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改革设想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学改革设想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学改革设想

教学改革设想范文1

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经济有了日新月异的发展,随之也带动了社会对会计职业的需求。但当前中职生源质量不乐观与这样的要求背道而驰,导致中职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越来越困难。本文以中职会计专业教学实践为基础,对会计专业教学改革提出了设想

一、中职会计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1.课程教材设置不科学

近年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我国会计制度、会计准则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然而,我们所用的教材不能及时与之配套,造成教学内容严重滞后,学校教学与会计工作岗位实务严重脱节。虽然如今市面上的会计专业教材种类繁多,但对于新内容在教材中往往不能及时采用、引入,旧的内容没有得到更新,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2.技能实训相对缺乏

会计部门通常是一个企业的机密部门,一般情况下,学生到企业实习也很难了解到一个企业的整个会计系统,在实践过程中,相当部分单位也拒绝接受前来实习的学生。这样,学生的实习就只能在会计模拟实训室通过实训来完成了。然而目前的会计实训,与真实的业务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缺少真实业务往来的立体感。那么,学生只能在实训中了解原始凭证,通过教师的讲解与指导来完成账簿的登记。另外,真实的凭证从颜色到样式有很多种,而实训教材上给出的资料都是按照一个模式绘制出来的。在操作中学生对理论知识也只是做到: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此,导致学生在刚接触实训教材时,对最简单的会计实务,也感到无从下手,致使理论无法很好地指导实践。

3.教学模式过于传统并日益老化

与会计职业迅速发展相比,中职会计专业教育在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教学方法等方面均显落后。受师资紧缺、教学时间限制以及对市场不了解的影响,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五花八门;教学计划的内容虽有所改变,但仍无法适应经济不断发展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还是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对中职学生的教学效果不理想,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难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成绩评价和考核模式落后

从目前中职学校教育考试来看,大多重视理论知识考试,轻视实践能力考查,并基本沿用传统的闭卷考试模式。这样就会呈现出严重的高分低能,校企人才评价标准脱节现象。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适应社会需要,背离中职教育的培养方向,而且没有达到考核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5.师资力量不足,缺乏“双师型”教师

目前,许多会计教师由于长期从事理论教学工作,没有实际会计、审计工作经历,对实际操作规程不是很了解,缺乏实践经验和岗位意识,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比较严重,在进行实践教学时缺乏真实性和权威性,不能满足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需要。师资短缺,整体素质偏低。有能力的会计教师到企业做兼职会计,有些学校不但不鼓励、不支持,还被认为是“干私活”,甚至想方设法进管、卡、限。其实,教师从事会计兼职工作正是他们获取会计实际工作经验、实践教学能力、充实教学水平的最佳途径,这是派送教师到企业进行一般的参观和实习所无法达到的。

二、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设想

1.加强教材建设,及时将新知识引入教材

对于在我国经济改革发展中不断出现的新业务和新情况,国家也不断制订出相关的规范措施,并相继出台一些会计法律、法规、制度和相关细则,如《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等,这些文件既是指导会计实务的规范和原则,也是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成果。它们的颁布和实施使得一些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产生变化。会计教学应及时把这些新业务和新经验传授给学生。因此,选择知识内容最新的教材就显得十分重要。应选择那些已将出台的权威性文件所规范的新内容引入教材,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2.加强校内会计模拟实训室建设及校企合作

(1)加大实训场所的建设。创建高起点、设备新、现代化的实训室是实践教学质量的保证。就会计专业来说,完整的、现代化的会计模拟实训室应该主要包括:第一,手工模拟实训室,主要用于手工会计的实训,且实训项目不能仅用于会计核算上,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审计、金融、税收等均应设置;第二,会计电算化实训室,最好配备局域网,主要用于财务软件的演示应用与练习,且在实训室中备有财务软件,这样既有利于学生通过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进行财务软件的演练,又利于教师的案例教学;第三,商务实训室,配备有原材料生产方、供应方、销售方、银行方等,每个环节都配备相关的仿真原始凭证,能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整个流程。

(2)学生在校内通过手工模拟实训和电算模拟实训,仍然难以担当会计工作重任,因为模拟实训的内容与实际工作还是有差异的。为了培养合格的会计人才,安排学生顶岗实习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但是,在现实中,一方面,用人单位在招聘会计人员时,首要条件是要有实践经验;另一方面,几乎所有企业均不愿意接收学生顶岗实习,这样就形成了矛盾。这一矛盾如果得不到妥善解决,忽略了学生顶岗实习环节,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办学只有死路一条。因此,需要政府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加强引导宣传,贯彻执行职业教育方针;企业领导要转变观念,学校要与企业加强联系沟通,建立良好合作关系伙伴,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实现校企双赢,共同培养动手能力强,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会计人才。

3.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性教学

很多中职学校已经意识到了传统学科体系模式已不适合当前的中职教育,并开始尝试采用新的教学模式。

(1)在教学内容方面,应注意课程之间的衔接。合理构建课程体系,整合、重组课程无疑是构建培养方案时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

(2)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创造在课堂上动手、动口、动脑的机会,让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学习知识,激发学习知识的兴趣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

(3)运用案例教学法,突出实践性教学。通过分析会计案例,让学生把所学理论知识运用于会计和理财实践活动中,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中职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充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师的教学活动始终围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而进行。

(4)实践教学是中职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提高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要教会学生自己动手解决某个阶段的会计问题,这样既可以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加强考核评价机制改革

对学生成绩的评价应根据目标多元化、方式多样化、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为全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提出以下改革设想:

(1)由单一测试换成复合测试。提高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所占比例(占60%),平时成绩的评定主要是考察学生对会计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这样促使学生在每堂课教学中都能认真学习认真操作,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在考核内容上注重技能考核。注重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的考核,特别注重实效和学生职业能力考核。在部分课程上实施“以证代考”。考试内容的变化,可以起到导向教学的作用,促进在一般课堂教学中贯彻实践性教学的思想,重视了技能教学,改进教学模式和方法。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会计教学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素质水平的高低。提高会计教师的综合素质,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在不影响本职工作的前提下,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到企业或会计师事务所兼职,以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从而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

(2)经常性地开展会计教学研讨活动,组织教师进行会计新知识的学习,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鼓励教师多承担课题、多撰写论文,通过科研来带动教学水平的提高。

(3)积极鼓励教师读研读博,提高其学历和理论水平。

(4)安排教师定期参加培训,接受专业理论的学习,了解会计环境的新变化,使其在会计知识方面不断得到更新和补充。

(5)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从会计师事务所调入具有会计师职称以上的人员到校任教,同时鼓励教师参加会计职称考试,提高其业务水平,以加快“双师型”队伍建设。

(6)聘请企事业有经验的会计人员开展讲座,把他们在工作中的一些好的做法及时传授给学生。

总之,会计专业教学改革任重道远。我们通过会计教学改革以求培养出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和变通能力较强,善于变通,学习能力强,能胜任工作岗位需求的,高素质的应用型、技能型会计人才,以满足社会的需要。参考文献:

[1]陈迪.关于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探讨与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0,(11).

[2]高峰.中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探讨[J].教育创新,2011,(1).

[3]丁连春.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探索[J].经济与教育,2011.

[4]吕采峰.中等职业学校会计教学改革新探[J].吕梁教育学院学,2009,(3).

[5]陈学元.浅谈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育教育改革[J].教育论坛,2009,(16).

教学改革设想范文2

目前古代文学教学中存在诸多误区:其一,以文学史为中心的教学策略;其二,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其三,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这些均不利于学生专业核心能力的提升,使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本文主要对古代文学的教学误区的成因进行剖析,并提出具体的改革途径。

关键词:

《古代文学》;教学;改革

古代文学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承担着奠定学生学业基础、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重任。近年来,普通高校这门授课时间最长、课时最多、参与教师最多的基石性课程,正逐步丧失其丰沛的活力和能力培养功能,被放逐到“鸡肋”的行列中。这种尴尬的教学效果主要源自以下教学误区。

一、以文学史为中心的教学策略无法培养文学感悟力

从高校教学管理来看,以文学史为中心的教学安排便于检察监督课程进度和课堂教学内容。由于教学计划是全部按照教材目录做的编排,教学监督部门也很容易评判教师的课堂教学工作量多少和完成情况。从教师方面来看,以文学史为中心的讲课方法省力省心,教学难度低。教材已经把相关问题总结得相当完备,而涉及的文学史宏观研究资料丰富易得,备课轻松,讲课出彩。尤其是在课程考核时,教师以教材制作参考答案,评阅试卷按知识点给分,方便精确,不担心学生质疑和管理部门的后期检查,简单省事。学生也认可以文学史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应试教育使得大多数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缺乏大量阅读,反复记诵,悉心体验,古代文学基础不牢,知识面不宽,阐释作品,感悟作品的能力不强,能够熟练阅读古文的学生凤毛麟角。而这种教学法恰好回避了学生的尴尬,只需要一本教材和几页笔记就能顺利轻松地通过考试,助长学生记笔记、背笔记的学习误解。古代文学课程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把握力。古代文学作品是古人的心灵体验和文字表达,要求学习者投入个体的心灵感受和体验。“古代文学是探求人的心灵和情感的学科,不但创作者需要艺术的想象力,研究者同样需要以充沛的想象力去做‘同情之理解’。”[1]由于忽视古代文学作品教学,使“文学作品已经失去了在文学学科中应有的基础,而处在一种知识传授的辅助地位”,[2]架空了学生的能力培养目标。

二、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忽视培育学生的学术能力

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具体表现为“满堂灌”和“一刀切”的教学法。采取“满堂灌”和“一刀切”最利于完成教学任务。因为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内容庞杂,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课时了解古代文学发展历程和纷繁复杂的状貌成了摆在授课教师面前的重要问题。教学组织学生讨论发言、阐释作品、论证观点等活动显然难以完成艰巨的教学任务。最便捷的做法即按照固定程式概括、梳理作家生平、作品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等文学史知识,阐述文学史观点,同时蜻蜓点水地提到大量名作或者名篇名句佐证文学史。例如,李白、杜甫、苏轼都是古代文学发展中“集大成”式的人物,既是课程的重点,也是学生兴趣的焦点。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已经接触了不少他们的生平经历和名篇名作,缺乏的是依据作品从更深的层次去理解李、杜的“集大成者”的不同表现。但在课堂讲解中教师往往该简化生平经历没有简化,该深入解析作品却轻描淡写,没有讲透课程的重点。“最直接的表现是,讲作家必讲生平、思想、艺术成就及影响,讲作品必讲背景、内容、手法、语言。重条分缕析,轻整体感染和心灵的触发,重说明、讲解,忽视描述、抒情,像解剖医生一样冷静与漠然,文学的课堂死气沉沉没有激情,自己都不被感染,怎样感染学生?”[3]由于假设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是平均的,教师在授课时往往采取“一刀切”模式,无视学生兴趣和能力的差异,用普及古代文学常识代替思维、能力引导。同时,由于教师对教学内容有绝对的处置权,随意授课的现象严重,如用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挤压教学中的关键内容、夸大自己的研究领域等现象时有发生。

三、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的教学活动与社会需求脱节

古代文学最主要的教学目标有两个:一是提升学生的内在素养,如情趣、气质、意志、修养等。二是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表达和论文写作、创作等。前者是后者的必要基础。培养学生深厚的人文素养,就是要培养学生出色的语言表达力和写作能力。目前古代文学的教学活动未能重视社会应用,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没能激发古代文学的资源活力。因此,中文专业学生存在基础知识薄弱、独立思维不足、文字表达逊色、发展缺乏后劲等致命缺陷,无法满足社会对中文人才的能力期待与需求。古代文学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不利于培育中文专业学生的核心能力——语言表达。这种教法利于完成教学内容,但在课堂上进行具体的文学能力操练几乎不可能。多数教师在课堂上只是传递诸多已成定论的观点,缺乏示范文学问题的提出、论据的搜集、结论的分析论证过程。大多数时候文学作品只是作为论据罗列出来,教师并未进行精妙传神的赏析。学生无法获得语言表达熏陶和研究思路的启蒙,不能激发学生反复体味揣摩所学知识的动力。加上课后的作品阅读和写作训练不能及时跟进,学生的文学感受力得不到有效的刺激和训练,不会赏析作品,不能熟练写作,也不具备思考与分析文学问题的能力,毕业后难以胜任实际的文字工作。

四、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古代文学教学策略设想

当前社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语言审美力、运用力、创造力、写作实践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等文字应用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不能改变古代文学的现行教学模式,根本无法走到良性的发展道路上来。如何适应社会需求培养出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是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必须面对的问题。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古代文学教学应该引导学生吸收古代文学的养分提高专业能力。策略如下:

(一)教学内容设计科学合理

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应该对每节课都能精心设计,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掌握古代文学课程的学习方法。有效阅读、解析作品的前提是具备并能自觉地运用科学、系统、的文体知识和理论来指导解析文学作品。在课堂教学中应该确定以文学史为纲领,以作品讲解阐释为中心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体会、揣摩作品的情感和表达机巧,激发学生广泛深入阅读的兴趣,促进学生课后自主阅读作品。优秀的古代文学作品本身就是阅读和写作的范例。如何通过感性的文学感悟洞察文学作品中的情感表达技巧和复杂的心理活动、流变状态,使阅读真正有效地启迪心智,创新阅读者的意识思维和语言能力?最便捷高效的途径就是研究古代文学作品。对作品的情感和写作技巧反复揣摩才能真正开启心智,构建并塑造学生的语言体系,完成能力培育的现实目标。

(二)教师重视示范作用

教师的课堂教学应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引导与研究示范。教师梳理文学发展线索、考证作家生平、阐述作品精妙、分析论证文学争议的种种活动,应具有示范性和引导性,让学生理解每一个步骤环节的能力培养功能。教师要以文学的语言向学生示范如何体悟典范作品的美感、如何阐释其表达技巧,培养学生正确阅读古代作品的习惯而非肤浅、机械生硬地肢解作品。教师应教会学生阅读作品的方法,引发其阅读原典的兴趣,积累基本的文学经验,培育出敏锐的文字感受力和文学感悟力,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

(三)建立课外持续性学习和评价的平台,重视学习习惯的养成

古代文学的能力培养空间主要还在课外。能力的养成有赖于扎实的基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反三隅”的教学方法不可能在现代课堂上实现。网络的发展给课外学习提供了方便。教师可以建立网络学习空间加强和学生的互动,及时跟进、指导学生课后的阅读、写作活动,及时回应学生疑问并能迅速找到问题所在。当学生的古代文学的学习习惯养成自然后,能力的持续性发展也顺理成章。同时,一些在课堂教学环节无法进行的文学训练和学习效果评估也可以借着网络传输来实现。例如,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古代文学阅读、能力基础进行摸底,将学生分组,有针对性地布置相应的能力训练作业,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古代文学课程是一座充满营养与活力的宝库,承担着重要的精神导向和能力培育责任,应该朝着引导学生能力发展的方向发展。确保课程教学完成后,学生不但能从宏观上把握古代文学的发展脉络,还能精妙地阐释古代文学作品,有较为扎实的语言功底、基本的写作能力和科研能力。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中“独学不用”“学而难用”要不得。想要学生改变,教师首先要改变思维方式和授课习惯。教学管理部门也应该理解文学教学独特性,信任和支持教师的教学改革。

作者:田宁 徐剑锋 单位:西安工程大学人文学院 西安航空学院

参考文献:

[1]马东瑶.对古代文学史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2(2):47.

教学改革设想范文3

关键词:专业课程;作物育种学实验;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031-03

《作物育种学》是农学等专业的主干课程,是研究作物新品种选(繁)育理论与方法的科学。基本内容包括创造优良品种和良种繁育两个方面,其中,良种繁育已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种子科学,新品种选育是当今“作物育种学”的主要任务。当今,农业的基础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优质、高产、高效作物新品种的培育已经成为科技领域一项重要工作,因此必须大力培养这方面的人才,加强《作物育种学》的教学工作。

一、《作物育种学》的学科特点

作物育种学主要以遗传学和进化论为基础理论,涉及植物学、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学、农业气象学、生物统计与试验设计、生物技术、组织培养、作物栽培学、作物耕作学、生态学等许多学科,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1]。作物育种学与其他专业基础课不同,它要在生产实践中直接应用,既要掌握理论知识,又要具备实践技能,实践性强是作物育种学区别于其它学科的一个显著特点。“育种学发展到今日,虽然其科学的成分日益增多,但由于生命运动过于复杂,迄今还有许多未知的领域。因此,育种的成就不仅依赖于科学,而且也依赖于尚未上升到理论的经验。”[2]换句话说“育种学也是一门艺术”[1],艺术需要实践,从实践中总结经验,这需要长期的磨练和积累。理论教学使学生掌握育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实现育种目标的主要途径,但育种的理论与方法只有回到实践中去,学生才能充分理解,形成具体的内涵,否则是抽象的、朦胧的。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启发学生的思维,更好地掌握育种理论的精粹。因此,《作物育种学》教学既不同于以系统理论学习为主的基础课教学,也有别于培养技术实用型人才为主的课程教学,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技术性很强的综合应用学科,涉及学科面广、融合交叉性强。《作物育种学》教学中实践教学应该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作物育种学》实践教学的现状

1999年大学本科扩招之后,学生就业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以前的分配就业转变为双向选择就业。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学生既要掌握理论知识,又要具备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为了扩大就业面,增加就业机会,教育部门要求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开展“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教育[3]。在这种人才培养思路下,教学为了面向就业市场,必须减少专业课的课时以增加素质教育课程,并重视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样,势必要减少理论课的时间,相应增加实践教学(包括实验教学和实习教学)的时间。但是,长期以来,实验教学都是以教师为中心,安排几个验证性实验,学生按照教师设计好的实验步骤进行,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是认知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往往忽视了学生自主获得知识的潜在能力和理解知识的差异性,掩盖了学生的个性发挥,忽略了学生积极思维和创新意识,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并且,这样的实验教学也忽视了其目的——巩固和加深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以我校为例,最新教材《作物育种学总论》[4]有20章,一般只能安排56学时,其中,实验课16学时,约占30%。《作物育种学各论》[1]编排了32种作物,一般选择讲授当地主要的几种作物,也只能安排56学时,其中实验课16学时,约占30%。按传统的做法,每个实验一般必须在3~4个课时完成,因此只能安排一些简单的验证性实验,目前作物育种学的实验教材都是这样,无法对育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实验设计,未能建立起与理论教学相呼应的实验教学体系。实习教学环节是在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完成后进行的,其目的是在实习过程中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生产上的实际问题。以我校为例,安排80学时(4周),按照不同的作物进行。由于学时数和作物生长季节的限制,很难顾及实际工作中的主要育种途径和育种全过程,也难以建立起与理论教学相呼应的实习教学体系。这样,尽管经过了理论、实验、实习等教学环节,学生对育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还是处于混沌状态。实践教学必须与理论教学相呼应,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育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在实践中灵活应用。

三、《作物育种学》实践教学改革的具体内容

育种过程是人工进化过程,与自然进化过程一样,包括变异、选择、遗传三个环节。创造变异和选择变异这两个环节体现在各种育种途径和方法中。图1概括了育种学原理的基本框架,列出了主要的育种途径与方法,包括选择育种(包括无性繁殖方式的芽变)、杂交育种、回交育种、诱变育种、远缘杂交育种、倍性育种、杂种优势利用、轮回选择、细胞工程育种、转基因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

杂交育种是通过有性杂交创造变异,在杂种后代中选择目标变异的过程,其理论基础是有利基因的重组和目标个体的选择;选择(系统)育种的实质就是选择自然变异,其选择变异的方法与杂交育种是一致的;回交育种、远缘杂交育种、轮回选择育种是特殊的杂交育种,因此,杂交育种是最基础的育种途径,应用最广泛、最富有成效,集中体现了育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应该作为实习的一个重要内容。杂种优势利用在生产上应用广泛,如杂交水稻,杂交玉米,杂交油菜等。育种过程包括亲本(自交系)选育和组合选配两个环节,这两个环节都建立在杂交育种的基础上,但其主要的理论基础是杂种优势形成理论和杂种优势实现途径的理论,具有独特的、完整的理论体系。转基因育种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是当今发展起来的新技术。转基因育种打破了物种之间的生殖隔离,使得基因能在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之间交流,创造变异的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实现了传统的表型选择向基因型选择的转变,选择变异的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而可以使育种从经验变为科学[5],已经显示出其重要的育种地位。诱变育种和倍性育种的核心内容是诱变技术,如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加倍技术,学生相对容易掌握。细胞工程育种主要是指利用花药组织培养、原生质体培养、体细胞融合等技术进行育种,这些技术属于生物技术范畴。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杂交育种、杂种优势利用、转基因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4条育种途径基本概括了主要的育种原理和方法,是普遍应用、成效显著并代表未来发展的育种途径。前两者一般称为传统育种,后两者一般称为分子育种,后两者建立在前两者的基础上。实践教学应该把以上4条育种途径作为重点,但是以上内容要安排实验,每个实验仅仅用3-4节课是无法完成的。为此,必须对实践教学进行改革:1)总论安排56学时,详细讲解育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重点讲解杂交育种、杂种优势利用、转基因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4条育种途径;各论安排40学时,主要讲解自花授粉作物(如水稻和小麦)、常异花授粉作物(如棉花和油菜)、异花授粉作物(如玉米)等代表性作物,重点讲解表1中与实习相关的内容,与后面的实践教学相呼应。2)实验教学和实习教学结合起来,安排96个学时,具体见表1。受课时数的限制,只对不同作物共通的育种基本原理和方法安排实习,触类旁通。鉴于此,安排杂交育种、杂种优势利用、转基因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4条育种途径,对育种的整个过程(一种作物完整的生长周期)进行实习。这样的实践教学完成后,学生可以较好地了解育种的完整程序,理解育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四、《作物育种学》实践教学改革的实施方法

作物育种学作为农学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一般在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修完后,在三年级开设。对我校来说,若按本文的改革思路,在开设作物育种学实践教学(三年级下学期)之前,已经修完了植物学、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学、农业气象学、生物统计与试验设计、生物技术与基因工程操作、组织培养、作物栽培与耕作学等课程,并且都有实验课教学,已经掌握了较全面的实验技能。此时,应该由以加深理解基本概念和训练基本技能为目的的验证性实验向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转变,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实验动手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及查阅中外文资料的能力;培养锻炼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科研素养。

具体做法是,以上4条育种途径,设计5个项目(表1),分别由5个老师指导,由学生自己进行实验设计,要求涉及育种的完整程序。考虑作物生长季节和学生的课程安排(三年级上学期学总论,三年级下学期学各论),实践教学于三年级下学期开始,四年级上学期结束,跨一个学年。实习内容和选择的代表性作物与其生长季节相适应,力求了解作物生长的一个周期。做到人人参与项目设计和实施的过程,在项目设计和实施过程中理解和掌握育种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这样“以项目为主线、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改变以往“学生按照现成的实验步骤做”的被动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同时也是对实验设计者、实验指导者和实验管理者的教学水平、学术水平、创新能力的有效检验和促进,有利于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盖钧镒主编.作物育种学各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1-9.

[2]侯喜林,房经贵,陈发棣,等.《园艺作物育种学》教材建设的思考[J].中国农业教育,2001(3):31-32.

[3]王茜龄,余茂德,敬成俊.桑树栽培及育种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蚕学通讯,2010,30(1):57-59.

[4]张天真主编.作物育种学总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5]万建民.作物分子设计育种[J].作物学报,2006,32(3):455-462.

教学改革设想范文4

一、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信息时代的来临,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高等职业是要培养出基础扎实、能力强、素质高且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电工基础》是工科电类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程。该课程的教学目的是系统地介绍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定律、基本分析方法。它是《电子技术》等课程的前修课程。它在专业课程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不可动摇的。它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实践能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实验课程是理论课程的延续,是对理论知识的验证,是对理论知识的巩固和拓展。由此可见,实验课程是课程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设计能力的培养是实验教学的中心任务。传统的的实验教学模式无法适应创新教育的需求,改革势在必行。因此运用传统实验方法和现代EDA技术相结合,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完成综合型、设计型实验。

二、传统实验教学现状

传统教学体系中认为实验教学是对理论课的验证和补充,实验教学的目的也是为了加深对理论课的理解。因此,许多实验是以演示、验证理论知识为主,因而使得实验课的学时比例模糊,更谈不上实验教学体系的完善。

传统教学体系中实验课是验证性实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几乎没有。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按规定的步骤去做实验,得出大致相同的实验报告。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状态,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传统实验教学手段单一,只有常规实验,没有充分利用电化实验教学、计算机辅助实验教学来进一步提高实验水平。学生的动手能力差异。

三、基于EDA技术的实验改革

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电子产品已与计算机系统紧密相连。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是在计算机辅助设计CDA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在EDA技术中,人们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关于电路的各种功能设计、逻辑设计、性能分析等。将EDA技术应用于电工基础实验教学,是今后实验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职业学校的实验教学应该以训练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和创新思维为教学目标。因此,将不受实验室硬件条件限制的EDA技术引入到电工基础实验中来,是高校实验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

基于EDA技术开设电工基础实验,利用软件进行仿真实验,可以弥补实验设备不足、实验设备老化、元器件短缺的缺点,从而降低实验教学成本。还能利用软件中的各种仪器设备和分析方法,使学生更快更好地完成实验内容,帮助学生更快更扎实地掌握基本知识,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将EDA仿真技术和传统的电工基础实验教学相结合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对传统的电工基础实验教学的一次改革,同时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提高学生的竞争力,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目前,我们主要采用的EDA软件有:电子工作台EWB等。EWB是电子电路设计,虚拟仿真软件。该软件基于PC平台采用图形操作界面虚拟仿真了一个与实际情况非常相似的电子电路实验工作台。它提供了与实际情况相同的数千种元器件模型,近十几种常用的测试仪器仪表和十多种电路分析功能。它几乎可以完成在实验室进行的所有的电子电路实验,非常适合电子类课程的实验教学,并可将设计好的电路通过Prote格式的网络表格进行PCB制版。

将EDA技术引入实验教学,用EWB进行仿真模拟课程设计,元器件选择范围广,参数修改方便,电路调试便捷。学生可以不受元器件的限制,不用担心设计实验失败,从而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得整个实验过程变得生动活泼、饶有兴趣。

四、EDA技术引入使开放式实验室成为可能

实验教学是理论教学的补充和延续,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传统实验教学大多结合理论课程开设实验,实验室只是在教学计划规定的实验时间段内才开放。而开放式实验教学是一种现代化教学方式,实验室在时间和空间上双重开放。将实验时间交给学生,让他们自行安排。学生在实验中的角色和地位由被动变为主动。他们不仅是实验的主体,更是实验过程的主导者,教师只起指导作用及提供技术服务。

实验室每张实验台都配备了一台用于电路仿真的计算机,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及时根据实验测试情况调整电路参数,把EDA和实际电路调试有机结合起来。既克服了纯仿真的非真实性缺陷,又能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指导实际电路调试,加快实验进程。

五、将EDA技术贯穿在实验教学中

自EDA技术引入《电工基础》实验教学中后,明显改善了教学质量。在理论教学中,计算机仿真的应用使理论分析得以验证;在实验教学中,学生通过硬件实验与仿真实验相结合,即锻炼了学生动手能力又让学生学习了电子设计自动化的方法,为其今后设计电路奠定了良好基础,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EDA仿真技术与传统电工基础实验相结合,既能够传授实验技能,又能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促使学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因此在教学中,要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基础到综合、由理论验证到创新设计、循序渐进的原则,按照基础型、综合型、创新型三个层次开展实验教学。基础型的实验以定理定律的验证为主,由学生通过EDA软件搭建实验电路进行仿真。综合型的实验以学生动手为主,教师辅导为辅,教师只给出设计要求或者设计指标,让学生自由发挥,自己查阅资料,设计电路。创新型实验就是学生自己动手,自己动脑,主动学习,通过无题目、无要求、无步骤的自主型实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给他们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发挥想象,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六、结束语

EDA技术应用于实践教学模式探索的重要性和可行性。进一步证明了实验教学应当以EDA仿真技术为突破口,迅速推广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充分利用计算机的诸多强大功能,实现教学形象化、多媒体化、各科的仿真技术化。并广泛运用计算机的软件功能制作多媒体课件,以取代原始落后的教学设备,彻底解决部分实践性环节教学难题,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教学成本,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培养更多更好的新型实用人才。

参考文献

[1]彭安华.电工电子实验教学改革探索.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年01期.

[2]彭爱梅,尹玉军.基于EDA技术的电工基础实验改革研究.考试周刊.2008年50期.

[3]严国红.电工电子实验教学改革.高教发展研究中心.2005年第一期.

教学改革设想范文5

关键词:器乐教学;现状;改革;分级教学;目的与意义

中图分类号:J601文献标识码:A

高等师范院校的器乐教学,几十年来,一直存在着两大现状:一是沿袭着一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口传心授,也就是人们通常理解的那种师傅带徒弟的方法,一个师傅,一种派别,排他性普遍存在。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从某个层面来讲,它已远远偏离了师范教育这一宗旨,而向着艺术院校培养专业演奏员的模式靠拢,更谈不上用一个统一的教学标准与要求来衡量。因此,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师范的特点,知识面狭窄,实际动手能力跟不上,且又与真正社会文艺团体的需求吻合不上,而这些学生却又往往觉得自己怀才不遇,心高气傲。就是人们通常说的那种“眼高手低”;二是绝大多数高师的器乐教学不被重视,他们无视学生有无器乐演奏基础的现实,统统用大课形式进行教学。有的学校甚至干脆就将器乐教学这一重要的高师音乐专业教学环节排斥在教学计划之外。如何扭转上述现象,从根本上解决这一持续了几十年的问题,使其教学既体现出师范性的特点,又能充分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最根本的是一种观念的改变,一种培养目标认识上的改变。

高师培养的学生,应该是一种复合性的人才,一种以一专带多能,并能充分适应于各级各类中、小学校需求的人才。这种观念,应该说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至今起码也有十几年了,但是真正在高师音乐专业具体教学中,有否有实质性的体现?甚微。如何将这一观念真正落到实处,我觉得,我们教育主管部门,我们广大的高师教师,应该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大家可以潜下心来,作一些社会调研,真正了解当今乃至今后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而不是闭关自守,惟我独尊。器乐教学是高师音乐专业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更新观念,调整思路,跟上改革的步伐,是关系到人才培养的千秋大业,勿庸置疑。

笔者从事20多年的师范器乐教学,深感高师的器乐教学若仍然延续那传统的教学模式,路只会越走越窄,社会的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的确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怎么改,才能更有利于人才的培养?更有利于社会的需求?这是一个人才的世纪工程,怠慢不得,除了舆论的导向、方向的制定,直至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的调整以外,广大器乐教师观念的改变,思路的调整,无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四年高师器乐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案,我认为采取器乐分级教学的方法,不失是一个行之有效的设想。当然,这种教学思路的整合,需要一个从认识——实践——调整——再实践,直至完善的过程。这期间,肯定会遇到许多没有想到的困难与阻力,这需要大家共同出谋划策,不断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把它当成一个历史使命来完成。

为什么要进行器乐分级教学?怎样进行器乐分级教学?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作进一步的阐述。

一、器乐教学的现状

(一)几十年来,全国大多数高等师范院校的器乐教学,一直得不到重视与认可,个别学校一些领导,甚至是音乐院系的领导,因为其本人专业是音乐理论或声乐,同时又缺乏广泛的调研,极其狭窄地认为:高师音乐,只需要钢琴与声乐,器乐教学只是副之又副。他们完全不知道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教学大纲与计划中,器乐教学所占的地位与比重,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三驾马车并驾齐驱,即理论、声乐与器乐(含钢琴)。从其中大家也不难看出,钢琴也只是器乐范畴中的一个分支。据笔者了解,如今中小学所需要的音乐师资,已不仅仅只是会唱歌、弹琴,而是需要比较综合性的人才。为进一步加强对器乐教学的重视,国家教育部已将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的教学方案作了重大的调整,进一步强调了器乐教学在高师音乐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加大了器乐教学在教学计划中的比重,并在全国一些高等师范院校中进行了试点。同时今年开始在今后的每一届全国高等师范院校“珠江杯”学生技能大赛中,增设了器乐比赛这一项目,每个参赛学生必须在弹与唱的基础上,再进行器乐的比拼,以此来衡量一个选手是否具备师范生的全能素质。

同样近些年来,大家也知道社会各界对加强中小学生的素质教育,对他们学习减负的呼声,已是越来越高,无形中,也对中小学艺术教师的综合能力有了更进一步的要求。就拿音乐教师来说,就是要求你既要具有上好音乐课的基本素质,同时又要具备懂乐器,能根据学校学生的具体情况,组建学校的学生民乐(或管弦乐)团队,带领学生进行正常的器乐社团活动,并能代表学校,参与各种的器乐比赛。可令人遗憾的是,十多年来一些高师音乐专业的器乐教学,一直处于一种有名无实的状态。有一些高师学校的音乐专业,虽然开设了器乐课程,但校方只从课时的缩减、成本的减少方面考虑,而未从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方面考虑。不管学生进校的器乐实际程度,课程的设置统统是按5-7人一节课安排,如此这般,就导致了下列情况的出现,那就是教师在实施具体教学过程中非常困难,大多数老师在经过无数次尝试该教学模式,却总是以失败而告终,同时又在无数次反映都无效的情况下,最后只能得过且过,按照学校的意图,将有器乐基础的学生,有的甚至已具备较高水平的学生与从零起点的学生混搭在一起上课,这就从根本上贻误了学生;而且这种混搭上课的方法,大大挫伤了一部分基础较好的学生的学习热情,造成他们消极、逃课,严重影响了教学秩序。这些现象的存在,不得不说是教育的悲哀,严重地说是在犯罪。

(二)高师器乐教学,缺乏统编教材与统一的量化标准。目前社会上的器乐书籍(教材)琳琅满目,但真正适合高师器乐教学的教材,几乎没有。因此在实施具体教学的过程中,各学校各做法。说实在一点,就是在于各个器乐教师,根据自己的专长与所好进行教学,这样一来,给予各器乐教师的空间更大了,接踵而来的这种随意性更趋严重,文章前面所谈到的那种偏离师范教育的轨道,用培养专业演奏员的方式进行教学,以及那种口传心授的教学模式得以继续的繁衍,教学缺乏系统性与科学性。据笔者了解,目前高师的器乐教学,其教材的使用,一直来源于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种现象是,一些高师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仍然沿用某个学校或某个出版社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甚至五、六十年代出版的教材。就这一现象,无论从教材的时代感、知识的更新、技术的进步等方面来看,都是不可取的。诚然,优秀、传统的东西,一定要继承,但这还远远不够,我们大家更应该思考的是如何在继承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光强调传统,而没有继承,反而会丢失传统;同样,光有继承,而没有借鉴与发扬,也就难以发展。更何况知识在日新月异地更新,技能也在不断借鉴中日趋完善,我们若仍在因循守旧,固步自封,将会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才的培养,永远背上贻误人才的骂名。

第二种现象也是普遍存在的,那就是有一些器乐老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主要依赖着某一个地方的器乐考级教材,来进行器乐教学,这样做就更大错特错了。大家都知道,目前社会上广泛的业余考级,其宗旨是普及与提倡社会各阶层的器乐爱好人士(青、少年,乃至中、老年人)学会一门乐器,以此来作为自己的一个爱好,它的出发点与系统性和我们高师器乐课程开设的培养目标,完全是大相径庭,我们的指导思想是,培养学生在学会某一件器乐的基础上,能参与今后社会性的辅导工作,这更强调的是一种高素质及综合能力的培养,这二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更何况仅用考级教材来作教学教材,就系统性科学性上来说,也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为了改变上述现状,也是为了规范高师的器乐教学,有一个统一的衡量标准,必须对器乐教学作一个彻底的改革。我认为,首先应该召集相关高校具有一定教学经验与水平的器乐教师,在认真学习并深刻领会国家教育部就高师器乐教学的培养方案之精神的前提下,重新编写符合高师学生器乐学习的具体情况的教材,然后在具体教学中采用器乐分级教学的方法进行教学,我认为这是一个确实可行的办法。

二、器乐分级教学的具体方法

(一)从零起步的学生。按照学生在校三年半(即七个学期的时间来计算,因为还要考虑到学生实习,毕业论文的答辩,都将在最后一学期完成,所以该时间不再考虑其中)可分成三个阶段来完成教学任务。即我们所讲的分级教学,它们分别是基础级(三学期),应用级(二学期)与提高级(二学期)。每个学生必须修完前两个级别(基础级,应用级),方可取得满学分,而最后的提高级,只是学器乐的部分选修学生,在圆满学完前两级别,取得较优异的成绩后,仍能有一定潜力、并在具有足够的能力与兴趣的基础之上,进行的一种提优教学。每完成一级别的教学任务,必须通过严格的考核,不合格者继续跟下一年级学生重修,仍不合格者,则不再给机会重修,作不合格处理,学生毕业前夕,必须完成前两个级别的考核,合格者方能毕业,以下就每一级别的教学,作一具体说明。

1.基础级。初步了解所学器乐的基本演奏常识与基础理论,基本掌握两手相关的演奏技巧,较熟练地运用5-7种常用调演奏相应的练习曲与小乐曲,较好地、较完整地演奏篇幅相应短小的独奏曲,并对相关乐曲具有一定的鉴赏与分析能力和音乐表现力。在该阶段,可以以小组课(5-6人为一组)的形式上课。

2.应用级。学生经过第一阶段(基础级)的学习与考核,已具备了基本的学习与演奏能力,在此基础上,进入第二阶段——应用级的学习。该阶段可分成两步走:

第一,加大信息量与知识量的储备,以各地方的民族民间乐曲和传统的优秀曲目为核心,加强学生对各民间音乐特点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下,学习与演奏一些优秀的、脍炙人口的传统曲目,在这过程中,应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与情况,有选择、有针对性地教学,在系统掌握有关理论知识与技能的前提下,能较好地演奏技巧较完整的、并具有一定篇幅的独奏曲,使学生们的音乐表现能力与艺术感染力向前迈了一大步,完全能够胜任器乐、声乐作品的独奏、合奏与伴奏。

第二,在前一阶段学生已打下了较扎实的学习与演奏能力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能运用所学过的相关知识,为一些乐曲(合奏曲、齐奏曲、重奏曲等)拟订相应的左、右手演奏技法,并能在以相关的理论知识为指导的前提下,为一些单旋律作品,为一些单旋律作品,作一些简单的编配,同时通过一定的艺术实践,能组织好中小学进行排练,较好地胜任中小学及中等专业学校和校外教育机构的器乐教学和辅导工作。

在完成了上述两步,并通过严格考核基础上,大部分学生已基本具备了器乐应用级的结业条件,由此而告一段落。

3.提高级。在经过严格考核,已完全达到应用级,并具有较强的演奏能力与表现能力的部分学生,被选入最后阶段——提高级的学习。该阶段主要从技能技巧与提高演奏能力上加以强化,作品涉及面广,着重向学生传授一些具有技术性与地方性风格的音乐作品,及一些优秀、经典的传统曲目,并根据学生学习情况,适量介绍一些外国作品,进一步提升学生对音乐作品的表现手法,加强学生器乐演奏中层次、句法与色彩能力培养,努力提高学生自身的艺术修养与审美能力,具有一定演奏水平。

应用级与提高级的上课形式为一人一节的小课。

(二)有一定器乐基础的学生。入校后因为个体差异的特点,已不再适合上小组课,而此时应以小课的形式(一人一课)进行授课。这一类型的学生在三年半的时间里,仍可分为三个阶段完成教学任务。第一阶段为调整期(三学期时间),主要是纠正学生以前具体操琴过程中的一些错误,然后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系统地为学生补足以前基础学琴时所没有学到的东西,为平稳过渡到应用级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二、第三阶段与上述的应用级、提高级相吻合。

三、器乐分级教学的目的与意义

教学改革设想范文6

(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新疆 奎屯 833200)

【摘 要】从教学改革的角度出发,结合多年的专业课教学、学习和教学管理工作经验,谈谈对中职建筑施工专业的《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想法和思路。

关键词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

办学30多年来,《建筑结构》课程一直是我校建筑施工(中职)专业的核心课之一,到了2004年我校也有了建筑工程技术(高职)专业的招生资格。经过多次的企业调研、论证,同时参照疆内外的部分兄弟院校的做法,结合我校实际,修订了中职建筑施工专业和高职建筑工程技术的人才培养方案也已经过了几年。回头一看比较两种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的设置,实习、实训安排等个个教学管理环节,发现是大同小异。这种局面在目前的生源质量偏低、毕业生就业难度日益严重,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岗位能力要求越来越专业化的今天,特别是对初中毕业的中职生来说显得很不科学。这需要我们必须地对个个专业课甚至整个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大幅度地改革。

1 调整课程教学目标

建筑结构类课程就是以这一受力体系为研究对象而开设的一些课程。对于中职建筑施工专业,一般包括“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建筑结构抗震构造”、等内容。其基本任务是让学生具备在工程实践中分析和解决一般结构问题的能力,具有对一般结构构造的正确理解能力和熟练识读施工图的能力。更是学生在这些工程事宜中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2 按照课程教学目标改革教学内容

选择教学内容应坚持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强化重点、弱化难点。大部分建筑结构课程教材中往往只是对四大部分的内容进行了排列组合,单独讲解,并没有把它们有机的整合到一起,使学生学起来知识点过于独立,很难理解。以下是对《建筑结构》课程的教学内容提出的改革意见。

2.1 整合教学内容

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培养的核心能力是施工能力,而不是结构设计能力,施工的首要任务就是识读施工图纸,同时应具备在建筑施工技术与管理工作中分析和解决一般结构问题的能力。我们的大部分老师的教学大纲舍不得砍掉教材内容,书上有什么内容,讲什么内容的坏习惯。缺乏针对性。所以要教材当中的过于深度的理论研究,详细的室内实验过程,理论计算 等内容适度的进行简化。比如预应力损失值的计算,结构构件挠度、构件破坏过程、裂缝宽度计算等。

2.2 强化构造知识

传统的《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注重理论知识讲解,弱化构造知识讲述。很明显,这使得基础知识本身薄弱的中职学生学习起来更加的困难,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实际上绝大部分的中职学生走出学校面对的工作岗位是施工管理岗位,而不是结构设计岗位,所以说建筑构造知识往往在很大程度上比理论设计知识更加适用于中职学校的学生,所以教师应该结合中职学生工作岗位的需要,弱化理论计算部分,强化规范中的构造知识。

2.3 增加平法施工图识读教学

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必须具备的就是识读施工图的能力。而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只注重各类构件的配筋设计和识读传统的结构施工图,而忽略了教授平法施工图的识读。近年来平法施工图已广泛应用于混凝土结构工程中,为了适应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结构》课程也应相应的增加平法施工图识读的内容,并且应作为授课重点进行讲解。

3 改革教学方法

3.1 采用多媒体教学

《建筑结构》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尤其是在讲述各种受力构件的破坏形态时,学生往往难以想象整个破坏过程,这时可以采用动画的形式把构件从受力到最终破坏的整个过程给学生演示出来,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同时在讲解各种受力构件的配筋时,由于很多学生没有去过施工现场,难以想象构件的布筋是什么样子的,教师可以利用施工现场的图片,给大家展示出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市场上出现了很多的仿真软件,可以实现构件配筋的三维效果图,同时可以多方位旋转,这样更能够使学生直观的看到构件中的配筋,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2 加强实践教学

课堂教学讲授的内容是很有限的,对于建筑结构这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来说局限性也很大,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很多情况下学生想象不出来工程中的实际情况,所以实践教学环节就显得至关重要。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工地进行参观,在参观的过程中讲解各个知识点,使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同时也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应用能力。

4 改变考核方式

传统的《建筑结构》课程的考核方式往往采用卷面考核,以结构设计为主,这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说并不实用,而我们应更注重知识的应用与能力的培养,所以应该改变课程的考核方式。可采用平时作业占20%,识读施工图占30%,卷面考核占50%。通过改革考核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努力使中职学生所学的知识能够学以致用,适应工作需要。

参考文献

[1]陈翔.高职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与实践[J].山西建筑,2008,2.

[2]康文梅.高职建筑结构基础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