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药品实训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药品实训总结范文1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苏州215009)
摘要院目的:对制药企业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评价高职类药学专业药品生产综合实训课程改革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方法:根据行业需求设置调查问卷,通过对江苏省20 家制药企业进行问卷调研,总结出行业对高职类药学专业学生知识、能力的要求,从而设置课程教学方法、实训项目、授课方式以及行业参与度等各方面内容。结果:调研结果显示,行业对高职类药学专业学生知识、能力的要求是一个综合性的要求。结论:高职类药学专业药品生产综合实训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关键词 院高职类药学专业;实训改革;问卷调查
中图分类号院G712 文献标识码院A 文章编号院1006-4311(2015)27-0241-03
1 背景
高职教育旨在培养目标、学习制度、教学内容、证书制度、教学评估、学习方法及学习过程中由传统的学院式教育向就业导向式转变,从根本上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与普通高等教育课程建设的理念和内涵相比,普通教育注重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体系,即“学科-知识-课程”;高职教育更注重职业岗位核心能力的理念构建课程体系,即“岗位-能力-课程”。高职教育专业课程要求突出“职教性”,培养学生就业核心能力[1]。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是目前高职类教育的关键性问题。
2 研究意义
药学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对制药技能要求很高,为了满足制药行业的要求,对药学专业学生不仅要求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同时也要求具备一定的职业技能,因此,如何实现校企合作,加强校企的无缝对接,除了要求专业老师走进行业,行业专家走进校园以外,如何使校企更深度、更紧密的融合,是目前高职类药学专业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因此,在学生下实习前校内衔接课程的设置尤为重要,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也为此设置了药品生产综合实训课程,为了更好地设置这门课程,我们通过设计行业调查问卷,进行企业调研,采用了走进企业,与行业领导进行深度访谈,与行业专家进行专业调研,对调查问卷统计分析,在实训基地建设上按照现代GMP 药品生产要求进行改造,既满足正常的实践教学又满足与行业接轨的专业建设,同时根据调研结果在配套软件上重新设置课程标准,授课计划、教学内容及考核方式。这也正好符合职业教育的“五个对接”中的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即强化工学结合,加强实习实训环节,培养符合产业标准的人才。[2]由此可见,行业调研对实训基地的改造和基于岗位能力的药品生产综合实训课程的构建以及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 研究方法
为了更好地了解药学专业毕业生适应职业岗位工作应具备的能力,为药品生产综合实训课程体系的优化,教学内容的改革,实验项目的调整提供依据,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对江苏省20 家知名制药企业进行行业调研。
3.1 调研思路根据职业教育的要求和药学专业的特点,结合行业需求,设置高职类药品生产综合实训课程改革调查问卷,总的调研思路如图1,具体是走访制药企业,对制药企业毕业生能力需求进行问卷调研,统计分析调查问卷,为更好地设置实习前最后一门课程(药品生产综合实训课程)课程体系,借助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和苏州医药科技学校合并为契机,对硬件(药品仿真实训车间)进行改造建设,包括方案,图纸和功能,同时也对软件(药品生产综合实训课程的配套教学材料)进行修订升级,主要包括课程标准、授课计划、教材编写、GMP 辅助读本以及考核方案。从而实现“岗位-能力-课程”的建设模式,重新构建药品生产综合实训课程,这样不仅可以实现学生从学校到制药企业的快速过渡,更重要的是全面培养了学生在就业方面核心竞争力。
3.2 调研对象江苏省20 家知名制药企业。
3.3 调研内容调研内容设计遵从课程设置服从于专业,专业服务于行业的总体思路,其主要包括行业中制药企业的基本情况和制药企业对高职药学专业学生知识、能力的要求。其中制药企业基本情况包括生产企业产品的类型(西药、中西药、中药、生物制品),单位的性质(国营、民营、外资、合资)以及对人才的要求,并进行制药企业对高职药学专业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药学学科专科知识、规范的药学专业基本操作技能、常用制药设备操作能力、无菌操作技术能力、处方设计和分析能力等20 个方面的知识、能力要求进行调研。
3.4 调研结果及分析由图2 调研企业生产药品类型图可见,江苏省制药企业主要以生产西药为主,其次是中西药,其中在调研的制药企业中原料药生产也是一个重要的部分。调研结果显示从实际出发,药品生产综合实训课程中实训项目设置上应以西药生产为主,即实训项目应包括片剂的制备,胶囊剂的罐装,注射剂的制备等实训项目。
由图3 调研企业单位性质图可见,江苏省制药企业主要以合资企业和外资企业为主。调研结果显示,为了学生以后更好的适应工作岗位,在药品生产综合实训过程中应增加双语教学。
由图4 调研企业对药学专业毕业学生能力要求图可见,被调研的制药企业根据性质不同对药学专业毕业学生能力要求也略微不同,但总的来看,制药企业对药学专业毕业生能力除了专业技能比如:药学学科专科知识、规范的药学专业基本操作技能、常用制药设备操作能力等要求高以外,对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也有很高的要求。因此,目前的制药企业对学生的要求是一个综合性要求,所以在学生实习前最后一门课程———药品生产综合实训课程的教学方式上不单单是项目化教学,更应该注重项目综合化教学,即制定项目,要求设置情境,团队协作,将智商和情商融入到实训项目中,从而真正意义上为行业培养应用型人才,达到我们下实习前综合实训的目的。
4 结果
对江苏省20 家不同制药企业的调查问卷结果分析得知:制药企业对现代大学生的要求不仅仅局限在学历和证书上,更注重职业沟通、协作能力以及专业技能的综合性能力,所以如何结合行业对药学专业毕业生的20 种知识和能力要求融入到药品生产综合实训课程内,为培养符合行业要求的药学专业毕业生,是目前药品生产综合实训课程改革的一个趋势和研究方向。
药品实训总结范文2
关键词药品市场营销学;实训教学;教学改革
作为一门在市场营销学中发展出来的分支学科,药品市场营销学主要研究医药企业在市场中的活动规律,为医药企业提供决策依据,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社会学科。以培养实用型高素质技能人才为己任的高职高专院校药学类专业设置中,药品市场营销学教学就更应突出理论教学和实验、实训、实践相结合的特点,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提供高素质的技能型药学类人才。而目前现有的药品市场营销学实训中,存在诸多限制,需要从多方面进行改革。
1实训教学改革的背景和意义
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的《2016-2020年中国医药行业投资战略研究咨询报告》,我国医药工业总产值从2010年的12,350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29038亿元,预计2016年达到32395亿元。产业高速增长的同时对行业内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和职业能力要求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作为重在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的高职高专院校药学类专业,更需要在课程设置、教学设施、师资上着力提高,适应医药行业发展需求。在越来越多毕业生从事医药销售领域类工作岗位的今天,药品市场营销学对学生就业和职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它可以让学生具备基本的营销理念,正确看待消费者,看待市场的发展,面对工作对象,甚至是自身的职业发展之路。这种积极作用在药品市场营销学的教学中更多地体现在对学生实践技能的提升上。若单是纸上谈兵,在教学中只重视理论教学,一味地开展灌输式教学,学生被动学习,并不能真正锻炼学生的理论思维,更不能有效提升其在市场中真正企业运作中的实践能力。需要药品市场营销学的教学过程中更加重视实训教学部分的设计、考核等工作,让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主动感知所缺,主动获取,主动学习,主动实践,从而在提高主观能动性基础上,更快更有效率地提升其实践技能。
2实训中存在的问题
实训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实训课程的有效设置不仅能更好地培养符合医药行业发展需要的技能型人才,更能体现对学生自身发展需要的满足。目前药品市场营销学的实训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
2.1实训师资结构、能力有待优化
市场营销学在国内发展时间不长,改革开放后才真正开始引入国内,并逐渐应用到企业实践中去。作为一门学科的发展同样也严重滞后于其他欧美国家。医药行业中的市场营销学研究同样是近十余年内才开始,各专业医药院校培养的专业科班出身人员不多,师资来源有限。实训教师中大部分是直接从学校毕业生进入学校教师岗位,实践经验和能力不足,更多的是把从老师那里学到的理论知识原样照搬到自己的课堂上传授给学生,加之现阶段国家医改政策的不断推进,医药行业的法规变化,市场变幻,教师难以对真实的医药市场做到烂熟于心,创新意识不足,知识更新速度慢,教学方法趋于保守,不注重调动教学对象的学习积极主动性,缺少对学生学情的分析和了解。
2.2实训方法保守
传统的药品市场营销学实训中使用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把实训室当成课堂教学,以案例讨论为主,很少能提供真实的市场实践机会,检验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的程度。[1]也有学校提供类似参观实习的机会,但学生到企业工作现场,只能作为旁观者,少有动手实际操作的机会,看而不得。部分院校中使用的市场营销模拟软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能在一定程度上模拟市场真实运作环境,但毕竟和不断变化难以事先预测的市场不同,同时国内目前还没有真正以药品为实际运作产品的市场营销模拟软件。药品作为特殊产品,其法律法规要求的严格性使得其营销过程中与一般商品存在诸多不同,尤其是处方药的广告宣传,学生演练一般商品的营销过程还是和真实药品的销售过程存在差距。
2.3实训管理难度大
药品市场营销的实训多以小组形式进行,在课堂组织上,同一小组内存在自我约束能力差的同学,较少参与甚至不参与小组讨论或组织,任由其他骨干同学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实训任务。学生自由分组后的结果中更多会出现这种现象,搭帮结派,不利于学生个体实践能力的锻炼。也会出现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小组间差距较大现象。
2.4实训考核体系不完善
实训教学与一般的课堂理论教学不同,不是简单的结果考核,一张卷子或是一次表现就能决定一切,应当是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的成绩。它既能体现实训的多变性,又能反映学生团队协作能力,还能区分出个体差异。而现有实训教学考核多以实训结果作为最终结果,甚至是以小组结果确定每个小组成员的考核成绩,考核方法单一,也难以反映出每个小组成员的实践能力,个体差异不明显。
3实训改革建议
为了更好地培养高素质技能型药学人才,在现有药品市场营销学的实训中必须逐步进行改革,以适应行业发展和国家对高职高专院校提出的更高要求。
3.1建立实训师资培养和引进制度
基于药品市场营销学实训中对教师实践能力的高要求,采用“两条腿走路”的方法,双管齐下。一方面,走出去,培养实训教师的实践技能。与熟悉的业内企业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协议,利用寒暑假或整学期、学年,定期派实训教师和理论教师到企业实际中学习锻炼,了解企业真实运作过程,锻炼提升自我实践能力,也可以收集企业真实案例,为后续的精品课程建设提供依据,充实课堂内容,为学生了解市场打下基础。另一方面,请进来,引进企业富有经验的营销实训教师。建立药品市场营销学兼职教学顾问团队,邀请优秀的医药企业营销人员到学校来,兼职教学,参与药品市场营销学课程的教学计划设定、课程安排和实训教学工作,在校内开展学术讲座,向学生传授一线的真实市场销售经验技巧,给在校生熟悉了解市场的机会,更多接触实践。
3.2规范实训过程
与医药企业营销人员合作制定贴合市场实际的实训计划,编写实训指导书,规划实训教学过程,对小组分配不均的情况做出程序上的规范,指定由教师按照之前理论课堂的表现及作业等均匀分组,保证每组中都有骨干学生,并建立小组间的监督机制,对不参与小组讨论的同学在下次讨论中单独指定其完成某一实训内容,减少浑水摸鱼的偷懒现象。
3.3丰富实训方法
在传统的案例分析、参观学习和营销模拟软件实训教学基础上,采用多种实训教学方法。针对那些需要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的教学内容采取角色模拟教学法。[2]在理论教师课堂教学该部分内容之后,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模拟演练。例如,在人员推销的内容中,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一次模拟的“柜台推销”或模拟“上门推销”,让学生分别扮演“营业员”或“业务员”,利用课堂上所学的推销技巧向“顾客”(由其他学生或实训教师扮演)推荐产品。事后由学生自己进行总结,实训教师指导。这种多样性的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实训兴趣,使实训过程生动化,学生的理论知识也能得以巩固,有利于学生实践技能和应变能力的提高。此外,还可在校内与团总支和学生会等组织合作,在校内打造第二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内实践活动。扶持学生成立市场营销协会,由市场营销协会在系内并逐步推广到全校举行“产品推广策划大赛”,要求参赛学生以团队名义报名,上交策划方案并说明在策划方案撰写中的分工、方案的可行性等内容,比赛中针对评委老师的意见作口头论述,旨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和营销理论实际的运用等。在校内合适地段,由学校提供场地并适当免去水电等费用,由学生自愿组成团队,开展大学生创业活动,如开设适合校内学生消费的咖啡屋、奶茶店等项目,不仅可以作为校内实习基地,锻炼学生自主经营的创业意识,将课堂中掌握的营销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并从中发现不足,从而回归课程中寻求理论帮助,更好地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同时还可为全校师生提供服务。
3.4建立多元化的实训考核评估体系
建立以期末实训考试成绩为主,辅以学生平时实训课堂表现和小论文、实物商品推销比赛、创业项目等结合的考核评估体系。一是在评估项目中加入小论文的书写考核项目和实物商品推销比赛项目等,例如对于某家公司某个产品市场前景的调查报告,限时对某一选定商品向全班同学推销,以同学购买意向达成数量多少作为比赛结果判定依据。将实训考核评估成绩在各项目间合理分配百分比,如实训考试成绩50%,实训课堂表现20%,小论文15%,实物商品推销比赛15%。二是增加学生间互相打分内容,将学生间针对实训课堂表现的互相打分作为教师评估学生实训课堂表现中的一定分值,如10%。三是增加创新分值。对在校内自主创业的同学在期末实训成绩中增加额外分数并将其记录在学生档案中。鼓励学生为企业做真实的市场项目策划、市场调查及撰写调研报告,如果其成果被有关部门或企业采纳并取得经济实效,视结果给予不同分值加分,封顶50分。这样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参加市场营销实践活动的主动性和热情,为其今后进入企业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基础,还能逐渐扩大学校的知名度。实践教学的根本目标就是要将学生所学营销理论知识转化为职业核心能力。药品市场营销学的实训教学改革任重道远,在医药市场政策多变的今天,需要学校和企业紧密合作,将课程教学与市场实际需要、工作岗位实践及学生的就业创业结合起来。通过实训教学,增强学生的交流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创新能力等职业核心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徽.高职医药市场营销课程实训教学开发与实践[J].辽宁高职学报,2015.17(11):75-77.
药品实训总结范文3
关键词:分段培养;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4C-0007-04
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是指由本科院校统一招生,学生在高职阶段培养3年,转段进入本科阶段培养2年,高职与本科院校共同培养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是在一定的教育价值理念指导下,将实践课程的各个构成要素加以排列组合,使各个课程要素在动态过程中统一指向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目标实现的系统。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是实现“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载体,是保障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通过实践教学培养使学生成为适应专业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笔者以制药类专业职业技能培养为基础,注重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系统化构建了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的“三层、四段、四维”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以及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的实践教学课程设置的反馈系统。力图为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应用型人才,促进高职教育的高层次发展,以及拓宽职业教育体系提供依据。
一、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开发程序
“3+2”项目具有培养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的特殊性,因此,不能照搬高职阶段或本科阶段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更不能将高职阶段和本科阶段实践教学体系简单叠加。在对企(行)业对药品生产技术专业(高职)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调研和制药工程专业(本科)应用型人才需求调研的基础上,组织了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和淮阴工学院的专业教师(包括专业负责人和骨干教师)、制药企业能工巧匠、制药行业专家进行了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开发。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开发程序见图1。
二、“三层、四段、四维”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
制药工程专业分段培养期间,3年的高职阶段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2年本科阶段着眼于专业技术、管理技术的提升,要求比高职人才有更宽的理论基础和更强的解决问题能力。针对制药工程专业分段培养项目的特殊性,根据药品生产技术专业(高职)与制药工程专业(本科)3+2分段培养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力求既体现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又体现本科教育的“高等性”。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基础,注重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系统化构建了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的“三层、四段、四维”课程体系(见图2)。
制药工程专业分段培养的是适应现代制药企业需求的高端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这就要求学生能掌握药物制剂、药物检验等更高层次的专业实践技能素养。因此,必须将高职和本科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进行调整和重构。笔者构建的“三层、四段、四维”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由“基础技能实训”“专业核心技能实训”“专业综合技能实训”和“顶岗实习、社会实践”等4个层层递进的阶段构成;4个阶段训练范围分别为点、线、面、体;第一阶段实践教学为基础技术层次,第二、三阶段为专业技术层次,第四阶段为应用能力哟巍
1.基础技能实训(点):为基础技术层次,培养学生的基础技能。主要开设医药学基础实训、化学实训、化工单元操作技术实训、生物化学实训、药用微生物实训、有机化学实训等实践课程。
2.专业核心技能实训(线):为专业技术层次,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技能。主要开设制药分离技术实训、药物分析技术实训、药物制剂技术实训、生物制药工艺实训、生物制药设备实训、药理学实训、制药设备与车间设计实训等实践课程。
3.专业综合技能实训(面):为专业技术层次,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技能。主要开设药用微生物培菌工技能训练、药物分析工技能训练、药物制剂工技能训练、药品生产与检验综合实训(含发酵、提取、制剂、检验)、制药工程专业实践等课程。
4.顶岗实习、社会实践(体):为应用能力层次,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主要包括高职和本科阶段的顶岗实习和毕业项目,对应于药品生产管理岗位、药品质量检测岗位、药品销售管理岗位等,主要在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等预就业实习岗位。
三、高职与本科衔接实践教学课程设置的反馈系统
成立了由企业、行业、学校(高职和对接本科校)共同组成的分段培养教学质量监控委员会,形成了实践教学质量多方评价机制,构建一套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全程跟踪、高效反应、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课程设置反馈系统(见图3)。
建立了准确高效的实践教学质量信息反馈与调控系统,通过学生评教、毕业生跟踪调研、企业导师评价、同行专家评价等多方评价机制,保障实践教学质量评价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另外,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授课教师座谈会、行企导师座谈会等,广泛收集各层次人员对实践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分段培养教学质量监控委员会将信息反馈到实践教学课程开发的源头,及时、准确、有效地调整课程体系。
四、“三层、四段、四维”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实施效果
“三层、四段、四维”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以药本131班、药本141班、药本151班和药本161班学生为主体,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以药品相关项目为载体,以基于药品生产、质检、营销等工作过程的设计与开发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遵循应用型人才成长规律。该体系锻炼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实训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养;特别是通过参与企业的真实生产项目,学生能对实践知识和技能融会贯通,职业岗位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得到了高职院校、本科院校和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药本131班学生高职阶段实践技能统计见表2)。
药品实训总结范文4
随着新版GSP规范的颁布,势必对我院药品经营管理类课程的内容及技能训练产生重大影响。这类课程主要包括医药企业GSP实务、药房药品管理实务、医药商品营销实务等课程。只有通过对这类课程进行及时的改革,才能紧跟国家法规及政策,培养出理论够用、实践能力强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药品经营管理的实践能力,结合课程用途,我们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改进。
1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主线,GSP认证为重点组织教学
我院的统计数据显示高职药学专业大部分学生的就业流向药品流通领域。我们培养的药学专业的学生,主要在医药经营及医药管理等单位从事医药商品的购销、调储、检测及质量控制等工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以市场为导向,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将新版GSP中的重点内容,如供应链管理、计算机信息化管理、质量风险管理等作为重点知识学习。
例如医药企业GSP实务课程,我们以通过GSP认证为教学目标,结合新版GSP全面推行计算机信息化管理,重点规定网络环境、数据库及应用软件功能的要求。我们将教学地点安排在仿真实训室,学生可以在电脑上真实感受药品在购销、调储等环节的具体操作,把质量管理和信息管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提高了药品质量管理的效率。在其他相关的课程中我们也及时调整教学内容紧跟时代的步伐,关注医药经济的发展,满足了学生知识的拓展,增强专业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跟踪管理发展趋势的能力。
2采用不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1任务驱动法:结合新版GSP对人员的要求,通过对药品经营企业的岗位需求以及工作任务要求的调查研究,分析典型的工作任务,从中提炼出任务的核心技能,采取任务驱动的方法教学。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知识与技能,有利于学生主动构建知识,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药房药品管理实务课程的授课中,我们将教学地点设在学院实训基地的药房实训室,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方式授课,将理论教学和实训结合在一起,学生在实训室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理论知识,让理论学习在实训过程中得以完善。在教学中按照不同药品的分类管理将教学过程分为任务导入制定方案任务实施评价总结等环节。同时,结合新版GSP对于药品在储存、运输设施设备上的要求,强化对于温度敏感的药品的监控,作为重点知识学习和训练。
2.2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在药品经营管理类课程的教学中应用效果比较好,尤其在医药商品营销实务课程中用得比较多,结合新版GSP对于药品购销票据的要求,我们挑选在近年来比较典型的走票、挂靠等案例,让学生在具体案例中认识到药品经营活动中这种购销渠道不清的行为直接导致了票据管理混乱,为假、劣药的流通提供了便利。因此,在新版GSP中重点强调了药品销售必须开具发票,出库运输药品必须有随货同行单,并在收货环节查验,物流活动要做到票、账、货、款一致,使药品流通在有效的管控之中,从而达到规范药品经营行为,维护药品市场秩序的要求。同时,通过近年来药品在批发企业、药店连锁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案例分析,使学生自己去分析问题,应用理论知识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PBL教学法:在医药企业GSP实务教学中我们采用PBL教学法,即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也称作问题式学习。它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是通过讨论的主题建构与自己的主题相关知识的过程,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的教学模式。在医药企业GSP实务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法,通过学生的相互合作解决真正的问题。例如老师提出要开办一家零售药店都需要哪些条件,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资料查阅、活动汇报、解决问题等环节,解答问题。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整合知识解决问题,同时,重点强调在新版GSP中规定了批发企业质量负责人、质量管理机构负责人和药品零售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或企业负责人应当具备执业药师资格。这样,在训练的过程中将最新的知识点渗透给学生,为学生将来进入工作岗位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打好基础。
药品实训总结范文5
关键词:实训;考核标准;职业教育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指出:“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课程的考核是与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密切相关的教学行为,是检查教师的教学效果、评价学生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水平的重要手段[1]。
一、研究背景
潘维琴[2]、李晶琴[3]等认为,目前课程考核方法的主要问题有:①考核观念陈旧落后与现代职业教育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不协调,学生基本上是被动应试。②考核的内容不能覆盖全部教学目标,反映在考核教程中即为应知、应会、应是,而笔试主要考核知识以及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部分能力,实操考核主要考核操作技能,其内涵不能体现。③考试内容的选择与设计不合理,对学生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综合考查得少,试题记忆性成分所占的比例过大。陈棣沭[4]、桑光淇[5]等认为,借鉴欧美大学的形成性成绩作为大学课程考核的重要成分,符合知识学习、能力锻炼的客观规律。目前我国职业院校课程,平时、实践成绩已提到较高的权重,但课程考核则主要是由教师自己把握,在给分的标准、取分的依据、操作的程序等方面教师都有较大的自由裁量的空间。随着医药科学的迅速发展,新诊疗技术、新药不断增多,用药的复杂性越来越高,用药导致的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逐渐增多,药品使用环节的安全性凸显重要。能够服务基层的高端技能型药学服务人员,成为社会急需的人才,也是提高社区药学服务水平,实现《山东省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目标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因此对接市场需求,改革考核标准,增加药学毕业生岗位适应能力,成为目前医药院校的研究热点之一。
二、课程地位
药学服务实训是药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是药学类专业的重要专业必修课之一。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药品采购、出货、陈列、验收、仓储、养护、运输、处方调剂、处方分析、辨病荐药等基本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树立了较强的GSP生产和管理意识,掌握了药品经营中的计算机信息化管理、药品冷链管理等新的质量控制内容,具备了综合应用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能力,为学生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提高全面素质、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打下一定的基础。课程的设置涵盖了医用商品购销员、医用商品营业员、执业药师的职业技能鉴定和资格考试内容。对接零售药店的营业员岗位,通过药品分类陈列、验收养护、药品销售等实训,培养学生的药品销售、分类陈列、储存养护等药品流通和药学服务技能,并与职业标准和就业对接。为适应新形势下以培养高素质实用型人才为目的的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贯彻素质教育的理念,考核标准的制定依托前期教学改革的初步成果,广泛调研,采纳药品使用岗位一线工作者的岗位案例,并融合国家医药商品购销员和药物咨询师职业考试试题,学习美国大学课程考核方式,把过程性形成性试题纳入课程考核体系,并在初步试用后形成。
三、课程考核标准研究
考核标准体现了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理论考核与实践技能考核相结合,综合实训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考核相结合。课程总成绩=日常考核40%+结果考核60%。(1)日常考核。包括每次项目实施后的评价和综合实训评价。单项能力评价按照项目实施表的APDCA(分析—计划—实施—检查—调整)的项目运行流程,最后教师和学生对实施过程进行评价、总结及反馈,每个项目都评价,实现“教、学、做、评”的一体化。所有项目的综合得分,为单项能力考核成绩,占40%。(2)结果考核。将综合实训的评价作为结果考核成绩之一,以现场的处方审核、POP设计、分类陈列药品为主,重点考察学生的药学服务技能、药学专业知识的运用及处方审核能力等综合职业能力,占60%。
(一)日常考核
考核成绩为6个学习情境成绩权重的总和(见表1),满分100分,占总成绩的40%。日常考核以过程考核为主,包括工作与职业操守、学习态度、团队合作、交流及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工作方案和报告、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等,评价方式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评价(自评+互评)等(见表2)。
(二)结果考核
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后,统一进行综合技能考核,考核内容包括模拟常见病诊治和病例分析。学生根据考核内容分组或独立完成。教师根据考核标准得出技能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60%(具体考核方案如见表3)。1.模拟关联销售。学生抽签,根据题签中的症状或疾病,由教师来扮演顾客或患者,模拟对顾客或患者的问诊、分析辅助检查结果,提出关联销售药品,并说出判断,同时进行生活指导(评分标准见表4)。表3结果考核项目表4模拟关联销售具体评分标准2.POP设计。学生随机抽取设计主题,如标价类、折扣类、招聘类、告示类、提示类、节日类、庆典类的手绘POP等,根据要求,动手设计图画及语言,限时5分钟(评分标准见表5)。3.药品陈列。药品陈列:抽取20种药品,依据药品功效,按照科别标识牌,准确陈列药品(OTC药品陈列于开放式陈列架,处方药陈列于“Rx”标志的壁柜)。药品基础知识:选手对提供的药品能明确说出该药品的剂型及使用方法、类别(OTC/RX、特殊药品/普通药品、针/片/水/粉类、临床应用类别等),并通过观察药品的外观性状、包装,识别药品的生产企业商标,说出药品的标签、批准文号、生产批号、有效期、条形码及其他常用标识的含义(评分标准见表6)。4.处方调配。学生随机抽取一张合格处方和一张不规范处方。处方审核:根据调剂审方要求,指出不规范的处方,并在处方上写明存在的问题;处方调配:根据处方的调配操作规程,进行药品调配、拆零包装操作(评分标准见表7)。
四、对接岗位的考核标准特色
针对传统理论考试孤立性、片面性、单一性和机械性等问题,基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和目标定位,将行业标准融入到高职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中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标准化意识。借鉴英、美等国课程考核体系,将过程性形成性成绩纳入量化实训考试,建立实用药学服务实训考核标准,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企业为本位,以全面、持续能力考核为中心,以职业资格标准和职业素质为基础,面向素质教育的全面考核体系,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所从事行业、企业的工作标准和技术要求;有助于学生在毕业后尽快适应企业工作,实现与企业零距离,提高教学质量,为其他实践类理论性课程的考核提供借鉴。考核标准体现职业性、实用性[6]、针对性,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将终身学习的理念贯穿始终,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王 梅 初晓艺 董志华 郑 丹 林 彬 单位: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 威海金海湾医院
参考文献:
[1]胡国庆.试论高职课程考试改革[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2(4):25-27.
[2]潘维琴,高丽娜.高职教育课程考核方法改革的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1,(6):64-66.
[3]李晶琴,许子华,孙宝清.高职检验专业课程考核方法的改革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12,(6):114-116.
[4]陈棣沭,韩婧.中美大学课程考核方法之比较分析[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0:91-96.
药品实训总结范文6
随着药学类专业人才向医药流通与服务领域的转移,如何培养和提高其职业能力成为药学职业教育必须面临的问题[1]。我校药学专业医药商品实务课程就是在市场的这种需求下设置的。本课程以药品流通、药学服务岗位上的职业能力为主线,主要培养学生今后在药品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从事药品销售、药品保管养护、药品调剂工作的能力。在课程的设计、实施上遵循“以市场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的职业教育理念。
1课程设计
那么我们是怎么对课程进行整体设计的呢?和原先的课程教学有什么不同呢?医药商品实务课程在整体设计上通过五大转变来实现五大融合,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我们由原先的依赖教材转变为围绕工作任务来选取;课程组织上由原先的学科体系,转变为实际工作体系;在教学团队的配备上我们聘请行业专家承担教学任务;教学场所由传统的课堂—教室,转入了校内外实训基地;课程评价由单一的评价转变为多元化评价。为了实现这些转变,本课程与行企业专家共同开发与设计,实现课程内容与工作任务的融合,课程组织与工作流程的融合,专任教师与行业专家的融合,教学场所与工作环境的融合,教学评价与岗位要求的融合。改变以往和市场严重脱节的现象。
1.1课程标准首先,我们在专家的指导下,去企业进行市场调研,获取药品流通、药学服务岗位的核心能力,结合医药商品购销员的职业标准,选取并确定工作任务,并根据工作流程整合、重构、序化,最后确定4个教学项目:分别是药品分类、药品保管养护、处方调配、常见疾病的用药指导。其次,根据确定的工作任务,遵循针对性和适用性的原则,结合职业标准,同时又充分考虑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来选取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我们编制了本课程的课程标准,以此来规范我们的教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具备从事药品销售、药库管理、药品调剂的能力,同时能掌握支撑这些核心技能所必需的理论知识。在能力和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树立“质量第一”,安全、合理用药的意识,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
1.2教学团队[3]为了达到以能力培养为重点的目标,在师资的配备上,我们除了有一支“双师型”的专职教师队伍以外,还有一支来自于医疗机构,药品经营企业一线的兼职教师队伍。专职教师队伍“双师”结构比例达到100%。课程组注重对专任教师的培养,通过去企业锻炼和学习培训,不断提高专任教师素质和水平。根据企业需求的变化转变教学理念,调整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式。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有效保障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养成。
1.3教学场所为了实现教学场所与工作环境的融合,我们建立了具有教学、讨论、训练等功能区域的项目教学专用教室,模拟职业岗位情景,建立校内实训基地。同时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向岗位,在医院药房、社会药房完成相应的实训内容,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素养,真正体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
1.4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上,我们以项目导入为基础,引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例如:在任务的布置、交流小结的过程中采用PPT、录像、动画、图片等多媒体教学。在工作步骤确立等过程中引入实践性学习,使学生走近工作岗位,了解工作的实际内容和步骤,增加感性认识。同时引入网络教学,使学生主动检索、自主学习。我们也引入错误的案例分析,让学生在纠错中掌握正确的知识和技能。另外,在常用疾病的用药指导教学单元中,模拟工作情景进行角色扮演。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拓宽了学习的空间,延伸了学习时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助推了学生能力的提高,知识的积累。
1.5课程评价[4]在课程评价中转变考核目的、考核内容、考核形式,引入多元化的考核机制。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理论评价与实践评价相结合、校内评价和校外评价相结合,更合理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相结合;在考核方式上理论、实践、技能大赛考核相结合;在结果上除了学校评价,还引入社会评价(技能证书的考核)。多方位、多角度对学生进行更全面、更合理的综合性评价。
1.6教学资源为了给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平台,我们还进行了各种开放性、共享型的教学资源的建设。例如:教学卡片、校本教材、教学软件以及课程网站等。另外,为了适应用人市场岗位要求不断细分的变化,在教学模式上我们采用工学融合、校企联动的递进式教学模式。即通过理论教学、校内实训、校外实习,实现知识、技能的连贯性和与实际工作岗位的一致性。
2课程实践
我们以药品保管与养护模块中零售药房药品陈列为例来说明课程的具体实施。走进零售药房,首先最直观的感受是药品的陈列,我们要的药品陈列在哪呢?那么怎样进行药品的陈列,具体有一些什么要求呢?这就是我们本次任务要解决的问题。在任务实施之前,首先我们进行了学情分析,针对高职学生思维能力、动手能力、自信心等方面的具体情况,我们确定采用“教学做一体,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项目教学法。再根据教学目标设定了学习的预期目标,解剖了本次活动的学习重点和难点,最后确定了六步教学流程。(1)教师以任务单的形式将任务布置给学生,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定数量药品的陈列。(2)学生接到任务以后通过教材、网络查询、去零售药房见习实践来了解陈列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并进行实施方案的制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组织策划、团队合作的能力。(3)学生进入实训场所(模拟药房),熟悉环境,准备药品,并调整实施方案。培养学生自我检查、应急修正、文字记录的能力。(4)学生投入药品陈列的实施训练,体验工作程序。培养学生知识、技能的积累能力和态度。(5)在训练过程中教师进行及时的控制和引导。(6)任务完成后,进行评价反馈,归纳总结药品陈列的步骤、要求。培养学生客观评价、归纳表达、资料整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