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职工技能培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职工技能培训范文1
再就业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可以进行人生的二次选择。中央大力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常态,为员工再就业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同时也为再就业提出了更高的就业标准。失业职工应抓住一切提升自我能力的机会,促进技能的提高,实现一专多能,以适应不断提高的社会人才需求。
失业职工的再就业关系到民生,关系到社会稳定。开展失业职工技能培训,提高其市场需求的职业能力,是促进再就业的有效途径。为此,中央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促进职业技能培训的政策,省、市、地方政府也制定了相应的规定和执行措施,划拨专项资金,对各类培训机构给予支持,对符合条件的失业职工进行免费的技能培训,使他们能够掌握新的技能,从而走上再就业之路。
二、失业职工技能培训存在的问题
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失业职工的技能培训还存在以下问题。
1.培训效果不佳
失业职工的家庭经济状况不同,生存条件不同,条件好的能安心按时参加学习,条件差的首先以生存为先,他们急于找到能维持生计的工作,甚至是用无技术因素的纯体力劳动来解决生计,无法保证正常的学习时间,也不能专心致志地投入学习,人到心不到,培训效果不佳,甚至流于形式。
2.文化程度差异大
失业职工的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接受能力不同,教学进度难以同步。有的失业职工不能选择适合自己、适合市场需求的工种,盲目跟随学习,学习一段时间没有任何效果。
3.管理难度大
失业职工下岗后,对他们的管理难度较大,他们不能及时掌握国家的有关政策,不能正确评估自己与市场的需求。同时政治思想教育跟不上,思想观念不能与时俱进,或得过且过或挑三拣四,奋发有为的创新思想不足,自己创业又受资金、知识等各方面的限制,大多很难走上良性循环之路。
4.培训机构的问题
各类培训机构面对国家专项资金扶持的失业职工培训工作执行力度不一样。有的不能以责任担当为己任,而以经济利益为主,忽略培训质量,对失业职工培训的复杂性估计不足,耐心服务的意识不强,疏于思想指导、心理辅导,不能帮助他们分析市场需求和就业导向,只接收不指导,甚至对失业职工产生歧视,造成就业不通畅,各种问题层出不断。
三、搞好失业职工技能培训的措施
针对失业职工技能培训现状,按照现行国家政策完善培训工作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落实失业职工技能培训政策
落实失业职工技能培训政策,政府加大监控力度,对各类培训机构的办学资质(培训工种、教学计划、师资力量、实习设备)严格审核,确认培训的专业是否符合市场需求,是否实现通畅就业,是否完成教学执行过程,是否达到考核培训效果。
2.健全失业职工技能培训机制
各类培训机构不断总结培训经验,完善各类培训机制,从心理辅导、就业导向、技能掌握等各方面给予培训,切实提高失业职工的素质,以关心爱护、履行职责为基点,真正使失业职工学到有用的技能。
3.采取多种技能培训形式
根据失业职工的实际情况,采用多样化的培训形式:随到随学班、日常班、夜晚班、双休日班、循环班等多重并举,或是课堂集体教学,或是一师一徒,或是老生带新生,理实一体化教学以实习操作为主,学会为止。
4.多方配合共同努力
政府、机构、失业职工三位一体共同努力,提前做好人才市场需求调查,培训急需的工种,实现自主就业。提前联系好用人单位,采用委培的方式为失业职工培训后的就业做好准备,形成就业通道。
5.建立报名流程
学员在报名时,可通过提示牌的提示,选择学习哪些专业是市场急需工种适合自主就业,哪些专业是订单专业可稳定就业。确定学习方式和时间。根据自己的能力选定学习档次。
职工技能培训范文2
[关键词]电力企业;职工;技能培训
中图分类号:F272;C9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4-0154-01
0 引言
电力企业的正常运行,是确保我国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快速发展的重要前提。目前,随着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电的不断增加,电力企业在实际经营过程中所承担的压力也逐渐增加,面对着艰巨的社会责任、社会使命,电力企业在加强内部改革,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必须要加强对职工技能的培训工作,提升员工的整体工作水平和业务能力,推动企业升级,实现企业的高效运作,发挥电力企业的重要作用。人才的竞争是企业竞争的精髓所在,电力企业只有加大员工技能培训工作的力度,才能为企业可持续的发展不断注入新的动力。
1 电力企业职工技能培训面临的问题
1.1 思想认识不足
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电力企业中员工的技术水平存在着良莠不齐的问题;没有充分的重视职业技术教育的必要性,缺少培训资源;高水平的技术人员培养情况很难满足电力企业的技术转型需求;保守的企业管理理念,这些都是制约企业的快速发展的不良因素。这些问题普遍存在于企业当中,部分员工对企业的技术培训存在一定程度的排斥,由此可见,企业技术员工缺乏危机意识,自我的学习积极性比较低,特别是基层的农村电力员工,因为较低的素质水平和陈旧的思想观念,所以对于企业员工的培训排斥性更大,很多的员工培训都还停留在“要我学”的阶段,而不是“我要学”的情况。
1.2 培训缺乏针对性
由于员工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和职业素质大不相同,从而产生了不同的培训态度和培训效果,“一刀切”式的培训方式不仅不能够带来理想的效果,而且会逐渐拉大员工内部的技术能力断层,容易在生产过程中产生“木桶效应”。
1.3 培训内容、形式单一
现阶段,很多电力企业职工技能培训的形式和内容都比较单一,仅仅限制在相关专业的电力知识技能方面,培训的形式也是按照固定模块进行,很多员工对培训的态度都只是应付了事。过分的注重学历教育以及文凭证书,使电力技能培训逐渐淡化,实际操作和理论培训产生的脱节,导致员工对培训厌恶排斥,难以实现最终目的。
1.4 缺乏有效的培训评估
目前职工技能培训评估工作还停留在初级层面,仅对培训项目中所授予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考核,忽略了对受训者的工作行为及态度的改变、能力的提高、工作绩效的改善和为企业带来的效益等方面的评估。培训评估中所应用的方法比较单一,如绝大多数仅仅是以考试的形式进行培训项目的评估,评估与实际工作脱节。
2 电力企业职工技能培训对策
2.1 加强培训流程制定,健全培训机制
电力企业职工技能培训工作必须是有条理性、有规划性的,以充分保证员工培训工作可以满足企业的实际发展需求,能够为企业培训更多专业型的技术人才,能够实现对企业员工工作态度的规范,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热情,促进企业工作效率的提升。电力企业相关部门要加强对电力企业培训流程的制定,加强对培训工作的合理规划,对企业员工进行有效的分析,强调分层培训方法,将企业员工按照部门和技术能力进行有效的划分,并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关培训科目,以保证培训内容能够最大化的提升员工的实际工作能力。此外,企业员工培训工作必须具有规划性,必须要保证员工培训工作的周期性,不能认为员工培训工作对企业经营造成影响而削减培训时间和培训内容,从而导致培训工作效率和质量的低下,这样将严重影响到企业培训工作的时效性,对于企业的发展将带来严重的阻碍。
2.2 提高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电力企业职工技能培训能否取得良好的效果,取决于培训内容是否适用于培训对象。以往忽视了针对培训对象分层次、多维度的需求调研分析。为有效提升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需要针对培训对象的专业工作经历、技能水平、技能等级、学历、专业、职业资格等进行多维度的调研分析,通过召开专业培训研讨会、深入生产一线调查了解和分析职业生涯发展等多种形式,了解电网企业生产技能培训需求,为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奠定良好的基础。
2.3 丰富完善培训内容
首先,要对企业的当前发展及未来发展需求进行切实分析,将企业长远发展规划与实际培训内容相挂钩,例如内部部门对人员素质、技能、工作能力及思想意识的新要求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的开展培训项目。其次,加强企业实际问题的分析力度,职工技能培训是为了更好的发挥工作能力,帮助企业解决更多更为突出的实际问题,因此在培训内容中加强对历史遗留问题、曾发生过的重大事故以及当前客户所反映出来的主要要求进行深入分析,才能有效指导培训内容的科学制定。再次,加强企业内部员工的分析与评估,加强部门员工或具体员工的分析评估能够更好的确定培训内容,能够更好的划分培训范围及培训对象,能够加强培训的针对性与及时性和时效性。同时,在培训内容中也应该重视员工的自身价值挖掘与提升,为员工的职业规划、职业生涯提供更多帮助,这样不仅有利于企业的人力资源库扩容,也能够提升员工对企业的信任度、依赖度以及忠诚度。
2.4 建立有效的企业培训评估机制
建立有效的电力企业职工技能培训培训评估机制需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完善知识评估体系,加强对职工技能培训的考核,定期开展相应的调查和考核工作,及时了解培训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并确保员工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以确保培训质量,保证员工技术能力的有效提升。电力企业员工培训工作,对于企业新时期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企业在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员工培训工作,提高对员工培训工作的重视程度,加强员工培训考核,加强员工培训制度的建设,从而真正确保企业员工培训的顺利开展,为企业培养更多专业的技术型人才,促进电力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第二,不断强化激励制度,培养多种学习方式。企业培训不仅仅可以通过集体的培训,还应该加大现场培训工作力度。因此,企业培训应致力于不断强化激励制度,使员工能够进行有效的自我评估,促进员工个人和企业的发展。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开展职工技能培训工作是增强电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电力企业可以通过开展技能培训工作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但在实际培训中存在很多问题,例如教育培训前期的员工实际需求分析不到位、培训方式单一、缺乏有效的培训评估等。对于这些问题,电力企业要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做好电力企业的教育培训工作,以促进电力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电力企业要统筹提升生产技能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强化对生产技能人员岗位业务能力和实际操作水平的轮训,不断提升完善培训质量和效果,为服务电网企业的安全生产和优质服务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与智力支撑。
参考文献
[1]董广东,梁国艳.电力企业员工培训状况及发展趋势[J].中国电力教育,2008(24).
[2]由少华.浅析电力企业员工培训的方法和策略[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1(5).
[3]高澈.建立现代培训体系,构筑一流人才高地[J].中国电力教育 .2011(3).
[4]黄亚萍.电力企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开发研究[J].管理锦囊,2013(2).
职工技能培训范文3
关键词 加强 企业 员工 职业技能 培训
中图分类号:C975 文献标识码:A
人力资源是最活跃、最具发展潜力的资源。长期以来,由于职业技术工人素质普遍不高的问题,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障碍。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不断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攻坚时期,更应该提高对职业技术人员培训的重视度。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我国企业的发展,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因此,对加强企业员工职业技能培训进行分析和探讨,是非常有必要的。
1加强企业员工职业技能培训的重要性
1.1企业发展的现实需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更多新的设备、技术被应用到生产当中。在这种新的发展形势下,为了满足集成化生产的需要,要求员工必须具备更加熟练的职业技能。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加强企业员工职业技能培训是企业发展的刚性需求,是时展的必然要求。
1.2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全球经一体化的影响下,不断加剧了企业之间的竞争力。为了使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对员工进行知识技能方面的培训。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可以让员工学习到当前行业中最先进的技术,知识。除此以外,提高企业的生产力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的综合实力。最终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社会经济效益。
2当前企业员工职业技能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2.1企业领导重视不足
在我国市场中,大部分为中小企业。这些企业由于资金有限,规模比较小,往往更重视经济收益,从而忽略了员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另外,企业领导缺乏长远的眼光,单纯追求眼前的经济效益,没有在员工职业技能培训中发挥指导、引领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很不利于企业员工职业技能的培训。
2.2培训效果低下
很多管理人员开展培训活动时,并没有做好调研与规划,从而导致培训走过场,没有实际的效益。另外,培训结束后,也没有针对相关的知识、技能进行考核。在这种培训模式下,没有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也会降低培训的质量。除此之外,很多员工缺乏市场竞争意识,安于现状,也是培训效果不高的原因。
3加强企业职工技能培训的办法与措施
3.1争取政府方面的支持
通常情况下,中小企业都有自己的培训机构。然而,由于受到资金的限制,主要以岗前培训为主,没有条件开展大型培训活动。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中小企业应该积极争取政府方面的支持,享受政府在补贴方面的优惠政策。比如,某企业获得政府在培训方面的补贴资金后,建立了专门的培训机构,对当地的职工进行知识、技能方面的培训。该培训班创建后,在当地起到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在政府的支持下,很多员工参与了免费培训,提高了自己的职业技能水平,最终给企业带来了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3.2采用灵活多变的培训方式
企业在对员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时,为了保证正常生产,应该采用灵活多变的培训方式。首先,在企业内部建立培训基地,选择理论知识丰富、实践能力强的师傅对员工进行培训,对员工在操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其次,针对企业员工比较多的,可以按照班次进行培训。同时,借助轮休的机会,对不同的班次进行培训,避免影响正常生产;再次,在培训的过程中,针对理论层次比较低、实践能力不高的员工,进行专项培训。这样,可以使培训工作更有针对性;最后,在职业技能培训的过程中,除了理论知识培训外,应该加强实践环节的培训,切实提高员工的综合应用能力。
3.3科学合理设置培训课程
合理设置培训课程是职业技能培训质量的保证。在课程设置方面,应该做好这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在培训之前,明确培训的方向与重点,针对员工的薄弱环节,设置合理的课程内容;其次,培训组织者要深入到基层一线,了解员工的专业层次、技能水平,针对不同层次的员工,开展不同形式的培训活动。比如,针对层次比较高的员工,适当地加强理论方面的培训。针对层次比较低的员工,提高在操作方面的重视度;最后,在设置课程时,需要多参考其他同志的意见,从而提高课程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3.4建立严格的考核机制
为了提高员工的职业技能培训质量,要求建立严格的考核机制。在培训活动结束后,针对考核的内容进行笔试或者实操,了解员工学习的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对于表现比较突出,成绩优异的,给予鼓励。对于在培训中应付差事,培训考核成绩差的,给予必要的处罚。比如批评,减少奖金等。这样,不仅激发了员工的在培训中的积极性,而且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
4结语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企业的发展如雨后春笋,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与此同时,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新的设备、技术被广泛应用。针对生产型的企业来说,职业技术人员的作用非常关键。因此,在新的发展形势下,为了不断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必须加强对员工的职业技能培训。本文针对当前企业员工职业技能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改进的办法与措施。比如,争取政府方面的支持,采用灵活多变的培训方式,科学合理设置培训课程,建立严格的考核机制等,希望可以起到参考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周自锷,仇军秀.谈谈企业职工的职业技能培训[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6).
[2] 李颖.浅析企业员工职业技能培训的探讨[J].科技视界,2014(35).
职工技能培训范文4
关键词: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资金
中图分类号:G725 文献标识码:A
1 当前农民工技能培训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农民工对职业技能培训重要性认识不足
农民工都来自农村,从小就生活在远离城市的地方,思想传统守旧,眼界较窄,容易安于现状,谋求突破和发展的想法不是很强烈,多年的生活习惯和思想观点很难一时改变,加之文化程度都不高,接受新事物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所以对于一些培训根本不想参与,认为可有可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另外,由于农民工进城打工,多数都是权益之计的短期行为,而且多集中在一些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基本以出卖劳动力为主,整体收入不高,时间又受限制,所以没有更多的精力和财力来参加培训,就是有意愿受训,也不具备条件进行接受培训。
1.2 农民工职业培训的规划与管理不到位
当前虽然全国各地从上到下都在积极的为农民工的培训找出路,出谋划策寻点子,许多部门也认真努力的去抓,去落实,但要知道我国的人口基数有多大,几亿农民的问题,绝对是个巨大的、系统的、复杂的工程,而目前主管这项目工作的主要由农业、人力、科技、教育、建设等部门,这些部门都是各司其职,各分一项,各部门虽然都在努力,却很难形成合力,缺乏统一和协调,这就形也了资源整合不到位,培训的效果也大打折扣,这种管理不统一,规划不协调的局面导致农民工培训的规模小、资源利用率低、效果不如意、培训体系不完整。
1.3 资金不足,师资力量弱,设施设备条件差
由于目前农民工培训的主要资金都是来自于中央及地方的财政,而一些地方一无工厂二无资源,主要靠的就是土地财政,地卖完了,财政就紧张了,更不要说进行培训了,多数地方虽然各级财政都努力挤出一点资金来搞培训,但却杯水车薪,根本解决不了多大的问题。多元化的投入机制没有建立起来,使得培训资金不足,致使培训工作步履为艰,这就造成很多农民工外出多年,却从未参加过培训,一直以出卖体力为主。资金的缺乏导致一些培训机构很难购进先进的教学、实习、实训的设备,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只是个概念,多数学校只能使用一些生产一线淘汰的旧设备来进行实习,效果自然是落后的。另外,由于资金的不足很难请到理论高、技术强的老师来讲课,绝大多数学校的教师都是挂职的,一些老师同时在几个培训机构挂职,所以也像明星走穴一样,真正上课的时间少之又少,而一些水平不高的老师虽然能专职讲课,但由于业务能力及水平的限制,基本上都是讲的一些书本上的知识,技能上的指导操作却成为短板,纸上谈兵的教学,效果自然不会理想。
2 关于加强农民工培训的对策及建议
2.1 大力提高对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认识
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是提高农民工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的最快速最有效的办法,也是转移农村劳动的直接手段,对农民工进城务工、农村劳动力转移、新农村建设、稳定社会、协调经济发展、建设和谐社会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对于农民工、各级政府及主管部门、企业主等都要充分认识到农民工职业培训的重要性。首先是主管部门要先提高认识并切实行动起来,通过各种形式的广播、教育、现身说法大力宣传农民工培训是利国利民的工程。
2.2 建立多元的职业技能培训的资金投入渠道
要合理构建培训的资金投入体系,形成“政府主导、多方筹集”的资金来源模式,以政府投入为主,向大中型企业征收一点作为培训基金,引入市场机制,鼓励一些民间资本投入到农民工培训中来,充足保证资金来源,各级政府对于农民工的培训资金也要严格监管,务必做到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只有保证资金,才能把培训工作高水平、高质量的完成。
2.3 整合培训资源,形成合力,有效培训
整合农业、科技、教育、劳动、财政等部门的优势资源,形成一个系统的完善的农民工职业培训体系,对于农民工职业培训的组织、规划、资金、内容等进行统筹安排,统一管理,形成清晰明确的培训格局,根据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层次结构、类型结构、劳动力市场变化,科学合理的设置培训内容,整合各地的高校、职校、科技示范园区的一些教育资源师资力量,做到培训有形有物,内容充实,操作性强,切实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4 完善法律支持体系
要从法律上确立劳动就业预备制度、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及劳动准入制度。即严格规定完成基础教育的农村劳动力到城市就业必须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城市用工单位必须依法从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求职者中录用职工,促使职业技能培训逐步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2.5 加大农村基础教育的人力资本投资
职工技能培训范文5
关键词:职工培训;培养机制;技能人才;培训原则;师资建设
作者简介:陈德俊(1963-),男,河南通许人,河南省电力公司技术技能培训中心,高级讲师;
王茜(1973-),女,河南民权人,河南省电力公司技术技能培训中心,高级讲师。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4-0181-02
加快人才培养不仅是企业发展的根本,而且也是企业进行正常生产和经营管理活动的重要保障。电力企业要建设一支一流的职工队伍,要适应企业创一流的要求,就必须加强职工的培训工作。对于专职培训教育工作者来说,有必要转变观念,调整思路,完善技能型人才培养机制,推动职工培训成效的提高。
一、学习交流与培养机制
无论工作、学习和生活,人们总是需要沟通与交流。目前所进行的各类生产技能型人员培训,在注重员工培训学习的同时,实际上更应该注重和强化的是教师与员工之间的一种教学相长的交流,即通过“注重学习、强化交流”的人才培养方式来达到培养与建设生产技能型人才的目的。同样,师资队伍建设与培养也需要这一培养方式,或有待完善为一种“常态化的师资培养机制”。
一是结构调整。师资队伍虽然由专、兼职教师组成,但在其职责方面,专职教师应以培养技术型或专家型理论教师为主;兼职教师则以培养技能型实训教师为主,两者兼顾。同时技能培训也应由专职理论教师配合兼职实训教师来完成。
二是资源优化。师资建设应以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选才原则,加快师资队伍人才库建设,特别是培训基地高技能领军人物建设(包括兼职教师),进一步发挥高技能领军人物在带徒传技方面的积极作用。
三是期望落实。师资培养既然有政策或制度,就要落实岗位或责任到人。换言之,抓好“师资队伍建设、落实培养机制”就是一切为了企业或学员的发展需要,有了企业的支撑以及一流的培训环境,才有可能为企业培养更多的技术或技能型高素质人才。
二、职工培训与人才培养
职工培训的根本就是旨在解决企业为了生存、发展、竞争、赢利而面临的保值增值的课题,以及职工为了自身的生存、发展、竞争、赢利而同样面临的保值增值的问题。结合目前的培训情况来看,特别需要的是转变职工培训人才培养观念或调整教学思路。
电影《天下无贼》中葛优有一句名言:“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最贵!”事实上,许多企业在培训上不惜花费巨资,但结果却令人遗憾,以致于许多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对培训深感无奈,不能不做,但每做一次,收获的抱怨却比效果更多。也许现实就是这样,与其抱怨不如想办法去“解决”。一切培训的出发点和终结点,必须是企业的利益。培训也就必须以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为主,以员工能够胜任工作的能力培养为主。目前就是以提高员工“知识、技能和素质”展开三个层次的职工培训。
三、不求所有与但求所用
针对职工培训,特别是生产技能人员培训,有必要再次回到教师们早已熟悉的“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以及“差教师教知识,好教师教方法”的理解之中。职前教育,教师贵在“传道、授业”;职后培训,教师重在“授业、解惑”。教师在课堂教学上的职责应该是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越来越多地激励学生思考。除了正式职能以外,教师将越来越多地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观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因此,有必要调整或改变目前的培训状况:对于教师来说,总是希望或祈求“所有”;而对于学员来说,期望或祈求的并不是“所有”,而是所学能有“所用”的学以致用或学用一致的培训内容,即:培训的重点不是所有(教师希望所有),而是所用(学员期望所用),这就是目前职工培训中应该坚持的“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选材(才)原则或培训教学理念。
四、实用为主与够用为度
在职工培训如何贯彻“实用为主、够用为度、技能必备”的培训教学方针这一问题上,目前比较认同的理解为:
第一,职工培训既是一种“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学用一致的培训活动,也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本身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培训之目的不是全面系统地进行二次再学习,就是为了实现职工一专多能综合素质的再次提高与拔高,培养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组织和管理能力的技能专家或以技能为主的技术专家。
第二,职工培训的定位应该放在“突出应用”上。其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突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培训形式的灵活性,重点应是强化学习内容的“引导”,明确不同岗位职工在不同阶段应学什么、怎样学,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一种利用现代技术获取知识的意识、能力和方法,而不是将所有内容进行全盘的灌输。
五、重视技能与从严培训
目前所进行的各类职工培训,应是由低到高的三个层次的培训,即:知识培训、技能培训和素质培训。职工培训到底是倾向于哪一层次,最终是由培训者的职能与预期的职务之间的差异所决定。
第一,针对生产技能人员培训,应是淡化理论、重视技能和加强素质。但在实际的培训教学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目前的培训几乎都是以基础理论或专业知识为主的课堂传授学习,真正能够突出技能培训或学习的比例、时间少之又少。这些问题由于涉及整个培训计划的调整或改变,需要有待综合协调或妥善解决。
第二,技能培训固然重要,但重中之重应是“从严培训”。实践证明,当年临汾电校“德育为首、从严治校、半军事化管理”的办学经验,以及“科学训练、严格管理,一切皆有可能”的训练启示,还是有必要在职工培训中得到加强与推广的。例如,河南省电力公司配电带电作业培训基地,在国网公司带电作业资质培训班的教学管理中,就推广和完善了“教考分离”机制和“准军事化”管理模式,在从严培训的基础上严把考核关,不仅赢得了好的声誉,也取得了好的效果。如2011年培训410人(包括取证和复证),其中只有26人没有取得带电作业资质证书,虽然取证率不是100%,但它客观公正地评价了学员的学习成效,杜绝了理论考试走过场或技能考核形式化。
六、教学评价与职业教师
教学评价或职业教师,针对生产技能人员培训来说,重点强调的也是培训效果或学习成效的评价,但其衡量标准应有所改变或调整。
其一,评价应是以学员为主体、以企业的发展需要为标准,重点应是对学员工作能力的培养或学习成效的评价。
其二,对于一名职业教师来说,无论是知识传授还是技能培训都应是实实在在的教与学,不能只关注自己的“教”,而不关注学员的“学”,特别是忽略学员们学以致用的实际需要。
作为一名职业教师,必须通过读书、学习、创新和提高,由“一桶水”变为“长流水”,以此造就自我的可持续发展之势。在工作中要时刻用这样一句话勉励自己: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依据“斯坦伯爱情三角理论”所总结的“七种职业教师的教学特点”,对于正确认识职业教师或转变培训教学观念应该有所借鉴与启发。其中,爱情之“激情”代表教师的“职业形象”;爱情之“亲密”代表教师的“授课技巧”;爱情之“承诺”代表教师的“课程内容”。
一是喜欢式教师——只有亲密,没有激情和承诺。教师可能让大家喜欢,但跟他学不到什么内容。授课时大家的掌声不断,也参与了很多活动,培训结束后感觉很开心,但不记得学到了什么,可为娱乐化教学。
二是迷恋式教师——只有激情,没有亲密和承诺。教师外表包装得很好,但实际授课是在读教案,在说一些大道理,要技巧没有技巧,要内容没有内容。
三是空洞式教师——只有承诺,没有亲密和激情。有的教师是专家、大师或名师,大家都知道他教授的内容很好,也出过几本书,在知名刊物上经常有其文章。这样的教师虽然教授的内容很好,但大家不接受,有何用?
四是浪漫式教师——只有激情和亲密,没有承诺。某些激励类型的教师,尤其如此。讲课没有逻辑性,但激情四射。下课时也就是教学结束之时,因为不值得回味。
五是伴侣式教师——只有亲密和承诺,没有激情。教师的授课内容有自己的东西,授课技巧上也会引导。但就是不像教师,缺乏激情,激发不了大家的兴趣。
六是愚蠢式教师——只有激情和承诺,没有亲密。教师看起来不错,像专职教师,教授内容也不错,但缺乏授课技巧。只是在不断地讲述,刚开始感觉不错,但很容易引起听课疲劳,甚至产生抵触情绪。
七是完美式教师——包含激情,承诺和亲密。这就是完美的职业教师了,在形象上看起来像教师,在内容上大家也能学到东西,在授课技巧上也可以引导大家接受他的观点和内容。
职工技能培训范文6
【关键词】 职业技能 培训 鉴定
农机行业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是农村人才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康大业,人才为本,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得到了上级组织的极大重视。开展农机行业职业技能培训鉴定,提高农机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技术水平,是推进农机化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工作。“十一五”期间,围绕实现“两个率先”,湖北省农机化事业将加快发展步伐,对农机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1.农机主管部门落实国家法律法规、履行职能的要求。农机行业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是国家法律法规赋予农机管理部门的职能。《农业法》第五十五条规定:“国家发展职业教育。国务院有关部门按照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统一规定,开展农业行业的职业分类、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管理农业行业的职业资格证书。”《农机化促进法》也对加强农机科技教育和人员培训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十五”期间,在各级农机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下,我省农机行业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基本建立了保障鉴定工作运行的行政管理体系和业务技术体系。
2.建设高素质农机化人才队伍的要求。加强农村劳动力技术培训,是促进农民就业,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指出:“要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充分发挥农村各类职业学校、化技术学校以及各种农业技术推广培训机构的作用,大范围培养农村实用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大面积普及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大力提高农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随着湖北省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机装备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农业机械正在向大中型、高性能、复式作业的方向发展。高性能的农业机械必须要有高素质的农机手,农机化高新技术可以引进,但技能型的实用人才只能靠自己培训。目前着重强调:切实抓好农机行政管理队伍、农机专业人才队伍、农机机手及技工队伍三支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各层次人员适应本职岗位的能力。当前要突出抓好机手和技工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各层次人员适应本职岗位的能力。
3.促进农机安全生产和农民增收的要求。目前从事农业机械驾驶操作、维修等从业人员中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不多,其中取得高级以上证书的就更少。其中大部分仅上岗前受过短期培训,未系统接受过农机基础知识、维护任务、故障排除等方面专业培训,且90%以上是初、高中毕业生,甚至小学文化,专业素质较低,农机运用水平和作业效益不高,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因此,加强这类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培训,使其成为适合岗位要求的合格的从业人员,是农机化事业快速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处理好各方关系,实现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持续协调发展
1.处理好与农机化各项业务工作的关系。农机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是农机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服从于农机化事业,同样也服务于农机化各项业务工作。农机行业职业技能培训鉴定与农机管理、推广、监理等业务工作之间,应是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关系,其作用在于通过提高人员素质,促进农机跨区作业、新机具推广、农机安全生产等各项农机化目标任务的完成。
2.处理好培训与鉴定的关系。培训和鉴定是职业技能开发的两大支柱,两者相互制约、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培训是前提和基础,鉴定是手段和成果。一方面通过培训为鉴定提供较高素质的鉴定对家;另一方面通过鉴定来为培训引领方向、检验和提高培训质量。“十一五”期间,必须重点加强县级职业技能培训基地的建设,使其成为农机行业人力资源开发、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机化技术培训的重要基地。
3.处理好数量与质量的关系。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着眼点是鉴定质量,要实现鉴定数量、鉴定质量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湖北省农机职业技能鉴定仍处于起步(欠发达)阶段,制度规章及培训鉴定设施有待规范完善,有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在争取一定发展速度的同时必须十分重视加强培训鉴定的质量管理,让农民切实体会到通过培训鉴定学到知识和本领,给其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让社会更了解这项工作的意义。通过长期扎实的工作,使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逐步步入“申请者自愿,持证者有用,社会认同”的良性发展轨道。
三、以致力于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为宗旨,创新工作思路、提高发展质量
1.加强宣传,争取投入,扩大社会影响。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投入是效益最大的投入。“十一五”期间,国家用于农民培训的资金将逐年增长。农机行业职业技能培训鉴定机构,担负着农机化技术培训和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的重要任务,应积极向财政、劳动等有关部门宣传和协调,争取相关专项经费的支持;在有关农机化专项工程、计划和项目中,应安排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项目实施和积极操作人员的技能培训、鉴定,提高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益,逐步形成稳定长效的经费投入机制。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和扩大职业资格证书的社会认知度。突出宣传职业资格证书在跨区作业等工作中给机手带来实惠的典型事例,宣传和鼓励机手积极参加各级农机部门组织的技能竞赛活动,建立激励机制,促进和形成学知识、学技能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