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刻舟求剑的文言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刻舟求剑的文言文范文1
由于初中与高中文言文教学的侧重点不同,初中要求理解意思即可,高中翻译时要求以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所以高中文言文的学习变得繁重了,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情绪。因此,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提高中文言文教学效率呢?
一、学习文言文首先要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对学习文言文有了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更好地掌握文言知识。
1.借助多媒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导入时可以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比如学习《鸿门宴》时,课前播放一段《鸿门宴》的影视片段,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急不可待地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在学习《赤壁赋》时,配以音乐画面让学生阅读,学生感情时而激昂时而低沉,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不知不觉中轻松完成了背诵的任务。
2.采取多种形式的诵读方法活跃课堂气氛。古人有“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之说,反复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主要方法。课上,我采用听读、范读、领读、自由读、男生读、女生读、齐读、比赛读……等方法,在反复的朗读中感受文言文的意趣,理解课文的大意,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借助学生的想象分析课文,增强学生记忆,拓展学生的思路,提高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比如《项羽之死》细读思考:细心阅读复述项羽之死的过程,人们对项羽之死各有各的看法,结合课后的诗歌,谈谈你的看法(可以用诗、小小说、议论文、杂文等形式)学生们各尽其长、热情高涨、各抒己见,争得面红耳赤。这样既提高了他们学文言文的兴趣,又提高了他们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还增强了他们的记忆力。
二、文言文的重点在于理解翻译,所以要掌握好文言文翻译的标准、原则和方法
学生之所以对文言文有抵触情绪,大概还是因为古汉语的晦涩难瞳给他们的阅读理解造成了很大的语言障碍。其实我们学习文言文的核心就是“译”,我们想尽千方百计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顺利地读懂文言文、翻译文言文。
首先,要掌握好翻译的标准:信、达、雅。所谓信,就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不歪曲、不遗漏、不增减;平时学生翻译时做不到“信”的要求,主要表现在漏译、误译和赘译上。所谓“达”,就是指译文要通顺明白无语病,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和用语习惯,做到字通句畅,不得出现病句。所谓“雅”,就是指译文语句要规范、得体、生动、优美,力求体现原文的语言特色,文笔流畅富有表现力,这是翻译较高层次的要求。
其次,要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就是严格按照原文的词句进行翻译,有一词一句就直译一词一句(除无实意的虚词外)。意译,是指按照原文的大意灵活变通地进行翻译。意译不拘泥于原文的词句,根据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可用与原文差异较大的表达方法。由于文言文句式灵活,有时直译会使句子不通顺或表意不明,这时应采用意译,使句子语气顺畅,意思明确。
再次,要W会文言文翻译常用的方法:留、删、补、换、调、变。“留”:保留文言文中的一些基本词汇和专有名词。比如:国号、年号、地名、人名、物名、职称、器皿等,可照录不翻译。“删”:把没有意义或不必译出的衬词、虚词删去。比如“五亩之宅,树之以桑。”这里的“树之”的“之”为衬字,起调整音节的作用,翻译时应该删去。“补”:补出文言文中省略的成分或隐含的成分,如句子中省略的主、谓、宾以及介词等,从而使句意完整。“换”:翻译时应把文言单音词换成现代汉语双音词,将古今异义词换成古代汉语的意思,将通假字换成本字,将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调”:按现代汉语的习惯,在对译的基础上,将特殊句式的语序调整过来,使译句畅达。如:沛公安在?自觉调成“沛公在安?”“变”:指根据语境,灵活变通地翻译,特别是碰到古文中的修辞或典故时,更应学会变通地翻译。如:“金城千里”可译为:辽阔的国土,坚固的城池环绕,牢固可靠。
三、用学生喜欢的成语故事,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轻松愉快地去学习古汉语知识
我国古代很多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含义深刻,富有教育意义,往往被概括为成语。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刻舟求剑等;许多著名的历史故事和历史事件,后人把它们凝缩成成语。卧薪尝胆、负荆请罪、四面楚歌、完璧归赵等;我们学习的文言文中也包括好多成语。一鼓作气、劳苦功高、缘木求鱼等……学生非常喜欢这些成语故事,我们鼓励学生准确地翻译这些成语故事,正确理解它的含义,效果更佳。
刻舟求剑的文言文范文2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7-0132-02
新的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的教学要求是:"读文言文,要了解内容,能顺畅的朗读,背诵一些基本课文。"
初中文言文的教学本就是令广大语文教师极为头疼的问题,而新教材的改革却又刚好加大了中国优秀诗文的选取比例,这样一来文言文教学的难度的加大就显而易见了。那么在新课改的新形势下,应如何上好初中文言文课文就成为我们这些语文教师最急迫解决的问题。下面我就如何更好的上好初中文言文课文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做法也希望借此机会能与诸位同行交流。
1.引导学生对文言文形成正确观念
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和与学生无数次交流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学不好文言最根本原因就是:学生对文言文"无用论"的错误认知。作为中学语文老师的我们有义务纠正并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文言文对于我们初中生的重要意义。我们要告诉学生我国古代丰富的文化遗产文献,大都是用文言文写成的。为了发掘也我国古代文化瑰宝,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遗产,我们就必须具备能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不仅如此,我们初中教材所选的文言文大多都是经久考验、文质兼备值得我们去阅读、学习的名篇……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语文教育在促使学生学习语言知识、掌握语言规范的同时,要有意识的增强学生的文化积淀,充实文化底蕴,培养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在提高辨别能力和基础上提升文化品味,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全的人格。因此文言文在语文课程中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所以说,深入研究文言文教学,探讨文言文教学方法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2.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学习兴趣
初中阶段学生刚刚开始接触文言文,学习的难度非常大,如果不好好引导,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刚开始学习,我们不能让学生去死记硬背。初中文言文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内容的学习都不是问题。
那么如何让我们的课堂充满乐趣,让学生喜欢文言文的学习,享受文言文学习带来的乐趣呢?其实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最为重要,在充分研究文言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在课堂上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从"无趣"到"有趣",让学生喜欢上古文,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升文学素养。如:可以通过讲故事导入,可以利用一些成语的由来导入,还可以利用一些古代名人的故事引入等等。入选教材的每篇文言文,都有其写作背景,教学时,可以将背景中的作者身世、遭遇等,在课堂上讲给学生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认识程度。如在上《刻舟求剑》寓言故事时,课前布置学生讲述这个故事,看看谁讲述最为精彩,上课时让学生来个讲故事比赛。在学生特别熟悉这个故事后,再来学习文言文,让他们比较文言文与他们讲述的故事之间的差异,文言文字词与现代汉语之间的异同,学生就会体会文言文字词的魅力。
3.加强文言文学习方法的指导和重视积累
在初中文言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文言文学习的指导。文言文的学习对初中学生来说,是个全新的学习过程。语文教师教给学生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如文言文中的古代年号、地名可照录不翻译,翻译时用现代词语替换古义词,调整倒装句的语序等等。教给学生如何进行文言文的学习,遇到问题怎么办。如果遇到难词、难句,可以看注释,查资料,小组讨论,请老师帮忙等等。在学习文言文之前,让学生准备专门的笔记本,用来记录文言知识,这里面包括疑难字、通假字、重点词汇、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指导学生用已知的知识去扫清字词障碍,因为现代汉语是从古代汉语发展而来的,那么,通过古今汉语词语的迁移理解,帮助学生学习文言文。每学完一课指导学生进行总结,让学生总结在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学会的方法,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有何体会,感觉有哪些还没有做到最好,可以采取怎么样的方法去补救,你还有什么好的方法等方面去总结。每一节课都这样总结,既可以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精神,又可以使学生养成凡事总结的习惯,总结也是对学习的知识进行整理的过程,也是系统复习巩固的过程。
4.强化文言文学习中的读背教学
读背是学习文言文的基础,通过读背可以加深对文言文的文意理解,帮助学生提高语言感知、直觉、积累、顿悟能力。进行文言文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进行读背,通过读背让学生慢慢形成内在的理解能力。刚开始可能学生不能完全理解文章内容,让学生反复阅读,等到了熟练和背诵时,学生就会从最初的感性认识,提升到一个阶层,再经过教师的讲解,学生就会上升到理性认识。读背教学符合语文教学中读、写、听、说全面训练,协调发展的原则。通过读背有助于学生语言的积累,还能帮助学生培养记忆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审美能力。读背是在一定的理解基础上进行的,当学生理解了文言文内容,从心灵上产生了共鸣,对后续的读背会产生促进作用。在进行诵读时,可以教给学生一些记忆方法,如分段背诵;相互背诵;理解记忆等等,同时要通过诱导启发学生掌握。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方法,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的。在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积极探索,对文言文教学进行科学、人文、有效的教学设计,让初中文言文教学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的亮点。
刻舟求剑的文言文范文3
1.概念的古今联系
出于对篇幅、体例、科学性、严谨性等方面的考虑,课本的编写者对文言文中出现的某些古代的概念(如官职、行政区域等),或者不作解释,或者只说明某个概念在古代的含义。至于这个概念所指的事物在今天有没有相对应的东西,课本一般是不作说明的。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求知欲就难以得到满足,而这就为教师的讲课留下了发挥的空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提问等方法,帮助学生从现代社会中找到与文言文中的某些概念相对应的事物。例如,有些文言文中出现“州”这一概念,课本一般是不作解释的。但是课本不解释并不等于教师也不必解释,因为学生都想了解这一概念。查《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它对“州”的解释是:“古代行政区,辖境大小各个时代不相同。两汉三国时州在郡之上,隋唐时州相当于以前的郡。”这样的解释对于缺乏社会阅历的学生来说无疑有些抽象,这就需要教师作进一步的解释。教师可以作这样的补充说明:“两汉三国时,州相当于现在的省;隋唐时,州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例如广西的南宁市、北海市等。”通过这样的古今联系,学生对“州”这一概念就有了较好的理解。再如,课本对“县尉”的解释是:“主管一县治安的官员。”通过提问就会发现,许多学生对这一注释并没有真正理解(未能说出与县尉基本对应的现代官职的名称)。因此,教师有必要作出这样的补充解释:“县尉这个职务大致相当于当今的县公安局局长。”这样一来,古代的概念与今天的概念就有了直观的联系。
2.社会现象的古今联系
文言文中的议论文,一般都有较丰富的思想内容。要使学生对这类课文有较深的理解,就不能停留在对文章本身议论的分析上,还应当将文中所议论的社会现象与当今社会的类似现象联系起来。例如,韩愈在《 师说 》中指出:士大夫爱自己的孩子,就选择教师来教他,而他们自身却以从师学习为耻,这是一种糊涂的思想。讲到这里时,教师可进一步指出:现在有些家长非常重视子女的学习,对子女的学习要求很严,甚至花大钱请家庭教师辅导孩子学习,但是他们本身却不读书,不看报,似乎学习只是孩子的事情,与成人无关。这也是糊涂的认识,跟韩愈所批评的现象很相似。又如,《 察今》一文论述了机械地死守先王成法的危害和因时变法的必要,有力地批判了守法不变的错误思想。该文所运用的“循表涉江”“刻舟求剑”“引婴投江”这三则寓言故事对顽固守旧者的批判是极为辛辣的。教师分析课文时,除了讲明这些寓言本身对当时的意义,还可以与当今的社会生活联系起来。例如,现在也有不少人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甚至反对改革,其目的就是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再如,孟子的寓言《 揠苗助长 》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宋国有一个人因担心自己的禾苗长不高,就辛辛苦苦地去将禾苗拔高了,结果害得这些禾苗都枯槁了。孟子通过这个故事辛辣地讽刺了那些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而蛮干的人。讲解这篇寓言时,教师可进行这样的古今联系:实际上,“揠苗助长”的现象不但古代有,当代也一样有。当今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便不顾儿童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过早地让孩子学习太多、太难的知识,严重损害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真可谓事与愿违,适得其反;有些地方官员为了追求政绩,不顾客观条件和环境的承受能力,对土地资源、林木资源和矿产资源进行了过度开发,致使资源过早枯竭,环境严重恶化,经济发展的“禾苗”必然会因此而“枯槁”。这样的古今联系,既能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印象,又能将思想教育渗透到教学过程中。
3.思想观点的古今联系
文化和思想观念具有明显的传承性,所以古人在文言文中的某些观点与我们现在提倡的某些观点具有相通之处。但是,在讲课过程中,如果仅仅停留在对古人观点的分析上,那么讲课就活不起来,古人的观点与今人的观点就缺乏直观的对接,就不能充分发挥语文课的教育作用。因此,我们在讲课过程中应将二者联系起来,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例如,《 鱼,我所欲也 》一文中有这样的句子:“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种“舍生取义”的观点与我们现在提倡的“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的观点是相符的。教师讲到这里时,可以适当阐发“舍生取义”这个观点在当今的积极意义,并以当代的一些英雄人物作为典型例子加以证明。又如,课文《 论语十则 》中有“见贤思齐”的观点,这跟我们现在提倡的“学先进,赶先进”的观点是相似的。教师讲解时,可首先说明“贤”在课文中的含义,然后说明“贤”在今天的标准,最后适当强调“见贤思齐”在今天学生的学习和思想修养方面的重要性。再如,在《 指南录后序 》中,南宋爱国政治家文天祥追叙了自己在国家危急关头出使元营、与强敌抗争以及南逃途中备受艰辛、九死一生的战斗历程,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坚贞不屈的爱国精神。虽然文天祥所爱的国并不等同于今天的中国,但是他的爱国精神是值得今人继承的。作为教师,讲解该文时,除了强调作者的爱国精神感人至深外,还可“借题发挥”,通过举例,简要说明文天祥的爱国思想长期以来对后人特别是今人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并教育学生热爱祖国,以实际行动把学习搞好,将来为祖国建设服务。
刻舟求剑的文言文范文4
关键词:小古文阅读;小学高段;兴趣;语文修养
在小学阶段教授学生小古文,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以及其对中国历史的认识和对古人思想的了解,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谈吐魅力和写作能力,更有利于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因此,培养学生在阅读小古文方面的兴趣与爱好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
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读小古文,首先要了解其内容,能做到顺畅的朗读,并背诵一些基本的课文知识,这是小学阶段学习小古文的基本要求,并且随着知识的深入,学生对小古文所描述内容的认识,往往会有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每一次阅读小古文,都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一些新认识与新想法,而且读的遍数越多,对其中所蕴含道理的认识也就越深,也就会更加轻而易举地领会古文中所要表达的真意。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在引导学生阅读古文时,首先应把生僻的词汇及其含义教授给学生,以消除阅读过程中的羁绊,同时还需疏通全文的意思,并给学生示范读古文的技巧,把握好示范过程中读的力度与韵道,让学生感受到读的趣味。此外,除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外,也可采用师生配合的方式,增加学生读的乐趣。例如,在教授《望梅止渴》一文时,在读的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理解“望梅止渴”的意思,同时让学生明白,懂得遇到危险要冷静思考,想办法解决的道理。此外,还可借助关键词语重点读好的方法,着重读出描写将士们遇到困难的句子以及描写曹操动作语言的句子。
二、描绘古景,加深理解
想象是激发学生对古文深刻理解的必要工具,通过描绘小古文独具特色的情境,不仅可以充分体会作者的真实意图,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更有助于增加学生对古文的学习浓度。老师可以通过开展小古文绘画比赛,让学生在作画的过程中体味作者当时的创造灵感。鼓励学生自由创作,在寻找素材以及构图布局的方面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如增加与古文意境相符合的元素等,深入感受文中的情景,这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更有利于升华小古文的教学成效。
例如,引导学生学习《刻舟求剑》时,鼓励学生使用“画”的方式来表达主人公当时想法的不切实际,并从中认识到做任何事情不能只凭主观愿望和想象,而应该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进行灵活处理。通过在画中描绘主人公刻舟留记号时自信满满的表情,以及小舟行进时距离的变化,再到后来主人公找不着剑的盲目表情,充分表现出主人公的愚钝以及用静止的眼光来看待变化发展的事物,必将导致错误判断的道理。
三、“吟”出兴趣
“吟”并不是诗的专属,在古文的学习中也有对“吟”的要求。吟诗是对诵诗的深化,即“诵”出诗的性情。而在小古文中,“吟”是读者赏析古文的一种方式,充分品出小古文情感的一个阶段。通过对小古文的吟诵,可有效地调动读者丰富的想象力,逐步深入作者的内心,体会作者的情感,达到“吟咏情性”的目的。在指导学生对古文进行吟诵的时候,教师要注意融入古文意境氛围的重要性,确保学生能真正体会作者的意图和“吟”古文的乐趣。
例如,在“吟”《愚人食盐》一文时,学生可边诵边吟,边吟边品,品出文中作者想要说明的道理,并领会作者创作的意图。吟诵时须注意愚人对食盐的欣赏以及空口吃盐时的情景,从中体会干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限度,恰到好处必然美妙无比,然而一旦过度就会反向而行,即便是好事也会变得十分糟糕。所以,凡事均有度,不可过度走偏,这便是作者希望读者领悟的道理。
四、“写”出经典
通过学习小古文,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在作文中引用古文内容及其寓意可使语言更加简洁凝练、生动活泼,有助于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小古文的引用还具有画龙点睛之效,不仅能够启人心智,还可以升华主题。老师在教授学生在作文中引用古文时,必须要求学生引用前应当明白古文真正蕴含的道理,确保引用正确,表达清楚。
例如,在写父母溺爱或做事应考虑周全等类型的文章时,可以引用《翠鸟移巢》的典故来比喻如果父母对子女过分溺爱和娇惯,最终反而会害了子女的道理。该典故主要表达了翠鸟为保护自己的孩子,再三地将自己的窝往下挪,最终铸成了“丧子之祸”。因此,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不能只考虑一个方面,应从多个角度去分析问题,全面权衡事情的利与弊而审慎行事。
总而言之,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阅读小古文的兴趣,教师则需在课堂上积极引导学生理解古文,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学生学习古文的自主性和趣味性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度,在“读”“画”“吟”“写”这四个方面加强学生对古文意图的深刻认识,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修养与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项声菊.浅谈小学高段学生文言文学习兴趣的培养[J].启迪:教育教学版,2015(4):17-18.
[2]朱琳.浅谈小学生古文学习兴趣的培养[J].语文天地,2014(33):42.
刻舟求剑的文言文范文5
关键词:素质教育;评价机制;自主发展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3)09-0008-02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因此,我们必须改革课堂教学。“自主学习”是走向素质教育的一条成功之路。它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需要与兴趣,能够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能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学生通过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体现自身价值,使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我们在自主学习的道路上,应始终遵循“教育机会人人均等”的原则。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都在天赋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发展,以取得成效。如何让学生学会学习?
一、 在素质教育评价基础上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中国自古以来讲究“师道尊严”。高高在上,不苟言笑便成为教师行为的规范模式。然而,长期教学经验表明:一个只讲“师道尊严”的教师,他所呈现出来的只能是一个压抑、沉闷的课堂,更难以让学生成功地进行自主探索、自由发挥。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构建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已经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首先,教学活动中巧妙地使用有限度的幽默,可以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易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
“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教学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例如学生上课迟到、注意力分散、搞小动作等等。这时,如果教师能够使用一些幽默语言,要比严肃地批评更容易让学生接受。例如:在学习《威尼斯的小艇》一课时,我清楚地记得,班上一个同学迟到了几分钟。当时他脸上的表情已经告诉我,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这个时候如果我再对他进行批评,势必会影响他接下来上课的情绪。所以我半开玩笑地说了一句:“开往威尼斯的班机马上就要起飞了,要是再晚点,你就去不成了啊。”同学们笑了,这个同学也笑着坐到了自己的座位上。紧接着我又说了一句:“人员到齐,我们马上飞往威尼斯,去参观一下威尼斯的小艇。”整个课堂洋溢着轻松幽默的气氛。接下来的课非常成功,每个同学都得到了很好的发挥。“迟到事件”丝毫没有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正常进展,老师的一句幽默语言,放松了学生们的心情,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因此,对于一名合格教师来说,掌握一定的教学幽默技巧与方法,不仅有利于增进教师自己的教学情趣和魅力,还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其次,对待学生要热情、和蔼、公正,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孟子曰:亲其师,信其道。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只有对学生倾注了感情,才能获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教师既要对每一位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诲,热情帮助,又要虚心倾听学生的意见,不断改进教学工作,还要注重与学生多交流。尤其对那些平时较内向,不善言辞的学生,要使他们敞开心扉,畅所欲言。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千万不要以一时的成绩好坏去论学生的成败,而要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发掘每个学生的优点,并让每个学生都能意识到自己的长处,知道教师对他的欣赏和关注,彼此之间建立信任。在这种教学气氛中学生就会解除一切顾虑,心情舒畅,从而激发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学习,并获得充分自信。
二、为学生创设轻松、民主的课堂学习氛围
《和教师的谈话》一书中指出:“智力活动是在情趣高涨的气氛中进行的。”良好的课堂气氛是有效教学的前提,这种气氛会给教学带来好处,同时也有助于完成教学任务;《现代教学艺术的理论与实践》一书中也提到:“轻松、和谐、民主的课堂学习氛围是师生共同协作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条件。”
我在将近二十年的教学生涯中也深有感触。任何一门学科,它内容的本身往往是复杂的,特别是语文教学,如果教师在课堂上照本宣科、满堂灌的话,那么教学过程必定是枯燥乏味的,学生必然产生厌倦心理。消极的课堂气氛定会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和责任心,消极被动地听讲,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来看待教学过程,很少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要促进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必须营造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的良好氛围。好的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第一源泉,第一颗火星”。明代王阳明曾指出兴趣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他说:“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心中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这的确是教学箴言。在教习六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二则》时,我就采用了设计悬念导入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文言文的字词句和现代汉语有很大的不同,与学生的知识水平、语言习惯距离也较大,学生较难读懂,认为“文言文深不可测,枯燥无味”,导致对文言文不感兴趣。我采用“讲故事”的方式来引出课文。《揠苗助长》和《刻舟求剑》是学生很熟悉的寓言故事,指名让学生讲这两个故事,随后提出质疑:古代的人在讲这个故事的时候是怎样说的呢?想不想知道?这一问题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的兴趣来了,这时教师抓住时机,让学生翻开课本,去领略古人的语言特点。这样就较好地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就觉得学习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课堂气氛也就活跃起来了。学生在这种轻松的状态下,将释放出巨大的学习潜能。
三、采用有效策略,让每个学生素质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到自主发展
刻舟求剑的文言文范文6
关键词: 形神观 顾恺之 傅雷 绘画 文学翻译
翻译是一门综合性,跨学科性很强的科学和艺术,如果不突破封闭性观念局限,学科的发展势必深受束缚。(刘宓庆,1993:13)林克难先生在其《翻译研究期待百花齐放》一文中也指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翻译研究的本质特点。让各种翻译研究方法同台竞技,从而促进翻译理论研究繁荣兴旺。(林克难,2005:1)因此在新世纪的译学研究中,在新观念的指导下进行多角度,跨学科的研究,把翻译学创建成一门系统科学,成为必然。本文作者力图从中国传统绘画理论中的“形神观”问题出发,与文学翻译中的“形神观”问题进行对比研究,以期获得有益的启示,希望能够对翻译学理论的建设添砖加瓦。
翻译中的“形”与“神”问题,是讨论最多、意见也最难统一的根本问题之一(许钧,2003:292)。上世纪我国文学翻译界围绕“形”与“神”的问题展开过多次激烈的讨论。主张形似的一派认为,只有先求形似才能保证达到神似。而主张神似的一派则认为,形似难求,只能以神似为归依。参照方梦之先生主编的《译学词典》的解释,绘画艺术中的形似指的是书画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物形貌相似,在译学中是指译文与原文在形态、结构、排列、辞格等方面的相似;绘画中的神似是指在形似的基础上画作要表现出人、物的神态、气韵达到惟妙惟肖的传神的境界,译学神似是指必要时摆脱原文语言形式,如词汇、语法、惯用法、修辞格等方面的束缚,在准确理解原文的基础上,用地道的译文传达出原文的艺术意境。
在我国传统绘画理论领域,“形”和“神”的思考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在西欧、古希腊和文艺复兴时期,形似的地位可以关系着绘画的成败。而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形似的地位就大不一样。中国与西方分属两大意识形态体系,渊源于各自的哲学思想基础之上的审美意识及其艺术理论都具有鲜明的差异性。西方人重视外在的客观探索,偏重描绘被人们视觉所感觉到的客观事物形象。画家们往往静态、固定地观察作画,从而导致焦点透视画法。画作力求保持特定环境和光线下的状态,与观众生活中所见的形象相似。东方的中国人重“天人合一”,追求主体投入客体的和谐统一。画家追求人与自然的统一,双方内在的“神韵”。画家们突破焦点透视和固定光源的限制,创造了散点透视法。在面对自然时,不是像西方同行那样实物写生,而是靠目识心记作画。凭记忆作画就可以大胆取舍,保留最能表现物体精神的形象特征。而中国画最高审美境界就是“无中生有”,“此处无形胜有形”之境(左庄伟,曹志林,1998:28)。
东晋大画家顾恺之(346―407年),字长康,性格诙谐,精通诗文,时人称他为“才绝、画绝、痴绝”三绝。东晋谢安称赞他的画“自生人以来未有也”。他在二十多岁时所作江宁瓦棺寺壁画,居然“光照一寺,施者填咽,俄而得百万钱”(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唐代诗圣杜甫在几百年后看到此画,写诗赞曰:“虎头(即顾恺之)金粟影(指佛像),神妙独难忘。”他的代表作《洛神赋图》取材于曹植名篇《洛神赋》。描绘曹植一行来到洛水之滨,洛水神女惊鸿忽现,曹植与洛水神女互表爱慕之情,怅然惜别。《洛神赋图》在人物的塑造方面十分成熟,把洛神的楚楚风姿和曹植那“怅盘桓而不能去”的怅惘神情刻画得丝丝入扣。但是从形似的角度出发,当时的山水画还刚刚萌芽,画中山石纯用线条勾画,远近树木只是大略地表现出枝叶的轮廓,手法稚拙,不太符合形似的标准。相对于西方油画写实主义风景画,则形象表现力相对简陋。但正是这样的处理对于烘托人物情感却有奇效。艺术家巧妙地不去刻意追求形似,而是看重了山水的神韵传达,使观众从山水之间感觉到作品潇洒自如的神韵,得到艺术的享受。如果过多地去考虑画面背景的形似效果,结果只会破坏画作的整体艺术性,反而因形害神。画家从作者那里感悟到的是原作的“神”――曹植那“怅盘桓而不能去”的怅惘神情,并且用画卷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顾恺之依照曹植赋文的主题思想,发挥高度的艺术想象力,创作了诗情画意的《洛神赋图》,成为中国美术史上绘画与文学完美结合的早期典范。(潘耀昌,1998:117)
顾恺之在绘画理论方面也卓有建树,对后世影响深刻。他在中国绘画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传神论”,认为画人最根本的是表现人的精神气质,即“神”,因而好与不好不在于能否完全的形似,而在于能否以形写神。他留下来的论著有《论画》,《魏晋胜流画赞》,《画云台山记》等,是现存我国最早的比较成熟的绘画理论著作。他主张要形神兼备,更重传神。他提出的“传神论”成为中国绘画的基本理论之一。同时顾恺之本人也是位诗人,文学家,所以能将《洛神赋》这一文学名篇成功地搬上画面。画面整体上散发着魏晋的潇洒自如的气息,达到了传神化境的艺术高度。这种潇洒自如的气息正是后世的画家们梦寐以求想要达到的终极美学境界。在形似和神似的关系问题上,唐代画论家张彦远认为:一个画家应该紧紧抓住神韵骨气这一主旨,其他方面,包括形似都要围绕这一主旨,为之服务。他的画论中还提到:“古之画或能移其形似,而尚其骨气,以形似之外求其画,此难可与俗人道也。”也就是说画家有时可以通过改变形似(变形)来追求神韵骨气,超出形似的束缚来追求画意。(潘公凯,2004:13)《历代名画记》中指出:“今之画,纵得形似,而气韵不生,以气韵求其画,则形似在其间矣。”这话大致是说:现在的绘画,纵然形似了,但表现对象缺乏精神气质;如果绘画能体现出精神气质,那么形似也就在其中了。
既然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神”的处理是作品成败的关键。那么在译学研究中,文学翻译所追求的标准或至高境界又是什么呢?首先我们了解到文学翻译的任务是:把原作中包含的一定社会生活的印象完好无损地从一种语言移注到另一种语言中;用茅盾的话说,是“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像读原作时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感受”。(方梦之,2004:291)很显然,读者只有对译文心领神会,才能获得文学作品的启发、感动和美感。读者在这里所心领神会的就是原文的艺术意境――神。因为文学翻译作品中所要反映的客观的东西,只有经过译者头脑的加工和制作,经过能动的艺术创造才能在译文中重新客观化和物质化,从而让读者领会到。法国的维勒瑞(Paul Valery)就主张翻译是以保持原著的神采为本。典型的艺术派(或称文艺学派)翻译理论认为,理想的翻译过程可以看作是译者和作者的心灵交流过程,而语言形式在此不过起到居间的作用而已。心灵的交流就是文本“神”的传递。在《洛神赋图》中,画家顾恺之和诗人曹植进行了心灵的交流,完成了“神”的传递。可以说文学翻译中“神”的处理,即译文是否传神,就是译作成功的关键因素。
谈到“形神论”在翻译和绘画中的比较,就不能不提到现代著名文学翻译家傅雷。他同时在绘画上也颇有造诣,曾求学于法国卢佛美术学校,受聘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他从效果和实践工作两个方面将翻译和绘画作了对比和研究,是中国翻译界公认的“神似派”的代表人物,他的“重神似不重形似”理论已被很多译者所接受。“傅雷在五十年代提出了‘重神似而不重形似’的主张,将中国传统的艺术命题移花接木于翻译理论,将译论推向新的发展阶段。”(刘宓庆,2003:203)傅雷认为,文学翻译应该是原作者用译语的写作。所以翻译时只问自己:“假如我是原作者,我会怎么写?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的译作既体现了译者的风格,也体现了原作者的风格。如果认为只有形似的译文才符合原作风格,那我还是宁可舍形似而取神似的。”傅雷反对一味地追求形似,形式上的机械对等。在《高老头》重译本续的开篇,他就说道:“以效果而论,翻译应当像临画一样,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以实际工作论,翻译比临画更难。”接着又指出:“各国的翻译文学,虽优劣不一,但从无法文式的英国译本,也没有英文式的法国译本。假如破坏本国文字的结构与特性,也能传达异国文字的特性而获致原作的精神,那么翻译真是太容易了。不幸那种理论非但是刻舟求剑,而且结果是削足适履,两败俱伤。两国文字词类的不同,句法结构的不同,文法与习惯的不同,修辞格律的不同,俗语的不同,即反映民族思想方式的不同,感受深浅的不同,观点角度的不同,风俗传统信仰的不同,社会背景的不同,表现方法的不同。以甲国文字传达乙国文字所包含的那些特点,必须像伯乐相马,要‘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傅雷在这里清楚地解释了文学翻译中形和神的关系问题。正如《洛神赋图》所实现的:“得其精(原文之神)而忘其粗(背景之形)。”
苏珊・巴斯内特(Susan Bassnett)在她的《文化构建――文学翻译论集》一书中提到了诗歌可译论观点。她认为翻译诗歌就是要“拆散”原诗的语言材料,然后在目的语中“重组”这些语言符号。翻译诗歌不是复制原文,而是创作相似的文本,再现原作的神韵。在该书第四章她所给出的意大利诗歌译例中可以看到:译者在翻译时不仅大胆地改变了原文的形式,甚至诗中人物的关系也发生了改变。简直成了译者本人的再创作。巴斯内特解释道:“我们可以说原文产生的力量已足以使译者完成他的再创作。”(苏珊・巴斯内特,2001:69)这里原文的力量就是原文的神,译者通过再创造完成了神的转移,使译文达到了传神。文学作品是作者和读者情感的交流。而传情的更重要的方面在于“神似”,也就是在精神实质上的相似。从这个意义上说,“神似”必须达意才行,但又不同于字对字、句对句的对应,而是在精神实质的对应或相似,从而给人以生动逼真的印象。这清楚地说明,仅仅从语言形式转换角度进行文学翻译或从语言学角度进行文学翻译批评是远远不够的。正如解构主义大师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在他的《什么是确当的翻译?》一文中所指出:翻译早已超越了“逐字逐句”翻译的狭隘境地。这里的前提就是――为求神似,必要的情况下要摆脱原文语言形式,如词汇、语法、惯用法、修辞格等方面的束缚,即形似的束缚。
那么自然会有人提出“形神兼备”说,即:与原文相比,译文既能做到形似,又能做到神似,二者兼得,岂不更好?但是这一说法并不完全适用于文学翻译。比如,诗歌之难译是人所共识的。英国著名诗人雪莱就曾经说过:诗不能翻译,译诗是徒劳的。朱光潜先生也不客气地讲过“有些文学作品根本不可翻译,尤其是诗(说诗可翻译的人大概不懂得诗)”。美国诗人弗罗斯特甚至给诗下了这样一个定义:诗就是“在翻译中丧失掉的东西”(What gets lost in translation)。考虑到语言文字方面的种种束缚,追求文学翻译中的形似在实践操作上是非常的困难。当然也不能排除少数成功的译例,比如许渊冲先生的汉诗英译。另外还涉及到文化语境的问题。如果把雪莱的诗用与他同时代的汉语文言文而不是现代的白话文翻译的话,想必今天能看懂的读者也不会太多,就更不用说广为流传了。重形似而忽略神似只会导致原作生命力的丧失。因为“神”就是原作的灵魂和生命力。“形神兼备”说事实上模糊了形似和神似的关系问题。因此“形神兼备”除了看作是一种追求的理想目标外,并无多少实际的操作意义。
由此可见,不论是我国传统的绘画艺术还是在文学翻译中,传神都是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当然对于神似境界的追求并非易事。齐白石先生在为《小鸡图》作题时感慨道,“余画小鸡二十年,十年能得形似,十年能得神似。”也正如傅雷所说:“鄙人对自己译文从未满意,苦闷之处亦复与先生同感。传神云云,谈何容易!年岁经验愈增,而传神愈感不足。”(罗新璋,1984:694)思果先生在《论余光中的翻译》一文中所言:中文写得好,一种外文如英文也能懂,已经有了基本的条件,但是还不能够翻译,因为译者给原文限制住,该不理的不敢不理,该改写的不敢改写,该添的不敢添。要译了几十万字,经过若干年,才能摆脱原文的桎梏,大胆删,增改,写。(思果,2002:173)可见要摆脱形似的束缚,以求神似是何等之难。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神似的追求,并不意味着形似可有可无,完全不顾形似。形似和神似不是二元对立的关系。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指出:“今之画,纵得形似,而气韵不生,以气韵求其画,则形似在其间矣。”如果绘画能体现出精神气质,达到神似后,那么形似也就在其中了。罗新璋在《翻译论集》的序中也指出:所谓“重神似而不重形似”,是指神似形似不可兼得的情况下。倚重倚轻,孰取孰弃的问题。这个提法,意在强调神似,不是说可以置形似于不顾,更不是主张不要形似。傅雷也认为:“我并不说原文的句法绝对可以不管,在最大限度内我们是要保持原文句法的。”(罗新璋,1984:548)文学翻译研究中的形神关系可以参考中国传统绘画理论中的“以形写神,形为神用”说。文学翻译中的形似,变形,甚至无形的考虑都要取决于“神似”的要求。中国传统绘画推崇神似,以形写神,形为神用,追求画作整体神韵的把握。在文学翻译研究中,译者培养这种形中取神,整体把握的能力也十分有益。译者必须摆脱单纯形似或神似的束缚,另辟新路,才能开拓文学翻译新途径和新方法。赋予原作第二生命,给读者以美的享受,从而达到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1]林克难.翻译研究期待百花齐放[J].上海:上海翻译,2005:1.
[2]罗新璋.翻译论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3]许钧.翻译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4]思果.译道探微[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
[5]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
[6]方梦之.译学词典[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7]潘公凯.中国绘画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8]左庄伟,曹志林.中外经典美术鉴赏[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