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拉尼娜现象的影响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拉尼娜现象的影响范文1
一说到全球变暖,人们首先联想到的就是温室气体排放问题,似乎只有燃烧化石燃料、砍伐森林等人类活动才是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不过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的科学家们找到了影响全球气候的又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我们头顶上的太阳,准确的说是太阳活动周期。他们的研究结果显示,最大太阳活动及其后续对地球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具体的例子就是在热带太平洋上发生的拉尼娜现象和厄尔尼诺现象。这项研究使得人类在11年的太阳活动周期中有可能对某些时期的气温和降水模式进行预测。
虽然说太阳活动周期有极大年和极小年之分,但整个周期中到达地球的总辐射量也只有0.196的波动。数十年来,科学家们一直试图找到这微小的波动与自然天气和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并将它们微妙的影响从人类活动引起的全球变暖格局中区分开来。
科学家们早已知道了某些太阳模式会影响长期气候变化,包括干旱和区域温度,但直到最近几年,计算机模型才能够逼真地模拟与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有关的热带太平洋区域升温和降温过程。现在有了这些模型,科学家终于可以重现上个世纪的太阳行为,看看它是如何影响太平洋的。NCAR的研究人员发现,当太阳辐射量达到高峰时,数年来少量额外的阳光引起局部大气的轻微升温,尤其是在云量匮乏、难以阻挡阳光的热带和亚热带太平洋地区。这些少量的额外的热量会导致更多的蒸发,产生额外的水蒸气。相应的,水分由信风携带到赤道太平洋西部,造成了大量的降雨。随着气候循环的加剧,信风也逐渐加强。这使得东太平洋比往常更加凉爽和干燥,为“类拉尼娜现象”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在类拉尼娜现象中,更东边一点的地区将会发生1~2华氏度的降温,强度只有典型的拉尼娜现象的一半。而真正的拉尼娜现象和厄尔尼诺现象与太平洋东部表层海水的温度变化相关,它们可以影响全球气候模式。
在接下来的一年或两年,太阳辐射最大化引发的“类拉尼娜模式”趋于进化成“类厄尔尼诺模式”,缓慢而温暖的洋流取代了赤道东太平洋表层较冷的海水。同样的,海洋的变化程度也只有厄尔尼诺现象的一半。也即是太平洋在太阳辐射达到极大值的两年后经历类厄尔尼诺现象,这一现象大约在一年以后结束,整个气候系统返回一个中立状态。不过,究竟这种气候变化模式对于全球变暖有多大的贡献,研究者目前还没有定量的结果,《Geek》建议相关专家赶紧跟进这一课题,说不定相关研究成果能让今后制定和摊派减排指标更精确一点。
拉尼娜现象的影响范文2
关键词:拉尼娜,厄尔尼诺,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太阳黑子,暴雪冻害,流感大流行
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近日撰文指出,1月10日以来中国发生了50年一遇的大范围持续性低温雨雪冰冻极端天气灾害。大气环流异常和拉尼娜事件是造成南方气象灾害的主要原因。他在《中国正在经历一场历史罕见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一文中说,近20天大气环流异常是造成这次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根本原因。文章强调,拉尼娜事件对这次灾害的发生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自2007年8月起,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进入拉尼娜状态后迅速发展,至今年1月,已连续6个月海表温度较常年同期偏低0.5℃以上。分析表明,这次拉尼娜事件是1951年以来发展最为迅速的一次,也是前6个月累计强度最强的一次[1]。
从1月10日到本刊截稿时(29日下午),中央气象台一共发出11次暴雪警报,其中9次橙色警报,2次红色警报。“从现在看来,出现这种极端天气的原因是,欧亚大陆及周围上空的大气环流演变,长时间处于一种稳定的状态。”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孙军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说。如果追究更深远和间接的原因,持续暴雪、暴雨的形成,则可能与入冬以来出现的“拉尼娜”现象有关。“拉尼娜”是一种气候现象,表现为东太平洋海水温度比常年平均值偏低,从而影响大气温度和运动。“这种影响是一种长期效应,现象发生之后,一些地方降水可能增多,同时另一些地方降水则减少,我们可以根据长时间的气候统计,总结出一种规律。”孙军说,“然而也只是一种气候的统计规律,‘拉尼娜’与降水之间的关系并不一定稳定和必然。”也就是说,“拉尼娜”与这次暴雪之间的关系仅仅是一种“可能”,不存在必然的关系。今年“拉尼娜”出现了,长江中下游发生了强烈的暴雪天气;明年如果“拉尼娜”再次出现,是否还会产生同样的情形呢?未必[2]。
首席预报员孙军的判断是正确的,并不是所有的拉尼娜事件都会激发中国南方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统计表明,近50年来,拉尼娜事件有10次,发生南方大面积低温冻害的只有2次,东北严重低温冻害1次;厄尔尼诺事件17次,发生南方大面积低温冻害的2次,发生东北严重低温冻害的4次。发生频率是非常小的。
近50年的拉尼娜事件有:1954年4月-1956年2月(强度系数为121,1954-1955年湖南和东北冻害发生)、1964年5月-1965年1月(强度系数为44,1964年2月湖南冻害发生)、1967年7月-1968年6月发生强拉尼娜事件;1970年6月-1971年12月(强度系数为77)、1974年4月-1976年2月(强度系数为51)、1984年10月-1985年6月(强度系数为62)、1988年6月-1989年3月(强度系数为80)、1995年9月-1996年4月、1998年6月-2000年8月,2007年8月-2008年(2008年1月南方低温冻害)[3-6]。
近50年的厄尔尼诺事件有:1951年6月-1952年2月(强度为57),1953年4月-11月(强度为50),1957年4月-1958年7月(强度为97,1957年北方低温冻害),1963年7月-1964年1月(强度为30,1964年2月湖南冻害发生),1965年5月-1966年3月(强度为72),1968年11月1970年1月(强度为77,1969年北方低温冻害),1972年4月-1973年2月(强度为94,北方低温冻害),1976年6月-1977年3月(强度为57,1976年北方低温冻害,1977年南方低温冻害),1979年9月-1980年6月(强度为38),1982年5月-1983年10月(强度为168),1986年9月-1988年2月(强度为120),1991年5月-1992年8月,1993年4月-1994年1月,1994年10月-1995年5月,1997年4月-1998年6月,2002年5月-2003年2月,2006年8月-2007年2月[3-6]。
1月30日,武汉区域气候中心专家“盘点”建国来湖南省发生的低温雨雪过程,称今年这个过程的强度已排行第二。除了今年,湖南省还有三次严重的低温雨雪过程,分别出现在1954年、1964年、1977年[7]。
1954年12月15日至1955年1月4日,湖南雨雪天气持续时间长达21天,其中雨凇持续15天以上,汉口日平均气温低于0℃的时间长达23天,最低气温为-14.6℃,累积降水量75.4毫米,积雪深度32厘米。持续的严寒造成全省农作物冻害严重,油菜冻死近半。全省冻死耕牛11万余头,约占灾前耕牛总数的1/4。阳新、广济、郧县、松滋等地柑橘大部分冻死。严寒天气使得汉水出现了罕见的结冰现象,天门境内汉江上可行板车,可见冰之厚。政府在汉江汉口至樊城的540多公里航线上,使用破冰船,结合爆破和人工作业,日夜不停地进行破冰,汉川县城隍港冰厚的地区,则使用炸药破冰。经过24天的努力,汉江全线终于在1月21日解除冰冻,恢复了航运。
1964年出现严重雨凇。这次过程于1964年2月8日开始,雨雪过程持续达13天,灾害主要由雨凇造成。2月8日至12日,江汉平原出现了一次严重的雨凇天气,16日至20日又出现了轻度的雨凇。雨凇对邮电通讯造成很大危害,压倒电线杆1046根。8日至12日的雨凇,造成地面结冰,使得武汉市部分汽车、电车停开。2月5日至26日,应山县冻死耕牛2848头,夏粮减产16.3%。
1977年出现历史极端最低温。这次过程开始于1977年1月21日,雨雪日数持续10天。强寒潮冷空气入侵我省,其来势凶猛,不仅带来大雪,还使得降温剧烈,各地最低温异常低,降到-10℃至-18℃,且以武汉的-18.1℃为历史最低,纪录一直保持至今。异常低温农业产生毁灭性的冻害。这次低温严重,使蔬菜、柑橘和油菜等越冬作物受到非常严重的冻害,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仅武汉市就冻坏了几千万公斤蔬菜,造成市场供应紧张[7]。
通过统计鉴别,我们发现湖南冻害有以下五大特征:
第一大特征:1954-1955、1964、1977年为湖南严重冻害年[7],都处于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及其边界。拉马德雷现象决定了太平洋上空的大气环流两种形式:冷位相型和暖位相型。
第二大特征:1954年和1964年发生了拉尼娜事件,1963年、1976-1977年发生了厄尔尼诺事件。
第三大特征:1954年为太阳黑子谷值年(m),太阳黑子数为4.4;1964年为太阳黑子谷值年(m),太阳黑子数为10.2;1976年为太阳黑子谷值年(m),太阳黑子数为12.6,1977年为太阳黑子谷值年的下一年(m+1),太阳黑子数为27.5。湖南冻害都处在太阳黑子低值年。
第四大特征:1954、1964、1977年都是北京强沙尘暴年[3-6,8]。第五大特征:其后1-4年内爆发世界流感大流行,即1957-1958年、1968-1969年、1977年世界流感大流行。
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7年发生拉尼娜事件,2007年为太阳黑子谷值年(m),2008年初发生了湖南严重雪灾冻害,2008年为太阳黑子谷值年的下一年(m+1)。若2008-2009年发生强厄尔尼诺事件,类似1954-1958年、1964-1969年、1975-1977年的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灾害链就有可能发生。
1954-1958年灾害链:1954年4月-1956年2月发生了强度为121的强拉尼娜事件,1954年12月15日至1955年1月21日湖南发生严重低温冷害,1954年东北发生严重低温冷害;1954-1956年北京发生强沙尘暴;1957年4月-1958年7月发生强度为97的强厄尔尼诺事件,1957年东北发生严重低温冻害;1957年2月-1958年爆发亚洲流感。
1963-1969年灾害链:1963年7月-1964年1月发生强度为30的弱厄尔尼诺事件,1964年2月8日-26日湖南发生低温冻害;1964年5月-1965年1月发生强度为44的中等强度拉尼娜事件;1964-1967年北京发生强沙尘暴;1965年5月-1966年3月发生强度为72的强厄尔尼诺事件;1967年7月-1968年6月发生强拉尼娜事件;1968年11月-1970年1月发生强度为75的枪厄尔尼诺事件;1969年发生东北严重低温冷害;1968年7月-1970年爆发香港流感。
1975-1977年灾害链:1975年5月-1976年2月发生强度为51的强拉尼娜事件;1976年6月-1977年3月发生强度为57的强厄尔尼诺事件;1976年发生东北严重低温冷害;1977年1月21日,湖南雨雪日数持续10天。强寒潮冷空气入侵,其来势凶猛,不仅带来大雪,还使得降温剧烈,各地最低温异常低,降到-10℃至-18℃,且以武汉的-18.1℃为历史最低,纪录一直保持至今;1977年5月爆发俄罗斯流感。
1954、1957、1969、1972、1976年是东北严重低温冷害年[9],1954、1964、1977年为湖南严重雪灾冻害年,都处于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及其边界。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太阳黑子谷年(m)或m+1年,是湖南暴雪冻害的共同特征。
综合1890-2004年的数据,我们得到流感大流行的6大气候特征: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及其边界;前一年或前两年为中等强度以上的拉尼娜年;20世纪50-70年代同时为中国强沙尘暴年;前后一年或当年为中国东北地区冷夏年(20世纪50-70年代同时为严重低温冷害年);当年为中等强度以上的厄尔尼诺年;当年为太阳黑子谷年m或峰年M,m-1年,m+1年或M+1年。51-1889-1890年、1900年、1918-1919年、1957-1958年、1968-1969年和1977年的禽流感爆发都满足这6大条件,同时,在1890年以来,满足这6大条件的只有以上6次爆发[3,5]。第7大特征是当年为冬季或夏季强潮汐南北震荡持续天数异常年[3],第8大特征是湖南冻害发生后1-4年世界流感大流行。后三次流感世界爆发都满足这两个特征。湖南冻害是世界流感大流行的前兆。
按照前期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灾害链规律,若流感爆发在2008年(m+1),其强度较弱(类似1977年);若流感爆发在2011年(M),其强度较强(类似1957和1968年)。2008年和2011年都是可能的厄尔尼诺年,2006年厄尔尼诺事件和2007年拉尼娜事件的准确预测提供了可靠的预测方法[3-5,10]。
根据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灾害链规律[11-14],我在2007年9月指出,拉尼娜将带来秋汛、冻害、流感[14]。我在2008年1月11日和12日相继指出,1月的强冷空气活动和强震集中在强潮汐A、B、C、D组合,A组合激发的自然灾害已经得到证实,强潮汐B-D组合激发的自然灾害应加强防范,特别是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强震。10-13日中国的冷空气活动逐渐增强,并在19-22日的潮汐C组合达到。要做好预防大风、暴雪、地震和低温冰冻等自然灾害的准备[15,16]。中国南方遭遇50年来最雪冻害证实了这一预测[1]。
根据五大特征,在2000-2035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中,可能的太阳黑子低值年2018年和2029年湖南将发生低温冻害,2016-2017年预测为拉尼娜年,2018年预测为厄尔尼诺年[3-5,10],2018年发生湖南低温冻害和世界流感大流行的可能性较大。
参考文献
1.江国成。气象局长:大气环流异常和拉尼娜事件致冰雪灾[EB/OL]。2008年02月03日21:53新华网。
2.方玄昌,陈晓。暴雪成因.金融界.。2008年02月09日18:52《中国新闻周刊》。
3.杨冬红,杨学祥。流感世界大流行的气候特征。沙漠与绿洲气象。2007,1(3):1-8。
4.杨学祥.厄尔尼诺事件产生的原因与验证[J].自然杂志.2004,26(3):151-155
5.杨冬红,杨学祥,刘财。2004年12月26日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6,21(3):1023-1027
6.魏松林.厄尔尼诺事件对黑龙江省低温洪涝灾害的影响及其预报[J].自然灾害学报.2001,10(3):79-86.
7.于丽娟,周月华.1954年、1964年、1977年——当年我们多次战胜雪灾冻害[EB/OL].日期:2008-01-31.来源:楚天金报。
8.康杜娟.王会军.中国北方沙尘暴气候形势的年代际变化[J]。51-中国科学D辑,2005,35(11):1096-1102
9.周立宏,刘新安,周育慧。东北地区低温冷害年的环流特征及预测[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1,32(1):22-25
10.林振山,赵佩章,赵文桐.日食-厄尔尼诺系数及其应用[J].地球物理学报,1999,42(6):732-738
11.杨学祥.严密监测2008年的拉尼娜结束和厄尔尼诺爆发非常重要.2008-1-20上海环境热线.绿色论坛。
12.杨学祥.厄尔尼诺、拉尼娜和流感世界大流行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程序[EB/OL].2007-2-18上海环境热线.绿色论坛。
13.杨学祥.不断增大的风险:强震、海啸、低温、沙尘暴和禽流感[EB/OL].2007-09-16光明观察.随笔•杂谈。
14.杨学祥.2007年拉尼娜事件能给我们带来什么:秋汛、冻害、流感[EB/OL].2007-9-1光明网交流中心.
拉尼娜现象的影响范文3
真正的知识分子该有一副傲骨,不善趋炎附势。这使他们当中绝大多数显得个色,总是鹤立鸡群,混不进人堆里。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地理选修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中地理选修的知识1海岸类型及其特点
海岸具有多种类型,根据海岸的物质组成,可将海岸分为四种类型:基岩海岸、沙质海岸、淤泥海岸和生物海岸。基岩海岸:独特的岬湾地形,沿岸有众多的岛屿,常在海湾一带形成海阔水深、利于避风的天然良港。千姿百态的海蚀地貌是进行旅游开发的重要资源。
沙质海岸:主要由砾石和沙子组成,往往形成沙堤、沙坝、沙丘等地貌,海滩多宽阔平坦,常形成天然的优质海滨浴场。
淤泥海岸:海岸带宽度大,坡度小,海岸线平直,大多数淤泥海岸土质肥沃,适宜开展滩涂养殖。
生物海岸:
红树林海岸具有很强的抵御风浪侵蚀的能力,又是鸟类及潮间带动物的栖息地,物种丰富。因此,红树林海岸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湿地保护和海洋防灾减灾中具有重要作用。
热带基岩海岸边缘常发育珊瑚礁海岸。珊瑚礁对保护海岸,抵抗海浪侵蚀起到良好作用。
高中地理选修的知识2波浪、潮汐、洋流等海水运动形式的主要成因及其作用
海水的波浪运动,就能量来源和产生原因来说,有其能量来自风能形成的风浪,有其能量来自地震和火山爆发释放出的地球内能或热带风暴引发的海啸,也有其能量来自天体引力使海水涨落形成的潮汐波。然而,最常见的一种波浪是风浪。在风力作用下,海面波状起伏,随着风速越大,波浪的规模越大,破坏力也越大,对沿海建筑、航运、渔业、海洋石油生产等有不利的影响。遇有巨大的风浪袭击时,应采取加固海堤、封航、休渔、抛锚等措施。
由月亮和太阳的引力驱动,以及地─月─日系统转动和地球自转的影响,海水呈现周期性的上下波动,这种波动称作潮汐。潮汐对航海等海上活动以及近岸生态有着直接影响。
洋流的主要成因:风海流主要是受盛行风和地转偏向力作用形成。密度流是由于海水温度、盐度不同导致密度不同形成。补偿流是由相邻海区海水的盈亏形成的,分为水平补偿流和垂直补偿流。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气候: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渔业:寒暖流交汇区形成大渔场航运:顺风顺水快,逆风逆水慢污染:范围扩大,净化加快
高中地理选修的知识3厄尔泥诺、拉尼娜现象及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南美西海岸(秘鲁和厄瓜多尔附近)延伸至赤道太平洋向西至日界线附近的海面温度异常增暖的现象。
厄尔尼诺的发生机制正好相反,当赤道太平洋信风持续加强时,赤道东太平洋表面暖水被吹走,深层的冷水上翻作为补充,海表温度进一步变冷,从而形成拉尼娜。拉尼娜常与厄尔尼诺交替出现,但其发生频率要低于厄尔尼诺。例如,80年代以来仅发生了3次拉尼娜,是厄尔尼诺发生频率的一半。
厄尔尼诺对气候的影响,以环赤道太平洋地区最为显著。在厄尔尼诺年,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南亚次大陆和巴西东北部均出现干旱,而从赤道中太平洋岛南美西岸则多雨。许多观测事实还表明,厄尔尼诺事件通过海气作用的遥相关,还对相当远的地区,甚至对北半球中高纬度的环流变化也有一定影响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是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冷暖交替变化的异常表现,这种海温的冷暖变化过程构成一种循环,在厄尔尼诺之后接着发生拉尼娜并非稀罕之事。同样拉尼娜后也会接着发生厄尔尼诺。但从1950年以来的记录来看,厄尔尼诺发生频率要高于拉尼娜。
高中地理选修的知识4海气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
海-气间的水分交换过程:海洋通过蒸发作用,向大气提供水汽。大气中约86%的水汽是由海洋提供的,因此,海洋是大气中水汽的最主要来源。大气中的水汽在适当条件下凝结,并以降水的形式返回海洋,从而实现与海洋的水份交换。海洋的蒸发量与海水温度密切相关,一般来说,海水温度越高,蒸发量越大。因此,低纬度海区和有暖流流经的海区,海面蒸发旺盛,空气湿度大,降水也较丰富,海—所间的水分交换也较为活跃。
海-气间的热量交换过程:海洋吸收了到达地表太阳辐射的大部分,并把其中85%的热量储存在海洋表层。海洋再通过潜热、长波辐射等方式储存的太阳辐射能输送给大气。可以说,海洋是大气最主要的热量储存库。海洋向大气输送的热量受海洋表面水温的影响,水温高的海区,向大气输送的热量多。
与陆地相比,海洋增温慢,冷却也慢,从而调节着大气温度的变化。一方面,海洋的气温变化有滞后效应。例如,海洋对太阳辐射季节变化的影响要比陆地晚一个月左右。另一方面,海洋使大气的温度变化比较和缓。海洋影响较大的地区,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都较小。生活在沿海地区的人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海洋对大气温度的调节作用。海—气通过长期的相互作用,并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形成了运动方向基本一致的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驱使着水分和热量在不同地区的传输,从而维持地球上水分和热量的平衡。
高中地理选修的知识5海底扩张学说认为:大洋底部地壳是不断生成——扩张——消亡的过程,是地幔中物质对流的结果。洋中脊是地壳的诞生处,新洋壳不断生长,随着地幔物质的对流向两侧推开,海底不断扩张形成洋盆。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构成的,形成六大板块。板块内部相对稳定,很少发生变形,板块边界则是全球最活跃的构造带
拉尼娜现象的影响范文4
关键词:气候变化;全球变暖;极端天气;海洋渔业
中图分类号:S915文献标识码:A
一、全球变暖与海洋渔业
全球变暖,顾名思义,就是说气温升高。由于人类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和乱砍滥伐树木,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的浓度升高,全球平均气温总体上升。相关资料显示,2015年全球平均气温为14.4摄氏度,为有记录以来的第15个高温年份,相比于整个20世纪,平均气温高了0.5摄氏度。这样的数据显示全球变暖已经变成大趋势。
对于全球变暖的科学论证并没有太多,最多的科学论证就是“温室效应”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现在人类生活、生产活动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温室效应是否是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有待商榷,但是全球变暖对于海洋渔业的影响是明显的。
全球变暖导致两极冰山融化,主要是南极大陆的冰雪融化,北冰洋冰山变矮。两极冰雪是整个地球很大一部分的淡水资源储备,冰雪导致淡水大量流入海洋。文献资料显示,近半个世纪我国的沿海海平面比全球海平面上升的速度还要快,可想而知我国的海洋渔业面临的问题有多么严重。海平面上升将会影响到海水养殖面积,海平面上升得越快,海水养殖业面临的挑战就越大,生存环境就越艰难。
全球变暖导致海洋的含氧量降低,由于海水表面温度上升,海水的表层温度和其他部分的温差、内部之间的混合作用就会减弱,从而降低了海洋中氧气的含量,全球气温越往上升,海洋的含氧量就会越往下降。海水的含氧量下降,就会影响到海水中的鱼类资源,这将会对海洋渔业带来不小影响。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两极的大量淡水流入海洋中,因此导致海水的盐性稀释。相关资料显示,密西西比河每年流入海洋的淡水为500立方千米;全球最长的河流亚马孙河流入海洋的淡水有5000立方千米。海水变淡也会影响到海洋鱼类的生存,从而影响海洋渔业的发展。
石油、煤等化工燃料的大量燃烧导致海洋发生化学反应,燃放排出的二氧化碳和海水进行化学反应,会破坏海水的酸碱平衡。有关数据显示,自工业革命以来,表面的海水酸性增长30%,这一变化是存在普遍性的。有研究认为,海洋的酸化将会影响到贝类等软体动物,而这些是鱼类主要的食物来源。如果贝类减少甚至消失,将会直接影响到海洋鱼类资源,对捕捞行业造成影响。同时珊瑚礁受海洋酸性影响也很大,对海洋旅游业的发展和影响也会很大。酸性增强使得贝类和珊瑚礁对酸碱敏感度高的物种生长发育越来越困难,这将对海洋渔业的发展带来巨大影响。
全球变暖导致海水的温度上升,会带来很多类型的病害发生。在长期处于平均温度高的环境下,海水养殖会出现充血病、溃疡病、烂鳃病这类病毒性疾病和寄生虫引发的指环虫病、孢子虫病、锚头蚤、车轮虫病等常见细菌性疾病,该类病害的出现对渔业发展会产生不利影响,还会使养殖户出现经济危机。相关研究表明,在全球变暖环境下,日本海域出现的海蜇数量越来越多,这会在捕捞过程中,出现“海蜇潮”堵塞渔网现象,影响海洋捕捞业的发展。高温环境还容易诱发大面积的“赤潮”,养殖时,鱼池会出现“水华”现象,捕捞时,海域出现“赤潮”现象。赤潮能够覆盖大片海域,争夺鱼类生长的氧气,从而导致一定海域大量的鱼类死亡。同时赤潮生物死亡分解大量的有毒物质,会对鱼类生存产生恶劣影响。
当然,气温升高和海水变暖对海洋渔业也会有一些有益的促进作用。气温的升高会缩短海水鱼类胚胎和胚后发育周期,缩短海洋渔业整体的生产周期。水温的不断的升高也可促进海水养殖活动中鱼类的新陈代谢,从而大面积提高养殖产量。水温的升高也会延长水产养殖时间,鱼类的个体成长更快,养殖产量提高。水温的升高也会使低纬度地区的养殖鱼类向中纬度和高纬度推广成为可能,改变海区生物群落和生物地理学的结构,使得一些有高经济价值但是又受区域限制的鱼类养殖摆脱区域限制成为可能。
二、极端天气与海洋渔业
极端天气指的是灾害性天气,主要由台风、暴风、龙卷风、暴雨和一些反常的自然天气组成。暴雨会降低海洋的表层盐度,淡化养殖区域的海水,形成不适应鱼类生存的环境,从而导致鱼类的大量死亡。同时暴雨、暴风等环境容易对养殖的鱼塘形成破坏作用,造成养殖户财产损失,严重的话还会危及生命。冬季寒潮来临,超过鱼类生存忍耐的极限,导致养殖的鱼无处可逃,最后被冻死;或者出现冷空气降临,海水结冰,冰块覆盖养殖的水塘和网箱,导致养殖鱼类缺氧而死;海冰遮挡阳光,海藻类植物消亡,以海藻为食的海洋鱼类和养殖生物因食物短缺而减产。
极端海洋气候以“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为主要代表。海洋和大气两者之间由于不稳定的相互作用,从而形成“厄尔尼诺”现象,在赤道东太平洋附近洋面出现海水异常增温现象。全球的气候变化越来越大,“厄尔尼诺”出现的频率也越来越高,“厄尔尼诺”的发生周期一般是3到5年,每次的持续的时间也不是固定的,持续的时间是在一年以上。现阶段全球极端气候并没有得到改善,“厄尔尼诺”的出现频率和间隔时间形成反比,持续的时间更长,覆盖范围更广,危害程度更大,这使得“厄尔尼诺”对海洋渔业的发展影响更大。“拉尼娜”现象是和“厄尔尼诺”现象相反的,在“厄尔尼诺”出现过后,“拉尼娜”就会紧随出现,在中国,“拉尼娜”现象的出现使华南地区秋冬季东北季候风得到加强,冬天明显比正常年份更冷,所以说“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对海洋渔I的发展影响都很大。
三、海洋渔业的应对策略
气候变化对海洋渔业的影响是长远而深久的,这需要我国的渔业相关部门采取相关举措加以研究,并提出应对措施,以促进海洋渔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渔业相关部门要做好自然灾害的信息收集工作,迅速而准确地灾害预警,以预防为主;及时收集自然灾害方面的信息,集中人力物力进行抗灾抗害,把自然灾害的影响损失降到最低。收集信息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没有防备的时候灾难突然降临,造成的后果是严重而可怕的。
只有多开展抵抗自然灾害的建设活动,进行资源的储备工作,健全预防灾难应对体系,面临自然灾害时才不会出现人手匮乏、资源短缺现象。
针对不同区域的灾害问题,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对应的举措。出现海冰、“赤潮”等现象时,开展人工破冰和打捞工作,通过破冰增加养殖水池的氧气摄入量,为藻类植物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从而给以藻类植物为食的养殖品种提供充足的食物来源。
四、结语
全球的气候变化影响着全球的海洋渔业资源,我国的极端天气现象相比其他国家和地区来说更加严峻,相关渔业部门应该重视环境影响因素,通过与环境部门的通力合作,共同维护我国的生态环境,使其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并且制定实际有效的服务政策,为我国的海洋渔业保驾护航,从而促进该方面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拉尼娜现象的影响范文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海岸带是海域和陆域的交接地带,地理位置优越.开发条件得天独厚。
材料二 我国局部海岸带经济开发示意图
材料三 1974年,东海大黄鱼的年产量为19.6万吨.此后迅速减少,到2002年只剩下0.55万吨。从1995年7月1日开始东海、黄海实行伏季休渔制。2005年东海海域附近主要河流携带的污染物入海量约为617万吨。
⑴分别说出与闽东南海岸主要的海岸类型,并说明判断理由。
⑵说明闽东南海岸带开发利用方式及有利条件。
⑶从地形和气候两方面说明淮北盐场形成的有利条件。
⑷简述海洋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主要威胁及应采取的治理措施。
【思路解析】
⑴按组成物质,海岸可分为基岩海岸、砂质海岸、淤泥质海岸和生物海岸,图中海岸线平直,闽东南海岸线曲折,依此可推断海岸以淤泥质海岸为主,闽东南以基岩海岸为主。
⑵基岩海岸的开发以港口建设、海滨旅游为主,另有滩涂养殖、晒盐和其他综合开发等方式。
⑶盐场形成主要从有利引海水、蓄海水的地形条件和有利晒盐的晴朗、高温、多风的气候条件。
⑷海洋生物的威胁可从海洋生态和海洋污染两方面来分析。
【参考答案】
⑴:淤泥质海岸为主,海岸线以河口三角洲和平原为主,海岸线平直。
闽东南:基岩海岸,海岸多山地,海岸线曲折,多峡湾。
⑵港口建设,多优良港湾;滩涂养殖,滩涂面积较大;海滨旅游,海岛(海岸)景色独特,气候宜人;滩涂晒盐,气温高、晴天多;海岸带综合开发,人口、城镇密集,交通便利,经济发达。
⑶地形条件:淤泥质海岸,地形平坦,滩涂广阔,有利于引海水开辟盐场。气候条件:季风气候,降水集中,春季和秋季晴天多,气温较高。
⑷过度捕捞;海洋污染与近岸海域生态环境的破坏;全球气候变化(变暖)等。
措施:①保护海洋环境,防止海洋污染,加强海洋管理②合理捕捞,捕养结合,向海洋农牧化转变。
【海-气相互作用】
温度距平值是指某地区温度与其多年平均温度的差值,正值表示高出平均温度,负值表示低于平均温度。一般认为在赤道附近的中、东太平洋海域,表面海温连续三个月正距平在 0.5℃以上,即可认为是一次厄尔尼诺现象。相反,如果该海区海温连续三个月负距平在 0.5℃以上,则认为是出现了拉尼娜现象。读“太平洋赤道海区表层海温距平年际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说出1980年~2000年期间发生厄尔尼诺现象的峰值年份是 ;
同期,最严重的拉尼娜现象发生的年份是: 。
⑵ 图中A、B、C、D4点中,沃克环流最强的年份出现在 。理由是:
⑶分析图中C点当年的沃克环流形势,说出赤道附近的太平洋东、西沿岸气候变化特点是:
。
⑷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对我国东南沿海气候有明显的影响,解释以下现象:
①在C点出现的年份,西北太平洋热带风暴(台风)的产生个数及在福建沿海登陆个数均较前些年份少。原因是: ;
②在D点出现的年份,如果蒙古高压的势力保持不变,我国大部分地区将出现“冷冬”。原因是: 。
【思路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以及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⑴⑵两题主要是读统计图,注意发生厄尔尼诺现象的峰值年份要读实线,而且峰值距平值要连续三个月在0.5以上;拉尼娜现象最严重的年份和沃克环流最强的年份都是指中、东太平洋海域水温异常偏低,距平值最小的年份额。⑶C点距平值大约为1,可推断太平洋东部表层海温升高,沃克环流减弱,是发生厄尔尼诺现象的年份;⑷热带风暴(台风)的产生要有广阔的温暖海洋面,我国的“冷冬” “暖冬”可从冬季风势力的强弱来分析。
【参考答案】
⑴约是1983年、1988年、1992年、1995年、1998年、1989年
⑵A或B(1989年),太平洋赤道海区表层东、西部海温差异最大。
⑶太平洋东部表层海温升高,沃克环流减弱;东岸的下沉气流减弱甚至消失,气候由原来的干燥少雨变为多雨,容易引发洪涝灾害;西岸的上升气流减弱甚至消失,气候由湿润多雨转变为干燥少雨,容易引发旱灾。
⑷①C点年份出现厄尔尼诺现象峰值年,太平洋西部热带海区水温偏低,不利于生成台风;②D点年份出现拉尼娜现象峰值年,太平洋西部热带海区水温偏高(正距平),冬季海陆热力差异更大,冬季风势力更强,气温更低。
【海洋权益】
下图表示多数沿海国家由其海岸向外延伸拥有的海域,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⑴下列有关海域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领海范围为 A+B+C+D=200海里
B.专属经济区范围为 C+D=200海里
C.领海范围为B =12海里
D.专属经济区范围为A+B+C+D =200海里
⑵《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全球144个沿海国家对B处拥有权;对专属经济区享有 、 、 、保护、管理自然资源的;C处为 ,是人类共同继承的财产。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拥有海洋中的一座小岛将使岛屿所在国拥有 平方千米的专属经济区。
⑶领海基线的划分方式有哪几种?图中领海基线是哪一种?
⑷某走私船在B地进行走私交易,该国缉私船前往缉私,但该走私船逃至C地时才被追上。而走私船人员声称他们不在该国领海,缉私人员无权对他们实施缉捕。你认为呢?为什么?
【思路解析】
⑴沿海国家拥有12海里领海权(B),其管辖海域范围可外延至 200 海里(B+C+D),作为该国的专属经济区,A是该国的内海。由此可推断正确选项为C。
⑵《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于 1994年 11月16日正式生效。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全球 144个沿海国家除拥有12海里领海权外,其管辖的海域面积可外延至200海里,作为该国的专属经济区,享有勘探、开发、利用、保护、管理海床上覆水域及底土自然资源的。按《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海洋中的一个小岛将使岛屿所在国沿各个方向拥有200海里的资源管辖权限,即占有面积为126000平方海里,也就是43万平方千米。
⑶领海基线有直线基线、正常基线和混合基线三种划分方式。直线基线即连接岛岸基点的直线。适用于海岸线比较曲折,多岛屿的地区。正常基线,也称低潮基线,指海潮退到离岸最远的那一条线。适用于海岸线比较平直,变化不明显的地区。图中海岸线比较曲折,多岛屿,应该用直线基线。
⑷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毗连区内沿海国具有防止和惩处在其领土或领海内违犯其海关、财政、移民或卫生的法律和规章事项的管制权。故缉私人员有权对他们实施缉捕。
拉尼娜现象的影响范文6
关键词 干旱灾害;农业;影响;山东定陶
中图分类号 S1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4-0234-01干旱是一种因长期无雨或少雨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气候现象,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基本特征。长期大范围的干旱可形成旱灾,使农作物严重缺水,作物根系不能吸收足够的水分以补偿蒸腾作用消耗,致使作物体内水分状况恶化影响正常发育而造成大幅减产,甚至颗粒无收[1]。定陶县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地处湖西平原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季节分配不均,其中60%的降水集中在夏季,秋、冬、春季干旱缺水为当地基本水情,以冬春干旱对农业影响最大。2010年9月下旬至2011年2月底,山东省平均降水量仅有15 mm,较常年偏少80%,全省气象干旱已达特大干旱等级,气象干旱概率达到60年一遇,有232.6万hm2冬小麦受旱,近400座水库干涸,380多条河道断流,3.5万眼机电井出水量明显不足。该文分析了此次干旱灾害成因及对定陶县的影响,并提出科学应对气象灾害的抗旱救灾措施。
1 干旱概况
2010年9月23日至2011年1月12日,定陶县逾120 d未出现有效降雨,气象干旱概率达200年一遇;至1月28日,定陶县所在的菏泽市平均降雨量1 mm,比历年同期偏少99%,连续125 d无有效降雨,农田墒情下降,旱情蔓延;至2月5日,全县共降水14 mm,此常年同期偏少80%,其中2010年12月至2011年2月基本无降水,加上冬季气温偏高,土壤失墒严重,形成冬春连旱。
2 干旱成因分析
2010年入冬后,南方暖湿气流较弱,位置偏南,定陶县所在的山东省一带受上空缺乏偏南暖湿气流影响,大气干燥;尽管冬季冷空气活动频繁,但路径偏北、强度偏弱;这种冷空气偏北、暖气流偏南现象致使山东地区上空少有冷暖空气汇合,无法形成降水;同时,地面上北方气旋影响较多,带来大风天气加剧水分蒸发。分析表明,降水偏少是由2010年7月开始的拉尼娜事件影响,通常拉尼娜事件发生年份的11—12月定陶县及其附近地区降水量偏少概率为80%以上。
3 干旱对农业的影响
3.1 对冬小麦的影响
定陶县常年种植冬小麦4.67万hm2以上,2010年10月以来的持续干旱少雨使全县冬小麦大面积受害。定陶县是干旱严重的地区之一,2010年秋冬期间,冬小麦出现大范围秋冬连旱,由于冬季气温起伏较大,重旱地块冬小麦安全越冬面临严峻考验,受寒旱影响,大部分麦田麦苗枯黄,甚至死苗[2]。这与冬小麦秋播时土壤墒情不足、整地质量不高,且播后无越冬水浇灌等因素直接相关。
3.2 对春播的影响
定陶县2010年秋冬春连旱,由于种植区降水少或无降水,影响适时播种,农民延迟播种,导致播种面积下降;或即使播种,种子难发芽出苗造成返种;使作物生长后期利用土壤水分、养分能力下降,产量降低[3]。
3.3 对病虫害的影响
受干旱及冬季低温天气等影响,定陶县2011年春季多种病虫害发生较晚,整体发生程度较轻。其中,小麦纹枯病、红蜘蛛发生偏重,平均病株率15.1%;白粉病零星发生;小麦蚜虫较常年同期偏低;尺单行虫量发生较重;小麦吸浆虫1.8~76.5头/m2,平均25.2头/m2。2011年春季气象条件适宜灰飞虱发生,为玉米粗缩病、水稻条纹叶枯病和水稻黑条矮缩病提供传毒虫源,可能会导致麦田兼治灰飞虱。
4 农业抗旱救灾措施
4.1 建立预警机制,加强部门联动
面对多年罕见的灾情,气象部门建立健全气象灾害预警机制,与农业、水利等部门联动,积极启动应急预案,充分发挥公共气象服务在抗旱救灾中的作用,对“旱情、苗情、墒情”进行监控,合理调配资源,全面支持抗旱和配合抗旱工作[4]。截至2011年2月28日,全县引入黄河水逾3 500万m3,开挖沟渠41条、逾260 km,出动劳动力逾20万人次,抗旱机械逾4 000套,灌溉麦田48 140 hm2。
4.2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技术管理
加强定陶县农业水利设施建设,对水库、堰塘、沟渠等进行整修或扩建,以保证旱能灌涝能蓄;加大农业技术抗旱资金投入,设立专门的农业抗旱救灾技术推广小组,宣传推广节水抗旱成功技术。同时,根据定陶县干旱发生规律,引进适宜农业生产的防旱抗旱农业先进种植技术,引进抗旱、耐贫瘠的优良农作物品种,增强当地农业生产的抗灾救灾能力。
5 参考文献
[1] 阿帕尔,叶尔克江,阿斯马.昌吉市气候干旱指标对比分析[J].沙漠与绿洲气象,2009,3(3):22-25.
[2] 成林,刘荣花,申双和,等. 河南省冬小麦干旱规律分析[J].气象与环境科学,2007(4):3.