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我的空中楼阁教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我的空中楼阁教案范文1
一.两基过关,力避硬伤
一次,我做申报职称教师典型课例教学的评委。听几天课让我身心疲惫,感慨颇多。一些语文教师基本功不扎实,“两字一话”(硬笔字、粉笔字和普通话)不过关。一些授课者基本教学能力欠缺,或教学目标不明确,或教法单调,或缺少学法指导。上好公开课要苦练内功,不断“充电”。
二.摒弃三满,力避俗套
“满堂灌”、“满堂问”、“满堂电”(多媒体)都不好。不搞大而全。应以生为本,密度适中,容量合理,给学生咀嚼、品味和质疑的时间。要指导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以学生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要问得有价值,有梯度,有角度。问得过多,或不给学生思考和回答的时间就将答案和盘托出,这种提问意义不大。多媒体在创设意境、增加信息量、让学生全感官参与学习等方面能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语文教学主要是通过听、说、读、写来实现“三维目标”,多媒体的使用密度不能太大。花里胡哨,晕!
俗套一,依赖名师教案。等于把名师的东西当“套子”,自己做“套中人”,不能因材施教。讲课时背名师的优秀教案,循规蹈矩,无感情投入,就像流水线上的操作工。甚至叠用几位名师的教案而不会“割爱”。一节公开课或导语过长,或面面俱到,或蜻蜓点水,或虎头蛇尾。越俎代庖,喋喋不休,自我陶醉,极有可能导致拖堂,而拖堂是上公开课最明显的失误。
俗套二,依赖众人包装。学科组群策群力,讨论出一个方案,公推一人对外上公开课,这本是好事。但过度“包装”,甚至共同参与“掺假”就不好了。若提问什么,提问谁,答案是什么,诸如此类的事情都提前安排好,上公开课就失去了意义,等于大家共建“空中楼阁”。有些授课者拘泥事先讨论好的板书设计。为了完成板书,硬要把学生的思路纳入自己的思路,屏蔽异议,束缚思维。非要问到和自己事先完成的板书吻合为止,这样做不好。
三.设计创新,灵活自如
“我行我素”,不拘一格,语文公开课应上得异彩纷呈。
我用我法。要符合新课标理念。把精读课文上成略读课是偷懒,把略读课文上成精读课招人烦。“五马分尸”式的讲解很无聊。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心中有法,用法自如。要敢把名师的好法“拿来”,更要挑选创新,因地制宜,我用我法,我的地盘我做主!重点突出有步骤,难点突破有招数。关键在于激励兴趣和氛围,优化提问,让学生在互助探究中不断提升。公开课就是要看授课人如何让学生从不会到会,如何让学生学会学习,如何开发潜力陶冶情操。一位初中语文老师教读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阿长与〈山海经〉》。精彩的导入,声情并茂的片段范读之后,老师让学生找出描写阿长肖像的句子——“她生得黄胖而矮”,“况且颈子上还有许多灸疮疤”。然后老师提纲挈领地提问:“生得不好看”的阿长有哪些“伟大的神力”?鲁迅童年时对阿长“发生敬意”说明了什么?学生分组探究,讨论发言;老师及时点拨补正,把讨论不断引向深入。这节课老师能充分利用课后作业资源,在听、说、读、写几方面落实教学目标,质优效高。最大的特点是重点突出,注重学法指导,激发学生情感共鸣。
纠错无痕。心中有教案,眼里有学生。要根据课堂教学的态势灵活调整教读方案。一节课要上得一气呵成,不能有明显的疏漏、断层和错位。发现问题,巧妙补正。有一次听说课比赛。有一位老师讲柳宗元的诗《江雪》。课前我看了他的教案。教学设计环环相扣,方法得当。导入精彩,题解精当,又用多媒体创设意境;教读结合理解诗意之后讲到这首诗抒发的感情时,他和我都意识到忘了介绍作者。这位老师从容应对,机智设问:作者为什么在诗中渲染如此幽僻清冷的气氛呢?这肯定与作者的人生经历和现实处境有关。然后老师补充介绍作者,着重讲了柳宗元被贬永州时孤独郁闷的心路历程。心境与诗渲染的氛围吻合,纠错天衣无缝。
处变不惊。授课者要备教材,备学生,又要备环境,积极应对临场变化。内蒙古一位特级教师到安徽省芜湖一中上示范课,讲柳永的词《雨霖铃》。这位极富亲和力的语文老师用极具魅力的课文范读一下子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课上得很有语文味。他让学生品味“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时,一位漂亮的阳光女生突然举手示意,要求上台和老师模拟表演这一动人的“情人话别”场景。听课的几百名语文教师都站了起来,要看看这位授课的同行如何平息这朵突然涌起的“浪花”。只见这位老师喜出望外,表扬女生的大胆创意。师生表演“短剧”,惟妙惟肖,准确地抓住了柳永词中人物的心态,把课堂气氛推向,令同行们称羡。临时借班上课,不可能“预设”这一环节。妙在授课者因势利导,使这一师生互动成为这节课最大的亮点。
我的空中楼阁教案范文2
关键词:预设;生成;课堂教学
预设和生成,并非井水不犯河水,而应是水融,和谐共生。生成,离不开科学的预设;预设,是为了更好地生成。既然如此,如何“预设”,如何应对“生成”,怎样处理“预设”与“生成”在课堂教学中的关系,使“生成”与“预设”共舞,是我在教学中一直关注的问题。本文就谈谈我在教学中的点滴体会。
一、要为“生成”而精心“预设”
生成与预设是教学中的一对矛盾统一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生的差异和思维难以预料,实际教学中总会有些不期而遇的问题。面对这一现象我们必须做好充分的预设,才能“临危不乱”。在教授八下Unit 3 Reading 部分Do you remember what you were doing 时,原先教案设计是想问同学们当9.11事件发生时,你们都在干什么。当我拿出一张图片问同学们“what is the building? What happened in the picture?”时,全班居然没有一个人举手回答,只听见有人用中文在那里议论,这么高的楼怎么会起火了呢?我接着又问“Do you know when it happened? Don’t you know anything about it?”我瞪大了双眼惊讶地问,还是鸦雀无声。看来,我真的是对学生一点都不了解,又怎能谈得上灵活应对呢?从上面的例子中还可以看出,我们有些教师,备课时只圈画了个大路子,把更多的课堂空间留给教学生成。试想,如果我们课前备课时没有对教学方法、途径精心选择,没有充分考虑学生会出现哪些情况,每种情况如何处理,接下来需作出哪些相应的安排,我们怎么希冀学生课堂教学顿悟和灵感创造出无穷的精彩呢?所以我们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既要吃透教材,考虑到所教内容的知识点、逻辑关系,可能引起学生争议或难以理解的问题等,又要对学生可能出现的言行进行充分预设,做到心中有数、临场不乱。
二、及时调整预设,创造精彩生成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预设再周全,它毕竟是预案,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顺学而导,必要时要调整原先教学预案,促进教学预设与动态生成的和谐发展。一次听七(下)Unit 4 I want to be an actor Period 1 时,上课教师要求同学们看图就A:What do you do ? B:I’m a ……,进行 pairwork,当叫到最后一对学生站起来,就图上内容student 对话时,B回答道“I’m a teacher.”显然B回答错了,这位教师只是纠正了她的答案you’re not a teacher, you’re a student. 然后为了引出 I want to be a ……做了如下过渡: I know you’re 14 years old now. You’re students. But after 10 years, you will not be students. I want to know what do you want to be. You can say I want to be a teacher. 课后我们对她的这一过渡提出了意见:她完全可以从B学生的回答I’m a teacher下手,直接引出I know you want to be a teacher when you grow up. 而不用费那么大的力气,按照原先设计好的预案,绕了一个大圈子才引出I want to be a ...这样显得课堂教学既流畅又节省时间。但是我们就是很死板,不知道及时调整预设,创造精彩生成。所以在实施预设教案的进程中,教师只有随时捕捉学生的疑问、想法、创见等精彩瞬间,甄别优劣,选择恰当的问题作动态生成的“课眼”,因势利导选择原来的教学程序或内容,自然地变为动态生成,让课堂教学在健康有效的轨道上发展,才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促进课堂生成。
三、珍视生成资源,超越预设目标
我们知道,教学过程和学生的理解过程都处于动态的发展变化之中。每个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维习惯与兴趣,经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尝试、推理、交流等活动探索知识,由于学生的差异,可能生成不同的见解和方法。珍视这些生成资源,合理组织、利用,可以更有效地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丰富学生的认识成果。比如在我的一节校公开课八(下)Unit 3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UFO arrived? Period 3 教学时,首先我让学生就书上的Part 4 做了一个调查,然后 make a report: ××× was doing at 9:00am last Sunday,为了引出下文3a中的几个生词,我做了如下过渡:I think you all had usual experience, That isn’t amazing. But Ted had an unusual experience last Sunday. Can you imagine what happened to Ted? 于是我就引出了unusual experience, amazing , imagine 四个生词,教同学们读了单词之后,我就让同学们阅读3a的文章了。课后老师就对这一步骤提出了意见:为何不珍视这几个生成的单词,培养同学们发散性思维能力,让大家一起分享他们的unusual experience. 我可以这样接下去问:What does unusual experience mean to you? What’s your unusual experience? You can say it like this: I had an unusual experience. It is when...这样既可以充分开动同学们的脑筋,增强学生学习热情,促使他们更积极地使用英语,又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因此在教学实施阶段,一方面要对课堂上无价值的生成予以正确引导,一方面又要对极富价值的创造火花予以引燃,使意外的信息生成宝贵的教学资源,从而超越预设的目标。
开放对应于封闭,生成对应于预设,教学是预设和生成、封闭和开放的统一体。深陷在“预设”的窠臼,统得过死,就会把学生引入幽深的峡谷,而纯粹的“生成”也属空中楼阁,矫枉过正。因此,我们应在预设基础上追求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与主动建构,更多地关注师生共同的生命历程,让“预设”与“生成”共舞,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朱小英《英语课堂因“生成”而更精彩》[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2期.
我的空中楼阁教案范文3
关键词:法律教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一、反思传统法律教学的缺失
在传统的法律教学中,教师的授课方式是近乎刻板和僵化的,通常都要逐一讲解各种法律名词的概念、分类、基本原则、构成要件,然后再进行必要的法理分析,自始至终,教师都处于绝对的中心地位,照本宣科,自行其是,学生只能唯唯诺诺,照单全收,本应充满灵性的教学过程变成了枯燥的单向灌输,缺乏生机与活力。不能否认,很多教师教学态度极为认真,他们精心准备教案,辛苦筹划教学环节,唯恐不能将所知所学一股脑传授给学生,但是,有好的动机不一定有好的效果,正如同志所说:“一个人做事只凭动机,不问效果,等于一个医生只顾开药方,病人吃死了多少他是不管的。又如一个党,只顾发宣言,实行不实行是不管的。试问这种立场也是正确的吗?这样的心,也是好的吗?……我们判断一个党、一个医生,要看实践,要看效果。”这段话深刻揭示了动机至上、枉顾效果的危害。
在法律课堂上,从理论到理论,从条文到条文,也许教学计划会如期完成,但学生能得到多少收获,受到多少启发,却是要打问号的。其实,任何课程的教学都不应脱离学校的培养目标,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这一纲领性文件为所有高职院校指明了方向,它们与本科院校不同,培养的是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其中,特别强调“应用”二字。那么,在法律教学中,也应努力贯彻这一宗旨,我们要培养的,不是只会埋头做笔记的速记员,而是勤于思索、乐于探究、勇于参与的多面手,有自己独立的见解,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通过学习与实践全面提升个人素质。
二、让法律走向生活,实施生活化教学策略
1、巧妙提问,重现生活。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当它以条文形式呈现时,语言极其精炼,概括极为抽象,对非法律专业的学生而言,要深入理解其内涵和本质,难度不小。我们应该明白,法律并非凭空搭建的空中楼阁,它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来源于生活,提炼自生活,制定法律的目的是规范人们的行为,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老师所要做的,就是让法律回复到它最本真的状态,即与生活紧密联系的状态。如果把课本上的法律比喻为一棵徒有枝干的大树,老师就是点石成金的魔法师,手挥目送间,丰满其枝叶,肥沃其土壤,最后,令其蓊蓊郁郁,蓬勃繁茂。
教师必须创造性地设计教学,用开放性的问题将学生引导到与所学知识密切相关的环境中来,让他们产生真切的感性认识。所谓开放性问题是指限制条件少、结论并不唯一的问题,它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去固守现成的答案。比如,“衣衣不舍”服装店在销售羽绒服时,故意抬高原价,虚假打折,然后谎称门面到期,亏本促销,问此种行为违反了何种法律规定?这就属于那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能把前后知识贯穿融通,鼓励学生去寻找其中隐藏的线索。有同学反应很快,说该店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禁止欺诈经营的规定,有的说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禁止作引入误解的虚假宣传的规定,还有的说违反了《民法通则》和《合同法》关于诚实信用原则的规定,所有这些表述都是正确的。在即兴问答中,学生丰富了自己原先的理解,法律知识也由生硬死板变得鲜活灵动,逐渐内化于大家心中,教学目的由此得以实现。
2、创设情境,体验生活。学生有两个世界:一是囿于课堂,由老师、同学、教材共同组成的狭小的世界;二是课堂之外“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广阔的世界,而生活,更多是在窗外,在那片更宏大更宽广的天地里。教师应该充当引领者和开拓者,努力创设情境,拓展资源,让学生飞得更高,看得更远,在教室里就体验真实的生活。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把富有思想性的生活同教学结合起来,依我看,这就是学校里人们常说的,也是大家所期望的和谐。”
例如,在讲授婚姻法律规范时,可引入在天涯社区备受关注的热帖来说明父母子女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北大博士殴打岳母六次惊动110》,此案曾被央视《今日说法》予以跟踪报道。具体做法是: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板块,原告诉讼人,被告诉讼人以及主审法官,每个板块的同学自由组合,形成团队(3~5人左右),然后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通过网络搜集资料。原告诉讼人要写出民事状,包括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要求条理分明,格式正确;被告诉讼人则根据对方诉状写出答辩意见;主审法官的工作是精研法律条款,查阅相关判例,做好充分准备。一切就绪后,三方同学就在课堂上展开模拟审判,最终要明确的是,子女对父母经济上的必要帮助和精神上的关心照顾是无条件的,相应的,父母也应尊重成年子女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在模拟法庭中,老师不是袖手旁观的看客,而是把握庭审进程的“裁判员”,随时指正实体法和程序法的应用谬误,对学生的表达与沟通保持高度关切,之后,点评各人表现,总结经验教训,让大家真正理解法律,体验生活。
3、积极组织,参与生活。如果说模拟审判是在泳池里戏水,那么到武汉各级法院观摩真实庭审则是到大海里搏击,更直观、更精彩,也更有冲击力。学生的视角可以转向更广阔的社会,由一个个正在发生的案例去感悟法律精神,培养法律素质,在实践中检验课堂知识。另外,学习《道路交通安全法》时,可让学生走上街头,担任义务交通协管员,他们在提醒行人遵守交通规则、红灯停、绿灯行的同时,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升华自觉守法的境界。再如,讲完《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可组织办报比赛或演讲比赛,主题是――“我的网络宣言”,启发大家注意网络自律,健康进行网络交往。与课堂教学相配合,还可组织《民法通则》抢答赛,《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辩论赛――“是否赞成餐厅禁止自带酒水”,策划《环境保护法》宣传周――“我们只有一个地球”,鼓励学生争当“环保达人”。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扩展知识技能,完善求知方法,构建立体知识体系,最终达到让法律教学超越课本、走向生活、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作者单位:武汉民政职业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何洪.对话:课堂教学的理性境界.素质教育大参考,2006.1.
[2]戴建华.贴近生活,回归生活――思想品德新课程的生活化教学.素质教育大参考,2006.1.
我的空中楼阁教案范文4
【关键词】兴趣 润物无声 激情 突出主体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兴趣是能量的台阶,它能支配内在动力,促进目标的实现。”有了兴趣,学生才有学习的动力。学习需要兴趣。就某种意义上讲,学英语就更需要兴趣。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兴趣并能保持它,使之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这也正是我们英语教育工作者想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下面是笔者几点浅拙的认识:
一、润物无声,师生共赢,教学相长。
心理学研究和实践证明,一个自由、和谐的环境可以使人的智慧最充分的发挥。
师生关系主要决定于教师的职业道德以及个人素质、修养。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告诉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亲师性”较强。所以老师对学生要亲切关怀、平等对待,倾注真挚纯洁的爱。不能冷若冰霜地对待学生,要“蹲下来和他们谈心”,成为学生心灵的依靠。对于学生课堂上犯的错误,要表现出适度的宽容,有人说,宽容的阳光可以照耀人的心灵。所以,我们不能武断地给与他们硬性的批评,要了解学生犯错误的动机,分析错误的危害,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接受你的劝导。这样学生会更信任你,依赖你,同时你的形象也随着你的人气在上升。
作为教师,还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丰富更新知识库存。让知识的魅力去感染学生,用扎实的专业知识去征服学生。当然,我们也要与学生教学相长。著名教育专家陶行知曾说过:“我们要跟小孩学习,不愿像小孩学习的人,不配做小孩的老师。”在教学工作中,这句话我感触颇深。因为在英语课上随时会出现“Miss Zhang, Who is your favoritefootball player?Do you know which team is the best in NBA?......” 诸如此类的问题我往往是从这些小家伙们的嘴里知道答案。
二、激情导入,创设情境,引领畅想。
俄国大作家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精彩激情的导入,有先声夺人之效,像一块磁铁一样牢牢吸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
在英语教学中我特别注意warming-up这个环节,每堂课我都力争在短时间内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到最佳状态。我在一次“送课下乡”的活动中,深刻的体验到了“激情导入”这个环节的重要性。我虽然第一次接触农村的孩子,但是通过和孩子们课下的英语交流我了解到孩子们的英语基础比较薄弱,学习积极性不高涨,在这种情况下想把一堂课上好,首先考虑到的是把孩子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于是我拿出了我的专长,随手写下了《Let’s chant!》
Good, well, wonderful!\Better, best, great!\Are you better, best?\Can you do the best?\Let’s try our best!Please chant it following me , are you ready? 孩子们用自信的声音回答“Yes”。我要求全体起立,手和脚和着一样的节拍,跟随我一起做,两遍后我说:“I think everybody in our class can do the best.” 孩子们对自己充满了信心。
虽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但是如果没有积极活跃的教学过程,也算不上是一节成功的课。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缺乏语言环境,英语语言情境的创设是很重要的,它会使一堂课顿起生机,并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假设的情境中,运用语言材料进行交际,既深入体会了课本内容的内在意蕴,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表演力和创造性思维。
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在情景交融的相互推动和影响变化中,思维活动得到积极发展。
三、转变角色,突出主体,不断创新。
奈斯比特曾说“处于伟大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最需要的是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作为英语教师,我们更需要创新精神,尤其是在“以人为本”的教育政策下,如果我们再一味地进行“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学生的课堂状态则会不言而喻:混沌,厌倦.....。所以我们英语教师必须转变角色,由过去的“知识的传授者”变为现在的“课堂大舞台的导演”,那么学生就是“演员”,我们应该把课堂舞台让出来给“演员”。但是做好一个导演,首要的任务是要认真钻研剧本,备剧情,运用各种方式来展现你的戏。课堂上的“导演”亦是如此,我们必须吃透教材,认真备课,精讲精练,争取增强各个环节的趣味性,不断的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大部分学生“动”起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个再好的“课堂导演”,如果没有“演员”的积极参与,这场课也不会“卖座”。所以作为“导演”还要不断创新,运用多种新颖的方法来吸引“演员”的关注。我们熟知,即使是一个让人“捧腹大笑”的笑话,经常被说起也失去了它的魅力。为了让自己成为卖座的“导演”,我会不断探索,不断追求。
一位教育专家曾经说过:“课堂教学蕴涵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共同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们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作为一名一线的英语教师,我们有责任有义务让我们的英语课堂真正地“活”起来,让更多的孩子感悟到学英语的乐趣,英语课堂不再是厌学者的“空中楼阁”,我们会从学英语的课堂中体会出生活的美妙!
【参考文献】
我的空中楼阁教案范文5
(1)传统灌输式教学,没有突出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地位;(2)课程内容多而且抽象,教学没有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3)重理论轻实践,单纯理论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4)教学方式单一,不能吸引学生注意力。
2提高《生物化学》教学效果的改革措施
2.1改变授课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般采用:教师讲,学生听。与之相应的是学生上课记笔记,考前背笔记,考完扔笔记的情况。学生的听课基本上是三分之一的学生听得很认真,三分之一的忽听忽不听,需要教师强调才能注意听课,还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处于有意思就听一点,没意思或内容难就不听。学生可听可不听,教师迫于课时限制,只是在唱独角戏,学生的思维参与度低。这种授课方式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满堂灌,学生逆反、抵制思维严重,这种教学的致命弱点就是学生的参与意识没有展现出来,你讲你的,我做我的。我们采用了完全不同的教学模式,我们以教学大纲为依据,将各个知识点以问题的方式出现在教案中,教案不是照搬课本上的内容,而是由一系列问题组成。上课的过程就是以教师为主导的,学生为主体的一个个问题的解答过程。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在上课过程中教师以随机的提问并和学生共同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代替了以往教师占据所有课堂时间,学生没有时间也没有机会来参与课堂,只是被动的听讲。这样的方式至少有这样几个好处:首先,学生怕被提问到,思维时刻都在跟随整个教学过程,增加了学生在教学过程的参与度;其次,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种教学模式,按照教学内容把一个个与生活实际联系密切的问题与知识点紧密联系起来,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在教学中。比如在讲糖的酵解内容时,我们就以“糖腐败变质为何会变酸产气?”为题,在讲线粒体内的氧化分解时,以“细胞能量工厂的原材料、成品是什么?”,在讲蛋白质的高级结构与功能时以“单纯的多肽链怎样体现精妙而准确的生理功能?”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使抽象的教学内容不再抽象,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后,这种教学方式至少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而学生为了不在上课提问时因对回答问题完全不了解而影响平时成绩,就必须去课前预习,一些简单问题自己在自学中就已经解决,重点就放在了自己弄不清楚的重难点上了,实质上优化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和结构,同时这种方法也加强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因为学会自学比学会一些知识本身要重要得多。
2.2采用多媒体教学,强化教学效果
我们教研组采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课件以丰富多彩的感官刺激给课堂提问提供大量的信息。教研组经过多年教学积累,在网络,教科书中搜集了大量的生化图片,这些图片制作精美,信息量大,给学生的影响深刻,能够非常直观地诠释很多复杂抽象的生命的化学。在大量收集了《生物化学》教学资料后,集体制作了一套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多媒体课件。有实验证明,一个伴随收音机成长的60岁老人和一个伴随电视成长的3岁的小孩的信息量相当,这说明利用多重感官刺激比单一方面的刺激给与受教育者的信息量要多得多,我们有意识的增加图表、图片、影像资料,就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果。除此外,我们也收集有较为丰富全面的小动画,视频以及名校的网上课程网址,这些影像教学资料很大程度上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平台,它至少有以下三个优点:第一,给学生一个多重感官刺激,强化了学习效果;第二,提供一个多元化的学习途径,学习方式不单一;第三,提供一个多层次的学习空间,学无止境。通过采用和不断完善以上教学资料进行教学,能够把生物化学复杂、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把复杂的知识体系进行高度浓缩和总结,易于学习和掌握,便于记忆。
2.3重视实验教学,促进理论知识的应用
目前的实验教学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状况[3]。我们在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改进、精心筛选了一些实验现象明显、说服力强的实验项目。在实验课时有限的情况下,尽量每一章节都至少设置有一个实验项目。对实验教学也进行了大力改革,从实验项目的设置,实验授课方式的改进到实验考核模式都进行了大力改革。对强化理论教学效果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实验教学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学生的实验过程缺乏思考,缺乏对实验过程的分析,这样的实验过程完全是一种体力劳动,没有任何价值,因为学生知识按照实验步骤在做却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不这样做为什么不行,如果不这样做会产生怎样的结果,实验现象和理论有差异,这种差异是怎么造成的,是认为因素还是没有注意到的实验条件改变引起的。解决这种现状的方法是:首先要重视和强化实验分析,包括实验试剂的浓度、实验的步骤、实验的结果等实验的各个方面;其次要通过加大师生的互动交流,促进和鼓励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进而为创作型思维奠定基础。在学生遇到实验结果与理论不一致的地方就是学生利用理论来分析问题的最佳时机,教师不要轻易告诉学生答案或可能的原因,要引导学生自己去分析,学生经过重温理论知识,经过多方面的思考,在做了一番努力之后,再与学生共同分析哪些情况会影响结果的因素,哪些不影响以及原因。经过这样的实验教学之后,学生不仅深刻理解了理论知识,而且尝到了独立思考和分析所带来的快乐,同时也增进了师生间的感情,增加了师生间的互动和交流。在实验类型方面逐步减少一些验证型实验,适当增加了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和研究性实验在实验课程里面的比例,这就为学生通过实验后必须独立思考,利用理论来解释和分析所得到的实验现象创造了条件。逐步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然后才可能有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有可能培养具备创造性思维的人才,否则培养创新性人才就是空中楼阁,没有基础。在实验分析方面我们鼓励学生去多方面分析,不强调结果的正确与否,关键在于运用发散性思维多角度地分析多方面的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学生的真正收获在于通过这个实验学会了或者加强了或锻炼了自己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仅仅是验证了某个理论。
2.4及时反馈教学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利用课间、课后时间与以学习委员作为班级的教学信息员进行多种方式的交流,不断完善教学方式,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困惑,学习上的困难,思想动态等方面的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方法,解除疑虑,保证教学效果。与教学信息员的交流要不限方式,给学生提供手机号码,电子邮件等多种方便的交流方式,促进与学生的交流与讨论。对于象《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这样一些较难的核心课程,学校设置了辅导答疑时间,教师每两周集中对所授课内容进行解答。在辅导答疑中教师不仅通过学生的提问了解授课的效果,而且可以更广泛的与学生感兴趣的该课程和课程以外的知识进行交流,通过这些信息的反馈,教师可以充分反思自己教学的优缺点,在不断的改进中提高《生物化学》的教学效果。这个工作很重要,不要认为是可有可无的,学生的独立思维,很多学生的思维方向是多元的,能够给我们的教学提供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信息。教师不要高高在上,而要虚心与学生互动交流,“三个臭皮匠能顶个诸葛亮”用在这个地方很适合。在交流中尽管可能部分学生的思维和思考还很幼稚,但这是他们成长必然经历的过程,是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以一份爱心去启迪他们。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也会有很少一部分学生对部分问题的钻研是相当有深度的,我们要尽最大可能帮助他们,鼓励他们去思考和探索。由于出发点不一样,现在学生的知识面较广,他们的问题从另外一个角度对我们教学的改进也有很大的启发。
2.5突出重难点,教学方式灵活多样
《生物化学》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所涉及的教学内容非常丰富,在授课学时有限的情况下,我们对大纲所规定的内容进行了全面梳理,对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做到了在每一章的授课时重难点突出。对学生很容易掌握的内容,在上课时一带而过,这样就节约了大量时间来有针对性地对重难点进行突破,这样对重难点尤其是难点进行较为细致的讲解才有时间的保证。提高教学效果的一个有效手段就是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方式,在对学生很难理解或容易混淆的内容采用了多种教学方式[4]。如:利用板书、提问、讨论、归纳总结、实验、比较、举例、类比等方法。例如在讲解“为何20种氨基酸组成千万种蛋白质?”时我们分别用高中所学的排列组合知识,用10个数字可以组成无数种电话号码的例子。在讲解肽键的连接和分解时,用一列同学手牵手来解释。在讲核酸的高级结构时用一小段绳子作为教具,学生很容易就理解正超螺旋和负超螺旋了。在讲解酶活性的绝对专一性和相对专一性时,分别用“非你不娶,非你不嫁”和“喜欢阳光类型的男孩”在学生熟悉而又轻松的气氛中掌握了概念。教师利用多种教学技能的转换来突破教学难点是最基本的教学要求。因此对于一个教学难点从备课开始就有用多种方法去准备,准备几种教学技能。在用基本的板书方式后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用举例的方法,也可选用精美、简练的图片,活用图表,也可以用类比等多种教学技能去向学生讲解。如在讲到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时,α-螺旋就可用具很强空间感的图片来解释,也可以用一段拉长的电话线或弹簧来说明。在讲DNA结构上的大沟和小沟时可用一条纸带,纸带两边表示两股反平行的链,中间表示小沟,而再把纸带缠绕成螺旋状,螺旋中间无纸带处就表示大沟,这种使用多种教学技能,多种讲解方式的教学必然能够在突破难点上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能够容易突破教学难点。
我的空中楼阁教案范文6
在大班科学活动中,当出现探究兴趣悄然偏离、探究过程幼儿犯错、探究实验无意出错、探究材料准备不足等种种活动意外时,教师对它应有正确的认识,及时引导,灵活重构,从而使活动中的意外事件转化成活动中宝贵的课程资源, 激起幼儿思维碰撞的火花,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这样意外生枝,必将有新的收获蕴含其中。
关键词
科学探究 意外 探究
活动中,教师往往希望幼儿一步一个脚印按教师预设的轨道走,言行在教师的预想之内。但幼儿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趣、情感和体验参与活动,是活动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使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一日活动中,在引导幼儿进行科学探究时,活动中总有些幼儿没有朝教师活动前的预设发展,却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意外”,使得之前精心设计的教案成为“空中楼阁”,探究活动顿时进入“失控”状态,令人措手不及。其实,我们静下心来反思一番,这样的一些“意外”是难免的,也是很正常的,细细品味这些“意外”,竟发现它们又如此精彩!
“意外”在探究兴趣悄然偏离时
在大班科学活动中,教师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幼儿的探究兴趣并不是在课程编写者和教师预设的探究活动的原本意图上,而是在活动中产生了新的问题,有时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而幼儿却挺喜欢在这“一波又一波”的问题中进行地自主探究。如在教学《看一看,比一比》这一活动时,老师精心设计谈话,引导幼儿在水槽中放一个瓶盖,把蚂蚁放在瓶盖上进行观察,从而了解蚂蚁的身体特点。可在探究活动中,幼儿面前的蚂蚁四处乱爬,许多蚂蚁都掉到了水中。这时幼儿的兴趣悄然产生偏离了:有的开始讨论、研究“蚂蚁会不会游泳?”;有的孩子干脆把掉在水中的蚂蚁捏出来,发现蚂蚁不动了(幼儿以为蚂蚁死了),可不到半分钟的时间它又重新“活”过来了;“其他的蚂蚁也是不是这样的呢?”他们不由自主地开始:有的发现蚂蚁从桌子上掉到地上居然没死,就开始讨论“为什么这么高,蚂蚁都不会摔死?”……这些问题显然超出了本活动所要研究的范围,然而幼儿却研究得那么认真、专注。当他们汇报自己的研究成果时,不但说出蚂蚁的身体是什么样的,还说出了很多教师意想不到、书上没写出来的探究信息。
这次的教学经历告诉我:这些意想不到的问题,甚至偏移原来研究目标的问题,不是一种坏现象,这远比他们在教师手把手指导下“为教师做实验、为老师讨论问题”更富有科学意义,因为研究内容是他们自己选定的,发现的科学知识更具自主性、实在性,这样的发现幼儿更有兴趣,更有探究科学的欲望,因而他们会更认真地去探究,也可能促成更大的收获。对大班幼儿而言,在科学活动的学习中,最重要的不是科学发现本身,而是经历科学寻找和得出科学结论的过程,在过程中掌握探究的方法,充分体验这样自主探究的“”。相反地,如果我们的老师硬要将幼儿拉回原定的预设程序与内容之中,幼儿的思维自然会受到一定的束缚,活动也会因此缺少应有激情而失去生气和情调,这样也完全掉失了因“意外”所折射出的教育价值。
“意外”在探究过程幼儿犯错时
一位留法回来的教育专家在一次报告中指出:在法国的幼儿活动中,教师允许孩子犯错误,教师必须尊重孩子犯错误的权利。在日常的科学活动中,老师总希望教学流程一帆风顺,但幼儿的年龄特征和认识特点决定了其在科学探究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犯各种错误。如有一次在学习温度计时,幼儿不小心将其打碎了。其实,这孩子本无心将实验器材弄坏,无意犯错以后的自责更让他心情不安,此时的他是那样的无助。如果这时再加以批评,那么在这一活动中这个孩子的注意力可能就会集中在被打破的仪器上,从而影响他的整个探究活动。面对此情景,我认为我们教师在活动中一定要做到,体谅孩子,提醒孩子以后注意便是了。并借此机会,可引导幼儿冷静下来,仔细观察一下温度计的内部构造,还可讨论出其易碎等相关特点,让幼儿对事物的认识更深入。某著名特级教师在一次送教评课活动中指出:大班科学活动过程中,幼儿犯错是难免的事,从某种意义上说,越出“错”,反而越真实、越科学、越全面、越深刻。相反的,如果幼儿养成了“老师讲的都是对的”这样的学习认知,反而不利于成长。
“意外”在探究实验无意失败时
科学并不是绝对真理,科学也并不排斥失败,有时失败反而更能体现科学的精神与实质。我们要有将失败也看作是一种学习资源的意识,要掌握将失败转化为良好学习资源的策略,使失败也能成为幼儿科学学习的一种有利资源,让幼儿通过失败照样能获得一份积极的情感体验。
我在教学《有趣的分离》时,让幼儿说说分离黄豆和沙的方法。幼儿说的方法很多:用勺子、用筷子等。接着我让幼儿分组实验,活动前我准备了足够的黄豆和沙,我就要求幼儿每种分离方法都做一遍。几分钟后,采用筷子分离黄豆的小组长跑来告诉我:用筷子的办法不行,要我过去帮个忙。我走到她们组,只见珊珊用筷子一粒粒夹,这样速度很慢。她不气馁,又跑到区角里拿来勺子,重新做实验,可还是没能完全分离出黄豆和沙。我几次想上去提醒她们可以用筛子试试,但都忍住了。过了一会儿,珊珊开始去翻看其他的工具。她发现了筛子,端详了好一会儿,然后用筛子去舀黄豆和沙,沙从筛子的孔中漏了出来,珊珊对这个发现很惊喜,马上告诉杭丽,于是杭丽也开始用筛子操作。
我静静地看着她们,由于第一次操作,她们的方法掌握得不是很好,几次下来,沙撒了一地。我还是静静的观察着,连续多次后,杭丽可能从“分”的新鲜感中慢慢转移到寻找合适的方法中,开始用勺子舀混合物到筛子中,但在移动筛子时还是把沙漏到了桌上。我很想去帮助她,但最终还是忍住了。就在这时,杭丽找到了好办法:她用一个小脸盆接在筛子的下面,再把混合物用勺子舀到筛子中,这一次总算没把沙弄到桌上。杭丽继续在全神贯注的操作,珊珊看到她的好方法后也开始模仿。我微笑着走开了。
其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幼儿的学是一对矛盾的综合体。两者间存在着相互制约、自动调节的动态平衡关系。教师教得越多越满,幼儿的学必然越被动,在这种状态下,幼儿的学习的空间从何而来?反之,如果教师退一步,被动一点,幼儿则进一步,主动一些。如果教师教的欲望太强,急于告诉幼儿用筛子操作,那么幼儿的自主学习的空间一定会少许多,也不能在学习过程中掌握更多的相关联的其他知识。
“意外”在探究材料准备不足时
在科学活动中,材料的准备事关科学活动的探究实效,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好,势必会成为影响科学活动的“瓶颈”,制约科学教学的有效性。但有时,尽管们教师在活动前作了比较充分的材料预设,可幼儿随时提出的问题还是会让我们面临“材料准备不足”的尴尬。如在教学《玩一玩,想一想》这一活动时,活动原本正顺利地进行着,完全按照我预定的程序往前走,幼儿根据我预设的情景,发现了A、B两个水槽里的水确实不同,并提出了探究的科学问题,也初步体验到了物体的“沉与浮”和液体有关,接下来要探究:究竟是怎么样的液体能使小番茄浮起来呢?幼儿已经有了自己的思考和分析,他们凭着原有的科学知识,或是清晰的,或是模糊的对事物以及现象的认识,进行了猜测或解释。活动中呈现出几种不同的观点,或包容,或对立,争论不休。
猜出了这么多物体,怎么办呢?这时候,幼儿对探究什么物体溶解到水里后能把小番茄浮起来的兴趣分明已经相当浓厚了,如果可以,完全应该让幼儿根据自己的观点,自由的选择材料去探究,自己去发现盐水能不能让小番茄浮起来,糖水、味精水呢?除此之外的呢?面粉也真的可以吗?但遗憾的是,我没有给幼儿准备充分的材料。只能强硬的引导幼儿去探究怎么样在水里溶解食盐,可以让小番茄浮起来了。我说:“刚才小朋友们的猜测都很好,但是很遗憾,老师今天只给大家准备了一些盐,我们来调制一杯盐水看看,能不能让小番茄浮起来,至于其他物体小朋友们在活动后再去探究,并且把你的探究成果和同伴分享好吗?”
看得出,此时幼儿的情绪有些低落,在接下来的活动中,许多孩子还在思考刚才的讨论,活动中探究的情绪也一下子进入了低谷。我想:由于我的探究材料准备不足,竟然给幼儿的科学探究热情带来如此影响要怎么补救呢?然而“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呀,第二天活动时,幼儿竟然哗啦一下全围在我身旁,迫不及待地向我汇报在家中科学探究的不同结果。
嘿!真是没想到,活动中“材料准备不足”而造成的遗憾竟然成为幼儿活动外探究的一种动力,而他们的探究结果是如此地精彩,这远不是在活动中这35分钟的时间里能比的。看来,意外不会让我们的科学探究成为一种绝境,只要我们的孩子对科学探究有足够的兴趣,我们应该相信 “车到山前必有路”“方法总比困难多”。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我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在于能否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做出相应的变动。” 科学活动具有很强的现场性,面对富有价值的生成资源,教师不应拘泥于预设的教学流程,而应为幼儿搭建宽广的发挥舞台,让幼儿有创造的苗头、探究的火花,也让教师自己有自由挥洒的空间。意外,也许蕴含着另一种收获,让我们笑看“意外”,巧对“意外”,期待一份出乎意料的喜悦!
参考文献
[1]高芹.幼儿园科学教育的途径[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4(5).
[2]洪鲁鲁.教师专业化视野下的教师实践智慧探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7.
[3]朱家雄.给幼儿园老师“松绑”[J].幼儿教育,2004(9).
[4] 万千.农村幼儿教育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 魅力中国, 20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