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音乐实习个人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音乐实习个人总结范文1
关键词:音乐教育;教学改革;专业实践;课程模块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5)06-0046-04
收稿日期:2014-10-14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学科“十二五”规划青年专项课题“湖南省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XJK012CTM026)。
作者简介:张瑞智(1982-),女,湖南沅江人,湖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博士研究生,湖南城市学院音乐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音乐舞蹈学研究。
在当今世界音乐教育领域内,由于受美国音乐教学哲学家艾里奥特为代表的音乐实践哲学观念的影响,普通音乐教育对于实践教学特别重视,对音乐教师的培养也更为重视实践[1](P1-3)。可以说,重视实践教学已经成为当下本科音乐教育专业的基本特点。强化音乐艺术与教师教育的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是本专业教学的重中之重。目前关于本科音乐教育专业实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育实习这个比较狭窄的视域内,一些新的实践方式虽然提供了一定的思路与经验,但总体上缺乏整合性和系统性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检验,尚未在以挖掘学生创新力、激发学生创新力为目的导向的系统性、创新性研究方面实现突破[2](序)。因此,为了培养具备更强实践能力的音乐师资和复合型人才,根据音乐艺术自身的规律和音乐教育的实践背景,我们将实践领域进行了有效拓展,提出了本科音乐教育专业实践课程的“三一实践模式”。
一、“三一实践模式”的理论基础
长期以来,本科音乐教学实践课程在理论建设上非常薄弱,音乐教学的实践课程建设呈现出三个明显的误区,即课程探索的个人性、教育实践的零散性以及实践效果的间断性。
1.实践课程探索的个人原子性。音乐教育实践过程中,教师由于其演奏实践的需要,容易体现个人主义,在实践课程探索上也易出现个人原子性的特点。有些高校在音乐本科实践教育课程体系建立时也常因人设课,久而久之容易导致教师各自为政、单打独斗的实践课程格局。这种个人原子性,不利于系统性、协同性的实践课程探索;这种理性认识上的缺失,也值得我们反思。
2.音乐教育实践的零散性。有些高校对音乐本科教育实践教学没有进行系统规划,再加上在实践课程开设过程中存在因人设课现象,因而在实践活动上往往与不连续、临时的事务性的表演活动相结合,致使音乐教育实践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呈现零散性。归根结底,这是由于对音乐教育实践课程缺乏系统而深刻的理论研究,更是由于经验主义和实用主义在起着指导作用。这对于音乐教育实践课程教学理论建设显然也很为不利。
3.音乐实践教育的时序间断性。音乐实践教育中的原子化、零散性未能形成一个整体系统,致使音乐实践呈现时序间断性,进而导致音乐本科学生在音乐实践课程学习上存在着“和尚撞钟”心理,严重影响了音乐实践教学的效果。要改变这种现象,需要以系统论的思想作为支柱,从音乐实践课程的理论根基上探索加强课程理论建设的途径。
系统论是研究系统的一般模式、结构和规律的学问,它研究各种系统的共同特征,寻求并确立适用于一切系统的原理。系统论认为,开放性、自组织性、复杂性、整体性、关联性、等级结构性、动态平衡性、时序性等,是所有系统共同的基本特征。这些基本特征,既是系统所具有的基本思想观点,也是系统方法的基本原则,表明系统论不仅是反映客观规律的科学理论,还具有科学方法论的含义[3]。
因此,以系统论为理论指导,在音乐教育实践课程教学中采用“三一实践模式”,使实践课程模块化并经过融合而形成一体化的实践体系,既能满足当前本科音乐教育实践的迫切需求,也能保证音乐教育实践的效果。
二、“三一实践模式”的构架及其实质
所谓“三一实践模式”,是指对音乐教育专业实践课程内容的模块化与操作的一体化。“三”是模块化,指将本科音乐教育专业的实践课程分为艺术实践课程、教育实习课程和综合技能课程三大模块,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一”是一体化,即推进上述三类课程在实践内容、实践环节、实践指导上的一体化。该模式实现了音乐教育专业在艺术实践内容与形式上的创新,有助于全方位、全过程地培养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
1.艺术实践课程
一个完善的课程结构,可以视为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同样,具体的课程门类也应该是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虽然艺术实践课程偏重实践,但从课程内容上来说,仍然分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个部分。作为高校艺术教育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实践课程的理论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声乐、器乐、钢琴、舞蹈、作曲及合唱六类。为增强课程的理论水平,每门课程都以整合理念下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和能力的大课程观为指导,全面改进专业理论与技法课程的教学,将技能、欣赏、史学、教学法、表演心理等多学科的内容整合为体系化的课程内容。如声乐教学涵盖声乐演唱技法、声乐演唱心理、声乐作品分析、声乐作品欣赏、声乐教学法、声乐史等声乐学科体系中多门学科的内容。
艺术实践课程的实践内容则是用“采、编、训、演、录”五个环节形成一体化的教学模块,突出培养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采”即“采风”,是组织学生在民间或少数民族区域搜集和挖掘民间、民族音乐,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编”即“编创”,是要求学生将采风所得的资料整理、改编或创编成艺术作品。“训”和“演”即“排练表演”,是组织学生对编制的作品进行学习、排练与演出,特别是去民间或少数民族地区表演。“录”即“录制”,是利用现有的先进录音、录像条件对表演作品进行录音或录像,制成音像成品。艺术实践课程可以通过这五个环节提高学生挖掘、整理、编创、表演等方面的创新知识和技能,增强其适应社会的能力。
2.教育实习课程
教育实习作为对音乐教师教育专业人才走上工作岗位之前的一次全面检验,也是音乐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音乐教师职前教育的必要途径。教育实习要求参与实习的学生除了拥有基本的音乐知识技能外,还要有较为扎实的教育理论和音乐学科教育理论以及一定的见习、试讲经验。教育实习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教育教学理论、微格教学及教学案例分析等。
教育实习课程的实践环节以往主要是“试讲―上课”步骤,“三一实践模式”则着眼于学生教育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将理论知识、教育教学能力与教育研究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构建“见习―试讲―上课―校本音乐课程建设―音乐教育总结与研究”的音乐教育实践过程。在“三一实践模式”的指导下,教育实习课程呈现以下鲜明特征:第一,加大了教育理论与音乐教育理论课程的比重,加强了教育教学理论、微格教学及教学案例分析的理论学习。第二,延长了见习周期,扩展了见习内容。将见习时间提前至从入学后第2学期开始,每学期举行1~2周的见习活动,让学生分别到各类学校进行教学观摩。通过见习指导教师的专业指导与帮助,学生能理性分析见习过程中所遇到的教学现象,并梳理与之相关的教学理论,理论水平将得到快速提高。第三,将试讲融于课程当中,依托音乐教育理论进行试验性模拟教学。这就要求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根据中小学音乐教材进行教案的编写、课堂的组织,通过分析试讲来熟悉音乐教育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同时从中小学引进2~4名优秀的音乐教师对学生进行教学辅导,帮助学生熟悉中小学教学环境及教学内容,为学生走入学校实习做好准备。第四,从各类学校中经过挑选而建立起来的实习基地比较稳固,能保障实习学生较稳定地承担学校的音乐与艺术课程的教学、课外活动组织及班主任工作(艺术团的艺术教学活动),使实习学生实践能力得到真正锻炼。第五,由指导教师组织实习学生结合当地特色音乐或艺术形式以及地方语言、文化特色等进行内容重组,能让学生进行有校际特点的音乐课程开发。第六,重视教育课程的理论总结环节,要求实习学生撰写相关研究论文,以此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水平[4]。
3.综合技能课程
“三一实践模式”下的综合技能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教师基本技能、音乐技术与制作技能、乐器制作技能。这既涵盖了传统教师基本技能中的“三笔一画”,也包括了现代教育技术中的多媒体使用、MIDI制作以及音乐剪辑软件、打谱软件、录音软件的学习与应用等。此外,传统音乐教师教育专业往往注重乐音的演奏与演唱、乐感的形成、乐的欣赏等“乐”的教学,而忽视了“器乐”中“器”的制作。同时,在中小学开展器乐教学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而作为教育经费有限的普通中小学,教师制作简单的乐器既能解决经费不足导致的乐器问题,也能为学生参与器乐演奏打开便捷之门。
在综合技能课程的实践过程中,学生可以邀请中小学优秀教师举办课件制作等常见问题的系列讲座,汲取老教师们宝贵的经验,可以开设简单乐器制作方法的相关讲座,如打击乐的多种做法、仿制管乐等等;还可以举办自制乐器大赛,要求学生提供自制乐器的方法、经费细目及演奏视频,课题组为比赛提供一定金额的奖励,从而鼓励学生们大胆想象、不断创新。总之,在综合技能课程的实践教学中,可利用一切资源创造音乐实践的机会和条件,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们在音乐实践过程中获得全面的锻炼与提高。
“三一实践模式”中的“一”,其实质是把上述三个模块系统化、一体化。具体而言,在上述三类实践课程的整合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个人兴趣爱好和专业不同划分为小组或小课堂的方式,在“采风、编创、排练、表演、录制”一系列环节中选择一项固定的实践操作内容,保证实践内容一体化;以课内、校外课程相结合的方式,融“教、学、做”于一体,把理论教学、现场参观、模拟实训、见习、实习等结合起来,穿行,保证实践方式一体化[5];以专职教师带队、专业教师跟组指导的双导师制,形成以学生为主体和中心、教师为主导的师生协作、团队协作、小组协作的教育实践关系,以保证教师指导一体化;以多样化考察方式与多元化评价方式相结合,对学生的综合技能做出定性与定量评价,保证考察评价的一体化[6]。
三、“三一实践模式”的意义
本科音乐教育专业实践课程教学“三一实践模式”的探索,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上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创新,对于促进该专业实践课程的建设、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从理论层面上来看,“三一实践模式”的内容模块化和操作一体化思路,为本科音乐教育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理念,在音乐教育理论的系统化方面也有较强的指导价值。当前的本科音乐教育专业已经或多或少地在艺术实践课程、教育实习课程、综合技能课程方面有所布局和体现,但从整体上来看,我们仍然忽视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没有把它们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音乐理论研究中以明确的趋势性目的为引领,建构、融合、平衡、开放、反馈都应是不可或缺的。“三一实践模式”对现有的音乐教育实践课程进行整合和重新建构,按照等级性、有序性、关联性的原则设计课程,充实学生的音乐教学实践能力,进而构建本科音乐教育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同时开展贯穿于整个实践课程系统的创新性研究,探索更加有效地激发学生创新力的方法与模式,从而有助于推动学科创新和升级。
其次,从实践层面上来看,“三一实践模式”力图探寻一条适合本科音乐教育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之路,能够为国家修改和制订本科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指导方案提供新的思路和建议举措,甚至对其他本科专业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也具有启发借鉴意义。
本科音乐教育专业“三一实践模式”的探索与创新既是培养人才的根本要求,又是促进教师进一步成长的内在需要。探索高等教育音乐创新人才培养的规律,其本身就是推进教育学科发展的重要方面。创新作为培养目标的核心之一,既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也应贯穿于专业教育的整个教学过程。
参考文献
[1] 覃江梅.当代音乐教育哲学研究――审美与实践之维[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2:1-3.
[2] 管建华.世纪之交中国音乐教育与世界音乐教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序.
[3] 刘沛.音乐教育的实践与理论研究[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57-83.
[4] 古全林.艺术实践是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6):84-86.
[5] 湖南省岳阳师范学院音乐系课题组.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与探索[J].中国音乐教育,2000:(7):8-12.
[6] 魏胜.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构建新课程体系专业探索[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146-149.
"Three-One Practice Model": Exploration and Innovation of Professional Practice Course in the Undergraduate Music Education
ZHANG Rui-zhi ZHU Yong-bei
音乐实习个人总结范文2
【中图分类号】G ?摇【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1A-
0018-02
师范生是教师队伍的新生力量,他们年轻热情、朝气蓬勃,是教育的未来与希望。教育实习是师范生为师的第一步,师范生如何在教育实习中掌握规律、积累经验,走正、走实为师的第一步,做一个受学生欢迎的年轻教师?作为多年担任音乐教育实习工作的指导老师,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严于律己:塑造良好的自我形象
【案例1】2010年4月,笔者所带的实习小组共有4人。有一天下午是两节音乐课,第一节课时4人中只来了执教的实习生1人,到下课时,第二节课的执教实习生才来,而另外两人始终没来。
【原因分析】实习生迟到、早退、有事不请假等一直是令指导老师头痛的问题。实习,是一项重要的教育实践活动,指导老师课前的耐心指导、课中的认真聆听、课后的及时反馈,对实习生来说恰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借鉴别人的教学教法,不仅可以获取课本上没有的知识,而且有利于改进不足,在教学实践中少走弯路。实习生若不以虚心的态度走上实习岗位,会损伤自我形象,甚至影响指导老师的情绪,不利于实习工作的开展。而指导老师对这种散漫无纪律的实习态度若不予以制止,会严重影响教学实习进程。
【矫正策略】师范实习生自身固有的积习、对教学实习的茫然,以及角色的转型会使他们束手无策。因此,指导老师在理解实习生的同时,还应用为师之道去规范和感化他们,要语重心长地告诫他们端正自己的态度,严于律己,塑造师者良好的形象。指导老师要敞开心扉和实习生平等相处,尊重他们的付出,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及需求,给予帮助和解决;要告知实习生小学音乐教学的常规秩序,让他们建立良好的纪律观念,以便实习工作的顺利进行;主动与实习生交流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与实习生平等交流各自的想法,共同制定实习目标,相互学习、监督,确保圆满完成实习任务。
二、学为生师:磨砺自己的教学功夫
【案例2】在教学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让我们荡起双桨》一课时,实习生断断续续的钢琴伴奏让学生不耐烦了,于是学生的歌声把老师的琴声甩到了一边。
【原因分析】在音乐教学中,因为钢琴伴奏断断续续、范唱不规范等造成课堂冷场或引来不愉快声音的现象比比皆是。其原因在于实习生没有做足课前准备工作,如教案不预习、课件不制作,导致对教学音乐不熟悉,即使是一首简单的儿歌范唱或即兴伴奏都不能流畅表达,严重影响了课堂上审美情感的传递。
【矫正策略】音乐教师的基本功包括唱、弹、舞、演等,教师的基本功就是个人的名片,扎实的基本功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作为指导老师,要静心分析,主动和实习生促膝谈心,找出教学中问题的所在,指出他们教学实习存在的不足,告知他们虽然弹过许多名人名曲、通过了等级考试,但简单的儿童歌曲同样不可轻视。小学生正处于建立音高阶段,歌曲教学必须带旋律伴奏,教师的范唱是歌曲情感和艺术美的传递,教师的一举手一投足是学生喜欢音乐的最直接理由。因此,实习生课前不仅要准备教案、熟悉教案、制作课件、准备音乐等,还要练习美感的范唱、流畅的钢琴伴奏,以及和学生交流语言等的充分准备,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上驾轻就熟、游刃有余。指导老师要确定课前过关制,如果实习生课前没有准备充分,就不必走进课堂给学生留下不良印象;要鼓励实习生加强课外学习、借鉴,学人所长,不断充实自我,磨砺教学功夫,丰富课堂教学手段,提升课堂教学品味,确保课堂的顺利进行。
三、认真反思:促进自我的专业成长
【案例3】《八只小鹅》是苏少版音乐三年级下册一首斯洛伐克民歌,歌曲为二声部合唱,歌中展现了活泼可爱的小鹅欢歌起舞,神采奕奕的形象,小鹅的叫声和嬉戏玩耍相映成趣。在课堂教学时,一位实习老师只用了20分钟左右就结束课业,使课堂剩下的25分钟处于没有教学任务的失控状态。
【原因分析】实习生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会犯这样的错误:课前设计的教案不能凸显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没有区分主次;口语表述缺乏条理,表情达意不够完整;教学一讲到底,教学过程缺少师生交流互动。
【矫正策略】课堂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状况都是教学实习阶段的正常现象。实习生在校学习的是理论知识,他们很难做到一走上讲台投入实践就能适应课堂教学,赢得学生的青睐,指导老师要以常态心理看待教学实习,多给实习生以鼓励,使他们满怀信心走上教学的路途。对于教学中出现的失误,指导老师应及时走上讲台,弥补失误,给学生一堂完整的课,然后以宽容的态度安抚实习生,和他们一起寻找失误的原因,帮助他们走出教学误区、摆脱教学困境。
1.制定计划,细化提升目标
指导老师协助实习小组的每一位实习生制定小组计划,循序渐进地进行实习工作:第一周,能够熟练、完整地完成教学流程;第二周,能完善、提升教学环节;第三周,每节课必须有教学亮点;第四周,能独立完成备课、上课、说课、评课的教学任务。
2.人人参与,开展教学互评
指导老师要求实习小组的每一位成员积极参与每一节课的评课,锻炼组员说课、评课的能力。上课前,指导老师耐心听取每个实习生的教学设计,了解、分析设计思路,如果有好的建议,要毫无保留地告知,并说明设计的依据;在实习生说课、评课时,指导老师先听取实习生的发言,肯定他们正确的判断,同时指出不足及自己的见解。
3.认真反思,促进专业成长
音乐实习个人总结范文3
在忙忙碌碌中我们的学期也接近尾声,回顾这一学期自己的工作,真是有喜有忧。幼儿教师的职业是琐碎的,细小的,但我热爱我的职业。在工作中,我对每一件事情都认真负责,现将这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在保教工作上,我力求一每件小事做起,耐心细致。
我班小朋友刚进园时,大部分自理能力都很差。吃饭很多都要喂,刚开始时我是一边喂,一边耐心地讲一些吃饭的小故事给他们听,后来就鼓励他们自己吃,教他们正确的吃饭姿势。我班没有几个小朋友会自己擦屁股,我手把手的一个个教,当然我是看特殊情况或天气情况,有时候也给予帮忙的。尽量让小朋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鼓励他们。对小朋友微小的进步给予肯定与表扬。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使全班小朋友的自理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每天对每个小朋友的健康牌记在心里。留意他们的精神状况,该多喝点水的就多提醒一下,该休息的就让他(她)休息等等。对生病的小朋友细心照顾,多带在身边方便照顾与给予关心。心卉对婆婆说:“我生病时,老师跟我讲了好多悄悄话,还亲我呢!”她婆婆后来笑着告诉我。我也笑了,孩子的笑容,家长的笑容使我们再苦再累也是觉的甜的呀!
二、我学习了新《纲要》,并严格按照《纲要》的精神进行教育。
在教学上我根据幼儿不同的个性与兴趣。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仔细观察,发掘小朋友的优点。我们班的王楚雄,平时比较好动,调皮,爱理不理。但他对画画很有兴趣,涂色涂的特别好。我就从画画这方面对他引导与教育。我力求尊重每个小朋友,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制定教育计划,认真备课。我努力让每一位小朋友都有发言的机会。多数用游戏的方式进行各项教育,让他们在游戏中愉快学习。养成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活泼开朗的性格。我平时多鼓励小朋友多方面的发展。在平时活动的时候,有时候我会放一些古典音乐给小朋友听,让他们学会欣赏。有时候放比较动感的音乐跟小朋友一起笑啊,唱啊,跳啊,让小朋友有真正自由空间!让我也回到了童年时光!我鼓励每一个小朋友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自己。让小朋友在一日生活环节中有所放松!我还利用废旧料对小朋友对生活中进行各种教育。例如,我们用饮料瓶,在科学中开展《变魔术》活动,让小朋友了解由清水变成个种颜色的水的整个过程!再可以利用瓶子的大小,高低加以数学教学!利用一面写过的纸,进行绘画和折纸活动。升华到无时无刻的教育,让小朋友明白到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等的问题!努力让小朋友全方面的发展!
三、在教育小朋友的过程中,我也不断的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的完善自身修养,不断吸取教学经验。
以上是我的个人工作总结,到总园和吉山幼儿园观摩学习,让我受益非浅!我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并运用到教学活动中!
音乐实习个人总结范文4
体育老师个人总结1
体育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信息传递的过程,在教学中信息传递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要完成体育课的教学任务,除了要求老师要具有较强的教学本事和较高的运动水平外,教学手段的运用也很重要。所以,运用现代先进的教学手段,不但能优化课堂结构,并且能收到很好的效果。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尤其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出现、网络技术的运用,数字化信息时代的到来,已给现代教学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冲击着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观念,引起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变革。计算机辅助教学是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的核心资料和主要技术手段,已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实践证明,利用多媒体技术改革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和手段,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体育课大部分是室外课,当学习一些技术动作时,学生就会感到单调、枯燥无味。如果能播放点适合学生口味的富有节奏感的音乐,创造一个简便和谐的环境,同学们就会觉得耳目一新,跟着节奏做动作,即使较长时间地练习某个动作,也会兴趣浓厚;又如在课堂上紧张激烈的比赛活动中,来点节奏感比较强的迪斯科音乐,学生既体会了竞赛的激烈,又感受到了身心愉悦。一节紧张而又大强度的体育课接近尾声时,伴随着轻柔舒缓的乐曲练上一段优美的小舞蹈,不仅仅使学生全身紧张的精神也能得到休息,不仅仅学到了体育知识,并且陶冶了情操,使学生在欢快的心境中既锻炼了体魄,又受到美的熏陶。体育教学除了丰富学生的体育基本知识,提高技术、技能外,还要对学生进行竞争意识和爱国主义教育。比如,上室内课时我们播放体育健儿在奥运会赛场上夺冠、国旗升旗时动入场竟的录像,看了以后,老师经过语言激励学生,让学生明白仅有拼搏、努力才有提高,在此环境的感染下,同学们会热血沸腾,爱国之情油然而生。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引入,为开展体育教学研究开拓了新的领域、供给了更科学有效的方法,跨区域的协作教学研究成为可能,如不一样地域学生体质比较研究。
又如:应用计算机模拟和仿真技术而开展的学生体质发展模式研究等。随着中小学计算机辅助教学实践活动开展和现代信息技术的提高与发展,必定会产生更广阔的应用领域总而言之,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社会,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必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那种“刀耕火种式”的教育方式即将成为历史。广大体育老师要积极迎接挑战,改变观念,努力提高自身的知识素养,克服畏难思想,努力学习和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成为一名适应信息时代教育需要的高素质的体育老师。只要我们惊心设计、认真组织,就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从而开辟体育教学的新局面。
体育老师个人总结2
体育工作是德育、智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课外活动的有效开展对促进良好的班风,提高文化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现就一期来自己的学科教学进行总结。
一、严抓课堂纪律,形成良好的习惯。
体育教学以室外教学活动为主,没有严的纪律就难了实施教学活动。期初定出的课堂常规,通过学生的努力基本达到如下要求。
1、穿运动服上课。
2、上课铃响后,体育委员集队,检查人数。
3、课间要按老师布置的练习内容进行活动。
4、没有老师的批准不得擅自离开练习区。
5、下课检查人数,清点器材。
二、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
针对初一级学生的特点,根据教学的要求设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兴趣。如,娱乐性的乒乓球、篮球、足球项目,竞技性的中长跑、跳远、跳高。通过以上项目的开展,使学生无论体育兴趣,技能方面都有大的提高,特别是乒乓球项目,人人喜爱,积极参与。由于课堂被队列、队列广播操、田径运动会的准备所占用时间较多,未能在篮球、足球方面更多地引导学生进行练习,兴趣未能充分调动,达不到预期的设想;竞技性的项目有待进一步学习和提高。
三、积极配合,组织学生参与学校各项体育活动。
本期学校开展的队形队列广播操比赛,校运动会,课间操评比等,本人能积极组织和配合班主任的工作,组队|——训练——比赛,可喜的是学生对运动肝参与的热情较高,一天的运动会,学生都能沉浸在欢乐之中,有了好的开始,为明年的体艺节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安全第一、严防事故的发生。
在本期的教学中,始终能按教学常规进行上课,通过在学生当中的多讲,严要求,使学习思想统一认识,安全高于一切,对有违反操作和隐患的及时教育,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未出现伤害事故。
五、认真总结,展望未来。
本期未能达到预期目的有如下:
1、广播操、队列未有质的变化。
2、足球、篮球学生的兴趣未能有效形成。
3、自觉锻炼未能体现。
下期计划首先在思想使学生认识到课间操的重要性,使学生自觉进行约束自己,在出队,做操有质的转变。其次培养学生足球、篮球的运动兴趣,使足球、篮球、乒乓球运动在学生当中比翼齐飞,达到终身运动,终身受益。
体育老师个人总结3
今年在我系教育实习时间,我分到中学实习小组,并按要求进行了教育实习,取得了良好的成效。通过实习,我对教师职业有了更为感性和理性的认识,提高了教学能力,熟练掌握了一些教学基本技能,并且向实习学校展示了我院体育系学子良好的精神风貌,受到了实习学校领导、老师的一致肯定。下面就此次实习工作,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
一、基本情况
(一)见习准备阶段(第1周)
我到达学校后,及时请任课教师介绍有关情况,了解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及相关的教学设施,并对我上课提出要求。在学校体育组的指导下,我研究讨论体育教材,跟原班听课学习,向老教师“取经”,了解教学进度和班级学生情况,修改整理自己的教案并进一步熟悉教案,并在试教前将教案交实习学校指导教师和带队指导教师批阅,获得同意后,在小组中作试讲,及时发现问题,确保顺利上好课。在这一点上我做了及时的调整,中学的班容量不均衡,有的班50多人,而我的班则80多人,这对我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此我及时修改、调整教案和教学方式、方法,以适应大班量教学。同时,根据学校要求和实习教师的具体情况,我分配了班主任工作,深入班级工作,了解学生学习兴趣,保证正常的教学工作。
(二)实习阶段(第2—7周)
1、教学工作
见习结束后,我正式进行教学工作,实习课程大多数围绕跑、跳和球类(排球、篮球、足球)展开教学。中学体育课强调一些比较简单的基本技术、技能的掌握,我实习面对的主要是高中生,他们活泼好动,教学要从他们的实际出发,结合这个年龄的生理心理特点,寻求一条让他们感到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教学方法,对于初为人师的我,是有一定难度的。
由于刚从大学课堂学生角色进入中学课堂教师角色,会有意无意的把大学老师的教学方法、模式带入中学课堂。并没有考虑到教学对象及环境的不同致使中学的教学方法与大学有很大的不同,所以一开始并不适应,总是有意无意地习惯于大学老师的教学模式,学生练习的少,老师讲的很多,一节40分钟的课堂要讲一半多的时间,学生还没练习几次就下课了,所以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高,很多动作教完了,学生还是没有掌握。当然,我们也建立了听课评课制度,相互之间听课评课,学习好的教学方法和组织,改进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及时进行教学总结,在不断的实践中,我逐渐适应了中学的教学方法、模式,教学效果也明显提高。实习将近尾声时,学校安排我们进行全校的公开课教学,在体育组以及指导老师的安排下,我进行了公开课教学,获得了学校的肯定,同时也提高了我的教学技能。
2、课外体育工作
在课外体育活动时间,我协助学校做好早操、课间操、课外活动等工作。
(1)结合学校课外体育活动,我们实习组与学校每周开展球技交流赛,既增加实习老师与学校老师的交流沟通,又强化提高了双方的球技。此外,我们组织了学校和县委以及其他学校打球交流学习活动,在学校宣传教学工作和教学成果上取得一定的成绩。
(2)在高二体育负责人受伤后,我积极负责了整个年级的早操和课间操工作。
(3)组织广播体操比赛。在高一组广播体操教学结束后,我负责组织了高一组的广播体操比赛。比赛前各班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练习,活跃了校园文化氛围,增强了学生班级荣誉感,同时也体现实习老师深厚的专业功底。
(4)组织其他文体活动。在实习组的建议下,我们协助学校开展了“中学首届校园十大歌手比赛”、“推广校园普通话”等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也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
(三)总结阶段(第8周)
(1)实习生做好总结:实习教学工作结束后,我及时检查自己在实习中的态度和表现、成绩及问题所在,提出努力的方向。在个人总结的基础上,实习小组进行评议,整理出小组的书面总结和实习生的初步鉴定。
(2)实习学校的领导、体育组组长和任课教师对这次实习做总结。指出实习生的优、缺点,提供合理建议。并在实习鉴定上做了意见,肯定了这次实习取得的成绩。实习学校为我们实习组设庆功宴,双方互赠纪念品,组织学生欢送实习生。
(3)回校后系实习指导小组作总结报告,确定实习成绩。
二、主要收获
1、我系实习指导老师认真负责和积极指导实习工作。一方面认真做好实习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帮助学生解决各种困难。另一方面严格要求学生,端正态度,教育学生认真对待实习工作,结合实习学校学生的特点,提出更高的教学要求,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各实习学生的教学能力得到极大地提高,能较好地把握教材内容、控制课堂气氛,教态自然大方,课堂气氛活跃。
3、熟悉班级工作,能根据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具有改革和创新意识。
4、绝大多数实习学生对教育实习比较重视,目的明确,态度端正。能虚心请教、能按指导教师的意见修改教案,精心试讲,认真记听课笔记,大胆评议。工作任劳任怨、踏实肯干,具有较强的自觉性和组织纪律性,这一切赢得了实习单位领导的一致好评,在社会上为我们体育系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三、经验和体会
通过这次教育实习,我们有以下的经验的体会:
1、领导重视是搞好教育实习的前提。
为加强对教育实习工作的领导,我系成立了教育实习领导小组,从组织上保证了此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2、严格管理是搞好教育实习的基本要求。
实习期间,加强了监督、检查,指导老师赴各实习学校了解实习情况,掌握动态,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保证了教育实习有条不紊地进行。指导教师是实习活动的指挥者和组织者,对实习学生的教学活动、纪律考勤、成绩评定等都负有直接责任。一个实习小组教育实习搞得如何,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指导教师的组织能力和工作责任心。我系选派了工作认真,具有一定经验的教师(教授、硕士研究生)担任指导教师,他们对实习学生敢于严格要求和管理,受到实习学生的好评。
四、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这届教育实习,也存在一些问题,部分学生的教学基本功较差,专业素质还存在不少问题。如部分学生的普通话不过关,有的学生对教材体系、教材重点和难点把握不准,不能从整体上理解知识结构及教法特点,不能按教育规律、教材特点、学生特点科学地组织教育教学活动。还有的同学教案不过关,教案设计简单。
鉴于存在以上的问题,我们认为应加大改革的力度,认真总结教育实习工作,吸取教训,推广经验,弥补不足,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经验和做法,以利培养合格的中学师资。我们建议:
1、加强对学生的素质训练,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通过实施新的教学计划,优化课程体系,从根本上解决教学质量与培养目标、规格不相一致的问题。使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适应中学体育教育新课程改革转变的要求。
2、逐步建立稳定的教育实习基地,使教育实习具有连贯性,切实提高实习质量。
音乐实习个人总结范文5
关键词: 音乐专业 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
中国的高等教育从上世纪末至二十一世纪初,在办学规模上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各高校也越来越强调教学质量和内涵建设。教育部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教育愈加重视,其中尤为重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音乐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领域,该专业的实践教学是实现其教育培养目标的关键教学环节,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关系到教学中心的发展方向,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教学改革的时候,针对专业自身的教学特点,强化实践教学,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一、实践教学体系概述
广义的实践教学体系是由实践教学活动中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管理体系和保障体系等要素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狭义实践教学体系是指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即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制定教学计划时,通过课程设置和各个实践教学环节的配置而建立起来的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的内容体系。
二、实践教学体系的各项要素
狭义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含了技能实训实践模块、基础理论实验模块与艺术实践模块三方面。
1.技能实训实践模块。
由两个层面组成:(1)声乐演唱、器乐演奏、视唱练耳、合唱指挥、电脑音乐制作等技能类课程,此类课程明确归属于实践类范畴,是技能技巧训练、特殊语言表达和艺术情感表达的实践环节。(2)毕业论文环节。毕业论文环节看似与音乐专业技能实训距离很远,但二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艺术人才不仅需要出类拔萃的专业技能,更须具备相应的艺术素养,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应当具有分析和创作的能力,毕业论文很好地将技能与理论相结合,是整个实践环节必不可少的。
2.基础理论实验模块。
基础理论课程是研究音乐构成规律及其创作法则的课程体系。一般讲,除了技法实训类(如声乐、器乐等)和音乐史学、美学方面的课程外,音乐专业的所有集体类课程都可划入这一范畴,如基本乐理、和声学、曲式分析与作曲、复调等。这类课程是对音响活动及其技术载体的探索、研究和实践,必须结合实际音乐作品进行技法规则的学习和操作,避免过于单纯的“纸上谈兵”,应注重实践效果。最终目的是对艺术声音的再现和审美体验,从而得到“音乐艺术是听觉和声音的艺术”这一认识。
3.艺术实践模块。
可分为两个部分:(1)课堂教学以外的舞台实践活动。它包括演出、创作、比赛,是音乐课教学质量与成果的体现,也可以认为是课堂教学方式与内容的变相延伸,具有验证、总结、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多重功能,是实践教学体系的主体内容,是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集中体现。(2)实习环节。实习教学是音乐人才成长的重要环节,它为学生提供了实践上岗的条件,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了解职业、体验职业,是将校内所学的理论和技能向职业岗位实际工作能力转化的重要环节。
三、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构建音乐实践教学体系,在教学内容上可以打破以往按照知识、学科体系设置课程的方式,转为采用理论结合实践的课堂内外式设计方式。把音乐专业实践教学分为课堂实践教学和课外艺术实践教学两个方向。课堂教学上,我们在注重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引导理论课程实践化的转变,注重理论与音乐文献、音乐听觉、音乐思维的结合。教师讲授不是专注于理论的系统性和完备性,而是点到为止,重视学生的活动,把更多的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这一学习活动的主体,尽量引导学生练习,分析作品,欣赏音乐和进行课堂讨论。即使是理论课,我们也要求在课堂上尽量做到学生的主动参与超过教师独自宣讲的时间。在基本乐理、和声学、曲式分析、作曲、复调等基础技法课程教学中,一方面要强调教师的示演作用,另一方面要引进现代化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运用软件、电子乐器、投影等现代代教学手段进行辅助教学。
课外艺术实践教学也是音乐专业学生非常重要的学习内容。我们要不断完善实践教学设施来构筑多层次的实践平台,为学生成才创造有利条件。首先,加大对学生艺术实践活动的支持力度。积极组织学生举办学生个人独唱、独奏音乐会,师生专业汇报演出等实践活动,为学生的舞台实践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其次,以班级为单位积极开展周末音乐会,两周为一周期,依次安排各年级各班轮流进行。要求班级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节目的编排、场地的布置、宣传、服装、化妆、道具等演出内容全由学生自己安排。给每一位学生一个锻炼机会,从而达到加强艺术实践的目的。最后,组织和鼓励学生参加国家级、省市级比赛及校内外各类型演出,体现我们的教学成果和锻炼学生的舞台实践综合能力,根据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给予相应的实践学分。努力构筑一套完善的实践教学链,以此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意义
1.促进理论知识的学习,强化专业技能的综合素质。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教学环节,和理论教学相比较更具有直观性、实践性、创造性与综合性,直接影响着该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发展的可持续性。
2.有利于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也不能停止创新。学生的培养质量体现在“知识、能力、素质”等各个方面,他们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都与实践密不可分,必须有一个系统、完善、有计划的实践活动来引导他们。
3.有利于增强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实践教学是大学生实现社会化、个性化的重要平台,是大学生适应社会的关键。学生通过实践、实习、竞赛等各项活动提高认知社会和团队协作的能力,在实践中磨练自己,使自己能更好地融入到社会中去。
参考文献:
[1]于涓.音乐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高教高职研究考试周刊,2008.Vol17.
[2]陆霞,刘淮保.音乐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探索.邵阳学院学报.
[3]于猛,单亦先,王绍兰,胡伟.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5,(28).Vol5.
音乐实习个人总结范文6
[关键词]高师 声乐课 时代性 教学研究
[作者简介]罗娟(1978— ),女,广西玉林人,玉林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声乐教学。(广西 玉林 537000)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9—0148—02
声乐课是一门重要的音乐技能课程,是高师音乐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音乐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但从目前我国的教育体制看,高师声乐课教学还是沿用过去的教学模式,没有打造时代特色,忽略了师范院校的培养目标,既浪费了教育资源,又给毕业生留下了不容忽视的影响。面对已经实施的课程改革,培养中小学音乐师资的音乐学专业应该跟上音乐教育发展的步伐,与音乐教育改革接轨,培养一批具有扎实的音乐理论基础、良好的音乐表现能力及创造能力的合格人才。
一、高师声乐课教学的现状
1.琴房歌手,实践经验不足。学校是学生接触社会的第一个舞台,对学生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学生从接触声乐课程开始,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琴房上课,教师过多侧重于技巧训练,学生为了提高声乐技巧,只会不断往琴房跑,练习时只强调如何更好地获得高位置,而忽略了整体状态的要求。很多学生在琴房练习时自我感觉良好,没有意识到自身的不足,而一旦上了舞台,手不知道怎么放,脸部肌肉不自然,全身紧张,感觉声音不受自己控制,找不到在琴房唱时的感觉。
2.盲目演唱大曲目。高师学生入学前有很大一部分学生都学习过声乐,出现了学生演唱水平不统一的现象。学习时间长的学生由于在高中阶段演唱了不少的声乐作品,进了大学后很想演唱难度大的作品,对教师布置的小作品不花心思练习,更不会花时间琢磨歌曲的内涵以及歌曲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有个别教师喜欢给学生布置大曲目,认为这是挑战学生极限的一种方法,特别是大二第二学期考核声乐主修时更加明显,由于能主修的名额有限,教师为了能让自己的学生考上主修就会给学生布置难度大的声乐作品,如《玛依拉变奏曲》等,学生演唱起来,张嘴就觉得很滑稽,对歌曲的风格把握不对,最后只能以失败收场。
3.会唱而不会教的现象。高师音乐专业学生普遍存在会唱不会教的现象,很多学生在校期间唱得很好,可一到了工作岗位就不知道该怎么教了,这在高师学生到中小学实习期间表现得特别明显。在教唱歌曲时,有些学生真假声结合不好,有些学生唱变调,还有些学生连中小学音乐课本的歌曲高音都唱不上去,每当出现这种情况时,台下的学生就会哄然大笑,使得台上的教师特别尴尬。
二、高师声乐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校对学生的实践活动不够重视,学生上舞台机会少。没有艺术实践的声乐教学是不完整的教学,声乐课是一门既有理论又注重实践的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包括声乐基础理论、声乐技能训练和声乐舞台实践三部分,涉及声学、生理解剖学、音响学、美学、语言学、心理学、表演学等领域。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综合类师范院校开设了音乐专业,使全国高师音乐专业的学生人数大幅度增长,但很多学校的领导都不是音乐专业的,对音乐专业的了解不够,更不能理解舞台实践对于音乐专业学生的重要性。音乐专业的学生举办音乐会时一般很少有领导观看,有些学校学生举办音乐会申请场地时学校还会列出条条框框,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另外,不但校内实践机会少,校外一些公益活动也不允许学生参加,学生的演出机会少之又少,好不容易上一次台演出,多是以发挥失常而告终。
2.课程设置不够合理。近年来,有些学校对高师声乐课教学进行了改革,但还有不少学校在教学内容、课程设置等方面照搬音乐学院,没有明确的培养目标,教学中仍然存在“重技能轻理论,重唱不重教”的现象,课程设置没有突出“时代性”。声乐课程除了安排有歌唱技巧训练课外,很少有学校会专门安排声乐基础理论课、声乐教学法课、歌唱心理学等。教学形式一般采取小组课,到大三考主修时考上的学生变成一对一进行上课,这样一来不管是几个人一组的小组课,还是一人一节的个别课,都必须在一节课内完成以上4门课程的教学内容。
声乐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学时间长、内容多、概念抽象,是不易于理解和掌握的学科,想要在一节课内完成4门课程的教学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一是教材的使用不恰当。很多高师音乐专业还是使用传统教材,每一届的学生从入学就只订购一本或一套声乐教材,从大一用到大四,教材里的歌曲本来就不多,可供学生选择的歌曲更少,对于新课程往往只部分使用,不能涵盖全面的教学内容,如果从中选择配套的教材势必要综合运用很多本书的内容,这样既不方便教师“教”,也不方便学生“学”,同时还给学生增加了经济负担。二是高师声乐课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没有时代性。很多院校声乐课教学方式主观意识强,教师占主导地位,很少会在课堂或课后与学生进行交流。有些学生只知道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却不知道如何解决,只是盲目学习,在教学中遇到形形的问题时感到无所适从,不知道如何下手。三是教学曲目的选择没有针对性。曲目选择是否合适直接影响演唱者演唱时水平的发挥。当代的作品总是受院校师生以及专业歌唱演员和声乐爱好者的欢迎,因为作品对声乐技巧的磨炼、艺术素质的提高以及音乐感觉的培养等有借鉴价值。但有些教师为了能让学生在考试或比赛时拿高分,给学生布置一些难度大的曲目,使学生很难驾驭,再加上心里紧张,往往会出现考不好或发挥失常的现象。
3.学生的整体素质偏低。以往高师音乐专业的考生,大多是本着对音乐教育事业的热爱才报考的,专业素质相对好些。如今招生规模扩大,考生进校概率大大增加,一部分文化课较差的考生,经过几个月的专业突击就能考上高师音乐专业,因此有一大批专业差、文化水平差的学生进入了音乐专业学习,这部分学生自身条件不好,学习音乐课程很困难。音乐是一门特殊的专业,除了学生自身的努力外,还需要有一定的天赋,如果学生本来对音乐专业就不是很喜欢,而是出于无奈才选择这门专业,再加上学习能力、学习自觉性、接受能力和悟性都较差,很难完成学业,更不要说胜任中小学音乐课程的教学了。
三、高师声乐课教学要体现“时代性”
1.学校要重视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实践舞台。近年来,由于中小学教学培养人才目标的变化,中小学音乐课程也随之变化,对音乐教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高师培养的学生要想胜任新时代中小学音乐课的要求,首先,高师学校领导要重视对音乐专业人才培养,并给予大力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其次,要在校园内经常举办音乐会,每年举办一次大型校园歌手大赛,让学生尽可能多参与实践活动。再次,要鼓励学生多参加校外有意义的演出活动,不断体会舞台感觉,并对每一次出色表现给予肯定与鼓励。高等师范院校声乐课有其特殊性,理论与实践要相结合。艺术实践是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与手段,课堂教学的好坏直接关系艺术实践的实际效果,两者相辅相成。艺术实践可以补充声乐理论与技巧,声乐技能以及理论知识通过艺术实践可以达到感性与理论的统一。
2.“一对一”“小组课”“集体课”相结合。为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使高师声乐教学顺应时代性要求,应该在声乐课形式上做调整,“一对一”“小组课”“集体课”相结合。如在大一、大二阶段采用小组课形式,4个人一组,每周一节,同时加进声乐基础理论课,使学生一开始就能树立良好的歌唱状态,对发声器官的基本构造有正确的了解,了解基本的发声原理,为声乐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大三开始考上声乐主修的学生变成“一对一”的上课形式,每周每人一节个别课,每4人一节小组课,个别课专门训练声音的技巧和歌唱的表现,小组课讲授童声训练的理论与方法。学生毕业后要面对中小学生,学生嗓音变化非常大,包括变声期这一特殊的生理变异时期,怎样训练和保护嗓音是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和研究课题。 大四开始加进声乐教学法课,很少有学校在高师音乐专业开设这门课程,导致学生只会唱歌不会教。高师声乐教学培养的学生不仅应当具有过硬的专业基本功、扎实的声乐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声乐表演能力,更要具有一定的声乐教学能力。高师声乐教学应该培养学生既能够上“舞台”,又能够上“讲台”,适应新时展的要求。
3.因材施教,发挥学生的个性。声乐通过歌声表达歌曲的内容及思想感情,每个人说话的声音不一样,唱起歌来的音色跟风格也不一样,因此教师教学时应该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根据学生的音色以及声音的特点进行技巧训练,并注意曲目的选择,一首歌好听但并不是所有学生都适合唱,考试时有些学生唱得曲目难度不大,但拿分却很高,主要是因为歌曲适合。反之,如果布置难度太大的歌曲,学生演唱时会特别紧张,不是担心到了高音唱不上去,就是担心唱破音,无法带着情感把歌唱好。如每两年举办一次的青歌赛,很多选手都会带着作曲家量身定做的歌曲参加比赛,最终都能获得很好的成绩,而有些选手由于在选歌上没有做好,第一轮就被淘汰了。因此,为使高师声乐课更具有“时代性”,因材施教是重要的环节。
4.培养具有“时代性”的中小学优秀音乐教师。为培养出色的中小学音乐教育人才,首先在招生考试时要严格把好关,考评教师对招生考试一定要认真对待,让学生考出真实的水平,除了要求学生声音条件好外,还要综合衡量各门专业,招进综合素质较高的学生。学生综合素质的高低对进入大学学习声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直接关系学生学习声乐的接受能力、作品理解能力、表现能力、驾驭能力的发挥。一个综合素质高的学生,学习能力、学习自觉性、学习习惯以及接受能力都较强,进大学后能很快理解消化教师传授的知识,各方面的知识水平会不断提高,能成为优秀的具有时代性的中小学音乐教师。其次要培养学生自觉学习、自觉思考、互相学习的能力,让学生互相多学习、多讨论,取长补短。多鼓励学生看音乐会,听其他声乐教师的课,多看我国著名声乐教育家的教学视频,从中学习更多的知识,开阔视野。最后要重视学生实习,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将遇到很多料想不到的事情,如为什么自己能唱好的歌曲教不好,需要帮助实习单位排练小组唱、大合唱等活动,这时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帮助,让他们能顺利完成实习任务。在实习返校后,教师应组织学生讨论、总结教学实习中遇到的难以解决的问题,然后再安排时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予以解决。这些实践活动将促进学生声乐水平更进一步,提高教学经验。
随着新教学大纲的颁布,教育部对音乐教育特别是声乐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指出了高师声乐课教学培养目标和普通音乐院校培养的区别。为培养更优秀的中小学音乐教师,强化声乐教学能力的培养,高师声乐教学要积极探索新路子、新模式,促进教学改革和发展,为中小学音乐教育输送更多更好的音乐人才。
[参考文献]
[1]沈湘.沈湘声乐教学艺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8.
[2]赵震民.声乐理论与教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3]赵淑云.歌唱艺术与实践[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