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爱听的故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生爱听的故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生爱听的故事

小学生爱听的故事范文1

【关键词】 小学教学;口语交际;欲望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4-0-01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说话又是人们进行交际的手段。为此,小语教学大纲把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做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这就要求全体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除合理使用教材,还结合学生实际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交际内容,以切实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就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对小学生的成长来看,口语交际是训练聆听、表达、合作、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能力的综合训练,这种能力是一种在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灵活、机智的听说能力和待人处事能力,不仅表现在说的准确、流利上,更表现为说的状态及形式上。目前,小学生听、说、读、写诸能力中,最不够的要数“说”的能力,学生不善于用口语与他人沟通思想、交流情感的现象普遍存在。因而对小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是必要的,也是应该重视的。针对当前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特征,就如何改进口语教学,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方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点进行训练。

一、激发学生兴趣,点燃说的欲望

1、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入手。教师要引导小学生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乐于与人交流,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并结合课外阅读,共同讨论。教学中,教师要做到语言亲切、诚恳、贴近学生年龄特点,站在学生的立场,与学生一起说、一起想,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经常与学生共同聊天,一起讲故事,续编故事,打开学生的话匣子,引起学生的共鸣,丰富口语交际的内容,增大口语交际面。

2、在听的基础上产生说的欲望。听是说的基础,学生只有愿意听,才能在听中学到知识,学到说的方法。针对小学生年龄小,注意力缺乏持久性,传统的说教只会增强学生的厌烦情绪。教师可结合他们爱听故事的特点,把一些知识性的内容转化成故事,吸引学生注意力。如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一文时,可借助惟妙惟肖的讲解和生动形象的体态语言,使学生爱听,再在学生爱听的基础上创设情境,使学生有说的欲望。针对一些学生胆小、不敢说的情况,教师要善于锻炼学生的胆量,有意识地在课堂上创造条件,根据不同学生的各自特点,有意识地让学生到讲台前回答问题。如每天利用晨读时间让学生用简短的一句话介绍自己、说出自己的爱好,引申到用一、二句话介绍自己家里的情况、一天的见闻、高兴或伤心的事等,或者把诗类、故事性强的课文让学生到讲台前宣读、宣讲,培养学生敢于在正式场合说话的勇气,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创设情境,达到训练说话的目的。儿童时期是想象力表现最活跃的时期,在教学中积极创设情境,可以达到训练说话的目的。如在教学《小鸭子得救了》时,可要求学生看图编故事,将课本上的单幅图制成复合幻灯片,分步出现,创设故事情境。课始,用录音机播放小鸭子喊救命的呼叫声,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小鸭子怎么了?这时幻灯出现河边大树下小鸭子掉进坑里的情景,把学生带入故事的情境中,再引导观察周围环境,想象事情发生的原因。接着加上覆盖幻灯片,出现提着小桶的小熊、扛着竹竿的小猴以及长鼻子大象,让学生观察小鸭子的喊声引来了谁,想象他们会怎样救小鸭子,并分组表演他们救小鸭子的情景。这样创设情境,步步引人入胜,紧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如临其境,观察、思维、想象和表达能力都得到最充分的发展。

二、创设交际条件,激发交际欲望

口语交际是训练听话、说话能力的一种形式,是一种双向甚至多向互动的言语交流活动。学生只有在动态的双向或多向的互动活动中才能增强口语表达能力,形成由语言、做人、生存等因素构成的口语交际能力。

1、注重课前准备。教师可以安排一些和教学内容有关的活动,如安排游戏、课本剧、参观等,或者制作一些教学工具,如激发学生兴趣的图片、动画等。由于小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比较低,所以学生的课前准备往往还是需要教师的安排和指导。因此,在课前,教师要事先安排一些活动作业,让学生熟悉口语交际的内容。例如在上《春天在哪里》时,教师课前可先让学生自己观察春天的特点,然后带学生在学校内找春天。最后让学生把自己眼中的春天画下来,这样,学生在上课的时候就有了想表达的内容,想交流的愿望,对课堂教学的效果有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2、精心设计活动。活动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精心设计和组织各种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如组织“钉扣子”等比赛,然后按先后顺序让学生说活动的经过、结果及自己的感受,又如在组织手工剪、贴、画活动时,由教师提供几个简单的图形或符号,让学生通过手工剪、贴、画后,再向同学们介绍自己所完成的过程及其内容。活动中,教师要组织、引导学生讨论活动中的感受,为学生发表意见创造机会,尤其注意让平时少说话的学生发言,在发现到学生的长处时要当场表扬,让很少说话的学生敢说话,说了话又得到大家的表扬与肯定,让学生对自己说话的能力产生信心。

3、课内多项互动。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口语交际的互动性,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如在教学《我们身边的垃圾》时,教师由课件出示垃圾图片,引发垃圾从哪里来的话题,由垃圾的对话引发汇报垃圾处理方法,由评选环保小卫士引发说说自己处理垃圾的想法等。师生共创生气勃勃、富有创意的课堂氛围,这样,能使学生从竞争、合作的经验中获得自尊和尊重他人、社交能力和自我调整的能力。

综上所述,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一项长期的教学实践活动。教师要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出发,把口语交际训练贯穿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口语交际的魅力,以养成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

参考文献

小学生爱听的故事范文2

关键词:课外阅读;推荐读物;介绍方法;培养兴趣;开展评比

一、向学生推荐优秀的课外读物

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阅历不深,原有的知识也不太多,所以课外书的选择上常常不知如何取舍,这样就要求老师适时地向学生推荐合适的课外读物,在教师推荐课外读物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结合课堂教学选择推荐

有目的地进行课外阅读,既能增强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又能提高他们课外阅读的质量,如学了《智取生辰纲》之后学生对梁山好汉充满了敬佩之情,此时可适时向学生推荐《水浒传》,学了《三打白骨精》之后孙悟空神通广大,有勇有谋的形象跃然纸上,此时可向学生推荐《西游记》等。

2.结合学生年龄特点选择推荐

小学六年学生年龄跨度大,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对课外读本的兴趣要求不同,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应该推荐不同的读物。向低年级学生推荐内容短浅的童话、寓言、儿歌,如《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画画猜谜唱儿歌》等,中年级学生比低年级学生知识面有所扩大,阅读能力有所增强,可给他们选些革命故事、科幻故事等,如《雷锋的故事》《地心游记》。高年级学生阅读能力有了进一步增强,知识进一步扩充,可给学生选历史故事、小说、自然科学读物等,如《岳飞传》《西游记》《神秘的宇宙》。

3.结合时代特点适当推荐畅销课外读物

儿童畅销书风靡校园,这种具有时代特色的课外读物也是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宝贵契机和资源。很多图书有充分的流行因素,其中包括正义的感召、美好的幻想、过人的机智及天真的童趣等。对这种课外阅读,教师要引导小学生积极亲身体验,使其能真正产生发自内心的激动和兴趣。比如,郑渊洁的“皮皮鲁”和“鲁西西”等系列童话故事,《哈利・波特》《魔法学校》。

二、培养阅读兴趣,让学生爱读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读书的欲望增强,产生阅读的兴趣,才能开发心智,主动去了解、研究,渐渐培养学习的持久性,提高读书能力。那么就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如可以通过讲故事制造悬念,激发阅读兴趣。小学生爱听故事,特别是一些童话、寓言等更是百听不厌。因此,可以利用读物本身的特点,如果从讲故事入手,让学生在趣味盎然的故事中体验到阅读的快乐,阅读的兴趣就会油然而生。可以给学生讲一个有趣、生动的故事,在故事讲到精彩处戛然而止,然后告诉学生故事的结局就在哪一本书上,这样,孩子们就会根据教师提供的信息,迫不及待地到课外阅读中去寻找结果。

三、介绍方法,指导阅读

学生要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离不开科学的阅读方法。因此,我们要利用课堂,把阅读方法的指导寓于课堂教学之中,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这样学生能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在课外阅读中加以实践应用,促进知识和能力的迁移。

1.浏览性阅读

主要针对一些长部头的书籍,例如名著:《水浒》《三国演义》等。教材中节选了些中外名著的各种章节,在指导学生阅读原著时,要求可放宽,只作走马观花的浏览。这种阅读不受时间限制,比较轻松,而且文艺作品故事性强,有很大的吸引力,阅读速度自然加快,读后合书而思,也有不少可回味品评的东西。

2.吸收性阅读

以获取读物中的知识为目的的阅读称为吸收性阅读。主要针对知识性读物。因为对待此类读物既不能追求快速,不能观其大略,也不是语言优美的篇章,适合背诵积累,而是要理解每个知识点,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

3.细品型阅读

针对语言精美的读物,要求学生细细品味,感悟语言的优美,并背诵、摘抄来帮助记忆积累,积淀语言,培养语感。

4.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指导学生在阅读时要圈出不懂的地方,点出关键词句,画出好词佳句,找出优美的片段进行熟读、背诵,养成“摘记”的习惯。使学生在阅读中感受故事的情节,丰富自己的词汇,培养良好的语感能力,提高阅读的综合效益。

四、开展读书评比,展示阅读成果

小学生爱听的故事范文3

[关键词] 语文教师 小学生 阅读习惯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情趣,使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优秀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目的。由于各学科的学习与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认真阅读的习惯”列为阅读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可是,当前小学生在阅读习惯方面还存在不少的问题:读书漫不经心,心猿意马,不求甚解;在阅读课文时,不能很好地使用工具书;没有养成边阅读边想的习惯,读书效率低;没有养成“不动笔不读书”的读书习惯。如何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阅读能力,这是当前阅读教学中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教育书简》中说:“阅读教学之目的,我以为首在养成读书之良好习惯。”“老师能引导学生俾善于读书,则其功至伟。”那么,应该培养学生哪些读书习惯?怎样进行培养呢?

1、激发读书兴趣,培养读书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就会主动去读书。而兴趣要从小培养,低年教师在培养学生爱看书之前,可以先让学生爱听——教师读给学生听。教师要善于分析每个学生的心理特征,懂得孩子喜欢听什么、做什么。然后再选择适合学生的优秀作品,如童话故事、成语故事等,读给他们听。等他们认识了更多的字,就可自己主动读这些生动的故事了。这不仅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而且引发了学生多识字的欲望。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读书热情更是急剧升温。

2、营造读书氛围,创造良好环境

人们常说有什么样的环境,就可能造就什么样的人才,因此,学校要努力营造读书的大环境。我觉召开读书交流会效果很好,可以促进学生的读书兴趣,为学生创设展示读书的机会和平台。爱表现是孩子的天性,如果我们每周能举办一次读书交流活动,让孩子们把自己读到的精彩故事讲给其他同学听,与大家交流、共享。使讲者有一种成功的喜悦,从而更加勤奋读书。听者也一定会受其感染,而渐渐喜欢阅读,和别人一决高下,从而达到促进读书的目的。我在实践中发现,如果读课文让学生“赛读”的话效果非常好,开始我们班有几个学生读书结结巴巴的,最后我让分组比赛读,这些学生为了不拖后腿,在小组里刻苦练读,读的不好的,其他同学还加以指导。这样,在练读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可以得到提高。可见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促进学生读书的方法和途径。

3、循循善诱,有目的读书

书籍浩如烟海,读书人仅是一叶扁舟,盲目的读书,会使人迷失方向。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心情、心境,以及阅读能力,向学生推荐不同的书目,并指导学生吸收不同书籍的优秀之处。读富有教育意义的寓言、成语故事、历史故事或名人传记时,要让学生学习书中人物的精神品质,感悟书中的深刻道理;读优秀文学作品时,要引导学生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背诵优美片段,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读科普类作品时,要让学生联系生活,注意观察,做到学以致用……此外,还要让学生学会使用工具书。字典、词典是不说话的老师,它们在养成读书习惯的过程中,起着巨大的作用。长期以往,学生便会根据自己的需求,有目的、有选择地读书,并能清楚地知道在不同的书中要学到什么。转贴于中国论文下载中

4、培养毅力,形成习惯

毅力是读书习惯“金字塔”形三个层面中的“塔尖”,是最难做到的一层,即要锻炼学生坚持读书的毅力。习惯在于坚持。要让学生持之以恒地读书,教师要做到:①营造读书氛围。大到学校,小到班级,处处要有读书的气氛,处处要洋溢着书香。教师更要以身作则,带头读书,对学生言传身教,潜移默化。②解决书源。除学校图书室、阅览室外,班级也要建立起图书角,让学生徜徉在书海中。教师更要培养学生爱书、藏书的习惯,让学生多逛书店,把零花钱、压岁钱用在买书上,以充斥自己的小书柜。这会让学生终身受益,乃至几辈受益。③制订读书方案。教师要引导学生有计划地读书,制订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案,规定要读的书籍,以及每天固定读书时间。还可以让学生制作读书监督卡,由父母、老师、同学对其读书情况进行督查或自查。④体验成功的喜悦。学校或班级可以定期组织读书汇报会,读书笔记展览等读书竞赛,对在读书中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表扬,让学生感受到读书取得的收获,体验成功的喜悦。同时,也发挥这些同学的榜样辐射作用,激励其他学生,从而让所有同学坚定读书信念。这样才会让学生乐读书,感受读书乐,才会真正的养成读书的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在坚持不懈的反复练习中养成的,光说不练是不行的,没有耐心和恒心也是没有好的效果;良好习惯的培养要从一点一滴做起,知道一点做一点,知道多少做多少,不断积累,良好的阅读习惯自然而然就形成了;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在老师的训练和指导下,主要靠自己反复练习,才能形成好的阅读习惯。在这里,还应特别强调我们教师的身教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成为学生的榜样,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他们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将会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5、培养带工具书阅读的习惯

阅读时碰上生字或不理解字词意思的时候,手头有本工具书该会是多么恰意啊!因此,语文教师要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着重培养小学生带工具书阅读的习惯。小学生学完汉语拼音后,能够而且有时需要利用工具书进行阅读,语文教师适当的加以指导,并且身体力行,上课时带上工具书,多创造机会强调带工具书阅读的好处,使小学生谨记在心。

小学生爱听的故事范文4

教学艺术就是受制于教师个性风格,具有美学价值和创造性运用各种教学艺术的个人才华的体现。课堂教学艺术实质上是教师本人的教学技巧与他或她的独特的创造力和审美价值倾向相结合的产物。课堂教学艺术是教学艺术的一种。教学艺术依教学性质,可分为课堂教学艺术和非课堂教学艺术。这里我们只讲课堂教学艺术。课堂教学艺术的种类很多,而今我就针对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对有些课堂教学艺术种类加以讨论。

一、课堂导入艺术

堂课如何引入,因教师及其教学风格、教育对象、教学内容甚至时间、地点不同而不同,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固定不变的模式。应该说,有丰富教学实践经验的教师,都把导入语的引入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来抓,因而肯定会拿出必要的时间和精力来设计导入,力求导入的趣味性、实用性和艺术性。例如:我听的一节课是一年级拼音教学,一上课,老师说:“今天这节语文课,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你们爱听故事吗?”一年级小学生一听要给讲故事,都来精神了,互相你看我,我看你,齐声说:“爱听!”私下里还偷偷地笑呢!老师接着说:“好!我看谁坐得好听得认真,老师一会儿还奖励他红花呢!”我看小同学一个个坐得笔直,就开始讲《j q x和小ü交朋友》的故事。当我讲到小ü和j交朋友时,就学习j这个声母,并与ü练习拼读。待学生掌握后又继续讲故事,学生的注意力又一次集中起来。就这样边讲故事边学习,学生感觉就是在听故事,但却不知不觉地完成了教学任务。结尾时老师问:j q x为什么和小ü交朋友,而不和大u交朋友呢?至此又对小学生进行了文明礼貌教育。学生对j q x和ü相拼去掉两点记忆非常深刻。这种导入艺术就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又满足了小学生爱听故事的心里。课堂教学从始至终都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教学效果显著。

二、课堂形象艺术

课堂形象艺术指巧妙地利用具有直观可感性的事物、|图形、模型、模式等来描绘抽象知识的原型或者模样的课堂艺术操作。课堂教学形象艺术主要有手势、体势形象、口语形象、板书形象、挂图形象、模型教具对象等。

比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恰当地运用体势形象的艺术手段,可以巧妙地表达出“弦外之音”,取得 “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例如,一位教师在上《孔乙己》时,用悲凉而充满同情的语调说道:“孔乙己最后一次离开咸亨酒店时,不是用脚,而是用一双满是污泥的手‘走’出去的,他走了,走了,永远地走出了生活的舞台……”与此同时,教师边讲边拿起板擦,缓慢而又沉重地把黑板上“孔乙己”这个赫然醒目的课题连同其它板书全部擦去,只留下了一片空白。这个擦的动作及留下的一片空白,包含着多少潜台词!让学生久久地思索,慢慢地体味。

课堂形象艺术是最直观的艺术,也是最适合小学生特点的课堂操作艺术,所以被广泛应用。但也应该注意它的科学性、严肃性、逻辑性和教育性,否则将不能称之为艺术。

三、课堂情绪艺术

课堂情绪艺术指教师通过自我情绪传达,以调动学生情绪,师生形成情绪交流和互动状态的课堂教学艺术操作。课堂教学活动虽然是一种理性活动,但它需要内心力量的激活和驱使。课堂上教师以充沛、高昂、蓬勃向上的情绪讲课,并将这种情绪传染给学生,学生精神振奋、愉悦,如饥似渴地学习,必然提高学习效率。正如赞可夫所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四、课堂应变艺术

课堂应变艺术指教师对事先未估计到的偶况善于及时、巧妙、灵活地加以处理,从而收到意外教学效果的课堂教学艺术操作。它是一切教学智慧与机智的艺术结晶。课堂上的偶况是相当复杂的,教师不可能都预料到或防止它的发生。在偶况下,教师要及时地发现它,以从容的态度面对它,并灵活机智地处理它,使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甚至获得比原来预期还要好的效果,这是一种高智慧的艺术。

小学生爱听的故事范文5

近段时间,电视常播放艺术签名的广告,强调个性签名的种种好处,不难看出签名的重要性,自己的名字由别人来设计,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民众”的书写现状不容乐观,身为小学教师的我感触颇深,如今小学生的写字现状也十分令人担忧:

1.学生书写质量不高

汉字作为一种文字存在了几千年,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文明与灿烂文化,作为学生应该写出工整、正确、规范的字,但从目前看,学生的字差到极点,错别字连篇,本面不洁,答卷时不画线写不直等。

每周一节的写字课都改为语文课,没有指定哪一节上写字课,所以教师上写字课的随意性较大,班主任忙时不上,闲时上也无人监管过问,为了完成任务,书写质量可想而知。

3.教师指导的力度不够

由于各种原因,教师在写字课上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写字,学生只好盲目看着例字去写,久而久之,在田字格中写出的汉字也七扭八歪,大小不一,有的甚至出现写错字的现象。

二、针对以上的学生在写字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我尝试以下方法解决

1.培养学生的写字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写字并非一朝一夕所能练成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要让生性好动的孩子喜欢写字,并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必须重视学生写字兴趣的培养。小学生爱听故事,那就课前讲名人写字的故事,如:王羲之每天“临池学书”、清水池变“墨池”的故事;三国时钟繇抱犊入山学书的故事,让他们学到了勤奋;岳飞在沙上练字的故事,使他们学到了自强不息……古人勤学苦练的故事,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是练字的生动教材。

2.教给学生写字的方法和技巧

(1)基本笔画

每一个字都由基本笔画构成。想好写好一个字,就要写好它的每一个基本笔画。因此,教学中还应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笔画指导,让学生打下扎实的基本功。

(2)字的偏旁

大部分的汉字都有自己的偏旁,而这些偏旁的书写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掌握了这个偏旁的书写,就可以运用到带有这些偏旁的字里,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使字的结构安排得更为合理。

(3)字的结构

汉字的结构变化多样。汉字的形体特点为方块形,独体字比较少,左右结构的字数量最多,左右偏旁高低不同、宽窄有别,要注意具体分类,要让学生观察字的结构,明确各部分构字部件在整个字中所占的比例和准确的位置。所以对写字规律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因此才能把字写好,最终练成具有个人特点的汉字。

小学生爱听的故事范文6

小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出现错误是常有的想象,虽然我们天天强调、次次叮咛,但很多时候学生照错不误,成为众多数学老师头疼的问题。根据我的调查研究,学生常出现的计算错误大多有这样几个原因造成:一是重视不够,没有力求准确的欲望。二是口算能力差。三是算理不清,因而不能正确计算。我们常说学生“粗心”,其实“粗心”大多是由学生感知、注意、思维、记忆、情感等因素造成的,如感知不正确、短时记忆出错等等。

针对以上不同的情况,我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训练与纠正错误。

(一)从内因做起——兴趣是学习的催化剂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就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将计算教学与生动活泼的数学情境、形象直观的现实生活、生动有趣的故事、巧妙设计的练习有机结合起来,计算教学才能体现其旺盛的生命力。因此我们要善于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让学生愿做、乐做。

1.利用教材中情境图激发计算兴趣。在新教材中所有的计算课教学都是在情境的创设中提出数学问题,进而建立运算的模型,然后进行计算教学。例如学习加法的起始课时,教材提供了“三个小朋友各做了一只纸鹤,一只蓝色的、两只红色的”的情境图,通过情境的创设让学生理解“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用加法”。学生在叙述时都能分别找到信息提供的两个条件,从而提出用加法解决的数学问题。这样,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学习并理解加法的含义,不仅懂得了在怎样的情况下用加法计算,还懂得了加法算式所表示的实际意义。

2.联系生活实际产生计算兴趣。教材中的情境,有的为学生所熟悉,有的则是学生所陌生的。这就需要教师在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提出数学问题,使计算教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学生的生活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其间不乏数学问题。教师要善于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去挖掘、去利用,使之成为计算教学的有效载体,成为学生计算能力培养的乐土。

3.借助故事唤起计算兴趣。根据小学生爱听故事的心理特点,在数学教学中适当地给学生营造一个故事情境,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之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知识。例如在教学《比例的应用》一节内容时,可以给同学们讲这样一个故事:中秋节江西巡抚派人向乾隆皇帝送来贡品——芋头,共3筐,每筐都装大小均匀的芋头180个。乾隆皇帝很高兴,决定把其中的一筐赏赐给文武大臣和后宫主管并要求按人均分配。军机大臣和珅马上讨好,忙出班跪倒:“启奏陛下,臣认为此一筐芋头共180个,先分别赐予文武大臣90个、后宫主管90个,然后再自行分配。”还没等和珅说完,宰相刘墉出班跪倒:“启奏万岁,刚才和大人所说不妥。这在朝的文官武将现有56位分90个芋头每人不足两个,而后宫主管34人分90个芋头每人不足三个,这怎么能符合皇上的按人均分配的要求呢?”皇上听后点点头,“刘爱卿说的有理,那依卿之见如何分好?”此时学生定会被故事内容所吸引,然后让学生替刘墉说出方法。这样把数学知识寓于故事之中,从而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得愉快,练得有劲,整堂课教学效果非常好。

4.巧设练习延续计算兴趣。课堂练习的设计除注意从实效出发对练习的层次、方式等做科学安排外,还要利用小学生的好奇爱动、争强好胜的心理,适时适地地添加一些新颖活动。诸如小竞赛、小游戏、小实验、抢答、开火车、闯关等等,使学生的情绪情感始终处于蓬勃状态,自尊心、自信心得到满足。计算教学不要单纯为了计算而计算,而要把它和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生活实际、情感态度等结合起来,避免计算的单一性、枯燥性。让多样化的练习吸引学生的主动参与,变以前的“要我练”为现在的“我喜欢练”,把练习过程变成小竞赛——挑战同学,挑战自己;把练习变成技巧的探索——我发现,我总结,我成功,我快乐。同时,注意评价和奖励机制形式的多样性,对学生进行及时的评价和鼓励,以使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激发计算的兴趣。

的确,“学习的最好刺激就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将计算教学与生动活泼的数学情境有机结合起来,计算教学才能体现其旺盛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