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专业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建筑施工专业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建筑施工专业论文

建筑施工专业论文范文1

关键词:接闪器;防雷引下线;接地装置;

引言:管线暗敷设随着现代电子产业的发展和大规模智能化建筑的兴起,建筑电气设计中所涉及的各类管线将越来越多,对防雷、防电磁脉冲等保护措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作为设备设计中的一部分,建筑电气设计与其他专业特别是与结构专业之间的协调、配合应该得到相应的重视。基于这一点,将分几个方面对电气设计、施工中与结构相关的若干问题加以讨论。

1 利用建筑中的结构钢筋进行防雷与接地

在《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中,多次提到在防雷设计时,应优先利用建筑本身的结构钢筋或钢结构等自然金属,作为防雷装置的一部分,使得在保证安全可靠性的前提下能兼顾经济性。因此,如何利用建筑物的金属导体是防雷设计中的重要问题。

1.1屋面结构与接闪器。现代建筑艺术除了追求立面上丰富多彩的线条外,对建筑物顶部造型也力求变化。由于新颖的薄壳、双曲面网架等大量运用,屋面已经不能再简单的分为平屋面和坡屋面,这给防雷设计带来一定难度。在设计中除了应按《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中附录二要求的在屋顶外沿和突出部位等易受雷击处设置避雷带外,直接将屋面结构钢筋作为避雷网的一部分也非常必要。

出于防水抗裂考虑,屋面结构一般采用现浇混凝土板,其钢筋由上部钢筋和下部钢筋组成,配筋较密,连接点较多,并且板钢筋均与梁钢筋绑扎连接形成通路。突出屋面的塔楼、楼梯间等也均通过钢筋混凝土柱或构造柱与下层结构相连。因此,当利用建筑本身的钢筋作为接闪器时,在结构钢筋连接的关键部位如柱内钢筋与梁钢筋绑扎点处进行焊接,即可满足形成电气通路的要求,也就是GB50057-94第3.3.5条条文说明中指出的:“在雷电流流过的路径上,有一些并联的绑扎点时,就会是安全的”。该条文说明同时指出:“利用屋顶钢筋作为接闪器其前提是允许屋顶遭雷击时混凝土会有一些碎片脱开及一小块防水,保温层破坏”。这对屋面结构损害不大,不会影响到建筑物安全。

还有一些值得注意的是,突出屋面的金属物如金属架、广告牌、旗杆、太阳能热水器、冷水塔、航空障碍灯等,除了其尺寸应符合GB50057-94第4.4.1条及4.1.2条规定外,由于上述金属物通常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在屋面板上,或固定于素混凝土基础上,故需通过可靠的电气连接使其形成电气通路。突出屋面的非金属物,按GB50057-94第3.3.2条规定应安装接闪器并与屋面防雷装置连接。

1.2利用混凝土柱、墙主筋作为防雷引下线。不同结构形式的各类建筑中均设有一定数量的钢筋混凝土柱,如在砌体结构中设置的构造柱,在混凝土结构中设置的框架柱、剪力墙等,柱中钢筋直径按《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第7.3.2条规定砖混结构中构造柱纵向钢筋最小为4?准12,在框架结构中框架柱配筋通常采用Φ14以上螺纹钢筋均可满足GB50057-94中第3.3.5及4.2.1条要求。柱中钢筋的连接形式通常采用绑扎连接、焊接和机械连接,按照《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规定,避雷引下线的连接为搭接焊接,搭接长度为圆钢直径的6倍,因此,不允许用螺纹钢代替圆钢作搭接钢筋。另外,作为引下线的主钢筋在土建中如果是采用对头碰焊的(在工程中常用的焊接形式有闪光对焊和电渣压力焊,均属于对头碰焊),应在碰焊处按规范补焊搭接圆钢。

1.3利用基础地梁作为接地装置。建筑物地基的形式可分为无筋扩展基础、扩展基础、柱下条形基础、筏形、箱形基础、桩基础以及复合地基。按GB50057-94第3.2.4条、第3.3.5条、第3.4.3条、第4.4.3条规定,接地装置应在地面50cm以下,第4.3.5条还规定:防直击雷的人工接地体距建筑物出入口或人行道不应小于3m,当小于3m时水平接地体局部埋深不应小于1m或采取绝缘保护措施。建筑物基础埋深通常由基础自身高度、地面下预埋管线高度及防冻防腐蚀深度等因素决定,一般均大于0.5m。但是在如图1所示的砌体结构中,墙下条形基础由于建筑防水要求,基础圈梁通常设置于标高-0.060处,以代替防潮层,因此不能作为接地装置。而柱下条形基础及筏形、箱形基础在基础底面设有肋梁,柱下独立基础及各种类型的桩基础均设有基础拉梁或承台梁,以上都可满足作为基础接地体装置的要求。

2 电气管线的预埋与结构布置

电气管线的敷设方式分明敷和暗敷两种。明敷是将管线安装于墙壁、顶棚的表面,对结构影响不大,而暗敷则完全不同。暗敷中,电气管线的预埋是建筑安装工程中的重要部分。电气预埋管线的特点是根数多,平面布置复杂,特别是在墙体中的垂直预埋管线和在楼板中的水平预埋管线由于削弱了结构构件截面,对结构构成一定影响,下面将从几个方面加以讨论。

2.1垂直预埋管线在结构墙体中的敷设。当垂直预埋管线埋设于在钢筋混凝土柱或者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中时,敷设方法相对简单,仅需将线路套管改为钢管,并与结构钢筋绑扎固定,防止在浇筑振捣混凝土时偏位。由于电气管线直径较小,对混凝土墙、柱影响不大,可根据需要灵活布置。但是,当管线垂直埋设于砌体墙体中时,埋设方式相对复杂,这也是电气安装工程与土建工程矛盾较多的地方。结构墙体的形式主要有砌体结构中的承重墙及混凝土结构中的非承重填充墙,下面就这两种情况分开讨论。

(1)在砌体结构承重墙上的埋设。砌体结构包括砖砌体、混凝土砌块砌体、石砌体等。首先,在砌体结构中不允许开设水平及斜向通槽,水平预埋管线通常埋设于每层圈梁中。埋入墙体的垂直预埋管以前均直接在墙体上剔槽敷设,但是这种做法会对结构墙体造成损伤,特别是当并列埋设的管线较多时,对整个墙段的承载能力都有影响。按《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中第6.2.14条“不应在截面长边小于500mm的承重墙体、独立柱内埋设管线;不宜在墙体中穿行暗线或预留、开凿沟槽,无法避免时应采取必要的措施或按削弱后的截面验算墙体的承载力”。目前可行的方法是在砌筑砖墙时留下120深凹口,宽度可按并列管线数量采用一砖或半砖,待管线预埋后采用C20细石混凝土填实。

当采用空心砖或混凝土空心砌块时,也有一种方法是利用砌体中的孔洞埋设管线,按GB50003-2001中第6.2.14条注“对受力较小或未灌孔的砌块砌体,允许在墙体的竖向孔洞中设置管线”。但实际上常用的KP1型多孔砖孔径约20mm,DM1型多孔砖孔径约18mm,都较小,而且砌块较重,组砌时要求灰缝错开,故此方法施工不便。

当墙体为半砖墙时,按照规范,在半砖墙内不准暗敷管线,如不可避免,则采用局部加设混凝土构造柱的形式,将管线埋设于柱内。

(2)在混凝土结构填充墙上的预埋。混凝土结构中的填充墙仅承担墙体本身的自重,常用的有加气混凝土砌块、粉煤灰混凝土空心砌块等,此类材料的特点是强度低,自重轻,即使发生破坏对主体结构也无影响。因此,在填充墙上的预埋仅仅需要考虑抗裂、隔声等因素,在填充墙上开槽不宜超过墙体厚度的一半。

2.2水平预埋管线在结构楼板中的埋设。结构上楼盖主要有预制装配式楼盖、现浇混凝土楼盖以及无梁楼盖、肋形板楼盖、叠合板楼盖等,由于前两种形式较为常见,这里仅针预制装配式和现浇混凝土楼盖两种形式加以讨论。

(1)水平预埋管在预制装配式楼盖中的埋设。预制装配式楼盖包括预制双向预应力大楼板和预制预应力空心板,通常使用的是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虽然按板的受力钢筋种类分有冷拔低碳钢丝、冷轧带肋钢筋等区别,但板的截面形式及受力钢筋排布形式基本相同。在预制板楼盖中布置管线需要预先向结构专业了解预制板的布置方式使管线沿预制板中圆孔或板缝布置。需要注意的是,在圆孔中布置管线时,引出凿孔要避开板受力主筋位置。当管线沿板缝布置时,由于通常板缝宽度为20~30mm,预埋管线会导致灌缝难以密实,可与结构专业商量采取40~50mm板缝,在板缝中附加一根?准12钢筋加以解决。

(2)水平预埋管线在现浇混凝土楼盖中的埋设。随着混凝土材料变化和施工技术的进步,现浇混凝土楼盖成本逐步降低,施工工艺逐步简化,运用范围越来越广泛。电气管线在现浇板中的平面布置方式较为灵活,但应注意不宜将管线在现浇板内交叉,也不可并排布置,同时按《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部分第5.1.9条中指出:敷设在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内的电线管最大外径不宜超过板厚的1/3。这是由于现浇板的板厚一般为80~150mm,管线对混凝土截面的削弱比较大,而且通长的管线会在混凝土板内造成薄弱带,处理不慎就会引起混凝土板开裂,或留下工程隐患。

在现浇板中敷设的水平预埋管也应采取预防机械损伤措施,埋设于现浇板内的管线弯曲半径不小于管外径的10倍。

建筑施工专业论文范文2

论文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教学改革,调查研究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及相关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其教学改革和研究一直是我们关注的焦点。为了响应高职教育发展的思路,推动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笔者以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建筑、水工专业的毕业生进行了专业调查。目的是掌握近几年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课程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课程改革提供可靠依据。

1研究对象与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范围涉及施工、监理、造价及现场代表。以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笔者对2012年以前的建筑、水工专业的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出调查表50份,回收38份,回收率为76%。

经统计,其中有89%的同学认为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比较有用,有78%的同学存在看不懂图纸,有84%同学施工流程不清晰等问题。在调查中有92%的同学认为应加强施工技术实训,使理论讲授和实践紧密结合(见表1)。调查后,笔者又和部分同学及用人单位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认真听取了他们对本门课程在教学中的建议。笔者对本次调查中突出的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对本门课程的改革思路进行了一些思考。

表1调查情况统计表(问卷中的部分内容)

2《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2.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为了适应高职教育的特点,满足《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课程教学需要,提高老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有针对性地选派教师到施工现场进行为期一年或半年的锻炼,参与实际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以此来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经验。

另外,在教学的过程中,加强对企业兼职教师的聘任力度。聘任一批工程经验丰富的技术员或工程师作为兼职教师,以此来增加校内专兼职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的交流和学生对工程实际的认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2改变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学习效果

2.2.1采用项目化教学方法

为了适应高职教育的发展,通过调查和研究,采用加强案例教学和项目化教学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可以取得有效的教学效果。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例如,老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项目小组并确定每个项目组成员的角色(如项目经理,生产经理,财务经理,经营经理和采购经理),在项目经理的带动下各部门协调,使项目顺利完成。此种教学方法要求老师在课前要做好充分周密的计划,同时还要根据学生在项目的执行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这就需要老师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不是光靠查阅资料就能完成的。

教师在讲授理论知识的时候把教学内容形成土方工程、地基与基础工程、脚手架工程、砌筑工程、钢筋混凝土工程、预应力混凝土工程、结构安装工程、屋面及防水工程、装饰工程九大知识模块,并合理序化。在组织教学时,把每一个模块对应一个案例,教师把学生带入具体的情景展开问题分析。按学生提出问题,老师解答问题的模式进行。在师生互动中实现知识传递,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型学习,有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和教学目标的实现。(见图1)

图1项目化教学和案例教学

2.2.2优化多媒体教学

《建筑施工技术》是专业性和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很多施工工艺抽象难懂,单凭书本知识的讲解,学生很难明白。笔者认为多媒体是完成理论教学最有效的手段,但是如何真正实现“多媒”,是老师们在制作课件时必须要考虑的。多媒体教学不是简单的把文字复制一下通过PPT放出来就认为是多媒体。而是要根据施工的具体情况,拍摄一些施工现场的图片,制作一些相关施工过程的动画或用数码相机拍摄一些施工流程的录像,通过多媒体播放给学生,使学生虽然没有去工地,就好像身处现场一样。例如在讲到灌注桩几种方法(即单打法、复打法、反插法)时,学生很难理解,这时就可以制作成动画并配以音乐的形式播放给学生,使学生在娱乐中学会了很多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此种教学方法在该校2009级水工专业学生中投入使用,取得较好的效果。

2.3调整现有的教学体系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课程内容,紧紧围绕人才培养方案对教学体系进行科学的整合和重构。理论教学形成以九大知识模块为基础,并按照建筑实际施工过程进行合理序化,知识传授的深度以满足建筑施工一线技术与管理工作需要为度,做到实际、实用、实效,突出应用性,实践教学。(见图2)

图2课程教学体系

2.4教学内容改革

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围绕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项目经理(预备)等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将“五大员”的职业技能考证内容融入教学内容,按照九大学习模块设置九个学习情境,设计与每一个学习情境和岗位工作任务相匹配的学习任务,达到职业能力的培养。在充分考虑前后课程内容衔接的基础上,设计出螺旋提升式的课程内容体系。

2.5实践教学改革

施工现场是不可缺少的辅教学手段,某些学院安排一周的认识实习,使学生有了对建筑的感性的认识。

但是一周的认识实习,采用的大都是整个班级进入施工现场,技术员讲,学生听的模式。由于人数多,多数学生处于走马观花的状态。笔者认为应该把实训穿插在教学中,根据课程的内容将较大的实训项目分解成若干个能在1-2次课能完成的实训项目,在校内实训场或者组织学生到现场深入到施工队来完成。如砌墙,让学生亲自体会砌墙的过程。

另外在《建筑施工技术》讲课过程中,可以拿一两套完整的施工图,让学生来完成施工平面布置图的设计、施工方案的选择、模板系统设计、钢筋下料单的编制等内容。既考查了学生识读建筑施工图纸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设计和绘制相关图纸的能力。

3结束语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教师、教材、教学方法、实训条件等多个方面。成功的课程改革不是一个人能够完成的,而是和所有专业教师的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是分不开的,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只有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有了良好的教学模式的改革,才能使学生达到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真正实现学生的零距离上岗,也才能为社会培养出高质量高水准的社会栋梁。

参考文献

1 汤小凝.浅谈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教学问题及解决对策[J].山西建筑,2007,(20).

2 姚欣.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J]..林区教学,2011,(8).

3 周朝国.《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科技咨询,2008,(17).

4 刘志明.高等工程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3,(09).

建筑施工专业论文范文3

随着我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房屋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很大程度上给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只有提高了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才能保证房屋建筑的质量。论文主要分析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相关措施,以期提高房屋建筑的质量,保证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意义;问题;措施

1引言

目前,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变革,建筑企业的规模也在逐渐扩大。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企业越来越重视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建筑企业已经引入了一些新的管理理念,而且建筑施工工程的整体控制和管理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对建筑质量的提升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但是,从目前我国房屋建筑的发展现状来看,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其中包括施工原材料的管理不到位、施工安全的管理方面不严格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房屋建筑的水平,因此,建筑企业要想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就必须重视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并强调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科学性,不断强化建筑材料的管理,从而保证建筑企业的长久稳定发展。

2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意义

2.1施工技术的管理贯穿于房屋建筑施工的全过程

在房屋建筑中,施工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贯穿于整个房屋建筑施工过程,施工中的每个环节都离不开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因此,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建筑企业一定要做好技术管理工作,比如做好图纸的会审,现场施工组织、验收等,另外,相关工作人员还应该熟练掌握先进的技术标准和操作顺序,从而保证施工工作的顺利完成[1]。

2.2施工技术的管理水平影响很大

施工技术管理与房屋建筑工程的成功与否有着直接的关系,企业的发展目的就是要获取更高的利益,因此,企业要想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就必须重视施工技术的管理水平。另外,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的管理水平还与建筑工程的进度、质量有着密切的联系。最后,不同房屋建筑的规模也不一样,所承受的环境、条件等因素也有着很大的区别,应对具体的项目做出有针对性的施工技术管理方案。

3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施工前的相应技术准备工作不到位

从目前我国房屋建筑发展的现状来看,很多建筑企业在施工前都没有做好相应的技术准备工作,与此同时,部分建筑企业的相关领导没有重视设计图纸的审核环节,施工人员也没有与设计人员进行沟通,没有完全看懂图纸,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房屋建筑施工的进度和质量。

3.2施工原材料的管理不到位

原材料是房屋建筑施工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据相关调查显示,很多建筑企业对施工原材料的管理不到位,在施工现场经常会发现很多材料随意摆放,对材料使用的管理比较混乱,缺乏科学合理的规范化的管理。另外,很多建筑企业缺乏完善的监督管理计划,造成购买的原材料经常出现很多质量问题,根本无法投入到施工中。

3.3施工安全的管理方面不严格

在施工过程中,很多施工项目都是在高空中完成的,由此可见,房屋建筑施工是一项危险的工作。但是,很多建筑企业只重视经济利益,没有充分认识到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对施工安全的管理不严格,给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同时,部分建筑企业缺乏施工安全监督机构,也没有对相关的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培训,从而增大了安全事故的发生机率。

4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措施

虽然我国房屋建筑施工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企业应该改变以往的施工技术管理手段,保证其科学性,并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从而保证企业的健康发展。

4.1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科学性

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科学性与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措施。建筑施工企业应不断完善组织建设,在施工前,应该派专业人士到现场做一个整体调查,然后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做出适当调整,从而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与此同时,相关负责人还应该熟练掌握有关政策,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另外,建筑企业应制定一些合理的奖惩措施,对工作表现良好的员工给予适当的奖励;对工作表现不好的员工要给予惩罚,从而不断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最终保证建筑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

4.2增强施工人员的专业能力

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人员一般都是由农民工组建的,他们的施工专业知识不高,专业技术能力也不高,因此,为了保证房屋建筑的施工质量和效率,建筑企业应该定期对相关施工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不断增强施工人员的专业能力,让他们都能够熟练掌握先进的技术[2]。同时,建筑企业还应该定期召开讨论会,让施工人员都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让他们互相交流沟通,取长补短,从而不断提高房屋建筑的施工技术管理水平。

4.3强化建筑材料的管理

在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中,建筑企业还应该重视对建筑材料的管理,不断提高建筑材料的管理水平。建筑企业应该成立材料采购监督部门,保证只有符合标准的材料才能进入施工现场。同时,相关负责人在进行采购时,一定要先对市场做一个整体的调查,选择合适的生产厂家。除此之外,相关负责人还要注意施工现场材料的摆放,保证材料的整洁有序,从而方便施工人员对材料的查找。

4.4加强施工技术具体的管理措施

除了以上讲述的管理措施之外,建筑企业还应该注意一些技术管理的基础工作,比如,不断加强技术资料的信息、档案等相关工作的管理等[3]。同时,在进行技术方面的管理工作时,负责人还应该学会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管理手段来进行对资料的记录、整合、保存等工作,并组建合理的、统一的信息数据库,从而保证施工技术管理的实效性。

5结语

综上所述,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是一项非常烦琐的工作,随着市场竞争压力的逐渐增大,建筑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重视施工技术管理,不断总结工作经验,加强建筑材料的管理,并增强施工人员的专业能力,从而为提高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水平做好充足的准备。

作者:宋芳 单位:秦皇岛市一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霍文棋.对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的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6):166.

建筑施工专业论文范文4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事故;频发;原因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最初,人们都认为安全事故是纯粹的意外,是由于某些非常偶然甚至难以解释的原因造成的。之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水平大大提高,逐渐认识到:每一起事故的发生,尽管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无一例外地都有各种各样的必然原因,事故的发生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

1安全事故理论

美国工程师 Heinrich 在其著作《工业事故的预防》中提出了安全事故发生的连锁反应图,他认为社会环境与传统、人的失误、人的不安全行为与事件是导致事故的连锁原因。他还首次提出了“控制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减少伤害与损失的关键环节在于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著名理论随着科技不断进步,设备、工艺及产品越来越复杂,人们也在研制、使用及维护这些大规模复杂系统的过程中,逐渐萌发了系统安全的基本思想,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危险源系统论。1980 年,W.哈默将危险源定义为可导致人员伤亡或物质损失事故的、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危险源理论认为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危险源的存在,因此预防事故主要在于控制和消除系统中的危险源。该理论还将危险源划分为第一类危险源(系统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的能量或危险物质)和第二类危险源(使能量或危险物质的约束、限制措施失效、破坏的因素,包括人、物、环境三个方面)。

2建筑工程安全事故频发的深层次原因分析

安全事故频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概况为各责任主体安全管理方面的原因。本文将站在对工程建设各参建主体安全行为监督的视角上剖析导致安全事故频发的深层次原因。

① 施工企业(承包商)不重视安全管理

如今承包单位越来越多,竞争激烈,很多企业忙于争项目、抢市场,“重生产、轻安全”的现象极为普遍。

1)安全投入偏低,难以满足安全管理的需要

短视的承包商往往认为安全投入难以带来经济效益,于是压缩安全投入以期得到更大的利润。根据调研,安全文明施工专项费用的落实存在较大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第一,建设单位拖欠、承包方未落实该项费用。根据重庆市的相关规定,建设单位(即发包方)须在开工前按合同所列向承包方支付该费用的 50%,其余按施工进度支付;然而,实际上不少发包方拖欠该项费用,本就不够重视安全管理的承包方或由于资金周转难而未垫付此项费用。于是项目建设开始了而安全管理费用却得不到落实,安全投入无从谈起。

第二,用于安全管理方面的费用严重缩水。该项费用按要求应做到专款专用且应主要用于包括安全生产设备、防护用品、安全教育、安全保险在内的安全管理上。但很多施工单位防护用品和设施往往使用劣质的或过时的,安全教育和安全保险亦大打折扣,真正用到安全管理的费用很少,甚至不如用于文明施工的表面工作投入,安全投入明显不够。该笔费用剩下的大部分成了施工单位的“固定利润”,项目总造价越大,通过压缩安全投入换来的利润越多。

2)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不完善、专职安全员配备不到位

分析近年来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发现,在诸多的事故中,施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不完善和专职安全员配备不足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安全生产法》和《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建立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这是因为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是动态管理,侧重过程,需要专项跟踪、专项投入,需要承包商有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专职的施工安全员。

3)安全管理体系、计划等流于形式,现场疏于管理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安全投入与安全管理机构设置两大硬件的不健全决定了建筑施工过程安全管理难以真正做到位。于是,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较为松懈,隐患查改不彻底,“三违”现象时有发生,安全管理体系和责任制度往往只是徒有形式地 “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喊在嘴上”,实际上管理不到位,规章制度无法落实,根本无法保证安全生产。很多施工企业对分包队伍的安全指导与管理缺失,尤其是在非国企性质的承包商中较为明显,农民工往往未经培训就上岗进行作业,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及自救能力。

② 建设项目业主单位安全管理意识淡薄

建设单位一般较为关心质量、成本、工期等会对其利益产生直接影响的方面,往往在对这些指标的追求中漠视甚至牺牲安全管理。

1)对工程建设安全管理工作不闻不问不作为

我国法律规定,施工企业是安全生产管理的责任人,于是很多时候建设单位会认为安全管理完全是承包商的事情,与自己毫无关系。建设单位是建设项目的投资者和拥有者,对项目目标实现起主导作用,然而其往往只注重质量、工期、成本目标进行管理,安全方面倾向于通过与承包商之间的合同将安全风险转移,千方百计地规避责任,而并未把加强安全管理、切实避免安全事故作为自己的安全目标。于是,在安全管理上,施工单位由于没有建设单位的把控和检验而弱化了重视程度,甚至施工单位未按规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建设单位也往往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较少进行干预。

2)建设单位的部分行为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一方面,一些建设单位对施工项目过分“拆分”,工程造价过低,纵容承包商转包和挂靠等市场行为较为普遍。于是,项目每分包、转包一级,安全生产工作就被削弱一些,分包、转包链条最末端的施工队伍甚至可能没有主管安全生产的责任人,出了事故也难以追究责任。另一方面,建设单位经常要求承包商垫资施工,未按时支付安全文明施工专项费用,随意改动设计方案,不合理地压缩工期、过分催促工期,这些行为也都给安全施工带来很大的隐患。

3)建设单位很少承担安全责任,建设单位之所以会对安全管理工作不闻不问,甚至做出带来安全隐患的行为,是因为客观上建设单位需要承担的安全责任很少,现行法律法规对此几乎没有明确规定,即使发生安全事故对其的影响也十分有限。

③ 监理单位的尴尬地位及自身水平难以支撑其有效的安全监理

由于监理单位是受建设单位委托,因此其监理过程中往往偏重于对工程质量、进度方面的监理,而安全监理方面作为及成效均不大,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第一,从法律上讲,只有与建设单位订立书面委托监理合同,明确了监理的范围、内容、权利和责任等,监理单位才能在规定的范围内,代表建设单位行使监督权。由于建设单位往往认为安全生产与己无关,因此在与监理企业签订委托监理合同时,大部分比较忽视安全管理委托要求,依照合同监理单位可能不需要而且也没有太大权力对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进行监理。尽管相关法律都对安全监理进行了一定的要求,但由于监理单位很难逾越建设单位这一关,其对施工单位实施安全监理也只能是蜻蜓点水无关痛痒,不能尽到法律要求的职责。

第二,监理人员专业素质较低。要做好施工现场安全监理工作,要求监理人员必须了解和掌握施工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安全法规、甚至设备性能和操作规程。然而目前建筑行业大部分监理人员专业素质较低,自身对安全管理都缺乏深刻的认识,难以指导安全工作。此外,诸如一个总监理工程师担任着十来个工程的总监、一个监理员监理多个项目的现象目前仍屡见不鲜,监理人员在安全监理工作中,根本没有精力认真履行规定的监理职责。

参考文献:

[39] 王杰伟. 建筑施工安全监理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J]. 建筑安全. 2008

建筑施工专业论文范文5

论文摘要:本文结合中职建筑CAD课程的教学,探讨课程在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必要性及实施过程,旨在改变传统的教与学的结构,教师成为知识学习的设计者、辅导者和引导者,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老师的教学效果。

《建筑CAD》是中职建筑施工专业的一门集知识与技能于一体的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笔者根据多年的建筑CAD课程教学经验,采用“案例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法,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为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 “案例教学,任务驱动”与传统教学比较

1、传统的建筑CAD教材编排以软件的运行环境、操作方法和命令为线索,系统性强,理论性强。其教学过程也以知识点为主线来展开,按照教材的模块、顺序授课,先基础、后运用。由于CAD命令众多,学生很容易混淆,很快失去耐心与兴趣,导致学习兴趣降低,课堂教学时效低。

“案例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法将各教学知识点分解到各个案例之中,而教学案例都来自实际工程之中,教学与实际相结合,可直接培养学生的实际绘图技能。

2、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知识点被动接受,学习缺乏主动性、自觉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当被要求绘制较完整的专业图形时,学生往往觉得知识点零散,不能有效地融会贯通,最终导致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案例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法注重教学案例的实用性及趣味性,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 “案例教学,任务驱动”的教学实践

(一)整体把握课程教学目标

CAD功能强大,要在课堂上全面地介绍CAD的各种功能是不可能的。根据中职建筑专业培养目标,主要接触建筑总平面图、立面图、结构图等工程图纸。因此,本门课的教学目标为:掌握CAD的二维常用命令和CAD基本绘图技能,熟练绘建筑施工图。根据教学目标将教材内容划分成平面图形的绘制、文字与标注,查询管理及打印输出四大模块,然后将每个模块中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罗列出来,编制每次课的教学案例和课程任务。

(二)精心设计教学案例和课程任务

“案例”即为教师上课讲解用的“例图”,“任务”即为学生独立练习的“练习图”,其知识点内容应当对应一致。教学案例和课程任务的选定、编排是“案例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成败的关键。教师在设计教学案例和课程任务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突出建筑CAD的专业性,最好使用与之相关的建筑平面图、立面图或剖面图来详尽讲解绘图命令。结合建筑专业制图特点来学习本课程,使教学内容具有针对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生会主动去熟悉教学案例,去探究学习任务,课堂实效性会大大增强。

加强知识系统性,按照“案例教学、任务驱动”的教学理念,教师首先应当列出若干个有专业代表性、易操作且能涵盖绝大多数知识点的“例图”和“练习图”,根据教学模块的划分,将各个“例图”和“练习图”分成几个阶段性步骤,将各模块知识点巧妙的设计到各个阶段性步骤中。为了避免知识点的分散,应对案例和任务进行阶段性安排与设置,尽量使各模块知识点形成一个整体,使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知识与技能。

掌握学生学习特征,由浅入深逐步推进学习的过程是知识和技能逐步积累加深的过程,在设计案例和任务时要考虑学习的渐进性。在设计每个教学单元的实例和任务过程中,尽可能多地包含前面已学过的知识点,以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使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在不断地循环反复中得到提高和加深。每个学生必须完成基础目标层次的任务,然后,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挑战更高级目标层次的任务,既不能使基础较差的学生感到吃力,又要为学习较好的学生指明深入学习的方向。

(三)课堂教学的组织过程

1、设计并分析教学案例。让中职建筑专业学生学习CAD中的哪些命令,是我们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我们主要考虑本专业学生将来工作需要以及自身特点,对教材内容进行删减,只要“能用、够用”就行,将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罗列出来。依据这些知识点编制每次课的教学任务,即精心选择针对与这些任务的教学案例。所有图纸可在开课时印发给学生,让学生一开始就明确本次课的教学目标、熟悉任务、探究任务。

2、师生互动分析案例。案例提出后就要一起分析解决方案,哪些步骤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完成,怎么完成,是否麻烦,哪些步骤还不能完成,为了实现这些暂时还不能完成的命令,我们应该具备什么新知识。通过对该案例的分析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分析知道,需先学习一些什么新的知识才能完成这个任务或使这个任务完成的更为简单。

3、巡回指导完成任务。具备完成案例的所有知识后,学生单独去完成任务,教师可以采取巡回指导的方式检查学生完成任务的进程,一方面发现学生完成任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普遍性问题集中指出,个别性问题个别辅导,另一方面掌握教学目标完成情况,使工作任务的完成与教学目标的实现统一起来。

4、总结任务评定成绩。教师要对学生完成案例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和评价,对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查漏补缺,对部分难点要进行示范,注重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的评价,实行鼓励性评价,同时注意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励学生的成就感。结合评价给出学生案例完成成绩,作为该课程总评成绩的一部分。

“案例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比较适用于《建筑CAD》这种操作性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这一模式完全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真正体现,使因材施教真正落到实处,教师真正成了学生学习过程的促进者,而不再作为与学生并存的主体而使二者对立起来。由于任务的出现,就会出现完成目标的竞争,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竞争与协作中完成学习任务。

参考文献

1 史岩,建筑GAD

建筑施工专业论文范文6

关键词:土建施工;现场管理;进度控制;探讨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为了扩大国内需求,国家政府部门十分重视基础设施建设的作用,加之建筑工程管理的引进,加速了建筑业的发展。近年来土建工程质量有了显著提升,但是,由于建筑施工的管理、技术等方面的缺失或是不规范性,造成现代土建施工过程中仍存在着大量的问题。

一、土建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施工管理工作贯穿在整个土建工程建设过程中,无论是在项目施工环节,还是在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方面,施工管理始终都占据重要位置。施工管理工作效果是工程项目最终建设质量的关键性因素,能够对人民财产生命安全产生消极影响,进而阻碍国家经济健康发展,或者破坏社会和谐状态。由此可知,做好土建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施工单位应该组建专业队伍,全面了解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所有影响因素,并制定有效的控制方案 ,确保施工顺利完成,为人民提供优质的住房服务。

二、土建施工现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规划不完善,进度控制不严谨

工程建设通常会对工作时间与程序进度进行总体规划安排,根据安排实施施工过程,从而保证整个工程在可控的范围内进行。但是当前我国的土建施工模式通常分为总包与分包来开展,这一模式由于参与方多,环节较为复杂,往往在施工进度规划与控制中不能进行良好的设计和协调,从而无法保证施工项目如期完成。土建施工中,应事先通过科学合理的计算与规划,确保项目顺利实施。但在实际分包过程中,施工进度没有明确规划,也没有明确规定来保证总规划的实施,这就增加了某些分包公司延误工期的可能性,造成整个土建施工项目无法按总体规划完成交付,给工程的投资效益带来负面影响,降低整体工程效益。

2、施工质量管理的问题

施工质量是木工程建设是核心问题,关系到工程建设的成败。目前,在土木工程建设中,施工质量的不合格主要是由于施工单位对施工质量制度的不重视造成的。由于施工单位没有意识到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在施工 过程中忽视施工质量管理制对施工中的小问题不重视造成施工质量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2.1不遵守规定的程序施工

一些施工单位轻视工程施工的程序,有的未经可行性认证就开工,有的不按图施工,有的在工程竣工后不经过试运就交付使用。这些问题使土木工程在质量上存在着隐患,有的甚至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2.2施工材料选择不合格

在土木工程的建设中,普遍存在着混凝土配合比例不合规定,水泥受潮结块,沙石的配含下合理等施工材料问题。这些问题造成的很多安全隐患,引发质量事故。

3、施工现场监管不严

土建工程项目现场操作具有劳动密集的特性,投人的劳动力较多,从业人员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对每个操作人员实现有效控制和管理比较困难。存在施工工具、材料随意放置、施工现场缺乏科学合理的施工步骤和计划、不按照标准和规章制度随意操作的混乱现象;此外,还有施工人员组合松散,随意搭配,相互之间没有严格的组织和严明的纪律的约束,缺乏协同合作的精神。

4、机械材料管理混乱

土建施工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涉及机械、材料众多,因为施工现场通常非常繁忙,机械材料得不到有效管理,如施工车辆停放无序、施工材料堆放混乱等。由于土建施工现场存在管理方面的不善,往往会阻碍施工的顺利进行,如车辆停放无序会阻碍其他机械车辆的通行;施工材料的乱堆乱放,需要的施工材料无法及时调用,不但给材料施工过程造成障碍,而且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此外,由于施工现场管理不善,也会造成机械的意外损坏和浪费材料现象,给工程主体带来经济损失。

5、安全管理不到位、安全意识淡薄

在安全方面的意识淡薄是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在目前的土木工程施工中,有部门工程对文明施工的重要性缺乏正确的认识,从而没有将其充分重视起来,导致施工现场缺乏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比如说排水系统和防火设备等。此外,还有一部分工地对封闭管理工作做的仍不到位,工程施工的现场也没有很好的设置标牌,即使存在,其安放的位置也不够合理,从而影响到了施工的安全。

三、加强土建施工管理的措施

1、做好施工组织、对施工进度严格控制

工程的进度是施工组织设计的完美体现,良好的施工组织设计才能保证工程的整体施工进度。在目前的建筑施工中,大型机械设备已经被广泛应用,这些施工机械对提升施工技术、加快施工速度,提升施工质量起到很好的带动作用,另外施工设备也是施工进度提升的重要保证,施工设备越先进、施工效率就越高,同时能更好的完成施工任务。在加快施工进度的同时也要注意对施工质量的控制,这就要求我们提高施工人员的管理和监控。我们在管理中要严格规范施工人员的行为,所有在岗施工人员都要进行施工技术和安全生产双面管理,最大限度减少人员因素对工程质量和进度的影响,将因建筑不合格造成的质量问题控制到最低。

2、强化质量管理、把握质量关键点、进行相应问题解决

从以上建筑质量问题分析,我们看出,其问题出现的基本原因在于材料质量较低,材料使用合理性缺失,这就要求具有针对性的展开材料控制,下面我们就以上关键性质量问题提出相应建议。

首先,土建工程施工裂缝、地面不平、缝隙不均都是由于材料选择出现问题,这就要求加强材料质量选择。对混凝土、块体严格按照施工技术的标准进行选择,并且在施工中,按照一定标准对混凝土配合比例进行含水量试验,对于混凝土比例失调处进行调节。

其次,针对墙体渗水,砂浆比例要协调,采用“三一”砌砖法,对于墙面渗水,对于空头缝采用勾缝方法修整,在饰面层,要分层抹灰,对于门窗口渗水,用砂浆进行塞灰压紧,进行严密封胶,而对于脚手眼等空洞,则进行相应的填堵密实。

最后,进行标准操作,对地面不平、接缝、空鼓问题。基层凹凸过大时,进行凿平,垫层过于光滑,进行适应凿毛;板块铺贴前,对楼道至房间进行标高,房间内四边取中,弹出十字线,先铺好分段标准块,进而由中央向外缘扩展,及时用标尺进行测量,以避免偏差出现。

3、提升施工人员素质

规范性操作是建筑质量的关键保证,在施工现场不仅要求施工人员服从施工管理,而且要加强其施工操作管理。其一,强化施工责任,落实施工各环节操作。如在地面施工时,先对地面进行清理、平整,然后进行具体施工;对材料进行入场检测,以及施工过程中加强材料管理等,将施工各环节进行严格控制,同时,将责任落实到每个施工者身上,出现问题以施工者负责的方式进行解决,以保证建筑质量。其二,提升施工专业性。建筑单位适时开展对施工人员的施工技能培训,与技术培训,以强有力的建筑施工技术保证建筑质量实现。

4、重视安全、解决安全隐患

安全是土建施工开展的前提。为了解决安全隐患,避免事故发生,土建施工方应从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做起,通过加强施工安全教育等措施,提高土建工人的安全意识,使工人了解安全生产的必要性,保证土建工程安全开展。其次,政府和施工单位需要强化监督管理,通过对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保证安全规章制度的落实,将事故伤害和损失发生的可能性降至最小程度。另外,还应该定期召开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会议,对安全工作的开展进行把握,高标准严要求,促进工作开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土建工程施工管理方面还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工程施工管理问题贯穿于土建工程的整个进程,通过对于土建工程施工管理的研究和分析,得知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对提高施工质量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必须严格加强工程施工管理,对施工的质量严格把关,并明确落实相关责任,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制度,保证工程建设质量的全面实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