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戒教育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惩戒教育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惩戒教育论文

惩戒教育论文范文1

一、过程与结果互相对立

语文教学的结果是指语文教学活动发展的最终产物,而语文教学的过程则是指为达到教学目的或获得教学结果所必须经历的活动程序。在人们的习惯思维中,前者与语文知识几乎是同义语(狭义的知识观),主要是一些经过严格检验,被证明是真实可靠的、能够用文字符号加以明确表达的事实,包括字、词、句、说话、作文等;后者具体为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调度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谋求建立新旧知识之间实质性联系的过程。

教学的过程与结果在性质上存在着差异:①结果通常只涉及认知的层面,而过程则不仅仅涉及认知层面,常常渗透着活动主体的情感、意志、态度等心理因素;②结果通常是以“产品”的形式存在的,它是封闭的、固定的、静态的,而过程是以“活动”的形式存在的,它是开放的、灵活的、动态发展变化的;③作为特殊认识活动的教学结果,往往是比较客观和确定的,而过程常常是主观的、不确定的,与特定的个体、特定的时空情境联系在一起;④语文教学结果(即语文知识、语文能力等)具有公共性,而过程则通常具有个人性,并且过程的丰富多样性也与结果的“贫乏单调性”――后者仅仅是由若干词语所构成的――形成鲜明的对照。教学的过程与结果具有不同的教育价值。对学习者而言,结果的价值主要在于它的“消费”价值或使用价值,“由于其具有普遍适用性,学习者获得这些知识就能在自己的生活中直接使用它们,由此使得学习者的行为和生活能基于前人和他人知识经验,避免行为和生活的盲目性”,增强社会适应与生存能力。而过程具有“生产”价值或发展价值,它对于学生身心素质形成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如果说前者追求的是对学生的即时效用,那么后者则是着眼于它对学生的身心结构的改造、丰富和发展的作用,追求的是“一种不可量化的‘长效’”。

二、过程与结果相互依存

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彼此对立,但两者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彼此交织在一起。就语文学科本身而言,过程体现该学科的探究过程与探究方法,结论或结果表征该学科的探究结果。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什么样的探究过程与方法论必然对应着什么样的探究结论或结果,概念原理体系的获得依赖于特定的探究过程与方法论。如果说,概念原理体系是学科的‘肌体’,那么探究过程与探究方法就是学科的‘灵魂’”。“肌体”与“灵魂”总是相依相伴、密不可分的。从教学的角度看,教学结果是在教学过程中生成的,它是基于过程的结果,是过程的沉积物。对结果的追求是过程展开的动力源泉,同时结果又为过程发展提供方向导航。过程是结果的动态延伸,它总是朝着结果并受结果的引领与规限。“没有过程的结果是没有体验、没有深刻理解的结果,不追求结果的过程是缺乏价值和意义的过程”。

三、过程与结果辩证统一

惩戒教育论文范文2

(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传播学要素分析

1.教育者(传播者)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教育者,即传播者,是传播的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是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主导力量,对信息的收集、选择、删除、保留、发出起着把关作用,是整个信息传播过程的“守门人”,是后续环节中的教育信息编码者、发送者和控制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者。作为传播者,教育者功能的发挥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

2.受教育者(受众)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受教育者,即受众,是传播的客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是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育最终效果的直接体现者。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接受方”,受教育者出于自身需要,对教育者发送的教育内容进行反映、选择、整合,并将其所接受的教育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作为受众的受教育者本身并不是消极的被动接受,甚至在有条件的选择和接纳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排斥和反抗,这就决定了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关键性作用。

3.教育介体(传播内容和方法)教育介体包括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是传播中的传播信息和传播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用来影响受教育者的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规范以及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各种方式与手段的选择,都会影响教育的效果。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内容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客观依据,要把特定的教育内容有效的传播给受教育者,必须要有适当的教育方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具和方法的选择影响着传播信息的效果。教育方法是传播者进行说服教育的辅助条件,决定教育效果的速度和程度。有效的传播介体是连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纽带,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的一个基本要素。

4.教育情境(大众传播环境)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不是一个孤立封闭的过程,而是处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之中,社会环境影响和制约着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大众传播环境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思想观念,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一方面通过传播媒介传播思想政治道德知识和规范,对人们施加广泛而有力的影响,另一方面大众传播所传播的信息造成的不良的舆论环境也会削弱甚至抵消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教育者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应注意抑制和消除大众传播环境的的消极影响,利用并强化其中的积极影响。同时受教育者在信息接受过程中要培养自身信息辨别能力,主动吸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传播内容。

(二)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的传播学理论分析

1.运用“把关人”理论分析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的行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中,教育主体和接受主体相互交流,交互作用。其中,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活动的传播者、组织者,其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是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1947年,美国传播学家库尔特•卢因提出了“把关人”的理论。“把关人”(gatekeepers)是控制信息在信道里的流通的个人;他们可以扣压信息、构成信息、扩展信息或重复信息。它是可以决定什么性质的信息被传播、传播多少以及怎样传播的人或机构。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中,教育者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传播者和引导者,其自身素质和对传播信息的筛选能力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效果。

2.运用受众选择性心理分析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者的需要驱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是特指发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中的过程。具体而言,是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接收者(受教育者)处于自身发展的需要,在特定的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环境下,对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导者(教育者)所传输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选择、内化、外化及反馈调节等一系列完整的连续性活动。”[4]在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过程中,受传者不是消极被动的接受信息,而是根据自己的价值观、信念、立场、需要、兴趣等有选择的接受信息。1960年,美国传播学者约瑟夫•克拉伯(JosephKlappe)在《大众传播效果》一书中,将选择性心理归纳为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选择性记忆。由于过多信息的干扰,受众会产生于传播者意图不符的理解偏差。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善于了解、利用受众的经验、态度、立场,改进传播方式,从尊重受众需要的角度进行传播活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充分考虑到选择性心理的作用,调控和引导传播内容,传播受教者需要和能够接受的内容是至关重要的。

3.运用个体差异论分析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者的发展创新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接受作为主体性的能动活动,对接受客体也会形成创新期待。主要表现为接受对象在理解选择过程中,通过自我更新和文化自觉调适,实现自身的创新发展。创新发展是对信息认识深化的最高表现形式,接受主体的个性和接受差异由创新期待体现,而创新期待也是接受主体主体性的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中,没有创新期待就没有接受主体的超越自己的主动性。对于知识结构丰富的接受主体,其思维往往比较活跃,要求打破原有知识水平,实现自身的发展与超越。1946年霍夫兰首先提出个体差异理论,经德弗勒加以修正形成。每个人的成才环境和社会经历不同,对同一信息的反应和接受能力也不相同,简言之,由于个性差异会对信息会做出不同的选择和理解,随之态度和行为也会因人而异,同样的信息往往会收到不同的效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把握接受主体的个性特点和层次需求,有的放矢的教育,对于塑造和转变受教育者的思想和行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运用“培养”理论分析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环境制约外在环境制约规律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中,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受到来自其他方面外在条件和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是指对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包括的因素十分广泛复杂,这里主要是指相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中心事物的外部环境,即大众媒介环境,它对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新媒体时代,大众传播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美国学者G•格伯纳等以一定的社会观和传播观为出发点提出的“培养”理论认为,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的倾向性,使得人们的主观现实和客观现实存在很大的偏离,这种长期的影响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的现实观。一方面,大众媒介环境满足人们对信息的需要,另一方面,它也影响着人们对社会的认知和判断。提高信息接受者的媒介素养,培养受教育者的媒介使用能力,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路径的传播学分析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的四个基本要素的传播学视角解读,从不同视角认识和理解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对运用传播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探寻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创新路径提供了重要启示。

(一)提高教育者(信源)可信度,是有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条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提升自身的可信性和内在人格上让人信服魅力,还要提高理论知识水平,成为专家型传播者。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理论素养,将伦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传播学等相关学科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多角度、多视角、多层次看待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中提出,人们对传播者的评价常基于三个特征:它的知识和正确性、他的可靠和诚实程度及他的意图。传播学者霍夫兰在说服效果研究的实证研究基础上提出的“可信性效果”指出,传播者(信源)可信度越高,其说服效果越大;可信度低,说服效果越小。受教育者如果认为教育者学有所长、诚实可信、意图公正,就容易对教育者产生认同的积极接受心理,反之,则容易对教育者传播的信息产生抵触心理。

(二)理解受教育者的需求心理,重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要充分考虑到接受主体的主体选择性,根据接受主体的个性特征,兴趣需求,有目的、有选择、有计划地传递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这样才能有效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传播学中从受众的需求和接受信息的原因出发进行研究的使用与满足论,是一种新兴的受众理论。起源于40年代的美国,这一理论把受众成员看作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作是基于特定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由于每个个体在不同阶段的需求都各不相同,传播的信息不可能被所有受众全部接受,受众会从中挑选出可以满足自身需求的信息进行认识和理解。受众面对信息的传播并不是完全被动的,实际上受众总是自主地选择自己所偏爱和需要的传播内容和讯息,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传播活动的主动权最终是受众而不是传播者所掌握。

(三)把握教育内容的真实性、先进性和教育方法的巧妙性,提升受教育者理解和创新能力从上述霍夫兰的“可信性效果”研究可以看出,传播者自身的可信度是提高思想政治政治教育传播效果的重要前提条件。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高可信度信源的传播效果会出现衰减,而低可信度信源的传播效果则呈现上升趋势。这就是所谓的“休眠效应”。这一现象说明,随着时间的流逝,信源可信性的影响趋于减弱,而传播内容的作用才开始真正发挥出来。由于传播过程中“休眠效应”的存在,要想达到长期的说服教育效果,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内容本身的说服力。思想政治教育者选择具有真实性、有益性的教育信息,一方面要尽量选择权威部门或者主流媒体的信息作为施教材料,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受教者的精神需要,分层次、分结构传输教育内容,培养受教者的创新发展能力。同时注重教育的方式方法,如“形象说理”、“辩证施教”、“促膝交谈”等教育方法都可以使教育达到一个理想的效果。

(四)建构良好教育环境,加强受教育者的媒介素养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中,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介体三个基本要素紧密相连,相互制约、相互依赖,但是整个教育过程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里进行的,信息时代,大众传媒的公开性、权威性、显著性、时效性等特点使其在信息环境的形成过程中拥有其他类型传播不可比拟的强大力量。在传播主流意识,控制舆论,培养民族的政治觉悟有很大的优势,但是大众传播的负面功能也给公众的价值观念造成了消极影响。良好教育环境的形成,需要大众传媒发挥文化教育的正功能,将信息、价值观和规范传播给每一位受教育者,同时培养受教育者的信息解读能力,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媒介素养教育核心在于帮助处于信息时代的人们,在面对汹涌而至的大众传播资源以及在其身后蕴藏的复杂社会关系,能够正确的掌握批判、解读、利用这些资源的能力。

惩戒教育论文范文3

关键词:小学阶段;语文学习;养成教育

在小学教育中,语文学习是一门基础课程,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就是要促进学生对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的掌握,更好地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自信心与良好习惯的养成,因此,在小学阶段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就在于养成教育。下面文中从小学语文学习养成教育的内容入手,就如何促进小学语文养成教育重要性的发挥进行了论述。

一、小学阶段语文学习养成教育的内容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进入到小学阶段语文的学习,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学习中的很多好习惯还需要慢慢培养,因此,在小学语文阶段学习中必须要注重对养成教育的重视。小学阶段语文学习的养成教育包括了很多内容,如良好的识字、写字习惯;在语文学习中对工具书的使用习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质疑问难习惯的培养;学生在读书的时候,注意力集中,一边读书一边思考的习惯;勤于动笔的习惯,在读书的时候把不懂的地方标注出来,及时将自己的心得体会写出来或是在读书时遇到优美的语句记录下来;多读书记笔记的习惯,读课外阅读的习惯,自觉地利用课外时间进行阅读,从而养成阅读的好习惯等。这些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都是小学阶段语文学习养成教育的主要内容,对学生语文学习效果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促进小学阶段语文学习养成教育提升的措施

(一)明确养成教育的意义,对学生进行反复教育

要使得小学阶段语文学习养成教育效果得到有效地提高,那么就要对学生明确养成教育的意义,使得学生真正明白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对今后的学习的重要性。而且教师要通过各种方法使得学生明白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而是需要不断地坚持才能实现的。为了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反复地教育,使得学生在思想上引起重视,从思想上做好长期坚持的准备。例如,在小学语文良好的写字习惯的培养时,往往在课堂上学生可以按照要求对汉字进行笔画正确地书写,可是在课堂之外,却往往为了省事在书写时走捷径;在对工具书的使用习惯中,在上课时学生们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对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语进行查阅,可是在课下阅读时,却很不容易自觉地去做。因此,这就需要老师对学生进行反复的教育,让学生认识到良好的写字习惯、使用工具书习惯的重要性,逐渐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查阅工具书习惯,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养成习惯。

(二)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

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学习的进步,学习效果的提高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对学生日后的学习与生活都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因此,在小学语文学习中,我们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更好地促进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在良好的学习氛围的营造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营造一个平等、_放式的学习氛围,使得学生自觉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良好习惯的培养。

(三)养成教育的形成要对学生严格要求,坚持不懈

对于小学生来说,小学阶段是其学习习惯形成的一个关键性的时期,如果在小学阶段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会使得学生终身受益。因此,在小学阶段语文学习中养成教育的开展,必须要严格要求,坚持不懈。小学生的年龄较小,他们有着很强的可塑性,但是也正是因为学生年纪较小,所以自制力就会较差,因此,养成教育的培养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

(四)在小学阶段语文学习中要将养成教育贯穿到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

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目标,因此,在小学阶段语文学习中,要将养成教育贯穿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当中,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目标化,制定出每一个学习阶段的养成教育所要达到的目标,从而促进养成教育的实现,将学生的养成教育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另外,在养成教育阅读习惯的培养时,要注意的是阅读不仅限于课内阅读,更要重视课外阅读,通过课外阅读来增加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惩戒教育论文范文4

关键词:历史教学;问题生成;问题解决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4-0290-085

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无疑须有疑”,有疑才会有思,“思”使“有疑变无疑”,学习才有收获。笔者结合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实践论述了“问题”的生成与解决方法。

一、激发,给“问”以动力引擎,使“无疑”到“有疑”

课堂之“问”需要激发,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打破思维定势,营建需求失衡等方式实现。

如教学《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与发展・启蒙运动》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矛头指向”以表格的形式进行归纳整理。具体如下:

学生在生成材料的过程中会发现,“启蒙运动”要同时反对教会神权和世俗王权两股封建势力。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一问题的提出便是由生成的材料创设出的新情境激发而来的,这样的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

二、引导,给“问”以探究过程,使“有疑”到“无疑”

引导,即把“问”引向深入,并指导学生探究问题,这是问题的解决过程,是“有疑”到“无疑”的过程,即是思考由潜在状态转入活跃状态的关键所在。

比如,教师展示有关14―16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状态的材料,如下:

材料一:十四五世纪,意大利出现了佛罗伦萨和威尼斯等著名的工商业城市。这些城市各自独立,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纷纷采取鼓励发展工商业的政策,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人教版必修3第26页

材料二:18世纪时,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进一步发展,英国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迅速……在新兴的棉纺织业,生产技术首先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飞梭出现……引发了纺织生产领域一系列的发明创造,后来在冶金、采煤等其他生产领域也纷纷出现了发明和使用机器的。

――人教版必修2第30页

教师引导学生对比三场运动在反封建方式和程度方面的不同,并引发学生思考阶级和经济方面的原因。通过对上述材料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他们逐渐摆脱了复兴希罗古典文化的旗帜和宗教的外衣,直接面对教会神权和世俗王权两股封建势力。

引导使“问”变成了讨论探究,书本上知识就变成了“活”的知识,学生不仅知道了“是什么”,而且知道“怎样”去探究,学习就不仅仅是感知的范畴,而是经由思考逐步走向理性的范畴。

三、指导,给“问”以技术支撑,使“有疑”与“无疑”不断回返往复

“问”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思维模式的全新构建,是学生学会了学习和转变了学习方式的重要标志。

(一)由课堂直接口头发问转向课前预习笔头发问

课前预习可以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思维时间,笔头发问可以使问题的逻辑性更强,并且由个人单独发问转向集体讨论研究发问,集体讨论研究发现的问题更具典型性,更有思维含量。这两个转变建立在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基础之上。课前学生预习后写出尚未能独立解决的问题,然后在课上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利用集体智慧解决部分问题,剩下的问题可写在黑板上交给全班学生讨论解决。比如,《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与发展・启蒙运动》一课中,学生小组讨论后在黑板上写下了这样的问题:启蒙运动的原因?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关系?启蒙思想的代表作是如何体现理性精神的?举例说明启蒙运动的影响?中国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与西方启蒙思想有何不同?

(二)学生评论、比较,教师示范、建议

学生之间的问题可以进行互相评论和比较,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进行示范,或建议,这样,“问”就更具方法性。如在比较“中国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与西方启蒙思想”时,学生一开始不知道如何下手。这时,教师可提醒学生注意比较的角度,要求学生遵循同类相比的原则,并可结合具体思想家的思想主张加以比较。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将黄宗羲与孟德斯鸠的思想主张逐一进行比较,进而得出了中西思想的两大区别:一是西方启蒙思想在反对君主专制的同时提出了建立新的社会制度的理论构想,中国则没有提出;二是西方启蒙思想体现了法治理念,中国则是人治理念。通过比较,学生也理解了以黄宗羲思想为代表的中国早期民主启蒙思想的局限。

通过课前预习、笔头发问,学生产生了大量疑问;经过课堂集体讨论、相互,学生解决了部分问题,又留有部分问题;在老师的示范和指导下,学生解决了大部分问题,但又产生了新的问题……学习就是在“有疑――无疑――有疑”的过程中不断回返往复。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学习,转变了学习方式,从被动接受学习过渡到了主动探究学习,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 杨绪贵.试论高中历史教学在新课改下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引文版:教育科学,2015(15).

[2] 许明华.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析论[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2).

[3] 周安会.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2015(8).

[4] 刘海荣.探究高中历史新课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5(10).

惩戒教育论文范文5

【关键词】多元智能学前教育体育课程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于1983年在《智能的结构》多元智能理论一书中提出的。他指出,人类思维和认识的方式是多元的,亦即存在多种智能,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音乐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智能。这种多元、开放、尊重个体差异的现代智能观既为幼儿教育提供了广阔发展的空间,同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肩负着儿童启蒙教育的重任,其素质直接关系到一代人的成长和发展。那么,作为服务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终身发展的体育教学就应该设置可供学生选择与发展的多元立体的课程,从而帮助他们树立学习自信,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长沙师范学校学前教育专业1年~3年级体育课程,实施多元智能理论的利用与开发研究。

1.2研究方法。本文以体育教育学、幼儿教育学、课程论、体育概论、心理学等学科知识为基础,主要采用分析法、比较法、专家访谈法、逻辑推理法等,在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进分析、判断、整理,来建构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学前教育专业的体育课程。

2 构建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学前教育专业的体育课程

2002年8月12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纲要》中明确指出:“本纲要是国家对大学生在体育课程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新时期普通高等学校制定体育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体育课程建设和评价的依据。”我们构建的课程必须是在这个纲要精神中的课程,并有机结合课程的目标、设置、结构、内容、评价等来实施。

2.1学前教育专业的体育课程目标

学校体育课程目标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学校体育实践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它是学校体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2.1.1运动参与目标

人人都能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和意识,基本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掌握一定体育知识技能后,可以组织和带动大家来积极参与体育运动、欣赏体育运动。具有较高的体育文化素养,能够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同时,在课程目标制定时,考虑到一系列的有关智能的开发,要把组织体育运动与参与体育运动等相关内容涉猎到课程的目标中来。

2.1.2运动技能目标

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使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能熟练掌握两项以上的健身运动基本方法和技能,并能利用所学的技术和知识进行身体锻炼,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同时,还应要求学生掌握最常见的运动创伤的处理技巧和方法。

2.1.3身心健康目标

通过体育课程学习后,学生应该掌握一些基本的测试和评价体质健康状况的方法,并能利用一些有效手段提高身体素质,使机体生理指标达到较高的层次;同时,能对健康营养食品、恢复性锻炼等有较高认识,也就是通过学习后我们能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这个目标必须在多元智能的身体智能中来实现。另外,学生经过体育课程的学习后能自觉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同时,也应该自觉地通过身体活动来改善自己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并在运动中体验到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受,这是多元智能理论中的自我认识智能的应用。

2.1.4社会适应目标

体育活动的参与,实际上是需要竞争与合作完成的运动过程,这可以很好的解决因独处引起的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在体育活动中需要合作,需要有对手的竞争,无论是对手还是同伴,我们都是在合作中进行体育运动,这是人际关系智能的达成表现。同时,我们在欣赏大众体育时,不仅仅是欣赏体育技术和战术,我们还要欣赏和认同一种体育精神,传承一种民族文化背景下的体育文化与精神,这对于鼓舞我们国民的奋发上进的精神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这是多元智能中的内省智能体现。

2.2学前教育专业的体育课程设置

一年级课程设置“选项课”,学生进入大学的第一学年开设“选项课”,每周1次,每次100min。每学期选学1个项目。应有8大智能领域整合后的多个项目可供学生选择。1000m (800m )、100m(50m)作为必修课的内容分解到第一学年的每次实践课中,其组织形式是学校统一安排上课时间、出席教师、学生进行选项。学校为二年级学生开设教学俱乐部、选修课、体育活动课、竞赛,(每一专项根据学生特点、层次分为“普通班”和“提高班”)体育教学课每周1次,每次100min。其形式是教师授课项目固定、学生自由选择专项课教学;其组织形式是学生自由选择上课时间、内容、教师。将那些具有一定天赋的三、四年级学生组织起来,并把各运动队的训练纳入其中(注:要求每一个学生尽可能有选择的加入一个代表队的训练,各代表队欢迎普通生加入代表队的训练)。

2.3学前教育专业的体育课程结构

为了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学生的各项智能的发展,其课程结构有以下两种类型:

2.3.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结构

我们应加大理论知识学习的力度,因为学生的体育学习不会只停留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层面上,他们会探讨其中的文化蕴涵。同时,在一般的高等学校,学生自我锻炼的场地器材能基本保证。再说,随着学生的自我锻炼的意识的增强,理解体育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也应随之增强,这就要求我们开设相对多点的理论课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加强理论学习,这并不代表在教室里上课的时间增多,而是在每次体育实践课上讲解与之对应的体育理论知识,时间控制在20分钟之内,这样就建立起了理论与实践课程紧密结合的课程结构。

2.3.2课内外相结合的课程结构

在实践课的课程结构上,我们要立足实际来设计,使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把课外体育锻炼和运动训练、比赛作为体育课程的延续和补充。同时,对部分身体异常和病、残、弱等特殊群体的学生开设以康复、保健为主的体育课程,只有这样,我们的体育课程才能关注每个学生,才能走向社会,走向生活,这样可以利用社会资源来开设有关体育课程。另外,我们的体育活动开展到具体的场所后,可以对当地的体育事业有推进作用,这种结合可以很好地弥补我们体育课程的不足。

2.4学前教育专业的体育课程内容

体育运动经过长期的发展,产生了种类繁多的运动项目。分别为田径、体操、球类、水上运动等。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比起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有其自己的特点。它更加追求学生的个性,更加强调学生的需求,也更重视学生终身体育的养成,因此,内容更加广泛,更加具有选择的余地。我们基于学生、教师、学校以及社会地域的实际,按照《纲要》精神,结合多元智能理论的认识加以整合,表1是一个多元、交叉的课程内容的构建。

表1课程内容�

2.5学前教育专业的体育课程实施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拥有的多元智能既是教育的内容,也是教育用以沟通学生的桥梁与手段。在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的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的实施主要有以下几种主要形式:多元智能的教学、多元智能的学习、专题教学与合作教学等几种方式。�

表2课程实施�

2.6体育课程的评价

2.6.1学生学习评价

对学生的体育学习评价,应对学习效果和过程进行评价。主要包括体能与运动技能、认知、学习态度与行为、交往与合作精神、情意表现等,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定等方式进行。自评是学生自省智能的表现,是对自己的体育知识和能力以及体育运动的兴趣和习惯等综合评价。他评主要是同学与任课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参与状况、考试达标、进步幅度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每一项赋予一定的权重系数,而得出一个比较客观的评价分数。评价中应淡化甄别、选拔功能,强化激励、发展功能,确立以定量评价、教师评价、小组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等组成的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法。

2.6.2教师教学评价

对教师的评价模式主要是在两个方面――体育教师的业务素养和课堂教学。业务素养包括:专业素质,教学能力,科研能力,教学工作量;课堂教学的评价通常包括教学目标内容、教学的组织和课的结构、运动负荷、道德教育的构建、教学结果等。

教师的评价方法主要有:教师自评和领导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评价和同行专家评价相结合,但是我们在进行评价时,既要多元进行,也要具有个别对待的评价,看到教师的努力和成绩,对教师也要进行过程评价,不要进行终结性评价,因为体育教学效果是一个长期的检验和反馈过程。

2.6.3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评价的内容主要有课程结构体系、课程内容、教材建设、课程管理、师资配备与培训、体育经费、场馆设施以及课程目标的达成程度等,采用多元综合评价的方式进行。

3 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多元智能视角下利用与开发的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能够使受教育者的体育能力得到全面发展,有利于学生体育能力的自我建构。

3.1.2多元智能视角下利用与开发的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有利于学生多种智能的发展,能够实现学生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3.1.3多元智能视角下利用与开发的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有利于丰富课程内容的多样性,增强课程结构的灵活性。

3.2建议

3.2.1研究者应与学习领导及管理部门应积极大力倡导该评价方法的推行,必要时应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因为学校领导的意愿,是实施课程改革和贯彻多元智能的主要张力。

3.2.2体育教师的理论素质与实践能力的高低,决定着我们课程改革的成败,因此,体育教师应努力发展多种类型的智能,增加自己的才能,熟悉各种体育运动项目与技能,能够与各种类型的学生沟通。

3.2.3在教学中,教师应树立多元智能观,相信每一个学生在智能强项的基础上,运用富有创造性的教学策略,变换授课的方式,激发学生不同的智慧,采用最适宜的教学风格,活跃课堂气氛,调动积极性,使学生把体育运动的技能和体育运动知识掌握好。

3.2.4体育教师应在实践、理论、再实践、再理论的不断反思中,逐渐完善学前教育专业的体育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加德纳.智能的结构[M].北京:光明日报社,1990.

[2]郑金州.校本研究指导[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3]杨立龙.校本课程的设计与探讨[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

[4]白晋湘.大学体育与健康教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5]教育部.纲要[S].教体艺字[2002]13号文件.�

[6]张晓峰.多元智能理论关照下的课程开发[J].教育导刊,2002,(02).

[7]李健.基于多元智能的校本课程编制[J].教学与管理,2005,(20).

惩戒教育论文范文6

一、《电路基础》课程教学的两种基本取向

在职业教育教学实践中,电路基础课程教学现有两种基本的取向。其一,传递取向。传递取向是通过传递知识发展学生智能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的任务是传授知识,学生主要的任务是接受并主动地内化知识,用知识的多少来反映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发展水平,好的教学效果意味着比较有效的知识传递。其二,实践取向。实践取向认为教学应该是不断增长学生实践能力和社会化的过程。课堂教学中,教师不是直接向学生授受知识,而是通过创造学习情境,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通过知识的建构和意义的赋予,理解知识的意义,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

无论是传递取向还是实践取向的教学,知识都是教学的基本内容。但是,怎样进行知识教学?知识教学的意义和目的何在?两种取向的教学遵循着不同的理念和实践。传递取向的教学认为知识是可以传递的,并认为知识是教学的起点也是终点,是学生学习和理解的对象。传授知识的主要方法是讲授,学生掌握知识的主要方法是记忆和练习。无论是“精讲精练”还是“变式练习”,改进教学方法的目的都是为了更有效的传递和掌握知识。传递取向教学认为知识教学的意义在于通过知识的传递和掌握,促使学生的计算能力、推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心智技能得到发展和提升。实践取向认为教学应立足于知识的建构和意义的赋予;教与学的起点不应是书本上的知识,而是来自于实际生产生活的,对学生来说没有现成的程序步骤可以解决的问题。问题解决的过程才是教学的重点,是学生建构知识和理解知识意义的过程。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不断建构知识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电路问题。

从笔者多年《电路基础》课程教学实践经验出发,更加倾向于实践取向的电路课程教学。《电路基础》课程是高职理工科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教学目标是为专业课学习和学生的发展做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素养的准备,需要的是学生能利用知识解决实际电路问题的能力。如果学生单凭记忆记住了知识,而没有理解,那么这样的知识对于学生的发展来说仍然是没有意义的。既不能用来解决问题,也不能带来理智上的进步。实践取向教学以问题解决过程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显然,对于电路基础课程教学目标的达成更加有效。

二、实践取向的《电路基础》课程问题解决教学及其设计

1.确定实践性教学目标

确定实践性教学目标是实践取向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面对学习主题,教师首先要明确“什么是值得学生理解和掌握的”,才能对症设计出更有价值的学习活动;学生只有明确“需要理解和学会什么”才不会对问题所带来的丰富的学习活动感到无所适从。实践性目标主要不是用于描述学生的学习结果,而是用来描述学生在特定的问题解决活动过程中的行为表现,旨在引导学生“经历”、“体验”和“探索”,获得丰富的解决电路问题的经验。例如,在“叠加原理”教学中,实践性教学目标可以包含:解释“生活中的叠加”、“数学中的叠加”原理,假设出“可能在电路中适用的叠加方法”;根据假设,确定实验方案,通过实践探索问题的答案;通过数据分析推演出结果的合理性;描述和总结问题解决过程,理解电路中的叠加原理,拓展和建构知识。可以说,实践性目标本质上是一种过程性目标、表现性目标。作为一种过程性目标,实践性目标是随着教学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是教学情境的产物和问题解决的结果;作为一种表现性目标,实践性目标应关注学生在教学情境中所产生的个性化表现,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在一个真实的实践任务中,理解和建构活动一般经历直观性理解、经验性理解、模型化理解、具体化理解等相互关联的阶段。另外,在确定实践性目标时,还应关注《电路基础》课程的内容、思想方法和特殊的表达形式。

2.选择生成性问题

在实践取向的教学中,学生的理解通常产生于问题,但问题是否具有生成性对于维持并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理解十分重要。所谓生成性问题是指能够引导学生的理解持续深入地发展,促进学生的认知水平从低层次向高层次的跃迁的问题。如“家里灯泡突然不亮了”这样一个实际问题,可以生成“欧姆定律”相关的一系列问题。由生成性问题产生的新问题可以是同一主题下维度上的拓展,也可以是不同主题间形式上的类比。生成性问题应包含丰富的知识内容和技能,能够为学生的理解提供概念框架,使学生从中学到的不仅是当前情境的体验和理解,还能学到适应环境、处理和思考问题的方法。基于实践任务的生成性问题的选择应基于问题的真实性,应具有动手操作和思维活动二重性,应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值得注意的是,一个有价值的生成性问题要能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电路基础课程中的一些核心原理、基本概念、重要的思想方法等等。因此,在电路基础课程教学中要思考哪些内容和知识点是需要学生深入理解并掌握的。

3.设计实践性活动

设计实践性活动的目标在于将问题或任务转变为可以操作的活动,帮助学生自然地理解和建构知识。在电路基础课程教学的实践活动中一般包括实物操作、虚拟仿真实验、形式化运演等几种类型。实物操作和虚拟仿真实验具有一定的直观性,可以为学生的理解提供丰富的“感觉映像”。形式化运演借助于抽象、类比、归纳、联想等手段理解建构知识。其中形式化运演是理解和应用的高级阶段。实践取向的教学通过创设具体的、可操作的理解性活动,使置身于其中的学生相互影响、自觉地思维与行动。值得提出的是,首先,实践取向的教学不是以某种认知标准来表征学生学习客观知识或事实的过程,而是以基于学生个体实践活动的意图、行动和反思的互动。因此,实践性活动的主题指向应是在真实任务中参与认知活动的个人。其次,设计的实践性活动应满足学生学习方式多样化的需要。设计的实践性活动应考虑到学生在理解和认知上的个性差异,允许学生选择符合自己认知方式和发展水平的参与方式,以最大限度地促进所有学生在原有认知水平上的提高。再次,设计实践性活动时还应建构以学习者共同体、概念学习交流和知识建构共同体为特征的互动学习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