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赞美老师的一段话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赞美老师的一段话范文1
关键词:思维;潜能;语文课堂
一
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也就接受了思想,接受了情感,接受了知识,接受了文化,也就训练了思维,陶冶了情操。可以说,抓住了语言,就抓住了语文教学的根本。基于这样的认识,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可是机械而枯燥的背诵会使学生感到厌烦,从而失去积累语言的兴趣。
在学习《孔子游春》一课,笔者改变了教法,精心构建语言实践情境,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
苏教版第十二册23课《孔子游春》第二节连用四个暗喻,描绘了大自然的伟大奇妙,读来朗朗上口,是学生习得语言、积累语言的范本。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语言实践情境,让学生的语言在特定的情境中有感而发。
师:春天真美啊!孔子带着弟子们来到美丽的泗水河边游玩,弟子们被美丽的大自然深深陶醉了。
师:(出示第二节文字)谁能起来读一读这段话?
(学生课读文。)
师:听了这位同学的朗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生1:我仿佛看到了芳草如茵,桃红柳绿的春天。
生2:我仿佛看到了从空中掠过的燕子,听到了燕子的呢喃,感受到了春风拂面的温暖。
师:春天真美呀!在孔子眼里,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孔子为什么认为大自然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呢?
(引读“广袤的大地”一段话。)
师:读了这段话,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本段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大自然比作伟大的母亲。
生2:还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这段连用了四个结构相似的句子。
师:请同学们再读读这段文字,说说这段话的哪些地方让我们体会到大自然像母亲的?
(1.组织读书、交流,着力引导赏析比喻句之间的相似点,如广袤的大地——宽广的胸怀,它们都是博大的,这是形似之处;它们都包容着一切,这是神似之处。
2.那为什么说大自然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她到底伟大在哪里?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无私奉献。)
师:除了“大地、森林、太阳、轻风”之外,大自然还有哪些美丽的景物?谁能用同样的句式继续描写大自然这位伟大的母亲的美?
生1:奔腾的河水是她涌动的血液。
生2:盛开的鲜花是她灿烂的笑容。
生3:朦胧的薄雾是她神秘的面纱。
……
师:同学们的想象真丰富!现在,老师把这段文字的排列方式改一改,再请同学们读一读,觉得怎样?
(出示竖排文字,学生读,谈感受。)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想象已经又赞美了大自然中的某些景物。现在老师把省略号删去,改成句号,你能继续用优美的语言再为这首诗增加一节吗?
(学生思维活跃,交流评价。)
三
反思以上的教学过程,运用课文的语言巧妙设计教学情境是引导学生表达的一条捷径。
1.搭建训练平台,丰富学生语言。在充分地朗读、想象和感悟句式特点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除了“大地、森林、太阳、轻风”之外,大自然还有哪些美丽的景物。然后让学生用同样的句式继续描写大自然这位伟大的母亲的美。在说好一句话的基础上,改变文本排列形式,启发学生进行诗歌片段创作。在这样的读、听、说、写的过程中,学生从说好一句话到写好一段话,语言得到了锻炼与丰富,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
2.点燃学生思维,丰富文本内容。学生在模仿文本句子练习说话时,思维活跃,把对大自然的认识和赞美表达得淋漓尽致,极大地丰富了省略号的内涵,充实了文本内容,使大自然有了声音,有了色彩,有了活力,使大自然更具体化。
3.启动学生想象,提升学生情感。“给学生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是无穷的,关键是教师能否给学生一个足够大的平台。想象越丰富,体验也就越深刻。随着说与写的逐步递进,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也逐步加深。
总之,教师只要善于点燃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在习得语言中体悟情感,在创造语言中启动想象,发展思维,就一定能挖掘学生的语言表达潜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王辅湘.小学数学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J].小学教学研究,1981,(05).
[2]周仁竹.试题教学与思维品质的培养[J].四川教育,1982,(05).
赞美老师的一段话范文2
前几天去一所复读机构采访,校长的一段话让我深有感触。她说:“其实很多孩子并不是不聪明,也不是学不好,只是在学校得到的重视太少。对他们来说,需要的只是一点儿鼓励。”而这点儿鼓励无论来自父母或来自老师,哪怕只是一句简单的表扬,一个关切的眼神,也会给孩子带来莫大的鼓舞,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现在有些父母总是习惯地认为:优点不说少不了,缺点不说不得了。殊不知,在他们不断地唠叨和抱怨中,孩子的信心和对父母的信任在一点点流失。在批评中长大的孩子,无论成绩如何,都很难学会爱自己、爱别人。对孩子而言,父母欣赏的目光、赞赏的话语、满意的点头、会意的微笑,都会带来极大快乐、巨大信心,让他们更有勇气去投入学习。
一位班主任给笔者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孩子数学测验只考了79分,他偷偷地改为99分。他的父母知道后不但没有批评他,反而觉得透过这件事发现了孩子的闪光点:希望上进,不甘落后。父母鼓励了孩子而不是谴责,最终孩子的成绩一跃进入班级前列。是什么创造了奇迹?仅仅是几句鼓励的话语吗?事实上,在鼓励的背后,是父母对孩子的信任。
除了父母的鼓励,老师的肯定也同样重要。有的老师仍旧做不到一视同仁。对学习成绩好、听话的孩子,他们投入了更多的关心,而对有些不起眼甚至顽劣的孩子,他们选择了漠视。这是对孩子一种无形的伤害。好孩子是夸出来的。班主任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每一种表情,都对学生有着特殊的意义。所以,作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激发出每个学生的自信,让他们坚定地走好每一步,这才算尽到了为人师的责任。
鼓励,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也不难。因此,父母和老师不要吝惜自己的肯定和赞美,给孩子几句表扬,相信他们就能还给你一个奇迹。
赞美老师的一段话范文3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蜜蜂采蜜时的辛苦,采蜜和酿蜜的方法,以及人们对蜜蜂的赞美和从中受到的许多启示。
在写蜜蜂采蜜时的辛苦时,文章有这样一段话:“一只蜜蜂要酿造1公斤蜂蜜,必须在100万朵花上采集原料。假如花丛到蜂房之间的平均距离是1.5公里,蜜蜂差不多要绕地球赤道飞行11圈”。
读着这段文字,我为蜜蜂采蜜时的辛苦深深地感动了。啊!蜜蜂真是太伟大了,太辛苦了!为了采蜜,它不怕苦,不怕累,千里迢迢的把蜜采来,又要自己进行酿造。它采来的是百花之中的精华,为人类奉献的是浓郁香甜的蜜浆。当我们品尝着那味美香甜的蜂蜜时,怎能不对这世界上既普通又神奇的小昆虫,产生由衷地赞美呢!
由此,我想到了那小小的“春蚕”。它吃的是桑叶,吐出来的是丝线。它不分昼夜的吐丝做茧,为人们奉献的是五彩缤纷的绫罗绸缎。当它吐尽口中的最后一节丝时,自己却变成了又短又小、“”的“裸蛹”。然后,它又变成“蚕蛾”,去孕育新的生命。
我又想到了我国著名的数学家陈景润。他20多年如一日,潜心研究“1+2”的科学难题。他不分昼夜,废寝忘食,经常通宵达旦的在图书馆里查资料、搞验算。他验算过的草纸,堆满了好几间房子,足足有一人多高,简直就跟个“小山”一样。他经常由于精力过于集中而忘记了吃饭,得了很严重的胃病;他经常走路时还在思考问题,脑袋碰在大树上,还要说声“对不起!”由于他的勤奋和努力,终于发明了著名的“歌德巴赫猜想”,攻克了这个“1+2”的世界科学难题。
我还想到了我自己。平时老是抱怨妈妈给我报的课外班太多,学习太辛苦;学习上遇到了一点小小的困难,容易打“退堂鼓”;有时只满足于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对所学知识理解得不深不透;学习上缺乏一种刻苦钻研、持之以恒的精神等等。所有这些,相比于那辛苦的蜜蜂、小小的“春蚕”和著名的数学家陈景润来,这又算得了什么!
赞美老师的一段话范文4
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因此,在口语交际教学中,适时运用多媒体电教手段,呈现丰富多彩的教学信息,从而充分激发学生说话兴趣,把学生导入说话的境地,促进学生思维和语言的发展大有必要。
在口语交际课《学会赞美》的教学中,我着力研究运用电教媒体激活、创新、延伸和丰富课堂。充分挖掘学生身边的学习资源,提供真实的生活场景,创设色彩缤纷、声像同步、动静结合的学习情境,提供交际平台,调动学生情感,以便更好地突破重难点,发展语言,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运用信息技术,激活课堂
小学生思维的特点是形象思维为主。开课伊始,我利用多媒体出示鞠萍姐姐诠释赞美的一段话,鞠萍姐姐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少儿节目主持人之一,课堂上“请”她来作客,谈谈赞美的好处,这就是“名人效应”的感染力和吸引力。而且借助多媒体精心创设声画并茂的导入情境,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一下子吸引了学生,从而使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地投入到说话训练中去,积极地观察、思考、想象。这样他们的语言才会如涓涓细流,流出心田,参与口语交际的兴趣也就被激发了出来。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表达跃跃欲试,为成功的课堂教学奠定了基础。
运用信息技术,创新课堂
纵观口语交际课堂,我们不难发现,学生的表现总是不尽如人意,不是无话可说,就是不敢大胆发言,即使发言也是言不由衷,且参与交际的学生面比较窄。怎样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口语表达兴趣呢?基于这样的思考,在教学本课时,为了让学生学会真诚地用得体的语言赞美别人,我把生活中学生打扫卫生的场面录制下来,设置了本节课的第一个情境。劳动场面是孩子们所熟知的,录像中的同学也是他们熟悉的,再现身边的情境,给学生的表达提供了真实而丰富的材料。有了材料,就解决了学生无话可说的问题,再结合老师的“导”,赞美什么、怎样赞美就迎刃而解了。孩子们掌握了赞美的方法后,我又将录像中这位爱劳动的孩子请到课堂,这样学生与榜样的距离更近了,学生的表达欲望更强了。通过面对面地赞美交流,我惊喜地发现,孩子们之间与其说是语言和语言的交流,还不如说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形成了双向互动、多项互动的交际氛围。
为了让学生根据不同环境,使用得体的语言,设置多种口语交际的情境是很有必要的。我又运用了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录制了妈妈为放学回家的女儿准备可口饭菜的片段。这一环节将孩子们的目光引入到家庭,把家庭中的情境引入课堂,告诉孩子们,我们身边的亲人也值得赞美,赞美也是感恩的方式之一。通过这一情景的设置老师扮演的妈妈非常成功,还赢得了学生送给妈妈的拥抱和甜甜的吻。可见,借助媒体提供材料,丰富表象,既提高了教学效率,又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学得有兴趣,学得有情趣,使语文课堂成为学生幸福成长的地方。
运用信息技术,延伸课堂
在引导学生学会了赞美身边的同学和亲人之后,我又引导他们把视角拓展到更广阔的空间。我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一组关于“生活中值得赞美的人和事”这一主题的图片,让学生在感受赞美、享受赞美的同时学会如何去付出爱,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美无处不在,赞美很有必要,能够激励人,鼓舞人。在教会知识的同时,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接着,多媒体出示课后练笔:选择你最想赞美的人,在自己亲手制作的精美卡片上写下你的赞美。这样的延伸把课堂推向,使情感再次得到升华。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同学们尽情地抒发和表达,在互相赠送卡片的同时享受到的是无比的喜悦和感动。
运用信息技术,丰富课堂
赞美老师的一段话范文5
永远无法忘记出自短篇小说之王——莫泊桑手中,那被刻画得栩栩如生的人物:善良的西蒙爸爸——铁匠菲利浦·雷米;不舍得花一分一毛自己的钱,却糟蹋他人的金钱的都市小市民——奥莱依太太;不懂得孝敬父母的公务员——卡拉望夫妇;贪婪自私、爱慕虚荣的贵族官僚——鸟先生……不同的阶级,不同的形象,不同的特点,一个个都令人感慨万分。当然,还有那最令我难忘的充满傲骨的——羊脂球。
在那个身材矮矮的,满身各部分全是滚圆的,胖得像是肥膘,手指头儿全是丰满之至的,丰满得在每一节小骨和另一节接合的地方都箍出了一个圈,简直像是一串短短儿的香肠的羊脂球身上发生了这样的情节:逃难的路上,饥饿的贵族官僚们臣服在羊脂球的食物面前,就像一只只听话的哈巴狗,饱食后慷慨的为她唱赞美歌,赞扬她的善良,同情她的疾苦。从前在他们眼中身份卑微的,此时此刻却被他们捧成上帝的女儿。贵族们伪善面具令人“佩服”!当普鲁士兵威胁到他们的腰包时,他们看不见羊肢球是他们恩人的身份,只看见她是的身份。他们顿时由哈巴狗变成了柴狼,拼命把羊脂球推入火坑。他们自私贪婪的本性只允许他们用金钱、利益去衡量一切
我不禁为这世态炎凉、人情淡薄的社会感到悲哀,书本的学识未能给他们带来善心,现实中裸的金钱交易、残酷的争名夺利冲刷了一切形式上的终极关怀。让我不禁想起老师说过的一句话:“在学做学问前,先学会做人!”
物质上的“贵族”不一定是“贵族”,而精神上崇高的人比“贵族”更高贵。同样的道理,身份上的“”不一定是“”,而品质上低劣的人比“”更让人唾弃。或许,这些道理对于我们这群涉世未深的中学生,仿佛有些“无处可用”,但是,想想我们的身边却又是充满了这样的道理。
记得化学老师曾经说过:“我不是凭成绩好坏来评价我的学生,我看的是人品,同学们,你们都有着一颗善良的心,所以,你们都是我的好学生。”这一段话让我感动,同时也让我更加认识到做人的实质。“良莠不齐”这个成语大家都听说过吧!我始终记得,当初语文老师解释着成语的时候说:“意思是:好人坏人都有”。有一个病句是这样说的:我们班的同学成绩良莠不齐。当时语文老师说:“成绩差的人,他就是坏人吗?坏人的含义是:品质恶劣的人”。
赞美老师的一段话范文6
例1.(2012年云南省普洱市)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答题。
生活中总有许多人和事令我们感动。2012年5月8日,年仅29岁的最美好教师张丽莉,在学生即将被车轮碾压时,她勇敢地伸出双臂推开学生,学生得救了,她却被压在无情的车轮下……清醒后的她,第一句话问的却是被救学生的情况,她为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
张丽莉老师的感人事迹,牵动着我们的心弦。请以“张老师,我想对您说”为开头,写几句话。
答:张老师,我想对您说:
【试题解析】
本题是根据材料提供的情境
2012年中考在句子的考查上有了新的动向,就是情境造句题。造句是中考语言文字运用试题不可或缺的重要题型之一,它既考查按照具体要求进行语言表达的能力,又考查推敲、锤炼语言的能力,而且年年花样翻新,除增加了对文学常识的考查外,不再是传统的仿例造句题的简单延续,外在的形式化的显性要求非常淡化,更注重在具体情境中的隐性要求。让考生说话,既然是说话要注意语言的得体、连贯、简明以及说话一定要符合情境。张老师的举动是值得我们学习和赞美的,考生在说话造句是要表达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对张老师表达敬佩之情,二是对张老师表达安慰之意。另外在内容积极向上,有真情实感,语句通顺即可。
参考答案:示例:您的善举深深撼动了我们的心灵,我们为您!您的健康牵动着我们的心,请您安心养病,您挚爱的学生希望在成长的道路上与您同行。
例2.(2012年云南省普洱市)展开想象和联想,从下列词语中任选3个词语,扩展成30字左右的一段话,描绘一幅画面。
花朵点缀旋律绽放妩媚沉甸甸千姿百态心旷神怡
答:
【试题解析】
本题是给定词语,也就是给定了写作的情境,考生首先分析这几个词语,这几个词语都是反映春季的,考生任选三个写,运用联想和想象去描摹春天美丽的景象,同时注意字数不超40字。考生写作时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使语言生动形象,表达人们的心情即可。
参考答案:示例:千姿万态的花朵,点缀在草丛间,妩媚的风儿迈着轻盈的脚步徜徉在青山绿水间。闭上眼吧,用心去倾听,你会听见花儿绽放的声音。
例3.(2012年广东省)从下面A组中至少选用两个词语,B组中至少选用一组关联词语,写一段某人性格的话。(80字以内)
A组:仁慈自信胸有成竹小心翼翼油然而生事半功倍
B组:虽然……但是……如果……就……
【试题解析】
本题命题者给定了情境,即让考生根据给定的两组词语,任选一组描写一段某人的性格的语段。无论考生选择哪一组哪一个词语一定要符合要求,在数字上要有严格的限制,在给的词语上有两组,要求考生在两组在都有选择,所选的A组词语是主要写老人性格的,然后适当运用上B组的关联词语。两组词语互相使用,这样是隐形暗示,需要考生从老人的角度,老人日常生活中去写老人即可。
参考答案:示例:老人虽然七十多岁了,但是对书法的钻研非常执着。只见他拿起了毛笔,胸有成竹地在宣纸上笔走龙蛇。写完后,老人自信地把字幅挂起来让大家欣赏。
例4.(2012年云南省大理、楚雄、文山、保山、丽江、怒江、迪庆、临沧市)三月份,“诗圣”杜甫突然爆红网络,有人将人物画大师蒋兆和先生绘制的杜甫形象涂鸦后传到网络。神情肃穆的杜甫时而手提机枪,时而脚踏摩托,时而上QQ空间……对此恶搞行为社会舆论褒贬不一。
你们班就此热点组织了一次辩论会。反方辩手说:“我认为这只是网友的一种娱乐方式,也是一种个性解读,杜甫的‘诗圣’地位不会因为恶搞而受损,不妨宽容处之。”如果你是正方辩手,请你发表你的看法。
【试题解析】
本题是结合最新的时事去考查考生的说话造句能力。针对目前网络对历史名人恶搞,让考生发表造句的看法,考生只要鲜明表示反对,能够陈述理由,言之有理即可。
参考答案:示例:我反对对方辩手的观点。我们借古圣人恶搞了,娱乐了,我们又获得了哪些关于杜甫,关于古典文学的知识呢?我认为,这是一种不尊重祖先,不珍惜经典的恶劣行为。
【备考策略】
传统的仿例造句题,强调造句在句式、修辞、内容等要求上的仿真性和相关性,这类题不求言辞华美,重在合乎仿例造句在形式和内容上的基本要求,得分率较高。而近几年出现的情境造句题,选材除了有很强的时代特征,贴近生活现实外,更具有动态的情境性。相比较仿例造句题,它更能体现出语言实际运用的特点。情境造句题更强调对题目隐性要求的把握,重在语言得体,能在具体语境中根据目的、场合、对象等内在要求选择答题的内容要素。答题情景的“现场性”,外在形式要求的宽泛性,使情境造句题在语言运用的考查上更能体现同学们能力的差异和区分度,考查出同学们思维的敏锐性和缜密性。
情境造句题首先应审视好语言的现场性,看清动态情境的相关构成要素,如时间、地点、人物(对象)、背景、目的等,然后有针对性地考虑语体特点、造句功用、涉及对象、用语环境等。在表达上应简洁明了,同时应围绕说话的中心展开,用词应遵循正确、尊敬的原则。情境造句题的题型很多,如观点辩论题、情境答辩题等,这些题强调在具体情境中的语言运用,基本没有形式的约束,关键在于全面把握其内在隐性要求,答题没有固定的思路和模式,连贯得体就行。
从命题的趋向看,传统的仿例造句题将退出命题者的视野,联系现实,强调语境中的实际运用,具有“现场性”的情境造句题将是造句题的命题主流。
【现场练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