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声乐教育教学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声乐教育教学论文范文1
(一)因材施教原则运用的出发点又基于身心发展的差异
表现在遗传因素,所处过的环境、所受过的教育以及学唱者的个人主观能动性。身心的发展是以上全部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学生的个性常受父母或与他从小生活在一起的人的影响,学生的家庭环境,学校环境、接触的亲属、同学、朋友对他(她)的各方面无不产生影响,学生所受的教育,孔孟之道,儒家之道,社会主义思想,或是西方文化的影响,这些对其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影响,这些构成了学生在性格,兴趣,智力,才能方面的差异。智力的差异又表现在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诸方面。学生本身存在的主观能动性的积极、消极、懒散的差异决定着内在因素的作用。因此,在声乐教学中依据以学唱者得种种方面的差异,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方可获得成效。一位声带短而薄得女声,如要求她唱出宽厚的声音,这是对其嗓音的摧残。有这么一位女学生因此声带拼合不好,一度歌唱不能持久,嗓子极易疲劳。因为声乐训练中违背了她声带的生理现象。
(二)循序渐进在教学中使得学生所学的知识技能得以巩固的保证
由浅入深,由简到难,依据学生的水平进行声乐训练,常使学唱者获益匪浅,可使学生的歌唱基本功学得扎实,以利学生今后在工作中能较长时间运用它。教学的艺术大量地体现在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方法采用的适当,并能不断创造新的教学方法,常获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直观的示范教学,易使学唱者得到直接的音响启发,发声练习的不同对象的不同运用同样能获得举一反三的客观效果。针对学唱者方法运用形成的不同演唱方法选择相应的声乐教材,以利于歌唱者的发挥和演唱效果。反之,对学唱者发声的不准确的判断,以不适当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如错划声部;过早发展高音;造成发声上的毛病;带来声带的疾病等。正确认识对待师生关系是教师的职责,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是教师的基本道德准则,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合作活动的一种形式,教师教,学生按教师所教的学,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出现的情况,又常使教师思考自己的教学,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地进行教学活动。一切均以实践为前提,又以实践效果为检验教学的效果。因此建立正常、协调的师生关系是使教学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
二、人在各种活动中,如工作、学习、娱乐都带着心理的活动
声乐教育教学论文范文2
一、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声乐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课堂教学属于声乐学习的主要方式,其中包含技术训练、音乐作品理解、人文知识普及、艺术家演唱观摩、曲目选择及检验教学成果等内容,故在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声乐课堂教学中,需注重所有教学内容的实效性。
(一)人文知识普及
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需加大对学生的人文知识普及,从声乐作品中获取人文知识。但声乐作品内的人文知识比较复杂多样,仅靠声乐教师传授,学生无法领略到人文知识的全部内涵,因此,可通过中西音乐史、音乐欣赏和音乐美学等与声乐教学相关的教学科目,帮助学生全面、透彻地理解和掌握音乐中的人文知识。同时音乐教师需减少音乐技术类训练,增加音乐的综合素养知识教学,以提高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声乐课堂教学效率。
(二)教学曲目选择
对于声乐教学的教学曲目选择,需遵循两个原则:一是母语作品的主导性:音乐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曲目需以传承传统文化为宗旨,发挥出“母语”传承我国文化的载体作用。中国作品曲目的体裁需突出戏曲和中国民族歌剧等,以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从而弘扬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二是小组课曲目选择的可行性:小组课是高师声乐教学中比较灵活的上课形式,在小组课上,教师可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曲目,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并培养学生独立演唱或小合唱的能力。
(三)考核方式的多样性
课堂教学成果的检验需在不限曲目、不限演唱方式的情况下,让学生自主发挥,使其能展现阶段性声乐学习优势。声乐教学考核可采取多种方式,如采取独唱、二人合唱和多人分声部演唱等,调动学生多元化考核的思维,将考核当作个人才艺的展示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声乐学习积极性。
二、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实践锻炼的多元性
(一)舞台实践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一定要具备一定的舞台表演能力,才能在毕业后胜任中小学音乐教师这一角色。因此,高师院校需为学生提供舞台实践的机会,除了校园演唱外,还可鼓励学生走出校园,在更大的舞台上展现自己。如安排学生参加各种声乐大赛、电台传媒、节目录制、重大节日演出等,让学生积累演出经验,并培养学生的舞台活动的组织能力。
(二)教学基地实践
教学基地实践是考验和锻炼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表演功底、综合声乐素养、歌唱技能等的场地。在直接参加课堂互动教学和组织课外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不但能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声乐教学模式、课外舞台实践经验等进行有序整合,还可在音乐世界中尽情表现自己,发挥自身优势,展现自身才华。同时在教学基地实践课程中,带队教师需不间断地参与到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通过听课、课外指导等方式,全面观摩每位学生的实践状况,发现学生实践中存在的不足,并帮助其克服困难,不断取得进步。
三、结语
声乐教育教学论文范文3
当前形势来看,在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中,教学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不合理、教材单一、创新性不足,属于比较突显的问题。为能减少这些问题对声乐教学质量带来的影响,我们应该通过如下几点措施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以便能起到优化课程设置、丰富教学素材、创新教学模式的作用。首先,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主要是为幼教领域输送人才,因此,在声乐教学的定位上也应该与其他专业院校的声乐教学有所不同,需以培养适合教育幼儿的针对性、实用性人才为目标。其次,基于幼儿园儿童的特点,在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的设置上,应以培养学龄前儿童的艺术兴趣为核心理念,一切考虑到课程设置的实用性、启蒙性、基础性、教育性等特点,才能使声乐教学学以致用,充分发挥该课程的优势。再次,学前教育专业属于一门定向培养幼教师资的专业,该专业今后的工作对象以幼儿园小朋友为主,所以在实际教学中,也应该优化教学内容,多增设一些儿童歌曲,同时结合幼儿的喜好等特点,选取幼儿易理解、感兴趣、琅琅上口、传唱度高的歌曲,例如《数鸭子》、《摇篮曲》、《种太阳》、《小苹果》等等,均是儿童易接受的歌曲。通过加大儿童歌曲的教学比重,使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更加实用。
二、优化声乐授课方式
文章结合实践经验综合分析认为,优化、创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声乐教学的授课方式,可通过三点来完成:
(一)优化集体授课法。集体授课法在声乐教学中是一种普遍使用的教学方法,集体授课法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缓解他们对发声的恐惧,但这个授课方法也存在教师不能顾及到每一位学生这样的缺陷。因此,教师在集体授课时,应该分清工作的轻重缓急,力求做到主次分明,先强化重点,再讲其他,尽量使每位学生都能掌握重点内容。此外,在集体授课时,教师还可引导学生通地自我评价、相互评价、组间评价的方式进行互动、交流,使他们能及时发现自己存在的缺点并加以完善。
(二)分组指导法。分组指导法是建立于集体授课基础上的,教师通过集体授课,解决声乐学习的共性问题,使其均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然后针对每位学生在声乐方面存在的优势与劣势,将其进行合理的分组。分组完成后,根据学生对声乐喜好及求知欲望的不同,给予相应的辅导、指导,并让学生进行组间歌唱比赛,观察在歌唱中相互之间的不同,并进行组间相互点评,使学生自己能意识到不足,积极、主动进行改正,尽可能达到即定的学习目标。
(三)多科目融合式授课法。多科目融合式授课法,属于新课改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新模式,其主要是指将声乐与舞蹈、朗读、视唱等相关的学科进行整合,使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将声乐灵活应用到相关领域。例如,声乐+舞蹈、歌词朗诵+唱谱、情景剧表演+歌唱等等,均属于多科目融合授课法。采用该方法进行授课时,声乐教师应该与其他相关学科教师合作,通过互相辅助,互为纠正,促进彼此的教学水平。
三、流行唱法在教学中的融入
我国当下的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中,多是会采用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对学生进行教学,学生经过长期的训练后,对很多高难度歌曲均能驾驭。这种比较高标准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声乐水平的提高而言十分有利,但同时对于学生今后的工作有弊端。长期实践证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毕业走向幼教岗位进行声乐教学时,会发现大部分儿歌的音域在c1~d2之间,但用民族唱法或美声唱法来演唱时,则感觉比较怪异,小朋友们也难以接受。鉴于这种特征,将流行唱法融入学前教育声乐教学中,也是很有必要。流行唱法具有结构清晰、简单易唱、表演形式丰富等多种特点,其对声音的要求也比较低,演唱时更能传达出歌曲的感情。与其他两种唱法相比,在练习方法,流行唱法需要的气息比较小、音量小,咬字自然、比较口语化,没有那么多的高要求,学生歌唱起来也比较轻松。因此,教师可尝试着在传统美声、民族唱法教学的基础上,根据教材内容与要求,合理、适当地融入流行唱法,以此来促进学前教育学生的声乐水平,提高幼教人才的培养效率。
声乐教育教学论文范文4
从事少儿声乐教育已有五载有余,,虽然在学校学习的声乐专业比较成人化,但是通过不断的努力摸索和实践,我从基本的音乐教学到少儿声乐教学的实践中得到了些许体会,为将来培养出更好更多的少儿歌唱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1、 关注激发兴趣
兴趣是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它出自于好奇心,即探究新事物的心理需求,这种需求得到一定的满足,就会产生对有关事物的兴趣(如学习兴趣)。学生若对所从事活动感到兴趣,就会导致活动动机乐趣化,活动因此成为一种积极主动的心理倾向和自觉行为。前苏联心理学家克鲁切茨基指出:“学习一定活动的爱好,导致能力的锻炼和相应的发展,发展了的能力在活动成功上有积极作用,而成功又反转来‘强化’爱好和兴趣。”可见,兴趣爱好能激发活动的自觉性,有助于个性心理特征在良性循环的基础上发展。少儿对音乐的兴趣大多较高,那么让孩子维持这样的心理并使其得到更进一步的提高,是为下一步的训练必要的充分的准备。我对同年级的两个班做过半年的实验,一个班的整体音乐天分教高,对节奏和音准的把握较好,乐感也较强,学习歌曲的速度很快,而且具有一定的表现力,另一个班相对在各方面都差一些。在对两个班做了充分的了解之后,我制定了不同的教学目标,对较好的班按照正常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而对较差的班级则加以更多的关注,在教学形式上多样化,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唱、演、欣赏等各个方面入手,扩大学生的音乐知识面,不仅只局限在课本上的知识,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最大的提高。结果这个班的整体水平上升很快,音乐表现力反而比另一个班有更快更大的进步。所以对孩子兴趣的培养不仅是学习的基础,有时能出现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而且不会因为老师的忽略丧失可能出现的好苗子。
2、 让孩子乐唱
良好的歌唱前提是良好的精神状态,歌唱的过程是以心理感受为基础,以心理状态引导和控制生理状态的运动过程。在不好的精神状态下歌唱最容易坏嗓子,由于歌唱器官是有机的整体,任何肌肉只有在兴奋的状态下才能灵活自如,使不必要的部分保持松弛,形成紧张与松弛的平衡。这样可以培养歌唱者具有良好的耐力和持久性。所以在学习之前,要制造出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进入歌唱状态。在教学活动过程中,不断激励,抓住学生点滴的进步加以表扬,让学生始终维持那种高涨的精神状态中,调整到最佳的歌唱状态。教师在选择歌曲的时候,也十分重要,旋律优美动听的歌曲也能起到让孩子乐唱的目的。对于处在变声期的孩子,一直以来都有让孩子“禁声”的说法和做法,特别是男孩子。其实,让变声期的孩子“禁声”是不可取的消极措施。因为即使在歌唱中让他们禁声,可是在日常生活中却是不可能禁声的,他们需要说话,需要交流,他们在体育课上打球运动时也会大喊大叫,岂不知大声喊叫一次对声带的损伤却比歌唱要严重得多,而积极的办法应该是帮助他们了解如何保护声带,在日常生活中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教师非但不必要求他们禁声,相反应鼓励他们积极投入歌唱训练及演唱活动中,不要“剥夺”他们的演唱权利。正确的演唱方法反而能相对地缩短变声期,对他们一生都有好处。
3、 在歌声中体验情感
孩子们的歌声是那么清脆、稚嫩、纯真、迷人,这是任何乐器都无法替代的。可是,仅仅只是爱好唱歌是不够的。著名作家傅雷在指导儿子傅聪学习钢琴时说:“单靠音乐来培养音乐是有很大弊害的,我觉得你需要多多跑到大自然中去,也需要欣赏造型艺术来调剂,假定你每月都郊游一次,上美术馆一次,恐怕你不仅精神更愉快,更平衡,便是你的音乐表达也会更丰富、更有生命力、更有新面孔出现。” 综合多种艺术表象进行歌唱教学,就能使童声二度创作的空间更为广阔,效果更为显著,使儿童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极大地被开发出来。音乐对人的情感影响比其他艺术影响更为迅速、更为强烈,常常是几个乐句、几句歌词、几个音符就能使人在生理上、心理上发生变化,产生情绪,引起共鸣。同时把艺术通感运用到儿童声乐教学中,运用视听结合的通感,美术及文学作品促使儿童情感产生共鸣。歌曲中的所有力度、速度及强弱等记号都是为了表达音乐形象、抒发内心情感的需要服务的,指导孩子们唱歌,我们首先要引导他们正确地理解音乐所要表达的内容,深刻地感受歌曲所要抒发的情感。在此,文学无疑是最佳的途径。因为它不受技能技巧的限制,特别能启发人的想象和联想,它不仅仅局限于形象的叙述,而且还深入到人的思想领域,唤起人们对生活的回忆和联想,把形象和情感化为一体。运用艺术通感,合理综合美术及文学艺术与音乐,能使孩子们乘着想象的翅膀善于歌唱。如在学习《兰花草》时,我让学生观看兰花的图片,了解兰花的特性,虽然没有牡丹的富贵,的娇媚,却朴实、清新,芳香宜人。再通过朗读歌词,知道词意,了解主人公对兰花的依恋和喜爱。孩子们用他们甜美的声音将一首听似普通的歌曲表现得出神入化。
声乐教育教学论文范文5
其一,“创新”并不专指科学发明创造,如果把指导学生搞小制作、小发明当作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惟一途径,显然是从狭义上理解了创新教育的含义。这种模糊认识的存在,导致部分音乐教师把自己当作局外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事实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各学科密切协调,需要教师全员参与。要使学生具有创新的意识、胆识,具有良好的创新意志品质,要帮助学生掌握创新的思维方式和创新的基本方法,绝非单靠某几门学科的教师所能完成。相反地,音乐学科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它可为学生提供更为自由、广阔的想象与创造的空间,故而音乐课堂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阵地。
其二,对“创新”的含义不可定位过高,新与旧是相比较而言的,以什么作为比较的参照系,决定了音乐教师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所持有的态度。那种把“创新”的含义定位为“前所未有”、“世界首创”的认识显然是以人类历史作为参照系的。在中小学生中有多少人能搞出这种意义上的“创新”呢?对“创新”的含义定位过高,直接地引发了教师们的畏难情绪:就凭我们这样的水平,能指导学生创出什么新玩意儿来吗?其实在创新教育中,“新”的比较参照系是被界定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的。班级或团队中别人没有说过、没有做过的可以看作是新的,甚至在学生个人历史上没有说过和做过的也可以看作是新的。当然,判断某行为是否属于“创新”,还牵涉到价值取向问题。在学校创新教育中,如果过于看重创新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则很容易滑入“功利主义”的泥沼。学校创新教育应该着重于评判“创新”的发展价值,假如学生能从与众不同的角度思考某一问题,能用别出心裁的方法完成某道习题,都应视为有较高的价值的“创新”,因为用发展的眼光看,这样的学生将来很可能会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创新并不神秘,创新教育并不是无从下手。
澄清了以上两点模糊认识,也就解决了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可行性问题。有了这个大前提,我们才有可能探讨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与途径问题。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我认为首先要解决的是教师的观念问题。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师习惯于夸大自己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习惯于把学生当作教学的对象,当作知识的承载体。为了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向学生传输尽可能多的知识信息,增大课堂容量,于是“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几乎成了课堂教学普遍采用的方法。反映在音乐教学上,教师为了确保“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教学目标得到落实,一味地强求学生进行枯燥的技能训练,不厌其烦地、长时间地讲解乐理知识,要求学生背诵大量音乐家的生辰年月、代表作品等等。这种把学生当作教学活动的客体的做法,极大地损伤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积极性,影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古代中国尚有四大发明,而当代中国虽然拥有的科技人员的绝对数在世界名列前茅,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发明却聊聊无几。中国人突然变笨了吗?当然不是。说到底,还是教育出了问题。在中国的学校里,教师是学生的管教者,是“上帝”。而在美国的学校里,学生是教师的“上帝”,是教师服务的对象。前不久新闻媒体曾报道:美国有两名女教师赤身给学生上生理课,此事引起舆论哗然。我们姑且不从伦理道德的角度去评说此举的是非功过,但我们可以从一个侧面去观察美国的教师是如何把学生当做教学的主体的。此时的教师既是学生探索人体奥秘的引导者,又是学生观察、了解的对象,这种煞费苦心为学生服务的意识不正是我们的教师所缺乏的吗?当然,国内也有不少教师正在尝试角色的转换,比如有的音乐教师一改过去站在讲台上,居高临下,俯视众生的做法,走到学生中间去;与学生围坐在一起,甚至也像小孩一样戴着头饰与学生一起唱唱、跳跳,把个音乐课上得生动活泼、轻轻松松。从表面上看,这只是上课形式的变化。其实,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为学生创设高度自由的想象与创造的环境,才是这种变化的实质。归根到底,教师观念的变化才是这种变化的实质。
教师的观念转变了,接着就应该考虑从哪些方面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认为,应该着眼于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两个方面。
学生创新的意识、胆识以及意志品质均属于非智力因素。在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下,学生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不想标新立异,即使偶有另辟蹊径的“非分”举动往往也会在初尝失败的苦涩后就心灰意冷,这就反映了学生在创新能力的非智力因素方面存在严重的缺陷。要弥补学生这方面的缺陷,首先要打破学生对老师的迷信,不要把老师的话当“圣旨”,要让他们用质疑的态度去听取老师的讲解,用批判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事物,因为没有怀疑就没有科学的发明,就没有人类社会的进步。
许多成功的教学实例给我们一个启迪,教师在课堂上故意作错误的讲解和示范,可以打破学生对老师“盲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现在我们习惯于把学生当作一群羊,驱赶着他们在一条狭长的巷道里“一直向前走,不要朝两边看”,这样的学生怎么可能有创新的精神呢?如果我们的音乐教师能作一些尝试,我想一定受益匪浅。如在上音乐课之前告诉学生,老师在讲解音乐作品、音乐知识时,在示范演唱和演奏时都故意安排了一些错误,谁发现的错误多,老师就会奖励谁。可以想象,只要建立起有效的激励机制,学生的学习态度定会由“被动接受”型转变为“主动探究”型。长此以往,学生的求异思维将会逐渐养成,创新的意识亦将由此而生。
有了创新的意识不等于就能进行创新。我们的学生普遍地还缺乏创新的胆识。其实这胆识孩子们本来是有的,只不过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胆识就在家长和老师的“紧箍咒”中逐渐消失了。比如说:幼儿总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看见新奇的玩具一定会拆开来看个究竟,然后再随意地东拼西凑,哪怕那是家长花几百大元新买的遥控电动玩具也照拆不误。碰到这种情况,恐怕很少有家长为之拍手叫好,而让孩子尝点皮肉之苦的做法,倒是司空见惯。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学校里。孩子们进了音乐室就喜欢摆弄陈列在教室里的乐器,他们从自己胡乱“制造”出的嘈杂音响中获得无限乐趣。在国外,老师会用赞赏的眼神鼓励学生们的“胡作非为”。而在中国,这种“不轨”之举一旦被老师发现,照例会遭到一通臭骂。可想而知,学生的探索热情和创造冲动也就随着老师的臭骂声飞到了九霄云外。由此而造成的对学生的伤害还只是浅层的。有极少数教师以粗暴的态度嘲讽、训斥那些敢于发表不同见解的学生,从而彻底、干净地摘了学生的“胆”,无情地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下面的例子,充分说明了这种情况的严重性。
在一节音乐课上,教师引导学生们欣赏琵琶曲《大浪淘沙》,讲到兴头上,教师像是在提问,又像是在自语:“那起伏的旋律描绘了什么样的自然景色呢?”一学生抢嘴道:“像空中乱云翻滚。”教师听罢,脸色一沉,讥讽道:“就数你神气!也不想想这首曲子的曲名是什么。是大—浪—淘—沙!难道乱云是可以淘沙的吗?信口开河。”
在另一节音乐课上,老师问学生们:附图的节奏型模仿了什么动物奔跑的声音?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马──。”然而混杂其中的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引起了老师的警觉:“刚才是谁在说‘牛’?”老师大有兴师问罪之意。这时,一个毛头小子怯生生地站了起来:“是我。”老师一见,气不打一处来:“我看你倒是像头牛,不动脑子!”学生一片哄笑。在这哄笑声中,坐在后排听课的我,隐约听到那学生在低声嘟哝:“笑什么?牛急了也是会奔跑的嘛。”我不知道上课的老师是否听到了这句话,也不知道这位教师是否熟悉名曲《西班牙斗牛士》的旋律。
音乐确实是一种语言,但不是一般意义的语言。它所描述的形象通常带有模糊性,正是这种模糊性,给人们提供了展开想象的巨大空间。如果我们的教师一定要以自己的理解去统一学生对某音乐形象的认识,这无疑是给学生的思维罩上了一具大铁笼,对学生与众不同的言行作不适当的评价,更摧毁了学生的自信心。我想,上述事例中的两个学生,恐怕这辈子也不敢“乱说乱动”了。
现在我们应该明白,学生的“胆”其实是教师给的。当你要求学生就某个问题进行讨论,而学生依然正襟危坐,默不作声时,不要埋怨学生;当学生在探索与创造的过程中因碰到困难而退缩时,不要埋怨学生。教师有责任为学生营造一个“敢想、敢说、敢干”的氛围。当学生碰到困难时,教师应该积极地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应该鼓励他们不要惧怕挫折和失败。有意识地去培养他们坚毅的创新意志品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新世纪的中国培养出一群“虎”,而不是一群“羔羊”。
学生仅仅“敢创新”还不够,还要“会创新”。要使学生会创新,就必须帮助他们储备丰富的基础知识,掌握必要的基本技能,养成多向可变的思维习惯,学会基本的创新方法。一言以蔽之,要注重从智力因素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世界上的一切发明创造都与已知元素密切联系,都建立在旧的知识基础之上。实行传承性教育向创新性教育的转变,不等于就可以降低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要求。那种把“传承”与“创新”对立起来的做法是错误的。没有“传承”何以“创新”?如果让一个既不认识也唱不准乐谱的学生创作一段短小的旋律,他能做到吗?可见,从某种意义上说,进行创新性教育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要求将会更高。问题是:那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应该废止,那些并非经常使用的知识信息不要强塞给学生。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掌握获取知识信息的途径,有条件的地区要让学生学会使用电脑,学会通过互联网络检索、调阅所需的资料。谁都不会怀疑这一点:电脑在记忆的容量与准确程度方面远远胜过人脑。而人脑与电脑相比,其优势在于,人能够利用已知信息进行创造性思维。如果我提出让小学生完成一份“维也纳古典乐派在西方音乐发展史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报告,你一定会说:“这种研究生做的题目,小学生怎么做得出来?”然而,这题目如果让美国的小学生去做,他们一定会让你吃惊!奥秘就在于他们会迅速敲击键盘,把世界各大图书馆中有关的资料统统调过来,经筛选后连拷贝加摘录,最后成为自己的文章。这一事实告诉我们,一个人能否成功地进行创新,创新成果是优是劣,其知识储备是否丰富是重要的,但不是决定性的。起决定作用的是,他如何利用已有的知识信息,如何在这些信息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这就存在一个创新思维的质量问题,也就是创新性思维是否具有逻辑性、多向性的问题。有一例子能清楚地说明这一点。
在一节音乐课上,老师教唱歌曲《小熊请客》。这首歌有三段歌词,第一段歌词是:“喵喵喵,真呀真快乐,今天过节小熊请客。我们到它家里去,又吃又玩又唱歌。喵喵喵,喵喵喵,真呀真快乐。”另两段歌词除了动物的叫声换成小狗、小鸡的叫声外,其余部分均不变。学生会唱后老师说:“小熊不仅请了小猫、小狗、小鸡来作客,还请了其他许多动物。同学们能不能自己创作一段歌词,唱出别的动物快乐的心情呢?”这个创作要求并不高,学生们很快地就把小羊、小鸭、青蛙的叫声填进去创作了新的歌词。但有一个同学在创作时碰到了困难,他起先想创作小白兔的歌,觉得不行;接着想创作小刺猥的歌,还是不行;第三个他想到了大象,又不行。老师问他:“为什么不能给这些动物创作歌呢?”学生回答:不知道这些动物怎么叫。这时另一个同学急切地向老师表示:他能够创作大象的歌。原来,这位学生用大象的脚步声“噔、噔、噔”替代动物的叫声,创作了大象的歌。这个事例告诉我们,前一位学生思维的逻辑性没有问题,因为他明白:不知道某种动物怎么叫,就不能创作该动物唱的歌词。从逻辑学的角度讲,这是一种因果关系。然而,他在思维的多向性方面出了问题,“模仿动物的叫声”这种思维定势,限制了他的思维方向,使他的创新进程受到了阻碍。在学生进行创新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了解学生思维的轨迹,并加以引导,提高他们思维的质量。
能否掌握基本的创新方法,这也是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世界上每天都有数不清的创新成果问世,然而细细分析这些成果的作者们所采用的创新方法,也不过就那么几种!比如“加减法”、“重组法”、“模仿法”、“迁移法”等等。把铅笔加上橡皮,就有了橡皮头铅笔;坦克加上船,就有了两栖坦克;雨伞去掉柄,就有了降落伞;火车去掉轮子,就有了悬浮式列车。以上就是“加减法”。把原先手术室中无序排列的灯重新组合,就有了无影灯;把传统式店铺的柜台、货架重新排列,就有了超市。这就是“重组法”。模仿鸟的飞行,就有了飞机;模仿蝙蝠捕虫的方法,就有了雷达。这就是“模仿法”。由利用电话线路开发电脑网络,想到利用有线电视线路开发电脑网络;由利用电视台开办远程教育,想到利用电脑网络开办网上学校。不用说,这就是“迁移法”。
以上这些创新方法,教师必须让学生在音乐实践中逐步“发现”,加以总结并学会运用。其实,不少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已经这么做了。比如,有一位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节奏创作时准备了四张卡片,卡片上分别写有如下节奏:附图。把四张卡片按一定顺序排列起来,就形成了含有四个小节的节奏谱。老师提示学生用重新排列这些卡片的方式创作新的节奏谱。这实际上就让学生了解了创新的方法之一:“重组法”。再如,有一位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旋律创作时,要求学生在附图后面续写两小节,有的学生感到困难。这时老师提示学生:“能不能从老师给的两小节曲谱中‘抹’去一些音,把剩下的音调整时值后,用来作为后两小节呢?”经过讨论,学生们终于完成了这个创作任务。下面的曲谱中,后两节是学生们的得意之作(箭头所指的音在后两小节中被‘抹’去):
附图
在这次创作实践中,老师让学生掌握了“加减法”这种创新的基本方法。这样的例子很多,在此恕不一一列举。
我们切不可以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只能通过作曲训练来实现。其实,在音乐教学的各项活动中均可达成这个目标。因此,可以肯定地说,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其途径是广泛的。
在唱歌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为歌曲重新填词;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用不同的方法来处理歌曲;可以由学生自己决定采用不同的演唱形式;甚至可以指导学生把某些歌曲加上少量对白,改编成有情节的音乐小品。
在欣赏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边听边用体态及简单的动作表现自己的感受;可以让他们把自己对某段音乐的感受尝试用文字或语言表达出来,甚至可以要求学生画一幅画来表现音乐的意境。
在律动和歌表演中,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动作;可以让学生自由结合,自由分组,并设计本组的队形变化等。
在器乐教学中看来很难有机会渗透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但有的老师在进行打击乐训练时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制作简易的打击乐器,这不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吗?还有的老师在训练学生吹奏竖笛时,自己吹出一个“问句”,要求学生吹出“答句”,虽然这“问句”与“答句”都是极短的旋律,但对一个相同的“问句”,被“问”的学生要作出与其他若干同学不同的“回答”却是要费一番脑筋的。
有人说,在乐理知识教学中很难体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一个例子可以证明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某教师在讲解渐强、渐弱的力度记号时,不是先写出这两种记号,而是先让学生听老师敲鼓声的力度变化,再要求学生用动作或图形来表示自己的感受。有的同学听完后用渐渐蹲下又渐渐站起来表示渐弱、渐强的变化;有的同学用吹气球时气球大小变化的动作来表示这种感受;更多的同学用五花八门的图形表示了自己的感受。下面列举几种表示渐强的图形:
附图
老师根据这些图形的共性,抽象概括出了音乐常用力度记号“∠”,从而既讲解了乐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声乐教育教学论文范文6
心理学研究表明,阅读是一种积极主动的高难度创造,是学生通过已知知识对这一阅读信息进行有用信息的筛选、判断、解释和分类的技能。经过笔者多年在一线教学实践,认为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还存在着阅读速度慢、推理判断能力差、做题错误率高的现状,而导致这一现状主要是由以下几个困境所引起。
(一)学生阅读活动盲目,对阅读推理判断错误理解
实质上,学生只要从阅读材料只截取三种信息就可以:一是构筑整篇阅读材料的单词进行理解,包括句法和词汇的理解;二是对阅读材料的信息进行理解,即作者的意图、观点,通过整篇阅读材料传达的意思;三是对阅读材料中包含的社会文化的理解,即阅读材料的语言知识文化背景理解。实质上,通过学生掌握的词汇、句型语法、背景知识、语篇知识来理解阅读材料过程的能力就是阅读理解推理判断能力,同时,学生阅读活动的盲目性还体现在阅读速度慢、做题速度慢、难以抓住文章主题关键等方面。
(二)教师教学方式落后,重语法知识而轻语篇讲解
课改后,英语阅读教学方式没有得到长足的发展,大部分教师仍沿用以往传统的阅读教学方式,过多注重语法知识的教授,即重视语法,重整体阅读材料翻译,以翻译为指导的教学方式,进而轻视对语篇知识的评析与讲解,过多地对英语阅读材料所蕴含的信息进行强调,而轻视材料中蕴含的语篇特点和阅读材料的文化背景。同时,教学重点仍然放在让学生记忆教师所讲解的重点而忽视学生应该在阅读材料中自行处理信息和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
(三)强调教师结论权威,缺乏教学过程学生自主探索
现今英语教学课堂中仍然强调教师、教材知识的权威性和绝对性,而轻视教学过程的探索。教师仍然习惯“灌顶”,即直接告诉某一语法用法,词义等等,忽视了教学情境的创设和实际生活情境的应用,使学生在知识的构筑上形成思想僵化,知识转移灵活性差,没有自主探索精神和阅读兴趣,在自我解决问题上没有形成自我思维,在分析问题、总结问题上往往是占用他人观点来替代自己观点,缺乏对问题的判断、检验与推理。
二、优化教学策略提升学生英语阅读能力
阅读即对材料所蕴含的信息进行整理、归纳、筛选的认知心理语言过程。英语阅读是拓宽学生知识面,加强学生语言运用并加以实践的重要途径,为此,优化英语阅读教学策略,提升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即是提升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运用,也是全面贯彻新课程中学英语大纲要求“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诠释。
(一)加强阅读指导训练
多年一线教学实践发现,多数学生在英语阅读材料上使用材料浏览、背景文化、重点语句、推力判断、筛错选对等策略上偏少,有的甚至无意识对文章进行判断,凭主观意愿去选择答案。我们知道学生假使能有效利用教师在课堂中讲解的解题技巧并灵活加以运用,并利用这些策略对整篇材料进行信息加工,并不难把握其语篇的深层含义和材料的文化背景。因此,教师要促使学生明确语篇文本意境并加强阅读各方面问题的指导,譬如加强学生对材料中名词、动词、数词、形容词等关键词汇的理解,从而可首次把握文章主题内容;其次对学生进行对材料中情态动词、介词、短语等句型的理解,可从中推测出材料中作者想表达的意图、立场及文章的逻辑关系。例,“LiLeiisnotgoodathislearningbutheisaverygoodstudent”这句所表达的真正意图从but才开始出现,主要的内容是后半句,因此,材料后面内容肯定是围绕“heisaverygoodstudent”进行写作。
(二)重视材料的背景介绍
在新课标文化意识中指出,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在英语阅读理解中,很多地方都必须借助文化知识的帮助,才能理解原文真正的含义。因此在阅读过程当中,一定要引导学生留心和积累一些文化背景和社会习俗等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利用阅读材料去了解异域文化中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道德标准、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等等,这样有益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并去其糟粕,化为己用。同时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也可以通过一些有异中国的一些文化意识,引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达到教学目的。譬如在学习AbrahamLincoln时,可介绍材料的时代背景,即美国内战的起因发展及林肯事迹,这样,在以后相似题型中就会轻车熟路,善于选择。
(三)重视英语语篇教学
在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学会对语篇的结构进行分析,了解语篇的段落结构,并了解语篇观点是通过何种结构进行阐述,同时根据结构找出材料写作路线,并对信息进行加工、分析,从而把握阅读材料所传递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