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技创业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技创业论文范文1
科技园的发展依托的是以知识为代表的人力资本和知识集群产生的溢出效应,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科技园发展“中试”的作用,促进其实现二次研发、企业孵化和相关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发展愿景。大学的学科水平是大学地位的标志,大学培养人才和科研水平的能力直接取决于大学的学科水平,这也将决定大学的发展水平。大学应根据科技园发展和现实市场发展的需求,以学校自身的优势学科为载体,发展适宜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科研技术,强化科技的转移、实现甚至产业化发展。企业在科技园内依托科技园的孵化平台寻找适合自己企业发展的技术手段并进行技术转移,促进企业现实生产力的提高。同时,大学也可以利用科技园的平台和相关资源,尤其是符合市场化、产业化发展的科研条件进行相关的研究,进而改善自身科研能力的提高和学科建设的发展,加强学科队伍的建设;另一方面可以密切把握市场需求,及时更新自身学科的建设,提供更加符合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形成科技园建设与大学学科发展的良性互动。
二、中国目前科技园与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科技园内聚集着大量的高科技人才和高科技企业,面对大量的潜在生产力,需要大量的创新型人才将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因此,科技园对创业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一个地方都要强烈。在我国目前将近二十年的科技园发展过程中,创业人才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明显不能满足科技园发展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当前大学教育中缺乏创业相关知识和理念的培养不足的问题。科技园对具有创新人才的需求是长期存在的,因此,如何将高校的发展创业教育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相结合,发展和改革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是今后我国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和发展方向。首先,目前我国大学人才的培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创业教育的环境。由于当前我国大学还处在“象牙塔”的状态,教师和学生生活在相对安逸的环境中,缺少风险和冒险精神。加之我国长久以来对创业的认识不足,缺少当机立断的果敢精神,导致面对机会时往往犹豫不决,错失良机。其次,目前我国大学普遍存在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问题。从常见的转化形式分析,是因为缺乏自主开发课题、大学有限资源分散、课题与市场不吻合、科技管理政策不完善、科研经费和中介机构缺乏等原因造成的。而深层次的原因是体制僵化、机制不活。再次,科技园中创业企业一般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一是这些企业大都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即这些企业具有技术含量较高和生产经营规模较小的特点。二是这些企业以创新活动为发展基础。创业企业一般都是采用新技术、新工艺进行生产,其生产出来的产品往往是现实市场中还没有出现的产品,可以填补市场空白。三是高风险、高投入、高效益。新创企业的探索性强、创新程度高,技术复杂或不够成熟,市场不确定性因素多,因而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失败屡见不鲜。据统计,创业企业的成功率一般在20%~30%。但创业企业一旦成功,能获惊人的社会经济效益。由于这些企业成长条件和环境的要求很高,迫切需要有一大批充满活力的创新创业人才来经营和管理。因此,针对大学的人才进行有针对性的创业教育是科技园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科技园中大学创业教育的计划和实施以及创新创业等相关理念的加入和融合,如何使人才培养模式与科技园发展的现实实际相结合、与市场应用相结合是目前乃至将来科技园人才需求和高校等人才培养单位发展的重中之重。大学应该与科技园的建设和发展相契合,鼓励学生到企业中兼职,真实感受创业企业的氛围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乃至今后步入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科技园开展创业教育的对策
大学有教育、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大学科技产业的发展方向应在社会服务上下功夫,社会服务功能建立在大学原始的教育和科研功能基础上。世界上著名的科技园都将大学的创业教育与科技园发挥反哺大学教育的功能有机结合在一起,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科技园对大学创业教育的推动作用,实现创业教育基地功能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完善创业教育的培养环节和体系。创新创业教育对人才培养的目标十分明确,那就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产业发展为目标进行符合市场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大学的创业教育必须围绕市场目标,完善从师资、教学、实践等多个方面的培养环节,深化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理念。科技园为上述要素提供了一个整合的平台,将各种要素紧密结合形成化学反应,最终促成一个完整的产学研培养体系。美国斯坦福大学开设的创业课程共有17门,90%的学生至少上过一门创业方面的课程,课程内容涵盖创办企业的方方面面。依托科技园,大量的创业实践活动为开设创业案例教学等创业课程提供丰富的内容,容易形成文化课、专业课和创业课相互渗透、功能互补的立体多元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也能够及时反映知识创新的内容。科技园为大学的创业教育提供了大批有实践经验的企业家,大学可以聘请有一定理论基础的企业家和投资家担任兼职教授,为学生教授创业课程。同时,大学应鼓励大学教师积极参与企业创新活动,为教师提供相关政策,鼓励教师增加实际创业和管理经验。
2.改善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机制
创业教育是一种实践性远远强于理论性的课程,熟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创业教育不仅仅是要增加大学生创业的相关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相关课程是大学生走到实践中去。通过开放性和活动性的课程将课堂所学应用到大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去,因此,创业教育课程应采取新的教学机制,科技园的出现能够为创业教育教学机制的改善提供条件,丰富了教学的地点和形式。目前在我国开设创造力开发课程的学校只占少数,原有的这类课程也存在着内容陈旧,理论脱离实践,动手少,缺少实践体验等缺陷,需要在新的理论和实践要求下,在内容和方法上进行变革,培养创新所需要的多种能力。创业教育应该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的新内容,融入专业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结合专业,对学生进行某一领域或某一行业如何创新创业的针对性教育,激发、培养和丰富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知识。这种多种教学方式的结合使得教育由简入深、循序渐进,既符合教学规律又开拓了新的教育体系。
3.为学校提供真实的创业教育环境
实践是创业教育的根本和落脚点,虽然现有的创业教育也为学生提供了一定的实践活动和创业计划大赛等,然而学校自身的资源并不能保证创业实践保质保量的充分开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科技园可以为学生的创业提供最形象的教学环境,为学生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供了感性认识。同时,也提供了冯伟丰富和贴近学生的大量案例。同时,科技园也为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提供了创业的平台,硅谷为创业者提供了一种把大学科研与产业生产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创业环境,促使了一大批教授创业者,大学生创业者的产生,如微软、苹果等企业都是在科技园中孵化而成的。实践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创业的机会,增强了实践的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考察了一个人是否具备创业的相关品质,有助于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对自己有更加清醒的认识。
4.营造创业教育的文化氛围
技术发展中人的因素与物的因素的关系,看来是技术体系内部要素的关系,实际上这种关系受到技术活动外的社会文化因素的深刻影响。在不同文化传统中,对发挥“人”与“物”的作用各有侧重,于是造成不同的技术发展模式。这些模式的冲突实质上也是文化观念冲突。文化是一个组织获得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大学创业教育的有效开展,文化氛围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大学是文化汇聚、交流和冲突的地方,任何科技园中的大学精神,都深深地影响着科技园内的入驻企业和员工。英国的沃里克大学在校园内注重培育创业精神,并且创业精神没有让位给少数工程和商业这类学科领域,也没有只让位给献身于创收的管理群体,而是在事实上成为了所有学术领域的特征。
四、结语
科技创业论文范文2
(一)资金相对匮乏,研发资金不足
当前我们包装产业进行科技创新所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就是资金不足的问题。虽然国家也一直在政策上支持包括包装企业在内的中下企业的融资问题,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可行性还是比较低。据调查,整个包装行业约有四分之三的企业没有进行过完善合理的技术改造过程,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制约了包装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当前我们的包装企业融资渠道过于狭窄,不论是直接融资还是间接融资,都受到很大的阻力作用。银行放贷程序繁琐,贷款利率比较高,直接融资中由于一些小型包装企业自身信誉的问题,也不能够顺利地进行。融资能力有限,资金严重匮乏,使包装企业很难进行技术创新与改造过程。
(二)高级人才匮乏,基层员工专业素质较差
我们知道,在21世纪的今天,科技是基础,人才是关键,一个企业要想取得良好的发展,必须要有相匹配的高级知识人才。但是综观我们整个包装产业,人才都相当欠缺,无论是高级管理人员还是基层的技术工作人员,都缺乏过硬的专业素养,他们对行业的分析力、判断力比较差,没有一个先进的理念来进行行业的协调发展。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我国目前整个包装行业的专业技术工作人员只占我们整个行业职工总人数的2%,而我们全国工业总的技术人员占比是6.8%,对比后我们得出结论,包装行业的技术人员占比大大低于工业的整体水平,包装行业从业人员中受过专业培训和正规教育以及具有中级及其以上技术职称的比例大大低于机械、电子、制造等相关行业。
(三)包装企业经营规模比较小,自身实力不足
当前在我国的整个包装行业市场上,占据绝大多数地位的还是自身规模比较小的民营包装企业,由于自身生产经营规模的限制,它们在具体的资金运用、科学技术的使用、扩大再生产等条件上都具有先天性的劣势。尤其是一些技术创新项目,包括采购先进的机器设备、聘请高级的管理人才和专业素质较高的一线工人、进行一些投资的研发创新等等,这些都需要很大的成本投入,但是这些小型的民营包装企业并无力负担。它们的生产规模小,市场占有率低,产业集中度不够高。因此,正是这些小型包装企业的存在进一步制约了我国包装产业科技创新的进一步发展。
二、进一步推动我国包装产业与科技创新协调发展的措施
(一)国家要加大对包装产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
前文我们指出,我国包装行业中大部分都是一些生产规模较小的民营包装企业,这些企业资金匮乏,市场规模较小,进行科技创新面临着重重的阻碍。因此,要想推动这些企业的发展,实现整个包装行业的科技创新协调发展,我国一定要在政策上大力支持发展这些企业。国家要对一些具有创新意识的包装企业予以资金支持,完善它们的融资渠道,对一些科技创新项目给予减税、补贴等支持,在全行业树立科技创新的意识,努力培养一批具有活力的中小型包装企业,大力研发新产品,出台相关的政策,彻底解决这些中小包装企业的发展问题。
(二)包装企业自身也要增强自主创新意识,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投入
包装企业自身要想得到很好的发展,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的地位,必须要树立自主创新的意识,不断加大对自主创新的研发投入力度。长期以来,我们的包装产业科技创新发展不够完善就是因为很多企业对创新的意识不够,它们把很多的资金用于留存,并没有对相应的科技研发加以支出。当前我们的包装企业应该改变这一传统的观念,市场的开发要与科技的创新紧密结合在一起,加大对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努力实现包装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三)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完善包装产业人才培养力度
科技创业论文范文3
1.1民营育种型蔬菜种业企业严格地说,我国民营育种型种子企业是从2000年“种子法”出台后才出现的,在这之前,蔬菜科研一直都在科研院校开展,民营企业都是拿科研院校的选育的品种进行经营。民营育种型种子企业很少得到国家的经费和项目支持,但他们贴近市场,决策速度快,运行效率高,机制灵活,新品种研发能力、科技创新能力也很强,很多民营种子企业的规模和盈利名列前茅,年销售额达到5000万元以上。比如天津德瑞特种业、安徽江淮园艺、西安金鹏种业、青岛华盛农业、四川川椒种业、山东德高蔬菜种苗研究所、新疆宝丰种业、浙江神良种业、河南红绿辣椒种业有限公司等。这些企业均拥有专业育种团队,比如天津德瑞特有24人做黄瓜育种;安徽江淮园艺26人从事品种研发,育种基地分布甘肃、安徽、广东及国外地区;他们拥有长远眼光和执着追求的育种家作为领军人物,比如天津德瑞特的马德华,安徽江淮园艺的戴祖云,西安金鹏的李晓东、四川川椒陈柄金等;他们专注于几种甚至1~2种作物,比如安徽江淮园艺只做西瓜甜瓜、南瓜和辣椒,德瑞特只做黄瓜,西安金鹏只做番茄,四川川椒只做辣椒等,这些企业育种方面的投入至少占15%,而且有强烈的事业心和使命感,把育种作为毕生的事业追求。另外,还有一些个人育种家,他们的育种手段可能比较简单,但育种水平却不低,如‘李氏21黄瓜’畅销山东、辽宁等地10多年,萧县‘新椒5号’年销售额1000多万元,合肥久易祁家保的甜瓜引领市场多年。值得一提的是,四川川椒种业“辣(甜)椒雄性不育转育及三系配套育种研究”获国家科研进步二等奖,安徽江淮园艺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高产优质抗病辣椒系列新品种新技术的研究及产业化”获得安徽省科研进步一等奖。
1.2代工式的品种选育种业企业汕头金韩种业用代工的运作模式,通过投资民间育种家和专业育种团队研究2~3种蔬菜作物,育种团队不从事经营,育成品种所得按比例分成。金韩的南瓜和苦瓜就是1个南瓜育种团队和苦瓜育种团队完成的,金韩主要负责后期营销,金韩通过代工式育种模式获得快速发展,这实质上也是一种育种型种子企业。
1.3境外品牌种业企业这类企业在我国形成时间也有10年以上,他们主要是通过境外公司的品种进行销售,如广东良种引进服务公司、青岛黄泷种子有限公司、上海惠和种子有限公司、厦门中厦种子有限公司等,主要以经营国(境)外种子为主,特别是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等地的主要蔬菜种子公司研究的品种,在中国境内进行销售,其中日本公司的品种以日本包装为主,而韩国和我国台湾的蔬菜品种还可以通过采购散种子后自己包装进行销售。
1.4经营型种业企业国内的6500多家种子企业中,有一半以上都是这种类型,有些企业如种都种业、三千种业等通过正规途径,向科研院所购买品种生产或经营权获得新品种,这些是相对较大也比较正规的种企;但我国的大多数种子企业主要以个体、夫妻店形式的小微种企为主,虽然也自己包装销售(除常规蔬菜品种外),但也有很多是通过不正当手段,如偷取亲本、套取别人生产的种子等等,不劳而获地生产或经营别人的新品种,坐享其成。
2国内蔬菜种业企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2.1蔬菜品种知识产权保护作为农业科技重要载体的蔬菜品种,近年来却广泛地被复制、滥用和假冒,极大地损害了育种者的合法权益,挫伤种企和育种者的积极性,严重影响了蔬菜产业的正常发展秩序。虽然农业部于2009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越来越多的蔬菜研发企业也开始申请植物品种权保护,但由于农产品的鉴定和检测周期较长,往往在品种保护审定的3~4年的周期内都不得销售该品种。而不法商贩此时却已经采取“盗用、窃取”种子的手段获得该品种的亲本材料或杂交种子并销售,待品种真正的所属单位或个人在拿到“品种权保护证书”后,往往因市场变化,并不能用“权力”得到应该享有的“利益”。此外,我国目前还有很多作物品种尚不能进行品种权保护,基因图谱鉴定也得不到相关法律部门的认可。因此,国家相关管理与监督单位应加强对植物新品种权的实际保护力度,规范市场运行机制,同时也能敦促从业者重视产权,通过加强研发获得新品种保护权来为企业获取利益。建立蔬菜新品种保护制度,可极大地鼓励蔬菜种企加大研发投入,促进育种者多出品种、快出品种、出好品种。
2.2蔬菜种业企业规划作为全球最大的蔬菜生产国和消费国,目前我国蔬菜的产量和产值均排在种植业的第1位,也是种植业中出口量最大的作物。但是,在国家产业规划中,却缺少对蔬菜种业的合理规划和引导。我国不同地区栽培的地方特色蔬菜品种,应引导在特定的合适区域从事品种选育和筛选,才能保护地方特色;对我国一些种业基地条件较好、种业人员集聚、品种资源丰富的地区,如北京、天津、广东、安徽等地,应加强种业支持;而对于种业需求大省,如山东、河北、广东、海南等省,应加强对市场的引导及规范。同时,国家种业规划也应支持我国民营种企走出国门,让国内企业加入国际蔬菜种业市场的竞争。安徽江淮园艺通过走出去战略,先后与17个国家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近年来,引进了大量的国外资源,同时也把中国的甜瓜和西瓜推广到东盟、南亚及南美市场,成为我国蔬菜种业对外合作的一朵奇葩。
2.3蔬菜制种基地规划与保护制种基地的无序竞争和不规范,是种子市场混乱、亲本流失的重要源头。对于蔬菜种子生产大省,如甘肃、新疆、内蒙古等地,国家应出台相应的基地保护政策,保障生产制种用地,提高制种基地的抗自然灾害能力,加强制种企业的信用评级,确保制种基地健康有序的发展。另一方面,制种费用迅速增加,应出台相关政策给予制种企业、制种所在地农户等相关人员一定的补贴。
2.4蔬菜育种体制和机制国内农业科研院所数量多,据统计,地级以上蔬菜育种机构有179个,他们设置的分支机构部分还高度重复,主要集中在十字花科、茄果类、西瓜甜瓜、豆类等作物上。国家的育种资源和科研经费长期由农业科研院所垄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单位体制固化,机制不活,育种资源得不到有效开发和利用,研究人员的知识产权意识不强。农业科研院所创办的种业公司,大多数没有真正的市场化,无法真正形成大规模的商业化育种。而民营蔬菜种业,几乎得不到科研项目支持,资源匮乏,高层次人才不愿进入民营企业,加之蔬菜作物品种分散,单一作物特别是具体到品种的种子量更少,并且由于市场保护不力,很少有单位愿意投入大量人力和资金进行蔬菜作物的品种研发。因此,国家应创新蔬菜育种体制和机制,将政策倾斜于能够实现自主创新的民营蔬菜育种企业,引导其做大做强,创造更多成果促进我国蔬菜种业发展。同时积极鼓励科研院所与民营育种企业间人才和资源的有效流动,共同促进成果转化与创新。
2.5品种审定形式国内蔬菜品种存在品种审定、认定和登记3种形式。在一个省通过审定的品种,到另一个省推广,还得重新审定;有的省份品种审定的周期很长,蔬菜品种的市场变化节奏快,等品种审定下来,已经错过推广的最佳时期,而多数品种的审定,只是以审定名义行地方保护之实,阻碍新品种的推广。因此,国家针对品种审定,应出台更符合品种推广且更便于实际操作的品种审定制度,促进优质品种得到更大面积推广,惠及更多农民。
2.6品种审定及生产、销售检疫属地的问题目前,对于品种在生产和销售环节的检疫日渐规范,逐步发展成为“哪生产、哪检疫”,要求检疫部门对于通过当地审定(认定)的品种开据检疫证书,证书上必须标明品种产地及名称(或代码),再用生产所在地检疫证书开据销售地点的品种检疫证书,这项举措对于品种生产地的追溯及销售环节的规范本应是具有积极作用的。但是,随着这项工作的逐步实施,却出现了资源保护与产品销售的矛盾。如:国内大多数企业都选择在西北地区制种,考虑到亲本等材料的保护,制种时均使用代码,因此,在当地开据检疫证书时,只能写代码,而到了销售所在地开据检疫证书时,代码又无法变更为产品名称,从而影响产品销售。因此,如何既能保护自主知识产权又能将销售与之良好的衔接,是种业管理部门及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
科技创业论文范文4
尽管国家对于农业科技创新工作作出了最大的支持,各级领导也对发展现代农业相当重视,但基层工作者对于农业科技创新工作的意识仍然不强。有的甚至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表面做做样子,工作开展也只是流于形式。而对于农业科技的推广与应用方面,更是没有相关的配套政策,农业科技创新整体体现出形式化的局面,这与建设现代农业和新农村极其不适应,也成为了限制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只能正面面对,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工作的开展,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来解决。
二、如何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以推动农业经济
由此可见,当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工作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理,很可能制约农村的发展。当前,必须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农业的要求,大力开展农业科技创新,做好监督与管理,以促进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为目标,采取相关措施解决问题。
1.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整体水平
人才因素是农业科技创新的关键所在,如果缺乏技能强、素质高的人才,就谈不上科技创新的其他工作发展。努力为农业科技创新工作者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提供有效的激励机制,吸引更多的人才投身与农业科技创新,进一步加大对人才的培养,以刺激广大农业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打造出一支高素质、高专业能力、适应性强的人才队伍。此外,如果站在广大农民的角度来讲,发展现代农业,创新农业科技不仅能解放劳动力,更能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所以,应进一步加强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培养其自主创新、运用新型农业科技的能力,进而促进自主农业科技创新。另外,大力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帮助农民提高科学文化,开展更多的创业培训,吸引更多的年轻人返乡发展农业。
2、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促进成果转化与应用
实现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农村经济发展,首先就要建立相应的创新体系,将农业科技基础作为依托,充分考虑农业产品、农业技术与农业条件,整合资源,加强对农业创新成果的应用。一方面,配置好基础条件,不断完善农业科技成果应用的各项体制,大力推动成果的转化与运用。另一方面,仅仅围绕农业的全局性与前沿性,深入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的协同研究,并激励相关机构自主创新。除此之外,为适应市场的变化,必须加快科技创新与生产紧密结合,高效的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到实际运用中,从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还应加快对农业技术的推广,搭建科技平台,整个各方面的力量与资源,形成对科技成果的有效运用。
3.拓宽农业科技创新与国际接轨
为了进一步发展农业科技创新,更大的推动农业经济发展,我们可以充分的利用国内外两大市场,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与思想,结合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将我国农业科技国家化。展望世界性的农业科技创新,积极参与国内外农业科技创新工作的探讨,分享世界的成果,共同为打造现代化农业努力。同时,仅仅围绕我国农业所要实现的目标,建立起长效机制,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资金与政策支持力度,积极吸收与引进国际的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加快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脚步。
三、结语
科技创业论文范文5
【论文摘要】针对就业市场对计算机人才(IT人才)的需求,提出了以实际企业工程项目为栽体的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分析了高职计算机人才(IT人才)在就业市场上的定位及专业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剖析了工程项目选题的原则及实施的过程。阐发了对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的一些认识。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专业的就业却相反地成为了矛盾的焦点,出现了报考集中就业分散的社会现象。就业压力的增大,说明原有的教学目标体系、课程体系、知识能力结构已不适应现代企业技术发展的需要。为了改善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能力、知识结构,全面提高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扩大就业面积,培养市场所需要的人才,山东经贸职业学院计算机系进行了“以就业为导向以实际企业工程项目为载体的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的大胆尝试,在此,结合教改过程谈谈对计算机专业培养的一些认识。
一、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市场及定位
当前,IT业已成为占据我国市场三分之一份额的支柱性产业。IT业的迅速发展,与不断注入的IT业人才有着紧密的关系。IT人才已成为人们心目中高科技的象征。对IT人才,用人单位实际上是有不同的需求层次的,要求掌握的知识结构也各不相同,除了IT基层劳动者(如打字、录入、生产线组装等)宜由中等职业教育培养外,我们感到,高职应侧重于在如下几个方面对人才的培养:
1.设计型人才(如网页设计、平面广告设计、建筑和家装设计、绿化工程设计、动画设计等)。随着电脑应用的普及深入,各行各业越来越广泛地使用电脑做形象宣传、包装、设计等工作。各类设计型人才作为IT业市场的生力军异军突起,其就业市场范围非常广、缺口比较大。但随着电脑软件的不断升级,功能的不断完善与强大,此类型人才由原来的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如网页设计人员除掌握专业网页设计软件之外,还应掌握图像处理软件和网站维护等方面的知识,如果再能掌握后台技术就成为宝贵人才了。其他如建筑、绿化、动画设计人才不仅要掌握计算机知识,更重要的还要学习其他相关知识体系。我们认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是高等职业计算机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2.办公应用型(如文秘、办公文员、行政助理等)。此类人才在工作过程中需要更多的管理知识,需要人际交往和适应社会的能力。这类工作的主要要求是:熟练掌握应用软件、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责任心。此岗位职能的培养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办公管理软件,还要学会融通管理知识并切实掌握管理的基本功。
3.网络型人才。当今计算机的普及与发展之所以如此之快,除其具有强大而先进的功能之外,主要还归功于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网络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谈变得近在咫尺。网络型人才已成为计算机发展和计算机就业市场上的中流砥柱。此类人才不仅要掌握网络技术,还要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4.开发型人才。作为计算机发展和完善的缔造者,开发型人才在IT行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未来几年当中,我国对软件蓝领和软件工程师的需求潜力依然很大。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及我院计算机专业的特点,我们目前主要培养办公型人才、网络人才和开发型人才,同时兼顾设计型人才,下一步在新专业的开设上,我们打算加大设计人才的培养力度。
二、课程改革思路
1.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以职业岗位为目标,重点突出职业技能。分阶段划分教学模块,按工作岗位确定实际工程项目,以实际工程项目为载体完成教学任务,最终实现学生的就业培养目标。
2.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熟悉并掌握计算机工程项目的组织程序,掌握计算机工程项目中的问题解决方法,针对具体岗位.掌握专门技能熟练完成具体工程项目。
依据课程改革的整体思路,我系计算机专业课程的设置是紧紧围绕培养目标而进行的,强调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主线,以职业或职业群为基础,让学生先接受职业群内共同的基础教育和基本技能训练,然后,接受专业基础理论教育,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以及社会需要,选择不同职业或专业方向,学习专业知识,进行职业技能的培训。使学生既具有较大的就业弹性和适应能力,又具有职业针对性。课程设置总体分成三个模块。在对职业岗位能力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培养的人才应具有的知识、能力和素质,通过整合,把课程分成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三个阶段来进行。
第一阶段,“职业基础模块”教学阶段。这一阶段强调宽基础,主要学习一些相关职业通用性的必备知识和技能,同时,要进行思想品行、职业道德、外语能力以及其他通用能力的培养和教育。此阶段一般不采用项目教学,但也必须把项目教学的精神渗透到每一个教学环节。
第二阶段,“职业技术模块”培养阶段。这一阶段主要进行不同职业的专业基础理论教育和专业知识学习,以及职业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在该模业知识的学习。该模块是高职教育的重要阶段,在课程设置和内容安排上我们结合IT技术的发展水平对相关学科进行整合和综合,以满足在较短时间内学习到更多更新的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教学内容体现出宽和扎实。此阶段可部分采用项目教学,宜以工程项目中的技术项目的实施为教学手段。
科技创业论文范文6
民营科技企业的快速、持续、健康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一支有生力量,为推动我国科技进步、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由于新技术革命的发生,技术创新速度和传播速度加快,导致高新技术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大大加快,生命周期大大缩短,这使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的难度越来越大,投入越来越高,风险越来越大。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研究我国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模式,对于我国民营科技企业不断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民营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分类及关系
技术创新模式是企业在正确地分析自身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基础上所做出的企业技术创新总体目标部署,是为实现创新目标而做出的策划和根本对策。从民营企业与外部经济环境关系出发,可将技术创新模式分为自主创新模式、模仿创新模式与合作创新模式。
从技术知识的获取方式来看,以上三种创新模式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内部化模式,即通过自身的研发活动获取所需的技术知识;另一类是外部化战略,即通过技术学习活动来获得对自己有用的技术知识。这两类创新战略是密切联系、相互结合的。一方面,单纯的封闭式研发的效率较低,另一方面,技术学习又总是伴随着相应的内部研发活动,因为这样有利于企业对学来的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创新,而且竞争优势终将会体现在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上。显然,自主创新模式是典型的内部化模式,而合作创新和模仿创新则属于外部化模式。模仿创新是一个“引进—吸收—创新”的渐进过程,技术引进是基础。在技术引进的不同方式中,技术合作是一种典型的企业间学习型合作创新方式。如果从更广泛的角度去考虑,技术贸易和学术交流也可以看作是合作创新的特定形式。因此,模仿创新与合作创新不是彼此独立的两个概念,它们之间有相互重叠的部分,模仿创新与合作创新是密切联系、相互促进的。
创新模式的选择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企业自身的创新资源、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市场环境都会影响企业的创新模式的选择。从我国民营企业目前的研究开发资金、技术能力以及创新体制的制约情况来看,合作创新将是我国民营科技企业迅速壮大自身创新能力,提高创新绩效的必由之路。
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资源约束
技术创新需要大量的研发资金投入,需要企业具备充分的技术创新能力,同时也需要一个完善的创新体制。这些需要构成了企业技术创新的资源约束,而我国民营科技企业在这几个方面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根据一份对浙江各地的民营科技型企业进行的问卷调查,我们可以看出,对民营科技企业可言,缺乏创新资金、创新风险过大是阻碍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经济约束;缺乏人才和研发支出比例小是企业自身的能力约束;而企业产权不清和知识产权保护不力是制度上的因素(见表1)。
民营科技企业合作创新的必要性
在我国民营科技企业普遍缺乏研发资金和技术能力,科研体系与产业体系脱节的现状下,除了一些经济和技术实力较强的企业外,大部分企业还不具备从事自主创新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明智的选择应该是脚踏实地,一方面通过改革和结构调整促进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尽快充实企业的技术力量;另一方面选择适当的创新战略,在低水平上起步,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自己的技术能力。为提高民营高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克服资源约束,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创新,将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合作创新打破了企业自身的界限,促进我国民营科技企业有限的技术、资金、人才要素在更大范围流动,各种资源能够得到更优化的配置。随着研发的不断深入、复杂化程度加剧以及研发难度加大,研发结果的不确定性日益加剧;与此同时,研发成本也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研发不确定性的提高和研发成本不断加大所带来的风险对于大部分民营科技企业而言是难以独立承受的,而合作创新可降低和分担民营高科技企业在研发中的风险和成本。
各企业间可获取互补资源。随着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不断的复杂化,跨部门的特征也日益明显,各个技术学科和领域之间的相互补充日益重要。民营高科技企业可能在某一领域具有其专业优势,但很难依靠自身的资源来实现所有的创新目标。合作创新能够将更多符合需要的研发资源聚集在一起,更重要的是这些互补性的资源之间还能够产生协同效应,创造出别的资源,而后者既具有稀缺性又具有难以模仿性,能够帮助联盟的成员在市场上更好的获得并保持竞争优势。
合作创新可加快市场进入速度。有些民营高科技企业可能在研究产品本身上具有优势,而一旦涉及到自行对产品生产设备与工艺的设计与开发或者互补产品的设计,就不再领先了。大多数高科技产品具有时间性,如果错过了最佳上市时间,这种产品很有可能被市场所淘汰。因此,如果能适当选择合作伙伴,例如技术较强但推广能力较弱的企业与推广能力较强的企业合作创新,能够有效地缩短从研发到市场整个过程所占用的时间。
民营科技企业开展合作创新的模式
合作创新机制的总体模式
民营科技企业合作创新机制的总体模式如图1所示。在该模式中,同一产业链上企业间的合作创新机制和横向合作创新机制是民营科技企业争取企业外部创新资源,提高自身技术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益的重要途径。
合作创新模式的内容
同一产业链上企业间的合作创新机制同一产业上企业间的合作创新,既可以是前向合作,也可以是后向合作,还可以是双向合作。前向合作是民营科技企业与产业链上游企业间的合作,后向合作是民营科技企业与产业链下游企业间的合作,双向合作是民营科技企业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的合作。合作创新的形式取决于民营科技企业在产业链上的位置、与上下游企业
间的关联性及技术创新的需要等。这种合作关系可以发生在不同层次上,有不同的紧密强度。只要能有利于技术创新,并能实现利益共享,任何合作形式都是可取的。具体合作方式应不拘一格,主要有:合作伙伴间定期或不定期的知识、技术、信息交流;构建松散的、动态的、开放的虚拟创新组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有效沟通;技术援助,包括互派技术人员直接帮助合作伙伴解决技术难题,相互提供相关信息和试验条件,向合作伙伴提出产品改进的建议等。同一产业链上的企业,特别是相邻的上下游企业在市场上存在依存关系,在技术、信息的供求方面有互补性,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产业链为纽带、以合作利益为核心的合作创新,是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途径。
竞争者间的竞合企业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历程中一个必然趋势。如美国的18家电脑厂商和半导体制造商共同实施一项称之为MCC的计划,他们联合起来研究包括新峁埂⑷砑腿斯ぶ悄艿牡谖宕缒裕芯砍晒筛髦靼斓ノ蛔ɡ褂?年。这种合作是强强合作,他们各有所长,可以集结各种资源和各方优势,节约研究成本,缩短创新周期。
与学校、科研机构的横向合作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民营科技企业总体实力还比较脆弱的情况下,仅靠企业自身的力量,往往难以完全解决技术创新所需要的资源和生产要素。此时,社会支撑力除了政府以法律、法规、政策等方式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支持外,还要求学校、科研院所等其他社会组织在技术服务、成果信息、风险投资、文化氛围等方面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支撑。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虽然主要从事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但他们能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理论支撑。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具有人才优势、知识优势、成果优势和良好的实验条件,与民营科技企业合作创新能够实现优势互补。他们之间合作的方式可以灵活多样,可以是项目式、合办研发机构、委托开发、技术入股投资、以契约的形式结成永久性的合作伙伴,也可以是仅仅停留在技术咨询、信息服务层面上的合作。
参考文献:
1.李纪珍,研究开发合作的原因与组织,科研管理,2000
2.陈铁军,吴添祖.浙江民营科技型企业创新动力和创新障碍分析.软科学,2002
3.国家科技部政策法规与体制改革司编:中国民营科技政策法规选编[R],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