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预备发言稿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预备发言稿范文1
【关键词】 吉林地区 玉米收获机 制约 因素 对策
1.制约玉米机械化收获的主要因素
1.1机具问题 机具价格超过了农民的购买能力。玉米收获机械一年只能作业20天左右,经济效益低;玉米收获机的适用性、可靠性有待进一步的改进和提高,故障率高和许多技术参数不足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玉米收获机与不同的主机之间缺乏一套装配标准,致使安装困难、繁琐,甚至对拖拉机某些连接部件造成损坏。生产企业对零件通用性考虑不够,工作部件和零配件的互换性低,多数生产企业售后服务机制不健全,既降低了农机作业效率,又影响了用户的购机热情。
1.2历史及现实因素的影响 玉米机械收获起步晚,受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影响,市场发展缓慢,发育不成熟。另外,由于受传统生产生活习惯的影响,农民的认识和接受能力低。
1.3土地分散,经营规模小的影响 目前,农业生产规模偏小,主要是一家一户经营,地块过于零碎,种植品种、收割期不同,不利于规模化作业,从根本上制约了玉米机收的生产效率,导致作业收费相对偏高,农民用机积极性不高。
1.4收获习惯和自然条件影响 吉林市玉米为一年一作,如果天气好、立秋晚,农民习惯让玉米在地里风干,以减少收获后的晾晒压力。这样玉米穗会下垂、秸秆变黄、韧性增强,玉米收获时掉穗损失较大,秸秆粉碎也比较困难,而玉米收获机械化作业要求玉米秸秆倒伏程度≤5%,果穗下垂率≤15%,客观上给玉米机收带来了困难,严重影响了农民购买玉米联合收获机的积极性。
1.5劳动力转移速度的影响 玉米收获机械化的目的在于节省劳动力、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但是节省下来的劳动力找不到就业出路,仍然滞留在农村成为阻碍玉米机械化发展的反作用力,抑制了对玉米收获机械化的需求,这是制约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2.建议与对策
2.1完善玉米机械收获体系 要加快玉米收获机械技术的熟化定型,尽快优化机具各部件的技术参数,实现产品定型,加大研究,使机械可靠性、适用性得到稳步提高;加大改造工艺工装的力度,实现机械生产与装配的标准化,在保证收获机质量的前提下,进一步降低成本。同时还要创新发展模式,实行社会化服务。要以农机大户为跨区作业主体,依托农机合作服务组织,开展订单作业、耕种收一条龙作业,提高玉米机收社会化服务的专业化、产业化、规模化程度,提高经营者的经济效益,增强玉米收获机械化推广应用的发展后劲;在标准化建设、售后服务方面,需要有关部门制定统一标准,加大玉米收获机标准化建设,解决生产、装配、维修方面的问题,减轻和避免技术转移风险。同时建立和完善售后服务体系,使收获机械发挥最大作用。
2.2加大宣传推广和引导力度 充分发挥农机推广部门在农机化技术试验、示范、培训、维修服务等方面的作用,搞好玉米收获机械新产品、新技术的引进、推广工作;加强对农民的宣传和培训,注意培养大户,增强典型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
2.3推进区域化、规模化种植 制定鼓励土地流转的政策措施、激励机制,政策上积极引导,经济上给予奖励,通过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各种农村土地流转形式,加快推进土地流转进程,以实现农作物规模化种植,为大面积推广应用玉米机械化技术创造条件。
2.4建立农艺与农机相适应的体系 要积极引导农民调整种植制度,大力推广抗倒伏能力强的玉米新品种,鼓励农民实行标准化行距种植,促进玉米种植模式的改进、规范和统一,以适应机械作业的要求,逐步形成科学合理的农机、农艺相协调、相适应的技术体系,实现农艺制度和农机技术的完美结合。
预备发言稿范文2
关键词:现状;发展方向;对策建议
体育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逐步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而高等院校是体育人口密集的场所,具有消费群体稳定、场地设施配套、项目分布合理、知识与技能水平高、信息丰富灵敏等优势,为体育产业的发展奠定了人才、物质、信息和时间等重要基础。河北省高校在市场经营理念以及管理等与发达地区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本文通过调查分析河北省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的现状、探索其发展的方向、途径和对策,对促进河北省高等院校体育产业在新世纪的全面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的意义。
一、河北省高校体育产业的现状
河北省综合经济实力的较快增长,为本地区高校体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而体育事业的转轨,体育经济的迅猛发展,则要求高校体育必须主动适应这一形势,树立与市场经济规律相符的经济意识和市场观念,充分发挥在教育、科研、训练与培训以及场地设施等方面的优势,强化发展的意识,努力实现高校体育的综合发展。通过对河北省部分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状况的实际访查发现,由于经营的意识、思路、手段、经验等方面的原因,其发展规模、方向、效益等反映出如下特点:
1.经营内容丰富、形式繁杂,而发展模式封闭,缺乏规模效应
师资技术力量雄厚、专项内容丰富多样、场地设施器材完备等特点,为河北省高校体育产业的开发经营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体育主体市场所需求的产品,高校体育产业几乎都可提供。在所调查了解的20所高校中,学校体育师资队伍适宜本地区开展的各类体育项目布局齐全,且学历结构明显较高,具有专业水平特点。因此,在体育产业经营项目布局上可谓门类齐全、内容丰富。然而,反观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模式则不难发现,大部分高校体育产业开发的组织行为,至今仍寓于校园之内,组织形式分散、项目开展单纯化现象普遍存在。消费对象则主要以本校师生为主,缺乏与社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缺乏优势互补联合发展的意识,各种体育产业与体育市场发展的功能和优势远未得到挖掘和发挥,根本不能形成规模效益,基本处于小儿散和自我封闭发展的状态。
2.消费对象稳定,场地设施配套,但发展目标单一,管理措施乏力
高校体育市场的消费对象,主要是相对稳定、人数集中的师生员工,且主要以充满活力与朝气的青年大学生为主体。随着健康休闲意识逐步深入人心,花钱买健康已成为现代大学生普遍推崇的消费时尚,对石家庄市部分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状况的随机抽样调查发现:每年用于体育消费的支出比例,总体平均每人为5%~6%,最高的达8%以上;以本校为体育消费地点的占97%,而主要消费目的为娱乐和健身(81%);消费形式以个体消费(64%)和参加培训(21.2%)居多。由此可见,高校体育场地设施齐备、师资力量雄厚、活动内容丰富多样的优势,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更便利的条件,价低质高的有偿服务,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但调查中也发现,当前河北高校体育产业的开发模式较为单一,开发管理上还存在着许多漏洞。如:各类体育项目在经营与开发管理上多属松散型,缺乏相应的经营责任制度,没有必要的服务质量监督体制,随意性大,因此,在项目管理、收费标准、培训质量、时间安排、场地器材使用等方面,造成了组织管理工作的混乱。
3.科研型体育专门人才优势突出,而市场开拓型人才匮乏
河北省高校的体育师资力量,在全国都是相对较强的。从学历结构看,研究生以上学历占被访查总体的31.8%,运动技能较为全面,是本地区体育群体中高学历、高智能、高职称的知识技术密集型专业群体,在体育产业市场发展与开发方面,占有绝对优势。然而,一方面由于过去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高等教育历来注重教学、训练与科研工作,在高等体育学历教育中不进行市场开发与经营管理方面的学习;另一方面也由于高校教育体制和目标任务的约束,在高等院校体育师资队伍中,懂经营善管理的市场开拓人才严重缺乏,造成高校体育的各方面优势难以充分开发,人力、物力、信息等资源不同程度地闲置和浪费。
4.高校体育产业具有人才、物质、信息等方面的有利因素,但资源浪费普遍存在
发展体育产业,开拓体育相关产业与市场的信息必然地成为重要因素之一。高等院校体育产业与市场的开发经营,同样要把握市场经济规律,依据市场需求和自身实际进行营销决策,而这一切都必须建立市场信息搜查、整理和分析之上。河北省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在获取、分析和体育产业与市场发展的能力等方面,是被动的、缺乏超前性的,这无疑使其体育产业与市场开发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虽然高等体育教育的目的和任务规定了高校体育产业的经营活动只能在充分保证完成高校体育各项工作前提下,利用场地设施及师资的空闲时间进行,但每年的假期与课余空闲时间,为开发体育产业与市场提供了足够的时间保证,而此大好机会未被充分利用。人才、物质、信息及时间等有形和无形的资源优势,是高校体育产业开发所特有的有利因素,但在调查中发现,很多高校都有管理、经济、工程、广告等完全可以和体育联姻的学科,但是高校体育部并未将其优势转化成经济收入,许多有能力开发的体育经营项目基本属于空白,诸如体育科研服务、体育广告设计、体育竞赛表演服务、体育与运动保健咨询,体育活动策划等。部分场馆设施由于功能单一而得不到合理和有效的利用。这些现象都是高校体育产业资源的严重浪费。
二、河北省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方向与途径
1.发展方向的分析
河北省高校在实施体育产业化、市场化过程中,应立足学校办出特色,面向社会积极开拓,努力发掘自身优势,实施综合性多元化的发展战略,加强对外联系和经营合作,调动广大体育教师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经营责任制,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同步提高。
2.发展考察河北省部分高校体育产业开发的情况,结合我省高校体育工作实际,笔者认为高校体育产业与体育市场的经营开发,主要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积极拓展市场空间,在发展原有经营项目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自身的有利条件,面向社会,扩大经营创收,实现综合效益的提高。
(2)发挥体育信息与科研能力优势,加强高校之间、高校与社会之间沟通与协作,大力发展应用性研究,促进高科技体育成果向产品与应用的转换。
(3)在发展多元化经营的基础上,充分了解体育市场发展信息,结合自身优势,以体育主体产业经营为重点,灵活开发适销对路的特色产品服务项目。
(4)积极倡导和扶持社区体育活动,面向社会提供优质的有偿服务。以创办社区体育俱乐部及实行会员制为开发重点,吸引和发展体育人口,培育社会体育市场。
三、河北省高校体育产业发展对策和建议
(1)加强市场经营管理型人才的培养或聘用、引用懂经营善管理的专门人才,保证高校体育产业开发进入正常轨道并顺利运行。
(2)注重对体育市场发展的研究与分析,实现多元化发展与特色经营相结合,积极开拓市场,扩大经营。
(3)完善体育产业与市场开发的相关规章制度,加强管理与监督措施,合法经营,努力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
(4)强化市场意识,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高校体育要适应市场经济体制,领导要树立新的管理理念,体育工作部门也要更新观念,解放思想。
(5)学习和借鉴国内外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实现规模效应,加强校企之间的横向联合和高校与社会之间的经营协作,促进优势互补。加快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必须引入市场经济机制,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发挥社会各界的人才、资金、技术、项目等优势。
(6)优化配置,提高高校体育资源的利用率。高校体育产业应强化市场意识和服务意识,与各方面建立密切的联系,从而促进社会和谐的发展,达到互惠互利,一举两得的双赢的结果,进而促进高校体育产业的可持续、健康、稳步的发展。
作者单位:石家庄经济学院体育部
参考文献:
[1]杨松年.体育产业与体育事业、体育产业化、体育市场化及其相互关系[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1):45-47.
[2]刘宗伟.论高校体育与高校体育产业的关系[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2):63-65.
[3]许定珍.对发展我国地方高校体育产业政策问题的理论思考[J].体育与科学,2004,(5):19-21.
预备发言稿范文3
一、调研目的
通过对雨花台区相关科技园区、街道及企业的调查研究,分析当前我区高质量发展的主要优势、劣势和外部机会,提出助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二、调研时间
2019年5月28日(周二)下午2:30
三、调研地点
区委党校五楼会议室
四、参加人员
1、区发改局、区科技局、区投资促进局、谷战略发展局、软件谷科才局、高新产业协调服务局、雨花、赛虹桥、开发区相关负责同志;
2、相关科技型企业代表:请区发改局、谷科技人才局、高新产业协调服务局分别邀请1-2家企业代表;
3、区委党校相关人员。
五、调研议程
1、请相关企业代表结合调研提纲发言;
2、请区发改局、区科技局、区投资促进局、谷战略发展局、软件谷科才局、高新产业协调服务局、雨花、赛虹桥、开发区相关负责同志结合调研提纲发言;
3、区委党校领导发言。
区委党校
2019年5月28日
“双创背景下科技园区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以南京市雨花台区为例”调研座谈会调研提纲
(仅供参考)
(一)当前国内及南京市部分科技园区高质量发展的案例?
1、兄弟城市(县区)科技园区在高质量发展方面有哪些成功的经验?
2、软件谷、高新区及相关街道科技园区高质量发展的成功做法。(请提供相关发图表和数据)
3、您认为营造双创氛围为对促进我区科技园区高质量发展有哪些积极作用?
(二)我区各科技园区高质量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4、您认为我区各科技园区高质量发展存在哪些主要问题、困难或制约瓶颈?(用数据和事例说明)
5、您认为存现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三)新时期我区营造“双创”氛围,推进科技园区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领域、目标和任务分别是什么?
6、您认为新时期我区营造双创氛围,推进科技园区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领域、目标和任务,分别是什么?(请重点说明)
7、您认为政府、企业在营造双创氛围、推进科技园区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应发挥哪些作用?如何发挥作用?(请分别说明)
(四)新时期我区营造双创氛围、推进科技园区高质量发展的主要路径有哪些?
8、您认为政府部门如何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充分整合资源,综合运用政策引导、资金支持、人才引进等手段,在推进科技园区高质量发展上下功夫?(请分类说明)
预备发言稿范文4
关键词:大学排名北京市属高校发展策略
北京市属高校是北京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历史和现实等多方面原因,北京市属高校的建设面临着很多问题和困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其进一步发展。大学排名作为大学评价的重要手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高校在大学排名中的优势、劣势及存在的问题,如能科学认识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就能够对提升高校实力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因此,基于大学排名探索北京市属高校发展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大学排名指标体系特点分析
目前,我国比较有影响力的大学排名有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武书连等主持的“中国大学评价”(简称“武书连榜”)、民间企业网大的“中国大学排行榜” (简称“网大榜”)、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推出的“中国大学综合竞争力排行榜”(简称“武大榜”)以及中国校友会网的“中国大学排行榜”(简称“校友会榜”)。四大排行榜采用不同的指标体系,尽管在总体上均涉及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校声誉等方面,但由于排名目的不同,在指标设置或权重上有一定侧重。
“武书连榜”含4个二级指标,其中,本科生培养权重大于研究生培养,分别为35.15%和22.80%;自然科学研究权重大于社会科学研究,分别为31.48%和10.56%,表明“武书连榜”更侧重本科生培养、自然科学研究的评价。
“网大榜”指标体系涵盖面较广,从各项指标来看,排名除注重人才培养和科研实力外,对于学校声誉、学生情况、教师资源和物质资源也比较关心,从能否给学生更好的学习条件、学习氛围以及优良的师资等方面进行衡量。
“武大榜”终端指标共有50个,是大学排名中指标个数较多的,覆盖面非常广,涵盖办学条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校声誉等多个方面。
“校友会榜”从高校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两大职能入手,兼顾评价高校的“历史成就”和“现时水平”,以“衡量高校对科学与人才的贡献能力”为目标对大学进行评价。“校友会榜”于2011年率先将“杰出校友”“校友捐赠”等指标纳入指标体系,且“杰出校友”权重高达20.65%,这也是与其他大学排名榜的重要区别之一。
部分北京市属高校排名状况分析
2012学年~ 2013学年度北京市教育事业统计资料显示:截至2013年,北京市共有市属高校54 所,其中称为大学的有8 所。
表1:2013年8所北京市属高校排名情况
学校名称 武书
连榜 网大榜 武大榜 校友
会榜 最高排名与最低排名差
首都医科大学 57 47 24 78 54
北京工业大学 65 47 54 73 26
首都师范大学 97 77 41 108 67
北京工商大学 215 184 224 239 55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23 163 156 189 34
北京联合大学 236 480 269 371 244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324 315 282 377 95
北方工业大学 >500 232 242 335 >268
表1为2013年8所北京市属高校在四大排行榜中的排名情况。其中,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工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稳居北京市属高校前三甲,且在四大排行榜中均基本处于100名之前。
由表1可见,由于指标体系设置不同,各高校在不同排行榜中排名不同,甚至出现排名差较大的情况。从2013年最高排名与最低排名差来看,北京工业大学排名差最小,可见,北京工业大学作为北京市属高校中唯一一所“211工程”院校,无论在综合排名还是排名稳定性上,都位居北京市属高校前列;北方工业大学、北京联合大学排名差最大,均在240名以上,北京联合大学在“武书连榜”中排名最好、网大榜中排名最差,而北方工业大学则正好相反。不同排行榜从不同侧面反映各高校情况,因此,高校不能仅仅依据某个排名来断定自己的位置,应结合不同榜单辩证看待、全面分析自身优劣,进而探寻科学合理的诊断方法。
各大学排行榜在各高校排名的同时,也公布了各高校总得分及指标分项得分情况。
根据2013年“武书连榜”8所北京市属高校得分情况,首都师范大学社会科学研究得分为3.92分,而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得分仅为0.38、1.28,差距明显。进一步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学校类型分别为医学类、理工类,自然科学研究相对发展好,劣势在于社会科学研究,应在此方面引起重视,适当关注人文社会科学,实现整体学科的均衡发展。
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工业大学自然科学研究得分均在10分以上,而首都师范大学得分仅为2.67分,差距较为明显,这与其是师范类院校不无关系,且“武书连榜”更侧重自然科学研究,因此对总排名影响较大。北京工商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联合大学排名均处于210~240区间内,总得分相差不大,但从二级指标得分可以看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劣势在于本科生培养、自然科学研究;北京联合大学的劣势则主要体现在研究生培养、社会科学研究。应结合三级指标数据进行深度挖掘,找出差距存在的具体原因。
根据2013年网大榜8所北京市属高校得分情况,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工业大学排名均为47,首都医科大学在学术资源方面优势鲜明,表明其在硕博点数、国家级重点学科、国家级研究基地等指标上均有不错表现,但教师资源、物资资源得分在8所高校中最低,尤其是物资资源,劣势明显。北京工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在学术成果、教师资源、物资资源指标上均表现出明显优势,表明其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学习氛围以及优良的师资,但相比于首都医科大学,在学术资源方面提升空间非常大。此外,北京联合大学在8所高校中排名最低,其中学术资源方面得分过低,但其教师资源、物资资源得分并不是最低的,表明其具备快速提升的良好基础。
根据2013年校友会榜8所北京市属高校得分情况,北京工业大学综合声誉得分为9.42分,明显高于其他高校,除首都医科大学外,其他高校得分均基本在0分~1分区间内。这与北京工业大学近年来在媒体宣传、校友工作等方面做的大量工作是分不开的,值得其他高校借鉴。此外,北京工商大学科学研究、综合声誉得分均高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但总排名落后50名,关键原因在于其人才培养得分过低,相差1.94分,应在此方面深入挖掘和思考。
基于大学排名的北京市属高校发展策略
1.有效利用政策支持,加强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是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平台,是高校发展的基础和龙头[1]。四大排行榜中,均通过不同指标直接或间接反映各高校学科建设情况,因此,应有效利用国家、北京市相关政策,加强学科建设,从而有效促进科研、学科与人才培养的良好循环,有效促进高校整体实力的提升。
我国自1987年开始在各高校开展国家重点学科评选工作。2002年,北京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开展北京市重点学科建设工作。其中,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的评选仅限于北京市属高校,相对于北京地区部属院校,此项政策对于北京市属高校是非常好的学科发展契机。因此,对于各北京市属高校,应有效利用此项政策支持,积极将学校内发展较好的学科培育为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加强学科实力。对于已经是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或北京市重点学科的,更加注重的应是努力提高其建设成效。对学科自身而言,应在完成建设目标的前提下,努力向下一级目标发展,进而成为其他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标杆。而高校也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如在相关部门设置监督机制,对学校内各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全程跟踪与监督,并及时给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提出改进措施等。
2.关注教育过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四大排行榜中均涉及到人才培养指标,其中,该指标在“武书连榜”中权重为59.75%,在“校友会榜”中权重为42.37%,表明各排行榜对人才培养的重视。
本科教育质量是评价和衡量高校工作的重要依据,应坚持把本科教学工作摆在重要的位置,以教学为中心抓好和带动各方面工作。此外,国内外都越来越注重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习性投入、学生发展等角度进行高校教育质量保障的研究,并将质量关注的视点从学校主体转向学生主体,将质量监控的重点从教育结果转向教育过程[2]。研究生培养方面,以同样是地方高校的苏州大学为例,近年来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具体措施包括深入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不断加强“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和研究生教育创新平台建设,累计在研究生培养投入经费超过3亿元。在2010 年度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建设中,苏州大学共获得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项目75 项,合计获得资助经费达150.3万元,这表明苏州大学在研究生培养方面的持续、大力投入,北京市属高校应从中汲取经验。
3.注重高级别科研产出,提升科研水平
目前,四大排行榜对科研成果、研究基地的评价越来越注重质量,如在成果统计中只计算SCI、SSCI、CSSCI等高水平科研成果、国家级研究基地等。以北京工业大学为例,近年来在政策上有所调整,如对于教师发表科研成果的奖励范围,公开调整为核心期刊及以上级别,并加大了对部分高级别期刊的奖励力度,能够有效地激励教师有意识地在高级别期刊,取得了一定效果,值得借鉴。在国家级研究基地的培育上,应集中优势力量,对学校相关实验室、科研机构积极培育,在具体政策上有所倾斜、加大投入,引导并支持其申报高级别的研究基地,寻求并充分利用地方高校区别于部属院校的特色和优势,了解地方和企业的需求,积极为北京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研究方案[3]。
4.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学校声誉
“网大榜”中“声誉”的权重占15%,“校友会榜”中“综合声誉”权重占15.92%,“武大榜”中“学校声誉”被作为一级指标。此外,各排行榜对于“校友捐赠”的关注也越来越多,如“校友会榜”将“校友捐赠”作为“综合声誉”的二级指标。要提高学校声誉,对于高校而言:第一,应高度重视对外宣传工作,加强学校网站管理。联合宣传部、校友办等有关部门,利用一切机会和各类新闻载体,创新宣传方式,向社会各界主动宣传学校各方面的特色、亮点、人才和成果,扩大学校对外的影响力,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实现对外宣传工作的系统化、制度化、规范化。第二,利用大学精神文化提高在校生对学校的满意度,培养学生对学校的感情。在具体实践中,从加强情感教育、加强师生交流、完善“奖、助、勤、贷和减免学费”政策、有效指导就业等方面入手,提高学生对母校的认同感。第三,高度重视校友服务工作。对已毕业的校友,多组织活动、加强联系,加强对校友的关怀与支持,增强校友对母校的认同感、向心力,激发校友的捐赠热情。
5. 坚持“服务北京”,加强核心竞争力
地方高校在办学基础条件、学术队伍、科研水平、管理水平等方面都和中央部属院校有一定差距,但也应该看到,地方高校也有部属院校所不具备的优势,即能够更紧密地和地方经济建设相结合。因此,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可持续发展在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从毕业生流向来看,北京市属高校的毕业生分布在北京市各行各业,他们将是北京未来经济社会建设的主干。为地方建设服务和学校综合竞争力的提高是相辅相成的。学校综合竞争力提高,社会对其毕业生的认可度越高,能更好地服务社会;反过来,依托地方优势,学校的学科建设、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也会进一步优化,从而有效地提高学校综合竞争力[4]。因此,各高校在发展中应始终坚持“服务北京”的办学指导思想,充分调研北京市经济发展要求,寻找与北京市的结合点和切入点,促进人才培养和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向企业输送能很快适应企业需求的专业人才,从而满足北京市对人才的需求。
本文系北京工业大学2012教育管理研究课题《基于大学评价的北京工业大学发展策略研究》(编号:GL2012-B27)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刘献君.论高校学科建设中的几个问题[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6-11.
[2] 王艳丽,陈跃,范锐.大学排名与地方高校质量提升策略[J].中国高校科技,2013,(2):115-118.
[3] 郭广生.内涵发展 着力提升有特色高水平大学核心竞争力[J].中国高等教育,2012,(19):25-27.
预备发言稿范文5
关键词:新课程;实验教学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对处于一线教学的物理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知道,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了解、研究自然规律的重要方法。普通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指出: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该重视学生对物理实验的理解”,“重视学生实验技能的提高”。要求教师“积极开发适合教学的实验项目,充分利用实验资源做实验”。鼓励教师“将电子计算机等多媒体技术应用在物理实验中,同时提倡使用身边随手可得的普通物品做物理实验”。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充分发挥物理实验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能否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和具有求知欲望的重要前提。所以一个物理教师要充分发掘物理演示实验中巧妙的构思和方法,要根据教材内容创新开发物理实验,尤其是使用身边的物品进行实验,并以实验为依托,拓宽学生学习思路,使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与物理规律更加贴近。通过形式多样的实验活动,消除学生对物理现象的神秘感,顺应学生爱玩、爱动的天性,使其“玩入物理世界,探究物理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二个方面开发与改进物理实验,提高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开发新型实验,突破教学难点
在新课程人教版课本中大多数章节演示实验较多,效果也较明显,操作方便,在课堂上演示效果也很理想。比如,电容器充放电,闪电演示仪,气体压缩演示仪,还有电磁感应中切割磁感线的实验等。这些实验在上新课的时候成功的演示,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效果很好。但有些章节涉及的实验很少,单靠书本上的那几个实验,或者实验室里的一些实验器材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根据教材内容,选择适当的时机用身边熟悉的用具创新开发演示实验,可以加强教学的直观性,突破教学难点。这样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克服学生的思维定式,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提出富有新意,与众不同的实验方案,有利于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复习课中我们也可以去大胆的设计一些小实验,使得枯燥乏味的习题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对整个复习课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不再为做题而做题了,而能从习题中掌握物理原理和本质。这样可以灵活应用物理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改进演示实验,提高教学效果
演示实验,能帮助学生直观、生动、形象、深刻地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是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的重要源泉。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大都能较好地反映物理现象,但由于实验条件和环境的不同,教材上的部分演示实验有的很难成功,有的现象不太明显,也有部分实验因仪器体积小,可见范围小,可供观察现象有限,可信度低,使学生难以观察、难以相信,影响了实验效果,不利于学生从直观思维到抽象思维的发展。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经常对课本中介绍的演示实验进行分析研究,不断改进实验装置,并且要尽可能地巧用身边之物创新实验教学(包括实验材料、装置和实验方法的创新),设计出一些材料易找、装置简单、易于操作、可见度大、直观性强、现象明显的出乎学生意料的新奇的实验,增强演示实验的可见性、真实性和趣味性,以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开拓学生的思路,帮助学生正确建立物理模型和物理概念,正确理解定律和公式的物理意义,力争使每一个演示实验都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1.借助多媒体课件使实验效果更加直观形象
在讲运动的分解时候,教材中有一个演示实验,即观察蜡块在玻璃管中的运动情况,做这个实验时,学生很难观察到教材中描述的效果。我就借助多媒体课件将两个分运动和合运动直观形象的表达出来,让学生既看清水平和竖直方向分运动情况,又能看清蜡块实际的运动(合运动)情况,从而达到让学生比较直观的“知其所以然”的效果。
2.用身边普通物品替代正规教具,增加演示的趣味性
在讲起重机上悬挂的重物对活动悬臂和缆绳的作用效果时。我增加了这样一个实验让学生体会。拿一根学生用过的笔芯,在一端打个洞,用细绳穿过,绳的一端挂重物,另一端套在手指上。这样可以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手指受到的是拉力,手掌受到的是压力。这对他们正确地画出重力的分力方向有着重要的作用。
3.借助新型的科技类商品,提高实验的可见度
预备发言稿范文6
摘 要 足球运动是高校体育中开展最广泛的运动之一,而学生足球社团作为推广校园足球开展起着重要作用。研究通过对湖北省部分高等院校的足球社团进行调查,对高校足球社团的开展有了较为全面认识,为足球社团的发展提出合理建议,更好促进其发展。
关键词 湖北高校 足球社团 现状 对策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湖北省地区的18所高校的足球社团。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网上收集、整理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当前国内外足球社团的发展现状以及研究情况。
2.问卷调查法:共发出问卷1000份,全部由足球社团成员填写,回收有效问卷959份,有效回收率95.9%。
二、研究结果分析
足球社团通过将把所有热衷和爱好足球的学生组织在一起,用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各式各样的形式进行训练和比赛。学生们在交流比赛的过程中发挥协调一致的团队精神和顽强拼搏精神,以此加强了院系之间的互动,加强了学校间的交流。这不仅扩大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丰富了大学生的业余文化娱乐生活,更是促进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
(一)湖北高校足球社团的组织形式
足球运动一直受到大学生的喜爱,尤其是湖北省大学生足球联赛创办近10年来,各高校足球运动的发展也逐步完善,而足球社团也在不断的成熟。根据调查,目前湖北省90%的高校都有足球社团,组织形式也不尽相同,大部分由团委社团联管理。近两年来,部分高校逐步出现了如:BBS足球社、足球裁判协会、球迷协会等学生自建性足球社团,极大的丰富了高校的足球社团形式。根据对高校足球活动的开展情况调查,这种自建性的足球社团组织的活动已超过由学校组织的活动,其活动内容包括组织球队参加比赛、组织裁判学习、组织会员观看球赛等等,成为高校足球运动发展的生力军。这种以兴趣小组形式出现的社团更好的满足了不同学生的最大需求,已逐步成为湖北高校足球社团的发展趋势,见表1。
(二)足球社团的规模与管理
调查统计表明,湖北省20所高校共有足球社团46个,社团平均人数42人,处在所调查的体育社团的前列,表明高校足球社团在学校体育社团中已形成一定得规模,具备健康发展的基础,见表2。
从社团的管理上看,各高校团委均制定了相应的学生社团管理制度,制度规定体育社团的成立必须由校团委的审批,并由社团联合会对社团进行管理和指导[1]。在次规定下,各高校社团联都设有足球协会,其管理和活动程序较为规范,经费有一定的保障,也有相应的老师指导。但随着学生兴趣爱好的广泛,在校园里涌现出一些自发组织的团体,他们凭着共同的爱好组成团队,依靠社会赞助开展活动,在活动的开展和经费的开支上有着较强的灵活性,深受学生喜爱。
(三)开展活动情况
从足球社团组织校园活动的情况来看,团委足球协会和自发足球社团这两种不同形式的社团显现出明显的特点。足球协会活动重点在校级竞赛组织和学校足球运动的推广上,在竞赛组织上较为规范,经费也较为充足。而自发组织的社团主要以满足成员兴趣爱好为主,组织的活动基本以社团内部成员为主,参与学生的范围较小,组织不严谨,但活动频繁,次数较多。下面以2010年湖北经济学院为例进行对比,见表3。
(四)经费的来源与支出
体育社团的活动经费来源主要有4个:第一,所属部门的支持;第二,部分会员会费;第三,院团委拨款;第四,校外赞助。各体育社团会员每年的会费在10-30元之间,有15所高校收取的会员会费由各体育社团自行管理,有16所高校的体育社团要将会费按一定比列交由校团委进行统一规划和配置,其余的留在社团内部做活动开支经费[2]。如需组织足球竞赛活动,则制定预算报告,由团委或体育部门拨款。以上数据是社团联下属的足球协会的经费状况,对于自发组织的足球社团,经费来源主要是靠发挥社团成员的能力拉赞助开展活动,或者会员分摊每次的活动经费,经费保障存在一定问题。
(五)存在的问题
1.组织管理不健全
尽管社团联监督足球协会的管理,但调查中我们发现。协会内部的管理依旧混乱。部分协会内部分工不明确,没有发展和活动计划。导致部分协会每年的主要任务就是招新,忽略了协会内部的健康发展。而自建的足球兴趣社团在管理上也存在明显问题,管理制度不健全,特别是经费管理上存在漏洞,对于社团的长期发展不利。
2.缺乏有效指导
虽然高校要求教师指导学生社团工作,但是大部分学生社团,特别是体育社团的指导老师并没有发挥相应的作用。一方面,由于教师本身的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社团缺乏于老师的主动沟通。实践证明,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社团的发展会更健康。
3.社团间缺乏交流
湖北高校足球社团出现了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对这项运动本身的开展是有好处的。但是,由于各社团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交流,使得各社团无法分享各自的成功经验。毕竟,所有的足球社团都有着共同的爱好,只是侧重点不同。他们完全有可能成为一个和谐的大组织,产生合力,这也是足球社团发展健康的趋势。
三、对策研究
(一)规章制度和管理体制方面
高校足球社团的发展对推动校园足球文化建设,树立朝气蓬勃、团结合作的学校形象,形成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足球社团相对于校园中的其他学生社团,学生参与面广,自由度大,这给管理带来了较大的困难。据调查,学生社团出现问题最多的就是体育类社团,而足球运动以其强对抗性和协作性,其问题更为显著。这就要求学校在足球社团管理上要加大力度,逐步形成交叉的立体管理网络,同时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形成对全员有效的管理,以此保证足球社团健康有序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