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北京高考语文作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北京高考语文作文范文1
Everyone knows that there is a very important sports meeting over the world called the Olympic Games. It’s held once every four years.
The twenty-ninth Olympic Games will be held in Beijing which is the captial of China. Beijing is an old but beautiful city, there are many places that are famous for their scenery or historical relics here. For example , the Great Wall , the Forbidden City , the Temple of Heaven and so on, they all show the history and culture of China.”
“One World , One Dream”is the slogan of the twenty-ninth Olympic Games.And do you know the five happy babies? They are Beibei、Jingjing、Huanhuan、Yingying and Nini. In fact, they’re the personifications of animals.
With the nice city, with the good slogan and the five happy babies, the most important is with the industrions Chinese people. I think the twenty-ninth Olympic Games will have a great success!
Welcome to Beijing , welcome to China !
北京高考语文作文范文2
关键词: 文本 写作 融合渗透
一、高考综合改革及新一轮课程改革给语文教学特别是写作教学带来的改变和影响。
201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出台,由此拉开了高考综合改革的序幕。高考是高中教学的无形“指挥棒”,随着高考改革的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将跟进展开,这将对语文学科课程及教学产生新的影响。
1.语文学科重要性相对提升,但语文教学课时相对压缩或削减。
虽然各省新高考改革方案并未全部推出,但将普遍施行“语数外+X”考试模式,这从某种程度上强化了语文学科的重要性。与“选考”相对应的将是学生选课、走班和分层教学的全面展开及更多层次、更多类型的可选择的课程体系的建立。要保证各类选修课程的实施,原本紧张的语文教学课时会相对压缩或削减。就目前语文教学实际看,许多学校已不再专设作文课,写作教学在时间上不能保证。
2.作文教学和练习中存在“应试化”“功利性”倾向。
一方面,目前对高中生作文水平的衡量主要通过考试评分实现,因此,作文教学和练习中多是“因题为文”,在结构、立意、内容、文体等方面有较多限制,“应试化”倾向明显。另一方面,相比于语文学科其他知识点,无论是创作还是审阅,作文的主观性是比较强的,评价最不易被量化。在高考中,虽然从审题立意、语言表达、思想内容等多个层面和维度设定了相应的标准,并且采用“一卷两评”甚至“一卷多评”的方式尽可能做到公平公正,但在实际操作中多有“折中而定”的倾向,仍然不可能“绝对精准”,学生的写作水平区分度有限,学生提高写作水平的现实动力相对缺乏,存在“功利性”选择。
基于以上原因,师生在语文教学或学习中往往更偏重文本阅读而忽视写作练习,二者相对失衡甚至脱节,在语文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写作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导致学生读得不够深入、写得比较肤浅的现象普遍存在。
二、语文文本教学与写作教学融合渗透的必要性
1.培养学生掌握“听、读、说、写”四项基本的言语技能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目标。文本教学重在培养“听、读”技能,而写作教学重在培养“说、写”技能,前者重在对信息的接收、处理,后者重在对个人思想情感进行梳理后的外化和传输。但二者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听、读”是“说、写”的准备和基础,“说、写”是“听、读”的应用和升华。文本教学的最终指向是让学生把所接触到的信息理解内化后以更艺术、更有效、更个性的方式表达出来,实现言语和情感的交流。将文本教学与写作教学进行融合渗透有助于学生“听、读、说、写”技能的有机融合、协调发展和全面提升。
2.应对语文课时总量减少的情况,不是单纯压缩作文课为文本教学争取时间,而是要求教师必须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更短的时间内更有效地解决更多的问题。对师生而言,这是一种挑战。实现文本教学与写作教学的融合渗透可以二者兼顾,充分利用有效课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从新高考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总体趋势看,更注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应用性和实践性,在课程设置等方面更灵活,这为文本教学与写作教学的融合渗透带来了更广阔的空间,也使学生所学语文知识能够更贴近实际运用。
三、语文文本教学与写作教学融合渗透的实践思考
1.转变观念,正确处理文本教学与写作教学的关系。
许多学生乐于阅读却苦于写作,常常觉得阅读容易而写作困难,在学习中往往避重就轻,功利性地选择。但不论是应对考试还是日常生活运用,写作均是不可或缺的技能。在语文学习中,写作更是学生识记、领会、理解、表达及运用等综合能力的体现。从教学角度看,过于偏重文本教学而剥离写作教学,语文教学系统是残缺的;从学习角度看,写作能力不强的学生,其语文综合素养也不会很高。教师和学生应该正视二者地位,正确处理二者关系,才能教而得法,学以致用,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适度放手,引导学生自主体悟,提高阅读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些老师总是担心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不够全面深入,于是对每篇课文都剥丝抽茧,详解细说,强行灌输给学生。被动学习状态下,老师讲得辛苦,学生听得乏味,实际上所获无多。长此以往,学生既失去主动探究的兴趣,又对阅读和写作产生畏惧和厌烦情绪,缺乏写作自信。
教师在教学时应该认识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关注并相信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适度放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留出时间让学生体味文本,并结合对文本的理解写出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一开始,学生的理解可能并不到位,但这种主动体味的“不足”远胜于强行灌输的“有余”――基于自我的体味,从而真正唤起学生个体和文本间的共鸣,激发学生以手写心、独抒性灵的内在渴望,进而不断提高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
3.因文制宜,精选典型,提高学生读写效率。
语文教材中所选文章,虽然各不相同,但或是题材、或是文体、或是情感主旨,在某些方面总有相似之处,特别是在写作技法方面,共通之处很多。对于经典课文,师生应精讲精练,对于类似篇目或是共通之处,则不宜面面俱到。抓住典型,取其特色,一例一得,效果反而更好。如讲授王勃的《滕王阁序》,可侧重其文采飞扬、用典自如;讲授贾谊的《过秦论》,可侧重其层层对比、环环相扣、论说严密;讲授孟子文章,可引导学生体味其设喻巧妙、气有浩然;讲授杜甫诗歌,可与学生共析其沉郁顿挫、忧国忧民……根据文本特点进行精简取舍,不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节省和解放学生的时间,再加以写作强化拓展,学生就会触类旁通,对文本的理解更透彻,对写法的印象更深刻,并将相关技法运用在个人写作中,真正提升读写水平。
4.以写视读,以读促写,共同提升。
文本阅读和写作并不是毫无关联,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关系。在文本教学中,可尝试从写作角度审视和解读文本,先写后教或先写后学。如针对同一文题,学生可根据自己体悟先写作文,再和课文比较,并取其长处,修正不足。这个比较和修正的过程,既让学生在文本中寻求到了解决写作困惑的方法,又使学生在同题写作中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
依托文本阅读也可以促进写作。对写作而言,“模仿”既是入门途径又是必经阶段,教材所选文本大多文质兼美,是学生最好的模仿范例。学生在精读文本后进行仿写,或套用其形式,或化用其词句,或借鉴其手法,由模仿到融会,由借鉴到创造,最终会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此外,在教学中,教师还可立足文本,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转换视角审视文本,对文本进行压缩、扩写、续写、改编或是赏析、批评等。如讲授《祝福》一文,通过《祥林嫂对阿毛的诉说》的写作练习叙说人物经历可能比单纯概括文章大意会更有效果;讲授《廉颇蔺相如列传》,同时引入王世贞的《蔺相如完璧归赵论》进行比较分析和思辨批评,可能会让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及立论观点的选取会有更深的体会……在特定情境下,学生想要表达和写作的兴趣被充分激发起来后,自己就会主动分析,积极构思,精心为文,乐于交流,其效果会更好。
北京高考语文作文范文3
【关键词】存在的问题 问题的原因 解决的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065-02
一、问题的提出
所谓的“理性写作”,又称为应用写作,是指与感性的文学写作相对立的一种写作方式。在大学,理性写作一般包括论文写作、专业评论文章的写作、各种图表的概括与总结。从目前情况看,大学生理性写作的能力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可以统称为理性写作能力的缺失,具体表现在:
1.词语错误
词语错误的表现是多方面的,集中在不分情感色彩这一点上。
2.语句错误
语句错误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不会写严谨的、大信息量的长句子,另一方面是出现大量病句和歧义的句子。
第二种情况更加频繁,就是各种病句的出现,比如,“(1)成功与读书没有关系,与成功之后就有关系了”,“(2)在谭睿跳下水去救人的一瞬间,什么也没想”,“(3)这些闲散人员每天站在街头,看到对道路不熟悉的司机,就过去收费引路,成为交通隐患”,“(4)至于那本书的内容,我记得有些模糊”。第(1)个句子是主客颠倒,应该是“读书与成功没有关系……”,第(2)个句子是主语缺失,应该是“谭睿在跳下水救人的一瞬间……”,第(3)个句子是偷换主语,应该是“……这一行为成为交通隐患”,第(4)个句子是歧义,究竟是“我记得那本书的内容写得不是很清楚,有些模糊”呢?还是“那本书的内容我记不清楚了”呢?
3.行文风格不对
理性写作应该是干净、严谨的写作,不应该有任何个人情绪化的句子,但是许多学生把口语化、情绪化的语句写到论文中,使得文章风格杂乱。比如,“谈到韩国电视剧,那当然是我的最爱啦,中国电视剧怎么比得上呢”,这种充满女生情绪的语句根本就不应该出现在论文中,准确的表达是,“与中国的某些电视剧相比,韩国电视剧更具有独特的魅力,更受广大女性观众的欢迎”。还有一些排比句、抒情句、口号式的语句也经常出现,这里不再一一赘举。
二、问题的所在
大学生理性写作能力如此低下,问题何在?如何解决?有的人提出加大《应用文写作》课程的课时,有人建议开设《大学语文》等课程。但笔者认为,问题根本不在大学,而是在高中,准确说在于高考――高考语文试卷的整体设计,文学化、抒情化有余而理性化、严谨化不足,这是导致大学生理性写作能力缺失的根本原因。
汉语文教育一直是中小学教育中的重头戏,从小学开始,语文课的课时就多于数学课课时;到了初高中之后,语文课更是远远超过英语和文综、理综的课时,与数学持平略高于数学。但是问题不在这里,中小学的语文教育对大学理性写作不起决定性作用,起决定性作用的是高考语文的试卷,准确而通俗的说,高考语文考什么,学生最后就突击复习什么;高考语文不考的,学生绝对不会复习。比如,从2011年天津卷开始考查“文学常识”一项,于是老师开始给学生复习“文常”,而之前十几年没有考过,自然也不复习;近几年很少考过“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所以学生都不在这一项上下功夫;再比如从2010年北京卷开始有一项类似于读后感的“知识拓展题”,北京学生都在这一题上下足了工夫,而外地卷没有这个考点,外地学生根本不会复习。
也就是说,高考语文试卷的考点决定着中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最后掌握,而这个最后的掌握对进入大学后的语言素养,尤其是写作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高考语文试卷的问题何在?笔者认为,存在如下问题:
1.文学化知识所占的分值过大。所谓文学化知识包括:文学常识(3分)、名篇名句填空(6-8分)、诗歌赏析(5-10分)、现代散文阅读(22-25分),以及语言运用的对联和仿句之类(2-4分)。在150分的试卷中,文学化知识所占的分值为38-50分,约1/3左右。
2.作文题目整体趋向于文学化,比如《我有双隐形的翅膀》(2009北京卷)、《提篮春光看妈妈》(2007安徽卷)、《总有一种期待》(2012四川)、《踮起脚尖》(2009湖南卷),即便是非文学化的题目,由于受多年导向的影响,学生也会自觉地写成文学化的文章,大量的排比句、抒情句、唐诗宋词、名人名言等等出现在文章中。而我们反观国外的高考作文题,就会发现差异:《假如一个平常的日子被加了4小时35分钟,你将会做什么不同的事?》(美国芝加哥大学)、《直到你目前的生活,你的什么具体的成功给你带来了最大的满足?》(美国普林斯顿大学)。
3.理性化考题过少。高考语文试卷中涉及理性阅读的考题只有社科/科技文阅读(分值9-10分)和语言运用中的图表概括或总结(分值3-5分)两项,总体分值在12-15分之间,远远低于文学化考题。因为分值低,所以无论文理科学生,都不是很重视。2009年广东卷,有一道表格总结题,据说有13万考生没有得分,这道被戏称为“13万考生都做不出的题”,不过是一份调查报告填充题,分值6分。原题如下:“2005年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显示,女性通过电视获取科技信息的比例高于男性,不同年龄的群体通过电视获取科技信息的比例也有差异,__A__,其中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比例高达95.9%,;家政人员是电视科普节目的观众主体,而高校教师的比例相对较低,可见__B__。上面的分析结果告诉我们,如果__C__,电视科普节目将会更有针对性。”其实面对表格,对照原文的提示,很容易得出,“A文化程度越低,比例越高”,“B工作性质与此有很大关系”,“C对文化程度和工作性质多做一些考虑”。但是很多学生居然一句都回答不出或者回答不对。
三、应对问题的措施
1.缩减可以混编的考题题型,节约出分值划拨给理性阅读题、写作题。比如,字音和错字一项,完全可以混编为一道题;词语填空与语句连贯性质相似,也可以混编为一道题,这样可以节约出6分,用来加大社科/科技文阅读的分值权重。
2.一些过于纯粹的文学题型可以删除,典型的是“文学常识”和“名篇名句填空”两项。因为对于非中文系学生来说,进入大学后,纯粹的文学常识和文学作品只能作为选修课来完成,而中文系的学生还要从头学起。这样就可以节约出9-11分,同样用来加大社科/科技文的分值。
3.在加大社科/科技文阅读分值的同时,增加表格描述/总结之类的题型,尤其是表格总结,非常能够锻炼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严谨准确的表达能力,比如下面这道题:
“到哪里去买休闲装?”记者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四大城市做了调查,下面是调查的结果,请你就表格提供的数字,写出两条总结(不得出现数字)(3分):
答案应该是:第一,在国内专卖店购买休闲装,不受收入高低的影响(1分);第二,在国外专卖店购买休闲装与收入关系很大,收入越高,比例越高(2分)。
4.作文题的题目尽量理性化,甚至可以出两道题,以备学生选择,引导学生写严谨的、含有大信息量的语句,逐渐杜绝动辄写排比句、抒情句,动辄引用名人名言的写作模式;而每年推出的“满分(优秀)作文”,也应该相应的多推荐理性文章而不是文学化过强的美文甚至故事,因为和全国考生相比,最后能够考取中文专业的学生毕竟是少数。
总之,高考语文是中学语文的风向标,是中学教师和学生的指挥棒,在目前自主招生还不可能大面积推广的情况下,高考语文的性质是不会改变的;高考语文连接着中学语文学习的重点,也是进入大学学习的重要接力点。所以,适当且逐渐的改变高考语文的命题模式,不仅有利于大学生理性写作能力的培养,而且也从根本上杜绝了那种平时语文成绩一般,靠上补习班也能获得一个不错的成绩的现象出现――这才是对祖国语言文字的重视和尊重!
参考文献:
[1]《高考将把语文教学带向何方?》.梅笑.《北京文学》.2006年第10期
[2]《一个语文教师对高考的感受》.刘文发.《北京文学》.2006年第11期
北京高考语文作文范文4
【关键词】 高考;语文命题;应对;方略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 (2014) 28-0046-06
写下这个题目,先声明一点:考试评价必须进行,高考更不可取消,恢复高考以来高考命题确实在不断改进,但也确实仍存在着很严重的弊端,具体表现为命题模式化、肢解化、浅表化和书斋化。高中语文则教学死瞄“高考指挥棒”,考什么就教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正日益极端的应试化、功利化和实用化,严重地被扭曲和异化,弃本失真。
一、命题模式化及应对方略
高考语文命题模式化主要体现在试卷板块以及字音字形辨识、病句判断、名句默写等试题命制方式的固化上。到2013年为止,全国卷及绝大多数的省市卷仍是这样的模式:基础板块+文言文阅读板块+古诗赏析板块+翻译默写板块+现代文阅读板块+语言运用板块+写作板块。其中正音辨形、病句、成语运用等仍是四选一的客观题,文言文阅读仍大都是三个四选一的客观题加两三句的翻译,古诗词鉴赏仍多是三道肢解式(一般关涉诗句、技法、主旨等)的主观赏析,现代文阅读仍是两类文本肢解式(由词到句、段、篇)的主观赏析、探究和评价,等等。2014年,尽管北京和江苏两省市的试卷有所调整(江苏卷的语言文字运用板块增加了一道题,试题的考查点与去年稍有不同,突出了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考查,具体考查了语境下的词语运用、语体辨用、语句合理排序,以及对联的匹配、漫画寓意理解等;北京卷的语言文字运用板块增加了两道题,调整的幅度比江苏卷要大,也是突出了文字运用能力的考查,具体考查了语境下的正读音、辨字形、填词、词语合理排序、语体运用辨正,以及“对联”“月”等的文化知识的考查;作文板块则增加了“微作文”这一考查形式。但是,两省市卷在板块上仍没有变化),但全国大纲卷、重庆、浙江、安徽、山东、广东、湖南、湖北、四川等9省市的试卷与去年的板块、题量、题型等仍完全一样;天津、江西两省市卷也可以说是与去年无甚差别,只有一道题在相邻板块做了数量上的微调。就是近年来有一定改革气象的全国课标卷、福建卷、辽宁卷、安徽卷等也还是与前一年的板块、题型、题量等完全一样,只有上海卷在一道题的分值上有微调。这无疑又在形成新的模式化。这种模式化,动辄十几年都没有大的突破;作文命题,也是动辄五六年甚至十来年风行一种题型而无大突破,而且总是从命题人自我感觉出发,严重脱离学生思想实际。比如,先是风行六七年的话题作文,接着是风行六七年的“解说文字+命题”,现在又开始风行“新材料作文”了。所命制的作文题大多是考生打心里不愿意写或不大会写的题,逼着考生在那里“挤牙膏”编造骗取高分的“假话”,做“人形鹦鹉”(叶圣陶语)。对这种高考伪命题和伪写作,每年都会受到有良知之士的批评,指出其背离生本化、立意和选材模式化等严重弊端。这种一段时间内形式相对稳定的模式化高考作文命题(据专家讲,这叫做需要有一个不断走向成熟的过程),给猜题、押题和考辅资料泛滥创造了机会和环境,从而也导引、助推着一线作文教学及考练极端应试化,只求“高仿真”和“高分术”,根本就不顾及学生写作能力和素养真发育与真提升。
再有,为了考练好字音、字形、成语、病句、默写之类,“死记硬背”全线下移,高一高二年段就忽而一个“多音字辨识集合”“常考成语训练集合”忽而又一个“病句训练集合”“课外名句集合”等,就好像一个个“死冰冰集装箱”不断地砸向学生,逼迫他们生硬地死记强背,死命地做考练试题――高三更是不知加码几倍地“有过之而无不及”。为此,有的教师干脆就这样告诫学生:阅读赏析那些“活东西”大家都不怎么样,作文也都好不到哪里去,谁把这些“死东西”记得死,做得实,谁就是考试乃至高考的“大赢家”。实事求是地讲,当下的一线基础年段的语文教学基本就等于死抠“字音、字形、成语、病句、默写”,照着“详解”讲析教辅练习和试题答案了。至于高三年段,就更不用说了,无论做得怎么残酷都是天经地义的。简直就到了这样的程度:随便哪个人,只要手中有教辅和考辅(当然必须是带详解的)就都可以来教高中语文(包括高三)了。这只能意味着语文教学的扭曲、畸形、异化,自辱、自残直至自杀!在这种教学背景下,高中三年学生到底要死记多少字词和名句,强做多少成语和病句题,到底要浪费多少宝贵青春又经受多少身心摧残,都被那点儿可怜的分数给蒙蔽掉了!在这种背景下,很多语文教师平时教学最关心的已不再是自己如何提高阅读、思维、审美、赏析、表达等能力和素养,如何活教教活,真教学生学好、会学或会用语文了,而仅仅是如何死命地压着学生把“死知识”砸得更死,把“高分术”用得更到位,如何全盘最仿真化地“教考练”,如何猜题押题,获得“高分王”的美誉。
假如高考语文命题不再模式化,不再总是死守着这个“模式化”来小修、小补、小改进,而是在课标、大纲和考纲的范围内,每年在试卷的板块上和题型上都有所取舍和出新,保持动态化,同时加大考查语言运用能力和语文素养的考核力度,结果就会大不一样。比如,结合具体语境或通过语用、听力等形式来考查注音、字形等(如2014年的北京、江苏卷);通过辨析、运用的方式考查成语、病句等;拟设特定语境考查名句默写和运用(大可不必总是命制成上下句对接形式)。作文命题则紧贴考生的思想与认识实际,年年有思路、新样式,且能最大化地激发起考生的写作欲,让考生真写作文,表达真实的自我。比如,直接利用试卷上的阅读材料来命制改写、续写、读后感或评之类的作文试题,让考生自然地写、真实地写、有趣地写,写出真实的自我,也该是很好的尝试。
二、命题肢解化及应对方略
命题肢解化,主要表现在古诗词鉴赏和现代文阅读赏析这两个版块上:
先说古诗词鉴赏板块。这一板块全国大纲卷和绝大多数省市的命题赋分一般为8分,试题多为两道(每道题4分),像2013年全国大纲卷第12题第(2)问,湖北卷的第14题第(1)问,山东第14题第(1) (2)问,江西第14题的第(1)问,安徽卷的第8和第9题等;有的省市还多达3道题,有的题分值更低,像2013年天津卷第14题的(1)(2) (3)问,湖南卷第10题的第(1) (2)(3)问等。(2014年,个别省市的试卷仍存在着这种弊端,就不再赘例了)
客观地讲,这一版块的命题是符合《考试大纲》“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要求的。问题在于总是从命题人如何容易制定答案和阅卷人如何好操作评分的意愿出发,肢解宰割文本,命制出几道支离破碎的试题。更为可怕的是,这种命题方式直接导致了古诗词教学的肢解化、破碎化。很多一线语文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总是念念不忘考点和考法,总喜欢直接就照着教辅资料把一首血肉丰满、有体温有心跳的诗词肢解成零碎的、冰冷的考题来“高仿真”地讲析,甚至还不厌其烦地讲解怎么答、答什么才给分,把个课堂古诗词教学搞得鸡零狗碎、乏味透顶。至于课后的“考练”则更是直奔试题,满堂 “高分绝技”,零碎死板、高仿真地讲析再讲析,可结果就是低效再低效。
同时,试题被肢解得过于破碎,实际上也不利于考生作答和评卷操作。试题多而琐碎,考生作答时就必须得不断转换思维方式,疲于应付;再有,每道题分数都不高,扣了要点分数,就不好扣答题方式和语言表述的分数了。像2013年湖南卷第10题第(1)问的答案是“桃花流水鳜鱼肥”,分值是1分。若有些考生写错了一个字(如“鳜鱼”的“鳜”),那么该不该给分呢?若像评默写题那样判分的话,肯定是不给分了,但谁能否认这些考生总比对此一无所知的考生强多了,而现实却生生把这两类考生扯到一个平台上了。若分值为2分,让这类考生也可以得1分,恐怕就比较合理了。再如,这道题第(2)问的答案是“联系‘春深’‘染衣’,‘净’字巧妙展现了暮春时节芳菲凋尽,‘绿’成了自然的主色调的情景,委婉道出词人内心的纯净”。这样制定答案,显然是考虑到了“净”字在词中的表层意、深层意和表现手法以及具体语境而拟定的,但却只赋给3分。若某些考生的答案要点全面,但就是答题方式欠妥、语言表述不够规范,显然至少要扣1分的。然而,有些考生只能答出一个要点,答题方式和语言表述也不尽人意,本该不能给分了,但却往往又给了1分,这就导致了得分多少的不公平。如果非要严格考虑答题方式和语言表述的不足,也只好不再考虑这些考生所答出的那个要点了,这又会导致少得1分的不公平。这样一来,就不仅会导致给分的不公正,也会降低阅卷给分的可信度,进而损害一线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
这种弊端还表现在文言文翻译类试题上,3道翻译题共10分,翻译要点准确和翻译语言规范不能兼顾,最后阅卷时只好放弃对语言规范的硬性要求,稀里糊涂地处理掉。2013年的天津、江苏、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卷仍如此,湖北卷是3道题9分。(2014年,这些省市卷仍是如此)其实完全应该像重庆、辽宁、四川等有些省份那样,文言文翻译两道题10分,充分考虑语言规范的扣分余地。最可怕的是,这种弊端正在一线教学和备考中严重地滋长和泛滥着。这个问题就不再单列来评析了。
所以,很多一线语文教师都认为,这样命题和判分是没有公正性和可信度可言的,课文教得再好,也不可能保证学生得到理想的分数,还不如就直接用仿真试题来进行教学就是了。在这样的心态下,鱼龙混杂的仿真题泛滥成灾,古诗词教学日益失真甚至几近无聊加无效也就不难理解了。不仅如此,这也导致了高考阅语文卷不重视语言表达能力这一弊端的合理化,进而导致平时“考练”也往往不重视语言表述的规范化,最终危害学生语言思维能力和素养的健康发育。学生学了那么多年语文,做了那么多的“考练”,师生都花费那么多的心血和精力,为什么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那么差呢?很多人都在这样质疑。笔者认为,这种不重视语言规范的“过度考练”也是难辞其咎的。学生自主学好语言表达的时间被挤占殆尽,而所谓的“考练”又严重忽视甚至无视语言表达的规范化,又能有什么好结果呢?假如命题形式能改变一下,尊重文学类文本阅读赏析的本质规律,回归一个人读诗、品诗、赏诗和评诗原始的思维和审美程序(即先把文本真读进去,接着整体感受和感知,而后再品出特色并深入探析原由,最后做出评价),并按照这个程序来命题,结果也许就会大不一样。比如,“读了这首诗(或词),你认为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或心愿、心志等),主要运用了哪些的表达方法?请简析”“这首诗(或词)主要运用了哪些抒情方法?请简析。这些方法在写作上给了你哪些启示?”这样命题,一大一小,赋分合理(2013年全国新课标卷的8、9题分别为5分和6分,就比较合理),就不仅会大大改善或避免考生不够从容答题、阅卷者评分有失公允等实际情况,也会避免古典诗词教学和备考训练的“肢解化”和“破碎化”,有益于引导一线古诗词教学返本归真。
再说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赏析板块。客观地讲,这个板块的命题要求也是符合教学大纲的,也是命题的思路和一些试题的方法上出了问题,与古诗词鉴赏的命题相类似。命题者总是机械地紧扣着《高考考点说明》,只考虑如何方便制定答案和阅卷操作,很主观地列出文本中的一些词语、句子、段落,命制成年年似曾相识的考题,即让考生去分析其意蕴、方法和作用等。如2013年全国大纲卷的第14题,天津卷的第16、17、18题,上海卷的第7、8、9题,江苏卷的第11、12题,安徽省的第11、12、13题,江西卷的第17、18题,湖南卷的第20、21题等。(2014年仍没啥变化)这样的命题思路和方式,从根子上讲,严重忽视了“我读我品我悟我赏评”这个阅读主体,也几乎没有考虑文本阅读的本质规律、原始程序以及考生应考答题的操作实际。故此,其后果显然也导致了一线阅读赏析教学的极度仿真化、肢解化――课后的考练和高三备考则更是有过之几倍才正常。正如特级教师曹勇军所批评的那样:“现在的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已被彻底异化了,已绝非真正意义上的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了。”
故此,完全可以变换一下命题思路和方式。像那些“词语、语句、段落的含义、写法、作用”之类的试题,完全可以从阅读者需整体深入阅读、深刻感受、思考、思辨和感悟的角度来命制试题。比如,“请在某几段中选择一两个最吸引你的词,说说你最爱的理由”“请在某几段中选择两个你认为最有味道的句子,简要说明其具体含义”“读完全文,请选择一个你认为最关键的段落,简析其艺术手法(或作用)”之类。这就是从这样命题,虽然在答案制定和阅卷评分等方面会增加一些操作上的难度,但却是在真命题和命真题。读者是怎么读进去的,是怎么先获得整体感受和认知的,又是怎样逐层深入地思考、思辨、感悟、品析和评价的,命题就依据这个原始的本真的阅读思维顺序来进行,以突出是“我”在读诗、品诗、悟诗和评诗,而不总是由别人递出几个词语、句子、段落或什么手法要“我”被动地支离破碎地去读,去品,去悟,去评。只有这样命题,才是在真命题、命真题,真考语文,考真语文,才会真的导引一线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返本归真。
三、命题浅表化及应对方略
《高考考点说明》对文言文这一考点的总要求是“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具体考查点是“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翻译文中的句子,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这样的考点要求也是符合《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这一要求的。但是,这样的考点要求和大纲要求绝不意味着高考文言文命题只能限于这样的形式,尤其是绝不意味着总是把内容的理解、判断和评价等都命制成客观题,供考生半透明地猜想、判断,十几年都守着这一模式无大突破。像山东试卷的第11和12题,乃至2013年全国和各省市的试卷几乎仍都如此。(2014年依然如故,不再赘例)命题意图是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判断和评价,实际上基本属于文字游戏了,不过就是利用张冠李戴、偷梁换柱、打时间差、以偏概全等手段来制造文字游戏似的哑谜。这样的试题,根本就无法考查出考生“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真实能力,充其量是在“猜谜语”。高考这样考,一线文言文教学“高仿真”地这样教,“教考练”全盘浅表化,不问文本的思想文化底蕴,更不做什么赏析和评价,一垮到底,愈演愈烈。这里再强调一点,大纲和课标所提到的“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应该是指文言文教学效果而言的,绝不意味着教与学就可以如何浅易(事实上很多文言课文并不那么浅),教学和考试就可以仅仅关注文言实词、语句翻译和内容的理解与判断,更重要的应该是同样该关注对学生概括、提炼、赏析、评价等能力的培养。可见,文言文试题的命题思路和方式是必须要大力改进的。
假如命题能换一种思路和方式,把信息筛选、内容评价等命制成主观表述题,让考生真正去用心阅读、筛选、归纳、概括、提炼、评价,发表看法、表达态度。这样一来,恐怕一线教学就会返本归真了,也不会再那样浅表、平庸,无所作为了。假如命题者和考纲制定者还能够再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对文本的写作艺术也有所涉及,那无疑会更有益于一线文言文教学的返本归真。
四、命题书斋化及应对方略
命题书斋化是指高考命题试题多年来只限于读写能力的考查,一直拒听力考查于高考门外。众所周知,听、说、读、写是语文的四大基本能力,“听说”能力又是现实生活中人们运用语文的常态。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人们的交际、交流、对话、评论、辩论等语言表达活动会越来越频繁而丰富,而且对语言的口头表达能力的要求还会越来越高。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验,一次读不明白,可以多读几次;一遍写不好,可以多修改几遍。而现实生活中,听往往只能是一遍而过;说也往往是一语道过,一般也很少会有人多次重复给听话人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讲,听说是一个人语文能力和素养最迅速、最直接,也最真实的反映。然而,我们的高考语文命题却长期限于“读写”的圈子(作者并无否定需考查读写能力之意),这显然是严重缺项的,是畸形和病态的,也是“严重地不靠谱的”(程红兵语)。事实常常无情地正告我们,高考语文成绩优秀的学生,他们的语言口头表达能力却不见佳。事实上,这种长期仅限于“读写”圈子的高考语文命题,已经导致中学语文教学长期“纸上谈兵”,进而导致语文教学久不见实效甚至低效、无效,致使广大中学生都成了严重缺乏母语听说能力的“偏瘫儿”。
当然,说现在的全国和各省市的高考语文试卷一点儿也不关注语用题也是不是客观的。每年全国及各省市的高考语文试卷上还是有几道语用题的,而且还在逐年有所改善,但这对于引导一线教学切实重视语言运用,扎实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而言,其影响力还是很不够的。更何况有的年份,这类试题还被拟成书斋气十足的文字游戏。比如,1999年全国卷第25题,2002年全国春季高考卷第25题,2009年全国卷第20题、湖北卷第20题、山东卷第17题,2010年浙江卷第6题,直至2013年四川卷第20题、辽宁卷第17题等。这样的试题,很不接地气,书斋气十足,逼着学生带着镣铐做“‘诗意’游戏”,或者迫不得已地写几句“假大空”的话。近几年来,尽管这样的语用考查题确实日渐衰微,代之以比较实在的真语用题,但还是难以形成真注重语用的教学气候,甚至反而被极端的应试化、功利化给利用了,竟也成了逼着学生无休止地仿真考练的沉重负担。
为此,笔者建议,“大分时代”语文高考必须高度重视“听说”能力的考查,必须增设“听力考试”这一环节,必须彻底突破命题的“书斋化”。因为只有真正实施“听力考试”,才有可能彻底扭转高考命题“书斋化”的局面,真正促进广大中学语文教师和语文教育工作者真正转变观念,归真务本地切实抓好语文教学,全面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具体可以通过合理的语境、题型来考查考生的听的能力。如,听取和判断语音、语气、语调、感情的能力,听取和辨析词义、复杂语句的主干的能力,听取、理解和领悟重点语句的隐含信息和“弦外之音”的能力,听取、复述、概括听力材料的主要内容,挖掘、提炼、把握听力材料的中心意思的能力等。
北京高考语文作文范文5
下面我们就结合高考优秀作文,探讨一下他们那新奇独特的构思,以给同学们一些启示:
一、哲理故事法
作者不直接给人指点或高谈阔论,而是给你一个故事,让你自己去体会其中的哲理,这无疑给了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读这样的作品,读者感觉到的是平等,收获的是智慧,阅读此时便是一种享受了。2006年天津高考优秀作文《愿景》就是这样的佳作。
二、场面设定法
就是借用人们悉知、知名度较高的那些场面或者节目、栏目,让里面的人物完成自己构思、选题、作品。比如有的同学模仿《实话实说》栏目,有的同学设定《焦点访谈》的样式,有的使用《百家讲坛》的模式……这种借助大家非常熟悉喜好的形式来表达自己思想情感的形式,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容易获得阅卷老师的青睐。前段时间在网络广为流传的一段视频节目《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导演胡戈就是这种方法的典型实践者,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三、联想比喻法
这种撰写几句优美的议论加上几个事例的写法越来越为人所厌见,因为那种构思显示了作者构思作文智能和技能的贫乏。而那些能够广泛联想,充分发挥了作者丰富的联想及精深驾驭文字表意的文章就显得弥足珍贵,因为作文就是要考察出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2006年甘肃高考优秀作文《一杯沧海》就是运用了联想比喻法的难得的佳作。作者善于联想,擅用比喻紧扣材料而不囿于材料,发前人所发却能翻出新意,把一本书比作一杯水,把人生比作沧海,令人耳目一新,赞叹不已。其实我们见过的很多被人传诵的文章也使用了这种方法,比如茅盾的《白杨礼赞》。
四、人物评传与古人对话法
近几年来,很多学生喜欢在高考作文中写人物评传,而这种构思的作文以其生动的语言、深刻的形象、丰富的历史内涵也赢得了阅卷老师的好评。2006年陕西省高考优秀作文《当他逝去的时候》就是用历史人物荆轲来表达“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主题。文章用形象的语言,生动感人的再现了2000多年前那震撼人心的一幕。写这种作文,作者一定要对所写人物非常熟悉方可驾熟就轻。比如2005年北京的高考满分作文《十个海子的复活》,作者北京四中的方婕就是在考前充分的掌握了海子的材料,深刻解读了海子的所有诗歌,把握了海子的精神内核,然后在考场上一气呵成。
北京高考语文作文范文6
关于今年高考作文会考非典,最近媒体上充斥着各样的报道。刚刚有媒体报道,非典疫情牵动全国的心,正在着人们的生活,高考试题的性。接着,就有人撰文表示:“从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方向来看,多以话题作文为主。非典是今年的社会热点,但高考作文最好别以非典为话题,而教师在做作文辅导时也不宜将‘押宝’在非典上。”紧接着又是猜测,“假如我们考非典,那么,做老师的眼下应该如何学生作文?将来又应该按标准来给考生阅卷与评分?”……媒体如此莫衷的猜测,使读者目不暇接、眼花缭乱,受更多的是那些处在关键时刻的高考考生。如此下去,极有误导高考考生。
笔者,今年高考会不会考非典,是作文会不会考非典,现在下结论为时尚早。况且,不管高考作文会考非典,复习接近尾声的高考考生来说,应该是考,都应该胸有成竹。毕竟,在2003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中,作文基础等级要求是“感情真挚、思想健康、内容充实,中心”。要,靠的是平时的培养和训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基础不,临时抱佛脚又怎么能行?的确,非典是现在的热点问题,但热点年年有。比如去年世界杯,北京考题出了关于规则的问题,并不意味着你非写世界杯,话题不取决于热点。话题作文不是当前社会热点,也不是流行的话题,而是有哲理的问题、有文化内涵的问题。由此就可以看出,要在话题作文中胜出,靠的平时知识的积累,而“把握”的“一时”。
更可怕的是,媒体强调非典疫情高考试题的性,那么考生以非典为话题作,非常容易产生的“克隆作文”。媒体上关于非典的文章千千万万,多得不计其数,是非典的反思,更是层出不穷。按理说,考生起来应该是如鱼得水,但在资源共享度如此高的现代社会,“克隆作文”在所难免。然而,不可的问题是,全国高考作文要求中可是指出“抄袭”,并且在评分标准里规定了处罚措施。如此一来,媒体强调非典疫情高考试题,考生以此,不但在作文时束缚了考生的思维,扼杀了的自由精神,而且“抄袭”,有违高考选拔人才的初衷。
由此看来,关键时刻,媒体管住的“嘴”为妙。关于高考作文,媒体应该慎重行事,绝不可误导考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