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正发言稿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转正发言稿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转正发言稿

转正发言稿范文1

关键词:高校;自主调整专业 学生管理

一、引言

随着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生自主选择专业的权利取得了政策上的支持。为减轻部分刚入学新生因招生录取调剂志愿造成的遗憾,很多院校逐步开放了大学生自主调整专业的口径,有些院校甚至赋予了学生两次申请调整专业的机会,尽可能保证志愿与所学专业的一致。毫无疑问,这相对于长期以来“一专业定终身”的僵化体制是一次很大的进步,这不仅是将高校的学习资源最大化地落实到学生群体,更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的真实体现,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朝着更加人性化迈进的标志。

二、自主调整专业带来的学生管理新问题

(一)管理行为更加复杂。目前国内高校对自主调整专业学生的管理主要有两种方式:同班级管理与同寝室管理(或两者兼有)。第一种是指调整专业后的学生搬离原专业寝室,搬入新专业寝室,接受新的管理人员(辅导员等)的管理。第二种是保持学生寝室不变,不同专业的同学同住一个寝室接受原来的管理人员管理。这两种管理方式都会增加管理的复杂性:前者会因为管理人员的变化而导致管理关系的重构,后者则会因为被管理人员的转移使管理人员无法顺利实施监管权。所以,相比较学籍改革前的学生管理方式,实行自主调整专业的学生群体在管理上难度更大,不仅要求管理者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还要求管理者之间加强沟通与协作,为跨专业、跨学生社区的管理做好准备。

(二)管理对象更加多元。高校学生管理行为的对象是学生。传统的学生管理者面向的是本专业的学生,但在专业自主调整后,被管理对象的专业已经不再局限于一个专业内部。随着大学生职业敏感度的增加,社会上近期热门的职业成了他们挑选专业的风向标。某些实用性强,就业体验感舒适的专业被转入的热门专业,出现了几比一甚至几十比一的高申请率。在专业调整结束后,某些专业原本单一的学生组被打破,管理者必须投入更多的精力开展集体凝聚力构建活动,帮助转专业进来的新同学快速度过陌生期,实现与班级的良性互动。另外,专业调整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存在一些问题造成新进学生层次良莠不齐,他们对转入专业的学习风气会造成怎样的影响也是管理人员需要关注的焦点。

(三)管理理念更加创新。“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是“以人为本”精神在高校学生管理活动中的生动体现,“以学生为本”就是从每一个大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为宗旨的教育观念和管理制度。[1]新时期的学生管理工作要克服自主调整专业带来的种种影响,就必须秉承“服务学生”的宗旨,消除教师对专业的误解与片面性认识,对所有专业的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为自主调整专业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与生活环境。

三、高校自主调整专业学生管理工作探析

(一)开设新生始业教育。为帮助新生适应大学学习与生活,必须在新生入学时对他们开展引导性教育活动,即始业教育。高校新生始业教育机是高校教育教学活动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搞好学生全程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具体到自主调整专业的学生群体来说,始业教育对其产生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让新生充分了解自己所选的专业(特别是专业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关系),为他们的大学生活制定初步的规划,避免因为随大流的心态盲目调整专业造成遗憾。高校在开展始业教育环节时还应充分发挥教师群体、学生群体以及教辅机构的教育功能,形成始业教育工作队伍的网络体系,促进高校新生始业教育的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发展。

(二)开展大学生涯规划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始于大学阶段,旨在引导大学生适应大学环境、正确认识所学专业、培养职业发展所需能力、跟踪检验实施效果,不断完善生涯规划蓝图。其中,针对自主调整专业的学生群体来说,要帮助他们了解新转入专业的学科特性、专业特点以及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为适应新专业的教学做好充分准备。大学生涯规划必须从新生入学时做起,帮助新生设计一个科学、充实、有意义的大学生活是大学生涯规划的核心内容,是帮助其找到合适自身发展专业的第一步,也是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逻辑起点。大学生有权选择攻读的专业,但并不意味着选择了专业都具备该专业大学生涯的设计能力。进入大学后再选择专业,需要学生对个人的兴趣、能力、人生的目标和志趣进行深入的思考,同时对各个专业的情况也要有一定的了解。从这种意义上说,学校大学生涯规划教育既是衡量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也是深化大学生涯规划,进一步完善人生规划的必然途径。

(三)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以学生为本”的人性化管理思想的实现是教学改革的先导,是教学管理制度更新的动力。建立“以学生为本”的学生管理机制,不仅要以学生的需求为导向,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和根本,确立起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为学生提供越来越满意的高质量的服务,而且还要把以往让学生、社会适应大学现有管理制度的模式转变成大学管理必须与学生意愿和社会需要相适应的模式。此外,高校要建立“以学生为主”的人性化管理机制,既要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素质辅导员队伍。[2]要通过引进、培训等多种渠道和措施,在保证辅导员数量的前提下,不断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和水平,以满足不同情况下学生管理工作的需要,还要加大教学资源投入,保证教学基本设施,满足学生自主调整专业后教学的教学质量要求及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随着高校改革的不断推进,高等教育培养模式与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之间的差距正在不断弥合。只有对高校自主调整专业学生管理方法进行新的探索,才能使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朝着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促进学生个人全面发展的人性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转正发言稿范文2

Abstract:As a team sports,football can enrich the cultural life on campus and promote school sports. Through participation in athletic competition,College football can enhance the school profile,contribute to brand for building schools,training students the sense of responsibility,and strengthen the cohesion of the school.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the characteristics of football development are researched and analyzed so that further comments and suggestions are given.

关键词:高职高专;足球运动;特征;训练

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football;features;training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6-0122-01

1学校足球队的选材特征

足球运动的发展离不开最初的选材,选材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最终的训练和竞赛结果,高职高专类院校学生在校时间只有3年,所以选材尤为重要。

1.1 根据足球兴趣来选材,近些年由于足球的大环境不好,再加上升学压力等方面的原因,从小就喜欢踢球的孩子明显减少。所以高校足球队的选材面很窄,而少部分对足球拥有热情的学生是高校足球发展的基础,这部分学生是足球运动队选材的主要对象,也是足球运动队选材的首要标准。

1.2 根据足球基础来选材,足球基本基础是开展训练的基本保证,有好的基本基础可以使训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高校有限的足球选材资源中,拥有一定足球基础显得尤为重要。

1.3 根据身体素质选材,足球运动是一项高对抗、高速度的运动项目。高职院校学生在校时间较短,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可以更快的达到和完成较高的训练水平,有利于在竞技赛中取得好成绩。

2学校足球队的训练时间特征

高校体育训练是利用课余时间,对部分运动水平较高和有运动才能的学生实施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训练过程。根据训练原理:“训练时间是构成运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运动量是提高运动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高职高专类院校有着自身的特点:学生承担着较为繁重的专业课任务,到大三还要参与更多的课外实习,所以足球训练时间得不到充分保证。

2.1 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训练,尽量避开学生的理论课教学,训练时间可以安排到下午课后进行,保证每周2到4次,每次2小时的训练时间,同时可以把身体素质练习安排到晚上进行,尽量保证训练时间的充足。

2.2 利用节假日安排教学比赛和集训,周末学生的空余时间比较多,可以每周利用双休日安排一到两次教学比赛,有利于快速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此外可以利用寒暑假安排集训,以便最大程度的保证训练时间,使学生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得到更快的提高,训练的系统性得到延续。

2.3 学校应制定相应的政策,学校运动队是代表学校参加竞赛的,学生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也为学校带来荣誉,作为学校主管部门应该在课程安排上、学分管理上给运动员一定的优惠政策,使学生运动员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训练,从而提高技术水平。

3学校足球队运动员的特征

3.1 个体差异大,由于高职高专类院校足球运动员选材的限制,队员之间水平差异较大,有的从中小学开始就接触过足球,有一定的足球基础,而有的队员身体素质较好,但接触足球运动时间较晚。所以在平时的训练中需对不同水平层次的运动员加以区别对待。首先,对有基础的队员要在配合意识,身体素质上加强练习,其次,对基础较差但有一定身体素质的队员在基本功上加强练习,还应多进行对抗练习,进一步培养足球意识。

3.2 队员更新换代过快,高职高专类院校学制只有三年,运动员通过两年的系统训练不论身体还是技术都会基本达到一个较成熟期,然而到了大三又要面临实习、就业的压力,导致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参加训练和比赛,非常可惜。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在球队中要保证合理的队员年龄结构,使球队在队员更新换代后,还能保证球队整体水平的稳定。其次,作为学校主管部门应在实习和就业方面给运动员更多的机会和帮助,教练员应及时的了解运动员的思想动态,多做思想工作,减轻学生压力,尽力保证运动员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状态。

4学校足球队参赛特征

4.1 球队参赛机会较少,根据对浙江省高校足球联赛的调查发现,每学年浙江省大学生足协组织的比赛只有两次,一次11制联赛,一次5人制联赛。大部分学校出于经费考虑只允许足球队参加一次比赛,作为运动队经过一年的辛苦训练却只能参加一届正规赛事(不超过六场比赛),这对运动员的成长非常不利。大足协作为竞赛主管部门在组织好省级联赛的同时应尽快增加城市级别和地区级别的比赛,给大学生运动员提供更多的比赛舞台,推动大学生足球运动的发展。

4.2 足球队员比赛心理不稳定,根据对浙江省大学生乙组(高职高专组)足球联赛的调查发现,在比赛中,有很多队员具有一定的个人技术和战术意识,他们能够在一些场次中有上佳的发挥,但很难保证状态的稳定。大学生的年龄区间普遍在18~24岁之间,在这个阶段,个体的生理发育已接近完成,但心理发育尚未成熟。作为教练员应在平时的训练生活中多加强对队员的心理训练,并尽可能的多组织足球队到外校进行训练比赛,锻炼他们的竞赛心理承受能力,使之在正式比赛中能够稳定的发挥技战术水平。

4.3 球队比赛状态起伏较大,根据对浙江省大学生乙组(高职高专组)足球联赛的调查发现,部分球队在小组赛中能够发挥很高水平,但一到淘汰赛就判若两队。这个主要是教练员对球队状态的控制能力不足,教练员在平时要加强自己的业务知识学习,在赛前集训中要细致地了解整个队伍的体能、技战术状态,并予以加强。在比赛指挥中要做到张弛有度,不能给球队施加过多的压力,或者让球队过度的放松。

参考文献:

[1]体育心理教材编写组.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转正发言稿范文3

关键词:法学专业;行政管理专业;高素质人才

一、对武昌理工学院法学与行政管理专业原有办学特色的简析

(一)专业简介

法学专业、行政管理专业设立于2002年,原属文法学院,几经变化后,现隶属于文法与外语学院。法学专业现有教师8名,其中教授1名,具有副高职称者4名,博士1名,在读博士1名。行政管理专业现有教师4名,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2名。在鼎盛时期,法学专业在校学生近千人,行政管理专业在校学生也曾超过200人。近年,由于招生规模缩小,目前法学专业在校学生已不足200人,行政管理专业目前在校学生也降到百名左右。两个专业现有规模的确很小,但它们在学校的地位却很重要。因为作为一所大学,不能毫无人文气息,法学和行政管理专业则成为体现学校人文气息的重要载体。

(二)“特色教育”是两个专业既往的最主要办学特色

两个专业成立伊始,就开始了对特色教育的探索。首先是鼓励具有潜质的学生报考研究生,安排专职教师作为负责人,对考研学生进行辅导,并为他们提供各方面的便利。因此,首开组织学生考研之风,为当时的文法学院在学校赢得了声誉。此后,法学专业与行政管理专业先后组织了研究生考试、公务员考试与司法考试辅导班,利用课余时间安排专职教师为学生上课,学生也积极参加辅导班的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组织学生开展“读百本好书”活动,始于文法学院。文法学院组织该活动的初衷是督促学生多读书,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以服务于宽口径、厚基础、重实用的人才培养目标。法学专业与行政管理专业将这一活动一直坚持下来,作为对学生进行特色教育的组成部分,取得了一定实效。活动中,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列出读书清单,保障所读书目具有较高的思想性、科学性和学术价值。学生读后写出读书日记,由素质导师对读书日记进行批改、评分,记入学生的非专业素质学分中。

文法学院开展特色教育的另一种形式是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暑假,大部分学生在家乡就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记活动日记,并撰写相关的专题实践报告,开学后,将实践日志和实践报告提交给专业教师批阅。小部分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深入社会开展专题调查,让学生直面社会问题,待取得第一手调查材料后,由教师指导,学生自己写出调查报告。

二、法学、行政管理两个专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办学规模缩小等诸多问题

(一)两个专业因招生规模缩小而面临生存危机

近年,因法学、行政管理专业就业率偏低,两个专业招生规模在逐渐缩小,学生规模都只能勉强维持生计,两个专业已有多名优秀教师流失了。招生规模缩小已成为学校法学与行政管理专业发展的最大问题,由此,也引发一些其他问题。

(二)在现有特色教育难以完全维持的情况下,两个专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去探索新的发展道路

两个专业特色教育的主干部分是考研、考公务员,法学专业加上一个司法考试。往年,考生们的成绩之所以突出,离不开学院组织辅导班,让专业教师开课讲解。如今,招生规模缩小,两个专业每届各自只有一个班级时,学校再也无力组织起考试辅导班了。可以说,维持两个专业发展的支柱已不复存在,法学与行政管理专业今后靠什么去维系自身的发展呢?置身于一个竞争十分激烈的环境中,它们不仅要与国内同类的专业竞争,也要与校内、院内的其他科系竞争,没有自己的专业特长,就难以立足于“强手之林”,更谈不上发展自己了。所以,为了生存和发展,当以往的竞争优势不复存在时,建立自己新的竞争优势就是必然的选择。

(三)实践环节的教学比较薄弱

如何做好实践环节教学是两个专业共同面临的问题。两个专业作为文科专业,实践环节的教学,尤其是毕业实习是非常重要的。它不像理工科那样,可以通过逻辑的推演或实验室的实验操作来获取实际操作知识并提高能力,而必须通过真实的场景或模拟的场景进行演练,才能锻炼实践操作技能。

在我国,高校同类专业课堂实践教学的部分课时被理论教学所挤占,毕业实习走过场的现象是见怪不怪的事情。这两个专业以往在认识和实际操作上没有摆脱该现象的影响,实践教学效果并不突出。

在解决实践教学环节现存的问题时,两个专业遇到的最大困难可能是:改变毕业实习走过场的现象。

三、对法学、行政管理专业更新专业发展之路的探讨

(一)实施三阶段发展战略

第一阶段侧重于拓展生存空间,保存继续发展的可能性。第二阶段聚集实力,扩大招生规模。第三阶段争取硕士招生权。这一规划可能被质疑为不切实际。我们认为,既然是规划,就应当将眼光放长远一些,只要是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能够达到的目标,就不妨先规划进来,这样也可为奋斗者提供更大的动力。从另一个角度看,再过若干年,如果两个专业达不到这一目标,恐怕即使不被市场所淘汰,也会被学校所淘汰。所以提出这一渐进性的规划有一定的必然性。

第一阶段所需时间与两个专业同类毕业生的市场就业率有较大关系。经过一个周期后,如果两个专业同类毕业生就业状况好转,则这一阶段就可能结束。当然,若两个专业培养的学生符合社会需求,也会使第一阶段所需时间缩短。预期该阶段所需时间为三年或更长一些。

第二阶段到来的标志是招生规模开始扩大,法学专业逐渐扩大到三四个班,行政管理专业扩大至两三个班。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每个专业可以吸收若干高学历、高职称、有经验的教师。在现有的基础上,组成高素质的专职教师队伍,为取得硕士招生权做准备。这一阶段预期为三年。

第三阶段两个专业开始通过学校申报硕士点,从开始申报到获得批准,预期不会少于两年。

从此开始,励精图治,经过这几个阶段的发展,需六至八年,最终获得硕士招生权。到那时,硕士招生权也许不再象征专业的强大,而只能作为某专业存续下去的通行证了,届时,两个专业中若有达不到目标者,或许会被淘汰。

(二)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在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实施需求导向的一体化人才培养策略。

1.在招生方面,如果政策允许,有两点值得考虑:第一,向西部生源倾斜。对于法学与行政管理专业的毕业生,西部是一个广阔的就业市场,但中东部生源的毕业生往往不愿到西部去。显然,两个专业若多招收一些西部学生,待毕业时一般不会不愿回家乡就业,这将降低就业压力。第二,可招收一部分理科生,尤其是法学专业的学生,需要一定的逻辑分析能力,招收一定数量理科背景的学生,能影响和帮助其他学生。如果全是文科学生,易形成逻辑分析上的盲区。

2.在教育培养方面,可完成“一个转向”“三个结合”,即由过去的“特色教育理念”转向“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理念”,常规教学法与案例教学法相结合、培养单个专业内知识面广的人才与复合型人才相结合、理论教育与实践训练相结合。

“一个转向”:原来两个专业特色教育的支柱即组织“三考班”,现已不再可能。为此,在原专业发展理念整体上失去存在基础时,必须建立新的理念,使其发展获得支撑。这一新理念就是“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三个结合”:首先是常规教学法与案例教学法相结合。常规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上以教师讲授为主,其特点是传授知识快捷,比较适合应试教育,不足之处在于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案例教学法,在这里我们特指在课堂教学上,学生围绕一个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发言,得出结论,教师进行追问,这样一种教学过程和方法,其特点是以学生为主导、以教师为指导,能提高学生多方面素质,包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做到对某个专业知识点的深入体察,故适合素质教育。由于对单个知识点用时较多,使传授知识的广度不够,不太适合应试教育。法学专业、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要做到本专业就业,就不能绕过应试教育。他们要通过司法考试、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考试,在这些考试的内容要求点多面广的情况下,就不能在单个知识点上花费太多时间,所以不能在所有的课堂上都倡导案例教学法。可以专设一门案例分析课,在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任务完成后,开设一门案例分析课,由它将各主干课程的知识串通起来,专门采用案例教学法授课,以调和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矛盾,兼收两者之效。采取常规教学法教学时,要贯彻学校素质教育的精神和教学改革的要求,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

其次是“培养单个专业内知识面广的人才与培养复合型人才相结合”,这就需要对课程设置作出适当调整。法学专业可以充实税法、公司法等课程,开设证券法与房地产法等课程,压缩实用性不强的专业选修课,拓宽实用专业知识和技能,使毕业生能在大中城市开辟新的法律服务项目或胜任新的法律服务项目。法学专业也可利用现有条件,开设行政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或开设外语类课程。行政管理专业可在现有开设的行政法、合同法、公务员法等法学课程的基础上,再开设宪法与法理学等课程,在更大程度上打通两个专业,由知识的复合跨向人才的复合。

再次是理论教育与实践训练相结合。培养应用型人才需对等重视理论教育与实践训练。值得讨论的问题是,当实践技能训练课时本身就很少时,如何保证毕业实习不走形式?最好是组织学生到实习基地实习。可是,武昌理工学院两个专业的几个实习基地都已建立多年,均分布在武汉市城区或郊区,它们不仅接纳我们的学生实习,还接纳其他学校的学生实习,一到毕业实习季节,各校学生大量进入基地实习,学生基本上学不到真正的实践技能,许多学生干脆将毕业实习时间当成了寻找工作的时间,毕业实习一定程度上走了过场。我们倒不如换一个思路,请有实践经验的法律从业人员、国家公务人员进校园指导学生实习,以上课的形式传授给学生实践技能,在此期间由指导教师将学生带出去进行几次实地观摩,如旁听庭审等,这样做,哪怕只用一半的时间——另一半时间留给学生去找工作,效果可能更好。

3.在考试考核方面,要保证成绩的真实性。有三个环节需把关:出卷、监考与改卷。对出卷的把关,可由教师提供试题,学院建立试题库,考试由学院统一命题,开考前试卷对任课教师保密,在许多课程只有一个任课教师的情况下,这样做可避免任课教师考前对学生泄题。对监考的把关,不能让本系的教师监考本系的学生,更不能由任课教师监考所任课程,可由院内系与系之间交叉监考,最好的做法是由学校统一安排,院与院之间交叉监考。对改卷的把关,可改由任课教师外的其他人批改。为了使这种方法可行,考卷可全采用客观题——客观题也可以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霍宪丹.法律教育:从社会人到法律人的中国实践[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

转正发言稿范文4

与此同时,在高校扩招、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高等教育大众化,学生数量剧增,思想态势和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化,也为辅导员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新的挑战。为此,本文尝试基于胜任特征探讨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维度。

一、胜任特征及胜任力结构模型

1. 胜任特征: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基点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DavildC. McClelland最早提出胜任力的概念,指出胜任力是与工作或工作绩效直接相关的知识、技能、能力、特征或价值观、动机等。这一定义将胜任特征与工作情景和工作绩效相关联,并用来区分业绩平平者和脱颖而出者。这一胜任特征概念迅速为学界所关注,美国学者Lyle M. Spencer 和 Signe M. Spencer的定义得到广泛认可。他们将胜任特征界定为某一工作、组织或文化中区分卓越成就者和变现普通者的个人深层次特征,即任何能够被有效测量用于区分优秀和一般绩效的个人体征,如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社会价值观、某领域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我国学者陈建文、汪祝华(2009:89)指出,高校辅导员胜任特征表现为综合性的专业知识结构、较强的沟通协调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对待学生的正确态度和对待工作的恰当角色定位,以及做好学生工作必需的外倾性特质和自我调节能力。

2. 胜任力结构模型:冰山模型和洋葱模型

胜任力模型是指担任某一特定任务角色所需具备的胜任特征的总和。目前学界公认的两大胜任力结构模型,一为冰山模型,二为洋葱模型。冰山模型于1993年由Lyle M. Spencer 和 Signe M. Spencer提出,包含技能知识、角色定位/价值观、自我认知、品质、动机五个胜任力要素。处于水上部分的为技能知识,即外显胜任力,其它要素处于水下,为内隐胜任力。外显胜任力易于感知,便于培养,又称基准性胜任特征,内隐胜任力不易观察,难以塑造,是区分优秀者和业绩平平者的关键指标,又称鉴别性胜任特征。同理,美国学者Richard Boyatzis提出的洋葱模型与冰山模型有异曲同工之妙,处于内核的为动机,由里到外依次为自我形象、社会角色、知识、技能。

二、文本契约与心理契约

契约,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通过对责任、权利的界定对各方进行规范和 约束,如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经济契约、劳动合同等。其特征常常以文本形式出现,我们又称之为显性的文本契约。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行为学家Argyris在《理解组织行为》一书中首次提出“心理的工作契约”这一概念,以承诺、互惠、相互期望为其主要特征。曹威霖、陈文江(2007:683)在“心理契约研究述评”一文将心理契约定义为“当事双方不通过某种显然的形式直接明了地进行意思表达,而通过各种心理暗示的方式,在双方相互感知并认可各自期望的基础上形成的一套隐性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相对于显性的文本契约,我们称之为隐性的心理契约,两者相辅相济,在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思想政治教育、细理健康。学业规划、就业指导及各种事务性日常管理工作中,仅仅依赖规章制度等显性的文本约束并不能很好解决学风下滑、心理问题频发、就业状况不佳等问题。淹没于事务性工作中的辅导员若能恰当运用心理契约,必能将学生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得更加深入、细致、有效。运用心理契约,首先要通过有效的沟通,充分了解学生需求,建立师生之间共同的的心理期望。同时,学会有效激励,在恰当的时间及时对学生取得的些许进步给予真诚的褒奖,更能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比各种证书和正式奖励更有意义。心理契约的出发点是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心理契约的动态性和发展性,辅以文本契约,如学生年级阶段不同,心理需求必然不同,构建心理契约时应注意差别化对待。

三、本科生导师制与导师组模式

西方国家,尤其美英等国,辅导员职业已从边缘性、辅的地位走向专业性、综合性,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从业人员不仅分类明确细致,且需具备心理咨询、职业指导等专业硕博学位。其中,英国的本科生导师制最为有名,这一制度最早起源于英国牛津大学,后被迅速推广,成为社会分工和职业发展的必然结果。在英国高校,每一位从事教学、科研的员工都应具备学生导师的素质,每一位入学的新生都配有导师。导师在其职业生涯中,做为学生事务工作的骨干力量,切实地对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及未来就业上提供帮助和发展指导,如就业上的准确定位、学业上的一对一指导及身心健康方面的关怀(朱宁,薛艳,2011:24)。明确的导师角色定位,成为学生事务工作开展的有力保障。

导师制其基点在于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观念,有助于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指导。相对于本科生导师制,导师组模式则是将不同层次、专业、特色的师资科学的组合。既能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指导,又发挥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不可否认,导师组模式作为学工工作的新型管理模式有其优势的一面,与辅导员的共存互补,也有与辅导员工作相重叠之处。在职责划分中,导师组更多承担教育职责,辅导员则兼具教育和管理的双重权重,在学生和导师组之间发挥沟通和桥梁作用。导师组模式下辅导员胜任力充分展现的一点即体现于辅导员与导师组的协调能力,能否形成相互支持、密切配合的氛围和局面,一方面听取导师的建议,另一方面真实客观地反映学生的需求。

四、国际化视野与辅导员胜任力

自1953年清华大学首创辅导员制度以来,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已成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共识。面对“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方兴未艾”的新形势下,《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要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辅导员的工作对象即受教育者,如何在国际化视野下提升自己的胜任力已刻不容缓。不可否认,国际化进程引发教育领域的诸多问题,各种社会思潮激荡,日益开放的网络环境极大削弱了思想可控性,国际交流协作的频繁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选择,这为专门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辅导员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面对新的国际化视野,越来越多的学生具备境外交流学习经历,其出国前后、留学期间的思想政治工作、学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及日常事务管理如何进行。同时,也有海外留学生前来中国高校交流,对于他们的日常事务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开展。这显然是国际化人才培养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如何有效融合的问题,也是辅导员工作增量的问题。在国际化视野下,高校辅导员应“更加注重研究学生思想同化、顺应和重构的特征和规律,使辅导员工作的增量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形成合力,产生‘1+1>2’的效果,而不能产生‘1+1

五、360度绩效评价

转正发言稿范文5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123455”为你整理了这篇政协关于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政协关于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强化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县政协组织部分委员在县农业局的支持配合下,通过现场查看、听取介绍、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全县农民合作社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现状和特点

(一)发展速度快。《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以来,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各业务部门的指导下,数量迅速增长。截止目前,注册登记的各类合作社共157家,注册资金1.22亿元,入社农户1659户,带动非成员农户3020户。成功创建省级示范社2个,市级示范社4个,县级示范社30个。

(二)覆盖领域广。157个农民专业合作社遍布全县7个镇办,覆盖了农、林、牧、副、渔等农业生产的各个领域。其中:种植业(食用菌、中药材等)44家,占28%;林果业(苗木、板栗、猕猴桃等)48家,占30.6%;养殖业(中蜂、土鸡等)46家,占29.3%;渔业(冷水鱼、娃娃鱼等)11家,占7%;农机、植保服务业2家,占1.3%;其他6家,占3.8%。

(三)资源利用好。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依托地域资源优势,在带动当地群众致富,特别是在引领贫困户脱贫上发挥了较好作用。如长角坝、岳坝镇依托金水河、椒溪河水域和山林资源优势,成立了冷水鱼、土鸡、中蜂等养殖合作社;陈家坝、石墩河镇依托大户引领和技术优势,发展袋料香菇和猪苓、天麻等中药材种植合作社。其中陈家坝继东食用菌专业合作社与当地50户贫困户结对子,吸收贫困户创业扶贫资金购买食用菌袋料,发展袋料食用菌30多万袋,预计今年每户贫困户将实现利润近万元。

(四)专业程度高。全县大部分专业合作社是由农村种养能手、专业大户领办,他们懂技术、善经营、有市场,号召力强。如长兴苍术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创办人苏沭名是当地苍术种植土专家,被省农业厅认定为高级职业农民,带领全县50余户种植苍术400余亩,年产值达400多万元。德信土鸡养殖专业合作社依托自身优势,产前提供优质鸡苗、产中进行技术指导、产后统一销售产品,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注册了“绿源德信商标”,通过了无公害认证,建起了全县首个农产品追溯体系。

二、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管理机制薄弱,运作不够规范。一是管理不严格。部分合作社组织制度不健全,民主管理、民主决策不完善,会员权利、义务不明。部分合作社运作和管理随意性大,理事会、监事会流于形式,存在不按章程和制度办事的现象。二是运行不规范。合作社与会员的联结松散,利益关系不紧密,部分合作社靠个人信誉维持管理,服务停留在生产或销售的个别环节上,没有形成产供销一体化。部分合作社仅注册办理营业执照,无生产、办公场地,个别合作社甚至是有名无实的“空壳子”。

(二)发展水平不高,合作层次较低。一是社员人数少。截止目前,全县注册登记合作社社员为1659户,仅占全县农民总户数的23%,大多数合作社是几个、十几个农户的松散式联合。二是资产规模小。尽管全县合作社注册资金达到1.22亿元,但由于部分社员采取以土地、山林等实物入股,实际可营运的资金较少。三是合作环节少。多数合作社合作项目少、内容单一,基本停留在产前的农资统一采购,产后农产品销售等简单环节,在产品仓储、运输以及“三品一标”创建等环节上还比较欠缺。

(三)市场竞争力弱,带动能力不强。一是基地规模小。一些合作社基地建设意识不强,力度不够,加之自身条件所限,合作社的生产基地小而散。二是服务范围窄。绝大多数合作社服务的范围仅限于本村组的几户、十几户,跨镇、跨县发展的合作社还非常少,整体实力不强,规模效益不高。三是产业链条短。尽管我县农业特色产业较多,但合作社的主要经营模式还是生产、销售初级农产品,产业链短、附加值低,同质化严重,导致其抵抗风险的能力弱,对农民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带动作用不强。

(四)扶持力度不够,发展后劲不足。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参与者大部分是农民,经营管理能力、专业技术水平相对较低,难以适应规模化发展的需要;我县耕地资源短缺,合作社启动资金和政策扶持资金不足,无法满足合作社扩大再生产的需要;部分合作社小富即安,没有发展壮大的强烈愿望。各业务指导部门各自为政,没有形成合力,在土地流转、技术指导、项目扶持、信贷扶持等方面支持力度小。

三、几点建议

(一)强化宣传引导,营造浓厚氛围。一要强化宣传。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本知识、扶持政策、典型经验和先进事迹,形成浓厚的社会氛围,让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合作社、积极创办合作社。二要树立典型。要积极开展示范社创建活动,通过择优扶持、示范带动,积极培育一批让农民可看、可学的标杆和样板,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办社积极性。三要正面引导。积极引导有能力的组织和个人创办合作社,鼓励种养大户牵头兴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领创办等形式,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创办和领办合作社。四要强化培训。重点培养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合作社领头人,提高合作社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二)规范内部运作,夯实发展基础。一要建立健全组织管理机制。指导农民合作社规范组织形式,实行成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制度,明确“三会”的职责和权力,保证合作社组织内部运作的公开、公平。二要建立健全民主管理机制。严格遵守《合作社章程》规定,认真履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程序,确保合作社成员的主人翁地位和经济利益。三要坚持发展与规范并重。要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要求,严格审批,从源头上保证质量;要探索实行动态监测制度,严格监督财政扶持资金使用情况,整合规模小、同质化、知名度差的合作社,取缔没有产业实体、运转不规范、违规经营、套取扶持资金的合作社。

转正发言稿范文6

我猜想这个网站的负责人一定是从文海里跳出来的,或者说曾经深受文牍之苦,然后反其道用之,不然不会这么周全:比如竞职演讲就有招标办副主任竞争上岗演说、中医院门诊部主任竞职演说、用电管理部主任竞职演说,这些职位涉及银行科级干部、医院政工科长、通信公司营业员、财政所长、村居委会主任等等,等等,只要你需要,几乎都找得出对应稿。最让我感兴趣的是它的升级版和经典模版,2002、2003、2004直至2005最新版。模块中的《再就业大会上的讲话》、《稳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信息化与电子政务专题讲座上的讲话》、《全区食品安全大会上的讲话》等等可以让那些整日为文字所累的人省却多少事啊。

我现在可以这么揣测浙江的小品《汇报咏叹调》为什么能在“春晚”中过五关斩六将胜出的原由了,因为许多人对不到会场也想得出来的程式都深恶痛绝!实际上,这个题材是老而又老,“博士买驴,书卷三纸而不见驴”就惹恼过朱皇帝;的《改造我们的学习》也批评过这类“中药铺”。但批归批,谬种不绝。

每年植树节的时候,我都想呼吁我们的资源紧缺,纸要耗掉多少木头。这么多的一、二、三、四在这么多的白纸上游走,而且是上好的纸!不仅如此,还得要这么多的人去打印、复制,再由这么多的各级领导在各个不同的会议上去说。然而,恰恰正是因为这些,这个网站才有了生存的土壤,才会红火。我想进去看看,但必须注册交费:1年100元,2年180元,直至10年600元。

上一篇环保发言稿

下一篇新闻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