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企业指导教师评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企业指导教师评语范文1
【关键词】网络环境;实习实训;管理制度
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方向就是培养技能型人才,各大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也是体现在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上,因此实习实训是高职院校的办学方针和重点发展方向。目前学生的实习实训质量的测试了反馈还是以人工操作为主,主要方式是教师走访,这种方式不能及时反映学生实习实训活动中的真实表现,因此有必要改变实习实训的管理方式,利用网络对学生实习实训活动进行更好的监控,通过网络平台把学校、学生、企业、家长紧密的联系起来,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问题,在实习实训过程中不仅能反映一个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实际操作能力以及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更能反映出一个学生的意志品质,利用网络平台能更好的反映出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也及时使家长了解学生的思想及活动动态。如何使网络平台能够顺利有效的利用起来,就要有网络平台环境下实习实训制度作为保障,只有大家自觉的遵守管理制度,才能保证公平、透明的反映学生在实习实训活动中的真实表现。
一、网络平台环境下实习实训制度建设的必要性
实习实训网络平台的建立是为了保证能够公平、公正、透明的反映学生在校内外实习实训过程中的表现,在目前的实习实训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有:1. 教师对学生评价的片面性,主观先入为主,实习实训测评成绩往往有失公正。2. 学生对教师教学的方式或指导存在意见而没有反馈的渠道,导致师生之间沟通的不顺畅。3. 没有更好的体现企业指导教师在学生实习活动中的作用,企业指导教师往往只是在学生的《实习手册》中签名确认,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的学习及表现情况的反馈中没有更多的体现出来。4. 家长不能了解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和平时的表现。家长和学生是单方面沟通,不能掌握准确的信息,会导致家长对学校有一些偏见。
网络环境下的高职院校实习实训平台可以较好的完成学生、教师、企业及家长之间的互动。由于网络平台具有透明性,可以公正的反映学生在实习实训环节的真实水平,让学生、教师、企业、家长一起参与进来,让实习实训活动成为大家一起努力的教学工作。网络平台的建立需要有相应的管理制度作为支撑,网络平台的有效运行也需要制度作为保障,管理制度是平台运行的有效监督。制度一般的含义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任何活动要有一定的行为规范,要有遵循的规则。为了保障实习实训活动能够保质保量的完成,就要有相应的规章制度去规范,制度是一切行为活动的准则和保障,制度是约束。只有健全的管理制度才能保证实习实训活动的开展,保证学生的实习实训效果,维护学生的合理权益。在网络平台有制度专栏,做到制度一目了然,方便教师和学生的阅读,网络平台的作用就是透明、简化、公平。网络平台同时也是师生之间相互监督的平台。在网络环境下,学生、教师信息公开透明,教师对学生在实习实训中的表现真实反映,学生可以对实习实训指导教师提出课程改革意见及教学方法的改进要求。
二、制度建设应该从学校、学生、企业、家长这几方面去考虑
1. 专人负责制度
(1)校内实训课程应该采取理论教师与实训指导教师相分离,这样能够更好的检验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能力及实际动手能力。校内实训课程由校内实训指导教师负责。在实习实训网络平台要有实训室指导教师的基本信息,具体负责事项等。学生在校进行实训课程的全程应该由校内专门负责上该门实训课的实训指导教师负责。包括实训室的仪器准备、卫生环境、上课设施以及学生的行为规范等。实训指导教师的职责是负责仪器设备处于良好状态。讲解实训的目的、要求、内容与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实训过程中,做好指导工作,检查学生操作情况,帮助学生完成本次实训课程,得出正确的结果。实训结束时,实训指导教师检查仪器设备的情况,组织学生搞好卫生以及仪器设备的整理工作;发现有仪器设备损坏时要做好记录。课后及时在网络平台填写上课记录单及学生出勤、成绩考核表。将学生实训课程表现公开化,有助于学生的学习认真程度。指导教师要及时网上平台填写实训、仪器情况及学生实训成绩及表现情况,如不能及时填写也要在平台上填写说明,真正做到师生相互监督。
(2)校外实习活动由学校指定校企联络员负责。联络员负责校外实习生与企业之间的沟通协调工作及与学生家长的联络工作,联络员负责记录学生的考勤,按时填写网络平台的考勤记录,及时填写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的《测评表》,作为实习成绩的依据,及时与企业指导教师沟通。学生在企业期间的出勤、表现等情况联络员要及时通知家长到网络平台查询,使家长了解孩子实习期间的活动,通过网络平台信息透明化,家长与学校共同监督学生在校内外的学习。对于学生在校外实习实训期间,不服从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安排,不服从实习单位管理的学生,联络员将学生真实表现填写到网络平台,有权取消学生的实习资格,并通知家长。
2. 学生管理制度
学生将用自己的帐号登录平台管理系统,填写自己的真实信息,阅读实习实训管理制度,并提交阅读反馈。平台管理员定期统计学生反馈情况,如不认真阅读在实习实训期间出现一切问题将由个人承担责任。课后学生也要对实训指导教师进行打分,起到相互监督作用。对于在校外企业实习的学生,不再采用纸质的实习手册,所有信息将在网络平成。每周进行周计划的填写,完成时间等相关信息。采用网络平台不会出现学生实习手册丢失等原因而没有及时上交影响实习成绩等问题。实习结束后网络上传实习报告。校内外实习实训期间无故旷课的同学将取消实习实训成绩,延缓毕业一年。
3. 企业协作制度
企业需要提供实习指导教师一名或多名,负责学生实习计划及任务的制定,在实习期间指导学生的操作规范,协助校企联络员对学生进行管理。反馈学生在实习期间的表现情况,将对联络员的考勤记录进行确认签字,对学生网上填写的实习计划进行确认,并对所指导的学生进行评语打分。做到企业与学校双方监督、管理学生,对学生的测评具有公正性。
4. 家长协作制度
家长要定期登录网络平台对学生的实习实训情况进行反馈,了解学生在实习实训活动中的表现及成绩,协助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了解企业指导教师对学生提出的建议或评语,了解学生在企业中的表现。
完成好学生的实习实训活动不仅仅单纯是学校的任务,需要企业、家长的配合与支持,通过大家的努力较好的完成实习实训的教学活动。将各项信息的公开化,有助于学生自己产生一些压力,其他同学和家长随时都能了解自己在实习实训过程中的表现,见到校内外指导教师对自己的评语,会自己督促自己认真学习,同时通过网络平台学生也会给指导教师评分,同样也提高了教师的责任心和认真程度,真正起到相互监督、相互提高的作用。
大家按照管理制度履行自己的职责,按照制度要求及时填写网络平台上的数据,利用管理制度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作用,做到大家收益。
参考文献:
[1]何柏林,王帮元. 高职院校学生校外实训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2011.5.
[2]张继亮,王映雪,教军章.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习实训的制度性探索. “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
[3]吴丽梅,程显峰. 高职实习实训教学管理浅析. 北方经贸,2011.6.
企业指导教师评语范文2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 业务实习 有效管理 评价体系
【基金项目】2013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面上项目,JG021318。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220-01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会计信息化人才供不应求。会计信息化课程是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的必修课,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技能性,而业务实习作为一种实践教学模块,对提升会计信息化课程教学效果具有特殊的意义。虽然许多高校都为会计信息化课程设置了业务实习教学环节,但从当前实习实际情况来看,大多都难以达到业务实习的设计初衷和预期效果。
一、当前会计信息化课程业务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一)业务实习的岗位和机会比较少
由于业务实习的学生缺乏必要的工作经验,加之实习的时间一般较短,致使一些企业和社会公共组织为大学生提供业务实习机会的积极性不高。一些企业虽提供了实习岗位,但大多属于内容简单、缺乏技术含量和锻炼功能的岗位,学生技能难以得到提高。
(二)业务实习时间达不到教学要求
由于企业的工作安排及学生忙于求职考研、会计资格考试等原因,致使实习经常中断和提前结束,因而使实际的实习时间大打折扣,难以达到课程规定的学时要求,从而影响了业务实习的实际效果。
(三)实习过程中对学生的指导和管理不够
目前许多院校一名指导教师往往指导多名学生,同时还不能丢下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致使教师的有效指导因时间、精力缺乏而沦为形式。同时,实习地点分散、实习责任不清等原因,使得学校一般只将学生带入实习企业,对学生实习的动态管理和后续指导不够。此外,由于实习学生不属于企业正式员工,因此一些企业对实习学生的管理较松散,很少对实习学生系统培训和指导。
(四)业务实习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
当前实际评价中,一些企业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在实际的鉴定评语撰写中有失客观公允,加之学校对实习考核结果审查不严,对实习学生旷工、缺勤等不予处理,致使考核评价流于形式,难以真实反映学生的实习情况和效果。
二、提升会计信息化课程业务实习效果的策略
(一)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业务实习创造更多机会
学校应充分动用教师、校友等资源,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长期合作机制构建,建立更多的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会计信息化操作岗位和机会。同时,在业务实习前,学校应主动与实习企业签订业务实习协议,明确实习中的管理和指导职责,加强双方对业务实习学生的管理、指导和帮助。
(二)加强对业务实习的有效管理
学校可尝试建立实习联络中心,加强与实习企业和实习学生的经常性联络;建立业务实习质量监控中心,对学生实习的情况进行动态管理和有效监控;根据实习分布情况,建立区域实习服务小组,确定小组长,加强与指导教师、学校的联系,提升对学生队伍的自主管理。
(三)充分发挥实习指导教师的职能作用
针对需要带队实习的指导教师,学校要科学配置教学、科研任务,使得指导教师能有较充分的时间和精力对实习学生进行指导。在实习过程中,指导教师要积极履行职能,通过带队、抽查、走访和电话网络等交流方式,加强与企业和学生的沟通,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
(四)完善业务实习考核评价体系
加强学校与实习企业的合作联手,综合考虑和反映到岗率、操作技能、学习能力、沟通能力等多方面情况,积极建立一套可操作性较强的学生业务实习考核评价体系,并提升对实习结果的充分运用,建立良好的实习考核奖励机制,激发指导教师和实习学生的积极性。
结束语:
在会计信息化课程教学过程中,业务实习是其中重要的教学环节,也是增加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基础的主要手段,有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提升职业素养和实际工作能力。因此,学校、指导教师和学生都应引起高度重视,共同努力提升业务实习的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改庆. 会计信息化及会计教学变革现状研究[J]. 中国市场,2015,52.
[2]吕能芳. 会计课程业务实习管理策略[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4.
[3]刘敏. 会计信息化课程业务实习管理体系研究[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14.
企业指导教师评语范文3
对现行法学专业实习环节的检讨
从全国各法学院校法学专业实习的实践看,各高校做法不完全一样,重视程度也有所不同,总体而言,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实习基地建设不够规范
据了解,各高等法律院校在共建法学实习基地过程中,与司法部门关系密切,也能给予一定支持。有的挂了实习基地牌,也签了合作协议,但协议流于形式,双方权利义务不够明确,对怎样规范建设与管理,怎样选派指导教师、解决实习生住宿等都未进行详细计划,后续共建工作较为滞后,导致学生获得真正专业实习机会不多,缺乏互利互惠长效机制。一些实习基地建设依靠法律院校和合作单位领导层私人情感维系,逐年累月就变成双方的一种负担,随着人动,实习基地便难以为继,进而严重影响实习基地的稳定性①。这种既不签订合作协议,也不挂牌的情况,直接影响专业实习质量。
(二)实习经费不足
实习基地建设与维持需要相关管理费、实习生和教师交通、伙食、住宿等补助,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尤其是财力支持。一方面,自高校扩招以来,为应付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学校进行合并、搬迁、扩建改建及校园建设,将大量财力投入到学校基建中,实习基地建设经费、学生实习经费明显捉襟见肘;另一方面,因为合作共建单位经费来源都是财政拨款,实习经费未纳入政府经费预算,没有专项实习经费,所以用在实习基地建设上的经费相当有限,比如,某省检察院仅能解决实习生每天2元餐费。由于经费得不到保障,部分实习基地硬件设施十分简陋,就连必要的办公条件都无法满足。又如,笔者在联系实习单位接收实习生时,对方答复:我们没有空余的办公桌,今年接收不了实习生。因此,法律院校与实习单位的合作就形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局面。
(三)实习前期集中培训不够
严格来讲,学生日常在校参加的专业实践活动与专业实习有一定区别。专业实习一般专指毕业实习,各法律院校教学计划都安排在第7或8学期②,而专业实践则可能贯穿法学教育整个过程,具有灵活性。应当说参加专业实习的大学四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法学知识,也了解一些司法制度,但是,学生的法律实务能力离实际需要还有较大差距,法律院校在实习前也未对学生进行集中培训,学生开始实习时显得“笨手笨脚”,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导致部分学生缺乏主动性、积极性。
(四)实习时间安排不尽合理
选择第7学期安排专业实习,实习时间1至2个月,是大多数高校通行的做法。但是,根据相关程序法规定,一宗民事案件从立案到审结一般需3个月,多则6个月,刑事案件更是这样。可见,实习时间明显过短。学生在实习期间基本无法完整处理一个案子,实习效果明显打折。另外,部分法律院校在实习时间选择上也缺乏合理规划,导致专业实习、司法考试、研究生入学考试、写毕业论文互相冲突,学生疲于应对,迫于就业和前途压力,只能积极应对“三考”及撰写毕业论文。如此,根本无法保证实习教学效果和质量,造成“虚假实习”。
(五)实习过程缺乏有效监管
目前,大部分法律院校的专业实习采用分散实习,即使有集中实习,对实习全程监管一般也较为松散。学校将实习生派到实习单位后,就基本不再检查实习进度与效果,学校及教师认为学生到了实习单位就是实习单位的事了,理应由实习单位及指导教师负责管理与教育。相反,实习单位及指导教师却认为学生是学校的学生,应由学校负责管理与教育。这就导致实习工作及实习生处于两不管的真空地带。至于实习鉴定,实习结束后学生找单位盖个章就算完事,既不能反应学生实习的实际情况,也严重影响实习效果。就学生而言,部分实习生以参加公务员等考试为理由请假,想方设法逃避实习,且请假手续不完备,处于“自由人”境地。最令人担忧的是,学生一旦出现人身安全问题,将无法得到及时妥善解决。这也是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不规范造成的。
(六)实习效果考核不科学
当前,合理性、易操作的实习考核指标和评分标准在我国法律院校还未建立起来。一般做法是学生实习结束时,自己在实习鉴定表中进行小结,由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写评语(评语一般是套话、好话居多),最后由带队教师评分。由于对学生实习全程缺乏了解,带队教师难以完全掌握学生实习表现,只能依据学生的小结及实习单位指导教师评语作出判断,从而导致实习成绩普遍偏高,不能真实反映学生实习情况,缺乏科学性和公正性。如果是分散式实习,实习期间指导教师也不去检查,学生是否实习、怎么实习、实习多少时间,根本无法掌握,实习结束后学生找单位盖个章就算完事,实习考核流于形式。
法学专业实习创新的基本思路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明确指出,支持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社会有关部门合作共建,形成一批高等学校共享共用的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①。为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应该:
(一)建设多样化实习基地
1.科学选择实习基地
鉴于法学生就业选择多样化及受司法资源限制,我们认为,法学实习基地选择应以法、检、仲裁、律师事务所为主,政府机关、企业涉法部门或法律服务机构为辅的模式。因此,法学专业实习基地既可选择法院、检察院、司法行政机关、政府机关涉法部门,也可选择公证机构、仲裁机构、知名律师事务所、法律援助中心、大企业大公司的法务部等。因此,学生可以根据其未来职业规划选择实习基地,这不但提高学生实习积极性,也增强实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而且提高法律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同时,也有利于转变学生就业观念,提高就业质量。
2.深化实习基地内涵建设
我们认为法律院校与实习基地双方应本着互利共赢原则,建立稳固、兼顾教学、科研、实习、就业的多功能专业实习基地,深化实习基地内涵建设。对法学院而言,除了安排学生专业实习外,还可充分利用实习基地资源开展相关实践教学活动。如“走出去”,即前往实习基地参加观摩审判等活动;或“请进来”,即邀请实习单位将案件带到法学院模拟法庭审理等;聘请有审判经验且理论水平较高的法官、检察官或律师任兼职教授或导师,为学生讲授司法理论与实践课程,举办司法改革等专题报告会,以及参与法律诊所教学。对法院方面而言,为提高法官、检察官等工作人员业务素质、理论水平及学历学位,可选派优秀者前来法律院校深造,进一步提高审判人员专业素质。法院聘请相关学科法学教授为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共同研讨疑难复杂案件,畅通理论联系实际渠道;根据实习单位需要,由相关学科法学教授不定期举办讲座,为实习单位工作人员介绍法学理论前沿问题。另外,根据“2011计划”,双方还可建立一定的法学科研合作关系,联合申请和承办一些与司法实践密切相关的科研项目,共同开展法学研究。这种多功能专业实习基地能有效解决学生实习问题,也能达到双方法律资源共享。
(二)规范建设实习基地
首先,应规范建设实习基地。法律院校和实习基地在共建之前,应深入磋商,订立包含双方合作内容、合作方式、权利义务以及解决学生实习中实际问题等条款的合作共建实习基地协议书,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同时,举行实习基地签订协议与挂牌仪式,扩大法学专业实习影响。这样,从共建伊始就规范建设,为实习基地规范管理打好基础。然后,应科学管理实习基地。建立实习基地后,不能三分热,而是应按协议内容深入开展实习基地制度建设工作。法律院校应建立健全“法学专业学生实习指导书或大纲”、“法学专业学生实习操作规程”、“法学专业实习指导老师和带队老师遴选办法”以及实习相关表彰制度;实习基地单位应建立健全“实习生管理教育培养制度”等,起到共同培养法律人才作用,但应切忌只为了“管”实习生而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实习单位安排实习岗位时,应根据实习计划与目标要求进行安排,而不能将实习生安排在与实习不相干的岗位,导致实习生无法适应或无法完成实习任务;学生人身安全乃实习重中之重,双方应该协商制定“实习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及相关制度,防患于未然,确保实习工作安全有序进行。
(三)加强实习前期集中培训
实习前期集中培训应包含三个方面:一是整合实践教学资源;二是实习动员;三是实习岗前培训①。整合实践教学资源就是利用法律院校现有专业见习、模拟法庭、法律诊所等多种实践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体系化训练,使学生循序渐进储备法律理论知识和提高法律事务能力,以便实习使用。实习动员大会一般由法律院校负责实施计划的实习管理部门组织落实,通过动员使学生明确实习态度、实习目标、实习内容、实习纪律、实习要求、实习考核、实习安全等内容,在思想上有一个全新认识,并就以上动员内容,开展针对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学生起积极引导作用。同时,引进以“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帮助学生理解法律工作者肩负的职责和道德标准,理解职业定位,把握核心价值观,牢固树立正确理念,在工作中始终坚持公正、公平、廉洁等司法准则,为人民谋利益。实习岗前培训主要由法律院校与实习基地联合开展,主要使学生了解实习单位上下班、保密等相关制度,通过办理案件提高法律思维能力、准确适用法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办案技巧。实习前期集中培训,其目的是使学生从思想上、行动上重视实习,了解如何实习才能提高实习质量。
(四)建立健全实习质量监管制度
既然法学专业实习是由法律院校和实习基地实施,那么实习质量全程监管理应由双方完成。法律院校在建立完善的制度基础上,应成立由院系领导、教务与学工部门、带队教师、实习小组长组成的实习领导小组,统一安排、统一管理,集中实习,建立“法学专业实习质量监控体系”(见附表)。这是保证实习质量、确保实习不流于形式的前提。更重要的是,要强化实习日常管理。一是强化学生安全管理,可以为学生或动员学生购买保险,防患于未然;二是加强实习学生纪律管理,严格请假制度,实习生请假须经带队教师、指导教师、政工部门及学院四方同意,并且在学院办理正式手续,销假后还需补足实习期间的请假时间;三是要求实习小组长认真负责做好考勤,每周向带队教师报告小组实习生一周情况;四是实习带队教师至少两周到实习单位检查1次,与实习单位领导和指导教师沟通,掌握学生实习信息,及时解决存在问题,并填写实习检查表;五是开展实习中期检查,由院系领导、实习管理人员组成调查组,到实习基地进行实习中期检查,了解实习单位想法和实习生问题,协调解决困难。同时,实习管理部门要及时反馈检查情况,督促小组长和带队教师及时解决管理中存在不足;六是实习结束后,检查或要求学生写实习日记、实结、典型案例分析和实习鉴定表,举办“实习工作总结表彰研讨会”等活动,总结经验,发现问题,表彰先进,加强与改进实习工作,促进实习教学改革和质量提高。实习基地也应由领导、政工或人事部门、实习指导教师组成实习工作小组,制定相应实习计划及目标。按照实习指导教师遴选办法遴选指导教师;加强实习岗前培训和日常管理,明确实习生身份,举办“案件讨论会”等活动,创造机会让实习生参与案件办理,撰写法律文书,适当放手,指导实习生独立完成案件办理;严格实习考核。如此双管齐下,才能监管实习全程,提高实习质量。
(五)合理安排实习时间
实习时间应包含两个方面,即何时安排实习和实习多少时间。我们认为,基于实习目标、以生为本和实习基地实际情况,实习应安排在下半年,从学期来考虑应是第7学期(9月第2周后),理由有四:一是经过3年学习,学生已掌握实习所应具备的完整知识体系;二是下半年实习基地工作任务最紧张最繁重,学生实习可缓解实习单位压力;三是每年9月第2周后,国家司法考试已结束,学生无后顾之忧;四是经过“推免”、“保研”,实习考研的学生不多了。这样,考虑到学生和实习基地实际情况,以人为本安排专业实习,实习目标就更容易实现。至于实习多少时间,我们认为至少3个月或从国家司法考试后至第7学期寒假。理由是一宗民事案件的处理至少需3个月,多则6个月;刑事案件更是这样。另外,实习时间加长,实习生不但有更多锻炼机会,也能够实现“实习轮岗”设想,而且对于学校管理也有帮助。相反,如果仅1到2个月实习时间,学生基本不可能完整处理一个案子,实习效果明显打折。
(六)优化专业实习考核体系
应优化专业实习考核体系,重点从以下几方面评定:第一,学生的实习态度、纪律、出勤及实习报告、案例分析、实习日记质量;第二,实习基地指导教师、学院实习带队教师评语及评定等级;第三,学院根据学生、指导教师和带队教师的综合评定成绩,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记载。
企业指导教师评语范文4
关键词:高校分散生产实习;教学质量;指导与监控
作者简介:王本永(1968-),男,辽宁丹东人,黑龙江科技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讲师;齐伟军(1962-),男,黑龙江鸡西人,黑龙江科技学院教务处,教授。(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7)
基金项目:本文系黑龙江科技学院2012年教学研究重点课题“理工科院校生产实习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探索与实践”、黑龙江省高教学会“十二五”教研规划课题“全方位渗透式大德育教育模式研究”(项目编号:HGJXHB2110870)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3-0156-02
2012年初,教育部等7个部门在联合下发的“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实践教学管理,提高包括实习教学环节在内的教学质量。目前多数高校的实习都是三次,有认识实习、生产(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而其中的生产实习对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实践创新能力、打造职业素质具有重要作用。[1]
一、生产实习和分散生产实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生产实习是人才培养计划中的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它是构成大学本科四年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教学过程的一部分,在审视其教学质量时,就要接受教学过程的目的组织计划性、简约性、快捷高效性的标准来进行检验。[2]按上述“三性”要求,目前在众多高校中,生产实习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由于生产实习要借助于和企业的合作,加上扩招以后学生人数众多,一个学校一个专业同时去实习的学生可超过百人,学生在企业很难找到所需的顶岗岗位,从而多用参观方式代替了顶岗实习,这样从实习的目的性上就降低了要求。按简约性和快捷高效性衡量,用很多时间进行重复性的参观,这在教学时间的利用上是一种最大的浪费。生产实习质量存在较严重的问题,而其中的分散生产实习又是生产实习中最难组织、存在问题最多的实习。[3]一般来说,分散实习并不是学校首选的实习组织方式,但由于学校提供不出太多的实习场所,而分散生产实习可以调动学生家属等社会力量,自行选择实习地点以及企业实习指导人员等,所以在学生实习人数多的专业,多采用此种实习方式。
分散生产实习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第一,学生自己选择的实习地点可能不符合专业培养方向,如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的学生去商店卖计算机,思政专业的学生去乳品零售点卖牛奶等,还有的学生图方便,选择实习地点不考虑企业技术和管理条件,如有的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在自己家小卖店“实习”;第二,分散实习学生行动随便,难以控制,如有的学生谎报去实习,而实际上没有去企业,还有些学生不按学校规定时间去企业实习,从学生的实习日记上反映出学生去企业相差时间可多达一个多月;第三,学生在企业的生产安全责任等问题更难以明确,因为分散实习很多都是凭人情关系找到的实习单位,涉及到生产安全责任等难以解决的问题都不愿意表态,对于生产环境危险的,如煤矿地下开采专业的实习安全更成为老大难问题;第四,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得不到企业和学校双方的有效指导与监控,因为分散实习带有“自学”性质,但学校一般都没有针对自学特点编写的内容翔实、通俗易懂的实习指导资料,学校指导教师在校内靠电子邮件、手机等通讯工具进行异地指导,缺少及时性、准确性,而现场实习指导教师多为兼职且无劳动报酬,一般也得不到学校的实习指导文件和资料,对实习的目的性把握不具体、不准确,对学生的实习质量没有必然的责任,企业方对学生出具的评语表扬多,很少提出不足;第五,学生的实习日记得不到学校实习指导教师及时检查阅评,其作用明显降低。
二、加强分散生产实习的指导与监控
在取得企业积极配合的同时,针对上述问题,学校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编制指导力度大的生产实习教学大纲和生产实习指导书
首先,要使学生了解实习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如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大纲对学生参加一项技术管理工作的实习内容要细化到测量、放线、抄平、安装误差技术校正、施工质量检查及验收、参与技术质量安全方面的交底和整理技术资料等,特别对于专业方向边界不清的专业,如思政、工程力学、应用数学专业,具体的实习内容都应该说清楚,也应当让企业的指导教师了解;其次,编写的生产实习指导书,内容要通俗易懂,便于学生自学;最后,尽量结合学生选择的实习现场的工艺装备和生产经营管理办法,也要选择一些通用典型的对象。
2.严格监控学生选择的实习场所条件
学校有责任监控学生选择的实习场所条件,在组织实习前要开好动员会,讲清生产实习的目的、要求和选择好实习地点的重要性。力争结合专业的特点,对实习地点选择提出一些具体要求,如对土木工程专业生产实习地点提出以下几点选择要求:首先,工程规模较大,速度进展较快,实习期间最好为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其次,施工力量较强,管理水平较高,最好是在社会上有一定知名度的施工单位;第三,交通方便,路途较近,最好在城市四环路以内。学生按学校要求选择出实习地点并联系好企业的实习指导教师,填写实习地点选择的申请书,经学校有关人员审查同意后方可最后确定。对少量自选实习场所确有困难的学生,学校有责任提供实习场所。
3.学生在分散实习期间要特别强调行为自律
这既是保证学生实习在外的人身安全,也是为了更好地完成生产实习任务。对分散实习的学生,要求和学校签订“行为自律协议书”,其主要内容包括:外出期间时刻保持高度政治敏感性,要保持和党的方针政策的一致性,坚决抵制在社会中潜藏的,如、传销、诈骗等邪恶势力的诱骗;自觉维护学校的形象,严格履行学生守则,做到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提倡助人为乐、做好人好事;学生去企业要服从实习单位的管理,尊敬企业实习指导教师,遵守厂纪厂规,特别是生产安全操作规程;学生实习要经常保持与学校实习指导教师的联系,每周至少一次,学生要制定生产实习的日历计划,保证按时完成实习任务,写好实习日记和实习报告,主动收集现场生产技术资料,学生要讲究诚信,不向学校提供假信息;学生外出期间要注意人身安全,在沿途、办事地点、实习场所等处所发生的诸如人身安全和意外等事故,均由学生本人及家属负主要责任。
4.加强实习过程中的指导与监控
要给学生配备好学校实习指导教师,他们虽然多为兼职且身处学校,但对其指导工作应有明确要求,对他们的指导工作应有记载,并严格考核。学校实习指导教师的指导方式可根据不同的实习状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
(1)利用电子邮件对学生进行指导。留有备查的发件内容、收发件人、收发时间等,如会计专业实习,四周共发送四次,其中第二次教师发送内容是:本周的实习内容是开始收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方面的资料,要经过两周完成,本周可在现场指导教师带领下,先了解实习单位对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方面的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并收集相关资料。
(2)实习信件。学生在实习期间,从实习现场给学校指导教师邮寄三封信,汇报实习进度、收获及问题等。这种形式的特点是真实性要比网络传送信息强,不容易造假,如建工专业学生在实习第二周,从实习地点寄来汇报信部分内容为:实习又过去一周,又学到不少东西,可以自己看图纸,单独进行一项放线了,还去施工现场和工作人员一起完成了支模板、绑钢筋和浇筑混凝土,在墙中留水、电管线。
(3)实习学生向学校提供有实习单位及实习工作背景的照片,证明学生在申报的地点实习。
(4)去带薪酬的实习单位,可由企业对学生实习进行监控。企业要向学生支付酬金,一定会加强对学生实习表现的监管和考评,如某公司对实习学生的出缺勤就有明确规定:迟到、早退一次各扣一分(从一百分往下扣减,到八十分为合格线),旷工一次扣四分,在计算机上玩游戏一次扣十分。
(5)从客观上讲,现场实习指导教师对分散生产实习学生的监控与指导最为有效。如何调动现场实习指导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应当是一个要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5.严格生产实习成绩考核
(1)认真批改实习日记。生产实习日记可以比较真实、具体地反应出学生在实习期间的收获。要求学生不能把实习日记写成生活日记,也不能写成流水账,应按生产实纲规定的实习内容要求,不仅要写出设备名称、用途,还要写出构造原理、特点、工艺操作方法、要领等。教师批改实习日记时要写评语并给出成绩,不能只写个“阅”字。
(2)认真批改生产实习报告。从生产实习报告中可以总体上了解到学生在实习中的收获。对撰写实习报告的内容要求是:简介实习单位的生产经营管理和技术装备概况,学生从事的实习内容,主要的实习收获等。写收获时,不要脱离生产实纲的专业要求,不要多写感悟人生的哲理,也不要为了凑字数滥加引用和实习没联系的信息。在评阅实习报告时,还要注意防止内容抄袭、雷同现象。
(3)认真批改实习作业。根据实纲要求并结合实习现场的生产实际给学生布置实习作业,用以引导学生深入掌握实习的重点内容。教师要认真批改实习作业,给出成绩,作为生产实习成绩考核的一个组成部分。实习作业题目一定要结合生产实习内容。
(4)生产实习考试。在实习结束后进行,考试题目也要结合在现场的实习内容。
(5)生产实习答辩。在生产实习结束后,学校实习指导教师在评阅学生上交实习日记及实习报告等实习文件资料的基础上,组织实习答辩环节,通过师生面对面对话,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在实习中的真实收获。
6.加强对生产实习工作的现场检查与校内评估
(1)学生分散实习经常出现的弊端,多与学校指导教师不在实习现场有关,对分散实习检查,宜采用随机抽查,防止事先有备做假象,我校规定对外地分散实习学生,二级学院必须组织派人抽查。在本地的实习学生,指导教师每周至少去一次实习现场和实习学生见面并检查实习日记。创造条件到分散实习的现场,检查学生的实习状况,帮助解决实习中存在的困难,对提高分散实习的质量,特别是防止学生制造假信息会收到明显效果。
(2)学校每年都对学生生产实习组织评估检查。针对当前生产实习存在的弊端,调整生产实习的质量标准和评估指标体系。其中重视对分散生产实习的指导与监控的检查,检查内容要有实习指导文件资料、学校指导教师配备、对学生指导的工作记录、监控实证、学生分散实习场地选择、实习日记、实习报告、实习答辩、实习成绩等。
三、结束语
为提高分散生产实习的教学质量,学校作为育人的主体,不能因学生远离学校而现象严加教育的职责。但从客观上,也确实存在很多鞭长莫及的问题,学校希望企业能多承担一些责任,也呼吁政府与行业部门能多出台一些调动企业积极参与育人工作的有力政策及措施。
参考文献:
[1]王本永,齐伟军,韩建勇.创新高校生产实习质量评估指标内容[J].黑龙江教育,2012,(4):61-62.
企业指导教师评语范文5
关键词: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对策实践探索
高职院校顶岗实习教学是区别于本科院校的重要特征。顶岗实习是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和实践技能的重要途径,有利于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全面提升。顶岗实习教学质量决定着职业教育质量的高低,决定着学生就业能力,决定着职业教育的生死存亡。但目前高职院校顶岗实习仍存在着许多问题,使得实习效果差,多数院校顶岗实多流于形式。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校)的领导十分重视顶岗实习教学环节,大力改革顶岗实习教学工作,各二级学院均制定了详细的顶岗实习计划及管理方案,加强了顶岗实习的管理。在顶岗实习教学方面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现根据我校的做法及顶岗实习现存问题进行阐述并给出相应的对策。
一、顶岗实习中现存的主要问题
当前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存在的诸多问题可以从四个方面概括,问题来源分别是学校、企业、指导教师以及学生。
(一)学校组织和管理工作不到位,缺乏过程管理和实时监控,很难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实习成绩
大多数学校在组织和管理顶岗实习时均由学生原来所在班级的班主任(或辅导员)来承担,其主要形式有:学生定期回校汇报;指导教师定期回访企业;委托企业代管。但由于参与管理的人员不足、学生实习单位分散等原因导致不同学校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总体而言,学校主要是在发生偶发事件时才出面管理,平时参与管理较少;有些学校没有承担相应的管理责任,还存在着对实习的学生放任自流的现象。因为缺乏过程管理和实时监控,学校也很难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顶岗实习成绩。
(二)企业参与意识不强,配合力度不够
在顶岗实习过程中,企业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但由于目前各个企业的核心价值均是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要求履行太高的社会责任并不可行,而政府对于企业承担学生实习又没有相应制度保障,致使许多企业对学校顶岗实习的配合力度不够。有的企业对于学生的顶岗实习,并不关注学生技能的获得,而是把学生当作廉价劳动力使用;有的企业安排学生做与专业无关的工作,不重视实习生的专业提升;有的企业接受学生实习后,缺乏对学生进行指导和沟通,导致不少企业对学生实习敷衍了事、不负责任,学生达不到实习的预期效果。
(三)顶岗实习指导教师的能力欠缺,指导积极性不高
目前高职院校的许多教师都是从学校毕业就进入教学岗位,缺少企业实践经验,实践指导能力欠缺。除此之外,各高职院校教师数量有限,均要承担大量教学任务,许多教师只能够在学校从事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加之顶岗实习单位非常分散,致使担任顶岗实习的指导教师不能够跟随学生一起深入企业。有些负责任的指导教师会经常与所带学生联系,较频繁的去实习企业回访,但其业绩和工作量难以估算,大多数的指导教师均根据学校所给的工作量做一些表面性的工作,指导的积极性不高。
(四)学生思想认识模糊,适应能力较差
当前高职院校的大部分实习生都是独生子女,缺少合作精神和吃苦耐劳精神,对老师和父母的依赖性强。突然从学校进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在面对复杂的实习环境、枯燥而繁重的实习任务、简陋的住宿条件时很多人都很难适应。如果不对其进行思想教育,有些同学会轻视顶岗实习,在实习时混水摸鱼;有些同学会有极重的心理压力,致使顶岗实习任务无法顺利完成。
二、顶岗实习对策研究
顶岗实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既然存在诸多问题就要对症下药,逐一解决。根据我校的实践经验,现将顶岗实习问题的解决方案概括如下。
(一)规范学校的组织管理工作,制定全面客观的考核评价体系
1、开发顶岗实习实践教学管理系统,规范组织管理工作
为规范顶岗实习的组织和管理,进行过程管理和实时监控,我校开发了顶岗实习实践教学管理系统,所有的实习管理均要在该系统上完成。在进行顶岗实习时具有严格的工作流程,包括手续审批、过程检查、总结归档三个方面,具体内容详见图1。
实习之前需进行手续审批,在进行手续审批时,必须具备由校企共同制定的毕业实习计划、实习方案及安排表,实习的企业必须与所学专业对口,才能够获得审批。
实习过程中,要进行过程检查。在过程检查中学生应把在企业每天的工作情况在系统上向指导教师进行汇报,汇报时须有相关的佐证材料;指导教师负责对学生进行定期检查,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进行解答;指导教师再将学生的汇报信息结合企业的反馈信息以周记的形式上传到管理系统,由院系、教务处、校领导来检查;为监控教师的指导情况,学校督导处、教务处相关人员会到实习企业进行寻访。
实习结束后,要进行资料总结归档。学生要上交毕业实习手册(内写有毕业实习日记)、毕业实结及毕业实习鉴定表。教师要根据学生自评、企业师傅评价、过程检查情况及上交材料情况按照考核评价体系进行成绩评定,再将所有的资料打印盖章并上交教务处备案。
2、根据学校、企业、学生三方评价意见制定全面客观的考核评价体系
实习成绩评定方式至关重要,制定全面客观的考核评价体系,一方面可以做到成绩评定公平公正,另一方面可以督促学生正确认真地对待顶岗实习。
我校顶岗实习成绩评定包括两大方面,分别是实习表现成绩和实习作业成绩。其中实习表现成绩由学生自评成绩、企业师傅评价成绩、指导教师评价成绩三部分构成。实习作业成绩由实习日记成绩和实结成绩两部分构成。学生自评成绩的给定要由学生提供佐证材料(包括在企业期间工作情况的照片、企业师傅评语等);企业师傅评价成绩应综合考虑学生在企业的具体表现,如迟到、早退情况,动手操作积极性情况,解决实际问题情况,职业素质养成情况等;指导教师评价成绩要综合考虑学生上交材料的及时性和真实性,学生与教师联系的频次,毕业实习时是否有跳槽等。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我校根据学生的实习情况做出评价后,可给学生颁发企业工作经验证明,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提高学生顶岗实习的积极性,同时提高就业率。
(二)加强校企合作,增强企业参与意识,建立长期稳定的顶岗实习实训基地
自2006年教育部颁发《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部16号文)中着重强调了工学结合的重要性后,我校各专业均非常重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学校领导与各二级学院院长分别走访河源市及周边相关企业,与企业领导协商洽谈,签署校企合作协议。学校方面可派遣相关老师为企业解决生产技术难题,并与企业合作进行产品研发,为企业培养优秀的对口人才等;企业方面可派遣相关骨干参加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并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场所。如此双赢的做法,使各专业都建立了长期稳定的顶岗实习实训基地。以我校机电学院数控专业为例,迄今为止已经与广州鑫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政星塑料制品(河源)公司、河源市龙记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广州勇威模具机械有限公司、西可通信技术设备(河源)有限公司、佛山伟经实业有限公司、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实现了校企深度融合。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调动指导教师积极性
为加强顶岗实习指导教师的实践指导能力,我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主要有两点举措。其一是鼓励教师下企业,培养企业实践工作经验。教师可以在没有教学任务的情况下,半年或一年在企业挂职,学习实践经验,而学校仍以基本教学工作量的形式发放校发工资。其二是聘请企业资深高技能职工对专业教师进行培训,提高教师实践动手能力。每个学期学校各专业都会聘请企业技术骨干来学校进行讲座和实践培训,许多教师都切实提高了自身的实践动手能力,具备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为调动顶岗实习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学校主要做了两方面的努力,一方面是鼓励教师多与企业人员沟通合作,联系顶岗实习基地。对成功联系实习基地的教师,在年终绩效时给予加分的奖励。另一方面是鼓励教师成为顶岗实习指导教师,并与评优评奖挂钩,对表现特别出色的教师还会增加该项教学工作量的考评系数。以上做法大大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各指导教师都非常努力地进行顶岗实习指导,在教师方面保证了顶岗实习的质量。
(四)认真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采取循序渐进的顶岗实习模式,提高学生的实习适应性
针对学生在顶岗实习时出现的不适应性,我校在实习前、中、后都坚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在实习前,召开动员会和座谈会,提高学生对实习重要性的认识,同时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为学生在企业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给出解决方案,解放学生的思想包袱。在实习中,通过电话、短信、网络邮件、QQ、视频聊天等方式随时解决学生遇到的实际问题,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及孤独感和无助感,使实习效果达到最佳。在实习后,继续召开座谈会,让学生总结实习的收获和不足,同时指导教师做好记录,对有些没有解决好的问题要认真考虑解决方案,为更好的完成下一届学生的顶岗实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除此之外,为更好的使学生适应企业的生活,可以采取渐进性的实习方式。如第一年进行一周的认识实习,让学生初步认识企业,了解企业的工作流程和工作要求。第二年进行一个月的顶岗实习,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的实质、企业所需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专业能力,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准,同时让学生更好地制定比较实际的职业规划。第三年进行半年的毕业实习,让学生逐步适应由学生向企业员工的角色转换。这种渐进式的实习方式可以使学生无论从心理上还是实践能力上都能够不断地适应企业生活,对提高顶岗实习的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顶岗实习实践效果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2011届毕业生在实施顶岗实习时以企业单位(各校企合作企业)现场招聘的形式进行企业与学生之间的互相选择,增强了顶岗实习的对口率、签约率及顶岗实习的集中性。在实习的前、中、后都进行了严格的管理,在校企合作、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学生的实习适应性等方面都做出了最大的努力,同时对学生的实习成绩进行了公平公正且全面的考核,实习结束后实习单位与学生都非常满意,顶岗实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企业指导教师评语范文6
关键词:实习 质量 方法
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实习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职业学校应确立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强化实践教学,对实习进行科学的安排、精心组织管理,把中职学生培养成技能型实用人才。
一、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教师在课堂上要注重德育渗透,进行职业道德和诚信教育,利用课堂培养学生遵守纪律、敬业奉献、吃苦耐劳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班会、课堂上,穿插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给学生树立榜样,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利用“5.12”国际护士节等活动,进行职业礼仪、文明礼貌教育。
实习前的宣传动员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将遵守制度、思想道德、人身安全和法纪作为重点内容。让学生树立良好组织纪律观念和劳动观念,要多次强调和提醒学生要有踏实的工作态度、高昂的工作热情,以便尽快使他们实现从学校到企业环境的转换。同时提升实习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礼仪。
二、校内教学课程设置要和企业实践接轨
职业教育是就业教育,职业教育必须以就业为导向。学校要加大教学课程改革的力度,以更好地适应实习的需要。为使学生学得进、用得上,在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和务实精神等方面都有所提高,就要使课程的内容与实习单位实践接轨。多从学生到企业后做的工作考虑,在知识、技能、素质方面做好准备。
学校要对每位学生进行系统的教育和培养,从入校教育到最后学生顶岗实习之前,重点强化学生专业实践技能的训练。重视实践、突出实用,必须对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作必要调整和安排,并做好学生顶岗实习的组织管理工作,满足社会需要以及学生自身就业的需求。
三、班主任和指导教师及时指导,做好辅导和服务工作
学校留出一定的课程聘请企业专家和技术能手到学校进行课堂教学。在顶岗实习前,对学生要进行实习前教育,让学生明白,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由学校和企业双方管理。学校主要由班主任,企业由指导教师具体负责,同时要加强学生实习期间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
班主任和指导教师电话保持畅通,通过建立微信、QQ群组,定期到实习单位走访,加强学校和企业的沟通。经常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经常对学生进行医德、医风教育。及时发现、反馈和解决实习生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做好辅导和服务工作。
通过个别谈话,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因势利导、正面疏导,及时和家长进行沟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进行表扬和鼓励,引导学生做好自我价值分析,变消极实习为主动实习。师生间要架起一道情感交流的桥梁。
学校指定实习指导教师,加强对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各实习点负责实习教师不定期组织召开例会,每位学生必须参加。以此同时,学校应尽力为学生提供各种服务。对随意更换工作的同学进行德育和就业形势的教育。学校既要兼顾企业的要求,也要考]学生的需求,对学生做好心理疏导及教育指导,使学生顺利完成实习教学任务。
提高教师实践动手能力,通过让学校班主任和专业教师到企业了解情况,学习新技术和实践知识,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进而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同时也便于对实习生的管理。为了促进顶岗实习工作取得更好的发展,实习结束后,对学生及时总结表彰。
四、加强校企联系,建立稳定的顶岗实习基地
学校应建立一部分长期稳固的顶岗实习基地。学校不但要在课堂的教学活动中渗透企业的文化理念,而且要制定一部分便于与企业接轨的课程,由企业指导教师来担任。这些顶岗实习基地不但对于管理实习生有相对成熟的经验和方法,而且有丰富的第一线实践经验,以利于工学结合的顺利开展和职业院校的实践教学计划的执行。
五、制定行之有效的工学结合实习管理制度
制定及完善相关的实习管理制度,不断改进顶岗实习管理方法,健全实习管理体系。学校制定学生实习管理办法,来规范管理学生实习期间行为。制定实习手册,由指导教师对每位实习生做出技能、理论、态度方面的综合性评价,作出实成绩和实习鉴定评语,保证学生实习教学计划的完成。
学校要建立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学校与实习单位签订校外实习基地合作协议书、教学实习基地管理办法、校企合作管理办法来规范对实习基地的管理及双方的责任义务。学校、实习单位要和学生签订实习协议、实习生安全协议,明确顶岗实习期间的义务,共同进行配合管理,相互合作、相互支持。
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密切合作。实习中遇到特殊情况或重大问题应及时报告实习单位和学校领导,建立起学校、企业、学生三方风险共担机制。学生到实习单位顶岗实习期间,学校要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加强沟通,定期走访,使学校、企业和学生成为一个利益共同体。
明确学校、企业、家长三方在学生顶岗实习中培养义务和管理职责。家长要积极支持配合,增加家庭监管职责。学生顶岗实习是学校教学的一个环节,建立有合作企业、学生、院校和家长的工学结合培养人才的合作、监督、管理体系。制定行之有效的工学结合实习管理制度,能形成规范高效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机制。
学生在医院实习,医院对实习生缺乏相应的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带教教师积极性不高。病人及家属对实习生不够配合和支持,影响中职学生实习质量。要针对这些问题从制度上下工夫,给实习生创造良好的实习环境影响。
六、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实习、就业的意义
现在有些学生缺乏吃苦精神,对实习没有正确的认识。例如中专药剂专业的学生,实习期间,不愿意干搬货、卸货的体力活,也不愿意出去做市场推广。对就业认识不足,存在一些偏见的观念,即使岗位和专业不合适,也愿意去国企,不愿意去私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