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育统计工作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育统计工作计划范文1
为认真组织实施我市统计“五五”普法教育工作,根据《x市统计法制宣传教育第五个五年规划》和《2008年统计法制工作要点》的要求,制定本工作计划。
一、开展“每月学法”活动。将法律法规知识学习列入每月学习计划之中,组织干部职工开展“每月学法”活动,并做好学法记录,全年干部职工学法时间不少于40学时每半天为4学时,切实做到“时间、内容、人员、效果”的落实。
二、抓好局党组理论中心组学法工作。重视抓好领导干部学法工作,把法制学习列入局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内容之一,年度局党组理论中心组学法不少于4次,并做好学法记录。
三、加强统计执法检查业务培训。上半年将举办统计执法检查业务培训,请省统计局、市政府法制办和法院的有关专家对统计执法、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有关知识进行专门辅导,并组织有关人员外出学习取经,以提高我市依法开展统计执法检查、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的能力与水平。
四、认真开展领导干部统计普法工作。根据省统计“五五”普法规划的安排,今年统计普法的重点对象是领导干部。争取当地党委、人大、党委组织部门、普法办、党校的重视和支持,将依法统计知识纳入今年当地党委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法、人大法制讲座、领导干部培训班及公务员普法考试的内容之中,并做好具体实施工作。
教育统计工作计划范文2
一、深入开展统计法学习活动
街道将以创建学习型机关为载体,进一步加强领导和机关干部学法工作,以集体学法和个人学法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学法活动,学习通用法律知识、统计法制法规及依法行政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活动,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统计的意识和水平;进一步加强统计人员学法工作,重点加强《统计法》、《统计法实施条例》、《浙江省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的学习,充分利用法制培训、法制讲座等形式,深入开展统计人员学习统计法律法规活动,提高统计人员依法统计、诚信统计意识。
二、加强基层统计人员普法教育工作
街道将以第三次经济普查、统计继续教育、统计检查指导、统计业务培训、年报会议和各类经济工作会议等形式,积极开展对基层统计单位统计人员的统计普法教育工作,向统计负责人和统计人员宣讲统计法律法规,把统计普法教育融入统计行政管理和服务的全过程,进一步提高基层统计单位统计人员的统计法律意识和统计法律素质。
三、认真做好“六五”普法查漏补缺工作。
根据街道统计“六五”普法规划的要求,对20__年以来全街道统计“六五”普法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回头看,认真做好查漏补缺工作。
四、大力开展统计普法宣传教育工作
街道将以“12.4”全国法制宣传日、“12.8”统计纪念日为节点,结合统计基础提升年活动,坚持常规宣传和开创特色宣传相结合的形式,不断拓展创新统计普法宣传教育的形式和手段,全面提高社会各界对依法统计的认知程度,积极营造浓厚的依法统计氛围。
教育统计工作计划范文3
消防教育安全工作计划1
一、指导思想
充分认识学校消防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真贯彻落实消防工作
二、工作措施
1、建立健全消防组织,明确消防工作责任,消防职责规定悬挂上墙。
2、制定年度消防工作计划和灭火应急疏散预案。
3、学校宣传板报及班报定期有消防常识内容。
4、每学期每班组织召开一次消防主题班会,每月进行一次消防常识宣传。
5、每年组织一次参观驻地消防中队活动并请消防官兵讲授消防常识课;组织一次师生与消防官兵互动活动。
6、建立少年消防团组织,每年开展一次消防安全宣传活动。
7、每月组织一次消防安全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火灾隐患整改率达到95%以上。
8、将消防常识纳入教学内容,使学生做到
三、具体做法
1、加强学校消防安全工作的领导。
根据教育局安全工作要点,为加强学校安全工作的领导,确保安全工作的实施。学校成立了以户振江校长为组长,毛国良担任副组长,组员有十位,分别是:吕立言、丁彦华、李凤启、薛宗梅、吕伟波、高立波、毛贵阳、陈颂、顾伟、吴作勤,领导小组分工具体,责任落实。领导小组全体成员要本着对学校负责的思想,要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各司其职,配合派出所严密防范做好学校周边安全工作,努力清除各种影响学校安全和稳定的隐患,保障全体教职工和学员能在良好的环境中工作、学习。
2、贯彻落实各项消防安全制度
我校制订有
(1)认真学习执行教育局关于学校消防安全方面的文件精神,制定相应措施,明确行政责任负责人,及时检查总结,把消防工作纳入年终工作考核。
(2)修订完善
(3)利用多种形式和渠道,对学生进行消防安全知识教育,加强防火教育。
(4)认真安排好值班,门卫要尽心尽责,每天检查教室门窗。加强对门卫的管理,外来人员进入学校要严格控制,做好登记。杜绝无关人员进入校园。
(5)定期检查各类器材、校舍,发现消防安全隐患要及时报告。加强校舍改造、校园绿化过程中的安全防范,认真记载施工日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6)各班在学生离校前必须切断电源。
(7)贵重物品要妥善保留,专人负责,学校财产借用出校门必须要有手续。
3、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做好学校消防工作,关键是要防范于未然。继续实行定期检查和日常防范相结合的
安全管理制度。每天都要组织老师对校园等地方的巡逻,做好防火等工作。发现重要情况,及时上报,不留盲点,不出漏洞。
消防教育安全工作计划2 幼儿园消防工作计划为了做好我园的消防安全工作,预防火灾的发生,保护师生员工的人身安全和公共财产安全,认真落实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加强教职工、幼儿的消防知识培训,消防设施、器材的管理,特制订工作计划如下:
一、治安防范工作
二、消防管理工作
三、车场管理工作
1、认真执行停车场管理,指引家长接送车辆按指定位置停车,来园的一切车辆均停于幼儿园大门之外,确保车辆与行人安全;
2、对载有易燃、易爆等物品的车辆严禁进场;
3、严禁闲杂人员进场,并提醒车主离车前关好门窗,带走车上贵重物品;
消防教育安全工作计划3 现已步入冬天,天寒物燥,火灾频起。为营造一个和谐、温馨、安全的生活环境,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特举办消防宣传活动,弘扬安全精神,提高人们们对消防的认识和自身的安全意识。
活动主题
普及消防知识,深化安全思想,让和谐,温馨,安全充满小区生活
活动目的
1,在小区中营造消防安全宣传氛围
2,让同学与小区群众互学互助,共同提高消防意识
3,通过该活动,大力进行消防宣传,提高群众的消防意识,为创造和谐小区尽一份力
活动安排
时间:10月30日
地点:万枫家园
举办单位:城环青协
人物:张仲舒携环工邱天万隆等18名志愿者
活动内容
1,分发消防宣传传单,讲解消防知识
2,安全消防知识调查,分发安全小贴士
3,活动会后总结
相关资料
一、消防工作要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坚持专门部门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
二、单位的防火责任人由一名行政领导担任,经单位领导班子确定,报局审批,由市交通防火委员会签发任命书;单位内部所属各部门、岗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由本单位领导班子直接任命;办公室为具体负责消防工作的职能部门,负责单位日常消防工作。
三、结合实际制定本单位消防安全制度和岗位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方案。单位内部的消防工作,要明确职责,发生火灾时,各级防火责任人、保卫干部要引导在场群众疏散,组织职工进行扑救。
四、定期组织检查消防安全,实行每日防火巡查制度,建立消防巡查记录,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置消防设施和消防器材,并按要求设置、摆放。定期组织对消防设施、消防器材的检验、维修,确保其完好、有效。消防设施和消防器材的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六、有计划地安排各级防火责任人、保卫干部参加市消防机关组织的培训,学习掌握消防法规,做到持证上岗。
七、针对单位的特点对职工进行经常性的消防宣传教育,对职工进行消防安全培训,提高职工的消防意识。明确本单位职工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及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务。
八、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并设置符合国家规定的消防安全标志。不损坏或者擅自挪用、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不埋压、圈占消防栓,不占用防火间距,不堵塞消防通道。
九、加强宿舍区的管理,依照有关规定,履行消防安全职责,做好宿舍区的消防安全工作。
十、严格执行用火用电与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制度。禁止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使用明火,因特殊情况需要使用明火作业的,应当按照规定事先办理审批手续。作业人员应当遵守消防安全规定,并采取相应的消防措施。
十一、选用电器产品、燃气用具的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电器产品、燃气用具的安装、使用和线路、管路的设计、敷设,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消防安全技术规定。
教育统计工作计划范文4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1.完善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机构。我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总支书记为副组长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领导小组,明确了分管领导和具体经办人,落实了责任,使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落到了实处。
2.局下属单位均成立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做到了组织落实,人员落实。
3.局与各下属单位签订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目标责任书,落实了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法定代表人责任制,实行层层负责,分级管理,责任明确,使全县交通系统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得到整体推进。
4.注重宣传教育。组织全体职工中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全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以及《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等法律法规,提高职工的认识,真正从思想上落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工作。把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纳入议事日程,与交通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
二、注重与业务工作相结合,狠抓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
1.对流动人口办理《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时,依据与交通部门签订的《市行业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责任书》予以办理相关手续,未签订的不予办理。在《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年度验证时,当事人须持计划生育部门出具的“已落实‘流管’措施的证明,无证明的不予验证。
2.在交通基础工程建设中,与所辖较大型交通建设企业签订《市行业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责任书》,督促其落实“流管“措施:使用流动人口用工须持经所在地人口计划生育部门查验过的《婚育证明》,无证或未经查验的不得招用;对已生育未绝育者,组织女性参加“三查”督促男验其妻由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出具的“三查”证明;凡有违法怀孕者,须及时报告所在地人口计划生育部门,并协助动员其终止妊娠。对未履行“流管”职责的施工单位限期整改。
3.认真做好元旦春节期间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关怀关爱专项行动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区域协作工作。交通系统各单位认真按照上级相关文件要求,开展关怀关爱专项行动,切实做好区域协作工作。
4.开展系统内干部职工出租房非婚同居、流动人口育龄妇女婚育证的清理工作,经查无一例违反计生工作的现象发生。
三、存在的问题
1.交通流动人口流动性大,工作宣传检查不能实现全覆盖,致使个别人心存侥幸,不及时至指定地点登记完善相关手续。
2.交通工程流动人口逐年增多,流动频繁管理难度增大,存在一定死角。
教育统计工作计划范文5
关键词:现代测试;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方法
现代测试技术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通过课程的学习,旨在使学生了解相关现代测试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培养学生正确分析和选用测试系统与装置,进行机械工程动态测试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进一步研究和处理工程测试与分析问题奠定基础。20世纪90年代初期,由于教学和实验条件限制,授课侧重课本内容的讲授,实践性环节偏少。21世纪初,从事该课程教学的各位专家及前辈针对学生普遍反映的测试技术应用、发展部分空洞,传感器部分没有实物对象、枯燥无味,信号分析理论部分深奥、难懂等问题陆续开展课程的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尽管这些教学改革措施有一定的成效,但是实际在实施过程中还有许多实质性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一、传统教学法实施过程及存在的问题
虽然以案例和实验为主线的教学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课堂实验教学无法完全替代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中所获得的第一手感觉和经验;而且,各部分知识的传授都是分开进行的,尽管每部分知识在传授过程中反复用演示案例或事物强调,但终因没有形成系统化而导致学生学了前者就忘了后者,甚至学了很长时间还不能弄清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测试技术的实验类课程尽管需要比课堂教学型课程更多的学时数,但目前国内测试技术课程的学时数显得不足,通常为6~8学时/40学时。
二、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法实施过程
本文提出应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方法。所谓工作过程,是指个体“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该教学法最早由陶行知先生针对职业教学提出,后由姜大源先生将其系统化。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步骤为:工作任务分析行动领域归纳(典型工作整合)学习领域转换(课程体系构建)学习情境设计(学习单元设计)。目前,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应用的效果较好。而针对现代测试技术,其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法设计实施如下图所示。首先根据工程测量问题,将所讲授知识进行重新组织。例如,工程测量可分为三大类:静态测量、动态测量和系统识别。工程中温度、力或力矩、位移或转速等参量的测试,属于最基本的静态量测量,而实现这些静态参量测量的基本方法就是组建测试系统,即包括选用测试仪器组建测试系统采集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显示测量结果并记录。这一类测试相对简单,放在学习的首位。因为学生初学该课程,对课程的教学目标还不能完全理解,为此,在实际教授过程中,针对温度的测量,教师引导学生首先了解温度测试在工程或生产应用中的重要性,之后进行传感器的选择,帮助学生了解各种温度传感器的测量原理,其次选择与之配套的信号调理装置并了解其功能,最后进行数据采集卡以及信号分析与处理软件的选择并学会如何应用,当学生从应用软件结果显示界面看到温度测量结果以及测量结果如何帮助解决生产问题,学生就有了一定的成就感,也就对这门课程产生了兴趣。在进行力或力矩测量时,学生首先想到的就是要组建测试系统。到位移或转速静态参量测试时,教师基本不用帮助学生组建测试系统,可以放开手让学生自己去选择测试仪器,组建测试系统,进而实现相关物理量的测量。教师需要做的就是检查学生组建的测试系统是否可行等。这种直接面向工程实际、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第一次就感觉到这是一门非常实用的技术。当学生完成静态参量测试的学习后,开始对测试技术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开始朦胧地觉得测试其实很简单。为此,应及时开设动态测量的教学,这部分的关键是对信号频谱分析的认识、理解和掌握以及时域分析的局限性。最后在系统识别环节强化前面两大部分内容,综合全部所学知识和内容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每一块的最后一个教学内容教师都可以大胆甩开手让学生自己完成。
三、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法的优势
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工作过程进行系统化设计,通过任课教师“手把手放开手甩开手”的教学设计与实施,通过对学生熟能生巧的比较学习过程,逐步让学生生成完整的测试、信号分析和故障诊断技能,实现从知识的拷贝到重构再到迁移直至创新的教育目标,最终从根本上实现本门课程的培养目标,即所有知识点在传授过程中重点体现系统化和目标化,学生从接受任务开始就非常明确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目标,而且所有知识点在学习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教师从手把手教到放开手让学生自己学,教师从检查到最后甩开手完全让学生自己学,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目标;通过从简单到复杂的教学过程设计,比如从静态信号的测量与分析到动态信号的测量与分析,直至最后进行系统的故障诊断等,既可以让学生尽快入门,不至于望难却步,又可以逐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测试技能,最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技能;通过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学生多次重复比较学习相似的工作过程,最终实现:学生从开始完全拷贝老师的知识后模仿重构,到看到类似的问题自己能够主动查阅资料,决策测试系统的构成,计划所选仪器类型,进而组建测试系统实施测试,最终根据自己的测量结果评价测试效果,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通过团队协作竞争实现优势互补和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学生在分组教学过程中,总有几个组综合表现优秀,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和数据处理分析能力较强,可以分配优秀组的学生检查、评估,并帮助其他组的学生进行相应内容的学习,同时针对这组学生可额外增设测试内容,提升学生的测试技能和熟练度。
总之,针对现代测试技术在实际教授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客观问题,提出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设计方法及实施过程,该方法最终可以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改革,即通过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学生多次重复比较学习相似的工作过程,最终实现任课教师“手把手放开手甩开手”的教学实施模式;学生从开始完全拷贝老师的知识后模仿重构,到遇到类似的问题自己能够主动查阅资料,决策测试系统的构成,计划所选仪器类型,进而组建测试系统实施测试,根据自己的测量结果评价测试效果,最终提升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创新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吴世雄,王成勇.“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教学改革的探索[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08-109.
[2]程朋乐,刘毅.“工程测试技术基础”课程网络化教学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林业教育,2009:6-7.
[3]王建.汽车测试技术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教改创新,2013:50-51.
[4]姜大源.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系统化设计: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解读[J].中国高教研究,2009(04):66-70.
[5]姜大源.工作过程系统化: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课程开发[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3):1-27.
[6]姜大源.论高职教育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1):1-6.
教育统计工作计划范文6
关键词:普通化学;新技术;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5-0038-02
目前,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时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也使知识传授型的教学内容开始向知识拓展型的教学内容转变,学生对知识的渴望也不仅限于书本上考试的内容,他们对相关新技术、新知识的渴望也日趋强烈。目前普通化学的教学内容主要是讲授化学的基础知识,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深度的需求,也不能跟上化学学科的发展速度[1]。化学在人类生存质量和安全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未来也会以新的思路、观念和方式发挥核心科学的作用。现代新技术是化学现代研究的重要方法,在教学内容中将现代检测新技术与化学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了解并掌握现代化学的先进理念和研究方法是非常重要的,这里我们将化学理论和应用中所用到的新技术与普通化学教学内容有机结合,构建出以基础知识为主以相关新技术为辅的多方位拓展式教学内容,其对于提高学生的知识范围、增强学生对新技术的运用和掌握能力、提高思维和素质的协调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绪论中增加了化学研究历史和新技术发展历史紧密相关的部分。化学学科的发展是新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推动了新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一、在热力学部分增加了以下研究技术和方法
利用热力学第一定律来解决化学变化中的热效应问题;利用热力学第二定律来解决指定的化学及物理变化实现的可能性、方向及进行限度问题。热力学函数的测定需要根据不同反应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测定,举例如下。
1.利用电化学性质与热力学之间的关系式比较常见的测定。电子迁移过程和反应的热力学参数常见方法:用精密电导率仪测定有机弱酸溶液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电导,通过图解法得出298K时弱酸的解离常数和焓,并计算出电离过程的吉布斯自由能和熵[2];电化学方法获取纳米材料的热力学函数测得了纳米铜的标准摩尔生成焓、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自由能、标准摩尔熵[3]。
2.固体吸附过程可以利用固体在不同温度下物理吸附氮气的等温线,然后根据热力学原理近似计算出该物理吸附过程的微分吸附热和积分吸附热,然后根据相应的公式计算得到过程吸附体系的内能、焓、熵、吉布斯自由能等热力学函数随吸附量的变化率[4]。
二、在热力学部分增加了以下研究技术和方法
1.动力学中活化能(Ea)是动力学中一个重要的物理量,与反应速度直接相关,对实际的生产有重要的知道意义。可以采用热重分析(TGA)测定热解曲线,用多元线性回归法确定热分解机制函数,然后确定活化能[5]。
2.对于生物的酶催化反应可以利用循环催化流动分析方法(Recirculat ing Catalysis Flow Analysis,RCFA)测定完整动力学曲线,由此求解得到催化反应表观速率常数(k),最后利用阿仑尼乌斯公式求得该催化反应体系的活化能[6]。
3.实验室中一般化学反应活化能和反应速率的测定采用微型化实验进行测定。
三、在电化学部分增加了电化学的世界先进研究成果和这些成果将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学生最为熟悉和感兴趣的电化学知识是与电池相关的内容,电化学工作站是常见的新型电池的研究开发的检测仪器。工作原理是工作电极、参比电极、电解质溶液形成串联电路,在参比电极与工作电极间连接一个电压表,就可以测量出工作电极上的电压变化,计算出工作电极上所带的电量,准确的算出物质的质量等参数[7]。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介绍了最新的电池方面的研究成果。例如,美国密苏里大学计算机工程系Jae Wan Kwon(权载完)教授的研究组研发出了体积小但电力强的“核电池”[8]。只有一个硬币大小的电池可以让手机不充电使用5000年。美国加州斯坦福大学华裔科学家崔屹参与的研究是将银和碳纳米材料制成的特殊墨水涂在纸张上,成功制成“纸电池”,普通纸张未来或许可以用做轻型电池[9]。
四、在核外电子排布部分增加了最先进的测试
夸克等微观粒子发现等研究方法和先进研究成果,让学生了解到微观世界的奇妙。原子核类似于人类的指纹,如果测量精度足够高,原子核可依据其质量被准确鉴别出来。这类研究归属于原子核物理的范畴。原子核的高精度质量测量最先用的是相对简单的电磁系统原子核质谱仪,近20年来,随着放射性核束装置和实验技术的发展,原子核质谱仪已发展到实验环和潘宁阱等复杂的离子光学系统,质量测量的精度也越来越高。以稳定原子核28Si为例,其质量测量的相对误差从1937年第一次测量的2.1×10-5减小至1995年的7.0×10-11,提高了近6个数量级。除了原子核中的电子、中子和质子还有很多微观粒子,还包括夸克、k-介子等许多基本粒子的更基本的组成单元,可以称为基本粒子动物园。夸克是由美国伊利诺伊州巴达维亚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的万亿电子伏特加速器(Tevatron,质子和反质子对撞机)发现的,Tevatron还测定了W玻色子的精确质量、发现了陶中微子以及著名的顶夸克。Tevatron有6.28公里长的圆形加速器轨道由1000多个超导磁铁构成,它们将质子和反质子按相反方向在真空管中加速到光速的99.99999954%,然后在两个5000吨的探测器中对撞,这种接近光速的高能量碰撞产生了大量全新的亚原子粒子,然后很快衰变[10]。
综上所述,在普通化学教学中将新技术、新方法以及先进的研究成果有机的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了解新技术对化学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能够扩展学生的知识范围、提高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使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宽度和广度认识有了提升,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梁爱琴,孙芬芳,李琳,刘锦梅.工科普通化学素质教育的教学改革研究[J].化工高等教育,2008,(1):90-92.
[2]屈景年,李俊华,王璐,等.有机一元弱酸热力学函数的测定[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30(6):63-65.
[3]王路得,黄在银,范高超,等.电化学方法测定纳米材料的热力学函数[J].中国科学:化学,2012,42(1):47-51.
[4]陈晓立.固体物理吸附气体过程热力学状态函数变化的测定[J].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1995,8(2):126-131.
[5]李玮.TGA测定克拉霉素热分解动力学参数[J].中国抗生素杂志,2009,34(7):419-421.
[6]王恒,李永生,高秀峰.可见光谱法测定GA-HRP-H2O2体系的活化能[J].光谱实验室,2011,28(2):489-493.
[7]宋玉龙.电化学工作站开发[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
[8]Wacharasindhu,J.W. Kwon,D. Meier,et al. Radioisotope Microbattery Based on Liquid Semiconductor[J].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Letters,2009,(95):014103.
[9]Liangbing Hu,Jang Wook Choi,Yuan Yang,et al. Highly conductive paper for energy-storage devices[J].PNAS,20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