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调研报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数据调研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数据调研报告

大数据调研报告范文1

经过对来自全球72个国家或地区、18个行业不同规模企业的3018位CIO的面对面访谈,日前,IBM了2011全球CIO调研报告《CIO的智胜之道》。这是继IBM 2009年的《CIO的时代新声》之后,第二个针对CIO的深入调研报告。

该报告是IBM全球信息科技服务部(GTS)历时两年完成的。在这些参与访谈的CIO中,有69位CIO来自中国。IBM GTS市场与战略副总裁Diane Brink介绍说,随着信息技术与企业业务的发展,企业越来越依赖于CIO将数据转变为有用的信息,从而支持正确决策的产生。因此,CIO们正在评估多种方式,以更好地利用新兴的数据资源。调查显示,商业智能与分析、移动解决方案、虚拟化、云计算成为CIO在未来3~5年最重点关注的领域。

为了满足不同企业的业务需求,调研结果显示,目前CIO们主要担负着四种不同的使命。另外,对来自中国的69位CIO的调研结果显示出,与以往相比,中国的CIO们已经与全球各国的CIO持有越来越一致的观点,并对云计算等新变革技术的应用抱有更加积极的态度。

云计算及商业智能与分析成关注重点

Diane Brink说,通过本次全球CIO调研发现,CIO们的愿景正在不断演进,对于未来“最重要的远见性计划元素”,有60%的CIO表示他们将在未来五年中应用云计算技术,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这一结果与2009年相比,几乎增长了一倍。Diane Brink解释说,该数据显示出随着企业业务需求的不断增长,业务信息量也不断增加,企业正在努力寻求可以简单、直接的访问数据,以获得业务洞察的能力。云计算技术的出现正可以解决这一难题,为企业提供高效、廉价、随需使用的数据服务交付方式。这一调研结果不仅体现出云计算对于企业业务发展的价值已经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同,更重要的是CIO们已经开始进行云计算技术实施的评估与准备工作,云计算也真正进入到产业实施阶段。目前,云计算已经与外包共同成为CIO实现IT变革,推动企业业务发展的关键工具。可以预见,随着云计算在企业业务中的不断应用,高效而智能的云计算时代已经到来。

在本次调查中,“商业智能与分析”仍然受到CIO们的青睐而位于首位,有83%的CIO表示将通过商业智能与分析技术来实现从大规模数据中获取业务洞察的目的。而主数据管理、客户分析、数据仓库和可视信息仪表板则成为CIO将数据转化为洞察的优先事项。为了应对现代市场的快速变化,CIO更倾向使用移动计算解决方案以获得应对变化的灵活性。而带有扩展与增强功能的移动设备也已经成为企业应对不断增长的生产需求与新市场机遇的重要武器。调查中,74%受访的CIO认为,移动计算解决方案将改变现有的市场规则。这一系列调查数据体现出,世界正在向更加智能化、互联化的方向发展。快速增长的数据量将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商业机会,CIO将不断利用云计算、分析技术等方式来实现对数据价值的深刻挖掘,帮助企业抢占未来市场的竞争高地。

四大使命推动业务发展

此次调研与去年IBM所做的全球CEO的调查相比,CIO与CEO所关注的内容趋向一致,均高度重视洞察力、人员技能与客户,并将风险管理作为其首要任务。同时,CIO高度重视数据的运用,尤其是主数据管理、数据仓储和客户分析,并相信商业智能和业务流程管理对提升竞争力至关重要。

调查发现,目前,中国CIO已经开始考虑创新技术对业务模式的影响,例如云计算、分析技术、Web2.0等,甚至将其纳入未来3~5年的计划之中。通过与全球其他地区的CIO调研结果对比可以发现,中国CIO在对IT及IT价值的认知上已经与其他国家的CIO保持一致。中国的CIO正逐渐认识到自身在企业业务创新与变革中的重要作用,并积极寻求在业务中充分发挥IT价值的机会。

通过面对面的访谈,并结合全球CIO调研结果,IBM提出为了满足不同企业的业务需求,中国CIO主要担负着高效管理、提升运营、推进转型和开拓创新四种使命。其中提升运营是中国CIO的主导使命。而这些使命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根据企业不同发展环境、发展阶段的需求而不断变化。

大数据调研报告范文2

关键词:大数据 市场调查与预测 教学改革 专业特色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2-237-02

一、引言

信息技术和社会化媒体的飞速发展引发了数据的大爆炸,而庞大的数据集为企业进行市场调查与预测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适应新的企业需求,高校《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引入新的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理念,使用更加先进的调查预测工具,为企业培养出具备数据分析能力的优秀人才。

二、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一)大数据时代的要求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企业越来越重视基于大数据的更多样本,更多实时数据的分析。对于市场专业本科阶段的学生来讲,虽然不能达到数据分析的专家,但是必须顺应时代及企业人才需求的变化,提升数据分析的能力,《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的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二)传统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存在很多弊端

《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实践性强,但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很难达到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法主要强调的是理论知识的传授,学生缺乏参与感,很难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性;第二,传统课程安排实践课时偏少,通过查阅各类院校本课程的教学计划,多数高校实践课时占总课程课时的比例不足30%,教师很难对整个实践过程进行监管和指导。第三,传统的教学模式忽略了对实践能力的考核,基于实践课时偏少,实践成绩所占总成绩的比重很低且缺乏完整科学的成绩评定体系,容易造成学生“搭便车”的现象;第四,《市场调研与预测》课程与《统计学》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在授课过程中如果缺乏课程衔接与配合意识,很容易造成内容的重叠。同时,如果学生的统计学知识不扎实,对数据的分析仅仅停留在问卷调查数据的初步统计,很难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三、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

《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的教学改革应顺应大数据时展的要求,通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教学内容上增加数据分析的内容,主要引入SPSS统计软件的实验课程,提升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教学形式上采用课题式教学,通过课题式教学与分组合作学习的互动式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课程考核上,通过制定公平合理的考核制度提高学生参与实践锻炼的积极性,并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基础上提高对教师教学的满意度。

(一)教学内容的调整

依据市场调查与预测统计分析的需要,学生要先修《统计学》课程,通过和《统计学》教师的沟通与配合,《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教学内容减少与《统计学》重复的理论部分,增加数据分析内容,尤其是SPSS操作模块。与此同时,增加实践课时。该课程的总课时为48学时,其中课堂理论授课占用24学时,SPSS操作占用12学时,实践课时12学时。课程理论讲授模块的内容包括:市场调研方案设计、数据搜集方法、市场调研误差、数据整理与分析、市场调研报告的撰写、市场预测的基本方法。SPSS操作模块包括: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问卷数据的录入与清理、单变量的一维频率分析、双变量的交叉表分析、多选变量的一维频率分析和交叉表分析、描述统计分析、简单统计推断、单因素方差分析、线性相关分析与线性回归分析。@两个模块不是孤立的,而是通过课题式教学完成,学生通过选定的课题展开,围绕选题在实践课时完成完整的市场调研过程,应用SPSS完成数据的分析过程,最后以课题小组的形式进行汇报。

(二)教学的组织形式

教学组织形式上主要采用课题式教学与分组合作学习的形式,鼓励学生按照兴趣以4~6人为一组进行组队,通过发现生活中与市场调查相关的实际问题,参与教师的课题项目,参与大学生市场分析大赛或者结合大学生创新项目等形式确定调研主题,明确调查目的、调查对象和调查范围,设计调查方案。无论对于教师还是学生,新的科研项目的立项都会面对很多的新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全体师生围绕共同感兴趣的科研课题展开教学与科研活动,形成一个学习型的教与学的团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与实践的意识。师生在教学与科研活动中会有新的发现,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三)课程成绩评定方案的优化

由于《市场调查与预测》的课程加强了实践环节,所以在最终课程的成绩评定中,学生实践环节的占比要相应的提高。我校传统课程考核中,综合成绩=平时成绩+期末成绩。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分别占30%和70%。现计划调整为:综合成绩=实践成绩+期末成绩。其中实践成绩和期末成绩各占50%。由于实践环节都是分小组进行,调研报告和最终的汇报只能区分不同小组的最终表现,很难区分小组成员的实践表现。为了防止小组成员在团队作业中出现搭便车的现象,所以学生个人实践成绩=小组实践成绩70%+个人平时成绩30%。小组实践成绩的评定在汇报过程中采取小组互评和老师评定相结合的方式,其中小组互评占30%,由其他小组评定的平均分计算得来,老师评定占70%,按照课题选题的难易程度及完成的工作量大小来确定。个人平时成绩=组长评分30%+老师评分70%,组长评分根据组员的参与度及完成情况决定,老师评分根据小组分工的完成情况决定。这种成绩评定结构尽可能的做到客观公正,让学生切身体会到自觉参与实践锻炼的重要性,促进学生积极投入到实践锻炼中,并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对教师教学的满意度。

四、课程改革与专业特色

由于课程采用课题式教学与分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而且对学生团队沟通与合作能力也是一种提升。通过这种教学模式的实践也可以为市场营销专业特色的建立指明方向。

(一)以就业为导向

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将来很可能从事市场调研工作,因此如果能在学习的基础上考取相关证书可以很大程度提高就业率,比如可以鼓励学生考取中级调查分析师证书。中级调查分析师证书考核的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模块:消费者行为学、调查概论、市场调查实务、抽样技术和调查数据分析。学生可以侧重以“消费者行为”为课题开展市场调查,不仅使学生掌握了市场调查的基本理论知识,而且也掌握了市场调查的实务,提高了数据分析的能力,实现了大数据时代企业对新的人才需求的无缝衔接。

(二)以专业竞赛为导向

该课程的实践环节也可以以专业大赛为依托,比如学生的选题可以先以校级大学生创新项目为基础组织教学实践,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可以为参加更高层次的专业大赛奠定一定的基础。在现有课题的基础上选拔比较好的项目衔接省级大学生创新项目、全国及海峡两岸大学生市场调查分析大赛等。这种模式既可以加强与全国高校的交流,也可以紧追市场调研实践教学模式的前沿,拓宽任课教师的思路,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提高教学满意度。

总之,《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的改革不仅顺应了大数据时代的发展,同时也能体现出以市场调研为依托的专业特色。但是我校《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的改革并非一蹴而就,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课程的改革不仅和现有师资水平有关,而且与学校的各种软硬件配置以及实验室建设也存在很大的关系。目前我校在《市场调查与预测》教学方面的软硬件还存在很大的欠缺。如何提高实验室的利用效率,加强实验室软硬件建设,实现SPSS操作课程与理论课程的无缝衔接也是需要我们通过调研来逐步改善的。同时,课程的建O需要长期的投入和努力,我们在提高学生的市场调研实践能力,增强学生将来融入社会的适应能力的过程中还要不断摸索和提升,紧跟时展的步伐。

参考文献:

[1] 段晓梅.基于SPSS软件的《市场调查与预测》实验课程教学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9)58~60

[2] 李红梅.市场调研课程实践性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12)107~109

[3] 陈成栋,刘晓云.“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教学改革实证研究[J].中国市场,2012(35)26~28

[4] 赵磊,朱娜.“大数据”时代农业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市场调查与预测人才培养方法探讨与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4(27)187~188

大数据调研报告范文3

>> 价值衡量在决策中的应用 货币时间价值在投资决策中的应用 论价值工程在投资决策中的应用 时间价值在企业融资决策中的分析运用 统计信息在经营决策中的新作用 财务信息在企业决策中的应用 信息决策中的信息分析方法 浅谈资金时间价值在项目投资决策中的运用 刍议价值管理在工程建设决策阶段中的应用 论价值工程原理在工程投标决策中的应用 价值工程在水利建设项目决策中的应用 层次-价值分析法在物流项目投资决策中的应用 价值工程在小水电技改项目决策中的应用 谈谈价值工程在水利工程方案决策中的应用 价值工程在清代文化元素产品开发与服务决策中的应用 在企业投资决策中货币时间价值的应用 价值链在企业投资决策中的应用分析 价值工程在桥梁墩部施工管理中的决策优化分析 资金时间价值在企业投资决策中的应用 货币时间价值在企业投资决策及企业经营中的运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from=search.2016-06-30.

[5]乔 华.一流的科研信息推动一流的学术研究――SCI数据库在科研中的价值与应用[EB/OL].http:///home/detail/121

1.2016-06-30.

[6]中国科协“学会学术交流活动状况及期望专题调研组”.学术交流是学会凝聚科技工作者的基础――学会学术交流活动状况及期望调研报告[R].学会,2005,(7).

[7]李国杰.大数据研究的科学价值[J].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讯,2012,(9).

[8]周三多,陈传明,鲁明泓.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三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大数据调研报告范文4

IBM已经从沿袭了近100年来只专注于“企业级的商业机器”的公司演变成为一个关注“企业、环境、地球、人”的公司。如果把IBM从专注硬件变身为“软件+硬件”视为大象的第一次转身,而从“软件+硬件”变成“软件+硬件+服务”看做是第二次转身,那么这一次将是IBM的具有颠覆性的第三次产业转型。

罗睿兰最近在一次采访中表示,她和IBM对新一轮增长有了明晰的看法。她说,IBM已经抛弃了部分盈利能力低的业务,在新领域投入巨资,例如大数据和云计算。而在不久前的2014 IBM中国论坛上,IBM中国宣布启动2014三大战略方向,包括借助大数据分析协助行业和专业转型,通过云计算帮助企业重塑IT基础架构和通过移动社交构建互动参与体系,被外界评价为是云计算、大数据、社交商务等技术的全面落地,也是IBM服务能力的进一步体现。

这三大战略方向中都离不开软件的支持与辅助,IBM软件集团大中华区刚刚的2014年度策略恰恰是通过投入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移动与社交等为代表的核心技术,推动“洞察分析体系”的建设,帮助企业实现向“客户导向型企业”转型。

IBM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软件集团总经理胡世忠指出:“今天,消费者和企业同处在一个瞬息万变的环境中,企业面临着从‘以客户为中心’向‘客户导向型企业’的转型。在大中华区,我们将着力推进软件在大数据分析、云计算、企业移动与社交领域的投入,利用软件技术的创新智慧,助力企业打造洞察分析体系,实现智慧的转型。”

大数据挖掘消费者所需

根据Gartner数据显示,IBM连续13年蝉联应用基础架构和中间件市场冠军。Gartner报告同时显示在11个市场门类中,IBM有8个排名全球第一,包括企业级中间件等门类以及移动、社交及云计算相关领域。不仅如此,IBM在大数据分析、移动等领域的表现也可圈可点:2013年IBM大数据分析领域营收高达160亿美金 ,在企业社交、移动、安全及漏洞管理三大市场占据全球第一的位置。

在大数据领域,根据市场调研机构Wikibon最新研究报告《大数据供应商收益与市场预测》(Big Data Vendor Revenue and Market Forecast),IBM连续两年实现大数据市场占有率第一,领跑报告中的70多家大数据供应商。同期,IBM年度报告也显示,2013年IBM大数据分析领域营收高达160亿美金。

Wikibon报告称,2013年,IBM了多项大数据技术创新,包括PureData System for Hadoop、BLU Acceleration、新版BigInsights以及Watson Developer Cloud,这些技术满足了客户日益增长的需求,也使IBM在市场中脱颖而出。此外,收购SoftLayer和Cloudant 对大数据的云化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在充分展现了在该市场的领先优势后。2014年,IBM将持续升级在大数据方面的投入,一方面继续深入在金融、电信、医疗、零售、制造等各行业的实践,另一方面增强大数据与分析与云计算、移动、社交等热点趋势的融合,实现认知分析与大数据应用的不断融合。

胡世忠表示:“目前,IBM已经建立起了世界上最全面和最深入的大数据分析体系,并获得包括中国市场在内的全球市场的认可,2013年IBM整个大数据分析领域的营收高达160亿美金。IBM2014年的大中华区策略的精髓是‘成客户之需,就软件之致’,目的是为了帮助企业级用户拉近与终端消费者的距离,而大数据分析技术恰恰能够帮助企业挖掘消费者所需,从而快速有效获取竞争优势。近年来,IBM软件加大大数据及分析领域在中国市场的投入,我们期望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能够在IBM的帮助下利用大数据分析的理念和创新技术实现商业创新。”

混合云定位开启新时代

在云计算方面,IBM构建了最为全面和丰富的云产品及解决方案,为企业提供100多套业界领先的SaaS产品,以满足企业开展包括营销等在内的各项工作。IBM还投资10亿美元构建BlueMix平台,并将在2014年投资12亿美元拓展SoftLayer在全球的数据中心建设。

同时,IBM还宣布与必能宝公司展开基于IBM的代码为BlueMix的PaaS平台全新合作,并开发新的混合云定位服务,以帮助企业挖掘客户、地理信息及网络通讯之间的深入关系,从而交付更个性化服务及相关实践经验。

IBM BlueMix 是一种全新的开发环境,能够帮助客户与开发者提升混合云部署速度。作为同时具备IBM软件、第三方产品及开放技术优势的新型平台即服务(PaaS),BlueMix可在云中提供DevOps,从而打造开放的、可扩展的、集成的开发体验。必能宝是在IBM BlueMix平台即服务上部署的首批第三方解决方案,开发者与公司已可以开始使用。

全球有超过12亿人在入住酒店和使用社交媒体定位分享功能时,会使用必能宝定位智能解决方案。必能宝定位智能产品组合通过提供最全面的功能,帮助企业实现空间数据的可视化,并加深对具体定位之间的关联性理解。通过使用这些先进的、精确度极高的定位数据,保险公司能够更好的完善决策,电信运营商能够更清晰的分析网络覆盖,零售商能够更了解客户最有可能进行购买的时间和地点,从而进行更具针对性的促销。

此次合作为必能宝提供了一个展示其定位服务、电子商务实施、互联网邮资与包裹管理等解决方案的平台。通过IBM的API管理,必能宝还扩展了开发者与创新者的生态系统,并加快了其在全球范围内推出新服务、开拓新市场的速度。

社交推动建立洞察分析体系

全球每日产生25亿GB数据、使用社交媒体的用户已经达到了16亿、2015年全球互联的移动智能设备总数超过1万亿……身处互联互通的时代,消费者产生的海量信息和期望建立开放沟通平台的要求,占据了企业中各职能部门首席高管们的首要位置。对此,IBM《2013年IBM全球首席高管调研报告》指出,技术已成为推动企业变革最重要的外部力量,而以社交商务、移动计算、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将推动变革进程。

由社交、移动和云推动实现的企业互动参与体系,将帮助企业收集到极具价值的数据,与之相较的传统业务体系数据则以更加结构化的数据推动企业业务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意识到,将企业的参与互动体系与传统业务体系数据结合建立洞察分析体系,将产生全新的直达行动的业务洞察,提供极高的业务价值,并可将其用于零售、金融服务和医疗等多个领域,推动行业创新和商业变革。由此可见,在向“客户导向型企业”转型的过程中,建立洞察分析体系,对于企业来讲意义重大。

在企业移动与社交领域,IBM拥有4300项移动、社交和安全技术专利,遍布世界各地的25个安全实验室和10个安全运营中心,并通过收购12家安全技术公司、8家移动营销的公司,为企业开展安全和个性化的互动参与提供先进的解决方案和专业知识。

IBM全球副总裁兼IBM中国开发中心总经理王阳博士介绍说:“针对目前不同行业对快速增长的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移动与社交技术的需求,IBM中国开发中心将不断加大研发力度,利用技术实践所积累的丰富经验,通过在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社交及移动等以软件为主导的领域的投入,帮助企业支持当前参与互动体系的商业和技术创新,从而推动洞察分析体系的建设,从容应对向‘客户导向型企业’转型的趋势。”

同时,IBM软件集团还将以持续的创新能力完善生态系统,帮助合作伙伴增强软件能力,提升客户体验。

大数据调研报告范文5

 

1.从计算到数据新闻:计算机辅助报道的起源、发展、现状

2.大数据与新闻报道

3.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叙事模式

4.著作权法中不受保护的“时事新闻”

5.全球视野下的“数据新闻”:理念与实践

6.重造新闻学——网络化关系的视角

7.整体转型:关于当前中国新闻传播学科建设的一点想法

8.影响公民新闻活动的三种机制 

9.“理想”与“新媒体”:中国新闻社群的话语建构与权力关系

10.作为开放新闻的数据新闻——英国《卫报》的数据新闻实践

11.中国新闻从业者的社交媒体运用及其影响因素:一项针对上海青年新闻从业者的调查研究

12.新媒体时代的新闻生产:理念变革、产品创新与流程再造

13.作为社会史与新闻史双重叙事者的阐释社群——中国新闻界对孙志刚事件的集体记忆研究

14.搜索类新闻聚合APP的侵权认定分析

15.新闻媒体报道与资本市场定价效率——基于股价同步性的分析

16.微信公众平台:新闻传播变革的又一个机遇——以“央视新闻”微信公众账号为例

17.新媒体革了新闻专业主义的命?——公民新闻运动与专业新闻人的责任

18.新闻社群的专业主义话语:一种边界工作的视角

19.公民参与时代的新闻专业主义与媒介伦理:中国的问题

20.大数据分析与可视化技术:新闻传播的新范式——“大数据与新闻传播创新”研讨会综述

21.从出现到扩散:社会实践视角下的数据新闻

22.数据新闻:大数据时代新闻可视化传播的创新路径

23.中国大陆新闻传播学研究十五年:1998—2012 

24.数据新闻:“讲一个好故事”?——数据新闻对传统新闻的继承与变革

25.中国新闻类APP的市场竞争格局及其盈利模式探讨

26.新闻漫画多模态隐喻表征方式研究——模态配置的类型、特点及理据

27.虚拟/增强现实技术的兴起与传统新闻业的转向

28.实践新闻专业性 实现新闻公共性——基于新闻观的视角

29.试论《人民日报》官方微博新闻评论的话语方式

30.一种基于特征演变的新闻话题演化挖掘方法

31.当代中国主导新闻观念的可能选择:发展新闻专业主义

32.数据新闻:一个亟待确立专业规范的领域——基于国内五个数据新闻栏目的定量研究

33.语言语境与新闻理解——英语硬新闻语篇评价策略解读

34.基于语料库的英语财经新闻汉译本的词汇特征研究

35.众筹新闻:变革新闻生产的权力结构

36.基于增强现实媒介的新闻叙事创新策略探索

37.新闻专业主义的本土化探索

38.新闻业的未来:网络新闻

39.媒介融合时代的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基于18所国内新闻传播院系的调研报告

40.新闻从业者的工作自主性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新媒体环境下的考察

41.“共”时代的开创——试论新闻传播主体“三元”类型结构形成的新闻学意义

42.数据新闻:价值与局限

43.自媒体力量的想象:基于新闻专业主义的质疑

44.自媒体时代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和反思

45.突发公共事件舆情传播特征与规律研究——以新浪微博和新浪新闻平台为例

46.数据新闻:大数据时代新闻生产的核心竞争力

47.困境中的重构:新媒体语境下新闻专业主义的转向

48.“大数据”时代:新闻业面临的新震荡

49.“数据新闻学”的发展路径与前景

50.创新与坚守:美国经验与新环境下国内新闻教育路径探索  

51.关于当前新闻传播几个理论问题的思考 

52.大数据时代的数据新闻生产:现状、影响与反思

53.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理念与路径

54.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聚合的著作权法规制——以网络商业模式的创新为视角

55 .移动新闻推荐技术及其应用研究综述 

56.财经新闻报道中数据的功用——以彭博新闻社财经报道为例

57.“风险规避”逻辑下的新闻报道常规——对国内媒体社会冲突性议题采编流程的分析

58.大数据对于新闻业态重构的革命性改变 

59.新闻话语表征的形式、功能和意识形态 

60.2014年中国的新闻传播学研究

61.记者为什么成了不可爱的人?——兼论网络时代新闻生产者、使用者的“冲突”

62.大数据与新闻理念创新——以全球首届“数据新闻奖”为例 

63.大数据方法与新闻传播创新:从理论定义到操作路线

64.移动化、智能化技术趋势下新闻生产的再定义

65.新闻权威、职业偶像与集体记忆的建构:报人江艺平退休的纪念话语研究

66.“他者”的媒介镜像——试论新闻报道与“他者”制造

67.“国际新闻”与“全球新闻”概念之辨——兼论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68.伪新闻:虚假新闻的“隐存者” 

69.新闻生产即记忆实践——媒体记忆领域的边界与批判性议题

70.大数据时代的数据新闻报道——以英国《卫报》为例

71.未来新闻的知识形态

72.新媒体与新闻生产研究:语境、范式与问题

73.新媒介环境下新闻真实论视野中的几个新问题

74.新媒体时代时政新闻如何突围——也谈澎湃新闻的竞争策略

75.新媒体环境下我国电视新闻的嬗变与发展

76.塑造新闻权威:互联网时代中国新闻职业再审视

77.澎湃新闻,能否成为新闻客户端的标杆?——对澎湃新闻的几点思考

78.《新闻联播》简史:中国电视新闻与政治的交互影响(1978-2013)

79.“再叙事”视阈下的英汉新闻编译

80.浅议重大公共危机事件中新闻发言人的发言与舆论的关系

81.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国际发表现状与格局——基于SSCI数据库的研究

82.面向Web新闻的事件多要素检索方法

83.重建新闻的公共性共识是否可能?——从近期的传媒伦理争议谈起

84.一种中文微博新闻话题检测的方法

85.网络新闻“标题党”的现状与叙述策略——对8家网站新闻排行榜的定量分析

86.新媒体语境下新闻传播教育面临的困境与革新

87.《新闻联播》:从信息媒介到政治仪式的回归

88.新闻客户端:信息聚合或信息挖掘——从“澎湃新闻”、《纽约客》的实践说起

89.为什么我们没有“新闻法”——反思我国新闻传播立法研究

90.网络新闻从业者的基本构成与工作状况——“中国网络新闻从业者生存状况调查报告”之一

91.翻译中的超文本成分:以新闻翻译为例

92.社会化媒体时代中国新闻从业者的认知转变与职业转型

93.数据新闻学的发展现状与功能

94.学术文献的文体特征及其检索意义——计算机科学文献与相关新闻报道文体的比较研究

95.众筹新闻:网络时代美国新闻业的创新及启示

96.新闻编译中意识形态的翻译转换探索

97.新闻工作者微博应用的困境及其根源

98.职业理念够了吗:新闻专业主义话语的另面 

大数据调研报告范文6

但在走访了全国27个省市815人,其中企业决策人士CEO、LOB、VP及以上127人,CIO及相当级别495人之后,戴尔服务副总裁杨念农深刻地认识到,传统企业向电商转型绝不是这样简单的一句话。

“前几年,传统企业‘触电’时,大多抱着‘我就搭一个平台,卖点东西,开发一个新渠道’的心态。”杨念农说,随着这几年电商的发展,传统企业越来越意识到,电商对整个企业,尤其是企业内部的管理和流程都带来了巨大的转变。“电商不是一个概念或者渠道那么简单,它要从整个战略层面转型,从企业的DNA转起。”

国美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据了解,戴尔服务从2010年开始与国美合作。承接了美国在线从前端定单系统到后端供应链管理的整个平台搭建。一开始,国美的电商业务量并不大,戴尔服务主要负责部署互联网订单处理系统。随着业务的急剧增加,到2013年,杨念农和他的团队最主要的工作已经变成了国美内部系统的改造,包括仓储物流的管理、支付体系,以及与库巴的整合等。同时,他们从战略层面开始与国美集团沟通,过去国美电商的产品是从集团内部采购之后再出售,而现在,电商和门店的采购业务基本上都由集团统一完成。

在这一过程中,国美经历了简单复制线下经营模式的电商1.0阶段,进入了线上线下“左右互搏”,同时开始数据深度挖掘和全品类拓展,供应链初具形态的2.0阶段——这里面有许多传统企业向电商转型中正在苦恼的问题,比如如何选择切入电商的时机、路径和模式;如何平衡线上线下的渠道;如何获得有经验的人才、如何提高供应链管理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