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旅游专业教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旅游专业教学范文1
(1)以学生为中心
在语言类课程的教学中,教材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涉外旅游专业的外语教学实践性强,教材内容相对于其他专业来说更加应当以学生为中心。这类教材的编写应考虑到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的知识背景等。高职学院的学生大部分是刚刚通过高考的高中毕业生,这些处在不到20岁年龄的青年中很多人对于学习,尤其是像语言学习这样枯燥的过程还没有做好长期坚持的准备,如果教材本身索然无味,学生们如何能够将语言学习任务坚持下去呢?进入高职学院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在高中时大部分成绩不能算是出色,更无法要求他们具有广泛的知识,他们所掌握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要求有符合相应知识背景的教材,这样更便于他们理解教材的内容。
(2)以环境为依托
这里指的环境包括地域环境和校园环境。与一般的语言类专业不同,涉外旅游专业学生所学习的专业知识与其所生活的环境应结合得更为紧密。学生们需要的语言知识中,应当包括周围环境相关的内容。比如,学生们应当从教材中获取当地交通、饮食、景点等的表达方式。语言学习不同于一般理论知识的学习,不能仅限于通过背诵来获取,更需要在实际环境中能够进行操练的内容。如果教材编写不考虑学生每天学习、生活所接触到的校园环境,就很难促使学生在平时操练教材中的语言知识。
(3)以实际操练为重点
束定芳、庄智象在其《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1996)里提到了教材编写的原则,其中就有真实性原则和现代性原则。以实际操练为重点,是因为学生学习外语的目的还是为了在实际环境中使用,而实际环境不仅千差万别,而且还充满了各种变数。为此,教材就需要从内容上进行相应的设计,为的是让学生能够借助教材操练语言,即学以致用。如果教材不能让学生进行适量的操练,那么学生只能是学到知识,不能算是习得语言能力,对于涉外旅游专业学生来说是不适合的。教材要以实际操练为重点,那么在内容设计上就必须有较多实际操作性强的练习。而且,除了课文的设计要以实际对话为主外,课后的练习也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在现实语境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这种问题不应当只是语言上的,和语言相关的文化礼仪上的问题也应包括在内。
(4)增加文化方面的内容
根据笔者在英语课授课时向学生了解的情况,高职学院学生在学习外语时遇到的很大一个问题是所学的语言不敢使用。比如,笔者曾经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同学院的加拿大外籍教师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流,因为简单的交流用语学生是完全掌握了的。可是大部分的学生不愿意完成这个交流练习,原因是不敢开口,这也是许多英语初学者会出现的情况。于是,我在课后进一步了解了学生们不敢开口的原因,结果,大部分学生表示自己担心和外籍教师进一步交流时不知道该如何让对方理解自己真正的意思。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是学生们很难使用正确的英语表达方式来表达自己通过汉语思维方式产生出来的想法。因此,有必要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学习外语国家的文化。
(5)增加情感因素
我国出版的外语类教材从来都非常重视情感因素,因为学生学习语言是要和他人进行交流的,交流的内容则不仅仅是语言文字的你来我往,还应当包括情感的传递。比如要使用外语去同他人解释清楚某个误会时,所要用到的不仅有语言,还要有适当的对他人的理解,这就是情感因素的表现。并且,对于高职学院的学生来说,他们都处在20岁左右的年龄,这个时候人的心智尚处在不成熟的时期,更加需要正确的情感因素进行引导,培养好的人格品质。再者,情感是人类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中,到处都能接触到它。因此,如果教材的设计上没有考虑到情感因素,只是一味地强调语言知识,无异于填鸭式教学,内容能否吸引人暂且不提,首先就会使所教授的内容与现实社会脱节,对于学生,尤其是高职学院学生这样的青年人来说会非常难以接受。
2教师队伍的建设
(1)重视本土教师的作用
对于外语教学来说,外籍教师历来被视为教师队伍中重要的一员,目前许多外语培训机构甚至打出"全外教授课"的招牌,吸引学员就读。可是,我们要弄清楚的一点是,我们的教学对象现在还只是外语的学习者,他们尚未完全掌握和外籍教师交流的语言能力,既然如此,盲目地强调外籍教师的作用只会适得其反。高职学院的涉外旅游专业学生,在入学之初只是英语基础良莠不齐的学习者,大部分学生的外语(英语)能力还处在比较差的水平,他们中的这部分人希望通过专业的学习提升自己的外语能力。既然如此,相比起可能会增加语言学习障碍的外籍教师,能够和他们进行无障碍交流的本土教师更应该获得重视。这里我们不是说要忽略外籍教师的作用,只是针对基础较差的高职学院学生来说,拥有共同语言及文化背景的本土教师在教学上优势更加明显。除了语言能力以外,作为涉外旅游专业的外语教师,还应当拥有一定的旅游专业知识,最好是有过涉外旅游方面工作的经历。提出这个要求是因为涉外旅游专业的学生需要掌握能够为他们所用的外语能力,如果教师本身对旅游专业一窍不通,如何能够充分理解该专业的术语,继而传授给学生他们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呢?
(2)兼顾外籍教师的作用
前面我们已经谈了本土教师的重要性,但这并不是说外籍教师在高职学院涉外旅游专业教师队伍当中就没有多大作用。外籍教师在这个教学教育团队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其重要性体现在他们能够带给学生更加地道的语言和原汁原味的外国文化,同时还给学生们提供了很好的语言操练机会。只不过,外籍教师在这个教师团队中应该被定位在辅助本土教师执行教学任务上。外籍教师队伍也应当是高素质素养的,但不同的是外籍教师队伍应当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这里的流动性是相对于本土教师队伍的稳定性而言的。本土教师出于对教材和教学环境等的熟悉考虑,不应该经常更换。但是,外籍教师主要的教学任务集中在听说和文化知识方面。外语和外国文化在目的语国家往往还有一些地域上的差异,这样的话,如果能够有更多来自不同地方的外籍教师开展教学工作,对于学生的语言习得和专业学习都会有不少的好处。
3课堂教学方法的使用
诚然,每位教师可能会有许多不同的具体教学方法,但是高职学院涉外旅游专业的外语课程在教学方法上也有一些共性。首先便是与实践相结合开展教学活动。由于学生的专业及以后就业的方向与旅游有关,课堂教学就应当多与学生可能遇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尤其是要把培养学生在实际语境中的交流能力作为外语教学的核心指导思想;其次,课堂教学要尽量减少传统的讲授式授课,应当让学生尽量参与到课堂的操练活动中来。这一方面是因为前面提到的要把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放在第一位,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外语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特别是对于本来基础相对于本科院校较薄弱的高职学院学生来说,刻板的传统教学方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外语学习兴趣。
4校企合作
高职学院要以就业为导向,学生的学习就不能只是闭门造车,应当让他们更多地去和社会、和企业接触,要实现这一点,推动校企合作是非常重要的。就目前的情况看来,高职学院的校企合作往往只限于学生到企业参观或实习,而要通过校企合作来推动学生的外语学习,仅仅这样是不够的,学生应该更多地参与到企业的日常运作。由于涉外旅游专业学生参观或实习的企业多为景区、旅行社及酒店等,他们能够有很多的机会使用课堂上学到的外语知识,但是要想有效地通过实习提高学生的外语应用和交流能力,只是让他们自己去体会是不够的,应当将教师指导和学生锻炼结合起来,在实习过程中或者结束后要求学生把自己在外语使用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反映出来,由教师予以指导解决。
(1)校际合作发展模式
就现在的情况看来,高校各自为阵进行发展的模式显然已经落后于时代潮流了,学校与学校之间进行合作,携手共进才是发展的趋势。近来陆续有不少高职院校开设了涉外旅游专业,而涉外旅游专业的特点决定了其需要"走出去"的特性。并且,专业的建设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地更新。另外,由于涉外旅游专业外语教学需要包括高素质的教师、高质量的教材以及合适的实习实训场所,仅仅依靠某一高职院校自己的力量要实现这些是不够的,也是没有必要的。各高职院校可以通过相互间合作,进行资源共享,实现"双赢"式的发展。当然,这里提到的校际合作并不只限于国内,与国际上其他高校的相关专业进行合作也能够为高职学院涉外旅游专业的外语教学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2)合理安排英语和非英语外语课程
在涉外旅游专业中开展外语教学主要有三种常见的形式:一种是只开设英语课程;一种是只开设非英语外语课程;还有一种是二者并行。目前,笔者所在的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采用的是第三种形式。一方面,这样可以增加学生掌握的外语知识,使得学生在掌握非英语语种的同时也不会在英语这门重要外语的掌握上产生缺失,从而在就业和获取外语水平证书上处于劣势;另一方面,英语学习也从方法和技巧上促进了学生对于其他外语的学习。但是,如何合理地安排好英语课程和其他外语课程也是这种教学形势下高职学院必须要面对的问题。经过教学实践,我们认为在这两种外语课程的安排上应该给非英语的语言教学以更多的投入,这主要是因为开设的非英语语种对于学生来说相对陌生,学生在这门新语言的学习过程中更需要更多的指导和操练。英语教学则应以基础英语知识的教学为主,辅以一定量行业英语的教学,并且鼓励学生通过自学和选修的形式将英语学习延续到课堂以外。
5.总结
旅游专业教学范文2
前言
近些年来,作者在对中职旅游专业教学调查中发现,中职旅游专业教学中存在师资力量匮乏、学生缺乏明确的职业理想、实训教学环节缺乏等现状,严重影响到旅游教学的发展,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解决对策。对此,本文主要对中职旅游专业教学现状与对策进行分析。
一、中职旅游专业教学现状分析
(一)师资力量匮乏
中职教学主要是以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对中职旅游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就现阶段中职旅游专业教学的情况来看,教师的综合素质达不到“双师型”的素质要求,对学生的教学质量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学生缺乏明确的职业理想
职业理想对学生而言,不仅仅是人生的目标,更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所在。但是,就当前中职旅游专业学生的学习情况来看,很多学生都缺乏明确的目标,存在厌学的现象,再加上中职院校学生本身综合素质就比普通院校学生综合素质低,心理会伴有一定程度的自卑感,会产生叛逆的心理,学习也主要是为了应付考试,从而影响到中职旅游专业的教学质量。
(三)实训教学环节的缺乏
实训教学对提高中职旅游专业的教学效率有着极大的效果,更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而且,通过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但是,就当前中职旅游专业教学的情况来看,理论与实践教学严重脱节,甚至一些中职旅游专业缺乏实践教学,从而影响到中职旅游专业的教学效率。
二、中职旅游专业教学的对策分析
(一)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通过以上对当前中职旅游专业教学现状的分析了解到,当前中职旅游专业教学面临着师资力量匮乏的现状,一方面能够达到“双师型”素质的教师数量不多,另一方面从事旅游专业教学的教师较少,从而造成当前中职旅游专业教学师资力量匮乏的问题,对此,作者建议应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2]。首先,应对中职旅游专业教师的岗位素质提出一定的要求,如,必须拥有职业技能证书以及教师资格证书等双证的教师才允许担当中职旅游专业教师一职,以保障中职旅游专业教师的整体师资水平。其次,应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由于教师很难有闲暇时间去参加进修学习,为了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院校要给教师创造更多的进修机会,同时要通过政策来鼓励教师自主的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以此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打下夯实的基础。再次,应加大人才招聘的投入,高薪聘请从事旅游行业的专业人士来作为中职旅游专业的实践教师,通过旅游专业人士丰富的实践经验来提升学生的实践教学效率,从而有效的提升中职旅游专业教学效率,而且,通过将旅游行业专业人士纳入到师资队伍中,在教师之间相互探讨交流下,对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着一定的效果。
(二)帮助学生树立明确职业理想
在缺乏职业理想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也将缺乏一定的动力,对学习效率产生直接的影响,对此,作者建议应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理想。首先,中职学校应开展就业指导课程,让学生了解各个专业的就业方向,培养学生的就业意识以及创业精神,并根据自身的情况合理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用明确的目标来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其次,在中职旅游专业教学的过程中,应不断的将职业意识渗透出来,同时将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入到课堂上,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从而有效的提升中职旅游专业教学效率。
(三)增加实训环节
通过以上的分析了解到,当前中职旅游专业的实训教学效果并不高,而且经常出现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对此,作者建议应增加中职旅游专业的实训环节。首先,应转变教学观念,以学生的就业作为主要教学目标,不断的对教学环节进行强化。其次,要增加相应的实训课程,让学生在实训课程中应用理论知识,,在理论知识的引导下去实践操作,将理论与实践课程建立有效的联系。而且,旅游专业的实训课程主要以课外实训教学为主,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着一定的作用,为了降低实训教学的成本,要尽量与一些企业或附近旅游地区签署合作协议,为企业培养应用型人才,同时也降低了实训课程的成本,而且,通过校企合作也提高了中职院校的就业率,一举三得,对中职旅游专业的发展以及学生的未来就业发展极为有利。
总结
旅游专业教学范文3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尤其是涉外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既懂专业知识又掌握英语和通晓外国文化的双语人才,无疑在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英语不仅仅是一种语言和教学语言,它更代表和反映着一种文化,而对于这种文化的了解,在“培养大学生学习能力,造就完美人格,提升竞争力及提高综合素质”等方面也有重要作用。从学习的角度看,语言是人类思维和认识世界的工具,掌握一种语言就是掌握了一种认识世界的方法,这对于开阔学生视野,增长学生见识是十分必要的。现代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和传播,信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人类的生活和生存方式,如何获取有效信息,是一个综合素质的体现,计算机和网络信息技术大多是基于英语这个国际通用语言开发,又通过英语传播的,英语在信息时代的强大优势有目共睹,一个有着无限量信息和知识的精彩世界,懂英语的人能更自由的徜徉其间。实施双语教学,可以促进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推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最新的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学习与掌握;将国际学科前沿的教学内容、信息和国际化的教学案例直接引入课堂,从而提高教师和学科的国际竞争力,以满足学生所需、社会所要,进而保障人才培养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二、实施双语教学的可行性
1.师资条件
双语师资关系到双语教学的成败,实施双语教学的老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较高的英语水平,而且要具备较为深厚的人文素养,善于运用现代教学手段。事实证明,只要深刻理解双语教学内涵,认真探索双语教学规律,学习双语教学成果,经过学习、培训以及其他途径的培养,双语教学的师资问题是可以很好地解决的。以酒泉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英语专业向旅游管理专业转型教师目前为数不少,这些教师英语教学经验丰富,听说读写译能力强,专业知识经过转型学习、参加培训和下企业学习锻炼等有效途径,也得到了极大提高,也能带动旅游管理专业双语教学良性发展。
2.学生条件
从整体水平来看,相对于本科学生而言,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水平是比较低,影响了双语教学的实施效果,但这并不是说不能开展双语教学。以酒泉职业技术学院为例,2010年旅游管理共招收了学生240人,经过一年的外语应用课学习后,有B级111人、A级125人(包括部分通过B级考试的学生)通过了高等英语应用能力考试。为顺利实施双语学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基本能保证学生在双语教学过程中充分领会教师的教授内容,更好地与教师进行沟通和互动。在三年的课程安排上,除了第一年的外语应用课的基础上面,第二年和第三年开设旅游英语课,聘请外籍教师担任语音和口语课的教学,并充分发挥现代教学手段(如语音室和多媒体教室)对教学的辅助作用,这都为双语教学奠定了基础。对于高职学生水平的质疑之声从来都是不绝于耳,大家普遍忽略了开展双语教学的初衷,正是因为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应用能力有限,才更有必要开展双语教学以提高之。这也对高职双语教学提出了甚至比本科院校更高的要求,对学生的接受能力了解调查,对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探索,对学科遴选,教学资源的提供,课堂教学模式设计等问题进行反复深入探讨和实践,来解决学生英语水平有限这个问题。
3.政策保障和激励机制
明确而有效的政策保障和激励措施对促进双语教学有重大作用。例如:酒泉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系2011年正式下发了“关于双语教学实施办法”和“关于积极推进双语教学的若干意见”文件。“办法”对双语教学的指导思想,双语教学的认定,双语教学及双语教学课程建设的基本要求,双语教学开设课程,双语教学教室的任教资格,教学质量监控和双语教学的激励措施等问题做出了明确指示和规定。“意见”对双语教学的意义和目的,双语教学内涵,教材选用、教案和讲义的编写,学科遴选,师资培养,教学评价,合作办学,双语课堂教学的中英文讲解比例,教学资源的提供和使用、实训和作业布置,考核方法等做出了说明和规定。另外,学院对旅游管理系开展双语教学非常重视,院长亲自听课并对相关教师提出双语课堂教学提出宝贵意见;学院教务处多次组织教学督导人员观摩指导双语课堂,鼓励和奖励双语教学成果。所有这些举措都为旅游管理专业开展双语教学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政策支持和保障,极大地调动了教师参与双语教学和学习提高的热情。
三、高职双语教学的模式与方法初探
1.以就业为导向,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针对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灵活调整和设置课程内容,并根据岗位需求来安排实训和实习,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特色。高职双语教学应把就业导向作为教学模式改革的切入点,带动旅游管理专业调整和建设,引导双语课程设置,双语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在实施双语教学的过程中,把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突出任务来完成。高职双语教学的培养目标应该是:有一定的外语能力,强调“一技之长”,这里“技”指的就是应用英语的技能,也就是学生在专业知识之外,英语习得能力和知识视野通过贯穿于学科教学的全过程的双语教学得到了加强、训练和开拓,在未来就业过程中能够多一种可能和选择。双语教学不是英语课,不是系统的英语能力和专业能力的培养,更不是理论能力的培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灵活性、实践性和职业性,理论结合实践,实践指向就业。
2.旅游管理专业双语教学模式探索
在实践中,“双语教学”通常分为三种模式:(1)学校使用母语之外的第二种语言进行教学,这种模式称之为沉浸型双语教学;(2)学生刚进入学校时使用母语,然后逐渐地使用第二语言进行部分学科的教学,其他学科仍使用母语教学,这种模式称之为保持型双语教学;(3)学生进入学校以后部分或全部使用母语,然后逐步转变为只使用第二语言进行教学,这种模式称之为过渡型双语教学。我国的双语教学多采用“保持型双语教学”。目前高职院校普遍采用的也是“保持型双语教学”。国内高等院校实行专业课双语教学的方式大致有四:(1)英文原版教材,英文板书,纯英文讲授;(2)英文教材,英文板书,大部分英语讲授,小部分汉语补充解释;(3)英文教材,英文板书,定理、定律、原理及概念用英文表述,汉语解释;(4)英文教材,汉语讲授。其中以第三种方式为主。目前的高职双语教学大多采用第三种方式,因为中困难的存在,其教学方式出现了多种变异。笔者2012年进行《客源国概况》双语教学。这门课程安排在第三学期,之前的专业课程都是母语教学。笔者采用了国内同行编写的全英文教材。教材编写的比较仓促,问题多。用词太过术语,知识脉络不清楚,给教学造成一定困难。由于通篇阅读困难大,思维不连贯,学科知识本身的完整性也遭到了破坏,笔者不得不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调整和补充。在教学实践中,教学用课件、视频和板书全英文,教学用语中英语约占60%。学生要求尽可能使用英语。经过一年的教学实践,学生对这种教学模式从好奇、畏难到适应、兴趣浓厚和有所收获。高职双语教学在实施双语教学的初级阶段,到底要采用什么样的教材和教学模式,都要根据学生和课程本身的情况来决定。高职双语教学的一蹴而就、一窝蜂上的状况令人担忧,但是最令人担忧的,应该是高职院校的教师没有形成自己的标准和操作规范,包括教学模式的采用。很多高职院校引进全英教材,本科那一套教学模式,都是硬着头皮上,还是不能实事求是的面对自己和学生。笔者认为,高职双语教学应该在这方面好好反思和研究,只有结合现有理论,在实践中探索出来的,才是合适自己的模式。
3.选用和编撰适合教材
目前本科院校的双语教学,提倡使用原版引进的外语教材,这是由本科教育教学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高职双语教材的选择,首先要兼顾学生的基础和学习能力。引进教材固然好,但目前很多课程还找不到引进教材。其次要考虑适用于双语教学过程中英语的使用和浸入。双语教材的选用,应该注意充分发挥外语教师的优势,以本土化、实用性为原则,既遵循语言习得规律,又要充分体现职业岗位要求与语言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自编教材适合本地区旅游业发展特点和学生特点,还可以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特点补充相关知识,值得提倡,但在编撰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遣词造句的通俗易懂,注重知识与信息实用性、权威性和体现双语教学、高职教育特色。目前已经出版的高职双语教材存在最主要的问题是遣词造句太过学术,学科知识的传授被满篇艰涩难懂的英语破坏,把双语课变成英语课。因此,高职院校在自编教材的使用和编写上,一定要冷静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高职双语教学的内涵问题。
4.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
旅游专业教学范文4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旅游专业 实践教学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统计,目前旅游业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产业,每年还以两位数的速度在增长。据预测,到2015年,中国旅游直接和间接就业总量将达1亿人左右。而随着旅游业的持续发展,我国对旅游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将越来越多。近年来,我国各个层次的旅游教育也得以迅速发展。而旅游职业教育占据了更大的比重,在解决旅游企业对人才需求问题上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我国旅游职业教育还不够完善,如存在高职高专教育“本科化”、“普教化”等问题,从而不能很好地满足旅游服务企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技术应用型人才。
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优良素质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高职高专教育的显著特点是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技术与技能性强,而且职业针对性和实用性也要很强。所以,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践教学的水平和质量。
基于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高职高专旅游教育在适当的基础理论教育的基础上,应更加注重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而要提高学生专业技术能力,就必须注重实践教学。现在大部分高职高专院校都注意到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都会在教学计划中增加实践教学。但在实践教学执行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所以,有效执行高职高专旅游专业实践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1.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针对旅游管理专业的特点,当前高职院校一般都安排了实践教学的计划,大概都是从认知实习、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三个方面去进行组织、安排。但因多方面的问题,实践教学在执行过程中难以取得良好效果。如在酒店模块实践教学上,仍有很多院校因受各种条件限制,例如资金和空间等,只能安排学生到酒店实习,而难以在校内进行仿真实践学习。而安排到酒店后,又因酒店用人的需求限制,学生几乎只能呆在一个岗位上进行实习,不能满足学生在其他岗位上的技能锻炼。
校内实训设施缺乏,或是没有很好的校外实训基地,或是因为经费短缺、实操型师资不足等,所以,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原本安排的实践教学计划难以取得很好效果,甚至最终又回归到了课堂的理论化讲解。
2.存在的问题
2.1实践教学课时比重偏低。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高职高专院校教学计划中,实际实践教学时数占总教学时数的30%左右。这个比例不能适应培养第一线应用型高级人才的需要,德国的“双元制”和北美的CBE及澳大利亚的TAFE,它们的实践教学时数在教学计划中都超过了50%。而就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来说,其更不同于其他一般经济管理类专业,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实操性更强,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无论是旅行社方向还是酒店方向的专业课程,其实践课时都应比理论课时多。但目前,大多数院校还是存在高职高专“本科化”、“普教化”的问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理论教学课时居多。高职高专教育的教育模式是以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对基础理论以够用为准,所以,在高职高专基础理论教学过程中,不强求学生进行深度的理论探究。
2.2实践教学执行效果差。
虽然安排了实践教学课时,但很多院校没有制订具体的实践教学制度和实施大纲,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难以取得很好的效果。例如导游模块的校外实践教学,因为实践内容涉及用车、门票等费用支出项目,这些经费问题,在民办高职院校中更是难以审批,而实践教学中的经费也直接地制约了实践教学的效果。另外,实践教学的效果也离不开专业教师的策划与学生的积极参与。例如,在导游业务校外教学中,没有前期详实的计划及学生的充分准备,只是纯粹地把学生带到一个景区让学生自由参观,后期也缺乏总结与讲评引导,以致实践教学效果低下。
2.3实践教学方式不够灵活。
旅游管理专业涉及旅行社和酒店等旅游企业的不同岗位工作,每个岗位的特点相差甚大,在实践教学中就必须注意实践教学方式的选择。
一般院校都采取了“校内实训+校外实习”相结合的方式。但是由于设施设备因素影响,校内实训难以取到较好效果,而校外实习,一般都是顶岗实习或者毕业实习,因旅游相关企业考虑到经营管理效益,只能长时间地安排学生在某个岗位上,影响到学生全面专业技能的掌握。
2.4校外实践教学前缺乏动员与教育。
在校外实践教学中往往会涉及几个不同的利益体。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企业乐意使用实习生,而学校也正需要拓宽校外实践渠道以建立更多的实践基地,对于学生来说,最根本的出发点应该是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但对于旅游管理专业来说,校外实践机会都是在基层――一线服务工作,且工作量大,工作岗位低。而在校外实践教学前,大多数院校都是用一两个课时来动员、教育,主要宣讲的是集中在实习注意事项等方面,以致很多学生都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特别是旅游专业“90后”的学生更不愿意去实践。
3.提高旅游专业实践教学效果的对策
3.1提高专业课程实践教学课时比例,并制订具体实施大纲。
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优良素质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实践教学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目前大多数院校意识到旅游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按照德国模式,以1∶1的比例来划分理论与实践教学课时。根据我们国家教育现状和体系要求,我们更需要增加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课时。比如高职高专的第一学年,英语、计算机和“两课”等基础课程比较多,而在后两年中,校外实习又占了很大比例,所以必须增加在第二学年的专业课程实践教学课时,才能让学生在校学到更多技能以为后面的校外实习打下基础。如《餐饮服务与管理》、《导游业务》等专业课程,更应侧重实践教学,必须充分提高其实践教学课时比例,如4∶6模式也并不为过。另外,无论是课程实践教学还是校外专业实习,首先都必须有一个实施大纲。制订合理的实践教学实施大纲,是实践教学有效执行的保障。
3.2创新有效的实践教学方式或场所。
实践教学一般被划分为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践两种类型。在开展实践教学时,必须选择灵活有效的教学方式,以确保实践教学能取得成效。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实践教学,必须综合应用各种方式或选择适当场所进行,不能全部课程一刀切。例如针对《导游业务》,很多高职高专院校都有校内导游实训室,在授课过程中,无论是景点模拟讲解,还是其他的实操内容,几乎都选择了校内的实训,但效果并不理想。相反,如果充分利用社会上的有效资源,如博物馆、烈士陵园、公园和品牌企业等,让学生全程参与线路设计、景点讲解等,通过这样的校外实训更能取得好效果。
3.3强化学生对专业实践重要性和职业发展规划的认识。
学生积极性不高和缺乏对专业实践的正确认识,也是造成实践教学效果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实践教学前,特别是校外顶岗实践前,都应该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动员与教育,让学生明确充分、积极准备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使学生了解旅游服务行业工作特点与现状,认识到只有经过基层锻炼才能进行有效管理。同时,也必须注重对学生的职业道德与职业发展规划的教育。
3.4构建合理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估体系。
教与学是一个统一体,实践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都是重要的行为主体,都直接影响着实践教学的效果。所以,在实践教学中,既要注重对学生实践学习的考核,更要侧重对教师实践教学执行效果的评估。在对学生考核方面,可以以小论文、实践报告或教师现场督查等方式进行,最终成绩纳入学生个人期末总评成绩。而对教师,可以根据教师实践教学大纲践行、实践教学方案的制定与执行情况和学生评价进行综合评估。
参考文献:
[1]陈欣,郑海涛.论高职专业的实践性教学[J].职教论坛,2003/16.
旅游专业教学范文5
[关键词]旅游专业;英语教学;行为特征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1)02―0089―06
1 引言
在全球化的今天,英语能力已经成为各行业人才综合素质中较受关注的环节。旅游业对从业人员的英语能力要求更为严格。旅游工作中不仅要具备较强的英语听说能力,同时还需要掌握写作能力、专业英语以及对英语文化的理解。澳门旅游业发达,然而,目前澳门旅游业界对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英语水平并不满意。澳门科技大学国际旅游学院是澳门唯一具有旅游管理专业学士、硕士、博士培养点的旅游教育机构,于2007年获得世界旅游组织“旅游教育质素(Tourism Education Quality,TedQual)”优质旅游教育认证,无论在学生人数还是在培养水平方面都在澳门地区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本文以澳门科技大学国际旅游管理专业学士学位课程为研究对象,借助学生的英语学习行为分析以及英语教师代表和旅游业界代表的深度访谈找到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英语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为其他旅游专业院校英语教学水平的优化提供借鉴。
2 相关研究综述
中国旅游教育事业近年来增长迅猛。根据中国国家旅游局公布的资料,截至2008年年末,中国共有高等旅游院校及开设旅游系(专业)的普通高等院校810所,比上年增加40所;中等职业学校965所,比上年增加94所。两项合计,旅游院校总数为1775所,在校学生为84.46万人。与此同时,旅游业界对于旅游从业人员英语水平的要求也日益迫切。在此情况下,旅游专业的英语教育提升问题成为旅游院校重点关注的内容。
2.1 旅游业界对英语能力的要求
周飞英通过调查,认为旅游从业人员最想要提高的是专业词汇和口语能力,同时他们最经常使用的英语技能是说,其次是写和听,而他们语言各项能力中最强的也是口语,最差的是写作能力。李丽华则发现,旅游业界对从业人员的英语要求包括:扎实的语言基础,较高的听力水平、流利的口语,注重文化背景的传播,以及语言使用准确等。
可见,旅游业界对于从业人员英语能力的要求是多方位的,除了英语的基本功外,还应该在文化内涵方面做深入的学习。
2.2 旅游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困境
陈潇潇指出,旅游专业的英语教学具有实践性、专业性以及综合性的特点。然而,目前在旅游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教材陈旧、教学手段单一、评估方式单一等问题。由此可见,目前旅游专业的英语教学在教学资源、师资以及方法等方面需要提高。
2.3 旅游专业英语教学方法创新
唐玉玲认为,旅游专业的英语教学属于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s)的教学,其主要指与某种特定职业或学科相关的英语。罗卫华、佟大明进一步指出,在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中,教学模式可以分为3类:句型操练法(sentence patterndrill)、交际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和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法(Learner-centered approach)。在上述研究结论的基础上,不少学者都提出了教学方式与方法上的创新对策。如胡扬政认为,应构建DCPEA(development-centered in professional Englishability)教学模式,意为“以职业英语能力发展为中心”。王瑞英则认为,旅游专业英语教学应采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法”,即主题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建构、拓展与深化主题内容。
此外,还有学者提出情景教学法、功能教学法、多维教学模式以及基于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旅游英语主题教学模式等。
2.4 阻碍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因素
从影响英语学习效果的因素来看,宋佩认为,把英语和旅游专业知识分离教学是导致学生英语学习效果不理想的原因之一。而教学内容过于注重英语基础知识的讲解,忽略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会降低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张连亮则认为,英语教师及旅游专业教师缺乏复合化专业背景是影响旅游专业英语教学的因素之一。同时,考核方式的合理程度也会对英语教学的效果产生影响。在以往研究中,有不少学者认为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是提升英语教学效果及学生成绩的关键。而主观能动性则受自信心及兴趣的影响较大。马邦新、田,马建伟则从教学模式、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学习动机、学习策略等方面对英语学习的影响因子进行了研究。
综上所述,目前在旅游专业的英语教学方面,理论研究相对较多,实证分析相对不足。笔者认为,旅游专业在选择合适的英语教学方法时,除了要关注行业诉求外,还应该注重分析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的动机、期望以及行为特点,从而发掘英语学习的内在规律,使教学方法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3 研究方法设计
为了解旅游管理专业同学在英语学习方面的期望、动机及行为特点,2010年3月27日到4月20日期间,笔者以澳门科技大学国际旅游管理专业的同学为研究对象,通过分层比例抽样的方式进行了问卷调查。同时,还针对澳门旅游业界的部分管理人士以及澳门科技大学国际旅游学院的英语教师代表进行了深度访谈。研究方法具体设计如下:
3.1 调查问卷设计
问卷设计时,充分借鉴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结论,共设计了28个问题,分别针对英语学习的认知、动力与期望,以及对英语教学方面的感知评价等两方面进行调查。此外,还设置了8个问题对受访学生的个人特征进行调查。上述问卷经过预测试以及修订后最终定稿。通过SPSS中对于问卷量表的信度测试,该份问卷的量表Cronbaeh’s Alpha的数值为0.878,属于较为理想的水平。由于在量表设计时相关问题的设计借鉴了前人研究的结论,问卷内容上的效度可以得到保证。
3.2 调查样本选取
澳门科技大学国际旅游管理专业的同学来自两个学院,其一为国际旅游学院,其二为持续教育学 院。为此,笔者首先根据学生数量计算出两个学院及4个年级的同学在旅游管理专业同学中的比例,然后以该比例为基础计算问卷发放数量,相关比例分配见表1。
笔者将学校中所有旅游管理专业同学的信息进行汇总,并按照年级进行排列,每个同学分配一个序列号。随后借助随机数表进行调查对象的随机选择,最终抽选出调查样本。并采取自填写的方式当场回收问卷。
3.3 调查规模及回收情况
在样本规模方面,按照澳门科技大学国际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规模(3000人)计算,希望达到95%的准确性,且保证误差不超过±5%,则需要抽样调查341人,笔者实际发放500份问卷,成功回收问卷490份,有效回收率达到98%。
回收的问卷中女性学生略多,约占被调查对象的66%,男性学生为34%。从受访学生的年龄构成来看,绝大部分的学生年龄在19~22岁之间,约占被调查者人数的76.89%;其次为23~25岁,约占被调查人数的15.75%;26―30岁以上以及18岁以下则相对比例较低,分别占被调查人数的3.84%和2.25%,31岁及以上占被调查人数1.64%。
约有42%的受访学生从幼儿园以及43%从小学开始学习英文,还有2%的受访学生表示从高中才开始学习英文。可见,大部分的受访学生学习英文的时间相对较长。
在受访学生上一阶段接受教育的地点来看,69%的学生在澳门接受教育,29%在中国大陆接受教育,还有1%在中国台湾接受教育,而在中国香港及海外国家接受教育的学生人数分别为2名及1名,共占1%。
3.4 深度访谈设计
对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的研究需要从多角度全面分析。为此,笔者还与学院任教英语课程的3位教师以及来自澳门旅游行业内的3位业界管理人士进行了深度访谈。分别从教师的角度和业界管理者的角度探讨优化旅游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的路径。
在教师访谈方面,主要针对现有的课程,了解对英语教学重点的理解、现有大学英语教学课程中的优点与不足;在教学方式方面,了解英语教学的方法及其创新、英语教学效果的评价方法;在学生英语学习方面,了解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学习英语中的困境以及学校提供的学习环境等。
而在业界人士的访谈方面,访谈内容主要涉及业界对员工英语能力的诉求、对大学毕业生英语能力的满意度以及采取何种途径能够实现业界与高校的联合培养以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
4 研究的主要结论
4.1 师生对英语课程的重要性较为认同,教学目的以实际应用为主
在学生对英语课程的认知方面,绝大部分(96%)的受访学生认为英语是大学学习中较为重要的课程,仅有1%的受访学生表示英语课程较不重要。约有73%的受访学生表示其认为在进人大学前已经基本上掌握了英语的核心元素,另有27%的受访学生表示其尚未能完全掌握相关语言元素。
在对英语课程学习的目的认知方面,教师及学生均对英语的实际应用导向表示出强烈的认同,但是在具体内容上,教师代表更为侧重专业应用能力,而学生更为关注交际能力。如74%的受访学生表示英语课程应该以提升交际能力作为主要功能定位,有12%的学生表示应该以语言要素的学习作为主要功能,8%的同学表示英语教学要以专业课程学习为导向。而教师方面认为英语学习应突出专业领域内的应用能力,同时还应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的文化背景和增强沟通能力。可见,师生都将大学英语定位为应用型的工具。
4.2 英语学习的动机对于态度及学习效果的影响较大
在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方面,为出国及找工作提供支持、方便文化交流是英语学习的主要动机,其分别占被访者的49%及25%。另有10%的受访学生表示其学习英语是因为对英语具有一定的兴趣,而另外16%的受访学生表示其学习英语仅仅为了考试或是被迫学习英语。可见,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的动机可以大体分为两类,即主动学习型和被迫学习型。笔者利用方差分析(ANOVA)的方法对动机与掌握英语要素的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学习动机对英语语言元素的掌握情况有显著的影响,详见表2。
进一步通过Post Hoe检验可知,以通过考试为目的和被迫学习的受访学生与其他主动学习的受访学生之间在英语语言基础掌握程度方面有较大差异。可见,主动型的学习动机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语言。
在学习态度方面,约有86%的受访学生表示其对英语学习有主动和积极的态度。而Post Hoe检验同样发现,不同类型的学习动机也会对学习英语的主动性产生影响。
4.3 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投入精力较多,形式也较为多样
在学生英语学习的行为特点方面,有85%的受访学生表示其会积极参与课堂的语言练习活动,有70%的受访学生表示其在课外也会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学习英语。有71%的受访学生表示会在课外利用英语进行阅读、欣赏电影音乐或与人交流。由此可见,大部分的受访学生都会十分重视英语的学习,并在课余时间投入精力采取各种方式进行学习,学习的主动性相对较高。
受访教师们也表示学校在英语学习环境方面已经做出了一定的努力,为学生的课余英语学习创造了一定的条件。如设立了英语角、提供英语社团的活动等。但同时也有老师认为目前的相关活动和英语应用的机会还不够,应该在校园中继续推进英语学习的氛围及创造更多的机会,以便吸引学生在课余能够更多地投入英语学习中。
4.4 英语学习环境和教学方式有待优化,课程的吸引力亟待提升
就目前学校提供给学生的英语学习环境而言,在学习氛围、学习硬件、学习资源、教材选用、师资实力、教学技巧等方面,认可程度最高的是师资队伍的实力,约有81%的受访学生表示满意,其次是教师的教学技巧和英语学习的氛围,满意度相对较低的有教学资源、硬件设施以及教材选用。在英语学习资源的充足度方面,仅有58%的受访学生表示认同。
在授课的内容及形式感知方面,64%的受访学生表示老师的讲解是课堂活动的主要部分,仅有6%的受访学生表示课堂上有较多的练习机会。对于教学形式创新方面,教师认为教学形式是有必要的,如可以考虑采取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辩论等形式。但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往往受到学生人数较多以及教学设施等限制而无法完全实施。
约有75%左右的受访学生表示英语课程的内容与专业领域有较强的关联性,并认为大学的英语教育具有明确的目标。
在学习的成效方面,仅有约60%的受访学生表示对英语教学的效果满意。具体来看,62%的受访学生认为大学开设的英语课程对于其专业领域内信息的阅读有帮助,60%的受访学生认为大学开设的英语课程对于其英语水平提升有帮助,只有54%的受访学生认为大学开设的英语课程对其有吸引力。
由此可见,英语教学在学习资源的提供、多样化的授课形式以及课程的吸引力方面还有待提升。
4.5 学生的英语水平是英语课程吸引力及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
根据相关研究结论,学生的自信心会对英语学习的成效产生影响。为此,笔者通过方差分析发现,在课程吸引力的评价方面,英语成绩在平均水平以下的同学与处于平均水平以上的同学有较大的差异,详见表3。
进一步结合列联表分析,证实了较大比例的英语成绩水平较弱的受访学生认为英语课程缺乏吸引力。
笔者还通过单一因子方差分析的方法对英语课程的教学效果在不同英语水平的受访学生之间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不同英语水平的受访学生对于英语课程的教学效果感知也同样存在差异。
同时,教师的教学经验也从侧面验证了英语水平对于英语学习有较大的影响。在深度访谈中,教师代表认为大学英语的学习状态与学生的素养之间存在较大的相关性,在教学过程中最好能够针对不同的英语基础以及不同的专业方向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形式。
由此可见,关注英语水平较弱群体的需求,将是提升课程吸引力并增强英语课程教学成效的关键。
4.6 业界对毕业生的英语水平满意度不高,教学中还有较多困境
大学教育的成果最终要靠用人单位来检验,在此次研究过程中,受访业界人士对于澳门旅游业中毕业生英语水平及能力的评价不算理想。业界人士普遍认为,英语能力中的听、说是旅游从业人员必须要具备的两大能力,属于核心部分的技能,此外,书面写作能力以及对旅游业专业词汇的掌握和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也较重要。然而,目前的入职毕业生在英语水平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4名受访的业界管理人士中,只有一名管理者表示基本满意。如有一名酒店的执行副总就认为,如果学生的英语能力满分为10分,他只能给出4~6分。还有一名管理者认为,目前澳门的大学毕业生英语水平没有达标,特别是在听力和表达方面。可见,从用人单位的角度来看,毕业生的英语水平与他们的期望还有一定的差距。结合访谈所获信息,笔者认为造成用人单位期望与毕业生英语能力方面差距的主要原因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旅游业界随着客源市场的不断变化和经营模式的转变,对于英语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更新。例如,对于早期的从业人员英语能力而言,可以胜任与客人的听、说交流即算满足要求,然而随着人性化服务的要求,了解甚至掌握英语国家的文化习俗也成为英语能力中的重要内容。伴随着旅游业管理的日趋国际化,英语文书工作也成为企业内部沟通的重要手段,为此,现代旅游企业也十分看重从业人员的英语写作能力与技巧。
而另一方面,旅游教育界在专业英语教学方面缺乏与业界的沟通,且无论从教学设施与环境还是教学内容及辅助资源等方面来看,都缺乏针对性,无法为毕业生提供具有实战性质的教学体验与演练的空间。
如在针对教师的访谈中,笔者发现旅游专业英语的教学工作中还存在一定的困境和挑战。较为常见的有教学资源及设备的欠缺,如语音教室、外籍教师以及外文书籍等;班级学生规模过大也是较为显著的制约因素。因此,在未来的英语教育过程中,需要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改进和优化。
可见,与旅游业界展开互动交流以了解其需求,同时为学生提供具有实战性质的英语学习氛围是未来旅游英语教学方面值得考虑的发展方向。
5 建议与对策
通过对调研所获数据以及深度访谈的信息进行分析,笔者认为,影响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的主要因素包括学习英语的主动性、课堂教学形式及内容的吸引力、学生在英语能力方面的水平与素养等。鉴于学生学习英语的职业导向特性以及结合业界人士对于大学英语教学的看法和观点,笔者提出了下列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英语能力提升的策略。
5.1 注重业界与高校学生交流,增强其英语学习的主动性
由上述分析可知,英语学习的动机对于英语学习的态度及效果有较大的影响,且大部分学生都将英语的应用性作为学习的目标之一。为此,提升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英语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在入学之初就应该让其了解到英语在旅游行业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激发其英语学习的动机。在深度访谈过程中,有业界代表表示,在提升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方面,可以借助旅游业界与高校的合作,定期让学生到实际工作岗位中体验生活,或邀请旅游行业人士进校园与学生互动,从而使学生认识到以后的工作同英语的密切联系。为此,建议旅游管理专业的教育管理者可以考虑在学生入学之初就安排一次较为深入的旅游行业之旅或邀请业界人士与学生进行深度交流。从而真正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内在动力和兴趣。
5.2 积极创新课堂教学形式,提升课堂英语教学的吸引力
采取小班制,完善设施,鼓励教师学习及应用新的教学法。
此次研究过程中,不少学生都对英语学习中的课堂教育模式提出了质疑,即互动环节过少。就此问题,笔者也访问了从事英语教育的教师代表。通过访谈了解到教师对于交互式教学也十分重视,并希望能够提升课堂的教学吸引力。但是,由于受到班级学生规模过大、互动学习的基础设施不足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交互式的教学实际很难展开。笔者建议一方面在英语教学时,应严格控制班级规模,以便教师能够较好地组织及控制学生的课堂学习。另一方面,应积极鼓励教师采取任务式教学或场景式教学等方法,例如网上互动教学、网上24小时英语学习支持中心等为学生创造更多与教师和同学的交流和练习的机会。借助现实中旅游行业内的实际案例场景展开教学工作,从而提升学生对于课堂英语学习的兴趣。
5.3 尊重学生英语水平的差异,实施个性化教学与培养
问卷调查以及深度访谈的结果均表明,学生的英语基础好坏对于英语学习的效果具有深刻的影响。由于学生之间在英语能力方面有一定的差异,为此,旅游管理专业教育机构应该在英语教学方面注重个体差异,实现人性化和个性化英语教学。如针对英语基础掌握程度不同的学生,笔者建议可以考虑按照英语成绩将学生分编为不同的班级。然后在了解学生英语学习的需求以及学习行为特点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教学。例如,对于英语水平不高的同学,在英语教学方面以完善英语基础并提升兴趣为首要的内容;而对英语水平在平均水平以上的同学则可以采取与专业发展相关的教学方式,提升其专业英语水平及应用能力。
此外,由于不少受访教师代表认为目前的英语课程未能体现出旅游专业的特色,因此,可以考虑在课程的内容体系方面进行校企合作,构建旅游专业英语学习的多媒体系统,让学生通过菜单式的选择和操作就能够找到适合自己兴趣的英语学习资源。
旅游专业教学范文6
一双语及双语教学的含义
在我国,双语教学主要指汉语和英语。而是指师生之间用外语进行课堂学习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强调教学资源和环境等多方面的外语交互。
二结合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自身特点进行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在本世纪初,教育部针对本科教学改革提出的诸多建议中,其中有一条就是实施双语教学。当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双语教学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并不能满足社会对旅游行业高素质人才的需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愈来愈频繁,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国,旅游业也是发展浪潮中不可缺少的浪花。因此,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也要为之做出一定贡献,该专业学生更要具备流利的英语语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在该专业实施双语教学,势在必行,便于中国成功与世界接轨。
二、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施双语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一双语教学模式的选择
我国双语教学模式主要存在以下三种:1全外型。双语教学的课程使用外语教材,并且教师用外语讲授。学生用外语形式接受所学知识。该类型属于高层次的双语教学模式。2混合型。双语教学的课程使用外语教材,但教师同时用外语与汉语进行讲授。该类型与全外型相比属于较低一个层次,但能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所学知识。3半外型。双语教学的课程使用外语教材,但教师用汉语讲授,学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研读教材,在掌握外文的语言知识的同时,兼顾专业知识。鉴于学生的英语能力还处于初级阶段,另外对专业知识接触也颇浅,若直接进行全外型双语教学,学生适应相对要难很多,尤其在专业术语比较多、专业知识性强的课程的时候,学生会同时面临专业知识和语言运用的双重压力。但是,双语教育培养目标又要求学生有较高的英语应用能力,因此,双语教学模式选择上,采用“混合型”教学模式为开端。在教学初期,中文讲授所占比例稍大一些,以便学生准确把握专业知识;在中后期,随着学生对英文熟悉程度的增加,逐渐增加英文讲授的比例,使学生最终适应“全外型”的模式。
二教师队伍及双语教材的建设
1教师队伍的建设。首先,高校进行双语教学最棘手的问题就是师资力量的缺乏。如果选择英语专业的教师进行授课,在外语水平方面可以保证,但是缺乏旅游管理的专业知识;如果选择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进行授课,那么教师的外语水平又受到了极大的限制。高校应加大投入,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师中选拔出英语基本功底较好的进行培训,既可以是在职培训,也可以出国培训。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另一方面又可以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另外,还在实施双语教学的时候,可以选择专业课教师与外籍教师相结合的方式。这样,学生既可以在听课的时候听到纯正的英语,又可以达到掌握专业课的要求。2双语教材的建设。目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材普遍存在的问题,教材内容相对滞后,而且教材的更新速度也很慢。那么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双语教材就更是少之又少了,国内部分高校在选择教材的时候,是选择英文原版的教材,这样的教材一方面内容相对复杂,另一方面此类外文原版教材费用又较高。高校可以在教材选择的时候,对一门专业,选择几本外文原版教材,让专业教师进行合理的删减和整合,这样既降低了成本,又使讲授的内容更恰当。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