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长培训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校长培训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校长培训总结

小学校长培训总结范文1

-----教育部农村中小学校长助力工程培训总结

正安县第三完全小学---郑和

新学期伊始、有幸参加教育部组织的农村校长助力工程培训研修班学习,这是我教育生涯中一次非常宝贵而难忘的经历。通过在研修班为期25天的学习,使我对西部教育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对教育理念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对今后办好西部农村基础教育有了信心和决心。以下是本人本人学习后的几点心得:

一、聆听专家讲座提升教育理念

学习期间,聆听了十余位专家的讲座,每一次讲座,都让我心灵受到震撼,他们将科学的教育理念和一个个典型的案例结合起来,让我们在生动的案例中深入浅出地接受着专家们的理念。用专家的理念来检查对照自己在学校所做的管理工作,提升自己的办学理论水平,办学思想,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比如聆听了刘秀丽校长的讲座后,对如何打造品牌学校有了深刻的认识和明朗的思路,知道学校发展必须经历规范化-----特色化----品牌化-----精品化这四个阶段,这样对于自己的学校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只有定位正确后,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办学目标才结合实际,才能最大限度地将学校引向一个科学的、良性的发展轨道上去,否则或是好高骛远,或是停止不前。那么如何创建品牌学校呢?在钟海艳、杨丽华两位校长的讲课中我明白了创建品牌学校的流程:一是要确定参与拟定创建方案的人员,可选择领导,当地的名校长、成功人士、学校管理人员、教师代表、家长代表等方面的人员组成创建小组;二是收集信息,采用WOST方案和绘制学校资源图的方式。分析学校的优势、劣势、目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将学校周边的资源绘制出来,分别用三星等级标注;三是整理分析这些信息;四是会议研讨,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讨,提炼学校的主体文化,办学思想等方面的内容;五是描绘学校远景,确定办学目标;六是拟定初步的建设方案。又如:在聆听了蔡志坚处长的课后,我的教学观念有了进一步的提升。以前我的教学观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不能只停留在教孩子知识的层面上,要交给孩子学习的方法。而陈教授提出了更高层面的要求,教学要从“渔”到“欲”,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要主动学习。再如:听了邹联克副厅长的讲座后提高了我对校长专业成长的认识,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校,围绕文化、课程、质量、开放、品位、反思六个方面努力,提高自己专业素质。杨松校长讲的“校长的别样修炼”让我感触最深,同是一线的校长,他讲的校长八个方面的关于教育教学外修炼,是做人的一种境界,特别是校长,如果能让自己在这八个方面都能修有所成,我想做校长想不成功都难了,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

总之每一次讲座,没一天都让我热血沸腾,心潮澎湃,被专家们带到了从未有过的思想境界,于是乎我有了要理清思路、搽亮眼睛,脱胎换骨,重新上路的欲望和力量。

二、跟岗名校取他山之石

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我们六名来自贵州和云南的六名校长到贵阳名校——甲秀小学跟岗十天,在一个多星期的跟岗研修中,我学到了很多,对名校的管理深受启发,我发现了贵阳市的名校与地方学校不只是硬件的差距,而更重要的是精神层面,管理理念的差距。农村的学校都是单一的,某一方面的优势,特长,但没有构建起自己整体的文化体系,学校还处在规范化向特色化过渡的时期,或者说是品牌学校的初级形态。甲秀小学有他自己的文化内涵,他用先进的思想引领着教师和孩子幸福地成长。不仅如此,我还收集并剖析了甲秀小学几间分校的思想和文化,初步掌握了提炼学校思想和文化的方法、步骤以及要领。学习结束后,我将学以致用,带领自己的团队提炼出属于的本校办学思想和适合校情的学校文化,办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村小学。

三、在经验交流中进步

在研修班学习期间,学校采用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方式,那就是办学经验交流活动,在来自西部10个省市的50多名校长都是当地农村中小学校长,大至3000多人的中学,小到百名学生的乡村小学,在校长论坛的交流活动中,有来自湖南的,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典型示范学校,有来自四川的教研成果形成特色的学校,也有来自云南小巧玲珑的花园式的小学,还有来自西藏、新彊有着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学校等、听了他们办学的经验,感觉到这不仅仅是学校管理经验的交流,而是西部地区教育的交流,更是西部文化的交流。通过优秀学校的交流让我找到了与他们的差距,明确了自己办学今后努力的方向,通过与他们的交流让我找到了值得自己坚持和发扬闪光点,增强了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四、在活动中感受专家引领

在短暂的学习期间,我参与了许多活动,有学校统一安排的“破冰”活动,共进晚餐、班级文体等活动,在每一项活动中组织者都会精心安排和组织,不为开展活动而开展活动,比如:在开学第一天学校安排了一个“破冰”活动,目的是让我们在短暂的时间内消除陌生感,尽快融入到和谐的学习生活中来。我们在短短的一两个小时内就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并能记住三分之一的人的名字、省份和性格特征;另外在安排共进晚餐活动中,学校并没有为吃而吃,而是将吃作为一种文化来渗透,校长们在共同进餐的过程中谈地方特色,生活文化差异;值得一提的是我聆听了邹厅长的课后,与厅长交流了我在教育教学和管理中的一些困惑,邹厅长还和我谈了贵州下步教育改革的一些举措,让我深受启发,同时也坚定了自己要办好学校和的信心和决心;在法学教授陈玉斌教授的交流中,我向他请教了我校学生伤害的具体事例,陈教授的指点让我豁然开朗;在与谢萍教授的交流中,我感受到了中华国学文化的无限魅力,感受到到了文化引领道德,道德引领思想,思想决定成败的内涵。本次学习使我在诸多的学习活动中感受到了真正的专家引领,感受到了专家引领受教育者的巨大诱惑力。

五、返岗实践,理论与实际引领成长

小学校长培训总结范文2

一、指导思想

以加强学校管理,提高学校管理的绩效,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加快中小学校长的成长为目标,通过有计划、有组织地对中小学校长进行教育培养和自我提高,使全县中小学校长逐步具备从事学校管理工作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拓展职业内涵,提高自身素养,提升管理水平,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稳步、协调、快速发展。

二、主要内容

(一)基本理论:主要包括教育基本理论和教育管理基本理论。推荐学习书目:《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陶行知教育名篇》、《给教师的建议》、《全国中小学校长提高培训教材》系列专题、教育法律法规知识和新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等。

(二)基本技能:主要包括:制定工作计划能力、反思总结能力,组织决策能力、协调沟通能力、指导教育创新和选择教科研课题能力、创建学校特色的指导能力、信息资源利用能力、耐挫和应变能力、驾驭全局和持续发展能力等。

三、主要目标

通过3—5年的学习与培训,使各中心校正副校长,中小学正副校长的“双基”基本达标,适应教育教学和自身发展的需要。

四、基本原则、方法和步骤

(一)基本原则

校长专业化建设工作,总的指导原则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1、提高校长的专业素质,既要有目的、有计划地丰富校长教育管理所需的教育理论知识、教育法规知识和管理理论知识,提高校长的教育理论和政策水平,又要在学校管理实践中不断提高各种能力,形成独具特色的办学理念和治校理念。2、教育理论与学校管理理论需要校长在实践中进行检验、总结、更新与完善。3、校长的成长是一个反复实践、反复学习,不断创新的过程。校长通过不间断地学习,掌握科学的管理理论,用于指导工作实践,使自己的管理能力与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二)主要方法

各乡校要因校制宜,综合运用好各种有效方式方法,如1、讲授法;2小组讨论法;3、专题研讨法;4、案例法;5、考察法;6、自学辅导法;7、信息反馈法;8、“带着问题学,活学活用,急用先学”的问题学习法等开展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活动;组织阅读、演讲、写作等形式多样的比赛活动;走出去,请进来,充分利用好校长论坛、专家讲座、外出考察、教育报刊(如《人民教育》)和互联网(如《中国校长发展网》)等资源,搞好多种形式的校长专业化引领活动。

(三)主要形式和步骤

本着边学、边做、学中干、干中学、联系实际、循序渐进的原则,校长“双基”的学习与培训工作采取自学和集中学习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育局每月举办一次中学校长论坛,开展学习研讨和培训。小学校长由乡(镇)中心校组织学习研讨和培训。校长论坛从*年新学期开始,按每月一个主题,通过专家讲座、汇报交流、以考代训、外出学习等形式进行学习与培训,然后进行阶段性总结。各乡(镇)中心校要制定相应的学习培训计划,设立专题,组织好学习培训。注意边培训边总结。

*年9—10月,集中学习新《义务教育法》、《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教育法律法规,各单位认真布置好自学和培训,教育局将适时组织培训讲座,并开展研讨主题第8题的中学校长论坛。

*年11月,结合学习《陶行知教育名篇》,教育局开展研讨主题1—4题的中学校长论坛。

*年12月,结合学习《给教师的建议》,教育局开展研讨主题5—7题的中学校长论坛。

*年1月,组织全县中小学校长考试,考试成绩纳入*年校长岗位目标管理考核的局党委加分因素。

此后按照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的顺序,有计划的加强对校长“双基”建设的指导,力求3—5年基本达标的预定目标。

小学校长培训总结范文3

[关键词] 中小学校长培训 组织变革 关系处理

在推动基础教育事业向前发展的过程中,广大中小学校长是最为重要的力量之一。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和教学活动组织管理,离不开校长的教育智慧和辛勤劳动。校长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以及学校的各项管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教育理想和教育智慧,则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最深厚的动力源泉,是提高学校管理绩效的关键。在现代教育高速发展的今天,世界各国在教育人力资源开发中早已将其战略眼光聚集在校长人才资源上。21世纪的教育竞争,将主要是科技的竞争、智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校长人才资源开发及其潜能充分发挥的竞争。在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培养创新人才,加快新课程改革步伐,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中小学校长队伍的需要迫在眉睫。

我们知道,近二十年校长培训工程,在提高校长队伍的素质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在培训实践中也逐渐暴露出不少问题,尤其在培训目标的确定、模式的选择、培训内容以及培训手段与方法等方面表现出针对性不强、实效性不够、与中小学教育实际需要脱节等问题。在教育发展与校长培训的现实需要的推动下,这些问题的解决,已经引起了教育研究者和广大参培中小学校长的积极关注,对如何解决校长培训中出现的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研究。本文试图从中小学校长培训机构的组织变革的观察视野,思考如何在继承和发展“十五”校长培训所获得的经验基础上,处理好“十一五”期间中小学校长培训中需要关注的六大关系,以期提高中小学校长培训的质量和水平。

一、影响新一轮中小学校长培训展开的主要障碍

根据已有的中小学校长培训实践进行分析,阻碍“十一五”中小学校长培训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培训机构方面的障碍

(1)理论研究与培训模式滞后于实践需要,对培训者的培训有待加强

在广大中小学校长培训机构看来,中小学校长培训是一项常规性工作。校长的培训工作,甚至被培训机构当作各级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行政任务来被动完成。在培训活动中,培训者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由此的必然结果是培训者缺乏对校长培训工作进行理论研究的热情,在一定时期里,对中小学校长培训情况的研究比较鲜见。虽然最近几年以来,随着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日益受到重视,有关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的研究也逐渐开展起来,但对中小学校长培训情况的研究多处于实践总结和经验概括的层面上,有关校长培训的理论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校长培训理论研究的不足,必然导致广大校长培训机构在解决校长培训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时缺乏理论引领,这也使得各级教育学院以及校长培训机构凭借自身培训经验开展新一轮的校长培训变得十分普遍。对新一轮校长培训的性质、目标、模式与手段缺乏科学认识,是培训者尚未形成校长培训理念的突出表现。培训缺乏针对性、实效性,自然缺乏对校长参加培训的吸引力。如何加强对培训者进行培训,使培训者树立正确的培训理念,认真研究校长培训的实际需要,自觉研究校长培训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现代校长培训的新理论,让广大校长培训工作者成为校长培训工作的设计者、组织者和服务者,是当前我们急待解决的问题,

(2)管理方式落后,培训组织缺乏变革活力

调查研究表明,校长培训机构普遍存在管理落后于教育与社会发展需要的问题。无论是管理理念,还是管理模式的选择方面,许多培训机构都习惯于传统的行政管理方式,这使得校长培训工作缺乏应有的活力,无法适应校长培训需要的变化,管理没有效率、严重缺乏服务意识,自然使得广大校长缺乏对参加培训的热情。

导致培训机构管理方式落后,缺乏组织变革活力的因素很多,主要原因是两个方面造成的。

首先是承担培训任务的培训机构的主要管理者因素。由于他们的培训管理理念和管理习惯,已经无法适应当前校长培训的实际需要。在选择什么样的人来管理校长培训机构方面,培训机构一般是遵循“专家路线”。这些管理者可能是教育某个领域研究的“专家”,但他们未必一定是有着现代管理理念和熟练掌握组织管理技术的“专家”,他们有的不仅习惯于传统的管理模式,更要命的是习惯于对新的管理思想和模式加以抵制或者不屑一顾,由此导致在组织变革方面因循守旧,缺乏或者不敢开拓创新,使得整个校长培训工作缺乏活力。

第二方面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校长培训工作的日益重要和加速发展,各种社会培训力量积极参与,无论是规模还是发展速度上,都超过了校长培训机构的预期,使培训机构在组织上准备不够。很多培训机构在校长培训工作中都出现学科建设和师资准备方面的窘况,这也进一步造成了校长培训工作中的管理落后问题。

(3)发展策略单一,培训机构对高端教育人才缺乏吸引力

承担“十一五”校长培训任务的各级教育学院以及其它培训机构,在当前高等教育大发展的进程中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发展缺乏强有力的支持,同时又受到外在环境的巨大影响,他们的办学能力横向比较而言呈现下降趋势。与其它大学相比,市场、信息、资金等都处于劣势,规模小、成人高校性质、待遇低等等,自然难以吸引优秀的教育硕士、博士加入到校长培训者行列,这也是校长培训机构在低发展水平停滞不前的重要原因。

2、参培者方面的因素

(1)对校长专业化发展需要缺乏正确认识,参培主动性不够

基础教育的蓬勃发展,社会对教育需求的巨大扩张,使得广大中小学校长不得不面临许多实际的办学问题。他们的大多数精力被分配到解决学校发展的实际问题中,疲于奔命,尤其是以升学为导向的学校教育,极大的扭曲了校长们对素质教育理念的理解,他们关心办学经费的筹措远胜于关心教育理想的树立,他们关心升学率远胜于关心自身专业化发展,由此被动参与校长培训,在培训中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就不足为奇了。

(2)培训缺乏层次性,培训起点不高

与其他国家相比,我们的校长培训缺乏层次性,培训起点不高。对参加培训的校长提出诸如学历、资格以及经验等方面的要求是培训工作的必需。培训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分层次举办各种校长培训,以校长为本,以解决校长面临的教育教学问题为中心,以校长发展为本,使培训工作满足多样性、个性化的需要。

3、校长培训的环境性障碍

(1)缺乏完善的校长培训政策支持体系

校长培训工作是一个长期的历史性工程,持续的完善的培训政策体系的建立十分重要。当前,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大对校长培训工作的支持力度,加强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发展规划的制定的重视程度,在校长培训工作的计划、实施、检查、总结等环节形成长期监管机制。

(2)校长参培的激励机制尚未形成

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作为校长培训制度设计者,要不断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校长参加培训的薪酬机制、荣誉机制、竞争机制、感情机制等制度环境的建设。在培训体制、机制与运作模式等方面不断创新,要让校长培训与否成为一向校长的薪资、职业发展通道、职称、岗位胜任及业绩评估等方面的重要因素。如在校长选拔使用中,要加大对校长是否参加培训的重视程度。校长参培激励机制的建立与否,是影响校长培训的重要环境因素。

二、中小学校长培训的组织变革观

中小学校长培训的组织变革是指校长培训机构为了适应培训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发展变化,对培训组织机构的结构和组织管理策略进行调整、修正以及创新的过程。任何组织都是开放的系统,都处在内外条件的不断变化的影响之中。校长培训机构,必须学会在这种相互作用中,积极主动的适应校长培训环境甚至影响环境,组织必须积极变革才能不断发展,满足校长培训在新时期的新需要。

美国学者哈罗德·莱维特认为,组织变革模式由四个变量构成,并由此形成特定的关系。这四个变量是:结构(主要指组织的权益关系、工作流程等)、工作(主要组织的目标体系)、技术(主要指完成目标所采用的方法与手段等)、人员(主要指达成目标的人群及其关系)。这四个变量相互依存,任何严格变量的变化都会引起其它变量的改变。校长培训的环境与“十五”期间校长培训的环境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当前宏观外部环境是构建和谐社会,微观教育环境是新课程改革。这种校长培训环境的变化,必然要求培训组织变革培训目标、内容,而目标、内容体系的变化,必然要求校长培训模式以及培训方式的改变,而培训模式以及培训方式的改变,也就引发培训的沟通方式、组织成员的角色结构等方面进行变革。因此,在进行组织变革时,必须要以系统和运动变化的观点考虑问题。

人们常常把组织变革和组织创新结合起来认识组织发展的问题,这就引发产生了一种全新的组织发展观:组织变革是一种采纳新构思和采取新行动的观点。要创新中小学校长培训体制与机制,以组织变革的观点来思考问题的解决,是一种面向校长培训实际需要的选择。

校长培训的组织变革,其基础和前提是进行组织文化变革。校长培训机构的组织文化,是指校长培训机构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自独有的关于校长培训的理念、培训的价值取向、培训管理思想以及培训者行为规范的总和。实际上,培训机构的培训任务的达成,没有不受培训机构全体长远共同形成的价值标准、道德标准以及培训态度的影响的。

在组织变革理论研究中,人们越来越重视对组织文化变革的研究。组织文化源自“企业文化”,最早由迪尔(T.E.Deal)与肯尼迪ennedy)在他们的著作《企业文化》一书中提出。组织文化对一个组织机构而言,具有导向、约束、凝集、激励等作用,其内容包含精神层、制度层、器物层三个层次,基本内容涵盖了价值观、信念、职业道德、群体意识、规章制度等方面。学者们的研究表明,有效的组织都有强烈且有特色的组织文化,组织的价值观是组织文化的核心,是组织成功的原动力。这就需要校长培训机构的管理者重新审视培训机构的发展问题,应该重视塑造培训机构的组织文化,尤其要使每一个培训者树立起为校长“专业化”和“先进性”发展服务、为基础教育发展服务的核心价值观,以次来保证培训目标的达成。

校长培训机构的组织变革过程,可以基于信息加工的一般原理来认识。任何组织,都需要实现信息在组织内外的无障碍沟通。中小学校长的培训过程,可以被视为是一个信息的输入、输出、存储和提取的加工过程。Newell 和Simon对信息加工过程的一般原理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组织的信息加工就是对符号(Symbol)进行操作,符号或者符号结构是外部事物的内部表针,其功能是代表、标志或者指明外部世界的事物。应用这一原理来分析校长培训组织变革的过程,可以看到,中小学校长培训所面临的内外环境的变化,如新课程改革、公众教育需要的变化、和谐社会构建目标的确定……等等,就是输入到校长培训组织的外部信息,培训者必须对这些外部信息作出反应,以及对已有的关于校长培训的信息进行辨别、比较和保持,进一步对这些信息加以整合,引导培训组织在人员、结构、任务和技术等方面发生适当的积极的变化,主动适应校长培训需求变化,从而达到培训组织内外环境之间的协同与平衡,促进培训组织的发展。

因此,要提高“十一五”期间中小学校长培训质量和水平,就必须有足够的勇气进行培训机构的组织变革,在变革中寻求动态平衡:保持足够的稳定性,以继承和发展“十五”校长培训取得的丰富经验和成果;要有足够的革新性,使培训机构在校长培训目标的确定、培训模式的选择上保持活力,不断调整组织的变量,积极主动的适应内外条件的变化,让校长培训工作充满生机和活力。

三、在培训组织变革中要正确处理好的六大关系

如前论述,基于组织变革观的中小学校长培训创新,就需要教育培训机构通过塑造组织文化、加强培训工作中的信息沟通等工作,实现培训机构在培训观念、培训组织结构、培训模式构建、培训方法选择、培训者素质提高(培训态度转变、行为方式改造、培训能力提升等)等方面变革。其中,培训者素质的提高,是最根本和最重要的变革。校长培训工作需要一大批具有扎实的教育理论功底、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和对校长培训工作充满热情的培训者。因此,在校长培训组织变革中,培训机构要加强对培训者的培训,使广大参与校长培训工作的教师,树立起正确的校长培训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加强对校长培训工作的理论研究,掌握校长培训所需的现代教育教学技术、方法与手段。

校长培训创新,主要是指通过组织变革来实现校长培训工作中各种关系的协调和运作方式的创新。变中小学校长培训“行政——计划式”运行机制为“指导——服务式”运行机制,创新校长培训的激励机制与制约机制,建立并完善的校长培训政策支持体系。

在进行校长培训创新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关系。

(1)要处理好上级要求与校长培训的实际需要的关系

长期以来,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缺乏需求分析,培训机构无法协调上级要求与校长培训的实际需要的关系。培训机构应该依据培训的不同层次、不同培训背景和不同的培训目标,加强对培训需求的调查,有针对性地拟定出不同的培训内容,使每次培训都经过必要性与可行性的论证,这样有助于教师教学和参培者学习。

(2)要处理好先进培训体制与发挥传统培训体制作用的关系

培训体制是培训管理机构与培训规范的统一体,它包括培训行政管理体制和培训实施机构管理体制两部分。在关系协调上,要处理好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之间的关系,教育行政部门与培训机构之间的关系;在培训机构内部,要处理好培训机构内部领导体制、执行体制、咨询体制、监督反馈体制之间的关系。当前,中小学校长培训体制已经发生了很大变革,这就需要我们处理好先进培训体制与发挥传统培训体制作用的关系,也就是要解决好继承与发展问题。即要不断创新培训体制,也要重视继承传统培训体制的所获得的宝贵经验。

(3)处理好个性化学习与班级学习的关系

如何在中小学校长培训过程中,既满足班级培训目标的达成,又能满足学员个别化的需要,正成为困绕培训机构的一个难题。要处理好学员个性化学习需要与班级学习的目标达成的关系,就必须创新培训模式。四川教育学院在中学校长培训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大胆的探索和创新,提出了中学校长高级研修“‘菜单’式、导师制、双向选择”新模式。是一种双向选择和互动式的学习方式。此种培训模式,既充分注意了学员需求、注意培训的针对性和学员的选择要求,又十分有利于指导教师的专业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充分发挥和班级培训目标的达成。在培训中注意体现研修者的主体地位和发挥其主体作用,这样更容易调动校长们接受培训的主动性,更容易发挥他们的能动作用,也更有利于引导校长的自我教育和职业发展。

(4)处理好培训单向与互动的关系

在校长培训中,常常采取集中理论学习的方式,这种单向的培训方式,缺乏学员的积极参与,培训的质量就严重受到影响。因此培训机构要处理好培训单向与互动的关系。

培训中可以先集中理论学习,在此基础上,再分成学习小组,构建导师制。教师特色讲座和专题研讨相结合,考察与实战演练相结合,现场相互借鉴,专家昭示性点评、警醒式点拨,互动式答疑。可以较好地保证了教师与接受培训的校长之间的互动。

(5)处理好理论前瞻性引导与应对现实需要的关系

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是制约中小学校长参加培训积极性的关键因素。学非所用,学不能用现象十分普遍。要处理好理论前瞻性引导与应对现实需要的关系,就需要培训者深入基础,深入中小学教育实际,认真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作好培训需求调查与分析工作。

(6)处理好国外理论引进与理论的本土化关系

中小学校长培训实践需要达到培训理论的的引导,但在培训中课程中,大量的充斥着西方教育理论,有的理论,甚至培训者自己也尚未完全消化。这就导致了校长们在培训中对理论产生畏难情绪和消极抵触心理。国外的教育理论,是在他们的教育背景下进行研究而获得的,自有其特殊性,过分强调引入西方的校长培训模式和教育理论,会让培训工作走入歧途。应从历史的和跨文化的角度,要加大国外校长培训模式与教育理论的本土化工作,科学地研究和应用国外校长培训的理论。

注:

1、本文为教育部人事司资助的全国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研究重点课题《新型校长培训模式的构建》的部分工作。

2、该文全文发表于《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9期。

参考文献:

[1]国家教委人事司编《全国中小学校长岗位培训课程教学大纲》,天津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2]Ralph B.Kimbrough, Charles W.Burkett, The Principalship:Concepts & Practices, Prentice-- Hall, 1990

小学校长培训总结范文4

【关 键 词】 新时期;小学校长;管理;问题;措施

小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阶段课程是新课程改革先锋,使国家、社会、教育机构逐渐重视小学教育事业的重要性,迫使小学校长开始重视学校的管理。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对新时期下小学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关解决措施,旨在推动小学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总结如下。

一、小学校长在学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以分数为重

受以往教学观念的影响,部分小学校长教育管理观念落后,不与时俱进,仍以学生分数为重,抹杀了学生其他方面的兴趣爱好。而传统评价机制遏制了新课程的实施,大大增加了小学校长教学管理工作的难度,导致学校管理工作畸形发展。

(二)观念与实践的矛盾

在新课程改革中,小学校长管理观念未及时转变,老师教学观念未及时更新,导致校长理念及老师课堂实践存在一定的矛盾;其次,尽管老师积极参加各种新课程培训,想运用先进的教学方式,但受高分数、升学率或经费等因素的影响,无法得到校长的允许,从而导致理念与实践出现矛盾。

(三)精神和物质文明建设失衡

随着国家、社会对教育事业重要性的认识,在教育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但部分小学校长只重视校园物质建设,忽视了精神文明建设,虽然能改善学校硬件条件,但学生行为举止每况愈下,文化意识逐渐淡薄,不利于小学生健康成长。

(四)教学水平滞后

新课程改革要求老师具有创新精神,完善教学方式,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质。与新时期新标准比较,多数老师安于现状,存在畏难情绪,同时认为编制就是铁饭碗,在各种培训中态度消极,教学中墨守成规。

二、解决措施

(一)转变教学管理观念

为追赶时代的步伐,小学校长应严格按照新课程改革要求,与时俱进,创新教学管理理念,一切以学生、学校的发展为落脚点;合理部署学校行政管理工作,建立规范的教学管理体系,促进学校管理工作有序开展。教育机构应组织校长交流、培训活动,转变部分校长陈旧的管理思想;同时加强兄弟学校的交流,学习先进的管理方式,从整体上转变教学管理观念,顺应当今时代教育发展潮流。

(二)创新教学管理内容

打破传统强调高分数、高合格率、高升学率的管理弊端,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小W生年龄小,认知能力不高,小学教学管理内容应更多地关注小学生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注重激发学生兴趣和创新能力。因此在教学管理内容方面,校长应充分考虑教师的意见,公开电子邮箱、放置意见箱,与教师共同进步,创新教学管理内容,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

(1)环境建设。校园环境文化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校长应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在整体布局上创新,使师生感受文化艺术的气息。(2)精神文化建设。以创新理念为指导思想,旨在全面建设校园精神文化,发展师生创新能力。

(四)培养优秀的师资队伍

学校教学水平直接关系学校办学质量、学生学习成绩,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还在于教师。人际关系就是生产力,校长千万不能凌驾于教师之上,不能形成感情工作化、工作感情化,需要与多听从教师的意见,共同为学生、学校服务。

在新时期下,小学校长管理重要性进一步体现,校长管理理念、思想、模式,与学生未来、学校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小学校长应意识到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学校实际出发,制定出解决策略,创新教学管理理念和内容,加强校园环境文化和精神文化精神,优化师资队伍,从而促进小学教育事业健康、飞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姜锋. 新时期小学校长的管理模式研究[J]. 才智,2015(2):216-216.

[2] 吴立军. 新时期小学校长的管理模式研究[J]. 神州(下旬刊),2016(1):148.

[3] 张艳玲. 新课改下农村小学校长谈教学管理的困境和对策[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1):220.

[4] 张晓理. 对当前小学校长教学管理的困境及对策探讨[J]. 西部素质教育,2016,2(14):32-32.

[5] 任良忠. 小学校长学校管理策略浅析[J]. 新课程・上旬,2015(6):424.

[6] 陈立彪. 小学校长学校管理策略浅析[J]. 新课程・上旬,2016(3):451.

小学校长培训总结范文5

一 基于互联网的中小学校长培训模式概述

通过查阅文献和对已有经验的总结,笔者认为现行的的中小学校长网络培训主要包括课程学习和交流互动两种模式。

(一)课程学习模式

在由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的“中国教育干部培训网”(/)其中的“中小学校长培训平台”版面上,提供了“校长职业素质”“校长能力建设”“校长综合技能”“中小学管理”“中小学教学课程实务”和“学习参考资料”等六方面的网络课程模块,集中了陈小娅、陈玉琨、陶西平等领导同志和专家的相应课程资源。参培校长通过注册该网用户并登录,根据相关的培训要求和自身的需求喜好点选课程进行学习。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网络培训在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学习方式的自主性上,都是传统培训方式无法与之比拟的。传统的培训方式重视教师、专家的讲授、讲座,而为数众多的优秀教师和专家的课程几乎不可能在一时一地的培训中同时安排。网络课程把优秀课程资源中核心的部分提取、整合并呈现出来,供学员选择,充分发挥了课程资源的培训效力,使培训课程的质量有了整体性的提高;而学员根据自身情况,如知识、技能、兴趣、困难等,自主选取相应的课程,在一定条件下,学习时间自由,学习地点自由,考试考核方式自由,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传统培训集中的会议式的学习方式带来的诸多弊端,如工学矛盾、忽视差异性、填鸭式教学,等等。

(二)交流互动模式

互联网本身具有开放性、平等性、民主性等特点。基于互联网的中小学校长培训也通过网络特有的组织形式为学员、教师和专家、干训管理者之间的交流互动提供了帮助。主要的网络组织形式有:网络聊天、网络论坛、博客(Blog)、微博客等。网络聊天可以通过即时聊天工具和网络聊天室来实现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学员交流、教师专家答疑、分组辩论等活动,其特点是即时性、灵活性和高效性;网络论坛主要是通过发表具有特定主题的“帖子”,其他人进行“跟帖”来讨论这个主题。由于论坛组织形式较为固定规范,而且一般有专人维护管理,这种交流形式内容更丰富、持续时间更长、参与人数更多;而近年来兴起的博客和微博客则是一种更加注重个人表达的形式,学员可以在网上开通教育博客,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粘贴图片、音频和视频,等等。它们与论坛的不同之处在于,论坛是“公告栏”,博客和微博客是“日记本”和“广播站”,它更加有利于学员流畅、完整、系统地记录、整理、总结校长培训的得失,并实时地进行交流。

二 运行网络培训模式时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中小学校长培训的网络教育模式,是从当今校长培训的整体情况和参培校长的个体需求出发,具有丰富、自主和高效的特点。但任何一种培训模式都不是十全十美、无懈可击的。培训模式由人来操作,如果在培训过程中出现设计不当、运行失误、补救延误等情况,网络的优势可能会转化为劣势。因此,干训管理者实施网络培训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要合理配置课程资源

网络培训的最直观体现就是门类齐全、质优量多的课程资源。干训管理者在为校长培训设置课程是,应当积极调研,科学论证,充分挖掘,适度调整,从参培校长的实际需求和管理者所掌握的课程资源出发,合理配置,使参培人员和课程资源之间呈现一种动态的和谐状态:既不会出现若干课程乏人问津,一些课程却人满为患的不均衡状况,又不会出现虽则选课结果较为平均,课程数量却呈现总体过多或过少的情况。当然,这要求干训管理者具有较强的计划、组织、协调能力,并积累较为丰富的工作经验,方能实现课程资源的合理配置。

(二)要监督校长自主学习

网络培训对时间、空间限制的突破,实现了校长的自主学习,而网络的虚拟性又使得校长的自主学习缺乏监督。现代中小学校长工作压力比较大,不排除一些参培校长在通过网络进行自主学习时不够积极,甚至“走形式”。一旦我们不能保证校长们的学习时间,那么,网络培训的效果便无从谈起。我们讨论的“对校长自主学习的监督”并不是管理取向的、把校长作为管理对象甚至监督对象的行为,而是采取一种从校长自身需求出发、合法合情合理并且校长比较容易接受的办法,来帮助参培校长完成自主学习。这对开展干训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例如,干训管理者将对某次校长培训中的网络课程学习进行监控,之前就应与参培校长进行充分、细致、真诚的沟通,说明课程的重要性,并适当对监控力度划分层次,哪些课程必须亲自学习,哪些课程可以适当放松,哪些课程可以自主决定学习方式,等等。

(三)要重视交流互动的目的和实效

互联网开放、民主、平等,基于互联网的中小学校长培训模式使参培学员的交流互动行为同样具备类似特点。创建校长培训网络平台,开办论坛、聊天室、博客等虚拟人际交往场所,使参培学员在其中分享培训心得体会、进行学术争鸣、增进友谊互通有无,达到共同成长,共同进步的目的。参培校长在网络平台上的各种交流活动,应当遵循相关规定,并由管理人员适当加以规范引导,避免成为娱乐消遣的工具,造成培训资源的浪费。

小学校长培训总结范文6

一、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划,深入推进中小学教师学历提升培训工程,积极利用网络开展学历提升和研究生课程班进修。

二、继续完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建设,重新修订《*市中小学继续教育管理办法》和《*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继续教育管理办法》,出台《*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建设管理办法》和《*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开发指南》,加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与评审专家库建设。

三、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教师培训机构建设,建立培训机构、培训基地年度工作报告制度。

四、提高中小学校长队伍的整体素质,全面实施“*市中小学优秀校长培养工程”,并举办中等职业学校校长提高班,促进校长的专业成长,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校长队伍。

五、建立和完善多层次、多元化的骨干教师培养、培训的一体化机制,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营造拔尖人才脱颖而出的氛围。继续开展市级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举办市、区两级教师培训机构骨干培训者提高班和市级特殊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班,继续组织我市英语骨干教师赴英国培训。

六、继续建立和完善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设立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专项经费,启动师范生实习支教置换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深入推进教师继续教育的校际联盟工作。

七、贯彻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实施计划,做好教育部“教育技术培训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试验区的验收、总结工作。

八、认真做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训,充分利用市级中职教师培训基地的专业建设优势,开展复合型骨干教师培训和重点专业技能培训。

九、推进中小学校本培训的优质化建设,开展基于网络环境下校本培训优质化课题的实践研究。

十、继续做好教育系统专业技术人员公共必修课《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培训的宣传发动和组织实施工作,今年年底前完成培训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