家园同乐会”,请家长和孩子共同参加表演节目,感受节日的快乐气氛。

2通过“家园联系栏”公布每周的教学计划、工作重点和育儿常识,定时向家长发放家园联系手册. 同时认真收集家长反馈意见,虚心采纳合理建议。

3.利用幼儿入园、离园机会与家长多联系,交换情况,交流幼儿在园内、园外的表现。不定期地与家长电话联系,向家长提供幼儿生活、教育常识给指导,定期了解家庭教育的情况。共同交流育儿经验。

4.如遇特殊情况及时向家长汇报或保持电话联系,有生病未返园的幼儿,每天做到电话访问,并及时进行记录,做到查有实据。

五、自身提高方面

学前教育汇报材料范文5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2-0004-02

近年来随着我国各高等院校的扩招,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高等师范教育改革的不断创新,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呈现出全新的发展趋势。专业的改革和发展需要落实在课程上,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任何教育目标、价值主要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施。课程改革一直是教育改革的核心,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和目标的手段或工具,是决定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 [1]然而,目前高职高专院校的课程体系呈现出的重学术理论轻实践能力培养的弊端,造成学生的知识面窄,职业技能差,不能很好地适应幼儿园教育工作,在幼教改革中,应采取什么措施来应对,才能培养出适应新课改需要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幼儿教师?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要对高职高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进行具有全程规划性的调整与改革,以建构一个科学合理的实践性课程体系。

1关于实践性课程体系

1.1“实践”是指人们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有意识的活动。在本文中,实践主要指的是在高师教育中学生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的一系列活动,目的是锻炼学生的能力,提高职业意识、职业技能,建构实践知识,增强实践智慧,从而更快地适应教师职业这一角色并为其专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2“课程”是一个使用广泛而又具有多重涵义的术语。在我国,“课程”一词始见于唐宋时期,南宋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多次提及课程,如“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功夫”等。这里的课程即指功课及其进程。在西方,课程(curriculum)一词源于拉丁文,意为“跑道”。据此,最常见的课程定义是“学习的进程”。《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提出,课程指“课业及其进程。…..课程有广义、狭义两种。广义是指所有学科的总和,或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狭义指一门学科”。[2]我国有学者认为:“课程是一定学科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进程。这个进程有质和量的要求,它也泛指各级各类学校某级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安排。”[3]

1.3“实践性课程”是指将理论知识科学地运用于教育实践,旨在增长高职高专学生的教育实践性知识、发展实践智慧、形成实践能力,促进高师学生职前教师专业发展的课程的综合。教育实践性课程是体现高师师范特色的课程之一,是实现高师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课程。实践性课程包括各门学科的课程实践、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观察、社会实践、毕业顶岗实习、课外教学技能训练、各种社会活动等等,它贯穿于学前教育专业学习的整个过程之中。

2实践性课程体系的探讨

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是我国当前一线幼儿园,特别是农村幼儿园教师培养的主体,然而学前教育专科发展时间短,课程设置处于转型阶段和探索时期,课程设置经常在幼师和高师本科的之间摇摆,缺乏统整性和独特性,没有形成符合该培养层次的特有实践课程体系,课程体系中的存在重学术理论轻实践能力培养的现状,而且至今未形成适合该培养层次需要的课程体系,特别是学前教育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建构与实践研究不系统、不深入,课程设置在结构上,内容上都在调整和不断完善之中[4]。

为适应社会对学前教育人才的需求,应对整个学前教育课程体系进行创新,围绕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理论必需,技能求实”[5],在专业理论素质与实践技能有机结合的指导原则下,应重新诠释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根据学前教育这一行业人才的需求,建构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高专学前教育实践课程创新体系,把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落实在实践课程体系中,在实践课程建构设计过程中,既重视学科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及逻辑严密性,又摆脱学科本位思想的束缚,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突出课程的实践性和实用性,以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为目标,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即如何通过实践课程的改革培养合格的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幼儿师资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职业技能课程体系的建构必须体现高职“全程实践”和“全方位实践”的理念。从这个意义上说,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所有的职业技能训练环节必须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定位、统筹安排。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我们对学前教育实践性课程进行了一些实践性改革。

2.1课程实践:结合具体课程,有不定期的教育见习。学生从一年级开始通过教育实践课程,让学生直接参与幼儿园的保教工作,积累职业经验,为今后的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2.2见习实习:在我们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我们每个学期组织1周集中见习,教育见习课程从一年级就开始安排,第一学年是保育实习和教育见习,安排学生到幼儿园感受教学环境,主要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认识;职业技能实践课程模块可分以下几个阶段完成:第二学年有两周的教育见习;上下学期各一次,一二年级主要是到见习基地幼儿园见习。三年级第二学期全学期安排顶岗实习,同时,在二年级第一学期和三年级第一学期均安排校内实训,观摩优秀课堂教学录像,另外,每个假期安排幼儿园的调查和实践,完成实践报告。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使学生的身心与幼教事业保持“零距离”接触,使每个学生都能认真投入到职业角色或准职业角色的历练中。职业技能实践课程模块改革的趋势是逐步增加实践课时量,形成以后期实习和顶岗为主,集中与分散并行的模式。当然,各种实践环节应依据学科的序列与专业其他课程的有机结合,科学安排并贯穿始终。

2.3课外实践教学。包括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其中校内实践主要有:a.统一组织舞蹈基本功晨练; b.专题晚自习(练——书写、手工、绘画等;讲——讲故事、诗歌朗诵等;唱——视唱、歌唱;舞——舞蹈基本功练习、节目排演等)。c.课外练琴,包括钢琴、手风琴、电子琴等器乐练习。d.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艺术团小组活动。包括舞蹈队、器乐队、礼仪队、声乐队等。e.专业技能竞赛。包括 艺术竞赛(弹琴、唱歌、跳舞、形体服装、画画等)、讲故事竞赛、诗歌朗诵竞赛、游戏设计比赛、课件制作竞赛、幼儿玩教具制作竞赛、童装设计竞赛、宿舍环境创设竞赛等。f.专题演出活动。每学年上学期组织“庆国庆,迎新生”演出、“毕业班汇报”演出、 “辞旧迎新”演出;下学期与幼儿园合作开展“庆六·一”活动和“欢送毕业生”演出。

校内实践主要有:a.参与幼儿园各种活动。包括节庆日活动、环境创设活动、玩教具制作活动、科技活动、游戏活动、保育活动、小课题研究活动等;b.义务到孤儿院、养老院进行慰问演出和监区帮教演出; c.积极配合参与社区各项文艺活动。

2.4市场需求是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建构的基本依据: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建构首先要考虑与区域行业发展需求的匹配度,与就业市场需求的适应度,与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要求的符合度,以此提高课程体系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切实做到以市场化促进课程体系建设的标准化,以信息化带动课程体系建设的现代化。其次要进行规范化的人才素质需求分析,准确把握学前教育专业专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短、中、长期需求态势和现代幼教职业的发展趋势,认真分析校本专业建设的优势与劣势,市场需求不多、对就业作用不大的课程应坚决取消。在课程设置过程中,遵循“前期趋同,后期分化”的原则,学生在第三学年(第五学期)实行“按需分流,方向选择”。前期趋同为学生的就业和继续学习及深造打下基础,后期分化为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目标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创造条件。

2.5技能目标是学前教育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建构的着眼点: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是面向幼儿园一线的高技能人才,具有较为明显的职业定向性和地域性,根据当地幼教的具体情况进行职业技能分析,开设特色专业技能课程,使培养的人才更具有个性。根据我们地处少数民族地区,学生90%的来自山区农村50%左右的学生是少数民族,为此我们提出并实施了学生专业技能突出“三能八会”

“三能”:

(1)“能设计组织幼儿活动”。即能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和幼儿园的办学实际组织幼儿的文艺、体育、游戏、科技、故事会等教育教学活动。

(2)“能创编幼儿舞蹈”。即能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幼儿舞蹈特点,结合不同民族的风格创编幼儿舞蹈。

(3)“能创设幼儿园环境”。即能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和幼儿园实际,结合地方文化和美学要求,对幼儿活动的环境进行局部或全面创设。

“八会”:

(1)“会朗诵儿歌”。即能选择适合幼儿身心特点的儿歌,并能用标准流利的普通话及恰当表情给予朗诵。我们地处少数民族地区,学生90%的来自山区农村50%左右的学生是少数民族,说普通话时地方音很重,为此我们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小皮球”“城门城门有多高”等儿歌让学生练习。

(2)“会讲儿童故事”。即能选择适合幼儿身心特点的幼儿故事,并能用标准流利的普通话、恰当的表情、生动活泼地讲述故事。

(3)“会唱幼儿歌曲”。即能选择适合幼儿身心特点的幼儿歌曲,并能准确、优美地演唱幼儿歌曲。

(4)“会跳儿童舞蹈”。 即能选择并创编适合幼儿身心特点的儿童舞蹈,能进行示范并指导幼儿表演舞蹈。

(5)“会制作幼儿玩教具”。即根据幼儿教学和游戏的需要,制作相关的玩具和教具。

(6)“会弹一手好琴”。即会用钢琴、电子琴、手风琴等伴奏和弹奏幼儿歌曲。

(7)“会画一手好画”。即会用颜料、油画棒等材料进行绘画、教学绘图和手工制品、环境的美化。

(8)“会写一笔好字”。即会用毛笔、硬笔、粉笔等书写工具规范地写好汉字。

实践证明,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职业技能课程体系只有以就业为导向,以社会需要为基本依据,使工作岗位所需的职业技能得到有效落实,才能更具有针对性和适应性,才能更具有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合编. 教育学基础[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8. 第2版88页

[2]《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8第一版第207页

[3]吴杰.《教学论》.吉林教育出版社,1986.第一版第5-6页

学前教育汇报材料范文6

【关键词】学前教育 美术课程 本科教学的改革和创新

在2012年2月召开的国家学前教育项目工作会议上,通过以项目促改革,我国学前教育正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全国幼儿园增加1.6万所,在园幼儿增加400多万人。这就对幼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我国幼儿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不高,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数量不足,尤其在舞蹈、音乐、美术、英语、管理方面有特长的教师缺口较大。因此,我们成都师范学院作为一所新建的本科师范院校,对学前教育系本科专业学生的培养,“应结合社会需要和学科发展前景,培养立足本地区,面向全国,突出思想品德高尚、专业基础扎实,职业技能突出,综合实践能力强,能够适应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创业技能型人才。”

学前教育本科专业学生除了要掌握专业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外,还要具备美术基础、儿童画、幼儿玩具的设计与制作、幼儿园环境创设及音乐舞蹈技能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做到既能熟练掌握又能灵活运用美术等各种技能到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从而实施幼儿园的素质教育,提高幼儿园各科教育活动的层次和水平。

一、目前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重理论学习,轻技能培养

在目前学前教育的专科层次课程中,过于强调美术专业知识的传授。每周2课时的美术课学习,只能满足学生毕业后能画简单的平面形画,能做简单的手工;这显然不能适应“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能在幼儿园等幼托机构从事教育教学和研究工作的教师”及“具备学前教育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能够在幼儿园和学前教育相关机构从事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因此在学前教育本科层次的教学中,我们需对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课时比重进行改革,进一步探索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美术课程的技能训练模式,才能适应本科学前教育综合性、实用性很强的专业特点。

(二)目前各高师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在美术技能课教学中,一直没有统一的系统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对于各年级学生在每一学期应达到的目标没有详细的评价方案,都只是按照本学校任课教师擅长和喜好的课程进行美术课教学,存在着盲目、单一的问题

因此我们在本科培养上通过对美术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改革,进一步促进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使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活动向纵深发展,为社会培养一专多能的高素质人才。

(三)教材建设缺失

就美术基础这部分内容来说,市面上的美术基础教材,内容过分强调专业理论与技巧,对于学前教育学生都太难,内容专业性太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都是非艺术类高考生,几乎没有美术基础或美术基础较弱,这就让他们对美术学习产生畏难、逃避甚至排斥的情绪,大大降低了教学效果。

二、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美术课程改革思路

(一)增加美术课的课时

一、二、三学期每周2课时的美术基础学习,四、五、六学期通过选修形式,美术基础好的学生每周4课时,其余学生每周1课时。美术学科的性质要求学生要经常进行练习,如果长时间不动笔、不动手,会“手生”,学生只有通过连续不断的大量实践联系,才能不断提高动手能力,进而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美术课程的设置可以细分为:《美术基础》(包括平面形画、素描、色彩、装饰色彩四部分),《儿童画》(包括简笔画、儿童画、装饰画、版画四部分),《手工与应用》(包括编织、泥塑、布艺制作、剪折纸、玩教具制作、幼儿园环境创设与制作六部分)。三大块的构成,既突出了美术基本技能的训练,也加强了实践环节与动手能力的培养。

(二)健全美术课程教学大纲

进一步修订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美术课程教学计划,在专科美术课程计划的基础上,根据美术课程的教学规律,对美术课程的知识、能力、素质进行分析、细化,然后根据这些特征确定教和学的方法,最后确定美术课程有效的评价方法和考核大纲。在评价中,既要看到学生对技能和知识的学习,又要看到他们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这是一个新提法。其中,后者的提出与美术课程的人文性质有直接关系,具有深远影响,美术课程的人文性决定了它必须关注学生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因为这些精神层面的东西,正是美术课程的学习目标之一。忽略这一点,就会把美术看成只是学习技能的学科。因此评价体系的完善还要从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掌握基本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培养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了解人类美术遗产,扩大文化视野,培养美术审美情趣这四大方面入手。

(三)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基础教材

应有别于美术专业学科的美术教材,需要学习多种形式的绘画类别,但不易太深;需要囊括平面形画、素描、水粉、水彩、图案、国画、装饰画等。教材内容应多用图表、示例等,要配备针对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PPT授课讲义、知识点的Flas、插图的电子挂图等。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使教师节约备课时间,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三、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美术课程的创新思路

(一)改变传统教学思路

强调个性化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美术教师要由知识的灌输者转变成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将美术课堂由关注教师的“教”转变为注重学生的“学”。教师要充当课堂的组织者,不以知识的权威者自居,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在调整教学程序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学生心灵深处,无时无刻不存在着使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的强烈欲望。”教师的主要职责就是设法为学生创设情景,创造机会,让学生实现这种愿望。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是先示范再要求学生模仿训练,久而久之学生就完全丧失了创造力,只会照葫芦画瓢,脱离了教师的示范,根本无法独立完成艺术的创作。例如,我在教《黑白装饰画》一课时,不是先讲解、示范,再让学生动手绘制,而是先出示大量黑白画作品,请学生自己看都用了哪些元素和形式构成,再请学生讲解对黑白装饰画绘制方法的认识,我只是对学生的讲解进行引导和归纳,比如,黑白装饰画有哪些颜色,点、线、面在画面中是怎么表现的,等等。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使学生明确了画黑白装饰画就如同画素描一样,首先要把握住黑白灰的关系,再对点、线、面进行创造性的变化,比如点的密集与疏散,大点与小点的排列,直线、折线、曲线的不同排列,都会形成不同的面,通过这种发散性思维的训练,改变了学生不动脑子、不去体验和感受事物的习惯,使学生不再忙于用笔在素描纸上按部就班地摹出一张作业,而是更多地去体验对象的特点、美感和意义。此时学生打开想象的闸门,毫无顾忌地画出所想、所感,不断迸发出创新的火花,这样即使同一个图案,但由于对点、线、面的不同组合排列,对黑、白、灰色彩分布的比例不同,也会形成不一样的画面效果。学生只要掌握了黑白装饰画的规律,就可以举一反三,把看到的、喜爱的任何图案、图形加以创造,绘制成一幅精美的黑白装饰画。通过调整教学程序,教师就为学生提供了发散性思维的时间和空间,培养了创造性。

(二)设置美术鉴赏课程

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包括绘画、手工、美术欣赏三大内容。幼儿美术欣赏教学是一种培养幼儿欣赏能力的教育活动,是指教师引导儿童欣赏和感受美术作品,了解对称、均衡等形式美的初步概念,感受其形式美和内容美,从而丰富他们的美感经验,培养其审美情感和审美评价能力的教育活动。

在专科层次的课程中几乎不涉及对学生的审美教育的培养,导致专科毕业学生几乎不具备美术鉴赏的能力,更不用说在幼儿园开展幼儿美术欣赏教学。因此增加开设《美术鉴赏》课程是很有必要的。

(三)积极创作,开设作品展

幼儿园的玩教具基本都是利用生活中的废旧材料制作完成,这就需要学前教育学生具有丰富的联想和创造力,能把生活中看似没用的东西通过想象,制作成为幼儿需要的玩具或教具。因此要积极的鼓励学生进行美术创作活动,激发他们的联想力和想象力,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

在每学期开设1次汇报展览,一方面是对学习成果的一个总结和测评,另一方面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和积极性。每位学生都要选出一到二个在这学期自己认为不错的绘画作品或课堂作业参展,通过对学生美术作品的展示、评比,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充分感受到成功所带来的喜悦和自豪,激发他们对美好事物的表现欲和创作冲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