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长发言稿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队长发言稿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队长发言稿范文1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是我们的节日。

首先我代表全体少先队员向于会的各位领导和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于会的所有同学表示诚挚的祝贺:祝所有的同学节日快乐,学习进步!(敬队礼)

迎着朝阳而来,踏着薄暮而归,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老师,您不辞辛苦,用双手将我们高高托起,您用青丝到白发的变化见证了我们的成长,我们用无知到满腹经纶的成长,见证了您的辛劳与伟大!一个个节日,一个个祝福,一次次鼓乐欢腾,一次次放飞希望与梦想,我们在您的关爱中长大。

老师我们热爱您、尊敬您,我们的成功与您是分不开的,今天是我们的节日,让我们说声:老师,谢谢你!谢谢你们!(敬队礼)

弹指之间,我们这一届学生又要毕业了。记得初入小学,老师便为我们带上了鲜艳的红领巾,那一刻,我们便在心底默默告诫自己:我是一名光荣的中国少年先锋队队员,我要为飘扬的队旗添上光辉的一笔!我要认真学习、踏实做人,要为母校增光,为祖国奉献。

今天我们是天真烂漫的红领巾,明天我们将成为祖国建设的主力军,我们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从一言一行做起,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掌握丰富的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以积极进取迎接未来的挑战。

队长发言稿范文2

大家好!

我叫吴灿波,今年40岁,大专学历,国家干部,原是县水利局的中层干部。

我的人生,政治上经历了三次大的事情,在三次事情,都让我终身引以为豪:

第一次,是1989年的秋天,还是一个小伙子的我,怀着无比新奇的心情,光荣地成为了一名战士。

第三次,就是2012年的春天,我无比骄傲地成为了望城县综合执法局第一届工作人员中的一员。

参加工作已经二十年有余了。回想过去,仍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日。我,由部队到地方,由工人到干部,由一般干部到中层骨干,一步一步成长起来了。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但也多次在自己的工作系统被评为先进工作者。每每想起,心中都无比激动和无比感激。在此,我向多年来培养和教育了我的领导,向一直给我鼓励和支持的同事们表示深深的感谢。

这些天来,想到调到了新的岗位,想到自己成为了执法局第一届干部,我就心潮澎湃,就浑身是劲。我热爱行政执法工作,也热爱我的新单位。我感到新奇,感到欣喜;我既满怀希望,也充满信心。我要好好地把握组织给我的这次机会,在未来的人生中,充分地展现我的才干,不遗余力地贡献自己的一切。

今天,我竞聘的职位是执法大队大队长。我竞聘这个职位的理由是:

一是我正值中年,年富力强。我不是“老骥伏枥”,而是“英雄不减当年”。今年,我40岁,是人生的黄金季节,既有年轻人的冲劲,也有老年人的稳妥。执法大队的队长需要我这样的人。不怕事,也不会坏事。执法效果的好坏,除了法律法规水平的高低,也与执法者的个体素质的好坏紧密相关。

二是我执法多年,经验丰富。我不是教条主义者,也不是经验主义者。在执法过程中,作为队长,要讲究队伍的形象,要讲究执法效果。面对具体的执法事情,面对执法队象,我完全有能力进行把关。

如何当好执法大队队长,我认为:

一是要有“牵好头、带好头、领好头”的领导能力。要带好一支队伍,是很要讲究的。历史上的岳家军、戚家军为什么能够传下来,经久不衰?就是因为这样的军队能够打仗,而且名声好。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政治可靠,作风过硬,战斗力强。要有这样的队伍,关键是为头的。

作为队长,我觉得工作上要牵好头,所谓牵头摆尾,这就是队长的职责,要科学计划,合理安排,有条不紊。人人有事做,事事按时做。事前部署到位,事中步骤到位,事后效果到位。

作为队长,我觉得政治上要带好头。要有几个坚定不移:党的政策执行,坚定不移;国家法律,坚定不移;县委、县政府的文件精神,坚定不移;局领导的指示和任务,坚定不移;工作对象的合法权益,坚定不移;廉洁自律,坚定不移。困难站在前头,名利退到后头。

作为队长,我觉得业务上要领好头。业务水平低,必定难以服众。队长,不能完全去领导别人,而是要去指导别人。技不如人,何以服人?队长不行,则队伍不行;队伍不行,则民不服从;民不服从,则天下大乱。所以,注重学习,须从自身做起。只有不断地提高自己和队伍的业务水平,才能永远地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很好地完成局里交给大队的各项工作任务。

二是要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工作能力。这样的工作能力是对负责人的起码要求。对一般情况如此,对复杂情况更加如此。以前,全县行政执法,以部门为主,各自为政。行政许可权和执法权混在一起,孳生了许多问题,有些问题甚至有积重难返的态势。现在,综合执法局承担所有的执法工作,作为队长,面对今后的工作,要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准确分析问题、果断解决问题。特别是在具体的执法案件中,要及早发现苗头,快速稳住势头。

三是要有“服从安排、敢于指挥、勇于担当”的协调能力。大队长,是局里的中层骨干,对上要服从,对下要指挥,上下协调,尤为重要。如果能够担任这个职务,本人做到:上传下达,政令畅通;言出必行,行之有效。纪律不越雷池,权力不越俎庖。面对问题,对上不推,对下不委。在局班子的领导下,全队上下,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我会和我的同事们一起,努力营造一个劳动振奋、学习勤奋、生活兴奋的工作氛围。让领导笑逐颜开、让队员斗志昂扬、让自己乐此不疲。

当前,综合执法局刚刚成立,百事待举。如何做好开篇文章,执法大队可谓“千头万绪”,可谓“千难万险”,可谓千万重要。所以,对于如何做好执法大队当前和今后的工作,本人亦发表如下见解:

如何做好当前的工作,本人认为要搞好“三个组织”:一是组织执法队伍;二是组织摸排情况;三是组织学习培训。组织执法队伍,就是把队伍搭建起来。组织摸排情况,就是将过去部门执法情况、民情基础状况掌握清楚,做到有的放矢。组织学习培训,就是针对队伍的现状,将部门法律法规进行整合培训,迅速提高执法大队的总体执法能力和执法水平。总之,当前,我们主要是做好人财物的各项准备工作,做到安排上不打乱仗,结果上不打败仗。

如何做好今后的工作,本人认为要做到“三个为主”:一是管理队伍,制度为主;二是办理案件,法律为主;三是工作方法,预防为主。队伍管理上,要有章可循;队伍管理上,对事不对人。虽然要宽以待人,但在纪律遵守和任务落实上,也还是要严格要求。办理案件上,程序要规范,要快捷便利;办理案件上,适用法律要正确,把握尺度要准确。工作方法上,要时刻注意预防为主的理念。经常工作,防微杜渐,加强宣传,防止发生;发现苗头,及早处置。不要让当事人“不到黄河心不死”,不要出现事态严重,束手无策。在具体的执法过程中,也要防止事态升级,防止事态扩大,局势恶化,难于掌控。要通过我们的用心用力,做到“小事不出中队,难事不出大队,大事不出执法局”。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以上是我竞聘的主要想法,如果存在不足,请大家指正和帮助;如果还行,请大家投我一票。

队长发言稿范文3

今天,xx中学2011级高一新生军训就要拉开序幕了。首先,请允许我代表xx县武警中队领导和全体官兵,对于参加军训工作的老师、学生以及全体教官表示亲切的问候!

xx中学和xx县武警中队是友好共建单位。三年来,我们亲眼目睹了xx中学快速发展。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校园环境优美,教学设施配套齐全,始终坚持素质教育,从严治校,精心育才,得到社会和家长的充分认可。这些成绩的取得,是xx中学全体教职工紧密团结,艰苦奋斗,励精图治,改革创新的结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xx中学举行这次军训,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贯彻国防教育法、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同学们学习军队优良传统,培养艰苦奋斗精神的极好机会。

我希望同学们一定要珍惜这次军训机会,提高认识,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严格要求,刻苦训练,通过军训的磨砺,提高思想政治觉悟,激发爱党爱国热情,增强组织纪律观念,发扬团队协作精神,把人民军队的好思想、好品德、好作风、好传统真正学到手。为提高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独立生活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要保持高昂的训练热情,克服年龄小、天气热、时间短、要求高等困难,以坚忍不拔的顽强毅力,高标准、高质量、安全顺利地完成军训任务。

这次军训,我们的教官也要从中锻炼自己的指挥、组织及管理能力。要认真负责,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为人师表、尊重老师,爱护学生;要讲究科学的训练方法,循序渐进,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因人施教;要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扎实开展训练。

队长发言稿范文4

1、地点:多媒体教室

5—6年级29日文化餐开始

5—6年级(每班各推荐2名)

各班参赛选手名单于5月25日作业整理课交到敖诗锁老师处。

4、组别:1—4年级组

c组—302班和401班

5—6年级组

c组—603和503 d组—605和501

5、奖励办法:按总分从高到低分别设集体一、二、三等奖,奖状由洪素兰老师准备。

6、活动规则:

a、选手现场答题,答对的每题得10分;不会的可由本组另外一名队员回答,答对的得8分,再答错的由现场观众回答。

b、现场观众回答对的奖励食品一份,答错的其他同学可以继续再答。

c、代表答题时,观众要保持绝对安静,如有提示,所在班级每人次扣10分。

d、对标准答案如有异议的,现场不释疑,以确保良好的会场秩序,会后可与敖诗锁老师联系。

7、工作人员安排:

①主持人:甘巍、敖诗锁

②领队:各班班主任,503班非选手自带板凳

④28日:1—4年级张娜、吴文静现场计分。

29日:5—6年级朱国华(a组)、汪卫斌(b组)、叶金金(c组)、王杜魁(d组)现场计分。

⑤摄影:洪素兰

二、30日下午举行新队员入队仪式及“优秀、进步少先队员”表彰活动,预定程序为:

(1)、大队辅导员宣布新入队的少先队员名单

(2)、大队长发言

(3)、六年级队员为新队员佩带红领巾

(4)、大队辅导员甘巍带领新队员宣读誓词

(5)、新队员代表发言

(6)、大队辅导员甘巍宣布新中队(101中队)成立,授队旗。

(7)、小学部主任汪立民宣布获得“优秀少先队员”和“进步少先队员”的学生名单

(8)、领导为获奖学生颁奖合影

(9)校长讲话

(10)活动结束

三、30日晚文化餐始在篮球场举行“超级童声”卡拉ok比赛

5月25日作业整理课交给敖诗锁老师,并现场抽签。

(2)各班于当日文化餐前10分钟进入会场(篮球场),会场安排由学生处现场安排。

(3)现场摄影:江国强

(4)评委由敖诗锁、吴文静、余娴婷、方柳四位老师担任。

(5)本次活动主持人:汪佳艳、谢茜、陈佩、孙轶栋

(6)各班在活动之前要做好动员和教育工作,保证本次活动能有序、高质量地完成。

四、其他

(2)、潘楷喜老师负责在六年级选出32名学生为新队员佩带红领巾。

(3)、大队长李玲27日作业整理课到五楼办公室试读发言稿。

(4)、大队部组织评选“优秀少先队员”和 “进步少先队员”。

(5)、“超级童声”卡拉ok比赛音响等设备由少先队与总务处取得联系并安排。

(6)、“超级童声”卡拉ok比赛主持人于27日作业整理到五楼办公室拿主持发言稿。

(7)、少先队准备好队员入队所需要的红领巾。

队长发言稿范文5

关键词:高技能人才;高技术产业;人才培养投入,产业经济产出;投入产出;协调适配性;协调适配度;耦合评价模型

中图分类号:F127;F224.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131(2014)01009508

一、引言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是我国产业经济在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等方面全方位协调发展的重要成长期;同时,也是我国人才战略得以有效实施的重要机遇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以人才建设作为首要发展任务。《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提出“确立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充分发挥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做到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但我国当前的人才建设工作还存在诸多协调性和适配性问题,尤其是体现在结构性和区域差异化层面,如人才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调整步调不一(李忠民 等,2008),区域三次产业间的就业偏离度差异较大(梁涛 等,2011),现代农业经营管理人才、高技能现代工业人才和现代服务业人才严重匮乏(刘锋,2012),以及由于高层次的创新型人才缺乏而导致的人才不能有效对接区域产业发展(高子平,2010)等方面。以上研究反映出我国当前人才发展与产业发展协调适配性较低的现状。

霍 影,籍丹宁,于 丹:区域人才培养投入与产业经济产出协调适配性研究

但已有成果对于区域人才发展与产业发展间协调适配性的研究,多是基于单一维度内三次产业之间就业与产出数据的比对,并以三次产业之间的就业偏离度这一指标作为评价基础。然而,不同区域间三次产业的不同发展状况及由此导致的各产业就业人员的数量差异显著地与特定区域的地缘禀赋和城市化特征相关联。产业经济基础较好和城市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如我国的东部各省),第三产业发展得较为迅速,因而其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比例也较高,以此为评价基础而折射出的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适配性也较好;反之,西部各省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适配性却较差。然而基于这样的研究前提,所得出的结论对于地方政府的实际参考价值却并不显著,因为地缘禀赋和城市化发展水平多基于历史因素,且其中不乏体制性因素,各地方政府实际上并不可能在地缘和城市属性层面实现较大的突破,因此也就无法有针对性地改变本地区人才发展与产业发展协调适配性的状况。此外,大多研究结论的给出是基于特定样本空间的时间序列数据,而对具有横向比较意义的截面数据的研究不足。

鉴于当前研究的不足,本文将从能够对“就业人员”产生一定落地影响的地方高等教育对人才培养的投入角度着手,从人才投入与产业产出之间的关系层面来进行研究,以期能丰富和拓展有关研究,并尽可能增强研究成果的实际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为地方政府的有关决策提供借鉴。

二、区域人才培养投入与产业经济产出协调适配性评价模型

1.研究假设与方法

结合有关研究成果(李彬,2007;韩宝平,2010;郑彩莲,2010;霍影,2011;戴云龙 等,2012)本出如下3个假设:一是区域人才培养的投入与区域产业经济的产出之间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关联,且地方政府可以通过政策和资金等手段对人才投入过程加以调配;二是区域高技能人才的产出主要来源于高等教育阶段对人才培养的投入;三是区域高技术产业R&D从业人员可以良好表征高技能人才的总量规模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根据《国务院关于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决定》(国发〔2005〕40号),国家发改委公布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其中,将我国当前的产业结构划分为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三种基本类型,而“鼓励类”中,无一不涉及高技术因素。因而,“高技术产业”及作为其重要智力支撑的“高技能人才”可以良好表征我国产业结构以科技为引领的基本调整方向和进化方式。 。

基于以上的研究假设,有理由认为,以研究和发展为导向、以高等教育为载体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投入,将对区域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体现于区域高技能人才在数量上的积累,以及区域高技术产业在发展规模和效益产出方面的增加等方面。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可以用“耦合”(Coupling)的分析范式良好描述这种“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发展应因。基于此,本文建立如下耦合系统:“区域高技能人才培养投入”与“区域高技术产业经济产出”耦合构成“区域高技术产业投入产出”耦合系统,“区域高技能人才培养投入”与“区域高技术产业经济产出”分别为“区域高技术产业投入产出”耦合系统的子耦合系统,耦合维度为二维。

“耦合”分析范式已被广泛应用于分析经济学领域中的协同、协调和适配发展关系,定量研究层面,主要有几何平均法、加权平均法、变异系数法和方差法四种描述并计算协调适配度的方法(刘维林,2011;许高峰 等,2011;王海杰 等,2012;姚瑶 等,2012)。其中,几何平均法和加权平均法较多地被用于测度人才发展与产业发展间的协同适配关系,本研究所构建的耦合测度模型亦基于这两种方法。

2.评价指标体系

耦合系统分析框架下,“区域人才培养投入结构”与“区域产业经济产出结构”互为依托,并在高技术产业约束条件下构成具有投入和产出意义的耦合系统。依据上述研究假设和约束条件构建区域高技能人才培养投入与高技术产业经济产出协调适配性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三、基于截面数据的评价结果与分析

按照既定评价指标体系(表1)遴选基础数据,所有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1》《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2011》《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11》《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11》《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11》《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1》以及《2011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功效函数的转换关系消除了不同类别数据原值的量纲差异,商值赋权的计算结果如表1最右的“权重”列所示。基于2010年度的截面数据,对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投入与高技术产业经济产出所组成耦合系统的协调适配性进行实证测度,评价结果如表3所示。

参见表2所示的协调适配性评价等级与对应标准,由表3所示的评价结果(D列)可以看出,全国31个省区中,评价结果为“勉强协调适配”和“濒临耦合失谐”的各7个,评价结果为“初级协调适配”和“轻度耦合失谐”的各5个,评价结果为“中级协调适配”和“中度耦合失谐”的各1个,评价结果为“良好协调适配”和“严重耦合失谐”的各2个,评价结果为“极度耦合失谐”的1个()。

如果不将纳入到考评范围,则全国其他30个省区中,处于“临界协调”区间的共有14个,而处于“协调适配”和“耦合失谐”区间的分别各有8个,总体上呈现出正态分布特征。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总量上占有优势并处于正态分布波峰区间的14个省区处于高技能人才培养投入与高技术产业经济产出耦合协调效率相对较低的得分区间。0.478的全国得分均值,说明我国高技能人才培养投入与高技术产业经济产出整体上濒临耦合失谐。即使在高技能人才汇聚能力较强和高技术产业发展基础相对较好的东部地区,协调适配度均值也仅为0.605,处于初级协调适配的评价等级;而其他三个大区的总体评价得分(东北地区为0.519、中部地区为0.509、西部地区为0.346)均不同程度地处于耦合协调性失谐的状态。这也就意味着,我国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投入与高技术产业的经济产出未能产生应有的、良好的互动效应,即在高技术产业统计范畴内,我国区域人才培养投入与产业经济产出的协调适配性还相对较低。

1.全国维度的分析

虽然本文所构建的测度模型的静态评价结果在短期内具备动态可延续的评价预期,但在基于中长期时间序列的历史继承性和全局可预测性方面,本文所提出的静态评价模型却无法充分应对。这也是进一步研究值得关注的方向之一。

参考文献:

戴云龙,戴跃侬.2012.地方高校适应社会需求培养创新型人才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1):137139.

郭显光.1998.改进的熵值法及其在经济效益评价中的应用[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8(12):98102.

高子平.2010.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性研究:以上海市信息产业为例[J].中国行政管理(7):8487.

韩宝平.2010.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探索地方高校特色发展之路[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11):17.

霍影.2011.问地方高教效能:人才培养模式应如何嵌入区域经济发展[J].学术论坛(7):199202.

霍影.2012.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空间耦合发展效率测度方法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7(10):7883.

姜达洋.2012.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领域:与海洋产业的结合[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9(1):2531.

李彬.2007.区域经济与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定位[J].高等教育研究,28(8):6468.

梁涛,刘会贞,李乃文.2011.产业结构与人才结构匹配度实证分析――以辽宁省为例[J].工业技术经济(12):8085.

刘锋.2012.产业结构调整下的浙江省人才结构探析[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6 (1):13.

刘维林.2011.区域物流系统与经济增长的动态耦合机理与实证仿真[J].经济地理,31(9):14931510.

王海杰,周毅博.2012.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创新型城市的耦合机制研究――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视角[J].当代研究(9):5863.

许高峰,薛白.2011.民营经济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耦合机制――以浙江舟山为例[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6):120125.

姚瑶,左斌.2012.产业位势与社会资本耦合――怎样给高创业导向企业带来成功?[J].科学学研究,30(10):15271536.

张胜冰,吉宇.2008.中部现有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矛盾及策略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4):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