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再别康桥配乐朗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再别康桥配乐朗诵范文1
我则在想,作为老师,更应该想的是怎么去教,才能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再别康桥》是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讲读诗歌,人教版高中一年级也安排了这首诗歌的学习。诗歌文本看似简单,内涵却很丰富。要想充分挖掘诗歌的内涵,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的确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觉得应该“深文浅教”。
那么,到底怎样教学这首诗歌,才能既达到教学目的,又能让七年级学生易于接受呢?杜威说:“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叶圣陶说:“诗词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想象。”他们的教育理念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从生活中选择一个与学生产生共鸣的切入点,借助想象和联想,让学生主动探索、体会诗人难以抑制的眷念情怀。基本思路确定了,于是,我这样设计:
第一板块: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谈谈告别小学母校的感受,引起共鸣;
2.介绍作者及相关写作背景,知人论世;
3.重温古诗词中的送别名句,比较异同。
第二板块:指导朗读,整体感知
1.欣赏配乐朗诵;2.学生模仿练习;3.教师指导点拨;4.学生自由朗读。
第三板块:品味诗境,描摹美景
1.品味诗境。全诗共七个诗节,每一个诗节都可以构成一幅美丽的画面,让学生在品读后给诗歌描绘得图画命名。(示例:挥别晚霞、金柳艳影、青荇招摇、荫下清泉、星辉泛舟、夏虫噤语、挥袖惜别。)
2.描写美景。让学生发挥想象,用优美、形象的语言描写你喜欢的一个画面。(提示:运用一两种修辞手法,融情于景。)
3.交流点评。学生写好后先小组交流,再推荐全班展示。老师适当点评。
第四板块 美读全诗,积累沉淀
1.学生美读全诗; 2.学生尝试背诵。
按照这样的设计,教学这首诗,果然,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畅所欲言,收获了求知的快乐。反思这节课,之所以有如此效果,主要是因为:
1.创设了贴近学生的情境。导入新课时,引导学生利用经验对接,用学生告别小学的经历和其他阅读中积累的情感经验,去接近诗人的经历,从而产生情感共鸣,体会到诗人对康桥的依恋之情,使之转化为学生自己的情感财富。
2.重视了入情入境的诵读。诵读是通过声音来表达诗歌内在的韵律和附着其上的情感的,是打开诗歌大门的一把钥匙。第二板块和第四板块都是诵读,形式不同,目的相同。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有滋有味的朗读,让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自然地贴近作品,贴近诗人,理解作品。
再别康桥配乐朗诵范文2
>> 中学语文诗歌教学中朗诵的应用探析 朗诵在中学语文诗歌教学中的应用 诗歌朗诵比赛浅谈 再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诗歌朗诵 浅谈诗歌朗诵的钢琴曲配乐 中学语文诗歌鉴赏教学策略初探 古代诗歌朗诵教学概说 诗歌朗诵的音乐性 成功的国际诗歌朗诵晚会 浅谈中学语文的诗歌教学 情感互动下的中学语文诗歌鉴赏教学策略 浅谈中学语文学生的朗诵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生的诗歌朗诵能力 “农历的天空・告别春天”诗歌朗诵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策略 浅谈职业中学语文教学策略 浅谈中学语文个性化教学策略 浅谈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 浅谈中学语文互动教学策略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浅谈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教育 > 浅谈中学语文诗歌朗诵的教学策略 浅谈中学语文诗歌朗诵的教学策略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诗歌节律明显、抑扬顿挫、句式自由流畅,充分细致的、入情入理的朗诵是诗歌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那么,怎样上好中学诗歌朗诵的教学呢?通过多年在一线从事语文教学工作,本人总结了以下四种方法,与同行共勉。
一、细致感知课文内容,体味诗歌内涵意境
很多老师只是把朗诵当作初步感知课文的手段,以后学生对课文有所体会和认知,朗诵就不在注意引导了。其实,朗诵应该贯穿现代诗歌教学始终。初次整体感知诗歌内容,就先让学生粗略地默读课文,稍作准备,再来朗诵,在分析诗歌思想内涵,表现手法之后,再巩固朗诵,这样一来,对学生体味诗歌内涵意境很有帮助。
例如,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3课《星星变奏曲》,初读诗歌,让学生体验变奏的旋律,在理解了作者时代背景之后,进一步朗诵诗歌,深刻体味诗中诸多意象,体味作者对光明、自由、美好的向往意愿,自我牺牲的精神境界。同时,体验朦胧诗派的表现手法特点。课后的练习设置也是提示学生在反复朗诵的基础上完成,教师一定要指导点拨学生不要偷懒,生搬硬套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二、积极投入感情朗读,读出诗外之意
如果说上述“感知课文内容”属于客观认知、理性思考的话,那么投入情感应属于感兴、感性、感觉的体验,诗歌朗诵教学本来就是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的一种综合性很强的思维活动。
情感是诗人创作的出发点,是沟通诗作、诗人、读者、听者之间的精神纽带。如果抽掉了诗歌朗诵中的情感要素,朗诵将变得索然无味,听众的“赏听”期待成为负值,也就没有一点感染力。
在诗歌朗诵活动中投入的情感可细分几个层面:一是对读诗有神圣感,认为这是崇高的精神活动,先要沉静下来,净化一下心灵;二是对诗人有亲近感,通过朗诵走近诗人,亲聆謦欬,仰慕诗人心灵境界;三是对诗作产生共鸣,消除与诗作的情感隔阂、时代隔阂、空间隔阂。
例如,对戴望书《雨巷》“朦胧爱情”的体味,对徐志摩《再别康桥》的“绵绵别情”的感受,对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赤子之情”的体验。朗诵之前,先要入情入境,满含深情,情致高昂,必引人视听、夺人心魄。此时,能使朗诵者和聆听者均能领悟、品味诗外之意,达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境地。
有这样4首诗……可以共用一个“情”字来概括:《沁园春 长沙》中的革命豪情,《雨巷》中对丁香姑娘的朦胧爱情,《再别康桥》中对母校的绵绵别情,《大堰河——我的保姆》中对“母亲”大堰河的赤子之情……情感“风景”可谓丰富多样。
三、仔细把握朗诵节奏,体验诗歌的音韵美
每一首诗歌,都有各自的节奏,韵律,朗朗上口,抑扬顿挫的朗读,不但使人情感共鸣,事理共享。还能让人体验现代诗歌的音韵美。
朗诵的节奏包含哪些内容?大致有语音高低、语调轻重、气息强弱、节奏快慢等,其中最重要的是两条,一是语音高低,二是节奏快慢。把握好了这些,抑扬顿挫自然发生,诗歌朗诵的艺术效果也就自然发生。
例如,徐志摩诗《再别康桥》的平仄、音高抑扬顿挫的效果如下:
轻轻地 我 走了,
平平仄 仄
正如 我 轻轻地 来;
仄平 仄 平平 平
第一句先平后仄,后一句先仄后平,中间平仄互衬,细味之,一种浓浓的留恋眷顾之情环绕在轻重高低的平声仄语中。
再如。郭沫若《天上的街市》的语言节奏,读来朗朗上口,余音绕梁: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其实诗歌语言的节奏说到底是诗歌情感节奏的表现形式,诗人心旌飘荡,情动于中而言成于诗,诗语节奏映现着情感的节奏;朗诵者激情满贮、不能自已而吐纳珠玉之声,诗语节奏浑然天成。
四、认真做好各种标记,辅助提高朗诵技巧
培养学生诗歌朗诵的技巧,可以将诗歌朗诵训练直观化,将训练所得的方法、要领等外化于各种符号标记,这种最简便的训练方法,对学生来说也是最为有效的方法。
处理诗作文本的符号体系是简便易行的,只要稍微熟悉一下即运用自如。下面用一些常见的符号举例说明:
升调(↗):谁主沉浮?↗ (响亮地提出问题)
降调():冷漠,凄清,又惆怅。(情绪极为低落,压抑着声调)
节奏( /):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娓娓道来的语气)
稍停( ):撑着油纸伞,独自(“独自”属跨行,即与本行相隔而与下一行相连)
着重(.):一个丁香一样的
感叹( ! ):浪遏飞舟?!(名为置疑,实为坚决,加一感叹号表斩钉截铁之气势)
渐无(……):不带走一片云彩。……(一是体现徐诗轻柔风格,二是与“悄悄地”相应)
再别康桥配乐朗诵范文3
【关键词】高中语文 现代诗歌 教授 必要性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千百年来,在中国诗歌的海洋中,不但活跃着无数才华横溢的诗人,而且无数光华夺目的佳作如春潮涌动,精彩纷呈,内容丰富,旨趣各异,让读者目不暇接,为青少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养料。中国诗歌以其短小精悍、内蕴丰富、见微知著、曲径通幽的特点而深受读者青睐。掌握诗歌文体特征,了解中国诗歌历史,学习诗歌写作技巧,发扬和继承中国诗歌精神是当代青少年必须承载的使命。所以,现代诗歌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在高中阶段学习诗歌知识,了解中国诗歌源远流长的历史,感悟中国诗歌优美的意境和丰富的内涵,掌握一定的现代诗歌写作知识是青年一代传承中国悠久灿烂的诗歌文化、诗歌精神,让诗歌发扬光大所必备的文学素质。
一、高考考查与课本选文的缺失
在以高考为指挥棒的高中教学中,一直存在一个不成文的规矩,高考考什么,老师就教什么,至于其他的,老师能顾及当然好,若顾及不上也是没太大问题的。这个现状使得现代新诗在中学课本中的地位极其尴尬。
在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要求中都会有一条“请不要写成诗歌”的规定,我们不能恶意地揣测出题者的意图,但是作文要求中从未出现过“不要写成小说、不要写成剧本”这类句子,这本身就给学生和老师一个误区:诗歌写作本身是不被高考承认,日常的写写画画无伤大雅,但到考场上就要掂量其中轻重了。有了这样一个指导,教师也会在潜意识里对新诗采取回避态度,进而压抑学生写作诗歌的热情。除了作文,其他题型的考察也见不到新诗的出现,早些年,阅读理解中还会出现郑敏先生的《金黄的稻束》,其后就被命题者以新诗意蕴太深,考生不容易把握,而将新诗逐出了高考。
除了高考对新诗的“排斥”态度,新诗在中学课本中占据的位置和选文范围也极为有限。在被广泛使用的人教版高中教材中,新诗仅占一个单元,并被安排在必修一的第一单元,其单元构成包括的《沁园春·长沙》、戴望舒的《雨巷》、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以及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其中,的《沁园春·长沙》虽然产生于1925年,属于现代范畴,但是从其写作方法上看,这是一首词。编者也在本单元的单元提示中说:“这里选录的一首词,正好可以与新诗进行比照。”而且在目录中将这首词标上了代表自读课文的“*”号,但是多数教师对此“视而不见”,他们从个人经验出发,从政治导向出发,将的《沁园春·长沙》做了重点解读,而新诗的教学便只是走走过场:读读诗作,介绍作者,讲讲背景,让学生记一记诗歌主旨。这样的教学无法让学生对新诗产生基本的认识,更谈不上让学生燃起写作新诗的兴趣。
另外,就课本所选的三篇新诗戴望舒的《雨巷》、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以及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虽是新诗史上的名家名作,但并不能很好地诠释编者所说“新诗的‘新’,是相对古典诗歌而言,‘新’在用白话写诗,摆脱古典诗歌严整格律的束缚,比较适合表达现代人的思想感情”。这三首诗从写作时间上看,都产生于建国前,无法很好地体现新诗与时代的相互呼应关系;从其情感倾向上看,一首说“彷徨”,一首说“离情”,一首说“苦难”,更倾向于古典诗歌,并未明显显示出新诗在表现“现代人的思想感情”上的优势;从意象选择上看,“丁香”“云彩”等都属于传统意象,并未出现有明显现代气质的物象。而且这三首诗的选择虽然破除了“革命”“阶级”话语的影响,但在风格选择上,更倾向于阴柔优美,而缺少了年轻人所需的刚硬劲健。
二、激发起学生学习现代诗歌的兴趣
在中学语文的教学中,如何加强对现代诗歌教学这个薄弱环节的强化,培养学生学习现代诗歌的兴趣呢。诗歌教学的传统模式就是:教师费尽口舌地对一首诗全面分析讲解,但却把本来完整、优美的诗歌给肢解得支离破碎。即使是这样的分析也大多依照教参,做唯一不变的解读,使一届届学生形成思维定式。同时,学生也并没有感受到诗歌的魅力,反而对干巴巴的分析感到粗糙无味,因此逐渐丧失了学习诗歌的兴趣和热情。诗歌教学严重脱离诗歌本身,不进行美的赏析,如此恶性循环下去,只会造成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想学的局面。
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教材选编的课文少,教师不够重视,学生接触不够多等方面。而实际上诗歌以其思想深刻,意境优美,节奏明朗的特点,深受高中生的喜爱;这又为现代诗歌的教学提供了较好的基础。所以我认为只要教师对现代诗歌的教学予以足够重视,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引领得当,点拨恰切,是可以教好现代诗歌的。激发起学生学习现代诗歌的浓厚兴趣,是教好现代诗歌的前提。
三、用语言带领学生进入诗人心灵的阵痛
诗歌是语言艺术和情感魅力的融合,是最精纯美妙的文体。黑格尔说过:“诗是作者灵魂的一次痛苦的经历”。在课堂上,我们作为灵魂的引导者,又能否用语言带领学生去体验诗人那样一次灵魂的痛苦经历呢?诗歌教学的重点是品味语言,体验情感,适当传授知识。
在现代诗歌教学中教师有必要将学生引入诗人的世界中,文学作品和作家本人的生活思想以及时代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而只有了解了作者的生活、思想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才能客观、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以《再别康桥》为例:第一,作者徐志摩是为了艺术,为了自由,为了美而活着的。作为一个诗人,他注定像蚕一样用生命结成雪白的茧,在茧成的那天羽化飞升而去;作为一个诗人,他也注定像荆棘鸟一样,衔着锐利的荆棘,在只有一弯新月的夜晚,不断为理想而鸣唱,直到满嘴鲜血淋漓,直到生命的终了。第二,徐志摩重游英国。一个傍晚,他一个人悄悄来到了久别的母校,漫步于寂静的校园,怀念逝去的美好岁月。但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没有人认识他,满腔的热情和对母校的眷恋之情无以倾诉。前来寻梦的诗人,怅然若失。在归途的南中国海上,他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挥笔写下了《再别康桥》这首诗。可以说,“康桥情结”贯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诗文中。如果了解了这些背景,我想,对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诗歌有很重要的作用。
在“知人论世”之后,学生接下来就要进入角色,将自己化为诗歌生命的一部分,当自己的灵魂与作者融为一体时,你也似乎回到当时那样一个写诗的情境中去,与诗人产生共鸣,这样才能在学习诗歌时体会到诗人的喜怒哀乐,此时的你,对诗歌的理解一定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也有了较为独特的视角去思考这首歌。
四、让诗歌教学烙下青春的印痕
诗歌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是一种阐述心灵的文学体裁,而诗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所以,诗歌是美的存在,是生命中的一部分,在一个人一生中不可或缺。朱光潜先生认为,读诗“使人到处都可以觉到人生世相新鲜有趣,到处可以吸收维持生命和推展生命的活力。”诗歌以它丰厚的人文特性潜移默化的敲击着我们的心灵世界。对高中学生而言,学习诗歌是对他们成长过程中的认知体系的一次美的洗礼。诗歌教学,就是把美的种子播撒在学生的心里,所以高中语文教师应该重视诗歌教学。笔者认为美读是诗歌教学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学生面对自己喜欢的诗歌作品,忘情地摇头晃脑,声请并茂地朗读,会给学习者带来身心的愉悦。“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美的东西有着迷人的魅力。你不需要过多分析,只要带着学生走进诗歌,用心感悟会心轻吟,将会收获太多丰富而美好的情感。高中语文教师平时可以多组织一些诗歌朗诵比赛,朗诵篇目不限,朗诵形式灵活多样,可配乐,可配舞蹈,可几人同时朗诵等等。学生选定好内容后,可能会为表现得与众不同,收集各种音像资料,想方设法丰富道具,并为比赛拟定主题。在过程中同学们肯定会表现出高涨的热情、别出心裁的创新精神。学生的青春会因诗歌而激情飞扬!我笔写我心,在高中现代诗歌教学中,可以多鼓励学生进行诗歌创作。让他们因为诗歌而抒发真挚之情,抒发高尚之情,抒发优美之情,抒发高洁之志,表达他们心中最真实最纯真的情愫。
希望“一切为了高考,一切服务于高考,一切服从于高考”成为高中学习生活的过去式。我们期待新诗教学在整个高中语文教学中能够增加比重,能够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亮点,也能成为高考的必考内容,让现代诗歌的光芒能真正照耀我们的语文课堂。在语文教育界、教材编写者和诗歌界这三个领域的专家和学者的共同努力下,在语文教师的积极推动下,为渴望读诗、喜欢写诗的中学生提供更多更适合的作品,为他们美好的青春年华注入亮丽的诗歌元素。
【参考文献】
1.李润霞:《谈中学语文中的现代诗歌》,《天津教育》,2003.11.
再别康桥配乐朗诵范文4
关键词:现代诗歌;品味;诗意;意象
朱光潜先生说:“诗比别类文学更严谨、更纯粹、更精微,一切纯文学都有诗的特质。”正因为如此,苏教版初中语文课本中引入了很多诗词,以期望学生认识到诗歌的魅力,感悟到文学的魅力。而现代诗歌引入苏教版初中语文课本,作用不可估量:它能培养学生阅读诗歌乃至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它能够让学生陶冶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深刻理解作品的内涵……所以,运用恰当的教学方式,指导学生学习现代诗歌,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反复诵读,注重现代诗歌的朗读训练和指导
我国古代就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说法,可见诵读是开启理解一首诗歌大门的金钥匙。而朗诵同样也是学习现代诗歌的基础,培养学生学习现代诗歌的第一要领就是反复诵读诗歌。可以根据诗歌的不同风格选择不同的朗读方式,如,教师范读、个别朗读、齐声朗读、配乐朗读、分角色朗读等,让学生边读边听,边读边学,边读边思,得到科学而有效的训练。
有一次听我校刘老师上《再别康桥》的公开课,在诵读这个板块中,刘老师在这堂课上先请某位学生示范朗读,而刘老师和其余学生则是裁判,共同评价学生的诵读情况。紧接着,第二位学生在第一位学生的基础上改进诵读,再由老师和学生评价优缺点,在此基础上,大家一起总结这首诗歌的诵读要求,达成共识,即朗读时的语速――舒缓,音调――低沉,节奏――轻柔。这既是对诵读提出的要求,其实在无形中又让学生初步了解了诗歌的基调。既然是舒缓与轻柔的朗诵,那诗歌内容必然是美丽柔和的;既然是要用低沉的音调来诵读,那诗歌中必然有些部分是能体现出诗人的某些情愫的。在评论与总结的过程中,学生实际上形成了自己的感性认识,并将这种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的高度,对整首诗歌的意蕴有了一定的把握。
而后,刘老师又带领学生集体朗读,可能因为是公开课,学生隔入感情倒是十分迅速,从学生的集体诵读中,我听到了他们对徐志摩的理解,对康桥的理解。
二、感受意象,品味感悟现代诗歌的意境
意象即是诗歌的基本成分,一首诗也就是一个有机组合的意象系统。从某种意识上讲,意象就是诗歌看得见的灵魂,抓住一首诗的意象就等于获得解读该诗的一把金钥匙。作家要表现的思想,抒发的感情,在诗中往往通过一些具体的事物来表现,这些具体事物也就是意象。抓住这一点有助于我们快速了解诗人要表达的情感。
以《乡愁》一诗为例。这首诗歌由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意象组成。上课的时候,我首先提出一个问题――诗人是借助哪些具体可感的意象来表达乡愁的?学生很快就找到了这四个意象。接下来进一步提出以下问题:这四个意象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学生也能很快发现:邮票和坟墓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思念;船票表达了诗人对妻子的思念;海峡表达了诗人对大陆的思念。而这些意象都代表着距离与离别,也都代表着思念。这样一来,这首现代诗的基本情感已经掌握了。
三、深入品味,进一步理解现代诗歌的情感
诗歌的语言是凝练精深的,它用最少的问题,表达了丰富的感情。通过对诗用词的研究、鉴赏,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领略诗歌的价值,还可以为学生写文章时在遣词造句方面提供经验。
依然以《乡愁》为例,前两个问题已经让学生把握了诗歌的基本情感,接着继续提问:课文中为何两次写到对母亲的思念?是否重复多余?然后学生就在诗歌中寻找蛛丝马迹回答问题。通过深入品味,我们发现第一诗节中,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这头”和“那头”只不过是生离;而第三诗节中,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外头”和“里头”却是死别和永别。所以这两个诗节有一个递进关系,第三诗节的感情要更加凄凉,更加深沉。最后再提问:作者重在表达哪一种乡愁?很明显,既然诗歌总体感情是递进的,那么诗人一定着重突出的是对祖国大陆的思念,表达的是渴望统一渴望回归的愿望。这样一来,诗歌深层次的情感也在深入品味中慢慢显现。
四、学以致用,将读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语文学习的终极目标就是感悟,体验并且学以致用,现代诗歌的学习同样如此。诗人能够对生活有所感悟,那么我们同样可以把对生活的感悟表达出来。当然这种写作是带有模仿借鉴性质的。仿写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可就例句进行延续性仿写,可就例诗进行整段仿写。
比如,在学习《乡愁》的时候,我们可以进行延续性的仿写,给出题目:而未来,乡愁是 , , 。由学生进行续写。最后可以与余光中的那句“而未来,乡愁是一座长长的桥梁,你去这头,我来那头”进行比较,看看有没有更好的写法。
再别康桥配乐朗诵范文5
那么,如何通过课堂,把蕴藏在其中的种种美挖掘出来,传递给学生,让它在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呢?
一、培养学生的丰富想象力,分析挖掘作品的形象美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美的事物在人心中所唤起的那种感觉,是类似我们当着亲爱的人面前时所洋溢于我们心中的那种愉悦。”语文教学就是要善于唤起学生心中的“那种感觉”,并利用“那种感觉”所引起的“那种愉悦”去优化教学情境,逐步实现智能培养和人格教育的目的。怎么唤起“那种感觉”?没有想象和联想,便不能唤起特定的情感态度,不能产生富有个性的审美感受,也不能使学生的审美情趣得到拓展。
如学习徐志摩《再别康桥》时,在配乐朗诵的同时,展示一幅幅色彩绚丽的康桥风情画卷,展示出内蕴丰富的视听形象,使学生一下子沉浸于诗歌音韵美、节奏美和画面美的氛围之中。随着想像的驰骋,学生们进入到夕阳西下的康桥美景中,死的文字变成了活的形象,作品在想像中得到了复活。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这些画面是如何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巧妙地组接成一幅幅动态的、立体的、给人产生独特的形象之美的,结果学生在愉知的同时还能很快对课文熟读成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培养学生的情感感受力,感悟体味作品中的思想美
文章如酒,酒能深入人心的肌体和血液。春风细雨,润物无声,滋润学生心田的正是文中的真、文中的善、文中的美,文中奔涌着的作者那浓浓的情。语文教育的过程应该是诗一般审美创造的心灵感应和情绪感染的过程。刘勰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语文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与作者进行深入的情感交流和心灵对话。从而愉悦性情,陶冶情操,有利于学生心灵与人格的健康发育。
我们所学的许多文学作品,无一不是作家情感的结晶,蕴蓄着他们丰盈的思想与情致。语文教师就应该象一个采矿工,将散落于文本中的诗意“因子”拾收,并串联成精美的项链,呈现于学生的面前,如“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的清静悲凉;“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儿女情长;“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游子情怀;“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亡国之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气概等。因此,阅读时要细细体会,感悟洋溢在字里行间的浓浓情意,让自己的心一步步贴近作者,和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让字字句句仿佛出于己之口,让浓浓情意仿佛出于己之心。但是文学审美经验不足的学生往往不易感受到。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自己的言行举止来促使学生产生认同。把自己的阅读感受,审美体验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以此而感染学生。培养学生的情感感受力。
三、培养学生的语感,品味作品的语言美
叶圣陶先生在论述语感时说过:“凡是出色的文艺作品。语言文字必须是作者有趣的最贴切的符号”,“读者若不能透彻的了解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那就只能看见徒有迹象的死板板的符号,怎么能接近作者的旨趣呢?”在阅读教学中,如何使语言文字不致成为“死板板的符号”呢?那便要注重语感,而语感的注重,又加强了审美能力。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相连相贯的,要体味作品的语言美,要从朗读开始,因为朗读是美感主要方式,是获取文章美感的途径。朗读可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美的感受。
再别康桥配乐朗诵范文6
关键词: 传统法 多媒体 高中语文教学 教学互补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渐渐走入了学校课堂,打破了传统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书的教学模式,笔者下面以高中语文学科为例,探讨多媒体教学法的优劣,分析如何交叉渗透两种教法,使其优势互补,扬长避短,合理创建现代语文课堂。
一、传统教学法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优势
在传统课堂中,虽然只有黑板和粉笔,但课堂的互动性好,教师可以灵活调节课堂进度,师生进行有效沟通。教师讲解时注意语言的表达,具有启发性与感染力,声音抑扬顿挫,学生听得明白,产生兴趣,新知识、新概念的引入往往注意打好伏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学生情绪的变化,善于根据学生情绪的变化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正确判断教学效果。教师在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十分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讲解时要求学生跟着自己的思路走,及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如笔者在上《秋水》一课前,讲了两个生动的庄子寓言故事,立即激起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在上曹操的《短歌行》之前,笔者让学生举手发言,回忆曹操的诗作《观沧海》,讨论对曹操其人的印象。通过《杨修之死》和《赤壁之战》的学习,以及《三国演义》的影响,大家对曹操都不陌生,于是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根据学生的情绪掌握课堂节奏,及时切入课文。在传统课堂中,老师可以集中精力,综合运用提问题、设谜语、讲故事、声情并茂的朗读等教学手段导入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传统教学法与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优劣比较
黑板和粉笔虽不如投影仪般具备声色效果,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作为传统课堂教学象征的黑板仍有一些地方是现代教学媒体无法替代的,首先黑板即时重现力强,随写随看,内容可以方便地增删,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有时会有突然而至的灵感,这些灵感往往是教学艺术的动人之处,能激发出教师课堂教学中的闪光点,却往往无法加到板书中而产生许多遗憾,如果借助黑板,这些灵感就会得到充分展示。另外,好的手工板书有提纲挈领、体现教师风格、无形感化的作用,学生抬头一看,便对本节课的重点一目了然。笔者在传统课堂中,往往把黑板分两半,一半是正式课文的纲,随讲随写,使学生及时把握教师的思维进程和课堂进度,另一半留给自己随便涂鸦,及时写下思想的火花。如在上《雨巷》一课时,笔者及时介绍了李煜父子及丁香空结雨中愁的诗句,学生听后马上在黑板上看到诗人名字及诗句,但有一次用多媒体课件时,我无法把大屏幕卷起来写在黑板上,只是在众多的幻灯片中找到有丁香空结雨中愁这一诗句的那一张,但诗句藏在一大堆文字中,学生看后印象一定不如黑板上即时写下的深刻。
三、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优势
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是不言而喻的,首先,它信息量大,在有限时间里,展示出大量信息,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如上完《再别康桥》一课,笔者在课堂上做了延伸阅读,运用演示文稿展示了《偶然》、《莎扬娜拉》、《雪花的快乐》等名作,如果用黑板,则这些时间写一首都不够。如在上《怀李叔同先生》一课时,笔者给学生展示了大量书法、诗歌作品,同时还用幻灯片放映了丰子恺的大量漫画,使学生对丰子恺有了更多的感性了解,结合课文的叙述,作者的人格魅力深深地烙在学生心中。其次,多媒体最大的优势在于它声像结合,图文并茂,甚至可以动态演示,在每个作家的介绍文字旁都可以配一张或数张照片或画像,激发学生的兴趣。语文的文本范读必不可少,在网络上找到相应的好的配乐朗诵的音频或视频文件,可以轻松地在多媒体教室演示。如《再别康桥》一课,笔者随着朗读的节奏,为诗句配了相关图片,处理成怀旧色彩,学生很喜欢,课后纷纷借笔者的课件去拷贝。再次,应用多媒体可以马上进行课堂训练,把练习投影在屏幕上,学生当场做,老师当场讲解,适时把握学生的接受程度。如果在传统课堂上,则一定要隔好几节课后学生才能进行练习。
三、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不足
多媒体教学虽然有这么多优势,但在课堂操作时,老师有时只关注课件放映效果,忽略学生的反应,使自己在课堂上成了放映员。而且大量的图文信息使老师忙于快速滚动鼠标,学生的思维常常跟不上,达不到预期效果。有些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过于关注技术手段,对声音、动画等特效爱不释手,幻灯片花样繁多,有的甚至每次点击鼠标都会发出声音,产生动画,但这些声音和动画又和教学内容毫不相干,往往喧宾夺主,使学生视觉疲劳,应用多媒体教学不能华而不实,哗众取宠。过多的图片和视频会限制学生面对文字产生的想象空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如果投影仪显示了一个哈姆雷特,那么大家脑中就只剩下这个屏幕上的哈姆雷特了,并不是多媒体资料越多越好,有些老师一口气在一节课上放映了好几种版本的课件,学生眼花缭乱,教师在放映过程中更是连头都不曾抬一下,无意中成为新教学形式下的“满堂灌”,老师既吃力又不讨好。在多媒体教室中,老师不能离开口头讲解,眼睛也不能只看屏幕不看学生,仍然要穿插问答等形式,最好还要有一块可以随时写字的黑板。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发挥传统教法和多媒体教法的优势互补,合理利用教学媒体,扬长避短,在充分掌握教学资料的基础上做好教学设计,根据课文的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认真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合理利用多媒体创建现代语文课堂,其目的都是增强语文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