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生就业工作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生就业工作计划范文1
Abstract: The employment problem of the graduation from high school is paid attention highly by the Party, State and the whole society traditionally. It's the key of soluting the problem of improving the graduation from high school' employment abilities.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relation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occuption career plan and their employment selection, the author tries to find if the college students' occuption career plan situation will strongly influence their job sense, job position, job abilities and job expect. The author will put forward the suggestion of enhancing the college students' occuption career plan education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关键词: 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就业;关联影响;调查分析
Key words: occuption career plan;the college student employment;relational effect;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9-0263-04
0 引言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毕业生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和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基本国策的贯彻落实。在大学学习阶段给与大学生必要的就业指导和就业技能培训,帮助大学生明确职业发展目标,提升他们的就业能力,对于大学生顺利就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职业生涯规划就是通过个人对自身因素和客观环境的分析,确立职业生涯发展目标,选择职业,制定相应的教育、培训和工作计划,采取必要行动以实现职业生涯目标的过程。大学期间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是帮助大学生准确了解自我、发展自我,在学习与实践中做出尝试性的职业选择和生涯规划。大学时期的职业定位是否准确、职业能力是否得到提高,对于大学生的就业和职业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1 文献回顾
大学生就业工作计划范文2
关键词:就业成本;一站式;服务构想
1.引言
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生毕业人数越来越多,就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大学生在求职、就业的过程中,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从求职信息,求职准备到最后正式步入企事业单位,其中包括着各种复杂繁多的费用,例如差旅费、打印费、通讯费、个人“包装”费用等。除了就业成本日趋增多之外,还有各种耗时费神的准备,搜索就业信息和单位资料,安排笔试面试出行日程,个人的面试着装,面试资料准备等。在就业压力无法得到有效缓解的情况下,昂贵的就业成本让大学生就业更难。建立一个以大学生就业为主的“一站式服务”机构,是拥有巨大的市场机会的。
所谓的“一站式服务”(One Stop Shop)其实就是只要客户有需求,一旦进入特定的某个服务站点,所有的问题都可以一并打包解决, 其本质上就是系统销售服务,就是服务的集成、整合。原为欧美国家商业概念,即商家为赢得消费者,不断扩大经营规模和商品种类,尽最大努力满足消费者的购物所需而不需东奔西跑。简言之,就是商家备有充足的货源让消费者在一个商店里买到关于某个领域几乎所有所需的商品。
例如广州康联装饰有限公司提出的一站式服务,这里我们可以理解为只要办公室装修客户有需要,所有与办公室装修相关的问题都可以提供服务,如:办公室装修材料、办公家具、办公室装修装饰品、消防报建等;苏州饭统网的“一站式全程服务”,是中国唯一一家同时免费提供餐厅预订服务和优惠折扣服务的在线餐饮综合服务企业;英国高校学生事务“一站式服务”的理念和实践,整合学生事务服务的各项功能,以实现便捷和高效服务。其目的是扩大销售和从服务上增值。 但从客户的角度上看,其服务结果已经造成其他竞争者不可能与之抗衡的感觉。
2.就业成本构成
就业成本是指为寻得工作岗位而付出的所有成本,王欢等人从经济视角的层面上,将就业成本分为沉没成本、机会成本、相关成本和无关成本,并拟定出就业成本计量的参照公式:就业成本=沉迷成本+机会成本+边际成本。邱剑认为实际意义上的就业成本包括个人承担的费用和高校付出的部分成本。其着重介绍了毕业生就业成本实际支出项目,包括“包装”费 、通讯器材及通讯费用、就业前考证费、培训或者“充电费”、差旅费、住宿费 、灰色成本、报名费等。为了深入了解大家对就业成本高的看法,我们设计了几个题目进行问卷调查,有49%的同学认为是“信息不畅”,28%认为“过程复杂,选择盲目”,20%的同学则认为“就业前的考证等花费多”,3%认为个人“包装费高”。由此可见,信息的不畅通在就业成本高的问题上是个重要的原因,即便当下有很多大学生就业信息网等服务,但是其存在信息量过小,没有针对性,信息杂乱等问题,很多学校也有一些就业服务的机构部门,但是也没能全方位对大学生就业做有效地就业指导和职业决策。很多高校的就业信息公布渠道狭窄,利用率低。大学应届毕业生,对于求职比较陌生,盲目选择岗位,所以正确的就业指导显得至关重要。总而言之,大学生就业成本可以通过高效的服务来降低。
3.就业“一站式服务”机构的运行模式
就业“一站式服务”机构是指在一个服务机构范围内可以满足关于就业的各种各样的需求,并享受高效、便捷、高性价比的服务。在服务机构内,集个人包装、材料准备、信息搜索和筛选、个性化选择岗位等服务于一体,在大学生就业服务工作上实行专业化、个性化、高效化。服务机构实行自负盈亏,有助于提高服务质量。
3.1 基本工作业务
服务包括的主要业务,围绕以在本服务机构登记注册的求职者对岗位的适应性要求,为求职者寻找、筛选合适的就业岗位,并进行就业指导,提供就业咨询、职业介绍、并协助整理求职者的个人求职材料,最后,进行得体的个人“包装”,其中包括职业着装的选择与搭配,并进行面试礼仪、职业素质等有关培训。各类服务内容均安排落实到具体的专门业务部门。求职大学生可自由选择服务项目以及服务顺序。详见图13.2 部门设置和运作流程
“一站式服务”着眼于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与相互控制,以各部门之间的无条件的配合为原则开展工作。主要部门包括:综合办公室、档案部、监察部、财务部、就业指导中心、培训中心、信息部、职场风采部、客服部。综合办公室负责发展规划、工作计划和综合性文件的起草;协调个部门日常工作;负责会议、文电、档案、信息、保密、财务、房管、保卫、接待等文秘和行政事务工作;承办有关就业以及劳动合同法律事务,维护毕业大学生权益等,帮助就业大学生有效规避风险。各部门具体运作流程详见图2。
4 .“一站式服务”机构以期达到的效果
第一,提高大学生就业服务的高效性和便捷性,整合社会资源,帮助应届大学生解决就业困难,有效维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由于服务机构的专业性和规模效应,可以为大学生就业的一系列准备工作进行“打包”,有针对性地进行服务,可减少盲目选择所增加的就业成本,同时最大程度降低大学生就业风险,从而降低风险成本。
第二,创新了服务模式,一定程度缓解就业信息不畅的就业环境,为寻求新的市场机会提供契机,填补市场空白点。
第三,大学生就业服务与国家的相关大学生就业政策不谋而合,可以获得政府部门的支持和政策优惠,此“一站式服务”机构是自负盈亏的法人组织,可以提高服务质量,克服传统的政府人事部门就业服务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1]王欢,桂玉婧,李松平等.经济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成本探究[J].中国市场,2012.4
[2]李炳论.大学生创新创业一站式服务平台构建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2.11
[3]林羽,张娟.构建学生事务一站式服务体系的实践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3
[4]王占仁.英国高校学生事务“一站式服务”的理念与实践[J].思想教育研究,2010.6
[5]邱剑.论高职毕业生就业成本与就业服务的关系[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
[6]吴谷.图书馆“一站式服务”的实践与思考――以温州市少年儿童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工作于研究,2008.2
[7]郑红菊.“一站式”用工服务助就业[J].中国就业,2012.8
作者简介:
大学生就业工作计划范文3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育大学生心里健康就业能力培养
随着市场经济大环境的变化和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越来越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难题,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各级政府部门和各大高校应当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和就业指导工作,帮助大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在大学生就业能力培训工作中,除了要加强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培养,还应当通过体育教学的方式促进大学生身体素质、意志品质、社会技能的提高,为大学生的择业、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一、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现状
面对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和严峻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教育部门明确指出,各大高校必须在教育期间面向全体大学生开展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和就业指导工作,将就业能力培训纳入教学工作体系和教学计划,并将就业能力培训课程列入必修课范畴。针对这一指示,大部分高校纷纷响应号召,将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纳入教学整体工作计划和方案,开设了大学生就业指导相关课程,在高年级学生范围内开展了具有较强针对性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能力、就业知识普及培训,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大学毕业生提高了综合素质、专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需要各级教育部门和各大高校持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的长期性发展事业,我国的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还有很多亟待解决、处理的问题和缺陷,同时,依然有少部分高等院校没有意识到就业能力培养和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关键性,没有把全面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纳入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中,导致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工作停滞不前。在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工作实践中,国内高校对相关工作的重视程度仍未达到教育部和相关部门、机构的要求,没有将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和就业指导工作与专业课程教学、综合教学工作进行有机融合,部分高校甚至未将就业培训课程设为必修课,有些学校只是偶尔邀请社会人员或教师开设讲座,导致就业培训课程教学质量低下、教学效果不理想,也严重影响了学生参与就业培训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进行就业能力培训和就业指导授课时,大部分高校仍然采用传统的大班授课或多个班级集中授课的教学模式,没有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个性需求制定符合大学生发展规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同时,就业能力培训人员没有深入研究当前社会经济环境和就业市场竞争环境,导致就业指导教学脱离了社会发展趋势和学生未来发展方向,课程内容理论性过强,实用性和时效性不足。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建设上,大部分高校都缺乏这方面的意识、概念和手段。许多高校未充分理解和认识到心理状态在大学生就业、择业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没有深入分析、探究大学生在面临就业这一人生重大抉择时产生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变化,没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解决求职、就业时出现的巨大心理压力以及迷惘、彷徨、不自信的心理问题。许多大学生在毕业时对就业方向的选择并不十分肯定,尤其是普通高校、大专院校的毕业生对自己四年(三年)的学习成果和自身素质、能力并不是信心十足,走向就业市场是大势所趋、迫不得已,因此就更谈不上对职业生涯的规划。当学生在遭遇求职挫折,无法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时,更容易产生对自身综合能力和专业水准的怀疑、否定,如不能及时摆脱这种消极心理,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职业发展将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同时,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之所以选择考研也是因为畏惧当前艰难的就业形势,出于逃避竞争或随大流的心理继续留校学习,而选择创业的大学毕业生屈指可数。针对这些大学生在就业、求职时出现的心理问题,大多数高校却没有及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在学生最需要帮助和指引的时候,错过了与学生进行推心置腹的交流的机会,导致学生抗压能力、抗打击能力和心理韧性不足,制约了大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
二、高校体育教育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推动作用
体育教学是高校基础教学和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有效帮助高校学生培养强健的体魄、健康的心理、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有效的沟通交流手段,这些都对就业能力的树立和培养起着十分关键、积极的作用,高校体育教育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身体素质
良好的身体素质和身体健康状态是保持工作效率、提高社会活动状态的基础和前提,在校学习和求职就业都是需要消耗大量体力、精力的长期过程,如果没有健康的身体状况做支撑,学生的学习效果、求职过程和求职结果必然受到不良影响。同时,身体健康将直接影响人体的心理健康和精神面貌,进而影响人的总体状态。缺乏良好的精神面貌和整体状态,大学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就无法受到招聘单位和招聘人员的青睐,从而导致求职效果不理想。高校体育教育工作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课程、体育活动、体育比赛,帮助学生在日常体育锻炼、训练和竞赛中充分锻炼自己的体魄,提高身体素质,加强身体机能,为紧张的学习和未来的求职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促进心理健康
相关研究表明,在有氧运动过程中,人体的脑垂体腺会分泌大量的内啡肽,这是一种能有效缓解人体紧张情绪和不良心理,并使人产生愉悦感受的激素类物质,长期的、有规律的有氧运动能使人体持续释放内啡肽,从而使运动者长期保持良好心态,这一作用能帮助人建立强大的自信心和长久的满足感、幸福感,提高人在面对困难、挫折时的抗打击能力和复原能力。体育锻炼对人的人生观和社会心态也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具有陶冶情操、发展情商的正面意义。据调查显示,长期从事体育锻炼的大学生相较于不常锻炼的学生具有更加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举止,人生观和价值观更为积极、向上,心态更加从容、自信,这些优良品质对学生的求职、就业起着十分关键的促进作用。同时,体育活动所独具的艰苦性和竞争性在帮助大学生培养坚强人格和坚毅品质方面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体育训练和体育活动往往需要消耗大量的体力,并要求锻炼者坚持不懈、勇往直前,停止就意味着放弃,长期不懈的体育锻炼能促进大学生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而激烈的体育比赛能帮助大学生培养奋勇拼搏、不断向前的精神,树立必胜的信念。在参与体育比赛的过程中,大学生无法避免地要面对挫折和失败的考验,这对大学生来说,是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只有在经历挫折和失败之后,才能真正地提高心理韧性和抗打击能力,并从中总结经验和教训,学会如何从失败中重新崛起、重新出发。
(三)培养社会技能
在高校体育教育教学实践中,体育课程和体育活动通常以团体形式开展,学生在体育训练和体育比赛中加强了与同学、教师之间的情感联系、建立团结协作的关系,通过训练方式、技术要求、战术协作等方面的沟通和交流,体育活动和体育比赛参与成员之间的联系纽带越来越紧密,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意识、沟通技能和交际技能得到有效提高,良好的沟通技巧和社交技能对大学生求职有着十分重要的帮助作用。同时,在体育活动的参与、组织过程中,学生通过手脑结合的方式锻炼各种生活技能、社会技能和创新技能,为毕业后的求职和就业做好充分准备。
三、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体育教育策略
(一)身体素质培养
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强健的体魄是大学生开展学习和求职活动的前提、基础,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各级院校和体育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身体发展状况、发展规律以及各类体育项目的特征、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体育教学内容和方案,帮助学生科学、合理地进行体育锻炼。同时,各大高校还应定期组织各种类型、各种规模的体育活动,尤其是全校参与的校级运动会、新生军训和具有较强动员性、参与性的大型篮球比赛、足球比赛、广播体操比赛等,通过各种手段和措施增加竞赛活动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提升体育活动的举办质量,从而帮助学生进一步增强身体素质。
(二)道德品质培养
在当前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中,用人单位对求职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必须拥有过硬的专业素质,还应当具有优良的道德品质,因此,对道德品质的培养,成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工作中的一个新的重点目标。在高校体育教学实践中,应当加强对学生公平竞争意识、互帮互助意识的培养和建立,尤其是在体育竞赛活动中,要让学生充分了解“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观念,使其树立公平竞争、良性竞争的正确意识,并鼓励学生通过互相帮助实现共同进步,避免出现恶性竞争、不择手段的现象。
(三)心理素质培养
面对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毕业生必须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和心理韧性,而体育锻炼和体育竞赛则是帮助大学生增加心理强度的有效途径之一。在进行体育教学和组织体育竞赛的过程中,各大高校和体育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心理状况,适当地增强体育项目的难度和强度,使学生在长期的体育锻炼和激烈的比赛竞争中树立坚韧不拔、顽强不屈的精神和信念。当学生在体育训练和比赛中遭遇挫折、失败时,必须予以鼓励和引导,使学生战胜消极、负面的情绪,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综合技能培养
在高校体育活动、体育竞赛组织工作中,有关部门和人员应当尽量选取团队协同作战型体育项目,促进活动、比赛参与人员之间的团队协作,帮助学生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同时,各大高校应当放手让学生自主进行项目创建、参与活动和比赛的组织全过程,鼓励学生提出活动和比赛创意,使其充分发挥创新意识,让学生自行组织活动和竞赛,促进其社会实践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四、结语
总而言之,高校体育教育是解决就业难题、提高就业能力、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和手段,各大高校应当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能力培训和体育教学工作,采用各种方式将体育教学和就业培训指导进行有机融合,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就业市场竞争力,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提供有效帮助。
参考文献:
[1]陈天社.高校教育中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基本途径[J].黑龙江史志,2010(03):162-163.
[2]康万英.新思维、新理念———高校体育为大学生就业助力培养综合能力的思考与研究[J].前沿,2010(11):196-198.
[3]王萍,宋书刚,胡海燕.高校体育教育与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0(06):74-76.
[4]朱发旺.体育运动培养大学生的就业素质[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01):240-241.
[5]郭震.体育教育与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关系分析[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04):168-170.
[6]郭凡清,胡来东.高校体育教育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5):203-204.
[7]雷瑛,吕后刚,耿文光.高校体育教学中加强逆境商数培养提高女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1):94-97.
大学生就业工作计划范文4
【关键词】就业期望;现实结果;差异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消息显示,2010年应届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31万,截至2010年12月底,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90.7%,这就意味着近60万应届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半年后还未找到工作,2011年应届高校毕业生将达到660万人。如此惊人的数据让我们不得不思考当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为了解当前大学生的就业需求,给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提供现实依据,武汉大学青年发展中心设立专题立项,本调查组承办此项目,于2011年10月~2012年3月(期间)在武汉大学范围内进行了一次关于大学生就业期望的调查研究。
在国外关于就业期望的研究是比较多的,既包括以实证调查的方式了解被调查者,如大学生群体就业期望的构成和特点;也有关于就业期望理论的研究,如帕金森的“职业-人”匹配理论、金兹伯格的发展理论等。国内针对就业期望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三个方面:对就业期望的调查研究、对就业期望的因素结构研究、对就业期望的影响因素研究。如吴谅谅、李宝先对大学生就业期望的调查。通过对以上研究成果的总结,我们发现关于就业期望的研究多来自于心理学,而很少有社会科学视角下的研究,因此本调查注重从社会科学的角度进行实证分析。
一、研究设计与实施
本研究的基本思路是,首先,在对就业期望和就业满意度进行大量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一个包含毕业生就业单位、就业地区、薪酬待遇等变量的理论模型;然后,运用问卷调查方法,对武汉大学的本科毕业生进行调查,搜集大学毕业生就业期望和现实结果差异的相关数据,使用SPSS13.O进行数据分析,验证由理论模型所提出的假设;最后,对数据分析结果进行讨论,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大学生就业期望指导模式,用以高校就业指导部门指导大学生建立科学、合理的就业期望。
二、大学生就业期望实证探究
本课题的研究以武汉大学作为调研地点,采用自填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共向毕业生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3份,有效回收率达93%。我们调查的人中,男生占60%,女生占40%。从各年级比例来看,08级占86.67%。未找到工作的占70%,已经找到的占30%。
1.对就业单位的期望。从图1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国有企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分别为毕业生最想工作的单位的前三名。可以看出,大部分毕业生比较倾向于稳定而且福利较高的单位。对于稳定性的追求是毕业生就业观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家普遍具有趋利避害的心理。通过对专业类型和就业单位进行交叉分析,发现文科生多倾向于在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理科生多倾向于在国有企业工作,工科生多倾向于在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三资企业工作。
2.对就业地区的期望。从对就业地区的期望来说,家处沿海省市,如江苏、福建等地的学生大都倾向于回到本省工作,而家处中西部的毕业生,除少数武汉本地的学生想要留在武汉外,其他大部分都倾向于北上广等特大城市以及深圳等发展比较快的沿海城市。
3.对薪酬待遇的期望。在月薪标准方面,所有人都选择在“2000元以上”,其中选择“4000~5000元”的最多,其次才为“5000元以上”,40%的受访者选择月薪4000~5000元。说明大部分毕业生都希望能得到4000元以上的月薪,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盲目地追求高工资。
4.调查问卷的交叉分析。(1)关于不同性别的就业状况。从表1中可以看出,男生找到工作的比例远远高于女生。原因有可能是男生求职积极性更高,也有可能是存在性别歧视。总体而言,男生的就业压力更大一些,因为社会与家庭对男生比对女生有着更高的就业期望,因此在求职过程中男生表现出更加积极的姿态。而从我们对毕业班辅导员的访谈中,我们可以发现,性别歧视确实是存在的。(2)就业单位的现实结果。从就业单位的上来看,选择在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工作的人比较容易找到满意的工作,而进入国家机关和三资企业的人则相对较少,这与我国当前“公务员热”等社会背景密切相关。(3)薪酬待遇的现实结果。已经找到工作的30%的人当中,有75%的人所找到的工作的工资标准低于预期值,只有1/4左右的毕业生拿到了自己满意的薪酬。大部分毕业生表示就业的现实结果总是低于预期值。(4)就业地区的现实结果。位于中西部地区的毕业生大部分到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或者武汉工作,而位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毕业生则多在离家较近的城市工作,其中不排除家住中西部地区的毕业生选择离家较近的城市工作。
5.关于就业期望与现实结果差异的原因。调查问卷的数据表明,就业期望与现实结果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就业单位、就业地区、薪酬待遇和发展机会上,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如竞争的激烈、能力与现实的差距等。从就业单位上讲,稳定性与较高的福利待遇是毕业生们将国有企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排在前三名的原因。据对其就业现状的调查显示,大部分已找到工作的毕业生对就业单位是比较满意的。从就业地区上讲,经济发展状况与生活质量是毕业们考虑的主要因素,距离家庭住址的远近是次要因素。从薪酬待遇上讲,没有人选择2000元以下的月工资,这与现在中国的物价水平是相关的。大部分人选择的月工资在4000元以上,表明毕业生们对薪酬的要求相较于其他学校来说处于中上水平。这不仅与中国的宏观经济状况相关,也与毕业生们对自身能力的肯定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相关。而对发展机会的期望则潜在地体现在上述三个因素当中,表现为稳定的就业单位、经济发达的就业地区和较高的薪酬待遇。通过对一些专业的毕业生访谈中发现,发展机会的大小对大学生就业期望的选择起着越来越强的导向作用。
三、研究结论与建议
1.研究结论。本调查以调查问卷分析为主,对毕业生、毕业班辅导员访谈分析为辅,得出如下结论:就业单位、就业地区和薪酬待遇是影响毕业生就业的主要物质因素,而发展机会、自我价值的实现是影响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心理因素,心理因素的影响呈增强趋势。就业中存在性别歧视,这一因素间接导致了女生更加倾向于稳定性的发展,如到科研设计单位、国家机关工作。
2.建议。(1)加强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对于大学生来说,职业生涯规划不应从大四才开始设计,应该从大一开始就能有意识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对于学校来说,首先就要通过舆论、宣传等的作用,大力宣传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意义与作用,积极引导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同时,教育界理论界也要人力开展关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理论研究,不断根据形势的变化进行研究,提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方法、途径等参考,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2)实施促进毕业生就业的营销战略。毕业生就业营销策划工作,是学工部或毕业生就业指导部门对每届毕业生必然要制定的具体工作计划。营销策划的制定,要结合本校的战略规划、品牌特色和就业市场预测等情况确定传播媒体、传播范围和频率,制订具体的经费计划。(3)建立就业期望指导模式。对大学生而言,大学四年是建立合理的职业期望关键的四年,因为在这期间面临着职业期望的出现、形成、成熟、实践四个时期。根据大学生就业期望不同时期的特征,应该在就业期望指导中心下设四个指导小组:出现期指导小组、形成期指导小组、成熟期指导小组、实践期指导小组,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种开放型多元化的管理形式──“矩阵制”式就业期望指导结构。它是一种“二元化”组织管理体系,由纵横两套系统组成:一套是以不同职能部门划分的横向系统;另一套是在就业期望指导中心领导下的按就业期望不同时期的纵向期望指导小组系统。这种就业期望指导模式不仅可以有效地解决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也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就业期望。
参 考 文 献
[1]新华网.news.省略/edu/2011-01/26/c_121023750.htm
[2]Julian R.Betts.What do Students Know about Wages?[J].Evidence from a Survey of undergraduates.Human Resource.1995(2)
[3]Jeff Dominitz,Charles F.Manski.Eliciting Student Expectations of the Return to Schooling[M].working paper.1996(4):36
[4]刘荣.不同生源地大学生就业期望的比较研究――基于2011届大学毕业生的实证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1
[5]吴谅谅,李宝仙.大学毕业生的职业期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1(7)
大学生就业工作计划范文5
2007 年5 月31 日,全国青年就业创业培训服务中心在北京成立。这条消息成为第二天全国各大门户网站和主要媒体的重要新闻。“全国第一家为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提供全方位服务的综合型、规模最大的创业就业服务机构。”这一定位让记者对全国青年就业创业培训服务中心产生了极大兴趣。在全国青年就业创业培训服务中心,刘林先生谈起了全国青年就业创业培训服务中心成立的初衷和开办的服务项目以及发展目标。
一贯关注青年创业和职业培训的刘林现为全国青年就业创业培训服务中心执行主任,他的另一个身份是北京城市学院党委书记。
儒雅、沉稳,胸有成竹,谈笑风生,是刘林给人的第一印象。
促进青年创业,服务青年发展
《职业》:全国青年就业创业培训服务中心成立的初衷是什么?
刘林:主要是针对青年就业难这一突出的社会问题,通过整合官方和民办力量,整合社会资源,为青年顺利就业和更好地创业搭建一个全新的平台,以“促进就业创业,服务青年发展”。
《职业》:全国青年就业创业中心刚刚挂牌,但人们从网上看到它的很多服务项目已经有条不紊地启动了,行动非常快,这是得益于准备充分还是借助了其他力量?
刘林:全国青年就业创业培训服务中心是由发起并主办,依托北京城市学院和北京民办教育协会来开展工作的。城市学院本来是一所职业学院,以培养职业技能人才为主,是受国家劳动部、教育部、经贸委联合表彰的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城市学院与团中央人才培训项目的合作始于2002 年。从2002 年起,团中央开始重视青年创业工作,目的是通过一人创业带动多人就业。2003 年,团中央命名了一批全国青年创业基地,并在首届中国青年创业论坛上确定成立全国青年创业培训中心,中心就设在城市学院。之后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在青年中宣传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传授创业思路和方法,通过SYB项目培养青年的创业能力,与劳动部和团中央共同组织推优评选等。有了前几年的铺垫和探索,全国青年就业创业培训服务中心的启动非常顺利。中心揭牌后,举行了首场高校毕业生招聘会,有58 家国有大中型企业、民营高科技企业和首都近千名高校大学毕业生参加了招聘会,提供的就业岗位有800 多个。
《职业》:作为全国第一家为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服务的机构,其全方位、综合体现在哪些方面?
刘林:最开始时,创业培训中心的功能主要是教育。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我们发现,帮助指导青年就业、创业,仅仅通过教育是不够的。加之就业难问题越来越严重,要求我们必须突破手段单一的现状,把就业和创业结合起来,加强立体化的服务。我们提出的综合化、全方位服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既有理论培训,又有实战操练;既有综合指导,又有专业咨询;既有面对面的课堂,也有线上线下的心理、政策咨询服务;既创业、创意项目信息,又筹集、管理青年(大学生)创业扶持基金……
《职业》:具体怎样开展各项服务呢?
刘林:中心的服务主要是面向全国青年尤其是未就业大学生积极开展集中、专业、实践性的就业创业教育实训与服务。具体说,第一,通过定期举办公益性就业创业大讲堂,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政策性指导和专业化培训,进行就业观念和创业意识的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第二,全国青年就业创业培训服务中心开通了最先进的现代技术网络,建立大学生就业岗位需求和用人岗位需求信息数据库、举办系列大学生就业专场招聘会,并常年为用人单位提供现场招聘和委托招聘,为学生和用人单位搭建沟通的桥梁;第三,中心引进了工商、税务、人才服务、创业指导、专利、金融贷款等多个专业服务部门,希望经过资源整合的多项举措,逐步增强全国大学生的创业、创新的机会和能力,扶植有条件的学生自主创业,以创业人才带动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这对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具
有很重要的探索意义和现实价值;第四,中心建立了专门的就业心理辅导室,由权威的心理专家进行个性化的指导服务,提高大学生求职的心理素质。
所有服务都是公益性的今年重点援助贫困大学生
《职业》:看来,中心成立后有很多工作要做,那么第一步重点工作是什么?
刘林:我们考虑,当前全国青年就业创业培训服务中心的重点工作是围绕今年尚未就业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及明年的大学生就业需要做文章、下功夫。目前我们正在抓紧做的一项工作是,充分调查、采集数据,在此基础上,确定特困大学生,对他们实施就业援助,尤其是为那些贫困家庭的大学生解决就业问题。今年准备访问的困难群体有:残疾大学生、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经济贫困大学生等。
而对2008 年毕业的大学生提供的求职、创业服务,主要是就业指导和就业方向、就业岗位方面多种形式的服务。包括开办讲座、举办招聘会、推荐实习岗位,如村官见习、企业实习等。
《职业》:我们知道,中心的所有服务都是公益性的,那么各项工作计划的实施有哪些组织支持和资金支持?
刘林: 全国青年就业创业培训服务中心不以营利为目的,是一个公益性的组织。我们的任务是充分利用各方面的资源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一是争取政府及公共部门对这一项目的支持;二是通过志愿者(专家型专业志愿者)行动,为大学生就业和创业提供专业服务的支持。我们的资金渠道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公共财政的支持,2005 年我们在开展大学生创业孵化平台项目的研究及实施时,获得了相关部门的一笔投资;第二是社会的捐助和支持。
同时我们也在尝试进行一些有偿服务,选定了几个点,其中有两个点大概每年能获得一定的收入。从今后的发展来看,我们给大学生提供的服务仍然是免费的,对于延伸的服务和高端的服务则需要收取一定费用。这一运作模式有很强的可行性。就目前情况看,中心的资金运转正常,有一定的保证。
《职业》:从中心的日程表上得知,中心每周将举办公益性就业创业大讲堂,这种大讲堂从什么时候开始,首先在哪些地区进行?
刘林:我们的公益性就业、创业大讲堂首先在北京开讲,每周将在北京开办一次就业创业讲座,邀请成功的创业、就业者,如请新东方的俞敏洪等主讲。我们在北京的中关村科研院所和高等学府密集区,建立了综合服务中心,建筑面积达5000 平米,配套设施齐全,其中设有服务大厅、心理咨询室、创业孵化平台。这个中心立足北京,向全国辐射,我们将把它建设成为具有领先水平的全国青年人才服务中心,为青年的就业创业提供高效的服务与支持。
《职业》:能重点介绍一下青年创业孵化平台吗?哪些人可以进入这个平台,它的最大作用是什么?
刘林:我们还组建了创业专家指导团,对青年提供就业创业指导,包括创业项目的提供、小额创业贷款。青年创业孵化平台于今年7 月份建成后,就进入创业人才的选拔阶段。创业者选拔的标准是,其要具有代表性,能起到青年创业孵化示范作用,如有创业天赋但缺少创业项目的人,像有些退役体育运动员等有特长不会创业、需要指导的人。人员选拔确定后,中心提供创业实践服务。时间在半年至一年,主要起示范作用。同时,我们计划在中心创业孵化平台基础上,建立中小企业平台群。近年内,通过成功企业家的参与,让更多的小的创业孵化平台在全国各地兴起,为大学生提供实习、勤工俭学或者实践机会。同时要规避风险。
五年目标和两大人才示范计划
《职业》:青年就业创业培训服务工作面临的最大问题和困难是什么?
刘林:中心面临的困难确实有不少,从大的方面来说,目前国家支持就业创业的机制和政策尚不健全,实施规程有待细化。政府制定政策是为了促进更多的人就业,又把企业的劳动力成本控制在一定限度内。社会的政策体系处在发展过程中,而我们的中心特别需要政策支持。我们希望寻求一种模式,进而发展到全国,以点带面。比如,我们正在进行社区信息化、数字化方面职业需求的调研,以便开辟大学生就业的新领域。
《职业》:中心的目标是什么,对其社会效益如何估计?
刘林:全国青年就业创业培训服务中心创建时提出了特色服务的五个宗旨:一是青年组织的优势与社会力量相结合;二是政府公共服务与社会志愿服务相结合;三是整合市场资源和自有的特色服务项目相结合;四是现代技术手段与传统方式相结合;五是普遍与为大学生特殊群体服务相结合。
全国青年就业创业培训服务中心创建时预计三年能出效果,中心的模式有两个重要内涵:第一,它是高效益的项目,有高的社会效益;第二,它有很高的服务质量。我们在加紧培训和提高中心人员素质,以实现高效益运作、高质量服务的成效。
我们的目标是,两年培训1500 名创业教师,500 名创业示范个人。如果说要有一个时间表的话,我们希望经过五年时间,使中心的服务特色得到相对完美的体现。
大学生就业工作计划范文6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 考研 数据分析
中图分类号: G647.38 文献标识码:A
1项目研究和实践情况
1.1前期准备
调研小组在网上搜集了大量近年来关于大学生就业、考研的资料,并且进行了分析,决定发放调查问卷,旨在分析合肥工业大学在校考研与就业意向,根据情况制定了试调查问卷,在与指导老师交流后,对试调查问卷进行了多次修改并形成正式调查问卷,随网上调查问卷并进行了问卷的发放调查工作。
1.2问卷调研
本次调研对象主要针对合肥工业大学在校本科生,共抽取148人作为本次调研的样本总体。结合我校实际情况,设计了调查问卷,共22题,其中关于考研方面的有8题,就业方面的9题,发放160份,回收率98.75%,无效问卷10份,有效率92.5%。
2项目调研总结和收获
2.1总结
几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专业2014年本科毕业生就业与考研情况如下:
上述数据显示:工程力学与车辆工程专业学生读研比例相当,约为35%,信息与计算科学的考研比例约为50%,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人数约占总人数的40%。可据此推测:我校工科专业考研比例较理科专业考研比例低,相反就业人数工科多于理科。这一结果和理工科类院校也是相符的。
2.1.1大学生毕业生选择考研的原因
(1)想继续考研深造;(2)为适应社会需求而考研。各行各业相继出现对高素质人才的渴求;(3)通过考研究生脱离自己本科时不专业领域,转换到别的专业;(4)逃避就业。
2.1.2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原因
(1)先找工作到社会上去锻炼一下,有了工作经验后再考研,这样读研更有针对性;(2)考研压力大,不想考研;(3)考研需要成研需要时间,三年毕业后面临的就业压力是一样的。
2.1.3对当前大学生就业与考研的几点建议
(1)考研还是就业,应该从实际出发。(2)“先就业再考研”不失为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3)无论考研还是就业都要适应社会发。
2.2收获
(1)大量的数据及其分析要求我们熟练运用相关软件,项目开展过程中,我们对word、excel、PPT这些常用的软件的使用变得得心应。(2)上网查阅资料时,学会了有针对性的搜索和筛选,而非盲目的大海捞针。(3)考虑问题、设计表格学会了从多角度进行全面考虑,注重细节,充分研究其科学性与合理性。(4)对大量数据的统计与处理,磨练了我们的细心与耐心程度,锻炼了我们对数据的敏感程度。(5)通过这次项目的实施,我们养成了许多良好的习惯,开展工作前先对工作进行计划和安排,制定工作安排表;开展及时对数据进行整理并保持每个星期写工作总结等。
3研究中的不足和思考
3.1本次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1)调研范围略小,样本容量不够大,数据不够多,分析起来略显艰难。因为调查采用的是问卷调查,难免受地域和数量的限制,但结果还是有一定的代表性。(2)在数据分析时,没能很好地进行地域、性别之间的比较。(3)在调查过程中配合的不够协调出现了时间浪费,没有很好的统筹兼顾。
3.2规划能力与良好习惯的养成
在项目的进展过程中,无论是实地调查还是问卷调查工作开展之前,项目组都会事先做好工作计划与分工,这样,每次实施起来,所作都会有条不紊的进行,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每次调查统计好的数都按照要求及时记录并且做好整理工作,这样后期在处理数据的时候工作量就能大大减少了,处理起来也会更方便。
3.3团队协作能力的锻炼
因为是调研类项目,对团队协作能力相对而言要求较高。团队合作难免会因为观点的不同而产生碰撞,这时候需要我们以团队为重,为项目主,全身心投入,并充分尊重团队中的成员。同时,在面对庞大的数据统计工作时,应该合理分工,高效率的完成统计工作。当项目遇到瓶颈的时候,通过分工合作和讨论,问题也总能迎刃而解。
4结束语
在处理和分析问题方面,项目组成员听从姚禄仕教授的教诲,逐渐培养了严谨的思维和周密的逻辑能力,遇到问题可以做到有条不紊。在创新方面,明白了灵感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任何创新问题最终都归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