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各科学习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各科学习计划范文1
关键词: 无机及分析化学 教学改革发展概况 教学改革与实践
“无机及分析化学”对高等学校近化学类专业学生而言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对于近化学专业如生命科学、材料、环境、农学、医学及药学等专业的学生而言,学习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对他们学习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都是不可或缺的。20世纪初以来,我国高等院校以化学为学科基础课程的学科体系,一直按照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及物理化学这一顺序进行教学,这种传统的课程体系过于强调教学内容完整、自成体系,划分过细、缺乏相互沟通,各课程间内容重复度大,不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无法满足现代化学学科的飞速发展和国家建设对人才的要求,不能满足我国21世纪高校培养的具备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这4个特点人才要求。因此,更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打破学科间的壁垒、建立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课程体系势在必行。[1]各校在实施这两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在课程设置、教学体系和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摸索、研讨与实践,积累了许多宝贵的改革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改革发展概况
以化学为基础的课程改革始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国家一些重点院校将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两门课程合并为无机及分析化学一门课,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已逐渐得到教育界的广泛认可,取得了一定成果,并相继出版了多本教材。如华东理工大学也经过多年教学实践,在1992年出版了“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教材。1995年,由华东理工大学组织的“面向21世纪理科应用化学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研究”项目被国家教委高教司批准为首批教学立项课题。由陈荣三教授主编的《无机及分析化学》一书在1975年南京大学自编讲义的基础上,于1978年人民教育出版社作为全国高等学校生物系通用教材正式出版,是我国最早正式出版的《无机及分析化学》教材。最初主要供生物系及农医等院校相近专业使用,它首次将四大滴定融入四大平衡中讲授。在教育部有关部门和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下,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等数十所综合大学和师范院校的高校任课教师成立了“全国高校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建设与教学研讨会”。[2]历次“‘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建设与教学研讨会”对无机及分析化学教材建设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都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实现了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整合、优化和教学体系改革,《无机及分析化学》(第四版)于2002年初被列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二、我校无机及分析化学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要完整地、系统地完成无机化学及分析化学的教学共需120个学时(不包括实验教学),而我校自2000年来《无机化学》学时数减为56个学时,《分析化学》仅有40个学时,2007年课时进一步缩减,《无机化学》减为40学时,《分析化学》减为32学时,这使得教学内容多与学时少之间产生了一定的矛盾。为适应学分制的要求及基础学科学时不断下调的情况,无机化学及分析化学的教学内容也在逐渐减少,学时数的减少不是对该课程的要求降低了,而是对教学内容和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1999年以来,我校开展教育改革大讨论,对《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进行了调整,进一步压缩理论课,增加实验课的学时,并将实验单列为一门课程,建立了相应的考核方式和办法,强调了实验的重要性。同时,由于新专业的增加,使得《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的辐射能力增强,建设力度加大,教材也采用了教育部优秀教材,2002年以来,为了提高《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组的整体素质,满足课程建设的需要,加强相关人才的引入力度,逐步建立了一个完整的《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组,《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在2003年获得了淮海工学院首批精品课程建设的立项资助,在2004年成为淮海工学院的第五批优秀课程之一,在2005年通过了淮海工学院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的验收与评估。经过几年的教学改革,已建立了科学、系统的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体系,获得多项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发表相关教学研究与改革论文20余篇。
1.潜心研究,突出重点,合理分配学时,注重教学内容的衔接。
无机及分析化学内容广泛,涉及现代物质结构理论基础、化学反应原理、溶液平衡、化学分析、元素化学和仪器分析6大部分。[3]教师必须熟悉教学要求,认真钻研教材,潜心研究教学内容。课堂讲授不能面面俱到,要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原无机化学教学中包括四大化学平衡,即酸碱、沉淀、配位及氧化还原平衡,而在分析化学中也涉及相应的四大平衡体系,这样的教学安排,既浪费时间,又让学生感到枯燥。无机及分析化学,将原理和应用知识糅为一体。融会贯通地将原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两门课程中内容联系最紧密和重叠最多的“四大平衡和四大滴定分析方法”两个部分有机结合起来。浓缩精简后的课程安排,体现少而精的原则,严格把握必须掌握的基础概念,同时,引入了无机与分析化学学科近年来所取得的最新成果,注意了知识面的补充和延伸,满足现代无机及分析化学对各专业人才的基本要求。
2.精选内容,把握关键,因势利导进行教学。
贯彻少而精的原则,深入浅出,突出中心,针对专业课程设置和学生层次,改进教学方法。如在讲授的定量化学分析时,在四大滴定内容上先从滴定分析的基本概念入手,使学生牢牢掌握基础知识,紧紧抓住基本计算原则――量相等原则,重点讲解各类计算的解题思路、关键问题。既树立了“量”的概念,又掌握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达到了较好的效果。四大滴定分析法以酸碱滴定法为基础,重点讲解酸碱滴定法的基本原理、滴定曲线的绘制、指示剂的选择原则、滴定终点的判断及酸碱滴定法的应用,较好地掌握滴定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具体应用。其它三种滴定分析法可采取对比的方法,找出各方法的异同点,重点讲解其它滴定法的难点,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3.介绍学科发展的前沿知识和发展动向,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我国的教育现状是教材远远落后于时代的发展,教材上只能反映一些相对固定的内容,难以展示这门学科的新貌。因此,教学中要经常性地吸收现代科学发展的新成果,接触科学前沿,开扩视野,激发学习热情。例如在分光光度法教学中,结合该领域的前沿研究动态,将新方法、新成果融入教学相关部分,除去陈旧的知识,激发获取新知识、新成果的热情,既传输了获取知识的能力,又为日后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上课记笔记、考前背笔记的“授业传道”定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创新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
第一,引入自学模式。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创造的源泉。实际上,在学生中有一种希望能发挥其学习主动性的潜在强烈愿望,自学模式满足了学生的要求。在全面授课前给出自学提纲,并注意自学的效果,将提纲中的相关部分以提问的方式予以检查,了解学生完成的情况,指出要掌握的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使学生由被动向主动学习方式逐步过渡。
第二,精选课堂讨论题目。课堂讨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正确理解消化所学内容。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最后教师总结,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消除认识理解上的误区。
第三,引入对比教学方法。使学生前后知识连贯,融会贯通,注重每章后的小结,难点重点突出;注意与其它课程的联系,既增强了系统性,又拓宽了知识面,进一步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第四,采用多媒体教学。为了在有限的教学学时中,增加教学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益,我们精心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在课件中配以大量图片,一些较难的公式推导通过课件可以一目了然,使学生更易理解和掌握。
第五,为学生构建良好的知识“生长点”。由于《无机及分析化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的科学,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都传授给学生,因此,通过知识“生长点”的构建,使学生将来能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能较好地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知识的拓展。比如:强化基础知识的讲解,力求概念准确、结论明确;在每章结束后,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提出一些综合性的思考题,让学生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去分析、理解,既避免了死记硬背概念,又培养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正在处于快速发展的“热点”领域,适当补充一些发展动向和趋势,对有兴趣的学生进行引导。
5.开展预科教学。
由于全国各地的高中的教学改革实践,在我校大一新生中,每年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在高中阶段没有选修化学,因此,为我们无机及分析化学正常教学的开展带来很大困难,为解决这一难题,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大学学习生活,我们开展了56学时的预科教学,大部分学时用于补习高中化学知识少部分学时用于学学无机及分析化学知识。通过几年时间的努力,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芮光伟,蒋珍菊,岳松.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2007,24,(3):75-76.
各科学习计划范文2
一、带领本科组老师认真做好备、讲、批、辅等常规教学工作,上好每一节课。信息课是一门较新的学科,但它的地位却越来越重要。对学生来说,它虽不是主科,但却胜似主科。在当今社会,计算机的应用是如此广泛,学不好计算机,等于是新文盲。因此,对于信息技术科的教师来说,肩上的任务是非常重的。所以,本学期,我将尽力担负起备课组长的责任,带领本科组老师认真做好备、讲、批、辅等常规教学工作,上好每一节课。这是我们的第一任务。
二、带领本科组老师认真钻研教材,探索教学方法作为一门新学科,信息技术课与其他学科相比较,用于备课和教研方面的资料几乎是空白。信息技术发展又是如此之快,教材的内容往往跟不上信息技术的发展,更别说信息技术教学方面的教研资料。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真钻研教材,并从中摸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
三、挖掘尖子生,做好培优工作,做好学生竞赛的培训工作。经过开学初的调查,我们在初一新生中发现了不少在信息技术方面有着浓厚兴趣及一定特长的学生。为培养在这方面有兴趣及特长的学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我们将从这批学生中挑选一批尖子生,组建电脑兴趣爱好小组,对他们进行信息技术方面的强化培训。同时,对原有的初二级的尖子生进行进一步的培训,进一步提高他们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为进一步提高我校学生的整体信息技术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本学期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竞赛——第九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以往我校学生参赛的成绩不理想,今年我们将从兴趣爱好小组成员中挑选出几位特别突出的学生,认真做好培训工作,力争在这次竞赛中获得比较好的成绩,为城区中学争光。
四、积极培训教师,进一步提高教师计算机应用水平和操作能力。我校大部分教师已通过广东省计算机中级水平考试,部分老师已经参加了广东省计算机高级水平考试,很多老师已会自己制作多媒课件,计算机应用水平整体来说还是比较高的,但是有部分老年教师计算机水平还未达标,另外,本学期新进来很多刚毕业的老师,这些教师因未经过系统培训,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方面还欠缺经验。所以本学期的另一个重要工作就是进行教师计算机水平的培训工作。这是我校进行信息化管理的一个重要工作环节。
五、做好校园网站的改版工作及校园应用软件的开发工作。学校校园网站第一版的设计获得了广泛的赞誉。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运行,第一版的设计越来越不能满足我们的需要,为此,我们计划在本学期对校园网站进行改版工作。并开发一系列与学校教学管理工作配套的应用软件,进一步提升我校信息化应用水平。
各科学习计划范文3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 职业教育 五个对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2(a)-0165-02
职业教育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提高职业教育培养质量是国家关于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布局。2014年5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以下简称《决定》,提出职业教育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5个对接充分体现了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规律,贯彻落实好这5个对接将直接关系到现代职业教育培养质量的提升,是现代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路径选择。
据国家有关部门的2015年统计数据,全国水泥产量234 796万t,商品混凝土产量164 131万m3,目前我国建筑、建材整个行业面临着产能过剩、市场需求不旺、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形势。但是随着建筑产业转型升级装配式建筑需求量不断扩大,特别是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城市综合管廊、海绵城市的建设,会进一步拉动对混凝土的需求,从而将带动水泥、混凝土等建材需求的持续增长。建筑材料行业的发展变化促使材料工程技术专业建设与之相适应,培养符合建筑材料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专业人才。
1 研究过程
1.1 开展企业调研及毕业生跟踪调查――实现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对接
从2010年开始,由院领导及专业带头人带队成立调研组,连续7年利用假期对黑龙江省各地区的建筑材料企业和该院材料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进行了调研和跟踪调查,了解企业对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和毕业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岗位需求。
通过企业和毕业生调研,材料工程技术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初始岗位主要是建筑材料行业的操作员、质检员、化学分析检验员、材料员等,通过和企业专家座谈以及毕业生的调查问卷,化学分析检验员应具有良好的职业态度和职业道德修养,具有爱岗敬业、奉献社会的精神和严谨求实的作风,还应具有以下岗位能力要求。
(1)严格贯彻执行国家的质量法规、条例、标准及本企业的质量管理规定,坚持实事实是、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
(2)根据产品标准和质量管理规程,负责进厂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检验,确定合理的检验控制项目。
(3)及时了解国内外化学检验最新动态,积极采用先进的检测技术和方法,不断提高化验工作的科学性、准确性、及时性。
(4)检测仪器的核定、校正。
(5)标准溶液的配置和标定。
(6)负责生产岗位质量记录和质量数据的收集统计、分析研究并及时上报,做好质量档案的管理。
1.2 实训实习条件――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建立教师企业实践锻炼制度,使得该专业90%的专任教师具备企业工作经历,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
大力加强校内实训室建设,2012―2016年5年间化学分析实训中心由原有的水泥化学分析实验室,分化为高温炉室、化学分析实训室、仪器分析室,以课上教师指导的基本技能训练、课下的实验室开放等形式,满足学生校内日常单项训练及综合实训的需求。同时,为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提升职业岗位能力,带领学生到校企合作单位实训基地进行职业能力级岗位的综合培训,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零对接。
1.3 课程内容设计――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经过企业调研及学院项目化课程改革实践,不断完善并确定了“任务导向、双证融合的《化学分析技术》课程改革”方案,方案以水泥生产过程为导向,共设计4个项目和16个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有机融入国家及行业的相关标准,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课程由《化学分析技术》理论教学(43学时)+《化学分析技术》单项训练(25学时)+一周化学分析综合实训(30学时),增加平时单项训练学时,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化学分析的基本操作技能。
1.4 开展技能大赛提高专业技能,组织职业资格考试保证“双证融合”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每年定期举办校内“建材化学分析大赛”,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聘请行业企业专家指导,使学生了解企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2014―2016年连续3年带领学生参加全国建材类职业院校大学生职业技能大赛,学生分别获得二等和三等奖的好成绩。
从2010年开始推行“双证融合”制度,与国家建材情报研究所联合组织学生参加化学检验员(高级)职业资格考试。充分保证了岗位“零”对接,使我们的学生毕业即就业,就业即上岗。
2 实施成效
(1)通过企业调研和毕业生走访确定职业能力,明确材料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岗位指向,实现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企业需求的对接。
(2)以生产过程为导向、国家相关标准为引领设计课程内容,实现了课程内容与国家标准的对接。
(3)“任务导向、双证融合”的教学模式和理念推广到此专业其他课程以及其他专业,目前此专业《混凝土试配及性能检测》课程和混凝土检验员岗位对接,《水泥熟料煅烧与操作过程》和中控操作员岗位对接,逐渐形成了成熟的“五个对接”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各科学习计划范文4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158-02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这就需要我们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和保护学生个性差异,在帮助学生获得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信息素养的同时,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差异,努力为具有不同秉赋和不同潜能的学生提供一个自我发展的机会,使他们的需求得到最大满足、个性得到健康和谐发展。如何才能在小学信息技术课中更好地开展个性化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呢?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做了一些初步的探索。
一、根据学习基础的不同开展个性化学习
由于学生在性格上、动手能力上、创新意识上的差异以及家庭环境的不同影响造成了一个班的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充分了解、研究学生的情况,根据他们不同的学习基础来开展个性学习。
新学期开始时,我把教学目标分成A、B两个层次,根据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把他们定位在相应的学习层次中。A层次的学习针对没有基础或基础较差的学生,只要完成学习的基本要求即可;B层次的学习针对基础较好的学生,要求比A层次的同学相对要高。学生根据实际确定自己学习目标的层次,并根据自己的进步情况动态调整到相应的层次中。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学习效率也高,经过一段时间后,A层次的学生几乎都调整到B层次中来学习了。如此,解决了学生学习能力参差不齐的状况,消除了学习能力相对较差学生的心理顾虑。
二、根据学习方式的不同开展个性化学习
学生学习的方式各不相同,指导学生学习时我们教师不能“一刀切”。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习方式,让每个孩子都能按照自己的学习节奏自由地学习,要让学生吃“自助餐”。我在开学的第一节课,曾做过一项学生问卷调查,其中有一条是:你在上课完成任务时是希望老师先指导,还是想先自己独立去尝试,或是希望和同学合作。结果是有人想独立自主学习,有人想合作探究,有人想先指导,这就说明学生的学习方式各不相同。所以,每当组织学生学习时,在创设情境、提出任务后,就让学生自由交换位置、分组,一组是想独立自主进行学习的,一组是小组协作学习的,还有一组是需要教师先引导然后再进行学习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状态的变化对组内成员进行动态调整,让学生真正有学习自,让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
比如,在学习《欣赏音乐》一课时,有些学生根据自己原有的基础,通过看书就可以完成学习,有的学生需要其他同学或老师的帮助才能展开学习。在创设情境,引出课题后,我就让学生自由选择:想自己独立学习的同学,坐到A组,想合作的同学坐到B组,这两组的同学我给出具体任务:①如何利用百度网站搜索MP3音乐?②如何从网上下载MP3音乐?③播放下载下来的音乐。这两组的学生通过自学和小组交流讨论,顺利完成了学习任务,而且他们自主学习和团结协作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同时,也鼓舞和激励了其他同学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另一组同学在教师的适当引导下,通过自己的努力也能完成音乐文件的下载和播放。渐渐地需要教师先引导再学习的学生也越来越少了,学生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彰显了自己的个性,逐步掌握了有效学习的方法。
三、根据学习需求的不同开展个性化学习
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同,就导致每个学生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同样完成一个任务,有的同学只需要几分钟时间,有的同学需要花几十分钟,能力强的同学肯定不会满足于某个基本任务的完成,如果教师引导不够的话,就极有可能牺牲这些同学大量宝贵的时间。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就有必要根据学生的个性需求来调整学习的“任务”。
比如在学习“编辑声音”时,有些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在上课开始的几分钟内就基本上掌握了用“录音机”截取声音和混合声音的方法,那么接下来的时间怎么办,如果让他们重复进行这个学习任务,显然他们不会感兴趣,而且也不利于他们学习能力的进一步提高。于是,我采取了调整学习任务的措施。大多数同学使用教材上提到的“录音机”;针对那些有“额外需求”的同学,让他们使用“GoldWave”来进一步处理声音,这个软件有一定难度,但功能更加强大,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利用教学软件,将班上的同学分成两个小班,一个班的同学在学习“录音机”,另一个班的同学在学习“GoldWave”,有点类似于复式教学,这样我的教学效率更高,不但能解决一些学困生的“吃不了”问题,又满足了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吃不饱”的需求,取得了意外的教学效果,原来安排一个星期的学习内容,现在只有两三课时就完成了。当然这个过程需要教师安排合理,充分准备同学们学习所需的资源,否则,就不但不会达到预期效果,反而适得其反。
四、根据学习反馈的不同开展个性化学习
我们要做反思型教师,同样,学生也要成为反思型学生。在学生每个环节的学习过程中,我们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反思,通过学生学习的反馈情况,教师适当调整,以帮助学生正确评价自己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方式。从而不断优化自己的学习方法,真正做到个性化学习。
各科学习计划范文5
[关键词]高职机电类;信息化教学;改革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产方式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传统的高职机电类课程的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因此,高职机电类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是高职教学的发展趋势。将信息技术运用到高职机电类教学中,把高职教学的新理念与信息化技术相融合,培养具有社会竞争力的专业技术人才,深化高职教育信息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
一、高职机电类课程信息化教学的现状
信息化教学对于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师来说已经不是新鲜事物了,但是仍存在高职教师对信息化教学不够了解的问题。这就导致信息化教学的应用达不到社会发展的要求。信息化教学的手段太过单一,通常就是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一些教案。在信息化教学模式中,学生没有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与传统教学的本质没有区别。信息化教学设施不齐全,很多高职院校不具备信息化教学的设施条件,导致信息化教学改革进展缓慢。
二、高职机电类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的相应策略
(一)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是高职机电类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基础。只有教师具备了良好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才能带动学生,使学生在信息化教学中受益。因此,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是高职院校进行信息化教学改革的首要工作。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使教师的能力得到全面提升。第一,教师首先要熟练掌握信息化教学设备,了解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通过教学过程得到信息化教学资源,突破信息化教学中的难点。第二,学会将信息化技术与传统的机电类教学内容相结合,使机电类的学生可以通过信息化教学模式更好地掌握和理解重难点的教学内容。第三,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利用信息化技术使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机电类仿真教学
高职机电类课程的学习内容往往比较抽象,晦涩难懂。这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设备构建模型的优势进行信息化教学。通过构建三维模型,使学生仿佛亲眼看到了机电设备的结构,再利用信息化教学软件,让学生反复练习,达到熟练掌握工作原理的目的。这就是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仿真教学的优势所在,运用虚拟模型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比起传统的教学方式来,不仅有利于提高机电类学生的学习质量,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三)利用信息技术建立机电类课程教学资源库
优质的教学资源库是信息化教学正常、高效进行的前提。高职院校应该高度重视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利用学校的信息技术设备,大力提高学校的信息化水平,完成对信息化的管理、服务、教学等全方面的进步,最终优化学校的教育资源的共享体制。同时,高职院校要对信息化教育资源进行不断升级和完善。比如,更新机电类网络课程,增加虚拟仿真技术软件,完善机电类专业技术资料库,增加机电类学生考证培训版块,优化机电类信息化教学课件等。通过完善和优化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加强对共享资源的管理,保障机电类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准确和及时,使信息化教学更好地发挥其优点,提高高职机电类课程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培养全面的专业机电人才。
(四)注重机电类信息化教学的教学过程
高职机电类课程信息化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主体,高职教师应该以学生的学习效率作为信息化教学效果的参考依据,把信息化资源作为主要工具,根据机电类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设置教学环节。上课之前,教师应该尽早布置学习任务,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利用教学资源库和网络进行学习,以培养机电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锻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以“自动循环控制电路”课为例,课上教师可以利用视频动画、仿真软件帮助学生了解自动循环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动作过程。而仿真软件中模拟实训为实习环节做准备,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不再单调。学生可以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对教学内容进行反复熟悉,配合教学资源库里的实训操作视频,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信息化教学过程的合理运用决定了信息化教学的教学质量。因此,必须重视对信息化教学过程的设计。
三、总结
总而言之,在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的社会趋势下,信息化教学改革是势在必行的。通过利用信息化技术,将高职院校的教学与机电行业的发展情况结合起来,使高职院校机电类学生结合实际。这对学生快速适应工作需要,提高社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高职机电类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需要学生、教师、学校的共同努力,在信息化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信息化教学在高职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艳.信息化远程教育在机电一体化教学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4(2).
各科学习计划范文6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5-000-02
会计信息化在我国已经经历了近三十年的快速发展,计算机作为会计工作的基本工具,已经成为现实。我国大多数企业单位原有的人工处理会计信息系统已逐步为计算机所取代,而会计的管理、决策、预测等高层次职能也日趋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会计电算化不仅是会计发展的需要,而且是现代经济和科技对会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作为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会计专业的学生不能熟练掌握财务软件的操作,可以说是“寸步难行”。而熟练掌握财务软件的操作是缩短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的适应期的关键环节。如何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熟练的掌握财务软件的操作,是摆在会计专业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因此如何开展会计电算化教学,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会计专业人才,是我们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结合探索和实践,首先分析会计电算化课程特点及现阶段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其次从会计电算化课堂教学方法方面,对会计电算化的课程教学改革谈一些具体思路。
一、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注重软件模块操作,与专业课程联系较少
会计电算化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会计账务处理的整体流程,不仅需要对会计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更需要会熟练操作ERP财务软件的基础设置、会计科目设置等,并掌握账务处理方法。课程涉及会计学、财务管理、管理学、经济学、信息技术等多学科知识,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会计电算化课程设置大都在大三,学生只能够在学习会计电算化课程时,才接触和使用ERP财务软件。而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各个模块集成了会计学各门课程的内容和基本技能,要让学生熟练掌握电算化软件各个部分的功能,与所学会计基础知识联系起来,仅仅靠会计电算化这一门课程还远远不够,还需要与其他的专业类课程紧密结合。
2.教材内容简单、教学模式单一
会计电算化课程一般选用当前市场上流行的、安全性高、功能强、可靠的大型财务软件,教学过程往往是模拟一个企业在一个会计期间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处理,以财务处理系统为出发点,与其他子系统和报表处理系统对接,让学生通过一学期的学习掌握财务会计软件的操作方法。会计电算化所采用的ERP财务管理软件所包含的模块集成了会计专业各门课程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技能,体系庞大,仅仅靠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学习无法使学生掌握ERP软件中的全部会计功能,学生在课堂上往往只能够学到一些会计操作的基本原理和简单的操作。
3.教学方法不合理,单一的实训操作形式与实际工作脱轨
许多学校将会计电算化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分开,课堂上对课程的学习采用分模块学习,没有全盘考虑会计电算化的综合实训,不能够全方位地模拟会计工作流程。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主要是一边讲一边操作,然后让学生跟着操作一遍,这种方式虽然能够很好地让学生掌握各个操作步骤,但是学生容易淡忘所学内容。教师居于主导地位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缺乏主动探索的学习精神,学生相互之间缺乏合作交流,没有从企业实际运行的角度让学生模拟会计工作者的做账流程。
二、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1.调整会计电算化课程设置
目前,会计电算化已经成为企业财务工作的主要媒介。因此,《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不能只作为一门以操作为主要内容的独立课程,应将会计软件实务操作部分与本专业的其他课程融汇贯通于整个大学教学期间。各校的《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均采用ERP软件,它集成了会计专业各门课程的主要专业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教学中,应将各专业课程与ERP软件相应的模块操作进行对照练习。完成各门课程的理论学习后,上机操作完成在ERP软件中的应用。最终达到能够熟练操作各种财务软件,并能具备财务软件的维护技能。
2.将会计电算化基础理论学习与上机实训操作相结合
在教学安排上,应将理论学习与实训操作教学贯穿于会计电算化课程整个教学活动的全过程。采取理论学习与实训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合理分配好会计电算化课程各部分内容的教学进度与上机时间,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实际动手能力。会计电算化的课程教学应围绕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来组织,争取通过实际操作更好地掌握专业课程的理论基础知识,在掌握会计电算化理论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集中的、专门化的实践训练。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弥补那些在教学环节没有领会的知识点。
3.自编适合学生实训的教材和案例
教材规定了教学内容,是教师授课的取材之源,也是学生求知复习之本。会计电算化是一种思想,需要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借助软件平台来实现。目前现成的会计电算化经济业务在教学中极少见到,高质量的更少,软件文档也仅仅提供了一些非教学内容的说明书。因此,设计一套完整的、适于会计电算化实验的经济业务是非常必要的,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应立足“自编为主,购买为辅”。编写的实践教程结合企业实际,模拟真实材料编写案例,使学生有置身企业真实业务环境的意境。
我院使用的电算化软件是用友U8.72基本财务系统,以往使用的教材都是分模块设置案例,分模块进行教学,学生在课后无整体概念,到了用人单位后往往无从下手,难以胜任工作的需要。为了使学生能熟练的对软件进行操作,全面的掌握会计电算化的账务处理,尽量采用教师自编实训案例和实训教程。运用财务软件,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在计算机上操作处理,并独立完成设定的会计事项。通过会计软件操作,使学生掌握运用计算机处理会计事项的方法和程序,了解会计工作如何使用现代化手段来进行处理。
4.采用逆向思维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融会贯通理解整个账务过程
会计电算化教学是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会计电算化的真正优势不是简单减轻会计人员的工作强度而是更加规范、系统、快捷的参与企业相关监督和管理。为了达到其真正目的,在进行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时采用了讲授法、讲练结合、逆向思维等多种教学方法。首先由教师给学生讲解课程知识点,然后将会计软件操作方法通过计算机给学生进行操作演示,最终让学生通过上机操作的方法学习和把握会计软件的操作方法和基本理论知识。
逆向思维教学法是掌握解决会计软件运行中出现的系列问题的方法和思路,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方法。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会计软件的常规操作顺序是沿着“账务系统初始化-凭证处理一账簿处理一报表系统初始化一报表编制”等业务流程处理会计业务,但在运行会计软件中碰到例如完成资产负债表编制后发现报表不平衡的问题时,分析其不平衡原因要按照会计软件常规操作顺序的相反方向(即“报表系统初始化是否错误账簿处理是否错误凭证处理是否错误账务系统初始化是否错误”)逐一分析和检查,直至找到原因并加以解决。整个教学过程全部在计算机实验室进行,做到边讲边练、讲练结合,学生在学习中彼此相互帮助,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学生能较快地掌握课程知识点。
5.将手工会计和电算化结合,强化技能实训
会计电算化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主。无论是教学内容的设置,还是课时的分配,都应着眼于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引导学生将实训内容与实际业务联系起来进行考虑。当会计软件实务操作部分与本专业其他主干课程相互融合后,会计电算化相关操作项目分散到各门理论课程中,自身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无法体现。因此,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手工会计处理流程和电脑会计处理流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应将手会计做账和会计电算化处理相结合,将学生所学的会计理论知识系统化、综合化。通过模拟企业会计数据,把一整套会计业务资料,利用手工处理方法,完成从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填制到日记账、明细账和总账的登记以及会计报表的编制;再通过财务软件,首先是应用软件的账务处理功能进行相关业务处理,完成两种处理方法的衔接,然后利用软件完成接续月份的会计业务处理。借助两种做账方法的操作比较,增强学生对两种处理流程的感性认识,从而进一步巩固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学习效果。
总之,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本人认为在今后的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把电算化分为三个层次,即:与课程相结合的模拟实验、全真模拟实训和手工与电算化相结合的模拟实训。通过实训,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功能与操作方法,充分达到会计电算化学习的要求,为学生日后走上会计电算化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晓江,等.加强实践教学,突出高职特色[A].陕西省高职高专教育学会交流论文,2003.
[2]秦少卿,等.高校会计实践教学规范研究[J].会计之友,2006,4.
[3]邓红杰.会计学专业实践性教学模式的探讨[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