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写作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随笔写作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随笔写作论文

随笔写作论文范文1

一、合理制定随笔作文训练目标

在展开作文随笔训练前教师首先要确立合理的随笔作文训练目标,这一点很有必要。虽说随笔训练并没有那么多明确的要求,可以让学生随意发挥,但是这不等于完全没有要求。想要让随笔训练收获更好的教学成效,这仍然需要教师给学生们确立一定的写作目标。对于文本的文体、语言形式、题目等都可以让学生自行确立,这也是随笔训练的一个特征,然而,对于文章的中心思想以及文章应当表达的一些主题,教师应当有明确限定。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更有针对性的作文,并且抓住一条明确的主线来合理的进行发挥。这才是随笔训练的合理教学模式。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深入研究教学内容,为学生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随笔训练目标。例如:在初中初级阶段,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树立爱自然、观察事物等良好习惯,树立良好的写作习惯,并坚持每周两到三篇随笔。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而有效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教师也可以在每周的随笔训练中给学生们设定一些相应的主题,可以让学生们记叙这一周以来自己感触最深的事件,也可以让大家描写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人物。不一定要做硬性要求,但是,给学生设立一个明确的写作目标才能够让大家更好的展开作文习练。

二、激发学生随笔作文的写作兴趣

随笔训练的另一个教学优势在于它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写作一直是困扰很多学生的一个难题,一提到要写作文学生就开始各种抗拒或者是畏惧,这充分体现了学生对于写作兴趣的缺乏,以及大家对于写作技能的匮乏。随笔训练则能够一定程度化解这个问题,随笔作文通常写作范畴都更为宽广,学生的写作自由度也更大,这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自由表达的机会,这种方式也更受到学生们的喜爱。教师可以以随笔作文为突破口,首先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这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将会是很好的推动。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随笔训练过程中,应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学生在随笔训练初期并没有积累大量的素材,教师可以布置一些难度相对较低的作业,例如:教学内容的延伸,在进行课文教学中,截取一段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延伸,或者让学生对自己阅读过的文章写读后感等。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同学面前分享自己的读后感,让听的同学给予建议,让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丰富学生知识面,还能够培养学的生赏析能力。这种灵活的随笔作文训练不仅化解了学生对于作文的畏惧心理,也是对于学生写作兴趣的一种很好的培养。

三、注重写作素材的有效积累

教师还可以透过随笔训练的形式来引导大家更好的进行写作素材的积累,这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同样会很有帮助。很多学生在写作时会觉得头脑空白,找不到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这很大程度是源于学生写作素材的匮乏。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深化学生对于写作素材的积累,要鼓励大家在平时的生活中多留意观察,将自己看到的想到的都可以在随笔作文中表达。这种灵活的记录方式不仅促进了学生随笔作文的良好展开,也为学生写作素材的有效积累提供了帮助。

写作与阅读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多阅读,通过大量阅读,了解和掌握写作技巧和方法,为随笔训练做好铺垫。另外,单纯的课内阅读是远远不够的,无法满足学生写作需求,教师还需要鼓励学生积极进行课外阅读,并让学生将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看到的经典段落记录下来,为写作积累素材,也可以多写写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的读后感,这同样是透过随笔积累写作素材的一种方式。教师一定要深化学生对于写作素材的积累,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的写作能力与写作水平有良好进步。

结语

随笔训练是一种十分灵活的作文训练形式,这种方式对于学生作文水平的提升很有帮助。随笔训练在展开时首先要确立合理的训练目标,并且教师要有意识的借助随笔训练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随笔训练还能够为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提供帮助,这对于学生写作能力与写作水平的提升都会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本文由WWw. dYlw.NE t提供,第 一论 文网专业写作职称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参考文献】

[1] 顾立颖. 浅谈预初年级随笔写作指导[J]. 教育教学论坛,2010年27期.

[2] 袁小萍. 新课标指导下初中语文作文有效教学思考[J]. 快乐阅读,2011年12期.

随笔写作论文范文2

关键词:中学语文;写作教学;练笔

当前中专生由于对写作缺乏热情、缺乏信心,很容易造成审题困境、情感困境与表达困境,导致写作水平普遍偏低,要想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就必须从生活入手,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与思考。所以就要通过练笔来重建学生有灵魂的写作,在较轻松的写作环境中激发学生的写作需求,让每一层次的学生都在轻松愉快的写作中获得进步的体验。

一、自我生活记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我们需从情感态度的源头上加以调整,要让学生不害怕作文,不讨厌作文,进而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而喜欢写作文。

记录或回忆日常生活中感动你的点滴,让学生重新发现自我、发现人生。这项训练可以从入学开始,要求他们每天写一点,可以记生活,也可以记阅读,也可以整理以往写过的较满意的作文,其中还包括几篇有限定的但不限字数的随笔作业。如你是谁?你的家庭怎么样?你的家在哪里?你有什么烦恼等。之后还写过诸如:你最喜爱的一种花草是什么?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个地方在哪里?

这些记录自我的生活,就是纠正学生为考试而作文的写作观,努力重建有自我灵魂的写作,力求让学生学会与自己的生活对话,真实地表达,表达真实的东西。练笔写作让写作成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社会热点评点

在平时的生活中,要引导和鼓励学生关注社会新闻,以拓展学生的社会视野,提升形成与表达自我思想观点的能力。

这类练笔写作包括记新闻评新闻,不但可以积累写作素材,

还可以训练辩证思维。做此类练笔训练,需先让学生明确我们所做的新闻记录、新闻评论是必须有语文价值的。这一点有些难度,需要在指导之前进行一些相应的示范,否则只能浪费学生的时间和精力。当然,有些教师也可代之以征订作文素材本的形式,或者进行读报指导等。鲜活的素材就是鲜活的生活!文中只有李白、杜甫、司马迁、爱因斯坦、居里夫人的作文,与文中出现乔布斯、海派清口周立波、90后等新事例的文章相比,我们将看到他们不同的视野、生活与思想,不同的时代内涵,不同的认识水平,自然会得到完全不同的分数认同。

评点社会热点,不仅可以教会学生如何写议论文,更主要的是教会学生关注社会,拓宽知识面,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深入思考,更重要的是学生会饶有兴趣地参与,在相对快乐自由的氛围中写作、表达,写作的天地更广阔了,文章也因为真实的生活脉搏而变得富有灵性。

三、经典小文赏读

阅读,以作文为基点和归宿,可以更逼近语文素养的核心。换言之,阅读最终指向写作,有益于写作,优秀的阅读能够有机地将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结合起来,从而提升写作的能力,而语文素养的核心则是写作的能力。

读名家小文的练笔方式不但可以收获他们的思想,提升自我的认知深度,也可以学习他们如何写生活,如何对待生活以及如何表达。但在指导学生阅读积累方面要注意,要读名家作品,还要注意读整文,至少是部分相对独立的篇章,反对只孤立记背名言。唯有此,才能沉浸,才能消融。此项练笔只要教师推荐为主,学生写阅读笔记交流。当然,有悟性有爱好的学生会在你的引导下学会自行阅读,并且推荐大家阅读。

所以,若能指导中专生精选经典以读带练,会给我们的写作带来意想不到的多重的收获,不仅积累阅读而且提升审美境界,无

论从思想还是形式上,都给予了最优秀的引领,从而重建有自我灵魂的文学阅读生活。

四、优秀影视作品精华整理

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优秀影视里有极为丰富的写作素材,教师要引导学生以课文为主体,大量收集与课文相关的影视和课外读物资料,并学会分门别类、综合吸取的方法;同时,要以课文为主体,尽可能开展人物分析、故事评述、影视观后感等训练。

当前,中专生的时间还是比较充裕的,可以组成优秀影视资料收集、整理小组,并把优秀影视资料与语文课堂教学互相渗透,相互结合,如《可可西里》《后天》《拯救大兵瑞恩》《辛德勒名单》《东京审判》《雷雨》《茶馆》《大国崛起》等等,还有多个系列的百家讲坛,而且之前都有要求学生作试听笔记的习惯,经过一些时间,再经过一些事,引导学生“重读”,相信也能成为新的练笔

题材。

总之,中专生的写作教学相对薄弱,写作训练的重点在于如何更多地激发学生的写作需求,帮助学生树立写作即是记录人生、表达自我的观念。在练笔训练中要注意分层有针对性地提升指导,通过循序渐进,给予学生足够的宽容与自由,及时交流,勤用练笔成果进行命题作文的写作讲评,这样我们的作文训练让学生收获的将不仅仅只是写作!

参考文献:

随笔写作论文范文3

事过半年,我又做了一个令我窃喜的梦:我正沿着石级向着一个不知名的山上登去,刚到半路,一位老爷爷向我借笔写个纸条,我摸遍全身无笔。猛然间,我看见石级上有一支破旧的钢笔,我连忙拾起笔很热心地帮老爷爷写起便条来。第二天醒来,我又打开周公解梦,上面没有直接的解说,但有一句“有人赠笔文章进”。我心想倒也不是个坏梦。

这天上午我像往常一样做日常工作。课间操时,校长对我说:“电教馆来电话说,要到学校检查课题开展情况,进行电教课题研究指导,到时你把电教课题研究情况作个简单的汇报。”我一听,怵了一会,硬着头皮点头答应了。心想:今天还真得捡个烂笔头来写几句话才行。于是我就在工作笔记本上草拟了我的汇报提纲:“1.组织观看远教资源;2.进行一课三上四研;3.备课改革;4.QQ交流;5.渴求技术支援。”

下午,史馆长一行来到学校,当我走进校长办公室时发现大家都到齐了,看样子专等我这个课题主研人汇报工作了。我依据早已拟好的提纲,把我校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促进校本教研的课题研究工作做了近20分钟的汇报。没想到却得到了赞赏,并告诉我重庆渝东片区远教工作会将由万州教委承办,让我去作一个关于课题研究与校本教研为主题的交流报告,报告材料要我自己写。我又暗自窃喜,昨晚梦中的烂笔头捡得还真是时候。于是我半推半就地接受了这个挑战自我的任务,并约定十天后拿出初稿。

自从我接受下这个任务,我的脑海里一直萦绕着的就是两个词:“课题、校本教研”。被冷落的《小学语文教学》《小学教学设计》《小学数学教学》《电教之窗》《中国电化教育》等杂志成了我手中的宝贝,眼睛在杂志上不断扫描寻求我写作的灵感。深夜,我的食指还在不断敲击,疲倦的眼睛还在显示器前搜索凝视。猛然间“成长”从我的眼前滑过,从脑际间闪过,我一拍桌子,自语道:“对,成长!我们在行动中成长”。于是决定了稿子的题目――“我们在行动中成长”(“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促进校本教研”课题研究体会)。于是根据题目,在电脑中拟订了写作提纲,经过一夜的奋战,我的初稿终于诞生了,原本计划10天的任务不到3天就被我拿下,我又一次暗自喜悦。后来到巫山学习三天,对电教课题研究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于是我对初稿进行了增减修改后,交给史馆长审稿,结果一次性通过。我不禁再一次想到了梦中的“烂笔头”,看来笔头不怕烂,只要肯动笔,功到自然成。

4月18日早上8点30分,在教委多媒体大会议室,我第一个走上主席台,与重庆教研专家并坐,我利用演示文稿声情并茂地讲述了我们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开展校本教研的目的、渠道、形式和取得的成果。报告结束了,我不仅赢得了全场的掌声,更得到了重庆电化教研部杨主任高度的评价,并指出希望学校领导教师都去好好体味学习。我听了深受鼓舞。会后,杨主任特地叫我留下,并告诉我说:“你的材料里有东西可挖掘,重点从你学校的校本教研的过去和现在入手写篇稿子,寄到我的邮箱。”我听了一阵激动,连连点头答应。在我经过两个夜晚的“奋战”,终于以“封闭―半封闭―开放”为线索写出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促进校本教研变革》为题的论文,文章受到了杨主任的亲自指导,并告诉我他将在五一节后把稿子发到《中国电化教育》杂志。

随笔写作论文范文4

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敬业乐教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而要建设这样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并不是一朝一夕的,它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那么学校应该怎样去培养提升教师呢?从五个方面来谈一谈我校的做法。

一、团队精神,凝聚浩然正气

一个集体、一个组织要有积极进取的团队精神,精诚团结。良好的团队精神是教师成长必不可少的外部环境,而要形成良好的团队精神,首先应该有共同的目标愿景。我们唐山第十七中学的共同愿景是:质量强校,走内涵发展之路,打造质量校园、平安校园、信息校园、花香校园、书香校园。这一正确的、符合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办学思想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它让教师明确了学校发展的目标,对教师专业成长定位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增强了全体教职员工的集体荣誉感和主人翁意识。

其次,形成良好的团队精神,要有正确的舆论导向。我们经常组织教师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联系工作实际找差距,提高对加强师德修养的认识,树立师德典型,让广大教师学有榜样,使校园内有正确的行为、舆论导向,使我们的教师队伍始终洋溢着浩然正气。

再次,形成良好的团队精神,要依靠制度保障。我们逐渐摸索出一套良性运转的管理机制,如教师的考核评估机制。对全校每一位教师,在德、能、勤、绩等方面,进行量化评估,及时纠正与调整,并将其载入教师个人成长档案,如教师的奖惩机制。对教育教学成绩突出者,评选为优秀教师,大多给予精神奖励。对不按要求工作、违规违纪的老师进行适当的批评。

教师在一个有正气、有干劲、有规矩的团队之中,必然会受到感染,自觉融入其中,教师的进步是可想而知的。

二、遵循规律,促进全程发展

教师的成长是有规律性的。作为校长,要善于抓住教师成长的阶段性规律进行培养,这个规律就是125成长规律。一般情况下,一名教师的成长会有这么三个阶段:入职第一年属于激情幼稚入门期;第二年到第五年属于快速跨越成长期;第五年以后属于缓慢平稳成熟期。学校应该根据教师不同的阶段采取不同的方式,有侧重地进行全程培训,促进其终身发展。

对于处于入门阶段的年轻教师,应该请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传经送宝,帮助新教师“洗脑子”;主动牵线搭桥,帮助新教师与老教师“结对子”;大胆启用,给新教师“压担子”;创造条件,为新教师的成长“搭台子”。加强教学基本功的训练,使他们迅速地适应工作的需要。

对于处于上升阶段的教师,要给他们提供锻炼的舞台。把优秀青年教师送出去学习交流,开阔他们的视野,了解时代信息。回校后,在教师会上谈感受、谈心得、讲收获,让一人学习,全员提高。通过举行公开课和教研会的方式,实现校内交流和校际交流,相互观摩,资源共享。应该鼓励教师冒尖,支持教师的课改实验,鼓励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处于平稳期的教师,进入到教学成熟的阶段。对课堂的掌控能力强了,教学手段运用得也驾轻就熟,但同时也会遇到成长的瓶颈。长期的固有模式,会使他们因循守旧、固步自封,失去了创新的锐气,有的教师会产生职业的倦怠感。因此,要让研究和思考占据他们的头脑,引导他们从自觉地反思中获得喜悦和成就,教学常教常新。

三、校本研修,提升专业素质

我们总爱把教师比作红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但是我更愿意把教师比作参天大树,在为人们遮挡风雨、送来阴凉的同时,自己也能健康挺拔,在无怨无悔中结出丰硕的果实。教师应该既惠泽别人,又提升自我。应该时时处于一种思考状态,处于一种研究状态。让教师在帮助学生成长的过程中促进自身成长,实现连锁、辐射的资源共生、成长共享效应。

为适应新的形势,我校着力加强和改进教师业务培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秉承“抓实、抓严、抓细”常规工作的原则,大力开展校本研修,每周按学科章节备课、集体讨论、各抒己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立足校本资源,广开培训渠道,灵活运用多样化的培训形式,努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在三个年级普遍推行三种校本研修的形式:课前研讨、课例研讨、主题研讨。数学组的“课堂教学中通过设问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组的“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英语组的“如何改变课堂单词教学模式”等主题研讨和理综组、文综组的课前研讨,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效率,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

校本教研使每位教师在言说和行动中思考、在教学实践中体验和感悟、在反思评价中成长。随着校本教研的深入开展,教师教学理念也悄然发生了变化:由教向学的转变,死学向探究的转变,单一知识向能力、情感、价值观的转变,封闭的课堂向开放课堂的转变。教师的自我提升意识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干中学,学中干成了教师的自觉行为,他们不再满足于教书匠的生涯,而是走进了课堂教学改革的殿堂,人人承担了课题,人人参与了研修。每学期结集成册的课后反思、教学叙事等随笔文章和在刊物上发表的专业论文见证了教师们立足校本、投身课改的坚实足迹,同时也搭建起教师业务水平提升的阶梯。

四、善待赏识,激发工作热情

教师作为注重精神生活、追求人生价值的专业技术人员,只有当自己所做的工作得到肯定时,才会觉得付出的劳动值得。教师只有受到尊重,才会坚守讲台,静心教书,潜心育人,引领灵魂向上。原来有可能导致内耗阻滞的消极因素才有可能转化为促成协作互补的积极因素。因此,我以为:和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一样重要的是对教师不同的个性特点和教学风格给予充分的肯定和积极的引导,要对教师的才能充分地赏识,要学会用事业凝聚人,用感情团结人。

每年元旦,我给学校的每一名教职员工都赠送了一张明信片,上面有我亲笔写下的新年祝语,每一名教师的内容都各不相同,上面的每一句话都是我深思熟虑的结果。比如,我给张静老师写的是:学音乐、教生物、改化学,科科都行;师德好、业务精、能力强,教坛先锋。这是一名年轻教师,看后非常感动,工作的热情更高涨了。我想这就是赏识的魅力吧!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作为校长,无论多忙,都应该深入基层,深入到老师当中。在生活上,给他们以热情的关怀,从老教师子女的升学、就业到青年教师本人的婚姻及子女入托上学,从教师本人的生病住院到家属的工作调动,都悉心帮助,教工的心态思想将更加稳固,营造出一片融洽温馨的文化氛围。

五、书香校园,充盈精神世界

一个不愿意读书的教师,是永远不会有进步的。“三更有梦书当枕”“半床明月半床书”,这应该成为教师书香生活的写照。明月虽然清寒,书却因博大精深而温润着生命。因此,要让校园里弥漫着浓郁的书香气息,让读书成为教师精神生命的呼吸,让读书成为教师校园生活的基本方式。

随笔写作论文范文5

关键词:建制;学习;互助;研究;反思;提升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6-0099-02

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体,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着教育的成败,而提高教师素质的根本途径就是校本教研。肃宁县第二实验小学在“扎实开展校本教研,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为学校开展校本教研提供了很好的经验。

一、建全机构,完善管理

为了增强校本教研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学校首先成立了校本教研领导小组,完善了以校委会为中心,教导处和教研组长为指导,以教师为主体的校本教研组织网络。为保障教研工作的顺利实施,学校进一步完善了各项教研制度。学期初学校各教研组制定切实可行的教研计划,学期末写出本学期详实的教研总结。把校本教研纳入教师年终考核,要求教师做到五勤:勤学习、勤思考、勤研究、勤实践、勤动笔。整个过程中,领导成员经常深入教研组指导并参与教研活动,大家共同学习,共同研究,共同总结,使校本教研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二、强化学习,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1.向书本学习。学校建成了教师阅览室,每年为教师订阅大量教育理论书籍和教育教学期刊及教育教学录相光盘,为每个办公室订阅《教师报》、《中国教育报》、《河北教育报》,供教师自由阅读。并积极开展生动活泼卓有成效的读书活动。如:好书推荐活动,导读式学习——“同读一本书”活动,读书沙龙活动。通过一系列读书活动的开展,读书成为了教师们一种好习惯。

2.走出去学习。学校每年都要带领教师外出学习,沧州市内曾多次到青县实小,河间一小,沧县兴济镇小学,沧州市育红小学,新华小学参观学习。辽宁的盘锦,山东的烟台、龙口、德州实验小学,河南濮阳的子路小学,北京市朝阳区,海淀区,三河市,都留下了他们学习的足迹。外出学习,使教师们开阔了视野,更新了观念,找到了差距,提高了认识。

3.专家引领。河北教育厅的韩清林厅长,全国JIP实验指导专家闫玉龙教授,市教育局沈局长,都曾来学校指导教科研工作,给教师们带来了新思想、新理念。县文教局的局长、教研室的业务主任及各学科教研员多次到我校深入课堂听课,并亲自参与教师教研活动,与教师平等交流,为学校教研指明方向。

三、同伴互助,共同提高

坚持开展同伴互助式教学研究是促进教师发展,逐步提高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学校把全校教师分成五个大教研组,以教研组教研为主体,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从备、说、讲、评四个环节扎实开展教研活动,同伴互助,共同提高。

1.单元集体备课。为了整体提高全体教师的教学水平,每个教研组规定时间地点,由教研组长负责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在个人熟悉教材的基础上,同头几位教师分单元集中备课。目的是以强代弱,整体把握教材,找准重难点,确立教学目标,教学思路及基本的教学方法。每课确定中心发言人,其他教师补充、质疑、争论,最后形成一致意见。在此基础上,每位教师结合本班学生实际,结合自己的教学风格,备出自己的特色。

2.互相听评课。每周每个教研组推出一节公开课,本组教师全员听课并当天及时集体评课,其它教师自由选择听课。我们要求授课教师认真备课,争取为教师们提供有研讨价值的课例。听课教师要提前熟悉教材,认真听课并写好听课记录。一分为二的对课例作出点评。互相听评课活动真正实现了互助交流,合作提高。

3.滚动式课例研究。——由“会诊课”到“研讨课”到“精品课”。在集体互相听评课基础上,学校又进行了滚动式课例研究活动,授课教师根据大家的建议,修改教案并进行复备,同时写出课后反思,在其他班再试再上,同组再评再上,直到满意为止。

4.开展一帮一,师带徒活动。随着校本教研的开展,学校形成了互助互学的氛围,在学校引领下,一些水平稍差的教师主动请优秀教师帮扶指导。一批骨干教师也主动指导年轻教师备好课、上好课。师带徒、一帮一使弱者变强,强者更强。同时培养了教师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

四、为教师搭建交流和展示的平台

1.开好四种课:①研讨课。对听课过程中有研究探讨价值的新课型,全校集中听课,研讨交流,为教师提供新思路、新教法,同时纠正典型问题。②观摩课,对能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较成熟的课全校观摩,集中点评,为教师指明课改方向。③自录课,每学期为重点提高的青年教师进行课堂录相,先自己对照反思,然后教研组集体评课指导。④评优课。每学年举行一次全校“创新杯”会课大赛,每位教师拿出自己最得意,最能代表自己教改成果的一节课,学校组成评委会集中评选。对研讨课、观摩课及会课大赛优秀课教师全校表彰。

2.进行四种比赛。每学期举行优秀教学设计评比,优秀课件制作评比,优秀教改论文评比,教学基本功比赛。教师在交流和展示中得到提高。

五、强化反思,完善自我

反思,是教师对教育教学中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理解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教师自我发展的有效手段。因此,学校引导教师积极反思,反思每个教育教学过程,在反思中改进,在反思中提高。①课后反思——课课有小记。②教学过程反思——每周一教学随笔。③学生思想教育反思——每月一德育案例。④读书学习反思——天天写读书笔记。⑤教研反思——每次活动必写心得。⑥教改反思——每学期一教改论文。这些反思,将教师置于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既是研究的对象,又是研究的实践者的位置,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及教学效果,从而不断超越自我,持续提升教育创新能力。

六、以教科研为先导,深化小课题研究

随笔写作论文范文6

柏安芹,中学高级教师,淮安市实验小学教师。淮安市首届中青年骨干教师,淮安市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江苏省推广李吉林教改经验先进个人。从教廿载有余,潜心课堂教学、作文教学的实践与研究。曾四次获得市课堂教学评比一等奖,送教省内外、执教观摩研讨公开教学课30余节。参与主持多项课题研究,《站在学生的立场改进教学》《课堂教学似是无备最优效》《改进小学生作文“批”“评”策略的心理浅析》等论文,先后发表在《中国教育报》《江苏教育》《中国教育学刊》等报刊,出版了专著《小学作文到底该怎么教》。散文、随笔见于《小学语文》《淮安日报》等报刊。

我,一个草根教师,且行且思二十余载,不倦,不累。因为,一路走来,总有不一样的风景,给我同样的勇气与动力,虽偶有无奈,却也愈觉淡定与从容。

李吉林——教学灵性的启蒙导师

难忘,1989年暑期,南通纺博小园,我参加了江苏省教委组织的推广李吉林教改经验动员大会,有幸成为全省首批推广李吉林教改经验50个试点班之一的实验者,那年我19岁,工作才仅仅一年。

会议内容早已淡忘,一个细节却记忆犹新。会议当晚,我和同行的高晓丽老师,在入住的宾馆打开电视,刚好播放白天推广会议的新闻,又恰好是对准我的一个特写镜头!一个从苏北农村走出来的女孩,第一次在电视里看到自己,那份惊诧可想而知。诧异那似乎被磁铁吸引着的,充满渴求的眼神属于我自己!身边的高老师鼓励我,教学改革的明天属于你们年轻人。我信以为真。那一凝神的渴望,注定了我一生追寻的方向。

1989年的暑期,我聆听了李吉林老师关于情境教学的实验报告,认真研读了她的《情境教学实验与研究》一书,内容烂熟于心。情境教学的特点(形真、情切、意远、理蕴其中),创设情境的六个途径(生活展现、实物演示、图画再现、音乐渲染、表演体会、语言描绘),情境教学促进儿童发展的五要素(以培养兴趣为前提,诱发主动性;以指导观察为基础,强化感受性;以发展思维为核心,着眼创造性;以激感为动因,渗透教育性;以训练语言为手段,贯穿实践性),这些内容,我像虔诚的信徒一样,日日念诵默想,期待用它们指导实践。

秋季开学,蒋忠校长采纳我的建议,按常规招生,随机编班,抽取一个做情境教学实验,鼓励我大胆地试、大胆地做,并给我制定了特殊政策——教学质量、年度考核免评,直接定为优秀。接下来的五度寒暑,在市教研室的指导下,我用学到的情境教学的理念指导实践。

从一招一式学起,我逐步尝到了成功的乐趣。“识字、阅读、作文三线并进”,是情境教学实验的主要观点。在入学半学期后,实验班就开始了“每日一句”的观察写话练习。实验班开设了野外观察课,我按照李吉林老师指导的提示语,提示儿童课内外观察时动用多种感官,在观察过程中,贯穿语言实践:我看到了什么,什么样子(大小、颜色、形状、多少……),像什么,还像什么,好像对我说什么……通过实验,儿童的写话兴趣浓,观察力强,想象力丰富,乐于表达。不到两年,骆可小朋友就写下了十几本(软皮面日记本),在当时低语教学中,堪称奇迹。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小四十年校庆时,实验班学生的日记还在校史陈列室中展出。孩子的写话内容丰富有趣,我忍不住选寄了两篇给《百家作文指导》,后来发表出来了。我和学生都很激动,我写信给李吉林老师,汇报我们实验的成功,并表示想替孩子们出一本优秀习作集。很快收到了李老师的回信,信是铅笔写的,不长,还有一两处修改。李老师肯定了我的想法,并鼓励我只要坚持下去一定会做到的。

1991年的整个秋季,实验班按常规做了系列读写观察活动,我带学生阅读补充教材《秋叶飘飘》等儿歌,到丰收的田野假想照相,到附近的小树林观察秋天、捡秋叶……随后,我在市推广李吉林教改经验现场交流会上,上了一节二年级的观察说话课——《捡回秋姑娘的影子》。在上课的现场不仅摆了许多五颜六色的,还有一幅巨大的秋景图(一位衣袂飘飘的秋姑娘随纷飞的落叶翩然起舞)架在黑板旁边。

师:同学们,前两天立冬了,但我们身边还有秋姑娘的身影,她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礼物,能用这样的句式说说吗?

(小黑板先后出示以下句式,变式练习。)

1.秋姑娘给我们留下了 。(说一种)

2.秋姑娘给我们留下的礼物有 ,有 ,

还有 。

3.(加在2的后面)秋姑娘给我们留下的礼物真多呀!

4.把2和3倒过来说。

5. 是秋姑娘给我们留下的。

6. 、 、 和 是秋姑娘给我们留下的。

7.把6和3连起来说。

师:(指着图画)同学们,秋姑娘留下的礼物真多呀!回想一下,整个秋天我们跟她一起游玩的情景吧,我们曾经去过哪里、看到了什么?

(小黑板出示以下句式)

8.我们来到 。

9.我们看到 。

10.(将以上两个句子合成一个句子)我们来到

,看到 。

11.(说到“来到树林,看到树叶”的时候相机出示)一阵风吹过来 。(练习说打比方的话。)

(背诵儿歌《秋叶飘飘》:秋叶飘飘,像什么?像那蝴蝶在舞蹈。秋叶飘飘,像什么?像那飞翔的小鸟。秋叶飘飘,像什么?像那丰收的喜报。)

师:秋姑娘伴着飘飘的落叶飞走了,我们唱一支《歌声与微笑》送送她。(课中操,音乐课上学习的歌舞《歌声与微笑》)

师:送走了秋姑娘,我们拿出她留给我们的礼物——秋叶,准备做一个纪念品,我们先来说说你有什么样的叶子。

12.我有一片 叶子。

(拼拼贴贴再展示说说)

13.我用捡回来的秋叶拼成 。

(阅读补充教材《秋天留在窗前》)

师:请同学们尝试把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连成一段话说说。

(学生说得精彩纷呈。)

师:秋姑娘悄悄飞走了,冬爷爷不知不觉地来到了我们身边,从现在开始,大家可以和你要好的朋友到公园里、花园边、田野上、树林间、校园中寻找冬爷爷的足迹,捕捉冬爷爷的身影,也可以邀请老师参加,到时候我们再来说说冬爷爷。

这堂课,体现了情境教学的诸多特点。课后,与会的领导与老师对这堂课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教研室主任潘煦源先生对我说:“好好努力,期待有一天江苏教坛传出——南有李吉林,北有柏安芹。”这是对我的鼓励,更是对我的鞭策。我用从南通借鉴来的教学设计进行教学,获得了小小的成功,带来了一片赞誉。但我知道,自己的教学还很欠火候。李吉林老师一心为儿童,一生为儿童,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后来,我自行设计的《小马过河》《跟着春姑娘去游玩》等公开课,虽有精彩之处,但大多反响平平。1992年,江苏省第三次推广李吉林教改经验现场交流会,在我校举办,在观摩学习和研讨的过程中,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并找到了差距。

活动化——教学探索的蹒跚起步

五年的实验,为我的教学撒下了灵性的种子,打下了勤奋执着的精神底色。学吉林老师的创新精神,本着“着手基础,着眼发展”的教学原则,我尝试着用自己的招式解决一点教学中的问题。我申报了市级十五规划课题“低年级课堂教学活动化实验研究”。我带领课题组近20名年轻教师,在摸索中实践,碰撞出了难能可贵的智慧火花。这是在我工作的10年之后。

课题组针对幼儿园到小学的文化突变(即从游戏活动为主向上课学习为主的改变)给儿童带来的不适,造成的幼小衔接脱节现象,试图探索一套以优化的“活动”为载体的低语课堂教学模式,从而改变低语教学内容单调、组织形式枯燥、管教方式强制、评价激励滞后等扼杀儿童灵性的现状。

活动化的语文课堂教学,是指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以学生探究为主,把交互式、多样化的学习融合在一起,以活动为基础,激发起儿童积极的思维活动,充分发挥儿童的主体能动性,以活动促发展,达到真正的主体主动发展,语文素养全面提高之目的。语文学科活动除了具有一般活动的特点之外,主要指学科教学之中外显和内隐的活动,外显的活动包括儿童的操作活动、言语交流活动和感知活动,通过团体、小组、个别活动,为儿童提供动手、动口、动脑的机会,形成一种全员参与、全程参与、主动参与的局面,促进内外活动的及时转化。内隐活动指由外显活动转化而来的观念活动,主要指通过各种外显活动,激发儿童学习的积极性,丰富儿童的智力活动,形成主动探索知识的目的。在活动化教学的过程中,儿童看重的是外显的活动,教师则同时看重活动内隐的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的共识,课题组创造了系列活动化的典型案例,拼音教学与复习课也变得有滋有味,就连考试都变成了令学生期待的“财富统计”。

拼音教学,我们以童话故事“漫游汉语拼音王国”为主题,贯穿始终。在拼音王国里,学生以“记住臣民的名字”“合影留念”“交朋友”等活动化的形式,学习汉语拼音的读音、写法以及拼读的方法。学生对拼音学习乐此不疲,对语文课充满期待。拼音教学结束后,年级组织了“漫游拼音王国”活动化检测,教室黑板画上拼音王国城堡,布置出声母庄园、韵母庄园……儿童手拿游览券,打招呼赢积分。原本的考试,玩得跟过节似的。

复习课,我们把闯关、捉迷藏等儿童喜闻乐见的游戏,改装成智力挑战活动,学生果然积极投入,屡试不爽。2004年,市教研室杨献荣老师来我校指导交流新课改工作,听了我们的实验介绍,表示第二天来听听家常课。因时间紧,又值期末复习,课题组一致推我这个主持人亲自上。晚上,我稍作准备,第二天上了主题为“勇闯智慧园,寻找乐乐猴”的活动化复习课。课后,杨老师夸我的复习课量大、趣味足、效率高,让我到市电教馆制成录像课,做暑期市级新课程培训班教材,并约我做相关的讲座。

这节复习课,是系列复习课之一。整堂课在一个活动情境之中进行:乐乐猴藏在智慧园里,和大家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学生闯过乐乐猴留下的智慧关,才能找到它和它一起游戏。教师将有关字词句篇理解运用的复习内容,巧妙地串联在故事中。闯过六关:呼唤智慧果(认字)、对开智慧锁(选读音、填字词)、抢猜智慧画、快搭智慧桥(连线)、巧排智慧阵(乱词成句、乱句成段)、比读智慧文。这六关动静、长短结合。最后,屏幕上出现四季图画,儿童认出了夏季图,打开它,乐乐猴伴随着欢快的音乐出现在大家面前,并预告下次活动内容。

2004年底,这项实验在丁永真校长的支持下,如期结题。现场结题会结束,专家组鉴定,课题成果显著,同意结题,并建议在全市范围推广。这段经历,让我收获了为人师的快乐,同时也收获了一批年轻教师的友谊。这比任何显性成果更让人珍惜,我第一次深切感受到,一根草的风景是有限的,只有扎根于一片草之中,成为其中的一员,互相依赖,彼此支持,才能形成蔚为壮观的草原风景!

班传写作——走进儿童的最佳路径

接下来,是连续多年的高年级段教学。起初,我试图把低年级活动化的理念引进来。但一个细节深深触动了我,改变了我的行走方向。班级一个非常优秀的小男孩,把英语老师奖励给他的面具悄悄放进了教室垃圾篓,恰巧又被英语老师发现了,老师有些不理解,以为这是对他的不敬,还找男孩谈了话。男孩很委屈地告诉我,他很喜欢英语课,但并不需要这些小玩具。

怎样走进儿童的内心,了解儿童的需求,根据儿童的需求调整教学?这成了我新的思考与探索的方向。我试着按儿童设计的课堂样式去教,从宏观与微观上综合理解“顺学而导”。根据实践,2008年,我写成了《课堂教学似是无备最优效》,获江苏省“杏坛杯”素质教育案例征文一等奖,并摘要刊登在《江苏教育》上。此时,我工作已整整20年。

小小的尝试,我感受到儿童潜能的巨大,也深知自己离真正理解儿童还很远。我进一步开放心态,学期初总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设计“我需要的语文老师、语文课、语文学习”等内容,并承诺只要有可能,老师就照着办!事实上,我真的照着办了,并且获益匪浅。

2011年春天,学期初,梳理六(2)班学生按照惯例给我提的建议和意见,发现孩子们很有创意。如,好多学生希望将大家的优秀作品,除了像往常一样,结成个人的作品集外,最好有集体的书,这样可以通过同学的作品,记住班级,记住童年,留作永久的纪念。杜昌浩则建议老师每周将同学的“每日读写”“课堂作文”“小小文学社接力创作”等各种形式的优秀作品,进行统计评比,评出周冠军,并公布每周排行榜,以调动大家坚持写作并努力写好的积极性。

经过讨论,我和孩子们综合了以上两条建议,确定班级学期写作总目标——编写一本“班传”。什么样的作品可以入选“班传”呢?同学们对此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最后一致认为:叙写班级的人和事,描绘身边的景和物,以及同学们的阅读感悟、奇思妙想、献策建言,只要是当下发生的,能体现大家在这一时段的真实见闻与感受的文字,都可以入选。全班总动员,师生一个不能少!

按照大家的建议做,实施过程中遇到问题一起商量,学生的创作热情空前高涨。一学期,全班上传佳作30余万字,按个人专栏、品读经典、故事连载、群星荟萃、母校记忆5个栏目,遴选编辑了22万字的初稿,分发给学生修改校对后汇总,同期向学生征集书名,以及封面设计方案,最后,交付印刷厂排版印刷,在毕业典礼上班传《紫藤花下》如期发到了学生手中。看着孩子们喜不自禁的样子,我感觉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紫藤花下》记下了儿童的流年岁月,是儿童的精神家园,饱含老师的包容、爱意与期待。班传的魅力,在于它可以拨动儿童的情弦,慰藉儿童的心灵,滋养儿童的精神。我在班传序言中写道:大家笔下的文字是真诚的、鲜活的。也许“我”在你的笔下有点“脏”,但难掩“我”智慧的光芒,这叫不拘小节;也许“你”在“我”的笔下有些“疯”,但谁又不说这是童年的活力在迸发;也许“我”在你的眼中有些“差”,大器往往会晚成……不要介意“你”写过“我”什么,要永远心存感激——我曾是你笔下的“宠儿”。

亲朋好友的孩子来我家做客,捧起班传《紫藤花下》不肯放下,读着笑着,任你怎么叫他也充耳不闻。到了新的班级,我把《紫藤花下》给同学们看,他们竞相传阅,争抢不休(因只有一本)。他们表示,从来没看过这么好玩的“书”。我知道,这件事是有意义的,影响也将是深远的。2011年秋,我响应均衡教育的号召,交流调动到了淮安市实验小学,在实小执教的五年级、四年级分别尝试了这样的做法,都取得很好的效果。

“班传”一词是从“人物传记”化用过来的。人物传记的特点是兼具真实性与文学性。“班传”一词的灵感,来自两方面的启发:一是美国多样化文体教学中,二至四年级出现了“自传”写作。二是萧红的一部《呼兰河传》,虽然写了人物,但没有主角,虽也叙述故事,却没有主轴,全书七章可各自独立却又浑然一体。这样的体例,丰富了我们对传记的理解。班传写作教学,来自儿童的需要,遵循了我的十六字作文教学方针——“简化头绪、整合资源、激发兴趣、持之以恒”,它将练功与运用融合起来,实施弹性标准,淡化形式,尊重内容与情感表达的真实,促进了儿童精神的健康成长。我根据实践撰写的《班传写作——关照儿童精神成长的习作教学策略探寻》一文,获2012年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竞赛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