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安全管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企业安全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企业安全管理

企业安全管理范文1

[关键词]企业安全管理;效能

中图分类号:X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8-0183-01

引言

面对当今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和全社会对安全关注度的不断提高,我们现有的安全管理体系必须加以改善和更新,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1 企业安全文化的内涵

企业安全文化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包含了企业与员工的能力、态度、价值观、行为方式等不同方面的内容,并且决定于企业管理风格,与企业的生产作风有着密切的联系。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需要具有足够的信息交流,将安全管理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相关安全管理措施可以有效的落实与实现。企业安全文化是营造安全生产氛围,提高员工安全生产意识的重要基础。只有真正的在员工生产过程中,将安全生产进行重视,并且将安全生产与企业发展相结合,才可以更好的将安全管理制度进行落实。安全文化的建设途径有很多,其中有效的宣传、教育、奖惩等手段,可以让员工自身安全修养得到提高,改变自身技术水平与思想认识的不足,真正的将被动安全管理转变为主动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是企业安全文化的一种表现形成,是企业安全文化在企业安全管理中的某些经验化、理性化不断发展和优化的体现,科学的企业安全管理也属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范畴。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和背景,是理念和精神支柱,企业安全管理的哲学、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安全素养、安全管理的伦理道德等这些无形的高尚境界却都用安全文化来培养、影响和造就。长期以来,我们重视传统意义的安全管理,更倾向于短期的效果,忽视了安全的基础和支柱安全文化的建设,因为安全文化更加具有长期性,本身具有与安全管理更广泛的内容。忽视安全文化建设,导致的后果是,企业安全管理没有特点;群众的集体安全意识淡薄;企业的安全活动得不到广泛的关注和支持;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不能达到新的水平。

2 企业安全问题发生的原因分析

第一,安全生产过程中,技术存在着一定的双刃剑的特点。在以技术为基础的安全管理体系制定的过程中,随着技术的不断深入应用,生产分工更加精细,系统管理的复杂程度不断提高,生产人员的知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使得一些安全隐患不能第一时间被发现。第二,企业处于对经济效益的追求,缺乏全员安全管理的理念。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对于安全管理工作的投入不足,认为安全培训、工作环境改善不能直接带来经济效益,在对运营成本控制的过程中,就会大幅度的缩减安全管理成本,不重视安全生产的主体性地位。第三,思想观念上的不足。生产的过程中,出现操作失误的情况,很大程度上与操作人员的自我意识有关,如果不能正确的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就难以对安全管理的效能进行保障。安全管理工作需要具有良好的管理制度以及管理环境,并且以生产人员的高度安全意识为重要的执行基础。

3 如何更好的打造企业安全文化,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3.1决策层的改变

企业的决策层要提高自身安全文化素质,树立正确的安全文化观念。首先,管理者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企业决策层要真正的推行人性化管理,保证员工的自身需求得到尊重与满足,注重培养员工的工作主动性与积极性,承认员工的自身价值。只有为员工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与工作环境,员工才可以更加积极创造自身的价值,并且提高自身责任感,真正的参与到企业的发展当中。其次,要形成以预防为主的安全管理观念。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决策者要注重实行主动式的安全管理工作,以预防为主要的安全管理工作,将以往事后管理转变为事前管理,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最后,要树立正确的安全效益观念。很多企业由于在追求经济效益的过程中,过于重视经济效益而不能真正的认识到安全管理工作所带来的效益。有效的安全生产投入,可以更好的为企业来汇报,更好的提高企业的生产水平,企业决策者要正确的认识到事故的成本,并且提高对安全管理工作投入重要性的认识。

3.2 管理层的改变

管理层自身的行为,是对于安全管理工作制度执行的重要关键,也是落实相关管理流程的重要前提。管理层要认真的对于安全生产的相关政策与法律法规进行学习,保证日常生产的规范性。管理层要严格的遵守企业的相关制度,并且对于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进行合理的引导与促进。在开展安全文化宣传工作中,要做好榜样,让员工真正的了解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了解企业开展安全文化建设的意义,为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效的保障。管理层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要不断的学习管理理论,提高管理能力,加强企业安全文化与业务技能的结合,将安全文化与企业的经营管理进行有效的结合,充分的体现出安全文化的实际意义。管理层要对于企业的培训、监督制度进行不断的完善,直接的参与到安全管理工作当中,明确的分配不同管理岗位的具体职责。企业必须要深入管理改革,建立一个和谐、民主的安全管理环境,真正的将安全文化的作用进行发挥。安全文化的根本在于企业全员参与到安全管理当中,并且通过不同活动的开展,让员工逐渐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识,认同安全管理行为,最终主动的参与到安全管理工作当中。

3.3 操作层的改变

操作层作为企业生产的最前线,其是安全生产的一线执行者,其自身安全素质直接决定了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同时也是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决定了企业生死存亡。首先,要通过建立企业、社会与家庭共同参与的方式,有效的提高操作层员工的安全意识。员工的安全意识是安全文化建设成的重要体现,也是企业安全文化的重要内涵。安全文化建设工作受到了企业、社会与家庭共同的影响,需要全员参与。在开展生产的过程中员工要深刻的认识到自身安全对于企业、社会与家庭的重要意义,提高对自身安全的重视。其次,大力开展安全生产的宣传与教育。操作层员工自身安全意识水平,决定了安全生产能否有效进行。员工要将以往被动的安全转变为主动的进行安全生产,真正的了解企业安全文化,融入企业安全文化,进而实现安全素质的全面增长。最后,要加强心理教育工作的开展,提高员工的心理素质。安全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管理者要了解员工的心理状态,对员工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并且帮助员工解决心理的问题。通过制度的落实,力争安全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并且通过合理的人性化管理,有效的保证员工的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帮助员工更好的解决后顾之忧。通过心理辅导工作的开展,让员工消除心理的不良情绪,保持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保持平和的心态,维持良好的工作热情,真正的将安全管理制度进行落实,提高安全生产能力。

安全目标管理可以发挥每个人的力量,提高整个组织的安全工作管理绩效;可以增强管理组织的应变能力;可以提高各级管理人员的领导能力;可以促进组织内成员素质的提高;可以促进企业自身的长远发展。

企业安全管理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工作,我们必须运用科学管理的管理手段、管理方法,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培养独具特色的企业安全文化,才能真正使安全管理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企业安全管理范文2

关键词:化工 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化工产品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化工生产的规模在不断地扩大,工艺流程越来越复杂,也使事故发生的几率和危害程度大大增加。事故的发生将导致严重的人员伤亡和巨额的财产损失,同时也会造成周边乃至区域性生态环境的破坏[1] 。所以建立良好的安全管理体系十分重要,确保化工安全生产的科学发展和良性循环。

一、依法管理

化工企业应该以化工安全监督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操作规程为依据,结合本企业的自身特点,建立健全完善企业安全管理的相关制度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章做到有法可依。目前政府部门已经针对化工安全与管理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环境保护法》、《职业病防治法》等。这些法律法规详细地阐述了安全管理的方针政策,规定了化工安全生产过程,尤其将危险化学品管理作为重点。如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参加定期培训,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企业要进行内部定期培训教育等。[2]

如何促进这些法律、法规真正得到贯彻与实施,是化工安全管理中制度控制需要探讨的重点问题。

在化工企业中一定有自己的操作规程和安全规程,这是保障化工企业安全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衡量化工企业科学安全管理的重要标志之一。应该严格按照制定的规章制度执行安全管理,认真落实相关制度,切实提高员工应急能力与实际操作水平,避免“纸上谈兵”。同时,化工企业在监管安全规章制度执行的过程中,应该以教育为主、处罚为辅。 但无论是惩罚还是奖赏,都要能够起到“以点带面”的功效,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必依、奖惩分明,确保建立的规则制度都能够在企业的日常安全管理中得到落实,并与时俱进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更新完善。

二、以人为本

安全管理的主体是人,安全管理的重要客体之一也是人,加强相关人员的管理是安全管理的核心工作,也是化工安全管理的关键控制点。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全面提升“人”的综合素质,加强人的安全教育,是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环节。[3]

人员的违章行为是现场安全管理的难题,根据对事故案例的统计分析,绝大多数事故案例的发生是由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4]。这是因为每个人的思维方式、个人素质、情感、受环境影响等方面各不相同,而导致了人成为安全管理中的不确定因素。现场的HSE处罚记录也表明很大部分是针对现场违章行为的。只有将现场的反违章工作做好,便能达到预防事故,确保安全生产的目的。

在对人进行安全管理时,一定要杜绝“三违”现象的发生,即: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而由“三违”引起的安全事故中80%以上都是因为存在侥幸心理,因此在杜绝“三违”的安全管理过程中首先就要排除人员内心的侥幸心理,时时刻刻警钟长鸣,认真做好工作的每一步;其次,要杜绝习惯性违章,这些都是在生产生活中养成的陋习,这些陋习就是安全隐患,必须一一排除;再次,要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宗旨,重视日常的巡查、监督、考核等方面的管理,防患于未然。

三、设备监管

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工艺上不断的改进以及产量的提高,常年运行的设备和仪表,难免会出现运行不正常,异响、振动、仪表指示不准;新投用的设备仪表由于工作尚未稳定,操作人员对其不熟悉,也会导致操作人员误操作,从而引发各种生产事故,所以化工企业应该高度重视设备安全管理[5]。同时要加强各类安全装置、防电、防雷、防爆设施的管理, 安全设施不能随意拆除。

例如,今年的青岛燃气泄漏事件就是因为设备老化缺乏管理引起的,所以,加强化工设备的安全管理十分重要。第一,要制定设备安全管理的方案与对策,设备检修工作需要制定检修作业安全方案,提供详细的安全保障措施;第二,在设备作业前,应当对人员进行专项培训,根据设备的特点,合理配备专业施工人员,为设备的安全安装和生产,创造可靠的前提条件;第三,严格进行工艺控制管理,以全面提高设备安全的可靠性,保证化工设备平稳、长效、安全运转;最后,实时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若出现不稳定现象及时检修。 如有必要,则停产大修,彻底的检查、修理,恢复设备的预定功能,达到提高化工设备可靠性的目的。

四、工艺管理

化工企业的效益最大化,就是安全平稳的生产,而一旦化学反应失控后果将不堪设想,如反应器爆炸事故就是由化学反应失控导致的常见事故。

化工工艺上的安全保障应该是最基本的,因此, 严格控制化工工艺参数, 反应温度、压力、控制投料的速度、配比、顺序以及原材料的纯度和副反应等, 使之处于安全限度内, 是化工装置防止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根本措施之一。在化工工艺的设计、施工和实际运行环节中, 应该考虑到就算员工在操作不当的情形下同样能避免事故发生。在吉化爆炸事故中, 当操作工错误操作发生时, 假如工艺流程中安全环节处置到位, 应该不会引发小范围的爆裂和更大范围的爆炸。

五、操作严格把关

化工生产岗位安全操作对于保证生产安全是至关重要的,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操作包括安全开车、安全运行、安全停车和安全检修。具体工作中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严格执行工艺技术规程,遵守工艺纪律,做到“平稳运行”。

(2)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是生产经验的总结,是保证安全生产,保护职工面受伤害的护身法宝。

(3)控制“跑、冒、滴、漏”。可燃物泄漏导致火灾爆炸事故的案例并不少见, 造成泄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有设备系统缺陷、技术或维护管理方面的原因, 也有人为操作原因。

(4)不得随意拆除安全附件和安全连锁装置。

(5)正确穿戴和使用个体防护用品。

(6)发现或发生紧急情况,必须先尽最大努力妥善处理,防止事态扩大,并及时报告。

六、总结

化工企业的工作千头万绪,任重道远,只有运用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模式进行管理,真正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才能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我们应该不断积极探讨,运用新方法、新思维,与时俱进地将安全管理工作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 高军.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策略[J].现代经济信息.2009.8

[2] 袁祥 刘鑫.立体式谈化工安全管理.化工管理.2013.8

[3]邓德胜.实行以人为本的化工安全管理.化工管理.2007.2

企业安全管理范文3

关键词造船企业;安全管理;物联网

0引言

造船行业是资金、技术、人员、工种密集型行业,涉及机械切割、装配、气割、焊接、电气、起重、冲砂、油漆等十多个工种类型,高空、临边、密闭空间、立体交叉、水陆交通等多种空间作业类型,火灾、爆炸、触电、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起重伤害等安全事故频发[1],安全管理形势十分严峻。梁文艳[2]指出:智能化是船舶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船舶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管理也必然要走向智能化。物联网融合了各种现代化感知技术、信息技术、智能控制技术,能够实现人、物、环境之间高效信息交互[3],是现代社会智能化应用的典型代表,为造船行业安全管理智能化升级指明了方向。2016年3月,国务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广泛开展物联网集成应用和模式创新,丰富物联网应用服务”。探究物联网在造船行业的应用对推动产业升级,助力“中国制造2025”具有积极作用。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对提高整个造船行业安全管理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1物联网介绍

物联网,最早可追溯到1991年剑桥大学科学家研制的“咖啡壶观测系统”。1995年,比尔盖茨在他的《未来之路》中提出了构想。1998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凯文艾什顿首次提出物联网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把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RFID)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InternationalTelecommunica-tionsUnion,ITU)《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正式提出“物联网(InternetofThings,IoT)”这一概念,并将其扩展为:未来广泛应用RFID技术、传感器技术、纳米技术与智能嵌入的物联网将无处不在,能够使万物通过互联网主动进行数据交换[4]。2010年3月,物联网被正式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引起中国广泛关注。当下物联网一般指按照约定的协议,通过RFID装置、传感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传感设备将网络连接起来,进行信息通信和交换,以实现智能化实时自动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5]。物联网主要架构有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感知层是物联网基础层,通过各种RFID、传感器、生物识别、图像识别、嵌入式智能模块、可穿戴设备等装置识别感知对象,收集静态、动态属性信息后传输给网络层。网络层是物联网的神经和中枢,它又可以细分为传输层和处理层。传输层利用ZigBee、Blue-tooth、Wi-Fi、WLAN、2/3/4/5G等无线网络、光线通信网络、工业以太网等有线网络将数据传输至处理层。处理层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海量数据信息进行存储、挖掘,做出智能化决策,并将处理结果通过传输层传输给应用层。应用层是网络通信技术与其他领域的融合,通过将来自网络层的决策信息进行转换和处理,指导相关人、机、料、系统等做出高效、智能化动作,实现人机互动、机器交流,最终有机融合为智能安防系统、智慧医疗、智慧工厂、智慧城市等大型或超大型智能系统。

2造船企业安全管理物联网

造船企业安全管理的难点主要如下:(1)现场工况复杂,危险源繁多,作业人员难以全面掌握,难以做到事故预防。(2)作业人员、工种、分布广泛,安全管理人员相对较少,难以全面、实时管控和预测预警。(3)造船行业安全管理信息量十分巨大,传统人为的信息收集、传递和处理过程缓慢,甚至滞后。(4)一线员工多数文化水平不高,流动性大,不利于安全管理策略连续开展,主要依赖监管者的业务能力和水平,个人风格强烈,安全管理稳定性差。(5)缺乏对员工工作过程的全程监管,违章、违反劳动纪律现象普遍。(6)传统说教式岗位、安全教育培训作用效果有限。(7)缺少对设备、设施关键部件的精细化管理,维护和检修不及时。基于上述原因,传统的造船行业安全管理模式越来越难以应对当下日益严峻的安全情势,寻找更加全面、高效的安全管理手段迫在眉睫。根据造船企业安全管理提升的迫切需要,可建设安全管理物联网(以下简称“船安网”)。文章将“船安网”定义为通过智能手环、智能安全帽、智能机器人等船用传感设备对造船过程中影响安全的要素(人员、设备、设施、物料、环境)进行全方位感知,通过企业无线、有线互联网络进行传输、存储、提取、分析以及决策,从而实现智能化安全管理的系统性监控平台。“船安网”感知的是人员、机械、环境、设施的状态,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关键环节、工序、部位和指标等,以及企业中的供配电、排水、通风空调等保障系统及其他安全管理中需要注意的方面。传输层需要传输的是实时数据、文档数据、历史数据、图像数据、视频数据、传感器数据等实时数据。处理层需要通过数据清洗、建模分析、数据挖掘、信息处理、耦合分析、信息融合等手段处理海量数据。应用层可实现安全评估、安全预警、自动控制、专家系统、违章预判与纠正、最优化决策等目标。“船安网”创新了造船企业安全管理模式,能够克服传统安全管理的局限性,实现精确性、全面性、实时性、本质安全性、稳定性与自主性安全管理。

2.1精确性安全管理

应用“船安网”的造船企业,可通过感知层精确地识别、跟踪各安全要素的静态和动态信息。精确识别是“船安网”高效安全管理的基础。

2.2全面性安全管理

由于感知层设备装置将各个安全生产要素的所有重要信息都转化为数据信息传入网络,并24h工作,全过程不间断,传入通过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手段进行分析、处理,“船安网”可全面掌控所有接入网络生产要素的各种状态信息。

2.3实时性安全管理

实时性有两方面的体现:一是由于“船安网”每时每刻都在动态地收集、传输、处理各安全要素的文档数据、历史数据、图像数据、视频数据等状态数据,因此管理者可以在任何时候掌握所有生产要素的状态信息;二是由于“船安网”是智能性网络,信息的收集、传输、处理、决策几乎同时完成,一旦安全要素出现问题或者偏差,立即就能得到解决或纠正。

2.4本质安全性安全管理

通过智能可穿戴设备感知一线工人的体温、心跳、脑电波、肌肉松弛程度等内部数据,通过激光扫描、人脸识别、步态识别等手段获取外在状态数据,“船安网”中枢可智能评估作业前员工的心理状态、身体状况、健康状况等,决定作业人员是否适合前往现场工作,推荐工作的最佳时长,提醒进行工具、工装的检查,针对不同作业工况建议选择穿戴合适的劳防用品,提供详细的工艺技术交底和规范的操作程序,及时识别环境中的危险源并及时反馈等,作业中全程跟踪操作,判断可能会出现的违章,及时纠正、发现环境中的危险因素,提前预测预警,作业后组织人员消除隐患,安全撤离。对于设备设施,特别是关键设备设施,从投入使用开始,建立动态电子档案,综合评估设备设施的自身损耗和环境影响,确定最佳维护保养和修理时机,直至完全报废,对使用的全过程进行动态安全管控。依靠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船安网”中控平台可以科学组织生产、合理布置工艺流程,使人、机、物、环境都达到最佳状态,最大限度地避免了事故的发生。大量自动化场景的实现可有效避免人身伤亡事故的发生,例如:自动化智能机器人可以代替人类进行有触电、爆炸、高坠、窒息等危险性的焊接、喷砂、涂装作业;自动驾驶技术可以实现无人驾驶;自动化机床、生产线可减少机械伤害;自动塔吊、行车可有效避免发生起重伤害事故。在人员岗前、岗位安全教育培训方面,可以利用增强现实等技术保证员工在与现实世界几乎一样的虚拟场景中根据正确的方法反复操作练习至熟练掌握,经平台严格评估后上岗,不损耗资源且安全环保,

2.5稳定性安全管理

通过大数据、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技术,“船安网”可不断积累、储存、学习、优化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形成智能化专家系统,为各层级员工、管理人员提供详细、最优化决策,有利于一线员工、管理人员突破自身业务、管理水平限制,形成稳定而高效的安全管理。

2.6自主性安全管理

在“船安网”中,从感知层的自主收集、转化、发送各类安全生产过程中的信息数据,至网络层自主传输、存储、处理、分析数据并做出最优化决策,应用层最终自主执行网络层的决策,形成人员、机器、物料、环境完美交互。自主性是“船安网”全面性、实时性等特点的基础。

3结语

将物联网的概念引入造船企业安全管理领域,探讨利用物联网解决当下造船企业安全管理所面临的主要困境的构想。然而,安全管理物联网的实现却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主要原因在于:(1)物联网的核心技术有待突破,例如:作为行业基础的物联网标准体系不健全,传感器技术、智能机器人技术、大数据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都需要长足的发展。(2)物联网传感、控制、服务器、网络设施等设备设施造价高,云技术、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研发成本高,导致物联网建设投入过高。(3)由于物联网基于互联网建设,终端数量多,信息系统之间交互要求高,易造成物联网遭受信息泄露、黑客入侵、病毒致瘫等,安全问题突出。结合当下实际情况,建议:(1)加强国内物联网研究机构技术交流合作,打破国际间技术封锁,集中力量突破制约物联网发展核心技术。(2)与造船企业智能化管理平台共同建设,共用基础设施设备,促进融合发展,降低安全管理物联网成本;做好国家资本、民营资本导流,引导更多人参与物联网建设,同时防止物联网产业低端化发展和恶性竞争。(3)加强开发物联网安全防护技术,倡导树立良好的网络道德,建立健全国家网络安全法律法规。

参考文献

[1]杨创远.船舶制造业的本质安全问题研究[J].广船科技,2008(04):31-35.

[2]梁文艳.智能化船舶业发展的必然趋势[N].中国产经新闻,2018-09-07.

[3]姚万华.关于物联网的概念及基本内涵[J].中国信息界,2010(05):22-23.

企业安全管理范文4

如何形成全新的安全文化理念,使安全文化理念深入人心,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坚持以人为本,打造安全文化是全面贯彻“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方针的新举措,是企业保障员工人身安全与健康的的新探索。以人为本的安全生产管理,就是指企业生产的过程中把员工的生命摆在一切工作的首位,贯穿“以人为本”、“珍惜生命”、“保护环境”的理念,真正做到维护员工的利益,以员工是否满意、是否得利、是否安康稳定为标准,形成社会效益、企业利益和个人权益的多赢局面,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因此,企业抓安全生产首先要把员工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当员工人身安全与企业的生产、企业的经济利益等其它方面发生冲突时应无条件的服从人的生命。二是要树立安全就是企业最大效益的观念。煤矿只有实现安全才能确保企业稳定的生产秩序,没有可靠的安全作为屏障,企业的生产、经营、改革、发展将无法正常进行。安全是生产的前提,安全事故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因此要深刻认识到安全生产是企业的最大效益。三是要形成安全工作人人有责的观念。安全不仅是企业的重要工作,而且也是每个员工的事。企业对安全工作、对员工生命的关注不仅强调生命的物质存在的可贵,更应关注和关爱员工,不仅要保证员工的生命安全,更要对员工进行情感和精神的关怀,使员工获得精神上的慰藉和满足,为员工提供一个本质安全的环境,使企业“人本、人权、人性、人情”的核心思想获得充分的体现。企业的每一个员工也要充分认识“安全为天、生命至遵循重要意义,要不断提高自身安全意识,实现自我管理,保障自身和他人的安全,实现家庭幸福与企业共同发展。

二、创建有效的安全文化机制

有一个有效的安全文化机制,能够保证安全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主要要创建以下机制:一是创建安全学习机制。要使安全文化理念深入人心,必需要有一个科学的学习机制,建立学习型组织。在安全学习和安全教育的途径上要多管齐下,强化效果。在安全学习和安全教育的形式及内容上要丰富多彩,推陈出新,使安全学习和安全教育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寓教于乐,让职工在参与活动中受到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安全意识。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和宣传教育,逐步形成“人人讲安全,事事讲安全,时时讲安全”的氛围,使广大职工逐步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思想跨越,进一步升华到“我会安全”的境界。二是创建安全管理机制。认真整合并完善各类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增强科学性、严密性和可操作性,是搞好安全生产的前提,也是创建安全文化的前提。要编织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科学管理网络,工会抓网,共表团抓岗,纪委抓党员安全联保互保,女工家属协管,职能部门和科队要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制,强化现场管理,确保各项规程措施、规章制度和安全生产落到实处,领导干部坚持现场跟班把好安全关,加大对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的力度,狠反“三违”,保证安全生产。三是创建安全培训机制。要把安全培训工作纳入企业安全生产和企业发展的总体布局,统一规划,同步推进,以培训机构、师资力量和安全教材为重点,推进安全培训标准化建设,建立安全培训责任制,探索安全培训工作的新机制,把安全培训与技能培训结合起来,以安全培训为起点,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文化素质,力求安全培训工作科学化、人性化、多元化,增进安全培训工作的实效性。

企业安全管理范文5

一、在企业内部开展档案信息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企业的档案信息记录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有有价值的资料信息,不仅是企业发展历史的记忆,更是企业内部一笔隐形的宝贵财富。企业的档案信息包含了企业的核心机密,如设备、关键的技术资料等,都会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不采取有效地措施,落实档案信息安全管理,信息的泄露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极大的威胁,严重的话,甚至会影响整个企业的生存。落实企业的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就是采取有效地措施,有计划地进行档案安全管理,提升企业管理档案的水平,避免档案泄露给企业带来损失,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保障。

二、现阶段档案信息安全隐患的表现

1.档案信息制度不健全

二十一世纪,档案的信息化发展迅速,然而档案信息化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却仍未建立起来,在某一个层面上就给了不法之徒钻空子的机会,不仅危害了档案信息安全性,也给企业、个人带来不可挽回的经济利益损失。例如,在利用档案解决问题时候,档案管理者如果觉得档案利用者提供问题具有典型代表意义,就可能将此问题纳入资讯库,如果档案管理者缺乏必要的档案信息管理保护意识,不对档案利用者的信息进行必要的处理,就有可能导致档案利用者的信息泄露,影响档案利用者基本权益。

2.档案的网络化、电子化管理

网络技术给档案信息的管理带来了一定便利,然而病毒、黑客的袭击却严重地破坏了档案信息的安全性。如果不法之徒利用木马程序侵入档案管理系统,就会导致档案信息数据的破坏,信息的篡改销毁会导致档案管理的混乱,有人提出了利用光盘、硬盘等介质为载体的档案存储管理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木马病毒和黑客的袭击,但是光盘、硬盘介质由于不稳定、易损坏、难保存、更新慢等特点,难以实现档案格式快速转化,进而导致档案数据丢失,不利于档案信息的安全管理工作落实。

3.档案管理威胁信息安全

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对档案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管理者不仅需要丰富的档案管理知识,还需要对互联网、计算机的操作有一定的了解。其次,由于档案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档案管理技能,不了解档案管理相关的设备和软件,不熟练操作,甚至是错误操作都会破坏档案数据,损坏档案数据进而造成档案信息安全隐患。

三、档案信息安全管理策略

1.树立安全档案信息管理意识

在企业内部树立全体员工的档案信息安全管理意识,改变人们“档案信息管理”不重要的思想,只有保证企业员工具有档案信息管理的安全意识,才能确保他们时时注重档案信息的安全,也才能够保证企业的档案信息管理安全。

2.建立健全档案信息管理制度

建立相关的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强化企业内部管理,明确档案信息安全管理的责任体系,保证相关的管理工作顺利进行。根据相关部门资料显示,绝大多数的网络入侵案件都可以通过强化企业管理来有效避免,而大多数的档案信息丢失或损坏,都是由于工作人员操作计算机不当造成的。因此,企业必须强化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的建设,组建专业的团队,确定团队的领导班子,完善信息安全责任体制,严厉奖惩措施,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落实档案信息内容的安全管理

定期对企业内部的计算机进行全面的杀毒,保证相关的保护措施有效开启,尽可能的降低计算机病毒和黑客对档案信息的攻击。在进行档案信息管理的工作时,一旦涉及网页操作,一定要对计算机进行病毒的实时监控,过滤、阻止那些可能存在隐患的网页,为档案信息的安全提供保障。在涉及相关软件运行的时候,一定要做好杀毒监控工作,实时监控计算机的防火墙状态,以保证档案信息的安全。值得一提的是,为了保证档案信息内容的安全,应该对档案工作管理人员的行为作出一定的限制,如禁止管理人员随意使用U盘进行资料的拷贝,并督促档案管理人员进行档案信息工作的备份,提高档案信息的安全性。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上述三种措施以外,企业还可以利用安全可靠的档案管理技术,严格档案的管理措施来提升档案信息的安全管理。

四、结束语

企业安全管理范文6

关键词:石油企业;消防安全管理

随着经济与科技迅速的发展,石油已经成为了我国主要的能源之一,使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而且在经济发展中成为了或不可缺的一部分。在石油企业发展迅速的时期下,石油企业中消防安全管理问题日益突出,安全管理的问题不仅对企业中的工作人员构成了生命的威胁,还阻碍了石油企业的发展。为了实现我国石油行业可持续性的发展,必须在石油消防设施安全管理方面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

1石油企业消防安全管理现状

由于我国近年来石油企业迅速的发展,其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也逐渐的完善化。因为石油企业受以往管理体制的长期影响,一时间要完全转变过来,并不太现实。目前部分石油企业中消防安全的管理工作只是形式化,员工都是应付的心态去完成工作,除此之外,石油企业之前的消防安全管理的体系还不够的完善。石油企业消防安全管理问题主要表现为设施不够齐全、管理模式较为单一化、验收环节的指标体系不够科学性和合理性、工作人员消防安全的知识匮乏。

2石油企业消防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石油属于一种化工原料,用途非常广泛,是杀虫剂、化肥、塑料、溶液、化肥等其它化学产品主要的原料,另外石油还可以用作汽油与燃油。石油在化学类中属于最危险的一种原料,具有极易引燃和爆炸的特征,加上石油在开发、炼制与生产中的风险都非常的大,石油所处的环境非常的复杂,更增加风险因素,导致石油在生产的过程中极易的发生火灾事故。石油中主要的工作是集输、采集、试油、测井和钻井,在这些工作中稍有疏忽,就很容易引起火灾,对油田的正常生产与社会的安定都会带来很大的影响。消防安全是衡量国家与油田生产企业人才管理、应对危机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在石油企业中必须重视消防安全管的工作,才能实现石油企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石油企业消防安全管理的策略

3.1改革消防管理体制

石油企业的管理人员要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就需要紧跟上时展的步伐,将最先进的设施引进企业中,对管理的体制进行改革和创新,加强石油企业中的工作人员安全消防的意识。根据自身企业的特点和时展的需求,不断的完善消防安全管理体制。在设置石油消防结构时,要将石油的特点展现出来,可以参考其他领域中的消防结构设置,进而让其石油企业的消防管理体制逐渐的完善化。除此之外,进行24小时的密切巡逻,对于纵火的不法人员要交于法律处置,这样能够有效地降低火灾事故的发生率,并在发生火灾时,能够果断地处理,要经常性的对企业员工进行安全方面的教育培训。

3.2建立健全的消防安全制度

在石油企业中建立健全的消防安全制度,并将安全制度全面的落实到位,完善的消防安全制度是保障石油企业正常运行的基础条件。石油企业中的负责人要与各部门中的管理人员一起探讨制定消防安全管理的制度,并将探讨出来的结果进行整理,最后整理出来的就是该石油企业中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在制度中要明确各岗位之间的职责,让每个工作人员清楚自己的工作范围,并且要监督他们工作的完成程度,在他们完成工作后,要进行详细的检查,这样长久的下去,石油企业的工作人员的责任感也会越高。除此之外,还要定期进行消防演练的活动,让每个石油企业员工参与进来,在演练的过程过程中,他们在火灾发生时的处理能力也随之提高。石油企业管理人员还可以举办与消防安全相关的活动,加大消防宣传造势的力度,加强他们消防安全的责任意识。

3.3加大物力和人力的投入,加强消防设施的建设

石油企业设施不够集全,很容易引发火灾的发生。因此,在石油企业消防安全管理中,要加大消防设施的经济和人力的投入。企业人员的分配要合理化,让消防的环节中随时都有人在旁边。在消防安全管理中,可以设置多处的监控器,一来监督该石油企业人员的工作,二来能够及时的发现火灾的隐患,并在发现时能够及时进行处理。另外还要装置一个防火警鸣器,在火灾发生的初期,就会马上发出警报,也给人员的疏散增加了时间,减少人员的伤亡。

4结束语

在现代的社会发展中,要实现石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消防安全管理的工作,降低火灾事故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陈彦彪,马文献,倪志权.石油企业中消防设施的安全管理[J].安全,2015,08: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