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金融发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供应链金融发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供应链金融发展

供应链金融发展范文1

供应链金融是供应链管理的一个分支,传统的供应链管理是指对整个供应链系统进行计划、协调、操作、控制和优化的各种活动和过程,其目标是要将顾客所需的正确的产品能够在正确的时间、按照正确的数量、正确的质量和正确的状态送到正确的地点――即“6R”,从而并使总成本最小。但是,供应链上传递的产品除了涵盖传统的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之外,还有一项重要的要素,即资金。对供应链上资金流的有效管理就是供应链金融。

“供应链金融”是一种独特的商业融资模式,依托于产业供应链对单个企业或上下游多个企业提供全面金融服务,以促进供应链上核心企业及上下游配套企业“产-供-销”链条的稳固和流转顺畅,降低整个供应链运作成本,并通过金融资本与实业经济的协作,构筑银行、企业和供应链的互利共存、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融资难一直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而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大概80%都是中小企业,资金紧张是这些中小企业面临的普遍问题,按照传统的企业规模、固定资产价值、财务指标、担保方式等信用标准,中小企业很难进入银行融资的门槛,但是如果将一个独立的中小企业放在供应链中看待,根据其贸易的真实背景和供应链主导企业的信用水平来评估中小企业的信贷资格,将比传统方式评估的要高。中小企业不但是供应链金融主要的支持对象,也是银行融入产业链发展,拓展业务平台的突破口。

“供应链金融”也是一种独特的产业组织模式,这一模式的特点体现在企业间的关系以及企业与银行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一方面由于银行的介入使供应链上的企业合作能够更加紧密,供应链上的中小企业与核心企业之间能够达成长期稳定的关系;另一方面,企业与银行之间突破了单纯的资金借贷行为,而是基于企业真实业务的资金链维护与监控的全程合作,形成了实体经济和金融企业共生发展的新模式。

根据2009年4月国际信用保险及信用管理服务机构科法斯集团(Coface)在上海等多地针对中国内地“企业微观付款行为”的《2008中国企业信用风险状况调查报告》显示,企业通过赊账销售已经成为最广泛的支付方式,比例已经从2007年的54.1%上升至2008年的64.9%,与之相对应“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货到付款的比例已经从2007年的25.8%滑落至2008年的12.9%,而赊账销售额占企业国内销售额的比重更是攀升至了51.3%。这为银行介入供应链,发展贸易融资业务提供了平台。来自供应链金融电子平台提供商Demica公司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09年11月,全球最大的50家银行中,有46家向企业提供供应链融资服务,剩下的4家也在积极筹划开办该项业务,金融危机之后,供应链金融迅速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国内市场上,在中国的外资银行最先开始抢占供应链融资市场,早先供应链融资市场主要由渣打、花旗等外资银行垄断。从2000年之后,国内商业银行才开始涉水供应链金融业务。深发展、招商银行(以下简称招行)最早开始这方面的信贷制度、风险管理及产品创新。及至今日,包括四大行在内的大部分商业银行都推出了具有各自特色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如深发展的供应链金融、招行的电子供应链、华夏银行的融资共赢链、浦发银行的浦发创富等。

根据Aberdeen集团的调查,即便在发达国家,运用供应链融资来改善财务供应链管理的做法也并不普遍,目前已经这样做的企业只占被调查企业总数的13%,表示错过了机会目前正在制定和考虑可行方案的企业占56%,还有31%的企业在这方面仍然没有采取任何行动。

二、供应链金融:研究进展与缺口

与在实务界的受关注程度和红火发展相比,关于供应链金融的理论研究则显得相对滞后,Hofmann,E(2005)首先对供应链金融作了理论上的界定:供应链金融是位于物流学、供应链管理、协作和金融的交界层面,为处于供应链中的两个或多个组织,包括外部服务供应商,通过计划、引导、控制组织间金融资源流,从而联合创造价值的方法。而国内对供应链金融的研究始于2007年,主要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角度切入。由于供应链金融是供应链管理衍生出来的一个分支,因此我们可以将相关领域的研究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财务供应链的研究,第二阶段为供应链金融的研究。

第一阶段:财务供应链的研究。供应链管理以构成供应链的商品流、信息流、财务流的最优化为理念,Profhl et al.(2003)将金融资源流看成是介于物流和金融之间的金融供应链,并在供应链管理的框架下将净流动资产的管理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问题。超越了基于降低物资存货的商品流最优化方案,他们分析了现金管理的工具,考虑了商业活动的最优时间、对应收账款、负债、预付账款的控制。Stemmler和Seuring(2003)最先使用供应链金融这一术语表示由于物流所带来的金融流的控制和最优化。由物流所引致的金融过程涵盖了存货管理、财务流和支持过程,如保险管理等。财务供应链管理就是运用信息技术手段,通过供应链上下游及金融机构间的业务流程整合,优化收付流程和减少支付成本,有效降低企业的营运资本占用。财务供应链管理在战略、营运、成本之外,关注现金资本的效率。田中禾等(2007)提出财务供应链管理下的新型财务流程具备的动态财务平台和五个功能模块,为企业优化财务流程,提升动态财务能力,构建企业动态能力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第二阶段:供应链金融的研究。国外学者对供应链金融的理论研究拓展了财务供应链的研究范畴,Hofmann,E.(2005)解剖了供应链金融的基本流程和构成要素,分别从宏观、微观层面分析供应链金融的参与主体,以及供应链金融的协作特征与跟踪资金流、使用资金流和融通资金流的基本功能,为洞悉供应链金融提供了概念上的铺垫。Pfohl et al.(2009)通过对财务供应链的研究文献的评论,提出了在供应链金融研究中对资本成本的考察和最优化的研究缺失,因此为弥补这一领域,作者构建了一个目标(资产)-主体(融资参与人)-杠杆(特定条款)的供应链金融概念框架,并构建了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供应链金融的数学模型。

国内学者对供应链金融的研究始于2007年,主要从以下两个视角展开的:一是从中小企业融资的视角探讨供应链金融。邹武平(2009)分析了供应链金融的三种基本模式:应收账款融资模式、存货质押融资模式和预付账款融资模式,作为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覃宇环(2009)从银行和中小企业两方面分析了供应链金融的融资优势,并以深发展的供应链金融业务实践为例分析供应链金融为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提供了新思路。赵亚娟等(2009)运用信贷配给理论,从银企信息不对称和盈利不对称角度,分析供应链金融能有效化解中小企业信贷配给,提升信贷能力。二是基于供应链金融风险的分析。熊熊等(2009)研究了在供应链金融模式下的信用风险评价,提出了考虑主体评级和债项评级的信用风险评价体系,用主成分分析法和Logistic回归方法建立信用风险评价模型,减少目前对供应链金融业务评价大多依靠专家评价的局限。陶凌云、胡红星(2009)运用中间层理论和博弈论,指出供应链金融可以降低信贷风险的原因在于供应链强度对信贷风险调整的影响,以及供应链上大小企业间动态博弈对信贷风险的制约作用。

尽管国内外学者对财务供应链和供应链金融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并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但是从降低资本成本率提升公司价值的研究依然空白,而这正是供应链金融领域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课题。

三、供应链金融的发展优势

供应链金融作为一种新型的融资模式和产业组织模式,对于企业和银行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为了定量和定性评估供应链金融带来的收益和决定供应链金融方案成功实施的关键因素,Springer供应链杂志联合IMD针对全球范围购买供应链金融方案的经理进行了调查,从55个国家收到来自经理层面的213个调查回复,几乎覆盖了所有行业。调查结果显示,采用供应链金融方案能给买方平均降低13%的运营成本,给供应商能平均降低14%的运营成本(如图2)。调查同时显示,供应链金融方案的实施也企业带来了支付条款的标准化、增进供应商关系、价格下降等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积极因素(如图3)。

由此可见,供应链金融方案能够有效缓解参与企业的资金压力。同时,对银行而言,供应链金融作为一项重要的业务创新,已经越来越为各大商业银行所重视。国内首家明确提出发展供应链金融服务的商业银行深发展,不但在产品创新上弥补了金融服务市场空白,更无疑大大提升了银行自身的竞争力。2007年,深发展贸易融资新发生的受信总额超过1000亿,不良利率却在0.3%以下,坏账率为零,累计扶持了超过2500家中小企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供应链金融使核心企业信用“外溢”,以真实贸易为支撑,颠覆了传统的信用评价体系,大大提升了中小企业的信用水平。因此在供应链金融模式之下,银行和供应链各企业的关系,完全颠覆了传统融资模式之下原有的融资关系,银行可以基于核心企业的信用,不仅为核心企业提供融资,而且也可以为企业的上游、下游提供融资支持。银行对企业竞争力的提升扩展到了整个产业链竞争力的提升,从而构建了企业与银行相互依存、共生发展的产业网络。那么,如何成功实施供应链金融方案?据Springer供应链杂志的调查结果显示,选择合适的银行合作伙伴是最重要的,企业CEO主导推动供应链金融方案的实施是重要因素之二。

参考文献:

[1]Pfohl et al.(2009): Supply chain finance: optimizing financial flows in supply chains. Logist.Res.(2009) 1:149-161

[2]Hofmann,E.(2005): Supply chain finance: some conceptual insights.In: Lasch, R./Janker,C.G.(Hrsg.): Logistik management-innovation logistikkonzepte, Wiesbaden 2005, S.203-214.

[3]田中禾、王斌、颜宏亮(2007),基于财务供应链管理的财务流程优化研究,软科学,2007第2期,P80-87。

[4]邹武平(2009),基于供应链金融的中小企业融资探讨,商业会计,2009年第17期,p12-13.

[5]覃宇环(2009),中小企业融资新途径――供应链金融,生产力研究,2009年第16期,p179-181.

[6]赵亚娟、杨喜孙、刘心报,供应链金融与中小企业信贷能力的提升,金融理论与实践,2009年第10期,p46-51.

[7]熊熊、马佳、赵文杰,供应链金融模式下的信用风险评价,南开管理评论,2009年第4期,p92-98.

供应链金融发展范文2

供应链金融在国外的发展

供应链金融在西方发达国家之所以能取得较快的发展,是因为市场和技术力量的推动。在国外先进的金融机构中,供应链金融正越来越依靠电子信息技术平台进行日常的操作和维护,这方面的产品创新也必须以电子信息技术作为开发基础。

国际上,供应链金融业务应用最广是在北美(美国和加拿大)以及菲律宾等地。以美国为例,其供应链金融的主要业务模式之一是仓单质押,仓单既可以作为向银行贷款的抵押,也可以在贸易中作为支付手段进行流通。它的供应链金融体系是以政府为基础的,这样不仅提高了运营系统的效率,而且降低了营运成本。

以下通过一些实例来反映国外供应链金融的最新成果:

一、荷兰银行

荷兰银行(ABN AMRO)是较早开始挖掘供应链和国际贸易中的商机并将贸易融资作为重点业务的银行。荷兰银行2006年被评为最佳网上贸易服务提供者。能获此殊荣得益于它们的MaxTrad技术。MaxTrad通过提供24小时的在线服务,为买卖双方自动处理贸易交易及管理应收、预付账款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案。技术创新之处体现在:在系统中融入供应链金融模型,为客户提供了缩短变现周期、获取实时信息及降低纸质文件传递的网络工具。使用者亦可以根据需要,在网上实时将其应收账款货币化。

二、摩根大通银行:实体供应链和金融供应链的联姻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现金管理服务商,摩根大通银行的资金清算部门在全球的美元清算业务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现金管理与贸易融资业务是两项相辅相成的银行业务。JP Morgan Chase Vastera公司提出的价值宣言是:为进出口商提供一站式服务,妥善解决跨境货物运输中日益增加的各种挑战和风险。

在为全球供应链中主要的支付交易包括收付货款、支付运费、支付保险费、支付关税等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摩根大通银行可以自动获得各类金融贸易数据。而利用运输单据制作和管理的自动化,Vastera固有的流程和技术有力地支持了“实体货物”的跨境流动。

三、GE(美国通用电气公司) 和太平洋资产融资公司的存货所有权解决方案

存货所有权解决方案(Inventory ownership solutions)是一种新兴的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这种方案令供应商能够以低于一般流动资金贷款的利率获得融资,从而减轻由于买卖双方融资成本差异带来的流动资金压力。在供应商需要保持的在途存货数量巨大,或者供应商在买家的压力下不得不持有大量存货仓储设施的情况下,比如供应商代买家持有库存模式(VMI),存货所有权解决方案为供应商提供一个新的资金来源。

供应链金融在国内的发展

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供应链金融在我国仍是一个较新的商业活动。但供应链融资模式从诞生到现在,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在国内的发展速度还是较快的。下面主要以深圳发展银行和浦发银行为例介绍:

一、深圳发展银行

2006年,深圳发展银行在业内率先推出了“供应链金融”品牌,系统地对供应链中应收、预付和存货提出了结构性的解决方案。深发展不但在产品创新上弥补了金融服务市场空白,更无疑大大提升了银行自身的竞争力。在融资产品之外,深发展供应链金融还为供应链上企业提供了一系列的增值服务。

二、浦发银行

浦发银行的“企业供应链融资解决方案”提供的服务包括:信用服务支持;采购支付支持;存货周转支持;账款回收支持。其六大业务方案为:在线账款管理方案。以领先的平台和服务理念为企业解决账款管理难题的业务方案。采购商支持方案。为采购商解决在采购过程中的各种问题,紧密上下游的银行支持方案。供应商支持方案。为供应商解决在销售过程中的各种问题,紧密上下游的银行支持方案。区内企业贸易融资方案。为出口加工区和保税区内企业度身定制的崭新服务方案。船舶出口服务方案。为船舶生产及出口企业提供银行产品和服务的整体业务方案。工程承包信用支持方案。为企业在境内外竞投标及新项目资格预审中提供各项资质及信用支持服务的业务方案。

国内外供应链金融发展的比较分析

一、供应链融资主体

国外由于法律监管较松金融机构实行混业经营,开展供应链融资的主体变得多元化,既存在银行、保险公司、基金和信贷公司借款给中小企业并委托专业的第三方机构对质押存货和借款人进行评估和管理控制,又存在核心企业兼并银行或银行成立专门的金融公司独立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这样就使得中小企业的供应链融资渠道更加广阔和畅通。

国内在融资主体上,我国由于受银行分业经营,供应链金融业务中提供资金和进行相关结算的主体主要是商业银行,第三方机构的参与度较小,核心企业和其他金融机构都主要是协助银行进行融资业务,银行对中小企业授信,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借款企业和担保品进行评估和管理控制,或者银行对整个供应链授于一定额度,由核心企业或者商会按银行规定对供应链上所需贷款的企业分配额度。

二、主要融资模式及融资对象

国外的供应链金融业务融资模式比较丰富,允许的担保品种也比较丰富,应收帐款融资、订单融资和存货质押融资业务都发展得较为成熟,其中存货品种的涵盖面包括农产品、原材料、产成品、半成品甚至在制品。至于融资对象,也从最原始阶段的农户,扩展到了批发零售型的流通型企业,并进而扩展到了供应商和生产型的企业,形成了针对供应链上中小企业的全方位的融资体系。

国内的供应链金融模式主要局限于三大类,基于企业财务报表中的“存货、应收账款、预付账款”三个科目而进行的。国内在担保品种上,应收帐款融资开展较早,也较为成熟,选取面较宽;存货质押融资近几年虽发展较快,但其质押品种选取面还较为有限, 存货质押融资业务中,我国现阶段多是针对流通型企业开展业务,因此对存货的保管方式多以公共仓储为主。最典型的就是深圳发展银行为代表的贸易融资产品,包括针对企业预付、存货及应收等资产支持而给予的结构性短期融资。这些融资,既可以基于企业主体评级而发放传统贸易融资,也可以基于单笔债项评级而发放自偿性贸易融资。

三、信用评价体系与风险控制

供应链金融发展范文3

关键词:K银行 供应链 支票易

一、供应链管理理论

供应链管理就是指在满足一定的客户服务水平的条件下,为了使整个供应链系统成本达到最小而把供应商、制造商、仓库、配送中心和渠道商等有效地组织在一起来进行的产品制造、转运、分销及销售的管理方法。供应链管理包括计划、采购、制造、配送、退货五大基本内容。

供应链是由节点企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这四个基本要素有机的组成的。供应链系统包含所有的节点企业,从原材料的供应开始,经过链中不同企业的制造加工、组装、分销等过程直到最终用户。节点企业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是构成企业的四大要素。其中信息流是核心,物流是保障,而资金流则是实现的手段,要素之间的有效互动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商务模型。

二、K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开展情况

K银行2000年开展了第一笔依托汽车制造厂商为核心的经销商提供融资的供应链金融业务,经过多年发展,逐步形成了具有K行特色的供应链金融业务,其中汽车全程通和钢铁金色链业务,已形成品牌,具有一定市场规模,占居同业市场主要份额,获得客户市场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2012年,在K行深化发展模式化经营理念的指导下,全行对公条线围绕核心企业开展“链式”模式化经营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和成效。通过总结对公模式化经营特点,结合K行客户基础,在核心客户“链式”融资模式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对公条线模式化经营方向,提出发展“供应链金融”模式。供应链金融定位于广义的围绕核心企业供应链开展综合金融服务,不仅是一种有效的风险缓释手段,更是一种有效的营销方式。截止2012年末,“供应链金融”项目达到106个,带动上下还有客户3773户;存款合计552亿元。

三、K银行供应链金融产品介绍

供应链金融,指通过对供应链成员间的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有效整合,给予对供应链核心企业的信用实力掌握,向供应链中各个环节企业提供灵活运用的各种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的金融模式。K银行供应链金融产品主要包括:应收账款融资类产品;未来货权质押;增值产品——现金管理。接下来对各产品类型进行如下简要划分。

1.应收账款融资类产品。(1)进口信用证押汇。进口信用证押汇是指G行作为开证行在收到所开立的进口信用证项下单据后,根据与进口商签订的贸易融资协议,先行对外付款并放单给进口商的一种资金融通,其实只是开证行对进口商的一种短期贷款。

进口信用证押汇相关融资产品主要有:进口远期信用、同业代付、进口代收押汇及进口押汇,适用于进口信用证押汇仅限于申请人在银行开立的跟单信用证项下办理和企业需要资金扩大销售的由发展潜力的国际业务客户。

(2)出口押汇。在客户与境外进口商签订的贸易合同中约定采取赊销作为出口结算方式的条件下,客户发运货物后,在收到进口商的全额贷款以前,由银行所提供的一定比例的融资。汇入汇款亚汇业务的融资比例原则上不超过扣除预付款及定金后的出口商业发票金额的80%;汇入汇款押汇业务的周期按出口合同约定付款到期日加7个工作日计算,但原则上不超过90天。在此期限内按实际收汇天数计算。

出口押汇相关融资产品主要包括:出口信用证/代收押汇、福费廷、出口保理,适用于出口商与境外企业约定结算方式为赊销,且过往结算记录良好;出口商品必须是申请人主营业务范围内的商品,申请人对本公司与国外对应客户发生的汇入汇款业务须通过银行进行,并已由进出口双方进行了明确约定等符合相关条件的企业。

(3)打包贷款。打包贷款指银行作为支持出口商/卖方按期履行合同,出运交货,根据出口商/卖方的资信状况和信用证情况,向收到信用证的出口商/卖方提供的用于采购、生产、装运信用证项下货物的短期融资。

打包贷款相关融资产品:订单融资;与其他出口融资产品如出口信用押汇、贴现、福费廷、短期出口信保融资等结合使用;与其他国内融资产品如国内证议付、卖方押汇、国内证福费廷等结合使用。适用于出口卖方与进口买方以信用证进行结算,贸易关系较为稳定,贸易背景真实;卖方企业实力较强,信用状况良好。

2.预付款模式。(1)跨境人民币结算。所谓跨境人民币结算,是指企业以人民币进行跨境贸易的结算货币。银行为企业提供跨境人民币相关结算和融资服务。具体包括:货物贸易结算、服务贸易结算、资本项目结算;结算种类:信用证、汇款、保函/备用信用证、托收及相应的融资业务。

跨境人民币结算适用范围:①凡是有进出口经营资格的企业,无论是人民币报关,还是外币报关,均可采用人民币进行结算。②企业和境外交易对手具有真实服务贸易往来,均可采用人民币方式进行结算。③企业资本项下跨境人民币业务目前有条件放开。

(2)未来货权质押。未来货权质押业务又叫先票(先证、先款)后货业务,是指经销商在向供货商(生产厂商)购买货物时,先凭采购合同及缴纳一定比例的保证金向银行申请短期融资(银行承兑汇票、信用证、货款)支付货款,并承诺未来将该笔货物提供给银行办理质押担保的一种业务。

本业务适用于经销商与供货商之间在签署购销合同的基础上,经销商采用预付货款方式支付合同货款,供货商按合同约定的时间和方式向经销商交付货物的业务。相关融资产品:保兑仓、商通赢、现货质押以及银行承兑汇票、国内外信用证等产品。

(3)保兑仓。保兑仓业务是指以银行信用为载体,以银行授信产品为结算工具,由银行控制提货权或货物,卖方(或仓储监管机构)受托保管货物,并以卖方退款或货物回购承诺方式对银行授信敞口作为保证措施,由银行向买方提供授信定向用于购买卖方商品,银行根据买方交存的保证金通知卖方(或仓储监管机构)发运/释放货物的一种特定供应链融资业务模式。

保兑仓适用范围:适用于核心企业作为卖方采用经营商分层销售体系,并对买方具备较强控制能力,对产品具有较强调剂销售能力的行业销售模式。相关融资产品以银行承兑汇票为主,部分使用流动资金贷款或国内证等授信产品;未来货权质押、商通赢、订单融资等。

3.增值产品——现金管理。现金管理产品是以核心系统为基础,以网银或银企直联为渠道,通过开发专门的业务系统,为集团客户及其成员单位实施现金流量管理,协助集团客户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资金使用成本、提高资金收益,促进集团客户业务流程的优化。主要业务功能包括:账户管理、资金归集与下拨、对外付款、内部计价、资金调拨、投资管理、跨境交易查询、账务清分等功能。

现金管理适用范围:现金管理产品适用于多种企业集团管理模式,满足财务公司、结算中心、以及非独立的资金管理部门的业务处理要求,适用以下主要客户类型:(1)采取总分或母子组织架构的企业集团;(2)拥有下属分支机构的行政事业单位;(3)采取内部分类核算的单一法人企业;(4)存在资金委托管理关系的一组法人等。

4.中小企业供应链金融产品——支票易。支票易是银行结合自身中小企业模式化经营特点,创薪研发的一款结算类授信产品,它将企业支付结算和银行信贷资源有机结合,通过信用叠加、信用链接、信用支持三大手段,有效缓解中小企业因信用不足而产生的融资难困境。

支票易适用范围:(1)优先选取本地区的目标市场,依托符合目标市场运作特点的风险缓释手段,积极、稳妥的开展支票易业务;(2)申请支票易业务的客户需资信状况良好、历史结算交易正常;(3)客户在银行具有一定比例的业务结算量,或客户在银行授信后预期达到一定比例的结算量。

四、K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方向

供应链融资可以让企业利用担保等提升融资企业信用等级,但同时在供应链融资的过程中,核心企业和非核心企业的资信状况、订单的可靠性以及存货价值等出现任何不利变动都会增加银行所面临的信用风险。信用风险的出现不仅会对银行产生损害,同时也会影响供应链的稳定性,所以有必要对银行供应链融资的信用风险进行分析及防范。对此,本人建议如下:(1)建立以应链为整体的企业信用评级体系;(2)把握供应链授信总量;(3)调整链上企业额度;(4)建立供应链融资信息平台;(5)在供应链融资模式中,对交易背景的真实性的审查是信用风险防范的重点;(6)加强对经销商资信状况和核心企业担保的审核。

总之,在供应链融资业务中,为防范信用风险,应该供应链作为一个整体去考察信用风险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并根据供应链的整体发展趋势、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及成员企业的资信情况,以及核心企业与成员企业的相互关系等状况去考察供应链的整体信用情况。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类型的供应链融资模式的特点,在存货、订单、担保、回购以及信息平台建设与管理等每一个具体环节实行精细化风险管理。

参考文献:

供应链金融发展范文4

1供应链金融内涵及其功能阐述

供应链金融是指商业银行以链条上实体经济发生的真实交易为基础,围绕核心企业运用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对上下游中小企业进行风险管控,将单一企业不可控风险转化供应链条企业整体可控风险,将风险控制到最低并为链条上的实体经济提供授信、融资、结算和对账等业务的综合性金融服务。供应链金融功能齐全且强大,主要有四个方面。首先,融资方面;商业银行引导物流由单一的供应链物流管理向供应链金融服务发展,通过物流企业实现对中小企业实际资产状况进行监管,降低银企间的信息不对称,避免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降低银行信贷风险。其次,授信方面;供应链金融以核心企业为中心,不再静态考察单一企业的资信及其经营状况,而是动态地站在链条的整体之上判断企业经营状况。同时,供应链金融能够将核心企业的资信反向传递至下游企业,通过反担保的方式增强中小企业信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融资门槛高等问题,提高中小企业资金融通能力;第三,产业体系发展方面;供应链金融能够利用其在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方面的优势,将核心企业的外包业务及其人才、技术下放到下游企业,引导下游企业进行转型升级和产品内分工,激励其进行自主创新,实现差异化发展,延长产业链,实现产业协同增值,逐步形成完善的产业生态体系;第四,风险控制方面。不可控风险对于单一企业来说虽不致命也会致使企业元气大伤,供应链金融能够将单一企业的不可控风险转化为整体链条企业共同对抗的可控风险,并能够利用其对风险信息的灵敏反映将风险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及其应用对实体经济而言是多赢的局面,对商业银行而言,能够弱化信息不对称,规避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降低信贷风险,拓宽业务范围,收获大批资信优异且长期稳定的客户来源;对核心企业来说,供应链金融能够为其寻求最低成本的外包业务接收企业,核心企业专注于核心技术的研发,实现分工精细化和专业化。同时,供应链金融不仅为核心企业拓宽销售融资来源,也为其发展打开广阔的市场;对下游企业而言,一方面,下游企业承接核心企业外包业务,通过专业人才、技术进行自主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通过核心企业的反担保方式,提高下游企业的信用资质,解决中小企业发展融资困难的问题,提高下游企业资金融通能力。

2供应链金融在贫困地区产业中研究及应用现状

现阶段国内学者对供应链金融在产业扶贫中研究和应用都比较少,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主要研究供应链金融在农业扶贫中的推动作用;程钲(2020)、徐翔(2020)、徐佳佳(2020)以安徽金寨县猕猴桃产业为研究对象,分析金寨县猕猴桃产业供应链金融模式主要由“联合社-合作社-信托机构”多重担保机制和以政府担保为主的农户小额信贷反哺机制组成。通过该模式,提高资金需求方信用资质,降低融资难度,商业银行也通过多方担保降低信贷违约风险。同时,通过联合社和合作社的带头作用,金寨县猕猴桃产业实现专业化发展,打造金寨县猕猴桃的品牌效应。在供应链金融拉动下,金寨县贫困户实现多元化收入,降低贫困户所承受的风险。另一方面,主要研究供应链金融减贫效应。申云(2018)、张尊帅(2018)、贾晋(2018)认为供应链金融作为新兴金融信贷服务模式,可降低金融机构对农村信贷的排斥,但其在国内的政策实践和理论研究均相对较晚,其减贫机制和减贫效应尚未明确,通过对当下供应链金融学术研究进行梳理,为深化供应链金融减贫机制和减贫效应研究铺垫研究基础。杨一博(2020)采用收益分配合作博弈法,对农业供应链金融减贫效应的内在机理进行研究。通过该计算方法得出计算结果可知,合理的收益分配机制和合约内容设计是维持供应链金融各主体之间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在此之下的供应链金融通过对三流的优化整合,能够发挥降成本、增收益和补短板的功能。综合上述研究,供应链金融在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大多数停留在理论研究,且研究数量不多,未能为产业扶贫提供智力支撑。其次,供应链金融的应用大多数局限于农业扶贫,供应链金融在产业扶贫中的研究数量稀少,未能发挥供应链金融对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贫困地区产业生态体系尚未形成。

3供应链金融促进贫困地区产业可持续发展机制研究

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主要有应收账款融资模式、存货融资模式和预付账款融资模式三种。本文主要运用供应链金融应收账款融资模式对贫困地区产业可持续发展机制进行研究,应收账款融资模式是指上游企业和下游企业进行双向赊销交易时,当企业销售资金回笼速度慢或者存在大量应收账款难以回收导致资金周转不畅时,可将应收账款凭证作为质押品抵押给商业银行或金融机构获得融资的行为模式。供应链金融促进贫困地区产业可持续发展机制以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为连接枢纽,以地区龙头企业为核心企业,通过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连接链条上各节点企业,贫困地区企业作为链条基础下游企业,为上游企业提供服务、产品、原材料等,形成初始供应链金融产业链。首先,贫困地区产业作为新生产业,缺乏足够的产业基础支撑其发展。在供应链金融中,贫困地区产业可与中上游企业寻求长期合作,为其提供所需服务或者产品原材料和产品代加工等,利用中上游企业的发展带动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同时,贫困地区产业也可承接中上游企业的产业转移,通过中上游企业产业转移所携带的人才和技术实现贫困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和优化调整。在以上经济活动中所发生的交易行为都会形成上游企业对下游企业或下游企业对上游企业的应收账款。其次,商业银行运用物流企业对供应链金融链条进行管理,通过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来监控链条整体上所有企业经营状况。当贫困地区企业因资金周转不畅需要融资时,可与商业银行签订反向保理协议,将与中上游企业交易形成应收账款凭证质押给商业银行获取融资周转,将上游企业资信反向作用于贫困地区企业本身,增强自身信用资质。商业银行作为供应链金融核心枢纽,通过三流监管已然将贫困地区企业资产状况和经营状况掌握清楚,规避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再加上应收账款融资模式将上游优质企业对贫困地区企业形成的应付账款,将上游优质企业的信用下放至贫困地区企业为其融资行为进行担保,扫除了贫困地区企业融资的障碍,为其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资金融通支持。而贫困地区企业为了能与中上游优质企业达成长期稳定的良性合作,也会按时偿还信贷来维护自身良好的信用状况。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企业、贫困地区产业三者因此形成长期稳定良性闭环式发展。最后,商业银行严格贯彻绿色信贷原则,通过物流、信息流监控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当贫困地区产业发展违背可持续发展原则时,把资金流作为引导手段,促使贫困地区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行产业转型升级。否则,即便贫困地区企业发展再好,资产状况和经营状况再好,也无法获得资金融通,且通过供应链金融链条限制其发展。该机制作用下,通过应收账款融资模式,把贫困地区对中上游企业的应收账款凭证质押给商业银行,将中上游企业的优质信用反向增强自身信用资质,提高获取商业银行融资的筹码。在物流和信息流的双重作用下,银企信息不对称对贫困地区企业融资阻碍得以解决,贫困地区产业发展获得稳定的融资途径。在商业银行引导和中上游企业拉动下,减少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弯路,加快发展速度,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可行性。

4供应链金融促进贫困地区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和建议

4.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政策保驾护航

设立专业管理部门负责供应链金融应用和推广,加大供应链金融理念宣传力度,增强中小企业及贫困地区企业对供应链金融的理解。完善贫困地区企业融资反应机制,改善贫困地区企业投融资环境。同时,加大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激励力度,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企业,在投融资上获得政府担保资格,助推贫困地区企业增强信用资质。

4.2加快完善供应链金融产品服务体系,大力引进人才

加大供应链金融产品服务创新,细化供应链金融产品服务功能,完善供应链金融服务体系,使其能够针对不同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状况都能拿出针对性解决方案,增强其实用性。完善人才培养制度,加大人才培养投入,大力引进供应链金融知识人才,为贫困地区产业发展融入供应链金融体系提供智力支撑。

4.3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物流作为供应链金融存在和发展的脉络,离不开基础设施支撑。贫困地区的物流基础设施单一且覆盖面小,进一步局限物流企业服务发展,限制供应链金融所能覆盖的范围。因此,物流作为供应链金融发展必不可缺的硬件设施,物流的发展程度决定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深度。

4.4细化准入准则,加强风险防范

供应链金融发展范文5

关键词:农业供应链;供销合作金融;金融创新;融资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云南省金融业实现长足发展,有力支持了地区经济社会建设。但是,相对于城市金融的高速增长,云南农村金融的发展规模和速度都严重滞后。城乡金融发展存在巨大差异说明云南金融存在显著的城乡二元结构特征,该特征既是导致二元经济形成的重要原因,也是二元经济条件下经济、金融资源配置严重扭曲的重要表现,从而制约了云南城乡协调发展,以及“三农”问题的有效破解。农业供应链金融是近年来农业金融服务中出现的新型融资模式,与传统农业贷款融资方式相比,这种融资模式改变了金融机构与农户一对一的传统授信方式。它着眼于整个农业供应链,以产业链中的农业企业为中心,以农业合作组织为依托,从农业生产资料购进到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为产业链整体运行提供金融支持。在这种模式下,农户不再是分散孤立、高风险、低收益的信贷群体, 而是与农业企业利益共享与风险共担的优质客户。农业供应链金融服务能够有效化解农户融资困难的问题,为解决云南省农村金融抑制问题提供思路。

一、农业供应链金融的理论内涵与运行模式解析

农业供应链金融是农业产业供应链理论与供应链金融理论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服务于整个农业生产、流通环节的新型金融服务模式。对农业供应链金融理论内涵的理解需要从农业产业供应链与供应链金融两个维度把握。根据物质有无生物属性将农业产业供应链划分为涉农供应链和工业连接型供应链。这种划分方式对整个供应链的运营及物流管理都产生了根本的影响,但农业供应链的概念如同供应链的概念一样,至今尚未在理论界得到统一。一般认为,农业价值链、涉农供应链、农产品供应链及农业物流网络等概念相同,可统称为农业供应链;它包含农业生产的产前采购环节、农副业的种植和养殖环节、农产品加工环节、流通环节及最终消费环节等;涉及所有组织和个人的网络结构,即从“种子到餐桌”的过程。现代农业在经营上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利益机制为联结,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实行产销一体化经营。龙头企业是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对整条链起主要的组织管理和控制作用,龙头企业主导整个供应链对市场需求变化进行反应,也是链中利益分配的主导者。农业产业加工后进入流通环节,进入方式有经销商直接采购、批发中心集中交易、物流中心配送等方式。物流的方向是自上游到下游,而资金流向则是相反,由最下游的消费者到最上游的农户,最终消费者是供应链资金流的最终来源。现代农业要求“物商分离”,由第三方物流企业(3PL)来执行产品由分散到集中、再配送到销售终端的过程。3PL专业化物流服务可使物流成本和服务水平达到最佳平衡。

供应链金融是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一个专业领域,它构架于供应链管理和现代物流管理理念的基础之上,利用对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以及面向授信自偿性来隔离借款人的信用风险。供应链金融运行框架很简单,即银行向自己的公司大客户提供融资、理财服务和其他结算,同时向这些大客户的供应商提供贷款及时收达的便利,或者向其分销商提供预付款代付及存货融资服务。传统农业具有产业化程度低、行业集中度低、作业地点分散、交易不集中(现金交易为主)、物流自营等特点,难以达到供应链金融的应用条件。通过农业产业化建立农业生产前、中、后各个时期的紧密联系,形成比较完整的、有机衔接的产业链条,以及组织化程度高,相对稳定、高效的农产品销售和加工转化渠道。大型的加工企业、经销企业及具有规模效应的物流中心成为供应链的龙头企业,为供应链金融的应用创造了条件。

二、云南省农业供应链金融体系的构建

农业供应链金融运行模式将各主体进行协调整合的组织机构及为各主体提供信用担保的担保机构处于整个供应链金融体系的中心位置,对于维持整个体系稳定与正常运转具有关键作用。因此,担保机构的选择与设计是构建整个供应链金融体系的核心环节。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中国特色的以农业产业发展需求而产生的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中界定了其法律组织属性,其发展承载着云南农业产业发展的前景。作为供应链源头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后将从供应链层面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规模和质量发展,因此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不仅牵涉着三农生产和消费循环,而且决定农业产业发展的前景。在传统的“公司+农户”或“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模式中,金融服务不能很好地开展,必要的融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从农业产业链的本质上来说,创新和发展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基础的金融业务、有效填补其中的金融空白将是农业发展的切实可行之路。

云南省供销合作社历史上以联系农村和城镇物资供应的方式,承担农业流通体系和农村农业发展的重任,目前以重构农村流通体系(生产资料、农特产品、其他农业流通)为主要发展模式。该模式是在现代市场经济体系和工业化时代中,以“两社一会”(专业合作社、综合服务社、协会)为基础,以“打造一个龙头,建设两个体系”为目标,以重构农村流通体系为重点,建立综合广泛而有效的农村供应链和销售链系统并以此供销合作系统为基础构建全方位的农业促进服务体系。

具体来说,就是以云南省供销合作社为核心,在农业生产和农产品供销的环节中通过贸易融资形式形成金融服务支持。通过供销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二元模式,由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金融服务的直接承载主体,直接对接金融服务,通过供销合作社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必要的信用担保、资产抵押,从而实现农业供应链环节的金融服务支持,这种金融服务模式也可以称为供销合作金融。它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一是正规金融机构、非正规金融机构凭借供销合作社为农产品生产方提供低息、可靠、必要的金融服务;二是投入品供应商、贸易商或加工商以实物或现金的形式通过供销合作社向农产品生产者提供贸易信贷;三是订单农业中的龙头企业通过供销合作社向农户提供贸易信贷;四是农产品生产者通过供销合作社向农产品购买者以赊销的形式提供贸易信贷。

由于供销合作金融处于整个农业产业供应链的中间环节,即“农户―农村合作组织―加工企业”或“农户―农村合作组织―终端市场”环节,为供应链上下游环节提供金融服务支持,它是在原有“农户―加工企业”或“农户―终端市场”环节基础上演变发展而来,其基础和微观对象就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业组织方式,其主体宏观对象就是供销合作社的引导组织方式。因此,构建农业供应链金融体系首先需要构建以供销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及信用担保机构共同参与的农产品供给金融服务机制。以供销合作社为核心,通过掌握各个专业合作社的资信水平、农产品生产状况等相关因素,向与之合作的担保机构提供信用担保,由农业价值链上各大流通环节参与方或金融机构向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金融支持,保证农业生产环节顺利实施。对于金融机构,不仅需要考察直接融资者的能力,而且要从整体上整合所有主体的竞争力及风险,为产业链量身定做合适的融资产品。

三、云南省供销合作金融的政策创新

按照《中国银监会 农业部关于做好农民专业合作社金融服务工作的意见》(银监发[2009]1号)文件要求,将把农民专业合作社全部纳入农村信用评定的范围,加大信贷支持力度,采取“宜户则户、宜社则社”的办法,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成员进行综合授信,实现“集中授信、随用随贷、柜台办理、余额控制”,做到一次申请、集中授信、循环使用的金融服务。从以上规定可以看出,银监会、农业部已将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了一个可以接受融资的主体,并且还要对此进行大力扶持。也就是说,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经完全具备了接受农业融资服务的微观主体。

云南省供销合作社作为农业专业合作社的直接管理机构,囊括了云南全省的基础农民专业合作社,同时也是农民专业合作社接受农业融资服务的宏观主体。因此,云南省供销合作社是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产品供应链金融层面的发展主体,也是发展延续云南流通金融体系的核心要素,是实施各项金融功能发展要求的必要载体。

依托于云南省供销社成立的云南千社千品经贸股份有限公司,其宗旨是利用云南省乃至全国供销社系统的网络优势,服务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积极争取国家在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产品现代物流体系建设等重大项目对云南的支持,逐步把公司建设成为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金融服务平台和农特产品的现代物流中心,使全省的农特产品快速进入全国物流体系,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切实助农增收。关于建立和引导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云南特色三农金融服务体系,需要做以下的政策创新。

第一,围绕着云南省供销合作社,通过云南千社千品股份有限公司构建服务于农业专业合作社、以农产品供应链金融作为产品的投融资担保公司。强化政策扶持力度,实现政府引导基金对于农村金融流通环节的必要支持,为进一步推进农业流通金融市场化起到引导和带动作用。通过成立担保机构的方式破解农村农产品供给环节的难题,改善环节融资单一化、无序化、高利息化的金融现状。

第二,云南省供销合作社及云南千社千品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投融资担保公司发起人,利用云南省供销合作社现有资产,包括土地、资金、房产等,同时结合云南千社千品股份有限公司的现金资产对投融资担保公司进行引导和带动,利用云南省供销合作社的国有政府背景接纳和引导社会资金注入,构建以云南省供销合作社和云南千社千品股份有限公司为核心、以农业担保业务为主线、服务于“三农”的投融资担保公司。

第三,利用投融资担保公司的平台,依托农业担保业务,盘活云南省供销社投入公司的资产,将各类存量资产变为流动资产并根据金融产品的特性,不断放大存量资产杠杆。

第四,以农产品供应链金融作为产品的投融资担保公司的构建将充分发挥资金的两级融资杠杆功能。第一级杠杆是政策引导资金引致省供销社的盘活社有资产变成可融资资源,第二级杠杆是第一级杠杆后带动的整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融资支持规模,切实做到金融服务深入基层,金融创新服务基层、金融资本回馈基层的金融创新服务体系的建立。

参考文献:

[1]陈贺.基于供应链视角的农业产业链融资分析[J].农村金融研究,2011(07).

[2]程杨娟.农业供应链金融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2.

[3]胡国晖,郑萌.农业供应链金融的运作模式及收益分配探讨[J].农村经济,2013(05).

[4]胡跃飞,黄少卿.供应链金融:背景、创新与概念界定[J].金融研究,2009(08).

[5]深圳发展银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供应链金融”课题组.供应链金融:新经济下的新金融[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9.

[6]王宇波,马士华.我国农业产化进程中供应链管理的几点思考[J].物流技术,2004(11).

[7]徐晔,孟亚君.国外农业产业链管理运作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农业经济,2007(04).

供应链金融发展范文6

(一)供应链金融定义

供应链金融是将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企业全部合并起来看做一个整体,以核心企业为依托,以真实贸易为前提,运用自偿性贸易融资的方式,通过应收账款质押、货权质押等手段封闭资金流或者控制物权,对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提供的综合性金融产品和服务。

(二)大数据时代定义

研究机构 Gartner的定义:大数据是指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

维基百科的定义:大数据指的是所涉及的资料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通过目前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撷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帮助企业经营决策目的的资讯。透视不同机构给出的相关定义,大数据的含义不仅仅是字面上的“数量庞大”,更重要的是数据背后所蕴含着的“痕迹”,强调的是对数据的巧妙挖掘和应用。

二、大数据时代对供应链金融的影响及机理

(一)大数据帮助建立供应链金融企业信用评价体系

在大数据环境下,银行能够立足供应链生态对需要融资的企业乃至整条供应链进行一个完善的信用评价,从而建立一套完善的授信企业的资信评估。有了大数据,企业不仅仅是从经营周转能力、销售利润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坏账率等极易在财务报表上造假,且无法完全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全貌的指标来评估。

(二)大数据降低供应链金融参与主体的信息不对称性

一旦出现了大数据,银行与企业之间可以从大量的数据中进行充分的数据分析从而获得有用的信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在麦肯锡的研究报告中,金融行业由于其得天独厚的客户资源、交易数据等等将是从大数据时代中获利的当之无愧的领先者。银行能够在以往信用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完善信用评价模型,更好地掌握客户信息。运用大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和决策将降低供应链金融的信息不确定性。

(三)大数据将提高供应链管理水平

大数据的出现有效地改善供应链上各个环节或者角色的生产效率。供应链中存在的牛鞭效应使得供应链上的不稳定因素逆向传动,信息逐渐失真,造成某些环节的缺货或者积压。比如在制定生产计划的时候,企业可以利用大数据建立精准的需求预测,结合对目标市场的分析和历史数据,通过对这些大数据的分析进行定性和定量的精准预测,同时与供应链上的企业共享,以便各个环节都能制定出合适的运营计划,减少供应链风险。同时大数据的应用还能降低供应链金融的业务成本。

(四)大数据帮助物流企业成熟发展

在大数据时代,物流企业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拓展数据来源,整合多方面数据,加深物流企业参与供应链金融的程度和能力。让物流企业能够通过分析大数据有效监管中小企业作为质押物的存货。

三、大数据时代下我国供应链金融发展方向

(一)金融+数据+平台的齐头并进

尽管是刚刚进入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时代已经催生了以互联网企业为主导的新的供应链金融模式。互联网企业得天独厚的数据资源使得其在大数据时代拥有天然的宝贵财富,于是迅速地异军突起,开辟出了新的模式。然而其在金融业务领域的短板也是不容忽视的。相反,拥有雄厚资金和金融专业知识技能的银行却囿于数据收集与处理技术,不能更好地发展其供应链金融业务。因此在大数据时代,双方会加深合作,彼此促进,打造一个“金融+数据+平台”的模式,搭建上下游交汇的网络服务平台,利用彼此的优势,真正做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无缝衔接。

(二)覆盖面更广

在传统的供应链金融中,尽管条件放宽,从对中小企业的资信评估转移到了对供应链的评估,然而依然有很多需要资金的企业因为资信评估不够无法获得融资。而在大数据时代,资信评估的考量更为多方面,供应链金融服务的受益者从原有的中小企业拓展出去,甚至延伸到了中小微企业。同时,手续方便、业务成本较低等优势使得更多的企业愿意选择这样的融资方式。因此,供应链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将会变得更广。

(三)向数据质押信用担保方向发展

在大数据时代,每个企业都累积了大量的交易数据,如历年销售额、履约情况、合作年限等等,由此产生的数据质押是大数据时代独特的产物。数据质押指的是运用大数据挖掘技术,通过交易过程或者其他行为中产生的能够交叉验证的真实交易数据和行为数据进行分析,在大量数据的基础上进行授信,用户凭借信用程度进行担保贷款。不再依靠对货物价值的评价或是预付款项的追踪,利用金融数据质押进行信用担保,是大数据时代的一个特点。

(四)数据、信息共享化

大数据时代对数据的需求更加迫切,无论是从质量方面还是数据方面。因此,传统的各方所持有的仅仅满足自身需要的数据是不够的,数据共享是各方利益所趋之下的共同选择。在将敏感的数据脱敏之后,将各方的信用数据、交易记录等等在共同的信息平台上进行共享,让数据创造出更大的价值,而不仅仅是将其禁锢在一定范围内。同时,对于数据安全方面也应有更加可靠的技术,反正信息共享的顺畅,引导信息流向对人类有益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