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课程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书法课程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书法课程总结

书法课程总结范文1

通过家访、调查,寻找影响少数民族地区文科成绩的非智力因素

根据多年从事班级管理工作的观察发现,影响高三文科学生成绩的非智力因素主要有:紧张,焦虑,害怕。这些因素不是短时间形成的,与孩子的生存环境、家庭环境都有很大的关系,只有通过家访、调查才能了解其具体原因。

高三学生学习任务重、时间紧、压力大,不愿与同学、老师、家长交流学习方面的情况。多数家长要求高,自己压力也大,有时把压力转移到学生身上。每当孩子成绩不理想的时候,普遍表现出对孩子的失望与责难之情。家长与子女关系不和、意见不同、兴趣点各异的问题比较普遍,导致高三学生往往很难从父母身上感受到家的温情。

诱发学习动机,树立远大的目标

动机是激励人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原因,它在学生的学习中起着巨大的作用。班主任在平时工作中,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的好坏不仅关系到个人能否进入高一级学校深造,关系到一个人一生的命运和幸福,更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兴衰。应经常利用杰出人物尤其是身边的人成材的事例激励学生,要多描述大学生活的丰富多彩和未来的美好情景,引发学生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之情。要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并指导学生在每一阶段定出具体目标,然后鼓励学生脚踏实地为实现这些目标而努力。这样,学生胸怀大理想,努力达到小目标,内心便产生了巨大动力,学习效果自然提高。

调控目标期望,拉动学生的学习

目标的设置应明确具体,清楚地规定“做什么”“做多少”“何时做”等关键要求。研究发现,学习积极性高的人如果学习目标规定得不明确具体,学习成绩往往还赶不上学习积极性稍差但学习目标明确又具体的人。

教师设置了学习目标之后,要尽可能地与学生的需要相联系,让学生把学习的目标当成自己的需要,了解其价值和完成的可能性,对学习的目标产生期望。教师要善于调控学生的目标期望,让学习目标拉动学生的学习。

训练成就动机,引导合理归因

1.训练成就动机。美国、加拿大对中小学生的成就动机训练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①意识化:通过与学生谈话、讨论,让学生更加注意和了解与成就动机有关的行为。

②体验化:让学生进行游戏或其它活动,从中体验成功与失败感受,体会选择目标与成败的关系,体认行为策略对成功的重要性。

③概念化:让学生在体验的基础上理解“成功”“失败”“目标”以及“成就动机”等有关的概念。

④练习:不断地重复体验化和概念化两个阶段,不断地加深理解和体验。

⑤迁移:让学生把学到的行为策略应用到学习场合,学会自选目标、自己评价,并独自体验成败。

⑥内化:把取得成就的要求变成学生自身的需要,并能自如地运用所学的行为策略。经过训练的学生,他们对取得成就更为关心,更会根据自己的实情选择所追求的目标,学习成绩更好。训练成就动机对成绩较差的学生尤为有效。

2.引导合理归因。教师应引导学生逐渐改变不良的归因,学会合理归因,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归因倾向,判断其归因是否合理;接着让学生进行某种活动,从中体验成败;然后,让学生对自己的成败进行归因,在归因的过程中加以引导。当学生把成功归因于努力和能力,将失败归因于努力不够时,教师要给予积极强化;若学生把成功归因于运气或工作难度,将失败归因于缺乏能力时,教师则要对学生进行归因指导。归因指导是帮助学生学会有积极意义的归因,提高其士气,而不一定是找成败的真正原因。即使学生学习不好的真正原因是因为脑子笨,也不能作此归因,否则归因有害而无益。当一个学生已付出很大的努力而仍然失败时,教师不能仅仅指出其努力不够,还应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的分析。引导合理归因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教师要在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反复进行,直至学生形成稳定而理想的归因倾向为止。

消除无力感和增强效能感

1.消除学生的无力感。对那些经历学习上多次失败而变得自暴自弃,产生无力感的学生,应该采取措施去减轻或消除他们的无力感症状,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首先要让他们深刻地意识到学习知识与考试成绩之间的关系,关注知识的获取,淡化考试成绩,减轻失败压力。同时要引导学生坦然面对失败,视其为吃一堑长一智的难得的学习机会。

书法课程总结范文2

(一)书法课的教学定位

书法与音乐、美术同为中小学艺术教育学科,在教材与课程的编排中,应该以二者为参考,共同推进艺术教育,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当今中小学校的艺术教育存在着重视文化知识的传授却忽视技能训练的问题,使学生操作能力不强;社会上一些培训班的教学模式又陷入重技术轻文化的机械训练中,缺乏人文内涵。书法作为实用性较强的艺术类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应该将技术性与艺术性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

(二)具体设置

书法课程的设置包含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是针对全体学生的训练,培养文字书写能力,掌握必备的书法文化常识。选修课主要是针对特长生的培养,为技能训练课,它适用于校内外活动课的设置,为培养优秀的专业人才奠定基础。课时安排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均为每周1课时,共计2课时。

(三)课程的设计思路

1.课程按九年一贯整体设计,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这四个学段,分别设置课程、编排教材。体现出书法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完成教学目标。

2.课程由技能训练、文化知识、书法欣赏三方面构成。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书法素养的整体提高。

3.课程设置主要为必修课教学内容服务,从技能训练、文化知识两方面编排教材,同时兼顾选修课的学习。

基本教学模式

书法课以技能训练课、文化常识课、书法欣赏课三种课型为主,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来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一)技能训练课的教学模式

技能训练课是书法课的主要内容,通过它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书写技巧,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技能训练课常采用“示范模仿式”的教学模式组织教学,“示范模仿式”教学是通过教师的示范、讲解引领学生进行参与性练习、模仿,从而获得知识技能。

教学方法:示范法观察法分析比较法纠错法

教学过程:情境导入一整体感知一同步训练一展评反馈一课外拓展。其中,教师活动是:情境导入一展示内容一点拨归纳一示范引导一巡视指导一归纳总结一引导拓展。学生活动是:激发动机一自主探究一讨论交流一观察思考一同步训练一展评反馈一迁移运用。

1.情景导入 激发动机

教师根据学习内容,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导入新课,可以采用讲故事、做文字游戏、对对联等形式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学习“J”时,以“如利剑截断犀象之角牙”的形象描述吸引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更有助于把握“J”劲挺有力的特征。

2.展示内容 自主探究

书法学习不是简单的讲解、传授,更重要的是书写方法的培养。在教师引导下,养成认真观察的习惯,培养探究意识,提高造型能力。如在学习字的结构中,学生通过观察例字“禹、禺、尚、高”便可发现这些字都呈“吕”字形,上面的部件小,下面的部件大,下面部件完全可以托住上面。上面部件与下面部件的主体在一个空间内,“门”内的部件不能与两竖相连,能观察到这些有助于理解结构中的虚实和中轴线的掌握,对教学起到事半而功倍的效果。

3.讨论交流 点拨归纳

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讨论交流,把自主探究到的知识点形成统一认识,这也是一个互相学习的过程。知识的要点、难点还需要老师予以点拨,提升认识的高度,例字“禹、禺、尚、高”中结构中的虚实关系和中轴线的掌握还是需要老师去点拨的。

4.示范引导 观察思考

学生对于书写的速度和力量一时难以把握,教师要把书写的过程充分的展示给学生,一个笔画可以分为起笔、行笔、收笔,在展示中要引导学生观察书写的方法、速度和力量的变化。将抽象的难以言说的技巧以形象的方式展示出来,展示以实物投影的形式为最佳,亦可板书在黑板上。

(5)同步训练巡视指导

通过以上的学习,学生在教师的示范引导下开始进行训练,教师在本环节要加强指导,在临写时要遵循“观察、临摹、反思”三个环节,养成认真观察的书写习惯。对于书写的难点老师可以对学生手把手的训练,同时要注意书写习惯的培养,书写姿势的纠正。

6.展评反馈 归纳总结

学生书写的效果如何,是否真正掌握,能否把所学知识当堂达标,都可以通过作品练习展示出来。把学生的作品展示出来,让同学们之间互相点评,借此回顾所学知识,总结要点。

7.引导拓展 迁移运用

根据所学内容特点,通过变式训练,使学生对己掌握的知识进行有效迁移,了解知识的联系,发展思维能力,促使学生建构系统、全面、科学的知识体系。如通过“连进道远述迫近这造通”的学习掌握了“辶”的书写方法、结字特点,然后练习书写“辶”偏旁的其他例字,使其能够灵活运用。

教学说明:“示范模仿式”的教学方式可以更直接、更形象掌握所学知识,符合书法抽象性的特点,这种方式教学可以使学生手脑并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思维、注意观察的良好习惯。

(二)文化知识课的教学模式

文化知识课主要对学生进行书法文化知识的熏陶与渗透,以培养学生对书法的兴趣,促进对书法的理解。在教学方式上主要采用“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进行常规教学。“学案导学”是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以当堂完成教学任务为宗旨的教学实践活动。

教学方法:自学探究法交流展示法点拨归纳法

教学过程:课前预习一交流展示一教师点拨一当堂检测一能力拓展。其中,教师活动是:出示目标一巡视指导一点拨释疑一检测反馈一课外拓展。学生活动是:自主学习一交流展示一合作探究一达标练习一归纳总结。

1.结合学案 课前预习

教师把编写的学案至少提前一天发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自学。学生在学案指导下,掌握自学方法,完成学习任务,同时把不能解决的问题做好记录。教师在学生自学过程中应进行适当辅导,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一方面要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告诉学生学案中哪些内容只要略读教材就能掌握,哪些内容应注意知识前后联系才能解决等,让学生逐步理解掌握教材;另一方面要告诉学生把预习中遇到的疑问做好记录,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课堂。

2.互助合作 交流展示

在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对预习中的难点讨论交流。对一些简单、易懂的内容在小组内交流解决,而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全班同学展开讨论交流,形成共识。学生课上展示学习成果,展示的形式要丰富多样,以导游的形式介绍书法胜地或文房四宝等知识;以小品的形式合作表演书法家学书练字的经历;以小记者访谈的形式与名家对话谈艺术特点等。

书法课程总结范文3

【关键词】小学书法教学;微课;《勤礼碑》书法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01-0042-03

如何在师资力量比较缺乏的情况下,进行扎实可行的书法教学工作,是摆在很多学校面前的一道难题。基于书法教学的现状,用开发书法微课程的思路可解决当前学校书法教学的实际困难,即以学校书法教育方面擅长书法的老师为课程资源,依据《书法练习指导》的具体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选用楷书颜真卿《勤礼碑》为学习范本,开发书法系列微课程(笔法教学、笔画运用、结构教学),以期望达到循序渐进,培养学生良好书写习惯,激发学生书写兴趣,提高学生书写技巧,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目标。

一、书法教学与微课的结合

1. 传统书法教学的短板

书法教学,一般来说有三大基本问题:笔法、字法、章法。其中以笔法最为基础、最为核心。笔法就是控制毛笔的运动,以写出符合一定要求的点画或线条的方法。作品是静止的,我们从已经完成的作品中无法直接观察到书写的运动,但是书写的运动变化保存在点画的形状上。唐代,孙过庭在《书谱》中说过:“一画之间,变起伏于锋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笔法的变化贯穿于书写操作的一切细微处,同时又隐藏在点画内部,难以窥测。这是人们对笔法始终怀有神秘感与畏惧之心的原因。控制笔法的运动在书写结束即已消失,留下的只是静止的点画,从点画的形状去感受运动,毕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感受的深度和准确性都是问题。古代没有摄影机,没有影视资料,没能记录历代书法家的笔法技法,传统书法教学必须经过老师亲自传授,代代相传才可能掌握。“盖书非口传心授而云能知,未之见也。”(唐・卢携《临池诀》)。传统书法教学受制于老师的口传心授,受制于教师的书写水平,受制于时空地域的限制。

2. 微课在书法教学中的优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微课”引入课堂,可以帮助教师解决传统书法教学的短板。微课以其巨大的技术优势,不仅能实现书法技能的口传心授,而且通过各种技术手段能让学生细致入微地看清点画的书写运动轨迹,感知书写的节奏和韵律,为学生快速、准确掌握书写笔法,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教师只需要将优秀书法教师的书写技法,录制成一系列的微课,最后形成课程资源,就能有效解决书法师资水平不高的授课困难,还能促进教师自身的书法水平提高,更能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书法微课程使学生了解正确的书写方式,方便学生多次学习,既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又为学生不断提高书写能力提供了有力保障。

3. 书法教学与微课的结合

“微课”引入书法课堂,促进了学校书法教学多样化发展,促进了学生书写水平的提高。以教学音视频为载体的一节节微课视频,将书法教学中的难点、重点以直观的演示和示范,让学生学得轻松。传统书法课堂时间太长,学生很难一直集中注意力,教学效果难免打折扣。如果把教学内容浓缩成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堂,就像电脉冲一样短暂而强烈,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学习效率就可以大大提高。书法微课程以简短的音视频为形式呈现,容量大小适合上传并至相应的学习平台,这样便于师生在线观看、下载、保存,实现移动学习。书法微课程还可以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和拓展资料库,供学生课后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和时间来自主安排进一步的学习。

二、书法微课程研发流程

从课程原理的层面来看,书法微课程的研发不仅需要关注学生书法课“学什么”,还要反映学生“为什么学”“怎么学”和“学到什么程度”的内容。因此,其课程结构就不能简单等同于微视频的制作和网络信息的传递,还需要清晰地反映微课程的“学习问题(目标)”“微视频(内容)”和“学习诊断(评价)”之间的关系,确保微课程学习后,学生可以有效地解决学习问题,达成微课程的预期目标。其具体流程如下:

(一)知识萃取阶段

根据颜真卿《勤礼碑》笔法训练,罗列出需要训练的笔画类型,并对具体笔画的书写要领,从起笔、行笔、收笔进行系统梳理。这些笔画的技法要领,是书法课程中的重点、难点、关键点。(如表1所示)

(二)教学设计阶段

1. 确定书法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师教学行为的依据。任何与教学目标无关的行为都会制约教学目标的达成,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目标是教师课堂教学的一个标尺。没有具体的、可测量的目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效果,永远是本糊涂账。书法教学目标应该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3个维度来设计确立。

2. 依据内容标准界定微课程目标

内容标准是课程标准的核心组成部分,它规定着某一学段学生学习后所须达到的基本要求,是学生阶段性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而非具体教学内容或知识点的罗列。因此,基于标准的微课程研发研究者首先需要在理解内容标准的基础上,界定与之相一致的微课程目标。其次,依据内容标准的学习要求,按照教育目标的陈述方法和策略描述微课程目标,确保微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所要求的认知程度、知识内容相一致。以颜真卿楷书《捺的写法》教学为例。(如表2所示)

3. 设计书法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既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步骤,也是促进课程目标实现的框架。流程的设计要符合教学的实际情况,有利于促进学生书写能力的提高。根据书法课的学习特点,笔者制定了书法课堂的“七步”教学流程:

导入新授示范练习评讲练结。

在“新授”和“示范”这两个环节中使用微课程。根据新授的书法内容,选择相对应的微课学习内容。新课结束后,将微课上传校园网、班级QQ群共享空间,继续帮助学生复习、巩固新授要领,帮助学习者在微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建立学生自己的知识结构。

4. 确定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就是教师基于对教育教学规律的认知,分析各种不同的教学要素及相互关系,确立教学的基本思路,确定组织形式,合理选择,组合设计教学的具体方法与实施步骤。书法微课程的教学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种:

(1)激发兴趣。微课视频中,也要对学生书写过程中会出现的各种困难进行预设,鼓励学生克服困难,提高书写水平。教学各个环节中,教师的口头讲评与书面批改都要以鼓励为主。教学巡视时,直接在学生的纸上示范,都能起到激发学生书写兴趣。

(2)精讲多练。在讲解技法要点时,无需强调过多注意点。微视频重点拍摄毛笔运动时起笔、行笔、收笔的重点、难点上。可以用声音提示、字幕、放慢书写速度等方法让学生关注书写难点。注重知识的视频讲解的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大量时间留给学生书写。让学生在书写中践行要领,在体验中加深对要领的理解。

(3)重视说评。书法教学时,老师要放手让学生看、说、评,不仅让学生对美的书写有明确的认识,更让学生感到自己的看法得到认可。学生在评说的过程中,强化了自己对书写技法的认识,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书法的观察力和审美力。

(三)撰写脚本,拍摄微课

确定教学目标及教学的策略后,就可以进行脚本的撰写了。有了脚本,微课就有了制作标准,每一步该怎么做就很清楚了。以颜真卿楷书《捺的写法》微课为例。(如表3所示)

微课脚本设计后,首先,微视频讲授者需要和微视频拍摄人员沟通拍摄意图和注意事项,布置拍摄环境(营造良好的书写氛围),准备书写示范工具、视频拍摄设备,确定拍摄时间等。其次,拍摄过程中,依据脚本实施拍摄任务,逐渐形成合作伙伴之间的默契。微课视频拍摄完成后,依据微课程脚本进行剪辑,添加字幕、图片、音效等,完成后期制作。制作完毕后,进行视频播放,依据书法教学目标审视微视频效果。最后,微课,收集师生使用后的反馈建议,根据学情需求,及时调整和修改,不断提高书法微视频质量和实效。

书法微课程开发,依托于教师个人较高的书法素养、语文素养。换言之,教师在书法上的特长是课程开发的重要资源和活水源头。书法微课程的研发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它的研发对教师综合素质提出了高要求――老师既要懂书法,又要会讲书法;既要有书写技术,又要懂信息技术,更要有兴趣,能坚持不懈的形成微课的“课程”。书法微课程研发,一定要站在学生“学的角度”,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微课程研发的过程,与其说是教师在教学生,还不如说是教师将自己的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的升华,可谓“教学相长”。课程研发的过程中,需要听取师生的反馈意见,改进不足,总结经验,提高质量。书法微课程的开发中还要避免“重视频、轻课程”“重讲授,轻探究”“重技术、轻设计”的偏差。笔者相信,书法教学与微课程的结合,必能促进中小学生书法素养的快速提高。最后,笔者用这样一句话来总结微课程研发的心历路程:“起于兴趣,施于理念,实于践行,成于坚持,贵于创新。”与志同道合者共勉。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Z].2013.

[2] 邱振中.书法七个问题[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47.

[3] 李锋,张斌.基于课程标准的学校微课程研发[J].课程教材教法,2014(11):23-27.

书法课程总结范文4

一、传统的教学策略

1.故事

几千年的中国书法史给我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书法小故事、小常识。这些是教师书法教学中丰富的教学资源,也是教师与学生沟通与交流的桥梁。在书法教学过程中适当插入故事可以缓解学生大脑的疲劳,防止过长时间握笔导致的手指肌肉疲劳,提高练习效率。通过讲述古代书法家的故事、介绍他们的生平事迹,既可以增加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又可以陶冶性情。

故事,自古有之。无论是3岁小孩还是八旬老翁,都喜欢听故事。现代书法课堂教学中,同样需要故事。运用在课中穿插书法故事、课后收集整理书法故事等手段,可以激发学生热爱书法,热爱传统文化的感情,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这里特别推荐的是“分析字形结构”故事法:教师在分析字形结构的时候,根据字的各部分编写小故事讲给学生听。特别是一些象形字(如日、月、水)和会意字(休、采),让学生能够在活跃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对汉字产生探究的兴趣。这样的故事法,不仅能够引发学生认字、爱字的兴趣,还能够较好地突破教学难点,达到教学目的。

在学校的课堂教学板块中,有一个“走近书法家”的板块,或介绍书法家其人,或介绍某种书体。任何关于书法的故事都提供了一定的文化背景和知识,我们可以把讲书法故事看做是传承文化的一个过程。

讲述书法小故事毕竟是一种辅助教学活动,在书法课堂上运用书法故事开展教学还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趣味性:小学生活泼好动,形象思维强,他们学习书法主要是出于兴趣。因此,教师在运用书法小故事教学时,应注意故事的生动性和趣味性。生动有趣的书法故事能丰富课堂氛围,增强课堂活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娱乐与学习相结合,极大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适时性:教学目的是教师选择故事的一个重要依据。教学中预设达到什么目标,则选择什么样的故事,不要变成为了讲故事而讲故事,毫无目的。如,欲让学生明白读帖的重要性,可讲“欧阳询观碑”等历代书家读帖的故事。在学生对学书兴趣下降的时候多讲一些激趣的故事。教育学生学书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可选择“张芝临池,池水尽染”一类的故事等。

时间性:书法课不是故事课,它是一种教学手段,不可能整节课都讲故事。因此从时间上看,应选择比较短小的、易于在课堂教学中随时穿插的书法小故事。

2.讲授

讲授法是每一位教师都习惯采用的教学方法,它历史悠久,发展成熟,具有通俗和直接的特征。针对小学书法课程中的书法技法、理论,书法教师更多的是借助于外化的语言形式,形象具体、浅显易懂地教给学生。

哈尔滨市延兴小学在书法教学中曾尝试借助学生的“看帖——读帖——议帖”环节换掉“讲授法”。结果课堂教学费时费力,学生学得“含糊不清”,不尽人意。在反思中,我们发现“讲授法”是不可替代的。

但是由于讲授的内容往往比较枯燥,如果教师控制不好时间,学生就有可能失去耐心,教学效果较差。在实践中,除了要做到精讲,也就是讲授的内容一定要条理清晰,简洁明了,把讲授的时间控制在一定长度之内,还要和其他教学手段相结合。如与多媒体手段、示范书写相结合等,为讲授的内容增加直观性和新鲜感,以此调动学生无意注意的行为,把讲授内容传达给学生。如在讲授楷书“错落有致”结构美一课中,为了让学生懂得这一特点,教师制作了课件:一幅倒映在水中的青山图,借助多媒体技术,勾勒出青山的“错落有致”。这时教师的讲解语言就可以减少了,教学的目标反而达成得更快。又如在结构教学中讲授“水”的结构时,教师用多媒体制作了几个小动画,在竖钩上先给出一条射线,通过这条射线,竖钩端正、挺直的特点不道自明。在横折撇的转折处与竖钩之间给出一个闪烁的圆环,横折撇与竖钩的相离关系一目了然……制作“水”、“永”二字的分合动画效果,剖析结构异同、特点恰到好处。通过这样的方式和手段,教师讲授的趣味性增加了,也保证了讲授的质量。

同样,讲授的同时结合着教师的示范书写,也会起到相同的作用。它可以融进“看帖——读帖——议帖”环节,“师说”与“生说”相结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二、简单的“多媒体”融进书法教学

书法是视觉造型艺术,书法欣赏和实践教学是以传递书法艺术视觉信号并让学生充分感知和体验为内容的艺术教学。随着科技的进步,新的教学媒体不断涌现,电脑、投影仪、电视录像诸媒体先后用于书法教学,改善了书法教学条件,书法教学效果也随之提高。

2007年,哈尔滨市延兴小学为每一个班级配备了电脑、电视。在此基础上,经过几次尝试,学校把摄像头搬进教室。摄像头+电脑+电视=一个“视频投影仪”。这个简单的多媒体,也把学校的书法教学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改变了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几本字帖的单一教学手段。

1.“视频投影仪”下的教师范写

在现在班额较大状态下,传统的书法示范展示是一大难题。学校在自己创建的“视频投影仪”下,教师的范写展示不再是困难。教师的示范书写过程以及其中具体的书写环节,如教师的执笔、运笔、线条表现效果以及字的结构等,通过“视频投影仪”的协助能让全班学生都看清,也大大节约了教师用于示范的教学时间。教师做到所写既所摄,所摄既所展,教师书写示范的过程即是全班学生仔细观察的过程,相当于微型的“现场直播”,大大提高了教学信息传递的质量和效率。

书法课程总结范文5

【关键词】小学美术 书法教学 问题 措施

在教育中,大多数家长和教师都是注重孩子掌握知识的多少和成绩的提高,而没有给予学生书法水平相应的重视。有些学校甚至没有开设书法课,更没有配备专业的书法教师。虽然新课标重视写字,学校也有专门的书法教材,但是教师把书发给学生之后就没有教过,学生也很少主动练字。学生对于传统的毛笔书法感到很陌生,从而导致书法教学无法顺利的开展,这样又如何能让书法继续传承下去呢?

一、书法教学问题探析

中国书法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可以说是我国众多民族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虽然新课标开始重视书法教学,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一般的书写已经很困难了,更不要说用毛笔书写,即使有极大的书写兴趣,也心存畏惧感。因此,想要改变书法教学的现状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一)教师方面

1.对书法教学的认识不到位

教师在书法教学中不够重视写字,学校在安排教学时没有考虑到如何强化书法教学,课时安排不够合理。教师认为在目前的小学教育中没有必要认真抓好书法教学,在课堂上只是关注教学知识,不管学生写出来的字正确与否,没有真正关心学生在书写过程中的握笔姿势和坐立姿势是否准确科学。教师的书法意识淡漠,导致学生也只是把练习书法当作是完成任务而不是当作一门学科来学习。

2.自身功底薄弱,指导不得力

教师在书法教学中,不能及时提醒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很多学校的书法教师的素质也是良莠不齐,教师自身的写字功底薄弱,在指导学生书写时缺乏底气,习惯泛泛而谈,缺少针对性指导,教师书写的榜样示范作用没有凸显出来。

(二)学生方面

1.对书法没有兴趣

小学生常常只对自己感兴趣的学科进行学习,至于书法,他们认为并没有在学习上给他们带来乐趣,反而觉得枯燥乏味。书法课也常出现僵化的现象,常常是教师讲一笔,学生练一笔,学生常常听得漫不经心,在练习时坐立不安,没有耐心去学习书法的正确要求,导致学生对书法根本没有兴趣可言。

2.自觉能力差

汉字不仅仅是工具,写字也不仅仅是作业,写好字的关键是对书法感兴趣,写好汉字的过程也是养成品格、提升修养的过程。很多学生在学习完书法课之后,课余时间基本拿来看动画或者打游戏,很少有学生主动去练习书法,对于教师布置的书法作业也只不过是完成任务而已,并没有按照书法的要求去练习,这样不但不能提高练习效率,还会让学生忽视这门学科的重要性。小学生的自制力本来就很差,如果对书法提不起兴趣就更不会有自觉性,这样只会让学生在书写上面越来越懒惰,从而放弃书法练习。

二、小学书法教学的措施

(一)教师应认识到书法教学的重要性,打好自我书法功底

教师应充分意识到书法教学的重要意义,把它作为一个重点来抓。作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师,就要热爱文字、尊重文字,同时也要在教学过程中打好自己的书法功底。教师讲解时要抓住笔法的关键,不能空洞地讲一些大道理;要在课堂上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自行练习,巡视学生的书写情况,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发现问题时应及时指出并加以纠正。

(二)营造气氛,提高学生的兴趣

在教学时,教师可以把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以投影的方式展示给学生,在展示的同时可以配上优美的音乐,给学生创造一种赏心悦目的境界,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教师也可以稍加分析,让学生很容易就记清楚这个字的构造。如:“相”字,注意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注意笔画的顺序,应先写“木”字,后写“目”字,要把左右结构的字写紧凑。在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作示范,每一个偏旁部首是在田字格哪个位置,让学生认真观察每一笔是否到位,再让学生自行练习;也可以拿原字帖来比较,让学生们自己来评一评、比一比,教师用鼓励性的语言进行总结,这样就很容易增强学生对书法的兴趣。

三、结论

学习书法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出自身对美的想象力,尽情书写。书法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需要不断地去发掘新的方法,不断总结,多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在书法教学之路上越走越宽、越走越远,为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做贡献。

【参考文献】

[1]余强.浅谈“尝试教学法”在小学美术、书法教学中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5(33):105-106.

[2]方勇.浅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认识[J].新课程(小学),2010(05):28-29.

[3]刘杰.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实践[J].小学教学参考,2011(04):97.

书法课程总结范文6

论文摘要:有效推行语文课程改革工气对夜高荃森质’,夜高学生遥应彩荟需霎、夜高缭答渝、关重要。因此,课堂教学必须以实现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处理好“教”与“钾的关系,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意识、创新意识,以及各方面的综公助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有效推行语文课程改革工作,对提高全民素质,提高学生适应社会需要、提高综合能力至关重要,为使语文课程改革工作真正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快语文教学改革的步伐:

一、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增强搞好语文课改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领导、教师首先要转变思想。一是要认真学习教育理论,掌握新课程理念,树立新课程的教学观。把教师从以单纯升学为主要目的禁锢中解脱出来,.学校领导要充分认识搞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满腔热情地支持教师搞教学改革,重视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想方设法为教师搞教学改革创造有利条件。

二、增强课本选用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不断加大校本课程的开发力

在深人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地方实际,因地制宜地加大校本课程的开发力度,以填补统编教材的不足,使学生学有所用,能够把所获得的语文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来。

三、增强语文教学的趣味性,充分调动学生的互动能力

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他们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学生既是认知的主体,更是发展成长的主体;而不是知识的容器·应试的工具。所以,课掌教学必须以实现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创新意识,以及各方面的综合能力以适应新的时代的要求。教师应尽力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改革教学方式。把课堂的时间让给学生。教师的“讲”要讲在重点处、关键处、疑难处,尽量做到少而精,让出更多的时间给学生多读书、多思考、多讨论、多动笔。如采取自学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独立学习,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由于语文学科的学习不是一个由全不知到知的过程,所以学生完全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凭自己的已有知识进行自学。另外,还可以设立讨论课。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间的信息交流,通过讨论课,努力创造,适合学生学习的气氛,挖掘课文中丰富的内涵,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这样,既发展了学生之间的横向交流,又与师生之间的纵向交流相互交织,构成立体型信息传递。讨论课能最大限度地给学生以活动的机会,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充分展示才能的机会,锻炼他们的综合能力。

第二、丰富互动形式,增强互动能力。为了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要切合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教师的问要问得有价值、有广度、有深度,要有引起大多数学生思维的动力和回答的愿望。过去教学,大多数是教师问,学生答。学生既然是学习的主体,就应该是学习的主动者,把问的权利还给学生,欢迎学生突发奇想。教师的问,不宜问尽,有的问题应留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想、去问。对学生的问题中哪怕是极细小的闪光点,也应及时肯定和鼓励,让学生乐子思考、乐于质疑。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通过生动的事例分析提高学生互动兴趣和互动能力。

第三、鼓励学生刻苦训练。课堂教学不能光讲不练,而要讲练结合,练的内容最好是课堂知识的巩固和延伸。通过,练”来巩、固知识和训练学生的阅读:思维、表达能力,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素质教育的推广,要求教师不再仅仅是对知识的传授,也‘要教会学生如何面对社会‘;面对人生、面对可能会遇到的各种问题。知识是一个认识过程,知识的积累不一定能转化为能力.,能力是在反复实践中获得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所以没有实践就没有能力可言。语文教师应在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业务素质的基础上,认真学习先进地区的教学经验和方法。彻底改革教师讲、学生听的“注人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变过去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模式为现在的以教师为主导的形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要在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上狠下功夫。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教师要把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作为重要的一环,抓紧抓好。教师要积极引导启发,通过各种兴趣活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阅读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改革作文教学,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在指导提高学生写作过程中,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可利用多表扬少批评的方法鼓励学生写作兴趣,也可通过办手抄报、出版墙报、板报、向报刊投稿等形式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其次,教师要根据写作训练计划,积极引导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观、访问、深人社会、调查研究等,帮助学生收集资料,开拓学生写作思路。

第五、改革语文教学中的单一性,增加应用文教学内容。应用文在农村最为适用,然而却被忽视,不少学生中学毕业后还不会写书信、条据、合同、契约,甚至连简单的计划、工作总结、会议记录也束手无策。为此,中学语文教学应加应用文教学,安排一定时间进行训练,以便学生毕业后从事农村工作能掌握必要的应用文写作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