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智能电网建设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智能电网建设范文1
>> 智能电网建设中的继电保护技术应用研究 智能电网建设中继电保护技术应用 智能电网建设中继电保护技术应用分析 试论智能电网建设中继电保护技术的运用 智能配电网建设中的继电保护方法及应用 探析继电保护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 试论智能电网中的继电保护技术 继电保护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分析 继电保护调试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 基于智能电网的继电保护技术 智能电网继电保护技术的探讨 智能电网下的继电保护技术探讨 智能电网中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状况 智能电网时期的继电保护技术探究 智能电网中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探究 基于智能电网的继电保护核心技术探析 当前智能电网构架下继电保护技术的实践 智能电网继电保护构成的关键技术分析 浅谈智能电网中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 浅谈智能电网背景下的继电保护新技术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关键词:智能电网 继电保护技术 输电技术
中图分类号:TM77文献标识码: A
配电网智能化已经成为我国电网建设的重点,伴随低碳经济的不断深入和可持续发展的总战略要求,电力工业也必然会从经济、环保、科学的轨道上快速迈进,而配电网“智能”便是最鲜明的特征之一。而继电保护则是确保智能配电网供电质量和安全的关键,因此有必要对当前智能配电网建设中的继电保护问题采取适当的方法,优化继电保护措施,进而提高其在智能配电网建设中的应用价值和效果。以我国智能配电网的发展方向为基础,分析智能配电网对继电保护的影响,探讨智能配电网的常见故障及解决对策,并对继电保护的优化对策在智能配电网建设中的应用进行阐述。
1、智能电网的发展与应用技术研究
1.1 智能电网的发展趋势
1.2 智能电网应用技术研究
目前,我国在智能电网的建设和改造上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在全国性的智能电网建设中,各种先进的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使得当前的电网更加的智能,因此将这些电网中的应用称之为智能应用。智能应用是一种先进的信息采集能力,能够从基础上解决电网中存在的一些重大问题,它能够通过自身搜集来的各种信息,在众多的解决方案中选择一种最优的解决方案,进而保证整个电力系统能够做出安全及时的判断。比如智能电网在智能楼宇中的应用,它是通过电网中的信息化水平,将各个用户的信息连接起来,从而为提高问题捕捉速度打下硬件基础,进而实现工程运行的一体化。此外,智能应用还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出现的关键点,在各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内容性的强化中,它又能及时的捕捉、解决电网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从而带动智能电网技术的全面提高。
1.3 继电保护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
继电保护技术在传统电网和智能电网中都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它在电力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智能电网建设速度的不断加快,继电保护技术也变得逐渐复杂,功能日益强大。继电保护技术是通过与电子技术、网络技术、控制技术等多种技术相融和,从而实现对电网故障的超高速甄别,并能够对故障做出科学合理的处理,计算出系统的暂态能量,确定最佳的重合时间。尽管智能电网中的继电保护技术具有以上优点,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当前输电网络超大功率的输电能力仍然依赖于继电保护装置的性能。其次,它扩大了停电范围,降低了网络的强壮性,并且主保护和重合闸的配合使用可能使系统遭受二次故障的冲击,从而降低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智能电网中的继电保护技术分析
继电保护技术在先进的智能电网应用中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所以在智能化、一体化、信息化的新时代,应该对智能电网中的继电保护技术做出相应的研究,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2.1 智能电网继电保护技术基础分析
继电保护技术在电力网络与设备保护上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是对网络强化、数据保护、运算能力提升进行的系统一体化延伸。继电保护技术能够根据大规模集成电路与数据采集、数字滤波、抗干扰等技术的实际情况,解决电力系统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掌握好这种技术,能够从基础上找到问题的先进调节促进手段,从而为灵活输电、内部完善控制等效果的强化做好准备,对改革创新性与电力控制性的效果做出了较好的控制。
2.2 智能电网继电保护构成研究
对于智能电网中的分布式发电与交互式的供电对继电保护来说,它是有着更高的标准的,同时,对通信延伸与信息内容的发展也有发展需求,这就给数字化的控制保护原理提出了强化提升的要求。将发电、输电、供配电等内部的关键设备进行了实时监控技术的渗透,将保护定值与数据保护的内容提炼出来,捕捉较好的故障控制标准。在出现严重断电、保护装置的现象时,使用准确性与先进性的继电保护效果,真正对内部的自我恢复能力的提升,起到了较大作用,避免了再次出现大面积的停电的局面。对于关键性的关联节点中的控制效果进行额强化提升,于是,继电保护装置、继电保护对象、继电保护内容强化、对关键环节的控制提升等事项,构成了智能电网继电保护的重要内容。
2.3 智能电网继电保护技术应用升级研究
要想将继电保护专业中的发展历程与先进的控制办法提升上来,就应该从基础性的保护效果上着手,利用细节性的保护技术,为全网的联动控制信息的运用效果提升做好准备。此外,对智能电网的内容进行研究,还要从其中的数字化、网络化、自动整定技术上进行创新改革,这样才能够为智能电网的发展与保护能力的提升做出贡献。
(1)数字化提升:将互感器的传输性能进行先进的技术捕捉,解决互感器中的各种故障,对其中的饱和现象、二次回路短路现象等故障进行先进解决,分析电气设备中的信息传输的内容,然后强化互感器中辅的提升效果,把握住信息传递的重要内容,对于继电保护的内部控制与外部协调遏制做出控制。所以互感器对于数字化、信息化的确立与提升,继电保护技术起到了较好的效果,从基础出发,及时找到问题出现的所在点,它的再次提升,也是在信息化的全面捕捉开始的,解决其中的各个点的连接效果,才能使之强化效果提升上来。
(2)网络化提升:上面讲过数字化的强化提升,也是网络化的提升的一部分,但是整体性的网络化是建立在电气元件的信息提升上的,从信息共享中的简洁化上入手,建立信息共享控制平台,从系统中的重大控制内容上入手,把握了主要的提升技术,对于分布协同保护的内容进行提升,从内部强化中出发,为了全面的系统保护、问题解决方面上有着较高的要求。把握住重点的技术创新延伸办法,才能从基础上解决内部保护控制的问题。
(3)自动整定技术提升:从原有的自动整定保护的效果来看,它只是将过程中的运行情况进行了运行监测,在自动化控制的内容上,还是存在着较多的问题。比如在对于信息的时效性、准确性的捕捉上,有着重要的定值分析突破点,将继电保护中的智能保护联网控制效果进行相应协调,从各种装置内部的各种定值的分析上入手,把握时效性、完善性的信息化控制技术,分析并找到智能装置的问题解决办法,找到自动整定与自动配置的技术效果提升关键点,从分散独立的装置内容分布协同保护效果提升上来,真正将联网控制的内容强化起来,使内部与外部的连接效果得到了全面的强化。 3、继电保护技术中员工应用效果的提升
3.1 继电保护中的综合问题研究
要想真正地将继电保护技术提升上来,还是要从提高全体技术人员的应用效果做起。所以管理者首先应该在各个技术的相应连接调节上,进行先进捕捉,发现技术人员存在的不足之处,或者分配不合理,或者员工的素质较差,或者技术效果不强等方面。要将这些问题中的关键点进行研究分析,就必须在相关性的解决办法的延伸中,找到创新检测、应用、信息化协调连接的重要解决技术,从而使各个专业的技术人员都能够协调应用,进而使总体应用效果得到提升。同时,对于智能电网中的技术体现与强化及时做出判断,并解决内部与外部环境中的问题,才能使全面配合技术的完善强化成为可能。
3.2 提高技术人员的工作水平
平时对技术人员进行知识训练的过程中,一定要将基础打牢,提升每个员工自身的专业素质,激发每个员工的协调性与一致性素质的提升,唯有如此才能将专业配合效果体现出来,这样才能够利用充分利用先进的内部控制技术,并使之渗透到每个重点环节中去。同时,对于各个岗位配合效果的提升方面,尤其是对信息化、网络化、自动整定化的控制延伸中,一定要注意其中的问题所在,要善于总结问题与不足,在彼此配合实施中不断进步。对于员工的实际技术运用能力要进行连续性的评价,督促技术人员时刻总结经验教训,比如设置内部控制监督小组,设立完善的规章制度,这样能够保证时刻控制与监督技术人员的实际工作内容,真正将装置中的技术效果出现的关键环节了解清楚,对于数据性的保护效果更要重视起来,使之成为一个连接性的控制系统。
4、结语
通过对智能电网中的继电保护技术的研究与分析,有助于提高我们对其掌握与应用的科学性。从继电保护装置控制的重点事项上入手,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从信息化、网络化、自动整定性上入手,努力解决这些关键性的问题,才能保证技术的完善进步。同时,为了使继电保护效果更加具体化、完善化,必须从技术人员的具体效果延伸上入手,建立技术骨干与控制标准,设立完善的规章制度,促进技术人员的应用提升,这样,不仅能够确保继电保护技术的提升,同时又能够在基础上解决细节性的问题,为将来更好地创新发展打好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徐岩.电力变压器内部故障数字仿真及其保护新原理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9.
智能电网建设范文2
[关键词] 智能电网;智能调度; 网络拓扑结构 ;通信体系 ;关键技术
中图分类号: S972.7+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智能电网的内涵及特征概述
智能电网不仅是电网系统以后的发展趋势,同时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选择。一般来说,物理电网是智能电网运行的基础,通过采用目前先进科学的信息、通讯、控制、传感测量和决策分析等技术,与物理电网互相间进行高度集成而形成一种新型的电网,也叫做电网系统的智能化。智能电网能够对电网的日常运行进行控制、监测,然后将电网系统运行过程中的问题和故障及时发现并采取诊断措施,使得电网的自动恢复有效达成,防止大范围的停电,从而减小损失。智能电网的特征一般如下:首先是具有自愈性。即智能电网可以采取不间断的在线评估方法来自我监测,能够将已经发生和将要发生的故障和问题及时发现,且能自动化的采用相关修复措施,使得危害最低。其次是信息化和数字化。在智能电网中芯片技术、信息通讯技术以及电子电力技术等数据采集方法和控制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电力设备中嵌入了具有自动分析作用的数字化芯片,使得电网成功步入了数字化和信息化阶段。然后是电网运行全过程的智能化。在发电时,智能电网可以完成智能化的协调并介入新能源。用户端可以促使供电方形成互动协调的智能化,从整体上达到及时的需求响应,用户按照电力系统能够满足自我需求的能力来进行电力消费的适时调整,因此获益。
2.智能电网建设的关键技术
2.1 建立电网通信体系,布置网络拓扑结构
通信支撑是智能电网运行的关键部分,而通信接入则是通信支撑的重要部分。由于EPON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能和电网的链形和环形结构完美融合,而且还能节省光纤,使得电网站点与配电终端互相间链路的保护作用以及50ms切换保护作用能成功实现,并且符合智能电网运行中高效经济、坚强可靠、开放透明、环保清洁以及互动有好的基本要求,从而EPON技术是通信支撑中通信接入的最适合方法,以EPON为基础的组网技术是智能电网在配电、用电以及调度中非常科学的通信方式。在推进过程中,智能电网和信息通信关系紧密,因此布置出坚强、灵活的网络拓扑结构是不可或缺的。网络拓扑结构布置是否科学合理与智能电网运行的优劣息息相关。配电自动化和DMS高级功能的实现的前提和基础是智能电网拓扑结构的分析。在分析过程中主要有树搜索法与邻接矩阵法两种方法,二者可以同时运用于智能电网的拓扑结构分析中。一般而言在厂站分析时经常运用邻接矩阵法,这样能和所有的主接线形式相符合。在厂站的拓扑结构分析中使用邻接矩阵法时,将邻接矩阵的自乘运算用节点消去法来替代,能使得厂站的网络拓扑计算速度大大提高。
2.2 广域保护和智能调度系统的建立
2.2.1 系统模拟与快速仿真
在对智能调度和广域保护系统进行快速模拟和仿真时,已经开发完成的DES软件结构相对比较复杂,主要包括电力模拟子系统、教员控制子系统、EMS/SCADA仿真子系统以及数据库管理子系统。电力模拟子系统主要运用于模拟智能系统日常实际的运行状况,也就是智能系统各种电力设备和相关网络的动态、静态响应。电力模拟子系统主要有算法的求借以及模型的生成,仿真模型包括自动装置、变压器、负荷、发电机、网络和继电保护等模型。仿真算法求解技术主要包括网络拓扑、节点的优化、故障和动态过程以及稳态潮流等的计算,还有暂态处理计算等。教员控制子系统主要指的是制作培训方案、评估培训结果以及控制培训过程。教员控制子系统能够进行故障设置的提供,能够完成恢复、快照、恢复事故之前的状态、暂停以及初态恢复等操作。EMS/SCADA仿真子系统也可以叫做图形支撑系统,在画面的风格特点以及内容的显示方面应该与在线系统保持相同。将用来描述EMS/SCADA系统的厂站图、系统图等含有的数据进行转换并分析后,DTS的图形支撑系统可以实现调用显示。DTS系统数据管理的中心是数据库管理的子系统,它可以提供数据通信的基础平台给系统中其他模块。DES数据库在设计过程中采用实时共享库与大型商用数据有效结合的方法,利用ORACLE管理系统来实现培训教案库以及数据库的维护功能,而SCADA实时数据库的仿真一般通过实时共享库来实现。
2.2.2 系统建设的主要技术
在广域保护和智能调度系统的建设中,主要有如下技术:首先是智能预警技术,系统的作用除了对无人值守变电站的运行安全进行维护以外,预警对电站设备运行造成影响的各种因素,例如水灾火灾、烟雾以及电缆异常等情况。智能预警技术通过在线监测的使用来对系统的故障及时发现并得出应对措施,以此来促进电力系统变电站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及可靠性。其次是优化调度技术,指的是在智能电网系统运行控制中对各种技术综合利用。一体化的调度管理技术充分体现了智能调度系统在运行中的高效化、规范化。优化调度技术的运用显示了智能电网的灵活性和经济性,与国家的节能减排策略相符合,有利于资源配置,也能够为分布式与可再生能源的接入实现技术支撑。然后是预防控制技术,进行智能化的电网故障辨别和恢复。智能电网利用高级分析技术与实时通信系统的结合来实现相应的自动化控制和执行问题的自动检测,能够修改系统潮流、状态和设置从而避免预测问题的产生。最后是调度决策可视化技术,能够实现综合业务接入、传输、交叉连接和交换等功能,进行电网全程的自动化诊断和集中监控,对每个电路板提供热插拔和热备份功能,从而使得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安全性提高。
2.3 可再生资源的科学合理使用
可再生资源主要有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以及潮汐能等。由于电力系统能源和电力供应的日趋紧张,我国经济的进步收到了很大的限制,因此从保护资源和节约成本的角度出发,利用输电配电设备的增加来进行高峰负荷需求的满足已经很难实现。另外,电力系统在发电中要求具有连续性,那么用电、供电年和发电之间应该维持平衡,智能电网中的发电容量和设备需要具有合理的备用容量。电力系统中对电能存储的相关技术也存在现实性要求,利用大规模的电能存储技术可以解决电力系统供电和配电的矛盾,使得电力设备的利用效率提高。在智能电网建设中,风能和太阳能是解决能源需求问题的最根本方法,每年地球接收的风能的20%或太阳能的0.01%就能满足全球的能量消耗,因此,在未来智能电网建设中,风能和太阳能,尤其是太阳能电池发电技术,将会是主要的能源来源。
3.结语
现代化的智能电网建设必须从资源优化配置、国家能源安全、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电网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能源结构变化的适应以及电网企业社会责任等多方面进行。智能电网建设是一项复杂而有意义的工程,对于低碳经济的发展以及节能减排的促进意义重大。本文首先对智能电网建设的含义和特征做了分析,然后从通信体系的建立和网络拓扑结构的布置、广域保护和智能调度系统的建设以及可再生能源的合理应用三个方面阐述了智能电网建设的关键技术,正是这些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使得电网的智能化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1]武建东.再论中国互动电网革命:领跑下一代全球能源[N].东方早报,2009,3.
智能电网建设范文3
关键词:智能电网;技术;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U66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智能电网建设关键技术
1.1参数量测技术。参数量测技术是实现智能电网的手段。参数量测技术是智能电网基本的组成部件。先进的参数量测技术获得数据并转换成数据信息,供智能电网的各个方面使用。它们评估电网设备的健康状况和电网的完整性,进行表计的读取、电费评估以及防止窃电、缓减电网阻塞以及与用户的沟通。
1.2智能信息技术。智能信息技术贯穿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调度各环节,是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坚强支撑。基于智能电网的信息技术具有三大特征:一是数字化程度更高;二是利用面向服务架构体系整合相关业务数据和应用,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三是深入应用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电力营销、调度管理等辅助决策数据,构建一个数据集中、业务整合、符合模型标准、应用可扩展的辅助分析系统,实现生产、营销、调度、人财物等业务数据的集中存储、统一管理、系统分析,形成智能决策,满足跨业务系统的综合查询,为管理决策层提供有效的数据分析服务。
1.3智能调度技术。智能电网的核心是调度的智能化,智能调度是联系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之间的纽带和桥梁,智能调度研究发展的方向在于整合提升现有EMS、WAMS等系统功能,开展统一网络数据库建设,逐步整合实现调度一体化平台,并采用动画、动态着色、虚拟现实等技术辅助决策,提高电网的安全稳定控制水平。
1.4分布式能源接入技术。分布式能源包括分布式发电和分布式储能,其中分布式发电技术包括微型燃气轮机技术、燃料电池技术、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风力发电技术、生物质能发电技术、海洋能发电技术、地热发电技术等分布式储能装置包括蓄电池储能、超导储能和飞轮储能等。
2中国电网面临的问题
2.1不同的发电方式之间存在比较大的瓶颈
从水电发展的角度,由于我国近年来大力的发展我国的水力发电项目。这就在一定的程度上使得我国的储备问题以及与水电的发展相关的移民和环境的问题的负荷进一步的加大。而在核电的发展中,由于我国现在的企业都在面临着一个比较大的体质改革的问题,着就使得我国的核电工业的发展过程中存在比较大的体制性的问题,投资的环境和投资的监管等的问题都是困扰核电发展的一个核心的问题。同时,由于核电的发展是一种技术含量相对比较高的行业,这就意味着必须要掌握相关的技术才能够更好的使得核电的项目取得发展。但是目前我国的核电的技术还存在比较多的问题,对于核电的技术还没有完全的掌握,同时对于人才的问题以及标准认证等的问题等都还存在比较大的问题。同时,国家目前大力的发展新能源,对于新能源的技术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是新能源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的是技术的发展相对比较落后,在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发展的速度虽然比较快,但是发展过后的效益却相对比较低,在发展的过程中技术和资金浪费相对比较严重,这都进一步的制约了这些新技术的发展,使得我国的电力发展面临比较大的问题。
2.2我国的配电电网的建设相对落后
在十一五期间,我国的相关的电网在输电线路上有了很明显的增加,变电的容量也有了明显的加强,但是在很多的方面也存在很多的比较严重的问题,很多的地区的设备使用率比较低,部分的地区部分的时段还时常的出现断电的问题,很多的时候尤其是农村电网,在很多的地区还不能够实现完全的供电,部分的地区还存在着比较严重的供电缺口。在很多的地区的设备的陈旧程度太低导致了很多的用户不能够满足供电的要求,从而影响到了用户的正常生活和生产。严格的说,虽然我国的电网的规模还是世界上的第一位的,但是由于我国的配电电网的建设还存在比较大的问题,建设的程度还是处在一种严重的落后的状态,农村和城市的供电效率不能够有效的提高,使得供电的可靠性尤其是重要的时间段以及用电的高峰期的供电的可靠性出现了比较大的问题。
2.3电网的发展方向存在比较大的争议
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电网系统,并且能够逐渐的满足我国的大部分地区的用电要求,电网涉及覆盖的范围也涉及到了我国的大部分的地区,可以说我国的电网正在默默的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的提供者电力资源。但是,与此同时,关于我国的电网的发展方向的问题已经成为了困扰我国的电网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就是关于智能电网的发展方向的问题。关于智能电网的发展方向的问题存在着两个方面的观点,其中一种是认为智能电网应该应用于整个的输配电的系统中,在输电侧的方面,我国已经开始慢慢的实行智能化的送电的阶段,并且在一些技术上面已经成为了世界上的先进水平。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我国的智能电网的开发应该基于我国的新能源的发展要求进行开发,这其中主要的就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主要的对于配电网的部分进行要求和发展。到目前为主,智能电网的很多的重点的技术还处在一种开发的阶段,对于智能电网的大范围的应用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并且智能电网的应用应该主要的放在配电以及用电的领域进行。
3加快发展智能化电网建设的建议
3.1充分利用电网基础技术上突破
智能电网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大系统,它的主要技术包括传感与测量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超导技术、电网仿真技术、可视化技术、控制决策技术以及信息通信技术等。随着这些相关技术的迅速发展必然会进一步促进智能电网在监测、分析、控制时更加可靠、准确、经济。例如传感与测量技术,它在智能电网系统监测、分析、控制中起着基础性作用,提高了智能电网的可观测性。然而,传统的电力网中的传感器在性价比、尺寸、工程维护性、电磁兼容性、数据交换接口智能化等方面都存在这很多的不足,随着微处理器、嵌入式处理器的性能不断地提高,光纤等技术的不断成熟,以上传统电网中各种器件缺点转变成了智能电网中各类器件的优点。
3.2加快推进电力工业的改革力度
电力的发展在一定的程度上面临着很多的问题都可以归结到体制的问题上,电力的体制改革的目标的确立就是要打破原始的供电单位向普通用户输电的模式,使得输电由原来的单向性变为双向性,即普通用户可以通过并网技术将用户放的电能输送到电网,并引入原来的竞争机制,在一定的程度上有效的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建立健全电力企业的电价机制,优化资源的配置,进一步的促进电力企业的发展。
3.3发展分布式智能电网。
所谓分布式智能电网,即一种构建起临近用户的小型发电机组、储能系统和微型电网,并且与外部电网进行互联(或独立运行)的智能电网。在分布式电网中,小型发电机组的发电系统也可以不同,可以太阳能、风力和生物质等可再生能源混用。且原有配电网的结构不会因为分布式电源的接入而发生改变,这可以延缓输、配电网升级换代所需的巨额投资。而电网的供电质量和可靠性会随着分布式电源的接入而得到有效改善。通过笔者的分析可以看出,采用分布式智能电网,可以大大提升可再生能源的有效利用率。
4结束语
电网智能化是我国电网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要大力发展储能技术和分布式智能电网,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坚强智能电网。随着相关技术的成熟、市场的需求和相关政策的实施,我国的电网智能化会不断地升级、优化,进而推进我国社会经济健康和谐、又好又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智能电网建设范文4
【关键词】 智能电网 电力市场 电网建设 有效措施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事业的发展也随之蒸蒸日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和突破,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有所提升,对生活的追求也随之增高,社会对总电量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为了满足社会的电量需求,则必须做好电力事业的管理工作。电力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不容忽视。为了适应新时期的要求,电力事业的发展应当引入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实现电网系统的智能化。智能电网的建设是一种新兴的产物,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都对其十分重视,不断地研究和摸索。智能电网建设与电力市场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密,二者相互统一、相互促进,能够推动电力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必须加强对智能电网的研究,提供更为稳定的电力市场。
1 智能电网的相关含义和特点
智能电网的兴起成为世界各国争相探讨的话题,备受世人的瞩目。不同国家对不同电量的需求则有所不同,在智能电网的规划方案方面也有所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智能电网的定义,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通常而言,智能电网主要是一种以物理形式为基础的电网模式,充分应用通讯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采用传感测量技术和其他等先进的技术来提高电网系统的稳定性。智能电网在发电、输电、配电和售电等环节都有所改变,能够优化电力资源配置,有效的整合各个环节的电力资源,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智能化的电网系统。实现电网系统的一体化,有利于提高智能电网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促进供电质量的提高,为人们提供更为优质的电网服务。另外,智能电网系统的形成,符合环境保护工作的要求,做好节能工作,提高电能效益,而且所供应的电能更具安全性和经济性。智能电网具有以下的特点:首先,智能电网具有自愈性,能够自主地检测电网系统的运行状况,通过智能化的方式来及时发现智能电网工作中的问题并且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其次,智能电网具有优化功能。其能够优化电网的结构,有效地规划电网系统,并对电网系统进行有效的运行和维护;最后,智能电网还具有兼容性。智能电网不仅能够满足分散发电的要求,又能够实现有效的集中发电工作。而且智能电网能够充分利用可再生性能源,以达到绿色电网的目标。
2 智能电网建设和电力市场发展之间的关系分析
智能电网建设和电力市场发展之间具有相互统一,共同促进的作用。建设智能电网,为电力市场的运行提供重要的保障作用。在电力市场的发展过程中,需要保障电网系统的安全性。电力系统具有其独有的特点,很难被预测,而且也不是通过计划便能够得到保障,极易受到干扰。在建设智能电网的时候,则能够充分应用现代化电力设备,通过对电力系统的维护,需要进行相应的检测,以保障电网运行的质量。智能电网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有利于增加电网系统的容量,避免出现过多的检修数量。另外,智能电网建设工作有利于提高电力市场的运行效益。实施有效的智能电网,能够搜集更多更为准确的电力信息,确保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无论是供电质量信息还是供电价格信息都能够及时地提供,有利于确保电力市场双方之间的利益,促进智能电网的稳定运行。而且使用智能电网系统,能够提高人们的用电意识和节电意识,以使人们树立节能意识,减少能源对环境所造成的不良影响。
3 促进电力市场发展的有效措施
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电力市场的设计应当以此为基础,遵循新时期的要求,以推动电力市场的稳定发展。现如今,电力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好,所取得的成效也更上一层楼。电力市场的规模不断地扩大,所涉及到的范围也越来越广,电力资源的应用效果也有所提升,所创设的市场机制也愈发完善。鉴于这种情况下,电力市场更具开放性,在抵御方面也随之加强,能够更好地满足于人们的市场需求。智能电网中所采用的电能多是来自于清洁能源,所使用的清洁能源能够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符合节能减排工作的要求。在电力市场中,市场主体是用户,而用户的需求变化莫测,用户的需要量也随之增加,加大了电网系统的负荷。在建设智能电网的时候,电网系统的零售市场发展更为迅速,而且零售市场的竞争性逐渐增大,能够增加批发市场与零售市场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为了稳定电力市场的批发与零售市场,则应当制定相应的响应机制,以保障高峰时期的电力供应充足,填补低谷时期的电量。在电网投资方面,则应当提高智能电网的可靠性,完善电力市场机制。要制定科学的定价机制,确保供电价格的合理性。
4 结语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科技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不断地创新和发展,尤其是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更是被广泛地应用于社会各领域中,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带来了新的改变和突破。近几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电力工业市场的改革,推动智能电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以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智能电网的建设需要不断地研究新的技术,采用新的设备,以促进现代电网系统的提升。在电力市场和智能电网的研究过程中,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电力系统也会随之改变,受到一定的影响,以适应环境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则必须加强对电力工业的管理,以智能电网的发展保障电力市场的秩序,以电力市场环境的稳定来推动智能电网的形成,从而实现我国电力工业经济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鲁刚,魏玢,马莉等.智能电网建设与电力市场发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9):1-6,22.
[2]唐凤海.分析智能电网建设与电力市场发展[J].消费电子,2013(6):139-139.
智能电网建设范文5
【关键词】智能电网;县级供电企业;建设
智能电网就是电网的智能化,也被称为“电网2.0”,它是建立在集成的、高速双向通信网络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传感和测量技术、先进的设备技术、先进的控制方法以及先进的决策支持系统技术的应用,实现电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标,其主要特征包括自愈、激励和包括用户、抵御攻击、提供满足21世纪用户需求的电能质量、容许各种不同发电形式的接入、启动电力市场以及资产的优化高效运行。在2009年,中国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智能电网,很快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它同时也为县级的供电企业提供了方向,指明了道路。
1 智能电网在县级供电企业中的现状
1.1 智能电网的维护费用较低
在智能的电网的使用过程中,电网在县级企业中的维护是一项艰巨且重要的内容,这也是县级供电企业维护智能电网的正常费用。但是由于县级的发展水平较低,经济条件受限,生活水平也不高,因而对于电网的维护费用也不是那么重视,维护费用相对来说较低,维护费用低就会影响电工的收入,电工的收入较低的情况下,他们的工作也就不那么积极,工作的认同感逐渐降低。即使他们有一些有力的政策,但是工资的低下,直接导致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的丧失,对于智能电网的建设有很大影响。
1.2 专业性人才缺乏
智能电网在县级供电企业的建设离不开专业技术人员的辛勤努力,但是由于县级的经济达不到要求的条件,他们的专业人员也相对缺乏,或者是员工的专业性知识相对匮乏,这就使得县级供电企业的要求和标准都得下降,渐渐地可能智能电网的结构受到影响。
1.3 发展较慢
由于县级供电企业的基础设施较为欠缺,他们的智能电网建设的底子较为薄弱,因而智能电网在县级红点企业中的发展较为缓慢。即使国家制定相应的政策与措施改善县级的智能电网的使用,但是由于县级的经济比较落后,专业人员比较缺乏,电工的专业知识比较短缺,这些政策或措施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总是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所以智能电网在县级供电企业中的发展比较缓慢。另外,县级供电企业的设施配置问题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县级供电企业的设施配置较低,且线路以及设施的老化问题严重,在实际的用电过程中,容易出现用电障碍和用电问题。
1.4 智能电网的营销管理方面的不足
在县级的供电企业中,智能电网的营销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智能电网的营销在整个供电企业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智能电网的发展可以说是整个供电企业的共同发展。但是在实际的营销过程中,却有一系列的问题阻碍着其发展,供电企业的基础设施配置较低、比较落后,县级人民的重视程度不够高,智能电网的维护费用低下等等,这些问题都阻碍了智能电网在县级供电企业中的营销,影响了智能电网的建设。
1.5 供电企业的考核制度不成熟
在县级的供电企业考核中,大本分企业的考核重心都把握在线路的损坏问题上,导致智能电网的营销侧重点上出现严重偏差,使得智能电网在县级的供电企业中的建设出现一定的问题。
1.6 对用电安全的不重视
县级的人民对于用电安全问题不太关心,有点漠视,只有出现安全问题时才会稍加关心。他们不懂安全用电的重要性,没有一定的用电秩序,总是很混乱。由于县级的用电安全问题普及度不高,用电安全方面的知识相对欠缺,对于用电安全的认识不到位,因而错误用电或者不科学用电的危险用电方式时有发生。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便是,县级人民在供电企业的人员处理用电问题时,总是不够配合。
2 智能电网在县级供电企业中发展的关键问题和难点问题
(1)智能电网的建设的一个关键是信息通道的建设,光纤光缆又是作为智能电网建设的主通道的最好的材料。它对智能电网进行监控或者是智能电网的运行状态进行管理时,可以快速的、安全的对信息进行采集。
(2)有体系化的系统支撑是智能电网建设的很重要的一方面。
(3)真正做到统筹兼顾是智能电网在县级供电企业中的建设的一个难点问题。首先要运用电子计算机技术来管理用电过程中的系统问题,其次还要按照县级的不同要求对智能电网进行改进,国家对智能电网的政策以及县级供电企业的自身的标准也会对智能电网的建设产生不小的影响。
(4)建立互动通信系统,对智能电网进行实时监控,增加用电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 智能电网在县级供电企业中的建设
3.1 增加智能电网资金
智能电网的维护是一项艰巨而伟大的任务,只建设而不维护,智能电网的使用寿命也不会太长,而且,只有增加智能电网的资金其他的各项工作才能顺利进行。国家可以制定相应的政策,增加资金投入或者是给电工进行加薪,市场调节也要跟上。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实际国情,制定出一系列适合我国国情的政策,用政策来保证智能电网在县级供电企业的建设中的稳定和持续。
3.2 提高电工的待遇
在县级的智能电网的发展中,电工是必不可少的,他们引导着智能电网的发展。但是在县级供电企业中,现在的电工数量严重短缺,人员有限,而且他们的工作强度比较大,县级人口不像城市人口比较聚集,他们比较分散,企业人员的工作范围也会很大,工作的内容也相对比较多,他们的工资却比较低,这就导致了他们的工作强度与工资严重不对等,进而他们的工作积极性降低,丧失工作热情。建议县级的供电企业尽量增加企业人员的工资待遇,根据企业人员的要求或者是建议适当增加他们的工资水平,这样才能提高企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从而才能提高供电企业的工作质量以及工作水平。
3.3 加强企业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
企业人员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是智能电网的发展的一个关键,不仅要加强他们的对于用电方面的知识,还需要对电子信息化技术进行培训,确保每一个企业人员都具有高度的专业知识水平,可以对相关信息化技术进行操纵。
(1)企业可以设立专门的培训机构,对于那些知识技能欠缺的企业人员进行培训
(2)增加进修机会
(3)企业可以制定规章制度,提高企业人员自觉维护用电安全以及用电设施的意识
(4)让企业的人员充分发挥他们的价值,可以实行同工同酬政策,给企业人员提供机会,让他们有机会进入一个更大的平台发展或者是学习。
3.4 加强用电安全的普及
县级供电企业的用电安全问题是一个大的问题,需要加强县级人民的用电安全意识。由于他们的不规范用电或者是不安全用电,县级供电企业承受了很大损失,而且由于县级人们的用电安全意识不够,在用电过程中总是产生一系列问题。供电企业可以经常举办讲座或者是制定宣传手册,对县级人民进行用电安全的普及。
4 结语
对于智能电网在县级供电企业中的建设,不仅要深入县级观察,了解县级供电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还要对现代化信息技术有一个深刻的把握,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政策,对智能电网进行维护,建立健全相关的政策体制,保证智能电网在县级供电企业的建设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智能电网建设范文6
【关键字】智能电网;配网自动化;主要构成
1.引言
目前,国内的电力发展正逐步由工业化向信息化转变,面对这样的发展趋势,为提高整体的能源利用率,同时也为了应对全球化的能源危机,智能电网将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主推产业之一。智能电网技术结合了新的控制、信息和管理技术,实现了输配电到用户全过程的智能交流,科学地优化了电力的有效分配和利用。目前,大量的数据说明了电力的利用率较低,如美国的统计资料显示2007年电网的利用率仅有55%。面对电网系统出现的诸多问题,智能电网配网的自动化不是一个局部的解决方案,而将成为一种现代化、智能化电力网络的发展趋势。
2.智能电网配网自动化的技术现状
在一些发达国家,配网自动化的发展是显著的。从20世纪70-80年代开始,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家已将电子自动控制技术引入电力配网系统,此阶段由于经济条件和计算机技术的制约,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非常有限,但已经实现了远程监控、故障自动隔离和恢复供电、电压调控等功能的配网自动化技术。直至20世纪90年代初,依靠各方面成熟技术的支持,配网监控与管理得到了长远的发展,甚至有些国家已出现了各种各具特色的配网自动化商品,所涉及的著名电力系统设备制造商也层出不穷,如德国的西门子公司、美国的COOPER公司、英国的ABB公司、日本的东芝公司等等。
智能电网配网自动化在国内的发展主要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国内的配网自动化技术并不落后于国外的发展,尤其在馈线终端装置和通信技术方面具有更为先进的平台。但是,由于推广时间的限制,相比于国外配网自动化的发展,国内的发展还比较年轻,需要更多的资金的和技术支持。随着用户对供电需求的不断提高,完善配网自动化技术将成为智能电网的主要发展趋势。
3.智能电网配网自动化的技术优势
传统的配网方式缺乏对实时电网情况的相应,缺乏弹性,反应迟钝,无法进行实时、可配置、可重组的的操作,且自愈能力差、依赖性强,对客户的服务单一,缺乏信息的共享。虽然目前传统的配网方式在一些方面已得到改善,但因其信息的不全面和共享能力差的根本问题无法得到解决,故不能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智能化程度较低。
与传统配网方式相比,智能电网配网自动化具有以下几点技术优势:
(1)良好的安全保障。配网自动化技术依靠了电子、通讯、计算机等技术的支持,能够更为有效的抵御外在的不稳定因素,保证了使用的安全性;
(2)自愈的能力。配网自动化技术对电网系统能够进行实时的监测,及时排除故障,纠正操作,同时保证用户的正常用电;
(3)较高的资源利用率。配网自动化通过对电网系统的实施监控,能够对电网中电力的配给进行及时调控,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优化了电流的分布,提高产业效益。另外,配网自动化能够对参与配电的设备情况进行反馈,调控设备的使用情况,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同时也可对存在故障的设备及时检修,达到延长配网设备寿命的目的;
(4)完善的信息流通。智能电网配网自动化能够将配电网的运行和管理数据进行高度综合、深度集成,完善电力信息的通路,加强与用户间使用信息的交流,实现设备、检修、控电的管理信息化。
4.智能电网配网自动化系统实现的主要构成
目前,智能电网配网自动化系统一般采用分层分布式结构,即配电主站层和配电终端层,系统结构。各个层结构通过通讯介质进行信息交流,实现配网自动化的管理。
4.1 配网自动化主站层
配网主站层主要是从整体上对各配电子站进行监控,分析系统的运行情况、协调各层站间的关系,有效的监控配网自动化的实现状态。一般情况下,配网自动化主站层内部都是采用以太网进行高速传输,及时对各实时数据的更新和共享。配网自动化主站层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为配电SCADA主站系统、配电故障诊断恢复和配网应用子系统DAS、配电AM/FM/GIS应用子系统DMS。配电SCADA主站系统主要负责信息数据的传输和存储;而配电故障诊断恢复和配网应用子系统DAS则是为了保证配网自动化系统在运行中,对配电故障和恢复进行联调测试,其中主要依据配网自动化装置的技术特点和整体方案进行控制;配电AM/FM/GIS应用子系统DMS主要用于应对更为复杂、分散的配电系统,实现综合管理水平的配电管理系统(DMS)。总而言之,配网自动化主站层就是以SCADA系统为基础平台,配合各种应用软件完成DA/DMS功能的系统管理与控制中心。
4.2 配网自动化终端层
配网自动化终端层主要负责对各种信息的采集、监控并执行控制命令,且在特殊情况下,能够实现智能化的电网结构重组功能。配网自动化终端层主要包括安装在柱上的FTU、配变上的TTU、以及开闭所、配电站、环网单元的FTU等。配网自动化终端层可以在进行不同层面执行不同的功能,也可用于协调不同层面的工作,更能够依据原有配电网的具体情况和自动化系统的特点,优化系统,达到各集散子系统的有效分配。
4.3 配网自动化实现的注意事项
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智能电网配网自动化存在部门多、投资大等具体问题,可见,对配网自动化系统进行有效规划显得极为重要。因此,在配网自动化的实现过程中,应注重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整体规划,分批分项实施,与供电方进行内部信息的协调,且有效的调度原有的配网系统,实现整体的、统一的配网自动化。
除此之外,智能电网配网自动化系统的相关设备对操作环境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自动化实施的过程中必须考虑雷击、低温、高温、暴晒、雨淋、风沙、大雪等涉外环境的影响。另外,在配网自动化元件的开发过程中可以考虑采用高性价比的材料,既控制了资金的投入,又能够有效的应对各种复杂的环境,从而提高了配网自动化系统实现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