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电影毕业生影评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电影毕业生影评总结范文1
《疯狂的石头》的喜剧效应 可能是2006最好看的电影
陈 漠
最初想避开盖,里奇风格的《疯狂的石头》,最终却拍成了盖・里奇风格;从以上院线为胜利、默默无闻的导演,到一夜间万众瞩目;宁浩和他的电影一直有着错综复杂的意外。
同是山西人,宁浩的老乡贾樟柯纪念的是那些来自县城的兄弟,更年轻的宁浩则似乎在1970年代的后理想主义里找到可以抽支烟的空隙。在一种癫狂的多线索叙事节奏中,《疯狂的石头》横空出世,给观众一次在电影里和电影院里找乐的机会。
十年前,刚从山西电影学校毕业的宁浩被分配到了太原市话剧团,天天画舞台布景。然后,他就去了北京,住在地下室里啃馒头。在工艺美院进修了一年后,学画画的宁浩“因为拍片子赚钱多”开始拍照,直到当上了Channel V的摄影记者。宁浩说,这些经历让他在做故事时更有逻辑性,而他又进一步补充说,幽默就是拼逻辑,要事事相加。
而《疯狂的石头》不仅仅是拼逻辑,还有多线索叙事的结构。一间濒临倒闭的石材厂在旧厂房时,发现了一块价值连城的翡翠,为改善经济窘境,厂长决定通过展览将翡翠卖出天价。想收购石材厂土地的房地产商请来国际大盗想盗走翡翠,一伙很有专业精神的小贼盯上了翡翠,厂长那不学无术的儿子也觊觎已久。工厂保卫科科长包世宏则带领保安们土法上阵,担当起保卫职责。几方各出奇招,无数伏笔和巧合在时间和空间的诡异交错中发生,事情始终在意外的主导下向着意想不到的方向发展。
影片开场戏,从天而降的可乐罐、相撞的面包车和宝马、冒充搬家公司的小贼,把重要的出场人物全都拉在了一个场景里,像极了盖・里奇的《偷抢拐骗》、《两杆大烟枪》的线索交错结构。
宁浩自承,“盖・里奇、昆汀他们就是我的老师。我的电影和他们的是―类的,都疯疯癫癫,多线索叙事,强调事物的偶然性。”而除了那多线索交错的手法和盖・里奇如出一辙,宁浩电影里的人都在固执地坚持――“别人给我总结了三部片的共性,就是所有人物很执着。无论是《香火》里的和尚、《绿草地》里的小孩、《疯狂的石头》里的所有人都执着,每个人一定要拿到自己要拿的东西。”
只不过前两次,这种拧劲都是单线的,故事从A点出发、到B点结束,连接其间的是一条直线。而这次,则是一种复杂的走法,从八点到B点有很多条路连接着.说不定C点的人还会很有兴趣出来看看:为什么A点的人一定要到B点去呢?
2000年,宁浩写下了《疯狂的石头》剧本的初稿,那时候还叫《钻石》,是讲兵抓贼的故事。5年后,刘德华看中了这个剧本,投下钱,纳入他的“亚洲新星导”计划。可最初,没有人关注这个“亚洲新星导”的宁浩。
刚刚落幕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来自全国各地的300多个记者拖着被《X战警3》轰炸了两个小时的疲惫身体转场到了隔壁的另一个会――《疯狂的石头》的老板刘德华会亲自出现为这个自己投资的小片子撑场。所有记者都盯着刘天王即将出现的那个入口,或许有人知道宁浩,但没有人在乎。两个小时后,影片放映结束,宁浩被掌声淹没。记者们一个接一个的问题直接抛向宁浩,刘天王只好主动起来打破局面不让自己冷场。
半个月后,宁浩为宣传《疯狂的石头》出现在广州,这时的他已登上全国报纸的娱乐头条。半个月里,全国媒体因为《疯狂的石头》的出现而集体兴奋了一把。有人声泪俱下地劝读者一定要看,以此“给中国电影…个机会”。不停地有人激动地说新一代冯小刚诞生了,而宁浩的想法则是,“只要能上院线就是胜利”。
正如宁浩所喜欢的盖・里奇的电影,整个过程都是由意外所组成的。这是一部好看的独地做着广播体操。
一部电影和它的中国语法 当可口可乐变成姜汤
黄俊杰
全球化的电影符号被放进重庆火锅里疯狂勾兑。《疯狂的石头》融合了拼贴,快节奏、黑色幽默和荒诞感等极具后现代意味的语法,虽然源头是西方,但也正是中国人生活方式的写照。
“看完足球看石头”,这是一份报纸报道电影《疯狂的石头》时用的大标题――这部电影最近很火,有电影院甚至保证看完不笑可以退票;有影评人说这是国产电影的新希望;有网友热血力荐――这部电影不得不看。值得注意的是,这部大家喜闻乐见的电影,社会对它的评价似乎十分一致:全球通用的电影符号被导演宁浩放进重庆火锅里,并进行一次疯狂勾兑。
当疯狂电影捞上中国石头
“可口可乐是社会主义的产品。”这是德国影片《再见,列宁》中最著名的谎言。可乐这种易拉罐饮料一向被偏激的反全球化组织视为“可口可乐殖民主义”,但当中国观众看过电影《疯狂的石头》后,我们惊讶地发现,“可口可乐是社会主义的产品”这个伪命题被中国导演宁浩成功地“证明”了。
在《疯狂的石头》一片中,“可口可乐”的特写不会比某个配角的镜头少:一罐从天而降开启剧情的可口可乐,一箱推动剧情的“Made in China”的假可乐(贴上了“中奖5万元”的标签),一罐被人误拿去喝的、拉动小的假可乐……“荒诞”的情节不断出现,让可乐和市井的重庆发生关系。继小狗卡拉、手机、绿茶这些符号之后,可乐再次被中国导演巧妙借用,成了当下中国的一个超级镜像。
全球化象征物“可乐”更像这部电影的一个隐喻。整部电影就像一盘混搭过后的“水果捞”:西方式的黑色幽默、日本正流行的电影镜头、京剧和悬念的联姻、似是而非的“千手观音”、吊绳不够长版的“碟中谍”动作、投资人刘德华名作《暗战》的恶搞……导演黄建新专业地说:“法国新浪潮、意大利新写实主义和昆汀的黑色影片都在这里有所体现。”影评则一致说,这是中国电影运用这些元素最巧妙的一次。
这种“世界捞”不是第一次:在姜文执导的《阳光灿烂的日子》中,几乎使用了所能想到的所有后现代技法,诸如无选择性描写、拼贴、戏仿、反讽、德勒兹式的精神分裂幻想和想象,试图创造一个“全球化时代后现代艺术的东方变体”;在《十面埋伏》的选角上,让金城武对应日本市场,刘德华对应东南亚,章子怡对应好莱坞,既是电影投资商资本运作的招数,也是商业电影全球化的游戏规则。
当头发花白的老婆婆兴高采烈讨论罗纳尔多和世界杯,就像讨论熟悉的邻居小孩一般;当白领走进隐蔽民房挑选美国D9盗版大片,以打发下班后的无聊时光……中国人已经习惯享受舶来的各种文化。在《我的野蛮女友》放映后,论坛上就有网友痛心疾首:“为什
么中国的电影总是高高在上?”我们无时无刻都享受着全球化的便利,最终也接受了全球化的娱乐模式。更多的观众拥有了某种奇怪的体验:走出电影院,我们都知道这是一部好电影,但特别在哪里,我们都说不出――留下的,只有开始时“砸开”屏幕的那一罐可乐的印象。
全球化的电影语法就是中国式的社会语法
1963年,《冰山上的来客》,“向天空发射三颗信号弹,让它们照亮祖国的山河!”有着中国人的纯粹和热望;1982年,《牧马人》,“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刻录着过去的欲望和伤痕;1995年,《大话西游》开始解构这个急速发展的社会。2006年,在影迷群体博客“moviegoer”里有文章写道:“从《疯狂的石头》,你确实能看到中国电影的语法正在悄然改变。”
宁浩用世界的语法进入了一个中国的城市,甚至我们看到他用一种类似Hip-Hop的节奏来叙述这个中国故事。而感觉仍然是火锅式的勾兑,影片中的无数意外和巧合,暗示了逻辑的失效――如同当下现实中的种种诡异清净,讲不清道理但却极有趣味,而它们在表象上与现实的反差越大,其戏剧性也就越强。快速推进和转换的电影节奏与中国目前大部分城市人群的生活节奏基本吻合:进入2006年,我们会发现,几个月没有去过的街道突然出现了和美国格式一样的写字楼,24小时便利店也已经开到了城乡结合部,年薪不足5万元的小白领连一个两居室的首付也掏不出来却开始用上了正版LV,马路越来越堵汽车却越卖越疯,下岗已经成为一个过时的名词,大本毕业生又迅速晋身弱势群体行列……环境的变幻和接受新概念的强迫症,让急速发展的城市变成“秒表城市”,处处进行着“不是我不明白,这个世界变得快”的读秒。
因此,有人说宁浩选择重庆这个城市本身十分成功:这个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以疯狂的速度成长并充满了可能性,本身就有戏剧的语境。宁浩的解释是:“这么个荒诞的故事显然不可能发生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因为它们太制度化了,但是在内地其他的城市,特别是些发展中的城市就很有发生的可能。”
也许10年前,家长会训斥小孩:“不要看这种无厘头的东西。”但现在,《疯狂的石头》里全球化拼贴、快节奏、黑色幽默和荒诞感的“电影语法”,就是我们被全球化和高速发展所冲击的生活。王梆的《映城志》里写满了这种情绪:“昨天晚上我还感叹,城市像一个巨大的工地,砍掉树木,拆掉围墙,没有屏障的城市像一个年老色衰的寡妇,暴露她经过数次折磨已经濒临崩溃的经脉。今天早上,我就发现它已焕然一新,穿着后现代的建筑物的新衣裳,像初生婴儿一样露出尚未干透的粉漆,长出翠绿的嫩牙。”
MTV一代:第六代的终结者
胡尧熙
一切快到无以复加,审美趣味只能迎头赶上,宁浩的背后,是成千DVD和上万部DV。《疯狂的石头》一出,MTV一代有了自己的里程碑,正是他们,成为第六代的终结者。
从《嘻唰唰》的手机铃声到“2002年的第一泡屎”,从妖魔版的“千手观音”到罗汉寺外的“棒棒”,《疯狂的石头》拥有足够的中国底色,但不一定能让你买单。除非你喜欢跳跃的剪辑和粗狂的变焦。就像CCTV-6和Channel1 V,收视人群的趣味总是相去甚远。
趣味的变化无关审美,只和时代相干。《巴尔扎克和小裁缝》中,看厌了革命电影的知识青年决定远离阿尔巴尼亚的胶片,像特务一样偷读被翻得发黄的巴尔扎克,只因为这是以前从未看过的东西。腻味了长镜头的人每天在电视上寻找MV,也无非是短时间的畅快比长时间的回味来得更加简单直接并且实在。时间快得像急行军,内地人在立志三十而富,否则时不再来;香港人则感叹一分钟也能几十万上下;手机人一夜之间发出了200条短信;打工仔抱怨:工资发得太慢。一切快到无以复加,审美趣味只能迎头赶上,我们需要在短时间内玩出大花样,放到电影上,还有什么比方便快捷的DVD和所见即所得的MV更值得浏览,连《疯狂的石头》也是在3个月内搞掂的,而广告上写着“每5分钟让你笑一次”,这是一部MV的长度,宁浩正是靠这个起家。你可以看到《黑客帝国》的“子弹时间”,《向左走向右走》中“咫尺天涯”的设计,春晚上的千手观音,《碟中谍》的戏仿,以及些许向《暗战》的致敬(也许与刘德华的参与有关?);扯远的话,还折射着《两杆大烟枪》、《赌侠马华力》之类国外经典的影子,不费力的连线和对照后,一瞬间就能获得满足。所有一切都是DVD堆积出来的创作经验。
中国人在电影里如何说话始终是个大问题。目前对此问题的解决方案只有两种,一种是说人话,一种是不说人话。前者又分为京腔和方言两种方向。京腔语言风格由于高度雕琢和个人化而成为另一种类型的“不说人话”。在“本地化”方面,似乎所有中国导演都不约而同地发现,色彩鲜明的方言是增强影片活力的好办法,于是很多有“作者痕迹”的中国电影都成了有异域风情的电影(比如姜文的《鬼子来了》),它们一股脑儿说着“中国鸟语”,造成普通话的严重匮乏,气场非常诡异。与此相反,《疯狂的石头》在这方面显示出对当下国民生存状况的全面把握,城镇生活中各阶层语言的融合、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
电影毕业生影评总结范文2
关键词: 影视手段 高职英语听说教学 现状 优势 问题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中国开放程度的增加,英语听说能力的重要性在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过程中逐渐凸现出来。而高职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却一直不能尽如人意。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普及,将影视手段引入高职英语听说教学,对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高职英语听说教学的现状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中明确指出,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但是高职院校英语听说教学的现况却一直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
首先,三级四级考试的指挥大棒,使高职英语教学陷入应试教育的误区,教师和学生一味追求应试高分,忽视英语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交流能力的培养与锻炼。其次,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相对较差,大多数学生英语基础薄弱、词汇量小、语音较差,对于英语听说,尤其是开口说英语这个方面存在恐惧心理。笔者发现高职的英语听说课堂上很多学生都不敢开口,害怕说错;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虽然有开口说英语的愿望,但是因为本身知识结构的不完善,词汇量小,既听不懂也表达不出来,最后只能选择沉默或者干脆用汉语表达。此外,目前高职院校普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相对枯燥死板;加上师资力量弱,大多采用大班授课的模式,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足,课堂活动参与度不高,听说教学效果欠佳。在这种情况下,适当改变原有的传统听说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英语听说学习兴趣势在必行。
二、将影视手段引入高职听说教学的优势
1.影视作品可以为听说教学提供相对真实的交际场景。
有专家指出,英文原版电影展现了交际场景的真实性、语言材料的真实性。影视作品形象、生动、直观等特点,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相对应的交际场景,便于学生理解和使用所学的语言。以电话英语为例,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是列举各种情况下的电话用语,要求学生机械地记忆并使用。这种简单的罗列脱离真实的场景,不利于记忆,也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可想而知。但如果利用影片中使用电话的场景,让学生观看相关场景,总结其中的电话用语;此后通过配音、场景模拟等课堂活动加以练习、巩固,在电影场景和情节的支撑下,语言就不再是孤立的符号,有利于记忆和理解,有助于达到相对较好的教学效果。
2.影视作品的趣味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电影非常吸引人非常能激发人的兴趣,让人能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一种参与感”(Hill,1991)。影视作品本身的情节,具有相当的可看性和趣味性。这有别于枯燥乏味的传统英语听说教材,能更大限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笔者曾在所任教的班级中作过一次调查,结果接近90%的学生表示喜欢看电影。而我校的选修课《英美电影赏析》,在众多选修课中也总是显得特别受欢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基于高职学生对于影视作品的兴趣,他们对英语听说的兴趣也将得到相应的强化。
3.影视手段的引入能够提高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接受率和吸收率。
心理学实验显示,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只用听觉学习,三天的遗忘率是80%;只用视觉学习,三天的遗忘率为50%;而听视觉同时参与学习,三天的遗忘率仅为18%。因此,在英语听说教学中引入影视作品,可以通过声、情、图并茂的音频和视频,使学生从听觉、视觉双方面受到刺激,提高学生对于语言知识的接受率和吸收率。
4.影视手段的引入有利于听力教学。
很多人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听磁带、做听力练习的时候觉得很拿手,但是真正遇到外国人,却发现什么都听不懂了。这主要就是因为传统的听力磁带多力求标准、清晰,与真实的生活存在差距。而影视作品反映的是英语国家真实的生活场景,其中的语言是最真实且生动的,能够展现英语本土语音的真正特点,如连读、弱读及方言口音等,有利于学生了解真实的语境。同时,影视中的图像也有助于学生理解听力内容。众所周知,一本纯文字的书和一本配有插图的书相比,后者显得更容易理解。听力练习也是如此,新东方曾做过这样一个测验:先让学生不看图像看电影,而后带着图像再看一遍,学生的理解率由10%增加到60%。由此可见视觉刺激对听力理解的重要作用。我们在生活中所听到的语言,往往都伴随着一些视觉图像,如动作、场景等,而影视作品恰恰就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练习素材,有助于学生进行练习和提高听力水平。
5.影视手段的引入有利于口语教学。
笔者在口语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单个单词发音比较准确,但是说成段英语的时候却常常陷入“土腔土调”或者“怪腔怪调”的误区。这主要是由于学生对于语调、节奏等掌握欠佳。英文影视作品中标准自然的发音、语调,抑扬顿挫的节奏,恰好为语调、节奏的练习提供了生动的范本。如通过观看经典影视作品Friends《老友记》,可以使学生了解地道的美式英语的发音特点、语调等;而另一部电影Shakespear in Love《莎翁情史》中男主角优美的英式发音,则给教学提供了英式英语的模仿范本。此外,影视作品中“图文并茂”、原汁原味的英语表达方式、习惯用语、俚语等,也为高职英语口语教学提供了相当丰富的素材。譬如“Before I hit New York.”中,hit一词代替了arrive,将“到达”这个意思表达得相当生动传神。同时,英语影视作品中大量的经典台词,更是不可多得的口语练习素材。无论是电影Forrest Gump《阿甘正传》中的那句充满哲理的“Life wa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nna get.”,还是马丁・路德充满激情的“I have a dream...”。都早已被许多英语爱好者奉为口语练习的经典。
三、将影视手段引入英语听说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
影视手段是提高高职英语听说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
1.影视素材选择给影视手段的使用带来困难。
现在的影音产品种类繁多,内容涉及范围广泛;而高职学生的个性差异大,兴趣爱好不同,众口难调;何种题材影视作品才能吸引绝大多数学生的注意力成为将影视手段引入英语听说教学所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在选择合适题材的基础上,我们还必须关注影视作品的内容、语言在教学中的可操作性。并非所有的英文影视作品都适合英语听说教学,如有些影视作品中对白过少或者方言俚语粗话过多,难登大雅之堂;有些影视作品生词过多、语速过快,不适合高职学生现有的英语水平,等等。因此影视素材的选择并非易事,需要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才能选出相对适合的影片。
2.影视作品的引入可能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影片虽然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其效果的持续性、稳定性不够,可能给教学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在影片观看过程中,学生对于语言的关注时间是有限的。高职学生本身年纪小、自控性不够强;再加上影视本身的娱乐性质,使学生容易放松思想;他们对于影片本身情节的关注往往会不自觉地超过对于英语语言本身的关注,从而使英语听说课堂变成电影放映课,而教师则沦为了电影放映员。
3.课堂设计存在困难。
用影视手段辅助教学不同于简单的英文影视欣赏,如何合理地设计课堂也成为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在实践中,课堂的安排往往会遇到困难。譬如字幕的选择:学生容易对字幕形成依赖,但是单纯依靠听力理解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又不太现实,结果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又如时间安排问题:笔者读大学期间,外教在视听说课程中每15分钟便会暂停影片,而后花费25分钟进行提问、讨论。结果是观看完一部电影往往需要两到三周的时间,过长的时间跨度大大降低了学生对于影片的兴趣,最终导致学生对该门课程也兴趣索然。相反,如果减少其中的讨论环节,将电影连续放映下去,大多数学生又可能放松思想,使影视手段在促进英语听说教学的效果方面收效甚微。
四、结语
总而言之,影视手段是英语听说教学的有效辅助手段,拥有很大的利用价值和开发潜力。但凡事都有两面性,在关注其优势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如何才能合理设计课堂,扬长避短,使影视手段最大限度地辅助英语听说教学,需要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龙千红.电影与英语听说教学[J].外语电化教学,2003,(6).
[2]管丽丽.客观看待DVD原版电影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角色[J].电影评介,2007,(6).
电影毕业生影评总结范文3
关键词:中华传统美德 大学生 健康人格
所谓中华传统美德,就是指中国历史流传下来,具有影响,可以继承,有益于后代的优秀道德遗产。她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其内涵包罗万象。从内容上来概括,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民族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中华传统美德中包含许多关于个人应该树立何种人格理想,以及如何与他人相处等方面的内容,而这些对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健康人格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他们是否具有健康的人格,不仅决定着他们个人能否健康成长和成才,而且关系到社会的发展,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未来。大学生的人格塑造如此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将大学生的健康人格培养摆在大学生教育和培养的首位,使大学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因此,我们应该将中华传统美德融于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进程中,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塑造当代大学生的健康人格。
一、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内涵及特征
“人格”(personality)一词来源于拉丁语“persona”(面具),其内涵指“个人内在行为上的倾向性,它表现为一个人在变化中的全体和综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持久的自我,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予人特色的身心组织”。认为,人格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综合体,构成人格本质的“不是人的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的本性,而是人的社会特质”。所谓健康人格是指与病态人格对立而言的,它是指人格各要素在社会中和谐、健康、全面的发展,是既与社会环境相适应,为社会其他成员所接受,又能充分展现个性,感觉身心愉悦的人格模式。大学生的健康人格具有如下特征:一是具有崇高而远大的奋斗目标,并能为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而不懈努力;二是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三是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能正确地认识和客观地评价自己,既能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四是具有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自控能力强;五是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和谐的人际关系,能正确地与人沟通理,尊重信任他人;六是具有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对学习抱有浓厚的兴趣,对生活充满希望和信心,勇于面对困难和挫折;七是具有健康、崇高的审美情趣。
二、当代大学生人格缺失的表现
大学阶段是人生的黄金阶段,是大学生人格发展和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的人格修养是他们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也是社会精神面貌的一面镜子。然而我们却十分遗憾地发现,当代大学生的人格状况堪忧。概括地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德智分离。大学生作为一个先进的社会群体应该站在时代的最前列,不仅要有“才”,更要有“德”。当前大学生的智力水平确实提高了,但品德修养却不容乐观,前景令人担忧。震惊全国的“马加爵事件”、轰动全国的“药家鑫案件”、更有因母亲给不起钱而在机场刺母的汪姓大学留学生,还有无数的因恋爱失败而杀害对方或伤害对方的,抢劫偷窃的,吸毒的……一桩桩,一件件,无不让人痛心疾首。痛心之余,我们不禁要问:今天的大学生怎么了?我们的教育怎么了?为什么大学生的知识文化水平提高了,而思想道德素质却下降了?古人云:“德才兼备方为君子。”如果大学生徒有“才”而无“德”,必将会沦为社会的“蛀虫”。
二是知行不一。高校大学生在经历了大学教育后,理论认识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他们大部分能明善恶,知荣辱,然而在行动上却缺乏具体的体现,着重表现为言行不一,知行脱节。如考试舞弊在不少大学生的心目中是不光彩的事,然而,大学生考试舞弊现象却时有发生;大家都清楚随地吐痰、乱扔垃圾、讲粗话是不文明的行为,然而这些不文明的行为在大学校园中却随处可见;大家都知道尊老爱幼、礼貌待人、关心他人是美德,然而,他们在公共汽车上不愿让座,得到他人帮助时不会说“谢谢”,等等。这一系列的现象,显示出大学生在认知和行为上存在巨大反差。
三是急功近利。近年来,因为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和持有外语六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会计证、律师资格证,甚至驾驶证的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于是,很多学生盲目竞选学生会主席、班长等学生干部,盲目参与比赛,考大量职业证书,争抢入党名额,目的只有一个,毕业时能找一份好工作。他们不管他们是否具有当领导的潜质,也不管这些考试、比赛是否与自己的专业、兴趣有无关系,是否能真正增强自己的实力,只求学生干部经历能让自己的名声大一些,资格证书能充实自己的简历。此外,大学生找工作时一心只想找环境好,待遇高的工作,宁愿在家啃老,也不愿意到条件艰苦、有发展潜力的地方和岗位去。这些贪图眼前的成效和利益的表现都体现了大学生急功近利的心理特征。
四是自我中心。当今的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有调查资料显示,六成的人认为大学生权利义务观念不够强。只知道享受权利,不尽义务。大学生在处理自己与他人关系时,23%的人赞成先己后人,54%的人赞成利己但不损人,5%的人赞成只要利己不顾他人;52.1%强调个人本位,25.5%把实现较高经济收入和安稳生活放在人生追求的首位,重实惠、求实用,从而淡化社会责任感;在索取与奉献关系上,则一味地强调索取,37.7%的高职学生认为个人贡献应与社会索取相等价。
五是性格脆弱。当代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手心里的宝,平时除了学习什么事情也不用干,他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只要想要的,父母都拱手送上,他们从未经受过狂风暴雨的洗礼,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他们就怨天尤人,自暴自弃。据调查,大学生中有25.4%的人有心理疾病,我们也常常在新闻媒体上看到大学生因为就业或感情受挫而自杀的案例,有人甚至把大学生的性格取名为“玻璃性格”,足见大学生性格之脆弱。
三、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对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的作用
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有许多教人立身处世、待人接物的内容。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这对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矫正大学生存在的人格缺陷、促进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中华传统美德推荐的“仁爱”精神,有助于大学生克服人情冷漠和德智分离的人格偏差,提升大学生整体道德素质。当前大学生道德品质的主流方向是积极的,但不能否认在物欲化倾向严重的今天,传统的道德素质受到了冲击,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大学生道德品质令人担忧。中国传统儒家道德把“仁爱”作为道德修养的最基本内容,把“仁爱”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从孔子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到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仁者爱人”,都在强调人们要以“仁”为人,尊重他人的价值。这种“仁爱”精神所表现出的不仅是对自己人格尊严的维护,更是一种 “推己及人”的优秀品质,如果人人都能做到推己及人,多为别人着想,这个社会就会充满友爱而不是彼此猜疑和憎恨,更不会发生接二连三的发生“视而不见”的现象,更不用会说会出现杀害他人、同学和父母的事情了。
中国传统美德提倡的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的“三为”爱国主义思想,有助于大学生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格偏差,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中国历来推崇爱国主义思想,强调公而忘私。早在二千多年前的《诗经》中,就已经提出“夙夜在公”的思想。西汉初年贾谊在《治安策》中提到“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将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家庭、个人的利益之上。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更成为了中华民族脍炙人口的爱国主义名句。这些传统的爱国主义思想对于帮助学生克服缺乏社会责任感,民族自豪感的极端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倾向,树立主人翁责任感和使命感,把个人的价值追求同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联系起来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中华传统美德提倡追求精神境界,强调向往理想人格的思想有助于大学生克服知行不一、急功近利、性格脆弱等人格偏差,是大学生健康人格形式的内在动力。传统美德崇高理想人格,主张在物质生活其本满足的情况下,道德理想实现是人生高层次需要,倡导“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灭道、以身殉道”(《孟子·尽心上》)的坚定不移的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经·乾》)的进取精神,“立德、立功、立言”(《左传》襄公二十四年)的理想人格目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礼记·大学》)的人生价值标准、“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的崇高民族气节,这些崇尚理想人格和精神追求的传统美德有助于大学生克服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实用主义的思想,对纠正当代大学生中存在贪图享受,追求实惠、贬低崇高理想、轻视精神价值倾向有积极的作用。
中华传统美德倡导的“诚信观”,有助于大学生树立重诚守信的道德观念。诚信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中最重要的道德规范。在中华传统美德中,诚信作为为人处世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历来为古代思想家所重视,其中尤以儒家为最。儒家文化认为诚信是“道德修业之本”,“立人之道”,《中庸》曾提出“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的思想,荀子说:“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这些都说明如果没有诚信,既不能完善自身,也不能真正的融入社会,适应社会的需要。儒家的诚信观提倡人与人之间坦诚相待,做到言而有信,促进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和信任,反对相互欺骗和猜疑。这对克服当代大学生普通存在的“老实人吃亏”的消极思想是非常有用的。
四、高校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途径探析
将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融入大学课堂教学之中。一是将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内容纳入大学教学计划之中,在大学生当中广泛开设《中国传统文化》、《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孔孟之道》、《当代英雄模范事迹》等选修课,把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与中华革命传统结合起来,引导他们全面系统地掌握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容,并从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之中受到感染,得到教育。二是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融进传统美德教学内容。通过《哲学》、《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中国近代革命史》等必修课程的教学,使同学们在学习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党的优良传统的同时,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国家和民族的关系,使传统美德和党的优良传统成为大学生自己的道德观念。三是利用各学科教学渗透。即要求文学、哲学、英语、数学、计算机、体育、美育等各科根据本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总之,高校应当将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融入大学生课堂教学之中,为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打下基础。
加大对传统美德和党的优良传统的宣传力度。高校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传播工具(如网络、广播等),加大对中华传统美德的宣传力度。首先,要在学院网站和校园广播节目中开设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专栏,广泛介绍传统美德的内容,宣扬古今具有传统美德的模范人物和先进事迹;并对违背传统美德的言行进行批判。其次,要在大学生中举办以弘扬传统美德为主题的知识竞赛、演讲赛、征文比赛和辩论赛、先进典型报告会、新闻人物讨论会,使大学生加深对传统美德的了解和理解,并从中陶冶情操。再次,要利用标语、宣传橱窗和大学校园报等媒介加强对中华传统美德的宣传,让中华传统美德深入人心。此外,还可把校园文化建设同传统美德教育结合起来,利用文学艺术对中华传统美德进行直观、形象的宣传,如组织文艺骨干创作一些以遵守传统美德的人和事为题材的电影、戏剧、小品和小说,并组织大学生进行观看和阅读,要求他们写出影评和观后感或者召开主题班会进行讨论。最后,可通过国旗下的讲话、主题团日、主题班会等活动传播中华传统美德,使学生从中受到教育。通过舆论传播,加大对传统美德的宣传,在大学校园中营造出学习、弘扬传统美德的良好氛围,为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提供良好的舆论条件。
积极组织和引导大学生参加传统美德教育实践活动。教学相长是教育理论的重要原则,也是传统美德教育必须遵循的原则,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是丰富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和途径,是课堂教育教学的有效延伸。高校应该积极组织和引导大学生参与传统美德教育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得到教育,从而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克服大学生人格偏差,形成健康的人格。如可组织大学生参观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开展重走路等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在深切感受革命传统文化的同时,不断增强弘扬传统美德的责任感,自觉地把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道德内化为自身的道德观念。开展“学习雷锋”、“义务服务社区”、暑假“三下乡”系列活动,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培养吃苦耐劳、关爱他人、坚忍不拔的优秀品质,从而克服大学生存在的性格脆弱、人情冷漠、自私自利的人格偏差,并进而形成健全人格。
重视师德师风建设。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育过程中,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我们要把传统美德教育同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活动结合起来,要加强高校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使高校教师真正成为德高望重的优秀教师,从而达到用他们的人格去影响学生的目的。比如在校园中开展“我最喜爱的十佳教师”、“师德师风先进个人”等评选活动,评选活动过程中贯彻传统美德要求,并在学校中开展广泛的宣传学习活动,使学校的传统美德教育形成言传与身教相结合的良好局面,从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得到教育。
健全和完善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激励机制。高校应把传统美德教育同大学生的品德考评结合起来,把学生学习和践行传统美德的情况作为思想品德考评的内容之一。首先要制定和完善大学生思想品德考评制度;其次要把传统美德教育同“三好学生”、“优秀干部”、“文明标兵”等评优评先活动结合起来,与助学金、奖学金结合起来,在评优评先、评助评奖等活动过程中,参考大学生在践行传统美德方面的表现,传统美德方面表现不佳的坚决不能参评。再次,在大学生中广泛开展遵守传统美德和党的优良传统教育的活动,并对活动进行认真总结,对在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同学和班级予以表彰,对违背传统美德的行为予以批评。
构建协调的传统美德教育环境。大学生传统美德教育和健康人格的形成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参与。加强传统美德教育,促进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需要打破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界限,以学校为龙头、家庭为基础、社会为平台,把学校、家庭和社会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目标一致的良好美德教育环境,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高校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和沟通,要引导家长树立以健康人格为培养目标的人才观,重视美德教育;提高自身的传统美德修养,培养良好家风,做到言传身教。此外,还要在全社会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形成崇尚传统美德的良好社会风气,为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陈菊明.当代大学生人格缺失探析[J] .西安教育学院学报,2004(12)
[2]唐贤秋,周山东.论传统美德教育对大学生人格培养的重要作用[J]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